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郎</I>在2005-10-23 23:51:58的o(︶︿︶)o 唉:</B>
<P>楼上的读了不少书,但清首先弄清我的意思
<P>我说的是唐代幞头的由来,并不是讲唐代没有幞头
<P>君何必搬出"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来呢?
<P>我只说幞头的原型,是西域中亚三千年前早己成熟的巾饰,故能在隋唐大开放环境中"平地凸起"一般极短时间里得以普及.(南北朝至唐的胡风之盛君不会不知)
<P>若我的证据尚不足
<P>那么,君可拿出一张折角巾发展为幞头的证据来??
<P>这应该有漫长一段过程,证据该不会少吧
</P></DIV>
<P>
画像砖之《宴饮图》·汉
晋幅巾
北齐校书图》局部
北齐校书图》局部
隋代各类幞头
</P>
<P>同事给了个号,最近迷恋游戏中,书读不进去,好在手里有些资料,和楼主共享一下。</P>
<P><a href="http://www.guoxue.com/tangyanjiu/tdsl/dtxy002/dtxy_011.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551a8b>唐代笔记史料--大唐新语</FONT></A>中有这样一段,<FONT face=宋体 color=#336699>初用全幅皂向后幞发,谓之“幞头”。周武帝才为四脚,武德以来,始加巾子。至贞观八年,太宗初服翼善冠,赐贵臣进德冠,因谓侍臣曰:“幞头起自周武帝,盖取便于军容。今四海无虞,当息武事。此冠颇采古法,兼更类幞头,乃宜常服,可取服。”</FONT></P>
<P>唐代封演的《封氏闻 见记》记载: 近古用幅巾,周(北周〉武帝裁出脚,后幞发,故俗谓之 幞头。</P>
<P>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阴隋墓、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后打成结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到了唐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o(︶︿︶)o 唉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P>
<P>唐代的幞头内多有木围头,巾子的,且袭自隋制。我想古人总比我们有o(︶︿︶)o 唉权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9:23: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