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6|回复: 0

《故事与法》——话说午时三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9 14: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故事与法》我们要,讲一个“午时三刻”的故事,午时三刻,在很多古典小说里面,都是一个行刑的时刻,执行死刑的时候,叫午时三刻杀人时,比如说我们看,《水浒传》第四十回,宋江跟戴宗因为谋叛罪,被判处死刑,宋江是因为提写反诗,被确定为死罪,戴宗为了救宋江,伪造了蔡京蔡太师的批文,所以也被作为,谋叛罪定为死刑,然后这一天,两个人被拖出去执行死刑,小说里描写是这样的,说他们两个人,被押到十字街头等在那里,一直等到有人高喊一声,午时三刻到了,然后监斩官就喝一声,斩,刽子手就要上去动手,可是就在这个午时三刻,到了这一声喊里面,在十字街头围着的,围观群众里面,梁山好汉就跳出来劫法场,尤其是李逵,黑旋风李逵大吼一声,像半空中打个霹雳,然后抡起两把大板斧抬头砍去,一直杀到监斩官面前,把宋江给救了出来。 </P>
<P align=left>  在《水浒传》小说,另外一回里面,讲到玉麒麟卢俊义,因为被妻子跟管家陷害,作为勾(结)梁山泊匪贼,也被判处死刑,也是被拖到十字街头,也是在午时三刻到了,一声喊当中,拼命三郎石秀,从十字街头旁边的酒楼里,跳下来高喊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那个是吓唬人的,实际上就他一个,然后抡刀砍倒那个刽子手,抡刀砍倒旁边的卫兵,带着卢俊义就想逃走,除了明清小说以外,在元代杂剧里面,讲庞涓中剑马陵道,那个杂剧里面也提到说,庞涓陷害他的好朋友孙膑,然后要处死孙膑,也是在午时三刻行刑,结果被人搭救,孙膑被人搭救,另外一本很著名的小说,《西游记》里面,有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魏征梦斩泾河老龙,他在梦里面,在跟唐太宗下棋的时候,然后下着就睡着了,睡着之后,他的魂魄就奉玉帝之令,把泾河老龙给斩了,那个也是午时三刻,他在午时三刻的时候,做梦去斩了泾河老龙,所以午时三刻在小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小说里面,古典小说 古典戏曲里面,都提到是一个执行死刑的时候,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法律里面,没有规定过午时三刻,执行死刑这个说法。对执行死刑的时间,规定得最详细的,是唐朝的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每年从春分到秋分,这一段时间里面,原则上不能执行死刑,除了特别罪大恶极的可以以外,另外法律又设定了三个月,叫断屠月,这三个月里面,是禁止民间屠宰动物,这三个月就是,正月 五月 九月,都是农历的,这个也不能执行死刑,唐朝法律还规定,我们现在讲的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 谷雨,惊蜇 立秋,凡是在节气当天,也不能执行死刑,每个月的初一跟十五,十五是满月的时候,初一是没月亮的时候,这两天也不能执行死刑,而且每个月有一个叫断屠日,初二 初四 初八,十一 十二 十四,二十八 三十 这几天,还有(几天),大概一个月里面有十二天,这十二天也是指定,不能进行屠宰活动,同样也不能执行死刑,所以仔细算一下,唐朝能够执行死刑的天数,非常少,台湾的学者徐道邻,很早就算了,他说按照唐律的规定,一年能够执行死刑的天数,只有八十一天,而且这八十一天里面,还必须按照法律的严格规定,必须是天好 天晴的,如果是阴天 太阳没出来,也不能执行死刑,所以能够执行死刑的,如果完全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死刑的日子是很少,关于执行死刑的时间,也跟小说上说的不一样。 </P>
<P align=left>  唐朝的法律规定,如果要执行死刑,那个时间要从未时到申时,大概就相当于,现在下午一点钟,到下午五点钟之间,不是在正午的时候,明清的法律,以后历代的法律基本上,都沿袭了唐朝法律这个规定,只不过没有规定这么详细,在清朝人的笔记里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在晚上 在黄昏的时候,执行死刑的,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案子,我们讲一个奇怪的案子,这是一个梅州奇案,广东梅州的一个案子,清朝的法律这样规定,执行死刑的时候,监斩官必须是由正堂,就是这个地方的,第一把手来监斩,梅州那个时候的知州,就是它的第一把手正好不在,只有一个驻军长官,驻军长官(是)个守备,是当地的一个驻军长官,还有地方政府里面,只有个吏目,这个吏目是很小的官,相当于现在州的典狱长吧,管监狱的 管巡逻的,就是派出所所长之类的,这样一个官,品级很小的 ,是从九品,是九品官,最低的一级官了,那么这两个人,接到钉封文书以后,他就去跟这个军官商量,跟那个守备商量,他说怎么办,正官不在,钉封文书来了,现在这个执行死刑的犯人,是蔡阿三,是一个强奸杀人犯,这个确实是应该杀头的,两个人商量怎么办,那个守备讲,文官不在我武官还在,我武官的品级,跟文官是一样的,这个也确实这样,清朝的时候,地区驻军长官的品级,跟地方第一把手的品级,是一样的,但是尽管一样,法律明确规定,武官要听从文官,品级一样的情况下,仍旧是文官地位高于武官,有的时候(武官)甚至于,要向文官磕头的,要跪下来叩头的,那么现在这个武官讲,文官不在我来监斩,这两个人商量半天,等到商量好已经是下午了,然后这个地方没有刽子手,没有职业的刽子手,守备只好从部队里面,从他的驻军里面,抽了两个当兵的,临时来执行死刑,那么把死刑犯押出来,押出来以后拖到,也不是小说里面写的十字街头,拖到城郊外面一个河滩地上,荒凉得很,那个地方没有人的,这个时候 天已经快要黑了,那么这个武官监斩,他就斩了,(他说)斩讫报来,他叫动手,那个当兵的从来没有砍过人,喝了几杯黄酒,脑子昏昏沉沉,壮胆,但是酒喝得太多了,反而昏昏沉沉,那个罪犯跪在那里,他一刀上去,看到罪犯倒了,他就告斩讫,他就杀好了,照理说监斩官该上去看一看,这两个监斩官也怕,而且天也黑了,他说你看看清楚,脑袋砍下来没有,那个当兵的,自己砍了都不敢看,他说 ,砍下来了砍下来了,脑袋跟身体都差了一丈远了,还会活着吗,然后两个人就走了,第二天早晨想起来去收尸,因为蔡阿三是一个流窜犯,他本地没有亲属,没有人收尸,跑到那个刑场上一看,尸体不见了,这下急了,好不容易再去找,离开刑场几里远的地方,一个粪坑边上才抓到,昨天晚上那一刀,根本就没砍在他脖子上,砍在肩膀上,然后到了晚上他醒过来,这个罪犯就逃走了,好不容易才抓到,第二天把他抓到以后,再重新执行死刑把他砍死,从这个故事里面看来,实际生活当中,并没有一定是午时三刻的,午时三刻只是小说家的描写,反正它不是法律规定,是当时很多官员,喜欢在这个时候执行死刑。 </P>
<P align=left>  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呢?午时在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里面,我们中国传统是把,一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时大概相当于,现在十一点,到一点钟这个时候,三刻,刻是古代用滴漏来计时,拿一个水桶,灌满一桶水,下面打一个洞,让这个水一滴一滴地滴走,一个昼夜正好,把水全部滴空,在这个水桶上面,飘浮一只箭,这只箭就叫更箭,然后在这个桶上面,刻上一百个刻度,随着水面下降,那个箭所指的那个刻度,就是几刻 几刻,实际上是指的这个滴漏,它所指的那个时候,所以午时三刻,大概就是现在十二点,正午的时候,这个时刻一天当中日影最短,正午的时候,是我们的影子最短的时候,是太阳最当中的时候,影子最短 中国人就认为,那个是阳气最盛的时候,阳气最盛的时候,把这个罪犯砍了,那罪犯身上这股恶气,化成的鬼魂,因为这个恶气是阴气,就被太阳阳气压住,不敢出来害人,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习惯上采取午时三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鬼魂出来害人,出来对这个行刑者,跟监斩官不利,所以中国古代即使是法官,他也非常怕去监斩,监斩的时候,他要在阳气最盛的时候,执行死刑,怕这个鬼魂冒出来,怕这个恶气鬼魂冒出来,为什么要放在十字街头,也是这个道理,十字街头行刑,一方面可以威吓老百姓,十字街头是,老百姓来往最多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行刑,一方面的作用是威慑老百姓,让老百姓看到,这里有个死人 罪犯,大家以后不能轻易犯罪,作为一个坏的榜样,放在那里给大家看,这是一个原因,这是政治上的原因,还有一个是文化上的原因,十字街头人来人往,也是阳气最盛的地方,那个鬼魂出来以后,阴魂出来以后,就被这个阳气压住,不敢做坏事 不敢害人,鬼魂不可能在当场,就害那个监斩官跟那个刽子手,所以要放在十字路口。 </P>
<P align=left>  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没有宗教,很少有宗教色彩,但是在古代社会经济水平下面,实际上人还是非常迷信,清朝有一本书叫《公门要略》,专门讲衙门里面,各种各样事务的具体执行办法,这个里面就提到了古代法官,他在监斩的时候种种的禁忌,这一天要执行死刑了,法官就要穿红颜色的衣服,为什么呢,穿一件新猩红的大斗篷,为什么呢,就是红颜色是(代表)阳气的,让这个阴气鬼魂不敢侵袭他,这一天他批示监斩令,签名的时候,他也不是写名字的,他拿一个文件,执行死刑的文件,由当地的书吏,跪在下面托在那里,法官拿这支笔悬在上面,自己不动,自己动就变成自己签署的,他不动 笔放在那里,然后由捧着文件这个人,在这个罪犯的名字上面,给他去画,画一个勾,画一个勾就是表示执行死刑,这样一来即算签署了,但是他的手没有动,这个不是他主动签的,这支笔扔掉,以后就不能再用了,出去把这个罪犯,押到十字路口,等到午时三刻的时候砍了,砍了以后,这个县官能不能马上回家,不能回家,可能这个鬼魂跟在他后面,那怎么办呢,所以这个县官砍完了以后,第一件事情,要到城隍庙去烧香,为什么要到城隍庙去烧香,在中国民间迷信里面,民间宗教里面,城隍庙,城隍这个神是管全城的鬼的,专门管鬼魂的,所以对处死那个死鬼的鬼魂,跟到城隍庙去的话,就被城隍老爷收住了,不会再害人了,这个是跟着走,然后城隍庙出来还不能回家,还要转几个圈,不能够走直路,怕这个鬼魂认路跟着他,转几个圈回到衙门里面,回到衙门里面休息的时候,也不能够随便进去,他进去以后,全体衙役集中在,衙门的大堂下面,拿着这个水火棍,拿着各种各样的兵器,操练一番,这个在当时有个术语叫排衙,把这衙门里的晦气,鬼魂给它赶走,排衙把它们都排干净了,把这鬼魂都吓跑了,然后这个官老爷,才能进到自己房间去睡觉,否则的话他就觉得不安全,官老爷是这样,刽子手也是这样,执行死刑的刽子手也怕鬼,所以我们看,《水浒传》里面有的,《水浒传》里面讲,处死王庆的时候,刽子手喊起恶煞都来,恶煞,我们传说里面有个叫恶煞神,他在执行死刑砍脑袋的时候,他就喊恶煞都来,什么意思,就说让这个罪犯在死以前,这个鬼魂里面他所记得的,最后记得的那个词是恶煞,是恶煞来杀我,不是这个刽子手杀我,刽子手执行死刑的时候,一般也是穿红颜色的衣服,一方面为了防止血迹沾上去,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驱鬼,赶走鬼魂,而且刽子手执行完死刑以后,也是不敢回家的,把那件红衣服的行刑服脱了以后,人就要给他披红挂彩,到人多的地方,酒店里边去喝酒,然后到城隍庙烧香再回家,这个也是怕这个鬼魂跟在后面。 </P>
<P align=left>  大家都记得,很多观众都知道,《水浒传》里面有一个英雄,叫病关索杨雄,他就是一个刽子手,这个人物出场,就是他到郊外去,执行了死刑回来,一帮兄弟们认为,他执行死刑很漂亮,给他献上花红彩缎披在身上,然后热热闹闹地一起去喝酒,结果碰到一个流氓,要把这个红绸缎给他抢走,结果就打起来了,打起来旁边过路的,拼命三郎石秀就帮他打,这种风俗确实是存在的,中国的文化强调的是报应,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 时辰未到,每个人所做的行为,都要在他的后世,如果是马上发生的,这个就是叫现世报,现世报情况比较少,因为现世报,确实也不大容易找到,所以一般都是说后世,要么他的子孙身上,尤其在他的子孙身上,会报应出来,什么叫善事,什么叫恶事,中国古代强调的,夺人生命伤害人,因为中国古代文化认为,生命是崇高的,无缘无故夺人生命,或者有缘有故,但是你这个夺人生命,还不是那么义正辞严的情况下,你伤害别人,这个不仅是法律要处罚的,更严重的是要受到报应,要在你的后世,在你的后世子孙身上反映出来,你一辈子作孽做得太多,你后世的结果就会反映出来,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中国古代法律,它经常会强调鬼魂这个概念,所以在习惯上,希望能够让这个阴气,让这个罪犯身上的恶气,不要去骚扰人家。 </P>
<P align=left>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怕鬼神呢?在中国文化里面,法律层次比较低,文化层次最高的,三纲五常之类的所谓天理,下一步的就是,老百姓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都避免做这个事情,都要想出种种办法,来让自己不要受到鬼魂的缠弄,能够为自己以及他的后世,能够提供一个善报的机会,说起来大家不相信,中国古代法官,这个位置很多人不愿意做的,很多人不愿意做一辈子法官,就是怕受报应,清朝有一个法官,叫阿可敦,阿可敦的儿子叫阿贵,后来也当法官,当到清朝最高的法官就是刑部尚书,现在算起来可以,算是叫最高法院院长了,阿可敦先是当最高法院院长,也就是当刑部尚书,阿贵他的儿子刚刚只有20岁,中了举人,然后阿可敦有一次就问阿贵,他说你现在中了举人了,朝廷可能要让你去当官,假如像我一样,你去当法官的话,你怎么当,阿贵讲,他说我也不懂法律,阿可敦讲,我们这个国家制度,法官又不是,一定要谁才可以当的,人人都有可能当的,朝廷点到你去当,你能不去当吗,你想想看,如果你去当怎么办,阿贵讲,如果我去当法官的话,我这样做总行吧,一个人有十分罪,十分的罪,我给他十分刑罚,五分罪,我给他五分刑罚,一分罪,给他一分刑罚,罪刑相当,就跟我们现在讲的有点相近,这样大概没有问题吧,想不到他老爸听了以后大怒,拿起手(杖)来,霹雳啪啦就是一顿痛打,古代人讲老爸打儿子,儿子不能逃的,叫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老爸拿个门杠子打你,那你得走,因为要打死人的,手杖打打,你得跪在那里挨着,阿贵就在那里挨,然后就说,老爸息怒,你跟我讲清楚,到底我应该怎么做,然后把这个手杖一扔,你这个家伙,如果按照你这样做法官,将来要断子绝孙的,怎么断子绝孙呢,他说你想想看,一个人犯十分罪,你处罚他八分,那个人已经是痛苦不堪了,怎么可以用到十分呢,一个人有五分罪,你处他个三四分刑,也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分罪,你把他教育教育,不就完了吗,还要处罚他干什么,像你这样做就是作孽,中国古代讲那个作孽,你将来就要得到恶报,不报在你身上 也要报在,我们这一家的子孙身上,所以我们家要断子绝孙,都要从你开始,阿贵说 好,赶紧就领教,以后非常奇怪,阿贵后来在乾隆皇帝的时候,连续当了二十年年刑部尚书,当了二十年大法官,他在当刑部尚书的时候,就专门向他的下属讲这个故事,就是法律不要用到尽头,所以执行法律的行为,被认为仍旧是,有可能是一种恶行,伤阴德的行为,有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就没有执行刑罚,这表明我们国家,在午时三刻这样一个故事里面,反映出来法律的地位比较低下,那么这种观念,我们现在不能简单地,把它称之为叫迷信,没有道理 不科学,落后 腐朽,不能这样讲,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一直要强调,反映到我们现在,就叫又要合情,又要合法,又要合理,这种要求照理说,法律应该是最高的,所以我们,从午时三刻这个故事里面,可以折射出,我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当中,这样一个特色。好,本期《故事与法》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22:50 , Processed in 0.494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