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7|回复: 6

[弓武樂舞之道] [灌水]乱弹 发表一下感慨 关于剑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6: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何时才能穿上自己国家美观的剑道服 拿起木剑 修习中国正宗的剑道啊啊………… 好象是遥不可及的事似的……  剑道服不知诸君可有好的方案?祭祀服那种不是很漂亮么 用那个不知如何…………
发表于 2006-7-1 21: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剑道可否介绍一二
发表于 2006-7-1 22: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有过剑道吧,只是这种形式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失去传承了……</P><P>有练剑的,但不称“道”?</P>
发表于 2006-7-1 23: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日本的剑道和忍术都源于中国三国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08: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剑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史籍中也开始出现关于剑术家的记载。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越王勾践,曾请了一个埋名隐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剑术家越女给他的士兵传授剑术。这个越女不仅剑术精通,而且还有一套理论。她说,剑术看起来似乎浅显而容易,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深邃而精妙,有门户的开合,阴阳的变化。用剑进行搏斗时,精神要充足,外表要沉稳,看上去安祥平和,像一个文静的少女,一经交手才知道凶狠如同恶虎。
  剑术不仅在春秋战国的战场上发挥着临阵杀敌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无论是临阵打仗,还是击剑娱乐,剑术的好坏都关系到格斗者的生死存亡,所以这是的剑术都是非常实用的实战技术,没有半点华而不实之处。在格斗时,往往先以假动作欺骗对方,等到对手开始动作,自己再动。不动则已,一动起来就急如闪电,这样虽然是后发制人,却往往抢在对手之前击中对手。
  收持兵器的舞蹈在秦末汉初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军队中的一种娱乐。公元前206年项羽的谋士范增为了除掉与项羽争天下的刘邦,在项羽招待刘邦的酒宴上,示意手下的战将项庄在席间刺杀刘邦。于是,项庄就以舞剑助兴名,持剑舞向刘邦,准备在舞剑中找机会行刺。这时,同情刘邦的另一楚军将领项伯见势不妙,借口一个人独舞不如双人对舞好看,也急忙拔出剑,跳入场中于项庄对舞起来,暗中用身体保护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作为成语流传下来。这说明在秦朝末年已经有了用兵器舞练的一些套路动作,这种套路不仅可以单人演练,也可以双人表演。出土的汉画像中,也可以看到以对打形式出现的各种较为复杂的武艺动作,如:弓步扎枪、跃步前刺、歇步架剑、弓步格挡等等。
  为了对付匈奴的骑兵,汉朝也发展起了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骑兵交战中以砍斫为主,很少有刺的动作。于是,环柄刀代替了剑,使得剑在战场上的使用价值大大下降。到了东汉末年,环柄刀几乎完全取代了剑,成为军中主要的短兵器。
  剑在战场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击剑的风气在社会上风行开来,人人喜欢击剑,喜欢佩带宝剑,剑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每人都在腰间挂一口宝剑。虽然从汉代起,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但是,当时的读书人却一点儿不像封建社会后期那些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大家都以能文善武而自豪,许多文人墨客与剑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祖上在赵地就是以传授剑术而驰名;东方朔15岁就学习击剑;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年轻时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击剑。汉武帝时,渤海郡博学多文的儒士隽不疑,应邀去见一个大官,看门人要他解下佩剑,隽不疑十分坚决地回答道,剑是君子用以自卫的武备,不能解。陈寿写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不少专门讲击剑方法的文章,据《汉书》记载,这样的文章有38篇,可惜后来都失传了。东汉末年,剑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击剑家,
  这些人游走四方,传授剑术。如在汉恒帝和汉灵帝年间(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阳城,一个叫王越的剑师就十分有名,教过不少徒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大的朝代,特别是在开国后的100多年里,万象更新。两晋南北朝时期那种萎靡不振的文弱风气被一扫而光,整个社会充满了蒸蒸日上、朝气勃勃的阳刚之气。唐代的文人们不但用笔来歌颂兵刀弓马的军旅生活,写出了大量的边塞诗篇,而且非常喜爱武艺,一手握笔,一手提剑。被誉为“诗仙”的李白,15岁就喜爱击剑,25岁仗剑远游,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36岁时还“学剑来山东”。他不仅剑术高明,而且善骑马,能射箭。
  唐代的民间武术在套路化、娱乐化的方向上又朝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突出地表现在剑术方面。唐代以前已经有了娱乐化的种种表现。到了唐代,持剑舞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友人宴饮时也舞剑助兴。 精通剑术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剑术家就是斐min(上曰下文,这个字我的全拼打不出来,剑一到他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斐min的剑术、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在唐代被人们称为“三绝”。斐min的剑术与实战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带有明显的娱乐化、艺术化特征,所以能够吸引数千人。
  剑术与艺术的进一步结合便是剑舞,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化的剑术套路表演。唐代的剑舞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大诗人杜甫看著名的公孙大娘的舞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50年后,在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时不禁回首当年,记忆犹新,写下了千古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使我们今天似乎还能看到公孙大娘的剑舞如雷霆震怒,蛟龙出水,观众惊讶失色的生动情景。
  公孙大娘的剑舞因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艺术化加工,自然与军事武艺完全不同,就是斐min的剑术也与实际的作战技术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后来紧紧扣住攻防格斗为主题发展起来的武术套路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唐代的套路武术还不成熟。但是武术,尤其是套路武术,需要极为丰富的动作素材,唐代舞蹈的高
  度发达,特别是武舞达到一个高峰,为后来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日本的剑道,则是在中国的剑舞发展起来之前传如日本的剑术。
  当时传入日本的剑术门派名为“双手剑派”,讲究实际的战斗效果,而不受当时社会风气所喜欢,是以只有沦落到他乡发展。
发表于 2006-7-2 0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乱弹 发表一下感慨 关于剑道

<P>不如我们现在重心发展一套剑道吧</P>
发表于 2006-7-5 1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P>剑道一词便来自于中国庄子。</P><P>日本的剑道,剑士服,在中国春秋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后来独尊儒术后这些论著和实践逐渐失传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7:52 , Processed in 0.1605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