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1|回复: 4

没有公主的公主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5 0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      有着浪漫传说的公主堡一直是个谜。中国考古学者王炳华用碳14鉴定了当年斯坦因认为应建于汉朝的城墙遗迹,最后惊奇地发现,这个城墙的历史只有300年。难道是号称“中亚通”的斯坦因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还是美妙的传说跟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里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公主堡?</b></P>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P><b>浪漫传说下的历史谜团</b>
      1000多年前的中国高僧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汉族的公主远嫁波斯王子。当送亲的队伍途经某个地方时,突然遇到匪乱,使者和卫队为了保护公主,就近找了一个陡峭的山岗,把公主安顿在上面,四周严密把守以保万无一失,每天的饮食专门用一根绳子吊上去。过了不久,匪乱渐渐平息,护亲使者恭请公主重新启程,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公主居然已怀有身孕!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件事连公主自己也说不清楚。后来公主身边的侍女说,公主困在山顶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骑着金马的王子,从太阳中来到山上和公主幽会,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汉日天种”。这个解释肯定是波斯王子不能接受的,可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公主也不能这样回娘家。忠心的使者只有一个选择,就地安营扎寨,在山顶上“筑宫起馆”,把公主正式安顿下来,并拥立为王。使者和卫兵们则在山岗附近的帕米尔高原上就地开荒种粮。第二年,公主生下一个相貌伟岸的男孩,自此以后繁衍生息,成为玄奘途经时“朅盘陀国”的祖先。
      当年这位公主避乱的地方,就被称为“公主堡”。
      这个有着神奇传说的公主堡,是我们考察玄奘东归古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因为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他本人经过这个地方,而且又经由这里到达了朅盘陀国的都城“石头城”。那么“公主堡”到底在哪里?这个四面陡峭的山岗上面是否还筑有一个浪漫小巢?“汉日天种”的传说又蕴藏着几分真实的历史?
       2005年8月的一天,我们考察组一行,连同83岁的中国红学大师冯其庸等专家,一同踏上了寻找神秘公主堡的旅途。
说到这次考察之旅,我们很有必要说说一个外国人,他就是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这位当年足迹踏遍中国西部的探险家说,玄奘就是他的保护神。他拿着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走遍了从印度到o(︶︿︶)o 唉整个中亚腹地,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千古的谜团。但同时他也以玄奘之名,从王道士手中,将敦煌藏经洞无数的宝藏骗到了大英博物馆。
       约100年前,斯坦因再一次怀揣《大唐西域记》,来到中国o(︶︿︶)o 唉西部的塔什库尔干。他登上了一个叫克孜库尔干的山岗,并且断定,这里就是浪漫故事发生的地方——“公主堡”。他说,玄奘的记载没有错,这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古堡,它的时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故事发生的时代——汉。他同样在克孜库尔干的附近发现了大量古代垦殖的遗迹,由此证明,这里曾经是塔什库尔干古代先民居住的地方。
      1972年,中国的考古学者王炳华也终于登上了公主堡。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载了此次帕米尔之行,不过他的简短考察使得公主堡的浪漫氛围大打折扣。他很认真地用碳14鉴定了当年斯坦因认为应建于汉朝的城墙遗迹,最后惊奇地发现,这个城墙的历史只有300年,也就是说,在清朝的时候,这里还是屯兵所在。
       难道是号称“中亚通”的斯坦因当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还是美妙的传说跟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里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公主堡?历史往往是像河床一样层层累积的,在公主堡的神秘历史上,斯坦因的冒险和王炳华的考察又为之覆盖了一层浓厚的现代沉沙。
       我们决定去塔什库尔干实地考察,去寻访浪漫传说故事的源头。</P>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b>发现瓦罕古道
</b>       第一次远远地望见公主堡是在2005年8月15日,是在我们去明铁盖的路上。车队在一处河流汇的山口停下,对岸就是克孜库尔干,也就是公主堡所在的山岗。西来的喀拉乞库尔河和南来的红其拉甫河在这里汇流成为塔什库尔干河,克孜库尔干在喀拉乞库尔河和塔什库尔干河形成的犄角上。当地人说,公主堡就在克孜库尔干山岗上,高高俯视着三条河形成的河谷地带。
它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传说中的公主堡吗?
       望着近在咫尺的公主堡,所有人都有骑马渡河攀登的欲望,但是随行的战士告诉我们,这条看似平缓的河流有“两马”深,而且是冰冷的高山冰川融水,要涉水渡过去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等明天绕道塔什库尔干河的西岸,去攀登克孜库尔干山岗。
       筹备第二天的行程颇费了些力气。因为当地很少有人攀登过公主堡,根本找不到向导。打听了一圈,才找到文化局的黄局长,大概因为是文化人,受了斯坦因的蛊惑,在多年以前曾经登上过公主堡。可是他也说明天没有把握,因为沿途的道路已经荒废多年,不知道还能不能通车。即便到了山下,克孜库尔干山岗的海拔约有4000米高,山势非常陡,山坡上布满了流沙和碎石,极易滑坡,当地人都轻易不敢攀登。
       但是不管怎样,神秘的公主堡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决定无论如何先到了山下再说。
       第二天,考察队伍出发了。在达不达尔乡渡过塔什库尔干河之后,果然不出所料,砂土路面开始变得支离破碎。从西侧萨雷库勒岭雪山上流下来的冰川融水将路面切割成一条一条的深沟,我们不得不下车来寻找大鹅卵石填垫路面,以保证车队通过。荒凉的路面上时常会有山上滑坡滚下来的巨石阻隔,车队气喘吁吁地蹒跚其中,似乎彻底丧失了钢铁怪兽的意志。望着前面渐渐隐没在荒草和乱石之中的路面,我突然眼前一亮:这可是先人们带着马帮驼队星夜兼程的丝路古道?是当年法师骑着印度戒日王赠送的大象风餐露宿的玄奘之路?猜测很快得到证实。6辆越野车停下来后,我们遇到了几位当地塔吉克族老乡,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们:你们走的是“瓦罕古道”,这可是一条上千年的古道!他们祖祖辈辈都走这条路,只是到了近些年,中巴公路才开始改道从塔什库尔干河的东岸通过,而他们当地人,如果要沿着喀拉乞库尔河向西面的阿富汗方向去,还是要走这里。一定是有玄奘法师的神灵在天佑护,正当我们一行人在河边为83岁的冯其庸先生如何过河而踌躇的时候,小河上游山沟里神奇地过来了一个牵毛驴的塔吉克老乡!毛驴是当地山民最通常的交通工具,可是这个季节,牧民们都在山里草场放牧,很难会遇到驴马之类的牲畜。昨天我们曾经和乡里的书记联系过,都没有能够如愿,没想到在最需要的时候它却从山里神灵般地飘出来了!大概这是冯老第一次骑驴,在两边塔吉克老乡簇拥保护之下,他喜笑颜开地当了一回“唐僧”,这也给我们这支因高山反应而略显沉闷的考察队伍带来了一阵欢笑。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b>被忽略的“礌石”
</b>        过了河,断断续续的土路越发地显出古朴来,这一段不到两米宽的路时常深深地凹陷下去,在路两旁能清晰地看到河流沉积的层层卵石和沙砾。一人高的路边,荒草硬硬地指向天空,或者衰败地垂下来,透着些许寂寞古意。这时候抬头看看,公主堡已经高耸地矗立在我们面前了。
       我们是从公主堡所在的克孜库尔干山岗北侧,沿着塔什库尔干河绕向公主堡的南侧。从北侧和东侧看,公主堡都是位于峭壁上,北侧是我们刚才渡过的小河,东侧是塔什库尔干河。在斯坦因当年的考察报告中说:“沿着河左岸狭窄的小径(就是我们此刻通过的古道),完全被克孜库尔干的岩石山壁控制住了。它们高耸在小径之上,如此陡峭,以致只要发明一些绳子之类的装置,就能使守卫的人直接得到河水。”
       我们又得感谢斯坦因。在他简短的考察过程中(考虑到当年的交通工具,我估计他只在公主堡之上停留了两三个小时),他还是画了一个很清楚的地形图。今天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走过的古道(也就是地图上的314国道),同样也能很清楚地看到,我们今天准备登山的路线,正是1906年5月30日斯坦因攀登公主堡的路线。惟一不同的是,他是从西方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方向过来,再经过公主堡北上,而我们的路线正好相反。
       其实选择和斯坦因同样的道路登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这一点在我们登上了公主堡之后就会看得非常清楚,因为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这是一处接近45度的陡坡,北半边是基本无法通行的流沙坡面,南侧是风化和冰川共同作用形成的砾石坡面,可以找到能够落足的较大的石块。但是风险来自于滑坡,不断有石头被前面的人踩得松脱,带动一大片碎石沿着陡峭的坡面滑落下来,引起山坡上的一片惊呼。同行的当地人除了黄局长之外,再也没有人攀登过这里了。当年陪同斯坦因攀登这里的年轻向导也同样没有登上过公主堡,斯坦因说:“在当地人心目中有一种迷信,使他们害怕到这废墟中来。”山坡上除了碎石,还有散落的零零星星的枯枝碎块,被岁月风雨漂得雪白,时常在青灰色的石头中显露出来,形同枯骨。这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是很稀有的,因为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树,它们只可能是某种人类存在的遗迹。斯坦因当年的记载很好地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大量的看上去很古老的桧木碎块散布在更高的斜坡上,使我们在抵达山顶之前,就去猜测我曾经瞥见的、位于我们之上的古城墙建筑。”在这徒手都难以攀登的山岗之上,它们是怎样建筑的呢?
       这段陡峭的山坡顶端是一个狭窄的山脊,山脊的西侧是更陡峭的山坡。山脊中间有一处斯坦因没有提到的遗迹:一堆人为堆砌的石头。这是我们在平原农耕地带极为常见的一堆石头,我们很容易把它忽略,它太平常了,以致斯坦因漠然地继续向北,向近在咫尺的、他无比渴望的城堡攀登……但是且慢!这里是海拔4000米的无人地带,有谁会在这里堆砌这堆巨石呢?堆砌这些石头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的考古学家注意到了这堆石头。1972年登上公主堡的王炳华大胆猜测,这是一堆“礌石”,我们在章回小说里熟知的古代重要的守城装备。王炳华说:“面对来犯的敌人,一块巨石,随坡落下,经过数百米的加速度,它的杀伤力是十分惊人的。”看看山脊的两边,想象着这些石头沿着如此险要的山坡滚下去,再想象着它们会带起山坡上无数的碎石一起形成大面积的山石滑坡,我们心头不寒而栗。
       此时的公主堡,在我们的心头已经不再是充满柔情蜜意的爱巢了,而是一个充斥着隐隐杀机的古战场。抬头望,在一片陡峰之上,近10米高的土质城墙赫然肃立,昂然透着一股不屈的英气。所有人都渴望知道在它的背后护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是靠近它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5:15 , Processed in 0.0944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