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articletitle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width="100%" height=80>
<P align=left><FONT size=4>武气舞韵:谈《武舞·出征》的创作 </FONT></P></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
<DIV align=lef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left border=0 fixed?>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FONT size=4></FONT></TD></TR>
<TR>
<TD>
<FONT size=4>湖北省歌舞团创作的《编钟乐舞》今年五月将赴日为五十六国科技博览会演出,《武舞·出征》懔悍的楚人此次远渡重洋,并非是为了征讨,而是带去了中国人民对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的情谊,同整台乐舞一样,向各国人民展示光辉灿烂的中国古老文化。做为编导,我是很感快慰的。 战乱纷繁的战国时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楚国,由一个弱小的部族,崛强突起,逐渐发展演变成为“青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强国,它陈兵屯戈,问鼎中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而与经济发展相媲美的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 《编钟乐舞》的创作正是力图以古老的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展现盛楚文化的丰采。而反映战事的舞蹈,就成为这个o(︶︿︶)o 唉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楚人尚武,在扩充疆土的频发征战中,英勇顽强,历史上就有“三年不打仗,死了无脸见祖宗”的记载,可见楚人习武好战的天性。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流行的《文舞》《武舞》是歌颂帝王创业的文德武功的一种歌舞形式。《武舞》最早是用以歌颂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的功业的。称之为《大武》。公元前551——479年间演出的大体情形是这样〔《中国青铜时代——乐记》〕“大概分三成,十七个小段。(一)第一成(1)(2)先有相当长的一段击鼓是表示武王还没有得到众人,号召集合队伍。(3)舞队从北面出来,(4)舞者顿足三次,表示舞蹈的开始。(5)(6)舞者手执盾牌,以较长的时间,在舞列中坚强地站立着,象征征王等待诸候的到来。(7)接着有一段缓慢、连绵、抒情的歌唱,意思是等待时机。第二成(8)忽然地转入描写战争场面,转得这样快是表示及早的掌握了时机。(9)在描写战争的舞蹈中间,一人饰王,一人饰大将,两人手里都摇着铎:舞队在中间,表演着种种战斗击刺的动作,这表o(︶︿︶)o 唉武传播到全国。(10)开朗,热烈的舞蹈,象征周部落方面的必胜之心。(11)(12)舞队分成两行,向前进行,表示灭了商朝战争获得了成功。(13)这是第一次用“乱的手段,出现高潮,作小小的结束。(14)第三成起,又重新开头,进入另一境界,全部人坐地,表示国泰民安。(15)人们从此安心养息,生儿育女,发展农业。(16)(17)拥载周武王为帝。 根据记载《大武》这个节目就流传了三百多年。后来逐渐演变成《武舞》,成为为每个王朝歌颂功业的必不可少的一种宫廷舞蹈。 从上面引证的史料不难看出,它是有情节,有层次,有立意,有鲜明节奏感的。非同一般性情绪舞蹈。它带有舞剧的性质,结构严密,从塑造人物出发,讲究场面调动,力求从画面造型中创造出威严的气氛来。 我在创作中思想是明确的:不可能全面恢复古老《武舞》原来的形式,但是我必须力求它能忠实于历史面貌,时代特征。 托尔斯泰在他的1896年创作笔记中明确写到:“艺术中的精确性与气势几乎往往是互相冲突的”。我们只好先抓气势再求之精确性:艺术上的大块色调,再去注乙补充细节的不足。 反映战争的舞蹈节目很多,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均可以找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功之作。《武舞·出征》将如何以它独有的特色有别于一般军事体裁舞蹈呢?史书《律吕精义》记载“凡武舞所以象军旅征伐也”。可见《武舞》所力求刻划的不是战争的过程,而是征人的气韵。 我们的先祖已经懂得从生活中提炼人物形象,浓缩主题。但古代舞蹈没有今天的舞蹈复杂,语汇丰富。多是一个主题动作无限反复,重复出现,而节奏变化则单一而强烈。基于这样一些理解和启示,我们采取一些大幅度近似野蛮、粗旷,对比性强的动作与特殊造型,集中体现出征前的战斗情绪。 对于《武舞·出征》这样一个体制大,份量重,要求高的舞蹈作品我深感力量有限。创作的整个过程就仿佛是进行了一次“远征”! 在创作的全过程中,我突出的体会是:把握好它的调性、色彩节奏与风格是成败的关键。我把它当作创作一幅巨型的油画一样,塑造出神至、威严,不可一世,所向披糜的盛楚将士们的一组群象。 没有色彩节奏的艺术是平淡的艺术:没有风格的舞蹈是失败的舞蹈。只有突出了它的色彩、节奏、风格才能使作品具有它的个性。 《武舞·出征》追求的是极具浓郁的暖调子,要求有一定的厚度,是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一开幕就要将观众吸引住,结尾要强烈,要想自始至终的抓住观众的心,产生艺术魅力靠的只能是强烈的造型和队型变化——出人意料;鲜明有个性的动作——简单而准确。做到既要符合历史又要有创造精神。这样就能使仅有的九个男演员担负起这一重任。在舞台上不会显得单簿。以达到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原始粗旷的气息! 在舞蹈结构,层次上作了这样的安排:开始的“祭祀”主要是展示这一时期的特点。楚人好巫,信鬼神,每战之前必祈天求祖;同时也表现楚军将士以死尽忠,为国捐躯的大无畏气概。然后推出“王”的独舞,众将助威的一段“点将” ,表现古代将领身先士卒,威严与好战的性格;用阅兵式的“摆阵”突出出征前的昂扬斗志,和乐观必胜的信念。 在语汇的安排处理上:参照了编钟上托钟武土,战国铜鉴上水陆攻战图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上给我们提供的形象资料,确定了一种以旁侧弓步为基本舞姿,两膝弯曲,膝盖脚尖同朝一个方向,重心在中间,腰部前倾,昂头翘臀。是一种向旁、向上的男性“三道弯”趋势,动作强调力量和棱角。一是符合楚史形象的特点,二是力求整台o(︶︿︶)o 唉的风格统一。 将音乐的弦律与打击乐交织在一起穿叉运用,溶为一体。并在中间一个段完全用打击乐配上喊杀声,让整个节奏统一在慢和中速之间,使之显得雄浑而深沉。古代战争,是以击鼓鸣金指挥的,史书记载的“一鼓作气”便是一个明证。《武舞·出征》的音乐处理,正是依据了这一史实。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内,已经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平衡方法”。“这一套方法就是用构图上绝对的对称方法,去代替生活真实的表现,把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性置于死气沉沉的对称中,使人感到对称的平衡有一种无限的威力”。“无数画家和舞蹈家,他们都忠实地在他们所生长的社会内,用轴心论动运的图案和花纹来反映当时统治者在政治思想上特权的等级制的运动观念。“〔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慨论》〕吴老的论点是正确的,在创作舞蹈时,我很重视运用这一理论,来处理舞蹈的画面,使之具有较强烈的古朴感。 总之,编导的一切手段,所追求的必须是气势,即威严,神至,原始。 《编钟乐舞》是继《丝路花雨》《仿唐乐舞》之后又一部成功的作品。《武舞·出征》做为其中的一节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也都是受到了肯定。做为一个编导,我以能为繁荣古舞创作,探索中国古代舞蹈的理论性,规律性做出自已的努力而感到愉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语)我愿为这艰苦而有意义的探索尽自已的薄力。 </FONT></TD></TR></TABLE></DIV></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1 11:52: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