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蒹葭从风

[形制研習] 祭服制度-士玄端分解图(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7 23: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想,是秦以后的汉代收集上来有关玄端的资料有限,既有“燕尾”那样形容其形状的,后世也不得见前世真容,于是小心模仿,每一句都当作重要特征,误打误撞,竟然就出来一个后世新玄端的款式,

周制玄端,按年代来算,是最早的了,不可能比帝冕服的裁剪还复杂。我猜想,就是后世人们按照那个强调各方面记载特点的形状,重新定下玄端的裁剪,才会那么多块七拼八拼出一个名字叫“端”的复杂的新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7 23:45: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18 0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万佛贴的这个图,的确有那个可能。
后世的玄端,也的确有可能是历代考据+再创造的结晶。
发表于 2006-8-18 0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最为古老的衣裳制,交领多为直领,穿戴时把衽向身侧提围合成交领的形状。后世才出现矩领,就是平铺时也是交领的形状。如果真是这样,的确可以围合出燕尾的效果,当然,想要始终平整不变形就做不到了。
发表于 2006-8-18 0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意见基本一致[em07]
发表于 2006-8-18 0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百里奚</I>在2006-8-18 0:50:42的o(︶︿︶)o 唉:
按最为古老的衣裳制,交领多为直领,穿戴时把衽向身侧提围合成交领的形状。后世才出现矩领,就是平铺时也是交领的形状。如果真是这样,的确可以围合出燕尾的效果,当然,想要始终平整不变形就做不到了。

古代汉服3/4属于自由尺寸时代的结果,并不如西裁那样贴身,多余的部分穿戴时则需要整理归纳,这在和服的整个继承过程中,也如实的继承了下来,不是因为它合身才板正,而是因为归理的功劳,参见他山之石所贴的和服穿戴方法。
发表于 2006-8-18 1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日本、朝鲜和中国同时期服装实物的对照和参考,日本礼服上有一种,我前面找过的资料再想老师的话,很可能就是后世对襟背子的前形,对襟,侧有开缝,衣服前后、袖子全都是正方形的,这样前襟相掩交叉,下摆交叉如燕尾。

-------------------------------------------------
小佛,你说的这个是不是细长?
发表于 2006-8-18 13: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前这个推测是根据老师给我提供的描述,没看到资料本身,也不好判定,我现在更倾向于我自己判断出的那款
你有图吗?
发表于 2006-8-18 14: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女用的礼服,对照这个描述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了。平安朝时代,细长好像未成年女子做礼服穿,成年女子做次一等的常礼服穿。但是这个下摆让我非常困惑,有的长得不行,有的又好象不算很长。而且.连他们也好象对于这个问题也不甚明白。


这个倒象是女童穿的一种叫汗衫的衣服."
平安時代以降、宮女、童女などの上衣となった。
儀礼の童女の<FONT size=-1>汗衫</FONT>は闕腋裾長で、濃袴に表袴を重ねた。"

这个是细长
还有一些其他的资料,我再去翻翻.大和和纪的漫画据说是被他们的历史学家首肯了的,我有套16K大本的,去翻拍几张给你.自己琢磨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14:29: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4: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下摆如果有尖角形,一般古代称为“袿角”,如果有袿角这种三角形状的下摆,可以说得很明白。即使孔秋他老人家那个时代不时兴叫“袿角”,后世记载编撰,也可以这样注释明晰,而这,完全没有。

----------------------------------------------------------------------------------------------------------
下摆有尖角形,所谓袿角的古代资料明确记载多为女服,名叫袿衣,刘熙《释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清代学者任大椿《深衣释例》曰:“衣圭乃缕缕下垂如旌旗之有裗,即所谓杂裾也。”郭璞注:“衣缕也。齐人谓之挛。或曰袿,衣之饰。”
如果直接说那就是玄端似乎有些牵强,但不排除有相似的服饰功用(如掩裳际)和审美倾向;
下面这幅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送子娘娘被认为穿的就是袿衣
http://vod.szsedu.net.cn/course/ ... tents/main/lm07/238吴道子送子天王图.jpg
玄端这个名字的由来,整体说法是什么?
-------------------------------------------------------------
玄是颜色,还有素色的叫做素端;史料上对“端”的释名为:衣正幅。凡衣及裳不衺杀之幅曰褍。左传端委。杜注,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周礼:士有玄端,素端。郑云:端者,取其正也。按褍者,正幅之名,非衣名。巾部下曰:正褍裂。从衣端声。多官切。十四部。
可见,端强调的是制衣的布为正幅,这样做出来的衣服也比较规矩端直,再引申为道德含义——大概是这么个顺序吧。
百里说,玄端是冕服的系统,应该没错,至少在礼制上的级别是顺势往下排:天子从大裘冕开始,公侯从衮冕开始,然后直到卿大夫、士。士没有冕服的份,以无章文的玄端为祭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14:49: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4: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玄端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是礼制中规定和解释的样子,怎么都会经历一个演化的过程;我想它应该脱胎于一种普遍的样式,然后被“选”为礼服,并加以制式上的规范。
发表于 2006-8-18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甚好甚好…
发表于 2006-8-18 2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现在做的不是周制玄端么?当然是最初的造型啊。如果说皇帝的冕服也是玄端,去掉花纹就是士玄端,那么就更说明,最早的玄端就是正方形的一件衣服,后世把它衍生成上衣摆外穿的一种新款。
发表于 2006-8-18 2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8-18 14:44:39的o(︶︿︶)o 唉:
下摆有尖角形,所谓袿角的古代资料明确记载多为女服,名叫袿衣,……士没有冕服的份,以无章文的玄端为祭服。


袿角特指女服?呵呵,后来三星堆出土的男祭祀铜人像衣服下面就有这种造型,虽然与当时其他地方衣服有所不同。那个三角形又能叫什么呢?凡是三角形下垂装饰的造型,就都是袿角同类的装饰。

书中也只能说“多为女子装饰”,其实是古代祭祀、礼仪一直延续下来的蔽膝演化出来的,早期并不是归为女子专用,更不是只有袿衣才有袿角造型;

玄端“端”字的意义,我认为仍不止于“衣正幅”这么个起码的标准,若只说的是幅宽完整的问题,其他古服也一样啊,深衣也都是正幅裁剪,怎么不用”端“字命名?我认为这句话“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还像一些。而“按褍者,正幅之名,非衣名。”这个理解, 我认为那是郑自己的解释,并没有端的命名独特的意义。我还是认为,并不是说正幅的问题,没错,肯定是包含着礼仪意义和气质的命名,但是气质的来源是依靠造型,把礼仪表现在衣服上也是利用具体的形状,所以,我认为“端”更不能脱离它的形状来解释。
我拿正幅布全部斜裁,或者都转成大多数尖角型来做衣服,也起名叫端服,大家会怎么认为这个“端”字?按你那种解释,我那也叫端服,因为也是正幅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22:13:2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制玄端,你真的认为在周代才是初始形态?
“最早的玄端就是正方形的一件衣服,后世把它衍生成上衣摆外穿的一种新款。”——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最早有了这种样式的衣服,然后纳入礼制后规定了制式,引申了德化含义,并且定名为端服。
袿衣,我说的就是“多",而不是"特"。多为女服,并没有说初始形态就是女服。就像现在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裙子是女服,但古代男人怎么还穿裙子呢?这和你的三星堆例子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其他衣服可用正幅裁,也可不用。高兴了还可以在剪裁上再发挥一下,但是惟有玄端强调了正幅,因为其有了礼制内涵。
玄端服最重要的含义是纳入了礼制,就像宋明的幞头袍衫官服制度。之前也是各种偏差,但是称为官服就要有规定了。
发表于 2006-8-18 2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更何况是编改了那么多次,各家观点堆在一起的书。
如果事实规律都不能说命问题,那个书又更有何可信的几率……
反正这玄端,也没什么传统可言,随你们自己喜欢怎么改吧,看这样子,反正与我以后的研究也没相干……
没错,礼服肯定是包含着礼仪意义和气质的命名,但是气质的来源是依靠造型,把礼仪表现在衣服上也是利用具体的形状来表现,所以,我认为“端”更不能脱离它的形状来解释。
就是用形状来比喻礼仪的存在,才是礼仪形式化,这个书上告诉你没有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22:22:5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周制,是因为根源于周礼、仪礼等传为周代礼制的典籍。也是后来历代正本清源的源泉。秦汉多伪书,就连尚书、战国策、商颂、吕氏春秋等都被认为有水分,那么秦汉整理的这些礼经即使并不能肯定就一定是严格的周代记录,并不影响它们作为华夏礼制蓝图的地位,否则,四书五经这些经典的地位都要颠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能尽然信书,我自己也不是这样的人。
既然你喜欢一意孤行就不相干吧。自己喜欢做什么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思路,无妨。
发表于 2006-8-18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意孤行,彼此彼此。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算了,握个手吧...
发表于 2006-8-18 2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互相尊重 ,众望所归。
那个玄端,的确也难称“标准”……
不过既然这样,如果现在一定要弄出一套来穿的话,也就不用特别定准哪个细节一定要怎样。
不过我心中有一个想法:既然是我们自行设计造型,就像我开始预想和服的那个造型一样,可以把它根据书上描述,我们的理解,塑造成一个新的漂亮的玄端。
既与书上描写相似,审美上又更上一层楼,也不失为一个大胆尝试,反正也没有“传统”定论……
如果新造型更受人认同,岂不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6:27 , Processed in 0.0715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