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2|回复: 3

[原创]传闻不可不察!—读《吕氏春秋.察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7 1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P>
<P>    人与人之间的传话是不可信的,因为信号递减。越传越走样,所以传闻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里面有一篇小文章叫“察传”,就是告诫我们要注意这件事的。古人的笔法也很风趣,说;事情经过辗转相传白的能成黑的,黑的能成白的。比如说那狗长的象大母猴,就能被传成大母猴,母猴因为和人相象,又可能传成是个人,很显然这人和狗的差别就大去了。所以说听而不审,是我等愚人可能犯大错误的原因。

    “察传”中说: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还不如不听。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一足,信乎?”“(人们传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一看这也是个听而不审的傻冒,就拨乱反正地给他解释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这个字就是写词的那个姜夔的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若夔者一而足矣’,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脚’“。哈哈,传话打岔居然能岔到这个水平!

      还说了两个小故事。说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后来等到他家打了水井,就用不着那个人了,于是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等于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传来传去就传成这样了:“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满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赶紧派人去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我是说等于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里挖到了一个活人。”霍霍!象这样听信传闻,真不如不听。

      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听到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就是说”晋军三只猪过黄河了!“子夏听得发晕,赶忙纠正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了黄河……。

     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还丰富,字词相同但语境(氛围、情绪、场合)不同,听起来那意思就全然改变了!人们传话失真的原因除了听话的水平问题外,还有是不能把这些附带条件也原封不动地传过去,再加上主观的爱憎、别有用心之类的,致使走样个错三落四、黑白颠倒、天翻地覆、啼笑皆非,也就在所难免了。

    既然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就不可不分辩清楚,这不仅仅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也是我们现代人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然听信了不实的传闻,我们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无事生非、或者无端地误解了朋友之类的事情来!

    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你要想想那是不是可能?是否符合该人该事的常情?或者是否符合常规的道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相对而言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P>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附原文:</b>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发表于 2006-4-7 2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到这个‘夔一足’想起另外一个典故"黄帝四面".后来解释成黄帝派四个人出使四方.据说这反映了先秦理性精神的发展,以前神神怪怪的传说,都要在理性的框架里重新诠释.有一得必有一失.理性的人大抵情感就欠丰富,想象力多贫乏.从社会来看,就是科学技术日渐昌明,而文学艺术就今不如昔了.</P><P>胡发议论,离了敲月兄的题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看来这文字真是活变的,可以根据时代和人的需求而赋予种种内涵,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P>
<P>谢谢舍藏兄看我的帖子。</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2:59 , Processed in 0.0683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