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3>在崖山兄的《关于汉服改良创新,重拾传统文化的看法》中贴过,一稿多投,不好意思,呵呵。提法有点尖锐,可能一竿子打翻N多人。不过小弟人穷,没钱买房,要是兄弟姐妹们砖头较多,小弟就当有点材料盖点违章建筑。</FONT></P>
<P><FONT size=3>一直很尊崇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兴冲冲进了天汉,关注天汉的发展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有几个问题憋在心里,不吐不快,特借宝地,一舒胸臆:</FONT></P>
<P><FONT size=3>是“文艺复兴”还是“文艺复古”?在推广汉服的过程中非要保留历史上的传统形式,还是借鉴、继承古代汉服的艺术元素,同现代服装形式完美的结合?——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是生搬硬套古希腊的方式么?古希腊的公民民主和共和制度与古罗马的成文法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源泉,但现代的议会制度是完全模仿古罗马的元老院和古希腊的公民大会么??仅以服装为例,尽管经过了“文艺复兴”运动,现代西方人穿着礼服的形象跟我们在文物上看到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形象也有很大的不同呀?为什么名画《雅典学院》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穿的那种特潇洒的“古希腊装”(叫什么俺不懂,杜撰一个,呵呵)在现代西方的生活中很难见到?</FONT></P>
<P><FONT size=3>网友宁海言:“所幸,能有这么多朋友,在这个论坛上为复兴我们的文化而努力,很让人欣慰,我相信总有一天,高贵的宽袍大袖,峨冠博带又能成为我们民族的心灵图像,梦回我们的礼仪之邦!”我也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但我不敢奢望,在工业文明的崇尚简洁明快的生活理念冲击下,“宽袍大袖,峨冠博带”能成为人们的日常服装,更可能成为现实的是在自己的休闲时光,或盛大的节日场合,“汉服”作为放松心灵或传承文明的精神象征出现而被视作理所当然。</FONT></P>
<P><FONT size=3>另外,天汉网点题十分鲜明:“有礼仪之大是为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大家同为华夏族(好象历史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是泛指所有中国人而非特指主体汉民族的前身,俺是这么死记硬背的,要是记错了,我就乖乖地准备挨砖头了。况且古代的鲜卑、氐族人口众多的等少数民族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入汉族的血脉。)的子孙而自豪。然而坛子里几乎所有的服饰却都仅只局限于汉民族的古代形式,为什么就不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讲解一下兄弟民族(我想不仅单单指国内的、还可以把眼界放得更宽一点。)的传统形式呢??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胡服骑射”,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就做不到呢?(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确切,我们汉族人现在穿着的工作、生活时服饰就是“胡服”,呵呵。不过说的就是这个理。)能不能把我们这个论坛称之为“华夏民族文化论坛”呢??“汉服”能不能改称“华服”、“华衣”呢??——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美的服装,华夏的衣冠,我喜欢。——我总感觉目前的名称没把占我们祖国近十分之一人口的兄弟民族纳入其中,将来坛子做大了不易得到有关部 门的支持,有点缺乏政 治敏锐感的嫌疑。这样的称呼应该对“汉服”内涵的推广不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如老外想起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汉族人的形象一样。</FONT></P>
<P><FONT size=3>最后,引用一句老外的话当作我对以上所有问题的认识:“尽管人们乐于阅读和研究历史,但是当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却不得不使自己的思路适应现代的解读。人们常说“历史重演”。这话很精辟,不过您会发现,尽管历史的确重演,但是历史从来不会严格按照过去的风格、过去的样式来重复。(汉弗莱 B 尼尔)”</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2 18:05: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