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為了明天

南怀瑾系列之《论语别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论诗教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在这个地方,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中国上古的
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把宗教放在那么重要的地位,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
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具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所讲的整个
文艺在内,所以孔子告诉学生们,修养方面,多注重一下文学的修养,我们翻开历
史,中国古代的文臣武将,每人文学境界都有基本修养,从正史上看,关羽就是研
究《春秋》学的专家;岳飞等人,学问都是非常好的,都有他们文学的境界。退休
的朋友们走这个路线是不错的,不然就去研究宗教,最怕是退休闲居的人,自己内
心没有一点中心修养,除了工作以外就没有人生,很可怜,所以学一种艺术也可以,
自己要有自己精神方面的天地,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何不学诗?

    诗“可以兴”,兴就是排遣情感,人的情感有时候很痛苦,人生有许多烦恼,
对父母、妻、儿、朋友都无法说的,如果自己有文学或艺术境界,再不然就写写毛
笔字,乱画一阵,也把怨气画去了,绘画也好,诗词更好,所以诗可以兴。这个兴
是兴致,就是一切感情的发挥。

    “可以观”,在诗的当中可以得到很多道理,得到很多启发。对自己的诗,也
可以看出自己思想的路线与情绪。看一个人的作品,大致上就可以断定作者的个性。
说写字吧,过去就名为“心画”,同样的毛笔,一万人写同样的字帖,可是一万人
写出来的都不同。所以中国人看毛笔字,可以知道写字者的个性,寿命的长短,前
途的祸福,现在发现钢笔字、铅笔字一样可以看出人的个性。“观”就是这个道理,
从作品中可以了解人。

    “可以群”,也可以合群,自己调整心境,朋友之间、社会之间,可以敬业乐
群而不孤立,所谓以文会友。

    “可以怨”,这很明显的,有了文学的修养,可以发牢骚了,有时心里的苦闷
没有办法发出来,压制在里面,慢慢变成病。脾气大的人、情绪不好的人,心里很
多痛苦压制下去,往往得肝病、精神病,所以须要修养,可是修养并不是压制,是
自己疏导,不能疏导也不行,人的牢骚往哪里发?会作诗就可以发牢骚了。有文学
艺术修养,在文学艺术境界上可以把牢骚发泄掉。

    “迩之事父”,近一点可以孝顺父母。怎样孝顺?有艺术修养,侍奉父母,则
有乐观态度。

    “远之事君”,远大一点可以对国家社会有贡献。

    最后一句话,因为喜欢在文学方面多研究,喜欢诗词,就“多识于鸟、兽、草、
木之名。”知识渊博了,等于学了现在的“博物”这一科,什么都知道了。我们要
知道,孔子的时代,工具书是绝对没有的,就靠一些诗才知道。工具书从唐宋以后
才有编辑;《辞源》、《辞海》是民国时代,根据《渊鉴类涵》、《佩文韵府》这
些类书编的,而这类书都是后世才有。例如汉代左思作《三都赋》,花了十年的时
间,并非是文章难作,而是当时没有类书。所谓虫鱼鸟兽、人物等等,资料难以收
集,何况远在春秋时代。孔子当时所以特别提倡学诗,也是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知识。
这是孔子教学生们一定要学诗的道理。

               面壁而立的悲叹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
    也与!

    《周南》、《召南》是诗经中《国风》的两篇诗。孔子告诉他的儿子伯鱼说,
你有没有研究过这两篇诗?为什么要研究?就是上面说的一些大道理,诗有这样多
好处。他说一个人知识不渊博,文学修养不到最高的境界,等于正面对着墙壁而立,
墙外面什么也看不见,背后有什么更看不见,就是文盲、白痴了。

    说到这里,可以介绍很多东西的,就讲文学境界中诗的牢骚,随便举个例子:
宋代爱国诗人陆放翁的诗,就有很多牢骚,对国家世事很多忧虑,爱国热情无法发
挥,在他的诗集文集里,可以看到很多;岳飞的有限遗著中也有很多牢骚;再说文
天祥的诗词中,也看到很多牢骚。不论古今中外,每个时代,人生的痛苦,尤其想
有所贡献于国家社会的人,所遭遇的痛苦,比普通人更大更多,多半见之于诗词之
中。前面提到的辛稼轩,他有一阕有名的词,仅举半阕,就看出他有多少的痛苦与
牢骚;“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邻种树书。”
这是下半阕。上半阕是描写他的生平,年轻时壮志凌云的气魄;这里则回想过去,
感叹自己,现在老了,头发白了,胡须白了,再没有青春的气息,把自己的白发恢
复年轻,回不去了。现在干什么呢?当时南宋不敢起用他,自己住在乡下,他写给
南宋的报告,论政治、谈战略,好几篇大文章,如今没有用了,只好拿到隔壁邻居
的老农家里,去换种瓜种菜的书。这里面岂不有牢骚?而且牢骚很大,可是他绝不
掩盖自己心里的牢骚。他非常平淡,要我贡献就尽量贡献,不需要贡献则不贡献,
是牢骚也非常平淡。因为他艺术文学的修养太高,把人生看得很平淡。像这些情感,
他的诗词里太多了。看了以后就懂了人生,也懂了历史。古今中外一样,看通了人
生,了解了人生,就会更加平淡、更愿贡献给社会。像辛弃疾的一生,所遭遇的打
击太大了,照我们现在人的修养,可以造反了。这样一腔爱国的热忱,他带到南宋
来的部队,却被解散了,他都受得了,而能淡然处之,虽然怨气填膺,但不像普通
人一样动辄乱来,就因为他的目的只在贡献。现在我们举他这个例子,就是说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道理。

               礼乐的基本精神

    下面就是结束上面的: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动辄教人学礼乐,这个礼并不是普通的礼貌,所以我们强调说它就是文化
的精神、文化的哲学。孔子这里说,礼,并不只是送火腿,这是情礼的一点表达而
已,主要在文化的精神,乐也并不只是唱歌跳舞,是把人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
的境界。

    这几段连起来,就归到人生出处。第一步站出来要慎重考虑,并不是说有机会
就抓,既不随便站出来,则自己立身,作人总要作的,事业可以不做,官可以不做,
人总要作的。所以刚才说要知道六言六蔽,要学诗,以及如何才是礼乐,都是教人
晓得立身,如何站得住,知道自己如何作人,这些基本修养要做到的。

                 摆虚架子

      子曰:色厉而内荏,警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这句话在文字上很容易懂。是说有许多人,在外表的态度上非常威风,非常狠,
而内心则非常空虚。孔子对这类人下了一个结论,说他们相当于低级的小人,譬如
一个小偷一样,在被人抓到时,嘴上非常o(︶︿︶)o 唉,而实际上内心非常害怕。孔子这句
话所指的是当时——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大人先生们,往往犯了这种变态心理。我
们知道,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蛮不在乎,而
内心非常空虚。有时我们反省自己,何尝不会如此?坦白的说,有时生活困难,过
着“穷不到一月,富不到三天”的日子,表面上充阔气,内心里很痛苦,也是“色
厉内荏”的一种。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法,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
痛苦,从历史的法则上看,当领导人,更不可这样。

    像唐明皇这个人,少年了不起,中年了不起,晚年差一点,也是感觉到手下没
有人才。举两件唐代的历史,就可以了解。唐明皇早年用了名宰相张九龄和韩休,
都是唐明皇所相当敬畏的人,所以他的初期功业很了不起。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这
一段,后人写历史把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好像唐明皇宠爱了杨贵妃,才一切都完
了,这个话并不公平。有些精明的皇帝,宠爱女人的也很多,并不致于像唐明皇一
样,所以问题还是在皇帝本人。唐明皇在他宗族的排行,是老三,所以浑名也叫李
三郎。他有时候作了一点错事,马上问旁边的人,韩休会不会知道。往往他的担心
还没有完,韩休的谏议意见书就到了。旁边的人说,你用了韩休以后瘦多了。唐明
皇说,没关系,瘦了我,肥了天下就好。后来他宠爱了杨贵妃姊妹,又喜欢打球、
唱戏,也可以说是心理空虚,找刺激。

    但这事是在唐明皇中年以后,所以晁无咎有诗“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
毯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这是替唐明皇讲出了无限的痛苦,在
安禄山叛乱以前的这一段时期,他的政府中人才少了,肯说话的人没有了,张九龄、
韩休都过去了,没有敢对他提反对意见的人。唐明皇遭安禄山之乱,逃难到了四川
的边境,相当于后世清代慈禧逃难一样,很狼狈、很可怜,他骑在马上感叹人才的
缺乏,便说:现在要想找像李林甫这样的人才都找不到了。而历史上公认李林甫是
唐明皇所用宰相中很坏的一个,说他是奸臣。这是唐明皇感叹连李林甫这种能耐、
这种才具的人才都找不到。旁边另一谏议大夫附和说:的确人才难得。唐明皇说:
可惜的是李林甫气量太小,容不了好人,度量不宽,也不能提拔人才。这位谏议大
夫很惊讶的说:陛下,您都知道了啊!这时唐明皇说:当然我知道,而且早就知道
了。谏议大夫说:既然知道,可为什么还用他呢?唐明皇说:我不用他又用谁?比
他更能干的又是谁呢?这就是当了主管以后,为了人才难得,有时会感到很痛苦,
明知道“色厉内荏”,但是当没有人的时候,比较起来,还是好的。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下面跟着这一原则,讲许多人事道理。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
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
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
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
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
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
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
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
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
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这是知识问题,凡事都要深入,不可道听涂说。有时处理业务,对于一个人、
一件事,千万不可道听涂说,拿新闻采访工作来说,在路上听到的消息要留心,但
千万不可随便下定论,更不可据以发表传播,一定要先把资料找齐,弄清楚事实的
真相,否则道听涂说,在德业上是要不得的。有一次我和一位哈佛大学学生谈起,
说他们这个国家真危险。我对他说,你们那些国会议员,那些政策,即使有一百个
我们中国的诸葛亮一样的政治家,也没有办法。你们那个样子的民主,随便哪一个
国会议员都可以任意提意见,你们那些秀才们既不出门,又不懂天下事,台湾在地
球上的哪一个位置都不知道,要想靠这样的人来决定东方的政策,怎么搞得好?这
些人的知识就是道听涂说,绝对不曾深入。道听涂说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不管
读书做学问,或者道德修养、作人处世,都要深入求证,不能胡乱相信传闻。

                 患得患失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
    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好像孔子在开口骂人,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这
“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骂人,意思只是说“一个人”或“这
个人”,再白话一点就是“这个家伙”的意思。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
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没有学识的、很糟糕的这种人。如我们给人写
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谦虚一点,自称鄙人,但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
实际上该写作“鄙人”,而且这两个字,还要写小一点,放在旁边,以表示谦虚,
自己是鄙夫。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
物,他所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
的大事呢?他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
“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
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一个大臣,没有谋国
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
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
孔子在这里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
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这几条都是连起来的,说明了一个人修养与人品,以及出来做事、为人处世的
原则。下面就转了,讨论到人物了。

                 今古人物论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他说上古时候的人,有三点毛病,是社会的病态,也是人类的病态。但到了现
在,“或是之亡也”——“或”为“或者”的意思,“是”为“这个”的意思。这
就是说如今看来也许这三项毛病,都变得更坏、更糟糕了。用一幅画来作比喻,古
人的画画得这么好,但其中还有三个缺点;不过现在的艺术家,比起古人那些缺点
来更差了,还够不上古人认为是缺点的那个水准,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是缺点的,比
现在认为优点的还要更好得多了。下面孔子说讲了这三个缺点:古代的人狂,这个
狂在古代并不一定是坏事,不是现代观念的狂,现代对神经病、精神病叫做狂,那
就糟了。古代的狂就是不在乎的味道,但是有一个限度的。孔子说,古代的狂不过
放肆一点,不大受规范,现在的人糟糕了,狂的人则荡,像乱滚的水一样,兴波作
浪。古代的矜,比较自满自傲,但有一个好处,因为自己要骄傲,自己把自己看得
很重,于是比较廉洁自守,人格站得很稳;现在骄傲自矜的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
看不惯,而有一种忿怒暴戾之气。古代比较笨的老实人,还是很直爽的;现在更糟
了,已经没有直爽的老实人,而社会上那些笨人都是假装的笨人,只是一种狡诈的
伎俩而已。

    这是孔子当时的感叹,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三点等于是观察人的六个大原则。
我们读到这种地方,要特别注意,这是对于一个人的看法。很多人都讲究看相,这
就是“相法”,不过这个“相法”不是看五官和掌纹,而是看神态,看他的作人做
事,就看出来了。当领导别人,或与人交往的时候,部下同事狂一点没关系,有时
还蛮欣赏其狂,就怕不够狂,有本事不妨狂一点。如果是狂而荡,就问题严重了,
狂到不守信诺,乃至把公家的钞票用光了,对什么事情都乱来,就要不得。有才的
人多半狂,爱才就是懂得欣赏其狂,不要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不
必要求别人也这样做,但是要提防他,不可失诸荡,这个狂就是人才。自我傲慢,
有个性就是矜。自矜值得欣赏,一个人没有个性,不傲慢就是没有味道,每个人都
有他独立的个性,但有适当限度。假使傲慢而变成愤戾之气,到处怨恨,没有一个
人、一件事使他满意的,即使他单独自处,也会跟自己过不去的,那就过于愤戾,
这很不好。愚、老实没有关系,可不要故玩老实,伪装老实,所谓“貌似忠厚,心
存奸诈。”那就大成问题了。这狂、矜、愚三条,有相对的六点,外在是观察别人,
内在是反观自己修养的准则,都要注意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在上论中已经提到过的,现在又重复地放在这里。看起来好像是重复,
实际上是一个小结论。说凡是玩嘴巴的,比上面那几种情形,更有问题,简直不可
谈了。为什么如此呢?我们再把下面接下来看,就知道了。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这与上面的狂、矜、愚三条有关,这三点是对的,并没有错,但是太过分了,
反而不对。孔子就说,为什么自己的修养以及对待人要注意这三件事呢?他说因为
“恶紫之夺朱也”。朱是红色,为正色,紫是红得过分了,最怕是紫色侵夺了朱色。
他又用音乐来比方,在当时郑国的音乐最下流、最奢靡,所以孔子最反对郑声把正
统的音乐搞坏了。第三,利口覆邦家,嘴巴非常会讲,可是没有真正的思想内容,
乃至亡国覆家。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要千万注意,尤其自己要注意,有才的人
往往在嘴巴上不让人,不但是害自己乃至送命、连累家人,甚至覆国,古今中外历
史上,这种利口覆邦家的例子非常多。这段文字上看容易懂,刚才我说这三点与上
面狂、矜、愚三点是连贯的,如荡之于狂,紫之于朱等等,都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情
形。一个人的学问、道德、修养,最怕是成为似是而非。讲到恶紫夺朱,我们想到
历史上一件事。大家都知道,满清入关兴了许多文字狱,尤其在康熙、雍正的时代,
当时大家都还有反清思想,而一些地方官吏,为了迎合清帝的意思,致使文人冤枉
死的太多太多了。有的为了几句诗,就大兴文字狱,当时的刑法,不但是当事人处
死刑,还要灭九族。

    其中就有一个与“夺朱”有关的案例,有人曾作了一首咏紫牡丹的诗,其中有
两句是“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位作者实际上是不是有意,无法知道,不
过从文字上看,的确具有民族思想,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说“夺朱非正色”,“异
种也称王”自然暗指清朝非汉人。这两句诗被地方官吏报上去,于是大兴文字狱。
这两句诗还可以说“罪”证确凿,后来有些文字狱就很可怜了,所认定的“罪”证
非常勉强,像有一个文人,在他的一本书中夹了一张字条,有“清风不识字,何以
乱翻书?”两句话,被人发现报上去,说他藐视满清没有文化,也大兴文字狱。

    这是今日看到“恶紫之夺朱也”这句话,而想起了清代的文字狱,都是做得太
过分了。

                  法尔如是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有一天感叹地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这句话看来好像很平常,年轻
朋友们看了这句话,不会有什么感触,年纪大的人就会有所感触了,尤其到了某种
社会环境的时候,真是不想讲话了,因为无话可说。所以孔子到了晚年,也有这个
感叹。那么子贡就说,老师你都不肯说话,不教我们,我们将来就不懂,也没有办
法阐述你的思想了。孔子就说,人何以一定须要讲话?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是读
死书的,观察天地就知道,上天曾经说过话吗?天从来没有说过话,可是春夏秋冬
四时,运行分列得如此清楚,这样有规律;万物在天地之中,也照常生长。天地何
曾说过什么话!这是文字的解释。

    但在这里有个问题要讨论了:在这个地方就讲到中国儒家、道家思想,都是一
个体系的。孔子这里提到天道,老子也非常注重天道,老子教我们“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现在老、庄思想,在外国无论欧洲、美
洲都流行起来,身为中国人,对于老、庄思想的中英文有关书籍,须要阅读,万一
有机会到外国去,也许碰到一个外国人谈起这些来,而自己身为中国人反而不知道,
这是很难为情的。据我所知道,外交官中没有读过老、庄,因而在外面丢人的,已
有很多。不但老、庄,外国人研究中国佛学、禅学的就有很多。这两天又来了两个
学生,是比利时人,原在中国读过书,在比利时成立了东方文化中心,教了很多学
生,现在碰到很多困难,一些高深的问题解决不了,回来准备补充,由政大一位老
教授介绍来找我,研究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东西。所以老、庄方面,现在全世界的
译本有好几十种,王“老子”、孙“老子”,各人的见解,各不相同。我们都知道
老子他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效法地,地效法天,
如何去效法?天效法道,道又是什么?没有定义。道又效法自然,于是有人说,老
子的思想,道以外有一个东西“自然”,而认为中国道家的思想,就说宇宙万有是
“自然”的。

    问题就来了。什么是自然呢?因此在外国有一派,说老子是唯物的。他们列举
《老子》里的东西,作这样的说法,有一位外国的学者听了这种说法来问我。我告
诉他,不但是老子,我们中国几个大圣人,都从来不谈唯物主义的,但是物质却被
包括在其中了。这位外国学者就引用“道法自然”这句话来质疑,我问他是看哪一
本书上来的?他说是从中国人所翻译的一个外文本子看到的,我告诉他是翻译上的
错误。(我的原则,有人来讨论问题,如果说是某某人如何说,我则不表示意见,
因为这已经牵涉到人,如果说书本上如此说,或有人有此说法,我才作答,因为这
不牵涉到人,只是就事论事。)先说“自然”一词:我们对于“自然科学”这个名
词的来源,这个问题我们特别要认识清楚。当年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对于“哲
学”、“自然科学”、“化学”、“物理”这些名词,我们是参考日本的翻译而再
译的,因为西方的文化传到东方来,大多是由日本人先翻译过来的,我们是第二手
参考日本翻译过来,所以哲学等等名词,在日文中早已经译定了。可是日本文字,
在明治维新前后,仍旧是中国文化,所以日本还是根据中国文化的意义,来翻译西
方的东西,而翻得并不一定对,如经济一词在古文中并不是现在的狭义经济,而是
“经世济民”的意思,不是工商经济,也不是经济时间的这类来自日文的意义。所
以从日文翻过来“自然科学”的“自然”,就是把物理的宇宙,定了一个名称为“自
然”,这样第二手翻译过来的名词,大家习惯以后,一提到“自然”,印象中就是
“物理世界”,就是唯物的自然。其次,两千多年前,印度有一种哲学思想,叫作
自然哲学,那个“自然”,与现在的自然世界又是两回事了,这且不去管他。我们
要知道,一如“经济”一词的借自子书学说。自然科学的“自然”,只是借用了一
下老子“道法自然”这个地方的“自然”而已。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读《老子》,大
多数并不知道这些文化上演变的真相,从小只知道“自然科学”,“自然”都是讲
物理的,所以一看到《老子》中的“道法自然”,认为《老子》中的“自然”就是
物理世界,于是认为老子思想是唯物的,这实在大错而特错。

    我们读哪一个时代的书,就是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老子那个时代,是没有
“自然科学”的,所以《老子》中的“自然”是另有意义的。这位外国学者就问我
所讲的“自然”又是什么?我说你查完了《老子》,都照他的原文,不要加上我们
自己的注解去找答案。照《老子》的本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后四字本身是一个注解,就是说道效法谁呢?谁也不效法,它自己“本身当然如
此”就是道,“本身当然如此”这就是自其然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的。

    现在学术界、思想界乱得不得了,十年、十五年以后,将是一个大问题,年轻
的人真正要努力,将来的责任很大,而且自己做好了,将来的前途也很大,十年以
后,中国的文化将要大吃香。譬如《庄子》,庄子自己说他所说的话是寓言,可是
现在人们一提到庄子都说是靠不住的,因为庄子说的是寓言。这观念又错了。为什
么错了?大家认为庄子说的话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大家读过《伊索寓言》,这是西
方神话,神话都是乱想编出来的,像科学小说一样凭幻想写的。那么我们就要注意,
这只是当时我们把西方的神话翻译过来,借用了《庄子》中“寓言”这个名称,可
是到了现在的教育,因为作小孩子就看《伊索寓言》,老师也告诉学生,这些神话
是寓言,于是“寓言”一词的观念,在现代人的印象中,凡是虚构的、乱扯的都是
寓言,最后反过来,对于庄子所说的中国文化思想,也认为是虚构乱扯的寓言。现
在回过头来问,庄子所说的寓言又是什么寓言?我们要了解,“寓”者“寄寓”也,
譬如籍贯,我的祖籍浙江,现在寄寓在台湾,客寄说是寓,所以庄子说他讲的话是
“寓言”,意思是说“我所讲的话,是打丫头骂小姐的话。”这就是寓言。有时人
类的言语,没有办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仔细研究,在与人谈话时,直接讲,
对方反而不懂,改为讲一段笑话,说一个故事,不等到说完,对方哈哈大笑,他就
懂了。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思想意见最好的办法。所以印度的因明(逻辑)有用“喻”
这个办法,我们遇到很难表达的意思时,最好的办法是用笑话,用故事。所以庄子
讲话的方法,往往用寓言。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将来弘扬自己的文化,再也不
要搞错了,现在已经错得很厉害,我们要慢慢纠正它。

    现在回转来讲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自己本身当然如此。我
们不要把老子的“自然”视为现代科学上的那个名词。老子教我们学天道,翻开《老
子》来看,他讲了很多天道,他说到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
了万物给人,他没有居功,没有自私的报功,也不想占有,而且天地是平等的,好
的坏的,无毒有毒,他都生长,无分别;只有生生不息,没有要求还报。人类吃了
他生长的好东西,还给他的是大便,他也不生气,照样的永远是生长,所以人的胸
襟、道德、器度能够效法天地,是最重要的。而且教我们在事业方面做到“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一件事情成功了,交给了后代,就撒手不管,这是天之
道也。这也就是后世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滥觞。孔子现在提到的,也就是
这个精神——天道。他说。,上天有什么话说呢?自然的。人的学问也好,道德也
好,一切修养,先要了解自己当然是如此,我又何须多说!这是中国文化的本位文
化,不管儒家、道家,都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这一段古人的注解很明显。孺悲是一个人,准备来看孔子,孔子说了一次假话,
叫人就说他今天生病了,所以没有出来见客。孔子学生中有执事的人送客,在将出
门的时候,孔子在里面拿起瑟来弹,并且还唱歌,故意使孺悲听见。这一段古人的
注解,多半和朱熹先生的一样,认为这个人可能有哪一点为孔子看不惯,得罪了孔
子,所以孔子不愿意见他,但是又明白地表示讨厌他,看不其他,所以等他出门的
时候,故意唱起歌来,使他听见,知道孔子并没有生病。我的观念又与古人不同了,
我认为孔子并没有这个意思,但要解释起来很费时间了。问题在孔子为什么要奏乐
唱歌给他听呢?假如像古人解释那样为了使他知道自己没有生病,孔子在里面,说
句话或叫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可以,何必奏乐唱歌呢?这问题来了。关键就在“天何
言哉!”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须要讨论,甚至是不可以言喻的。这个道理研究起
来是够麻烦的。我的见解是如此,对与不对,并不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么这段书什么意思呢?我们引用别家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中国文
学中有“闻木樨香否?”这故事。木樨是桂花的一种。这是宋代文学家黄山谷的故
事,他是学禅的,他老师就是宋代有名的晦堂禅师。因为禅宗大师们的教育方法,
是不立文字不用言语的,黄山谷跟他多年,似乎并无所得。有一天就问老师有没有
什么巧妙的方法,露一点消息,露一点缝给他钻一钻,让他钻进去。晦堂就问他念
过《论语》没有?这句话现在问年轻人不算稀奇,在当时来问黄山谷这样的人是很
不客气的,很难堪的,因为古人考功名的本钱就是四书五经,都能背诵的,晦堂还
问他念过没有,这给黄山谷的刺激是很大的。黄山谷答道:“当然念过!”晦堂说,
你念过《论语》,其中有:“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孔子说的话你
懂吗?晦堂大师引用了这句话,就等于说我随时随地都在教你,你自己不懂,有什
么办法?黄山谷还是茫然不懂。后来有一天,黄山谷站在老师的旁边,晦堂这位老
和尚看他在身侧,摆一摆袖子,就径自往山门外走去。这时正是秋天,一路上桂花
盛开,晦堂像是赏花去了,黄山谷也莫名其妙,只好在后而跟着走,晦堂故作不知
的样子,走了一阵以后,回过头来问黄山谷:“闻木樨香否?”黄山谷答道:“闻。”
这时晦堂就瞪着眼睛告诉他:“二三子,吾无隐乎尔。”据说黄山谷因此恍然有所
悟而入了道。就是后来理学家说的,悟到了那个心性的本源。这是有名的一段禅话。
事实上黄山谷的修养、诗名都很高,他与苏东坡他们几个人都蛮可怜的,遭遇王安
石的种种打击,后来被贬谪到贵州的一个乡下,相当现在的区公所小干事。在古代
被贬谪的大官,还要被人押解去报到,等于半个犯人,起居不自由,生活是很苦的。
他在被解送的路上,才和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一样,真懂了晦堂老师的话,因此对于
所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环境上的打击、生活上的痛苦,都能处之泰然,还在那里对
地方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现在我们拿这个故事来说明孺悲见孔子,而孔子不见,故意取瑟而歌,就等于
是一种不言之教。这是这段书真正的意思所在。

                爱的回报——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
    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
    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提到我们中国的古礼,这个制度,现在改变得很厉害了,历史时代到底挽不
回的,我们不要去管现代的情形了。孔子当时,是比较保守的,极力主张维持孝道,
父母死生之间的大事,应该依照古礼。宰予,就是白天睡觉的那个学生。

    现在他提出一个大问题。中国古代,父母死了是三年之丧,要守孝三年,我们
在几十年前,至少在播迁来台以前,在大陆上时,许多朋友还是守这个规矩,手臂
上都还戴一块白布或黑布。现在是没有了,三年变三天了。在守丧时期称制中,在
名片上面,名字旁边都要加印一个较小的“制”字,表示在守丧。在古代更严重,
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
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
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
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
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在戏剧里可以看到,有的戏里武将穿半边
白袍的,就表示他是戴孝上阵,那都是皇帝特殊的慰留,国家非要这个人不可;有
些是他还乡守孝以后,丧服未满,皇帝下命特别起用,名为“起复”。而起复有两
种情形,一种是退休以后再起用,一种是还乡守制的人起用。古代这种政治制度,
实在也有它的好处。一个人从政久了以后,离开民间太久了,对民间的情形都不知
道,回乡以后,杜门思过,也不准宴客,对地方官吏都不得接触,可以深入到民间。
这是中国古礼,这种社会风气、政治制度的改变,还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其中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
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
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
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宰予现在就提出来问,我们的社会制度,父母死了要守丧三年,从上古行到现
在,很古老了,现在宰予说三年什么都不能动,结果什么都坏了,像稻谷一样,旧
的割掉了,新的又长起来了,钻燧改火,时令也改变了,岁月换了,我看守丧一年
就够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去听歌跳舞了,你觉得心里安
吗?宰予说,安呀!孔子说,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并没有人勉强你,
你就是过了三天就跳舞也可以,只要你心安。丧礼并不靠规定的,要每个人发乎内
心的,古代文化是根据内心来,不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君子,父母死了居丧,内心
思念的悲愁,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
没有礼乐。我现在问你一年能不能心安,你说能心安,那你去做好了,不必要提倡
改为一年,别人不愿改,是别人的事。孔子等于给宰予碰了一个橡皮钉子,他出去
了。

    于是孔子告诉其他同学,宰予这个人一点良心都没有。下面孔子说的,就是中
国文化三年之丧的道理了。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尤其古时是没
有牛奶的时代,要三年才能单独走路,离开父母怀抱,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且不去管,
这三年最要紧,就算是朋友吧!这两个老朋友,这样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
这三年的感情,你怎么去还?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
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还报。这是天下人类都一样的,而宰予反对,主张改为一年,
像这样,宰予没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一如父母怀抱抚养我们三年的心情。如改
为一年,可以说天下没有一个孝子,天下任何一个父母,在自己孩子三岁以内的时
候,那种慈爱、辛劳,照顾是无微不至。所以中国文化,定父母之丧为三年,就是
还报这个慈爱,这仅是最起码的回报,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此,在孩子三岁
以后长大了,还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岁,所以这就看到金圣叹这个调皮的文人所说
的话,有最高的道理。

    现在我们拿他的意思,说说他写给儿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
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大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
所以彼此之间,没有交情可谈。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指他自己)和这个
老太太(指他的妻子),从替你揩大便小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这二十年,你
去社会上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
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
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这是金圣叹的游戏文章,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
所以中国讲孝,就是爱的回报。因此孔子说,现在的人,当父母死了而真有三年怀
念父母的心情,像父母当时对自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有没有?连这个三年怀念都
没有,哪里还谈得上孝字。到了最近几十年,“孝子”的意思,是倒过来解释为孝
顺儿子。这一大段是讲孝顺的,下面我们就讲到《孝经》了。

    曾子根据孔子所述的中国文化,著了《孝经》,为十三经之一。在《孝经》中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大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都如自己的父母一样,
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为政的人,把老百姓视如自己父母一样孝,改一个名
字就是忠。所以从事政治的人,要有孝天下人之心。以这个道德的基础,出来从事
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重点,也即《孝经》的基本重点。

                麻将的学术思想

    说到这里,就讲到人品了。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到了这里,我们看了可高兴了,孔子主张可以搓搓麻将、下棋。他说,有些人
吃饱了饭,一天到晚不肯用心思,这情形大家也许见得少,在我的一些朋友中,我
看得多了,有几个人,我经常笑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生下来父母留给他许
多的钱,吃饱了以后,不晓得怎么玩好,有时看到他很苦,苦到不知道有什么好吃
的,一切东西都吃厌了,一天到晚不知如何度过才好。真有这种人。孔子说这种人
真难。这个话分两头解释,刚才是照文字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痛苦。只一
方面说,一个人如果要真正修养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可真难,这就讲到修道
了。现在有许多人讲修道,就是身外任何事物都影响不了他,坐在那里,什么都不
管,庄子称他为“坐驰”,坐在那里脑子里思想不停,好像开运动会,如真做到脑
子里完全宁静下来,是很难。但在这里,不能作这样解释,因为下面孔子还有话,
他说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肯动脑筋,就真难对付,没有办法教育他
了。为什么孔子有这个感叹?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下,许多富家公子少爷,
都是这个情形。所以孔子说,倒不如学学下棋,还能动动脑筋,总比较好一点,最
怕是不用脑筋。这个话我们现在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感觉,如果从事教育的话,就
会感慨了。据我所了解的,现在的教育,学生们已经到了“饱无终日,无所用心”
的程度。大家如果不信,不妨研究一下看,现在我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文化思想没
落了。虽然目前教育那么普及,一般人却只晓得应付考试,背死书,真的文化思想,
乃至到大学里都没有,而且一年比一年差,差到无法再差了。这正如我们前面曾经
讲过顾亭林的话,不妨重新再提,好加注意。当明末清初,顾亭林把明末的士大夫,
分作南北两种批评,指明末的所以亡国是:一、南方的士大夫们“群居终日,言不
及义”。一般人打打牌,喝喝酒,聚在一起,所谓“国家事,管他娘,没有事情打
麻将。”所谈论的话,没有谈到国家思想、民族文化,至于义理之学的影子更没有,
说些空话而已。二、北方的士大夫们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他认为这样
太危险了,国家岂有不亡的?这是当年历史上的士气,所以一个国家的文化思想有
如此重要。

    下面插了一段很妙: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孔子,你都说些文的,难道一个人只须要读书,只为学问的吗?来不来
武的?讲不讲勇呢?孔子说,我并不反对勇。不错,武功也要好,但是君子之勇,
以义理为上,如果君子没有义理文化的修养,徒然有勇,就容易作乱,使社会混乱。
如对人有勇,而没有义理文化作基础,就容易作坏事,匪盗这一类行为,都做得出
来了。

    因此便引出了子贡的话: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
    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贡有一天问,一个君子仁人的修养,也有讨厌人家的一面吗?孔子说,当然
有。那么讨厌一些什么事?孔子举了个例子,最讨厌说别人坏话的人。讨厌自己在
下面对于上面都不满意,加以讪谤的人。讨厌好勇斗狠而又没有文化基础修养的人。
许多学了拳的人,见面都要比划几下,是最讨厌的,奇怪得很,学武的人总是性情
粗暴,乃至学太极拳的人,动辄喜欢跟人“推手”比一下,这是值得研究的,为什
么一种运动,往往会把人的气质变为好勇斗狠?不过据经验所知,初学武的时候的
确想打,除非学到很高的时候,看不出来了,不想动手,也不敢动手,因为一动手
就伤人。所以好勇而无礼的人很危险,令人讨厌。至于“果敢而窒”,也值得注意,
有些人很有决断,很容易下决心,尤其为政当领导者更要知道,很果敢、有勇气,
下了决心就干了,而把门关起来,任何第二个意见都不听的,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子贡听了以后,说他也讨厌几件事,就是徼以为知者,有些人把自己的偏见,
认为是自己最高的智慧,这种人真是无可救药。还有可恶的是没有礼貌,粗暴而自
以为有勇的,还有口头上尖酸刻薄攻击人家,而表面上装起来是说直话的,都是可
厌恶的。他们师生两人一唱一和,等于唱双簧一样,举出来的这几点,我们每个人
都要反省,体会自己,也可据此以观人,如果有了这种毛病,要努力改过来。

                男人与女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有几句话,先要向女性们道歉。我以前讲《论语》就讲过的。有一次一个妇女
团体要我去讲中国文化,就有一位提出这两句话来问我。我说我不敢说,我说了你
们要上来打我的。她们说不打。我说你们不打,我就赞成孔子的话,这是没有办法
来替妇女们辩护的。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了,太好了她就恃宠
而骄,搞得你啼笑皆非,动辄得咎。对她不好,她又恨死你,至死方休,这的确是
事实,是无可否认的天下难事。但问题是,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刑于“小
人”罪名的,实在也少之又少。孔子这一句话,虽然表面上骂尽了天下的女人,但
是又有几个男人不在被骂之列呢?我们男士,在得意之余,不妨扪心自问一番。

    当然,我们还要明白孔子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在上古时代,以男权为中心的
社会结构,女性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对外界事物的陌生,知识的隐蔽,不是现代
人——尤其是我们今天社会所能想象的。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以前小孩子时期的笑
话,那个时候,也正是正式“小人”的时期。我们那时候读书,碰到写别字,写误
字的时候,往往有人开我们的玩笑说,这是孔夫子的夫人教的。事隔几十年,到了
今天,孔师母,事实上,也应该和一般女性教育家一样,真正出来当老师了。因此
相反的,站在女性的立场来说,也许会讲:“唯男子与小人为难办也。近之则玩弄,
疏之则恨。”试想,这也未尝不是理由。

    几年前,有一位同学介绍一位提倡女权运动的同学来看我,我对此举并不反对,
不过,觉得我们今天的社会,似乎女权已经高了一点。倘使真能做到取男性为中心
的社会而代之以女权为主的社会结构,我也很赞成。因为男人们也有男人的苦经,
男人们担任社会中心的主角已经几千年了,应该退休让位,完全由女性来管事,当
兵打仗,都归她们,男性应该回到家里去专管内务,做饭、烧菜、洗衣、打牌。只
可惜缺了一样,男性不能生孩子,这一点反不过来,未免遗憾。

    话说回来,以前的人们,常站在男性中心的立场来看女人,都有类似从“难养”
的角度来看,因此见之于文字言论的也很多。宋代陶谷写了一本《清异录》的书,
其中的女行门中,便录有莱州长史于义方著的《黑心符》一篇,专责女性的文章。
他首先提的是历史上名女人,如吕后、武则天等等,都是拣坏的方面来说。但我觉
得,如果仔细读完了《黑心符》全文,你便会哈哈大笑,作为原告的男人,说了半
天,无非都是男人没有出息干的事,几乎与被告女性完全无关。我记得佛经上有一
个故事,一个国王与王后反目,同来见佛,佛先站在国王的立场,说了女性许多坏
处。国王听了很高兴。最后佛又说,可是人们只知道女性的不对,其实,男性的坏
处也很多,于是佛又接连数说许多男性的不是之处。非常好笑。这正如吕纯阳的一
首诗说:“独立高蜂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女人!男人!谁对?谁不对?我想,也同宇宙的其他事物一样,永远下不了定论的。
对吗?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这是这一篇的结论。本篇正好由小人之首的阳货开始,到此作一结论。孔子说,
人到了中年,经验也够了,年轻时错误没有关系,到了中年自己应该反省到了,不
要再教育,自己也能改正好了。但结果还有许多毛病,很多的坏事改不过来,这就
不要说了,这已经定型,改不了啦!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微子第十八</b></FONT></P>
<P>    现在讲《微子第十八》篇,这一篇和第八篇《泰伯》有相呼应的作用,也可以
说,这两篇是连续的。《泰伯》篇是上论接近结论的一篇,《微子》这一篇则接近
了下论的结论。这篇所记载的,都是与孔子当时的学说思想有关的事情,所以记载
中完全用孔子的话的地方就少得多了。而是记载一些与孔子思想有关的个人历史。
这篇东西可以很快研究完,但篇中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先说本篇的问题所在。本篇题目是“微子”,而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个人,
在周文王、武王要革命的时候,都是纣王的大臣,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箕子
后来封于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所以朝鲜的文化,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遗留,朝鲜
的民族,也可以说是箕子的后代。当时箕子把中国文化的阴阳、八卦、五行、天干、
地支这些东西,流传到高丽,所以韩国的国旗,用的是《易经》八卦中的四卦:“乾、
坤、坎、离”。就是代表天、地、日、月,也可以说整个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是
箕子所传的。这里所提的微子、箕子和比干,他们是殷商的贵族,纣王的尊亲。为
什么要首先提他们,而且这一篇的最后结论,提到周朝能够兴起来,“周有八士”,
八位了不起的人,辅助了周朝兴起来,这八士当中还没有提到姜太公、周公,他们
还不在八士以内。而这一篇的中间提到许多隐士,隐士并不一定是殷纣时候的人,
有许多还属于孔子同时代的人,全篇的编辑路线是这个样子。如果从表面上看这篇
书,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看这些书,很多人认为这是为专制领导者帮腔的,因
而有各种的毁谤。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有一点,从表面上看,这中间又有
许多是反孔子的。所谓“反”是我们现代的说法,事实上是与孔子的观点,至少是
站在两方面,这里都老实地记载下来了。所以我们读书,有时不可被表面文字骗过
去。

    其次,我们要研究这篇书为什么要这样编?第一它是说明创造历史,创造时代,
完全是属于“人”的问题,等于说英雄可开创时代。在一个时代中有人才,这个时
代就兴了,人才衰落了,这时代也完了。第二点用人的问题,一个领导者能鉴识人
才,培养人才,他的事业是成功的,如果不认识人才,不知道培养人才,事业一定
是失败的。第三点关于个人的,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至少过去是如此,将来社会怎
么变,就很难说了。过去的时代,个人的立身出处非常重要,也就是第一步站出来
很重要,所以有人一辈子当隐士。

               隐士与历史文化

    有人说中国过去的隐士,就是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者“不同意”的主张,他不
反对,反正个人超然独立,这是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这个比方表面上看起来很对,
实际上还是不大对,因为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中,走隐士路线的人并不是不关心国家
天下大事,而是非常关心,也许可以说关心得太过了,往往把自己站开了,而站开
并不是不管。印度的思想,绝对出家了,去修道了。就一切事务不管;中国的隐士
并不是这种思想。我们研究中国的隐士,每一个对于现实的政治社会,都有绝对的
关系,不过所采取的方法,始终是从旁帮助人,自己却不想站到中间去,或者帮助
他的朋友,帮助他的学生,帮助别人成功,自己始终不站出来。在中国过去每一个
开创的时代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人。

    最有名的如明朝朱元璋开国的时候,能够把元朝打垮,当然中间是靠几个道家
思想的隐士人物出力,正面站了出来的是刘伯温,背后不站出来,故意装疯卖傻,
疯疯癫癫的人有好几个,如装疯的周颠,另一个是铁冠道人,这是著名的,这些人
朱元璋都亲自为他们写过传记。正史不载,因为正史是儒家的人编的,他们觉得这
些人太神奇了,这些资料都不写在正史中。尤其是周颠这个人更怪,既不是和尚,
又不是道士,一个人疯来疯去的,与朱元璋的交情也非常好,每逢朱元璋有问题解
决不了的时候,他突然出现了,告诉解决的办法。有一次朱元璋还测验他,周颠自
己说不会死,朱元璋把他用蒸笼去蒸烤,结果蒸了半天,打开一看,他等于现在洗
了一个土耳其浴,洗得一身好舒服。从此朱元璋告诉部下,不可对周颠怠慢,这是
一个奇人。像这一类的人,也属于有名的隐士思想一流的人物。

    中国过去有道之士,可以不出来干涉现实的事,但他非常热心,希望国家太平,
希望老百姓过得好,宁可辅助一个人做到太平的时代,而自己不出来做官。等到天
下太平了,成功了,他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他什么都不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这
一类的人非常多的。当然正面历史不大容易看到,从反面的历史上,可以看到很多,
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些人。就拿王阳明来讲,他所碰到的与普通人的生活及观念
不同的异人也很多。

    本篇当中,就说明了虽然是隐士思想,明知道时代不能挽救的时候,他们站开
了,但并不是消极的逃避,等于是保留了文化的精神,培养后一代,等待下一代。
最有名的,如唐代的王通,我曾经提到过很多次,他的学生们在他死后私谥他为“文
中子”。在隋炀帝的时候,他本来有志于天下,自己想出来干的,但与隋炀帝谈过
话,到处看过以后,知道不行,回去讲学,培养年轻一代。所以到了唐太宗开国的
时候,如李靖、徐世绩、房玄龄、魏征这一批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
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可是我们读唐代的
历史,还没有他的传记,所以后人还是怀疑文中子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否则为什
么没有他的传记?最后经过考证,原来文中子的儿子,得罪了唐太宗的舅子,也是
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人也很好,不过在学说思想上意见不同,所以后来修唐史的时
候,就没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摆进去。因此文中子死后,他的谥号,还是朝中这班大
臣,也就是他的学生们私下给他的。历史上有名的“自比尼山”故事,就是说不仅
他的弟子,连他自己也自比为当代的孔子。而实际上以功业来说,也许他比孔子还
要幸运,因为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结果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功业上的成就,而文中
子在几十年中培养了后一代的年轻人,开创了唐代的国运与文化。

    像这一类,也属于隐士之流的思想,明知道时代不可以挽回了,不勉强去做,
不作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人应有中流砥柱的气概,但能不能把水流挽回呢?
这是不可能的,只可以为自己流传忠臣之名而已,对时代社会则无法真正有所贡献。
道家说要“因应顺势”,这类人的做法,就形成了后世的隐士。本篇记载了很多隐
士,孔子当时所遇到的,是孔子在他们面前吃瘪的,也是孔子正面和他们冲突的,
这冲突并不是吵架,是意见冲突,思想的幽默,可见他们也非常了解孔子,也认为
孔子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各走各的路线,这是本篇的第四个要点。

    结论下来,这一篇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历史哲学的一种观点,第二个重
点是个人的立身处世,自己的人生观,人生哲学,究竟该走哪条路线。虽然这种观
念与思想,在本篇的文字中,一个字都没提到,而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我们
把全篇研究完了,对自己应该是个很好的借镜,可作为一个参考。把本篇的精神与
重点报告完了,下面就比较容易研究,不像以前的各篇,每句话都要作很多的发挥,
这里差不多每一观念都作了整个的发挥。现在我们讲到本文了。

                众鸟高飞尽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这是殷纣引起了西周革命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纣王是很暴虐的人,因受悠久文
化的影响,还是有很多忠臣,可是几个人向他建议,(古代下对上为“谏”,上对
下为“劝”,现代通用为“建议”了。)而纣王无道,不听这些建议,把微子废掉,
离开宗室了,后来微子的后代,由周朝封于宋,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这就是中
国文化的特色,“兴灭国,继绝世”。周朝起来革命,成功以后,并没有对纣王之
后灭绝,还一定把前朝的后人找出来,使他们继承祖宗的香火。箕子是纣王的叔父,
也被降为奴役,箕子后来还是没有死,带了殷商的文化,由辽东渡海到朝鲜去了。
比干是被纣王杀死的。这三个人都是纣王时代的忠臣,而遇到一个这样暴虐的君主。
时代的衰败挽不回的时候,走的走,被关起来的关起来,死的死。孔子认为这是古
代的忠臣,虽然他们本身死了,可是对于国家文化的精神,永远留下了千秋万代的
榜样。所以称他们是殷商时代的三位仁人,成仁取义的人。

    下面跟着说到柳下惠,鲁国的人,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
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我们也不
必再另外举别人的例子了,而坐怀不乱并不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他最高的一面在
这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
    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所在管刑法的官,勉强比作现代的司法部长或最高法院院
长。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先生何必一定要在
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国家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国家说不定有更好
的地位。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道,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
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
被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
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
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
困难的。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
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于功名富贵,那是身外事,并不在乎,这是他的人格。
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情,后面孔子还要提到他的。

    为什么把柳下惠的事放在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记载后面?柳下惠并不是殷
纣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战国孔子这一时代的人,还可能稍稍早一点,比孔子大几岁,
不过已是一个天下闻名了不起的人物,这里先记载他的事,柳下惠的这几句话,也
说明了前面三个人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古文,如《论语》的文章一看起来好像是法
律的条文,一条一条,好像连不起来,实际上仔细一读,它是长篇文章,连接得非
常好。换句话说,微子、箕子、比干、有的愿杀身以成仁,如比干;被赶出去就走
了,如微子;为奴就为奴,如箕子。为什么他们不弯一弯呢?态度稍微改变一下,
去拍个马屁,也会好好用他们,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皇族。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
做?这就说明个人作人也好,在国家社会中立足作一普通人也好,大原则上人格的
重要。反过来,就是如果以枉道事人的话,随便哪里都可以干,如果坚持以正道、
直道事人,又何必离开?所以引用柳下惠的这几句话,等于是为上面三个人的事,
作了一个注解,这就是《论语》的编辑方法。

                 王不留行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
    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齐国,那时期国的国君,(就是齐国的诸侯,我们随便讲,
叫他国君,是借用的名词。)正是景公的时代,有一度,他的首相是有名的小矮子
晏子——晏婴,这个人品德很好,学问也很好,在历史上是名宰相,了不起的忠臣,
也很清高,样样都很好,并且自己著了一本书——《晏子春秋》。另一个更早一点
的名臣管仲,也是齐国大臣,著有《管子》,这两部书现在都流传着,当然,其中
内容真伪杂陈。孔子到了齐国以后,齐景公本来想用孔子,可是晏子不同意,怕因
此自己不能在齐国立足。不过这个问题的资料并不很充分,晏子是不是那么嫉才的
人是一个问题。其次,涉及齐景公本身的问题,不过历史上有说齐景公是受了晏子
的影响才这样的,但是要注意,当时齐国与鲁国的邦交并不很好,所以后来引起了
战争,齐国准备打鲁国,鲁国一定打不过齐国的,孔子这个时候,很为自己祖国的
危机着急、彷徨,准备自己出国,去国际上想办法的。后来由子贡出面,在各国走
了一躺,扭转了整个国际的局势。

    当时齐景公对孔子非常好,不过不能用他,所谓不能用是外交辞令,齐景公也
没有当面告诉孔子:“老先生,你是了不起,我想用你,可是我不会用你啊!”这
就太难堪了,他不会那么做,这只能利用别人来透露,所以齐景公所说“若季氏,
则吾不能。”这季氏,就是鲁国的季家。但季家对孔子非常好,孔子一班学生在季
氏兄弟下面做事的也很多,虽然季氏对孔子恭维,可也没有重用他。现在景公就把
话透露给孔子,像季氏一样的对孔子则我不能,我要就重用他,如你孔子愿意永远
住在我齐国,我愿如季家的兄弟一样的待你,虽不重用也不冷淡,恰到好处。齐景
公并说明采取这个态度的原因,只说是自己年纪大了,没有雄心,不想称王称霸了,
假如是年轻的时候,孔子来到我齐国,我一定重用他,这个话一传到孔子耳里,当
天孔子就走了。

    我们看古代的记载,文字非常简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吾老矣,不能用也。”
这句话,使孔子马上就走了,如果写小说,这中间一定还有许多故事。孔子为什么
立刻离开?可见左右有人妒忌,从旁说了闲话,孔子不马上走,说不定有人会害他,
这也可以说齐景公很爱护孔子,因为自己国内的政权以及其他一切等等,所形成的
环境,的确没有办法用他,所以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只好这样暗示他,因
此孔子听了以后,赶快就跑了。

    这一段为什么放在上面两段的后面?假使以普通的方法读《论语》,读一辈子
也白读了,如以历史人生的观点来读,就和上面两段的意义与精神是一样的,一个
人的立身出处,当环境不容许的时候,就毅然决然而去,所谓“飘然远引”,没有
什么留恋的。人生为了什么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能对社会人类有所
贡献,绝不为现实的功名富贵,乃至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也说明柳下惠的
道理,也是说明殷朝三仁的道理。

                 江山与美人

    上面是说孔子离开齐国的关键,下面是说当时孔子为什么离开鲁国: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原来齐国想出兵打鲁国,在这以前,孔子曾经一度当司寇,国际上各国诸侯都
很害怕,鲁国如真起用了孔子,就不得了,大家想尽了办法,用各种手段,使孔子
下台,同时国内的环境也不许可他展开抱负,所以干了三个月就下来了。后来齐国
为了使鲁国更趋衰弱,以现代话来说,就利用了女间谍,选了一批非常漂亮的名女
人(为女乐),送给鲁定公,当时孔子主张不能接受,否则鲁定公这个人靠不住,
意志会沉迷下去,影响到国家。而当权的季桓子,自动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果然,
政府规定每天必定举行的早朝——朝会,都接连三天不开,大家去看女乐了。孔子
一看这情形,知道齐国这一手很厉害,鲁国的前途完了,孔子马上出国了。

    孔子去鲁、去齐这两次的离去,说明了一个人的去留之间,是非常有分寸的,
中国文化讲究的,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立身处世,进退之间大有分寸,绝不会
顾虑到生活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过去每逢过年,很多家庭无论作装饰,或是附
庸风雅,都会悬挂朱柏庐《治家格言》,治家格言中:“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
君国。”是很有分量的名言。

    为什么要出来做官,现代叫做公务员,现在公务员的观念和以前官的观念,的
的确确两样,所以有时候拿现代的公务员比过去的官,我也认为大不妥当。过去一
个读书人,十载寒窗,一旦考取了功名,那真有味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出
来时还要鸣锣开道,老百姓还要回避,坐在轿子里比汽车舒服得多了。最小的官是
典史,勉强等于现在县里的警察局长、监狱长,这是编制内的人。皂隶之类都不在
编制内,由县令自己想办法在节余项下开支。以前一个县衙门里,编制外不过一二
十人办事。像清朝康熙时代,全国官吏,上自宰相,下至地方小吏,只有一万七千
人,而做了那么多事。这个问题我们今日还是值得研究的。那个时候,考取功名出
来做官的,四万万人中只有一两万人,的确是很光荣。现在当然两样了,是公务员,
替人服务了。但是大家还有一个毛病,把公务员与官的观念始终混在一起,如果这
一点真正分开了,搞清楚了,那好办了。很遗憾的,几十年下来,这一点还没有搞
清楚,以致产生了政治上、社会上很多纠纷。

    讲到这里,我们知道,古人对于该不该出来当官,所谓立身出处,是很慎重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变了,每一个考进来的,都是为自己的职业问题着想,这是美国化、
西方文化的影响,所谓杜威等人的思想,“生活就是教育”,他们教育与生活、技
术配合在一起。人家的文化基础同我们完全两样,我们今天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文化
精神,对别人的也没有搞清楚,别人的东西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国情,今天还在考验
中。今日考进来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职业,既然为了职业,那么做医生是职业,做
公务员也是职业,职业的下面,就只有价值问题,也就是待遇如何?首先问划不划
得来。过去我们的思想,从不考虑个人待遇问题,所谓“为官心存君国”,讲好的
一面,是牺牲自我。为什么要得到权位?是为了实行自己的理想,好替国家做一番
事,如此而已。在历史上许多大臣,死了以后可怜得很,像秦桧害死岳飞,抄家的
时候,什么都没抄到,破书而已,像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重大问题。

                凤凰离乱不如鸡

    现在接下来,是孔子离开鲁国以后,周游列国,到处为文化,为人类的思想在
努力。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
    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孔子碰了一个钉子了。楚狂接舆是道家人物,是楚国一个著名装疯的狂人。狂
人并不是疯子。过去说的狂,就是满不在乎,有点像现在的嬉皮。美国前几年流行
的嬉皮,他们所画的祖师爷,都是我们中国人,其中两个是禅宗的和尚:寒山、拾
得,留长发拿扫帚的;还有像楚狂接舆,也是他们的祖师爷。还有我们晋朝的刘伶、
阮籍两个爱喝酒的,这些人他们都供起来,自称是他们的祖师爷,这是他们学中国
文化的一点点皮毛。所以楚狂并不是一个疯子,接舆是他的名字,道家的书与“高
士传”都说他姓陆,陆接舆说是楚狂,也是道家著名的隐士,学问人格都非常高。
孔子碰到他时,他就唱着歌过来了。歌是故意唱给孔子听的,他没有直接说孔子,
而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
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
时候就看不见。不过后世一般人认为没有这两种东西,把长颈鹿叫做麒麟,对不对,
也很难讲。这两样东西,是中国文化的标志。还有一样就是龙。现在楚狂是用凤来
比孔子,他说凤啊!凤啊!你倒楣了,这个时代出来干什么?过去的错了,你就算
了,未来的你还是可以改正。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很深很深的。大而言之,也可以说
是历史错了,是不能挽回的,但是你不要去怀念那过去的历史,应该开创未来的。
不过他唱给孔子听,这个意义很深远,等于对孔子说,你老是想把这个时代挽救过
来,这是挽救不了的啊!算了吧!算了吧!这个时候想出来挽救这个时代,是危险
极了,你这时如想出来从政,你可免了。孔子一听,知道不简单,赶快停下车来,
想跟他讲话,可是这个“狂人”一看见孔子停车,知道孔子要来和自己说话,就加
快脚步溜了,避开了,使孔子永远无法跟他说话,也是他懒得跟孔子讨论。

    楚狂这个人是有名的隐士,给孔子碰一个很大的钉子,如说他对孔子不欣赏,
他偏要来唱这首歌给孔子听,可见他是有心的,孔子晓得,孔子懂他,下来想向他
请教,可是他又走开了。历史上隐士们都这样,做了许多怪事,点到为止。这是孔
子碰到了和他唱反调的第一个隐士。在这一篇里,这些唱反调的统统出来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关津处处寒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
    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
    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
    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和桀溺,是两个隐士,一对好朋友,在并肩种田,孔子经过那里,不知是
有意或无意的,教子路去问路,问过江的路口,这“问津”是这篇文篇的“点题”,
我们中国以后的文字上,所谓“指点迷津”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长沮就先反
问子路,你替他赶车的那个老头子是谁?这是明知故问。子路说,坐在车上的是我
的老师啊!鼎鼎大名的孔丘。长沮说,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子路说,是啊!就是
他。长沮说,既然是孔丘,他当然知道该怎么走,还要来向我们问路吗?他这话答
得很妙,子路问的是车子应该走向哪里的路。长沮答的不是车子走的路,是人生之
路,长沮的意思是说这个周游列国、到处还要传道的孔子,他现在“路”都不晓得
走吗?他这个话是很妙,很幽默的。

    子路问不出道理来,就转过头来问桀溺,桀溺却反过来问子路,你是什么人?
子路说,我名字叫仲由。桀溺说,你就是鲁国那个糟老头孔丘的徒弟吗?子路说,
是的。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是形容词,现代语汇就是潮流,当
潮流来时,海水一涨,浪花滔滔滚滚,不管好的坏的,统统都被浪头淹没了。天下
皆是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浊浪滔滔,一股浑水在流,这情形又有谁能够把它
变得了,那洪水泛滥的时候,时代的趋势来了,谁都挡不住,并且他告诉子路:“且
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中的“辟”就是“逃避”的“避”;
“辟人之士”,是指孔子,避开了鲁国,鲁国政治太乱,自己的国家他救不了啦!
为了想实行自己的理想,到处去看,是避开乱的社会,另外想找更好的环境,为“辟
人之士”。桀溺是告诉子路,你跟着孔子这样的“辟人之士”,可是人是避不开的,
如现在的和尚出家,神父的入会,反正都没有离开社会,不过换了一个生活。哪里
出得了家?真出家谈何容易?真出家就是桀溺说的“辟世之士”,连这个时代都抛
开了。离开这个社会,跑到深山里去,不和任何人打交道,这就是出家吗?永嘉禅
师曾经说过,当你的心不能平静的时候,跑到深山都没有用。不要以为到了山里,
就是出家修行,有时候看到风吹草动,心里都会烦起来。如果把自己的心修平静了,
在任何热闹的地方,就和在山林中一样的清净,这是基本的道理。所以这一段桀溺
对子路说,你与其跟着孔子一样,觉得这里不对,就离开到另外一个社会,其实时
代是逃避不了的,还不如像我们一样,自己忘记了这个世界,忘记了这个时代,种
我的田,什么都不管。他说到这里以后,再不说话了,拿起锄头,还是不停地种他
的田。

    子路碰了钉子,就回去把经过报告孔子,孔子听了心里很不惬意,脸色变了,
很落寞也很难过的样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后世自命为儒家的人,抓住这句
话作为把柄,认为道家这些隐士都不对,说孔子在骂他们是禽兽,这些人没有国家
的观念,不是人,是禽兽。这是后世的解释,但我否认这种解释,后世的儒家根本
解释错了。我的看法,孔子非常赞成他们,孔子这句话不是骂他们,因为上面有句
“夫子怃然曰”,孔子心里很难过,很落寞的味道,所以告诉子路:“鸟兽不可与
同群。”鸟是飞的,兽是走的,而且鸟是海阔天空由他飞,兽类之中,绝大多数野
兽都在山林里,不在人类的社会中,飞的与走的不能摆在一起,换句话说,人各有
志,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高飞。孔子接着说,其实我很想跟
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抛开天下国家不管,我还不是跟他们两个人的思想一样
的。换句话说,都是在忧世的,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时代,担忧这个社会,这
种忧都是一样的,问题只是做法两样。他们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
管自己种田去,可是我丢不下来。假如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我又何必来改变它呢?
就因为时代太乱了,我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这个社会的潮流。这就是孔子!所
以我们知道孔子走的路线,比这些隐士们走的路更难。明知道这个担子挑不动的,
他硬要去挑。

    我们这里引述历史一件事来补充说明:宋代王安石上台了,苏东坡这批人和他
的意见不同、分歧,形成了后来著名的“党祸”,而王安石所用的人都非常坏,所
以这班正人君子都纷纷辞职。当时有人主张最好不要辞职,因为王安石下面这一批
人,将来一定要把事情搞坏的,你多占一个位子,使他们少搞坏一点,这就做了好
事。这就说明挑这种担子很难,明知道要坏,可硬是不走开,占住一点,少坏一点,
虽然不能积极的挽救,也是消极的防止,孔子走的是这个路线。

                如此风波不可行

    下面又来一个: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
    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
    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
    知之矣!

    子路有一次跟着孔子后面走,大概脱了队,落伍了。“遇丈人”,碰到一个老
头子。“丈人”不是岳父,古代丈人是对长辈的尊称。过去写信,对父执辈称世伯,
自称世晚或世侄,但有的与父辈没有交情,而年岁地位又比自己高得多,这时就尊
称对方为“丈”,就是长者、前辈的意思。子路碰到一位老先生,用他的拐杖,挑
了一些编织竹器的青竹篾藤,子路就问他,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这个老头子可骂了
子路一顿,什么你的老师?这种人光在那里吹牛,也不去劳动劳动,连五谷都分不
清楚,一天到晚只在那里用头脑,用嘴巴吹牛,我才不认识你的什么老师。老头说
完,把拐杖往地下一插,在那里芸田,手扶着杖头,用脚把禾苗周围的草,压到泥
土下去。子路搞得没办法,被他的气势慑住了,拱手站在那里恭恭敬敬的不敢动。
于是这位老头子带子路回家,留他住下,还杀鸡,做了很好的饭,很丰盛的款待他,
而且还教两个儿子来做陪客。第二天子路找到孔子,又报告了经过。孔子说,这是
一个隐居的高人,教子路回去找他,可是子路到了那里一看,这位老先生搬家了。

    关于这些隐士的事情,儒家记载得很有限,我们如果看《高士传》、《神仙传》
这一方面的书,则这种人很多。如佛家禅宗的隐山和尚,这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唐
代的故事:有两位很有名的大师,出门“行脚”。“行脚”是佛家的术语,就是到各
处参访有道德学问的高人,这两个和尚走到一个深山里面,在溪水中洗脸,其中一
个是洞山,告诉另外一个密师伯,这山中住有高人。密师伯说怎么知道?洞山说,
我们洗脸时不是看到一片菜叶子,随溪水流下来吗?可见上流有人。于是两个人就
去找,虽没有路迹可循,但终于找到了这个隐山和尚,搭了一个茅草棚,一个人住
在深山,于是这两个和尚跟他谈道,他们谈得相当投机。后来,这两个和尚就走了。
但在半路上一想不对,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高人,隐居在这里,实在太可惜了。于是
第二天回去找,找不到了,连茅草棚都烧掉了,只留了几首诗在那里,最后两句说: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像这样所谓隐士思想的人物,在中国历史
上很多,并不是灰心,灰心就自杀了,而多半是很有修养的人。

    子路找不到这个荷蓧老人,回来告诉孔子后,谈起这件事有所感想——子路不
是一个绝对莽撞的人,他跟孔子这么多年,孔子也很欣赏他,所以他讲出一个道理
——他说,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贡献给国家社会,(这里要注
意,“仕”的观念,在春秋战国以前,是为对国家有所贡献而出仕,后世是为了自
己的功名富贵,出来做官为出仕,完全是两回事。)不合于义。社会有社会的秩序,
长幼的阶级,父是父,子是子,人伦的阶级不可废,家庭父母子女的秩序都不可乱,
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会就没有型态、没有秩序,
不成社会了。这些隐士思想的人,欲洁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
有自己的观点。社会中有许多人也是这种个性,这种人是守成的第一流人才,可是
教他去开创,那就糟了。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
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
冤枉。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比洁身自好还更难。所以我们常
常感到任劳任怨难,尤其当主管的人更是如此。创业的人,第一个修养要能够任怨,
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种德行才行。所以洁身自好的人,多半是隐士。子路这时可有
个感想,认为洁身自好的人,乱了人伦之道,把一切都丢开了,只管自己。也可以
说,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者,对于国家社会并无贡献。所以子路说,君子的出仕,
并不是为了自己想出锋头,而是为了贡献给国家社会——“行其义也”。看了这些
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路线,
觉得救不了时代,就做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去。大家都像这个样子,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头脑太清明了,看清楚了,不愿来淌这个浑水。所以子路说
他懂了,搞不好了,他知道跟孔子这位老师所走的路线,自始至终,永远都是自我
牺牲,因为其他的知识分子,多半只管自己了。

    上面到这里,等于告了一个段落,下面一章就等于引用孔子的评论了。先说逸
民,古代逸民也近于隐士,在历史上,后来引用孔子这句话,有“逸民传”。尤其
清朝的历史,对于明朝的许多绝对不投降,当然更不肯出来做官的知识分子,像王
船山逃到湖南的山里去了,像陕西的李二曲、江苏的顾亭林等等,硬是不出来,当
然也没有被杀,这一类人在清代的历史上留下来,就列入“逸民传”中,当然不是
二臣,二臣就是投降了的,逸民是很高逸的,这又与隐士有所同而又大有不同之处
了。

                 穷达行藏

    现在继续讲《微子第十八》,今天说到“逸民”这一段。上次说过,这一篇所
讲的,等于是历史人物的报道,也反映出立身处世的道理,一种走入世的路,一种
走隐逸的路,当隐士为出世之路。不过中国过去的隐逸之路,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以旧文字来形容,可用“有所待也”四个字。他们不是为个人利益有所待,只是想
为国家社会有所贡献而有所待,虽然同入世的人看法两样,角度两样,但都是有所
待。因此,隐逸的路线也可说是积极的,他们救人救世的目标是一致的。可是这一
类人,和孔夫子正面对照起来,显出两个方向。这一片里大部分都是说隐逸的,孔
子提出来: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
    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
    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孔子认为这批逸民们,最值得钦佩的,确定了人格,立志不变,自己认清楚了
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目标。他这个人格不管什么环境,永远不变,不动摇,
同时不辱其身——这四个字是很难的,拿社会的现象与历史作一个对比,就会知道,
历史上有许多人降志辱身。有人在一个时代变更,尤其国破家亡的时候,例如宋末、
明末时期,有很多人,或为了怕死,或为了一己的功名富贵而降志,降志而后辱身,
招来不知多少侮辱,被人看不起。但是话说回来,有许多人还以辱身为光荣的,对
这种人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时由这点,也可以了解我们中国思想文化,对于人
格教育的建立是很重视的,再说不辱其身的事例,我们但看社会上许多人,虽然发
财了,但是乃由降志辱身得来,也是很可怜!对于不辱其身的定义,广义的是坚定
人格,高尚其志,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认为真够得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只
有伯夷、叔齐他们,这两个人连皇帝位置都不要,可以做到栖心道德,视天下如敝
屣。

    孔子又说等而次之,便如柳下惠、少连这两个人。柳下惠这个人我们曾经提到
过的,三次上台,三次下台,始终搞不好,孔子说,这好像就差一点,可以说降其
志,又辱其身了。明知道做不好,非硬做不可,又不知道权变,如知道权变,将就
一点也好,又不能将就,既挽不回时代,又自取其辱,结果既降志而又辱身。辱身
是指个人对社会环境而言,降志是对自我人格而言。孔子说,在这方面来讲,柳下
惠、少连就比较差了。不过,他们一生的言语思想是中伦的。这个“中”是射箭射
中了的“中”。“中伦”就是中于伦常的道理,维持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说
他们言语思想完全是走中肯的路子,他们的行为,能够中于中正的精神。总之,他
们的言行思想,可以保持原来的规矩没有变,只能如此而已。但挽回不了时代,对
社会也没有贡献,所以说他们是自己降志辱身。

    再其次如虞仲、夷逸这几个人,用现代话说,也可以说是时代的逃兵,或者说
是现实社会里退伍了的人,自己认为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只好退出。他们一辈
子隐居,没有出来做过事,放言高论、批判是非得失。我们把“隐居放言”连起来
看,便知唯有隐居可以放言,这怎么说呢?对功名富贵、社会的一切都无所要求,
没有企图,所以这可以客观地讲公正的话,也敢于讲话。但孔子说他们虽然如此,
也只能做到他们本身一辈子清高而已,尽管再大的功名富贵放在面前都不要,舍弃
掉了一切人事上的祸福利害关系,自己退隐了专门自修。固然说时代不对了,环境
不许可他们有所作为,没有办法,只好退隐了,不过隐退也是不得已的一个权宜之
计,所以说它是一种通权达变的办法而已。

    孔子提了这几个隐士的典型以后便说:我和他们则是两样,真正时代不需要我
的时候,我可以作隐士,需要我的时候,我也可以出来,绝对地负起责任来做事。
并不是自己立定一个呆板的目标,像上面提到这几个著名隐士的作风。因为他们自
己划了一道鸿沟,自己规定了人格标准,守住那个格。孔了说无可无不可,就是说
不守那个格,可以说是“君子不器”,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需
要用我的时候,把责任交给我,我就照做,挑起这个担子,不要我挑起这个担子的
时候,我绝不勉强去求,所以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这个圣人与别的圣人不同
的地方,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无可,无不可。”没有规定哪一样可去做,没有绝对
否定哪一样事情不可做。“无可,无不可。”有时候被人错误解释是滑头的事,好
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其实不是这意思,而是说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这一段等于是这一篇内容要点的画龙点睛了,本篇的宗旨就在这个地方,也可
以说,在为人处世上,给我们一个启示,看自己应该向哪一个人生路线迈进。

                 时衰鬼弄人

    下面跟着就是讲时代的混乱,由这一节就可见当时春秋战国,尤其在鲁国,传
统文化的衰退,结果知识分子统统逃走了,都去做了逸民。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
    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在这里孔子提出当时的鲁国,这班人都散了。鲁国是周公之后,周公是建立周
代文化的开创人,所以中国上古一直到周代的传统文化,比较能够保存的,是在鲁
国,而到孔子这个时代衰败了,人才都散了。当时的文化,重点在礼乐,那个时代
管乐的,不是现代一样的音乐专家,以现代语汇说,都是高深的哲学思想家而兼礼
乐方面的事,可是当时这一班人都散掉了。管乐的大师挚,“大师”是官名,勉强
等于现代的部长阶级,“挚”是人名,这个人离开自己的鲁国,到齐国去隐掉了(并
不是去就更好的职位)。亚饭干,这里的“饭”字等于是管乐的官阶官名,亚饭等
于副首长,干这个人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鼓是打
鼓的鼓手,中国古代音乐的鼓手是合奏中的指挥手,很难的,那个名叫方叔的鼓手
到河内(黄河上游)一带去了。摇博浪鼓的武,过了汉水到了长江一带。少师,即
大师的副手名叫阳的这个人和打大磐的襄出海,到海外去了。这一篇简单的述说就
是这样记载这几个人的行踪。单独看这一段记载,没有什么道理,好像毫不相干的,
但这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在变乱的时代,真正忧时匡世的人才离散,无法存在高位,
大家退隐散伙了。真正有学问,想为国家天下贡献能力的人,无能为力,灰心地,
都逃避现实而东零西散,人才一去,这个社会、政治的结构,社会的形态就成了大
问题。透过这一段。我们要了解它的精神,等于领导一个单位,发现了好几个人才,
薪水不足以养廉,或者某一环境困扰他,他们就散掉了,一个人唱独脚戏,就唱不
起来。整个历史时代的光辉或黯淡,都是人的问题。不管制度如何好,还是要靠人
来执行,没有人才就完了。所以这段要与前后文连起来看,就可看出它的精神来。
把这段文章圈断,那是后来宋明儒生们干的事,如照他们圈断的来读,这一段记载,
孤零零摆在这里,就毫无意义,就好比王安石骂《春秋》这本书是流水帐一样,没
有什么道理,但连起来看,这本帐大有文章,由此可知当时的时代历史之严重,时
代要变乱,人才都离散了。

    由此再把下面两节连起来,作为本篇的结论。

                 周公遗训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敌,则
    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我们再强调要连起来看,就看出了《论语》的道理,指导我们的方针。上面讲
了当时文化集中地的鲁国,到了孔子时代已经开始衰微了,老成凋谢,人材星散。
这里又推溯记载鲁国开国之初周武王的兄弟,建立周代文化的周公,告诉他的儿子
鲁公(就是伯禽,分封在鲁国),一个领导的人,不管是个人作人,或者扩充到政
治上,总之,为天下国家社会,要没有私心,好处先不要想给自己的亲信,要大公
无私。这是第一点。

    不要使自己提拔起来的干部怨乎不以,就是不使重要干部心里不以为然的怨
怼,感到不过以他来摆位置、作傀儡,并不是真正要他做事。大臣如不以领导人的
做法为然,又不好明说,就会变成尸位素餐,应付一下上班,反正提意见也没用,
这样就很危险,这是第二点。再其次:“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这是说明中国
古代文化的念旧精神,共同创业有功的人,这些故旧,到了年纪已大,应该退休时,
虽然头脑差些,没有用了,但当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他们没有太重大的错误,
不要随便舍弃不用。中国文化所讲的人伦文化,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因此对于故
旧,虽然老了,但他年轻时还是有用的,出过力,甚至可能在期间还几乎连命都赔
上,今日老了还算是幸运的,所以周公说对于这种人,除非犯了太大的错误,否则
不能无故丢其他们。为政之道也好,作人之道也好,这是念旧、爱人。对朋友当然
如此,对于老朋友,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活着已经没有几次好见面了。见一
次少一次,更不能抛弃这分友情。这是第三点。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一个做领导人的,不可要求干部全部是才。人常常容易犯
这种错误,希望干部又能干,又没有缺点。

    这是万难做到的。还有一个常犯的毛病,对于一个能干的干部,任何事都交给
他办,结果常常使这个能干的干部受不了,因为他到底是人,不是铁打的。这就是
说无求备于人。再说,人都有长处,有缺点,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尤其是
共同创业的干部,又能为你打天下,又能为你守成,同时又是圣人,这也是不可能
的。所以交朋友,做领导人,不要对人责备求全。

    这四点是周公吩咐他的儿子——鲁国的国君,为领袖者的重要原则。因此,把
这段放在本篇这个地方,编得太好了。上面讲了许多人生态度与孔子对立的人,以
及一般逃隐之士。如《孔子家语》记载所骂孔子的“如丧家之狗”,像条野狗一样,
到处乱跑。形成两个目标完全不同的相对类型。因此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很多隐
逸的人是被环境逼走的,这就关系到政治上作领导人的问题了。孔子经常提到周朝
之德,所以下文就以周朝之人才济济作一小结。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周朝的兴起来,除了主要的姜太公、周公以外,还有重要的干部,就是这八个
人,幕僚中的要角,周朝初期奠定了后世八百年天下的基础,并不简单,全是靠人
才济济,同心协力所致。对这八个人的历史,我们保存的资料不太多,暂且到此打
住。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子张第十九</b></FONT></P>
<P>    第十九篇的记载,与上论第九篇《子罕篇》性质有相同之处。《子罕》这一篇,
记载当时孔子做学问、言论、行为的实际教育理论,现在《子张第十九》这一篇,
讲到孔子的学生乃至门人,受孔子教育以后,对于孔门道学的发挥。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上面所说的,在孔子的言论中间,提到什么要紧的事,都是“君子、君子”,
到了这里,子张提出来的是“士”,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先后时代上的稍有不同。中
国的“士”,我们曾提到过的,每十个青年中选一个比较有学问、能力强的人为士,
这是中国的选举雏形,现在的选举是西方式的,中国古代的选举精神,一直到汉代,
表面上都是如此,真正自由民主的选举,推出来为社稷服务的就是“士”。现在子
张说,为什么国家社会需要知识分子的士?这个知识分子的观念与现在稍有不同,
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人群需要的“儒”。“人之需也”,子张说一个知识分子要“见
危致命”,看到国家社会艰难的时候,只好出来,挑起这个责任。在《礼记》中也
有过同样的话。如我们经常标榜的文天祥,他之当宰相,是很可怜的任务,等到南
宋末代最后没有办法的时候,才发表的,他本可以不干,换句话说你们吃肉过好日
子的时候不要我,现在却要我了!但文天祥可没有这个不争气的观念,这也是一个
知识分子的士所谓“见危致命”的典型,艰难危险的时候,你既然要我,我就来了,
准备这条命赔进去。

    当然,除了文天祥以外,历史上许多开创的时代中,也有很好的事例,不过,
对于成功的一面,大家觉得不够醒目,所以未提。例如郭子仪,便是一个见危致命
的典型。“见得思义”,就是得到什么利益的时候,或者有功劳酬庸的时候,就要
考虑了。“思义”就是考虑是否为我们本分所应得的?不能随便得。由此可见中国
文化要求一个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的所谓“儒者”,是这样严格:最艰难困苦的
由我担,好的由你们大家拿去,我不一定要。

    中国古代文化对于祭祀天地祖先鬼神,非常重视,譬如十二月廿四的祭灶,也
是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看起来是迷信,其实有重大的意义,当然祭祀行礼的时候,
要规规矩矩,如面对神灵。现代的科学只是讲看得见的一面,还有看不见的一面,
正在摸索。这看不见的一面,至少现在科学还无法证明有没有,一个真正大科学家
不敢说没有,所以对天人之间的祭祀要“思敬”。

    “丧思哀”,死了人是丧,这是狭义的讲面对丧事要有沉哀的心情,如讲中国
《礼记》,这个丧字包括有更大的意义,如时代的失败。今日在座的人,相处此地,
内心都有无比的悲愤,都应有责任问题的痛思。子张说要做到了这四点,才够得上
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士,不愧为一个读书人。这一点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国家文化中
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构成为士的条件有如此之难。

    孔子去世以后,子张在教学生,也就是继承了孔子精神,从事社会教育。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这八个字很难。“执德不弘”,执就是抓住,譬如信仰就是抓住某一思想为中
心。“德”是广义的,包括道德之德,真理。我们普通一每个人都有这种德,譬如
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感
到书中的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没有?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
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
没有那么积极,不能发挥。“信道不笃”的“道”并不只是宗教的“道”,包括一
切真理。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是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的时候,自己
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上面这八个字,
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老实讲不但是普通人如此,有许多宗教徒也如此,他们对
信仰应该是坚定,但据经验看来,有时候只好对他们付之一笑,常常发觉他们都是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他不见得对那个宗教真正有认识、有信仰,像这种人教
他得意也不可以,“焉能为有”,他得意就会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让他失意也
不可以,“焉能为亡”!他又会失意忘形。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
自己没有中心思想,受环境的转变,有的人没事做时,会很痛苦,就是因为自己没
有中心思想的修养,如果自己有中心思想而退休闲居,就没有关系,否则的话,闲
居时就很可怜,这情形就是子张这个话,“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认为要做
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自己有中心思想才可以。能处有处无,坦然自在。

                有容德乃大

    子张、子夏这些人都是同学,孔子去世后,子张在教学,子夏也在教学,后来
荀子这一派都是由子夏这一派流出来的。子张、子夏都有学生,有一天有这样一件
事: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
    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
    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
    人也?

    子夏的学生,碰到师叔(子张少子夏四岁),就问师叔什么是交朋友之道,子
张就反过来先问,你的老师是怎么告诉你们的呢?子夏的学生说,我们老师教我们,
对于可以交的朋友,就和他往来作朋友,不可以交的朋友,就距离远一点。子张就
说,那对不住,我当时听到我们的老师孔子所教我们的,和你老师所教你的不一样。
(子张也蛮会讲话,他并不说你们的老师讲错了。)我所听到我们老师是说,一个
人处社会交朋友要尊贤,有学问有道德的值得尊敬,而对于一般没有道德、没有学
问的人要包容他,对于好的有善行的人要鼓励他,对不好的,差的人要同情他。假
定我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自己是个君子,那么对哪一个不可以包容呢?
假如我自己是一个混蛋,那么自己不必拒绝人,人家先讨厌我了,何必还要去拒绝
别人?

    这一段记载得很老实,就是讲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一个教育,一个思
想,到了第三代就大变。好比三民主义思想,到现在考试起来就很难。这是说一个
学问的发挥,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范围扩充了,方向就两样,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看到子张的见解,比子夏的见解是高明一点,作人的道理是应该如
此,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他,要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
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人,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
免谈,所以子张的见解是比子夏高明。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这是讲学问和人生修养的道理。子夏说,人生天地间的学问,分门别类,不止
一种,虽然有很多小道,如下棋、写中国字、作诗、刻图章,甚至于打牌吧,这些
都不是什么大学问,只是小道,古人所谓雕虫小技,但也是学问,并不简单,都很
难,如果深入去研究,都会有所成就。但为什么它是小道呢?是说一个人的精神思
想,前面的目标不放远大,专抓一点小成就当成大学问,就被困住了,像掉进泥坑
里去了,爬不起来,所以君子不取小道,宁可走大路,但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个事
也很难讲,譬如八股文,写文章也是小道,但现代的青年连小道都做不好。

    讲人生修养,一个大丈夫,不管对哪门学问,都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不
要被它困住了。因此,反过来讲,对于下棋、打牌等等,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不被它困住的,不能不算是学问。如困住了的话,就变成了“致远恐泥”。有一个
朋友的孩子,在大学读书,成绩很好,文章也好,字也好。我这位朋友还嫌他儿子
的毛笔字写得不好,要我劝他的孩子去习毛笔字。我告诉他现在已经到了用打字机
的时代,而且一支笔千余元,一锭墨二千余元,一张宣纸又好几百元,已经写不起
了,将来孩子学成能创业,何必一定要书法好?正是:“销磨百代英雄气,殿体诗
书八股文。”殿体书又名殿阁体或台阁体,就是在皇帝面前应试所写的字体,现在
印刷界称之为“正楷字”的。这些都是小道。但是现在很可怜了,没有真正的文化,
人家外国人来看中国文化,我们拿什么给人家看?动辄到故宫博物院。到了故宫博
物院,心里一个惭愧的念头——沾祖宗的光!我们这一代有什么给人家看?我们自
己真值得反省,我们只拿书画、音乐这些小道当作文化,而且现在还拿不出来,即
使拿得出来,也不过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在精神思想上,一点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文
化,这个问题很严重。因此子夏所讲的小道也有可观,对此实在有很多感愧。

              学问无尽  岁月难留

      子夏曰:日如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这是子夏告诉学生做学问的道理。我们看到子夏教学生的这两点,真有无限的
感慨。子夏说,一个人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所欠缺的,每个人都有所缺乏的,不要认
为自己有一点知识就满足了,还要再去补充、学习。每天补充自己所没有的学问,
一个月接着一个月,有恒心不丢掉,不忘记所学的,这样才真可说是好学,就是有
恒。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但是知识越渊博思想越没有中心。这一点大家要
研究一下,特别注意,尤其搞思想的人要注意。不但是现在社会,古今中外的知识
分子都是一样的,知识渊博的人,思想反而失掉中心。不过也许我这个看法是错的,
如果知识渊博,人品又好,修养又有中心,那一定是第一流人物,这种人很难办,
什么都沾不上,软硬都不吃,其实,一般的知识分子,并无可怕之处,都是很安分
的。我也常常和学生说笑话,将来时代是你们的,你们还年轻,我也看不见了。你
们将来做事,万一碰到知识分子捣乱,很容易办,多送他一点钱,弄一个清高的官
给他做,然后给他声色犬马,就什么都没有了。试看历史上,皇帝们,对付文人很
简单,都是这个法子,给什么翰林院,什么大学士,等于一个顾问,上了班泡杯茶
去吹牛,再赏黄金多少镒,另外赐几个宫女给他,他再也没有精神来惹事了,就完
了嘛,很容易安排的。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我们几十年来,社会乱成这个样子,首先闹的还不是一般不成器的知识分子。借题
发挥来闹,对某一人不满意,就借题发挥的闹,结果把一个国家闹成这个样子。这
些人也真可怜,没有中心思想,而且多半是穷极无聊,处处不满意,实际上是乡巴
佬说朝廷。这就是博学不一定有用,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
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内
在没有一个中心,知识越渊博,思想越危险,觉得样样都有道理,容易动摇,应该
是真理只有一个,要把它找出来,所以要笃志。

    “切问而近思”,切问就是经验,多听多问。但要注意,中年人都体会得到,
人生经验多了,结果容易走上两条路:灰心或怨恨,觉得自己几十年都上当,社会
上没有真理,切问包括了经验,所以有了经验还要近思,要真正有思想学问,去体
会人生经验就好了。近思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思想要有中心,一个是不要想得太虚
玄太高远,要切近的其实的思想,人生到底没有什么太高远,不必向外找,我们知
道朱熹先生写一本书叫《近思录》,就是取这句话的意义。子夏教育学生,如果能
做这两句话,那么孔子所标榜的“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体相圆融  用之不穷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社会上各种做工艺的,自己必须有一工艺场地,才能专心做成他的事
情。知识分子的求学,首先要认识,学术知识是一回事情,透过知识还要建立一个
东西,这个东西无以名之,称它为道。一切学问为了道而学,知识学问都是为了培
植这个道,知识并不就是道。“道”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像“仁”一样,讨论起
来就大了,就麻烦了。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三方面来讲:有它的体,有它的相,有它
的用。体就是中心,形而上的。相就是它的现象,譬如全部四书所讲的关于人生的
行为思想,都是道的相,这个相为达到人生目的就是用。这是简单的解释“道”的
体、相、用。如果严格讲起来太多了,这里不发挥。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讲到人生的修养,后来中国文学中常用“文过饰非”四个字,其出典在此。自
己有过错了,粉饰一下,掩护一下。子夏说,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想办法
说出一套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一个君子自己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
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然有一点黑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下就会
过,仍不失原有的光明。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这是下论曾经提到过赞扬孔子的话。他说一个人有高度的修养,就是君子之人,
有三种变相:看起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亲近,又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
听他讲话,尽管他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又非常庄严,不可侵犯的。这是讲有
高度修养的人。上论中有这三句话的同义语用来形容孔子,他这里再重提一下,强
调君子学养的典型。

                交浅不言深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
    则以为谤己也。

    这个地方子夏教学生们将来作人处世的道理,上面两句话是讲如何做领导人,
下面两句话,是讲做别人干部,“臣道”应有的态度。他说一个君子,要指挥下面
的人,需要他们做事的时候,必须先要建立起来他们对自己的信念,当他们对自己
有了信念,然后要他们做事,虽然没有告诉他们所以然,他们仍会做到。当部下对
自己还没有信仰的时候,要求他们过多,他会以为是找他麻烦。一个领导人,在与
干部之间没有建立信心以前,虽然是为了干部的利益而想的办法,但干部们反而误
会你在利用他们,损害他们的权益。一般人的心理如此,人是最难对付的,所以待
人处世必须以信,信之重要在此。

    第二点,说明作为一个高级干部的人,要对主管长官提出建议之前,先要自己
估计,有没有在领导人心中建立信任,真正对自己有了信任,再依信任的程度,作
适当的建议才对。如果长官对自己的信任还不够,则自己提出来好的意见,往往会
得到相反的结果,上级反而误会,怀疑你在毁谤他、反对他,这问题就大了。我们
读历史,甚至看《贞观政要》,唐太宗的意见,常常被魏征、房玄龄这班大臣碰回
去。有人说魏征、房玄龄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是唐太宗,魏征如果没有碰到这种
好老板,老早被怀疑了。唐太宗到底是唐太宗,能信任大臣,包容大臣的反对意见。
张良何以不找别的老板而找刘邦?也还是刘邦了不起,对他言听计从,这都是说明
长官与部下之间,要相互有信,下对上敬信,上对下信任,才有伟大的成就。如互
信不够,没有真诚的沟通情感和思想,问题就大了。

               大行与小节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我们要注意,这两句话是子夏说的,平常很多人都误引述是孔子说的,“闲”
就是范围,上古的时候没有房门,晚上睡觉,门用木架子挡着就是了。当年在大陆
的西南、西北地区就可看到,一些山洞的门口用木架一挡就算了,并不怕小偷,只
防牛羊跑出去,所以叫“闲”。子夏主张大德、大原则不要超出范围,不可以轻易
变更,小的毛病大家都有,不要过分责备。人能做到这样也就很好了。那么子游说
话了: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
    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
    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讲到这里,是记载了子夏教学的事。孔子死后,子夏在河西讲学这个阶段的事。
他的同学子游说,子夏所教的这些年轻学生们,“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这里
“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是古人的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
中国文化三千年来一贯的传统。如果有外国人问起我们中国文化教育方面,过去的
教育宗旨是什么?我们不是教育专家,专家说的理论是他们的,我们讲句老实话,
中国过去的教育,主要的是先教人格的教育,也就是生活的教育。美国也讲生活的
教育,但美国的生活教育是与职业,与赚钱相配合,而我们过去的生活教育是与人
格的建立相配合,不管将来做什么事,人格先要建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现
在我们的教育跟着西方走,所谓的生活教育,则是美国式的生活教育,教出来的孩
子,先以能够谋职业,有饭吃,谋生为第一。这其中差别很大很大,这是教育上一
个大问题。当然将来会变,依我的看法非变不可,不变就不得了。社会自然会使它
变,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不是偶然的,到了某一情势、某一阶段,自然会变。

    过去孩子们进了学校,首先接受的教育就是“洒扫、应对、进退”这几件事。
“洒扫”就是扫地,搞清洁卫生等,我们现在小学、中学都有,好像和古代教育一
样,其实是两样的。我们从西方文化学来的教育,制度变了,教务、训导、总务三
个独立。等于一个政治,三权分立,三样都不连系,结果三样都失败。教务只教知
识没有教学问;训导是空的;总务呢?下意识中就认为是搞钱的。变成了这样,可
见我们整个教育制度没有检讨,因此学生对学校大体上都是坏印象。中间细微末节
的事还很多,譬如老师下命令搞清洁,就没有一个搞好清洁。我经常说搞总务之难,
一个好的总务,是宰相的人才,汉代的萧何,就是搞总务的。总务这门学问,在学
校里有家政系,(这个翻译得不好,实际上就是内务系。)训练内务人才。但总务
始终很难搞好。任何一个o(︶︿︶)o 唉团体,一上厕所就发现毛病,管总务的也不可能每于
去看每一个抽水马桶,这就可见总务上管理之难。至于洒扫方面,现在的青年连地
都不会扫,虽然中学小学要扫地,可是拿到扫把挥舞,反而把灰尘扬得满天飞,抹
上桌上灰尘,转身反而抹到墙上,连洒扫都没学会,生活教育真不容易。再其次的
“应对”,更成问题。现在的学生几乎不会应对,如问他:“贵姓?”他就答:“我
贵姓某。”“府上哪里?”他会说:“我府上某地。”就是如此,应对的礼仪没有
了,这是大问题。最后“进退”更难了,一件东西该拿不该拿?一件事情该不该做?
是大学问,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如吩咐去向长辈拜年,到了亲友家,该站该坐?
站在哪里?坐在哪里?进退之间,作人的道理,都要注意教育,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古代的教育,就从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地方开始。

    中国的古礼,周公之礼,六岁就读小学,小学就从这种生活规范学起;进一步
八岁十岁认字;十八岁入大学,那是学大人。所以中国文化,小学这个阶段,就是
求作人的知识,先培养一个人,然后再讲高深的修养,才是大学之道,这是我们中
国过去文化教育的路线。

    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真可怜,很差劲,“洒扫、应对、进退”统统没有了,
非常严重,这不能全怪学校,几乎每个人都要怪自己,因为现在我们搞得不中不西,
不今不古。如果完全西化还好,西方人还是蛮有礼貌的,尽管有的披头散发,像嬉
皮一样,他对人还是有一套,很有礼貌,也许他只穿一双胶拖鞋来,但对美国人不
必要求这些,因为他们很节省,以头发来说,美国孩子一年中难得有一次上理发馆,
普通家庭妇女,都是自己动手的,节省得很,只有英国讲究衣饰派头,所以不要以
为外国人平时穿着不好就没有文化,当他们参加社交宴会时就很讲究了。人家有人
家一套礼貌,可怜的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这一代必须特别
为下一代着想。这是对“洒扫、应对、进退”大概说了一下,如果详细说中国传统
“洒扫、应对、进退”的沿革,可以出一本专书了。

    子游批评子夏,说子夏办教育,教的学生,“洒扫、应对、进退”这几件事勉
强还可以,不过这是枝末的问题,他还没教人家根本。外形都教得很好,没有内容,
怎么办?他这个话传到子夏耳里,子夏就说,我这个老同学的要求太苛刻了,太过
分了。应该从哪里先开始?哪一样放在最后?乃至哪些应该放弃了?换句话说,办
教育的人,造就后一代,要观机设教,没有固定什么叫先本后末的事。基本上就要
完成一个人格,人在外形上做好,“洒扫、应对、进退”懂了以后,慢慢就会达到
内心。譬如种植草木,要有个区分,不能混合。同样,教育学生,对人才的资质要
有自然分类。如果施教如下雨一样普遍浇下来,可是青菜所吸收的雨量和大树所吸
收的雨量各不相同,这中间因受教者的本质不同必须有所区别的。不管如何,从事
教育的人,固然希望后一代好,但基本的教育最要紧,虽然它是注重形态,可是形
态也要教好,怎么可以随便说它没有用呢?至于再进一步,由生活教育一直到精神
教育的最高处,不是我们做得到的,要圣人才可以教人马上悟到“道”的真谛。

                 学与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两句话要注意,后来一直成了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讲到这里,我的感
慨特别多。过去我们中国文化,都是走这两句话的路线,我们翻开历史来看,觉得
很可爱,过去的人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学问有成就,考取
功名,做了官,扬名天下。可是做了官以后,始终不离开读书,还在求学,每个人
都有个书房,公余之暇,独居书房不断进步,这是古人的可爱处,就是“仕而优则
学”,尽管地位高了,还要不断求学。“学而优则仕”,学问高了,当然出来为天
下人做事。然而到了现代几十年看来,只有“学而优则仕”,至于说“仕而优则学”
就少有了,而是“仕而优则牌”,闲来无事大多数都在打牌。有的买了线装的二十
五史等书,我担心放在那里将来会被书虫蛀了,因为他都在打牌,这正如《老残游
记》所谓:“青琐琅嬛饱蠹鱼。”所以我深深地感慨,一个时代的风气之可贵,我
们要为后一代做好榜样,我们已经害了自己,害了社会,绝不要害后一代,对后一
代培养好,使国家未来的前途,看到光明的远景,我们这一代再不能马虎了。历史
上,如司马光做了这么大的官,《资治通鉴》是他著作的,退下来,公事之余,他
就著作、读书,千古的名著,不是简单的。现在读书的风气没有了。刚才说笑话,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牌。”现在这个风气又过去了,不是“牌”了,仕而优则
“舞”,下班以后跳茶舞、喝咖啡等等,花样多了。这就说到社会上读书的风气的
确是很重要。其次我有另一个很大的感慨,过去办教育的只是牺牲者,一辈子从事
教育,的确是牺牲。很多人教出来的学生地位很高了,回来看老师还磕头跪拜的,
学生为什么如此?是老师对教育的负责,学生终生的感谢。现在不然了,学而优则
商,读完了书去做生意,生意做垮了就“商而不优则仕”,搞一个公务员当当,公
务员再搞不好,于是“仕而不优则学”,转过来教书去!这怎么得了?我这话是老
实话。前几年确是如此,看到这种情形,身在教育界就感慨良多了。时代的趋势变
成这样,我们对于子夏这两句话,应该要深切地反省深思,今天的社会,所谓中国
文化、中国教育,到了这种情形,应该怎么办?

    我们从文化资产中,看到历代名臣的著作太多了。至于名家也不一定是地位高,
官做得大。如清代的郑板桥、袁枚这几个名家,官位只不过是当县长而已,而且他
们也不想做大官,当了县长以后,年纪轻轻就辞职了,回家之后以名士的身份从事
著作,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而我们现在,好像已经没有这个精神了。现在天天在
讲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人——知识分子,这个读书的精神可变了。最近以来,有
许多年轻的同学,讨论到著作的问题,我告诉他们,现在的教育,由小学一直到大
学,这十几年读书,所浪费的精神的确不少,都在应付考试。孩子们真可怜,而用
脑力记下来的东西,考试完了以后,连影子都没有了,这些学问到底有没有用,将
来至少在文化教育史上,是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但历史是一个天
平,将来是要算总帐的,现在的年轻学生,把脑力用在不必要的记忆上,但到大学
以后,开始想真正读书的时候,已经缺乏这个精力了,而且心静不来,没有读书的
习惯。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尽量的吸收,装进来,当然也启发了自己的思想,
但没有像为了考试那样,去担心应付这些记忆,而读得非常轻松,到二三十岁的时
候,对于以前读进来的书,统统发挥出来了。尤其碰到作人处世的时候,把原来所
吸收的东西,尽量发挥出来,可真的很有用。现在的年轻朋友,他们可以说没有真
正读过一本书,而近年来,小学的孩子所具有的知识,比二十年前的孩子又多了许
多,但真教他对学问修养下一个决心,他就做不到了。所以我们可以预言的,将来
我们国家民族对这个问题,会深深感觉到害多利少,会很痛苦的。这是由“仕而优
则学,学而优则仕”两句话联想到的。

    再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古人不但是读书,而且把工作经验和学问
融化在一起,所以写真有价值的著作,准备流传。我们看古人有价值的著作,如讲
中国政治哲学吧,绝对离不开《管子》。但是《管子》这本书,就不是像现在我们
这样,为了拿一个学位或是为了出名而随便乱写的,而是从他一生的经验,乃至从
他在历史上有名的“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孔子对他的评语。管仲原是
一个犯法的罪人,齐桓公起用他以后,他能够九合诸侯。当时的国际关系比现在还
难做好,而他能前后开了九次国际联合会议,而且大家非听他的不可,并没有用原
子弹压迫别人,也没有利用石油控制别人,就把政治上一个混乱的时代,领导上了
轨道。所以孔子非常佩服他。以他这样一生的事功,也只写了《管子》这一本书。
不过后人再研究这本书的内容,认为真正是他写的,不过十分之三四,有十分之六
七是别人加进去的,或是后人假托他,或是他当时的智囊人物增进去的。但不管如
何,这本书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比孔子的思想还
早。他这样以一生的经验,只写下了一本书,可见古人著作,慎重得不得了。还有
一本《商君书》,秦始皇以前的秦国,他之所以特别强盛起来,就靠商鞅变法,他
是讲法治的法家,也可以说以法律作统制工具的政治家。秦国用商鞅以来,一直主
张法治。这本书究竟真假的成分多少,我们不去管他,但在中国法家政治思想上非
常重要,要想研究思想斗争,这些书是不可少的。我们一般人,这几十年来接受外
国哲学思想,比接受自己的哲学思想更多,洋装书比线装书看得多,这也是一个大
问题。满清入关打明朝的兵法,就是用了一部《三国演义》,虽然这个话太概括,
也未免太轻视清朝了,但是大体上是如此。《三国演义》虽是一部小说,所包括的
外交、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思想太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打中国以前,
几乎日本全国的人都在读《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而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看过这些小说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我们研究文化斗争,一定要把别人的根挖出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挖
出了敌人的根在什么地方,然后知道他下一步是怎么走,知道他必然是什么路线,
而且实际上历代讲统治的人,内在都是用法家的思想与原则。虽然商鞅变法自己是
失败了,而这部《商君书》,他和《韩非子》等这些法家的著作一样,在中国政治
的运用上,都是很重要的典籍。假使研究斗争的手段,在这些书里,可以找出来的
例证太多了,是用不完的。

    这也就是说明了“仕而优则学”,一方面工作服务求经验,一方面不断求学,
增加学识的渊博以开拓心胸,再配合自己为人处世的实验,而产生的学问,这是中
国文化讲学以致用的精神。但是现在和学人文科学的学生们谈谈,真觉得悲哀,连
自己中国的历史都没有学好,只学了研究历史的方法,而中国古人读历史不是走这
个路子,读懂了以后,自然知道方法,现在更可悲哀的,有中国学生去美国研究中
国学问,如中国史、中国文学等,或是只研究一节中国断代史的某一点,就拿到了
学位,想想看这该多可怜!这个样子读历史,学位是有了,而对于历史与人生的配
合则不晓得。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将来对后代的教育,对自己工作与处世的方面,
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所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两句话,我们今天读来,
是有无限的感慨。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办丧事不是演戏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这是讲丧事,我们看到四书五经,尤其在《论语》中,很多次都说到丧事,以
现在年轻人的观念来说,讲死人的问题太多了,这也是一个问题。儒家为什么对于
丧事——死人的问题讲了那么多?我们要了解两个道理:第一要了解所谓人生,只
有生与死两件大事,这两个阶段就是两头,好比天象一样,早晨和夜晚;或如一年
的过程从正月到年底,就是这样一个现象。所以中国文化对人生问题的重点,在于
养生送死。西方文化的重点只有一半,养生非常重要。小孩子在西方文化中很有地
位,老年人可怜得很,因为他们对送死不是太重视的。中国则顾到两头,养生与送
死,因此自古对丧礼就非常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产生了一个流弊,在春秋战国时,
丧礼的繁复,讨厌到极点:一副棺材有三套,所谓衣、榇、棺、椁。朱熹有一部著
作专门讲这些的,如土葬还要放木炭石灰等等,说来也蛮科学的。有的地方则不同,
天葬的挂在树上给鸟吃了,水葬的丢在海里就葬了,简单得很。而中国的丧礼很繁,
繁得过分了,所以当时有人出来反对。孔子以后的墨子,也是最反对重视丧礼的一
个。他讨厌透了这些,所以《墨子》里有一篇《节丧》,以社会经济的观点,认为
这是很大的浪费,很不应该的,这也是墨子经济道德观点。但是孔子、孟子的思想。
对于过分的节省是反对的。在《礼记》上有规定,对丧礼是有所修正的,这是我们
要注意的历史文化的事实问题。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属于人类文化的,我们可以不用
这个“丧”字,我们研究古书,对这个“丧”字,并不须要头大,如果思想贯通起
来,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都是一样的。我们说过,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宗教,由宗
教发展为哲学,由哲学发展为现在的科学,这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对于世界上的宗
教,我们就以比较宗教来讲好了,这也是近年以来在大学里一门新兴的学科,哈佛
大学等都有这个系,对每个宗教的教义、哲学理论、方法,都作一个客观的比较,
我们以比较宗教的立场来看,先不谈教义,每个宗教首先讲人死问题,而且每个宗
教都是专管死人的,教人不要怕死,死了以后到我这里来,好像每个宗教教主都开
了一家观光饭店,招揽生意:“到我天堂上来,我的天堂第一。”有的说“你到我
西方极乐世界,招待周到,非常清净。”好像我们当年到了上海,一上码头,很多
打灯笼的旅馆茶房来拉生意一样。为什么每个宗教都如此,都管死的事,没有管生
的事?这一点唯有我们中国文化值得自豪,我们中国文化很少谈到宗教,我们固然
管死,但也管生的,你们站在殡仪馆门口看,看得很可怜,每天都有抬出去,有时
候每个厅还排队,上午下午都忙不过来。可是中国文化,是站在妇产科门口看,天
天看到孩子抱出来,没有什么悲哀,你那里抬走一个,我这里抱出两个,高兴得很,
“生生不息”。这是西方原始文化与中国原始文化的基本不同点。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不管如何,都对于生命的生与死的问题在研究。生与
死的确是个大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就是说中国文化丧礼的境界,古人为什
么到处提到丧礼的内涵,它包括的问题有这样大,并不简单,我们不要轻视它。

    现在回到书上: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的思想是根据孔子的传统来的,他对于当时社会风其中,对丧礼过分的铺
张,有一个修正的论调,认为办丧事要诚心哀痛就够了,表面上办得非常铺张,办
得非常隆重,内心没有一点哀痛,外面的礼貌再好,仍不是丧礼的精神。古代就是
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上述的观念,如果现在写文章,便可以在报章杂志上,写好
几评论文批评这个事。我们现在如果把这句话对年轻学生讲,一定会引起反感,他
们认为这句话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学问与时代没有办法配合。我们这一辈知道,
中国旧式社会因几千年来的习俗,有的地方,可以出钱雇人来哭丧的,那种丧声,
比唱歌还好听,就有专门以替丧家哭死人赚钱维生的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流弊。
而且这种风气,过去在广东、福建某些地方最盛行,因为这是汉唐文化的遗风。这
种替人哭丧的人名为“挽郎”,等于现在出殡行列中的中西大乐队,因此子游提出
这个主张来,修正这种社会风气。

                 难能可贵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
    与并为仁矣。

    这是孔子死后,同学们互相的评论,大家关起门来的检讨。这一篇是子张开始,
所以这里讨论到子张。子游说,我们的同学子张,作人的确了不起,一般人很难做
到的事情,他去做了,困难的事情,他敢去负责任,敢去挑这个担子,而达到任务。
这一点子张做到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夫子那个仁的境界。

    这是子游对子张的评论。曾子也随着附和,认为子张是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但是他修养的内涵,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这是用曾子的话,说明学问的道理,这里又提到丧事,他说,据我当年听到夫
子(指孔子)说“人未有自致者也”。这是一个问题了。自致是自动自发,就是说
自动自发的人几乎是没有,虽然有这个心情,但很难构成有恒的行为,而能够达到
最后目标的很少。这个话看起来很空洞,但孔门的道统比较注重内心自省的修养,
这也是求学问仁的中心。所以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很难做到自己肯责备自己,乃
至由自己内心的反省,而到达了圣人的境界,这是很少的事例。换句话说,就是任
何一件事,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出于不得已,完全出于主动的很少,例如有一件
事——打牌,三缺一的时候,还跑很远的路去拉一个人,这是出于自致。但以心理
学来研究,这也不是出于自致,因为打牌这个娱乐就不是靠自己来的,而是靠几个
人凑合成一种环境而影响来的。所以真正由自己内心自发,自致,达于仁的境界,
的确非常少。严格的说,一定要讲,哪一件事情是比较自发的呢?曾子便引用孔子
的话“必也亲丧乎!”一定说起来,只有父母死了的时候,内心真觉得悲哀,那种
悲哀是自然的,可以勉强说纯粹是自发的悲哀。但是注意“必也”两个字,就是“勉
强、一定、硬是要说的话”的意思,实际上那种悲哀,有时候也是迫于不得已,而
并不是真情。(所以说中国古文,虚字里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因此一个人内
心的情感与良心,真正能自发自致的毕竟太难。这节书看起来很简单,如以心理学、
哲学来看,可发挥的地方太多了。

                 继往开来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
    父之政,是难能也。

    这是历史哲学的问题。孟庄子是古代的世家,鲁国世袭的大夫,姓仲学,名速,
他的父亲孟献子,名蔑。孔子当时说,孟庄子可真是一个孝子,他对于父母的孝行
来说,其他的一般人都做得到。(像我有一个朋友,六十几岁了,也是白发苍苍,
事业很大,工作忙得很,家中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他每天晚上一定回家陪父亲吃饭,
否则他父亲就吃不下饭,有时父亲还骂他,甚至用手杖打他,他赶紧跪下来给父亲
打,但这些孝行还不算太难。)孔子说,最难做得到的,是孟庄子承继高位以后,
对于他父亲原来用的这班老干部,并不改变,同他父亲一样待他们,没有变更,而
且对于父亲的政策,继续执行。这两句话实在道理很多。历史上古代的政治形态,
秦汉以前的宗法社会与秦汉以后又不同,与现在更不同,现在社会假使和古代一样,
那就糟了。现在是工商社会科学时代。春秋战国不但是农业社会,而且还保留浓厚
的宗法社会形态,非常保守的,那时是敬老尊贤,重视前人的经验。现在重视年轻
人,着重求新求变。这又是历史文化一个大问题,将来是不是人类整个文化会走回
头路?这很难说,看历史的演变,说不定会走回头路。这是第一点。

    这段书还要注意的,中国讲孝道,曾子著了一部书,后来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孝
经》。严格研究孝道,这中间也有些问题,如果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狭义的孝
子,那就不会有人去革命了,大家都去当孝子,这个社会还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
孝与不孝之间,存在着问题。后来发展到孝与忠是相关连的,但后来又变成忠于一
人;忠于一事的狭义的忠。实际上讲孝道,就要研究曾子所著的这本《孝经》,其
中说到孝道的精神,就是西方文化的爱,爱要扩充到爱天下人,就是大孝于天下,
后世所提倡的忠,就是孝的发挥。因此唐宋之后,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名
言。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他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真有责任感。
古代的“忠”,现在的名称就是一个大的责任感,不过这两个词句作一比较,我认
为还是中国古代的“忠”更好,因为“责任”只是法治的观念,而法治观念产生的
流弊,就是会在我们的思想上产生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价值又何必尽
这个责任?中国古代的文化则不谈价值的问题,,只有情义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了
解,孔子讲孟庄子的孝道“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是说他能大孝于
天下,继父亲善良政治的成规,是难得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的,这个“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有什么难呢?其实非常难,
也许我们大家没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体会不到,假使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就可以体会
到,往往对于老一辈的干部不会用。中国有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讲历史
上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汉武帝杀他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是因为要立她所生的孩子为太子。当汉武
帝立定了这个决心的时候,先把太子的母亲杀了。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这样做,汉
武帝说,自古以来国家所以会乱,都是帝王年少,母后年壮干涉政治所致,我年纪
已大了,这妃子还年轻,将来我儿子当了皇帝,母后如果干政怎么办?汉武帝这种
做法,说来是一种权术、帝王的统治手段,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第二个故事也是出在汉朝,以前提过汉文帝到周亚夫细柳营的故事。汉文帝进
不了营门;周亚夫出迎,以甲胄之士不便跪拜,拱手为礼,军容严肃,文帝赞他的
军队最好,重用他。但是后来景帝时,周亚夫还是被逼死。为什么杀他呢?汉景帝
讲了一句话,批评周亚夫为“此人鞅鞅,非少主臣。”这是景帝就决定要杀了他。
他也认为周亚夫绝对是忠臣,但只忠于我景帝、忠于国家,可是我年纪已大,将要
死了,儿子年纪还小,上来当皇帝,他心里就不会服气、不痛快了。

    我们读历史,看到了很多事,所以有人看通了,一辈子都不愿出来做事。(但
现在民主时代当然不同。)像这些帝王处理这些事情,如果只以古代宗法社会的体
制来说,则有他的道理。

    再说唐太宗与徐世绩的故事。徐世绩和太宗一同起来打天下的,战功之多,武
功之高,都是了不起的。当唐太宗将死的时候,第一个决定,马上发表徐世绩去边
远地区戍守边疆,等于一个总司令降下来当一个团管区司令。唐太宗并且告诉他的
儿子高宗,注意这道命令送达后,徐世绩是怎样起程动身的。可是徐世绩到底是年
轻时和唐太宗一同起来打天下的,也很高明。深懂唐太宗。他是在半路上接到命令
的,一接到命令,连家里都不回去,立即就去边疆报到。别人把这情形报告以后,
唐太宗放心了,知道他将来会听高宗的。

    假使徐世绩有犹豫或不愉快的表现,恐怕也要被杀了。这件事足见唐太宗的英
明。也好在是出于唐太宗的手上,因为他的好处太多了,就把这种玩手段的事忘了,
如说出在秦始皇这类人手上,一定给世人骂惨了。唐太宗是怕他功太大了,所谓“功
高震主”。

    其实社会人情都是一样。岂但是政治?对人付出太多的感情时,对方会受不了,
对朋友热心帮忙,如果过分得干涉到他的事务,必会遭反感,所以人生就是政治,
政治也是人生。看多了,就知道“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的确很难。所以这几句书
表面上很简单,却是真学问,要好学、要深思,用头脑从人生中去体会。

               法律不外人情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
    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家找曾子的学生阳肤做士师,勉强比方,士师约等于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长,
但权还更大,可以直接处理执行的官。阳肤上任前向老师曾子请教,征求意见。

    曾子就告诉他说,上面领导的人,(古代帝王政治是说上面领导的人,现在可
以说是整个的历史时代)失其道,社会文化没有上轨道,一个乱的时代,因为时代
乱了,民心也散乱了,没有中心思想,没有中心信仰,也没有真感情,这情形已很
久了。(自春秋开始到曾子这个时代,已经乱了三百多年,比我们现在还可怜,所
以我们的历史是多灾多难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会这样深厚,也正因为历史在多灾
多难中渡过的。知识分子在多灾多难中,把政治的、人生的、社会历史的经验累积
起来,流传给我们。这便是历史文化的精神。)“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
是曾子对法治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把社会的实际情形与法治配合起来,这是执法人
员应该具有的态度,判案的人,要深深了解人的内情,犯罪的动机究竟在哪里?有
许多是社会问题促成人去犯罪,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办案的时候,对犯罪的人,应
该别有一种怜悯悲痛的心情,因为大家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老百姓,为什么这
人会犯罪?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只有无比的悲痛和怜悯,没有什么功绩可喜的,
更不要认为办了一个大案,自己有功了而高兴。如果社会上永远不发生罪案,那有
多好呢?所以古代的士大夫,对于社会风气坏了,每人都有自己应该负责任的感觉。

    上面几段,用曾子的话说明学问外用的道理。下面便提到子贡的观念:

               成败论英雄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
    归焉。

    这是子贡对历史哲学的一个批评。周武王推翻纣王建立周朝,是因为纣王暴虐。
子贡说,纣王的坏,并不像后世说的那么严重,等于另一派的人说秦始皇的坏,不
如一般人说的那么坏,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事实,说他把天下的书都烧了则不见得,
他只是把全国的书集中到咸阳阿房宫,不许民间多流传,怕老百姓知识高了难统治,
这才是真的。至于坑儒,他坑的儒,是实在令人讨厌的一些人,我们注意历史上“处
士横议”四个字。秦始皇最初找好多高级知识分子开会,提出很多问题向他们请教,
开会时,大家屁都不放一个,开完会以后,心里又在嘀咕。这还不算顶讨厌,更讨
厌的是那些没有做到官的处士们,又生横议,鸡蛋里去挑骨头,蛮横地找道理,又
不是走直道,所以秦始皇一气就坑了这些人。我们大家也要反省,读书人最容易犯
这个毛病。开会开多了就会知道,一些人在开会的时候,唯唯诺诺,对什么事都没
意见,等散会以后,他又到处乱批评。所以秦始皇坑儒也有他的理由。这些都是李
斯干的,而罪过都归到秦始皇的身上。中国的书谁烧的?项羽烧的,咸阳一把火,
连续烧了三个月。秦始皇建阿房宫当然不对,像那种建筑,如果不被项羽烧掉,还
流传到现在,那是了不起的文化古迹。假定根据《阿房宫赋》的形容,人站在马上,
高举十丈长的旗杆,仍然可以通过阿房宫的城门,意大利的建筑是不能比的。所以
我们古书文化的破坏,这位项老兄的罪过也是很大的。

    不但项羽罪过大,萧何也有罪,他到底只是县吏——科员出身,到了咸阳以后,
所注意搜罗的,都只是户口、钱粮这些行政方面的基本资料,都搬走了。至于书,
因为他也没有把书读好过,就不管了。等项羽一到咸阳,这位世家公子一把火,把
书都烧了,这也归罪于秦始皇吗?这都是对历史讲公平话。世家公子而兼太保的项
羽,就有这样不懂事。近人易实甫有一首诗说他:“二十有才能逐鹿,八千无命欲
从龙。咸阳宫阙须臾火,天下侯王一手封。”非常有趣。

    所以这里子贡说纣王的坏是坏,但并不是后世所说的那么坏,一个人,尤其是
一个领导的人,如果自己做得下流,做得坏的时候,天下的错尽都归到他身上。因
些我们看历史,有些人真可怜。不但历史如此,社会也是这样,子贡这个是老实话,
所以作人要小心。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
    仰之。

    子贡说,一个大丈夫有过错,没有什么关系,好像日月一样,一个本来发亮的
东西,给别的影子掩盖起来了,大家都看得见;变转来,大家也看得见,仍然仰慕。
这段文字就是这样,在意义上有两个:第一个意义是说,君子人不怕有过,不要自
己去掩饰,错了就坦承错了,给大家看得见,这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
过来了,人家就像对太阳、月亮一样,仍然会仰望他的光明。第三个意义,君子就
是代表在上面的人,领导人。在过去的社会,小人有过错没有关系,他本来就是一
片无明,黑洞洞的,再也找不出一点亮光,大家看惯了。但对太阳,大家都看惯了
他是亮的,假如他有一点黑,就要被人指摘,所以在客观上看,君子之过,有这样
的可怕,如果错了,要马上改,一纠正大家都会原谅他,因为人们始终是仰望他的。

                 圣人无常师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
    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

    这一段是研究孔子本人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几个不同观点。公孙朝是卫国的大
夫,他问子贡,孔子是跟谁学的?学问怎么这样好?等于我们现在说他是哪个大学
毕业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是周朝,周朝有
三个人具代表性。文王、武王统一天下,而周公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的基础,所以
周代维持了八百年的政权。春秋战国的时候,正是周代衰落的时候。子贡这句话,
就是说,中国文化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还是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如果有比较贤的
人,(“贤”代表有智慧、有道德的人。)就懂得中国文化大的一方面。不贤的人,
对于中国文化小的部分也知道。等于现代有人以为要了解中国文化,到故宫博物院
看看就够了,对于科学方面的文化,不但不欣赏,还反感,甚之还认为我们没有人
文科学,不知道中国文化在精神方面的伟大。这也就说明不贤者不是完全不知道。
如绘画、编织、木刻,乃至有名的三把刀——厨师的菜刀、裁缝师的剪刀和理发师
的剃刀也不能说不是中国文化,它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是其小者。不管大小方面,
中国文化,从文、武、周公以来,到孔子那个阶段,都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至于老
师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
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哪
一门有所长,他就学哪一门。后来唐代韩愈“师说”的观念,也由此而发挥。

                宫墙外望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是人名,叔孙氏,名州仇,谥为武,鲁国的大夫。这是孔子以后的事
情。这一篇都是说到孔子的学生出场了,这时子路也已经死了,子贡在国际之间很
有声望,所以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告诉一班大夫们说,真要比较起来,孔子的学生子
贡,比孔子还行。子服景伯也是人名,鲁国的大夫,他和子贡是同学,在《宪问十
四》中曾经提到过,他在当时是很有实权的人,他报告孔子,公伯寮在造老师的谣
言,只要老师一句话,我就可以除掉公伯寮。孔子说不必那么做。现在子服景伯听
了这个话,就回来告诉子贡,说叔孙武叔在如何批评老师。子贡就说,譬如门墙,
(后来称拜老师为列入门墙,就由这个典故来的。)我们筑的墙,只筑到肩膀这么
高,人家站在外面一望,就看见了里面的一切。

    讲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看了日本式的房子,围墙都很矮,人家都说日本
人喜欢矮,其实不然,我们中国古代,唐、宋时间的房子,都是如此,都是矮墙,
所以古代的武侠小说讲飞檐走壁,这种墙只要有一点功夫,用手在墙顶一搭,一甩
就上去了,是可以做得到飞檐走壁,可不比现在几层楼的高墙。其次,以前的墙是
土墙,上面往往有小坑洞,手上有点功夫,是可以抓住洞来上去,现在的钢筋水泥
墙,壁虎功也好,什么功也好,完全靠功夫上不去。古代的墙矮,宫墙也并不高,
我们到日本看皇宫,靠护城河的外面的宫墙是高的,如城墙一样,里面的宫墙还不
高的,这是中国的古制。

    子贡说我的墙只到肩膀,人家在外面把头一伸,就看到里面,房间里摆的什么
茶几,挂的什么画,好的坏的东西都看得见,换句话说,这个家里有多少内容,给
人家一眼就看透了,我的学问、修养、作人就是如此被人看得见,程度只到这个样
子而已。讲到我们老师的这个宫墙,有数十尺之高(古时期尺为一仞),因为老师
的门墙太高,连门在哪里,一般人都找不到,使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形,那里宗庙之
美,百官之富,更不要说了。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古人的文字,两个地方的形容词用
得不同,子贡说自己的墙矮,人家就看穿家中的内室,“室家”两个字,严格说来
就是夫妻的寝室,连私生活的房间都看见了,一眼看到底,这是子贡在形容自己。
而在讲到老师的时候,就很恭敬,不用“室家”两个字了,而用“宗庙”,在古代
的制度,“宗庙”是敬祖宗的地方,最高的地方。这两个形容,一个对自己很随便,
一个对老师的很恭敬,这就看到古文文字的逻辑概念,身份不同,下的句子形容词
都不同,古人是注意到这些要点。我们现在随便有随便的好处,也有随便的坏处。
子贡再把孔子的学问用皇宫来形容,宫殿太高了,看不进去。孔子的学问有如帝室
的庄严富有,面前站着文武百官有那么多,所以一般人要研究老师,能够找到门的
已经很少了,何况登堂入室!叔孙武叔这位先生说我比老师还更好,也难怪,因为
我太浅薄了,他们一眼就看穿了,认识我是容易,认识老师则难,因此难怪他们要
这样说了。“不亦宜乎”用在这里,是文字的反用。

    宋朝的宰相张商英,是学禅的,在他没有当宰相以前,很自负,因为看了很多
佛学的书,认为自己懂禅了,这时他还在当转运使,掌管几省的财税,运输补给连
带地方行政,权力相当大。一次他经过一个佛寺,寺里的大和尚云峰悦禅师说,张
转运使太骄傲了,自以为懂禅,他不过官做得大,但禅的修养不一定就好,我一定
要打击他的傲气。可是小和尚们怕死了,因为以前的大和尚,是由政府敦请的,等
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转运使有权影响把他解聘,所以徒弟们劝他不要得罪了这位大
员。这个老和尚说,出家人既不求名、又不求利,是就是,非就非,教徒弟们不必
管。第二天张商英来了,当然很客气,两个人就谈到禅,而张商英看不起这个大和
尚,只跟这个大和尚谈诗,对大和尚说:“听人家说你诗作得很好。”这个大和尚说:
“转运使你不要听外人乱讲,别人说我诗作得好,正如人家说你的禅学得好是一样
的。”这句话可把张商英骂惨了,“不亦宜乎!”这句话,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讲话
的艺术,也是骂人的艺术,非常高明,子贡这句话也是如此。他们说我好,是对的,
因为他们眼光浅,只能看到浅的地方,孔子太高深,他们看不到。

                圣人心日月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
    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这个人,又有一次毁谤孔子,子贡就劝他不要这样做,孔子不是你们
毁谤得了的,别人学问好,道德好,那就好比山坡,的确崇高伟大,但还是可以慢
慢爬到顶上去的。至于孔子的伟大崇高,像太阳、月亮一样,是拿不到,摸不着的。
一般人与他隔离关系,想不受孔子思想的影响,等于排拒太阳、月亮的影响一样。
太阳、月亮永远照临天下,你盖一间房子想挡住他,太阳、月亮并不生气,你房子
里总要有些亮光,这些亮光还是从太阳、月亮来的。就是说,你虽然不接受孔子的
思想,但没有关系,孔子的思想还是慢慢会影响到你,所以你想毁谤孔子,只不过
是显得你自不量力。

    我们常常看到宗教的经典上,如基督教及佛教的经典,也常常用类似这个比喻。
一个大圣人的心,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我们常看到于右老最爱写的一副对联中的“圣
人心日月”就是根据这一段书来的,太阳月亮的光明,永远照临,你要盖间房子遮
盖起来,是你自己的事,太阳、月亮照临的心,并没有不平,他永远是平等的。

                 欲赞无词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
    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
    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
    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陈子禽是孔子的学生,在上论和下论中,这位同学有好几次都有所怀疑,而对
子贡提出问题。这里他去对子贡说,子贡老兄,我看你很了不起,非常值得我们恭
敬,你已经很成功、很完美了,身心内外的修养,都达到“恭”的境界。(这个“恭”
并不只是“恭敬”,而是“谨严”的意思。)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古代的礼貌,
学生对老师可以称字、称号,不能称名,所以他们口里的“仲尼”,就是孔子的号。)
我看未必比你好。子贡就教训这位同学了,他的话又和答复上面几个人的不同了。
他说,一个人言谈很重要,一句话代表了你的智慧学问。换句话说,我们听人家讲
话,对方一开口,他有多少程度,多少修养,就可以知道,有时候听一句话,就晓
得他无知,所以言语要特别注意,不要乱开口。我们老师的高明,我们永远都达不
到他那种程度,他崇高得像天一样,不是可以用一张梯子让我们爬得上去的。从《论
语》这些资料,我们知道孔子在生乃至他过世以后,真正能够宣扬孔子、捧孔子的
还是子贡;而对于孔子的学问,真正能在事功上用得出来,对于时代有所贡献的,
也还是子贡,所以子贡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如果正面的称赞孔子,从完全敬仰孔
子的学问这一方面看,古今中外任何恭维孔子的文章,所说的话,都被子贡在这里
统统讲完了。结论都在下面,别人无法再超过他的好,这也可以说是预言。

    他进一步对陈子禽说,夫子的学问,永远在这个世界上。小至于个人的成家立
业,大至于为天下、为国家做大事,想建立一个思想行为作风的基础,必须要以孔
子的学问思想作基本,没有办法不这样做,没有办法超过他的范围,人生经验到了
的时候,更加深刻地觉得他的对。想做好一个领导人的,必须具有领导的基本道德
与学问,领导的基本条件很多,中外有关的书籍也很多,但都是讲权术,不是道德,
都不行。真正的领导要以道德为基础。说到以道德为基础的领导,就离不开孔子的
思想。要安抚天下,安抚人心,也只有用孔子的思想,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中
坚精神,一般人才会信仰,才会接受这安抚而来附和,而一切行为,也必须以孔子
这种以道德为基础的思想,才能达到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这是子贡
形容孔子的伟大之处。

    下面说到孔子个人:孔子活着是大家的光荣,他死了是大家的悲哀,像这样谁
都及不了他。我们两个是同学,你怎么把我捧得比老师还更好呢?“如之何其可及
也!”就是说怎么办得到呢?这也可以说是子贡真诚恳切的定论,这也是子贡情深
意真的心声吐露。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尧曰第二十</b></FONT></P>
<P>    《尧曰》这篇,我们要用另一个观点研究了。《论语》这部书,有些是孔子的
弟子记载孔子的言行,到后来的几篇是孔子的门人们——也就是再传弟子的记载,
有些是记孔子的话,有些是记孔子的大弟子如子贡、子夏他们的话。至于《尧曰》
这一篇,孔子的话仅在最后一点点,而其余完全是讲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应该说
这一篇是历史的书,或者归附到五经之一的《尚书》中去,这是讲尧舜之间的历史。
至于是不是孔子当时口说的,或者有这种旧资料,孔子当时用来教学生的,这暂不
去考虑它,不过其中所讲的,是尧、舜、禹三代禅位,“公天下”时候让位的事情。

    为什么要把这篇书放在这里?严格研究起来,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中国文化
的真正精神所在。第一,为什么《论语》的编排,拿上古史如《尚书》方面的资料
放在这里?它的精神何在?又代表了什么?第二,这一篇所讲尧舜之间的传位内容,
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有相同之处,不过描写得更详细。第三,它摆
在这里要看什么东西呢?上面由“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一直连贯到这里,为
什么把这样大的东西摆进去?同上面一条一条的对话记载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如果作博士论文,仔细深入研究,钻到牛角尖一研究,就会发现东西,有它的道理。
中国文化所认为的一个儒者,一个知识分子,学问并不是文章,是作人做事。作人
做事成功还不算,还要把自己的学问,用出来立人,有利于国家、社会、天下,既
然利于国家天下,就须讲究领导人的精神,也就是古代讲帝王政治。那么帝王政治
真的精神在哪里?第四,我曾经再三提到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这
篇文章,大家都说好,但是光论文章该打手心,并不好读,要通了才晓得真好,司
马迁把整个的历史精神,统统写进去,我们也可以强调地说,司马迁的那一个精神,
就是根据这里来的。现在我们大概晓得了这几点。如果真写博士论文,还有许多要
挖的,有许多值得发挥的。这里下面的记载: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资料,根据我们中国文化最初这本历史资料——《尚书》,
第一篇《尧典》。(《尚书》是孔子整理的,他把《尚书》删订为中国历史的第一
本书。孔子删订《尚书》以后,才著《春秋》)。为什么《尚书》从尧开始?尧以
前还有很长久的历史,如黄帝就更早了,而孔子站在史料的观点,认为尧以前的资
料太少太乱,没办法整理,没有采用,所以从尧的时候开始。现在我们研究,孔子
还是有问题,这位老师瞒了我们一手。我的看法,固然他手里搜罗的资料是尧的时
候最完整,但有一点,他为什么要从尧开始?我们要指出来。因为尧、舜、禹这三
代是公天下,而孔子的思想是“天下为公”,但是他当时是在春秋战国的帝王政治
时代,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出来,所以删订《尚书》从尧开始,这一点大家千万注
意。我这个话不是偶然随便说的。况且整个研究了孔子言行的思想精神,就会发现
孔老先生还是瞒了我们一手。当然他不是有意的,等于《史记》寓意,读书要自己
有眼光。(中国人塑菩萨,顶门上塑一只竖起的眼睛,就是象征智慧之眼,要在顶
门上有一只眼,把书中的道理看出来。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他引用《尧典》里的话,
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写得很妙,头尾叙事都不关联,只是中间突然拿出一段来,
奇峰突起,等于外国有些电影,故事的头尾都不要,只拿出中间一段来,使观众去
猜想、判断、作结论。有人说外国的这种手法好,我说中国早就有了。《论语》的
这篇《尧曰》就是现代戏剧的体裁,头尾都不说,只说中间的一段。

    我们现在作研究,把它加上头尾。我们晓得尧老了,要传位给舜,在交接的那
一天,这是古代很庄严的大典,隆重得和宗教的仪式一样,要在泰山烧火,当着全
国百姓,把帝位交下去,尧就告诉舜:“咨!”这个“咨”字,我们看历代皇帝的
诏书,常用这个字,其实我觉得古人在这种地方真糟糕得很,很丑陋,何必一定套
用老式文章!老实讲这个“咨”字,也就是我们现在上台讲话时,说正题前一开口
的“呣!这个……”并无含义的语助词而已。古人自汉代以来,搞训诂的汉学家们,
为这些字,写十几万字的文章,那真讨厌!实际上是尧上台了,舜还站在下面,尧
说:“喂!舜上来,我告诉你,天之历数在尔躬。”(中国人过去的政治哲学思想,
是天道政治,上天的意旨。“历数”,我们先解释文字,这个“历数”很有内容。)
上天的意旨,气数到了,轮到你来挑这个担子,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思,
时代的趋势,这个担子必须要你来挑了。第一句话就是要舜继承这个王位。不过说
到“天之历数”这四个字就够麻烦了。第一个是“天”的问题,中国文化讲“天人
合一”,到底“天”是什么东西?讨论起来麻烦得很。

              天人合一的气数

    第二是“历数”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精神都在“历数”,“历”古代叫历法,
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阳历、阴历等等,这就是历。中国的历法、天文方面的学问发达
最早,而中国所用的阴历、干支等等,代表了一个非常深厚的文化精神。像过去换
朝代,明朝亡了,清朝进来,多少人一辈子不投降,清朝统治了中国三百年,可是
汉民族的知识分子三百年来没有投降过,许多人“不奉正朔”。(正就是正月。朔
是月初。代表历法。)再看几年前刚过世的画家溥儒,大家都知道他是清皇室,他
一辈子画的画,写的字,作的诗,没有用过我们中华民国的正朔,这也是他表示自
己是清朝的皇室,不奉我们民国的正朔。当然,也不会用西历纪元多少年,只好以
干支古法纪年,如“甲寅三月”,“乙卯五月”。这就表示他内心不奉正朔,所以
用年号这个问题真有趣。

    现在我们自己拚命想把中华文化复兴,而文化的精神在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这
是“历”所引起的一段感想。

    而“数”又是一个大问题,中国人讲历史的命运,这套学问很大很多,还有算
命之术。像《论语》最后一段孔子的话中有“有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讲“命”。
有一次,我和一位算命的大家,在一起吃饭,谈到算命的道理,他说中国人读书一
定要会算命,当时他就掉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句书袋。我听了以后,
不好意思说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每一个读书人要会算命。不过这个“数”字与
“命”字有没有关系呢?还是有关系的。历史有个大命运的。譬如历史命运中“数”
的道理,到了第六就不是第七,到了第九就不是第八,等于地球行度的轨道,到了
这里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力要下去的时候,若就把它拉回来,要出毛病了。所以“天
之历数”这四个字,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很难讲的,一两个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
这四个字发挥起来,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讲得完的,在此不再发挥。

    尧在传位的时候告诉舜,这是天命,不是他尧个人的意思。我们看这句话的内
在意义,尧把帝位交给舜,既非自己的亲戚,又非朋友,更非他的子孙,这就是古
代的“公天下”。他经过几十年,多少次试验,培养一个人,等到自己真的年纪老
了,(根据历史记载,古人比我们活得长久。)百把岁了,于是禅让,表示不是个
人私见。历史的精神,就在这里。

    “允执其中”这句话也有问题来了。经书上有四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只引用了一句话,我们讲中国思想,儒家思想,尧、
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都用这四句话。也可以说中国文化讲人的学问修
养的中心,教育的中心,都在这里,也可以只说一个字“中”。“人心惟危”,人
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危险并不一定是杀人的危险。凡是人都有欲望,而欲望
是一个总称,现代说的“好胜心”、“荣誉心”、“有希望”、“生活有意义”这
些都是好事情,归纳起来都是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
己,也毁灭了世界,都是欲望问题。

    这里我们说一个阿拉伯文化中的故事。中东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有一个伊斯
兰教的老阿訇退休,在山里修道。有一天一位中东的国王,带一批人去打猎,这位
国王射中一只麋鹿,这只麋鹿带箭负伤,拚命地逃奔,逃到这位阿訇的身后,阿訇
回头见这只麋鹿负伤,知道有猎人在后面追杀,就将宽大的袍襟把受伤的麋鹿掩盖
起来,不久国王的一名部下,先追到阿訇的身前,不见了麋鹿,就问阿訇有没有看
见,阿訇闭目修道,理也不理;这名部将问几次都是如此,就说要杀掉阿訇,阿訇
张开眼睛请问部将是什么人?这名部将报告了国王的名号,阿訇说:你的国王是我
的奴隶的奴隶,这位部将听了大光火,要把阿訇杀掉。这时国王正好赶到,问明原
因后,转问阿訇知道不知道犯了罪。这位阿訇说事实上你是我的奴隶的奴隶。国王
说:你的奴隶又是谁?你讲得出来,可以无罪。阿訇说,你不要生气,坐下来慢慢
听。我以前给欲望当奴隶,现在我修道了,已经懂了,再不会听欲望的指挥了,我
可以指挥欲望,所以欲望变成了我的奴隶。而你虽然当国王,却充满了欲望,连一
只麋鹿都不放过,可见你还是听欲望的指挥,做了欲望的奴隶,所以你是我奴隶的
奴隶。这位国王一听恍然大悟,马上拜这位老阿訇为师,追随他学道了。这是伊斯
兰教流传的故事,这也就是人心惟危的一个例子,思想领导自己正就正,领导自己
坏就坏。

    我们现在说,思想形成了一个观念,如戴有色眼镜看东西,所看的统统不同,
当我们怀疑有鬼,汗毛就竖起来了。佛经上就说,不必真的站到悬崖,自己坐着闭
上眼,心想处身于万丈悬崖,如跌下去会没命,脚就会酸软起来,事实是这个现象。
这就说明心中欲望的可怕。如果要把这种欲念平静下去,变成道心,那就太难,微
妙得很,不可思议。怎样才是道心?我们中国文化中讲了几千年,四书讲道心,宋
明理学家也讲道心,佛家、道家、老子、庄子一概讲道心,都微妙得不得了,怎样
做到这个道心的境界?要“精”、要“一”,最后“允执厥中”,就是这一句话。

                辨中边论

    什么叫“中”?如果我们做知识的研究就很多了,如“中庸”就讲中道,在物
理世界,讲一个茶杯的中心点,那是假定的。一个人站在房子的中间,说他是中,
那是对四周而言;实际上还是边,因为在某一边看是中,在另一边看,他是站在左
边或右边,或前边或后边,所以还是边。没有绝对中的。这是物理上的中,思想上
的中更难确定了。自已脑子能够想的,停留在中,这个中在什么地方?力量均衡了
就是中,象一支筷子来说,不要以为筷子两端间的中心点就是中,筷子两端的粗细
不同,重量不一样,将一支筷子搁在手指上,使筷子保持水平,两边均衡了,这筷
子与手指的接触点,才是中。所以在思想上可以持平的才谓之中。因此中是一个抽
象的名称。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
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
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作人处世要
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
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为政的道理在持平,可是求平很难,所以中国人讲
究天下太平,太其实在难求。“平”就是“中”的道理,个人修养,作人处世也如
此。“中”的道理暂时讲到这里,发挥起来很多,可以讲上半年多。

    尧告诉舜要“允执其中”,“允”字有两个意义,一是信,一是平。就是告诉
舜要坚持把握住公平的原则,不能有偏私,不可动摇,如果不把握这个原则,天下
国家,四海之内,人也好,物也好,都会垮的。在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国家还没
有建立完成,还有水灾,大禹治水之后,黄河、长江未开发,整个国家在水患中,
还痛苦得很,是最艰困的时代,如果为政不能持平,整个国家就完了,假使做得不
好,就“天禄永终”。这四个字可作两面解,做坏了不得好死,做好了上天给你的
禄位,永远有好的结果。古文的美感在这里,讨厌难懂之处也在这里。“天禄永终”
四个字是凌空的,每个角度看都是圆满的。所以好的古文用白话一作解释就完了,
美感就破坏了,等于好的图画,没办法加一笔,也没办法减一笔。

    这是引用当时尧舜禅让交接的时候,尧把中国文化政治思想的中心交待下来。
等到舜也老了,大禹治水成功了。在中国文化史中认真讲,文化开创的功劳,首推
尧舜;至于国家建设的奠基,则大禹的功劳最大,自他以后,固然政治上变成家天
下了,但在他个人的功绩,真是千秋万载,由他建立了以农立国的基础。

                禹分九州

    禹分了九州,所以: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
    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舜将自己的帝位,交给大禹的时候,也把这个文化的传统精神告诉禹王,而舜
在这里所说的一段话,别的地方没有,是在《论语》里才见到的。这里舜加重了语
气,其所以加重,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因为时代不同,文化越来越发达,如现
在用的白话文,就有这么噜嗦,越上古越简单,所以尧传给舜很简单,舜传给禹就
复杂一点了。舜将帝位交给禹的时候,也是行大礼,向天地祭告。

    舜对天祷告说:“予小子履”,我这个小子——向天不敢自称帝——履是说,
学步前辈的办法。“敢用玄牡”,才敢用黑色的公牛作祭品,“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代表全国的百姓,向在上面广大的、威严的、高深不可知的天帝天后祝告。“有罪
不敢赦”,我执政了许多年,恐怕自己有很多过错,不敢希望上天原谅,我若有罪,
你还是惩罚我,不要宽恕我,不要赦免我。“帝臣不蔽,简在帝心。”这句话就是
告诉禹要学习。帝是上面领导人,臣是部下,对天来讲,这个帝是天帝,自己是臣
子。这是中国过去的政治思想,与宗教精神是连在一起的。加以皇帝称天子,是上
天之子民。人世间是皇帝,阴世间是阎罗王,所以过去的皇帝,受万人之拜而不拜
人,但在祭天的时候,皇帝就要下跪,祭祖先时或到后宫见皇太后也要跪。他这里
说“帝臣不蔽”,就是说你天帝的臣子,我这个舜,年纪大了,精神不够,已无法
作天下的庇护。“简在帝心”,现在我选来一个人,可以继承我这个位置,而我所
选的这一个人,天帝也会同意的,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对国家百姓的贡献太大了。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这是作领导人最重要的政治德性,做领导的人,自己个
人的错误,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推给部下或老百姓。这是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精神,
也是中国政治领导哲学的大原则,太难做到了。我自己有罪,一切处罚我承担,与
我的部下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或部下错了我负责,
都由我来挑起。

    我们看了这段书,感觉到非常严重,也非常敬佩,不禁为之肃然起敬。中国文
化谈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就同佛学讲到菩萨,道家讲到神人、天人
一样。就是有好处,也绝没有一点自私,应该是大家的,好处是大家的,不是自己
的,自然一点不能要。佛家所谓布施,乃至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交给别人,这个精神
多难!所以看了这一段记载历史的资料,懂得中国的政治思想。拿现在西方来的民
主精神比较,西方思想无论怎样民主,也没有到达我们这个“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程度,这种带宗教性的自我牺牲的君主,可不容易。缩
小范围来说,如果作一个单位主管,自己的政治道德修养,能够到达这个地步,就
是最成功的人。当然对自己本身来说,会是很痛苦的,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担
负所有人的痛苦,自己的痛苦绝对不放在别人的肩上,而部属的痛苦,都由自己替
他承担。

                周重九鼎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前面是讲尧舜禹三代的文化、政治思想以及作人的道理。我们文化的鼎盛,是
三代以下到周朝完成的,孔孟思想就是继承周公的思想。周朝有一著名文献为《大
赉》,就是周朝开始立国时候的重要思想(主义),他这个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
富”。什么是真正的富强,包括家庭的富强,个人的富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
各个是好人,没有坏人,这好人不是老实的老好人,是思想纯正,行为端正,一切
都好的好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这就是大富。至于“虽有周亲”,
这个“周”代表了圆满,四周充满了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很多的群众,很多“盲
目”的人跟着你。“不如仁人”,不如有一个两个有眼光的人,有仁义道德的人。
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喜欢在矮子里当高人,不喜欢到高人里当矮子,到了高人中
间,处处不对,成天只有听话的分,看看谁都比自己行,这个味道很难受。可是从
人生中体验到,有成千上万的“盲人”跟你走,一点都不希奇,只怕有一个明眼人
对你说:“你走错了!”这就完了。历史上有许多人,当时人人捧他,真是了不起,
但后来明眼人在历史上写一两句,就把他刷下去了。所以当在台上的时候要当心,
所听的,所看的,所讲的都是顺意的,都是对的,这时切不可得意忘形。“百姓有
过,在予一人。”周朝也是三代时的那种精神,由此可知当皇帝之难。我常和美国
朋友讨论民主与帝王政治,说他们的民主政治是假的,而我们中国过去的帝王政治
思想是真民主。这也是有所本的。

              上古的政治经济

    一种真正的学问要达到外用,在古人多是用之于政治方面。现在我们所讲的,
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哲学的道理,现在说到上古为政的九个字: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这是写作《论语》当时,引用上古的文献。“谨权量”有两个观念,我们看到
《尚书》中《舜典》有一句话,“同律度量衡”。我们的文字越到上古越麻烦,这
也是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基本上的不同,中国文字依六书的法则而来,每一个字,
单独代表一个观念,有时一个字包括了四五个概念;外国文字要几个字母拼起来,
才表示一个概念。这是中国与西文化不同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了解的。我们后世
年轻人读古文会觉得麻烦,就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没有从研究中国字入手,尤其
现在更是如此。

    像这里,就是说从尧舜的时代才统一了全国的“律”。这个“律”包括了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天文的、物理的规律,就是现在所说科学性的各种“律”,包括了
历法、天文的法度等等,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也是最光荣的。在全世界各国,
天文学的发展,我们是最早最早的,比别人早了好几千年。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制度
的各种官制规律,虽然历代都有变更,但原则上仍是一贯相承的。

    “度”可以分开来说,一种是地理方面的行度,等于现在西方文化的地球经纬
度。另一种就是长度,经济方面应用的丈、尺、寸、分等等名数单位。这是古代为
了经济上使用,求得公平合理而统一的。

    “量”,即是合、升、斗等容量的总称。

    “衡”就是称,就是称东西的斤、两、钱等等名数的总称。

    这就是在尧舜时代,已经发现,各个宗法社会,各自为政,律、度、量、衡都
没有统一,所以他要把它统一起来。我们要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发展,看二十五史
就知道了。我们直到现在,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完全彻底统一,上菜场就知道,有台
尺、台斤,又和我们当年在大陆所用的不同,现在又有公尺、公斤等等,是根据西
方文化来的。现在以全世界来说,很少有已经统一了的地方,只有小部分统一了,
如装船的吨位算是统一了的,可是在各国社会自己国内所用的,还是没有统一。由
此我们也了解,人类努力了几千年,自己号称文明进步,事实这些地方,我们还是
停留在几千年前的阶段,统一的工作,还没有做到,这是以哲学的观点,看历史的
所谓进化,是一个讽刺。

    《论语》上这里也说,要“谨权量,审法度。”这个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制
度,各种办事的制度,要严格注意,这是第一层的意义。其第二层的意义,如果我
们不根据《尚书》记载的传统而讲,“谨权量”的权量,就是权变的意思,我们中
国文化中,尤其儒家喜欢讲究两个字,所谓“经权”之道,经就是常经,大原则不
变,永远不变的,如人之穿衣饮食是经,但吃白米或吃面包,穿西装或穿中山装,
可以随意,则是权变。“权”具有了这样的意义。在为政的大原则就是“谨权量”,
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以个人而言,如领导一个单位,对某同仁在权力
上应该使用到什么程度,要量才而用。要非常谨慎,这也是对人事而言。“审法度”
是对制度而言。固然说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非常重要。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治法治并重

    这两句话连起来研究,在我看来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跟着西
方文化跑。其中譬如用在工厂人事管理,因为效果很好,所以将这一套又扩大到行
政方面。美国对这方面特别重视。还有一位丹麦人写了一本书,我们有人译作《领
导的艺术》或《领导的技术》,这个书名相当新颖,里面的内容,就是人事管理,
而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国文化讲来,就是“审法度”。但是这种管理用之于行政,
我们以冷静态度,不掺入任何东西来看,它的毛病非常大,就是人跟着制度在转,
人变成没有灵魂,将来这个东西的祸害非常大。可以断言,将来一定要变,不变吃
不消的。依法规来做事,人会变成机械,没有灵魂,人到底不是机械,是有灵魂的。

    回过来看中国过去的政治,是重“人治”,而人治的毛病,是往往变成独裁,
所谓“朕即国家,国家即朕。”我就是法律,生杀予夺,完全由我,就变成没有制
度。我们为什么偏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引证和发挥?讲历史人事的经验,老实讲,
我们国家的文化,几千年来,比外国人多得多了,所以只有我们的历史值得自豪。
以我们的历史,来与西方民主自由制度下的人事管理科学方法比较,我觉得如作一
个统计的话,还是中国的人治毛病较少。古来也有不少暴虐的帝王,造成了许多错
误的领导,但是他的祸害还是少。就是以目前来说,美国对于越南的问题,为什么
弄到如此结果?不能说美国人中没有眼光远大,没有世界性的政治家。但在美国的
现行的制度下,任何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军事领导家都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讲“科
学管理”,民主自由精神的法度把他们难住了。像我们中国有句在军事方面常用的
老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个在前方作战的大将,不一定听皇帝的指挥,
他不是不听,因为路太远,皇帝不会了解前方随时变化的情况,前方将士为了国家
的利益,他就可以视前方的实况来决定战略,对于皇帝所下不适合情况的命令,可
以不听,就不算抗命犯罪。但在西方的人事法规中就行不通。但话说回来,中国历
史上也有很多事例,大将在外,临时应变并没错,一旦班师回朝却受朝议和执法者
依法审判,就变成犯罪了。

    我们了解了这些思想与观点,再回过来看中国文化,在尧舜当时,人事与制度
并没偏废,而把这两方面“谨权量”,像天平一样,法规与人事,配合得非常好。
我们现在社会上就经常看得到,有时候去o(︶︿︶)o 唉办事,磁了钉子,一肚子牢骚回来,
可是没有办法,因为o(︶︿︶)o 唉里的人照法规办事,遇到法规上某一部分会互相抵触的,
上面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而给下面的人找了很多麻烦。在我们古代的人治思想,
法规因人事而变的原则,情形就两样,究竟谁好谁坏,的确难下定论。这是介绍了
“谨权量,审法度。”两句话当中,所产生的很多的联想。

    第三句“修废官”。古代官者管也,就是管事的人。严格的研究起来,中国古
代所谓作官,在秦汉以后,才变成特殊阶级,在上古时候,如国父所说的,是管理
的意思,服务的性质,是对某事的主管人员而说。“修废官”也有两层意义。第一
层意义就是说,在尧、舜、禹以后,经过殷商的阶段,政治荒废,到了周朝重新整
顿起来。第二层的意义,一个制度,一个法规,一个行政措施,依我们中国《易经》
的道理,是没有不变的。很好的计划,施行下去,到了下层,经过空间或者时间的
关系,今天这个办法对,明天情况变更就不对了,非变不可,不变就会出问题,所
以修废官等于说兴废之间要多注意。

    这三个重点把握住,了解周朝政治思想的大概规模,就好办了。“四方之政行
焉”,为什么说“四方”?中国上古的政治制度,虽说中央集权,但四方都是诸侯,
地方分治,实际上他是“中央分权”。

               承先启后

    根据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说法,中国上古如周朝,中央反而没有集权,地方
的权力非常大。所谓的中央集权,只是道德上的领导,思想上的领导,而行政上的
指挥,多属于地方。所以他说“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这三点注意到了,四方
之政自然行得通了。缩小范围来说,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家庭中处理事情也是这样,
中国文化向来宗法社会——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治家之道也是一样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重点,美国人也想走这个路线,老实说他没有深厚文化基础,
是走不通的。这里引用的几句话,是说周代以后,就是这种做法。中国古代的政治
思想,是由宗法社会的基础而来的,“兴灭国,继绝世。”过去已经灭掉的国家,
万一这个国家没有后人,就要把他远支的宗亲找出来。所以周武王统一了中国以后,
分封诸侯达两三百个国家,而所封的并不全是周文王的儿子,如当时的宋国,就是
殷商的后代,许多都是曾经一度灭亡的,周武王再封建,把这种国家重新建立起来。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世,如刘邦、项羽他们起来推翻秦始皇的暴政,当项家
初起的时候,还不敢自己称王,要找出楚国最后一个皇帝的孙子怀王出来,奉为义
帝。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奇怪,项家起来就起来了,为什么要找个小孩子出来为帝?
这就是宗法社会的思想,必须要找个帽子戴上。这固然是项家的权术,但从道德的
观点看,中国人始终有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后来刘邦称帝,却封赠了
项家和战国时代好些后人,这便是汉代初兴时的可爱可敬之处。

    我对外国朋友说,这是他们办不到的,拿美国来说,尽管他们没有领土的野心,
但是仍有经济市场的野心,过去我们中国帮助一个国家,尤其帮助附庸国家,平了
他的内乱,建立或稳定了他自己好的政权,就把兵撤回来,只有一个条件,岁岁来
朝。如唐初“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财物上我们实际贴很多,绝没有领土或经
济的野心,这是中国文化与众不同的“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哲学思想。现在美
国既非王道,霸道也没有搞好,所以想走这个路子可走不通,结果许多的国家,像
切西瓜一样,被他切成了两半。所以我说他们到底不过两百年历史,这一方面若要
到中国来当学生,至少还要学一百年,以我们自己的文化,研究全世界历史文化的
精神,在这个对比下,就看得出来,人类应该走什么路。而周朝走的是传统的正确
的路。

    “举逸民”,所谓“逸民”,就是纣王的时代,许多人不同意纣王的做法逃走
了,避世于海外。到了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这些人都找回来,给他一个相当好
的位置,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思想,这样人心就归顺了。由这三点来讲,我们看
自己的历史,过去讲仁讲义,现在讲就很难了。过去某人的家庭出了问题,朋友就
把这家庭的担子挑起来,这就是义,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以前我们疏忽了两
个东西:一个是特殊社会的组织,另一个是宗法社会的被破坏。这相当重要,中国
人过去的祠堂,初一、十五,都召集族中的年轻人读训,那时读的尽管是清朝的圣
谕——康熙写的广训,教人如何孝顺父母、如何作好人好事,原来是作为政治的安
定力量,后来变成宗法社会非常好的中心思想。我们当时疏忽了这些东西,只有爱
好自己文化的人,感到非常严重。现在更加上思想的离析,这些东西破坏了。所以
这些地方我们要了解,这些精神,在宗法社会中,为朋友卖命,替朋友挑担子的这
些事,普遍得很。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几千年“兴灭国,继绝世”深厚文化教育的
结果。

                养生送死无憾

      所重:民食、丧祭。

    这句话,古书上圈点的句读作:“所重民,食丧祭。”这个句读,我不同意。
不要以为古人大儒讲的话,就一定是对的,我们为真理,为了求真,对的就是对,
不对的就是不对,大儒不一定没有错,错了的事多得很。像我们这些连小儒都不够
格的经验,常有写错字的时候,学生看到也不讲,后来自己发现,问他们为什么不
讲?他们说老师写的怎会错,像这样的态度就糟糕,老师不一定就对,要多提意见。
即使我对了,学生没懂,多提意见问一声,也不算错,为什么只是听话?所以对古
人的话,也要注意。这句话是说,施政所注意的重点,在民食,人民的生活;其次
丧祭,就是送死。换言之,政治的重点.就是养生送死,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这里是另外四个原则。上古的政治,始终是宽,这是儒家的主张。道家则主张
宽猛并重。我们读历史读到用猛的时代,就是法治,严格的管理;宽则是讲礼治,
如历史上有名的汉唐时代。

    说到这里,想到另一个问题,近四五十年来的一般人喜欢研究明史,而且最喜
欢研究明代后半纪的历史,这事怪得很,大家为什么喜欢研究明史?是否与清代有
关?与我们推翻清朝的革命有关?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我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风
气,如以《易经》的道理来看,这是一个怪现象。为什么我们专研究这些,不去研
究汉代怎么兴的,唐代怎么兴的,这些兴旺的气象为什么不去研究?

    汉朝的文景之治,是主张宽的,法令也宽,最初汉高祖到坝上,因为始皇法令
太严,而他与老百姓只约法三章,最简单的三点,可见汉朝的兴起,一开始就是宽
的。当一个社会经过多年的战乱,老百姓受严刑统治以后,最好的政策就是济之以
宽。汉朝到了汉武帝以后讲法治,酷吏就出来了,慢慢收紧,严起来了。这是因为
社会群众的心理,太宽了以后,容易放任,就非要用猛,非严格管理不可,政治上
运用宽的猛的手法在于人。儒家宽可以得众,而“信则民任焉”,上面领导的人言
而有信,老百姓就完全信任你。“敏则有功”,敏捷聪明,就可建功业。“公则说”,
凡事公正、公平,则大家心悦诚服。

    这篇书从一开头到这里的叙述,好像同孔子乃至孔子的弟子门人都没有关系,
只是记载了上古历史的资料,写的和前面十九篇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表示孔子的思
想,延续中国上古的传统文化,就是从这些地方来的,因此下半篇就提出来孔子的
思想。

                从政典范论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
    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
    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
    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
    之吝,谓之有司。

    这一段的文字,我们很容易看懂,剩下的问题,是做起来很难。“惠而不费”
在从政的时候很容易做到。民间有句古谚:“身在公门好修行”。做公务员有时很
容易做好事,往往一件事,一个案子决定了。坐在办公桌上想出来的一个建议,一
个办法,经上面决定以后实行起来,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最高明的从政者,
经常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很好的利益,大家获得福利,而对自己没有什么牺牲损害。
但是有的人,对这一类的事,往往不干,譬如有一个人来办事,或请求什么,而有
些公务人员连多讲一句话,指导人家一下都不干,致使许多人埋怨,结果这些埋怨
都归到领导人的身上。所以为政之道,许多“惠而不费”的事,做了多好!可是有
时候还做不到。交朋友也一样,我们常常发现帮忙朋友一件事,是“惠而不费”,
可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话“多管闲事,多吃屁。”其实管闲事又何妨?朋友之间,
“惠而不费”的事情该多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随时做得到,又岂止为政!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
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
上就要准备挨骂,“劳而不怨”,我觉得难在任怨。

    “欲而不贪”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要做到绝对清廉,可以要求自己,不必苛求
任何一个人。人生有本能的欲望,欲则可以,不可过分的贪求。中国文化,儒家也
好,道家也好,都主张大公,但也都容许部分私心的存在。

    “泰而不骄”是指在态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宽大,不骄傲。

    “威而不猛”,对人要有威,威并不是凶狠,一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人家
看见自然会害怕,这是威,而别人的害怕,并不是恐惧,是一种敬畏、敬重之意。
如果“威”得使人真的恐惧,就是猛了。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人,一犯猛的毛病,没
有不失败的。

    这五美包括了为政和作人处世的原则,我们自己对五美作了解释以后,看孔子
的解释,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等于现在的民主
政治,就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福利而利之,这就是惠而不费,取之于社会,
用之于社会。“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同样的使用劳力,以对老百姓利益有关
的事而劳动老百姓,就不会有人怨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所要求的是仁,
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其他的贪念?所要求的正当本分,而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分
外之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之人处在任何环
境当中没有多与少的观念,如待遇的多少、利益的高低等等观念,也没有什么职位
大小的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轻慢,一件小事情,往往用全力。佛学中有句话非
常好:“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
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
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
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
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下面讲到态度:“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
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还是就外形论,关于内在的意义,我们说过
了。现在根据文字表面来说,一个人衣冠端正,礼貌威仪都到了,别人无论是远瞻
或近看,各个都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威而不猛的道理。

                  四恶

    对于五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孔子本身的解释都了解了,下面是孔子解释
四恶:

    “不教而杀谓之虐”,对部下,对学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教导他,他做错了,
我们要自己负责。人并不一定对任何事情都有经验,而教了以后,改不过来,才可
以处罚他。“不戒视成谓之暴”,这个“戒”就是告诫。对部下事前不告诫他,到
时候又要他拿出成果来,要求太高,不合情理,不可以,这就是非常要不得的事。
“慢令致期谓之贼”,对于法规、命令,处以轻慢的态度,不在乎。“慢令”就是
现在所谓玩弄法令。“慢令致期”,自己玩弄法令,而希望别人达到目的,完成任
务。符合你的期望,这就是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之道,
一切事情都要想到,我所需要的,别人也需要,假使一件事临到我身上,我会很不
愿意,临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这是“犹之与人也”,比之自己与人家相同。“出
纳之吝”——为政与经济分开来——就是怎样节省或放开来用,这个分寸,各有专
门负责的人,该用则用,该省则省。

                学至三知的结论

    上面是孔子答复了子张的五美四恶,下面是全部《论语》二十篇的结论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理”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周礼、礼
记、仪礼”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
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
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
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因此有一位朋友精于算命的引用这句话,说孔子主张知识分子必须懂得算命,
实际上孔子这句话,并没有提到算命,孔子的时代,还没有用八字来算命的事,用
八字算命兴起在唐代,严格说来早一点在南北朝才有,中间加上了印度传过来的文
化,如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的动物生肖,是由印度传来的,我们原来只有地
支,没有配上这些动物,东汉以后印度传来了这一套,到唐代才形成算命的学问。
而算命之术分许多大派,同样的八字用这一派方法算很好,用另一派方法算又很坏。
在算命者说来,历史上最好的命是乾隆,他八字内地支涵的四个字是“子、午、卯、
酉”,叫作四正的命,乾隆的命好,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舒服的,六十年的
太平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所以自称十全老人,样样好,只有当这种皇帝还蛮舒服,
历史上其他皇帝,没有一个不忧患的。可是有一个人的八字和乾隆一样,同年同月
同日同时生而为叫化子。那么这个命怎么去算?像这样的算命例子多得很,算命的
人却说,因为地区不同,乾隆生在北方,那叫化子生在南方。在空间上,同一房间
两张床上出生的,还是有差别,这叫移形换步。变动一步,所看的对象,形态就变
了,形态变了,结论就不同。如果要讲这一套,那么一个人连路都不敢走了,这中
间就有一个道理,所谓“魔从心造,妖由人兴。”

    孔子所讲的命,其真正意义,指宇宙的某一法则,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
时间空间加起来,形成这一股力量的时候,人对他没有办法转变,这就是命。现在
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势在那里的时候,像汽车那股动的力量还没有完,没
办法停止,历史时代有他的前因后果,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形成这样?所以这个
“命”很难讲。就现代来说,我们的八字早已算好了,不过不是生辰八字,而是“生
于忧患,死于忧患”八个字。中国古代有“天命之谓性”的“命”又是另一种解释,
解释作宇宙生命之命,如果我们把《论语》中这一句解释作生命之命,又牵涉到哲
学问题了,而命运之命包括了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也是非常难研究的。孔子这里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不知道时代的趋势,对于环境
没有了解,不能有前知之明,无法为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个礼包括了文化,以前我们再三的解释过了,不多
说了。简单说,一切礼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道理、人生道理要懂得,假使不懂,
就无法站立在这人世间,就永远跟着环境转,自己没办法特立独行。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照文字解释,不知道说话,无法作人。人怎会不知
言?各个都会说话,这个“言”就代表言语文化,比如古人先贤告诉我们的话,我
们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就无法作人处世。如《论语》,是孔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了
我们,不懂,就不知怎样作人做事。

    这一节书到此结束了,就是自“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全部《论语》二
十篇连起来,都是学问。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学问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
时随地来学习,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这样,才能算是“知言”,
才不是白读了《论语》。我认为《论语》的精神大致是如此。对与不对,我也不知
道。我的学识止于如此,如果明天更有深造,那又另作别论了。——一笑——。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附录 孔学新语自序</b></FONT></P>
<P>  髫年入学,初课四书;壮岁穷经,终惭三学。虽游心于佛道,探性命之真如;犹输志于宏儒,乐治平之实际。况干戈扰攘,河山之面目全非;世变频仍,文教之精神隳裂。默言遁晦,灭迹何难。众苦煎熬,离群非计。故当夜阑昼午,每与二三子温故而知新。疑古证今,时感二十篇入奴而出主。讲述积久,笔记盈篇。朋辈咐嘱灾梨,自愧见囿窥管。好在宫墙外望,明堂揖让两庑。径道异行,云辇留连一乘。六篇先讲,相期欲尽全文。半部可安,会意何妨片羽。砖陈玉见,同扬洙泗之传薪。讽颂雅言,一任尼山之桂杖。是为序。

  时

        岁次壬寅(一九六二年)孔圣诞辰南怀瑾序于台北寓居


</P>
<CENTER>孔学新语发凡</CENTER>
<P>

  我们作为现代的一个人,既有很沉痛的悲惨遭遇,也有难逢难遇的幸运;使我们生当历史文化空前巨变的潮流中。身当其冲的要负起开继的责任。但是目前所遭遇的种种危难,除了个人身受其苦以外,并不足可怕。眼见我们历史传统的文化思想快要灭绝了,那才是值得震惊和悲哀的事!自从“五四运动”的先后时期,先我们一辈而老去了的青年们,为了寻求救国之路,不惜削足适履,大喊其“打倒孔家店”。虽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些人到了晚年,转而讲述儒家的思想,重新提倡孔孟之学,用求内心的悔意,可是已形成了的风气,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根本已无能为力了!

  其实,孔家店在四十年前的那个时代,是否应该打倒,平心而论,实在很有问题,也不能尽将责任推向那些大打出手的人物。原因是孔家店开得太久了,经过二千多年的陈腐滥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那些店员们弄得霉滥不堪,还要硬说它是好东西,叫大家买来吃,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可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原有悠久历史性的老牌宝号,要把它洗测革新一番,本是应该的事,若随便把它打倒,那就万不可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有一个简单的譬喻:我们那个老牌宝号的孔家店,他向来是出售米麦五谷等的粮食店,除非你成了仙佛,否则如果我们不吃五谷米粮,就要没命了!固然而包牛排也一样可以吃饱,但是它到底太稀松,不能长日充饥,而且我们也买不起,甚至不客气的说:还吃得不太习惯,常常会患消化不良的毛病。至于说时令不对,新谷已经登场,我们要把本店里的陈霉滥货倒掉,添买新米,那是绝对可以的事。

  因些,就可了解孔家店被人打倒是不无原因的:

  第一,所讲的义理不对。第二,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1)“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几千年来,都把它解释做父母死了,三年以后,还没有改变了父母的旧道路,这样才叫做孝子。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男盗女娼,他的子女岂不也要实行其旧业三年吗?(2)“无友不如己者。”又解释做交朋友都要交比自己好的,不要交不如自己的人。如果大家都如此,岂不是势利待人吗?其实,几千年来,大家都把这些话解错了,把孔子冤枉得太苦了!所以我现在就不怕挨骂,替他讲个明白,为孔子伸冤。这些毛病出在哪里呢?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是把《论语》当做一节一节的格言句读,没有看出它是实实在在首尾连贯的关系,而且每篇都不可以分割,每节都不可以支解。他们的错误,都错在断章取义,使整个义理支离破碎了。本来二十篇《论语》,都已经孔门弟子的悉心编排,都是首尾一贯,条理井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大家所讲的第二个问题,认为没有体系,不合科学分类的编排,也是很大的误解。

  为什么古人会忽略这一点,一直就误解内容,错了二千多年呢?这也有个原因:因为自汉代独尊儒学以后,士大夫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唯一的批发厂家,只有孔家一门,人云亦云,谁也不敢独具异见,否则,不但纱帽儿戴不上,甚至,被士大夫所指责,被社会所唾弃,乃至把戴纱帽的家伙也会玩掉,所以谁都不敢推翻旧说,为孔子伸冤啊!再加以到了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必以四书的章句为题,而四书的义解,又必宗朱熹的为是。于是先贤有错,大家就将错就错,一直就错到现在,真是冤上加错!

  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如果要确切了解我们历史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必须先要了解儒家孔孟之学,和研究孔子学术思想的体系,然后才能触类旁通,自然会把它融和起来了。至于内容方面,历来的讲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也须一一加以明辨清楚,使大家能认识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的确是有其伟大的道理。如果认为我是大胆的狂妄,居然敢推翻几千年来的旧说,那我也只好引用孟子说的:“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何况我的发现,也正因为有历代先贤的启发,加以力学、思辨和体验,才敢如此做为,开创新说。其次,更要郑重声明,我不敢如宋明理学家们的无聊,明明是因佛道两家的启发,才对儒学有所发挥,却为了士大夫社会的地位,反而大骂佛老。我呢?假如这些见解确是对的,事实上,也只是因为我在多年学佛,才悟出其中的道理。为了深感世变的可怕,再不重整孔家店,大家精神上遭遇的危难,恐怕还会有更大的悲哀!所以我才讲述二十年前的一得之见,贡献于诸位后起之秀。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张横渠先生的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今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担承起更重大的责任。我既不想入孔庙吃冷猪头,更不敢自己杜塞学问的根源。

  其次,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的生平讲学、和门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它虽然像语录一样用简单的文字,记载那些教条式的名言懿行,但都是经过门弟子们的悉心编排,自有它的体系条贯的。自唐以后,经过名儒们的圈点,沿习成风,大家便认为《论语》的章节,就是这种支支节节的形式,随便排列,谁也不敢跳出这传统的范围,重新加以注释,所以就墨守成规,弄得问题丛生了!这种原因,虽然是学者因袭成见,困于师承之所致。但是,最大的责任,还是由于汉、宋诸儒的思想垄断,以致贻误至今!

  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自秦汉统一以后,儒家的学术思想,已经独尊天下,生当汉代的大儒们,正当经过战国与秦汉的大变乱之后,文化学术,支离破碎,亟须重加整理。于是汉儒们便极力注重考据、训诂、疏释等的工作,这种学术的风气,就成为汉代儒家学者特有其实的风格,这就是有名的汉学。现在外国人把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也统名叫做汉学,这是大有问题的,我们自己要把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不同意义分清楚。唐代儒者的学风,大体还是因袭汉学,对于章句、训诂、名物等类,更加详证,但对义理并无特别的创见。到了宋代以后,更有理学家的儒者兴起,自谓直承孔孟以后的心传,大讲其心性微妙的义理,这就是宋儒的理学。与汉儒们只讲训诂、疏释的学问,又别有一番面目。从此儒学从汉学的范畴脱颖而出,一直误认讲义理之学便是儒家的主旨,相沿传习,直到明代的儒者,仍然守此藩篱而不变。到了明末清初时代,有几位儒家学者,对于平时o(︶︿︶)o 唉而谈心性的理学,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坐致亡国的原因,因此便提倡恢复朴学的路线,但求平实治学而不重玄谈,仍然注重考据和训诂的学问,以整治汉学为标榜,这就是清儒的朴学。由此可知儒家的孔孟学术,虽然经汉、唐、宋、明、清的几个时代的变动,治学的方法和路线虽有不同,但是尊崇孔孟,不敢离经叛道而加以新说,这是一仍不变的态度。虽然不是完全把他构成为一宗教,但把孔子温良恭俭让的生平,塑成为一个威严不可侵犯的圣人偶像,致使后生小子,望之却步,实在大有瞒人眼目之嫌,罪过不浅!所以现代人愤愤然奋起要打倒孔家店,使开创二千多年老店的祖宗,也受牵连之过,岂不太冤枉了吗?

  现在我们既要重新估价,再来研究《论语》,首先必须了解几个前提。(一)《论语》是孔门弟子们所编记,先贤们几经考据,认为它大多是出于曾子或有子门人的编纂,这个观念比较信实而可靠。(二)但是当孔门弟子编辑此书的时候,对于它的编辑体系,已经经过详密的研究,所以它的条理次序,都是井然不乱的。(三)所以此书不但仅为孔子和孔门弟子们当时的言行录,同时也便是孔子一生开万世宗师的史料,为汉代史家们编录孔子历史资料的渊源。由此可知研究《论语》,也等于直接研究孔子的生平。至于效法先圣,自立立人以至于治平之道,那是当然的本分事。(四)可是古代书册是刻记于竹简上的,所以文字极需简练,后来发明了纸张笔墨,也是以卷幅抄写卷起,但因古代的字体屡经变更,所以一抄再抄,讹误之处,不免有所脱节,因此少数地方,或加重复,或有脱误,或自增删,都是难免的事实。(五)古代相传的《论语》有三种,即《鲁论》二十篇,和《齐论》二十二篇,又在孝景帝的时期,传说鲁恭王坏孔子故宅的墙壁,又得《古文论语》。但《古文论语》和《齐论》,到了汉魏之间,都已逐渐失传,现在所传诵的《论语》,就是《鲁论》二十篇了。(六)至于《论语》的训诂注疏,历汉、唐、宋、明、清诸代,已经有详实的考据,我们不必在此另作画蛇添足的工作。至若极言性命心性的微言,自北宋五大儒的兴起,也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努力,我们也不必另创新说,再添枝叶。

  最后举出我们现在所要讲的,便是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体验,摆脱二千余年的章句训诂的范围,重新来确定它章句训诂的内义。主要的是将经史合参,以《论语》与《春秋》的史迹相融会,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紊乱面目,以见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精神;再来比照现代世界上的国际间文化潮流,对于自己民族、国家和历史,确定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因此若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在我们讲的文字言语以外去体会,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便是我所要馨香祷祝的了。

  岁次壬寅(一九六二年)八月南怀瑾记于台北</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7>————全文完————</FONT></b></P>
发表于 2005-6-23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为了明天</I>在2005-6-23 7:27:34的o(︶︿︶)o 唉:</B>

『13』闵子侍侧,U+8ABEU+8ABE如也</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這個強……</FONT>[em05]</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 </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南先生的書作爲引起對國學的興趣是很不錯的。</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大家可以到尚南網看看,一些很不錯的小朋友辦的。</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庄主指正得是。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庄主啊,俺重新发了一次《论语》正文,单独立了个帖子:<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44&amp;ID=3552" target="_blank" >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44&amp;ID=3552</A></P>
<P>拜托你去检查检查,有没有什么问题,多谢啦。</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9 1:57: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25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不敢,沒有什麽研究。
发表于 2005-8-10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南怀谨的书,大家还是应该谨慎一些。他的《论语别裁》等国学类的书请参看80年代张中行先生的评论。他的佛学类的书请参看这里<a href="http://www.xianfengfoxue.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14" target="_blank" >http://www.xianfengfoxue.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14</A>
发表于 2005-10-11 14: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P>南怀馑经常从老狐狸的角度来解释中国文化,</P><P>此人不学无术,虽有学术启蒙的作用,但也易误倒大家。</P><P>可以这么说:他对老子,孔子,佛经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P><P>将来再看这个定论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6:30 , Processed in 0.0933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