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3|回复: 1

務實的國學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8 1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
</P>
<P>


<p>
<P>
<p>
<p>
<P>公共課:
<p>
<p>
<P>
<p>
<p>
<P>四書(視離經辯志)
<p>
<p>
<P>
<p>
<p>
<P>朱子家禮(每一個人,都應當受到禮儀的訓練,這是華夏文明的基礎,這個不需要文本的要求,而要成爲肢體語言的落實!)
<p>
<p>
<P>
<p>
<p>
<P>皇明文衡選
<p>
<p>
<P>
<p>
<p>
<P>思惟
<p>
<p>
<P>内容:數學選講(代數體系(天元術、初等代數、綫形代數、四元術、群論、解析幾何)、演繹推理(以古典幾何為例)、分析學(割圓術、微積分)、程序模式(計算機編程、古典算術、數學機械化)、公理系統(自然數公理、數理邏輯),我目前想到這些),考據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考古學選講(這些是與數學推理相對的嚴格體系,我們都強調思維的邏輯,要求嚴密的論證,唯一的不同,只是數學基於有限的公理,而這幾門的論證基礎是浩如煙海的古典文獻……),醫案選講(一種完全不同的體系,學生未必非常懂得中醫學,但領略一下,是廣博思維的需要)。
<p>
<p>
<P>(我們的學生,雖然不必學習西學,但我們不認爲西學與國學衝突。當然,西學的體系不是我們的重點,但包括西學在内的思維模式卻是學生應當掌握的。現代的學校,所傳授的只是器的層面,而缺乏思維的傳授,更罔論社會制度層面的教育!我們認爲,思維的傳授,遠比知識的傳授重要。所以我們不打算要求學生掌握多少數學、考據學知識,但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自己嘗試,然後試圖理解講師所展示的思維的魅力,我們並希望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
<p>
<p>
<P>授課方法:由講師分列專題授課,一個專題分爲三組課程,流程如下:講師首先推薦學生自學知識所需的書目,一段時間後上第一節課,用來回答學生自學中的問題,也以此了解正常狀況下學生的理解能力,以便抉擇自己的演講深度,這是前講。既回答了問題,容學生一段時間繼續的自學。正講,此時講師必須給出書面的講義,印發並公開在網上(www.hxfx.net)。然後,進行後講,考察學生理解的狀況,繼續回答問題。這一過程完成後,學生能否掌握,講師不必負責。學生因興趣或實用目的而繼續自學所產生的疑問,講師應通過網絡予以回答。
<p>
<p>
<P>
<p>
<p>
<P>格物(關於自然科學知識的講解,但依然強調方法,而不是結論。事實上給學生講講科學家的故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個我不懂,歡迎大家補充)
<p>
<p>
<P>
<p>
<p>
<P>經世(社會學,經濟學的内容,不要求西方的理論,而要求能夠解釋我們身邊的一切)
<p>
<p>
<P>
<p>
<p>
<P>説明一下,爲什麽我沒有再説明五經,或者五經選修一門,也沒有提到必須背誦四書……因爲我們的學生是面向現代社會的,在今天,他們還不可能順利進入對國學尚不熱情或者對民間尚且漠視的學院——確切說:他們必須自己掙自己的飯,當然還要能養父母!所以我們的學生需要在學堂具備的不僅是國學的基礎,還要有適應這個經濟社會的能力!——至少,他們可以靠自己活下去!
<p>
<p>
<P>
<p>
<p>
<P>專業課,我們分爲兩類,由學生作爲進階的選擇,選擇是不許反悔的,但我們鼓勵學生兼修。確切說,學生修完公共課就是完成了學堂的學業,此時應當具備自學的能力,可以參加社會的考試了。繼續我們有分科的學習,是爲了成爲夠格的仁政時代的士大夫。
<p>
<p>
<P>
<p>
<p>
<P>1、經學類:
<p>
<p>
<P>
<p>
<p>
<P>大明集禮
<p>
<p>
<P>
<p>
<p>
<P>禮記
<p>
<p>
<P>
<p>
<p>
<P>大明會典、大明律選
<p>
<p>
<P>
<p>
<p>
<P>春秋三傳
<p>
<p>
<P>
<p>
<p>
<P>古琴及律呂
<p>
<p>
<P>
<p>
<p>
<P>書法國畫金石
<p>
<p>
<P>
<p>
<p>
<P>格律詩
<p>
<p>
<P>
<p>
<p>
<P>服制與名物考古
<p>
<p>
<P>
<p>
<p>
<P>當然,詩書易中再選一經。
<p>
<p>
<P>
<p>
<p>
<P>(這部分學生的選擇,是熟悉純粹華夏的文明,並在將來,從學術上,把握華夏文明的正統性。他們具備的是傳統文化的感知、鑑賞、考證、參與能力)
<p>
<p>
<P>
<p>
<p>
<P>2、經世類
<p>
<p>
<P>
<p>
<p>
<P>西學(諸家學説,以社群主義、法團主義、權威主義、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傳媒社會、自由主義……為重點)
<p>
<p>
<P>
<p>
<p>
<P>共和國典章(各方面及歷史沿革)
<p>
<p>
<P>
<p>
<p>
<P>大明律
<p>
<p>
<P>
<p>
<p>
<P>大明會典、大明集禮選
<p>
<p>
<P>
<p>
<p>
<P>春秋公穀二傳
<p>
<p>
<P>
<p>
<p>
<P>皇明經世文編選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注意幾點:
<p>
<p>
<P>
<p>
<p>
<P>1、我們盡量採取輾轉相授的教學方法,即講師就一個專題原則上只講一次,以後學生要求學習或有新生需要學習,當盡量由優秀的學生作爲講師,撰寫講義,完成授課。這樣長此以往,就每一專題,都會有許多版本的講義,這就是發展。
<p>
<p>
<P>
<p>
<p>
<P>2、我們講解西學和中國歷史上的制度實踐,但注意,我們講的是方法,而不是理想!不要說什麽人提出了什麽理想,什麽特色,什麽體系,而要說,他解決了什麽問題,落實的如何,有怎樣的興衰榮辱!並且,給出歷史的實證!沒有證據的理論,不許拿出來誆騙學生!
<p>
<p>
<P>
<p>
<p>
<P>3、大家可以看到,就國學而言,這裡明顯偏重明朝典章文獻。我們重視原典,但我們認爲正是後世儒生的前仆後繼,在維護著原典的傳承!相比於早被學術界束之高閣的原典,後儒的傳承,成載了更多華夏民族的追求,與反思。我們不是把原典當作文獻或者宗教來教育,而是要讓學生懂得一個活的中國古典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從而去思考我們古代的實踐能夠為今人提示什麽。所以,比背誦原典遠為重要的,是告訴他們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們的朝代是如何運作,如何興衰的!以及在那個時代,一個儒生是怎樣爲民請命爲國捐軀的!所以選擇明代,從制度上說,明朝的禮制更加典雅,更加符合禮的精神;明朝的法律有效期最長,行使了近600年,是當時東亞的法律基礎,具有無可比擬的國際性;政治制度,也許明朝所受的侮辱最多,但總體來看(除卻詔獄、廠之類的法外機構),實則非常反映古典的政治結構,而法外機構的出現與作用,也恰恰表現了古典政府與集權勢力的衝突,這其中的啓發是很多的……我們認爲,古典的政治理想雖然在漢朝就得以形成,但完備卻是宋朝的事了。我們所希望的,是學生通過歷史來學習制度,而通觀宋朝歷史,抗擊侵略卻成了絕對的主題,這無法體現我們的教育目的。作爲元、清,則根本稱不上中國古典政治,而他們所奉行的種族歧視政策,所充斥的對國人(主體民族)的不信任——乃至於鉗制,更不是一個健康制度所值得考慮的。所以,我們選擇了明朝,一個穩定了三百年,並且經歷了一次中興的正統王朝,而且是一個推行和平與平等政策的王朝。
<p>
<p>
<P>
<p>
<p>
<P>------------------
<p>
<p>
<P>
<p>
<p>
<P>這個體系是龐大的,符合要求的教材目前不多,希望大家選題自擬,我們按照上面聲明的理念加以選擇,並付諸實施,通過明德學堂,也通過興儒書院,更歡迎各書院、私塾、網站共襄盛舉!</P></b>
发表于 2006-3-4 2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礼仪应参照&lt;周礼&gt;那才是华夏之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23:07 , Processed in 0.0635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