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钟先生

[原创绘画作品] 假如满清没能入关,18世纪的中国会是怎样?[多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6 1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钟先生</I>在2006-3-6 13:03:43的o(︶︿︶)o 唉:</B>


<P>你说得很对,是我的“想象”缺乏了“根据”。。。。。是我不好。。。。</P>
</DIV>
<P>哈哈,不要这样么,你其实并不认为我对,哈</P>
<P>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此而已。我自身并不认为我的看法比你的更有价值。</P>
<P>如果这组画作不与某种历史事件挂钩,只是按照在理想条件下的,纯粹出于构想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开了逻辑上的追问,这样画面的有趣和新鲜使阅读者饶有兴味,那么这组画作就是可以成立的。</P>
<P>曹雪芹可以这样干,你也可以这样干</P>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2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我觉得很鼓舞!
发表于 2006-3-6 20: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和洋一体的文化却是东亚文化的一朵奇葩(高中版《世界文化史》东亚文化第一节原话),反观我们,原来的汉文化被破坏的只剩下了个空架子,引进来的西方文化都是些糟粕,学习人家过什么洋节,连基本的精髓都没学来。近代的畸形文化几乎成了我们“东亚病夫”的象征。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到底何时才会实现?我们的汉洋一体的文化绝对会比日本文化更加吸引人!
发表于 2006-3-6 2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请继续加油吧!我支持你!
发表于 2006-3-6 2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P>钟先生画的很好,让人浮想联翩...</P><P>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做一些现代中国汉服实现了推广化以后,节日、礼仪场合的想象图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让那时的美景,跨过时空,早日呈现在大家面前,也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激励作用呢?..</P>
发表于 2006-3-6 2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同意楼主的这种对历史的臆测.  但对楼主的勇气还是很佩服的,  特别是楼主的想象力和绘画功底,  虽然是楼主个人的看法, 但对宣扬汉服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2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百里奚</I>在2006-3-6 21:17:16的o(︶︿︶)o 唉:</B>

<P>钟先生画的很好,让人浮想联翩...</P>
<P>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做一些现代中国汉服实现了推广化以后,节日、礼仪场合的想象图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让那时的美景,跨过时空,早日呈现在大家面前,也许会有出其不意的激励作用呢?..</P></DIV>
<P>谢谢你的提议啊!!看来会很有意思!
<P>我一定会试着去创作试试看的!</P>
发表于 2006-3-7 0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所未闻的原创,十分可贵。
发表于 2006-3-7 0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P>钟先生顶楼“电梯已发明”一图颇令人激动,但思来想去,想来思去,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西方文明的痕迹。</P><P>钟先生是不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想一下既现代化又具有浓郁的东方文明品格的生活情景呢?</P><P>我个人绝不认为钟先生的想法有YY的嫌疑,相反是持非常欣赏态度的。经历了在社会上飘泊这么多年的经历,感觉当代中国人“太现实”了,这跟我们古代善于想象,创新能力超强的先辈比起来,实在是让人惭愧。难道在对未来的憧憬问题上,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偶尔浪漫主义一下?</P>
发表于 2006-3-7 00: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个人感觉钟先生仅仅把顶楼这种创造式的幻想定位在“如果满清没能入关”这个层面就有些狭隘了,历史不可以假设这是其一;其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这种假设的摆到对未来中国的憧憬这个方向上呢?
发表于 2006-3-7 0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在明末就慢慢接受西方的影响——众所周知,那时候的西方和东方的差距并不大,而中国文化巨大的内化力量有足够的能力取得先进的内容以整合自己的文化——不会像后来,闭关锁国二百六十年然后来个突然冲击,从而导致物极必反的结局……
发表于 2006-3-7 0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3-7 0:48:26的o(︶︿︶)o 唉:</B>
我倒是觉得,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在明末就慢慢接受西方的影响——众所周知,那时候的西方和东方的差距并不大,而中国文化巨大的内化力量有足够的能力取得先进的内容以整合自己的文化——不会像后来,闭关锁国二百六十年然后来个突然冲击,从而导致物极必反的结局……</DIV>
<P>老大,拜托,踢翻大明朝的是李自成同志,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就是李自成同志当家</P>
 楼主| 发表于 2006-3-7 1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为了明天</I>在2006-3-7 0:44:05的o(︶︿︶)o 唉:</B>







<P>钟先生顶楼“电梯已发明”一图颇令人激动,但思来想去,想来思去,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西方文明的痕迹。</P>
<P>钟先生是不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想一下既现代化又具有浓郁的东方文明品格的生活情景呢?</P>
<P>我个人绝不认为钟先生的想法有YY的嫌疑,相反是持非常欣赏态度的。经历了在社会上飘泊这么多年的经历,感觉当代中国人“太现实”了,这跟我们古代善于想象,创新能力超强的先辈比起来,实在是让人惭愧。难道在对未来的憧憬问题上,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偶尔浪漫主义一下?</P></DIV>
<P>
<P>我认为,伟大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有相似性的;</P>
<P>就好像利玛窦行记中他就说道,“中国和欧洲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但中国人和欧洲人一样使用桌子,使用椅子,中国人也和欧洲人一样睡在床上而不是地上;这是我在亚洲各国里都没有见到过的;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这种巨大的相似性,实在是让人惊讶。。。。。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人和中国人交往是极其有利的。。。。”(大概复述)</P>
<P>“中国与欧洲不一样,中国巨大的版图,丰富的资源,使其历史上能不依靠任何外国,便不断的强大自己。。。某种程度上中国一直都是孤立于世界,这使中国能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发展出完全自己的独特文明。。。。。。。可以说,欧洲有的,在中国都能找到;欧洲使用的工具,在中国也都能找到相应的类似的工具。。。”(大概复述)</P>
<P>----------------------------------------------------------------------------------------------------------------------------</P>
<P>就拿“电梯已发明”这一例子,既然电梯的作用就是将人,在楼曾之间上下送递,除了具体装饰与文化风格上的不同外,其原理应该是基本一样的;</P>
<P>所以你对那电梯“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西方文明的痕迹”的看法;我个人觉得不同认同,因为电梯的大概外形和其原理都并不是“西方文明的痕迹”,而是自然物理作用的必然导致;所以我觉得是成立的。</P>
<P>不过一定要强调啊,都是我一个小小的脑袋的想象而已~~~</P>
<P>谢谢你没有认为我的想法是“YY”~~我发该帖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怕别人会这样说我了!</P>
<P>现在的中国人对待别国的文化是“开怀大度”“极其开放,高度认同”,相反对待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就实在是太“现实”,“太无情”了;国人对待汉服的态度就其中一个例子---</P>
<P>“过节看见日本人穿着有1000年历史的和服,国人就会说好看并佩服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尊敬;而看见节日时有中国人穿汉服,国人就会说“复古”,“穿古代服装”,甚至还又个别国人会说“做秀”,“民族分裂者”,“为什么你们不穿原始社会的皮毛树皮?那更复古呢!”总之是百翻刁难数落。。。。可以说,今天的国人在文化问题上,对待外国与对待本国,是采取双重标准的,使人难免痛心,疑惑不解;先人知道了都要落泪叹息!</P>
<P>当然这种现象也只能怪中国自己,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并没有好好地继承华夏文化,反而是创造出了一套缺乏魅力和内涵的“新中华文化”;使今日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显得极其不相称,使今日中国文化在亚洲的地位与份量显得十分尴尬。</P>
<P>谢谢你对我的肯定啊!我觉得很鼓舞![em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7 12:18: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8 0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轩辕箫歌</I>在2006-3-7 1:07:59的o(︶︿︶)o 唉:</B>


<P>老大,拜托,踢翻大明朝的是李自成同志,如果没有清朝,中国就是李自成同志当家</P></DIV>
<P>
<P>老大,明朝和后金军对峙了那么久怎么熟视无睹呢?袁崇焕、李如松...都是和谁打啊?</P>
<P>李自成不过是最后一根压死牛的稻草罢了</P>
发表于 2006-3-8 0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P>个人认为即使满清没能入关,中国也不会比奥斯曼的结局好多少。</P>
<P>中国的落后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满清。满清保留了大明的政治经济结构,而中华帝国的早熟(2000年前就已经结束封建时代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之流弊也在明时期开始显现。由于宋朝注重经济部门的政策失败,朱元璋弃之不用而转而重农抑商更是中华停滞不前的一大近因。</P>
<P>建议大家找找黄任宇的书来看看</P>
<P>ps:如果把标题改为“如果宋未被蒙古所灭... ...”岂不更好?</P>[em08][em0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8 2:12: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3-8 12: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灵魂熔炉</I>在2006-3-8 1:58:41的o(︶︿︶)o 唉:</B>
<P>个人认为即使满清没能入关,中国也不会比奥斯曼的结局好多少。</P>
<P>中国的落后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满清。满清保留了大明的政治经济结构,而中华帝国的早熟(2000年前就已经结束封建时代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之流弊也在明时期开始显现。由于宋朝注重经济部门的政策失败,朱元璋弃之不用而转而重农抑商更是中华停滞不前的一大近因。</P>
<P>建议大家找找黄任宇的书来看看</P>
<P>ps:如果把标题改为“如果宋未被蒙古所灭... ...”岂不更好?</P>[em08][em08]
</DIV>
<P>
满清保留了大明的政治经济结构??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好了。中国中央集权有一个这样的过程:




<P>
<P>
<P>从商周开始一直发展到明末,虽然其中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皇权是一直的在分散的;到了明代,皇帝基本不上朝,国家事务由内阁决定,皇帝可以说在明中后期开始,更多的趋向是一种“象征”,国家大事早已非皇帝一人决定了,所以皇帝都变“懒”了,我看今天英国的英女皇也“勤政”不到哪里去;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集体思想的优越性是皇帝一个人的脑袋所不能比拟的;




<P>而到了清代,就象很多其它方面一样,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严重倒退,内阁形同虚设,皇权重新集中,这种现象是由游牧民族的贵族对平民阶级的传统管理方式所决定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明天,忽然英国所有的国家事务又回归到英女皇一人包揽,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P>
根据清史数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的经济规模才刚刚达到崇贞朝的水平;满清入关给全中国的生产力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其之后,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与生产在都只是纯粹地一直在“恢复”而已,而根本没有发展。(当然,如果相对于满清入关初期,中国国破山河,血流成河,城市皆焚,天下俱亡而言,“四方升平”的乾隆年间又恢复到160年前的明末崇贞朝的水平,那的确是“发展”了许多,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专家叫嚣到康乾是“盛世”了)




<P>
<P>
<P>中国的落后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满清,但满清的确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也是内地的历史课本竭尽全力要去否认与回避的,并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强行地完全归罪与“封建制度晚期的必然”;而大陆学生与人民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就接受了这种错误的观点,而后,</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2000年民族自信荡然无存!</B></FONT></P>
<P>
<P>
<P>有时间你可以尝试去看看一些外地,外国的中国历史书,这比你多看几本内地学者的历史书会有更大的帮助;“旁观者清”,在中国,中国的历史问题是与政治挂钩的,且还要兼顾到更多的东西,这就不多说了。




<P>
<P>
<P>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宗教性的帝国,在文化,经济,政治,尤其是地理,各方面与中国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觉得不能拿奥斯曼帝国作为中国的参照物;




<P>
<P>
<P>宋代是中国文化与经济的一个高峰,自然使人产生无限的向往与浪漫,但也不可过高的评估了宋代。明代经济总量其实要比宋代大得多,只是宋代的经济密度极高,所以容易使人产生错觉;




<P>
<P>
<P>“朱元璋弃之不用而转而重农抑商”,说得很对,那是“朱元璋时期”,明代初期的实际情况;但到了中期重农抑商已经变成了一种“虚无政策”,更多的是考虑到中国政治的传统而设置的;




<P>
<P>
<P>
而且这套作品主要是想反映对华夏文明的惋惜,所以将历史设定在华夏文明准备被摧毁前的“满清入关之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8 12:52:0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3-8 1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钟先生这样的思考与创作</P>
发表于 2006-3-8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8e1d77>其实历史完全可以假设——否则哪来的史鉴之痛?</FONT>
发表于 2006-3-8 18: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3-8 0:04:25的o(︶︿︶)o 唉:</B>


<P>
<P>老大,明朝和后金军对峙了那么久怎么熟视无睹呢?袁崇焕、李如松...都是和谁打啊?</P>
<P>李自成不过是最后一根压死牛的稻草罢了</P></DIV>

不管那么多,不管前头传了多少脚,但是进球的成绩总是归最后一脚射门的这个人,嘿嘿
发表于 2006-3-8 1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梦境能成书。。。支持LZ。。。。想像是灵感的的原发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6 01:22 , Processed in 0.0718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