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44|回复: 9

卢姓起源录--求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7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希望哪位知道的告知一下哦!!
发表于 2006-5-24 0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H2><FONT color=navy>系承齐姜太公 卢氏老家山东 </FONT></H2></CENTER><P>  关于卢姓的来源,《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古籍都有源源本本的记载,是这样的:“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 <P>  齐太公,就是辅佐周武王兴周灭纣的姜子牙。他于大功告成之后,被封在齐国,爵位为公,成为后世许多同宗而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卢氏,既然是创自齐文公的曾孙¤,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姜太公后裔。如果再往上推溯,则姜太公是炎帝神农氏的直系姜姓裔孙,那么,卢姓自然也是最为道地的炎黄子孙了。 <P>  卢氏的得姓,是由于“食采于卢,因姓卢氏”。春秋时代齐国的卢邑,在当时的历史上也相当有名气,《左传》上面就有一段:“隐三年,齐侯、郑伯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的记载。这个地方,根据考证,就是在现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方。换言之,卢氏目前虽然是到处都有,但他们的“老家”却在山东。 <P>  春秋时代繁衍于齐国的姜太公后裔中,以卢字为姓的,除齐文公曾孙¤的“以邑为氏”而姓了单姓卢之外,还有以“卢蒲”两个字为姓的一支。这一支卢蒲氏,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传到后来,也纷纷改姓了单字卢氏,并且以今河北省大兴县一带为繁衍中心,使得卢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 <P>  由复姓的“卢蒲氏”而单姓的“卢氏”,这段渊源,可以从《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证据,是这样的:“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范阳。” <P>  正跟汉、唐两代的金碧辉煌一样,卢氏在这段时期也表现得精彩出色。汉代的卢绾、卢植,以及唐代的卢照邻、卢同、卢纶,无一不是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
<font size=-1 color=gray>¤:此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font> ---><!--------------- start of tail file ----------><!-- Recommend to a friend --></P>
发表于 2006-5-24 0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P>卢姓起源 </P><P>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P><P>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P><P>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P><P>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P><P>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P><P>           </P>
发表于 2006-5-24 0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P>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P><P>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P><P>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P><P>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P><P>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P><P>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P><P>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P><P>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P><P>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P><P>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P><P>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P><P>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P><P>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P><P>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P><P>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P>
发表于 2006-5-24 0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P>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P><P>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P><P>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P><P>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P><P>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P><P>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P><P>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P><P>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P><P>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P><P>
</P>
发表于 2006-5-24 0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P>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P><P>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P><P>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P><P>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o(︶︿︶)o 唉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P><P>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P>
发表于 2006-5-24 0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淫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P><P>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P><P>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P><P>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P><P>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P><P>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P><P>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P><P>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P><P>          </P>
发表于 2006-5-24 0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批准仓部郎中闾云保名换姓,即改为卢云,其后代自然也以卢为姓了。
            此外还有:
            古代有女嫁到夫家者,改与夫家同姓变成姓卢;
            有男方本非姓卢,因被招婿,到女方(姓卢者)落户成家,其子孙以卢为姓;
            有因逃难避祸改姓为卢的;
            有外国人来华,“人乡随俗”,自愿改名换姓,变成姓卢的(古代有之,今亦有之);
            有外国人,其远祖是姓卢的中国人(如原韩国总统卢泰愚),前辈、本人及子孙均以卢冠姓。
            三、少数民族改姓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P>            我国西南部和中南部有一个少数民族叫赉(cong,音:丛)人,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和湖南一带。他们也有取卢为姓的。
            我国台湾的高山族同胞也有取卢为姓者。
            介绍文件
            卢姓迁徙史
            卢姓迁徙史
            五次大迁徙
            (一)战国时期田氏篡齐
            春秋时陈国的大夫陈完,系厉公之子,因陈国内乱,惧祸而出走,逃至齐国,为齐桓公收留,欲聘以卿位。陈完开始时谦让,坚辞不受,改任工正之职,并改陈姓为田姓,此后逐步在齐国收揽人心,培植党翼。田氏集团一代一代积蓄力量,至第七世田常(时任齐国正卿),于公元前481年杀掉齐简公。再传三世至田和,于公元前386年正式篡夺齐国王位。当时卢姓因与齐国旧贵族关系密切,为避免祸害而成群从卢邑迁徙至燕秦各地。 </P><P>            (二)唐代“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当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等人,在范阳带兵叛唐,并攻人洛阳。次年安禄山称帝,自立燕国,改元圣武。又遣军人潼关,攻下长安。所过之处烧杀淫掠,人民流离失所。部将史思明攻占了黄河以北十三郡地。由于范阳乃“安史之乱”策源地,卢姓裔孙遭遇浩劫,四处逃散,
            主要分赴今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三)唐末黄巢起义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原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推尊为王,号冲天大将军,立年号为王霸。不久,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渡江南下,经今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而转战各地。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又渡江北上,不久即攻克洛阳、长安,推翻唐朝廷,自立“大齐”国,改年号为“金统”。黄巢即帝王位。但由于黄巢在政策与策略上屡犯错误,加上大将朱温等人叛变,起义终归失败,数十万农民起义大军溃散。黄巢也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在敌军追至的情急之下自杀身亡。在历经10年的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过程中,“世家大族”被作为打击对象。卢姓也不例外。所以,卢姓裔孙纷纷避乱,向四邻迁徙。其中向赣、闽、粤等南方地区疏散者为数不少。例如,一部分卢姓子弟跟随王潮、王审知人闽(二王自立“闽王国”),定居今福建各地,事隔已久即成为“闽籍之人”。这批卢姓人的后裔如今又扩散到海内外各地区。 </P><P>            (四)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和江南地区
            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金朝完颜晟天会四年(公元
            1126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获宋徽宗及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不久,金兵又转战今河南、陕西、山东等地。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上帝位(名为宋高宗),南宋建立。不久,在金兵步步进逼之下,宋高宗仓皇渡江,逃窜到镇江、杭州、越州(分浙江省绍兴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定海、温州等地。金兵在灭亡北宋王朝和追捕南宋皇帝宋高宗的过程中,对中原和江南大片地区实施掳掠。在动乱之中,卢姓族人纷纷四处逃难,其中以逃至今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为多。 </P><P>            (五)明代与清代内乱外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明代中叶即遭倭寇侵扰,致使人民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破坏。江、浙、闽、粤四省的卢姓子孙为逃避战乱而四处奔走。清以后,因人口大量增殖、海外贸易发展,卢氏族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纷纷到海外谋生,因而出现海外移民浪潮。 </P><P>            卢氏迁入台湾
            始于明代,至今居在台姓氏的第39位。卢人岛内各地都有,尤以台南为最多,俗称“南河卢”。
            卢经编修的《青阳范阳卢氏族谱》记载,福建长泰青阳卢氏三世祖卢志盛操行高洁,为人厚道,因得风水先生指点,本支须离祖家才得昌盛,300年后再回乡祭祖。他因此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渡海人台,垦荒创业。迁居台南的卢志盛派下裔孙,经300多年传衍,已成望族。到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他们后裔遵从祖上训示,派人回青阳寻祖。青阳9世孙卢锡堂和10世孙卢挺等,先后到台南定居传衍。卢若腾于南明隆武朝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亡后,与部将回祖籍长泰县青阳村,伺机举兵抗清,卢氏宗人不少投其幕下;后来,他们加入郑成功军,郑待卢若腾为上宾,拜作军师。卢氏亦有随郑氏入台。 </P><P>            清康熙年间,卢云广人垦于台北县淡水镇蕃薯里,此地今名云广坑。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有广东籍义民卢俊德,移居彰化,因大甲西社番人(土著)变乱,他与彰化县阿束社乡民18人,驰救淡水同知而被害。 </P><P>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有卢某为大肚上堡牛骂社番人佃耕。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有卢永清为感恩社番人佃耕。乾隆末年,同安人卢某,人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店子村店仔,并开垦小坑村。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卢让老迁居今台南市经商,店号“义和”。这时,台南卢姓人渐多,终致称盛于台南。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卢瑗,捐资助修嘉义县城。当代著名科学家卢嘉锡,祖居永定县坎市镇浮山村,其高祖卢洁斋于18世纪乘船沿汀江从永定出海,到台湾谋生。日人占领台湾后,其祖父又从台南携家眷迁回厦门。 </P><P>            福建龙海县海澄镇(旧属海澄县)西头山麓的“三社卢”
            (三个村社卢姓200多户、近千口人),据载是初唐开漳将领卢如金的后裔,其肇基始祖卢震素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人垦定居于西门坑。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族人开始陆续向台湾迁徙。其中长房第十四世孙、十五世孙移居台湾水窟头;次房第十四世孙移居台北;三房第十六世孙、第十七世孙移居基隆。三社卢氏移台后,农耕经商,发展顺利,与祖家交往特别密切。他们在台北、基隆的亲族称“龙门堂”卢氏,以示不忘祖地;老人去世有归葬祖地的,回乡建宅有称“台湾厝”的;每年清明节,必派一批人回乡祭祖,返台时往往又带一批乡亲族人随往定居谋生。 </P><P>            据统计,明清时期,漳州府7县98姓5
            000多人迁居台湾开基,其中卢姓的有海澄县6人、漳浦县1人、南靖县6人、诏安县1人、平和县7人、长泰县2人、漳州府2人。当然,实际人数可能远不止这25人之数。 </P><P>            现今台湾卢姓在台湾地区总人口中排名居第39位。在台南府,卢氏原为府辖四大姓之一。台岛各地卢姓人中,绝大部分为闽籍人,粤籍人次之。外省籍卢姓,以台北市为最多。 </P><P>            台湾卢氏,也有山胞(高山族同胞)改为卢姓的,但为数不多。据统计屏东县560人、花莲县265人、台东县165人、苗栗县约25人、宜兰县约10余人。 </P><P>            移居澳门
            卢姓裔孙还有移居到澳门的。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2年前后,卢九住居澳门。卢九擅长于经商,很快就发财了,成为澳门的富商。卢九在澳门购得一大片地,拟建成卢家私人花园。这个计划由卢九的长子卢廉若完成了。卢家私人花园模仿苏州园林的体例,小桥流水、回廊曲径、台榭楼阁、荷池柳岸等江南花园的特点一应俱全。1927年6月卢廉若逝世。此后卢家花园几经沧桑,现已修缮扩建,成为澳门八景之一,名为“卢园揽胜”。卢廉若生前富甲一方,而且乐善好施,曾经筹措巨款创办学校、医院、保婴所等,平时也经常接济穷困的人,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 </P><P>            移居海外
            朝鲜
            唐吏部侍郎卢从愿之后卢鸿表任徐州刺史,其子卢震顺任兖州刺史,震顺子卢穗(原名惠)翰林学士、官上护军(比正三品),卢穗子卢垓为翰林学士。唐末,“国无善政,祸机潜发,禁卢氏不得与人婚嫁”。于是,卢穗率其九子及家眷,偕7名大学士,“翻然航海而东”。初栖于朝鲜南部平安北道定州菱里,后迁平安南道龙冈双梯村,“终老于鸡林郡”。当时,正值新罗国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国王在东京(今庆州)以国宾礼遇卢穗。卢穗及其九子“尽忠王室,自有攘斥之功”,为击退百济与渤海国的进攻做出贡献,“分封九邑”,卢氏遂分布于朝鲜光州、交河、安康、平壤等地。据统计,卢氏在朝鲜半岛繁衍发展总人数已达30万人(其中在韩国约有20万人,在各姓氏排名中居第46位)。 </P><P>            泰国
            据记载约在清末民初,广东梅县西阳、大坪卢氏,远度重洋,进人马来西亚吉打州林麻玩坑,从事采矿及种植橡胶园。后来,泰国南部边陲勿洞、昔罗大森林地区奖励人们开垦,种植橡胶。这些卢人遂北移,迁入泰国南部。其时,由泰国人乃南为向导,选择四条碑地段,划出1.2万莱山地给卢人种植(泰政府规定,一人可请100莱森林荒地)。经过10年胼手胝足的劳动,终于开发成功。勿洞卢氏开基祖和开拓者是广东梅县西阳新田乡人卢宏康,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林麻坑开拓出东成橡胶园。其子卢焕枢进入泰国勿洞,开拓出橡胶园,称“枕亚园”。梅县西阳清简人卢木月,在勿洞种植橡胶园,取名“协成园”;梅县新田人卢文海在勿洞建“东升园”橡胶园;梅县大密村人卢福兴,在勿洞办“振标园”橡胶园;梅县大坪人卢坤兴办“添兴园”。卢卓梅还参加华人在勿洞办的“橡林学校”,教育华人后代。
            卢姓家谱介绍
            族谱又称宗谱、家乘、祖谱、公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历史发展和族事活动情况的档案材料。
            卢姓字辈
            广东潮州先祖卢侗所拟族谱辈份:
            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福建福州市郊卢滨洲村世序排行词:
            字行: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
            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
            (正字)名行:口口口口,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代字)
            福建顺昌榜山《忠义世家卢氏族谱》排行诗:
            甲辛生金,玉贤成德。均齐方正,安富尊荣。
            文章礼乐,爵鼎冠裳。功丰绩伟,祚永泽长。
            江西修水卢鉴公派下(二十八世起)行辈词:
            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鸿才作大方。忠厚传家昌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
            二协懿亲为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发同瞻福祚长。
            江西铜鼓县尹公派下(二十一世起)行辈词:
            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浙江灵山《卢氏宗谱》新编排字母(自第二十九世起):
            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
            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P>
发表于 2006-5-24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卢姓渊源</P><P>文/清泉</P><P><b>一、姓氏源流</b></P><P>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亻奚  公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P><P>    2、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P><P>    3、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P><P>    4、出自他姓赐卢氏。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P><P>    5、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P><P>    6、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P><P><b>二、迁徙分布</b></P><P>    自春秋时代创姓以来,卢姓子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都有人口迁徙,其中较大规模者,主要有以下五次。</P><P>    1、战国时期田氏集团篡齐。公元前386年田氏正式篡夺齐国王位,当时卢姓因与齐国旧贵族关系密切,为避免祸害而成群从卢邑迁徙至燕秦各地,即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P><P>    2、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由于范阳乃“安史之乱”策源地,卢姓裔孙遭遇浩劫,四处逃散,主要分赴今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P><P>    3、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历经十年的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过程中,“世家大族”被作为打击对象。卢姓也不例外,卢姓裔孙纷纷避乱,向四邻迁徙,其中向赣、闽、粤等南方地区疏散者为数不少。甚至向海外扩散,大学士卢惠携家避难东渡到朝鲜,更名卢穗。卢穗的九个儿子就是韩国和朝鲜卢氏九大支系,至今已繁衍至四十多代,共三十多万人。</P><P>    4、金兵掳掠中原和江南地区。北宋时期,金兵侵略中原,对中原和江南大片地区实施掳掠。在动乱之中,卢姓族人纷纷四处逃难,其中以逃至今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为多。</P><P>    5、明代与清代内乱外侵。明末,江、浙、闽、粤四省的卢姓子孙为逃避战乱而四处奔走,有的散居内地,有的则赴海外谋生。清初,广东人卢齐登成为最早移居台湾的卢姓,此后,闽、粤卢氏不断有人入台。
另外,还有到外地生产劳动和经商、到外地做官和讲学、随军到外地定居、受贬谪遣或惧罪出走、入赘和隐居等原因而小批量移居。</P><P><b>三、郡望堂号</b></P><P>(一)郡望:</P><P>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古书《郡望百家姓》说:“卢氏望出范阳郡。”</P><P>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P><P>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P><P>    此外,还偶尔看到少数卢姓宗族用淮阳、弋阳、三原和顿兵等为郡望。</P><P>(二)堂号:</P><P>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卢姓后人即以专经堂为堂号。</P><P>    讲述堂:明代大理学家卢一诚,他著有《四书讲述》,此书行世以来,影响很大。卢姓子弟以讲述堂为堂号以纪念卢一诚。</P><P>    考礼堂:北魏时代范阳人卢辩,年少时聪颖勤学,知识广博,精通经书古籍,官至太学博士,著有注解大戴礼记等书。卢姓后人为纪念卢辩“考礼”的功绩,以考礼堂为堂号。</P><P>    得闲堂:缘起于卢孝标的《得闲堂集》。南宋,卢孝标为父守墓三年,事毕在山林中筑室居住,一边讲学一边著书立说。著有《玉溪文集》、《得闲堂集》等。</P><P>    抱经堂:清代学者卢文弓召  ,取号抱经,把自己的书斋称抱经堂,学术界称他抱经先生。</P><P>    显承堂:福建省漳州市天宝镇卢桥头村的卢姓宗祠的堂号就是“显承堂”。其意在于彰显先祖卢如金将军的功绩,激励后人继承与发扬先祖的拼搏精神。</P><P><b>四、历史名人</b></P><P>卢绾:汉高祖刘邦立国时期的功臣,被封为长安侯、燕王。
卢芳:在新莽末年,拥兵称帝,后归顺东汉,被封为代王,是卢氏惟一称帝的人。
卢植:汉末名士,被称为“海内大儒”。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卢承庆:博学多才,唐代高宗显庆四年擢升为宰相。
卢如金:唐代岭南行军先锋,作战十分勇猛,屡立战功。
卢斌:宋代河南开封人,历任十二州都巡检使、检校左仆射等职。
卢孝标:南宋时代的理学家。
卢挚:元代文学家。
卢镗:明代汝宁卫(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抗倭名将。
卢坤:清代爱国将领,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师和兵部尚书。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
卢戆章: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先驱者。
卢嘉锡:著名的科学家。
卢泰愚:韩国第六任总统。</P>
发表于 2006-5-25 1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这么厉害啊?连韩国总统都算进来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20 , Processed in 0.0757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