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43|回复: 7

個人感覺中國傳統劍法[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30 1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之前的劍法,力求破敵,簡單實用,重突刺,乃戰陣之用居多。
    宋以後的劍法,因一度受到軍方弃劍用刀的指導思路的影響,幾起幾落,又受到“劍器“和“武舞“的影響,技藝逐漸完善、精湛,重精妙,用于民間私鬥居多,形制上有了重大變化,一直影響到了現代。
    明清以降的劍法,在表演和理論研究上幾乎可以說達到頂峰,但是用劍高手漸少。而民間私鬥大量减少,直接導致實戰經驗也開始漸漸不足;不少好的理論和技藝,種種原因沒能流傳下來,實在是千古之恨。
    現代的劍法,規定套路、自選套路就不用說了,外行內行都能看出熱鬧和門道;實用技術方面仍然繼承了輕靈俊逸的傳統,但殺氣和殺招偏少,實戰經驗進一步缺乏。招術方面,則重新開始重視雙手劍法和借鑒西洋擊劍(佩劍)的某些經驗。不過,除了極個別的體育院校和軍事院校保留了實戰劍法對練和搏擊,幷偶爾有與各國的交流,其他地方已經難得一見,傳統劍法已經面臨技術極度豐富,經驗極度不足的局面。反倒是旅居國外的武師、武術家、教練員等,交流切磋比國內更多。

    我個人也喜歡琢磨傳統劍法,但是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實力基本相當的對手,在打中求發展。而現在師弟師妹都有各自的事情,幾年都難得聚會一次,哪里還有機會互相切磋~~~,其他會用劍的,說實話,不是人家瞧不起我,就是我瞧不起人家。看來這門技藝,真的危險~~~
    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高手多海涵雅正。
  又及,剛注册,暫時不能發圖,等積分足够後,再上偶的淺薄之作“武當劍法之三角對劍”。
傳統劍術,根據我瞭解的情况來看,各門各派都有精華保留,惜乎不多。
  種種因緣際會,我認識了一些年輕一輩的此道中人,互相有所借鑒學習;但是能够讓我佩服的老一輩武術家,多數是數面之交,能够耳提面命的機會不多,過招也僅有數次值得回味。
  菩提兄弟說得很對,中國劍法各流派技術和指導思想的巨大區別,要超過中日劍法的區別很多。
  內家和外家,不過是一虛名,但是的確風格上有所不同。
  我覺得對于傳統中國劍術的整理,要以朝代來劃分,其次才是流派。
  比如我目前的看法就是,戰國到唐代,中國劍術的主要攻擊目標,多是人體正面的前胸部位附近,似乎講究硬打硬進無遮攔,日本劍術受此影響頗深。戰國時,秦講究刺,楚講究斜正面突刺入小腹等等,這都和當時各國的冶金技術及戰陣布局息息相關。
  漢唐則以環首大刀和唐刀取代劍,技法上有很大差別。
  而宋則恢復劍的形制,開始提倡走邊鋒,增加了取腕、取股等動作,步法上不再一味猛衝,改爲了迂回穿插。
  至明,則軍中大多佩刀,劍術主要在民間自生自滅,從抗倭作戰中可以得知,至少當時在軍中,普通兵士精劍法者極少。
  清以後則更進一步衰落,器雖精湛,術却差相仿佛,有隔靴搔癢之感,令人不得要領。似以娛樂和鼓舞士氣爲主,擊刺淪爲末流,徒憑劍賞玩而已。
  這是軍中劍法的大概沿革。

  民間劍法,則在明代達到頂峰,不僅各流派交流頻繁,而且誕生了不少影響至今的門派和技術。
  可惜密不外傳、固步自封的思想過于嚴重,加之明後期海禁和禁武,中國劍法基本沒有機會與其他海外流派大規模交流,僅有和朝鮮李朝官方交流和日本一定程度民間交流。失去了發展的最好時機,扼腕可嘆。
  清則繼續大規模禁武,又大力壓制漢人高手在軍中的發展。中國劍法高手又多參加了各地反清組織,結局或占山爲寇,或亡于鎮壓,或流亡海外。特別是旅居海外的高手,對整個亞洲冷兵器格鬥的影響比較深遠。這段時期的中國民間劍法基本仍處于進一步衰敗。
  清末至民國年間,社會動蕩不安,也促生了不少劍法高手建功立業,也有衆多技藝精湛者。然畢竟時代不同,火器進一步削弱了劍法的實戰功效,局勢也不允許有絲毫機會來發掘整理保存。但是這個時期,民間劍法仍然在繼續小規模傳承。官方的話,仍以張之江的中央國術館爲首。
  新中國建國後,曾經大力發展、挖掘、整理傳統拳械。但是多年動蕩,已經使劍術高手基本消耗殆盡。斷代之後,難以彌補。十年浩劫,僅存的一點中國劍術和拳術火種也受到大規模摧殘,不少老一輩武術家和劍術家,或海外避難,或被整肅致死。十年浩劫後,又不知爲何强行分離出規定套路幷追求難、高、飄,進一步造成後繼無人。當時開始至今,中國武功在世界上留下兩種印象,一種是能打的功夫,一種是看著玩的武術味道的空手或者器械體操,另一種是剛剛起步的散打。“舞術”和“舞武”全國盛行,實戰技術則又避之不談。所以大陸的情况,是世人不知武爲何物,僅僅在小規模範圍內流傳劍法技巧,又回到家族傳播的範圍。相反,臺灣省畢竟是炎黃一脉,却又保留和發展了一些傳統劍法和傳人,而且切磋的紀錄似較大陸更多。
  現在這幾年,終于又開始重視傳統武藝,可惜被多年打斷的劍技傳承,奄奄一息,難以迅速恢復。

  中國劍法各流派方面,有著本質的差异,也有著本質的共通,等有時間我再詳細點說說自己的觀點。偶曾經寫過一篇東西,大約7萬字,而且還沒完成,說的就是各流派技術的大致區別、互相影響、比較异同。婚期將近,不知道還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寫完它。
道教武術,若推理而論,拳術當在先,劍術當在其後。但按秦漢以來的實際情况來說,道教中又是劍術先于拳術。在中國武術界,武當派劍術比拳術更爲悠久,自古就有“少林拳,武當劍”的說法。

  我是武當的龍門派。據典籍記載,武當劍術:“練劍之要,切忌停滯,身與劍合,劍與神合,于無劍處處處皆劍,能知此義可修大道。”分爲三盤劍法,講究一劍多用,變在動中,奇正相生。以十三法爲核心:點、崩、撩、挂、雲、抹、掃、穿、攔 、圈、領、劈、帶貫穿其中,行劍如龍之行,首尾相應,剛柔相濟,神韵悠然自得。

  武當劍不僅很好地繼承體現了我國傳統劍術的特點,而且在理論上、技術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國術認略》中稱之爲“太極腰,八卦步,實爲別開生面之劍法”。

  (一)因敵變化,不拘成法。這是武當劍的戰略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劍術的理論精髓。武當劍以套路爲體,散劍爲用。其理論取我國古代太極、八卦等變易之理,主張“劍法通乎易術也”,“易者,變化之總名,隨時變易,乃從天道也”,認爲萬變無窮是天地間規律,也是指導劍術的規律。因而從戰略上强調“劍無成法,因敵變化而制勝”。“用劍之要訣,全在觀變,彼微動,我先動;動則變,變則著”。

  (二)乘虛蹈隙,避青入紅。這是武當劍術的戰術原則。它主張順人之勢,借人之力;以靜待動,後發先至。交手時,避實擊虛,以斜取正,迂回包抄,兩劍成犄角之勢(即所謂對劍三角訣),“使敵人不能善其後”。它還强調,“不論何種兵器,兩下衝鋒,莫大接之截之,迎之架之,互相爭勝。唯是劍法,絕然不同。交鋒時不接不截,不迎不架,憑空一擊,無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綫門’也”。所謂“不沾青”,是指不以硬力爭奪對方兵器;“入紅門”,是指出劍見綫,一擊命中。通常把這種避實就虛、兩劍三角、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劍術稱之爲“內家劍法”。

  (三)身與劍合,劍與神合。這是武當劍的技法要領。它强調以身運劍,身法、步法、劍法融爲一體,身行如龍,劍行如電,步法靈活,身法柔韌,故有“太極腰,八卦步”之稱。還强調劍神事一,意到、神到、劍到,力貫劍鋒,氣透劍端;出入竪勁,使劍如使槍。將神、意、氣、力貫于劍法之中。靜中要保持全神貫注,鎮定從容,伺機而發的氣概;動中要做到凝神息虛,察覺對手,以變應變,達到乘虛蹈隙,每發必中,戰而勝之的目的。

  (四)走化旋翻,輕穩疾快。這是武當劍的劍法特點。武當劍素以豐富多變的劍法著稱,不僅有前後左右的變化,還有各種騰空擊舞和滾翻地躺的劍法。無論何種劍法,在進退翻旋中,皆要求輕快穩健,動如輕風,穩如山岳,一發即至。“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歌訣不僅是對武當劍“妙手”的稱頌,也是對其劍法疾快風格的寫照。

  最重要的一點,我不說不快。大量影視作品中使用的劍法,絕大多數都是錯誤用劍。且不說持劍、拔劍姿勢錯得沒邊、裝具年代嚴重不對,以及最常見的“劍無穗、刀無袍、槍無纓”;就說具體動作,放眼望去,那都是拿劍硬格硬架,還經常用劍鋒格擋,時不時還用劍尖戳地或者在行進中劍尖與地面摩擦造成火星,這都絕對是武家大忌。有一句話“若把劍來當刀使,笑死三豐老劍仙”,古人之言,誠不欺我。


隨便說說沾劍與三角對劍,先手與後手。



沾劍初始訓練方法很簡單,就是拿兩根竹劍互相搭著就行。

大約接觸點是前1/3處,不停的主動或者被動畫圓,過程中不提倡强行逆轉對方勁力,而是設法引化開,幷利用自身步法避開中門,走側面“卡死”對方。而對方除了要體會你的運動力量和判斷動作意圖,同時也要變換步法解鎖和反制(不太瞭解劍道,不知劍道裏有沒有這種方法或稱呼)

沾劍一定要體驗對方的力量運行方向,熟悉後,最重要的是從力量變化、神態、手部小動作來判斷對方下一步的意圖。
這個很枯燥,要每天堅持練習,至少幾個月後才初見成效的。
要注意的是,實戰中一定是用刀背劍脊挂開對方兵刃。

沾劍,既是手上的“聽勁”感覺,也是綜合判斷對方動作的基礎訓練。

沾劍和三角對劍,一般練習起來沒有先後之分,使用起來也是相互支持,不太可能單獨使用。

熟悉沾劍之後,對三角對劍幫助很大,不一定是直接的幫助,而是潜移默化的影響。

可以試試看。


另外,我覺得jonny5兄說的受,應該是指的被動防禦動作。

在中國劍法裏面不提倡雙劍相交,而是提倡攻其空隙。

確實有慢動作的練習,那是爲了體會動作的力量運行和發力,切磋和實戰中就是正常速度,但是經過慢動作訓練有素之後,對自身的力量更加瞭解,對對方的變化也有更深認識。就像快棋和慢棋的區別,目的是一樣的。

另外,中國傳統劍法殺招也不少,但是局限于“仁”的思想,一般就喜歡取四肢頭部,不喜歡取軀幹。

這個也要根據流派和個人風格來看,不是千篇一律的。功夫流派和個人性格是相互影響的。

菩提散人兄說的用劍沾住對方兵器,這就涉及到比較高深一點的傳統內功的修習和豐富的過招、實戰經驗。
偶目前還絕對達不到,所以這一點沒有體驗就不敢瞎說。但確實是存在的。

還有,根據我的感覺,對劍是根本,也是針對快速攻擊的迅速反制;沾劍是備用,防範萬一兵刃相交的時候,引化對方力量,迫使其露出破綻。

不管空手還是器械,先手必占先機,但後手必占地利。所以一般認爲後發制人比較好,可以在判斷出對方意圖的情况下有的放矢。
但是一般所認爲的後發制人才是高手,也幷不是這麽回事。

先手一方如果戰前充分隱藏自己實力,擁有速度上的優勢,那麽後手一方就很危險。
後手一方如果經驗相當豐富,擁有體能和判斷上的優勢,那麽先手一方就很危險。
南拳有一句拳諺:有橋循橋過,無橋自搭橋。
大致意思,按照我的理解:只要對方出手就一定有空當,有空當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出手,力求一擊即中,不中則再伺機變化;如雙方都謹慎,或都傾向于采取守勢,則需要用假動作或者雙劍相交的引化粘連來迫使對方露出空當。

所以我覺得經驗豐富就打防守反擊、體能速度占優勢就打先手、更聰明的人就打迎擊、最聰明的人讓對方主動露出破綻再打擊。

隨便說說,也不知道能不能表達清楚。呵呵~~

偶只不過是喜歡出來蹦躂的低手。
  真正的高手一直是潜水的,很多高手在民間,根本就不喜歡上網。

  據我所知的中國刀劍,確實有拔劍拔刀的講究,比如苗刀,比如龍化劍的傳統套路等等。
但是似乎刀法的出鞘方法比劍法要多一些,不知爲何。可能是我的見識不够廣,不過刀法確實幷非我所長。


  看過一些戶山流居合的視頻,感覺很象中國傳統刀法。
  還是說說偶知道的劍法。唉,又要打字了。

  傳統劍法的出劍,要根據自己的携帶方式來决定:

1。左腰携帶式:(日本劍法就是學的這個)左手持鞘上端,有機簧的按下機簧(就是鎖定裝置,其中又分爲彈出式和普通解鎖式,彈出的話,可以借助金屬彈簧力量把劍彈出大約5-10厘米),沒有機簧的則用左手拇指從劍格將劍頂出。右手正握(即右手拇指食指接觸劍格)。出鞘後多直接用于抽、提、刺等。

2。右腰携帶式:一般用于沒有機簧的劍。劍貼近右側腰部,劍柄在體前。左手從身後持鞘中上端,右手在右腰,虎口朝自己,小指朝外,正握直接抽劍出鞘。出鞘後多直接用于提、格、擊、刺、點、洗等。

3。背式携帶:武俠片裏面有,一般用于有準備的夜戰,方便戰前騰出雙手,且儘量减少携行聲音,短劍居多;或道門的仙長方便長途雲游携帶。荊軻刺秦的時候,贏政那把象徵身份地位的長劍就是背在背上,可耻的繞著柱子邊跑邊駡娘,第三次才抽出來,出鞘則斷荊軻一腿。全劍都在背上緊貼身體。劍尖朝向自身左下方,劍柄朝向右上方。出鞘後多直接用于劈、刺等。

4。偶非常崇拜的携帶方式:散見于高超的導演造就的各種輝煌爛片、毀人不倦。其中又以央視版笑傲漿糊、射鳥英雄傳等爲佼佼者。具體動作紛繁複雜,有右手直接提劍鞘者、有經常左右手變換者、有劍尖拄地扮酷者,令我等瞠目結舌、魂飛魄散
发表于 2006-5-1 00: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错的资料,谢谢楼主:)</P><P>慢慢看……</P>
发表于 2006-8-1 2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天汉 通阅全帖  受教了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66 size=4>晓凤鉴明</FONT>
发表于 2006-8-13 2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主转载在下的部分拙作。</P><P>本来是在论坛和好友们讨论之余随编写的点小东西,粗陋的很,朋友们请多指教。</P><P>我也来这里落户了,</P>[em01]
发表于 2006-8-14 16: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沾劍,既是手上的“聽勁”感覺,也是綜合判斷對方動作的基礎訓練“</P><P>没有机会练。。。</P><P>不过以前学枪的时候有练过沾枪,应该是同样的道理吧。</P><P>那时候我拿着剑,师弟拿枪闹着玩,教练看了过来演示了一次。。。
拿着剑,三两下后。。。直取师弟下阴。。。</P><P>吓得我师弟后来见了人拿剑就逃。。。</P>
发表于 2006-8-14 16: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P>欢迎楼主,欢迎帅三少君。[em27][em27]</P>
发表于 2006-8-16 02: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P>来晚了点,欢迎帅三少君</P>
发表于 2006-9-7 14: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P>5楼的姐姐那位师弟八成是有心理障碍了。</P><P>“沾劍,既是手上的“聽勁”感覺,也是綜合判斷對方動作的基礎訓練”估计这应该是“太极剑”吧?</P>[em08][em08][em01][em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5:31 , Processed in 0.0697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