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7|回复: 0

[转帖]明代粗人李梦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3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FONT color=#ff0000 size=3><B>(转贴,不代表本人观点)</B></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 size=3><B>明代粗人李梦阳
</B></FONT><FONT color=#0000ff>作者:北知秋 </FONT></P>



<P>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歌,以其流风余韵,至今还常常回荡在稚童们的唇吻之间,然而离我们不过五百年的明代诗歌,却似乎已完全成为学院派们案头的功课,而失却了民间流传的活力。
  原因林林总总,恩怨是是非非,尘埃落定,我在此也不想为明诗鼓吹呐喊,只是明代三百年诗坛上那一种不可磨灭的平民精神,却是一而再的影响至其它艺术领域,并且已广泛的深入中国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从而时时刻刻与我们发生着关系。
   这种平民精神最初也是最强烈的体现,出现在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精神以人为载体,所以我的叙述也将始终围绕着当时此种精神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展开。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陕西庆阳人。他出身在典型的平民家庭,祖父做过蔬菜商人、放债者,侠客,两个伯父,一是驻军的户籍管理员,一个是流落江湖的算命先生。幸好他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藩王的家臣,所以他在儿童时期受到了一定的文学启蒙。
  李梦阳本非出自书香门第,自身超凡的才气和顽强的个性在博取功名的路上则尤其显得重要,然而也正因为没有书香的熏习,所以就更具有一种打破传统的勇气。李梦阳十九岁中举,二十岁成进士,做官后,便在北京城里,与一帮同样年轻而富于个性的才子们开始了他们的复古运动,这些才子们大都与李梦阳一样,出身田舍,虽然通过科举而获得乌纱,然而对于考试内容却没有好感,这与今天的芸芸考生何其相似!不过今天的考生厌恶的是考试中过多强调书本知识的倾向,而当时李梦阳们厌恶的却是考试内容中所体现出的宋代理学。
  一谈到宋代理学,大家自然容易联想到理学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教条,虽然理学并非如此肤浅,然而其中蕴含着不少扼杀人性的因素,这也是无庸讳言的。所以理学家们往往以道德自居、提倡循规蹈矩的生活态度,其末流便是装腔作势的“道学先生”。虽然李梦阳及他的同志们在考试中大概不得不阳奉阴违,然而要他们在实际生活和政治生涯中也去履行理学的教条,这无疑与他们的个性不合。他们又都是喜欢文学的,而当时笃信理学的权臣们认为诗即使做到李白、杜甫的份儿,也不过是“一酒徒尔”,所以如李梦阳这样的爱写诗的年轻进士,实在是不务正业,朽木不可雕也。这种蔑视文学的态度,加上当时文坛上盛行的雍容典雅的“台阁体”诗歌,都引起了李梦阳的极大反感,平民精神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有着强烈的爱与憎,李梦阳的成长背景使他不可能与循规蹈矩、处处装腔作势的当权派同声相求,所以在博取功名的路上便只有看不过去就反抗了。
  李梦阳的同道何景明也是以怪见称,公事之余,士大夫们常常相聚晤谈,这本是注重礼节的场合,但何景明在此稠人广众中,总随身带一只马桶,别人坐凳,他坐马桶。此举若放在今日,便会被认作行为艺术而一笑了之,当时可是得罪名教的恶行。其实,何景明的“创意”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所见所闻,让他恶心,那么“一泻为快”好了,省得“牵肠挂肚”。
  如果说何景明的任情纵性还可以在魏晋的放诞传统中找到归依,那么李梦阳的平民精神却是活泼泼的“明代制造”。缺乏教养的他,粗暴、鲁莽,任性,“一个也不少”,然而在这些“劣质”的背后,却透露出传统文人身上难得一见的直爽和豪放。李梦阳在弘治皇帝的时代里,曾经弹劾皇亲寿宁侯张鹤龄,这位正当红的内戚于是勾结宦官,狠狠的在皇太后面前奏了一本,并想通过轻判重治——即判杖刑,而在施刑时下杀手——的方法,将李梦阳置于死地,幸好弘治帝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李梦阳虽然受了一段牢狱之灾,但最终仅收到了罚俸的处分。
  有意思的是,这位敢做敢为的“有为青年”在狱中所作的诗歌中,却丝毫不掩饰这些有违志士仁人精神风貌的情感。他不仅抱怨牢狱生活的恶劣,悔恨当初弹劾的冲动,还诉说着自己被死亡的幻象所折磨时时处在崩溃的边缘。不过也正是这位自怨自艾的楞子,在刚刚获得自由,刚刚痛灌了一气黄汤,便在回家的路上与仇人张鹤龄狭路相逢了。人之常情,吃一堑当长一智,受了罪总要学乖一点,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李梦阳竟然冲上前去,以“手持钢鞭将你打”的生猛,当街给这位张老爷一顿暴揍。《明史》对此记载道:“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之以马箠,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史家之笔总是含蓄,如果我们意识到寿宁侯绝不会只身一人在大街上溜达,身边总有孔武有力、身手不凡的家丁、保镖相伴时,那么历史上的这一幕便颇蒙上些武侠的色彩。既然祖父曾做过侠客,那么李梦阳的武功或许也不可小觑。
  生性不羁的李梦阳终究难逃罢职免官的命运,闲居无事的他其时已不再满头青丝,在诗兴勃勃的同时,却每日与一帮侠少们骑马射猎,苏东坡“老父聊发少年狂,左擎苍,右牵黄”,大概也就玩个形式,而李梦阳却是此中能手,坡老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历史无处不存在着巧合,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也是精于此道,在偶然的背后,也体现出复古运动的民间色彩。
  这在当时是无独有偶的,他的好友何景明,明代文学的胜场本在小说,然而小说的兴盛,却与诗歌发展中的平民精神息息相关,因为李梦阳的创作也使得他在晚年说出“闾巷有真诗”的惊人之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0 20:09:2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6:48 , Processed in 0.0577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