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3>
<P>杭州汉服网友第三次读书会记行</P>
<P>当日参加者:</P>
<P ><FONT size=3>季惟齋及夫人、蒓客、流浪的喵喵及家屬(水常無形)、文嘉軒、風行水上、薔薇、勤奮(拜拜)、銀鑾、聖堯大帝及同學(帕瓦洛蒂)、胡楊、心之靜、惟齋學生及家長、梅莊莊主</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下午一点半左右,参加读书会的朋友们差不多在浙江省博物馆门口集齐了。于是就一起到旁边的西湖美术馆那边去。中国美院的<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惟斋" w:st="on">季惟斋</st1:PersonName>老师早已经携夫人在美术馆那边准备为大家做讲解了。这是<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第二次来给杭州汉服活动群的网友们讲国学的相关的课了。想起上次在植物园竹<st1:PersonName ProductID="林里季" w:st="on">林里季</st1:PersonName>老师和大家的精彩交流,不由得充满了期待。</P>
<P>西湖美术馆正在展出绍兴书法大家徐生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75-1964)</FONT>先生的作品,主要是书法,也有一些绘画作品。展馆的前言里介绍说他初学颜真卿,后宗北碑。书法风格生涩奇拙,冷峭幽深。</P>
<P><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前不久<st1:PersonName ProductID="和" w:st="on">和</st1:PersonName>夫人到关中游历了三秦故地回来,看起来精神颇佳,兴致甚高。和大家稍事寒暄后,就开始讲解了。</P>
<P>一开始<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就点明了为什么不先从博物馆那边讲起,而从书法展开始讲起的缘由。因为书法现在还活着,大家都还能时时在身边看到书法作品。而<st1:PersonName ProductID="徐生翁" w:st="on">徐生翁</st1:PersonName>先生也算是近现代人,他的及门弟子<st1:PersonName ProductID="沈定庵" w:st="on">沈定庵</st1:PersonName>先生刚刚在北京主办完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书法个展,几乎是现在公认的隶书第一家,离我们还很近;而博物馆里的东西,离我们很远了,如果大家对古人的生活,对文化器物没感觉,那对我们来说,基本是死物,从地底刨起来的,和大家个人日常生活无半点关联的死物。而博物馆里,这些死去的东西,只有当大家对传统文化有感觉后,能切近<st1:PersonName ProductID="祖" w:st="on">祖</st1:PersonName>先生活后,才能在大家灵性的映照下变成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生活。正如同石碑是死的,可是在徐生翁这样学习碑帖有成的书法家手上,就变成活的传统和艺术了。</P>
<P>讲到这里,<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继续发挥道,生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通过参悟生死,很多大哲学家,大艺术家都能得到提升。比如《神雕侠侣里》全真教王重阳就是在活死人墓里悟道的,禅宗的参禅也离不开生死这个大的公案。要能把传统文化中已经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东西,参成活生生的,别无他途,那只能是多读书,多学习书画等,促进对传统的领悟。用心灵的光彩照亮传统文化。</P>
<P>正式的赏析讲解是从类似<st1:PersonName ProductID="于徐生翁" w:st="on">于徐生翁</st1:PersonName>先生年谱的简介开始的。<st1:PersonName ProductID="徐生翁" w:st="on">徐生翁</st1:PersonName>先生生于光绪元年,<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介绍,正是书法史上由西泠八大家之一的邓石如等开创的碑学运动的高潮时期。北碑气脉健硕,<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还谈到周恩来总理的书法其实也是学北碑的,造诣相当之高,平和温润里有奇气,只是大家平时没注意而已。</P>
<P>简介里写道徐生翁十三岁时,用颜体在家里新添置的板桌上写铭记。季师感喟说,他尤记得小时候他家里头的家具上尚有祖父写的铭记。这是中国人重视历史传统的一种表现,也体现了一种对天地事物的一种珍爱的心理,还有一种郑而重之纳入家庭的温情在。</P>
<P>简介逐步看完,<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总结说,大家看看,简介里徐生翁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岁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3</FONT>岁,这一段时间基本没有发生事情。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一段时间是他刻苦用工,埋头练书法的时段。大家要善于从无字处读大文章。如果一个人的年谱天天都有事情发生,那这个人一定是俗务缠身,学问上的造诣肯定高不到那里去的。大家从简介里还可看出,<st1:PersonName ProductID="徐生翁" w:st="on">徐生翁</st1:PersonName>先生家境并不宽裕,不属于世家子第,可是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很重要一点,就是绍兴的文脉,说白点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气韵,从简介里可以看到徐生翁年轻时就和很多绍兴知名文人学者有过交往,如周季贶,褚宗元,李慈铭等前贤,受过这些师友的指点。所以大家要有乡土观念,注重乡土,为乡土贡献些力量。</P>
<P>简介看完,来到第一幅作品前,是一幅以隶意写的篆书对联,对联联语——“飞云连河汉,长日入夏秋”,徐写起来不像一般隶书的敦厚沉稳,里边有一种飞扬爽利、率性生野的味道。季师评价说,不一定写得非常的好,但是贵在有自家面目。第二副作品是一幅章草,季师说这是所有展品里他最喜欢的一件,是徐生翁壮年的作品,对一般人来说,粗粗的看,可能觉得不好看,但是这里边有真功力在。写草书最易有“四病”——浮,飘忽;躁,用笔不稳;乱,凌乱,章法不严谨;滑,用笔不够沉稳,这幅作品绝没有这四病,而是呈现出笔力沉郁刚健,章法严谨的极高造诣。<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后来还说,现代社会,其实很多人过日子,做学问,做工作,也容易犯这四病,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方能少犯这四病。</P>
<P>谈到徐生翁晚年创造的结体奇崛、生拙古辣类似小孩书法的徐童体的风格,季师说他个人不是太喜欢,但可贵在这是徐生翁的独家面目,喜欢与否见仁见智,但是独家的风格却是不可磨灭的。“夫植木于地,其花叶充荣者,末也;其根据盘互者,本也。比众人之知。且夫根据盘互不徒本也,且自封殖培养之始必得所以生之者,而后天地之气能生之。”这是徐生翁的一幅字,要开出自己的生面目,就要从枝叶处摸到自己的本,本不仅仅是根,要比根更深厚的,一个植物之所以为此植物的东西。找到了这个,也就找到了自己艺术的秉性,也就可以顺此开出自己的境界,开出自己的花叶来。这个本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而是自己通过艺术实践,不懈摸索,最后得来的一种明悟。</P>
<P>在参观徐生翁的作品中,季师对他的一些对联评价非常高,比如“建功树名自教不朽;镇躁归静渐几能贞”,上联是儒家的普通观点,下联“镇躁归静”化用的是老子的观点,“渐几能贞”化用的是《易经》,难得上下联对得如此工整。再如“餐胜如归聆善若始;本隐之显求易得难”,是在友人家里用餐后撰写得对联,意义深远隽永,耐人寻味。和生翁古朴得书法相得益彰。“矜名道不足,嗜善心无宁”,一味好名,那自然有损于求道,而一味得刻意追求善,也会弄得心无宁日,善最好是出自本心,自自然然。季师最近读佛,说单看下联,也可看作是菩萨的大慈悲。在参观完时,最后的一联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风流见称才华反没;语章易作逋峭难为”,季师评价是为人,为文的真体验。</P>
<P>此外徐生翁的画,虽不是当行本色,但是画中有他的特殊的书法味道在,一些小画也别有风味。季师提醒大家,尤其是要注重欣赏生翁所画的枯枝,枯枝的苍劲、荒野同生翁生涩奇拙,冷峭幽深的书法风格特别贴切,所以他画的枯枝也格外的精彩。连国画大<st1:PersonName ProductID="师黄宾虹" w:st="on">师黄宾虹</st1:PersonName>先生见了,也要叫声好。</P>
<P>欣赏完生翁的作品,大家又到美术馆三楼去欣赏了一下<st1:PersonName ProductID="黄宾虹" w:st="on">黄宾虹</st1:PersonName>先生所收藏的秦汉及巴蜀古印。风格高古浑朴,令人流连忘返。在此处,大家还试穿了一下几个网友带来的汉服:)</P>
<P>下面就到浙江省博物馆去参观越窑青瓷。我还在欣赏汉代的几件瓷器造型的遒劲有力,以及从中尤可看出的神巫色彩。季师已经对一件宋时的云纹罂赞不绝口了,过去一看,造型丰润的罂身上的云纹舒展大方,如悠悠然布满瓷器表面,让人有心随云飞之感。季师说这个瓷器犹有唐人韵味。再后来见到了传说中的秘色瓷,虽然只是聊聊几件瓷器及残片,但那种青中泛蓝的沉郁感觉直接让我想起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还有一件明代的青瓷,温润如玉,也让我一阵叹赏。季师说,我们大家不是专家,对瓷器也没有太多的研究,这也无所谓,最关键的是大家要能在看这些瓷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能够以敏感的心灵去切近古人的生活。</P>
<P>看完瓷器出来,时候不早了,大家就在博物馆的游廊上,吹着淡淡的风闲谈。季师说,大家着汉服,不要仅仅着于皮相,要了解汉服下的传统文化,要真正浸润这种文化,否则穿汉服就怎么也不对味。尤其是在国内的汉服断代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大家穿汉服有一种与生活的疏离感。可以看看古画,比如赵孟頫的人物画,了解古人气貌。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能领会传统文化的本,汉服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皮相,传统文化的根在儒道释三家。要了解此三家,读书是最根本的。季师说,读书之余不妨打坐。宋儒明儒所谓明心见性的功夫。读书可以开心见性,打坐有助于收敛精神,激发灵感。在了解传统之本的基础上再根据喜好延伸到建筑,艺术上去。</P>
<P>谈到服饰礼仪的复兴上面,季师认为日本,韩国都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不要一提起日本就一幅不共戴天的样子。日本所保留的很多传统文化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他们没断过代。比如日本的宫廷雅乐,就有唐人余意,格调高古。季师说在北京看过一场日人的能剧表演,也是非常高古,值得学习的。</P>
<P>谈到汉服,<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 w:st="on">季</st1:PersonName>老师还说他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汉服是韩国大宇集团前总裁自杀后,他的遗孀所穿的那套汉服,真正的漂亮。由此谈到古装的韩剧。季师认为国内古装剧和韩剧的一个很大的差别是,国内的演员缺乏穿古装的气质,直接导致了不伦不类的感觉。要演好古装剧,一定要贴近古人。季师提到黑择明拍古装的东西就是这样要求的,还讲了侯方域所写的一个轶事。两个名伶在比试唱一段宰相的唱词时,一个名伶在中场就退却了,认为技不如人。为了演好那个角色,她卖身到相府为婢,通过多年的观察。终于东山再起。</P>
<P>讲到此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来告知要闭馆了,于是大家意犹未尽的散场归家。</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花絮:</P>
<P>午饭后我和蔷薇顶着大太阳从浙大出发到浙江省博物馆参加读书会,乘车到西湖北山路新新饭店处下车。下车后惊讶的发现此处荷花尤开得很盛,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月末了,我原以为荷花大概都已经开谢了吧,没想到荷花开得这样得好。刚刚下过一阵暴雨放晴,大夏天的太阳显得格外的烈,一瞥之间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受也就格外的深。梅庄常说“莲花是得天地之气最全者”,信哉,斯言。从新新饭店站步行到博物馆,途经湖边的一座亭子,有一个很有风韵的女人(匆匆而过,辩不出年龄),在琴师的伴奏下,唱越剧。唱腔柔媚中不乏清越,亭子里很多的游人都听得入神。让暑气中行走的我们也不由得神气一爽,可惜不能留下来仔细聆听。</P>
<P>沿途湖光山色自不待说,迤逦到浙江省博物馆时,离约定时间还差一会。再游和银銮两位美女已经在那里了。银銮是初次来参加活动,是一位粉妆玉砌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个月小公主的妈妈,爽朗中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味道,笑起来格外有亲合力。一会儿水水,水无常形,文嘉轩等人都过来了。文嘉轩也是初次见面,虽然在网上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却没想到是一个斯斯文文的白面小胖子,灵气十足:)。水水和水无常形这对欢喜冤家以前就是打过交道的,这次水水一见我,就叉起腰来兴师讨伐我上次见面时本拟夜游西湖,后来却没找到船的罪。幸亏<st1:PersonName ProductID="季惟斋" w:st="on">季惟斋</st1:PersonName>老师已经早携夫人在博物馆旁边的西湖美术馆等大家了,我才得以逃脱。</P>
<P></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9 2:39: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