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63|回复: 36

[推荐]中国历代发型发饰(截至明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5 1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先 秦
   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
  
   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 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0 16:14: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597.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1.jpg"></A></P>
<P>商代的发式之一</FONT></FONT>
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5 17:15:2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FONT><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2.jpg"></P>
<P>商代的发式之二</FONT></FONT>
商代的发式  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此图为商代陶俑。(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5 17:15:5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599.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3.jpg"></A></P><P>商代的发式之三</FONT>
</FONT>
商代的发式  左图为梳辫发、穿华丽服装的商代贵族,身上有明显的图案花纹,前胸饰有龙纹,两臂饰有降龙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右图为梳辫发的商代奴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在殷墟遗址里,曾发现出大批玉器,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风尚的珍贵资料。其造型优美、题材广泛、姿态生动,足以说明这时期的玉器工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在这一些玉器玉佩上还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发式衣着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衣冠服饰的典型特点。 </FONT>
</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0.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4.jpg"></A></P><P>商代发式骨笄之一</FONT>
</FONT>
商代发式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FONT>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1.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5.jpg"></A></P><P>商代发式骨笄之二</FONT>
</FONT>
商代发式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FONT>
</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2.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6.jpg"></A></P><P>商代的冠饰之一</FONT>
</FONT>
商代的冠饰  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石人双手抚膝、跪坐。头饰较有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式样。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3.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7.jpg"></A></P><P>商代的冠饰之二</FONT>
</FONT>
商代的冠饰  戴高冠的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佩璜)。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的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FONT>
</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4.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8.jpg"></A></P><P>商代的冠饰之三</FONT>
</FONT>
商代的冠饰  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领窄袖衣,衣着华丽,衣上布满云形花纹。腰束宽带,腰带压着衣领下部,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块长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云形饰物,似乎是佩带着一种刀剑之类的武器。 </FONT>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5.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09.jpg"></A></P><P>商代的冠饰之四</FONT>
</FONT>
商代的冠饰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6.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0.jpg"></A></P><P>汉代长冠之一</FONT>
</FONT>
汉代长冠  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为此冠。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本图为戴长冠,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袍服及绛色裤袜。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7.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1.jpg"></A></P><P>汉代长冠之二</FONT>
</FONT>
汉代长冠  戴长冠、穿深衣的侍者(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8.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2.jpg"></A></P><P>秦代将士发式</FONT>
</FONT>
秦汉铠甲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秦代军官戴冠,士兵不戴冠。秦代兵俑的头饰大致分四类。一类文吏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所戴,似用皮革制成,照于发髻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头上所戴帻上插有一种鸟的羽毛,也称帻。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这种冠在佣群中数量很少,形象与汉代的武冠很接近。只是体积较小。第三种从形象上看,应该称为帽。第四类是髻,髻的梳法很多。本图为秦代将士的发式及冠式(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 </FONT>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09.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3.jpg"></A></P><P>魏晋妇女假髻</FONT>
</FONT>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此图为戴假髻的妇女(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陶俑)。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0.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4.jpg"></A></P><P>魏晋妇女发式之一</FONT>
</FONT>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此图为梳双环髻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FONT>
</FONT>
</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1.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5.jpg"></A></P><P>魏晋妇女发式之二</FONT>
</FONT>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本图为在发髻上插步摇的妇女(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北魏漆绘屏风局部)</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2.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6.jpg"></A></P><P>魏晋妇女发式之三</FONT>
</FONT>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本图为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河南邓县出土南北朝彩色画像砖)。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3.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7.jpg"></A></P><P>魏晋妇女发式之四</FONT>
</FONT>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  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为一贵妇席地而坐,一侍女为其理发梳妆。侍女(站立者)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在顾恺之的另一幅图卷《列女图》里也有描绘。(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FONT>
</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4.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8.jpg"></A></P><P>隋唐五代冠帽</FONT>
</FONT>
隋唐五代冠帽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头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型,即为“平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幞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左1图为巾子(o(︶︿︶)o 唉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左2图为“平头小样”巾子(四川邛崃石雕)。左3图为“英王板踣样”巾子(陕西咸阳出土陶俑)。左4图为“开元内样”巾子(陕西西安东郊出土陶俑)。 </FONT>
</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7: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古代发型发饰

<P><a href="http://www.cn-cosmetic.com/csmt-img-6615.html"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n-cosmetic.com/images/20030515-19.jpg"></A></P><P>唐五代皇帝冕服 </FONT>
隋唐五代皇帝服饰  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是唐代杰出的画家,曾担任过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画,创作了许多重大题材的作品。据文献记载,阎立本曾为唐太宗画过像,并直接参与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画的帝王服饰比较接近现实,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 </FONT>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6:33 , Processed in 0.0887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