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3|回复: 0

农村人过年的幸福感还是少一点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8 20: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
</b>

作者:五岳散人

?关于幸福指数是件比较不靠谱的事情,一般来说,幸福与否跟阁下的鞋子一样,只有你自己的脚才知道。记得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某调查机构曾得出一个幸福指数,称中国人有90%以上感到幸福,当时就被各种文章挤兑成笑柄。倒不是因为这结果有多荒唐,而是这种任何都知道的荒唐事居然有人敢于说出来。

  但最近有一份关于幸福的调查,我个人认为结论比较靠谱,但后面自由发挥的论据属于标准的胡扯。不久前,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针对“人们过年的幸福感”做了一项抽样调查, 结果是城市人“过年幸福指数”远低于农村人。并感叹道:“城市化,并非是要抛弃我们的传统和文化。倘若我们的下一代,只知道圣诞节,却不知道怎样过春节,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小言之,这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大言之,这也是一代人的文化责任。 ”

  之所以觉得这个调查的结果比较靠谱,是因为过年过到现在,在我们这里只剩了生理上的意义,而没有了其他方面的内涵。所谓生理上的意义,就是好吃好喝、鞭炮喧天的过上几天比上班还疲惫的日子。除了是个比较长的假期外,与其他时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最多是去看看各种平时想不起来的亲戚。

  一旦过年这种行为变成了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城里人比农村人少了点过年的幸福感。很简单,不论是吃穿还是娱乐,城里人过年与不过年区别不是很大。而传统的春节是中国人难得的消费性节日,不论吃穿都有一个质的提高。当这个提高已经并不显著的时候,指望还象当年一样感觉到过年的气氛,则基本属于妄想。

  但从这个现象还可以逆推一下。如果城里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而感觉不到过年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比城里人更能感觉到过年的幸福感的农村人,其生活水平还处于一个不是很好的状态。换句话说,在一个基本上只有生理意义的节日里,农村的兄弟姐妹们,是因为可以吃穿到平时不能经常享用的东西而感到了更多的“幸福”。这个结论不知道是否绝对准确,但基本符合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常识。
 
 于是,这个调查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本来过年是一种文化行为,这个调查也是从这个角度着眼的。但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否认了这种试图用大而无当的“文化”来叙事的文章,直接就把问题引入一个最基本的层面:这种幸福的丧失其实与文化或者圣诞节都没什么关系,它就跟生活水平有关。生活水平越高,过年所能感到的幸福感越少,而生活水平最低的人,这种特殊日子中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因为他们平时感受不到这种“幸福”。

  把话题引到文化上,其实是件很无聊的事。现在总有人喜欢用这种说出了某种真相、但得出了一个荒谬结论的东西,来论证我们的文化目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时候,被各种洋节与外来文化冲击得已经“国将不国”了。其基调跟喊“狼来了”的意思差不多。当一个节日本身只有民俗的价值而无宗教感情的时候,早晚就只能是成为一种关于享受平时不能享受的奢侈品的日子。当原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产品的时候,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谓“民俗”也就会崩溃。最后剩下的,只能是一个过于长的假期与商业促销行为的黄金季节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衷心希望这种所谓的农村人过年幸福感应该再少一点。这种幸福感过高不是什么好事。除了证明我们这里还具有着巨大的城乡经济差异外,还能让某些社会学家利用这种可怜的幸福感,去编造什么“文化”之类的调查来糊弄老百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2:03 , Processed in 0.2514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