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5|回复: 3

[詩文丹青之道] [转帖]《唐宋名家词赏析》--冯延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6 19: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Title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50>《唐宋名家词赏析》--冯延巳</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20></TD></TR>
<T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作者:叶嘉莹    文章来源:国学参考网   </TD></TR>
<TR>
<TD>
<P>
<P><FONT size=5>下面我们要讲的另一位词人是冯延巳,先把他的二首《鹊踏枝》读一遍:</FONT></P>
<P><FONT size=5>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绞绡掩泪思量遍。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关于冯正中的号有两种说法:一说号延己,又一说号延巳,但据夏承焘先生考证以为当作延巳,所据乃佛典:「可中时,巳时,正中时,午时。」古时以十二地支代表二十四个小时,巳时是在午时前的一个时辰,九至十一点是巳时,十一至十三点是午时,所以延巳则恰好到午时,而午时是正中之时,他名正中,所以号延巳。我自己的习惯也叫他延巳,因为他还有一个号叫延嗣,与延巳声音相同。可知其号延巳的可能性相当大。</FONT></P>
<P><FONT size=5>任何一位作者都可能写出大半与一般作品相近似的作品,也往往能写出来最能代表他自己特色的一类作品。温飞卿的代表作是他的十四首《菩萨蛮》。韦庄的代表作也是《菩萨蛮》,不过那些直抒胸臆的小词同样也能代表韦庄的特色。至于冯延巳的词,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鹊踏枝》别名《蝶恋花》,北宋初年的作者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中有许多首《蝶恋花》,冯正中的《鹊踏枝》跟晏、欧的《蝶恋花》有许多在他们的词集中是互见的,唐圭璋先生写有《宋词互见考》,对这些互见的词的归属问题颇有研究。这种互见的现象之所以产生,乃因三人之作风有相似之处,不过他们也各有其特色。关于冯正中的词,后人有许多评论,晚清词人王鹏运刊刻了冯正中的词集——《阳春集》,前面有词人冯煦写的序文,因为是同姓,冯煦非常推尊冯正中,常称“吾家正中翁”,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既增强了南唐词风的影响,又为大晏、欧阳开启创作之途径,将冯正中树为中国词学发展史转折期的代表性作者。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冯煦的话并非溢美之辞,冯正中确是为词之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道路的重要作者。他何以显得如此之重要?我们把他和已经讲过的两位作者比较来看,温飞卿词本身的境界是不具个性的艳歌,尽管他有非常精美的物象,尽管他与美人芳草的传统有暗合之处,可以引起我们很多美感的联想,但却缺少主观的抒写,不易给读者直接的感动。韦庄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观的抒情诗,“其中有人,呼之欲出”,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最真切、最深刻的感情的抒写,这是韦庄的成就。然而,韦庄的抒情诗与艳歌相对尽管是一种进步,但他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事都是分明的,因此也就有了他的局限,他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他所写的悲哀愁苦,都往往被一时、一地所限。而人类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感情像韦庄所写是为某一件事情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感情则是长存不去的。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他说我的春恨,在荷叶生时萌生,在荷叶枯时成熟,只要身体存在一天这种感情也就存在一天,就像那江头的流水源源不断。李商隐又有诗说:“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潺湲”二字不仅是说流水潺潺不竭,而且是水流之声,是缠绵婉转哀怨的声音,它的经久就如同那不断的、不消失的、不停止的、长存永在的感情。你一定会分辨出,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短暂的、片刻之间的,是由某一件事情引起的哀愁,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由他内心所涌现的长存永在的怅惘哀伤。冯正中与温飞卿、韦端已不同,他兼有飞卿的不受拘限和端已的直接感发。飞卿的词给人联想但不给人直接感动,端已的词虽是以直接叙写给人感动,但却有拘限的,是因某一件事而产生的感动。而冯正中的词则既有直接感发的力量,而又没有事件的拘限,所以我以为冯正中的词所写的不是感情的事件,而是富有深厚感发力量的感情境界。最能代表他这一特色的就是这十四首《鹊踏枝》,历代词评家每评这十四首小词,他们的看法都很相近,冯煦评为“郁伊怆怳”,王鹏运评为“郁伊惝怳”,张尔田评为“幽咽惝恍”。“惝恍”二字是不大十分清楚、不大十分明白的意思,是说不能明言、不可确指。“郁伊”是沉绵郁结的意思,“幽咽”是一种被压抑的、非常沉痛的悲哀,所以冯正中所写的是一种不可明言,不可确指,非常沉郁悲哀的感情,是这样一种感情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5>我们现在就来讲他的一首《鹊踏枝》:</FONT></P>
<P><FONT size=5>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我们上次讲韦庄的词,说陈廷焯对韦词的评语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冯正中的词也是沉绵郁结,但与韦庄又有什么不同呢?下边我们就要细加分析了。首先要讲的是冯词的感情境界和韦词的感情事件不同,其次讲传达叙写的方式有何不同。先从第一点来看,韦庄的词:“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事件说得很清楚,是两人之间的分别。“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无处觅。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写得非常诚挚,感情的事件也很分明。而冯正中的开头一句是“谁道闲情抛弃久”,什么是“闲情”,就是最难摆脱的,是说你一清闲下来就会涌现在心头的那一种情思。魏文帝曹丕有一首四言诗《善歌行》,其中有几句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高山之上必有崖石,树林之中必有树枝,我心中的哀伤忧愁却不知来自何方,而且我这种感情也无法向人诉说。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事件而哀愁,你就可以分明的向别人诉说,可是有一种哀愁是连你都不能说明的,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这是所谓闲情。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情绪,一种是暂时的,一种是永恒的,所以我说韦庄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冯正中所写的是感情的境界。下面再来看传达方式上的不同。“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说我曾经致力于抛弃闲情,冯正中的词,如按西洋的悲剧精神来说,他是晚唐词人最富悲剧精神的人物。悲剧的精神有两点特色,一是要奋斗挣扎的努力,二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冯正中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境界,而且还带有奋斗挣扎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温、韦、冯词时,各选了他们一句词来代表其特色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和泪”是一种悲哀,“和泪试严妆”是说冯正中的词中对自己的感情有一种固执,有一种操守。“试”是努力尝试,是在和泪的悲哀之中也要保持严妆的美丽,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身无悔的精神正是正中词的特色。“严妆”是要对镜梳妆的,正中词中对他自己的奋斗、挣扎,对他自己的固执操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而有一份反省自觉,是心甘情愿的做这一选择的。不管是对学问、对事业、对感情,如果遇到一次失败就不再干下去,那真是缺乏悲剧精神,屡次经过挫折,屡次努力站起来而终于成功,固然最好,即使最后跌倒了不能再起来,也仍然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这首词开端所写的“谁道闲情抛弃久”,“闲情抛弃久”,是说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挣扎努力,要将那间情抛弃,而加上“谁道”二字,用反问句表示这竟未能做到,使“闲情抛弃久”的奋斗化为乌有。下面再继之以“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到”二字的口吻非常重要,只是一年的春天到来吗?只是今年的春天到来吗?不只是一年,不只是今年,而是每年,他所写的不是某一年的偶发事件,而是长久存在的一种情意。“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所写的完全是自己盘旋郁结的感情的姿态。“闲情”二字值得注意,它没有具体的情事,是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一种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情绪,由“闲情”说到“抛弃”,是一种挣扎的努力,是一种带有反省的挣扎的努力,是我在与自己的闲情奋斗抗争,所以说要将闲情抛弃。我们可以用韦庄的一句词做说明,韦庄词的“不忍把伊书迹”,是说我不能忍受、负荷这种相思怀念的感情,因为一旦看到她的墨迹,那相思怀念的感情就会把我压倒。韦庄所写的是确指的“伊人”,而冯正中所写的是抛弃不掉的那一份闲情,是他不能负担得了的那一份闲情中的痛苦和悲哀“闲情抛弃久”,是说他经过了长久的努力去抛弃闲情,然而他又在此句开端用了“谁道”二字,又完全把“闲情”打回来了。“谁道”者是没有料到之词,我以为已经把闲情抛弃了,谁想到我竟没有把闲情完全抛弃,这里有多层的转折,是经过挣扎而无法摆脱的感情。冯正中再下面写得更是盘旋郁结,“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是每到春天都有这样的惆怅,“闲情”是没有确指的,“惆怅”也是没有确指的。所谓“惆怅”者,我以为就是一种好像若有所追求,又若有所失落,是你精神的彷徨追寻而无所依托的感觉。冯正中所写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正是说他心中有一种无法具体言说的感觉,不是悲哀,不是忧愁,不是为某一个人,某一事件,而是经常处于这样一种若有所失落、若有所追寻的怅惘之中。这正是他感情的状态。下面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王国维一再强调“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我们若只看外表,就只会看到他消极的内容,故而得考查其所传达的精神境界。花前为什么要病酒,可以分成几层来体会他的意思。李商隐的两句诗说:“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花与月是大自然的美好事物,酒与人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纵然大自然有花有月,本来圆满,但因为既无酒又无人,却是缺陷,就因为这圆满与缺陷的对比,使本来圆满的也变成缺陷了。应该与什么人一起欣赏这花与月,李白的诗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与酒是美好的,然而“独酌无相亲”却是人世的遗憾和悲哀,李白要挣扎起来,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与词人的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就因为他们各自对人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李商隐沉没于悲哀之中,而李白虽有悲哀寂寞的一面,却又有飞扬腾跃的一面。杜甫也写过两句诗说:“竹叶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指酒,有花必要有酒来酬答,就是说必须用美酒来表示对花的喜悦和爱护之意,这是为什么有花必须有酒的原因。为什么有花有酒而非得到“病酒”的程度?杜甫的《曲江二首》有句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一片花飞减却春”,一般人的感觉迟钝,要看到很多花都落了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而杜甫却只从一片花瓣的飘落便意识到了春天不再完美,那是对春天何等真挚的爱情,何等严格的要求,仅是看到春光的渐减,就有此感觉,又怎么能有心面对那风飘万点的落红。最后,杜甫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的对句推进感情,一般人写对句感情是平行的,而杜甫的这一对句是渐进的。“经眼”是形容花期之短暂,如过眼烟云。“欲尽”则言残红,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到“欲尽”的残红,是美好生命的消亡,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过程。看得不多、看得不久,故谓“且看”,“且”是姑且、暂且,是对花开花落的无可奈何,无法忍受这种美好的爱情,也无法忍受这凋零的深重悲哀,所以我才要喝酒,“伤多”是说已经沉醉,“厌”是厌拒推辞,你不要说酒已经喝得很多了而加以推辞,因为有对“经眼”之花那么深挚的爱惜,有对“欲尽”之花那么深重的悲哀,所以杜甫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正是为什么要在花前醉酒的缘故。我之所以讲这样多首诗,是因为很难说明为什么冯正中要“日日花前常病酒”,正是对花这种美好生命的珍重爱惜,和对这种无常生命的哀惋,使这两种复杂感情的无可奈何于此达到极点。“不辞镜里朱颜瘦”,“朱颜瘦”是人之生命在这种感伤之中的消损,“镜里”则带有明显的自我觉悟,“不辞”则要坚定的将感情投入其中而不逃避,是明知要殉身消损也要努力为之。这是冯正中的感情的境界,而不是感情的事件,它没有人物、时间、地点,感情缠绵郁结而不知其何所指,所以有人评他的词是“郁伊怆怳”、“幽咽惝怳”、“郁伊”、“幽咽”是说他这样的缠绵郁结,“怆怳”、“惝怳”是说他的感情的不可确指,只是一片迷茫的悲哀怅惘。可以说他前半首完全是在以赋笔直接叙写感情的境界,不是一样使人感动吗?何必一定得用比兴呢?特别强调比兴不一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赋的叙写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有的诗尽管完全用比兴,却也不能避免用赋笔来叙写,感发的力量都需从叙述的口吻、文字的结合之中传达出来。可是冯正中并没有完全停止在赋笔,下半首的开端是很妙的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上半首全写情,至此才有一句完全写景的句子。有人评说陶渊明的诗,说他没有一句是完全写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难道不是写景吗?但陶渊明写的又何曾是景。他虽然也写了篱下的菊花,南山的飞鸟。但是“此中有真意”,实在才是他要写的东西。所以过去的批评家说陶诗中的“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我们要说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根本就是以他的感情、思想取胜的作者,陶渊明所要写的原就是他心灵意念的活动,自然不会只是单纯的写景,真正的抒情诗就是如此,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是情语。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也曾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不得已者。”他所谓“不得已”,也是指内心中的一种感动。冯正中这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惆怅的增长,闲情的难弃都与此有关。而后面的“新愁年年有”也正由此而来,“河畔青芜堤上柳”即是引起新愁的感发因素,而这也是有悠久的传统的。古诗《饮马长城窟》:“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是因为看见河畔的青草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怀念。唐人的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因为看见陌头的杨柳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思念。“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是说我的新愁随着那河畔的青草与堤上的杨柳一样年年长起来。然而冯正中又没有简单的把忧愁的增加和青芜杨柳的生长等同起来,他没有用肯定的话来说,而是用了一个反问句:“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为问”、“何事”四个字与前面的“谁道闲情抛弃久”一句的口气连贯下来,代表着他持久的反省和挣扎,更见其“闲情”、“惆怅”、“新愁”之无法断绝,之不能自已,但却又不能明白指出何人何事,这正表现了冯正中的特色,使你读了他的作品只觉得那么一大片缠绵郁结的感情将你笼罩住,但却又完全不能指说。结尾两句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表面上没有写感情的一个字,只是客观的把一个感情背景呈现在你面前,没有再提“闲情”、“惆怅”、“新愁”,而只说“独立小桥”,“桥”是供人通行的,给人过路的,不是可以居住的,不是可以停留的,桥上四无遮避,寒风四袭,那你为什么要立在桥头上不走,而且是“独立”,他独立了多久?是一直独立到“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新升起的月亮到了树林的梢头,所有的行人都归家之后。清人黄仲则写有“为谁风露立中宵”的诗句,“风满袖”也就是立于风露之中,黄仲则还有两句诗“小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也是一种难以解脱的孤独寒冷的景况。现在我们要讲什么是“新月”,上次讲韦庄的“残月出门时”,对“残月”有两种解释,即低沉和残缺的月亮。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新月”则是入夜后新升起来的,而且是没有残缺的,将圆未圆的月。这两种情况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凡是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凡是黄昏时最先看到的月亮一定是新的月牙。这首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二句全不写感情,而每一个环境的景象之中都暗示了他的孤独、寒冷和寂寞。他前面所写的“闲情”、“惆怅”、“新愁”都凝聚在这两句之中了,而且是无可排解的。所以他才久久的伫立于桥头之上,任凭寒风吹满双袖,直到月亮升起,行人归尽。</FONT></P></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6 19:54: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9: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冯煦曾在《阳春集序》中这样评论冯正中,说是:</FONT></P><P><FONT size=5>翁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词,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三台令》《归国谣》、《蝶恋花》(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FONT></P><P><FONT size=5>又云:</FONT></P><P><FONT size=5>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主既昧本图,汶暗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FONT></P><P><FONT size=5>冯煦还说冯正中的词是“上翼二主,下启晏欧”。以前我们曾提到词集《花间集》,而南唐的作者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已的作品均不在其中,王国维认为其所以没有收入的原因,是因为南唐作者的作品和《花间集》中作品的风格不同。他的这一论断是错误的。龙榆生先生在编《唐宋名家词选》时就曾提出来说《花间集》之所以没有收入南唐词人的作品,并不是因为风格不同,而是因为时代和道里(地域)不相及。总之,我以为南唐作者与《花间集》作者的不同在于:南唐作者的词作更富于诗人兴发感动的质素。一般说起来,《花间集》所写的闺阁园亭、男女相思是比较落实的,而南唐中主、后主和正中的词则更富有诗意,更能以感情触引你的感发,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点,也是词史之一大演进。王国维曾经说过:“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又曾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还曾举冯延已的词句“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认为有诗人“忧世”之心。凡此种种,都是读词时的一种感发。李后主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感发的力量都是直接的、强烈的,冯正中的感情也是如此,但他的感情的姿态与中主、后主是不同的。总之,南唐词的特色,就在于能够带着直接的兴发感动的力量造成一种意境,这种特色是词的一大演进,这种质素影响到北宋初年的大晏和欧阳,正因为如此,所以冯煦才说正中的词是“上翼二主,下启晏欧”,他们三人的风格有相近似的地方,词也多有互见,但实际上,他们词的风格也是有差别的,晏殊常表现有一种圆融的哲理的观照,欧阳修的词则富于遣玩的意兴,他们都不像冯延巳一直沉溺在感情的盘旋郁结之中,而是时有飞扬之致。冯正中的词之所以写得“郁伊怆怳”,是与其本身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就每个人而言,外在的环境和遭遇,并不是每个人可以选择和掌握的,但是每个人对环境遭遇的反应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古今的诗人、词人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就是因为当他们在遭到忧苦患难的恶运时所取的面对忧患的态度不同。苏东坡所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就是李太白之所以为李太白。个人的遭遇是不可避兔的,而所采取的态度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冯正中的词是自己的内在天性与外在遭遇的结合,他的遭遇有注定不幸的一面,我们以前就讲到过冯正中的词表现了悲剧的感情和精神,他有一种挣扎坚持固执的感情和精神,他本身的经历也是一个悲剧性的过程,他一生下来就与一个偏安的弱小的国家结下了不可分离的命运。冯正中是广陵人,他的父亲冯令頵在南唐烈祖李升时曾官至吏部尚书,因为这个关系,当正中二十余岁时,“以白衣见烈祖”,烈祖欣赏他“有才学,多伎艺,辨说纵横”,便以白衣起家为秘书郎,与李璟(后来的南唐中主)交游,李璟比冯正中小十几岁,李璟初封吴王,又改封齐王,冯正中一直在其府中为掌书记,因此和李璟有了极密切的关系。南唐偏安江南,在五代十国纷争的战乱中,不发愤图强的话,只能是坐待消亡。在夏承焘先生所编的《唐宋词人年谱》中曾讲到这些历史背景。由于对政局的看法不一,南唐一直存在著党争,当时主战派曾经发动过伐闽、伐楚两次战争。本来在烈祖李升时就有过对战争的争议,中主李璟即位后,冯正中就做了宰相。正中的异母弟冯延鲁急于邀功升官,正中曾经劝阻他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追求仕进,但冯延鲁不听,结果由冯延鲁指挥的伐闽战争失败,冯正中被牵涉罢相,出任抚州节度使,抚州治在今江西临川附近六县之地(晏、欧的作风之所以与冯正中相似,除去某些条件的相近似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冯正中任抚州节度使达三年之久,晏、欧二人都是江西人,而且晏殊恰好还又是临川人,冯正中当时作的歌词一定有所流传,晏殊的传记就曾记载他特别喜爱冯正中的词,而欧阳修的年辈又是晏殊的门下,所以晏、欧的词都受到冯正中的影响。)后来冯正中服母丧去职,复出后又做了宰相。本来在冯正中任抚州节度使时,南唐曾又发动伐楚战争,最初曾一度获胜,而后来由于处理不当和战将的背叛遭到失败,丢失了获胜时占得的楚国疆土,冯正中第二次被罢相。南唐对外的两次战争既然都以失败告终,于是自然便一步一步的更走向了败亡的道路。冯正中临终前的几年,南唐已经丢掉了自己的国号,而尊奉了后周。所以冯正中是亲眼看到了南唐从开国到消亡的全过程的。这正是冯煦所说的“周师南侵,国势岌岌……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冯正中自认为是有才干可以扭转乾坤的,却不能不忍受这国家日渐消亡的剧痛,而他内心之中这种巨大的负荷,又因为朝廷上敌对党人的诽谤而更加沉重。我们不必去深究冯正中的词是否有心要写寄托,我们更不必指实他的每一首词是写的什么具体事件,只是说一个心情中有如此沉重复杂的负担的人,自然有这种沉郁的不能表达的一份感情,所以说“翁俯仰身世,所怀万端”、“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正因为他无法摆脱和南唐这种根深蒂固的关系,心中有万种感情,所以“缪悠其词”,缪悠是恍惚的、不可明言的、沉郁而不能自达的,“若显若晦”,他的词表面上看并不难懂,好像是显,可你要实指,却什么也指实不到,所以又是“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这与我前面说的好像是有冲突,因为我曾说他所用的都是赋笔,不过我也曾说明过比兴有几层意思,一是作法上的比兴,二是指作品在表面一层意思之外还有暗示的另一层意思,冯正中的词就是常能引起读者有另一层意思之联想的,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他的词有“比兴”的喻托之意。香港的一位学者饶宗颐写有《人间词话平议》,他对冯正中的几首主要的《鹊踏枝》词都曾做过评说,认为“不辞镜里朱颜瘦”一句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又以为“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是“进退亦忧之义”,更以为“独立小桥”二句,是“岂当群飞刺天之时而能自保其贞固,其初罢相后之作乎?”还有另一首“惊残好梦”,饶氏以为“似悔讨闽兵败之役”,又以为“谁把钿筝移玉柱”,是“叹旋转乾坤之无人矣。”总之,饶先生按当时的政治背景给这些词都分别加了按语。饶先生对“不辞镜里朱颜瘦”一句所提出的“具见开济老臣怀抱”的说法,是结合了冯正中与南唐王朝的密切关系而言的。什么叫“开济”,那是杜甫咏诸葛亮的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是开国,“济”是挽救危亡,是从国家的开始奠基直至眼看着国家危亡要去挽救,一个人和国家结合了这样密切的关系,自然会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为挽救国家而殉身无悔的感情,也就是我以前所提到的在冯正中身上所存在的悲剧精神,尽管南唐的国势是无法挽救的,但作为一个老臣又怎么能不尽力挽救呢。我们并不是要将他的词一定比附什么事实,而是说把他的性格和身世结合起来看会有这样复杂的感情。近代学者张雨田《曼陀罗寱词序》也曾说:“正中身仕偏朝,知时不可为,所为《蝶恋花》诸阕,幽咽惝恍,如醉如迷,此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为作也。”饶宗颐还说过:“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这些评语都是极能掌握冯词特色的有见之言。最后我想附带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谁道闲情抛弃久“这首词也见于欧阳修的词集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有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首词是冯正中的作品,因为他所表达的缠绵郁结的感情是和冯正中的感情相同,而与欧阳修的风格不十分近似的。像刚才所举的张惠言、饶宗颐、张雨田诸人就都认为这首《鹊踏枝》是冯正中的作品。<!--msnavigation--></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下面我们要讲的另一首《鹊踏枝》则是没有出现在其他人词集中的,绝对是冯正中的作品:</FONT></P><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琛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P> </P></FONT></P><P><FONT size=5>我有时讲得特别详细,是因为词这种体式毕竟有其特殊之处,它和诗有所不同,因为诗一般都有题目,说明得很清楚,而且内容方面广,有多种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可是词一般都写伤春怨别,内容都差不多,其间的分别是微妙的,不容易辨别的。试拿这首词来讲,他说“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表面看来这根本不用讲,都是明白的字句,而且跟别人的诗词也有相近似的地方,“梅落繁枝千万片”和杜甫的《曲江二首》的“风飘万点正愁人”颇为相近,“学雪随风转”和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也颇为相近,第一句同是写花飘千万片的零落,第二句同是写落花之如雪,然而在传达情感的质量和姿态上却实在有很大不同。先看这首词第一句“梅落繁枝千万片”,“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花,“落”是花的凋零飘飞,但他不只是说梅落,而是说所有枝头上繁茂的梅花都零落了,“梅落”是一般的写法,加上“繁枝”则是深化的写法,是言其凋零的数量之众,所以他又写飘落的花瓣是“千万片”。冯正中的词沉郁的感情份量是沉重和深厚的,“犹自多情”,“多情”二字用得好,“犹自”二字则使其好上加好了,这都是正中词盘旋沉郁的地方。梅花已经凋谢而不甘心零落,就在飞下来的时候还是这样多情,这正是冯正中性格的表现,他“日日花前常病酒”都“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到他零落之时都不肯放弃的感情,所以我们不管他写的是什么,无论是“病酒”还是“落梅”,都传达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感情的态度,不管爱的是国家,还是事业、学问,总之是一种执著的鞠躬尽瘁的精神,这是冯正中词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到了千万片零落时尚“犹自多情”,这还不够,他说是“学雪随风转”,是在那零落飞下的瞬间也要显现出美丽的姿态,要学那雪花轻盈的在空中回旋起舞,“学雪随风转”,按照修辞学来说是拟人化,其实花是没有感情,没有思想,没有主见,它无所谓学与不学,说它有学的意思,是把它看作有人格、有思想、有主观意志的,所以它才去“学”。然而说梅花学习是一种拟比的写法,却仍非这首词的最妙之处,它的妙处在于他传达的一份感情,所以李后主“砌下落梅如雪乱”也是写的落梅的众多,而冯正中的“学雪随风转”则具体表现了“犹自多情”四个字蕴含的面对无情之陨落所不甘丧失的美好的姿质。这三句全从落梅写起,其间没有一件写人事,但却传达了人之感受,后面才写到了人事,是“昨夜笙歌容易散”,笙歌离得很远了吗?是十年,抑或二十年,都不是。苏轼有悼亡诗云:“十年生死两茫茫”,因为是十年生死的隔绝,有十年的长久。而现在冯正中所写的不是十年的长久,而就是昨夜的笙歌,仅有一夜之隔也如同十年一样,只要一件事件过去了,就一去不返永不再回,无常的消失都是短暂的,即便是昨夜的笙歌也长逝永没了,这才是可怕的不可挽回的事情。对于消逝的哀伤和惋惜,冯正中就用这么平常的几个字深刻的表现出来了,晏小山有两句词说:“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那人生美好的往事如春天的一场梦,秋空的一朵云,匆匆的消失了。所以冯正中接着写的是“酒醒添得愁无限”,今日酒醒之后便增添了许多哀愁,因为昨日的笙歌已经完全无存了。晏小山的一首词:“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同是酒醒之后什么也不存在了。然而晏小山的这首词跟冯正中的词又有一点不同,晏小山上半阕写得很好,而下半阕则把这种惆怅的感情指实了。往事消失,酒醒之后惟有那高锁的楼台,低垂的帘幕,他那梦中的往事是什么?他说是“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词很美,但却落到了对一个现实形象的怀念之中。冯正中词与晏小山词不同,和韦端已词也不同,就是因为他不做这样落实的叙写,而且这两句词与前面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繁花之易落与笙歌之易散相互衬映,便产生了兴发感动的作用,就变成了一种感情的基本姿态,因为他说“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写的不是简单的人事,而是以落梅拟人化的感情表现出他对待人生用情的基本形态。“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则将这种执著缠绵的态度提升起来,达到了更高层次,使“昨夜笙歌”现实的人事和“梅落繁枝”这花的形象都有了象喻的意味,那欢乐和美好的事情都这般的无情和短暂,也就不是仅指昨夜笙歌和繁枝落梅了,而是有了除此之外更深更广的意蕴了。词人和诗人本身并不一定有这样的觉悟,但这却是诗词的微妙之处,作诗写词是自己都做不得主张的事情,冯正中所以写出这样深刻的词来,也是他自己的性格身世和南唐的国势种种历史及环境因素结合而产生的结果,就冯正中自己而言,他的身世和经历本身是一件非常痛苦和不幸的事,然而有许多最美好的东西却都是在不幸和痛苦中成全的,只要一个人有美好的品质,在挫折失败之中都可以磨炼出光彩。我要说明的是冯正中是从磨难的不幸中加深着对人生的体认,也深化着自己的作品的。下半阕的开端“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我在讲上首《鹊踏枝》的“河畔青芜堤上柳”时不是说他写景兼有比兴之意么,我也曾经举了有人批评陶渊明的诗“凡是景语,皆是情语”,可见凡是内心非常敏锐,有深厚感情的人,他对自然界景物的感受一定有深刻、悠远的意味,冯正中的“楼上春山寒四面”就是有“深意”的。第一是“楼上”,第二是“春山”,第三是“寒”,不仅是寒,而且是来自四面之寒,每一个字都在起着作用。“楼上”是不平凡的地方,王国维在讲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便是“昨夜西风局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人常常“登高作赋”,是登高远望之时心中更有深远的怀思之情。他在楼上看到的是“春山寒四面”,楼上本已是高处不胜寒了,更何况春寒料峭,四面的春山都散发出逼人的寒意,站在楼上久久凝望,而四围入目者尽是寒冷的春山,则作者的身心无不在孤寂凄寒的包围之中了。《古诗十九首》有句云:“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古诗十九首》的每一首都带著深远的感兴和丰富的含意,诗人为什么要去写这又高又长、连绵不断的城墙,就因为他被这一份分离隔绝的感觉所触动。诗人如此写,尽管他对自己何以如此写没有清楚的理智的认识,却在感受上有着敏感。冯正中写词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南唐中主李璟就曾问过他:“‘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微妙的是这些诗人词人把这些短暂感情的触动写了下来,而且还触动着千百年以后的读者,这便是中国诗歌之妙处。欧阳修的一首词写道:“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他说我看见平原的草地的尽头处是春山,而我所怀念的行人则还远在春山之外。中国的诗人词人之所以养成这么敏锐的感受,古人的那些诗话词话之所以能掌握前人那些精华的最微妙的感觉,就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熟悉的感受和联想。正因为有此联想,冯正中写“楼上春山”也正是由于在楼上凝望之时被春山所阻隔,凝望是第一层感觉,春山的隔阻是第二层感觉,先有望远之情才有春山之隔。冯正中说“楼上春山寒四面”,不是偶然的,是他对人生的一贯态度,上一首词里他写有“独立小桥风满袖”的句子,同样孤独地抵御著四面吹来的寒风,而且在寒冷中,冯正中从来不逃避,所以他又写道:“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表现了他在高楼上凝望之久。“征鸿”在讲温词时我们讲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也引过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排成人字飞行,而且可以传书,代表了多种相思怀念的感情,而且“征”字给人漂泊已久的感觉。词人满怀希望的久久瞻望,所有的征鸿都飞过去了,没有一只停留下来,此时冯正中所要传达的感受便与温飞卿所写的“过尽千帆皆不是”一样,其心中的怅惘哀伤可以想像。现在我们得注意这首词的层次,当他说“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把景色写得这样清楚的时候,应该是白天,那“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从昨夜笙歌到今朝的酒醒该不是很晚的时候,可是当他说“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那已经是日落之时,这里于暗中交待出他在楼上伫立凝望的时间之久。到了黄昏,“苍然暮色,自远而至”,有一首题名为李白的小词写道:“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暮色笼罩,到处都烟霭迷蒙,一切都模糊不清了。“烟深浅”三字写暮景,描述出远浓近浅,暮霭迷蒙的画面,从而使一种如醉如迷的感情溢于言表。至于这种能促使词人在楼上久久凝望而不愿意离去的感情之源,则正是结尾二句的“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一晌”二字,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泽》解释为“指示时间之辞,有指多时者,有指暂时者”,引秦少游《满路花》词之“未知安否,一晌无消息”,乃是“许久”之意,又引冯正中“一晌凭栏”,以为是“霎时”之意。我不同意他对冯正中这一首词中的“一晌”的解释,如果说“短暂”之意,晏殊的“一晌年光有限身”是说短暂的年华和有限的人生,这个“一晌”可能是短暂的意思。还有李后主的“一晌贪欢”也该是短暂之意。可是冯正中的“一晌凭栏人不见”之“一晌”绝不是短暂的意思,从“梅落繁枝千万片”写起,到“楼上春山寒四面”的凝望,一直到“过尽征鸿”,这是多么长久的时间,多么长久的凝望,多么长久的伫立,怎么会是“霎时”的意思呢?所以我不同意张相将冯正中这“一晌凭栏”之“一晌”解释为“霎时”之意,这不是我一定要这样讲,而是冯正中的词本身表现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是无法抹煞的。我长久的等待却没有见到我所怀念的那个人,不过冯正中所写的并不是确实的人物,这里虽有一个“人”字出现了,但他所说的这个人是谁呢?韦庄词中的人可以让我们猜测到“红楼别夜”的美人,或者是被王建召入宫中的姬妾,而冯正中的妙处则是尽管他说出“人”来,却可能仍不是实指的人,而是他心中一份长存永在的相思怀念的感情,他所思念的是什么?以前有人批评《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一首,说这首诗中传达的感情是“空中送情,知向谁是”,他有一份感情,他希望这份感情有一个投注和收获,但是不可得,他一直为一种惆怅之情所控制,他不是说“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吗,所以他说的这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实指。他所盼望的人在宇宙天地之间是否实有,我们不需要知道。总之,他是有一种期待怀思怅惘的感情,这种感情正是使他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远近之溟漠中凭栏久望的缘故。最末句“鲛绡掩泪思量遍”,“绡”是丝织品中最薄、最柔细、最透明的品种,传说中海里有一种鲛人,一半像鱼,一半像人,它可以织出五色的丝织品来,是为“鲛绡”。吴文英有词云:“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抒鲛绡和泪织”,中国古代诗人说到“鲛绡”时有一种共同的感受,我们先要说纺织,女子的纺织代表着一种非常纤细绵密的感情,所以鲛人的纺织本身就有一种多情的意味在里面,而鲛人的传说更有一点动人之处,那就是它不仅能纺织出五彩的鲛绡,鲛人还可以滴泪化作粒粒美丽的珍珠。词人们写“鲛绡”时就是带着这么多背景和联想写出来的。我们现在才能体会到冯正中的“鲛绡掩泪”所传达出来的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因为“鲛绡”二字包含有这么多情的传说,而他就是用那个会泣泪成珠的鲛人所织的绡巾来擦拭着他的泪痕,他为什么用“掩泪”而不用“拭泪”呢?“掩”、“拭”二字都为仄声,平仄并不违背词的格律,因为“拭”字写得比较落实,擦干了就完了,而“掩”字是女子一种缓慢多情温柔持久的姿态。“鲛绡掩泪思量遍”,是尽管我所期待的人一直没有出现,但我的思量却是无尽无休的,这正体现了冯正中缠绵郁结的感情特色的本质,我们不需要把它比附南唐的政治,更不需要把它比附什么现实的本事,这仅是表现了作者所特具的一种感情的本质,而冯正中之所以具有这种本质,正是由于他本身的性格和后天的遭遇两方面所合成的。</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在晚唐五代词人的作品中,我最喜欢冯正中的词,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讲得太多,现在要掌握时间来讲他的另外一种风格。我曾提到过冯煦对冯正中的“上翼二主,下启晏欧”的批评,“上翼二主”,到讲李后主时再加以归纳,而“下启晏欧”这方面的风格则需现在加以阐释。词这种体式之所以能用这样微篇小物来传达深微幽远的心灵感情的境界,这种最好的品质是在冯正中手中完成并影响及于后世的。温飞卿有他的特色,可是不脱离艳歌的体式,韦端已将艳歌转变为抒情诗,然而却有人物和情事的局限,所写的只是感情的事件,而冯正中所写的却是一种感情的意境,这种作风影响到北宋初年的作者,特别重要的是晏殊和欧阳修二家。他们三人各有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冯正中本身的两种不同的风格正影响了晏欧两人风格的不同,所以有人认为是“晏同叔得其后,欧阳永叔得其深”,其实,晏同叔不仅得到了冯正中“后”的一面,他于此之外还另有开拓,同样的,欧阳永叔也不仅是得到了“深”的一面,他于“深”之外另有自己的拓展。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冯正中的哪些词为“后”,哪些词是“深”。过去我们所讲的两首《鹊踏枝》是属于冯正中的“深”的一面的作品,那种缠绵固执深厚的情意我们应该已有所体认了。而代表冯正中“后”的一面的,我们将选他的两首《抛球乐》来讲。什么叫做“后”?“后”者是不仅是外貌形体的美,而是一种精神姿态活泼伶俐的另外一种美,是属于才智的有吸引力的美。现在看第一首《抛球乐》:</FONT></P><P><FONT size=5>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FONT></P><P><FONT size=5>现在你可以知道何为“后”,何为“深”了,冯正中所写的那两首《鹊踏枝》词,从第一句开始的“谁道闲情抛弃久”,就是盘旋郁结千回百转的感情,而“梅落繁枝千万片”又是多么沉痛的哀悼,这正是冯正中的“深”的一面,而你看他的这一首《抛球乐》词却风姿潇洒,自有轻灵俊美之姿,而于飘逸洒脱之中又不失沉重深厚。大晏得到这轻灵俊美的一面,而沉重深厚的一面则较之稍逊。“逐胜归来雨未晴”,不但轻灵,而且清淡,清淡之中又含沉痛。什么叫“逐胜”?游山玩水叫访胜,看到一个风景点说它有胜景,欣赏美好的东西叫胜赏,可知“胜”是最美好的东西,“逐胜”指的是于万紫千红春光明媚之时,宝马香车大家竞相出去游春之事。但冯正中所写出的情事却实在并不只是游春逐胜之事而已。冯正中常写欢乐之中反衬的寂寞,既如前面所讲过的《鹊踏枝》词“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还有冯正中一首《采桑子》词的“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他写了“笙歌”、“寻芳”,他也写了“悲凉”、“断肠”和无限的哀愁,这就正是王国维所提出的冯正中词的“和泪试严妆”的特色。而从他这首“逐胜”写起的小词,也同样有感情的沉郁盘旋,“逐胜归来雨未晴”,可见他是参与了那万紫千红的宝马香车的逐胜的,而“雨未晴”者则是天上仍下着雨没有放晴,可见他刚才的逐胜是雨中出游,为什么下雨还要去游春?辛稼轩的词曾说:“未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你如果一定要等风和日丽才出去,而人生有几天是风和日丽的,所以即使是在阴雨连绵的时候也要出去,才能看到最好的东西。赏花是如此,做人做学问也是如此的,所以雨中逐胜就有了一种混合的情感。“雨未晴”,“未晴”是有时的希望,表明这种雨是春天的细雨,是“沾衣不湿杏花雨”的那种特有的江南春雨。“楼前风重草烟轻”,风渐渐大了,那轻萦于草上的如烟的雾气缓缓的飘动着,这是对自然景物很细微的分辨,而在将晴未晴之间,烟在似有若无之中。冯正中这首词写得“似醉如迷”,很善于表现迷茫的景色。“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真使人想要问他“干卿何事”,可是他之所以写出来,就正因为“楼前风重草烟轻”对他有所触动,柳永的词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草色烟光”与柳永有何相干?“风重草烟轻”和冯正中有何相干?而诗人和词人之所以为诗人和词人,就正因为他们对各种事物比别人多一份敏感。特别要注意冯正中的这种感受产生于“逐胜”归来之后,就是在经历了那种胜赏的香车宝马的场合之后,面对“楼前风重草烟轻”这种迷蒙的景色才会有这种怅惘迷离的感受,这是相互结合起来的,而不是不相干的。下面的“谷莺语软花边过”,谷莺是出谷的黄莺,词人听到的是新春黄莺鸟最初的鸣叫,“语软”者是流利婉转的意思,韦庄曾有“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的词句。黄莺的鸣声常引起人们的一份感情,每一声啼鸣似乎都有情感和意义,所以是“语”。“花边过”是说这流利婉转的黄莺叫声来自花丛之中。“水调声长醉里听”,“水调”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歌曲的调子,北宋初年的词人张先写过“水调数声持酒听”的句子,可见这种歌曲的调子是很动人的,所以他说“水调声长”是那种绵远的悠扬的水调的歌声,“醉里听”是说他一边听这优美的歌曲,一边还在饮酒,而且在微醺的沉醉之中就觉得自己的感受更深了,更能陶醉在所接触的事物之中了,“醉里听”的“醉”不单是酒醉,同时也醉于水调的歌声。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歌声,作者不禁“款举金觥劝”,“款”字很好,杜甫的两句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那“款款”二字是非常优美的姿态,“款举”是缓缓地举起来。“金觥”珍贵美好的酒杯。他说我要慢慢地举起那美好的酒樽劝一个人饮酒,可“谁是当筵最有情”,这杯酒应该呈献给谁,谁是今日酒席之间最能懂得美好幽微的感情并且真正能理解我的情意的人,这正是因为他被上述的景色环境呼唤起来一种绵远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无处投注的缘故。我们不必深究他是否在席间真正遇到或是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总之冯正中所写的是一种感情被触引之后的一种想要投注的感动,这应该也是属于一种感情的意境。能在小词中写出这种意境,这是冯正中词的特色,也是词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进展,是词这种韵文形式何以有了深远意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词之言长”。至于冯正中对于晏、欧之影响,我们以前曾提出说晏同叔得其后,欧阳永叔得其深,我们以为冯正中的两首《鹊踏枝》可以作为他“深”的一面的代表作,《抛球乐》一首则可以作为“后”的一面的代表作,这两类词,《鹊踏枝》之“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是完全以写情为主的,是以情之深挚、缠绵、郁结感动人,《抛球乐》的“逐胜归来雨未晴”这首小词以写景为主,能把眼前的景色写得这样有情致,是以那一份敏锐的感受、幽微的情思感动人的。</FONT></P><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现在我们再讲冯正中的一首《长命女》:</FONT></P><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P> </P></FONT></P><P><FONT size=5>我们以前说过韦庄的词是“其中有人,呼之欲出”,他写男女间的感情是那样真切劲直,而冯正中这首词也同样是写得这般的真切劲直,我现在要简单的指出这其间有一点点的分别是不同的。韦庄所写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那是个别的事件。但是冯正中的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即使他写了爱情,其口吻这样的真切这样的劲直,中间也仍然保持有一份象喻的意味,是一种感情的境界,而不只是单纯的情事,《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写离别中的男女之间的感情。韦庄所写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也是离别的感情。柳永所写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离别的感情。同是写离别之情,韦庄、柳永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有特定的人物、时间、地点,而《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是离别的感情的基形,是人间共有的离别之悲哀的共同形态。中国诗中写离别的感情,常是写个别事件的离别,有的时候写两人爱恋的感情,也是写的个别事件的感情。可是冯正中这首词所写的虽然表面看起来这样的真切劲直,但他所写的却实在也是一种感情的基形,是人类最美好的祝愿,可以带给读者一种象偷。古人有云:“愁苦之词易工,欢娱之词难好”,能写出人间最完美的境界的作品,在中国词中并不多见。而正中这首词所写的正是一种最美好的祝愿,首句“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春日”,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宴”是饮宴,是在生活之中最快乐的事件,仅此三字就写出了人间岂不该有这样完满美好的情事,不只是男女之间,不只是个人之间的感情,而是应该希望在整个人类都实现这样完美的境界。“绿酒一杯歌一遍”,每斟一杯酒就唱一遍歌,这是人世间何等惬意的事情,而且他所说的“歌一遍”,正像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样,是在反覆的唱,突出他的每杯酒每首歌都饱含着美好的祝愿。祝愿什么?“一愿郎君千岁”,是对方的永远美好;“二愿妾身长健”,是自己的永远美好,都以精炼基本的辞句写最主要的感情,这还不算,“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天地之间,不管你追求的是什么理想、什么主义、什么信仰、什么事业、什么学问,都应该有这种真挚要好的感情和圆满的祝愿。我们以前讲过韦庄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小词也同样的深挚,也是殉情无悔,但词末说:“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表现出对结局是否圆满美好并无把握和信心不足,只是纵使失败,对这种追求也不后悔,所以她先说出了坏的可能性。可是冯正中是“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这种完整的对人生美好的祝愿和渴望,具有如此丰富的象喻之性质和强烈深挚的感情的词,在中国词中是极为少见的。</FONT></P><P 94.5pt; mso-char-indent-count: 9.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5>(本文是叶教授在大陆讲学的记录,由缪元朗、安易两位先生整埋。)</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3:56 , Processed in 0.0688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