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為了明天

南怀瑾系列之《论语别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得太过了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
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
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
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
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
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
道理更懂得。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
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
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
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
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
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经历卫
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
朝元老。“邦有道则知”,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
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公的时候,政治、社会,
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
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
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表面上
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所以孔子给
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
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

    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
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
移的定例。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
忌的。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
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
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
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
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
人做不到的。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这点大家还
可以做得到。但是其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这
就很难做到了。

    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话:“聪明难,糊涂亦
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
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
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
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
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不如归去

    下面讲到: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
    之。

    归与的“与”字是惊叹词。这一节等于孔子的一段传记。这是孔子周游列国,
到晚年的时候,要想回来讲学的自白。这里谈到学问之道。我们要特别了解的是,
孔子在这段时间周游列国,对于国家天下大事,了然于心。有很多很多拿到政权的
机会,但是他不要,他认为国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须要以教育文化为基础,于是他
决心回到自己的国家讲学去。此时他很感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

    “吾党之小子狂简”——小子是年轻人。党是指古代的乡党,也就是鲁国这一
些跟随他的学生们。“狂简”是两个典型。豪迈、慷慨,多半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和
作风就是“狂”。轻易、草率,对国家天下事掉以轻心,就是“简”。我们知道宋
代的名诗人陆放翁,(在清末民初,有更多的文学家喜欢捧陆放翁,誉他为爱国诗
人。)他的一首名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
仲间。”这是他当时的自述。他在少年时代,希望带兵打仗,把金人赶出去,那种
幻想中的气魄,非常可爱可嘉;后面四句则说到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一无所成的
感慨。现在引用他的诗“早岁那知世事艰”,说明年轻人虽然富有冲劲,但容易犯
轻狂的毛病,太过冲动,这就是“狂简”的狂。第二种典型“简”,把天下事看得
太容易了,自己想到就好像做得到一样,年轻人也容易犯这个毛病。“吾党之小子
狂简”,是说跟自己的这班年轻人,蛮有豪气,看天下事太容易了。虽然文采不错,
“斐然成章”地议论纷纷,毕竟还未成器。像现代许多年轻人搞的书刊著作,大谈
国家天下事,头头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这完全两回事。要做到
事理合一,非有几十年亲身艰苦的经历,是不会了解的。所以孔子认为,必须要回
国教育后一代,决心把精神放在教育上,培养国家的根本。“不知所以裁之”这句
话,是说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
道仲裁,不知道裁取。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学问之道,最难
的是如何中肯仲裁。像做衣服的技师一样,要把一块布裁剪成一件合身而大方的衣
服,这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鲁国,献身于文教的千秋事业。

    这一段,在时间上说,很可能是孔子晚年回国讲学的情况。为了整篇《论语》
的行文,特地安排在这一篇。也很可能是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困难以后,决心要
回国讲学了,于是发出了这个“宣言”说明他回国讲学,对一些人或事,所采取的
态度。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对于伯夷、叔齐、吴泰伯三个人是非常佩服的。关于吴泰伯,在下面还有
专篇。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人,都是薄帝王而不为的人,他们本该当君主的,可是他
们都谦让了,自己不要。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老大让位给老三,老三也不干,
结果两人都逃掉了,只好由老二勉强担当政权。伯夷、叔齐这样让国,吴泰伯也是
这样的人。孔子到处提到他们,非常尊敬他们、崇拜他们。在这里又提到伯夷、叔
齐有不念旧恶的美德。过去有人对不起他的,过了就算了,不怀恨在心。这有什么
好处呢?有!“怨是用希”,能够不怀恨别人,宽恕了别人,所以和别人之间的仇
怨就没有了,而坏人渐渐也会被他们所感化。

    为什么《论语》编到这里,把这句插进去呢?因为孔子在鲁国做过一任司寇,
至少也有现在电视上《包青天》节目中,包公的那种政风。上了台就把少正卯杀掉
了,雷厉风行的作法,不免在政治上有些恩恩怨怨。不过他走的是正路,所以大家
也拿他没办法。既然要回国讲学,政治上的恩怨可以抛诸脑后了。过去有人对我不
起的,不要放在心上,随他去。我们回去教学吧!

    虽然如此,他又讲了一件事。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一个鲁国人,人家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爽、坦率,
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
他要一杯醋浆。他没有,自己便到别一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
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
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微生高转了这个弯,就不能算是直。

    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了。我们要注意,孔子的思想——在下面还会讲到——是
“以直报怨”,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思想的争论点。什么是“以直报怨”呢?你打我
一记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过分吧!总可以吧?因为你打我,
我实在生气。至少,你骂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这总可以吧?这就是
“以直报怨”的道理。孔子一直是这个主张。“以德报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
把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就是说,你对我不起,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
乃至把你感化了。孔子“以直报怨”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和墨子思想以及侠义
思想,有相同看法,都主张“直”。所以中国侠义的思想和墨子的思想,普遍流传
于民间,所谓“睚眦必报”,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由这种精神演变
而来。那么孔子这个思想对或不对呢?我们不管他圣人不圣人,“吾爱吾师,吾更
爱真理。”先把圣人这头衔供到上面去,问题则要讨论。

    拿中国传统的侠义思想或道家的思想来说,对于一个有困难,有急用而来借钱
的朋友,正好自己没有钱,于是转向他人借来,给这困难的朋友,这是义所当为的
事。但孔子在这里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是直道的行为。

    就我们现在研究的方法,《论语》是整篇连贯的,不能一节一节拆开来看。而
且二十篇《论语》,也可说是全部连贯的一篇大文章。那么在这一个基本观点上,
来看这一句话的含义。正如我刚才所讲的,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后,要回国讲学了。
他发表“宣言”,首先提出来“不念旧恶”,过去的都过去了,所有恩恩怨怨,大
家都不必去说他。现在应该回去,为自己国家、为天下人,打一点文化的基础,来
教育后代。第二点他也说明,虽然过去不问,但好的还是好,坏的还是坏。并不因
为既往不咎,坏的就一下子变好了。这里不过借用这个“直”字来作说明而已。如
果一定要说这一点,是孔子解释直道行为的要点,那么,后世的儒家就发生问题了。
汉、唐、宋、元、明、清以来,所有读书称儒家的人,都变成胸襟狭窄,结果就成
为刚才所例举过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了。难道说读
书人多半不管别人,不能具有这种侠义的精神?这是误解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
我的观点,连贯全篇的思想看起来,孔子是故意向当时鲁国一些因政治上恩怨而怕
他回国的人,透露了一个消息——虽然对于你们,在我心里并不同意,但是各走各
的路,你们不要害怕,我要回来了。

    何以见得是这样的呢?下面孔子还有一句话。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个丘是孔子的名字。我们过去老式的念书,念到这里不称丘,不敢念,念了
犯忌讳,要挨揍的。于是另外拿一个字来替代,而念成“某亦耻之”。现在时代的
忌讳不同了,无所谓。这里孔子又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脸上表现
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左丘明耻
之,丘亦耻之。(左丘明就是写《春秋左传》的左丘明,古人认为左丘明是当时的
闻人。古代所谓的闻人,就是名气非常大,可并不是官,也不是一个固定型的人,
所以称闻人。后世对帮会领袖称作闻人,这个观念,古今是有出入的。)孔子这句
话是说,左丘明讨厌这种说假话做假事的人,我也和左丘明一样,讨厌这种人。

    “匿怨而友其人”,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不把仇怨表示出来,暗暗放在心里,
还去和所怨恨的人故意周旋,像这样 的人,他的行径就太不对,用心也太奸险了。
左丘明作人的态度不屑于这样,我也不屑于这样。

    把孔子这两句话,和对微生高的话连在一起,再把上面“归与……归与……”
连贯起来,如我刚才所说的,是孔子归国办教育前的“宣言”。等于是对鲁国政治
上这班怨恨他、怕他回来的人说,我对你们是不同意的,但没有仇恨,我要回来了。
一连串贯通起来,便成了这个意思。但非定论,我只是作如此说而已。对与不对,
另俟高明。

    下面接着孔子回到鲁国了,我们把它连起来,就像是孔子的一段传记历史。也
可当一部小说,也可当一部电影看。

            一乐也的对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
    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
是一个虚字,中国古文里经常有“盍”“夫”这类虚字,等于我们现在的“嗯”、
“那么”。他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把你们的愿望、志向讲出来听听看。在这里,
我们等于在看话剧,台词中表现了孔子学生的个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完全代表了子路的
个性。子路是很有侠气的一个人,胸襟很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几百部
小轿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还有其他很多富贵豪华的享受。但不是为自己
一个人,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我给
他住。气魄大!唐代诗人杜甫也有两句名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就是子路这个志愿的翻版。他说修了千万栋宽敞的国民住宅,所有天下
的穷读书人都来找我,这是杜甫文人的感叹。而子路的是侠义思想,气魄很大,凡
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给予上等的供应。“与朋友共”的道义思想,绝不
是个人享受。“敝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

    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与季路完全两个典型。他说,
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
“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可是并不宣传。“无施
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的意思,我主张这样解释。在
上面也提到过,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
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
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
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所以颜渊讲“无施劳”,就是说不要
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这两学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报告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说
话,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可忍不住,发问了,老师!你先问我们,你的呢?也说说
看。孔子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篇》中大同思
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这三点一看就与众不同。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成为
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学家……总之什么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
“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
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
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
望。也可以说永远要爱护他们,永远关爱年轻的一代。我们仔细研究,如果这三点
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要为他加一个头衔,就是圣人,或者
神仙,或者如来。因为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
即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讲到这里,这篇对于学问之道实际的讨论,引用孔子的话,作个结论。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就是学问之道的点题。主要的要与第一篇《学而》连起来。孔子这几句话,
用白话文翻译过来是: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
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自我审判。怎样受审判呢?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
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就是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这是学问的基本;也是中
国文化儒家情操的中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随时会碰到,而无法避免的事。例如
吸烟的人,戒烟非常难,看见了烟,理智告诉自己要戒,然而手下意识地会伸出去
取烟。其实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
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所以孔子儒家的学问重点,在
于内讼和自省,自己在肚子里审察一番。孔子在这里就讲到,他从来没有看过一个
人,可以随时自己反省、随时检讨自己、责备自己的。这是特别提出孔子讲作学问
的重点所在。

    在下面还补充一句。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根据孔子上面所说,以他活到六七十岁的年纪,周游世界各国,竟然没有看到
过一个随时反省的人,顶多只有一个,是他的学生颜回。似乎抹煞了天下人,但是
孔子并没有那么偏激的思想。十室之邑——等于我们说在三家村里。(古代的“邑”,
等于现代的邻或里。汉唐以后,“邑”的观念又不同了,相当于现代的县。如果把
汉唐以后的“邑”的观念,拿来看春秋战国时的“邑”,那就错了,这是研究学识
上要小心的地方。)所以他接着补充说,就是在十户人家的三家村里,也一定有讲
学问道德的人。对事的忠、对人的信,都像我一样,只是不像我一样肯努力去多方
学习而已。孔子认为许多人有天才,但没有加上学识的培养,因此不能成就。就道
德心理而言,问题也是一样。任何人都有道德的基本因素,只是因为没有学养,不
知道把这种道德心理的基本因素培养出来。要使这种心理上善良的本质见之于行为,
就必须加上学问的陶冶。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雍也第六</b></FONT></P>
<P>上一篇《公冶长》,是对前四篇整个学问系统,作一对话式讨论的前半集,本
篇第六篇《雍也》是和第五篇的性质相衔接起来的,也就是讨论印证的后半集。

                闲置帝王才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
    之言然。

    这篇书,同上篇以公冶长的名字来作篇名一样的,也是以学生“雍”的名字来
作篇名。《公冶长》代表修德之体;《雍也》代表进业之用。雍是孔子学生中有名
的一个,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年轻二十九岁。在孔门得意的高弟当中,他
认为道德学问都行的是颜回;慷慨好义、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治、外交、经济等
等第一是子贡;另一个他最得意的学生,就是冉雍。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
所谓南面,就是说他有南面而王,君临天下的大才。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每个国
家都怕孔子,因为他的排场太大了。一来就带了那么多弟子,而且他的弟子中,各
国的人都有,他的理想国中的各项人才也都有:冉雍可以作君王,宰相可由子贡出
任,三军统帅子路可以站出来。这情形,诸侯列国有谁敢收容孔子?他在那里一待,
谁都紧张。所以从整个历史来研究孔子,就可以知道,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
圣人,实在是起来有自。他不是没有办法,而是非常有办法,只要他头一点说:你
们干吧!问题就大了。以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战国时,随便哪一个大国都吃不消,
都可以被他拿下来。但是孔子不走这条路,为什么不走这条路?这种道德修养,就
值得我们研究了。如果对当时的史料不清楚,好像孔子之成为圣人,是读书人被逼
得穷到无可奈何,才做了圣人,那就完全错了,这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孔子提出来:“雍也,可使南面。”这是说冉雍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古代帝
王,依照传统文化观念,一定要坐北向南,一直到清朝被我们推翻以前,几千年来
都是如此。古时南北正向的房子,老百姓是不准修的,尤其在清代,老百姓如建南
北正向的房子,地方官一向上报,就要论罪灭九族的。老百姓向南的房子有没有?
有的,但是大门一定向旁偏一偏,不许正向南方。只有州、县等官府的衙门,或者
神庙可以坐北向南,其他不行。这是中国专制时代建筑方向的规矩。还有,北京的
房子,在过去绝不能高过宫殿,否则就是犯罪。所以“南面”这两个字,在古文中
往往就是称帝称王的代名词。

    我们在这两篇书上看得出来另外的一个道理。第五篇公冶长,坐在牢里犯了法
的人,孔子却把女儿嫁给他;第六篇则讲可以作帝王的是冉雍。而冉雍本来是最可
怜的人。他的父亲很不好,出身于贫贱家庭,如以阶级观念来讲,他的父亲是所谓
下等人,可是他的儿子却资质非凡。由这两件事例,可以看出孔子在中国上古时代,
那种注重阶级的社会里面,他并不考虑到这些。他只问一个青年,他个人是不是人
才,如果是一个人才,该如何就如何。所以后来他也一再鼓励冉雍。当然,冉雍下
意识中也会有一种心理——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如此,难免心理上有点自卑感。
孔子就告诉他,不必要存有这种心理,一个人要靠自己站起来。所以这两篇书,第
一个提到的人,都是在困苦艰难中,由孔子的培养,学问德业才能有所成。

    说到冉雍,他有一天提出一个问题来问孔子,讨论到子桑伯子这个人,在《庄
子》这部书中也曾经提到过,他非常豁达。在秦汉以后的文化中用豁达这两个字,
很有内涵。《史记》上写汉高祖,也有这种字句。达者指度量的宽大,讲得好听点
是豁达;讲得难听点,就是“吊儿郎当”,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穿衣服领带都打
成歪的,扣子也扣不好,说不定领子也经常翻起来。这个样子,也有一半像豁达—
—不在乎。子桑伯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豁达的人往往太简。关于这个“简”字,值得研究了。我们须要特别了解:孔
子经常提到的“简”,就和老子所提到的“俭”,观念是一样的。这两个字的定义,
在古文中几乎完全是一样。只是两个字的表现不同而已。孔子说子桑伯子从简,一
切都是简化,近乎豁达,批评得简单明了。那么冉雍就提到他的思想了。他说做一
个领导人“居敬而行简”,如果对一件事——处事,对一个人——待人,都是敬重
的心理,事情自然就可以简化。这样来处理老百姓的事情,和一般社会的事务,就
对了。如果说内心的精神,没有尊重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行政组织,没有“敬业”
的心理,只是满不在乎,以此来标榜简化,以简化的目的来实行简化,就变成一种
权术、一种手段,就不是政治的道德,这样就未免过分简化。在我们历史文化上,
做领导人的,要注意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位的人,爱好一件事或一种
动作,标榜一事或提倡某一点,下面的人就群起效颦,做得更热烈、更过火了。孔
子听了冉雍的话,马上就说,你的话对,我一时说错了。由此也可看出孔子的民主
态度及教学精神的诚敬之处。

    下面又提出一个最有名弟子的重要问题。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续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说,
只有颜回。他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不一定有帝王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
而冉雍则有君道之才。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不迁怒,不贰过。”
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可惜已经死了。“今也则亡”,现在就没有了。“未闻好
学者也”,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好学的人了。从这段话又证明了我们的一个观念——
学问并不专指文学知识。

    现在要讨论的是“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孔子也
认为,除了颜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没有第二个人了。凡是人,都容易犯这六个字
的毛病。“迁怒”,就是脾气会乱发,我们都有迁怒的经验。举例来说,我们最容
易迁怒的是自己家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太太好心前来动问:“今天回得那么晚?”
于是对太太:“你少讨厌吧!”这就是迁怒了。其实并不是骂太太,是在外面受了
气,无处可发,向太太迁怒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对长官、对朋友也要原谅。很多人
挨了长官的骂,仔细研究一下,这位长官上午有件事弄不好,正在烦恼的时候,你
再去找他,自然挨他的骂,这是被迁怒了。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我们看到历史上,
有些人做了历史的大罪人,就由于迁怒。有的因为对某一个人不满意,乃至把整个
国家拿来赌气赌掉了。不迁怒真是太难的事。

              当皇帝的能受气

    我们讲两个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是对有名的搭挡。
德国当时会强盛,不但是俾斯麦这个首相行,同时也因为有这个宽容大度的好皇帝。
威廉一世回到后宫中,经常气得乱砸东西,摔茶杯,有时连一些珍贵的器皿都砸坏。
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威廉一世说:“对呀!”皇后说:
“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威廉一世说:“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上出啊!
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只好摔茶杯啦!”所以他能够成功,所以德国在那时候
能够那么强盛。

    另外一个故事。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
一天在后宫廷与皇后谈笑,两个人谈得高兴,朱元璋突然拍了一下大腿,高兴得跳
起来说:“想不到我朱元璋也会当皇帝!”手舞足蹈,又露出了他寒微时那种样子,
这是非常失态的。当时还有两个太监站在旁边,他没有留意到。一会儿朱元璋出去
了,马皇后立即对那两个太监说:“皇帝马上要回来,你们一个装哑巴,一个装聋,
否则你们两人都会没有命了,记住,听话!”果然,朱元璋在外面一想,不对劲,
刚才的失态,将来给两个太监传了出去,那还了得。于是回到后宫,一问之下,两
个太监,一个是哑巴,不会说话;一个是聋子,没有听见,这才了事。否则这两个
头岂不掉下来了?所以马皇后也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好皇后。

    这就讲到人生的修养与迁怒,一点事情不高兴,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不能反省
自讼。尤其是领导别人的,要特别注意。

    第二点最难的,“不贰过”。所谓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等于
我们抽烟一样,这次抽了,下决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时候又抽起来了。再犯
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贰过”。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
个字,人们真能做到如此,不是圣人,也算是个贤人了。“迁怒”的意义发挥起来
还很多,总之,我们作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虽不中,
亦不远矣。”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不迁怒,不贰过”,只是其中的一小点。如果认真地研
究起来,这两句话是概括了全部历史哲学,也概括了人类的行为哲学。人若真能修
养到“不迁怒,不贰过”,那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再三赞叹颜回,是有他的道
理。

    譬如我们说“怨天尤人”,就是迁怒的一例。一个人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
是普通的事。说到“怨天”,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
这是自然的现象。又如司马迁《史记》中对《离骚》的评论:“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
呼父母也。”这里所指的“穷”,并不只是没有钱了才叫作“穷”。一件事到了走
投无路的地步,就叫作穷。此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感叹:“唉!天呀!”身上受了
什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脱口而出:“我的妈呀!”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人
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给我的不幸。“尤人”,就
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我没有错”。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
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
天作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难作,何况作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
埋怨,是难免的。尤其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所以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也就是包含了要我们效法天地广大包容的气
度。

    至于“不贰过”这层修养,比起“不迁怒”的操守,那是更深一层的功夫了。

    下面文章气势再转,更见《论语》编排之曲折而隐含条理之妙。

                周富济贫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
    周急不继富。

    子华名公西赤,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二岁。有一次公西赤派出去做大使,这
时孔子大概在当政。冉求是公西赤的同学,他因为公西赤还有母亲在家,于是就代
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实物配给,也就是请拨一笔安家费。孔子说,好,给他一釜。“釜”
是古代度量衡的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这是米谷的成数,数量不多,所以冉求为
他“请益”。冉求为同学说话了,老师,一釜少了一点,给他增加一些吧!于是孔
子说,好吧!加给他一庾。庾是古代容量的单位,十六斗。等于说孔子原来给他五
万元,现在又增加了八万。大概当时冉求是在孔子那里当总务,“一朝权在手,便
把令来行。”为了同学,不管孔子的意见,另外自己一批给了五秉。当时十六斛为
一秉,现在来说,数字相当大,好像一下子给了三五十万了。事后,孔子知道了,
但是并没有责怪冉求;这也是一种教育。当然现在做官就难了,以前做官,讲情、
理、法,除了法律以外,还要合理、合情。不像现在的时代精神,以法治为主,专
讲人事法规与人事管理,往往无法兼顾情理。冉求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孔子如果
专讲法令,那冉求是不对的,很可能要撤职查办。但是孔子没有追究,他始终站在
教育的立场上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袭。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意思是对学生们说,你们要知道,公西赤这次出使到齐国去,神气得很;坐的是第
一流的交通工具,穿的是第一流的行装。等于现在西装几十套,皮箱几十口。他有
这许多置装费,额外津贴,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他妈妈用。我们帮忙别人,要在
人家急难的时候帮忙人家。公西赤已经有了办法,再给他那么多,不是成了锦上添
花吗?这是不必要的。这也就是所讲“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的道理。

    不过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助人是件很难的事,这牵涉到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有一
个朋友,又穷又病,于是替他找些朋友出钱治病。同样是这人的事情,去找了一位
朋友三次,第四次以后,就要找别的朋友了。有时为了周人之急,我们可以要求别
人:“再来一次!”但别人的答复说:“今天实在不行。”我们也许可以勉强的说:
“这一次算我要的!”这就等于硬上了。但是某人一死,朋友们又很热心地出钱出
力帮忙买棺材了。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形,真使人有很大的感慨,也感觉很奇怪。当
某人生前有急难的时候,替他奔走,找人帮忙还不大顺利。而他死了以后,大家又
这样踊跃帮忙,同情他,可怜他穷病得死了。这种心理用在某人生前多好呢?把准
备给他死后买棺材的钱,在他生前多出一点医药费好不好呢?这都要仔细思量。所
以说,道德行为,又该怎样讲呢?研究下来,还是应该“济人须济急时无”,比较
重要。孔子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已经有了的人,就不必再给他了。

    从公西赤的事件看起来,好像孔子当主管时,对于财政的管理是比较紧缩的。
但是接着这一节书连下来,便讲到另一件类似的事情,证明孔子对于财务并非悭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他在孔子过世以后,就辞官归隐江湖。子贡
后来相卫的时候,因为很佩服他,特别去看他,结果被他刮了胡子。子贡去时,排
场很大;原宪故意装扮成一个乡巴佬,穿了破旧的衣服会见子贡。见面以后,子贡
说:“你生病了吧?!”原宪说:“我没生病。我没有钱,只是穷;学道而不成,
才是病。像我这样子是穷,而不是病。可是你学了夫子之道,看你今天这个神气、
派头……。”虽然把子贡弄得下不了台,不过由此也可见原宪的侠义气概。孔子当
政时,“原思为之宰”,这个“宰”是家宰,以今天的职务来说,相当于总务。孔
子“与之粟九百”,这个九百的数字,到底有多少,无法考据,总之很多。“辞”,
他不要那么多,希望减掉一点。但是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用不完可以周济那些
贫穷的亲戚、朋友。

    这一节是记载孔子出仕当政时,两个不同的态度。公西赤外放当大使,同学帮
忙,要求多发一点安家费,孔子认为并不需要;而原宪经济状况较差,当他为孔子
当总务的时候,孔子把他的待遇提得特别高。原宪不要,孔子却反而劝他收下。从
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孔子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的风范。除了是长官的身份之外,
还身兼父母、师长之责,随时以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这也就是后世儒家所该
效法其教化精神的重点之处。

               天生我才必有用

    由此又讲到对仲弓的直接教育。仲弓就是冉雍,本篇的主角,孔子最得意的学
生之一。本篇第一句话,孔子就说他有当皇帝的才具——“可使南面”。前面我们
曾经介绍过仲弓贫苦的出身,他父亲当时的名誉也并不高明,大概各方面都很不如
意。但这做儿子的,却才德出众。因此孔子全力提拔这个学生,给予特别培养。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蛉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他劝冉雍心理上不必有下意识的自卑感。“犁牛”是一种杂毛牛的名称。现代
畜牧中,荷兰来的杂毛牛算是好品种。但在古代这种杂色的牛,除了耕种,没有什
么其他的用途。尤其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庄严隆重的典礼中,一定要选用色泽光亮
纯净的牛为牺牲。但这条杂毛牛却生了一条赤黄发亮,头角峥嵘的俊美小牛。虽然
杂毛牛的品种不好,但是只要这头小牛本身条件好,“虽欲勿用”,即使在祭祀大
典中,不想用它,“山川其舍诸?”山川神灵也不会舍弃它的。山川在往古和春秋
时代,有时代表神只。在这里,孔子是说天地之神,也一定启示人们,不会把有用
的才具,平白地投闲置散的。这也是告诉仲弓,你心里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
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自己真有学问,真有才具,真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
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上面讲了冉雍的才,下面就提到颜回的德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个仁字是讲内养的境界,是前面《里仁》篇所讲的仁之体。也就是孔子告诉
曾参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仁的境界。这方面目前还没有加以说明,以后有机会再
详细解说仁的修养。现在我们把“仁”的问题暂时搁一下。孔子说颜回能把仁的境
界一直保持上三个月。至于其他同学们,只是偶然地“日月至焉”而已。或是一天
有一次仁的境界,或是几天有一次,或者一个月有一次,现在我们姑且不谈这个“仁”
的修养,先反过来体会一下自己的情绪:我想大家都有这种经验,心情好的时候,
即使碰到问题,碰到困难的事,心情也是非常好,不会受到外境的干扰。但是好景
不常,情绪坏时,芝麻绿豆的事都会惹得一肚子闷气。要说连续三个月不冒一点火
气,这步修养已经难得了,更何况“三月不违仁”。由此,我们不难了解为什么孔
子一再赞叹颜回这个得意门生了。

    讲了内在的修养以后,下面讲到外用。

                各有千秋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
    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鲁国的大夫、权臣。有一天向孔子打听他学生的才干。孔子一一作答。
由此我们可看出这些学生们的性格,同时也可看出孔子认为从政所必备的学养。季
康子首先问起有军事统帅之才的子路,是不是可以请他当政?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
果敢,对事情决断得太快,而且下了决心以后,绝不动摇。决断、果敢,可为统御
三军之帅,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如果要他从政,恐怕就不太合适,因为怕他过刚易
折。

    季康子接着问,请子贡出来好不好呢?孔子说,不行,不行。子贡太通达,把
事情看得太清楚,功名富贵全不在他眼下。聪明通达的人,不一定对每件事盯得那
么牢。比如说桌子脏了,擦一下好不好?通达的人认为擦不擦都是一样,因为擦了
又会脏,不擦也可以。如果有人说一定要擦,通达的人说擦也可以,擦了总比较干
净,那擦就擦吧!总之,把事情看得通达,像这样的人,往往可以做大哲学家、大
文学家。因为他有超然的胸襟,也有满不在乎的气概。但是如果从政,却不太妥当。
也许会是非太明而故作糊涂。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笑话。当然在正史上是没有这段记载的,只是一个笑话。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之间。有一天学生出主意,说大家太饿了,前面有
一大户人家,去借点米来。最初是子路自告奋勇前去敲门。出来一位老头子,问起
是孔子的学生来借米,于是写个字叫他认。认出了,不必借,免费招待全体师生的
食宿,如果认不出,一粒米都不借。子路一想,我们跟夫子专门学文学,还有什么
问题。于是满口答应了这个条件。老头子就写“真”这么一个上“直”下“八”的
字让子路认。子路看了后说:“这是真字嘛。”老头子听了,把门一关说:“你回
去告诉你老师,不借。”子路纳闷地回来报告孔子,孔子听后对子路说:“我叫你
不要去,你偏要去。这个年头,饭都没得吃,你还‘认真’干嘛?”子夏听了,便
自告奋勇再去借米。到了那家,自我介绍是子路的同学,也是孔子的学生。那个老
头子还是写先前那个字给子夏认。子夏心想,刚才子路吃了瘪,于是答一个反义字,
对老头子说:“这是‘假’字嘛!”老头子听了把门一关说:“你更不行。”子夏
回来把经过一讲,孔子听了叹道:“你这个人真糟糕,作人有时候也要‘认真’的
呀!”

    这就是说两边都做得通,表面看来,就称为达者,谈到这里,同时又想到陶渊
明的《归去来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是“达”的一字范围。当时五斗米
的数字很大,等于现在一万上下的月薪。可是陶渊明不干,回家去了。不过只有他
才做得到。过去,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干,不干,回家去吃老米饭!”折腰
就是行个礼,鞠个躬嘛!不是真把腰折断了,半斗米都干。试看陶渊明《归去来辞》,
他门前可以栽五柳,起码要五十多坪地,拿到现在可以盖栋四层楼,还可以发笔财。
我们现在在工业社会里做个小市民,房子是租来的,前面连一棵芭蕉都种不下,不
要说五柳了。他说“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过去在大陆上的人家,自己酿得起酒
的,起码是中产阶级的家庭了,他当然可以在家吃老米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试看他的房子,空地有多大,好像是台北市的新公园一样,竟有三条大路都荒芜了。
种竹卖笋也可卖他几千块钱一个月,他当然不为五斗米折腰。由此可见,陶渊明是
有资格作个通达的达人。

    所以孔子说子贡通达,但是达者不一定肯从政了。

    季康子再请教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说,冉求是才子、文学家。诗、词、歌、
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打高尔夫、跳现代舞都能来。名士气味颇大,也
不能从政。

    换句话说,如果把他们三个人凑合起来,不愧是大政治家的材料。为什么呢?
具有刚毅果敢的精神,这是子路的长处;但还要有宽大的胸襟,也就是所谓任劳任
怨的气度,这就要子贡的达。任怨尤其难;当一个计划、一个政策没有实施以前,
如有人骂你混蛋时,只好低下头让他叫骂,等做出成果再说。当然,真做成混蛋就
要命了。同时要见闻渊博,知识丰富,多才多艺。这“果、达、艺”三个简单的字,
包括了那么多,由此可见政治家还须兼备艺术家、诗人的修养才行。

    从另一面看,季康子问到这三位学生,孔子都不放行,也是因为季家当时在鲁
国为权臣,气势嚣张跋扈,孔子不愿让自己学生去插上一脚。当然在学生这方面也
不会愿意去。所以他故意推辞掉,虽然所讲的都是事实,但是如果说他们不能从政,
却也不尽然。子贡后来相卫,每次主政,国际局势就摆平了。当时时代之乱,比现
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子贡有这样的才具,而孔子为什么硬说他不行呢?实际上是孔
子当时看这些学生都可以独当一面,无奈季康子这个老板不对路,所以连一个都不
让他去。说句老实话,在学问上讲,一个从政的人,对于这三种人的才具都需要。
第一性情要养得通达,胸襟不可那么狭隘,不要有一点事就想不开,一句话就放不
开,否则成就就太有限了。其次要处事果决、刚毅,下了决心,又能坚定不移,才
不会受环境的影响。第三要多艺,样样都知道。政治生涯很痛苦,生活枯燥无味,
比科学家还痛苦。每天接触的,都是痛苦烦恼的事,都在是非中讨生活。这个对,
那个不对,老张来说老杨,老杨又来说老李,几乎没有一件愉快的事。所以自己要
有艺,胸襟有超然的修养。我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每天接触到的都是痛苦的病人,
看到的是愁眉苦脸,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乃至呼天抢地,喊爹叫妈的声音。所以
他一下班以后,回家就从事仑e画,几十年下来,他那种半中不西的画,意境很高,
许多名画家,都非常佩服。想买他的,他不肯卖,于是向他要一张,他说送一张还
可以,立即落款送一张。这是讲艺的价值,所以从政还要有文学的修养、艺术的情
操。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

    上面说明了学问与从政的关系;下面则说到闵子骞不为费宰。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
    在汶上矣。

    季家找孔子第一流的学生从政,他们当然不会干。于是他私底下来拉一个人—
—闵子骞,孔子的学生,名损。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中就有他。比孔子少
十五岁,年纪比别的同学大一点。季家请他去当“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首长。当时
“宰”的官职,比之现代,讲小一点大约是县长、行政督察专员;讲大一点,就是
请他当省主席了。闵子骞听到了,就告诉传话的人说,您好好替我辞掉他,我不会
做的。而且,如果有第二个人再来对我说这件事,对不住,那时候我出国去了——
已经过了齐、鲁两国交界的汶水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再来逼我作这个官,我立刻
就走,离开鲁国。

    从这一节记载,我们知道:第一,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他的人品德行非常好。
第二,当时他对官位、功名、富贵看得淡如浮云。人家要他作官,反而会把他逼走
了。第三,当时鲁国上下的知识分子,对鲁国的权臣季家,没有一个满意的,不愿
意做他的官,尤其是孔子这一些学生。但是有一个人在那里做事,那是冉有。有关
季家的事,有时孔子就找冉有。

    讲了这几段,老是讲这一类的事,未免太单调。到此文章有了起伏,又由绚烂
归平淡,下面编进了另外几个人的事,虽平凡,而意义深远。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
    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是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他有病,孔子亲自去看他,孔子待学生有如
自己的子女一样。孔子在南面的窗子外,伸手拉住他的手,感叹说,他快要死了,
真是命运,这个人,为什么生这种病!这个人,为什么生这种病!重复了两句,无
可奈何地走了。

    这节很简单。但是伯牛究竟生的什么病?不知道。到了后世及近代,有人特别
指出这一段。有一派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说是肺病,会传染,孔子怕传染,所以
不进去,在窗子外握到他的手问病。又有人讲不是肺病——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才
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这话是真
的,精神病将来会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开始了。物质文明虽进步,给人类带来许
多生活的方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给人类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
苦的结果,将来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病。这是
闲话,顺便带过。又有些学者说伯牛得的是麻疯病,所以孔子不敢去碰他。那么学
生想办法,让孔子握了他一只手,在外面感叹,啊!为什么得了这个病呢?这是什
么病呢?不知道嘛!当然没有人讲这是花柳病,因为在明朝以前,中国医书上的记
载,没有这种病。这是后来从外国进来,在古代中国医学称“广疮”,因为这种花
柳病是广东进口来的,而广东是与外国接触最早的通商口岸,由此证明花柳病是外
国来的。这几种病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病呢?不知道。那么这篇书,对于这种
问学生的病,重复了两句,有什么了不起呢?战国时候,吴起在魏国为将,他的士
兵屁股上生疮,吴起这位大将军、总司令,居然用嘴替他把脓吸出来。吴起如此作
为是手段,孔子如此做,则出于仁慈。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的老鼠哲学

    讲到吴起,顺便讲一段儒家末流支派的插曲。

    我们都知道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心得报告《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
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心得报告《中庸》。子思则传道给孟子,孟子不错,写
了不少论文。至于荀子,也有一部著作传世,但到底有点掺水了。而且他的学生出
了几个半吊子,像李斯、吴起这些人便是例子。

    就李斯来说吧!我们如果讲政治哲学史,李斯的哲学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叫他
是老鼠哲学。什么是老鼠哲学呢?先要了解人类思想与历史演变有绝对关系,我们
只要翻开《史记》一看《李斯传》,就可知道李斯的老鼠哲学了。李斯少年时跟荀
子念书,他当时很穷,时代到了孟子以后的战国末期,人都现实了。世界越乱,人
心越现实;国家社会安定了,仁义之心、道德之行才比较常见。李斯的思想,后来
影响秦始皇,就是被现实所困而来。他有一天上厕所,不是现在的抽水马桶,是古
时农村社会的大粪坑。又深又大,坑上放一块木板,人就蹲在板上大便,谓之蹬坑。
这种粪坑,更重迭远望如高楼。坑深的,大便落坑,时间长,声音大,每把偷粪吃
的老鼠惊吓逃散。一天,李斯这个穷小子蹬坑,看到粪坑老鼠,又小又瘦,见人惊
逃的仓皇样子,十分可怜。后来又看到米仓中偷米吃的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
不但不走避,反而瞪瞪眼很神气的样子。李斯觉得很奇怪,仔细一想,结果给他悟
出一个现实的道理来了。原来又瘦又小见人就逃的老鼠,是无所凭藉;而又肥又大
见人不避的米仓老鼠,是有所凭藉的。分别在此而已。凭藉,就是有本事,有靠山,
或有本钱之类。李斯悟出道理以后,于是向老师荀子报告,不要读书了。荀子问他
不读书要去干什么?他说要去游说诸侯,求功名富贵。荀子说,你还不行,学问还
没有成就。李斯说,人穷到饭都没得吃,还去讲什么学问道德?这像什么话!老师
一听这种话就说,你这个学生这种思想真糟,你去吧!就这样把李斯开除了。结果
李斯碰到秦始皇这样一个混蛋,两个搞在一起,于是把一个国家搞得民不聊生。“鼠
目寸光”,只搞老鼠哲学注重现实,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的结果,自秦始皇身死沙
丘之后,李斯也自家难保。所以在他父子临刑的时候,他对儿子说:“此时要想和
你牵黄犬出东门也不可能了。”

    李斯搞老鼠哲学,为什么会被他弄成功呢?这就要看当时的环境。春秋战国三
四百年动乱下来,民穷财尽,不止经济上贫困,人才也都完了。真正人才的培养,
总要百多年来的安定社会才行。不谈别的,就说溥儒的画吧!人家说真好,别无第
二人。我说你认为溥儒的艺术好,但可知他成本多大?满清以孤儿寡妇率领了两三
百万人入关,三百年来称帝,在宫廷里就培养了这样一个艺术家。你说成本多大?
譬如李后主的词好。当然好!“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真好!但成本多
大?一个万乘之尊,玩掉了一个国家,才写出这样的词。别人的确写不出,在气魄
上,没当皇帝的人,硬写不出那种境界。如果是个穷小子站在西门町的大街上,可
能便写“车如流水马如龙,口袋太空空。”所以说一个国家的人才,要几百年社会
安定的文化才能培养得出来。但战争一来,又都光了。因此到了战国时代,只有苏
秦、张仪这两个半吊子的同学,玩弄了天下。他们是当时的骄子,如果把春秋时代
的子贡、子路这班人才,来与苏秦、张仪相比,子贡、子路一定连正眼都不看他们。
可是到了战国末期,像苏秦、张仪等的人才,也过去了,如李斯这些人居然也出来
旋乾转坤,大摆乌龙了。由此可见当时人才之荒的严重。历史是要这样看、这样读
的。不能光读故事,要把环境、地理,一切搞清楚才能了解。到了汉高祖、项羽出
来的时候,人家说汉高祖是流氓出身。那时候,没有什么流氓不流氓,四百多年战
争打下来,再给秦始皇、李斯两个家伙一搞以后,根本天下人各个都是如此,又岂
只是汉高祖?文化的重行建立,是在汉文帝、汉武帝的时候,其中有近百年空档,
几乎可以说没有文化,所以汉文、汉武对于文化整建的功勋,的确是可圈可点的。
吴起也是荀子的学生,同样是没有毕业的,都是书不要读了,追求现实名利的角色;
这就看出当时文化演变的衰退情形。吴起后来当大将,有个士兵生疮,吴起用口替
他吸出脓血。这一来,士兵的母亲哭了,他说孩子的父亲当年生疮,吴大帅也是这
样待他,所以为吴大帅卖了命;如今又对我儿子这样,这条命又要卖给吴大帅了。

    我们为什么说到这些,是因为这节书引起的。我们现在再回到原文:找不出伯
牛的病在什么地方,而孔子在伯牛临死之前,还来握握手,看他一下。看他一下这
件平常的事,却慎重地把它记载下来,编在《论语》里。可见平凡中有值得研究的
地方。

    伯牛的病,是个很大的疑案。我们暂时把它保留在这里,等到以后再来讨论。
至少有一个字,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亡之,命矣夫!”的“亡”,在古人的解
释,认为孔子当时握着他的手,很悲伤地感叹,他得了绝症,这真是命!但是我的
看法,古文中“亡”字往往与“无”字相通。拿白话文来解释,是孔子很伤感的说,
命真不可信吗?真没有命运吗?意思也是说像这样好的人,怎么会这样短命?

              不在愁中即病中

    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对于人生常有“贫病交加”的悲叹。现在上面说的是一个
人的病,下面便要说到一个人的贫。世界上贫病交迫的人太多了,这是我们应该用
心致力的地方。所谓行仁道,就是要从社会整体的环境来均富。拿现在的政治术语
来说,就是要达到全民的富强康乐。

    有一个朋友,过去地位很高,也是部长级的,现在有七八十岁了。前两个月碰
面,看他气色很好,相逢便问年,他很风趣的说:“我是望八之年”。他来个谐音
答话,自我幽默一番。这位朋友,现在蛮穷的,他常说人世上的两个字,自己只准
有一个字,决不许同时拥有两字。什么字呢?“穷愁”两字。凡“穷”一定会“愁”,
穷加上愁就构成穷愁潦倒。他虽然已到望八之年,因为只许自己穷,绝不再许自己
愁,所以能“乐天知命而不忧”。他真的做到了,遇见知己朋友,仍然谈笑风生。
另外一个人还告诉我关于他的故事说:某老还是当年的风趣。他虽然穷,家里还有
一个跟了他几十年当差的老佣人,不拿薪水,在待候他。有一天,他写了一张条子,
叫老佣人送到一个朋友那里,这个朋友知道他的情况,又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他有
条子要钱,当然照给。这一天他拿了一千块钱,然后到一家饭馆,吩咐配了几样最
喜欢的菜;身上的香烟不大好,又吩咐拿来一听最喜欢抽的英国加立克牌的高级香
烟。一个人慢慢享受,享受完了,口袋里掏出这一千元,全部给了茶房。茶房说要
不了这许多,要找钱给他,他说不必回找了,多余的给小费。其实连那听外国香烟
在内,他所费一共也不过三四百元。茶房说小费太多了,他仍说算了不必找了。他
以前本来手面就这么大,赏下人的小费特别多,现在虽穷,还是当年的派头。习惯
了,自己忘了有没有钱。所以朋友们当面说他仍不减当年的风趣,他听了笑笑说,
我就要做到这一点,两个字只能有一个。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
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社会上贫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再添愁,
这个修养就相当高了。

    本篇上文提到伯牛的病,下面就提到颜回的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孔
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食”,只有一个“便当”。古
代的“便当”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一瓢饮”,当时没有自来水,
古代是挑水卖,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
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
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
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我们看文章很容易,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
简单。乃至于几天没饭吃,还是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
做到,也还真不容易。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
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近代
人研究孔孟思想的,认为颜回是死在营养不良。虽然是一句笑话,但是大家对营养
还是要注意到才对。

               学问的鸿沟

    说到这里,峰回路转,又转出一个高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这节文字,就是说冉求有一次对孔子说,老师!你不要骂我们,老是说我们不
努力。我们对于你的学问非常景仰,只是我们做不到,力不能及。孔子说,你这话
错了。做了一半,无法克成其功,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可是你根本还没有开始做,
怎么知道无法做成呢?“今女画”,并不是说“你学画去了”,是说你冉求,自己
把自己划在一个界限内。孔子的意思说,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要你肯立志,坚
决的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
限,还没开步走就先认为自己过不去,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接着就讲到真正的作学问,孔子说要作到什么程度呢?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先谈什么叫“儒”?这个中国字,根据《说文解字》的另一种解释:“儒”是
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我
们再看“佛”——“弗人”,不是人,是超人。“仙”——“山人”,有如高山流
水。“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儒者”。我们都
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
分为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如果再进一步参考《礼记》中的
《儒行篇》,便有很多儒者类型的标准。一个儒者应当有怎样的行为,他的作风以
及人格的规范,在《儒行篇》中,说得很清楚,也包括孔子在这里所提两种儒者之
一的君子之儒行。

    我们现在来说,什么叫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
但除了读书以外,把天下国家交给他,就出大问题,这就是所谓书呆子,小人儒。
所以处理国家天下大事,不但要才德学三者兼备,还要有真正的社会体验,如果毫
无经验,只懂得书本上那一套,拿出来是行不通的;不知道天下事的现实情状就行
不通。比如说,这两天美国总统到了中东,他在那里讲些什么?知不知道?如果说
报纸上有新闻;报纸上登的,和原有的真话,不知相差多远。根据报纸你就可以评
论天下事,这是书呆子之见。君子之儒有什么不同?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如
前面所讲的,子路的“果”,子贡的“达”和冉求的“艺”,都具备了,那就是
“君子儒”。

                知人之明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
为“宰”——首长。回来看老师,孔子问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没有?讲到这句话要
注意,从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尤其在汉唐,对地方的
人才,都经过慎重的选拔,并且视选才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游这个学生来看他,
孔子的第一句话,就问他在地方上发掘到人才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
时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话就问这个问题。子游说:“有个澹台灭明。”号
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岁,相貌很难看。中国人常用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
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这以前他曾见过孔子,我们这位老夫子,这天不
知道什么事情心情不好,看见这个年轻人怪难看的样子,并不太注意他,这位年轻
人没有好久就走了。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学问非常好,后来成为不得了
的人物。历史上记载: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们名动诸侯。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
欢迎他。而且他还带有点英豪侠气。子游在武城发现了,又介绍给孔子。所以孔子
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子自己承
认错了。错了就错了,孔子非常勇于认错。

    子游向孔子报告,找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此人“行不由径”——这句
话照古人的解释,是说走路绝不走小路。如比之现在的情况,不走小路,难道走大
马路?不被汽车压死才怪——子游又说他从来没有到我房子讲过私话。对于汉代以
来“行不由径”解释为“不走小路”的说法,(朱注:径,路之小而捷者。)我不
同意。古时候“径者道也”,并没有说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径是笨蛋。
难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么什么叫“行不由径”呢?我们刚才已经讲
过了,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
国元首都对他重视。这个人有江湖豪气,“行不由径”是说他行事从表面看来,有
时不依常规,不循常道,有点满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贡那个“达”字的道理一样。
因为他“行不由径”,所以孔子对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这里讲他“行不由径”,
表面看来有违常规,但是他又发现澹台灭明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很讲义气,绝
对无私,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子游的房里来。因此,我认为“行不由径”四字,
当作此解。但我这个说法,也是“行不由径”的。此举实在并非故意,因为发现这
里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话:“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功成身退

    这一篇上面都是讲学生的故事;下面是对当代一些人物的评论,说明待人处世
的学问之道。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
    也!

    孟子反,是鲁国的大夫。在鲁哀公十一年这个阶段,当时鲁国有难,作战的时
候,孟之反为统帅之一。孔子学生冉有也参加战役为统帅。孟子反怎样的不伐呢?
有功而不骄矜,不宣扬叫不伐。古代“伐”与“矜”这两个字常常会连在一起用。
“矜”是自以为高明;“伐”则为有功、有才,而自我夸耀。“奔而殿”,是说他
在这次战役中打了败仗,撤退时他走在最后,拒敌掩护撤退。我们知道历史上记载,
鲁国那一次是打了败仗。学军事的人就知道,打胜仗容易,打败仗难。军事中的作
战计划是有两套的;这两套计划分门订立。假如当统帅的作打胜仗的计划,参谋长
便应当另作打败仗的计划,然后两套计划配合起来运用。或者参谋长作打胜仗的计
划,但统帅就不能再作打胜仗的计划,否则万一败了会很惨。战争不是胜就是败,
但一个人又计划胜仗怎么打,又计划败仗怎么打,心理上也成问题。当然,有特殊
的将才不在此限。中国历史上打败仗最有名的军事家应该算是诸葛亮,他六出祁山,
每次撤退,一兵一卒都不会少,是古今以来,安全撤退成功的战略家。

    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就是平常走夜路,胆小的也先跑了,
怕后面有鬼。打败仗比这还可怕。孟之反则不同。“奔而殿”,叫前方败下来的人
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殿”便是最后的意思。“将入门”这句,是说
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进到自己的城门时,“策其马曰”,他才赶紧用鞭子,抽
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的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他
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孔子认为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这一节,我们有两点要了解。
第一点,历史上每一战争下来,争功争得很厉害,同事往往因此变成仇人、冤家。
尤其在清朝时候,有些人夺取了功劳,还把过错推给别人。因此引起内部的不平。
太平天国的失败,就是由诸将争功所致。第二点,由此可知鲁国当时国内的人事问
题太复杂,但孟之反的修养非常高,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但不自己表功,而
且还自谦以免除同事之间彼此的嫉妒。

    《论语》所以要把这一段编入,乃是借孟之反的不居功,反映出春秋时代人事
纷争之乱的可怕。实际上,人事纷争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很坦白地说,在一个
地方做事,成绩表现好一点,就会引起各方面的嫉妒、排挤;成绩不好呢?又太窝
囊。人实在不大好作。当时鲁国人事上也是这样情形,孟之反善于立身自处,所以
孔子标榜他不矜不伐。同时以另一个观点来看,孟之反更了不起,不但自己不居功,
而且免除了同事间无谓的妒忌,以免损及国家。古人说:“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
人忌是庸才。”像李陵与苏武的故事便是如此。当时李陵孤军作战,友军各怀忌心
不来相救,因此被逼到投降了。司马迁为这件事向汉武帝力争,他说李陵之投降是
被逼的。友军嫉妒他,不支援他,他一人带了五千士兵,孤军深入绝域,最后拚得
剩下十余个人,还在奋勇拒敌,这怎么能责怪他呢?结果汉武帝发了脾气,司马迁
受了宫刑。后来苏武回来,就写信劝李陵回来,李陵回信说,叫我怎么回去呢?回
去以后,那些专门根据人事法规办案的人,东挑剔,西挑剔,挑剔得没完没了。我
将无法辩白,实在受不了。前方作战受苦,回来碰到那些自以为懂法的专家,鸡蛋
里挑骨头,一个字错了就会有罪,这叫人怎么受得了?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
墨。”便是此意。

    讲到这里,同时想起汉高祖大将周勃的故事。他功劳很大,到文帝时,出将入
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后来因事坐牢,而那个监狱的管理员,叫他坐就得坐,
叫他站就得站。周勃不免感叹当年统兵数十万,一呼百诺,那种威风之神气。无奈
进入监牢,受尽了窝囊,也只好叹息说:“今日方知狱吏之尊!”

    讲孟之反为什么要说到这些?这便是读书不要读死书,要把书读活了。读《论
语》是要懂得如何作人做事,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圣人也有牢骚吗?

    接下来,说到孔子对于时代的感叹。我们经常批评人家发牢骚,其实,这也是
人情之常。虽然有时候历史上看到发牢骚而获罪的事,但人人都有牢骚,发出来还
好一点,不发出来更糟糕。孔于偶尔发发牢骚,也并不为过。

      子曰:不有祝跄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先说祝跄,跄是人名,字子鱼,有口才,是当时卫国的大夫。祝是当时的官名,
管宗庙、国家祭祀的官,他的资料,在《左传》鲁定公四年“祝跄长卫于祭”中有
详细的记载。“宋朝”是宋国的公子,公子是世袭的官名,所谓“世家公子”,他
的名字叫朝,长得很漂亮。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跄那样能言善辩好口才,
虽然长得像宋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所以时
代变乱中的人物,不但人要帅,还要有口才。在现代社会上说来这还不够,还要有
财。这是孔子对当时时代社会变乱中的感慨,我们也可以当他是牢骚吧!

    我们要了解,孔子对当时的社会有些感叹,在孔子以前难道就都是好的?不!
也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造成的种种烦恼,千古一律,不但中国,
外国也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古代蛮好,现代却差了。后代的人看我们现在,
还认为比他们好。这是世道人心,千古以来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念古书,并不是
要退回去作古代的人,主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作今天的人。

    上面看孔子发了一顿牢骚,他向现实低头了没有呢?他始终不低头。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虽然对时代那么感叹,但是他认为还是要走正道才对。一个君子不要对现
实低头,最后的胜利,最后的成功还是归于正道的。他举例说“谁能出不由户?”
大门里的门为户。他说哪一个要出外的人,能够不经过门户出去呢?出了门才走上
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门,行左道,终归曲折而难有结果。

    这一段,也是说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标准。尽管许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时,
最后还是有问题。不过许多人还是只顾目前,不顾自己的后果。虽然我们看到不少
人作恶多端,却仍然安享天年,但是这笔帐终归有来世结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无一用是书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
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
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
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
文明社会的轨道。

    所以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
则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
的本质,好不好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
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
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后,
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
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
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
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
那才是君子之人。

    整个国家文化如此,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所以我有时也不大欢喜读书太过用功
的学生,这也许是我的不对。但我看到很多功课好的学生,戴了深度的近视眼镜,
除了读书之外,一无用处。据我的发现是如此,也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至于对
或不对,我还不敢下定论。可是社会上有才具的人,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
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课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
到社会上做事会有伟大的成就。前天在×大考一个研究生,拿硕士学位,很惭愧的,
我忝为指导老师。还好最后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这个孩子书读得非常好,但
是我看他做事,一点也不行,连一个车子都叫不好。书读得好的,一定能救国吗?
能救国、救世的人,不一定书读得好。假定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
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一个人才。所以我常劝家长们不要
把子弟造就成书呆子,书呆子者无用之代名词也。试看清代中叶以来,中西文化交
流以后,有几个第一名的状元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再查查看历史上有几个第一名状
元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一个武进士出身的郭子仪。只
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近几十年大学第一名毕业的有多少人?对社会贡献在哪
里?对国家贡献在哪里?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
品德相当。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但学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对此多加注意。

               人性的基本问题

    关于“文质彬彬”一节,再深入就要进入个人具体的修养,和人性本质问题。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上一大问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几千年来讨论这个
问题,都无法下定论,西方哲学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
本质,本来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
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曾
举例,说明人性基本是善的。他说,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去,
第一个念头,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这个孩子是谁,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
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各个都有。其
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

    相反的,如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
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
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之为善,是后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在孔子、孟子和荀
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他
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
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
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
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哲学上几千年来都在争论。中国如此,外国也
如此。

    但是这些学理到今天还没有给人类以公认的定论,至少在学术思想上是如此。
所以我们常常提到人类的文化非常滑稽。中国人五千年文化历史,西方人也有几千
年,同样的吹牛认为人类最伟大,最了不起——自吹是万物之灵。但在万物的心目
中,如猪、牛、鸡、鸭来看人类,说不定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恶的东西,既狡诈又
凶残,因为人类专门杀害它们,吃它们。可是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有了几千
年文化,但对几个基本问题,却仍然都没有肯定的答案。例如:我们的生命究竟从
哪里来?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类自己认为哲学、宗教、科学等累积的文明,
已经征服了太空,这也是吹牛。严格说来,人类今天的文明,只能说开始向太空进
军,太空并没有被我们征服。虽然进到了太空,人类自己切身的问题,仍如几千年
来一样,还是没有解决。科学上为什么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还是要追求生命的来
源。今日科学的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科学的基本精神还是在追究这种问题的根源。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追出来,却把这套探讨的技术,发展到物质文明上去了,
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趋势。

    我们不要把问题扯远了,人性的形上形下问题,以后再讨论。以上所谓正反双
方的理由都不太充分,而且有问题。现在我们回来单单讨论人类本性的这个“质”
究竟怎样?这个问题也很难讲。不过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
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
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假使人长大了,都还是这样,
好不好呢?且看我们流传的一两则哲学性的笑话,供给大家做研究性的参考。

               还是老虎可爱

    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
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个
朋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这个小孩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
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
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客人
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
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
问好。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经过,这
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
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
来的心血白费了。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其中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不妨从各方面去理
解。

    第二个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老和尚也是这样收了一个小孩。到了二十几岁,
要带他下山,但很为他担心。就告诉他,你没有到人世间看过,现在我带你去。在
城市中很热闹,五花八门,不过什么都不必怕,只有一个东西——老虎,你要注意,
那是会吃人的。小和尚问老虎是什么样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样子告诉他,说这就
是老虎。老和尚带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后问徒弟,到了闹市里最喜欢的是什么?
小和尚认为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特别可动心的。老和尚又问那什么东西最可爱呢?
小和尚说,最可爱的还是老虎。

    这两个故事都涉及了人性,所以讨论到《论语》上的这个质字,一定要说怎样
才是人的本质,也是很难下定论的。

    如果质胜文,缺乏文化的修养就不美。倘使文胜质便很可能成为书呆子。学识
太好的人,也很可能会令人头大。谈学问头头是道,谈作人做事,样样都糟,而且
主观特别的强。所以文与质两个重点要平衡。

    另外他又说出一个道理来: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这是讲到质与文以后,孔子说,人生来的天性,原是直道而行,是率直的。说
到这里就很妙了,人喜欢讲直,站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尽管很坏的人,但也
喜欢他的朋友很老实,不但老实人喜欢老实人,连坏人也欢喜老实人,从这里就可
以体会到,人应该作哪一种人才对。人都喜欢别人直——诚实,即使他自己不诚实,
至少对于老实人,肯上他当的,还是喜欢。从教育上看,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教孩
子要诚实,不要撒谎,可是人做到了没有?不可能。

    就我来说,十几年前,我有一个孩子还小的时候,每逢晚上,来访的朋友太多,
简直没得休息,有时感到很烦,有一天实在疲劳,也知道有位先生一定会来访,我
就交代孩子:“我去楼上睡觉,有人来访,说我不在。”结果这位客人来了,我孩
子说:“我爸爸告诉我,他要睡觉,有客人来就说不在!”应该骂孩子吗?不应该,
我们要求他要诚实,他讲得很诚实,他很对,不对的是我们,那么人到底应不应该
率直?呆板的直,一味的直,会不会出毛病?这都是问题。所以人生处世的确很难,
有时候作了一辈子人,自己越作越糊涂。但根据孔子的话,人生来很坦诚,很率直。
试看每一个小孩都很诚恳,假定在幼稚园发现了一个会用心机的孩子,那这个孩子
大成问题,不是当时身心有问题,就是将来长大了会成为问题人物,但绝大部分的
小孩都不会用心机。不过人慢慢长大了,经验慢慢多了,就“罔”了。

    这个“罔”字做什么解释呢?平常用到迷惘的惘,在旁边多了一个竖心旁。罔
字的意义,代表了虚伪、空洞。“罔之生也”,一个人虚虚假假地过一辈子。虚伪
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纵然有时会有些好际遇也是侥幸意外免去了祸患,并非必然。
必然是不好的结局。这两句话是说人天生是率直的,年龄越大,经验越多就越近乎
罔。以虚伪的手段处世觉得蛮好的,但是结果一定不会好,纵然好也是“幸而免”。
可是“幸而免”是万分之一的事,这种赌博性的行为,危险太大,是不划算的。

              楼下黄金楼上人

    说到这里,孔子又转了另一个道理,他认为要把学问作好,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在教育上是一个大问题,世界上谁不想作好人做好事?都想做。有很多人知
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前面我也曾经提到,许
多人“看得破,忍不过。”比如说: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
时候却忍不过。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
一眼,眼睛就发红了。

    历史上有个故事,是说三国时的管宁与华歆,管宁是有名的高士,后来他一生
不下楼。最初与他的同学华歆一起读书,两人一起挖地。管宁挖到一块黄金的时候,
视黄金如泥土一样地丢开了,看都不去多看一眼。而华歆走去多看了一眼,才不再
去管它。就这样管宁和华歆绝交了,或许有人会说管宁未免太不近人情。但古代历
史记载简单,事实上他们两人同学,感情如此好,管宁已经观察华歆很久了,再加
上这一件事情,他断定华歆是不安于淡泊的。果然后来华歆扶助曹丕篡汉,成了千
古罪人,虽然文章非常好,但是他变成了反派的文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人之儒。
所以管宁当华歆地位高了,他就永远不下楼,意思是你虽然有了政治的权力,但我
就不踏在你的土地上,这就是华歆看得破,忍不过的道理。

    还有“想得到,做不来”,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
做不来。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所以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对做学问必须养成习惯,一日不可无它。第一篇《学而》中说,“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那个“习”字就是要“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
它,喜欢虽然喜欢,并不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乐趣。以现在最流行的打太极拳来说,
决没有打麻将那么受人欢迎。因为打麻将的人视此事一乐也,坐在那里快乐得很,
而打太极拳,知道对身体有利益,是知之者,天天打,是“好之者”,可是摸两下,
觉得今天好累,明天再打,那就还不是“乐之者”。欲期学问的成就,进入“乐之”
的境界,就太不简单了。我们对于部下或者子女的教育,就要注意这一点,看他乐
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就算爱打麻将,也可以培养他,当然不是培养他去
打麻将,而是将他打麻将的心理转移到近似的正途发展。这才是师道的原则,不但
对人如此,对自己修养学问也要如此,但是孔子下面又说一句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是说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姑且把它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中人以上的
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
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
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他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
这在历史上可以举很多的事例来说明的。凡当过老师的,作过领导人的,都能体会
孔子这一段话是绝对正确的。

                 我误聪明

    上面的话,都是孔子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话一直讲下来的,是
教育的道理,也是作领导人的原则。大凡领导人的时候,对部下先要认识。看他的
能力若是中人以下,却把较高的任务交给他,那一定糟糕。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
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更要注意,千万不要“儿女都是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儿女也要
看情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教育后代,只是希望
他很努力,很平安的活下去,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分子,这是最基本的要点,并不希
望他有特殊的地方。像苏东坡,名气那么大,在文人学者中,他实在好运气。比苏
东坡学问好的人,不是没有,可是苏东坡在宋朝,名闻国际,几个皇帝都爱他。当
时日本、高丽派来的使臣都知道,甚至敌国的人都知道,当时金人所派来的使臣,
第一个问起的就是苏东坡和他的作品,他的文章、诗词,中外传扬。后来他在政治
舞台上受到重重打击,便写了一首感慨的诗说:“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
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们从苏东坡这首诗上看到人生。他无
限的痛苦、烦恼。所以学问好,名气大,官作高了,没痛苦吗?痛苦更多,这是我
们从他这首诗了解的第一点。第二点,从这首诗看苏东坡的观点就很可笑了,试看
他前两句,不但他有这个感觉,大家也有这种感觉;第三句也蛮好的;第四句毛病
又出在他太聪明了。世界上哪有这种事?!生个儿子又笨、又蠢,像猪一样,一生
中又无灾无难,一直上去到o(︶︿︶)o 唉厚禄,这个算盘打得太如意了。这是“聪明误我”?
或是“我误聪明”呢?就人生哲学的观点来看,如果当苏东坡的老师,这一首诗前
三句可打圈圈,末句不但打三个××,还要把苏东坡叫来面斥一顿:“你又打如意
算盘,太聪明了!怎么不误了自己呢?”

    以上中间这一段,几节连起来,是讲人生作学问的道理,跟着说的牵涉到政治
的问题。

                政治与宗教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个“知”念“智”,为智仁勇的智,古代知智相通。樊迟,这位孔子的学生,
不必介绍了,上次驾车的就是他。有一天他问孔子,什么叫真智慧,这个知包括了
科学、哲学,但在这里却偏向于政治哲学。孔子答复得很妙:“务民之义,敬鬼神
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是什么?是领导人,作一个从政领导的人便是务民,意
思是他所领导的事务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都
知道是孔子的名言。孔子不相信宗教吗?他非常相信,他认为鬼神是有,但与人是
两路。所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是天道的问题,离我们很远。我们现在活着
都是人道——“人道迩”,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不要以
鬼神为主,所以敬鬼神而远之,是敬而远之,不是不信。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
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
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
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
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
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这是个大问题,中国古代历史,西方古代历史,几乎政治与宗教没有分过家。
我们历史上的秦始皇、汉高祖、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
没有和宗教发生过关系,不管他是信仰或反对。外国也一样。

    讲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当南越已故总统吴廷琰未去世前,有位神父,
陪一位也是教书的外国神父,到我家里来访问,说是由教廷来的。我一听这件事,
颇头大。我声明如果视我为代表中国的某一宗教徒,我不愿谈话,因为我不能代表
任何一个宗教。他说就因为我不代表任何一个宗教,比较超然,所以要访问我。我
说我首先告诉你,请你转告他们。我曾经在香港对宗教人士演讲,提到二十一世纪
之时,所有宗教的外衣都必须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都必须打开,而且各宗教要联
合起来共同服务,追求人生、宇宙的真谛,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才能够建设。我说
也许言之过早,但是你们可记录下来,将来必定如此。为什么呢?假使不脱掉宗教
的外衣,不打开宗教的大门,还是闭关自守,对所有宗教而言,便有八个字的定论
——“关门主义,自杀政策。”宗教是谁在排斥?并不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而是自
然的发展,科学文明在捉弄宗教。后来他问到南越的事情,天主教与佛教之间在南
越的问题。我说现在你可以记录我的话了,我是中国人,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立场,
贡献你们一个意见,世界人类文化,站在宗教的观点来看政治,好像每一个地区的
政权,不过是由宗教制成的一个作品;相反的站在政治立场来看宗教,任何宗教不
过是政治上的一环而已。凡是纯粹的宗教徒,最好站在政治的立场来看宗教。西方
的宗教不去管,在中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政治如果扯上了宗教问题,便非
失败不可。我当时认为贡献他们这个意见,非常踏实,很诚恳。现在来说更中肯,
一点没错。我们中国历史上,秦汉以下,三国时的黄巾张角、元朝的白莲教,近代
如红灯照、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都是政治扯上宗教关系。凡政治扯上宗教关系来玩
的,非失败不可。西方的十字军东征,这么大一个战争,为了宗教的观念而起的,
成功了没有?失败了,此其一。第二,政治必须仰仗历史文化的经验,当时的南越
太年轻了。我不好意思讲,这是我国自己国家运气差一点的时候,自己倒楣,免谈
了。严格说来,南越是小孩嘛,政治和历史文化是要久远的经验,不可像小孩子一
样随便乱来的。

    这些事例就是说明“敬鬼神而远之”的意义,如果讲宗教史,佛教玄奘取经回
国以后,便是唐太宗捧出来的。同时唐太宗也捧道教。唐代的真正国教是道教,上
朝排列朝班时道教站在第一位,佛教站在第二位,但待遇上是平等的。至于儒教,
不用说,也是照捧,对伊斯兰教也很崇敬,老的基督教——景教,也是唐太宗时候
到中国来的,唐太宗还替他写一个碑文,准他在广州盖庙——建教堂。唐太宗那样
大的政治气派,看每一个宗教都是好的,都“请上坐,泡好茶。”他自己信什么教,
他没有表示。老老实实说,后来考据他是信佛教的。但在政治态度上,他绝对公平,
过去尽管没有o(︶︿︶)o 唉,对宗教还是公平。所以孔子说为政的领导道理与鬼神之事的关
系,不能完全做迷信看。有时对工作,对政治非常有帮助。不过上面一个“敬”字
很重要,应该非常恭敬。比如拿破仑,绝不迷信,他当皇帝以后,曾经把皇冠一脚
踢开,认为这些皇帝的帽子算什么东西。但当他打到了伊斯兰教的国家,看到伊斯
兰教的教堂,却跪下来,跟着别人一样礼拜,这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这
也是最高度的智慧,不能叫迷信。信仰是个人的事,处大事时,则不能随意有所偏
废。

    为什么举这许多事例来说明“敬鬼神而远之”为“知”呢?要注意,孔子上面
有一句话,“务民之义”,讲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智慧问题,并不是普通闲谈地,
讨论鬼神这个哲学问题。

    后来又问到仁这个问题。这里的仁不是讲仁的体,而是讲仁的用,作人处世的
仁。孔子说,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
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
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
到好的结果。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
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
老百姓。

    这几十年来,年轻的朋友,用西方文化的观念来处理事情——错了,不怕错,
就怕不做;错了没有关系,再改。这一来,在政治上有好也有坏。有些人喜欢引用
拿破仑的气魄,说他的字典里没有难字,这句话听了很过瘾,非常有气魄。但是大
家想想,拿破仑并没有成功,他不会成功,如同中国的项羽一样。说到西方文化,
美国除了科学以外,追根究柢没有什么真东西可看;只有到欧洲去看;在欧洲只有
到法国看,到了法国只看到拿破仑的凯旋门。欧洲人都崇拜拿破仑,可是像拿破仑
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多的是,可以拣出来一打以上,这有什么了不起?一个老
成谋国的人,要注意这个“难”,先难而后获,这就是用仁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山水之间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真正的爱心?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
    寿。

    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
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
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
“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
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不是我故意作此解释的。

    为什么不是我故意的?再看下文就知道,他说知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
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这不是很明白吗?硬是断章取义,说“知者乐水”
是喜欢水,“仁者乐山”是喜欢山,这是不对的。有些人的学问修养,活泼泼的,
聪明人多半都活坡,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么个
气魄,这么个气度。仁慈的人,多半是深厚的,宁静得和山一样。所以下面的结论:
“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
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
也长一点。这是连起来的意思,千万不要跟着古人乱解释:聪明的人一定喜欢水,
仁慈的人一定喜欢山。那问题就很大了。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

    下面两节,孔子感慨起当时的文化问题了。看起来是两节闲文,毫不相干的话。
研究起来,必须要配合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代。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
    哉!

    讲到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演变,齐鲁两国,无论在东西周时期,都具有核心性
的影响作用。后来的楚国、秦国,虽凭一股新兴文化的气势,左右战国时期,但始
终是以国富兵强而具有影响时局的力量而已。若论文化的渊源,仍然不能离开齐鲁。
鲁国乃周公之后,周朝武王统一天下,对老功臣,分封建国。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
保存了周代文化的精神。姜太公帮助了武王统一天下,他的后代封于齐,发展出后
世道家学术的精神。换言之,姜太公一系遗留在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代表了传统道
家的文化;鲁国的文化则代表了周公这个系统,也就是形成后世儒家的文化;楚的
文化则为老、庄一系所形成的南方文化成分较多;墨子则代表宋国的文化,宋为殷
商的后代,所以在墨子的学术思想中,保留有浓厚的夏商文化的色彩。讲中国文化
史或哲学史,对这个观念应该清楚。

    春秋时期,当时的文字语言并没有完全统一,交通也不便利,各国诸侯的政治
措施也有了各自为政的趋向,只是大体上还保持大同小异而已。到了孟子的先后时
期,鲁国保留的周代文化,也只剩一线命脉。那时候较为兴盛的,还是道家传统所
流衍的燕齐文化。而且齐国比较强,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山东靠海这一带地
方,本来资源缺乏,因为姜太公封到了齐国,他便发展资源经济,开始制盐,不但
使齐国成了产盐区,并且渔盐之利大增,后来又经管仲的一番开展,齐国的经济更
发达,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国际地位,等于我们当年在大陆时的上海、现在美国的
纽约。所以当时孟子、荀子这些学者,都曾到齐国转一趟,好像现在的人们都要去
美国混一下一样的。这是孔子以后的事。

    在孔子当时,鲁国文化,还大有可观之处。孔子的思想中,认为要把中国传统
文化保留起来,乃至于振兴起来,就要以齐国的文化为基础,再加上好的转变,就
可以到达当年鲁国的情况;再把鲁国的文化,提高一点水准,就可以恢复中国传统
文化的“道”。这是他的一个看法,一个感叹。

    下面孔子又对觚发出一个感叹。觚依考据是一种四方有棱角的酒杯,到故宫博
物院,应找得出这件东西。依古人的解释“觚不觚!觚哉!觚哉!”这句话,是孔
子在感叹说,这个时代什么都变了。你看嘛,这只酒杯本来是有棱角的,现在酒杯
的棱角也磨平了!这里记载孔子有这个感叹。但是酒杯没有棱角有什么稀奇?孔子
如果看到我们现在用的茶杯还是玻璃做的,圆圆的,孔子一定要感叹,玻璃杯啊;
玻璃杯啊!我们如果连接上文看,就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了。孔子说我们的文化已经
衰落了,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件非常吃力的工作。除非像齐国那样,有雄厚
的经济基础,能为后代文化努力,再加重整一番,可至于鲁。鲁国的文化有这样相
当基础,能够把他再发扬光大一点,可以保持传统文化之“道”。可是他讲到这里,
正在拿着杯子喝酒,于是就近举例说,试看看,酒杯的样子都变了!什么都在变,
时代已经变了;酒杯啊!酒杯啊!他是感叹连这样一个用具、都跟着时代在演变了,
人更是永远在演变,历史是拉不回来的。这是他假借酒杯对文化演变的感叹。我曾
和朋友们谈起,不要感叹,感叹是没有用的。历史无法拉回。我们死了,下一代照
样活下去,照样又生下一代来。我们现在要尽到自己的任务,把我们所知道的,尽
量交给后一代。他们去整理,他们去发扬,那是他们的事,不要担心。一定说“人
心不古”、“今不如昔”、“世道衰微”也不见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
每代历史有每代历史的精神。所以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不单指这
个酒杯。而是说变了,一切在变,就是这样一个感叹。

             君子可欺以其方

    正当孔子感叹,旁边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
    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就是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的台柱学生,我认为他是身体不太好,而
聪明有余,德性不大够的一个人。他有一天和孔子半抬杠,也可以说是在怀疑一个
问题。他问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要学仁,作人做事要讲道德仁义。假使有一个人,
去骗一个有仁义修养的人说,水井里有仁义。难道为了修养仁,就听他的话往井里
跳?宰予这个话问得没有错,并不调皮,很实在的。他的意思是,老师你天天教我
们讲仁义道德,现在世界那么坏,坏人那么多,有人来骗我们井里有道德,道德又
值几毛钱一斤?要不要跳下去呢?和我们现在问:“这个社会这样坏,仁义有什么
用?”是一样的。

    孔子听了以后,终于笑了。他说你怎么这样想呢?一个作学问成为君子的人,
并不是一个笨蛋,必须要晓得应变。孔子力赞《周易》,而《周易》的道理,便有
“适变”、“随时”这两个要点。要懂得时代,适合于时代。但自己要站在中间,
顺应这个变,有中心主张、中心思想。他在这里说一个君子之人“可逝也”,可以
放弃自己的终身,但“不可陷也”,绝不受人家的包围、困扰,落入陷阱之中。比
如说抛弃了一切,甚至抛弃了这个社会环境,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富贵,绝不受困扰。
如果说没办法,受了环境的困扰,陷进去了,在无可奈何下而拿了功名富贵,然后
自说清高,那对不住,这是没有骨气,不是君子。有骨气的作法是自我牺牲,不受
困扰。“可欺也,不可罔也。”当面来欺骗可以,愿意接受这个欺骗,这是仁慈。
但如果糊涂、将就,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不可以的。所以孔子是说,你问的哪有
这个道理?归纳起来的意思,人一定要仁义道德。这是孔子所标榜的,也就是他的
学问中心,要有中心思想,中心路线。如果这个中心思想行不通,只要认为对了,
乃至于被时代遗弃了都可以,可是如果被现实所陷没了,那是不应该的。

    所以孔子在下面再加以引伸解释。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博学于文,这个文不仅是文学,而是代表了一切学术文化。以现代名词
来说,包括了文法、文理和一切知识。所以说要博学于文。博就是渊博,样样要懂,
才能成为通才。但是渊博的人,常是样样都懂,门门不通。所以先求渊博;后要求
专精。要渊博而专精,并且还要约束自己,作人处事在在合礼。孔门的思想要讲礼,
我们再三提过,礼并不是教我们行礼,而是《礼记》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孔子说如
果做到这样,大体上人生的道路,可以走得出来,不会离谱太远了。“弗畔”,就
是没有离经叛道的意思。

              冲冠一“路”为红颜

    到这里引出一件事来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段很妙。南子是古代的一个美女,是卫国的人。孔子在这个国家相当久,因
为卫国本来有意留孔子,把国政交给他,学生中有很多人怀疑孔子想取得在卫国的
君权。当时卫国的诸侯卫灵公,宠爱一个漂亮的妃子,就是南子。春秋战国的时候,
女子把持政权的有好几位,不过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专书,我倒很希望
有人,如果有功夫,对这种女人把持政治的风气,列举中外的历史事例写一本书。

    中外历史上,与政治有关的女人太多,几乎任何一个政权都离不开女人。常在
报纸上看到,英国的绯闻出来了,白宫的桃色新闻又出来了,全世界新闻界闹得那
么凶,我看看觉得蛮好玩的。有的学生问,怎么觉得好玩而已?我说这有什么希奇
呢?报纸上闹是另外一回事。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几乎没有不和女性发生关系
的。不过有些是好的女性,有些是坏的女性。和历史的整个型态都有关系,可惜的
是古代重男轻女,历史的记载没有朝此方向发挥而已。明末清初文学家李笠翁说的,
人生就是戏台,历史也不过是戏台,而且只有两个人唱戏,没有第三个人。哪两个
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这句话又引起另一则有名的故事: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游江南,站在江苏的金
山寺。看见长江上有许多船来来往往,他问一个老和尚:“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
多少年?”老和尚当然不知道这个问话的人就是当今皇上,他说:“住了几十年。”
问他:“几十年来看见每天来往的有多少船?”老和尚说:“只看到两只船。”乾
隆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几十年来只看到两只船?”老和尚说:“人生
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
李笠翁说人生舞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

    孔子当时到了卫国,南子这位宠妃正在把持政权,曾经找人告诉孔子,想见见
孔子。这是古代,不比现代外交:除了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外,到了一个国家,见
元首夫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且还是一种习惯上的礼貌。但在古代不然,尤其
是南子这个人,名声并不好,她要见孔子,孔子并没有答应,后来有人告诉孔子,
要在卫国有所作为,非要走南子这条路线,孔子当然没有走这条路。但是孔子有一
天的确见了南子,照历史上记载,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恭敬万分。历史的记载,
男女相见,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非
常尊敬孔子,这也是事实。

    现在《论语》中记载,孔子见了南子。这一下,学生当中脾气最大的子路不高
兴了,出来在态度上大概给孔子很难堪,逼得孔子赌了咒:“你不要怀疑我啊!我
假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古人对这节书,都作上面这
样的解释。

    如果这样解释是对的,试想想,我们民族文化所标榜的这位圣人,岂不太糟糕
了?见南子就有不轨的行为吗?这是不可能的。南子虽然在社会上的名誉不太好,
孔子也瞧不起她,到底她是这个国家国君的如夫人,她硬要见见,也理所当然。孔
子特别讲礼,这又有什么失礼的?

    孔子见了南子出来,子路这个学生就摆脸色给他看,孔子这个“校长”也干不
下去,要辞职了,太受学生的威胁了,还要逼得孔子当面赌咒,“天啊!给雷打死!
给雷打死!”哪有这样的解释?这完全是后人塑造孔子的错误,所以孔家店被打倒
是难怪的,都是这些店员乱搞!把自己老板塑得那个怪像。就是现在,也还有人把
孔子像塑得那么呆板。孔子哪里是这样的,孔子态度本来非常活泼轻松。

    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
很严重,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诉子
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
是流言。”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谁人背后无人
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
他,只问自己。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
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
需要与他来往。

    我们再看南子,是不是那种“天厌之”的人呢?南子在历史上不像夏姬,后来
的夏姬是不得了的,坏得很。我们查卫国的历史,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
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政治上当时比较起来,卫国还算好的。而
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还是在卫国住得最久,卫君在卫护他,南子也
在卫护他,卫国的大臣,蘧伯玉这班人也在卫护他。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
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是真
的或是假的。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
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这节的意思,如此而已。
我们绝不能照旧的解释,把孔子说成像孩子偷了嘴,怕大人打那样,哪有这种事,
这是三家村学究们的见解。

    接下来,孔子提到这件事了。所以我说《论语》是连成一起的,编得非常好。
讲了南子这故事,马上就把孔子的一段话引进去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在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的时候,第三章中,就引用这一句话。孔子是讲
了这一句话,孔子就中庸太难了,中庸是什么呢?讲孔子的中庸也是很难解说的,
如仁字一样,有体有用,我现在不讲中庸的体,将来有机会研究《中庸》时再讲,
现在讲中庸的作用,有些学者写文章骂中国文化,他们也是中国人,现在中国人“骂”
中国文化的太多了!真使人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国家在五代那八九十年中,也是最
乱的,是当时认为的外族侵略进来的时代,有许多中国人变成什么样子呢?很难看,
也很坏,他们帮助外族侵略自己中国人,所以唐末司空图有一首感慨的诗:“一自
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音。汉人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咒汉人。”将来百把年
以后,写我们现代的历史,可能有人也会这样写。现在骂中国文化的,不是外国人,
而是我们自己中国人。自己对自己没有搞清楚。

    现在也有很知名的学人写了文章,说中庸就是马马虎虎的意思。他曲解说,张
三说对,李四说不对,而王五说对与不对没有关系,就中庸吧!这位学者竟如此解
释中庸,他们这些人对于中庸是什么,自己都没有好好的研究。

    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
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
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同时《易经》告诉我们,
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
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
道理。所以“中庸”便提到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最
高的领导德业的人,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各舍弃其不对的一面,那
就对了。那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
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把这节放在孔子见南子后面,正说明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道理。一般人对人事的
批评,要多方面注意人情世故。将来各位出去外面做事情,你的部下,你的朋友,
甚至你的敌人,对你也是一样。当骂你坏的时候,什么都是坏的,没有好的;当捧
你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没有坏的。但是不管捧与骂,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要
忘记了自己的本分,自己要很清楚自己,不要为这些毁誉所动摇,要问自己真正的
作为。所以孔子在这里所讲的道理,说明了孔子见南子的真相。

              此事古难全

    下面等于为本篇作结论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的问题,都是中肯扼要,而且碰到孔子中心思想的要点之处。他说假使
一个人广泛地博施济众,要为整个人类谋福利事业,照现代话来说,团体、社会、
政府做的公益事业就叫社会福利。中国古代有没有社会福利思想?假使有研究社会
问题的,这个问题要注意,在中国历史文化里,好像找不出社会福利问题的记载,
事实上有没有呢?有!社会思想早有了,社会福利思想也早有了,过去都偏重在个
人做,以个人立场,做社会福利事情,这是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告诉人,有钱做做
好事,修桥铺路,再不然夏天在路上摆一些茶缸。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每到夏
季,家里忙得很,天天都要烧茶,大锅大锅的烧,多少里一桶,放在那里,不要钱
的凉茶,大家尽管喝。很多人家都这样做的,这些都是社会福利。中国过去的社会
当然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由个人做社会工作,做社会福利,认为这是一种道德,
所谓阴功积德。

    现代的思想,社会的福利工作,已经由政府、由社团做。时代不同,工业时代
与农业时代,是两个时代,思想也不一样。子贡讲的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
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在孔子学生中,只有子
贡敢讲这句话,因为这位老哥子很有豪气,有时不大肯作书呆子,孔子也没有骂他,
认为他很对,可是也没有鼓励他。他一边是讲仁义,一边不同意装穷,不像颜回一
样,三天吃一个便当,还是馊的,喝一口水下饱。他要做生意,他的钱很多,所以
他敢吹这个牛,假如我博施、济众,老师,怎么样?可以算得是你所标傍的仁慈吧?
孔子对子贡这个问题的答复很妙,他说,你说的这件事,太伟大了,岂止是对仁来
说,实在是永远做不到,做不尽的大事业,我也做不到,就是古代圣帝明王如尧舜
一样当权的人,也做不到。问题是在于一个人想做好事,绝对大公,很难很难,是
做不到的。所以中国的字,“公”是化“私”,这是儒家的思想。由道家演变而来
的杨朱思想,“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绝对讲个人主义,我不拔你的毛,你
也不要拔我的毛,一毛都不拔。墨子则讲“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尽量的为公。儒
家认为都不对。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我们大家要注意,三
民主义的思想,就是从儒家这个思想来的。儒家的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
需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他,我们三个有饭吃,再分点给大家
吃。一步一步扩充。如全体都要一下子做到,不但我们做不到,尧舜也做不到。所
以孔子说子贡的理想太高了,像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陈义太高了。孔子告诉他,
真正仁的人,是要自己站起来,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

    学问道德也是如此,我要作一个人,不要忘记了他也要作一个人,我想将来通
达有前途,不要忘记了他也要有前途,尤其是将来诸位如果出去做一个领导人,要
多爱部下,像待自己的子女兄弟一样替他们着想。我要利益,他们也要利益,我太
累了,同样地他们也累了。从最浅近、最平凡的当中去了解他。做到了这种地步,
就可以说找到了仁的方向,为仁找到一条可走的路了。

    本篇讲到这里,结束了《雍也》一篇的连贯性,也等于对第一篇《学而》这些
道理,作一个陪衬。拿事实来证明、讨论。孔门学问中仁的应用,是推己及人,想
自己利益的时候,也替别人的利益着想;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仁的路就
是这样开始走的。

    现在第六篇《雍也》讲完了。这六篇连起来,等于是全部《论语》中孔子师生
之间学问问答的纲要。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述而第七</FONT></P>
<P>《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
的内涵,引伸了学问之道。述,即是叙述、记述的意义。

               一肩挑尽古今愁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知道孔子自己很谦虚,他说我述而不作。什么叫述?就是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
好比现在说的,散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
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但是他有个态
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譬如我们中国第一部历史
文献的《书经》,也叫做《尚书》,第一篇是从《尧典》开始,难道尧以前没有历
史了?当然有,我们自己都晓得,讲祖宗文化从黄帝开始,黄帝到尧这个阶段,历
史还有一千多年。中国文化五千年,是从黄帝开始数起,黄帝以前再推上去,如果
照我们旧的说法,认为中国历史是有十二万年之久。以前历史是十二万年,哪知道
后来年纪大了一些,进了洋学堂,就变了,变作五千年文化,再后来又变成只有三
千年了,我看将来,说不定会变成只有一千多年了,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越来越
短了!

    孔子当时删诗书,为什么《尚书》将尧以前的删除呢?因为尧以前的文献不够,
他不敢轻易断言,所以历史资料的文献,自尧这个阶段开始。他在这里说自己“信
而好古”,就是说明他作学问的态度,实在非常相信而喜欢传统的文化,把它保留
下来。我们看了他自述的这八个字,再看现代的学者作学问的态度,恰恰相反,我
们现在是作而不述,专门创作,而且写文章,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在于抄得好抄不
好。过去写文章,如加“子曰”就表示这句话是引用孔子的。现在叫保留他的著作
权,古人不是权不权的问题,如作诗,作到与前人同一个句子了,就在下面写明“借
句”或“借××人句”。写文章如果引用古人的话,或孔子的话,或苏东坡的话,
任何人的话而没有写明,一定被老师或家长责备:“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不道
德!”现在的著作,会偷人家的,非但不说明引用人家的,甚至于有很多的是全盘
盗印。这种事,我亲自经历过的,我一本书已经被盗印三次,我还鼓励那个出版商,
说非常欢迎他盗印我的书,因为我在后面加了一行字:“为了修正起见,暂时保留
版权。”我不想我的儿女将来靠我的著作吃饭,如那样没有道理了,著作的目的,
要使世人懂得,我何必保留他。

    还有一次,有一个人申请奖学金,作了一篇论文要审查,传到我手里,我打开
一看蛮好,没有看完,先交给学生替我看看,并要他提点意见给我,他看了以后笑
了,他说:“老师,全篇是你的。”核对一下,果然,一字不差,就是这个样子“作
而不述”。

    还有呢?专门疑古,对古代的文化不相信,于是好犯上作乱,尤其抗战以前有
些学人,现在讲起来,真是该死,后来我们的思想一度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跟着
日本人说,尧舜不是人,是中国人自己编的,尧是香炉,古代的香炉,舜是烛台,
禹也不是人,是爬虫,这是日本人故意侮辱我们的,我们的学者也都跟着这样说。
所以我们的文化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不是偶然的,是几十年来大家疑古,随便抛弃
了传统,抛弃了前人的经验,轻视前人的学问,结果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信而好古,
是保持历史人生的经验,孔子对此,持以非常慎重的态度,实在了不起。

    可是他还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两个人。老,是老子;彭,是彭
祖,名彭篯,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说他活了八百年,是否有这个人,姑且不问,
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子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
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
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我没有什么了不
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

    接着又说他作学问的态度和教学的精神,就是说明他自己人生的志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
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
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
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
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
知而不愠”的引伸。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
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不是件简
单的事情。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
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
学不好。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
弃了。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

    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
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
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
须要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
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
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
不肯教给别人。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
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
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何有于我哉?”翻成白
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
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
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梦中的忧乐

    接着是讲为学与为政的道理。孔子对于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所谓忧国忧
民,他忧的是什么?这里说: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
变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到了现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
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正像这个时代,教育
尽管普及,可是人们都不喜欢读书,甚至连买书都不愿意。现在出的书都是小本,
裤袋里可以放的,不是读书,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摩擦,搞破就算了。不像我们以前
读书,要反复背诵的慎思明辨。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
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
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问。

    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
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
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孔子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
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子是淑世——救世主
义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
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
的后果。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
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
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
命脉,孔子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
家天下,尽在其中。

    接连前面两节,说明孔子自处处人与作学问的要点,下面就加上学生对孔子的
描写。根据上面的话,我们看到孔子一天到晚忧世忧民,活得好苦。古人有说:“百
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
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
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
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
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
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
悲惨的!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尤其像孔子,看
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
不了。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慢着!我们且看下面
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
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
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
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
多么的可爱。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因此下面又引出孔子的一种心忧。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大家都知道,在孔子以前,凡提到中国文化,必提到周公,因为自周朝建国以
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而付诸实行。等于我们后世,一提到中国文化,
便提到孔孟。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可以借用这句话,改说:“唉!我老了,很久没
有梦见孔子了!”孔子这句话,就是这种意思的感叹。如果解释为他晚上睡不安稳,
经常作梦,那是精神有问题,就不会“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而是“苦苦如也!”
精神好,身体健康当然不作梦,孔子的身体是健康的,所以这句话是形容和感叹之
词,意思是说现在的时代,乱成这个样子,实在无法再挑起这副担子。当然这只是
孔子的感慨而已,结果担子还是挑下来了。梦不见周公没关系,他到底很清醒的担
负其中国文化承先启后的担子。所以我们要注意孔子思想中究竟藏有些什么精神,
在第四篇《里仁》中讲到他的全副精神,这里更清晰地提出来了。

               道德仁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大胆地引用这四句话作
答,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
关于这四点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后面《泰伯》篇中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
于乐。”第一项所说的“志于道”,又学个什么道呢?一般人说孔子说的是人道,
不讲天道,因为天道渺远,属于形而上的范围。究竟有没有神的存在?生命是怎样
开始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都是属天道。“天道远”并不是说与我们的空间
距离远。如照现代观念来说,更不合理了,目前到月球只不过几天的事,怎么说远?
这个远字实际上是高远的意思,指距离人类的知识程度太远。“人道迩”,人道比
较浅近易懂。所以过于高远的暂时不要讲它,先把人们自己切身的问题解决了,再
讲宇宙的问题,一般人说孔子只讲人道,这是后代的人为孔子下的定义,事实上孔
子并没有这样说,当时,只有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
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见《公冶长》篇。根据子贡这里的话,再看
孔子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宇宙的来源。所以子贡便说,他
讲人道,我们听得懂,他讲宇宙的奥妙,因为我们的学问还不够,实在听不懂。

    因此孔子在这里所讲“志于道”的“道”,我们不能硬性替它下一个范围,说
他只讲人道,不讲天道。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思想,必须研究《易经》的《系传》,
他许多的重要思想,都表现在《系传》中,有关形而上的学问,也在《系传》里。
那么孔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是什么?我们可以很老实的作答:“孔子自己没有下定
义,所以我们很难替他下定义。”至于他在这里讲的“志于道”可以列举很多,证
明他是懂得形而上道。由人生的普通行为——形而下开始,一直到最高的天地万物
的玄妙之道,他全懂。不过一般学生们程度不够,他没有偏向这方面讲,如果专讲
这方面,孔子就变成一个宗教的教主了。尽管后人称他为儒教教主,他自己在当时
非常平实,不走教主的路线。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
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于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轻时刚出
社会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贵,。就以赚钱为目的来说,起码也希望赚到几千万
元。但立志尽管立志,事实上如今一个月只赚几千块。如果因立志几千万,只拿几
千元,“不为也!”不愿干回去好了!这说明立的志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孔子说,作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这是第一个“志于道”的意思。

    “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
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
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
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
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的说明。

    “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
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
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
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
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
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
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
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
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
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
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原来绘画是文艺,
现在美术却与文艺分开,越分越细,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说科学分得如此细,走向
一种病态了。举例来说:有人鼻子不通去看医生,鼻科医生说也许受牙齿的影响,
先到牙科检查,然后放射科、神经科、心电图各种查完,再回到原来的鼻科。这时
鼻科医生对病人说,你找错医生了,我是专门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
那一边的医生。这是用医病来讽刺科学分类的过分。中国古代不这样细分,凡属六
艺范围的都是艺。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
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
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
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
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
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这四点统统
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下面一
个问题来了:

              孔子的学费问题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从汉朝开始,对“束修”的解释都是学费,好像孔子也在开补习班。他说,凡
是在这里缴了学费的,我没有不教。当然缴了学费要教!教育和买卖一样,尤其当
前教育完全是商业行为。有一次在大学教书下了课,和一位著名的老经济学家在等
交通车,天快下雨了,我叫计程车邀他一起坐回家。闲谈起现在的学校,对教书的
人这样待遇,简直是商业行为。这位经济学家说我外行,他说商业行为是主顾至上,
学生是主顾,我们也是主顾,学校根本没有把我们主顾照拂好,才不是商业行为呢!
我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说是官僚作风。这是讲到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全西化了,的
确是商业行为。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师生之间,如父子兄弟,负一辈子的责任。
现在这个责任没有了,知识成了货品,与我们原来的教育制度、教育精神不同。这
一点是值得我们检讨的。

    现在再来说束修这个字。古代不说学费说束修,但束修又是什么呢?束就是用
绳子捆拢来为一束,修同修,就是腊肉。古代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当然要贽敬。
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
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因此在古代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如宝,如财,
都从“贝”。有人说,古代朋友的“朋”字,就是两串贝壳的形象,就含了“有酒
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的幽默了。

    以前的人,拿了贝壳去见长辈,表示敬意,称为贽敬,这是一种礼貌。但古人
把这一节解释为:“孔子说,凡是付了束修的,我没有不教。”这种说法,我始终
怀疑,我认为“自行束修以上”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自行”两个字上。如果真的
是向孔子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不说自行,就说自缴也可以。我想古人的解释
有点问题,也许是我把孔子说得比较好一点。我的朋友和我说笑话,说我把孔子说
得那么美,孔子不会想梦见周公,有一天我如梦见孔子,他一定会向我道谢。这真
是笑话。

    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个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
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
孔子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
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
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
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
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
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
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
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
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
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
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
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
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
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
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
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
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
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
成了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
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
里的。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
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悱”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譬如说古人这样讲,
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
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
越来越差的。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发”就是研究。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
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
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
的求知欲。我们看儿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服气,而做家长的,总
是希望孩子服气,尤其老一辈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
受。实际上要使孩子服气,接受上一代的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愤、能
悱才行。再引一个不伦不类的故事来说明:

    清乾隆时代,有一位世代书香的大员,有个儿子,文学很好,但不成器,行为
不检点。一年,给这孩子五百两银子上京考功名,结果他到了京里,把五百两银子
在妓院中花光了,被老鸨赶出来,剩下一身病,骨瘦如柴。回到家里,老太爷知道
了,气得要把他打死,但一检阅他的行李,发现有他写的两句诗,老太爷一看,笑
了。想想五百两银子值得,这个孩子在文学上很有心得。以文学的观点来看,这两
句诗的确很好!原句是:“近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这是古人对文学
的推崇。如果是现在,科学搞不好,光作两句诗,不把父母气死才怪。我们举这个
例子,也可说明“愤”与“悱”的一隅道理。下面是讲一个人的领悟力,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些人读书学习很用功,但是领悟力不够,充其量,只能成
为一个书呆子。譬如拿研究历史来说,最低限度,也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也。”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原则差不多,道理是一样,只是发生的时代
不同,地区不同,现象两样而已。所以多读历史,能够举一反三,就可前知过去,
后知未来。否则,白读死书,“则不复也”。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艰难唯一死

    讲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原则原理,就讲到: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这是讲孔子对于养生送死的礼非常重视。他去了丧家,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在这一天哭过了,心里头难过,绝对不唱歌的。这很简单,不但孔子,我们也一样。
这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这两句话放在这里呢?这句话看来很平常,但其意义是说
明孔子对生死的大问题很重视。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科学都在追究这个问题:
生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了?死了以后还有没有?是否如过去所讲有再生之说,死
了以后还会投胎?后来又加上来自印度、埃及的学说,认为人死了再投胎不一定做
人,做什么决定于前生的道德善恶。所谓轮回、三世因果,这是佛家的思想。西方
也是一样,基督教也有这样的思想,人死了以后,等到世界末日来临时,灵魂还会
复活,接受上帝的审判。复活岂不是再生?这是一样的道理,不过不如东方说得详
尽而已。这是古今中外一个大问题。所以孔子对于生死的事情,非常重视。这两句
话,没有放在专门讲孔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现实的《乡党》篇中,而放在这里,是
为了连接引出下面的道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天!

    孔子有一天对颜回说,时代、国家如果用得到我,就出来为国家、天下做事;
如时代、国家不需要我,就退隐,自己藏起来。藏在哪里呢?譬如苏东坡的诗说:
“万人如海一身藏”,非常好,尤其适合现在这个时代,古人是要隐藏到山林中去,
现在用不着,只要住在公寓房子里,把门一锁,死了都没人知道。孔子还说,这样
的情形,只有我和你颜回两人可以做到。因为颜回在孔门是道德修养最好的学生,
至于其他的三千弟子,相形之下,就逊色多了。实际上也真的是很难,我们再体验
一下,用之不一定能够行。假如说目前这个环境,把基辛格一流的人都拿下去,要
你出来,行不行是个问题。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默默无闻
的活下去,这也做不到。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牢骚,尤其知识分子们总认为:“当今
天下,舍我其谁?”假使让我出来,比诸葛亮还更高明。所以没有完全认识自己,
隐退是很难的,因此孔子对自己得意的弟子颜回说:“只有你我两才做得到。”

    把全篇首尾连贯起来,排成一个师生讲论的场面,由上面一节的说话,第一个
不服气的又是子路,他忍不住开腔了: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
    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路倒有自知之明,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套修养,自己是不行,所
以他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
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文章中的三军,不是现代的海陆空军,当时还是
车战,中军、左军、右军称为三军。——孔子听了子路的话笑了,他骂子路,像你
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
不过也想跳,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而且一鼓作气,看起来蛮英勇,死了都不后悔,
这种作法是冤枉去送死。子路这样的勇,不是大勇,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
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
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孔子说,一个统帅的修养,一定要做到“临事
而惧,好谋而成。”所谓临事而惧,并不是怕事,而是说任何一件事到手上,开始
时就是怕会失败,所以要考虑周详,不自作聪明;到事情终于来了,则“好谋而成”,
不怕了,必须用智慧,各方面都设想周到,促其成功,这才是统御人才的基本修养。

              男儿到此是英雄

    因此而引出孔子自己的表白,说明他对立身处世的态度: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是孔子有名的话。在《论语》上是“富而可求也”,但在《史记·伯夷列传》
上,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话是“富贵如可求也”,还多一个“贵”字。这也是一个问
题,古书上这些小问题,读书时也要注意到。我认为《论语》的记载比较对,应该
没有“贵”字,因为《尚书·洪范篇》上讲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便没有“贵”字。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富贵两字往往连起讲,富了自然就贵,
不富就不贵,富更重要,所以在这里富字应该已经包括了“贵”字而说的。孔子认
为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
头跑,所谓拍马屁,乃至教我干什么都干。假使求不到,那么对不住,什么都不来。
“从吾所好”。孔子好的是什么?就是下面说的道德仁义。真的富贵不可求吗?孔
子这话有问题。中国人的老话:“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发小财、能节省、勤劳、
肯去做,没有不富的;既懒惰,又不节省,永远富不了。大富大到什么程度很难说,
但大富的确由命。我们从生活中体会,发财有时候也很容易;但当没钱时一块钱都
难,所以中国人说一钱逼死英雄汉,古人的诗说:“美人买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
饭难。”在穷的时候,真的一碗饭的问题都难解决。但到了饱得吃不下去的时候,
每餐饭都有三几处应酬,那又太容易。也就是说,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但命又是
什么东西?这又谈到形而上去了,暂时把它摆着。

    现在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如果是违反
原则去求来的,是不可以的。所以他的话中便有“可求”和“不可求”两个正反的
道理,“可”与“不可”是指人生道德价值而言。如富可以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
个富就很难看,很没有道理,所以孔子说这样的富假使可以去求的话,我早去求了。
但是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也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
如“不可求”,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
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齐、战、疾三件事情。古代齐斋同义,清心寡欲
谓之斋,古人在举行国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便要斋戒。所谓斋戒沐浴就是
清心寡欲,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这个错误在习惯上已用了一千多年,
不必改它了。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
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现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
化,所以孔子对“斋”是最谨慎,最小心的。

    其次是对战争,我们讲军事哲学思想史,经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话。他不是不懂
军事,而是对军事哲学的理论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轻谈战争。

    第三疾:是指卫生、保健的事,这是养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体健康。所
以斋、战、疾是他特别小心的事。

    孔子生活习惯的事,为什么记载在这里?前面说过,这一篇等于是第一篇《学
而》的解释、发挥,下面便讲到: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是古代一种音乐的名称,是三代以上的舜乐。孔子听了这个音乐,三月不知
肉味。有人解释“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在这一段时间吃素。当年五四运动,人们
根据这句话,说孔子穷得连肉都吃不起。实际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孔子听
了韶乐以后,心境之宁静,思想之专一,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
乐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描写古代的音乐好到如此程度。所以孔子感叹,上古时
代音乐的境界,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

              南面王不易也

    讲了孔子内心的修养,和教育弟子以及他自己生活的情况,给我们一个榜样以
后,下面就提出问题了。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
    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
    子不为也。

    孔子周游列国时,各国都排斥孔子,生怕他有意夺取政权,唯有在卫国的时候,
卫灵公、南子、一般大臣,都对孔子很好,尊敬他,照顾他。所以当时大家都怀疑
他,甚至孔子自己的弟子,听了太多的谣言,也起怀疑,像冉有,有一天就说,我
们老师真想做卫国的国君吗?当然,他不是不赞成,老师真干了,他也会上来帮忙
的。子贡听了便说,好!我去问他。这时孔子受的谣言大概很大,所以子贡也不先
下断语,只说“将”要去问老师。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一门很高的艺术,子
贡问话的高明该学一学。他绝没有一进去就:“报告!老师,你要不要当国君?”
他受过愤启悱发的教育,真是一个大外交官,说话非常漂亮,绝不问正题。他问孔
子,老师,你看伯夷叔齐是什么样子的人?孔子说,那是了不起的,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说,老师!他们两人,为了信守仁道的节操,不肯当国君,在首阳山饭都不吃,
饿死了,你看他们到最后,会不会埋怨?后悔不后悔?孔子说他不会埋怨的。立定
了志向,为达到最高道德的目标,宁愿饿死,求仁得仁,有什么可埋怨的?子贡听
到这里,不需要再问老师想不想当国君,马上就出来了。对冉有说,老弟你放心,
我们的老师不会做这种闲事。子贡问了当皇帝的话没有?他没有问。但问到了正题
没有?绝对问到了。这就是值得效法的谈话艺术。

    讲到这里,下面就刚好把孔子自己的一段感叹接上去,作为解释,恰到好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
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
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
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乃至于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有了这
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
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
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
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并不是如后世认为像天上的云,看都不要看一下。唐诗宋
词,作流水浮云的作品太多了。在孔子当时,很少用到。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
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
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
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
己的精神人格了。

    在这里,又插进孔子的一段话。孔子这里几段话,在什么年龄说的,无法考证,
不过弟子们编这部书,把他的观念连贯起来,编得非常妙,成一整体,所以下面就
是说,孔子的目的在于学问。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根据这个话看起来,孔子总是在四十多岁,至多四十九岁说的。他说如果我能
多活几年,五十岁以后学《易经》——《易经》是古代的文化——把《易经》搞通
了,人生就没有大过了。“大过”也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一个卦名。从这个观点
来看,人生自己晓得真要求学问,大概都在这个阶段,根据现代医学,人类智慧发
展得最成熟的时候,是五十岁开始,到六十岁这个阶段,因此也证明蘧伯玉:“吾
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的话了。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人能知道过去的
错处就是了不起,所以孔子说这几句话,应该是在这个时候。在这阶段中,头脑最
成熟,真有资格求学问。下面就讲孔子的学问,除了《易经》以外,就是雅言,这
是说孔子平常不乱说话的,他讲话都是很高雅的,有所根据的。难道孔子土话都不
讲吗?吃饭一定说:“饮食哉!饮食哉!”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孔子讲的话,都
有学问的根据,根据什么呢?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都是雅言,是上古文化
的中心。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言行,都是有根据的,足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

    记载了孔子这些事情,归纳起来,下面就另起一段: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好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他喜欢龙。在宫廷里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
结果感动了真龙来现身,却因此把他吓死了。所以当时子张就曾经说过,他不是爱
的真龙,而是爱的像龙一样的东西。而后人把这个故事,当作浮华不实的比喻。叶
公有一天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答复他。子路的不答复,非常
高明,因为站在子路的立场,他实在不便说什么。同时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真的教
人不知从何说起,就是说了,叶公也未必能了解孔子。但是,叶公走了以后,子贡
就进去报告老师,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
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
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
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
新的境界。

                进步和退步

    下面接着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个文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懂了。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
生或朋友们,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是爱好传统,靠勤敏而求得的学问。生来便能
自知的天才真有吗?那是一个问题。我们古史记载,如黄帝,如尧,都有生知的天
才,不过后人并不相信。有一种天才是生而知之的。如唐代的白居易,生下来还是
婴儿,抱在奶妈怀里,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认识“无”字,屡次试验他,拿一本
书叫他一指,都是指到“无”字。这种生而知之的事,照中国古代的看法,有很多
人都很相信。因此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这意思就是说,人的天分、智
慧,大多是由前生带来的。这就牵涉到现代科学正在研究的天才问题。所谓天才儿
童,究竟是由血统遗传来的?或者由另外一个未知的因素来的?或者是后天发展而
来的?天才们往往特别爱好某些什么。如果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就不大会了解,如
果去注意,就会发现很多资料。有人天生下来,就懂某一种东西,这是非常奇怪的。
至于报纸上常报道的,某个孩子数学方面有惊人的表现,或某一方面有非凡的天赋,
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天才。另外确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如古书中说黄帝生而神灵。依
现在的观念而言,都说是历史上捧人的假话。如果站在教育或心灵学的立场研究起
来,的确有天才,世界上充满了这些人,不过现代一般人不大注意这种事。孔子在
这里讲的,是走其实的路子。他说,我不是生来的天才。“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个敏字就是敏捷,包括了聪明与努力。好古是喜欢追求传统的东西。

    讲到好古,在这里可以注意一下,中国人在近几十年以前的几千年当中,观念
上都认为今不如古。在历史上许多地方,都引证古人的事例,充满了对古人的赞美。
而近世纪的观念,引进了西方文化。从十六七世纪以后,西方文化有一大转变,认
为古不如今,越到后来,越推翻了前代,今天很可能是错的,明天会更好,这就涉
及到哲学上的一个问题了。究竟人类文化是进步,还是退步呢?照中国的,东方的
看法是今不如古,人类历史文化是退化,没有进步。照目前西方文化的看法,是古
不如今,古代永远是落伍的,新的永远是进步的。这两种相反的看法,便在哲学思
想上形成了一个问题。

    我们对此应先有一基本的认识。究竟什么叫进步?什么叫退步?须要先下一个
定义。如果把中外古今的文化研究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结论。譬如说,现在整个时
代,是科学文明的时代。十六世纪以后,西方科学文明刺激了工商业的发达、社会
经济的繁荣。而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又回过来刺激了科学文明的进步,
形成一种循环性的刺激与发展。到今天为止,科学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
生活上的便利,但是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相反的给人类精神上带来更多的痛苦
与烦恼。

    这样,将中西文化联合起来加以研究,站在物质文明进步的立场,或者自然科
学的观点来讲,明天实在比今天好;站在精神文化的立场来说,今天是比昨天差。

    其次,站在政治哲学的立场来讲,不谈现实,只谈理论。因为一切学问的最后,
都须要哲学来做总结论的。譬如说,帝王政治、民主政治、独裁政治、自由政治,
所有各种政治思想和作法,在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但是谁能够下一个结论说究
竟哪一种政治体制是最好的?我相信这是无法下结论的。历史上都有过,都看过,
都经验过这些政治制度,可是没有人能够肯定何者是绝对的好,何者是绝对的不好。
药物也是一样,中药有中药的用法,西药有西药的用法。某种病用几种不同的药,
相对的都可以治好,这也和政治哲学的道理一样。所以究竟是古代的好或现代的好,
也很难讲。

    前两天在大专联考,有一个清寒学生,替人家补习,每月可赚六七千元。这两
天忙得满头大汗,天天提一个包包出去,看他家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后来告诉我,
他教的学生都考上了。他是教得好,可是他说,他们×大社会系,发的中国史讲义
都是英文写的,都用外国人的观念看中国历史。而且说中国在秦始皇以前,乱七八
糟,是酋长制,到秦开始才算有中国。这个同学感慨说:“我看再过几年,恐怕要
说成汉代以后才有中国了。”听了他的话,我不禁叹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法?
这就是所谓最高学府吗?他又告诉我,他问一个参加大专联考的学生什么是“四
书”?这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没教过。他说现在电脑考试题再办下去,中国文化就
完了。二十几岁的大三青年,都感到中国文化快完了,这个问题可真严重。和他谈
到这里,我就告诉他,中国文化的流传问题,如何把这种子留下,要靠年轻的一代。
二十年后,我们这一代死了,整个文化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如何留下这文化的种
子?现代讲时髦的人,是不会要的。因此中国文化势必衰落下去,直到衰落得没有
了,再回来找,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因为讲到孔子的好古,我们今天就更警觉到
问题的严重。孔子说自己不是天生就知道的,只是他有一副好古的精神。我们今天
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
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再“敏以求之”,这才是认真
的工作。孔子在这里这样说,表示他的成就,都从力学而来。这是他谦虚的话,也
是他老实的话。任何天才,不加上力学是没有用的,有很多人很聪明,但聪明的人
往往不大肯力学,作学问不踏实,不能“敏以求之”,因此学问都是虚的。所以孔
子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作学问、作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
之者也。”不求就不行。

    这里就是说孔子智慧的成就、学问的成就、作人的成就,都很平实,不是天才,
再说他平实到什么程度呢?

                聪明人的玩具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四样东西,是孔子所不喜欢多讲,很少讨论的事。因此在我们的观念里,孔
子是很平淡的,很老实的作一个普通人。乾隆时代有名的才子袁枚,著了一本《子
不语》的笔记小说,专门讲神鬼等等奇怪的事。因为孔子不讲而他要讲,所以书名
《子不语》。其他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康熙时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再加上王渔洋的《池北偶谈》,都是清初几个大名士、大才子的作品,充满怪、力、
乱、神的故事。就如现在,大家喜欢讲鬼故事是一样的。前几天有一个英国专门研
究灵魂学的博士来找我。现在研究灵魂学,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这门科学绝不能
轻视。假定有一天,科学证明了死后灵魂的去向,许多宗教将成问题,站不住脚了。
其次,唯物思想将被完全打垮,连影子都没有。世界文化也将有一个大的变化。就
是基于唯物思想,因而从事科学发明的,许多科学理论,乃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以及其他许多哲学上的观点,都成了问题。

    另一个观念:今天全世界是科学的时代,但我们站在政治哲学或人类哲学的立
场,看这个时代的文化,则是充满了怪、力、乱、神。一个时代到了衰落的时候,
社会上就会充满了这四种气氛。什么是怪呢?多得很,如美国人的裸奔,中学生一
二十人围起来站着吸大麻烟等,全世界奇奇怪怪的事很多。报纸上刊登的许多奇闻,
等于在提倡怪事。每登一次,就会引起效法者。像毁容案,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
种残酷的手段,自从报纸登了一次以后,接连就发生了许多同样的案子。这是社会
上“怪”的现象,遍地都是。“力”,西门町的太保打架,动不动刺一刀,电影上、
电视上柔道、摔交、相扑的比赛,肌肉打得越响越好。在我们中国学武术,讲武德
的人看来,觉得好笑。“乱”,思想的纷乱,社会的变乱。“神”,加上神怪的事
情。民间迷信的组织,新兴宗教各个派系的兴起,除了已被取缔的鸭蛋教,以及正
受注意的统一教之外,还有很多。现在新兴的宗教性组织有四五十种,问题都很严
重,有时令人怀疑那后面会有什么作用,这是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事。

    一个社会充满了怪、力、乱、神,是项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自己反省,很难保
证我们脑子里绝对没有怪、力、乱、神的思想。当我们遭受极大困难的时候,它就
会出现的,至少会想到命运。我常说世界上最迷信的是知识分子,假如故意对一个
知识分子说他气色不好,他就马上请你替他看相了。就凭这样一点心理,于是发展
出了怪、力、乱、神。他说他是科学家,但科学家更迷信。我说现代有一个大迷信,
就是许多人迷信“科学万能”。这也是同样的严重问题。如果人的智慧到达了哲学
的最高境界,怪、力、乱、神摸不进来了,才真是平实的人。孔子讲仁道,也就是
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怪、力、乱、神这四样东西。以这四个要点,来
研究中国社会,可以看到充满了怪、力、乱、神的事迹。每一时代、每一皇帝、每
一政治措施,都靠这四个字作背景。尤其中国历史上说及某某名人,后面都有一样
神怪附会。譬如说曾国藩是蟒蛇变的;袁世凯是癞哈蟆变的;清代末年,好好坏坏
的几个大人物,被称为西山十怪,前生后世,都有一套说法。尽管当时文字上没有
写出来,但口语相传,煞有介事。所以学问修养很难做到平实,不受怪、力、乱、
神的影响。

    但在大学里哲学系上课,有七八十个学生,真是奇怪。从前真正学哲学的不过
三五人,而且出路很坏。一般人眼中,哲学家和神经病并联在一起的。毕业后去找
工作,总是被拒于门外。同时一提到哲学,又和算命看相联想到一起。因为路边测
字摊的招牌,都是“哲学看相”、“哲学算命”,倒不如在哲学研究中,教了他们
看相的学识,将来在招牌上写道:“某某哲学系毕业看相专家”,岂不有趣?中国
人有句哲学上的名言:“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凡是来看相的,你都批断他要破
小财,保险百分之百灵验,准没错。可不是吗?他看相白花了几十块钱,这不就破
了小财?这就是怪、力、乱、神可以兴风作浪的基本原因。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
哲学家懂得了真理,才能泯除怪、力、乱、神,而归于真实的平淡。我常说,怪、
力、乱、神四者,是愚蠢人的作品?,聪明人的玩具。对吧?

    下面是连接上面,描写孔子和他作人、处世的道理。

               谦虚和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面我们批驳了古人对《学而》篇中“无友不如己者”的错误解释,到这里看
得更清楚了。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孔子这
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
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
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孔子这句话同时说明了研究学问,不光是在死的书本上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
观察:别人对的要学习,不对的要反省。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都懂得这个道理很
对,应该这样做。可是照我们的经验,人都不肯这样做,包括我在内,人们多半有
一种傲慢的心理。照孔子的态度,对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齐?。可是发现
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再过两秒钟,觉
得自己还是比他好,于是越想自己越好,有如当年在大陆时乡下人说的:“天大,
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所
以孔子这几句话看起来很平淡,没有什么难处,仔细研究起来,若说在人群社会中,
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
容易作到的。

    人就永远如此其实吗?有时带点像傲慢的自信,也是应该的。下文来了: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国的大夫,曾经想要谋杀孔子。学生们得到消息,告诉孔子怎样逃避,
可是孔子满不在乎。事实上在那种政治社会环境中,也无法逃避。孔子就有一种自
信,像宗教家一样坚定。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
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结果当然证明了桓魋无法把孔子怎样。这是
不是傲慢?不是的,是自信。我们要由这里了解,有时候对某些事要有绝对的信心。
假如没有这种自信心就不行。学过中国武功的人就知道,学军事的更知道,如果丧
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会被打垮的。看《荆轲列传》,他的剑术并不高,有一次
他去看一位剑术高手。荆轲举起剑来,那个人不动,只两眼盯着荆轲,结果荆轲还
剑入鞘,回头就走。如果以现在的武侠小说来说,那个人的眼睛已经炼就了一种特
有的刚毅之气。事实上是宁静、自信的精神把对方克服了,这是以武术来说明自信
心的重要,尤其个子矮小的人与体格魁梧的人打斗,如先自失去了信心,一定失败。
自信在很多地方,对很多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刚才讲了这一大段孔子作人、处世、作学问的修养,下面便再转到他在教学方
面的教育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
    丘也。

    这等于说:诸位,你们以为我讲学问,还会保留秘密,不传给你们?我绝对没
有丝毫隐瞒,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作学问,为什么都不懂呢?作学问容
易犯一个毛病,都怕老师会留一手。尤其中国古代学武功的人,老师很可能会留一
手。留一手,以防徒弟打老师。可是这一留,留到最后就都没了。孔子说,我并没
有保留,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作人、处世、言行间。学问
就在这里面,告诉了你们,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死念书。换句话说,这一节书,显
示了孔子的教育法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处处表达无遗,不要有神秘感,不要有好
奇心,他随时随地都在教学,学问就从生活经验得来。书本上是求知识,求前人的
经验,和前人的见解与心得。但是要把这些知识、见解与心得用到自己身上,就要
加以体验了。所以他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没有哪一次、哪一个地方不表
现学问的道理。你们要在这方面去了解、去学习。

    跟着下面又提出来孔子的教育宗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现在有些研究孔孟学说的人,跟着新时代走,他们说孔子是非常科学的,在当
时孔子就有分科教育了。他对学生们分有文、行、忠、信四门类别,好像现在分科
分系的教育法。这是说笑话了。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这四项。第一“文”:包括了知识、文章——广义的文章。
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条理,章是连起来的一大篇文理。狭义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
这是后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候,文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识及文学。
第二“行”: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学者们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
人多无行”的说法。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
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还有,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看中国三千年来文学史,文学造诣高、诗辞歌赋都行的人,
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之处。以诗人来说,社甫、李白等在其他方面,没什么
大成就。在功业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学是好的。不过像唐代几个皇帝,文章诗
词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诗作得非常好,不过他不肯作,书法也好。所以唐代文学
好,是帝王们提倡的。宋朝的儒家,理学讲得好,推其原因,也是受宋太祖的影响。
赵匡胤本身就内行,所以说转移社会风气在于一二人者,但不是你我一二人。这从
历史上可以得到很多证明。但有功业的人,他的丰功伟业又往往盖住了文学上的才
气。所以孔子四教中的“行”,也不是单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
然后讲到第三的“忠”:不是唐宋以后所讲的忠于某一个人的意思。孔子讲的“忠”,
是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
不渝的诚心;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第四“信”:就是有信义。这是
孔子教育的四个重点,不能够分开的。如果说他是分科了,那就是笑话。

    谈到这里,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感慨很多。尤其每年联考之前,常谈起这
个问题,照过去的猜题方式,今年(一九七四年)的作文题,一定是向十项建设这
个方面猜。而今年的作文题爆出冷门,出对了,是来自《荀子》上的:“荀子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料有一家大报的社论批评说,现在已经
到了科学时代,还出这样古老的题目,不合时宜。我看了这样的社论,连叹一口气
都觉得浪费。报章是领导文化的先锋,居然有这样的观点,天下事可知矣!

    今日的教育,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前途,
更是个大问题。我经常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问题,根本发生在教育上,而且很
严重。甚至三千年来的历代兴衰,都与教育问题有关。古时候,我们没有明文规定
教育的目标,而现在规定了实施三民主义的教育。但是,我们关起门来检讨,三民
主义的教育,在学校里并不算成功。什么道理,银值得研究。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
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
跟着西方文化转,尤其是现在美国标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针,大家体会到
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搞
到现在怎么样呢?有一个学生,是前几年师大毕业的,已得到硕士学位。一天来看
我,我问他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老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考试啊!”
这句话讲得很沉痛,我们只好相对苦笑。是嘛!小学毕业以后考中学,考进了中学,
小学所学的没用了,丢了;中学毕业考高中,考进了高中,初中学的没用了,又丢
了;高中毕业考大学;高中所学的又没有用了,当然也丢了;等考取留学又丢了大
学的;留学回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当了公务员,还有升等考试。三年一大考,两
年一小考。是嘛!我们的教育就成了考试。其实,考过了又不算数。清代有人对考
试的评语是:“销磨一代英雄气,官样文章殿体书。”现代科学八股的考试方法更
可怕,将来很可能要变成“销磨一代精神气,电脑规程机械书。”(我们一边听,
一边摇头叹息。)

    前天,一位有名的建中资深的国文老师来看我,也叹说今年换了电脑教育、电
脑考试,越来越不对了。现在高中三年级的教育,谈不到教学问。只是告诉学生,
用什么方法应付这种电脑考试。像国文方面,一个名词除了教他们正确的解释之外,
还要告诉他们四五种不正确的答法。再加上一些课本在编的时候本身就有问题,中
学老师接到这种课本,发现有问题,早已向教育部提出来,但没有人理会。现在临
阵了,报上才登出来说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在上课时,只有告诉学生,这是有问题
的,只要注意将来如何应付考试就好了。这就是教育!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讲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过去向德行的路上走,
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还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过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
好品德的基础。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
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他的教育
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
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衰鬼弄人

    说到这里,引出孔子的话,对于当时风气的变动,大发感叹!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难乎有恒矣!

    我们读了这几句话,感想也非常多。处身现代的世风,也有孔子当时同样的感
叹。在孔子那个时候,是一个变乱的时代,在变乱的时代,各种怪现象都会出来。
所以孔子的忧愁,就是深恐国家民族的文化命脉断绝。他说,古代的圣人过去了,
我见不到了,但是学圣人之道的总有吧!如果能看到照圣人所教的道去学,虽然没
有学完全,但已经够得上称君子的,我就已经满足了。这是他无限感叹的话,可见
那个时候,真正够得上称君子的人都已看不见了。紧接着,他又说,真正的善人,
过去历史上有,现在没有了,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只要看到一个有恒心的人,做到
“守死善道”;思想的中心确立了,随便社会怎样变更,甚至天塌下来都不管,一
定走自己这个路子的,这样有恒心、有毅力的人,能够见到,也就好了。这是说能
一生为历史文化牺牲下去的人,也没有了。下面相反的说当时社会的现象:“亡而
为有”,亡就是无的意思。他说现代社会上的人,充壳子的多,根本空空如也,什
么都没有,架势可摆得大,乱充蛮有学问的样子。社会到了变乱时,这种现象有的
是,有人有了钱,就附庸风雅,像是蛮有学问的样子。当然那些人碰不得的,他一
开口就完了。“虚而为盈”,社会变乱中,有的人内在本来空虚得很,可是还引为
自满,自认为对。我们从社会上可以看到,凡是过分傲慢的人,他的下意识中,一
定有很重的自卑感。要原谅他的傲慢。“约而为泰”,约是俭约。在变乱的时候,
有很多人本应节约的,但很少这样,都是要充面子,讲排场。没有米下锅了也不管,
排场先摆出来再说。

    有了这三种情形当中任何一类型的人,一定不会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的。因
为他的心理上就已经不健全了。这是社会的病态,也是个人的病态。不但孔子那个
时候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凡是变乱的
时代,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处在这样变乱的时代中,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加强自己
的修养了。

    这些是说孔子的教育与方法,同时说到他对于时代的忧心。下面又说到他对生
活的态度。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或许说,这两句话应该放在专门记载孔子个人生活的第十篇《乡党》中。为什
么却编在这里呢?自有它的道理。这两句话是说明孔子作人做事的态度。他钓鱼就
是钓鱼,不用机械性的方法,不用大网去网。(纲即是网。)以现代的生产观念来
说,这种态度又是落伍的了!如果说光是用钓竿去钓鱼,连企业公司都不要设立。
这简直与经济政策完全相违背。但这个话不是讨论生产问题,是个人作人的原则。
就是说他钓鱼也好,做什么也好,不喜欢用机心来整人。“弋不射宿”,打猎的时
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鸟,就是对还巢的鸟,栖息在那里的鸟,他是不射的。这一
点也代表中国过去文化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现在当然也还保留。我们从旧体小说
就可看到了。中国人打斗很不喜欢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谓“镖”。万不得已要
用镖时,必定同时大喝一声:“看镖!”表示先打了招呼,通知了。这虽然是一个
小动作,也就是民族性的特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

    现在说起这些中国文化,从另一方面看,都是落伍的思想了。但以最新的观念
来说,又不落伍了。现代的生物学家,尽量提倡爱,爱动物,全世界都组织保护动
物会,保护野生动物会,提倡禁猎。我们过去认为,爱护动物是应有的道德,如相
传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中国人都晓得,过去小孩读书,老师
都教的,成为生活教育。春天,鸟刚孵出小鸟的时期,不要去打,否则母鸟被打死
了,小鸟将在巢中饿死,非常悲惨。这种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扩而
充之,就是仁爱心。所以将孔子的这两点,放在这里,就是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虚字文章实事知

    接着又发挥孔子做学问的要点: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
    而识之,知之次也。

    “盖”字是虚文,古文中如“夫”,如《尚书》上的“曰若”等等都是。推行
白话文之后,有些人说这些字讨厌,是毫不相干的字。其实很有关系。我们平日讲
话,也经常会发出:“唉……”,“这个……”,“呣……”等等的语头。要作文
学研究,这些字对于行文的气势,是很有作用的。如果用得好,更能充分表达语意。

    虚字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一个很好的近代例子:国民革命成功以后,清朝的皇
帝退位,当时隆裕皇太后——宣统皇帝的妈妈——的退位文章,也是历史上一篇重
要文献。据说是当时南通张状元——张謇——的手笔。文章中间本来没有“即由袁
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这句话。而是袁世凯唆使左右的人,设法加进去的。这
篇文章,是清代三百多年的皇朝,最后下台一鞠躬的时候,对全国人说的话。如何
说法呢?尤其这最后一篇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该怎么个讲法呢?就是最后怎样下
台,这篇文章怎样结束?这可真难。而它最后那句话是“岂不懿欤!”四个字,是
毫不相干的,完全是虚语,但在文章的气势上,意识形态上,非常重要。据说是某
太史加了这四个字作结尾的。叶遐庵记载的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轶闻中有
一段说:“逊位之诏,张金坡(锡銮)早令人拟一稿,同人嫌其冗长,交与余修正。
余以为时尚早,密藏衣袋中(时重要文件不敢置家中,多放在衣袋。有一次夜间收
到解款数十万汇单,余亦置衣袋中,不敢告一人也。)至十二月二十日前后,方拟
动笔,而南方已拟好一稿,电知北京,(此稿闻系张季直、赵竹君二公所拟。)遂
由某君修改定稿。此稿末句‘岂不懿欤’四字,闻系某太史手笔,余甚佩之。盖舍
此四字,无可收煞也。”这是参与其事者的记载,是可靠的。也正如他所说,这四
个无实质、不相干的虚字,在结束文章气势上,可是很有作用的,很重要的。为了
使大家更能体会到这个虚字在文章中的作用,而且这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现在附录下来,供大家去欣赏,领会。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
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
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旦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
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
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
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
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
措,海宇?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
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由此可知,对文字有时候也要注意,尤其在外交上的文字,乃至写一封信,与
正式外交有关,每个字都要留意。虽然文字是“雕虫小技”,但如同雕图章,雕了
一辈子,不一定有几个能成为艺术品,文字也有如此之难。这是说到“盖”字而引
伸出来的话。这个“盖”字有时可作“因为”讲,一件事先叙结果,再说原因时都
先加一“盖”字。

    这节话,孔子是说,有些人自己无知,一切不懂,却冒充内行去做了,他说他
绝对不做这样的事。所以大家要学孔子,出去做事做领导者,不懂就是不懂。中国
讲领导学,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如汉高祖,他又懂
哪一样?他的长处就是能够坦率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懂。最怕的是自己认为什么都
懂,这是最严重的错误。作为一个领导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即使懂了,宁可说
不懂。诸葛亮本来什么事都懂的,他为了“集思广益”,仍然请教别人。以能问于
不能,这是最聪明的办法。可是人有一个毛病,懂了以后一定喜欢表现出来。这种
态度,做学者可以,真去做事,就不可以,是大忌讳,至少自己会很辛苦。上面太
能干了,下面就无人才可用。下面有才干也发挥不出来,因为对部下骂了两次笨,
第三次部下有了好的意见也不敢说出来,都唯唯诺诺,领导人就得自己辛苦了。这
还算好,最讨厌的是“不知而作”,自己不知道,又硬充内行,那就更严重,千万
不可犯这个错误。

    不但如此,孔子还告诉我们:“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闻”字,包
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要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的意
见。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
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还要亲眼看见。读历史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相当事实的体验,
读历史也没有用,最多不过是个书呆子。譬如说,讲如何作领导人的理论很容易,
但一定要在一个单位,甚至小单位做过当权领导人,才能体会得到。所以要多见,
多亲自经验体会,而且还要用心记下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才有用。

    这两句话合起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是
求知识学问的第二等人才。第一等就有天才,反应灵敏,如历史上很有名的故事,
张良为什么帮助汉高祖?他最初自己要出来反抗秦始皇,行刺不成,最后遇到刘邦。
有人问张良,为什么愿意帮助刘邦?张良说,我所有的意见,别人都不懂,只有刘
邦懂,所以愿意帮助他。刘邦也的确有领导的天才,像韩信有一次不出兵,派一个
人来见刘邦,要求封韩信为假王——三齐王。刘邦一听气了,桌子一拍,正要大骂。
张良、陈平在桌子下踢了他一脚。刘邦本已骂出口了:“他妈的……”可是被他轻
轻一踢,立即改口风:“他妈的!要封就封真王,还封什么假王?”于是封韩信为
齐王。从这件事看,张良不用说话,轻轻踢他一脚就懂了。可是像我们,别说轻轻
踢一脚,就是把屁股打烂了,还是不懂。历史上这类事多得很,有些人的确是聪明。
所以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自己不是天才,又
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那就完了。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
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

    说到这里,下面又转到孔子教育态度,也是叙述他作人的行谊。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
    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这个小地方在哪里,后世就很难考据了,只知道有这样一个
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讲话,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难与言”,这个文
字用得非常妙。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地域观念太强吗?或者说统统都是浑蛋吗?很难
说是什么意思。总之,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人,名声是不太好的。可是这个地方有个
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
地方的人谈话?大家莫名其妙。

                孔子的行谊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尤其大家将来出去,在政治上领导的机会多。讲到中国
的民族性,有一部书,是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前面曾说过,明亡以
后,顾亭林是始终不投降的。不过他高明,不投降当然清朝要嫉妒,可是他有本事,
自己不投降,教学生到清朝作官,这样也可以由学生保护他不投降,可是他自己在
地下做策反的工作。他也很有钱,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太太,生了孩子又走了。他娶
许多太太生许多孩子,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反清复明是要灭族的,他这样做是为了
要留一个根。他走遍天下,就写了这部书。每个地方他都去看了,尤其是各省的军
事要地,都去看了。所以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
第二部书是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最重要的
书,现在读来还有价值。这两部书合起来称为《二顾全书》。当年凡是留意国家天
下事的,尤其是研究军事的人,都要读的。在这部书当中,对于每一省先有一个总
评,而且对地方性、民族性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妨找来研究。说到这里,就感到我
们中国的确每个地方的民性各有不同之处。所以古代将领带兵,对于何处的兵适于
冲锋,何处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都大致要有个
了解。所以清中兴的湘军、淮军各有不同优点。政治也是如此。但是要注意一点,
尽管地方民俗各地不同,但万一有外力入侵的时候,一定团结一致,先把外来的侵
略驱逐了再说。地方性有如药材,某种药产在某一地方,别地产的就不行。像当归
这种药,台湾也在培植生产,可是它的药效就差。当归最好的是甘陕出产的秦归,
其次是四川出产的,差一点点。现在研究阿里山气候土质和甘陕一样,但种植出来
的当归,药效始终还是有问题。所以由于地理的关系,各地出的植物不同,出的人
物个性也不同。因之古代出去当地方首长的,对于这一县的县志,这一省的省志这
类资料,都应该先知道,当然能够读一下《读史方舆纪要》更好,可以多一层了解。

    地方性的观念,常深植人心。人往往因为地域观念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个人的
评价。经常会听到:“嗳呀!他是某地方人!”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统统都是罪大恶
极似的,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孔子接见了互乡一个年轻人,“门人惑”,这三
个字多严重?学生们都奇怪,怀疑老师怎么和这个地方的人讲话。到底孔子与众不
同,他告诉学生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
会,不能使人退步。“唯何甚”,孔子对学生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
隘的胸襟和态度?孔子在骂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有时我们觉得某人不好,当
他真的做了好事,我们仍不愿认为他好,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这种毛病。“人洁己以
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
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
如果说昨天有一点错误,今天即使有了好的表现,却仍不以为然,那世界上就没有
一个人可以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才可用了。所以这一段是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
自己度量的培养。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
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
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下面讲到孔子作学问、作人的一个事实: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于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
    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作一不伦不类的比方,就好像现在的司法
行政部长。实际上比司法行政部长权力大,可以执行法律的。他问的问题是问到鲁
昭公。这是外交上的事,我们要注意。很多到外国去的人,与外国的知识分子谈话,
慢慢就谈到我们的政治问题。有许多问题是很不好答复的,孔子也遭遇了这种情形。
鲁国是讲文化的礼义之邦。陈国的司败,就问到鲁昭公知礼不知礼。孔子站在国家
的立场只有说:“那当然知礼。”孔子讲了这话就走了。陈司败就对孔子的学生巫
马期——姓巫马,名施,号子期,少孔子三十岁——作揖行礼,在外交礼貌上,进
一步靠近巫马期身边,低声说,据我所了解,真正了不起的君子,是没有偏私的,
不对自己存私心的。你老师孔子,是一代圣人,了不起的君子,可是他也免不了私
心。我刚才问他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作太太,取名吴孟子——古代是同姓不
结婚的。吴国与鲁国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鲁昭公这样做,是不是知礼?
你老师说他知礼,假如鲁昭公是知礼,各个都知礼了,还有哪一个不知礼?你们老
师还是有私心啊!

    说到这里,我们研究,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得这么好,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
这和我们古礼同姓不结婚的制度很有关系。以现代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古代了
不起的好制度。同姓结婚,只要三代以后,人种就完了。往往有表兄妹结婚,生下
来的孩子,脑子非常笨,乃至变成白痴,这是血统问题。讲礼制问题,更不可以。
所以我们现代的风气,通常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以外。

    巫马期听了陈司败这样批评老师,回来就向孔子报告了。孔子说,我实在非常
幸福,我只要有一点错误,别人就会指出来。这段话使我们有两个认识。

    第一,一个人地位高了,很不幸,就是自己有了错误,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这
要自己居过高位,才会亲身体验出来。就拿我个人来说,教书这样久了,学生中五
六代都有。见了面,他们太老师的乱喊一气,听到的都是恭维。有时候到外面去,
有些机构还派上车子,参谋、副官跟在后面照应,对这种情形,我宁愿一个人溜开,
要自由活动。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最危险,“活埋人”嘛!我经常说中国的哲学了不
起,皇帝为什么称“孤家”、“寡人”?当了皇帝真成了寡人,想轻松一下,都没
有人敢一起来说笑,真没意思。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心理,就知道地位越高心里越
空虚,空虚到想发一个牢骚,想讲一句感叹话的对象都没有,相当可怜!不要以为
功名富贵好,到了高位就是“寡人”,就是“孤家”。不但如此,年纪大了,各个
遇到你都尊称老太太、老先生的时候,也完了,是“孤家寡人”了。说到此,我就
想到当年四川一位同盟会员,这位老先生,做过很多事情,我是跟他年龄差了一大
截的忘年交。他告诉我许多当年革命的经过,并且还告诉我他的两句诗:“回回坐
上席,渐渐变坟堆。”这就说明年位一高,自己有过错,没人指示,这个上席也很
不好坐啊!所以孔子说自己很幸福,有了过错,便有人指出来了。

    第二个认识是什么?孔子对于知礼不知礼,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国
家的国君时,他绝不会批评自己国君的不对。所以当然要说鲁昭公知礼,绝不能说
不知礼。你们外国人讲他不对是你们的自由。而且既然你们外国人懂了,何必再问
我?你问我,我当然这样答的。所以这也是孔子的高明,同时也是外交上的礼貌。

    跟着又说到孔子生活的情趣,也就是“游于艺”涵义的发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艺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
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
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
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
上宗教的路子。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
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
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
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
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
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起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
文化的旧路子,从事于文学与艺术的修养,会有安顿处。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
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永无止境的。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
子都毕不了业,一定要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
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有些人的字
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学过书法的。诗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
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而且在他
们的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
永远流传下来。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
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是永久性的。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以我自
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
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不
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
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和之就是照他的歌,
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
“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
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
不行。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
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过去的文章,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
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
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得玩味、咀嚼。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
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
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
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

    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重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子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
第一是孔子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
己了不起。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
总觉得自己很平凡。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
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
从这节书可以看出来,孔子那么其实、谦下,而且不是故意装样的。

    第二点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头脑聪明,
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学问的表达在于
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这里孔子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
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莫……”这里的“莫”字不是肯定词,翻译成现代白话,
近乎“也许”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谈文学,也许我和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至
于讲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了君子这个标准没有,那么我自己反省,实在还没有很大
的心得。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作学问的态度,非常其实,没有丝毫矫揉
造作的迹象。

                 凡圣之分

    下面再引用孔子自己的话,说明作学问的道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
    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和印度的佛、
中国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个观念。圣之次为贤,贤者也就是君子。再
下来是仁者。过去老一辈的人写信给朋友,尊敬对方的人平时,往往称呼“某某吾
兄仁者:”或“某某仁者:”对平辈、晚辈、长辈都可以用,这是很尊敬的称呼。
所以孔子说,圣者的境界与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怎么敢当?实在没有达到,那
高得很,我还差得远。不过虽不是圣人,不是仁者,我一辈子朝这条路上走,总是
努力去作,而没有厌倦过。至于学问方面,我永远前进努力,没有满足或厌烦的时
候;我教人家,同样没有感觉到厌倦的时候,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总是教他的。只
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他的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这正是我们做学生
的,一辈子也无法学到的地方。

    这节话在文字上是如此写,如果以逻辑的方法推论,孔子这样,就正是圣人与
仁者在行为上的境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实在不容易做到。就是说自己求
学,永远没有满足,没有厌倦,只求进步;不管今天,只有明天,今天成就不自以
为是,再向前走;任何事业,都如此“为之不厌”。教人家,有人来请教,知无不
言,言无不尽,不会说同一个问题有人问了三次,第四次还来问就觉得讨厌;不会
有厌恶此人,乃至不愿再教而放弃他的心理。否则就不算有仁慈之心。不但是学问
如此,就是做事、做领导人,都应该如此“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这两点,
的确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老实讲,我们有时候作人作得自己都讨厌起来。例如古
人所说:“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昨天和年轻学生一起吃饭的时候,看他吃面
都好像很厌倦的样子,但又不是有什么心事。问他对活着有什么想法?他说觉得活
着无所谓,死了也差不多。我说他心情太落寞。这和体能也有关系,因为他体能是
太弱了一点。但在我个人与人接触的经验,常常发现有些人,他的心理觉得活着与
不活着是一样。有些人甚至厌倦于活着,尤其到了“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的
地步。一个人穷了,觉得自己都是多余。因为一天忙到晚,只不过养活自己身上几
十斤肉而已,结果觉得这几十斤肉都很麻烦,懒得去养活它。因此“为之不厌,诲
人不倦”这两点表面看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当年纪大的时候更不易做到。而
孔子讲这两句话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时的人都已经称他圣人、仁者。但孔
子一直到死的时候,始终还在救世救人的目标上努力去做,这就是圣人的表征。

    孔子曾提到过好多种圣人,在这里我们看孔子,乃是圣之时者。所谓时者,不
是说孔子时髦,时髦是后世才出现的名词。这个“时”是说孔子随时跟着时代走,
不落伍,随时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他一生的努力,都朝这
个方向,因之他这个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当时他知道这个时代
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他应该尽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无论对自己的人
生目标,或对自己的事业,必须反省的地方。普通人都把一时的成就看成事业。但
了不起的人,进入了圣贤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则是千秋、永恒的事业。孔子所努力
的就是千秋事业。

    下面便是这一篇结论的开始。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
    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有一次孔子生病,大概病得很严重,以现代情况来说,大概医生都束手无策了。
于是学生们急了,尤其是性情急躁的子路更慌了,主张请一个画符的、念咒的来拜
拜;或者请一个神父、牧师来祈祷;找一个和尚来念经。这就牵涉到宗教,向神只
去求救。“子曰:有诸?”一个问号。孔子说,子路!有这回事吗?有可能吗?意
思是说,人病重了,在菩萨面前,或上帝面前一跪,说菩萨啊!上帝啊!他给我长
命吧!再活两年吧!我还有些帐没讨,再过两年就可以讨好帐,再慢慢去。这样可
以吗?小说上写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师老无功,知道自己快死了,拜北斗星。(这
是小说上写的,历史上实际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有这回事,诸葛亮就不叫诸葛亮,
要改名诸葛暗了。但道家有此说法:北斗,统称北极星。北极星和南极星,掌管人
的生死。后来民间传说的南极仙翁,他的形像成为庆贺长寿的象征。而道家的说法,
南极仙翁是管寿的、管生的;北斗星君,是管死的;所以欲求不死,要用道家的方
法拜北斗。是另有一套的,包括画符、念咒、点灯等等。)结果还是死了。这是小
说写的,不去管它。但这一节《论语》告诉了我们,孔子对于鬼神之事,形而上的
东西,并不是反对。前面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鬼神有没有存在,他
没有讨论。因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谈到超现实世
界,有没有另一世界存在,这是东西文化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哲学、宗教还没
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不科学,科学并不是万能,现在科学正要找这个问
题的答案而还没有找到。不要以为科学解决了问题,事实上问题还没有解决。像爱
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可惜死得太快了一点。他想把生命升华,变成为四度空
间(Four Dimensional Space或称四次空间,或四个因次空
间)。那时人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可以有神通,可以不靠机器而在空中飞行。
他有这个理想,没完成就死了。他到快要死的时候,感觉宇宙的生命后面还有一个
东西。什么东西呢?当然不是唯物思想的。他是搞物理的,科学家都是朝唯物方面
的路子去探讨。结果他认为不是属于唯物方面的,而是另外的东西,可是不知道是
什么。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去信上帝。因为这一个力量他没有研究出来,是个东西
但不可知,还不如信上帝,精神先得到保障,先得到安慰。形而上是不是有个东西?
生命是否在一个躯体里死了以后可以再生、再来?这都是人类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所以人类文化不要自吹了,站在哲学立场看人类文化是非常幼稚的,连自己的问题
都没有解决。

    人从儿童到少年,幻想最多。对一个茶杯可以看上几个小时;对一堆泥士、一
块破瓦片会觉得很好玩,大感兴趣;堆城筑池,可以玩一整天。后来加上知识的教
育,到了二十岁前后,又进入另一个阶段,作学问、作事业的理想基础,就在这个
时候打的。看历史上的大政治家、英雄、文学家等等,一切成功的人,基础都在这
时候奠定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打好基础而后来能够成功的,不是绝对没有,
但例子太少。三十岁到四十岁,并没有什么创见,只是将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的理
想付诸实施,化成事实。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几乎三十几岁就成功了,尤其是领导
或统治方面的人物,更少例外。汉高祖年纪是大一点,但也只四十几岁,没有超过
五十岁就成功了。他统一天下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其他的人作学问也都是如此。
当然年老才成功的,不是没有,但少得很。到了五十六十不过空留回忆。所以遇到
老年人,要准备一番心情去光听他讲过去:“我当年如何如何”,今天讲了,明天
见到还是这样讲,可以讲几千百次。但告诉他现在的事情,他会马上忘记。所以人
的学问,一切的见解,都不超离年轻时的模型,尤其以科学为然。现在的科学家,
超过三十五岁以后,就很少有科学上新的发现了。有新发现的都是年轻人。而学问
思想到五六十岁成熟的时候,人就凋谢了。我前面也说过,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
都是二十几岁的文化。就是继往开来,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没有成熟的。

    所以中西文化,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对最后的结论,都未曾获得。
生命究竟从哪里来?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都没有结论。像前天和年轻同学谈
到,我最近看了丁中江先生的北洋军阀史,把近代几十年来的事故,引用第一手资
料记述。我对每一文献都没放过,但看了以后就有一个感想:“人究竟为了什么?”
这又是还没有答案的哲学老问题。当然我们可以假定很多答案,但这些答案只是人
为的、主观的,并不是哲学的正确答案。所以有无鬼神,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暂
时保留。

    但是我们看孔子的态度,他对这个问题是明白的。当他病了,药物无效的时候,
子路说,求神吧!去祷告一下吧!孔子听了问子路,真有这回事吗?孔子这话说得
很妙。他当然懂得,不过他是问子路“有这回事吗?”而不是说“你相信吗?”子
路经孔子一问,表示学问很有根据,于是搬出考古学,他说,有啊!诔曰:“祷尔
于上下神只。”这“诔”是中国文化中的祭文,历代帝王的诔文就是。子路说,古
代的诔文说了,人应该去祷告天地、上下各种神只。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天
天都在祷告,而且祷告了很久,还照样生病。这节文字,作进一步研究,就可以看
出来,孔子的意思,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出于诚与敬的精
神,作学问修养,随时随地都应该诚敬。《大学》所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诚敬修养要做到我们中国文化所说的“不亏暗室”。孔子就是说自己天天做到这样,
等于与鬼神相通,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普通的人,到了急难的时候,就去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所谓:“垂
老投僧,临时抱佛。”这就说人平日自以为很伟大,但一遇到大困难,或极度危险,
就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无助,完全丧失自信心——“天呀!神呀!你要救我呀!”
倘使这时仍能保持一分自信心,就需要高度的修养。这里我们说到历史上一个人,
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图复国的。
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台风,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动。据说当
时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两盏红灯,对着船来。古代的迷信,说这是海神来接的讯
号,全船的人都将会死亡,所有的船员都跪下了。朱舜水就问:“真有这回事吗?
有没有其他挽救的办法?”船员说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来求,或者还有希望。朱舜
水说,他们拿纸笔来,我烧一张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
哪里会画符搞道家的东西,这不奇怪吗?结果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敬”字。烧了以
后,台风停了,船也稳了,风气浪静就到了日本。你说朱舜水这一套有本事吧!简
直比诸葛亮更厉害,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岂不应该带兵打仗,将明朝复国了?
这件事绝对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为另外一门学问了。现在的科学叫做精神学,
又叫灵魂学。精神与灵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与宇宙是否相通,这是另一个问题。

    第三,中国民间的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一般人都是这样,像
许多人交朋友,平时不去探访,有患难,或要借钱的时候才去,所以孔子对子路说,
算了吧!老弟,如果这样,我天天都在祷告中。换言之,鬼神的事,和生命的道理,
都不是这样简单的。

                要愁哪得工夫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
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
于奢侈。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
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
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他说“与其不孙也,宁固。”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保守一
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
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
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就像现在夏天,气候炎热,当年在重庆
的时候,大家用蒲扇,一个客厅中,许多人在一起,用横布做一个大风扇,有一个
人在一边拉,搧起风来,大家坐在下面还说很舒服。现在的人说没有冷气就活不了。
我说放心,一定死不了。所以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到落后地方要受不了,这就
是“从奢入俭难”。

    曾国藩用人注重乡气。历史上许多人,像吕蒙正,当了宰相,生活仍然很清苦。
如最近电视上轰动的包青天,他一生的生活,也是清俭到极点,他本身没有缺点被
人攻击。那么多年,身为大臣,龙图阁直学士兼开封府尹,等于中央秘书长,兼台
北市长。做了这么大的官,可是一生清俭。民间传说,更把他当做了神,讲儒家文
化,包公成了一个标竿。如宋朝的赵清献,当时人称他铁面御史,对谁都不卖帐,
做官清正,政简刑清,监牢里无犯人,也和包公一样。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是俭,
乃至许多大臣,有的临到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不但一生没有o(︶︿︶)o 唉一文钱,连自
己薪水积蓄都没有,后代子孙都无力为他买棺材,要由老朋友来凑钱,这就是俭的
风范。

                光风霁月

    接下来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
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
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
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
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
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
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
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
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
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
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
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跟着就说孔子个人的君子风范: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
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
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
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尽管是煦和如春风,而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不
可随便侵犯的。不猛是不凶暴。如舞台上的山大王,在锣鼓声中一下窜出来,一副
凶暴的样子,那就是猛。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
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第三点也等于第一篇《学而》的注解。学问好
的人,内心的修养表达在外面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而以孔子来作为榜样,用白话
翻译过来就是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并不凶狠,永远是那样安详而恭敬的
神态。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泰伯第八</b></FONT></P>
<P>薄帝王而不为</P>
<P>    《泰伯》第八这一篇,等于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伸注解。第
八篇的题目《泰伯》,也就是这一篇里所记载的,孔子经常标榜的圣人——吴泰伯。</P>
<P>    泰伯是什么人呢?我们现在说中国文化,如果严格地说应该是周代文化。是周
公把过去的中国文化,集其大成;而孔子是将周公集其大成的中国文化加以整理。
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所传承的文化总
称。</P>
<P>    讲到中国的文化历史,就联想起一本有关中国历史哲学的书,在清代是o(︶︿︶)o 唉,
但是我们还是把它保存了下来,也许大家没有看过。贾应宠(字凫西,是明崇祯末
年人)写的《木皮散客鼓词》,是用歌谣的体裁,以弹唱的方式来叙述我国历史。
这本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包含着高深的
历史哲学意味及文学境界。讲中国的历史哲学,以朝代来计算,春秋、战国这两个
时代,还是属于周朝的。周朝统治天下约八百年,汉朝约四百年,唐代约三百年,
元朝八十多年。明朝约三百多年,清朝统治也两百多年。说乱世,魏晋南北朝乱了
两百多年。其中历史最长的朝代,源远流长的是周朝有八百年。</P>
<P>    民间的小说上说,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要知道周武王比姜太公只不过小几岁,
当年跟周武王统一中国的都八、九十岁了。当时的文化,老成谋国,越老成经验越
丰富、越稳重,和今天情形大有出入。不过这个出入不必去担心,时代在变,历史
也在轮转返复,将来会恢复敬老尊贤也不一定。因为年轻人有冲劲,却没有高度智
慧与经验,而老年人冲劲又太小。两人一配合就完整了,不能偏向的。小说上说姜
太公八十遇文王,老先生还摆架子,不肯出来。结果由文王推车,推了八百步推不
动了,姜太公就说保佑他的子孙八百年天下。这是小说写的,但代表了一种思想。
把神话的、小说的外衣剥了以后,真的思想就出来了。这是小说家和民间文学的一
种手法。</P>
<P>    周朝能统治天下长达八百年,真不简单,历史上写他祖德深厚——所谓祖德,
不是迷信,而是说他祖先开始,历代培养历史的根基。要培养历史的根基,是不容
易的。我们再看秦始皇统一天下,他也是祖宗好几代培养下来的。不过秦国走的路
子,比不上周朝。周代一开始就走道德的路子;秦国的祖先一开始就以法治为基础。
周以道德为基础,就是德治、礼治。在教育文化这一方面,秦的法治也培养了好几
代,两三百年以后,才有秦始皇这个结果。周代的祖先,到周文王不是结果,到周
武王统一天下才是结果。泰伯是个什么人呢?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伯公。
周文王的祖父为大王。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虞仲,第三子名季
历。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大王当时看到殷商已经快完了,政治太糟糕
了,有意革命。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大王一定是传位给长子泰伯。大王就告诉泰伯
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o(︶︿︶)o 唉的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
的政治尽管败坏,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对于他父亲大王这个
思想,在家族中为孝道,不能不听你亲的话;为天下的公道,则碍难听父亲的话;
处于两难之间。泰伯于思想、见解、学问、道德,没有不好的地方,却难于接受大
王的想法。</P>
<P>    大王看到第三个儿子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认为他将来会有办法,将来
可以统一中国。所以大王认为,泰伯既然这样清高——他当然不能说大儿子不对,
泰伯是对的,他也欣赏大儿子——只好将位子传给三子季历。古代宗法社会,有长
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泰伯处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知道了父亲的
意思以后,于是自己逃掉了,不愿当帝王。所以后来大王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
给周文王。一代一代都是道德的政治。后来周文王受冤枉坐牢,他并没有起来革命。
到了武王的时候,才和姜太公起来革命,推翻殷商。这样几代下来,数百年间,周
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我们古代就讲立德立功,后来佛教引用,称为功德,是功与
德联合起来用。一个道德行为,使全国的人都受到恩惠——政治上的恩惠、公的恩
惠、私的恩惠、加上对社会的功劳,合起来为功德。周朝就做到了这一步。</P>
<P>    但是泰伯归隐了,逃到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在古代,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
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所以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落籍
了,就是在南方的吴国。春秋战国时吴国,就是他的后代。最初是武王统一天下以
后,才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
侯都不当。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
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我们有时说“连皇帝都不想当!”那是吹牛,没
有机会而已。给你当也当不好,除非在电影上、电视上,演戏当当还可以,真给你
上去,不把你吓昏了,就被你弄坏了,那不行的。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为,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孔子思想中最推崇这种人,并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把
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穷死饿死,那是另外的问题,并不在乎。所以孔子最尊重
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齐等人。这一篇开头就讲泰伯。</P>
<P>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P>
<P>    这是引用孔子平常讲的话,当作这一篇的第一节。孔子说,如果讲人生的道德
——公德,政治的道德;私德,个人的道德——像泰伯这个人,随便公私两方面的
道德、修养都到了最高点。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逃掉。后世的老百姓,不晓
得历史上这件事。这事后来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而他自己帝王
都不要作,当然更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所以孔子特别尊重他。
这也就是中国后来所讲的道家思想(我们前面曾提过,在当时是儒道不分的)。</P>
<P>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
“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
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
以不要。孔子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也是
前面提到过的,人有所求则不刚。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对人有所要求,
就会怕人。如向人借钱,总是畏畏缩缩的。求是很痛苦的。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所以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养成“弃天下如敝屣”,然后可以担当天下大任了。
因为担当这个职务的时候,并不以个人当帝王将相为荣耀,硬是视为一个重任到了
身上来,不能不尽心力。但隋炀帝另有一种狂妄的说法,他说:“我本无心求富贵,
谁知富贵迫人来。”能说这种狂妄的话,自有他的气魄。这是反派的。到他自己晓
得快要失败了,被困江都的时刻,对着镜子,拍拍自己的后脑:“好头颅,谁能砍
之?”后来果然被老百姓杀掉了。这是反面的,不是道德的思想。但是我们引用他
的话,当“谁知富贵迫人来”的时候,能不被富贵所迷惑的就是泰伯。</P>
<P>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P>
<P>    下面是孔子说明人生修养的境界。</P>
<P>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P>
<P>    这一节我们要深入研究,意义包括很多。大而言之,就是政治领导哲学;小而
言之,是个人的人生修养道理。恭就是恭敬。有的人天生就是态度拘谨,对人对事
很恭敬;有的人生来就昂头翘首,蛮不服气的样子。有的长官对这种人的印象很坏,
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态度,是他的秉赋,他内心并不一定这样。所以我们判断一个
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左右,尽量要客观。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
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
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外型礼貌固然重要,如
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碰到人一味的礼貌,则很辛苦、很不安详。“慎而无礼则葸”,
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小心。小心固然好,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
都不敢动手了。我们土话说“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确有这种人。“勇而无礼则
乱”,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了,这就是勇。如果内在
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坏。“直而无礼则绞”,有些人个性直率、
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当长官的或当长辈的,有时候遇到这种人,实在
难受,常叫你下不了台。老实说这种阳性人,心地非常好,很坦诚。但是学问上要
经过磨练、修养,否则就绞,绞得太过分了就断,误了事情。这四点:恭、慎、勇、
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得中和
就成为偏激了,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并不一定对。太恭敬了,变成劳。我们中国
人说:“礼多必诈”,像王莽就很多礼。太谨慎了变成窝囊。太勇敢了,容易决断,
成为冲动,有时误了事情。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项羽的个性就
是太勇太直这两个反面的缺点。清代诗人王昙说他“误读兵书负项梁”,很有道理。
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懂得了这四点,就是每一个人反省自
己个性的标准。</P>
<P>    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
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
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弟、姊妹、
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或者说私事不爱而爱公众,事实上没
有这回事。爱天下国家,就是爱父母兄弟的发挥。所以说笃于亲者,不怕人自私爱
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
仁。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人人都会相爱。</P>
<P>    下面“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有两个意义。过去的解释是老朋友、老前
辈。像古人说的“念旧”,老朋友的交情,始终惦念他,即所谓“滴水之恩,涌泉
相报。”如韩信一饭难忘的故事,他倒楣的时候,饿得不得了,在溪边吃了一个洗
衣服老太婆的饭,匆匆忙忙,没有问清姓名就走了。后来他封了王,想找这个老太
婆报答,找不到,只好将千金放在水里。古人就有这个精神。汉光武当了皇帝以后,
找老同学严光来叙旧;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要找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老朋友田
兴出来,找不到就下令全国找这个人。田兴却硬不肯出来做官,只是到处在做好事。
后来有人报告,一个县里,有五只老虎出来吃人,厉害得很,而有一个人把那五只
老虎都打死了。朱元璋接到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兴做的好事。于是
找来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文学修养非常高的,以现在来说,都是研究院中的博士。
朱元璋要他们赶快写信去把田兴找来。于是翰林先生们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
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皱皱眉、摇摇头,还是自己动手写。他写
的是白话,内容大要说: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为我做了皇帝就
不要老朋友。你不来,就没有种。我们两兄弟还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
找你来。我们两兄弟见面,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有种的你过河来吧!和
当年两个人放牛时,打架对骂的口吻一样。田兴看了这封信来了,来了但还是不做
官,玩了一阵子走了。这就是说历史上的念旧。可是今天的社会,这种事就很少了。
有的人环境好了,看到老朋友,要问贵姓了。古人说富贵不可骄人,只有贫贱可以
骄人。穷人气大,我反正穷,不看你就不看你。这是故旧的第一个观念。</P>
<P>    故旧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传统,故旧不遗就是传统观念不要放弃。如果你要推
翻传统,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传统而来的。没有父母这个
传统,就传不下来你这个统,万事总有个来根。所以孔子说“故旧不遗”,一个伟
大的人物,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有真感情才肯牺牲,才付得
出来,有这种血气,“则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P>
<P>    孔子这一段为什么放在《泰伯》下面?就是讲政治哲学的风气问题,儒家主张
的道德政治,个人修养首先在道德的精神。道德的精神要坚定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
才能够发挥出来。</P>
<P>    上面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第二篇《为政》的发挥。接下去看这书上的文字,
可见是孔子的门人所记载的。前面曾提过,在中国古代的习惯,直接的学生称弟子,
再隔一代以后的学生称门人。到后来才慢慢混合称用,凡是学生辈,都称弟子,也
可以称为门人。</P>
<P>                无愧平生事大难</P>
<P>    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门人的记载。下一节是讲曾子。</P>
<P>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P>
<P>    这一节最后的“小子”,现在是骂人的——你这个小子——过去的意思就是“年
轻人”。等于现在说的,“你们这些年轻人”,这是他对学生的称呼。</P>
<P>    这一节话,为什么加在《泰伯》篇里?这是颜回死后,传承孔子道统的曾子,
对学问修养的经验谈。我们在第一篇里就读过曾子所提出的,每天以三件事反省自
己的学养——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在他有病快要死
的时候,“召门弟子”,这里门人与弟子连起来用,就是曾子把学生乃至他的徒孙
们,叫到前面来,吩咐后事。他说:“启予足,启予手。”根据这六个字,就知道
曾子已经病得手脚都麻痹了。</P>
<P>    说到这里,我们要晓得,通常一个人生机的消逝,往往从脚部开始。试看婴儿,
躺在小床上玩,最早期是用两脚蹬着玩,手不大动,这时候生命力在脚部,脚就是
根。到了幼儿时期,小孩子是坐不住的,两只脚总要跑,因为他生命的活力,在不
断的生长。到中年以上,渐渐脚不想动,而动手、动脑筋。年纪再大一点,一坐下,
“二郎腿”翘起来了。再到晚年,“二郎脚”都不翘,最好是身子一仰,靠在椅背
上,两只脚架到写字台上去了,因为脚上没有力气了。所以中国以前看相的说,老
年人到冬天而脚心还发热的,是长寿之相,其实是生理上两脚还有生命的活力。且
看老人,脚活动不灵活,走路吃力,脚已近死亡。越老下面越僵化,生命力没有了,
最后手也懒得动,只用脑筋。到了临死的时候,除了少数的例外,一般正常的情形,
是脚先失去知觉。现在西方正在研究“死亡的科学”,死亡成为了一种专门学问。
这也是受了东方古老文化的影响之一。</P>
<P>    所以曾子说“启予足,启予手。”因为他的病严重到快要死了。连自己的手脚
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挥了。只有叫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摆摆好。他这时
快要断气了,只有用头脑。等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放端正了,然后他引用《诗经·小
雅·小旻篇》的句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作人作一辈子,
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更难。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盖棺论定”,
一个人好与坏,要在棺材盖下去的时候才可以作结论。不过我经常告诉朋友,据我
的经验,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盖棺并不能论定。我就发现许多人,带着冤枉进到棺
材里走了。绝对的好人,行善一生,到进棺材作结论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论并不
见得好。或者做某一件事,在盖棺的时候觉得他错了,将来也许又发现他并没有错,
但已经太晚了。所以在我的看法,“盖棺论定”这句话有时候也值得怀疑,有时盖
棺还不能论定。</P>
<P>    冯道的故事</P>
<P>    我们举出一个人来做例子,这是讲到这里,顺便讨论历史。在此要特别声明,
冯道这个人,是不能随便效法的。现在只是就学理上,作客观的研究而已。唐末五
代时,中国乱了八十多年当中,这个当皇帝、那个当皇帝,换来换去,非常的乱。
而且都是边疆民族。我们现在所称的边疆民族,在古代都称为胡人。当时,是由外
国人来统治中国。这时有一个人名叫冯道,他活了七十三岁才死。在五代那样乱的
时候,每一个朝代变动,都要请他去辅政,他成了不倒翁。后来到了宋朝,欧阳修
写历史骂他,说中国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他曾事四姓、相六帝,所谓“有
奶便是娘”,没有气节!看历史都知道冯道是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说冯道是读书人
中非常混蛋的。</P>
<P>    我读了历史以后,由人生的经验,再加以体会,我觉得这个人太奇怪。如果说
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是,在那么一个
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第一点,可以想
见此人,至少做到不o(︶︿︶)o 唉,使人家无法攻击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为方面,也一定
是炉火纯青,以致无懈可击。</P>
<P>    古今中外的政治总是非常现实的,政治圈中的是非纷争也总是不可避免的。可
是当时没有一个人攻击他。如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他,可太不简单。而且最后活到那
么大年纪,自称“长乐老人”,牛真吹大了。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
一个是当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做了六十几年皇帝,
活到八十几岁死,样样都好,所以自称人生已经十全了。做人臣的只有冯道,自称
“长乐老人”,这个老人真不简单。后来儒家骂他丧尽气节,站在这个角度看,的
确是软骨头。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上、社会上,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
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个人大概这两种毛病都没有。他的文字著作非常少,几乎
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他的文学好不好不知道。后来慢慢找,在别的地方找
到他几首诗,其中有几首很好的,像:</P>
<P>                 天道</P>
<P>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P>
<P>                 偶作</P>
<P>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P>
<P>               北使还京作</P>
<P>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P>
<P>    像他“偶作”中的最后两句,就是说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为光明
磊落,那么“狼虎丛中也立身”,就是在一群野兽当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
野兽吃掉。我看到这里,觉得冯道这个人,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尽管许多人如欧
阳修等,批评他谁当皇帝来找他,他都出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人有他
的了不起处。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
可磨灭的功绩。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
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儿皇帝,
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他
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皇帝们视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
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
所以后来我同少数几个朋友,谈到历史哲学的时候,我说这个人的立身修养,值得
注意。从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态度,作人的态度,并不算坏。几十年后文化之所
以保存,在我认为他有相当的功劳。不过在历史上,他受到没有气节的千古骂名。
所以讲这一件事,可见人有许多隐情,盖棺不能论定。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今
天我们是关起门来讨论学问,可绝不能学冯道。老实说,后世的人要学冯道也学不
到,因为没有他的学养,也没有他的气节。且看他能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可见他
几乎没有发过脾气。有些笨人,一生也没有脾气,但那不是修养,是他不敢发脾气。
冯道能够在如此大风大浪中站得住,实在是值得研究的。</P>
<P>    这是讲历史上比较大的事。我们看社会上许多小人物,一旦死了,他这一生到
底是好人,或者是坏人,我们到殡仪馆中去仔细推详看,也很难断定。</P>
<P>    所以曾子特别提出来,一辈子作人都“战战兢兢”。“战战”是发抖的样子,
“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
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刚结薄
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
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实在是伟大功夫。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
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对人内心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了。</P>
<P>    这三句话是曾子病到手脚都不能动了,然后告诉学生,人生是如此之困难,尤
其是利害关头,能不能为忠臣,能不能为孝子,就在这么一念。如果怕自己吃亏,
就掉下去了。“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手脚都失去知觉
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这就证明,
学问并不在文章写得好或知识渊博,而在作人处世的修养,孔门是最注意这一点的。</P>
<P>    这里前后三节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大
夫孟敬子来问他。问什么问题,书上没有说明。</P>
<P>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P>
<P>    这个话怎么讲呢?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
很悲哀,(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不但是鸟,所有的动物,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
很凄凉。)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要注意,不是完全。像以
前有些土匪,被拉去枪毙,临死的时候,还要讲狠话,“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并不是好话。)一个普通人,在快要死的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比较冷静,吩
咐的话也多半是善言。为什么曾子要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呢?这就可见曾子的教育
态度。换言之就是他说,我快要死了,你平常不大听话,我现在最后的话是很诚恳
的、很严肃的对你说,希望你要注意。所以曾子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以加重语气。
于是曾子告诉他“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
就是说人之学道——作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曾子在这里所讲的三个重点,我
们的确要注意。</P>
<P>    第一点“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
改变自己,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前面说过的“色难”就是这个道理。暴是粗暴,慢
是傲慢看不起人,人的这两种毛病,差不多是天生的。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
的心理,讲好听一点就是自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会觉得什么都
是自己对。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
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P>
<P>    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
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颜色”则是对人的态度。例
如同样答复别人一句话,态度上要诚恳,至少面带笑容,不要摆出一副冷面孔。
“正颜色,斯近信矣。”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社会上几乎都是讨债的面
孔。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内心修养得好,慢慢改变过来。</P>
<P>    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谈吐,善于言谈。“夫
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
了。</P>
<P>    这是记载孟敬子问曾子,他问的什么问题不知道,可是曾子答复的话我们看到
了。再从下文连起来看,可知孟敬子所问的,并不是前面曾子所讲的这三个问题。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猜想得到,孟敬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一定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
事,还有什么秘诀?而曾子不管那些,把问题撇开了,只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因
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
在这句话里代表了“执政”之事。古代政治上的朝圭、朝服都有不同的标记,尤其
如执法施政的文物,对此更注重。像以前宪兵的臂章图案,有人以为是狮子,其实
不是狮子,是狴,古代执法的标志。相传古代有这种野兽,非常灵敏,能辨别好人
坏人,遇见坏人一定用角去刺,对好人不刺。这些都是古代的标志。曾子在这里是
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作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
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后来汉文帝问丞相陈平
天下钱谷出入方面的某些问题,陈平对以“有主者”;以及汉宣帝时的“丙吉问牛”
都是同一道理。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
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
论从政或者做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有关
技术问题可以去问那些专家。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学问深时意气平</P><P>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P><P>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P><P>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
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
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
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的名言“集思广益”,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
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非常有利益。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P><P>但是有才具的人,往往不肯向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儒家
标榜虞舜“好察迩言”,所以能为圣人。虽然浅近的话,但往往能给我们深远的启
发。“以多问于寡”的多指知识渊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
“问于寡”,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这是一种解释。</P><P>另一种解释是说从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么都懂;而“寡”可以说是专家,
他专门研究一点,而这一点并不是学问渊博的人所能够知道的。渊博的人知其大概,
不能深入;专家则对某一点有深入研究。所以渊博的人,一定要向专家请教。“有
若无”他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实
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
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
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我们都没有做
到。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对这五点都做到了。孔子所赞叹的颜回,他学问的火
候优点,在此可见一斑了。</P><P>           临大节而不可夺</P><P>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
子人与?君子人也。</P><P>人的学问修养做到在朋友之间,“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妻寄子的,非常非常
难,简直没有。历史上讲义气的人很多,而托孤的人很少。政治上有名的托孤,是
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刘备的儿子刘禅,谁都知道的阿斗。以前骂笨头笨脑没
有出息的年轻人,就骂“阿斗”。刘备在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
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取而代之。”这就是刘备。诸葛亮是很亮,五十支光,
刘备大概一百支光,比他更亮。他这句话可把诸葛亮吓住了,立即跪下来:“臣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说,你放心吧!我把这条命卖给你了,不管你儿子可扶
不可扶,我一定帮忙到底。于是“鞠躬尽卒,死而后已”这八个字,等于他自己为
自己算了命,就定案了,后来也就真的做到了。这是从历史上说大的托孤。个人的
托孤,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假使朋友死了,还能照顾朋友的家庭,尤其照顾朋友孩
子的,别人会说“疯子人与!疯子人也。”绝不会说“君子人与?君子人也。”现
在的社会风气就这样的。但是照中国文化的大义,可以托六尺之孤的人,就“可以
寄百里之命”。“百里”扩而充之也代表了天下。过去,唐以后所谓百里侯称县长;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里,在政治制度上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古代称县长为父母官,
就是说对于百姓而言,有如父母般的关怀、照顾。“可以寄百里之命”,就是可以
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地方首长,将地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交给这种人负责保
障了。这两点都很困难。</P><P>“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小事糊涂没关系,面临大节当头时,怎么都变动不了
才行。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临大节而不可夺,最有名的如文天祥、陆秀夫,可以
说是儒家的光荣人物。但是研究文天祥的生平,上半生风流放诞,花花公子,他做
太守的时候,歌姬如林,一天到晚喝酒听歌。可是当国家大难来临的时候,连与太
太儿女们告别的时候都没有。尤其难得的是从容就义。所谓“慷慨捐身易,从容就
义难。”而且他从容到什么程度呢?元朝的忽必烈,对他十分尊崇、十分重视,硬
是空着宰相的位置等了他三年,只要他一点头,就可以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忽必
烈和他谈过好几次,口口声声尊称他文先生,推崇他,要请他出来,他就是不答应。
这样坐了几年牢,最后一次和忽必烈谈话时,他对忽必烈说,你这样对我,推崇我,
我非常感谢你,也可以说你是我一个知己,既然是知己,那你就要成全我。忽必烈
见他在牢里三年,始终如此,知道实在没有办法了,于是答应他说,好吧!那就明
天吧!文天祥听了这句话,马上就跪下来说,谢了!谢了!在他三年坐牢的时候,
他的一个学生,恐怕他受不了而变节,备办了三牲祭品,并写了一篇祭文去生祭他。
文天祥照样吃了祭品,看了那篇祭文,然后让人转告他的学生,要他们放心,他绝
不会做对不起宋朝的事情。他的上半生,吃、喝、玩、乐,什么都来,可是“临大
节而不可夺”。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些人好像吊儿郎当的,但是不要因此而轻视他
们。看人要看大节。曾子说,这样的人是君子吧?的确是真正的君子了。</P><P>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孔孟思想所谓的学问,并不是读死书,不是之乎者也矣焉
哉的文言文,同时也不是的呢吗呀吧的白话文。儒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这一节
书上所提的这种人,这也就是真正儒家的学问所在。</P><P>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P><P>这几节都是记载曾子所讲的孔门学问的精华,下面等于是两个小结论。</P><P>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P><P>我国上古文化,两三千年前的士,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这是上古的政治
制度,也是社会制度: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所以
士是十字下面加一横。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士出来做官,
执行任务做公务员,就叫出仕。所以古代的士,并不是普普通通一个读书的青年就
可以叫士。士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办,一个士要想知道法律政治,须向官方学习。平
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不过当时没有这个名称。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
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
“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
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
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
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立场公
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
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这个道是领导,也是指道路。责任担得重,前面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
漫长的。社会国家许多事,要去挑起来,走这历史无穷的路。所以中国过去教育目
的,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我们现在的教育,受了西方文化的影
响,于是“生活就是教育”,由此一变而成“现实就是教育”了。换言之,“知识
就是钞票”,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所以我国文化中古代的教育
精神,和现在是两回事,两者处于矛盾状况。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看
来,是要变的,要回转过来的。不过在变、在回转过程夹缝中的我们这一代,几十
年来实在很可怜。但是我们对未来的还是要认识清楚,将来还是要走上这条路,这
是教育的基本目的。</P><P>下面的话是引伸,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那么重的责任?为什
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
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
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
西。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
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
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有没有得退休呢?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
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
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
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P><P>上面几节连起来,是用曾子所讲的学问修养,来说明孔门所传学问的道理、方
法与目的。下面又是文章的另一波澜起伏。</P><P>           文章自己的好</P><P>说到写文章,我曾和年轻的同学们谈到,为什么写不好文章:一开头面对稿纸,
已经害怕了一半,手里拿起笔又害怕了一半。笔和稿纸齐全了,却一个字都写不出
来。原因是在自己心里老想“我现在写文章了”,那就写不好。其实写文章没有什
么道理,拿到纸笔先不要当作自己写文章,当自己放屁好了,爱放什么尽管放,想
到就写。完稿以后,放下笔,自己再看,对与不对再作修正。就像房屋中的家具一
样,椅子放得不对,把它搬一搬,桌子的位置不好,搬一搬,几次一搬就对头了。
各个都会写文章,大家都说怕写文章,或说你的文章好,我的文章不好。写不好文
章,都是自己把自己吓坏的,没有自信,也就是不弘毅,这也要有点傲气,你的文
章有你的味道,我的文章有我的味道,我不好有不好的味道,也是文章,不能说不
是文章。一定要养成自己这种弘毅的气派,多写几回就成了,有什么难处?尤其现
在写白话文章,更好写了。至于说要成为一个文学家,那是另外一回事。平心而论
这要有天才,和艺术家一样。不会画画的,哭也哭不出一张画来。叫我画人物,鼻
子会像大蒜,眼睛会成凤梨。但是画家随便一涂,就对。这是天才。</P><P>现在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孔门弟子的编排,要来个波澜起伏了。上面讲了一大
篇高潮,用曾子的话来说明孔门学问。接着下面是一段平路了。老是高潮上去,像
演戏,也演不下去的。下面是引用孔子的话。</P><P>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P><P>这是孔门教育,作学问的内容。第一个是兴于诗,强调诗的教育之重要。兴于
诗的兴念去声,读如兴趣的兴。所兴的是人的情感,人都有情感,如果压抑在内心,
要变成病态心理,所以一定要发挥。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
一。古代所谓的诗,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古代诗与音乐是不可
分的,而且诗也就是文学的艺术。所以孔子说人的基本修养,要会诗。关于这一点
我常想到,从事严肃工作的,如政治的、经济的,乃至于作医生的人要注意。我常
常劝一些医生朋友学画,一个真正的名医,生活好可怜。我认为医生的太太都很伟
大,医生几乎没有私生活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忙到晚,一天与上百病人接
触,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一直下去,自己都要病了,尤其精神科的医生为然。我
对一位精神科的医生开玩笑说:“你也差不多了。”有一位荣民总医院的精神科医
生说:“你这话是对的。我当年做学生学这科时,那位教我们的老师,看起来就像
精神病的样子。精神科医生病人看多了,自然就变成精神病似的。”有人说官僚气,
我说这没有什么希奇,官做久了就自然是那个样子,习惯了;医生就是医生气,见
到朋友说人血压高了;商人一定市侩气。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都是现代心理学
上所说的职业病。某一行干久了,看人看事的观点,都惯于从这一角度出发。所以
凡从事严肃工作的人都要注意,过去这种生活上的调剂就靠诗,以艺术的修养作调
剂。所以过去的官做得大,文集也留得多,诗也作得多,这绝不是他故意这么做,
而是闲下来,有许多感情无法发挥,只好寄托在这上面。所以孔子说“兴于诗”。
例如王安石的诗与政治生活,几乎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P><P>但学艺术、学文学久了的人,有一毛病,就是所谓“文人无行”。一般说来,
认为真正纯粹的文人,品行都不大好,吊儿郎当,恃才傲物,看不起人。还有一个
最大的毛病,千古以来,文人相轻,文章都是自己的好,看人家的文章看不上。以
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人作诗一首吹道:“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乡,我乡
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说来转去,转了一个大弯,最后还是自己文章好。
所以中和艺术的修养,就要“立于礼”。我们一般人将学者文人连起来,事实上学
者是学者,学术专家是学者;文人是文章写得好,不一定是学者。有些人文章写得
好,如果和他讨论某一学问思想,如谈经济学、心理学等等,他就不懂了。曾经有
一次,各种专家学者和某大文豪在一起闲谈,那位大文豪听得不大耐烦,就问科学
家说:“你说电脑好,电脑会不会作诗?”使在坐无人答话。当然那位科学家也不
好怎么答,我出来代他答了,我说电脑也可以作诗,不过作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一二三四五,东西南北中”,也未必不是诗。抗战期间的汽车常抛锚,就有人改
了古人一首诗加以描写道:“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前行六七步,八九十人推。”
那也是诗,一个文人,光是文章好,没有哲学修养,不懂科学,毛病就大了。所以
光“兴于诗”还不行,要“立于礼”,立脚点要站在“礼”上,这个“礼”就是《礼
记》的精神,包括了哲学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成于乐”,最后的完成在乐。古
代孔子修订的《乐经》,没有传下来,失传了。《乐经》大致是发挥康乐的精神,
也就是整个民生育乐的境界。</P><P>              愚民政策</P><P>讲了孔子教育的方法、目标与内容以后,下面所说的一节,是另一个问题了。</P><P>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P><P>“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店,这句话也是孔子的“罪状”之一。照
字面上讲,“民”就是一般人,老百姓。“可使由之”,叫他做就是了。等于军队
下命令,目标正前方,距离若干,限几分钟到达。只下命令叫他去。“不可使知之”,
不可以叫他知道理由,绝对的服从。到了民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有好几个
人改这两句话。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说,孔子绝对民主,古人对这两句书,圈点句
读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各个知识都高了,可以公开选择投票,
给他们政治自由。“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还没有到达水准,“知之”,教育他,
训练他,先使他知。改得好像是非常好。</P><P>但又有人不同意,说康、梁的句读也错了,应该是“民可,使由之。”看看这
个社会、老百姓可以民主了,给他民主。“不可,使知之。”看看老百姓还不可以
民主的时候,“使知之”,要教育他。但不管他们怎样圈点,反正都是好心帮我们
孔夫子的忙,都是主张孔子是绝对民主,不要打倒孔家店,不必要乱批评。但在我
个人,早年也认为他们这样圈来圈去有道理。现在老了,有时脑子很顽固,认为不
必要另外圈点,就是原来那个样子。事实上对于一般人,有时候只可以要他去做,
无法教他知道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这是我根据几十年的经验来的。到今天为止,我
是这样的看法,也许明天更聪明一点,再改变也说不定。不过到今天为止,据我所
了解,有些人如果要他去做事,先把一切计划理由告诉他,他去做起来一定很糟糕。
好像带部队,下命令,三百公尺,限五十秒跑到,跑得到有奖,跑不到处罚。结果
跑到了,奖赏他就是了,他一定非常高兴。假如先告诉他理由,什么政治学,什么
心理学、什么学什么学的,结果他跑到半路上研究起心理学、政治学来了,目标达
不到了。据此回转来一想,孔子的话绝对的对,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事
实上有些人的头脑、程度、才具只能够听命于人,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领导人才。
曾有两位同盟会的老先生告诉我,国父孙总理很会说笑话,有一次在上海,大家坐
下来谈天,他问大家能够做些什么?大家说了后,回过来问他。总理说,我想了半
天,除了当领导以外,一无所能。这个话听来蛮妙的,实际上是老实话。大家仔细
一想,总理这句话绝对是对的,他就是天生的领袖人才,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相反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听命于人的,能成为非常好的干部。这种人如果去做领导
人,下命令,一定做不好。碰到这样的人只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另外,
我还有一个体会,天下的事业,都是浑小子闯出来的。到年纪大懂得多了,经验丰
富,别说去创业,赶公共汽车都怕被汽车碾了。懂是懂得多,可什么都做不成。所
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也是一句名言,不必去另外圈点了。</P><P>          社会动乱之源</P><P>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P><P>孔子说“好勇”,动不动爱打架,冲动。以国家而言,如过去有许多军阀好战,
那是好勇。“疾贫”,讨厌贫穷,受不了贫穷的苦。这两点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也可以连起来说,一个社会到了贫穷的时候,人就不要命,好勇了,是乱源。以社
会的观点来看历史,一个时代好动乱,一定是在社会贫穷、经济衰落的时候,这就
是所谓的“饥寒起盗心”。“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社会教育没落,道德衰
微,所有的人,心中没有爱人的心,大家自私,对失败、失足的人没有同情心,不
能包容,这是社会的大病态,时积日久,时代就乱了。如果研究社会、政治演变的
历史,都逃不出孔子这两句话的范围。一个普通人,要叫他只顾精神的修养,不受
物质上贫困的影响,发挥出坚强崇高的人格,这是做不到的。可以如此要求少数人,
不能要求一般的人。所以一到了整个社会贫穷,再加上教育的堤防崩溃,动辄好勇,
这样的社会,非变乱不可。到了“人而不仁”,以杀人、以消灭别人为乐,这就是
社会很深的病态了。有时以政治、宗教、社会、哲学的观点来看,好杀人的人,是
一种心理变态。如研究军事思想史时,同时也要研究许多人性。如在现代史料中,
有许多人研究希特勒,他就有性心理变态,这些都是乱源。</P><P>             知人于微</P><P>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P><P>上面讲了许多孔门教育的大原则。这里提出来,孔子对于个人教育的观点。也
是衔接上文之“疾之已甚”的注解。</P><P>已好几次提过才、德、学三者都周全具备的人并不多。以前政治上有个大秘密,
历史上聪明的帝王,喜欢用贪而能者。即使明知其品德不大好而才高的,派出来做
官,有时还睁只眼闭只眼,上面不大管,但这种人真能替国家社会做好事。有的人
非常廉洁,品格非常好,学问也好,可是笨得要死,不能做事。那就派到翰林院去,
地位高高的,可是搞了半天,在那里喝西北风。再举一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平定
天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个年轻时的同学赵普,他自己说没有读过多少书,后来
当了宰相,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抽屉里放的也是《论语》,有政治问题
解决不了,就翻翻《论语》,好像现在信宗教的人查经一样。</P><P>宋太祖喜欢晚上穿了便衣到大臣的家中走走,因为以前与赵普的家人都认识,
所以尤其喜欢到他家中。有一个冬天下大雪的晚上,赵普夫妻俩以为这样冷的天气,
大概皇帝不会来,不料后来有人敲门,皇帝还是来了。这一下可把赵普夫妇吓坏了,
因为当时南方还没有平定,当天下午进贡送来一批东西,他还没有向上报,赶快跪
下来接驾,奏明原因。宋太祖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公事明天早上再说。他仍在客厅
转来转去。突然看见贡品中有一个大瓶子,上面写好送赵普的,宋太祖大感希奇,
打开来看看,连赵普在内谁也没料到里面都是瓜子金。赵普夫妇吓死了,立刻又跪
下来奏明实在还没有仔细看过,并不知道是黄金。宋太祖说:“你身为一个宰相,
别人不知道,以为天下事决定在你书生之手。外邦既要送你这么一点东西,算得了
什么?你收了,照收不误!”不论宋太祖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了不起的。但另外一
个人曹彬,原来与赵匡胤是同僚,也是好朋友,他是五代时周朝的外戚。赵匡胤常
常约他去喝酒,他却坚持不肯,始终中立不倚,守住岗位。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
认为他人品好,和赵普一样重用。有人在赵匡胤面前打这人的小报告都打不进去,
这就是赵匡胤识人于微的地方。</P><P>这些故事,就是说才德俱全的人,就是国家的大臣,是社会上了不起的人物。
现在孔子也是说到才与德不能相配合的问题。中国文化经过周公整理集中起来,孔
子不过继承他的道统。周公从事政治,做国家的首相,有名的“一沐三握发,一饭
三吐哺。”就是他的典故。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来;吃一餐饭,三次把饭吐出
来,去接见客人,处理公事。一国的首相,内政、外交都要他办,所有来见他的人,
又从不拒绝,是如此的忙。不只是忙,他对于下面的人,所有的事务,如此尽心,
如此好的态度,这就是周公的才能与美德。如果真具有周公的才能与美德,但骄傲
看不起人,悭吝得连同情包容都不肯付出,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帮忙别人,勉励
别人,舍不得给人家一纸奖状的话,那也免谈了,他做出来的成绩,一定没有什么
可看的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
的美德,要不骄不吝。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情、包容和气魄。</P><P>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P><P>下面开始是第二篇的呼应,也就是为政之道的发挥,与学问修养达到外用的一
个重点。</P><P>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P><P>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而是为了
职业。跟着他求学三年,所为的只是“谷”,也就是“俸禄”。俸和禄是两回事,
前面“子张学干禄”中也曾讲过,“俸,是薪俸,就是现在的薪水,以官位的高低,
发给相当的代价,“禄”,则等于现在的实物配给,不过制度不同。如前清,一个
学生“十年窗下无人问”,为什么要苦苦急于考取功名?中秀才是第一步最起码的
功名,考中了就有禄,得到实物配给,可以维持生活。这是功名的方面,不问官位。
假使有功名再去做官,“俸”与“禄”加起来,数字就相当可观了。孔子当时这个
“谷”字就代表了功名和利禄。他说来我这里求学的学生,目的都在找职业,假使
求学三年而目的不在找职业,为学问而学问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孔子距现在两
千多年,可见古今中外,求学的目的,都为了待遇,讲好听一点,为了前程。</P><P>提到教育问题,感慨很多,很多人说现在的教育成了问题。我说中国的教育,
三千年来都是问题,也可以说世界上人类的教育问题,本来就存在。为什么呢?三
千年来的观念都是重男轻女,为什么重男轻女?男孩将来长大可以光耀门楣,光宗
耀祖,因此就望子成龙。而古代望子成龙最好的出路是读书,古人于是说:“万般
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当然现在不同了,这副对联要
改作:“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这是我个人观察现代化社会的感受。过去“万
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所有职业,以做官这个职业最好。“十年窗下无人
问,一旦成名天下知。”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一连串来的,几千年都是
这个观念。包括我们大家在内,当年在家开始读书,有没有这种观念作祟?在我个
人反省,不能说没有。如果严格讲学问的道理,有了这种观念的成分,就很不纯洁
了。到现在,因为西方文化一来,教育制度变了,教育的精神、方法都在变,变了
以后如何?看了几十年的情形,据我了解,与以前并没有两样,不过换了一个名称。
“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为了生活,这和我们所讲过去的观念,没有两样。</P><P>所以现在大专联考选科系,最好考上医科,将来当医生,不求人。因此教育的
目的一直是为了生活,由生活的观念一变,就是为了赚钱。除此以外,说是自己真
正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求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很少。并不是每个时代绝对没有
这种人,而是太少,这种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的,东西方都是如此。试看每个时
代的动乱,他真正的原动力是思想。而改变时代思想的人,往往当时默默无闻,乃
至穷死、饿死,可是后来他的思想却影响了整个时代。例如因满清入关而引发的民
族观念,是受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李二曲几个人的思想所影响。一直发展下
来,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民族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影响本世纪最大的马克思,还不
是穷死饿死的。当时他也没想到自己的思想,竟会影响了整个世界。我们现在就可
以看出思想问题的严重性了。像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生那么可怜,死后影响千秋
万代,没有空间的范围,也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真正的学问。可是一个读书人
开始念书时,说是立志为这种学问而学问的,那就太少了。孔子当年已有这个感叹,
更何况现在?我们要了解思想的道理,就要从这个角度去体会、去研究。</P><P>         入山唯恐不深的隐士</P><P>下一节孔子接着讲学问的道理与个人的修养。</P><P>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P>这个观念要配合《礼记》的《学记》和《儒行》两篇书来研究。《学记》就是
讲学问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儒行》是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怎
样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人格。人有很多种型态,形成各种不同的“人格”,并不
要求各个一律。可是哪一种个性,适合哪一种学问,要怎样培养自己,都有一个标
准。</P><P>现在孔子所讲的这一节,也等于《礼记》中《学记》和《儒行》两篇所讲的个
人问题。“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信仰的问题。服从真理,
要绝对笃信,还要好学。真理是不变的,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受区域环境的影
响,也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所谓“守死善道”就是守住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善
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好的思想原则。下面说到个人有了守死善道的抱负,就“危
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并不是滑头,而是保持文化的精神。危乱的时候,要有出
世的修养,危险的地方不要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思想一定有问题,最好不去。动乱
中的社会,不可以停留。“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两句话是中国人的隐士
思想。说到这里,有个值得讨论的大问题。</P><P>中国的历史文化,素来认为儒家、道家是分途的,绝对不能合流。道家多半趋
向于当隐士。说到隐士,问题就大得很。假使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就会感觉到一件
事很古怪:学问越高,道德越高的人,多半是退隐了,不愿出名,乃至于最后隐姓
埋名,连自己的真姓名都不要了。我们都知道张良的老师是黄石公,而黄石公只是
一个代号,究竟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他连姓名都不要了,对名利更看得毫无道
理。可是这一类隐士思想,在中国古代,自上古以来,一直存在。这是道家走的路
子。孔孟以后的儒家,则绝对反对隐士思想,而讲究用世之道,所谓学以致用。学
问那么好,对社会国家要有贡献,认为退下来做隐士是不对的,这是后世的儒家思
想。而后世儒家这种思想的依据,多半是提出孔孟的思想来反对隐士。事实上最能
影响历代政治的,是隐士的思想。如果以西洋文化的政治思想来说,中国的隐士思
想有点像所谓“不同意”的主张,但并不是“不合作”,“不合作”又是另外一个
观念。西方文化现在还保留这一思想形态,如民主社会的投票,不投同意票,也没
有投反对票,可就是不同意的意思,先保持自己的立场,这还只是勉强的比喻,可
是中国历代政治受隐士思想影响非常巨大。</P><P>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如汉高祖时代的商山四皓。所谓皓是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
从秦始皇时候就当隐士不出来的四个老头子,学问很好,名气很大,道德很高,可
是不出来。到了汉高祖的时候,年纪很大,须发都白了,被尊为四老。汉高祖当了
皇帝,请他们出来,他们认为汉高祖不会礼贤下士。因为汉高祖好谩骂,喜欢开口
说粗话,他还没有得天下以前,对跟着他的那些知识分子,看见他们就讨厌,把人
家的博士帽子拿来当便器。陆贾劝他要尊重读书人,他说:“乃翁天下马上得之。”
照现代的白话:“老子的天下是打来的,你们噜苏什么?”后来天下太平了,知识
分子出来替他摆布了一下,他才尊重读书人。这也是陆贾告诉他:“乃翁天下马上
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的善意结果。汉高祖是绝顶聪明的,他问该怎么办?告诉他
要建立制度等。制度建立以后,第一次上朝,他坐在上面当皇帝,这个味道很好,
这时才认为读书人有道理。于是礼请商山四皓出山,他们不答应。后来他要立太子
传位时,宫廷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汉高祖几乎要把吕后所生的孝惠帝——当时的
太子——废掉,改立他所喜欢的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P><P>吕后问计于张良。张良就告诉吕后,只要孝惠帝——当时的太子把商山四皓请
来,汉高祖就不敢废太子了。吕后果然教孝惠帝以卑辞厚礼把商山四皓请来为上宾。
汉高祖见到这情形,就告诉戚姬,o(︶︿︶)o 唉羽已成,连自己请不到的商山四皓都请来
了,改立如意为太子的事免谈了。这就看到政体问题、社会的思想问题,为什么学
说思想对政治发生如此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隐士的重要。</P><P>隐士们后来到魏晋被称为高士。有一本书名《高士传》。高士即高尚之士,学
问很好,才干也高,也许出来可为治国的大才,可是一辈子绝不出来做事。当然,
不出来也有好处,否则出来万一做不好,这一辈子英名也没有了。越不出来越高,
有人一辈子做“高士”。到了宋朝则称“处士”。当然,有的处士是怕考试考不取,
故意当处士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因此名气越来越大。有时候皇帝特别起用,不
经考试还可以做做官。当然真的处士还是有,宋代有这样一位处士名叫杨璞,宋真
宗请他,他不出来,后来硬是下命令给地方官,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逼他出来了。
到了京师,真宗对他很客气。问他说,先生一路来,一定有很多人送行,其中有好
的诗吧!他说只有我的老伴送了我一首诗。真宗说,夫人的诗一定很好。于是要他
念出那首诗:“更勿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
头皮。”真宗听了哈哈大笑,留他在京里玩了几天,就送他回去。他和同时的种放
一样,都是真正的处士,硬不想出来。</P><P>另外像唐朝武则天时的卢藏用,因终南山地近京师,倡言隐居,结果被征召入
朝为官,这又是处士的另一种手段了。所以后来成语所说的“终南捷径”就是指这
么回事。陆放翁曾有一首是批评也是称扬隐士的诗:“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
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P><P>后世儒家认为这些“不同意”主义的隐士、高士、处士们,很可恶,不应该。
而认为有学问的人们应该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为什么一辈子作学问不肯出来?他
们就说孔子是骂隐士的。在后面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碰到好几个当
时的隐士,都挨了骂。那么孔子挨了骂后怎么讲呢?下论中就讲了很多。孔子说“鸟
兽不可与同群”,后世的儒家就引用这句话,解释为孔子不同意这些人,骂他们是
鸟兽。这个话解释错了。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对隐士非常崇敬。所不同的是孔子的
圣人胸怀,对于社会国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知道挽救不了,可是
他硬要挽救,做了多少算多少。孔子所以为圣,就在这里。明知道这个人救不起来,
我尽我的心力去救他,救得了多少算多少,这是孔子之圣。隐士们的道家思想,则
救不起来就不救。这时中国思想的两大主流。道家对时代思想的潮流,视之如山洪
的暴发,挡是挡不住的,一定要去挡就是傻子,必定被冲走。如要挽救的话,就估
计山洪的力量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衰微下去,先到那衰微处的下游,稍稍一引导,
就引进了河川渠圳。儒家的思想则不然,对于时代的趋势,也视如山洪暴发,挡是
挡不住,但是要跟着这股山洪旁边跑,在沿途看到洪流中的人,救一个算一个,一
直到某一有利的形势,将洪水导入河川渠圳。这两种思想都对。孔子认为道家走隐
士路线,站到下游去等待也没错。所以他讲“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句话仔细一研
究,孔子是赞成的,并不是反对。鸟类是高飞的,要高飞的就高飞去吧!野兽是生
活在山林里的,自然就在山林过他们的生活。而我是人,既不能高飞,也不想入山
林,我就做点人世间的事情吧!</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秀才未必知天下事<P>说了半天,就是解释“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
见孔子还是赞成隐士思想。他说如果真有救人救世的本事,而当前的机会不属于我
的,你也没办法去救,那么先要保护自己,充实自己。所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在下面“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
贵焉,耻也。”是进一步告诉我们,如果社会渐渐上了轨道,有才能的应该对国家
社会有所贡献,倘仍无法贡献,还处在贫贱中,那就是身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耻辱。
如果在一个动乱,不上轨道的社会中,安享富贵,或是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不
正当的途径取来的,这也是不对的,可耻的。</P><P>跟着这几句,便又说出真当“隐士”的客观态度。</P><P>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P><P>这句话问题又来了。</P><P>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是身居官职,最好不要随便谈论批评政事。真当隐士的
更须要有如此的胸襟。这几句话,我们要常注意。现在顺便告诉大家一些有趣的经
验。我不是学者文人,但常与学者文人接触。学者文人最喜欢谈政治,而且他们对
现实的政治,几乎没有满意过的,尤其学自然科学的学者,更喜欢谈政治。我的结
论是越外行的越喜欢谈内行话。不知大家的经验如何?</P><P>据我所知,文人更喜欢谈战争,开口就是应该打。他们可不知道打仗的难处,
自己又没有打过仗,也不知道怎么打。等于有人在街上看到别人打架,自己在旁边
吆喝着大声喊打,可是叫他自己来,只要一扬拳头,他就先跑了。这就是历代文人
的谈战争。知识分子喜欢谈军事、谈政治,大多数绝对外行。所以我常引用孔子这
句话对他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答道:“这有什么难?”我说:“你
我知不知道基辛格此时此刻看的什么公文?说的什么话?你我所知道的情报、资料,
都是从报上看来的,并不是第一手资料,可靠性大有问题。就算是可靠的,在报纸
上发表出来的,还是有限,不知道还有多少不能发表的,而且和此刻的现况,又相
隔很遥远了。像这样如何可以去谈政治?而且政治绝对要靠经验,不是光凭理论的。
你说某某不行,你自己来试试看,毫无经验的话,不到三个月就完了。所以孔子说
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位置上,不能真知道
它的内容。以很具体的事实来说,荣民总医院某手术室,此时在为某一病人的某一
病开刀,你我能知道吗?即使自己亲人进手术室接受治疗,而我们被关在门外,他
在里面危险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只隔薄薄的一扇门就不知道。所以‘谋其政’
不是想象中的简单,要在那个位置上才能执其政、谋其政。”</P><P>很不幸的,孔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用来做滑头话,作推托词。甚至,有些人看
见别人用这句话作挡箭牌,都误认为是跟孔子学滑头。所以打倒孔家店的人,也把
这句话列为“罪状”之一,把罪过弄到孔子身上了。事实上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
以致用,真正的学问,要和作人做事配合。他也是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有一点
还不了解,还无法判断时,不要随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因为真正了解内情,
太不容易了。</P><P>           文化复兴运动</P><P>  子曰:师挚之始,关雄之乱,洋洋乎,盈耳哉!</P><P>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
鲁国,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朝
的衰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孔子急于从事文化的复兴来力挽狂澜。他先从礼乐入手,
《诗经》也可以说是乐的一种。《关雎》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之乱”的“乱”
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千万注意。古代这个“乱”字含有“乱”的反面
意义在内,就是“治”的意思——秦汉以上的书,会这样用,唐以后大多都不会这
样用。比如“毒”字,在秦汉以前,有治疗、痊愈的意思,譬如有人砍了我们一刀,
是伤害;而我们手上或脚上生了疮,医生锯下我们一条手臂或一条腿,就不算伤害,
反要感谢他的治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文字少的时候,就有许多字义是借用
的。</P><P>“师挚之始”,师挚是当时管理鲁国文化的大乐师——不是乐队的大乐师,勉
强说,相当于文化局长,但不只是一个做官的,他本身是个专才。孔子这里说,鲁
国文化经过整理,新旧文化交流以后,非常悠美。可是跟着而来的,下面孔子又讲
到文化思想,又提出他的感叹了。</P><P>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P><P>孔子感叹当时的社会,一般人的思想与个人的修养,犯了三个大毛病。这三个
大毛病,不止是孔子当时的社会如此,在我们看来,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尤
其现在看来,格外同意孔子的这三句话。许多人“狂而不直”,“狂”本来不是坏
事,孔子也欣赏狂狷之士,虽然还不够标准,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
都成为圣人。因此退而求其次,至少是狂、是狷,还有可取之处。“狂”就是豪迈
慷慨,心地坦然,交朋友,不对就是不对,说了他,他并不恨你,这类的典型为狂。
“狷”,毫不苟取,不义之财一点都不要,不合理的事情绝不做,很保守,个性独
立而很有道德修养为狷。孔子认为假使没有君子之人,那么狂与狷这两种也不错。</P><P>有一个朋友,在大陆曾当过省府委员、厅长一类的职务,他狷介得使人有点怕
他。就如我和他坐公共汽车,我替他付了一张公车票,他一定要想办法下一次替我
付回一张。这种人非常可爱,一毫不苟取,一毫不苟与。还有一个朋友,抗战时在
某单位工作的廖先生,学问好,道德也好,我非常敬重他。一九四九、五○年,我
到了台北,有一次和他约会,他坐汽车到衡阳街和我见了面以后,就下车,和我坐
一辆三轮车走。照他的习惯是走路的,坐三轮车还是依我的习惯。所以换车,是因
为他到衡阳街是公事,和我见面后的活动是私事,就把公家的汽车放回去。他这种
不苟取不苟与的精神,我非常佩服。胜利以后,他奉命到上海接触金融界,很多金
融界的巨头都在座,而他穿一套旧中山装,像个乡巴佬一样到场,大家都不认识他。
他晚年信佛,住在观音山的戴公祠。廖先生临死的时候,好像预先知道,早几天就
约一些好朋友当天去吃饭。饭后洗好澡,穿好衣服,邀朋友们一起和他念佛。念着
念着他不念了,不动了,就这样去了。这是很妙的。这位朋友,的确做到了狷介,
做官几十年,就如此清白。像廖先生临死时的从容自在,真可算“仰不愧于天,俯
不作于人。”一点没有牵挂,很坦然,而且早一个星期就知道。所以道德修养与生
死来去,都有关系,“狂而不直”,有许多人狂,豪迈得很。但是假狂的人很多,
内心不正直,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毛病。</P><P>“侗而不愿”,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一个人貌似忠厚,而
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倥倥而不信”,有许多人自己是空空洞洞
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的作一辈子人。“吾
不知之矣”,孔子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这三句话,
也就是孔子当时看时代在变乱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能直,老实相而内心
并不厚道;再加上非常浅薄,浅薄到没有内容,还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又
不好好求学。因此孔子很感叹。事实上一个乱离的社会,这都是必然的现象。我们
今天处于这个时代,看到一些人物,也有孔子同样的感叹:“吾不知之矣!”这句
话很幽默,意思是说实在不知道这部历史将变成什么样子。</P><P>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P><P>这是以正面言论结束上面的话。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
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
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学
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
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大家要特别
注意。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对这句话更须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以上的
朋友,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加努力,就要落伍
被淘汰了。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
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我看到几位中年朋友,的确是值得佩服。
家里藏书非常多。他们的年龄,都快到六十岁了,每天公事非常忙,夜间读书每每
到两三点钟才睡。因此他们的学识、能力,不断在进步。所以这一点习惯一定要养
成。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书的习惯养成了,要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
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事。</P><P>             三代之治</P><P>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中国
历史哲学的一个标准。儒家在历史上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P><P>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P><P>“巍巍乎”三个字,大家都知道是崇高、伟大的意思,用白话可以写到几十个
字的句子,古人三个字就形容出来了,甚而可以只用一个“巍”字,就表达出来了。
这不去管他。孔子说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这三代是著名的“公天下”。这种
帝王位置的传替叫做“禅让”,禹以后变为“家天下”,但并不是禹的本意,因为
禹所传的人,没有找对,后来才又找到禹的儿子继承下来,这才变成家天下。大家
要研究“公天下”的道理,千万要注意前面提到的《伯夷列传》。这篇书很难读的,
这篇书懂了,对于中国的历史哲学大概也就懂了。这样才能了解司马迁对于历史哲
学和人生哲学的观点。</P><P>说到司马迁的文章,也可以说有一点坏道。何谓“坏道”?世界上骂人文章写
得最好的,是司马迁;批评文章写得最好的,也是司马迁。好在字面上看不出来在
骂人,也看不出来在批评人。他写了《史记》以后,在一封给朋友的回信《报任少
卿书》中,就说写了这部《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们幼年读书,只知
道司马迁的文章写得很美。把整篇文章一读,觉得司马迁牢骚大了,都在骂人,牛
也吹大了。他说周公汇集了中国文化,到孔子是五百年。孔子整理、发挥了中国文
化以后,到他司马迁时,中间又是五百年。于是由他来写《史记》。他的意思就是
说,这一千多年以来,除了周公、孔子和他司马迁以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思想。他
认为自己写了《史记》,没有人看得懂,只好“藏之名山”,等到将来有人看得懂
的时候,再“传之其人”。</P><P>他在《伯夷列传》中,对于“公天下”的历史哲学道理,在第一节中就说得很
有条理。他的意思说,不要以为古代“公天下”的“禅让”是那么简单的。他说尧
年纪大了,要找一个继承人,找到了舜。舜是一个大孝子,尧才把他找来,并没有
立即让舜当皇帝,要他从基层工作做</P><P>起,各方面的事情都做,给他经历,训练他,一直经历了几十年,然后才把国
家政权交给他。所以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上说“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这句话表
面上看,只是普通的感慨,毫不相干的字眼。但透过这些字眼,才会知道思想的背
景。他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替国家做事的人,要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加上道德才能,
经过考察又考察,认为可以传位才把帝位交给他。这表示传天下并不简单,而是非
常困难的。舜找禹更慎重了,当时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没有办好,犯罪被杀掉了。
舜再用他的儿子禹来治水,大禹治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胼手胝足,自己下去做
工,九年在外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九年中在外工作,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
都没有时间回去,(也有人唱反调,写反面文章,说这是故意假装给人看,目的想
当皇帝。事实上也可以说作此批评的,没有行政经验,一个真有责任心的人,实在
会忙得没有时间回家。)然后也是做了几十年,舜才把帝位交给禹。这是《伯夷列
传》讲到历史哲学,然后讲到人生,叙述伯夷、叔齐放着国君不当,当隐士去,两
个人逃了。为什么从尧舜禹三代的禅让,说到伯夷叔齐的不当皇帝?为什么有人皇
帝不当,有人想当皇帝当不到?他没有点明,这篇文章很难懂吧!这就是人生观点,
等于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所以这篇《伯夷列传》,上面是
说传位之难,下面则说有人可当皇帝还推掉不想当,可是他没有说明,要读者自己
去体会。现在我们不讲这篇文章,到此打住。</P><P>司马迁是非常推崇孔子的。在孔子的观念中,尧舜禹三代,统治天下,为全国
的皇帝,“而不与焉”。心里没有觉得当皇帝可贵,而看得很平淡,真正做到只是
服务,并不觉得权势可贵,因此这是真正的伟大,真正的崇高。</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接下来便说到帝尧。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没有资料的记载。所以孔子讲历史,姑且把他
切断,从尧开始。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尧以前为远古史,只好从甲骨文及古物的发
掘来研究。孔子叙述历史,自尧开始。他说伟大的尧,他的道德成就有如天一样崇
高伟大,天的伟大不是说天的空间大,这个天不是物理世界的天,上古“天”字是
一个抽象的代名词。天的伟大在于天生万物于人,而自己既不表功,也不要求回报,
更没有要求大家感谢,自然的,生就生了。道家的思想,教我们人类的胸襟,要效
法天地,只有付出,没有收回。儒家也有这种思想,所以说尧与天一样伟大。

    讲到这里,又涉及人生哲学及思想背景的问题了。中国儒道两家,都晓得天的
伟大,教我们效法天地,这是正面的看法。但有人从反面看,最著名的是张献忠的
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一连七个杀字。
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我们可称它为张献忠的哲学。有些人的哲学思想很难解说,
张献忠的哲学,从反面来看也有他的道理,但研究以后,最后正面的道理还是会显
示出来,这是说到“天”字的引伸。

    孔子说天的伟大,唯有尧效法。古文中的“则”字,观念上就是法则,单用这
个字作动词,解释起来就是效法的意思。孔子说尧的政治胸襟、政治气度,是效法
天一样的伟大,只有付出,布施于大众,不期望收回一点。“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像海水一样波澜壮阔,浩瀚无边。他的伟大是无法以言辞形容的。“巍巍乎!其有
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说尧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的光辉,是替中华民
族开启了文化的传统。这一节是孔子评论上古历史哲学的观念,非常推崇这三代。

                民主乎?专制乎?

    从这一点研究孔子思想,以现代观念来说,孔子非常主张民主。为什么呢?我
们知道《中庸》是他的孙子子思著的,《大学》是曾子著的。孔子的学问传给曾子,
曾子著《大学》,我已经说过。现在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许多人以为《大学》、《中
庸》就是孔子思想。在学术的立场,严格地说,这观念是不对的。只能说《大学》、
《中庸》是承袭孔子的传统思想。

    子思的《中庸》与《大学》的观念有差别,《大学》的观念与《论语》中的孔
子思想又有差别,这是要注意的。

    为什么谈到《中庸》?《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著的。子思是跟着曾子学的,
曾子是跟孔子学的,前后三代。子思在《中庸》里说到孔子文化思想的根源,“祖
述尧舜,宪章文武。”推崇的是尧舜,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孔子,可以从他的孙子子
思来取得旁征。近代有些人批评孔子是为后世帝王帮腔的,这是不对的,其实孔子
处处在推崇尧舜的“公天下”。而“公天下”以现在的观念而言,绝对是民主的,
但是这个话也有问题。有些美国学者来讨论中国文化,我常常告诉他们要注意,一
个政治学、一个军事学都是无法作结论的。古今中外的政治无论帝王政治、民主政
治、专制政治、各种各样的政治,都被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玩过。究竟是哪一个政治
体制好?哪一个政治体制绝对的对?谁敢下这个结论?当然有人下,那就是书生—
—书呆子。在理论上乱下结论可以,在事实上无法下结论。我说,你们现代西方文
化的民主,都以美国式民主作代表,与法国式、德国式的又不同。依我的看法,你
们现在美国式的民主,是真正的专制,是资本家在专制,是假民主,真专制。但如
果真懂了中国过去的帝王制度——先不必谈秦汉以前,就说秦汉以后的帝王,真正
好的皇帝是很难当的,如唐太宗、宋太祖这些好的皇帝真难当,常常在御前开会时,
遇到一些公正的宰相,把皇帝的命令挡回去,或是“留中不发”,还有些大臣“面
折廷诤”,当面跟皇帝顶起来,因为他希望自己对历史有交代。我们在历史记载上
常常看到这样的大臣或御史,明日准备上朝廷诤,先一夜在家思安排好后事,棺材
都买好,告诉家人届时如不回来,就去收尸,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对历史负责。皇
帝碰到这样的大臣,也只好依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说真正研究中国过去的专制政治,
是假专制,真民主。

    这里孔子更表达出这个道理来了。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
    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
    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是孔子就历史哲学,对人事的评论,这中间我们要特别注意。

    前几段提到孔子对于三代的推崇、赞叹。这里提出来,舜为什么为中国文化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他有优秀的干部。领袖固然重要,干部更重要。换言之,干
部难得,领袖也难当。舜当时期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
伯益五个好干部,天下就大治了。我们要特别注意,仅仅五个人就可以把天下治好。
我们研究历史,可以发现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代,真正平定天下的,不过是几个
人而已。汉高祖靠手里的三杰,张良、萧何、陈平而已。韩信还只是战将,不算在
内。当然汉高祖也能干,很懂得采纳意见。汉光武中兴所谓云台二十八将,还不是
中心人物,真正中心人物也不过几个人。外国历史,意大利复兴三杰,也只三个人。
每一个时代的治乱,最高思想的决策,几个人而已。启止是国家大事,据我个人的
经验所见,所体会的,不说大的,说小的,大公司的老板,我认识的也蛮多,曾看
到他穷的时候,也看到他现在的发达,如旧小说上所说的“眼看他起高楼”的,也
不过两三个人替他动脑筋,鬼搞鬼搞就搞起来了,不到十几年,拥有千万财产的都
有;个人事业也是如此。所以人生难得是知己。个人事业也好,国家大事也好,连
一两个知己好友都没有,就免谈了。如果两夫妇意见还不和的更困难了。所以孔子
这个话是有深意的。《易经》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志同道合,
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这股精神力量可以无坚不摧。周武王也说,他起来革
命,打垮了纣王,平定天下,当时真正的好干部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当中,一
个是好太太,男的只有九个。孔子说“才难”,真是人才难得。这里孔子对学生说,
你们注意啊!人才是这样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吗?“唐虞
之际”,尧舜禹三代以下一直到周朝,这千把年的历史,“于斯为盛”,到周朝开
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八九个人而已。周朝连续八百年的治权,文
化优秀,一切文化建设鼎盛。但是也只有十个人把这个文化的根基打下来,而这十
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只有九人。但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
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还不轻易谈革命,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

    这个历史哲学,孔子讲的是“才难”。我们知道清代乾隆以后,嘉庆年间有个
怪人龚定庵。今天我们讲中国思想,近一百多年来,受他的影响很大,康有为、梁
启超等等,都受了他的影响。他才气非常高,文章也非常好,而且那个时候他留意
了国防。外蒙古、满洲边疆,他都去了,而且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发生,都是边疆问
题。事实上边疆有漏洞,西北陆上有俄国,东面隔海有日本,将来一定出大问题,
他也狂得很,作了一篇文章,也讲“才难”。当时他说天下将要大乱,因为没有人
才,他在文章中骂得很厉害,他说“朝无才相、巷无才偷、泽无才盗。”连有才的
小人都没有了,所以他感叹这个时代人才完了,过不了多少年,天下要大乱了,果
然不出半个世纪,洪秀全出来造反,紧接着,内忧外患接连而来,被他说中了。这
就是说兴衰治乱之机,社会安宁的重心在人才。

    不过龚定庵是怪人,不足以提倡。他怪,出个儿子更怪,他儿子后来别号叫龚
半伦,在五伦里不认父亲。他更狂,读父亲的文章时,把他父亲龚定庵的神主牌放
在一边,手里拿一支棒子,读到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敲打一下神主牌,斥道:“你
又错了!”这就是龚半伦,人伦逆子中的怪物。

    前面一节我们提过,孔子的文化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谓祖述的
祖,就是自古相承的一惯传统,孔子是承继尧、舜、禹这个一贯的思想。宪章的内
涵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等。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宪章精神都
由文王、武王时代确立了牢固的基础。老实说,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真精
神,都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所弘扬的儒家思想。前面从尧、舜而讲到周
代,现在最后的结论讲到禹。

               大禹和墨子

      子曰: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
    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

    我们研究孔子全部思想,他一直是推崇大禹的。这里“无闲”的“闲”,就是
现代文字的“间”字。“无闲”就是没有办法可以挑剔,挑不出禹的缺点,“菲”
是薄的意思,就是说禹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自奉甚俭。关于“致孝乎鬼神”这
一点,牵涉到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大问题。这里的鬼神不是我们后世所讲的鬼神。夏
禹以后,中国文化里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孔子、孟子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候,
诸子百家中,墨子对文化思想影响很大。他不但“尚贤”、“尚同”且“尚鬼”、
“尚天”。

    说到这里,必须引伸说明一下墨子的思想,因为他和这一节大禹的文化有连带
关系。墨子在孔子之后,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然
受了孔、孟思想很大的薰陶,但在无形中影响最大的,还有墨子的思想。因为墨子
的思想,经过演变,后来和中国的侠义精神合流,又另开一个局面。就以我们中国
文字中的仁义两字来说,仁字在外文中有同义字。而侠义的义字,从墨子开始,特
别强调,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在外文中,还没有同义的字。为了朋友,
守信重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付出。曾子所谓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
命”的思想,就与墨子思想相同。我们中国文化精神,受墨子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大,
普及于社会各阶层。这是一个专题,在此只是提起大家注意而已。想研究中国思想
史,更要特别注意墨子的思想。他思想中的“尚贤”,就是讲贤人政治。“尚同”
与“兼爱”,就是提倡和平、博爱的精神。墨子一生就这样实行他的主义,“摩顶
放踵以利天下”地专门为别人效劳,乃至国际间的纷争,由他出来,也就可以调停
了。说句笑话,现代的基辛格还没有资格跟他提皮包呢!历史上记载,宋楚相争,
他一个人去调解,劝两个国家不要打杖。楚国见他来了,知道辩不过他,于是请第
一流的工程师,好比现在的原子专家——公输班和他谈判。墨子问他,你认为可以
征服宋国,有什么凭恃呢?公输班搬出最新式的武器,墨子一一封死他,告诉公输
班,你所有的武器,我都有制服的方法,你如打别人,我就攻击你。最后公输班说,
武器上我都不及你,但我最后一样武器,你就没有办法。墨子说,我知道你现在想
把我杀死,但是我告诉你,这没有用。因为我的全部学问,在我的弟子中,已有很
多人都会了,你杀了我一个墨子,还有千千万万墨子出来,最后你还是要失败的。
因此这场国际战争没有打起来。墨子是不是这样做呢?是这样做的。他的弟子门人,
在战国时代,无形中形成一股力量,在很多国家里,都有墨子的学生,他们的中坚
领导分子称为“钜子”。所以中国特殊社会的组织,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

    有一个当时在秦国的“钜子”,也就是墨家这个组织在秦国分支机构的负责人,
在社会上很有声望和地位,他只有一个独子,犯了罪,依法一定要判死。但秦王一
问,知道是位闻人的独生子,所以下令特赦。这位钜子就去看秦王,他除了致谢以
外,表示国法可以特赦,但是“墨家”的家法不能容。后来这“钜子”还是把自己
的独子处死,对秦王作国法的交代。可见墨子当时组织自己的学生是如此严密,而
且为了社会上的公正,国法能赦,而墨家的家法却不能容,真正做到了法律之前,
人人平等。由这段历史,就可见墨子的思想、组织、作法对后世影响的巨大。

    《墨子》这本书是比较难读的,他的理论,非但“尚天”,崇拜天,而且也尚
鬼。这个“鬼”字,我们也曾就文字的构造上解说过,中国人所说的鬼,究竟是什
么东西,很难界说。所以画家最好画的对象是鬼,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怎么画都对,
越难看就越对。殷商时尚鬼,宗教气氛最浓厚。如研究中国信奉什么宗教,没有一
定,样样都信。尤其现在还新兴了“五教同源”,如红卐字会等类团体,把孔子、
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五位教主,都请在上面排排坐。中华民族是喜欢
平等的,认为每个教主都好,所以五位一起供奉。殷商的时候就“尚鬼”——重视
鬼神。墨子是宋人的后裔,宋就是殷商的后裔,所以墨子的思想,继承了宋国的传
统。孔子本来也是宋的后代,但孔子的祖先一直住在鲁国,而鲁是周人文化的后裔。
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文字没有统一,交通没有统一,各地方的思想
不同,有如现在的世界形态,美国与法国,各有不同的文化。墨子的思想又尚天、
又尚鬼。前些时,一位学生要以墨子思想作论文,他说墨子思想非常崇敬天,与天
主教的教义有相同地方,但是我告诉他要注意,墨子思想也尚鬼,而天主教、基督
教就不同了。翻开《墨子》来看,他把鬼的权力说得很大,也就是过去中国民族思
想的共同信仰。人如做了坏事,鬼都来找的。好的鬼则可以保护人。所以我们讲了
几千年中国文化,民间所流传鬼会找坏人的观念,并非孔子思想,乃是墨子思想的
传承。墨子这套思想的源流,是远溯自夏禹的文化,我们真正研究起上古史的中国
文化来,便很费事了。

    中国近代六七十年文化思想是最乱的时代。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期间,用西方
人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再加上日本人的观念,把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贬得一塌
糊涂,说什么尧是香炉、舜是烛台、禹是大爬虫,这是日本人诬蔑我们文化的鬼话。
但过去我们有许多学者,居然相信这套鬼话,搬回来骂自己的文化,直到现在还在
流传,我们现代的学术界就这样可怜!所以严格研究起来,中国历史还有许多资料,
为外国人所不承认。外国人不承认有他的道理,如果他把中国文化推崇得太高了,
又把他自己的民族文化摆到什么地方呢?可是我们中国的学者和留学生,跟着外国
人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乃至接受西方的观念,这是非常令人悲痛的事情。也就是
先把自己的文化思想破坏了,才会走上这条路。仔细研究起来,这种现代文化的演
变,是构成一个专论的重要课题,可以写成一本大书。

    我们现在说到禹,以我们中国文化自己的讲法,在道家的观念里就多了。道家
说禹的本事大得很,当时他画符念咒,役使鬼神,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
发出来。究竟事实如何,便不得而知。这方面的传说太过虚玄,太过神话了,所以
一般人难以相信。不过我们现在不管这两方面——禹是爬虫或是能役使鬼神的神
人,有一点要认识: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以农
立国的民族精神,是禹开始的。所以尽管是推崇尧舜,在尧舜时代,政治好到什么
样子,我们暂不去管他。但那时的地理环境,还在洪水时代,没有多少人口,这么
大的国家泛滥了洪水,只是一些高山露出了山峰。到了禹治水以后,农业基础奠定
了,文化才开始成长。所以孔子对禹是“吾无闲然矣”,没有一点办法可以挑他的
毛病。可见孔子对他的推崇是多么的伟大。他说禹自奉这样节俭,又非常崇敬鬼神。
当然由孔子这句话,可知禹王当时对于神秘的学问是如何的重视。“恶衣服,而致
美乎黻冕。”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时候,没有穿上礼服,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穿得破
破烂烂,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但是他对政治的制度,国家的礼服,制定得美仑美
奂。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由穴居巢处,发明了衣服以后,还没有规定什么格式,
到了禹王才制定格式。“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历史上记载,禹虽为皇帝,他
住的宫殿,还只是一个茅草棚,所谓“茅次土阶”,上面盖的没有瓦,只是一些草;
前面的台阶,当然没有水泥,连石块也没有,只是用泥巴堆起来,“而尽力乎沟洫”,
尽心尽力办好水利。孔子对禹有这三个观点,所以他说禹对于中国文化有这样大的
贡献,实在无话可讲,没有一点可以批评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子罕第九</b></FONT></P>
<P>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第九篇《子罕》,可以说是第五篇《公冶长》、第六篇《雍也》两篇内容的引
伸。多半是讲孔子的思想,与学问教育的观点,以及一般历史思想观念的阐扬。第
一句话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由这一篇的记载,就知道孔子平常很少讲“利”。
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钱财而言,而在这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利
害关系”的意思,我们听了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大服气,因为我们平常也似乎不大谈
利害的关系。其实不然,仔细研究起来,尤其研究历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随时
随地,打利害关系的主意。尤其春秋战国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外交,
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荀子、韩非子,尤其韩非子有
一篇《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在春秋战国时候还没有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
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同
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
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荣获功名地位。所以这句话中“利”
字的涵义,我们先要了解。对人“说之以利害”,几乎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
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由这一篇书看,孔子讲不讲利害?
“罕言利”,并不是绝对不讲,而是很少讲。如果我们想象到一个圣人,绝对不讲
利害关系,那也是过分地“高推圣境”,是绝不可能的事。

    其次,孔子讲不讲命?后世以算命看相的“命”为命,但是这里的命是广义的,
包涵生命来源的意义而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说生命的来源,尤其说生命是
神所创造的,几乎每个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但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科学,一直到
现在,究竟生命的来源怎样?还没有搞清楚。从这一点,可见人类文化,不论东方、
西方,都还幼稚可笑,对人类本身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宗教家解决不了而演变成
哲学,哲学家解决不了而发展成科学,科学家分门别类去追究,向太空、向物理、
向医学追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中国人不大追究生命来源这个问题,
尤其孔子思想,在下论中就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问,所以对于“命”,
孔子很少讲。因此,学校里念哲学的人、教哲学的人,并非真通哲学,只能说是替
哲学家传播哲学知识。真正哲学家,都不是学哲学出身的。曾有一个在日本学医的
学生说,学了医以后,感到痛苦,反而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发生许多怀疑,所以
需要学哲学,否则脑子要崩溃。他这个意见很对,但丛书本上学哲学很糟糕,结果
只成为一个哲学书呆子,而不是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大多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像
现在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一个医生搞出来的。很多人懂得哲学而不是哲学家,譬
如乡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就是大哲学家。去问一位乡下老太太,这样大热天为
什么还工作得那样辛苦?她说:“命不好啊!”这是大哲学家,她辛苦了还是心安
理得,没有烦恼痛苦。真有哲学知识的人,没有她痛快。所以有许多学哲学的,最
后学疯了,究竟人生为了什么?越搞越不清楚,后来觉得人生没有道理,为了解决
自己,弄到只好自杀,这就是不懂命。孔子在教育方面,知道哲学上生命来源的道
理,很难讲得清楚,所以很少讲。

    第三,孔子很少说“仁”,这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讲中国文化,动辄讲孔子,
而且动辄讲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现在我们根据《论语》,至少它的内容是孔子学
生们直接的记载,这不能不承认的。而这里说孔子很少说“仁”是什么。我们都知
道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但这里又说孔子很少讲仁;再说《论语》第四篇就是《里
仁》,全篇都是有关仁的记载,这不是矛盾吗?所以我们讲《里仁》篇的时候,有
一个重点,那里所讲的只是仁的作用、仁的性质,对于“仁”本身究竟是什么,《里
仁》篇中并没有下定义。所以这里说孔子很少讲“利”,很少讲“命”,很少讲“仁”。
这三种中心问题都很难讲。现在讲到这里,我们暂时保留,因为下论讲到时,大家
可以从《论语》全书中,自己找出答案。

               历史文化先驱

    下面继续叙述孔子。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
    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是一个地名。党人的党不是现代观念的党,古代所谓党,就是地方社会的
观念。在达巷这地方有人说,伟大的孔子,有这样渊博的学问,他什么都懂,而不
是仅仅某一样的专家。这里“无所成名”的成名是指专学之名,就是不固定为某一
项学问的名家。在古代的书上常有“名家”这个名词,如对三民主义的教授,可称
为“某某先生是擅讲党义名家”。他自成为一家了,就是他的成名表达了他的专长。

    在这里所说“博学而无所成名”,就是说孔子样样懂,不止是那一种学问的专
家。孔子听到了人家的这种评论,就很风趣地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叫我抓住哪一点?
作哪一种专家好呢?我去当骑马驾车的专家好?还是当军事射箭的专家好?我还是
学驾驶吧!从字面上看,这段文章,就这样解释完了。所以这些书,我们小时候读
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头大得很。这有什么意思呢?老师还要我们背诵,一边背
诵一边在摇头晃脑,就是表示抗议。老师要我们背诵只好背诵,不过就是靠这个办
法,背诵以后经过几十年时间,如今一张口就念出来了。后来仔细想一想,大有道
理,他这个“执御”的驾驶人,意思是要领导文化,作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所
以弟子们把他这句话记下来,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对不要紧的话都死记不忘。

                 礼的变态

    下面是讲孔子的思想: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
    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孔子的思想,他看到当时的时代感到悲哀。上古时候,长辈死了,丧帽是
麻做的,很考究。孔子说这虽然是古礼,但现在的人,越来越简化了,用纯麻披孝
就够了,比较节俭。孔子对丧礼也取节丧的意义,他也同意节俭、简化。中国本是
礼义之邦,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孔子说这是礼貌,“拜下,礼也。”但现在
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
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就是不诚恳。对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敬礼的精神,须要绝对
的诚恳,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即使是违背了时代,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做法,但还
是要保持我们古礼为上,因为它内涵传统文化的精神,并非徒重外表而已。

    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情势,可以说和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人与人之
间的礼貌,都流于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甚至外表的形态上也成问题,譬如现
在的敬礼,变成纯粹的招呼,就是打个招呼而已。不但内心没有诚意,连外面的形
态姿势都是花样百出,像希特勒式的举一举手、傲慢式翘翘下巴,欧美式的哈啰、
嗨,统统出笼,洋洋大观。这个时代问题,你我都有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
可忽略。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
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第一是“毋意”,
(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
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
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第二“毋必”,他
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
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
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
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
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又有两句说:
“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
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
“毋必”,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
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
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
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
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
成见。“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

    这里发挥起来,便要与别家的思想作一比较。如一般人认为高深莫测,甚至有
恐惧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刚经》。(所谓“经”,也便是“四书五经”的“经”
的意思。)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
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
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
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
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
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

    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次某大学社团举办的哲学讨论会中,讲过一个“我与无
我”的专题。我们常在哲学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无我的境界。可能吗?先就事实
来说,不可能。譬如有人说:

    “我告诉你,我绝对客观。”这句话对不对?不对。这已经非常主观,因为“我
很客观了。”这就是“我”的主观。哪里是客观?等于说“中”,天下有没有一个
“中”?因为“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其实对比出的这个
“中”,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
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是东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
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所以说绝对“无我”,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
无我,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
乐。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
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假
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问,
什么叫“菩萨”?我说这是印度梵文的名称“菩提萨埵”,音译成中文,简称“菩
萨”,所含的意义就是“觉悟有情”。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世界,
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
佛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名称不同,发音不同而已。他
们又问学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萨?我说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过菩萨。

    不过我朋友曾经看到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菩萨。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驶往
澎湖的船,途中遇难了。船上有一个认识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这船到澎湖
去。在海难来时,有船员看见他有病,丢了一个救生圈给他,要他先离船逃生。他
接到救生圈后,仍然很从容,并没有立即套上。后来看见一个妇人抱了一个孩子逃
上甲板,他就把那个救生圈转送给了这对母子。他说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
样的。原来丢救生圈的船员,忙了一阵子回来,见他还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没有
了,问他怎么还不逃命?救生圈哪里去了?他只笑笑,(这种状况下,他还能安详
地微笑,可见是什么样的胸襟了。)也不讲话。这位船员东找西找,又找了一个救
生圈给他,他又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逃生。结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从容。这是
“无我”。他这样做不是被强迫的,完全是自动的,这就叫做“无我”、爱人。我
们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悲惨,但在他的心境却很安然。他不是自杀,他觉得别人更
值得同情、怜悯。但在事实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没有办法真无我。每个人同样
画画,画出来各有不同。你写文章如在文章里“无我”,就没有你的意境了,就不
要写了。同样一件事情做起来就有“我”的精神。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
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的这四点,大概用佛家的这观念来相互衬托
一下。实际上这四点是全部孔门学问的中坚,所以孔子教我们学问修养,就要效法
他做到这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接下来以一个事实,来讲孔子为什么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
    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当时有一个坏人
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
了一大堆学生,经过那里,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包围起来,要杀他。这是有
名的“子畏于匡”事件。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实际上这个字代表
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
死了。可是孔子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他非常相信命,不过这个命不是普通
算命的命。他说自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国文化衰落到现在,难道中国文化的命
运真要断了?不要流传吗?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基断绝,那么
就应该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文化,可是事实上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假如说
上天并无意断绝中国文化的根本,而要让他流传下去,那么今日就还要留着一点。
如是这样,老实说,我今天对于中国文化,是全心全力贡献在这件事上;也只有我
对于中国文化,能够接受、能够发挥。像这样,那么你们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
不会把我杀死。

    我们看到孔子在一个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始终不以宗教精神,来个祷告,求
神保佑。再说,这个时候,他如果谈军事精神,把学生马上一组织,变成战斗的力
量,也很容易。但是他不来这一套,所以他始终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他
始终建立一个人文之道,处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这一段说明他作人处世,
处困难当中的精神。他这一次困难,如果不是身历其境的人,不容易体会。等于现
在和年轻人讲抗战时期的情形,讲死了他们也体会不出那种味道。没有跑过警报,
没有躲过o(︶︿︶)o 唉,没有逃过难,那种味道年轻人始终不知道的。孔子当时的处境是万
分危险,但他始终不动声色,不在乎。他反而慰勉学生,放心!死不了的。中国文
化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是我们该死。假使上天无
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我们不会死的。这是孔子处患难中的精神。

                良冶之门多钝铁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大”读“太”,大宰是春秋时代的职官名称。有位大宰问子贡说,孔夫子这
位老师,真是圣人,他为什么这样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当然捧自己的老师,他说,
那当然!天生的圣人,(等于现代说“他是当圣人的天才”。)而且学问又渊博。
后来有人把他们的这段谈话报告孔子,孔子听了这个话就说,你们以为大宰真的了
解我吗?不然,因为我是孤儿出身,从小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的,贫贱中什么事情
都做过,人世间一切人情世故都通达了,所以对于人世间乃至下等的事都懂。君子
对自己要求很高,始终怕自己人生经验不充足,谁够得上称学问渊博呢?这种都是
恭维的话,不能听信的,天下的知识是求不完的。《庄子》也有一段话说:“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以有
限的生命去求无限的知识,太危险了。这个道理是很对,但对年轻的学生,这下半
截话,我们就打住不讲了。否则,他们正好引《庄子》这句话为不读书的理由。

    孔子这里讲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由此我们回过
来看东西两方面的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
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
来说,有时候年轻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屈折艰难,是件好事。我经常感觉这二
十多年在台湾长大的这些青年们,大学毕业了,乃至研究所也毕业了,这二十多年
中,从幼稚园一直到研究所,连一步路都不要走。在这么好的环境中长大,学位是
拿到了,但因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书,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人情
世故不懂。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老实
说,我们这老一代,比他们都行。为什么?我们所经历过这一时代的大乱,今日的
年轻人看都没有看到过。逃难、饿饭、国破家亡的痛苦,更没有经历过;也许说在
电影上看过,但那是坐在冷气里的沙发上看的。学问是要体验来的。所以孔子的这
句话,要特别注意。

                 古之学者为己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是孔子的学生琴子开。他说,孔子说“吾不试,故艺。”这句话很妙了,如
以现代观念来说笑话,孔子没有参加联考——考试,所以学问渊博了。好像反过来
说,一参加考试,就完了。有没有这个道理?当然没有。也有人解释说,孔子是说,
因为我不轻于尝试,所以就多才多艺了。这是怎么说法呢?他们说,在大庭广众之
中,或在宴会里就看得到,凡是喜欢说话的人,总容易被人家看穿;而坐在那里,
一问三不知,不表示意见的人,谁也不知他的学问多高深,实际上也许一点学问都
没有。这个道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运用过。当时江南还没有平定下来,江南来的
使臣是文学家,有名的才子,南唐的徐铉,奉命出使到宋朝来。赵匡胤就考虑,在
宋朝有哪一个大臣的学问可以压倒徐铉?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不下来,结果宋太祖
在自己卫队中,选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卫士,穿了外交礼服,去对付徐铉。徐铉到了
宋朝,一一表演,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哲学、科学、文学都搬出来。而这位冒充
外交官的卫士,唯唯是应,什么都不谈。三天以后,徐铉就认为宋朝的确有人才,
以这位负责接待的先生来说,深藏不露,不知道有多大的学问。所以“吾不试,故
艺。”也可以从这第二个笑话去理解。还有第三个笑话,是拿童二树的不考试来解
释。童二树这个人,我似乎提过,是清代的画家,梅花画得很好,也是有名的理学
家、学问家,但没有参加过考试而没有功名。古代考试都很麻烦,为了防止“夹带”
要搜身。童二树在进考场时,门口的警卫要搜查他。他说国家开科取士,目的是要
甄选天下的人才,现在我来应试,却先把我当小偷看待,我的人格就首先丧失了,
那我何必参加考试?他就这样提着考篮走了。从此不参加考试,在家里读书作学问。
作学问自己用得着,然后就成大名。这是第三点解释。这些都是拿《论语》当笑话
讲的解释。

    那么我们来寻求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上面孔子刚刚讲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
事。”而下面由他的弟子琴牢说出,孔子说:“吾不试,故艺。”这样连起来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求学问,是为自己学问而学问,并不是为了要尝试什么,
并不是拿学问来作工具求取功名。秦汉以后的儒家多用孔、孟思想做敲门砖,求取
功名,这不是孔子的精神。孔子因为是为自己作学问,不以学问作功名富贵的尝试
工具,所以他的学问,到达最高的艺术境界。我们现在读书,进学校是为了将来求
职业,为了前途,所以书读得没有艺术境界,很痛苦。过去我们读书,像我个人,
喜欢研究佛学,喜欢研究禅。在当时来说,是开倒车,没有人理的古董,但是我喜
欢,有兴趣,爱学什么就学什么。若是让我学政治、银行或经济,恐怕打死我也学
不好,说不定圈圈都会画错,一万元多一个圈就是十万元。谁知道当年所走的冷门,
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变成这么热门,真是我想不到的。那当年为什么求这个学问?为
自己作,没人要求,只是自己兴趣所在,非做不可。因为这样,才没有条件,没有
限制,也不考虑这一套东西学了能不能混饭吃。没有饭吃喝稀饭,没有稀饭还有西
北风,谁管它那么多!必须有这个精神,才能深入,才能称为学问,所以“吾不试,
故艺。”大概可由此看到一些名堂了。

    下面说到孔子真正学问的修养境界: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
    而竭焉。

    这是孔子的真正修养,尤其是反映前面所讲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
道理。孔子说,你们以为我真正有学问吗?我老实告诉你们,我一点学问都没有,
我什么都不懂。有不曾受教育的人来问我,我实在没有东西,就他的程度所问的,
我便就我所知的答复。如果他本身很鄙俗,来问我一个问题,我的确答不出。那我
怎么办?因为没有主观,没有成见,就“叩其两端而竭焉”,反问他提出问题的动
机,就他相对思想观念的正反两面研究透了,给他一个结论。所以我没什么学问,
不是我给他答复,是他自己的意见提出来问我时,我替他整理作个结论而已。教育
本来就是这样,真正的学问修养也是这样。知识最高处就是“无知”,就是始终宁
静,没有主观,先没有一个东西存在,这是最高的学问境界。不但孔子如此,世界
上很多大宗教家、教主、哲学家,都是如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西方文化中的
孔子——苏格拉底,也和孔子一样,出身贫苦,什么都懂,行为作人也很相似于孔
子,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笑话!我什么都不懂。”这是真话。释迦牟
尼也讲过这样的话。他十九岁放弃了王位而出家修道,到了三十二岁开始传教,八
十一岁才死。四十九年之间,他最后自己的结论说:“我这四十九年中,没有讲过
一个字,没有说过一句话。”真理是言语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我们可以退一步说,
孔子所讲的“无知”,是俗语说的“半罐水响叮当,满罐水不响。”学问充实了以
后,自己硬是觉得不懂,真的自己感觉到没有东西嘛!空空洞洞的没有什么,这是
有学问的真正境界。如果有个人表现出自己很有学问,不必考虑,这一定是“半罐
水”。从学武的人就很容易看到,那些没练到家的人,就喜欢比画,他是筋骨发胀,
并不是故意的。而练到了家的人,站在那里好像风都会把他吹倒,打他两个耳光,
他会躲开,绝不动手。学问也是一样,一个人显得满腹经纶的样子,就是“有限公
司”了。所以孔子这一点,就是学问修养成就的真正境界。

    下面是孔子晚年的感叹: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这是感叹时代,孔子认为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他的希望不是对他个人,而是
对于时代,感叹时代的无法挽救。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几样东西很奇怪的,就是龙、
凤、麒麟。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黄帝的时候,就对龙的观念非常重视,而且一直
流传到现在,中国文化的标志就是龙。讲到这里是一个大的问题了。西方人据《圣
经》,认为龙是恶魔,所以有一派教会,不准家里有龙的画及模型。而且更认为第
一次“黄祸”是元朝;还有第二次“黄祸”,就是东方这个“魔鬼”要来了。这是
西方文化的秘密。过去英国人已经做了一百多年的试验,促使中国的孤儿与外国的
孤儿结婚,结果第一代生下来,眼睛变黑了;再生一代,头发也变黑了;到了第三
代皮肤也变黄了。随便怎样配都是这样。所以西方人看到中国人的东西,他们内心
上都在防备。我们身为中国人,对这件事,不能不知道。所以西方政治方面的人物,
知识分子,尽管对中国文化敬佩,但他们内心还是处处防着我们。西方人有了这种
思想,所以认为“龙”是可怕的,国内某一教派的人也有这种错误的观念。

    另外,西方文化有一派认为中国的龙就是恐龙,这也错了。我常告诉西方朋友,
不要把恐龙当作中国文化中的龙。但中国文化中的龙到底有没有?连我们自己都搞
不清楚。在中国的历史上,始终没有一个人看到整个的一条龙,“神龙见首不见尾”
看了龙头,看不见尾,看到身子,看不到头尾。所以把恐龙当作中国的龙,是一个
大笑话。但究竟有没有这个生物,不去管它,这只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到底是
代表什么呢?八个字,就是《易经》的文化所表示的:“变化无常,隐现莫测。”
所以我们对中国文化,要有“子畏于匡”的那种信心,永远打不倒的,永远站起来
的。为什么要用龙来代表?因为中国人所讲的龙,是空中能飞,陆上能走,水里能
游的动物,说大可以塞满宇宙,说小可以细如发丝,这就是我们的龙。中国文化就
像这个龙。至于风,同龙一样,在画上画得和野鸡相似。但始终没人看到过,只是
传说上,要世界真正太平,圣哲的皇帝出来了,凤鸟才出来一下。所以孔子用凤来
感叹这个时代,所谓“凤鸟不至”,这句话的涵义,等于现在的说法——“这时代
不是我们的了!”而“河不出图”这句话的意思呢?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是《易经》
八卦,而八卦的来源,据说是黄河中出现了一条龙,龙变成了一匹马,这马的背上
背了一个图案出来,这就是《河图》。另有《洛书》,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对于天
文地理工程的计算没有办法,后来在洛水里有一只白色的乌龟背了一个图案出来。
大禹看了以后,发明了数学最高原理,因此而计算出工程的结构,治好了水患。于
是《河图》、《洛书》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科学与哲学的先导。

    孔子的感叹就是说像“凤鸟至”、“河出图”这样两个了不起的时代,再不会
出现了。换言之,他虽想挽救这个变乱的时代而达到太平,但自己想想年纪大,也
办不到了。这段表示孔子文化修养的高超,做事作人,挽救历史时代是那么热忱,
那么有心,可是他觉得时间不属于他,大有力不从心的感慨。

                行为心理学

    下面再叙述孔子的行谊: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这几件事,从文学上看起来很平常,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孔子又有什么特别之
处呢?我们深入研究,就觉得不同。这节所记载的,是孔子作人态度的诚敬。尤其
对这三种人,他是特别严肃的。“冕衣裳”,“冕”是头上戴的帽子,古代代表执
政的人,所谓贵人,掌政权的。古代中国的衣服是上下装,“衣”是上装,“裳”
是下装,像裙子一样,男女都是穿裙子一样的下装,后世才演变为裤子。我们所看
到的古代衣冠,如孔子的塑像,长袍只到膝下,再下还有一截露出来的就是裳。
“冕衣裳”就是官方的礼服,代表贵官执政的人。“瞽者”是瞎子。孔子看到这三
种人,“虽少必作”。这个“少”字就是年轻。过去讲儒家思想的人,说这个“少”
是印错了,应该是“坐”,孔子虽然坐在那里,也必定要站起来。这本朱熹注的四
书上也有这样的解释,说孔子如果看见这三种人,即使坐在那里,也要很严肃地站
起来。其实并不需要改这个字,少就是少,意思是说孔子看见这三种人,不问他年
龄的大小,他必“作”。“作”就是变了脸色,也就是态度严肃起来。看“齐衰”
的人,是一种同情;看到执政的人,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必定要致敬;对于瞎
子,是怜悯。孔子对于这些人都是非常肃敬,不问他们多大年纪,“过之必趋”,
如果要经过他们前面,一定很快的走过去。

    字面是这样解释的,深一层看他的意义,为什么孔子看到这三种人神态都会变,
而且还特别记载下来,指出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呢?仔细研究,与心理的观念、
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现代有一门新的学问,所谓“行为科学”,或者叫做“行为
心理学”,如果以这一种新的科学观点,来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和他作人做事的思
想才具都有关系。由此研究,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来了。

    平时我们在街上看到出殡的行列,不伦不类,没有礼仪,乱七八糟,以致一般
人对丧仪都无诚敬之心,所以一般人对死者也没有什么同情之感,有时候还觉得很
讨厌。这并不是对死者不怜悯,也不是对丧家遭遇的变故不同情,实际上是社会风
气把礼仪弄坏了。以前常看见人家门前贴了“当大事”、“制中”、“严制”、
“慈制”等白纸条——现在恐怕有许多人对这些字条都看不懂了。中国的礼仪,重
视人生哲理,素来认为生死是一件大事,从出生到死亡,在人生过程中,实在是一
件大事。所以家中有人死了,便称“当大事”。“制中”就是表示在服行丧事当中。
平日称父为“严”,称母为“慈”。“严制”就是服父亲的丧制,“慈制”就是服
母亲的丧制。过去的教育里,我们对这种家庭,非常诚敬,到了他们的门口,都不
敢喧哗。这个态度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这方面素来诚敬;其次是
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同情这个家庭发生了变故。从前在大陆的农村里,如有人家办
丧事,邻居亲友都会自动去帮忙。因为孝子心情太悲痛了,所以由大家帮忙,不让
他管事。现在变成好玩的了。

    还有,过去我们读书,就受这样的教育,即使自己的地位很高,官做得很大,
回到家乡,如果经过祖坟或祠堂的时候,在相距一百步以外的地方,骑马的要下马,
坐轿的要下轿,然后走路步行经过,乘船的要在船上站起来。直到离开了一百步以
外,才能再骑马或上轿,绝不可以骑马坐轿经过祖坟或祠堂的。否则要被人骂,被
人看不起。我们从小在家里,看见父母长辈从自己的面前经过,都一定要站起来,
两手还要拱一拱。我个人的经验,几十岁了,回到家乡还是如此。就是现在想起父
亲,心里还是一种敬畏之心。只是几十年来,学制改了,改成了所谓洋学堂,把这
些礼仪都废了。所以现在我们的国民礼仪,变得很可笑,中国礼仪没有了,洋礼节
也不懂。

    这里就说到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他看到有丧事的人,心里发生一种同情心,态
度也随之肃然。至于对第二点冕衣裳,穿制服的人,执政的人为什么这样呢?因为
执政者的制服代表了国家的体制,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国旗,自然肃敬。对于瞽者,
就是对可怜的人,范围扩大包括了残废的人,看到这种人,心里自然肃然起来。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小动作,没有什么要紧,但是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学
问的修养、作人的修养到达什么程度。拿行为科学来说,一个人看见别人遭遇痛苦
的事情,而毫无同情心,甚至于像小孩子看到烧死老鼠一样,在旁拍手欢呼。试问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孔子看到不但肃然起立,且“过之必趋”,一定走快几步,不
敢多看,这就显示他心理上的修养。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见顶相

    下面引用了颜回对孔子的赞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
    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这是颜回对孔子崇敬的评论。

    “喟然叹曰”的“喟”字,是叹气的意思。距今两百多年前的一位才子金圣叹,
许多人都知道他的。他对《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有特别见解的评论。他的名
字就叫“金喟”,又名“圣叹”。据说他姓张,并不姓金。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因为金圣叹出生时,他的祖父焦急地在厅中等待,当时厅上挂了一幅孔子的像,突
然听见画中的孔子喟然叹了一口气,这时丫环从里面出来报喜,说生了一个孙少爷。
他祖父心里很难过,孙子生出来,孔子在叹气,觉得这个孙子将来会有问题,所以
取名金喟,又名圣叹,这是一个传说,在此当闲话一提。

    颜回赞叹孔子“仰之弥高”,就是抬头一看,越看越高。后来印度传过来的佛
教文化,对释迦牟尼也有类似的形容词。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种特殊的相,
与众不同,其中有一种相名为“不见顶相”。佛教徒们研究佛经很好玩的,起初研
究,有些人奇怪,为什么看不见头顶,后来多读了书才明白。所以有人来问我,为
什么释迦牟尼会看不见头顶?我说如果看不见他的头顶,那不是佛,是妖怪,应该
打倒。实际上所谓“不见顶相”,就是“仰之弥高”的意思,太崇高了。有些佛教
徒或研究佛学的人,把这句话当成真的了,说释迦牟尼没有天灵盖,殊不知这是崇
高伟大、没有止境的意思。“钻之弥坚”,是赞叹孔子人格与学问造就的深厚,越
钻研越厚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果这两句话照字面讲,孔子有隐身法了,
以武侠小说来看,功夫很高,抓不住了。看见他在前面,追过去追不到,他突然又
到了后面,好像太极拳、八卦拳,内功到了家似的。实际上四句话连起来,可用一
句土话解释,就是“这个人摸不透”。他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人格到底多么崇高,
无法估计,所以用这四句话的文学境界来形容,益见孔子的伟大。这是颜回跟从孔
子,对孔子所加赞叹的结论。对于一个哲学家,一个民族文化伟大的圣人,譬如西
方人尊重耶稣,以后都变成宗教性的“神格化”,替他穿上宗教的外衣,而犯了“高
推圣境”的毛病,把圣人的境界推崇得太高了,好像摸不到顶,事实上是否这样呢?
这点我们要注意。事实上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我们反过来,随便找一个乡
下很土的种田人,一个老实人,对他研究研究看,就可发现一个平凡的人,也就是
一个伟人。所以说学问真正好的人,最后是最平凡。如感觉到不凡,那是犯了“自
命不凡”的毛病,有了这种心理,就可见这个人有限。真正了不起的人,看起来是
最平凡的,所以在哲学的观点上,就有“大智若愚”的说法。如果真有学问的人,
学问到了家,自己又变成很平凡、很普通,不“自命不凡”,那就是颜回所讲孔子
这四句话的境界。

             见与师齐  减师半德

    下面跟着说孔子教育人的态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注意“循循”这两个
字,“循”是跟着走。不但是教育如此,作人处世也是如此,讲理论容易,做起来
很难。在学校里教学生,就常会感到非常讨厌,有时候心里会想:“你还没有懂?
真蠢!”当我们有了这个心理的时候,马上感觉自己到底不是孔子。颜回这里说孔
子,对学生不会发这种脾气。“循循然善诱人”,教育是诱导的,东方和西方都是
一样。什么是诱导?这是好听的名词,说穿了只是“骗人”而已,善意的“骗”。
好像小孩子玩火柴,这是多危险的事,你如说不准玩,他非玩不可,就要赶快拿另
外一件玩具骗他,要诱导他,使他觉得别的玩具更好玩,把火柴丢了,来拿其他的
玩具。这就是“循循善诱”,就是这样“骗”人。

    教育如此,推而广之,诸位出去做领导的人,从事政治,都要做到“循循然善
诱人”。“循循然”就是循他的意志,循他的个性,循他的道理,把他带一个圈子,
还是把他带上正路。人性就必须这样处理。所以从孔门思想的推演,到了孟子讲到
人性,就主张堵不得的。你说:“不可以!不行!”他就非做不可。尤其是对一个
小孩的教育,你说不准,他非反抗不可,至少在心理上反抗,表面上你是父母、是
老师,听你的,但心里非常反感,从心理学来看,就只这一点反感,慢慢积累起来,
到最后他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了。越是受压制的孩子,反抗越大,所以
要想办法,循循然善诱。当然有时候有例外,像军人带兵,老实说没有那么多理由,
命令就是命令,教你如何就如何,没有理由,因为战场上必须这样,也就是孔子说
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平常的教育则还是要“循循然善诱人。”像对年
轻人有一件事就感觉得到,有些书越禁止,他越偷偷的看。所以循循善诱是一个原
则。方法怎样运用,则和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孔子的教育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不勉强人,不压制人,不挡住人,
把门打开给他看,诱导他进去。但用什么诱导他呢?用什么“骗”他呢?“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所谓人文的学问,就是这两句话。什么是“博我以文?”就是知
识要渊博。我时常感觉到,现在的教育,从五四运动白话文流行以后,有一大功劳,
知识普及了,现在的青年知识渊博了,这就是“博我以文”。尤其现在加上传播事
业发达,每个家庭有电视,在社会上有电影、报纸、刊物、广播,各种传播知识的
工具,以致现在十几岁的青年,对于常识,比我们当年二三十岁时还知道的更多。
当年我们书是读得多,对于普通知识还是傻傻的。乡下出来,看到飞机、轮船,还
叫“飞轮机”、“火轮船”。现在七八岁的孩子都知道太空了。可是知识越渊博,
学问越没有了,缺乏了下面“约我以礼”的涵养。我们要了解,“博我以文”的“文”
并不限于文字,而包括了一切知识。知识要渊博。但知识越渊博的人,思想越没有
中心。所以中国政治,在过去领导上有一个秘密。当然,这在历史上不会写出来,
任何一个皇帝成功了,都不会传给徒弟的。这秘密是什么呢?他尽管采用知识多的
人,渊博的人,而真守成的干部是找老实而学识不多的人,他稳得住。凡是知识越
渊博的人越靠不住,因为他没有中心思想。对于这种人,给予的官位、头衔非常大,
而真正行政的权力,并不交给他。知识多了的人,好的可以说成坏的,坏的可以说
成好的。像现在的人好讲逻辑,把西方的一种思想方法,也当哲学来讲。例如说到
法理学的话,如果我们抓到小偷,送官署是对的。但是打了他一下,他可以要求验
伤,告你伤害。他说他做小偷是犯了法,但你打他是侵犯人权,至少在判决确定前,
他还只是一名嫌疑犯,你打他,侵犯了人权,人权第一,你犯了伤害罪。讲法律逻
辑,这是对的。但从另一面讲,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坏人就该打,可以不跟他讲
这一套。这就是说死守逻辑的坏处,也就是说仅仅是“博我以文”的流弊。以下面
这句“约我以礼”来救这个流弊就对了。知识要渊博,思想要有原则,走一个专精
的道路,作人处事要保持文化思想的中心精神。这是颜回第二点说到孔子教育他的
方法,也可以说是他的心得。

    第三点他说自己受孔子教育,大有“欲罢不能”之感,他说有时候自己想想算
了,不再研究了,可是却像谈恋爱一样,藕断丝连,总摆不下来。“既竭吾才,如
有所立卓尔。”颜回说他自己,尽所有的才能、力量跟他学,然后感觉到很不错、
很成功,好像自己建立了一个东西,自己觉得“卓尔”站起来了,可以不靠孔子,
不依赖老师了,好像行了,结果冷静下来一反省,还是不行。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然跟着他的道路走,跟着他的精神那么做,但茫
无头绪,不晓得怎么走,简直一点苗头都找不到。这是颜回口中所描写出来的孔子,
就是这样一个人,讲他的作人,崇高、伟大、其实,而摸不透。第二点讲到孔子教
育人家,是那么善于诱导,而且那么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渊博了以后,同时注
意中心思想的建立。第三点说明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论怎么,老是跟不上孔子。

    讲到这里,我们联想到禅宗百丈大师的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
于师,方堪传授。”说够得上作一个禅宗大师的徒弟,要有一个条件——比老师还
高明。他说如果学生的学问见解和老师一样,已经是矮了半截了。为什么?因为老
师已经走了几十年了,这个学生还是在几十年以前的程度,在后面跟着老师走。教
育的目的希望后一代比前一代好,要年轻一代的学问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作
徒弟。所以我经常有个感想,我们年纪大一点的朋友们,领导青年们,所期望于后
一辈青年的,就要效法这几句话,希望后面的青年比我们行。有一次演讲,谈到命
运的问题,我说我们这一代,不包括现在的青年,不必算命,如果要算八字,我对
大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已经批断好了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我
们这一代是命中注定垫墙基的。但是不要自认悲哀,这是神圣的,一个建筑物基础
不稳固就不好。所以我们这一代要认清楚,是未来一代的基础,自己要建立得稳固,
同时希望后一代,要胜过于我们,见解学识都超过我们,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所最值
得欣庆的事。如果现在发现不及我们,这有什么用?要现在超过了我们。如孟子说
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见过于师”的青年就是英才,但是这种人才,
始终很难得。

               大丈夫当如是乎?

    下面继续说孔子作人外世的态度: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
    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这是说孔子的修养。由这一段话看出两点,第一可见当时学生们,尤其子路、
子贡这些人,对孔子的尊敬。以另一个观点来研究,我个人经常认为——这里特别
提醒大家注意,我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只是提供大家作一个参考——孔子了不起的
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
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

    说到取而代之,我们讲一点题外话。读《史记》,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分别看
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之。”用白话
说是“老子可以把他拿下来,我来干!”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用白
话来说:“一个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
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就完全不同。一个是非常粗犷的,好比你坐在椅子上,
一个人走进来,把你拉下来:“你下来!我要坐。”而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位子,
可让我坐坐吧?”然后坐下来。气量就不同。所以我们读历史,这些文字上的要点,
应该特别注意。

    我们回头再说正题:孔子当时那么多门弟子,而在那么少人口对比下,等于现
在一个非常大的党组织。尤其在孔子那个时期,春秋战国的变乱已经那么久了,他
又有三千弟子,都是各国的优秀分子,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人才都有。只要稍
微动一动,任何一国的政权,他都可以取而代之,但孔子始终不干这种事情。为什
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
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在这节书里可以看到,这些弟子们对他,简直捧成
一个大党魁。所以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
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称
孔子为“素王”,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人民,
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第二点看到孔子本身,始终是一副救
人救世的心肠,并没有把富贵、权位当一件事情。这里说,孔子有一段时间生病,
子路就把同学组织起来。把孔子视同一个皇帝或社会组织的领袖,而叫同学们为臣,
好像是层层节制的部属。这里的“臣”是阶级的观念,俨然显示出政府组织的味道。

    后来孔子病好了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就感叹:“久矣哉!”他说我病了这样
久,在这段期间“由之行诈也。”他就骂子路,你怎么光做些欺骗的事情,自己欺
骗了良心,违背了道德。“无臣而为有臣”,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
为什么把同学们组织成这样?把我变成这样?“吾谁欺?欺天乎?”你骗人,这个
罪过可是我背了,我本来是老百姓,你硬把我变成这样,这不是骗人吗?骗自己?
还是骗天呢?

    看到这里,我们有个感想,这感想要从经验来。我们发现,有时候当一个领导
人,往往会被部下捧坏了。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自己并不想这样,下面的人会把
我们捧成这样。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要注意,假使将来有那样的地位,要留心被别
人捧,到了那样地位,别人都说你的话说得对,都对你说“是的”。这时你要考虑,
不要给人捧坏了。历史上有很多人,到了某一阶段会昏了头,就是被下面捧坏的。
还有,当一个领导人,自己要想下台下不了,下面的人不让你下来,像有位工商界
的朋友,不想做。我劝他说,你做做好事,你现在关门是舒服了,可是你要想到你
下面一万多员工,加上他们的家属,有好几万人靠你吃饭,你不能说不干。我劝他
不要以工商的观点,而以社会事业的观点继续做,这样就伟大,所以人到某个时候,
自己想下台,有下不了台的痛苦。

                 解脱生死

    回头说到正题,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用土话来说,就是“你为什么替
我摆这个臭架子?反而替我丢了人!”的意思。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
子路对他恭敬,而他责备子路,当然没有像我们那样用土话痛快地骂子路一顿,他
反而是“引咎自责”的态度,觉得自己没有把子路教育好,所以说“吾谁欺?欺天
乎?”

    下面又申述理由:“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他说
我与其以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于你们学生的手
边更好些。这个话假如没有到那个位置去体会,是不知道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过,
有些帝王死了好可怜,曾有好几个帝王死了以后,尸体发臭,生虫没人管,几个儿
子,去争着当皇帝,真还不如一个老百姓。明朝的崇祯皇帝,最后亡国自尽的时候,
拿起宝剑要杀公主,公主年纪小,跪下来问自己有什么罪,皇帝说你没有罪,错在
作了皇帝的女儿。这便同南北朝时刘宋顺帝所说:“愿后身世世勿生帝王家。”是
一个道理。所以一个人死得光明磊落、痛痛快快很难。我有些朋友,其中学佛、学
道,或打坐的来问我修道的工夫,我总是劝他们不要搞这一套,是有这种方法,但
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个人健康快乐的活着,死的时候干脆利落,不牵累
别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这个话也是经验中得来的。因为我的老朋友太
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所以不
要拖累别人,不要拖累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将来的死,最好找一个洞,先进去睡好,
自己差不多了,搬块石头把洞门一堵,好了。否则拖累别人很痛苦。不过,这也不
够解脱,倒不如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

    说到这里想起了两位老朋友与殡仪馆的故事。一位是上将军某公,有一次,他
说真想在殡仪馆附近,最好隔壁找一幢房子。我问他什么意思。他说有两点理由。
第一,老朋友一个个凋零,经常要跑殡仪馆,方便些。第二,有一天自己要去的时
候,就走过去了,也方便。第二个朋友也是一位将军,十多年前一个春节,碰到我
说,今年真倒楣。我向他为什么?他说刚过年,大正月坐三轮车去吊一个朋友的丧,
到了门口付了车钱,那个三轮车夫问道:“先生你还回去不回去?”可真把他气得
不得了,大骂车夫:“你才不回去!”不料几个月后,这位朋友真到那里不再回去
了。就是这样巧的事情。这是两个故事,也是两种绝对不同的观念。

    由这一段,看到孔子思想的通达,他意思说,为什么死还要摆这种排场。第三
点,他告诉子路,你怕我死后不得大葬——就是国葬、公葬——得不到你们认为死
后的光彩。我们经常看到“生荣死哀”四个字,生的时候享尽了荣华,死后的荣耀,
就是大家都会哀痛。可是我们现在到殡仪馆吊丧,有许多人在那里已经没有哀痛之
情了。

    孔子这里是说,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哀,“予死于道路乎?”我也没
有惨死,总是寿终正寝。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往
往与事实不符,因为现在的人都是死在医院,有几个寿终正寝的?古代说寿终正寝,
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上,所以是寿终正寝。现在
都死在医院,送到太平间,哪来的正寝?还有现在殡仪馆中,有许多太太挽丈夫,
儿子挽父母的挽联,都不合理的。因为照古礼,自己是当事人,没有心情在文学境
界上作诗作联,所以亲人是没有挽联的。若是自己不会写,由别人代写,更是莫名
其妙。挽联要与死者有感情才挽得出来,与之毫无感情,怎么代写?有感情的自己
写,很简单。白话的:“你死了,我也快来了!”或:“你先走一步,我会跟来的,
你安心的去吧!”不很好吗?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目前许多地方都是问题。可是我
们在这里,看到孔子对于他自己的生死,却看得非常平淡。

              卖不出去的无价宝

    下面文章,转了一个气势。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第二个“贾”字在这里念“姑五切,音古。”行商坐贾,是古代商贾两个字的
分别意义。流动作生意的称为商;开店固定在一个地方做生意的称为贾。子贡有一
天和老师幽默一番,他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老师!你说我是把它放到保险柜里藏
起来好呢?或者找一个好价钱把它卖掉了好呢?孔子一听就懂了,他说:决定卖!
决定卖!我在这里等人来买的,可是卖不出去,没有人要!这是他师生之间的幽默。
也就是说孔子感觉到生不逢时,吾道不行,而借子贡的幽默表达出来。所以接下来
就叙述孔子的另一个想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是孔子平居时的一段闲话。九夷是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包括现在的广
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的边区。这些地方还没开发,还是
披发文身,非常落后的地区。孔子当时想另外开辟一个天地,保留中国文化。但有
人说,那个地区太落后,没有文化,野蛮得很,怎么办?孔子说地区不怕落后,只
要真有道德、真有学问的人,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代,自己都有自处的办法,那
有什么关系?读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最后的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
就是从这里来的。他引用时,说出了“孔子云”,便不算千古文章一大抄,只能算
是借用的。

    讲到这里就想到,书读多了,便会觉得今古文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千
古文章一大抄”,于今为烈!有人到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或别的什么地方,把
几十年前的报纸找出来,多抄几篇报屁股的文章,都变成了新的。或者一瓶浆糊、
一把剪刀,拼拼凑凑,就是一本书,新著作。还有的人叫学生研究了半天,把资料
拿来,拼凑一番,就是著作。最近有一个学生,留学法国,暑假回来,找论文题目,
他说法国老师要他作关于中国问题的某一个题目。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中国老师
这样,外国教授也这样。他根本不懂这个问题,所以指定你的博士论文作这个题目,
他做指导老师,名义是他挂了,实际上是你替他研究,今日学术界,作学问都不老
实,真是孔子讲的“吾谁欺?欺天乎?”统统都是这样干。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学
生作论文,去研究。学生要想拿这个功名——学位,只好去找资料,苦死了。找来
了以后都交给他,学生的学位完成了,他的知识也得到了,又不要费力气。这是学
术界的秘密,全世界一样。决不像古人教学生是“传道授业”的精神了。人老了,
对这些也看透了,实在也不想看了。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研究孔子的生平,这里也是他重要的资料。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到了晚年,
他深感即使拿到了权力,也平定不了世界。要想对社会、历史有贡献,只是从事文
化与教育。因此决定回到鲁国来,整理中国文化,由此产生了六经。他说,我自从
由卫国回到鲁国整理文化以后,中国文化的中心,把它改正了。所以我们说“文化
复兴”这个名词,在孔子这个时候,是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大乱了一个时期后,
经过孔子的整理,一直流传了几千年。)文学的路子,与文化、文艺的路子配合,
才走到正路上。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落醉梦中

    下面说孔子平常的生活: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
    我哉?

    孔子说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外面,参加政府会议的时候,(“出则事公
卿”的事字是动词。)与这些高级的国家大臣一起,参加会议,正式从事于国家的
政务。回到家里则“事父兄”,规规矩矩是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也是一个普通的老
百姓,没有官架子。在父亲的立场就尽到父亲的责任;在弟弟的立场,对兄长、对
家里的人就应该尽到作弟弟应尽的义务。这两句话,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当一个公
务员,上班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事公家的事,尽我的责任,守我的本分。回到家里,
做家庭中一个很好的成员,当父亲尽父亲的责任,当丈夫尽丈夫的责任,当妻子尽
妻子的责任。

    “丧事不敢不勉”,对于生死大事,尽量的周到,朋友之中有人家里出了大事,
有人死亡,就尽量的帮忙,对于朋友的红白帖子,喜事可以礼到人不到;对于丧事,
礼到人也到,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去殡仪馆行个礼是讲不过去的。对于丧家,要安
慰问讯他们,有没有事需要自己帮忙,如果有,立刻就去。这是孔子说的丧事不敢
不勉,就是在患难时需要朋友,否则人类交朋友有什么意义?光景好的时候才来往,
那不是多余!光景好到处都是朋友。

    第四点孔子“不为酒困”,喝酒没有喝醉过。我是天生不会喝酒,也讨厌喝酒
的人。不过因为不会喝酒,我也自己试验过,看看喝醉了什么滋味。我的结论是不
相信人会喝醉,如果有人喝了酒乱说话,我照样认为是装疯。没有人会喝醉的,试
试看他绝不会吃大便,他绝不会骂他的妈妈,不会揍他最爱惜的人。孔子说“不为
酒困”不只是喝不醉的意思。实际上人都在醉梦中,如果以哲学看人生,几乎没有
一个人清醒过。爱情的醉,富贵功名的醉,没有哪样不醉。道家的吕纯阳有两句诗
说:“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吕纯阳以道家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大家都在醉中,临死都没有清醒过。现在《论语》上记载孔子“不为酒困”,在我
个人的看法,就有这种意味。当然,孔子的酒量很大的,在《乡党》篇中说孔子“唯
酒无量,不及乱。”如果解释为酒量很大,怎么说“无量”呢?也许一点都不会喝。
但也不对,否则又怎么说“不及乱”?所以研究起来,大概是酒量很大,从来没有
喝醉过。不过也不能说不会喝醉,“不为酒困”应该是不迷醉于酒,没有酒瘾,而
且始终保持清醒,不会在喝酒以后,有酒态醉意,更不装疯卖傻的。孔子说除了这
几点以外,“何有于我哉!”意思说,我这个人非常平凡,出去作公务员就规规矩
矩是个公务员,回到家里就规规矩矩是家里的一分子,朋友之间有困难,尤其是有
丧事这类患难,则一定尽力帮忙,平常作人,不在迷醉中。除了这几点以外,一无
长处,一点学问都没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在这里讲,为了体会得更亲切一点,就借用碧潭这个地方吧!孔子去郊游,他
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
都在流。”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也
就是这两句话。从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了解。

    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
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老子教我们学
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
汇归成大海。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
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
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
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
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第二,佛家也说过水,我们看到流水,永远只是一股流水而已。照佛学的分析,
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永远在流,真的吗?错了。等
于看到电灯光,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
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
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
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
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去。所谓“江水东流去
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
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

    这些都是另一面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许多宗教家、哲学家,都从
这一面看,花落了再不会开了。大家都看过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这位小
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作得很好,
葬花词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此之为林黛玉!怎么不生肺
病?怎么不那么痴迷的死?你管他谁葬你,死了就死了。说到这里,龚定庵的诗就
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刚才说过
的某先生,他死后有人问我送什么挽联给他,我说我会另作一副。但送给他的挽联
最好是这两句诗,因为,虽然人死了,而其耿耿的忠心仍令人感动,在文学境界上,
就是龚定庵的这两句诗。以上这些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
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所以我们要
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
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断的向前去。”他这
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
经》乾卦的卦辞。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用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
《周易》就是文王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效法的。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
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
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了。我们有两位现代的学者是在
思想界很有影响力的,他们评论中国文化,属于静态的。我对他们说,老兄,谁告
诉你们中国文化是静态的?讲中国文化,第一部书就是《易经》,里面就告诉了你
“天行健”,宇宙没有静态,永远是动的。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人生也
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譬如人坐在椅上好
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
工作着。“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
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这部书中引
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
的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
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
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
的东西。在这里所提供大家去研究的意见,还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实际上,根据这
两句话,可以写很多很多的文章。历史是不能停留的,时代是向前迈进的,宇宙如
此,人生也是如此。

                女人未必皆祸水

    这里是另起一节。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里面说的色,包括了女色、物欲、嗜好三重意义。但根据历代的看法,
只是偏重在女色这一面,认为这是孔子对卫灵公的感叹。孔子周游列国时,对孔子
比较重视的是卫国,但卫国的政权,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大臣蘧伯玉,而左
右卫君的是美丽妃子——卫灵公嬖好的南子,所以有这句感叹,而成了一句名言。
事实上不止卫灵公,从人情世故上看,人都是好德不如好色。如果一定要以最高的
道德要求,世界上很少有合乎标准的人。

    像我们看到很有名的唐明皇与杨贵妃这段历史故事,唐明皇这个皇帝的确是不
错,少年时代非常好,晚年时因嬖好杨贵妃,致使国家发生了变乱,成为知名的历
史故事。在过去的历史,很多人都把这个罪过,推到场贵妃身上去,这也是很难说
的。说一个女子对于政治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有可能。就是西方也有这种情形,
所谓英雄征服了天下,女人征服了英雄。不过要看哪种女人,真能征服英雄的女人,
并不容易。我们看到蜀亡国以后,蜀王妃子花蕊夫人被俘。宋太祖赵匡胤就问她,
你们国家有十几万大军,为什么今天你会到我身边来。这位妃子作了一道诗答复他,
大意是说我本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女子,对国家大事不了解,但这首诗的结论却骂
尽了男人,她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
个是男儿。”这也是历史上,女人关系历史命运的一个故事。再其次,大家都说唐
明皇是误在杨贵妃手里,尤其是诗人们都如此说——中国的诗人多半对于历史大
事,有谨严的批评——但也有另一面的看法,如袁枚的诗说:“空忆长生殿上盟,
江山情重美人轻。华清池水马嵬土,洗玉埋香总一人。”当安禄山造反,兵逼长安,
唐明皇出走到长安南面马嵬坡的时候,发生兵变,部队不肯走了。大家提出了一个
条件,要求把杨贵妃杀死。唐明皇没有办法,只好让贵妃自缢死。所以后人评论历
史,认为唐明皇不一定是为了杨贵妃而误国的,这首诗就是这个意思。建温泉池给
杨贵妃洗澡的,让杨贵妃自杀的,都是唐明皇做的,不要把历史的罪过,推到一个
女人身上去。

    同样,清代的龚定庵也提了一个反调,他的一首诗说:“少年已自薄汤武,不
薄秦皇与汉王。设想英雄迟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他说一个英雄到了晚年没事
情做了,不让他住在温柔乡里,又要他干什么?龚定庵这个理论,和现代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有点类似。我们要特别注意,性心理学与马克思的理论,严重
的影响了近一百年思想。今日除了马克思的影响以外,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对近百
年来历史文化转变的影响更大。不过这一方面不像政治理论受重视——如果依据性
心理学的看法,有过分的精力,就有杰出的事业。因此英雄、豪杰、才子,几乎各
个行为不检,都是孔子所讲的“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然而孔子所要求的真正圣人的境界,这是非常难的事,一般心理状况,凡是了
不起的人,多半精力充沛,所以难免要走上女色这条路子。这是我们就这一点,对
历史的看法。扩而充之,“好色”不但是指男女之间的事,凡是物质方面的贪欲,
都可以用“色”字来代表。尤其是以佛学的立场看,那就更明显了。照儒家的思想,
一个领导人,简直任何嗜好都不应该有。但是人很难做到完全没有嗜好。譬如有些
人什么嗜好都没有,就是好读书,这也变成一个嗜好,于是左右的人都是读书人。
南朝梁元帝读书读呆了,敌兵临境,还要文武诸臣戎服听他讲书。最后终于亡了国。
他在投降时,放一把火,把收藏的十四万卷图书烧了,他说“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有人问他为什么烧了书,他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可见读书也很
害人,真成呆子。

    从此我们了解,上面有一点偏好,下面就偏向了,这就是“物必聚于所好”的
道理。我们要看古董,就必须到好古董的人家才看得到。有些人好石头,有些人好
怪木,有一些人就是好钞票。某公说,有一个老朋友,每天入睡以前,要一张张点
过他铁柜里的钞票以后才能睡着。所以孔子这句话,是一个最高的目标。同时提高
我们的警觉,凡是作一个领导人,不但是好色,任何一种嗜好,都会给人乘虚而入
的机会,因而影响到事业的失败。所以接着下面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吾往也。

    一切的进德修业,都是如此。不但是学问的成功、道德的成功、事业的成功,
原则都相同:不是进步,就要退步。没有进步,停留在原地,也是退步。尤其对于
自己道德的要求,更难!我曾说过,英雄征服了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征
服天下,而能够征服自己。事实上征服自己比征服天下更难。所谓道德的修养,就
是征服自己。上面孔子的话,就是说这个道理。他说譬如我们去挑泥土来堆成一座
山,要挑一百担泥土的,已经挑了九十九担,最后“未成一篑”,少了一畚箕泥土。
“止”,停止了,因此便不能登峰造极到顶点。是谁使你停止的?我们一件事没有
成功,往往推之于客观的环境、社会的因素,但是孔子在这里说那是不可能的,“吾
止也”,还是自己心理的疲劳与退缩,不是客观因素。他又说,譬如填平一块土地,
倒一畚箕泥土上去,就看到更高一点,这个进步,也不是外来的因素,而是自己的
成功,这里他所强调的,是指一切的作为,其成功或失败,都在于一个人自己,不
要推之于外来的因素。外来因素之所以形成,也是自己本身的关系。

    到这里为止,结束了孔子上面站在河川上所发的感叹。下面是孔子的教育经验,
对于个人的评论。

               学而有成之难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在他的学生中,能依照他的教导去做,而不懒惰的,只有颜回这一个学
生。这句话好像很普通,但如果在教学上或在领导位置上工作久了,就可以体会到
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我们现在常常发现有些年轻人,吩咐他们去做一件事,譬
如去照顾一位老年人,他有这个心,但没有这份热情,他会觉得是老师叫他去做的,
而没有感觉到这件事情是他应该去做的,就只差了这么一点。讲理论时,他讲得和
大家一样,知道应该爱人,应该尽心,但做起来是另外一回事。我和年轻的同学们
说,许多社会上已经做了的事情,如“张老师”、“生命线”这些,已经有人做了,
不要再重复,你们应该去做一些须要做却还没有人做的事。据我的资料,一些老年
人很可怜,子女不在身边。可以发动年轻人对老年人服务,绝不接受招待,自己带
便当去。青年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但我告诉他们,要经得起往后的困难。有些老年
人替他服务久了,他会觉得应该。第一次有感谢之意,第二天他觉得差不多,第三
次也许你迟到了,他会骂人,那么年轻人还要准备行礼、道歉。由此可知做一件好
事,也有如此的困难。所以理论与事实配合起来,要“语之而不惰”,讲到了就做
到,而且非常勤快,又持之以恒地去做,实在是非常难的事。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一个人总有些熟人有事相托,如果做得到的事情就答应
了,答应以后有时又觉得烦了,摆在那里两三天,就把事情“惰”下去了。有时候
提高警觉,赶快办,办了以后,有没有结果不知道。办不到的也要早告诉人家。否
则等于医生替人看病,看不好的,给人家一点平安药吃,好不了也死不了,就是拖,
这就是罪过。所以孔子讲颜回的这句话,表面上看很普通,真正体会一下,这种修
养实在是不容易的。

    下面接着再赞叹颜回: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并不是对颜回本人说的话,是他对学生们说颜回的。颜回不是只活了三十二
岁就死了吗?孔子说可惜得很,我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有进步应
该有很大的成就,可惜短命死了,所以成就没有看出来。因此孔子有下面对人的感
慨: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所谓苗就是根苗。有些植物,种籽种下去,发出的芽非常好,应该前途无量,
但结果却长不大,枝叶并不茂盛,这是“苗而不秀”。也就是说有许多人,小时了
了,大时糊涂。尤其在教育界更看得到,有些年轻人非常好,眼看他慢慢变,变到
最后不成器。再更进一步是“秀而不实”,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如
果我们把这两句话,回转来看看自己的人生,大多可以说是“秀而不实”的。在这
个非常时代里,年轻时,想如何如何。结果到了现在,得了结论,晓得自己是“起
不了”。而这个重点,就是孔子上面所讲的“止,吾止也。进,吾往也。”在乎自
己,不关他人,尤其作学问更是如此。我们常看到年轻人文章写得好,有许多人寄
以厚望,我说不见得,这就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真正文章写得好,能称得
上是一个文学家的,以整个人类文化历史看,古今中外不到两三百人。这仅就文章
这一行而言,写了许多书的人,能流传的又有几本?这都是“秀而不实”。

    所以文学也好,学问也好,无论哪方面,能够做到历史上有成就的,很不容易。
这也就是孔子对人物的感叹。有许多人,聪明而进取,有前途,但最后并没有结论。
许多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中。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轻后学

    因此孔子又对学生们讲到对年轻人的观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
    不足畏也已。

    这句“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从古至今,对
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
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不要以为未
来的不如现在的。这一点我们不要冤枉孔子了,我们学术界经常都把孔子描写成非
常古板、保守的。实际上孔子的思想最前进,他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
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所以他说你何以知道将来就不及我们?以人来说
也是如此。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
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

    前面说过,我个人的看法,人类文化永远是年轻的,到现在为止,永远都在幼
稚的阶段,还没有成熟,假使真正成熟,在文化的立场来看,此时人类的生活就永
远安定了。这个理论是最麻烦的历史哲学问题,在此我们不去多讨论它。这一段也
是孔子在鼓励青年们努力,我们过去有一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还是他对于学生们的鼓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边无说乎?绎之
    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固然是他对学生的鼓励,也是我们一生作人做事值得效法的地方。“法语”,
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说的“格言”。古人的名言,古时也称“法言”,有颠扑不破的
哲理。我经常告诉来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读
“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本书,
努力一点,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懂了。三字一句的《三字经》,把
一部中国文化简要地介绍完了。历史、政治、文学、作人、做事等等,都包括在内。
尤其是《千字文》,一千个字,认识了这一千个字以后,对中国文化就有基本的概
念。中国真正了不起的文人学者,认识了三千个中国字,就了不起了。假如你考我,
要我坐下来默写三千个中国字来,我还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慢慢地去想。一般脑子
里记下来一千多个字的,已经了不起了。有些还要翻翻字典,经常用的不过几百个
字。所以《千字文》这本书,只一千个字,把中国文化的哲学、政治、经济等等,
都说进去了,而且没有一个字重复的。这本书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大臣名叫周兴
嗣,据说他犯了错误,梁武帝就处罚他,要他一夜之间写一千个不同的字,而且要
构成一篇文章,如果作不出来就问罪,作得出来就放了他。结果他以一日一夜的时
间写成了《千字文》,头发都白了。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
张……”四个字一句的韵文,从宇宙天文,一直说下来,说到作人做事,所谓“寒
来暑往,秋收冬藏。”不要以为千字文简单,现代人,能够马上把《千字文》讲得
很好的,恐怕不多。至于格言,也有一本书《增广昔时贤文》,是一种民间的格言。
过去读旧书的时候,等于一种课外的读本,个个都会念,包括作人做事的道理在内。
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要不得的话,如“闭门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作用。
但有很多好的东西,都被收进去了。到了台湾以后,发现市面上发行的《昔时贤文》,
又把闽南语的一些民间格言也放进了。

    讲中国文化,除四书五经以外,不要轻视了这几本小书,更不要轻视那些传奇
小说。真说中国文化的流传与影响,这几本小书和一些小说发生的力量很大。四书
五经,除了为考功名以外,平常研究起来又麻烦,就很少人去研究。而这几部书,
浅近明白,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都表达出来了。这是说到“法语”而引出来格言的道
理。

    孔子说历代的格言,构成了“法语之言”,“能无从乎?”能够说不信从它吗?
譬如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名言,一定因欣赏而背诵下来,默记在心。“改之为贵”,
仅仅欣赏也没有用,要把它当成一面镜子一样,照照自己,反省反省,发现自己的
毛病,然后彻底改正,这样读书,才是学以致用。“巽与之言”就是顺从的话,顺
着你的意思的话。有人编了一则笑话,说有一位侨领之流,年纪也大了,人家请他
在一家豪华饭店吃饭,坐在首席。这位老先生经常放屁,联珠直响以后,他道歉说:
“对不住!”旁边有人说:“没关系,不臭。”这位放屁的老先生说:“真的吗?
那就糟了,听人家说老年人放屁不臭,命就不长了。”此话一出,那位说“不臭”
的朋友愣住了,其他的人也很尴尬,过了不到一分钟,又有人用鼻子嗅嗅说:“唔,
现在有一点点味道。”这也就是巽言的刻薄形容。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出国前
找到一幅祝枝山的画送给一位朋友,这位桥商展开画,看了祝枝山的名字后说:“啊!
他画的,我认识他的,他为什么不写我的名字?”这位朋友听了,不好意思说穿是
明代古书,只好说“巽与之言”:“那恐怕他忘记了,我回去要他替你加上好了。”

                高帽压人低

    这位朋友说的笑话,虽然非常刻薄,但他的经验阅历非常多,对事情看得非常
透。人的经验阅历多了,也容易变成尖酸刻薄。我现在老了,有资格对年轻学生们
说,他们骂我们老年人老奸巨滑,我绝对承认,而且认为是恭维的话。老奸不是巨
滑,因为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
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
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诚恳对你,这是道德,这是学问。各位要
注意,假使作领导人,自然有好听的话要来的。孔子说,顺耳的话,听了难道会不
高兴吗?捧两句总比骂两句听来舒服,明知道那两句捧的话是假的,可是总舒服点。
清代才子袁枚有名的故事,他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出来作县长,赴任之前,去向
老师——乾隆时的名臣尹文端辞行请训,老师问他年纪轻轻去做县长,有些什么准
备?他说什么都没有,就是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老师说年轻人怎么搞这一套?袁
枚说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戴,有几人像老师这样不要戴的。老师听了也觉得他说的有
理。当袁枚出来,同学们问他与老师谈得如何?他说已送出了一顶。这就是孔子说
的“巽与之言,能无说乎?”好听的话谁不愿听?

    所以我们要注意“绎之为贵”,绎就是演绎,要反省、研究、推敲、分析一下。
“说而不绎”,光喜欢好听的话,自己不加反省、推敲。“从而不改”,对于好的
格言,只是欣赏,而不依格言去改自己的毛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对
于这种人,我也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这也是说知识分子讲理论,告诉人家如何如
何很容易,要做到就很难,如果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孔子的学问是讲实际行谊的,
能够做到,才是真的学问。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是重复的,前面说过,不再讲了。重心在“无友不如己者”,千万不要
依古人的解释,认为交朋友一定选比自己好的,那就错了。要尊敬每个人,认为所
有的朋友,不可能不如自己的。

                 意气凌云

    下面是讲学问之道,除了知识以外,要注意气节的培养。气节是人格的中心。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说一个人中心思想的养成。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讨论过的,佛家、儒家都
主张作人要作到无我,这无我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处理事情则要有我,要有正
确的意志思想,用现代话说,便是主义的中心思想。“三军可夺帅也”,古代作战,
如果把对方主帅抓住了,三军失去了领导人,就整个崩溃了。对人而言,“匹夫不
可夺志也”,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我们看到抗
战时,许多朋友,为国家牺牲,很多人值得钦佩的,他们可歌可泣、有气节的事太
多了,无论受到怎样的折磨,始终志向不屈,气节不变,就是说个人的思想与意志,
是很难征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人对于思想、文化侵略的严重,还不大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一个国家对于这一点都懂了,在战略上先侵夺对方
的意志,先把敌人的思想意志变更。在人类文化的战争史上来说,到这几十年来,
他们才真正懂得运用这个道理。拿中国历史来说,我们中国自南北朝以迄清代,经
过好几次的外族入侵,为什么中华民族始终站得住,外来的民族结果都被我们的文
化所同化,就因为文化力量的伟大。有个哈佛大学的教授来问我,全世界的国家亡
了就亡了,永远站不起来,唯有中国经过好几次的大亡国,但永远打不垮,永远站
得起来,理由在什么地方?我答复他说,关键在一个很简单的名词“统一”,文化
的统一,思想、文字的统一。现代的欧洲,和我们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交通不统
一,经济不统一,言语也不统一。我们中国言语,到现在也还没有统一过,广东话、
福建话,各省各地都有他的方言。但秦汉文化统一以后,不但是整个中国,即使整
个亚洲,包括日本、东南亚各国,都是中国文字。最近东南亚曾经先后想改,不用
中国字,结果没有办法,改不了。越南在变,变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马来西亚也
在变,有从那里回来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把“窗”字变成“?”,去掉中间的两点,
但学生还是写“窗”字,老师就说那是以前的窗,现在新来的?不必要中间的两点,
新式的?不用那两个螺丝钉了,可是学生说字典上窗还是有螺丝钉。据说这一类的
趣事很多,所以统一的文化非常重要。因此文化不能亡,不能挖根。我们有些国人,
自己去做文化挖根的工作,这是自取灭亡的事情。

    因此孔子讲到个人“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志节,表现于日常生活上的情形: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减?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
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
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
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孔子说
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
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
者”,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通常穿一件蹩
脚的衣服,到一个豪华的场所,心理上立即会觉得自己扁了。这就要有真正学问的
气度,即使穿一件破香港衫,到一个华丽的地方,和那些西装笔挺的人站在一起,
内心中能真正的满不在乎,不觉得人家富贵自己穷,实在要有真正的修养。孔子说
这种气度,这种修养,只有子路做到。如孟子所说“说大人则藐之”,见到了不起
的人,也看得很平凡,很普通。下面孔子引用《诗经·邶风·雄雉章》中两句诗称
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
忮不求”。“不求”,大家都知道,你官大,我不想作官;你钱多,我并不以为钱
是了不起的东西,我并没有觉得穷是悲哀,对你无所求嘛!

    什么是“不忮”?以现代观念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你地位高,有钱,
但你是人,我也是人,并没有把功名富贵与贫贱之间分等,都一样看得很平淡。对
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作人做事,“何用不臧”?
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
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子路听了老
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
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
已经不行了。因此孔子的结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是碧绿的——台湾的气候
看不出来,大陆上四季分明,就看得很清楚——这是孔子的感叹。人生要在最后看
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如文天祥就是一个例
子,国家无事时,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谁看得出他后来竟是一个如此坚贞而正气凛
然的人。所以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风来了,所有的草都倒下去,
只有山顶上有一种草,可以作药用的,台湾也可看到,名叫“独活”,在海拔很高
的地方,所有草都不生长,只有这种草生长,所以叫“独活”,就是劲草,大风都
吹不倒。时代的大风浪来临时,人格还是挺然不动摇,不受物质环境影响,不因社
会时代不同而变动。国家一乱,就看到了忠臣,也就是孔子说的“岁寒,然后知松
柏之后雕也。”

             三达德的重心

    下面孔子说到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智
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
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研究佛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
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当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般若”都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
为什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
有此意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的一种。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
就常有这种情形。譬如“境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
但并不完全是境界的意义。“现象”是科学上的名词,“境界”是文学上的名词。
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
就是境界,若隐若现。再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
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那是噪音
不是诗了。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若
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那就没有境界了。这是讲文学的境界。如把境界
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才是现象。又如中国文字的“气”
如何翻译?西方文字不同,氧气、氢气、瓦斯气,究竟用哪一种起来代表?中国字
就不同了,一个“电”字,就有许多的妙用。在外文就不得了,现在外文有十几万
字,真正常用的几千字而已。外文系的学生可不得了,新字一年年增加,我看照这
种情形下去,七八十年以后,谁知道要增加到多少字,将来非毁弃不可。而中国只
要一个“电”字就够了,发亮的是电灯,播音的是电唱机,可以烧饭的是电锅、电
炉,还有电影、电视、电熨斗,只要两个一拼就成了,谁都懂。外文可不行,电灯
是电灯的单字,电话是电话的单字,所以他们的物质越进步,文字越增加,增加到
最后,人的脑子要爆炸的。所以现在中文翻外文,就是采音译的方法,然后加注解。
我们过去的翻译,不像现在,尤其南北朝佛学进来的时候,政府组织几千个第一流
的学者,在一起讨论,一个句子原文念过以后,然后负责中文的人,翻译出来,经
过几千人讨论,往往为了一个字,几个月还不能解决。古人对翻译就是那么慎重,
所以佛法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学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
谁知道他翻的什么东西?所以翻来覆去,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给他们搞翻了。当
时“般若”为什么不翻成“智”?因为中国人解释“智”往往与“聪明”混在一起,
所谓“聪明”是头脑好,耳聪目明,反应很快就是聪明,是后天的;而智慧是先天
的,不靠后天的反应,天分中本自具有的灵明,这就叫智慧。他们考虑梵文中这个
字有五种意义,智慧不能完全代表出来,所以干脆不翻,音译过来成“般若”。这
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
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仁者不忧”,真正有
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勇者不惧”,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
可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与大智慧并存的。

                圣人之道与才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
    与权。

    这是作人做事最要注意的事。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了不
起。他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一
定能共事业。假如有一个事业,认为是好朋友,拉在一起做,往往后来朋友变成冤
家,真不划算,如不共事业,还是好朋友,多圆满!朋友是难得,结果变成冤家,
等于离婚一样,该多痛苦?所以汉光武找严子陵,而严子陵始终不干,始终和皇帝
是好朋友,多舒服!如果他作了汉光武的官,最后历史的记载,两人有没有这光荣
史迹,就不知道了。“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
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再回过来看这节书,
真感到孔子的了不起。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尊孔子,反对孟子,把圣庙里孟子的牌
位丢掉,说孟子没什么了不起。后来观念转变,翻开孟子一看,读到孟子说“天将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一段,他又立即认为孟子真是圣人,
恢复了孟子在圣庙的牌位。这就是说明要人生的经验多了,才体会得出圣贤之言的
可贵。“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
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作别人的
高级干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错,但权力一集中到他手里,他自己会害了自己,
就坏了。譬如现代史中的袁世凯,和曹操差不多,是乱世奸雄,治世未必能。如果
一个人大权在手,又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把权力看成非常平淡,那就高明了。

               赞元禅师与王安石

    再说,由“可与共学”到“未可与权”这三句话,我们可以借用宋代蒋山赞元
禅师对王安石说的话,作为更进一层的了解。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
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作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
开来看。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
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王安石听了很
不痛快,要他说明。他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
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
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作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
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
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
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
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份量了。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
    远之有?

    孔子所引用这四句古诗,用得很妙。“唐棣”是一种植物,像栗子一样,台湾
也有栗子,五月间开白色的花。这诗上说到看见唐棣开的花朵,好像是反偏在一面
的情形,因此引起一时的感想,了解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些事所以一
时看不清楚,都是因为它太亲近,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其实,道理就在你的面前,
就像在你家里一样,只要多多精思,就可以知道是自家本有的。所谓“祸患常积于
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便是此意。唐棣之花的四句诗,它包含有两个意思。第
一是说前面有一朵花,真是好看,可惜偏向了一点。第二是映射偏差的过失,是由
自己不注意去深思所致。作事业或作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不太注意最浅近
之处和偏信最亲近的人。由人生的经验以至历史上的教训,我们便可知道,一个人
的失败,整垮你的不是敌人,往往是你左右最亲信的人。也不是左右的人有意整垮
你,而是他无意犯一个错误或太多的错误,结果却帮忙你拆垮了台。所以人最不容
易看清楚的,是自己同室的人和最亲近的事。好像我们戴眼镜,可以看见外面的事,
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眼镜,把镜片撞破了,也把眼睛伤害了。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说,
我们有爱好,就有偏私,有了偏私,往往就看事情不清楚,越亲近的事物越看不清
楚。这要特别注意。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是孔子的结论,他说实际上都是自己不
肯用心去深思,才看不清楚。其实,最高远的道理,就是最平凡、最浅近的。我们
往往把摆在面前的事情看得漫不经心,不屑去考虑,才种下失败的种子。

    一般把《论语》二十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十篇为上论。《论语》上半部的
最后一篇,也就是上论第十篇《乡党》,因为这一篇多半是记录孔子日常作人处世
的态度,比较枯燥一点。事实上以现在的观点来说,也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素描。
本其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一方面,等于研究孔子的一个结论,我们
暂时把它保留。上论到此就告一段落。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乡党第十</b></FONT></P><PRE>    我们还有一篇没有讲的第十篇《乡党》。这一篇不补讲了。《乡党》这一篇,
以现在观念来说,都是描述孔子的生活形态,以现代新闻报道的方式来看,也可以
说是孔子生活的“花絮”,中间提到了孔子办外交的时候什么态度,对人的时候什
么态度,上班的时候什么态度,开会的时候什么态度。这篇书过去的读书人看得很
严重,现在看来是生活的艺术。孔子的学生们要为孔子立一个塑像,或演一出孔子
的戏,就要拿这一篇好好研究了。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
    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
    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
    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
    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楫,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
    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
    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惟裳,必杀之。羔裘亥冠,不以吊。
    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
    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
    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
    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
    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
    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
    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
    而作。

              《乡党》的歇后语

    现在讲这一篇书很难讲,要想讲得好,除非由人扮演出一个孔子,拍成电影。
但能担任这角色的演员则很难,就像电影上的耶稣,很少出现他的正面,很难传神。
有一个笑话,以前有一个老迂夫子,认为一个人只要做到《论语》里面一两句话,
就终身受用无穷。当下就有一个年轻人说,我就做到了两句,老夫子马上改容相敬,
立刻请教他做到了哪两句,年轻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完全照做了。
这只是一个笑话。这些生活上的描写,都放在《乡党》篇中,这是说孔子的生活习
惯,代表了他学问的精神,表示他的言行一致,这是《乡党》篇的第一个观念。而
第二个观念,在以前看不出这篇的道理,现在我们看到年轻人,穿衣服不会穿,讲
话不会讲,吃东西不会吃,走路也不会走,才知道《乡党》这一篇,把孔子的生活
形态记下来,的确有道理。还有第三点,我们可以看到的,孔子是讲仁、讲孝、讲
忠的,这也就反映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的人心太坏,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太
多了。同样的一个道理来看《乡党》,为什么把孔子的生活形态,记载得这么多?
就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和现在一样,生活的礼仪不知道,有学问的不一定处得合适,
待人处世之间,什么立场应该什么态度?应该怎样说话?都不知道。就是现在,一
般人以为美国人生活形态很随便,其实他们的上流社会、领导阶层,还是端端正正
的打领带,服装整齐,还是非常讲礼。所以真正的学问,还是要自己用智慧去发掘。
《乡党》这一篇,我们就不讨论了,全部《论语》就到此结束。

    总之,万事都从作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
者、做平民,都是要作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作
人。《乡党》一篇,记载孔子如何作人。后世的人们,敬重他的成就便尊称他所谓
“圣人”。人人都可成圣,只看自己如何做到圣地的成就。</PR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7>先进第十一</FONT></b></P>
<P>                  半部《论语》

    现在我们开始讲下论。把下论讲完了再回来讲上论的第十篇,作为总结论。假
使将来诸位教后一辈青年,我提供各位意见,可用两个方法,一个是先讲《乡党》,
孔子生活的素描,然后再从第一篇《学而》一直讲下来。或者照我们现在这个办法,
讲到第九篇以后,先把它保留,等到以后作结论。

    同时在这里我们想到,也是以前曾提到的,宋朝开国的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
语》治天下”,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因为赵普与赵匡胤年轻时等于是同学,
出身比较艰苦,来自乡间,一生没有好好读过书,后来当了宰相。“半部《论语》”
是谦虚的话,表示读书不多,只读了半部《论语》。

    另一方面,据历史上记载,碰到国家大事或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他都停
留下来,把今天不能解决的问题,搁置到明天再解决。有人看到他回去以后,往往
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看。后来他的左右,为了好奇,想知道这个秘密,背地里拿
出来一看,就是一部《论语》。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
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本来读书就不该把书上的话
呆板地用。通常某一句书的原则,可以启发人的灵感,发生联想。我们小时候读书
的经验,遇到不懂的句子,问到老师时,老师说,你不要管,背熟就行了,将来就
会懂。我们当时对这种答复,心里很不满意。但背熟了以后,年龄慢慢增加,作人
做事的经验多了,碰到某一件事,突然触发了这一句书,给我们很大的灵感,很高
的智慧,往往就因此知道如何去处理事情,这是事实。

    现在了解了上面的道理,开始看这第十一《先进》篇。同时告诉诸位一个经验,
我们以前读老书出身的,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私塾里读书。读的《论语》,不是现
在这样整整一部,是用木刻印在纸上。一篇装成薄薄的一本,每本两三个铜钱,准
备翻弄坏了再买新的。而我们当年读《论语》,第一篇就开始读《先进》篇,不是
读《学而》篇。

    素朴的美

    现在我们讲《先进》的观念,和下面第十二篇《颜渊》等等,等于上论的《学
而》、《为政》、《里仁》这些篇章的注解。以实际的例证来作注解,叙述孔子当
时师生之间的讨论,以及他自己实地的一些作为。所以还是连贯的。

    为什么篇名叫《先进》?我们看到上论各篇,几乎都是拿每篇第一句的头两个
字来作题。古人许多著作往往同我们现在相反。我们现在写一篇文章的程序,是先
构想好一个大体,下面分几章,立好大题目,章的下面再分几项、几点,很有条理
地写下来。和盖房子一样,先画好图,搭好钢架,然后水泥一灌就行了。中国古人
写文章,完全不同。我们小时候写东西,也都是走古人的路线,大致上没有什么题
目。真正抒情的,自己感情思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完了以后再想一个题目。
试看古人写诗,尤其唐诗中李商隐的诗,“无题”特别多。写了以后,没有题目,
算了,就叫“无题”诗。不过也不要上当了,有些无题诗,真有题目,只是不好标
明;或者作者私人的事情,无法公开,就干脆来个“无题”吧!我们知道论语中《学
而》、《先进》这些题目,不见得就是当时编书的人立的,或许是后来的人,为了
分篇,就取开头两个字,作为这一篇的题目。

    此篇名《先进》的意思就是“前辈”。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
    先进。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对此非常重视。在这里涉及文化哲学的问题。他
说人类先辈——上古的人对文化开创怎么来的?上古的上古,可能没有文化,同动
物一样。人类就叫倮虫,没有毛,不穿衣,倮体的虫,也是一种生物。所以人类原
先也没有文化,人类的文化是根据生活经验,慢慢累积起来的。所以孔子说,先辈
对礼乐文化,是“野人也”。原始都是野人的生活,慢慢进化、进化,才有文化的
形成。“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他说我们后辈,有了文化以后就不同了。生下来
就接受文化的教育,教育得好,有高深的修养,受了文化的薰陶,很有学问,我们
给这种人的名称是“君子”。“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假使说到实用上的话,则
主张先辈的朴野。这段话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人类的文化是了不起,但是过
分的书卷气——在我们老的观念是“头巾气”;现在的观念是“书呆子”,这也可
以说对于文化的鄙薄。实际上人类真正的文化,譬如礼乐,是根据内心来的,根据
思想来的。真正的诚恳、其实,就是最好的文化,也是真正的礼乐精神。而后天受
这些知识的薰陶,有时候过分雕凿,反而失去了人性的本质。如明朝理学家洪自诚
的《菜根谭》——此书两百多年来不见了,清末民初,才有人从日本书摊上买回。
其书与吕坤的《呻吟语》是相同的类型。书中第一条就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
事深,机械亦深。”涉世,就是处世的经验。初进入社会,人生的经验比较浅一点,
像块白布一样,染的颜色不多,比较朴素可爱。慢慢年龄大了,嗜欲多了,(所谓
嗜欲不一定是烟酒赌嫖,包括功名富贵都是。)机心的心理——各种鬼主意也越来
越多了。这个体验就是说,有时候年龄大一点,见识体验得多,是可贵;但是从另
一个观点来看,年龄越大,的确麻烦越大。有些人变得沉默寡言,看起来似乎很沉
着,似乎修养非常高,但实际上却是机械更深。因为有话不敢说,说对得罪人,说
不对也得罪人。假使一个心境比较朴实一点的人,就敢说话了。譬如武则天时代的
宰相杨再思,虽然是明经出身,经历多了,作宰相以后,反而变得“恭慎畏忌,未
尝忤物。”别人问他:“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他说:“世路艰难,直者受
祸。苟不如此,何以全身。”因此我们了解孔子所谓的“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
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也是一样的观念。宁可取朴野的,“朴
野”的确更可爱一点。这里我们讲得很简单,但关系很重要,大家可以体会到孔子
“宁取其朴素,不取其机械。”的意思。所以世故与经验,加到人的身上,有时候
使人完全变了质,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人论事

    下面孔子提出他的学生了。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这时候他的处境很困难,而所带
领的一些学生都不离散,大家围绕着他,团结在一起。这是他晚年时候的感叹,他
说当时随我在陈蔡之间一起蒙难的学生,现在都不在了。这是他怀念故旧之情。当
时跟着他的这些学生,都在某方面有特出的成就,也是孔子门下最有名的几个。孔
子评论学生的成就说,在品德方面最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
人。在言语方面——当然不是现在的语文系,而是说擅长于说话的,有宰我、子贡
两个人。政事则有冉有和季路。文学是子游和子夏。这里的四种,和上论中孔子所
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配合起来,就看得很清楚了,一
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就以孔子的学生来说,德行好的人并不一定能
够做事。我们观察人才,尤其在学生里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品德非常好,但是绝
不能叫他办事,他一办事就糟。所以作领导人的要注意,自己不能偏爱,老实的人,
人人都喜欢,但不一定能够做事。有才具的人能办事,但不能要求他德行也好。

    所以过去中国帝王,用人唯才,尤其处乱世,拨乱反正的时候,要用才,只好
不管德行。我们知道,曹操下一道征求人才的命令,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文献,他说
不问是偷鸡摸狗的,只要对我有帮助,都可以来投效。只有曹操有胆子下这样的命
令,后世的人不敢这样明说,可都是这样做。其次汉高祖只有张良、萧何、陈平三
杰帮他平定天下。其中陈平曾为他六出奇计,在当时只有他和陈平两个人知道。当
时汉高祖和项羽作战,要陈平对项羽做情报工作,而且用反间计,给了陈平五十镒
黄金作经费。这时有人向汉高祖挑拨,说陈平盗嫂,是最靠不住的人。汉高祖对这
个话听进去了。在陈平出去办事之前,来辞行请示的时候,提起盗嫂的事,陈平听
了以后,立即把黄金退还汉高祖,表示不去了。他说你要我办的是国家大事,我盗
不盗嫂和你国家大事有什么关系?实际上陈平根本没有哥哥,当然没有嫂嫂,而是
别人捏造的,但是他不去辩白这一套,这就是有才干的人的态度。汉高祖非常聪明,
马上表示歉意,仍然请陈平去完成任务,这也是高祖英明之处。有些人则会因小失
大,往往因为这些小事而误了大事。后来还有一个文学上有名的故事——张敞画眉。
汉武帝也是了不起的皇帝,张敞是当时的才子,后来成了名臣。他和他的太太感情
很好,因为他的太太幼时受伤,眉角有了缺点,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画眉后,
才去上班,于是有人把这事告诉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在朝廷中当着很多大臣对张
敞问起这件事。张敞就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夫妇之间,在闺房
之中,还有比画眉更过头的玩乐事情,你只要问我国家大事做好没有,我替太太画
不画眉,你管它干什么?所以读书读历史,就是懂得人情,懂得作人做事。有时候
一些主管,对部属管得太琐碎了,好像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当圣贤,但办事的人,不
一定能当圣贤。我们在孔子的弟子中看到,德行有成就的人,言语不一定成功。而
言语上有成就的,如宰我、子贡,在德行上不一定有颜回那么标准。政治有成就的
人,气度又与德行的不同。文学好,文章写得好,更不要问了,千古以来,文士风
流。历史上文人牢骚最大,皇帝们赏赐几个宫女,找几个漂亮太太给他,多给他一
点钱,官位高一点,他就没有时间牢骚了。这都是说人才的难求全。但历史上也并
不是没有全才,不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都好的,实在少见。

                听话的颜回

    下面就说到德行的问题。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上论中提到过,颜回对孔子讲的话“不违如愚”,从来不违背他的话,好像很
笨,而暗地考察,颜回还能予以发挥,而不违背原则,可见颜回并不笨。这和当面
唯唯诺诺,背后却不能发挥,或者是发挥了,却违背原则,是有分别的。前者是诚
恳,后者是权术。孔子认为颜回对他个人没有什么帮助,说什么话他都听。孔子之
成为圣人,就在这种地方。他意思是说颜回认为他说的话都对,但真的都对吗?要
多加反省。这句话不以道德标准来说,仅讲个人行为修养,如果一个长官,遇到部
下都说自己对,绝对没有反对意见,就要反省自己对的程度。孔子说“非助我者也”,
这样对我没有帮助。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一定会有不同的好意见。所以一个领导
人,最难处是容纳相反的意见。对于相反的意见我们听了以后,把自己的观点推开。
就他的意见想想,也蛮有道理,然后与自己的意见作正反的中和,这种态度是作人
处世的高度修养。孔子就有这气度,认为像颜回一样,对自己的话认为句句都对,
这样对于自己是不会有帮助的。

                孝子闵子骞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他说真正称得上孝子的人是闵子骞。大家都看过二十四孝的故事,他的后母待
他不好,冬天制棉衣,给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衬,而对闵子骞却用便宜而不能御寒的
芦花,但是他还是很孝顺。后来终于把他的后母感动了。所以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孔子在这里说,闵子骞真正是大孝子,“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最难得的是
别人都看不惯他的后娘,看不惯他们兄弟之间悬殊的待遇。而闵子骞对别人打抱不
平的话都不听,仍然孝顺后娘,友爱异母的弟弟,这是难能可贵的真孝子。这一点
做起来很难,要有自己独立的主见,不听外人的话而变动,实在很难。如曾母投梭
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曾参是品德高超的人。有另一个同名的人因杀人被捕,于是有
人向曾母说曾参杀人了。起初曾母不相信,照样在织布机上织布。但三个人来告诉
她以后,曾母还是丢了织布梭,下机来询问,这就是信心动摇了。母子之间会这样,
长官部下之间就更难了。一个长官对于一个部下,有人说坏话,三个人说了不听,
第四个人再说而仍然能绝对信任的,不是没有,但很少,这就是说“谣言止于智者”,
是很难很难的。尤其讲到闵子骞,很多家庭出了事情,问题不出在家庭本身,旁边
的亲戚、朋友、邻居之间,东讲西讲,而导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乃至婆媳之间
出了问题。这就必须靠自己有主见。所以孔子说闵子骞的后娘是不好,闵子骞也明
知道不好,可是他心里有数,无论别人怎么讲,他都可以不受影响。引伸这个道理,
就是领导的人,更要注意。古人有句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边怀疑,一边
又用他,这个问题就太大了,不但误了自己,更误了事情,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这件事也在上论中提到过的。南容是孔子学生中德行很好的,吟诵了三遍《白
圭》这篇诗,孔子就将侄女嫁给他了。念念诗,唱几遍歌,就得到孔子侄女作太太。
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光唱歌就唱来太太,孔子嫁侄女就太草率了。难道孔子希望侄
女婿作歌星?当然不是这道理,而是平常已经考察了南容。《白圭》诗篇的原义,
是歌颂白璧无瑕的美德。人有一点瑕疵,就是一生之累。南容因为有《白圭》的志
向,有这种品性,再加上孔子平常对他考察的结果,才把侄女嫁给他。

               才命相妨的颜回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季康子是鲁国大夫,在上论中提到过。他问孔子,学生中哪一位最好学?孔子
曾再三提到,只有颜回,不幸他短命死了。另有一种说法,孔子有一次与颜回等学
生,一起在鲁国的东门,站在城上看泰山下面的景色。孔子突然问学生们,那远处
是什么东西?学生中有眼力好的答道,看见好像有一条白链,很快过去了。颜回就
说,是一个穿了白衣的人,骑了一匹白马跑得很快,所以看来像条白链,颜回的眼
力太好了。所以后人说颜回读书太用功,视力又过分好,营养又不良,经常饿肚子,
因此三十二岁短命而死。孔子对颜回的死是很痛心的,“今也则亡”,现在就没有
那样好学的了。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
    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这段故事,也是后人据以攻击孔子的。

    颜回死了,家里很穷,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来商量办丧事。古
人办丧事,棺材外面还套一样东西叫“椁”。现代也还有,我们看到出丧的行列,
在棺的外面套一个花的“罩子”一类的东西,那就是椁的古制。当时颜路买不起椁,
孔子有一辆车子,颜路就和老师商量,想变卖孔子的车子,买一具椁给颜回送丧。
孔子说这不可以,你是爱你的儿子,有这个想法。可是当我的儿子鲤死的时候,同
你一样穷,有棺而无椁,当时并没有把车子卖了为我的儿子做椁。而且他说自己之
所以不能徒步当车,是因为从事政务,常和当时一些大臣往来,不能没有车子。这
要有这个体验的人才知道。记得当年在大陆的时候,因为有事,去看一位某省的大
员,坐黄包车到省政府门口下了车,警卫多番盘问,还要办一些很麻烦的手续,我
怕烦就回去了。刚好一位厅长有事打电话给我,就顺便借了他的汽车,坐着一直进
去了,非常方便简单。五四运动以后,有人攻击孔子摆臭排场,一部破车子,既不
给儿子,又不给自己最爱的学生。但孔子的意思是说人应该行其本分,就是《中庸》
第十四章中所说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穷贱,行乎穷贱。”贫穷时就过贫穷的
生活,不要做本分以外的事。家里没有钱,为了死要面子,向别人借钱负债来办丧
事给活人看,这真叫作“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孔子说他儿子死了,没有钱,
丧事也办得很简单,有棺而无椁,没有关系。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这是颜回死了,孔子非常伤心的话,因为颜回在所有的弟子中,是最足以传孔
门学问的。现在他死了,孔子学问的继承人,也将成问题。难得有像颜回这样可以
传道的人了,所以孔子说“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
    而谁为?

    所谓恸,就是非常伤心的意思,颜回死了,孔子哭得非常伤心。当时跟从在孔
子左右的学生们说,老师哭得太伤心了。孔子听了以后说,我真的哭得很伤心吗?
可是像颜回这样诚恳好学的人死了,我自然是很伤心的。如果颜回这个人死了我不
伤心,那么还为哪一个伤心呢?还有哪个人的死亡,会令我这样伤心呢?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
    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回死了以后,同学们主张厚葬他,来向孔子建议,但是孔子说不可以,因为
厚葬对于颜回已经没有帮助了,而且依据颜回的德行思想来说,他也不会希望厚葬
的。可是这件事学生们没有听孔子的话,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知道以后,就感叹
地说,颜回生前一直把我看成他的父亲一样,可是在安葬他这件事上,“予不得视
犹子也”。所谓“犹”者如也,犹子就是如同儿子,后世人称侄子为犹子。这里孔
子是说在安葬的事上,不能把颜回看得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依平日颜回生活俭约
朴素的本性来办。所以他对已死的颜回带点歉意的说“非我也”,这样的厚葬,不
是我的意思,而是你的同学们的意思。孔子的这一个感叹,正是率直坦然的一种表
示。讲到颜回,使我们想到古往今来,许多有才而短命或薄命的人物,颇为伤感。
唐代诗人杜牧有两句诗说:“中路因循我所长,由来才命两相妨。”真是达人知命
的论调。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下面问题来了: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关于鬼神,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究竟有没有鬼神?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一致承
认有鬼神,但是,各个宗教承认有鬼神的理论却都不同。在大学里,拿这些不同宗
教的理论,集中到一起来研究,关于鬼神的理论也包括在内,放在一起作研究,称
作“比较宗教学”。以这种学问态度来看,每一宗教都承认鬼神。此外,唯心哲学
也承认有鬼神。唯物哲学是不承认有鬼神的,科学家们则不反对有鬼神,只是保持
怀疑的态度,正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前面说过的,爱因斯坦最后信了上帝,就
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现在科学界对这门科学的研究很热衷,有“灵魂学”、“神秘
学”正在积极研究,并且运用科学仪器,如红外线照相机等,来证明灵魂的存在。
他们已经有不少发现和记录。譬如人体会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人坐过的地方,
当这人离开后七八个小时,用特种照相机还可以照到这人的影子;对于植物,也认
为有知觉有感情。这些研究,都很普通而且很积极。假如有一天科学界的灵魂学,
能够以科学方法证明灵魂的存在,灵魂不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超物质、超电子的东
西。到那时候,人类的文化要起非常重大的变化。现在欣欣向荣的科学,正在探寻
生命的奥秘。

    鬼神问题,在中国文化里也很重要。现在大家都讲中西文化合流,但是有一点
要注意,美国文化不能代表西方文化,它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研究西方文化
必须了解欧洲,而欧洲西方文化最初的根源是宗教,所以非研究西方的宗教思想不
可。欧洲宗教思想,过去认为中国没有宗教。实际上鬼神的观念,就是中国过去的
宗教思想。所不同的是,把祖先的亡魂,与鬼神混在一起。所以鬼神的问题,是研
究中国宗教的一个大问题。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敬鬼神而
远之”这句话,这里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而是
认为先把人作好,再研究鬼神的问题。连人都没有作好,连人都不懂,还想进一步
去了解鬼神的事,太远了。“天道远,人道迩。”天道当然不是天文学、太空学这
个天道。中国过去这个天道,就是代表形而上的,太深远了。我们活着作人,人事
是浅近的。但是我们作了一辈子的人,对于人的事还没有研究透澈,何必来谈那么
远的天道呢?这等于他消极的承认有鬼神。

    而他认为学生们的程度还不够,暂不讨论。所以他答复子路“未能事人,焉能
事鬼?”这个“事”字是作动词用,对于人事问题还没有作好就不要讨论鬼神的问
题。接下来和鬼神连贯的有个大问题了:“敢问死?”子路问人怎么死的?大家认
为子路的话蛮好笑的,怎么死还要问?但“死”的确是一门科学,人究竟是怎么死
的?孔子答得很妙,“未知生,焉知死?”你是怎么生的,知不知道?生从哪里来?
一般人都知道是妈妈生的。哲学中“人”究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很重要。而每个
人都有哲学思想,只因环境或智慧的不同,有人向哲学这方面追下去,有人就不追
了。像每个人小时候都发生过一个哲学上的疑问:“我是怎样生出来的?”我们小
时候问父母,妈妈告诉我们人是从腋下生出来的,我们还感到奇怪。现在教育普及
了,都知道怎样生人,但那只是生理上的解说。

    生人真有那么简单吗?照生理医学上说是很简单;但在哲学上对于医学界的解
说并不满意。医学并没有解决问题。即使是照医学上的解说,我是妈妈生的,妈妈
是外婆生,外婆是外外婆生,推溯上去,最初最初的那个人怎样来的?还是问题。
人的生命究竟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究竟怎样死的?为什么要死掉?以哲学
眼光来看人生,宇宙是玩弄人的,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作
这一面的解释。天地简直在玩弄万物,既然把人生下来,又为什么要让他死掉?这
是多遗憾的事!

    讲到遗憾,我们又想到哲学上的另一个问题。以我们东方哲学来说,《易经》
看这个世界,始终都是在变化中,而它的变化始终是不圆满的。我们这部《易经》
从“乾”“坤”两卦开始,最后一卦是“未济”。“未济”也可以说是没有结论的。
以《易经》来看世界,任何事都没有结束。人生有结论吗?我们也讨论过“盖棺论
定”并不是结论,人死了没有结论。宇宙、历史有没有结论?据科学、宗教、哲学
所了解的,宇宙最后还是会毁坏,毁坏了又会新生,也是没有结论。所以人生是一
个没有结论的人生,而这个没有结论的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
做“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
且不缺憾就不叫做人世界,人世界本来就有缺憾,如果圆满就完了。像男女之间,
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两人之间,
感情好,一切都好,就会另有缺憾,要不是没有儿女,要不就是其中一个人早死。
《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和芸娘两人的感情多好!其中就一个早死了。拿小说来讲,
言情小说之所以美,只是写两三年当中的事,甚至几个月中间的事情。永远达不到
目的的爱情小说才美,假使结了婚,成了柴米夫妻,才不美哩!

    再说笑话,太阳出来了,又何必落下去?永远有个太阳,连电灯都不必要去发
明了,岂不好!也有人说笑话,认为上帝造人根本造错了,眉毛不要长在眼睛上面,
如果长在指头上,牙刷都不必买了,这些是关于缺憾的笑话。这是个缺憾的世界,
在缺憾的世界中,就有缺憾的人生。花开得那么好!为什么要谢了?人生,生活得
那么好,又为什么要死了?这些都是哲学的问题。这宇宙的奥秘、神奇,谁是他的
主宰呢?有没有人管理它呢?如果有人管,这个管的人大概是用电脑计算的。人同
样都有鼻子、嘴巴、眼睛等五官,可是那么多的人,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只看
这么一点点,就有那么多的不同。所以人家说人是上帝造的,我说那个制造厂里,
大概有时候抓模型抓错了,所以有的鼻子不好,有的耳朵不好。这到底怎么来的?
西方的宗教,有的就告诉我们不要再追问,这是上帝照他的型态造了人。那么上帝
的型态又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西方宗教说,到此止步,不能再问了,信就得救,
不信不得救;东方的宗教,信的得救,不信的更要救,好人要救,坏人更要救;在
东方宗教里,认为人生不是哪一个主宰,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另外定了一个名
称:第一因。第一个因子哪里来的?第一个“人身”哪里来的?印度来的佛教、中
国的道教,都认为人不是生物进化来的,也不是由一个主宰所创造的,也不是偶然
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简单地告诉大家,这个生死问题和鬼神问题是连起来的。东方学说认为光靠男
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两个东西不能够形成一个人。人的形成需要“三元和合”,
由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配上灵魂而形成人。现在已有人研究出来试管婴儿,
将精虫和卵子放进试管里看到他长大,那是不是三元呢?还是三元。精虫、卵子在
玻璃管里或在人体里成长,是一回事。精虫与卵子之能够结合,还是靠一个灵魂的
力量来的。人生出后有高、矮、胖、瘦、智、愚之分,不完全是遗传,遗传仅是因
素之一,其中另有因缘。因缘的观念,是来自印度佛家的文化。譬如说,我在这里
讲《论语》是因,大家在这里听就是缘,双方就有这个因和这个缘。相反的,大家
是因,因为有大家在听,我才有机会在这里讲,我就是缘。因与缘互相连锁的关系,
就叫作因缘。那么人生下来,有四种因缘,一种是亲因缘:它是种性,(这些问题
讨论起来,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只大概提一下。)包括了灵魂的关系,人的惯
性的关系,由过去的生命历程带到了现世,又由现世再带到来世。至于父母的遗传
等等,属于疏因缘,又名增上缘。何谓增上?一颗种籽,本身是亲因缘,种下泥土
以后,因地质不同,吸收的养分不同而变,虽然变了,但它的本性不大会变的。所
以西方遗传学所讲的,在我们东方哲学说来,那不过是增上缘的一点作用而已,并
不是全部作用。有了现在的生命以后,就叫作所缘缘。何谓所缘缘?如苏东坡的诗
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人为了今生读书已经太迟了,今日要赶快读书,以便来生
的智慧高一点,这也可以做为所缘缘的说明。第四是等无间缘。因缘的关系是永远
连续不断的下去,所以是平等的,没有间歇性,永远是转下去,等于我们的银河系
统,是永远在转,连续关系转下去。这里大概介绍一下,这是哲学上一个专门的课
题,也是科学上一个专门的问题,很麻烦,很精细的。我们现在只能约略地讲个大
概,这也就是生死的问题。

    东方哲学还有一个东西讨论,最初的生命哪里来的?东方哲学有所谓“原人
论”,原始的那个生命,最初从哪里来的?现在全世界都流行的禅宗——这是中国
的特产——其中主要的问题,也是问“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照唯物论的解
释“人死如灯灭”,这答案行不行?不能满意。事实上证明,人死不如灯灭。如社
会学、心理学、医学、灵魂学的调查,有很多的事例证明,譬如说有的人没有死,
已经有死的征象。不说远的,就说发生在台湾的事,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爷,在他死
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门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唤他
不要出去受了凉,但又倏忽不见了。再回到房间一看,老太爷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时老太太心里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谓灵魂先出窍了。果然三天以后老太爷去
世了。这种事例倒蛮多的,这许许多多事例,在科学上都还是不可知之数。生从哪
里来?死往哪里去?我们大家都活到死,死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人正常的死到底是
怎么死的?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幽默

    《庄子》书中有句话妙得很,他说:“不亡以待尽。”这话怎么说呢?意思是
我们活在世界上并没有活,是在那里等死。所以庄子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当一个婴儿出世,我们说生了,但庄子的观念中,那不是生了,而是死亡的开始。
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
了;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思想也在生了死,
死了生。我们一个新的思想生了,前一个思想马上死亡了,流水一样。正如孔子说
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庄子说看着这生命活着,没有死,是在等最后
的一天。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是这样。所以有人学哲学,学得不好的,反
而觉得人生没有意思,你说搞了半天有什么结论?没有结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
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
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
完了,作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如宋朝的大哲学家,通《易经》而能知道过去未来
的邵康节,和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弟兄是表兄弟,和苏东坡也有往来。二程和苏不
睦。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二程在病塌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兄弟
问明来的是苏东坡,就吩咐下去,不要让苏东坡进来。邵康节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
话了,就举起一双手来,比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不懂他作出这个手势来是
什么意思,后来邵康节喘过一口气,他说:“把眼前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走。”
然后死了。这也就是说世界本来缺憾,又何必不让人一步好走路!

    这里是谈生死问题,孔子并没有作结论。依哲学上来谈这个问题,在这里也无
法作详细的介绍,如果像现在这样讲法,一个星期讲两个小时,就是五六年,甚至
十年的时间也讲不完。而且谁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哪里去?没有人敢说,没有人
敢作绝对的论断。只有在医学上,以科学的观念说,人怎样是生,怎样是死,有生
命的延续,就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可见医学上也认为人随时都在生,也随时都在死,
人的身体就和一个小宇宙一样。就是一片树叶,在科学的观念中,比一所核子工厂
还复杂,而人体的结构,就有如宇宙一样复杂。譬如我们一餐三碗饭下去,如何的
消化,如何的供给人所需要的热能,如何排泄废物,其间的过程是够复杂,也够奇
妙的。如果再加上一些寄生虫和那些帮助消化的细菌在内,那关系可就更不简单了。

    生死的确是个大问题,孔子在这里答得很奥妙,他说鬼神是属于天道的事情,
“人道迩,天道远。”人本身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怎么去谈那么遥远的天道问题?
也就是他说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认为子路他们这批学生,程度还不
够,对于生死问题,就难说了。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下去,尽到活着的本
分,先把人作好再说。

    鬼神问题、生死问题,人类文化上两个大问题,现在再重复一下,让大家注意。

    世界各国大学的哲学系,各派宗教乃至现在有许多科学,都在研究这两个问题。
人类文化到现在,对这两个大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究竟有没有鬼神存在?生是怎
么来?死是怎么去?原始的人种究竟怎么来的?

    当然,我们晓得,现在共产主义的哲学,一方面是基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一
方面是基于黑格尔的唯物辩证法,以及吸收希腊方面的唯物哲学而来的。其次,影
响了人类思想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这几种学说,同时
构成今日世界人文文化一个大问题的存在,不过目前被物质科学的进步,将这问题
掩盖住了,使我们不大感觉得到,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严重地存在着。

    生与死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新的理论,一部分已
经成立——整个的还没有解决。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讨论得
完的。《论语》中显然提到这两个大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专
门针对这两个问题,再作讨论,只能在这里作一个交代,将来我们有别的机会,再
来研究这些问题。

               孔门弟子的素描

    《先进》这一篇,到了这一段鬼神问题与生死问题是一个高潮,现在继续下来,
是对于人物的评论。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
    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这是孔子对于这几个学生的评论。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闵子骞是有名的孝子,孔子非常喜欢的学生,孔子
观察他,说他讲话很温和,有条有理。为什么讲话那么重要呢?这就好比曾国藩在
《冰鉴》中所说,看一个人头脑够不够精细,不一定要看他的鼻子、眼睛,只要听
他讲话,就会知道。有些人有条有理;有些人说了半天,主题还没有讲出来。一个
人处事有没有条理,在言语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闵子骞在旁边是“訚訚如也”,
温和,有条理,看着很舒服。子路呢?“行行如也”,什么是“行行”?光从书本、
知识上,是难以了解的,要配合人生经验,才会知道。司马迁写《史记》,他自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读多了,不是学问,是书呆子,没有用。还要行万里
路,观察多了,才是学问。从前,看到好几位当代的大人物,观察的结果,就懂了
“行行如也”这句书,此公说话很简单,但不断在动,好像坐不住一样。这才想到
就是子路的“行行如也”。冉有、子贡这两个人“侃侃如也”,这“侃侃”是形容
他气度很大,现在的话是很潇洒。对于这几个人,最后孔子下断语:“若由也,不
得其死然。”他说子路将来不得好死。结果孔子看对了。子路后来是在卫国的政变
中战死的,死得非常光荣。前面说过,他是为了赶回为卫国平乱,身受创伤,然后
整肃衣冠,端坐而死。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明各代,这种人物很多,战死了以
后还站着,尸体绝不倒下来,以致敌人的将领都对他崇拜万分,往往为他立祠建庙,
这就与鬼神、生死的问题有关了。所以我们中国人说“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只
要人的品格好,如忠义的人,死了以后就可以为神。我们看见许多庙,大家都去膜
拜,里面所供奉的神,就是这一类人所升华的。这一段是由子路的“行行如也”所
引起的。

    “子乐”,描述当时孔子对于这几个围绕在身边的学生,觉得很高兴。可是他
很遗憾地深深惋惜子路将不得善终。我们这里也要注意子路的“行行如也”。譬如
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人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
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实际上也就是“行行如也”的一种小动作。
人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前面有相,
后面有相,真正看相,太不简单,这是以中国文化中,形名之学作的说明。这是孔
子对常在身边几个学生人品修养,表现在外形上的一个定评,虽然是简单一句话,
但是很扼要。

                言语的艺术

    下面跟着就是说到处事了。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
    言,言必有中。

    这是说鲁国当时财政经济发生问题,鲁国有一个人出任长府,这个“长府”相
近于现代的财经首长,不过不能完全和现在比。现在财政经济是分开的,会计也是
独立的;过去所谓长府就是管钱的,包括了财政、经济,国税局乃至于审计部,这
些业务都集中在一起。换句话说,是管如何收钱,如何用钱。鲁国当时主管长府这
个机构的人,大概想对当时的制度有所改变。闵子骞说话了。他说,制度不要轻易
变动,还是沿用现有制度,方法变一变就好了。如果变更制度,影响比较大,整个
社会又要经过一番波动,才能适合新的制度,不如用旧的制度。你看怎么样?

    这就是闵子骞说话的态度,很谦虚、很温和、有礼貌,就是上面说的“訚訚如
也”。他是一位社会贤达,始终不想出来做官,立场超然,所以他说了:“何必改
作!”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先不讲外国,研究中国历史,不论社会结构,或者政治
制度,政治结构形态,如果一下子把它完全改过来,在当时几乎没有可以成功的先
例。这就是《易经》的道理。天下的事只有渐变,没有突变,突变要出毛病的。这
是政治哲学的大道理,研究起来也很麻烦。因此闵子骞当时不主张一时变制度,否
则突变的结果,社会要出问题,所以他在客气话以后,下一个结论“何必改作!”
这是闵子骞在政治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意见。后来传到他老师孔子那里,于是孔子
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里的“夫人”不是太太,“夫”是起语的“语助
词”,话还没有说出来,先发的声音。孔子认为闵子骞“訚訚如也”,平常老老实
实,不大说话的,但是这次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大众的利益,他说话了,而且,说
得很有意义,很对!他一说话,就把握住重点。这是赞赏闵子骞。但是,我们不要
仅看作是孔子称赞闵子骞的话,而把“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八个字轻易放过,
这也是我们要学的,当处大事的时候,不要乱说,要说就“言必有中”,像射箭打
靶一样,一箭出去就中红心,说到要点上去。

               子路的琴学入门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子路学习鼓瑟——瑟比现在流行的古筝一类的乐器还要古老,有现在普通写字
台那样大,有五十根弦,很复杂。“鼓”字,便是敲弹的意思。子路正在鼓瑟,孔
子看见,觉得很好玩,于是讲了一句笑话,他说子路啊!他对于鼓瑟,还没有入门
呢!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事实的笑话:我有一个学生是学科学的,他原有个外号
叫“科学怪人”。这人做事、讲话,什么都是机械化的。后来,住在我家里,我所
讲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还是他记载的,他很有兴趣。他的弹筝,也是机械
化。我笑他是科学弹筝,他也不管。但有一点,他做事是很科学的,他开始学筝的
时候说,每天只学十分钟,以后就固定化,每天尽管忙,必弹十分钟,不多不少。
半年以后,还真的弹得蛮好了。由他的修养,我就感觉到,做任何事情,不要怕人
家笑,这也是科学精神。他除了“科学怪人”的绰号之外,还有一个外号是“紧张
大师”。后来到了美国,有个场合,人家要他表演,他就在很多人面前表演弹筝,
一上台,手就发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种特别的指法呢。常常有些人说,年
纪大了,要学什么东西没有时间。我就常拿他这个精神告诉人家,一天只用十分钟
好了,一年、两年下来就不得了。实际上,我们回想起来,读书也好,学别的也好,
很少用超过一天十分钟,连续三年加起来那么多的时间。如果真下这个工夫,无论
哪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子路鼓瑟,孔子也是对他作这样的批评。

    同学们听到孔子这个批评,对子路就不佩服了。在这里就看出群众的心理是盲
从的。这个地方,我们读书就要注意了,真正头脑冷静,任何事情不跟着别人转变,
要用自己真正的智慧、眼光来看一件事、看一个人。所以,孔子看到同学们这个盲
从的毛病就说,你们也真是太看轻人,我说子路,是勉励激发他的话,实际上,子
路鼓瑟的成就,已经进入了厅堂里,不过没有进入内室去而已。“升堂入室”的典
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堂与室不能用现代的建筑格局来讲的,中国过去的建筑,有
明堂格式,一般人讲话骂人“你是什么明堂?”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
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孔子认
为子路鼓瑟已经升堂了,不过没有深入到内室,如此而已。我这样说了一句话,你
们就轻视他,太不应该,太轻率了。

               低昂失律的资质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
    与?子曰:过犹不及。

    我们都会用的成语“过犹不及”,就是出自《论语》孔子说的话。师就是子张,
商就是子夏,都是在前面介绍过的孔门高弟。子贡有一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
人,哪一个比较好,孔子说子张太过了,子夏不及。现在我们讨论“过”和“不及”
这两个词。所谓‘过”,不是过错的过,不是犯了罪,而是聪明过头,有些人脑筋
动得快,反应过敏了。有些人拚命研究一个问题,研究得太多了,反而走上一条错
误的路子,这就是过。像讲道德,过分了就难免偏差,有一个学生,连我对他都肃
然起敬,但也很难相处得自然。因为他的态度太讲礼,太过严肃了。他随时一定端
容正坐,可是一身好像僵硬了,从来没有过自然的姿态。他说他自幼读中学时,就
读儒家的书,效法书中所说的孔子,所以养成这个样子。我说孔子并不是这个样子,
这是宋代的理学家所塑造的形相,太过分、太呆板,这样人生都会感到枯燥无味,
这就是过分了。“不及”是有些人懒得用心,对一个问题,想了想:“大概这样”,
觉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这就是中国人“不及”的毛病。所以人家骂我们中国
人“马马虎虎”、“大概”、“差不多”的观念,这都是“不及”。科学精神是买
酱油的钱,绝不能移来买醋。中国人买酱油与买醋,两样都差不多,马马虎虎,酸
咸混淆一起,这就是作人做事“不及”的地方。总之,不及则不够标准,或者过则
超过了标准,都是偏差。孔子说,子张过头了,子夏则是不及。子贡就说,这样应
该子张比子夏更好了;因为子张超过了头了,总该是好的。孔子说,不见得如此,
超过了标准与不够标准,一样都是毛病。我们这里只能讲一个原则,要发挥起来,
可举的事例太多太多,作人做事,稍有不慎,都会过犹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符合
中庸之道,才是对的。中庸之道很难做到,现在也有人故意讽刺中庸之道就是马马
虎虎,这不是中庸,这是不及,把不及当作中庸,这就错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
    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是孔子对于一个学生的申斥。冉求为当时鲁国的权门季家当总务长。孔子说
季家为鲁国的权门,财富已经很多了,比周公还多。周公是被封于鲁国的始祖,也
是鲁国的国君初祖。季家已经富可敌国了。可是学生当中的冉求,还公然替他设法
找更多的钱,还为他加倍的设法搜括,等于是拍季家的马屁,特别为他努力,这就
造成财富不均、贫富悬殊的趋势。所以孔子说,这个人不是我的学生,可以开除了,
你们可以公开的把他轰出去。这就是孔子对学生品行方面的要求,他不希望他们成
为一个书呆子,而要他们能做事,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也是
儒家学问的中心所在。

                儒家四相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这也是对四个学生的评论。

    柴,姓高,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这评论不一定是孔子亲自说的,是后来门
人的记载。其中说高子羔这个人比较“愚”,照现在话来说就是笨,但并不是我们
普通说的笨。朴拙一点,举止比较迟缓就近愚,不完全是笨的意思。

    还有这个“愚”字的笑话,有些学生在外国已拿到博士、硕士学位,写信回来,
往往自称“愚生”,这对于传统文化真是一大讽刺。后来一问,在高中都正式教过
的。可见在教育上并没有错,错在自己不留心而已。唐代以后,一千多年来,“愚”
字都是长辈对晚辈或平辈间的谦称。例如师长对学生写信,可以自己谦称为愚兄。
舅对年长的外甥,也可谦称愚舅。对弟弟,也可谦称愚兄。可是还有人称“愚生”,
那就奇怪了。那么,上面称老师,应该对称为笨师了?(一笑)。这是另外谈到写
信的礼貌。在这节书里,“愚”的意思是反应迟钝。

    第二个是“参也鲁”,“鲁”和“愚”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像《水浒传》这部
小说,非常妙,它包含了社会哲学,也包含了历史哲学,其中人物,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都是怪物。这一百零八个人各加一个外号,这些外号都有民间的哲理,
看起来蛮有意思。如宋江的外号“及时雨”,天旱久了来一场“及时雨”有多好。
但“及时雨”宋(送)江,送到江里去了,一点用都没有。又如智多星吴(无)用,
也是一样。“花和尚”鲁智深,姓就用鲁,所谓鲁就是鲁莽。他相当粗暴,动辄就
打,虽然出家当了和尚,喝醉了连佛像都打掉。可是他的打,是很聪明的打法。盲
目地崇拜偶像,并不是真正信仰的精神。真正信仰的人,不一定要崇拜偶像,一个
真正具有宗教家精神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有宗教的形态。所以鲁智深的鲁是代表这
样的性格。我们说鲁就是笨,这说法错了。鲁是在愚的当中又带点直,而直的当中
又不粗暴,慢吞吞的为鲁。

    “师也辟”,子张比较有点固执,有了学问的人,多半易犯这个毛病,大致文
人也多固执,这样看不惯,那样看不起。这里所讲的子张有点特殊的个性,就谓之
辟。

    “由也喭”,这个“喭”与“谚”相通,就是土佬,很俗气、很粗糙的相似形
态。子路做事比较粗暴,讲话也比较豪放。本篇为什么只提这四个人呢?因为这四
个人也代表了人格的四种典型。一般人可以用这四种典型来做一个小的归类;不是
这类,就是那类。

    颜回的空子贡的有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这里提到的两个人,一个是孔子最欣赏的;一个是孔子得他帮忙最大的。

    这篇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生们各有他的长处,也各有他的缺点。作一
个领导人,对他的部下,一定要了解,每人有长处,也有缺点。再讲一个人生哲学
的道理,我们要注意,有人说某某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如以哲学的观点
来说,某人的缺点也正是他的长处,而长处也就是他的缺点。不但某人如此,我们
每一个人也是如此,长处与缺点几乎分不开的。用得好就是长处。用不好就是缺点。
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懂得这一点。如果所用的人,都希望他和自己一样,那这个
事业就不要做了。人形形色色,各有所不同,就要养成自己对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
包涵,都能领导,这是很要紧的。

    孔子这里说,品德最好的只有颜回,具备各方面的长处,差不多已经够得上道
德的标准。但是“屡空”——太穷,常常是空的。不过“屡空”这两个字,有不同
的解释,尤其学佛学道的人解释更不同。他们解释说,只有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才能常常做到空的境界,对于任何事情,无论得意或不得意,都可以把它丢掉,摆
得下。也蛮有道理。

    其次说子贡不受命,怎么不受命?就是孔子希望他专门为学问道德而作。但子
贡的个性与众不同,老师这一套道德学问他绝对接受,可是他生活方式走的路线绝
对不同,不太肯走呆板的路线,他去作生意了。他作生意的本事非常大,判断估计
不会失败,每次都被他料中。以现在西方社会的情况来说,第一流人才作生意。而
子贡的才干实在是不止如此,我们在这个地方才知道子贡还会作生意。所以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中,就取用《论语》上这里的“货殖”两个字,代表了工商,
中间记有子贡。其实子贡不但是工商界了不起的人才,他对于外交、经济等等是样
样通。所以我说孔子后半生的生活,还多半靠他维持的。

               不着痕迹的善人

    讲了许多关于孔子学生们的评论,下面又转到另一方面了。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问题来了,这几句话解释起来最讨厌。子张问起,怎样算真正的善人,我们人
究竟要做到什么样子才能称为善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真是一个哲学问题、逻
辑问题——逻辑就是辨别是非,下一个定义。现在推开一切不管,以纯粹哲学的立
场来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很难下一固定标准。同一件事在这个时代是善的,
在另一个时代则变为恶的;在这一地区是善的,换一个地区则是恶的;随着时间空
间的转变而转变。因此善恶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说作人怎样才合乎标准?西方有
西方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古代的礼节,现代有现代的标准。假使现在为了发扬中国
文化,穿一件和尚衣服,(也就是明朝的便衣,古代出家、在家人的分别在头发剃
光不剃光。)留着西式的发型,再打上一条领带来上课,这是作怪还是爱国?是善
的或是恶的?实在很难断定。所以善恶的问题,是道德哲学上的大问题。

    这里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的答复“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照字面上
解释,不踏一丝痕迹,也不进入房门,走进屋内。如果照字面这样解释,作善人最
好连太太房间都不要进去了。这是作笑话讲。怎么叫“不践迹”呢?这个问题我们
可以借用道家中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加以理解。古人的文字太简单,
解说起来又很讨厌。我们只作这样的解释:小偷去行窃,可以戴上手套,手印指印
都不留下来,使刑警没有办法侦查,这就是“灭迹”,没有痕迹了。但“无行地难”,
人毕竟要靠地来走路,完全不靠地面而能走路,这是做不到的。譬如刚才说小偷把
他自己的形迹灭掉容易,但什么是小偷的行地?凡是小偷,只要静下来的时候,心
里就会想到,自己偷过东西。这种内心的行地要去掉,就办不到。做了坏事,可以
普遍天下人,但没有办法骗过自己,这就是“灭迹易,无行地难。”

    由此可知孔子这里的“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
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有问题。

    “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作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
己捆起来。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效法儒家的那个同学,站就立正,坐就端坐,点头也
不敢稍稍随便,就是被礼捆住了,没有脱落形迹。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观念。何必为
自己树个“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国人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
表面的就是阳化了。不要在人家看见时才做好事,便是阴德。帮忙人家应该的,做
就做了,做了以后,别人问起也不一定要承认。这是我们过去道德的标准,“积阴
德于子孙”的概念,因此普遍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中国专门说鬼狐的小说《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故事是有一个秀才
作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公,一看他的卷子,就录取了。他的卷子里有两句话:“有
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有心去故意做好事,表现给别
人看,或表演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不该奖赏。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随
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实在没有存心要伤害他,那么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
罚。全篇文章都是讨论这两个问题。这本讲鬼、讲怪、讲狐狸精的小说,为什么第
一篇说这样一个故事?过去中国写小说的人,不是随便下笔的,一套传统的中国文
化,道德规范的精神,摆得很严谨。《聊斋·考城隍》这两句话,也就是孔子说“不
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有心为善”,作善人故意表示善,就践迹了,是
不对的。更有些用“善”的观念把自己捆住了,像信教就信教,一定要表现斋公斋
婆或招摇成教徒的样子,便是既“践迹”,又“入于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3:11 , Processed in 0.16936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