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8-2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萧文寿亲生的儿子刘道怜,在大哥称帝后封长沙景王,也曾经做过刺史。可能是物极必反,何况如刘裕这等人穷志高的毕竟是极少数,刘道怜从穷光蛋一下子变成了暴发户之后,变得无比贪财起来,总是变着法子把地方府库中的金银储备都搬到自己家里,每当离任之时,留给下任的只是一个空库而已。<p></p></P><P 0cm 0cm 0pt"> 刘裕对兄弟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但是由于孝敬母亲,他从来没有处罚过弟弟。刘道怜愈发地打算把哥哥当“大户”吃到底了。当刘裕任命庐陵王刘义真为扬州刺史时,他便跑去捣鼓老娘,想要谋这个肥缺。萧文寿果然向刘裕开了口:“道怜是你当初同捱贫贱的兄弟,扬州刺史就由他当吧。”<p></p></P><P 0cm 0cm 0pt"> 然而扬州乃是重镇,这一次刘裕可不敢放任兄弟,只得向母亲解释道:“寄奴对弟弟,没有什么不舍得给的。可是扬州事务重大,实在不是道怜能够承当得了的。”萧文寿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五十岁的儿子还算不上“年长有才”?刘裕不敢明说弟弟的为官水准,只得委婉解释:“用年轻人为刺史,凡事其实都是由我说了算,道怜毕竟是亲兄弟,我哪里好凡事都让兄弟听命于我呢!”萧文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麻烦继子了。<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刘宋永初三年五月癸亥,六十岁的刘裕病逝于西殿,其子刘义符即位,进封奶奶萧文萧“太皇太后”。<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也许是儿子的去世对老太太的打击太大,太皇太后萧文寿也于第二年的二月丁丑日辞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孝懿。<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在那样的乱世,萧文寿的人生,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了。<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武敬皇后臧爱亲,是刘裕的结发妻子,她祖籍山东沂水,祖父臧汪曾任尚书郎,而父亲臧隽则只是一个郡功曹,论起来,父辈的出身和刘裕生父刘翘是一样的——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公务员而已。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这桩婚事还是缔结得门当户对的。<p></p></P><P 0cm 0cm 0pt"> 臧爱亲出嫁的时候,刘裕还是京口里的一介布衣平民,不但穷苦潦倒,而且好斗性猛令乡人侧目,可以想象小家碧玉的臧爱亲在婚后过得有多艰难。<p></p></P><P 0cm 0cm 0pt"> 婚后不久,臧爱亲生下了一个女儿,起名刘兴弟。<p></p></P><P 0cm 0cm 0pt"> 可是还没等着刘兴弟给父母带来众多弟弟,初为人父的刘裕却起了离家从军的念头。<p></p></P><P 0cm 0cm 0pt"> 臧爱亲拗不过丈夫,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刘裕离开家乡。<p></p></P><P 0cm 0cm 0pt"> 刘裕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捎回家乡的音讯都是很少的。而身在乱世中的臧爱亲,侍奉婆母拉扯幼女,一面做农活养家,一面还要担心远方丈夫是否平安。<p></p></P><P 0cm 0cm 0pt"> 刘裕一战成名的时候是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在此之前他先后做过孙无终的亲兵护卫、以功劳升为司马。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没落贫民,刘裕一直是靠实打实地勇猛血战搏取功名。当刘裕孤身在外打拼的时候,知道妻子一直在家乡守候,应该是前途未卜时他最大的安慰。<p></p></P><P 0cm 0cm 0pt"> 到三十五岁之后,刘裕时来运转,快马加鞭地封官晋爵,四十岁时时更成了东晋王朝的股肱人物。臧爱亲从来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所嫁的那个穷汉竟能成就这样的显赫功名。一时间,马屁精们都围着这位“<st1:PersonName ProductID="臧" w:st="on">臧</st1:PersonName>夫人”转起了圈圈,从前不肯雪中送炭的“亲戚”们,现在都拼了老命地来锦上添花了。阿谀奉承和送礼的数也数不清。<p></p></P><P 0cm 0cm 0pt"> 臧爱亲并不为这些所动,虽然丈夫成为权臣,她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不好奢侈享乐;想通过她升官发财的亲属也没有一个达到目的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 0cm 0cm 0pt"> 从刘裕发迹时的年龄推算,夫妻重会时臧爱亲已经不年轻了,这也许是她始终未能给刘裕生下儿子的原因,长女刘兴弟因此成了她唯一的孩子。<p></p></P><P 0cm 0cm 0pt"> 不过,没有子嗣并不曾影响刘裕对结发妻子的情意,而臧爱亲面对奢华所表现出来的节操,更深得刘裕的敬重。<p></p></P><P 0cm 0cm 0pt"> 可惜的是,臧爱亲没能等到丈夫登基称帝的那一天。夫妻重聚后的日子并没有多长久——义熙四年正月甲午日,臧爱亲病逝于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时年四十八岁。<p></p></P><P 0cm 0cm 0pt"> 这个时候刘裕还只是东晋的豫章郡公,因此臧爱亲只得到了“豫<st1:PersonName ProductID="章公" w:st="on">章公</st1:PersonName>夫人”的追谥,并归葬丹徒老家。<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刘裕对患难发妻的早逝非常痛心,当他称帝之后,他追封已经辞世十二年的臧爱亲为“敬皇后”,七个儿子(包括皇太子)的母亲都仅仅封妃嫔而已。<p></p></P><P 0cm 0cm 0pt"> 因为夫妻情深,刘裕对臧爱亲所生的长女刘兴弟也格外看重。刘兴弟被封为会稽长公主,在刘宋王国初期的宫廷中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永初三年(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22</FONT>)五月,六十岁的宋武帝刘裕去世。临终时他留下遗诏,将臧爱亲的棺木从丹徒迎至南京,与他合葬。称初宁陵。<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臧爱亲的人生,其实非常简单,史书上没有记载哪怕一件由她亲自经办的事情,记录她的任何一句语录。她似乎一直都默默无语。她与刘裕之间的濡沫深情、她对丈夫的了解与支持、对家族的兴盛所寄予的重望、她对刘宋王朝的重要程度,直到她去世很久之后,才由她的女儿会稽宣长公主刘兴弟的言行中表达出来。<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臧爱亲深知丈夫创业艰难,更忧虑这些从小长于富贵中的年幼儿孙们败家损业,祸害刘家前程。因此,在她病重不治的时候,她将一件旧衣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刘兴弟。这件粗衣是当初穷苦时臧爱亲亲手为刘裕缝制的,早已经是补丁摞补丁。在交付这件旧衣的时候,臧爱亲叮嘱刘兴弟:“以后儿孙中,若有骄横奢侈的,就将此衣警示,不忘先人创业之苦。”——在这方面,刘裕和臧爱亲倒真不愧是患难夫妻。后来刘裕称帝,也和妻子一样,将从前使用的农具、破衣专置一室,希望能够警醒后人。<p></p></P><P 0cm 0cm 0pt"> 刘裕不好声色,与发妻的感情也很深,他的七个儿子,基本都是在臧爱亲年长不育及病逝后才陆续生出来的。这些小儿小女的年龄,与长姊刘兴弟相比差得很远。因此,刘兴弟年少时,是和母亲奶奶一起贫苦务农、对父亲从征的担惊受怕中捱过来的,对于从前的苦难,她的认识要比那些少不更事的异母弟妹们要深得多。<p></p></P><P 0cm 0cm 0pt"> 刘裕称帝前后,他的姬妾共为他生下了七个儿子,分别是:刘义符、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然而这些儿子们年纪太小,当长姊已经到达婚龄时,他们中最年长的都还只是个奶娃娃。因此刘裕非常重视长女刘兴弟的夫婿——振威将军、彭城及沛郡太守徐逵之。然而徐逵之在跟随岳父征战四方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只留下了儿子湛之、淳之。刘裕对这双兄弟非常疼爱,尤其是徐湛之,更得到了刘裕的格外关照——他可以和刘裕最喜爱的儿子刘义恭一起随着刘裕生活,形影不离。刘裕不但自己节俭,也不肯给予儿孙们太多物质享受,但是对刘义恭和徐湛之却有求必应。永初三年,刘裕还将未立尺寸功劳的少年徐湛之封为“枝江县侯”,食邑五百户。<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徐湛之能够被刘裕宠爱,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他是臧爱亲的外孙。——在臧爱亲去世之后,刘裕的公府、王府、乃至皇宫,主管一切家事的,不是刘裕的姬妾宠妃,而是臧爱亲为他生的女儿刘兴弟。后来刘义隆继位为宋文帝,虽然他的袁皇后早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是在袁皇后去世前十四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元嘉三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公元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26),</FONT>刘兴弟就又再次入主皇宫,全权管理皇室家务。也就是说,在宋文帝的后宫里,管事的是大姑子,不是弟媳妇……假如有什么事情宋文帝不照办、或办得不能让这位嫡姐满意的话,刘兴弟便号啕大哭,哭得宋文帝手足无措。尝了几次滋味之后,宋文帝再也不敢违背嫡姐之命,从此对这位嫡出大姐“甚惮之”。<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宋文帝既对姐姐畏惧,自然也不敢亏待外甥徐湛之。元嘉二年,他封徐湛之为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然而徐湛之拒绝赴任——相信是出自刘兴弟的手笔:很有可能是嫌弟弟给儿子的官太小。<p></p></P><P 0cm 0cm 0pt"> 元嘉六年,宋文帝再次给外甥封官:太子洗马、转<st1:PersonName ProductID="国子" w:st="on">国子</st1:PersonName>博士、迁奋威将军、南彭城及沛郡太守、徒黄门侍郎——然而徐湛之再次拒绝赴任。——于是宋文帝层层加码:“复授二郡,加辅国将军,迁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转侍中,加骁骑将军。复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骁骑如故。”<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元嘉十三年(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36</FONT>),宋文帝患病,迁延不愈,因此他将政事交给四弟刘义康处理。刘义康掌权日久,渐渐生出异心,而他的亲信刘湛等人更是迫不及待,密谋拥立主子称帝。结果事情泄漏,元嘉十七年(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40</FONT>)十月,宋文帝捕杀刘湛等人,随后又将刘义康贬出京城。<p></p></P><P 0cm 0cm 0pt"> 由于身份特殊,刘义康和刘湛掌权之时,对徐湛之非常笼络,关系很好。因此在追究党羽的时候,徐湛之不可避免地也被牵连了进去,按照铲除隐患的法则,照律是要将徐湛之处死的。<p></p></P><P 0cm 0cm 0pt"> 徐湛之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将消息传递到母亲刘兴弟那里。<p></p></P><P 0cm 0cm 0pt"> 刘兴弟得知之后,立即赶进皇宫,一看见宋文帝,便不容分说地嚎啕大哭,更不肯行什么臣妾之礼,而是将母亲为父亲所制的那袭衲衣用力丢在地上,指着宋文帝骂道:“你家(汗,她现在是徐家人了)原本贫穷下贱至极,你看看,这就是当初我母亲为你父亲(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缝制的衣衫。现在你好不容易有顿饱饭吃,就忘了本,居然想杀我的儿子!”<p></p></P><P 0cm 0cm 0pt"> 这一番眼泪鼻涕、忆苦思甜的数落,直把宋文帝搞得七颠八倒,最后终于吃不住劲,也被嫡长姐引得放声大哭起来。<p></p></P><P 0cm 0cm 0pt"> ——眼泪一出,什么事都好商量。<p></p></P><P 0cm 0cm 0pt"> 于是,徐湛之逃出生天。<p></p></P><P 0cm 0cm 0pt"> 不但逃出生天,宋文帝为了向姐姐陪罪,还即时下令,升徐湛之为中护军。<p></p></P><P 0cm 0cm 0pt"> 刘兴弟觉得弟弟的“诚意”不够,教儿子拒不赴任。于是宋文帝又再次表态,升迁外甥做太子詹事,不久又让他兼职侍中。<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刘兴弟自然很清楚自己的影响力。在她的维持下,终其有生之年,宋文帝都不曾向刘义康下杀手。但是这位会稽长公主也很清楚刘义康曾有夺取帝位的举动,前途堪虞,她很担心自己熬不过年轻的兄弟,日后刘义康仍然不免一死。<p></p></P><P 0cm 0cm 0pt"> 于是,在一次宋文帝亲临公主府饮宴中途,刘兴弟又再次号啕大哭。<p></p></P><P 0cm 0cm 0pt"> 宋文帝大吃一惊,不知道刚才还一团喜气的姐姐为什么忽然大哭?惶恐之下他连忙亲手将长公主扶起,小心翼翼地询问原因。<p></p></P><P 0cm 0cm 0pt"> 刘兴弟趁机提出:“车子(刘义康乳名)日后只怕不能见容于皇上,我特此为他乞命。”宋文帝被逼无奈,只得痛哭流涕地回答:“姐姐不需过虑,我今指蒋山立誓,若不依从姐姐,就是有负初宁陵(指刘裕)。”——宋文帝的眼泪可还真不少。<p></p></P><P 0cm 0cm 0pt"> 为了进一步让刘兴弟放心,宋文帝立即下令,将宴席上饮剩的酒立即派人送往刘义康的贬所,并传话给他:“会稽姊饮忆弟,所饮余,今封送。”<p></p></P><P 0cm 0cm 0pt"> ——不知道会稽长公主刘兴弟,究竟对宋文帝的表态放心了几成,总之她已经尽了力,至少可以在自己营造的“兄友弟恭”情形下,安然去见自己的父亲母亲了。<p></p></P><P 0cm 0cm 0pt"> 刘兴弟大约逝于元嘉二十一年,享年应有六十多岁。<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 附刘兴弟去世后,刘宋王朝以及她的儿孙的情形如下:<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宋文帝晋封徐湛之为冠军将军、丹阳尹,再进为征虏将军,加散骑常侍。<p></p></P><P 0cm 0cm 0pt"> 元嘉二十二年(公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45</FONT>),孔熙、范晔等人又再次谋划改立刘义康为帝。徐湛之这一次学了乖,也知道再没有母亲为自己出头了,因此他告发了此事。宋文帝对此非常高兴,对徐湛之宠信有加。——由于这一次的事件,宋文帝终于在六年后下定决心,杀死了刘义康,刘兴弟终于还是没能保住四弟的性命。<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元嘉二十四年,守孝期满的徐湛之再次升官晋爵: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前军将军、南兗州刺史。<p></p></P><P 0cm 0cm 0pt"> 经历了多次宫闱之变的徐湛之此时已经算得上老练,在刺史任上恩威并施,颇有政声。两年后返京任职,升做尚书仆射,所掌权力几与皇太子平起平坐。宋文帝每次患病,都要召他入宫随侍,准备万一不治之时向他交代一切后事,甚至与他商讨是否要更换皇太子的事宜。<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然而宋文帝徐湛之舅甥俩还没来得及将更换皇储付诸实施,皇太子刘劭就已经抢先动了手。<p></p></P><P 0cm 0cm 0pt"> 元嘉三十年二月甲子日,四十七岁的宋文帝刘义隆和四十四岁的徐湛之通宵在含章殿商议易储事宜。天色初晓的时候,皇太子刘劭向父亲和表哥下了杀手,篡位成功。<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几个月后,宋文帝二十三岁的三子武陵王刘骏起兵征讨刘劭,刘劭失败被杀,刘骏自立为宋孝武帝。<p></p></P><P 0cm 0cm 0pt"> 徐湛之被追封为司空,加散骑常侍,谥“忠烈公”。其子徐恒之袭爵,成为宋文帝第十五女南阳公主的驸马。<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