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王之后

[考论评辩] 明朝的灭亡(转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6.3.南明之灭亡
南明小朝廷的无能o(︶︿︶)o 唉可谓中国历史之最。
南明政府最大的失误在于弘光朝廷的基本国策――“借虏平寇”。实行的是和大清共同讨贼,图谋划江而治的天真战略。
南明政府之所以会犯下这种战略性的重大错误,原因是因为自身的o(︶︿︶)o 唉无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党派林立,为争权夺利纷争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时候,正值吴三桂降清,联兵击败大顺军,占领北京之际。
弘光君臣看到吴三桂借清兵击败了“闯贼”,收复神京,一个个兴高采烈,称之为“功在社稷”的“义举”。
五月二十七日,大学士马士英疏“陈恢复大计”说:“吴三桂宜速行接济,在海有粟可挽,有金声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虏。原任知县马绍愉、陈新甲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当咨送督辅以备驱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决定“封关门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当政的文武大臣,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起义农民为敌,而对多次犯中原,这时已经“攘取畿辅等地”的清方则一味退让,在“借虏平寇”的如意算盘下,围绕“定策”、“逆案”、“顺案”争权夺利。
而军事方面,南明最为倚重的江北四镇中,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高杰兵战斗力强。高杰凶悍桀骜,却毅然拒绝清肃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诱降,疏请以己重兵驻归德,冒大雪,沿黄河筑墙,专力防御清兵,并联络河南睢州总兵许定国“以奠中原”,不料许定国暗通清兵,设计于酒后谋害了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仪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势危急之际,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却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国防大臣的身份督师一年多,却没有任何成果,既没练兵,也没防御,更没有趁大清和大顺交战之际收复失地,一味苟安,最后清军南下,一败再败,退守扬州,以身殉国。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因为清朝的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犯下了严重错误,南明后期得以顺势团结了几十万大顺军、张献忠的归降部队,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共同对付清兵,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各个将领依旧各自为政,南明的几个大将,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卖身投靠;郑成功虽然有大志、有军事才能,却私心自用,断送华南抗清大业。之后退守台湾,一心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李定国也是悲剧,出滇抗清前期遭孙可望妒恨,无法在两湖、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却是郑成功的虚应,结果导致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最后只好死而后已。
南明之灭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将领,无能的督师,明朝的遗毒如党争、苛政、文人领兵都被完好无损继承下来,甚至还有所发扬光大,那么延续着明朝的灭亡之路走向覆灭也就顺理成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上,明朝政府是在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外有女真的夹击下最终灭亡,但是以后金区区数十万人口,十来万兵力,又或是在饥饿状态下的几乎毫无战斗力的百万流民,是没有可能推翻一个只要稍微积极一点的明朝帝国。
如果没有女真,也没有李自成,明朝继续这样毫无活力,步履蹒跚的走下去,民众也继续对压迫和恐怖无动于衷,冷漠而麻木的接受这一切,那么,中国的未来会怎么样?
中国又能够凭什么来改写近代那么最屈辱的历史呢?
明朝之灭亡,实属咎由自取,明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贫民百姓,都难辞其咎,明朝的命运操纵在他们手里,而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容忍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就势必遭到报应。
中国近代之衰落,现代之复兴,未来之命运,都是同样的道理。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今天我们所做的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一百年后,一千年后,后人会惊叹我们勇气和先见之明,还是会诅咒我们的怯懦和愚昧呢?

发表于 2005-8-23 2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000000>萨尔浒大战还是加上吧。知耻而后勇……</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0: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P>管理员明智,现将“萨尔浒大战”和清朝如何稳定统治的的两片加上,各位不要只是怨恨和垂泪,而是要反思这场大战我们为什么失败,要客观和冷静,正如本文在结束的时候说的:“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P>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战役篇
1.1.萨尔浒大战(上)
明朝与女真(满族前身)的第一次大战就是萨尔浒大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双方的兵力。
女真方面,八旗兵约六万人,当时女真全部人丁不过数十万。
明朝方面,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女真族的一支部落,努尔哈赤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总兵力达二十万左右,号称四十七万。并且明军还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
从这些数据来看,明军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兵力、武器和战斗力未必是成正比的。
这里对明军的兵力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明军总兵力仅为九万。
二十万和九万,差距可不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数字偏差呢?
这可能和明朝军事制度有些关系。
明朝的军人主要来源于“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世代代做炮灰。明朝号称军队可以自给自足,实行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军屯那套,士兵们战斗时候打战,和平时候种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花国家的钱。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军屯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军丁、屯地、屯粮严重失额。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承认屯田民地化,扩大募兵制,向农民加增粮饷。
可是明朝政府一向都很穷,又不习惯增加大笔的军费开销,加上后期几个皇帝如万历、崇祯都要搜集财物的癖好,总是想方设法克扣或者拖延军饷,导致明朝后期军饷问题尤为严重。
在明朝后期,朝廷被迫采用募兵制为主的征兵方式,可是普遍的结果却是民众一拥而上,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
明朝后期,明军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
倭寇横行时期,曾经柴家鹿一战,倭寇仅以四十二人就杀退明军官兵千余人,杀死明军六十余人;浙江兵备副使刘熹曾率兵五千攻击倭寇据点,倭寇以二百余人迎战,就击溃明朝军队,明军士兵未发一弓一箭便望风而逃。
到了这种地步,谁也没想过能打胜战。
军官们为了行贿长官,或者是乘机捞一笔自己享用,虚报兵数从中牟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愈到明朝后期就愈严重。
到底手下有多少士兵,恐怕军官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了。
所以萨尔浒战役明军投入的总兵力究竟是多少,当时的将军们心里也没数,可能是一笔糊涂账。
当然,不管怎么统计,相对于女真,明军还是占有兵力和兵器的优势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战斗的地点――萨尔浒。
“萨尔浒”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叫做“木橱”,也就是树木茂密意思,位置在今天的抚顺市,历史上的萨尔浒一带是北方古老女真族(即满族前身)繁衍、生息和清王朝龙兴之地。
这场战役,是属于明军的一场主动挑起的入侵战,在别人的领土上作战,明军没有地理优势。
那么,挑起战斗的原因是什么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还得从头说起。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
女真族在明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努尔哈赤是属于建州女真那部分。《后金实录》所记之女真三大系统,即:“后金国”就是建州女真,“呼伦国”是海西女真,“东海”是“野人女真”的一支,另一支为黑龙江女真。各系统又分为若干部,各部人丁多少不一,地域广宽不等,这大大小小的百个部落城寨的女真,人丁总共约有六至八万。
《后金实录》提到:
时各地之国为乱。后金国之苏克护河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长白山纳殷部、鸭绿江部、东海窝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呼伦国之乌拉部、哈达部、叶赫部、辉发部,各地盗贼蜂起,各自僭称汗、贝勒、大人,每村每寨为主,各族为长,互相征伐,兄弟相杀,族众力强之人,欺凌、抢掠懦弱者,甚乱。
女真族各族蜂起,各自称王争长,互相残杀。
在这种混战的局面下,女真族人感到痛苦不堪,这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来统一女真族,努尔哈赤就应运而生了。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后来努尔哈赤即汗位于赫图阿拉,定国号为后金。
努尔哈赤称汗之后,发布“七大恨”告天征明。
七大恨,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一六一八年(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欺陵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七大恨”集中反映了女真十分痛恨的两大问题,一是明朝政府欺凌女真;二是明朝政府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要维持女真“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的分裂局面。
那么,努尔哈赤所提出的“七大恨”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出于政治目的编造呢。
我们先来看“明朝政府欺凌女真”一事。
明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看不起女真族,那是很正常的。就算是到了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也都没有把满族人放在眼里,这一点有些像清朝后期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还要说“恩赐”一样。欺凌少数民族的事情,也算是中国汉人正统的老传统了,早在五胡乱华时期,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残暴统治和奴役就导致了疯狂的报复。各民族平等的意识那是直到近代中国才具有,在这之前各个民族多是相互看不顺眼,势力大的一族,自然就欺辱弱小的一族。女真自元以降,三百多年里,由于涣散分裂,先后隶于元、明君主之下,受尽了压迫剥削。
明朝皇帝以及手下的文武官将,贱视女真,称其为“东夷”,任意欺凌,百般盘剥。史载明臣“藐视女真诸大臣欺凌侮辱,用拳殴打,不许站在门口”,“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利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对女真)苦害欺凌,千态莫状”。
明朝政府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停止朝贡互市,严重地阻碍了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经常派兵深入女真境内,大肆烧杀掠夺,无所不为,因此不断激起女真人民起来反抗,却遭到残酷的镇压。
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那是明朝政府的战略。
明朝政府因顾忌女真“兵满万人,则不可改”,而对其实行“以夷制夷”、“犬牙相制”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女真各部之间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分裂活动,致使女真社会动乱不安,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阻碍女真各部的统一,诛戮欲国统一之领袖。
统一女真部落带来的军力强盛对明朝政府的确是一个威胁,才能出众的努尔哈赤,更是受到明朝政府的猜忌,所以明朝政府支持与努尔哈赤为敌的女真叶赫部落。
干涉和阻挠女真统一的事情,明朝政府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做出来的。
不过这样一来,明朝政府和努尔哈赤政权的关系就越闹越僵。
基本上“七大恨”所提出的事情属实,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因为从根本上女真的统一和明朝政府的利益是矛盾的,所以双方通过决战来解决纷争在所难免。
站在双方各自不同的利益考虑,很难说是谁对谁错,各人都有各人的立场。
明朝政府为了自身的安全,对少数民族挑拨离间,采取压迫的手段,并不光彩,但是出发点还情有可原。而女真族希望结束自身战乱纷争,反抗压迫和欺凌,那也是正义的行为。
话又说回来,明朝政府非但对女真是压迫,对自己的子民一样也是剥削和残酷统治,逼反李自成、张献忠,逼反百万流民,逼反这些有口饭吃就会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
明朝政府不是靠开明、积极的政策来使国家强大,反而对内镇压异己、实行特务统治,对外则强势凌人,将安全建立在少数民族的痛苦之上,最后结下不可解的仇怨。待到国内火山的爆发,无可避免的就是政权的总崩溃。
事实上,明朝政府也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应对乏策而瓦解的。
在努尔哈赤宣布了“七大恨”之后,女真步骑二万进攻抚顺,明朝o(︶︿︶)o 唉李永芳出降,于是捣毁抚顺城,掳掠人畜三十万而归。两月后,又攻下抚安、鸦鹘关、清河等城,使“全辽震动”,北京“举朝震骇”,就连三十多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也十分焦急起来。
辽东乃是京师左臂,如有一失,就要威胁到明朝首府的安危。
虽然“辽事议者,以必剿为主”,但是“而今九边空虚,亦惟辽左最甚”,此时“辽东战士不满八千,而建州控弦之骑三万”,兵力对比十分悬殊。
明在辽东的驻军,正如山海关主事邹之易所说:“今之将领,平日不习战,大都以退缩为得计。……累年以来,不修兵具,朽戟钝戈,援急不足为用,金鼓几于绝响,偶令之截杀,股栗腕战,面孔殊无生色”;许多士兵“不能开弓,或开弓而不及十步”。
因此,明朝政府只好从全国调兵遣将,赴辽对后金作战。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政府调往辽东的基本上是南方的士兵,比如四川等地,这些士兵不熟悉当地的地形,也不适应严寒的气候,甚至不熟悉他们的统帅。
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明朝政府任命所谓“熟谙辽事”的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杨镐经略辽东,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到了万历四十七年,援辽的各路明军先后到达。
这时,明朝政府担心师老财匮,欲其速战,不断发红旗催战,于是杨镐依据明军兵多将广的优势,制定了声东击西,分兵合击的战略。明朝政府认为“数路齐捣,旬日毕事耳”。
这也就是萨尔浒战役的发生原因。
当时的明朝政府的“擒奴赏格”中说。
“凡能擒斩奴儿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八大总管者,赏银二千两,升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十二亲属伯叔弟任者,赏银一千两,升指挥同知世袭。擒斩奴酋中军、前锋暨领兵大头目者,赏银七百两,升指挥金事世袭”。
“北关金、白两首擒斩奴酋,即给与建州敕书,以龙虎将军封殖其地”。其中“八大总管”及“十二亲属伯叔弟侄”,是指努尔哈赤的子孙,即代善、阿敏等贝勒,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是指额亦都、阿敦等八旗高级官将。“北关金、白两首”,是指叶赫国主金台石、布扬古贝勒。从这个“擒奴赏格”可以看出,明朝政府的目的是希望将努尔哈赤家族斩尽杀绝,并且鼓励其世仇叶赫立功,还许诺将建州赐予叶赫。
明朝政府就是想消灭整个建州,也就是消灭女真族,这场战争,或许明朝政府没什么正义可言吧。
对于女真来说,萨尔浒战役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决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就是被消灭。
命运就是这么惨酷,女真必须要面对强大的明帝国。
明朝国力强大,手工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家,当时明朝统计人口数量有六千万,那时候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相对女真而言,可算有近乎无限的恢复补给能力。明朝的常备军维持在120万以上,还有配备有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
而女真仍属于奴隶制,生产力低下,其时人口不过数十万,士兵为最多六万左右,一经战败,就无力回天。
他们手中的筹码少得可怜,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以及他们的运气,或者,还有对手的愚蠢。
那时候的女真族上下都充满了绝望的悲壮吧。
萨尔浒战役发生在了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
这场战役被后人评定为影响中国的一百次战争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如果女真不幸战败,女真族就将彻底消失,那么中国以后几百年的历史就会完全改变。我们今天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中国还有一个满族,中国的命运也会显得扑朔迷离,李自成能不能取明帝国而代之,中国近代能不能逃过那段最屈辱的历史,都令人悠然神往。
只是,历史没有假设。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MS Shell Dlg">1.2.</FONT>萨尔浒大战(下)
明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共同商定方略:
以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为目标,分进合击,4路会攻。
具体部署为:
总兵杜松率兵担任主攻,由沈阳(今属辽宁)出抚顺关(今辽宁抚顺东)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是为西路军。这一路是属于明军进攻的主力,兵力最盛。总兵马林率所部及叶赫兵出开原(今属辽宁)经三岔儿堡(今辽宁抚顺市北),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是为北路军。总兵刘?率兵会合朝鲜军队经宽甸(今属辽宁)沿董家江(今吉林浑江)北上,由东南面进攻,称东路军。在杨镐的布置中,刘?这路军是属于诱敌部队,据说是杨镐和刘?不合,故意陷害。
总兵李如柏率兵经清河堡(今辽宁本溪县北清河城)、鸦鹘关(今辽宁新宾西南三道关),由西南面进攻,是为南路军。
另外,明军还有一支机动部队保障后方交通。
总将杨镐坐镇沈阳指挥。
杨镐命令明军4路兵马会攻赫图阿拉。当时明军原拟二十一日出兵,但是十六日天降大雪,又改成了二十五日。
也不知道杨镐吃错了什么药,可能自以为大军会攻,胜利在握,在出师前的二十四日,竟派人向努尔哈赤下战书,无异于将进军日期告诉了敌人。
努尔哈赤得到明军分路来攻的消息之后,准确的判断出杜松的西路军是主力,采取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
据此,努尔哈赤将兵力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战。
西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出抚顺关急进,三月初一抵达萨尔浒。杜松将自己的部队一分为二,以主力驻扎萨尔浒山,自率万人渡河进攻吉林崖。
杜松没有等到友军的到来,鲁莽冒进的举动遭致了后人的批评,认为他的冲动直接导致了明军的总溃败。
杜松是明朝的一员猛将,人称“杜疯子”,属于打起战来不要命的那种,当然,也是属于不用脑子的那种。
当时吉林崖虽然只有数百名女真兵防守,不过因为吉林崖地势险峻,设施坚固,杜松率队数攻不下。
此刻,努尔哈赤调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等率二旗兵增援吉林崖;自己亲率六旗兵进攻萨尔浒一带杜松军主力。
三月二日,两军在萨尔浒交战。
决战的时候正是午时,但却天色阴晦、咫尺难辨。
明军以火把照明,希望通过火炮给后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但是因为气候寒冷,天色昏暗,再上后金的骑兵移动速度极快,而明军的火炮笨重,结果火炮攻击收效甚微。而女真兵正好利用明军的火把,由暗击明,集矢而射,多数命中。
奇袭得手,努尔哈赤趁机以优势兵力发动强攻,在大雾掩护下,越过堑壕,拔掉栅栏,攻入明军营垒。
杜松军主力死伤甚众,无力反击,四散溃败,萨尔浒大营瓦解。
正在吉林崖作战的明军,听到大营已失的消息,军心动摇。杜松虽然奋不顾身,督队力战,但是大势已去,他本人被后金兵团团围困,最后中矢落马而死,其部将王宣、赵梦麟等相继阵亡,士卒死亡万余人。
努尔哈赤歼灭西路军,转兵北上,集中力量对付北路军。
北路马林军于三月二日夜,抵达尚间崖(今辽宁抚顺县哈达附近)一带,得知杜松败亡的消息,不敢前进。
马林将部队分驻三处:一部西向进驻斡珲鄂谟(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
一部趋东南,扎营斐芬山;自率主力驻尚间崖,命军环营挖掘三层壕沟,置火器于壕外,以骑兵继后,作就地防御。
三日晨,努尔哈赤集合兵力直向尚间崖逼来。
努尔哈赤分兵两路:一由四贝勒皇太极率领,直冲斡珲鄂谟;一由自己亲率主力,由大贝勒代善为先锋直逼尚间崖。
当天双方接战。
后金先在尚间崖击败以逸待劳的马林北路军,继而在斐芬山全歼该地明军。
至此,北路军全军覆没。
而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叶赫兵见势,不战自退。
马林的消极防御无法抵挡住努尔哈赤的重点进攻,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怎么样,抛弃了士兵独自逃走将军率领的部队总是士气低落的,北路军之败不能不说没有这个原因吧。
击败杜松、马林兵后,努尔哈赤立即统帅八旗返回赫图阿拉。
刘?所率领的东路军,于二月二十五日,由宽甸出发。由于沿途山路崎岖,加上努尔哈赤在沿途设置三道路障,分兵阻险,进军十分艰难,所以直到三月初四日,才进至富察(今辽宁宽甸东北)一带。因为不知道西路、北路失利,刘?还是按原定计划行进。努尔哈赤击败北路马林军以后,立即移兵南下。一面令主力在阿布达里冈(赫图阿拉南)设伏以待;一面诈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速进,以诱其入伏。
刘?不明虚实,当即下令轻装急进,于三月五日到达阿布达里冈,后金伏兵突然而起,刘?中箭身亡,部队大部被歼。东路军残部撤至富察,又遭到努尔哈赤挥兵扑灭。
朝鲜兵见到刘?的死亡大惊失色,不战而降。此刻,东路军彻底失败。
讽刺的是,本来作为明军诱敌的刘?部最晚到达了战场,并且对于己方主力被击溃一事茫然无知,最后居然还中了女真的诱敌之计。
据说杨镐当时向刘?发出了撤退的命令,可是明军低下的通讯效率使得刘?无法及时收到命令。
当女真的袭击到来时,刘?正的纵队还处于行军队形。
刘?是明末名将,他有个绰号叫“刘大刀”,一口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可于马上轮转如飞。他曾经远征缅甸、朝鲜,战功卓著,威名远镇海内。
据说刘?不光个人作战勇猛,而且还治军极严,他的部队“行则成阵,止则成营”,并且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是明军中少有的善战之师。不过朝鲜方面的资料称,女真来袭的时候,刘?的士兵们正在村庄中抢劫。
而南路军,从三月一日出鸦鹘关,迟迟不进,逗留观望。
南路李如柏和女真建州有着很深的交情,在明军兵败后,李如柏选择了自杀谢罪,大概也是无法交待自己在萨尔浒一役中的消极表现吧。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等到杜松、马林两路战败,他才慌忙调南路军的李如柏回师。
李如柏的南路军回撤,据说途中自相践踏,死伤千人。
此役,双方作战五日,女真大获全胜。
这战真是令人扼腕叹息,明军以兵力和火器的绝对优势,加上事先通盘考虑的战略部署,竟然毫无反抗之力,就这样子速败了。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明军的失误之处。
将帅方面,杨镐文人出身,缺乏战争经验,没有能力统筹全局,加上私心自用,故意陷害刘?,而西路军杜松的轻举妄动,贪功冒进,南路军李如柏处境尴尬,用兵迟疑,都是直接导致明军兵败的原因。
杨镐这个人还算是懂一点军事的,曾经夜袭蒙古军,也曾开荒种田立过功,后来远赴朝鲜与日本人作战,大败,不过朝中有人,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萨尔浒大败之后,有御史弹劾杨镐,可是明神宗置之不理。没多久,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这时候言官再次弹劾杨镐,杨镐这才被逮捕下狱,于崇祯二年被杀。
战略方面,明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当然,这样的部署本身不足已成为致命要害,但是必须认识到,要分进合击,就必须对四路军马进行全面地把握,要求主帅能够及时了解战况,要求各部队能够相互支援,要求各部队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而这几点,明军都没有做到。
在明军主力西路军受到围歼时,杨镐远在沈阳,一无所知。没有对努尔哈赤的奇袭做出任何反应,也没有调度部队进行增援,更没有修改自己的分进合击计划。就这样任其各个击破。
三月三日,明军的西路、北路已经溃败,而东路军在三月四日竟然还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最后中伏惨败。
杨镐手中握有一支实力不弱的机动部队,并且还有一支实力完好无损的南路军,在整个战役中居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连掩护兄弟部队败退都没有做到。
杨镐身在后方对战况茫然无知,而前线又没有人统一指挥和协调,以至先机尽失。文人领兵,多是如此,纸上谈兵,纵横无敌,实际操作起来却应对乏策。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女真的努尔哈赤雄才大略,用兵如神。
努尔哈赤对敌情了若指掌,并且针对明军的情况作了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尤其是两日之内连破明军主力西路和北路大军,其战斗力之强、调度之机动灵活,令人叹服。
《银河英雄传说》里,一代军事天才莱茵哈特初出茅庐的“亚斯蒂星域会战”中,正是利用敌人分兵突进的时间差,短时间内己方可以形成兵力的局部优势,采取集中兵力突破性攻击战术,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了胜利,其实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战术。
不过,努尔哈赤面对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他要仔细了解敌情,并且准确判断敌人的主力所在,还要利用敌人的每一个失误,用间谍诱使东路军中伏,随时提防南路军和杨镐的增援部队,更要在五天之内转战各地,和三支不弱于自己实力的部队交战并且击溃敌人,看上去很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努尔哈赤做到了这些,取得了胜利,也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
此役,明军惨败,“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
消息传到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随之沈阳、辽阳也风声鹤唳,“民逃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
与此同时,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甚至感到“国家之计岌岌乎殆哉”,“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使得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女真则由防御转入进攻。
萨尔浒战后不久,女真又连下开原、铁岭,并且灭掉叶赫,兵锋直指辽沈。
中国的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pt? 0cm>7.大清篇
7.1.皇太极的改革
皇太极这个人很不简单,以往我们过多把目光放到他在军事的胜利上,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大规模改革,而后者才正是后金兴起的主要原因。
在努尔哈赤当政的晚年,政策上有不少失误,他实行对对汉官汉民的残暴政策。屠杀、镇压、奴役激起汉族各阶层的反抗,造成后金社会的动荡不安。
皇太极即位后马上就调整对待汉官汉民的政策,使汉官汉民的地位有所改善,以缓和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尖锐矛盾。
在皇太极即位后的第四天,就颁布了一项命令:“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已往,虽举首,概置不论。嗣后惟已经在逃,而被缉获者,论死。其未行者,虽首告亦不论。”
在颁布这项法令以后的第三天,又颁布了一项新的重要法令,这个新法令要求停止筑城等过重的劳役,使老百姓可以“专勤南亩,以重本务”。新法令还说:在社会上“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判罪犯,承担“差徭公务”等,不得差别对待。
这些政策的颁布对后金汉人的人心安定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为后金的军事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国家行政机构十分简陋,以旗代政,一职多能。皇太极致力于中央政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天聪五年(1631年),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崇德改元前一个月,即天聪十年(1636年)的三月间,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秘书院、内国史院、内弘文院。这是继天聪五年仿明制设立六部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建政活动。五六月间,还设立了都察院和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以完善中央统治机构。
皇太极通过完善中央统治机构的过程,削弱八旗贝勒的实权,逐步集权于中央的过程,从而巩固了皇权。
因为皇太极的锐意进取,大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的政府体制改革,为将来大清入主北京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满族社会中沿袭着一种很古老的婚姻习俗,崇德改元之后,皇太极也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改革,规定:“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媳妇。”同时还废止了“夫死妻殉”的陈旧习俗。
天聪六年(1632年)满文改革家达海,改进了初创时期的满文。
于是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些都是皇太极治理下了不起的成就。
皇太极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国之大经”,因此颁行一系列保护和鼓励农业生产的法令。农业的改革是大清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像努尔哈赤时候的经济危机再也没有出现过。
相比皇太极,明朝末年的几个皇帝简直无知无识,差得太远。
为什么这样一个庞大的明帝国会有这么多昏庸无能的皇帝,大奸臣、大太监,而不过数十万人的女真族竟然会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等等如此多的才智之士呢?明朝的灭亡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别有原因呢?
7.2.入关后的政策
大清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在范文程、洪承畴等的建议下,提出了“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鞭责似觉过宽。自后问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以前的贪官污吏行为一概不计较,只要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
这样,清兵征战方面有多尔衮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吴三桂的辽东精兵,战略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畴等运筹帷幄,政治上又制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启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国家,巩固占领的领土,为出击李自成和南明,以及未来的一统天下做好了准备。
清朝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关键。
清朝政府在多尔衮时期以及顺治亲政之初,就已致力于改革赋税征收制度了。这些早期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部分地废除了明朝加派的军饷。另一主要成就,则是丁口数与登录在赋税册上的土地数的增长。
清朝政府推行无主荒地免费分给农民垦种的政策。例如四川,每户可分耕地30亩,旱地50亩,交换条件是垦户须入籍。这些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顺治年间共开垦土地164263顷,即每年约9125顷。康熙年间共开垦273671顷,即每年4561顷。由于政府提供减税优惠,鼓励土地所有者自己开垦田地,仅1658年开垦土地的总数就高达98259顷。
在1645至1661年间,因为赋税管理制度的改革,丁口数从1000万增至1900万,约增加了90%。同时,从1651到1661年,登录在册的土地面积几乎翻了一番,从29亿亩增至约52.6亿亩,同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得以收支平衡,甚至颇有盈余。明朝中叶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清朝政府还开辟了专门的部门处理水利事务,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王永吉。
王永吉在明朝晚期以专长于财政、刑法和灾荒赈济而声名卓著。
明朝水利系统早已经是混乱不堪。在清朝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河道大决口,造成严重水灾。在王永吉的领导和清朝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水利工程。
清朝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1686年修建冲鹤运河,1688年疏浚黄河口,1699年加固江苏高家堰堤坝。这些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后六十年内,黄河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大水灾,这对河北平原和淮阴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造福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改革措施上并非自己独创,相反,清朝政府的政治体制、中央机构,乃至改革方针,都是沿用了明朝时候的政策,甚至是改革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明朝灭亡后投诚过来的叛臣,改革对于清朝政府来说好像没有明朝时期那么难,虽然在清朝入关后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了大江南北的反抗,但是清朝的最终统一全国不是因为暴力镇压,而是因为积极的改革造成是不可否认的。
而明朝政府,以及南明政府,对他们而言,这些改革措施他们比清朝政府更有条件做到,他们完全可以得到民心,解决财政危机,提高军事实力,只不过他们都不屑、不愿去做罢了。
8.明之灭亡
明朝末年,“中国以土广民众,文化水准比较高的民族,但却为局处一隅的后金的野蛮民族的所击败”。此论有失偏颇,清之取国于李自成,而非明,这是南明政府和清朝政府的共识。
明末年间曾流传一首民谣。
<FONT color=#ff0000>“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老天爷,你年纪大,你看不见人来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受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塌了罢!你塌了罢!”
</FONT>可见普通民众对明朝政府怨毒之深。
清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绝非只靠杀戮。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下意识的忽略这点,只靠武力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如元朝,如果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暴政,就算是纵横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也是迅速瓦解。
经过几十年的农民战争和清朝的统一战争,全国土地荒芜,人丁缺少,财政收支入不敷出。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户口只有一千九百多万口,还不到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的六千零六十九万多口的三分之一;全国的田地只有五百二十六万多顷。
天府之国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有土无人”;江西是“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岳而长,村不见一庐舍,路不见一行人”。
而康熙采取了积极的政治、经济改革,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惩治o(︶︿︶)o 唉,并且兴修水利,节约开支,1681年(康熙二十年)后,清朝的财政收入大为好转,1709年(康熙48年)后,户部库存银由一千二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到1722年(康熙61年),全国人丁增至两千四百九十多万口,田地增至七百三十五万顷。1661年,顺治年间,人口不过1亿左右,到1791年,乾隆年间,人口数已经上升到3亿。社会出现了相对繁荣安定的局面,史称康熙盛世。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清朝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康熙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之策。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取消了千年来的人头税和丁役银。这些都极大的鼓励了中国民间人口的繁荣。
这样的局面,是清朝政府积极的政策使然。清朝政府的改革已经超过了张居正时期的成就,相对于明朝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昏君、特务政治、党争,以及苛政来说,说前清“康熙盛世”并不为过。
</P>
<P 0pt? 0cm>7.大清篇
7.1.皇太极的改革
皇太极这个人很不简单,以往我们过多把目光放到他在军事的胜利上,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大规模改革,而后者才正是后金兴起的主要原因。
在努尔哈赤当政的晚年,政策上有不少失误,他实行对对汉官汉民的残暴政策。屠杀、镇压、奴役激起汉族各阶层的反抗,造成后金社会的动荡不安。
皇太极即位后马上就调整对待汉官汉民的政策,使汉官汉民的地位有所改善,以缓和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尖锐矛盾。
在皇太极即位后的第四天,就颁布了一项命令:“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已往,虽举首,概置不论。嗣后惟已经在逃,而被缉获者,论死。其未行者,虽首告亦不论。”
在颁布这项法令以后的第三天,又颁布了一项新的重要法令,这个新法令要求停止筑城等过重的劳役,使老百姓可以“专勤南亩,以重本务”。新法令还说:在社会上“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判罪犯,承担“差徭公务”等,不得差别对待。
这些政策的颁布对后金汉人的人心安定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为后金的军事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国家行政机构十分简陋,以旗代政,一职多能。皇太极致力于中央政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天聪五年(1631年),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崇德改元前一个月,即天聪十年(1636年)的三月间,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秘书院、内国史院、内弘文院。这是继天聪五年仿明制设立六部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建政活动。五六月间,还设立了都察院和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以完善中央统治机构。
皇太极通过完善中央统治机构的过程,削弱八旗贝勒的实权,逐步集权于中央的过程,从而巩固了皇权。
因为皇太极的锐意进取,大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的政府体制改革,为将来大清入主北京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满族社会中沿袭着一种很古老的婚姻习俗,崇德改元之后,皇太极也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改革,规定:“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媳妇。”同时还废止了“夫死妻殉”的陈旧习俗。
天聪六年(1632年)满文改革家达海,改进了初创时期的满文。
于是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些都是皇太极治理下了不起的成就。
皇太极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国之大经”,因此颁行一系列保护和鼓励农业生产的法令。农业的改革是大清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像努尔哈赤时候的经济危机再也没有出现过。
相比皇太极,明朝末年的几个皇帝简直无知无识,差得太远。
为什么这样一个庞大的明帝国会有这么多昏庸无能的皇帝,大奸臣、大太监,而不过数十万人的女真族竟然会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等等如此多的才智之士呢?明朝的灭亡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别有原因呢?
7.2.入关后的政策
大清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在范文程、洪承畴等的建议下,提出了“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鞭责似觉过宽。自后问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以前的贪官污吏行为一概不计较,只要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
这样,清兵征战方面有多尔衮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吴三桂的辽东精兵,战略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畴等运筹帷幄,政治上又制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启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国家,巩固占领的领土,为出击李自成和南明,以及未来的一统天下做好了准备。
清朝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关键。
清朝政府在多尔衮时期以及顺治亲政之初,就已致力于改革赋税征收制度了。这些早期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部分地废除了明朝加派的军饷。另一主要成就,则是丁口数与登录在赋税册上的土地数的增长。
清朝政府推行无主荒地免费分给农民垦种的政策。例如四川,每户可分耕地30亩,旱地50亩,交换条件是垦户须入籍。这些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顺治年间共开垦土地164263顷,即每年约9125顷。康熙年间共开垦273671顷,即每年4561顷。由于政府提供减税优惠,鼓励土地所有者自己开垦田地,仅1658年开垦土地的总数就高达98259顷。
在1645至1661年间,因为赋税管理制度的改革,丁口数从1000万增至1900万,约增加了90%。同时,从1651到1661年,登录在册的土地面积几乎翻了一番,从29亿亩增至约52.6亿亩,同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得以收支平衡,甚至颇有盈余。明朝中叶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清朝政府还开辟了专门的部门处理水利事务,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是王永吉。
王永吉在明朝晚期以专长于财政、刑法和灾荒赈济而声名卓著。
明朝水利系统早已经是混乱不堪。在清朝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河道大决口,造成严重水灾。在王永吉的领导和清朝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水利工程。
清朝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1686年修建冲鹤运河,1688年疏浚黄河口,1699年加固江苏高家堰堤坝。这些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后六十年内,黄河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大水灾,这对河北平原和淮阴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造福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改革措施上并非自己独创,相反,清朝政府的政治体制、中央机构,乃至改革方针,都是沿用了明朝时候的政策,甚至是改革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明朝灭亡后投诚过来的叛臣,改革对于清朝政府来说好像没有明朝时期那么难,虽然在清朝入关后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了大江南北的反抗,但是清朝的最终统一全国不是因为暴力镇压,而是因为积极的改革造成是不可否认的。
而明朝政府,以及南明政府,对他们而言,这些改革措施他们比清朝政府更有条件做到,他们完全可以得到民心,解决财政危机,提高军事实力,只不过他们都不屑、不愿去做罢了。
8.明之灭亡
明朝末年,“中国以土广民众,文化水准比较高的民族,但却为局处一隅的后金的野蛮民族的所击败”。此论有失偏颇,清之取国于李自成,而非明,这是南明政府和清朝政府的共识。
明末年间曾流传一首民谣。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老天爷,你年纪大,你看不见人来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受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塌了罢!你塌了罢!”
可见普通民众对明朝政府怨毒之深。
清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绝非只靠杀戮。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下意识的忽略这点,只靠武力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如元朝,如果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暴政,就算是纵横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也是迅速瓦解。
经过几十年的农民战争和清朝的统一战争,全国土地荒芜,人丁缺少,财政收支入不敷出。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户口只有一千九百多万口,还不到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的六千零六十九万多口的三分之一;全国的田地只有五百二十六万多顷。
天府之国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有土无人”;江西是“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岳而长,村不见一庐舍,路不见一行人”。
而康熙采取了积极的政治、经济改革,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惩治o(︶︿︶)o 唉,并且兴修水利,节约开支,1681年(康熙二十年)后,清朝的财政收入大为好转,1709年(康熙48年)后,户部库存银由一千二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到1722年(康熙61年),全国人丁增至两千四百九十多万口,田地增至七百三十五万顷。1661年,顺治年间,人口不过1亿左右,到1791年,乾隆年间,人口数已经上升到3亿。社会出现了相对繁荣安定的局面,史称康熙盛世。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清朝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康熙实行“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之策。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取消了千年来的人头税和丁役银。这些都极大的鼓励了中国民间人口的繁荣。
这样的局面,是清朝政府积极的政策使然。清朝政府的改革已经超过了张居正时期的成就,相对于明朝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昏君、特务政治、党争,以及苛政来说,说前清“康熙盛世”并不为过。
<FONT color=#ff3300>(接上帖)表面上,明朝政府是在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外有女真的夹击下最终灭亡,但是以后金区区数十万人口,十来万兵力,又或是在饥饿状态下的几乎毫无战斗力的百万流民,是没有可能推翻一个只要稍微积极一点的明朝帝国。</FONT><FONT color=#ff3300>
如果没有女真,也没有李自成,明朝继续这样毫无活力,步履蹒跚的走下去,民众也继续对压迫和恐怖无动于衷,冷漠而麻木的接受这一切,那么,中国的未来会怎么样?</FONT><FONT color=#ff3300>
中国又能够凭什么来改写近代那么最屈辱的历史呢?</FONT><FONT color=#ff3300>
明朝之灭亡,实属咎由自取,明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贫民百姓,都难辞其咎,明朝的命运操纵在他们手里,而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容忍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就势必遭到报应。</FONT><FONT color=#ff3300>
中国近代之衰落,现代之复兴,未来之命运,都是同样的道理。</FONT><FONT color=#ff3300>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今天我们所做的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一百年后,一千年后,后人会惊叹我们勇气和先见之明,还是会诅咒我们的怯懦和愚昧呢?</FONT><FONT color=#ff3300> <BR line-break?><BR line-break?></FONT></P>
<P 0pt? 0cm>(这一“大清篇”,本是删除的,转贴者读后百感交集,满人得天下260年,有其缘由,本人认为,若无开国扬州嘉定江阴屠城事,若无易服剃发之策,这个清朝,实在比明朝要强许多)<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4 0:16: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24 0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引用:“<FONT color=#000000><EM>若无开国扬州嘉定江阴屠城事,若无易服剃发之策,这个清朝,实在比明朝要强许多</EM></FONT>”</P>
<P>“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易服剃发”反应了一个征服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特征,并非偶然——这样的假设,恐怕不合适;至于清朝与明朝的对比,的确很值得探讨。但我个人的观点,清朝,并没有带领中国走出没落发展的垣佑,在明朝的基础上并没有实质的超越,反而在很多方面都有倒退。比如,火器的发展在明朝已经如火如荼,和西方已经不相上下,而经历了二百多年后,却以悬殊的差距输给了曾经并行的对手……这是什么原因?</P>
<P>不可否认,满人入关后继承了大量的汉文化,也不可否认,这个“学生”学得的确很有模有样,但可惜的是,毕竟不是原创,汉文化里精华和糟粕的比值好像有所减小……对历史来说,没有明显的进步,就意味着倒退。</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4 0:50: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8-24 0:42:48的o(︶︿︶)o 唉:</B>

<P>引用:“<FONT color=#000000><EM>若无开国扬州嘉定江阴屠城事,若无易服剃发之策,这个清朝,实在比明朝要强许多</EM></FONT>”</P>
<P>“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易服剃发”反应了一个征服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特征,并非偶然——这样的假设,恐怕不合适;至于清朝与明朝的对比,的确很值得探讨。但我个人的观点,清朝,并没有带领中国走出没落发展的垣佑,在明朝的基础上并没有实质的超越,反而在很多方面都有倒退。比如,火器的发展在明朝已经如火如荼,和西方已经不相上下,而经历了二百多年后,却以悬殊的差距输给了曾经并行的对手……这是什么原因?</P>
<P>不可否认,满人入关后继承了大量的汉文化,也不可否认,这个“学生”学得的确很有模有样,但可惜的是,毕竟不是原创,汉文化里精华和糟粕的比值好像有所减小……对历史来说,没有明显的进步,就意味着倒退。</P>
</DIV>
<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单独的走向近代。如果中国继承明朝的是汉人的政权,则有可能在西方的冲击下走向近代,没有了满人对汉人的防范,也没有对付汉人的而发扬的如蒹葭所说的继承和发扬甚至独创的糟粕,变革的可能性极大。可惜在历史不能假设。</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也有人说了,清朝之后的汉族政权也没有完全的走向现代,这与清朝有一定的关系,他们继承的是清朝。</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说清朝比明朝好,是在矬子里面拔将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活在清朝要比活在明朝幸福一些,对知识分子和文化来说,清朝不如明朝。</FONT></P>
发表于 2005-8-24 0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09><FONT color=#000000>建议文王对</FONT>萨尔浒大战</FONT><FONT color=#000000>的相关内容应该补齐,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嘛。</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8-24 02: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为了明天</I>在2005-8-24 2:23:21的o(︶︿︶)o 唉:</B>
<FONT color=#f70909><FONT color=#000000>建议文王对</FONT>萨尔浒大战</FONT><FONT color=#000000>的相关内容应该补齐,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嘛。</FONT></DIV>
<P>已经遵命补齐了,呵呵,管理员比较开明。</P>
发表于 2005-8-24 15: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8-24 0:42:48的o(︶︿︶)o 唉:</B>

<P>对历史来说,没有明显的进步,就意味着倒退。</P>
</DIV>
<P>支持从风小朋友
发表于 2005-8-28 0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8-24 1:33:46的o(︶︿︶)o 唉:</B>


<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单独的走向近代。如果中国继承明朝的是汉人的政权,则有可能在西方的冲击下走向近代,没有了满人对汉人的防范,也没有对付汉人的而发扬的如蒹葭所说的继承和发扬甚至独创的糟粕,变革的可能性极大。可惜在历史不能假设。</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也有人说了,清朝之后的汉族政权也没有完全的走向现代,这与清朝有一定的关系,他们继承的是清朝。</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说清朝比明朝好,是在矬子里面拔将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活在清朝要比活在明朝幸福一些,对知识分子和文化来说,清朝不如明朝。</FONT></P></DIV>
<P>
<P>首先,同意以上观点。</P>
<P>明朝的时代,就是腐烂的时代,是制度的腐烂,思想的腐烂,腐烂取代了闪耀了几千年的光辉,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到了非变革不可的路口。西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变革。</P>
<P>满清的继承,不是顺理成章的继承,刚刚从奴隶制的丛林中走出来的满清政权不可能感觉到历史的颤抖,他们能做的只是对着手里的天朝上国欣喜若狂,从汉人的典籍中找寻用开国的o(︶︿︶)o 唉营造景气的规律,从五胡和蒙古人的经历中总结凌驾于各民族之上的经验。</P>
<P>历史似乎就是人定胜天和天意难违的搏斗。</P>
<P>文章原出处是哪儿啊?</P>
发表于 2007-11-17 2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大明之灭,天数也!非人力所为!!</P><P>葬花式的王朝末路!!</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9:39 , Processed in 0.1490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