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Title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50>《唐宋名家词赏析》--冯延巳</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20></TD></TR>
<TR align=middle>
<TD colSpan=2>作者:叶嘉莹 文章来源:国学参考网 </TD></TR>
<TR>
<TD>
<P>
<P><FONT size=5>下面我们要讲的另一位词人是冯延巳,先把他的二首《鹊踏枝》读一遍:</FONT></P>
<P><FONT size=5>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绞绡掩泪思量遍。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关于冯正中的号有两种说法:一说号延己,又一说号延巳,但据夏承焘先生考证以为当作延巳,所据乃佛典:「可中时,巳时,正中时,午时。」古时以十二地支代表二十四个小时,巳时是在午时前的一个时辰,九至十一点是巳时,十一至十三点是午时,所以延巳则恰好到午时,而午时是正中之时,他名正中,所以号延巳。我自己的习惯也叫他延巳,因为他还有一个号叫延嗣,与延巳声音相同。可知其号延巳的可能性相当大。</FONT></P>
<P><FONT size=5>任何一位作者都可能写出大半与一般作品相近似的作品,也往往能写出来最能代表他自己特色的一类作品。温飞卿的代表作是他的十四首《菩萨蛮》。韦庄的代表作也是《菩萨蛮》,不过那些直抒胸臆的小词同样也能代表韦庄的特色。至于冯延巳的词,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鹊踏枝》别名《蝶恋花》,北宋初年的作者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中有许多首《蝶恋花》,冯正中的《鹊踏枝》跟晏、欧的《蝶恋花》有许多在他们的词集中是互见的,唐圭璋先生写有《宋词互见考》,对这些互见的词的归属问题颇有研究。这种互见的现象之所以产生,乃因三人之作风有相似之处,不过他们也各有其特色。关于冯正中的词,后人有许多评论,晚清词人王鹏运刊刻了冯正中的词集——《阳春集》,前面有词人冯煦写的序文,因为是同姓,冯煦非常推尊冯正中,常称“吾家正中翁”,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既增强了南唐词风的影响,又为大晏、欧阳开启创作之途径,将冯正中树为中国词学发展史转折期的代表性作者。说他“上翼二主,下启晏欧”。冯煦的话并非溢美之辞,冯正中确是为词之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道路的重要作者。他何以显得如此之重要?我们把他和已经讲过的两位作者比较来看,温飞卿词本身的境界是不具个性的艳歌,尽管他有非常精美的物象,尽管他与美人芳草的传统有暗合之处,可以引起我们很多美感的联想,但却缺少主观的抒写,不易给读者直接的感动。韦庄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主观的抒情诗,“其中有人,呼之欲出”,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最真切、最深刻的感情的抒写,这是韦庄的成就。然而,韦庄的抒情诗与艳歌相对尽管是一种进步,但他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事都是分明的,因此也就有了他的局限,他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他所写的悲哀愁苦,都往往被一时、一地所限。而人类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感情像韦庄所写是为某一件事情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感情则是长存不去的。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他说我的春恨,在荷叶生时萌生,在荷叶枯时成熟,只要身体存在一天这种感情也就存在一天,就像那江头的流水源源不断。李商隐又有诗说:“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潺湲”二字不仅是说流水潺潺不竭,而且是水流之声,是缠绵婉转哀怨的声音,它的经久就如同那不断的、不消失的、不停止的、长存永在的感情。你一定会分辨出,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短暂的、片刻之间的,是由某一件事情引起的哀愁,有的人写的哀愁是由他内心所涌现的长存永在的怅惘哀伤。冯正中与温飞卿、韦端已不同,他兼有飞卿的不受拘限和端已的直接感发。飞卿的词给人联想但不给人直接感动,端已的词虽是以直接叙写给人感动,但却有拘限的,是因某一件事而产生的感动。而冯正中的词则既有直接感发的力量,而又没有事件的拘限,所以我以为冯正中的词所写的不是感情的事件,而是富有深厚感发力量的感情境界。最能代表他这一特色的就是这十四首《鹊踏枝》,历代词评家每评这十四首小词,他们的看法都很相近,冯煦评为“郁伊怆怳”,王鹏运评为“郁伊惝怳”,张尔田评为“幽咽惝恍”。“惝恍”二字是不大十分清楚、不大十分明白的意思,是说不能明言、不可确指。“郁伊”是沉绵郁结的意思,“幽咽”是一种被压抑的、非常沉痛的悲哀,所以冯正中所写的是一种不可明言,不可确指,非常沉郁悲哀的感情,是这样一种感情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5>我们现在就来讲他的一首《鹊踏枝》:</FONT></P>
<P><FONT size=5>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FONT>
<P><FONT size=5>我们上次讲韦庄的词,说陈廷焯对韦词的评语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冯正中的词也是沉绵郁结,但与韦庄又有什么不同呢?下边我们就要细加分析了。首先要讲的是冯词的感情境界和韦词的感情事件不同,其次讲传达叙写的方式有何不同。先从第一点来看,韦庄的词:“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事件说得很清楚,是两人之间的分别。“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无处觅。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写得非常诚挚,感情的事件也很分明。而冯正中的开头一句是“谁道闲情抛弃久”,什么是“闲情”,就是最难摆脱的,是说你一清闲下来就会涌现在心头的那一种情思。魏文帝曹丕有一首四言诗《善歌行》,其中有几句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高山之上必有崖石,树林之中必有树枝,我心中的哀伤忧愁却不知来自何方,而且我这种感情也无法向人诉说。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事件而哀愁,你就可以分明的向别人诉说,可是有一种哀愁是连你都不能说明的,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这是所谓闲情。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情绪,一种是暂时的,一种是永恒的,所以我说韦庄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冯正中所写的是感情的境界。下面再来看传达方式上的不同。“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说我曾经致力于抛弃闲情,冯正中的词,如按西洋的悲剧精神来说,他是晚唐词人最富悲剧精神的人物。悲剧的精神有两点特色,一是要奋斗挣扎的努力,二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冯正中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境界,而且还带有奋斗挣扎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温、韦、冯词时,各选了他们一句词来代表其特色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和泪”是一种悲哀,“和泪试严妆”是说冯正中的词中对自己的感情有一种固执,有一种操守。“试”是努力尝试,是在和泪的悲哀之中也要保持严妆的美丽,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身无悔的精神正是正中词的特色。“严妆”是要对镜梳妆的,正中词中对他自己的奋斗、挣扎,对他自己的固执操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故而有一份反省自觉,是心甘情愿的做这一选择的。不管是对学问、对事业、对感情,如果遇到一次失败就不再干下去,那真是缺乏悲剧精神,屡次经过挫折,屡次努力站起来而终于成功,固然最好,即使最后跌倒了不能再起来,也仍然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这首词开端所写的“谁道闲情抛弃久”,“闲情抛弃久”,是说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挣扎努力,要将那间情抛弃,而加上“谁道”二字,用反问句表示这竟未能做到,使“闲情抛弃久”的奋斗化为乌有。下面再继之以“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到”二字的口吻非常重要,只是一年的春天到来吗?只是今年的春天到来吗?不只是一年,不只是今年,而是每年,他所写的不是某一年的偶发事件,而是长久存在的一种情意。“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他所写的完全是自己盘旋郁结的感情的姿态。“闲情”二字值得注意,它没有具体的情事,是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的一种闲来就会涌上心头的情绪,由“闲情”说到“抛弃”,是一种挣扎的努力,是一种带有反省的挣扎的努力,是我在与自己的闲情奋斗抗争,所以说要将闲情抛弃。我们可以用韦庄的一句词做说明,韦庄词的“不忍把伊书迹”,是说我不能忍受、负荷这种相思怀念的感情,因为一旦看到她的墨迹,那相思怀念的感情就会把我压倒。韦庄所写的是确指的“伊人”,而冯正中所写的是抛弃不掉的那一份闲情,是他不能负担得了的那一份闲情中的痛苦和悲哀“闲情抛弃久”,是说他经过了长久的努力去抛弃闲情,然而他又在此句开端用了“谁道”二字,又完全把“闲情”打回来了。“谁道”者是没有料到之词,我以为已经把闲情抛弃了,谁想到我竟没有把闲情完全抛弃,这里有多层的转折,是经过挣扎而无法摆脱的感情。冯正中再下面写得更是盘旋郁结,“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是每到春天都有这样的惆怅,“闲情”是没有确指的,“惆怅”也是没有确指的。所谓“惆怅”者,我以为就是一种好像若有所追求,又若有所失落,是你精神的彷徨追寻而无所依托的感觉。冯正中所写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正是说他心中有一种无法具体言说的感觉,不是悲哀,不是忧愁,不是为某一个人,某一事件,而是经常处于这样一种若有所失落、若有所追寻的怅惘之中。这正是他感情的状态。下面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王国维一再强调“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我们若只看外表,就只会看到他消极的内容,故而得考查其所传达的精神境界。花前为什么要病酒,可以分成几层来体会他的意思。李商隐的两句诗说:“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花与月是大自然的美好事物,酒与人是人世间的美好事物。纵然大自然有花有月,本来圆满,但因为既无酒又无人,却是缺陷,就因为这圆满与缺陷的对比,使本来圆满的也变成缺陷了。应该与什么人一起欣赏这花与月,李白的诗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与酒是美好的,然而“独酌无相亲”却是人世的遗憾和悲哀,李白要挣扎起来,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与词人的作品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就因为他们各自对人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李商隐沉没于悲哀之中,而李白虽有悲哀寂寞的一面,却又有飞扬腾跃的一面。杜甫也写过两句诗说:“竹叶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指酒,有花必要有酒来酬答,就是说必须用美酒来表示对花的喜悦和爱护之意,这是为什么有花必须有酒的原因。为什么有花有酒而非得到“病酒”的程度?杜甫的《曲江二首》有句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一片花飞减却春”,一般人的感觉迟钝,要看到很多花都落了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而杜甫却只从一片花瓣的飘落便意识到了春天不再完美,那是对春天何等真挚的爱情,何等严格的要求,仅是看到春光的渐减,就有此感觉,又怎么能有心面对那风飘万点的落红。最后,杜甫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的对句推进感情,一般人写对句感情是平行的,而杜甫的这一对句是渐进的。“经眼”是形容花期之短暂,如过眼烟云。“欲尽”则言残红,从“一片花飞”、“风飘万点”到“欲尽”的残红,是美好生命的消亡,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过程。看得不多、看得不久,故谓“且看”,“且”是姑且、暂且,是对花开花落的无可奈何,无法忍受这种美好的爱情,也无法忍受这凋零的深重悲哀,所以我才要喝酒,“伤多”是说已经沉醉,“厌”是厌拒推辞,你不要说酒已经喝得很多了而加以推辞,因为有对“经眼”之花那么深挚的爱惜,有对“欲尽”之花那么深重的悲哀,所以杜甫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正是为什么要在花前醉酒的缘故。我之所以讲这样多首诗,是因为很难说明为什么冯正中要“日日花前常病酒”,正是对花这种美好生命的珍重爱惜,和对这种无常生命的哀惋,使这两种复杂感情的无可奈何于此达到极点。“不辞镜里朱颜瘦”,“朱颜瘦”是人之生命在这种感伤之中的消损,“镜里”则带有明显的自我觉悟,“不辞”则要坚定的将感情投入其中而不逃避,是明知要殉身消损也要努力为之。这是冯正中的感情的境界,而不是感情的事件,它没有人物、时间、地点,感情缠绵郁结而不知其何所指,所以有人评他的词是“郁伊怆怳”、“幽咽惝怳”、“郁伊”、“幽咽”是说他这样的缠绵郁结,“怆怳”、“惝怳”是说他的感情的不可确指,只是一片迷茫的悲哀怅惘。可以说他前半首完全是在以赋笔直接叙写感情的境界,不是一样使人感动吗?何必一定得用比兴呢?特别强调比兴不一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赋的叙写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有的诗尽管完全用比兴,却也不能避免用赋笔来叙写,感发的力量都需从叙述的口吻、文字的结合之中传达出来。可是冯正中并没有完全停止在赋笔,下半首的开端是很妙的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上半首全写情,至此才有一句完全写景的句子。有人评说陶渊明的诗,说他没有一句是完全写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难道不是写景吗?但陶渊明写的又何曾是景。他虽然也写了篱下的菊花,南山的飞鸟。但是“此中有真意”,实在才是他要写的东西。所以过去的批评家说陶诗中的“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我们要说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根本就是以他的感情、思想取胜的作者,陶渊明所要写的原就是他心灵意念的活动,自然不会只是单纯的写景,真正的抒情诗就是如此,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是情语。晚清著名的词评家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也曾云:“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不得已者。”他所谓“不得已”,也是指内心中的一种感动。冯正中这一句“河畔青芜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启下,意兼比兴的,使上、下阕的过渡在若断若续之间,上半阕所写的难以抛弃的“闲情”及还依旧的“惆怅”都在这七个字之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萋萋芳草再加上千丝万缕的柳条,惆怅的增长也正如此之纷杂。贺铸的词曾说:“欲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惆怅的增长,闲情的难弃都与此有关。而后面的“新愁年年有”也正由此而来,“河畔青芜堤上柳”即是引起新愁的感发因素,而这也是有悠久的传统的。古诗《饮马长城窟》:“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是因为看见河畔的青草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怀念。唐人的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因为看见陌头的杨柳引起来她对远人的思念。“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是说我的新愁随着那河畔的青草与堤上的杨柳一样年年长起来。然而冯正中又没有简单的把忧愁的增加和青芜杨柳的生长等同起来,他没有用肯定的话来说,而是用了一个反问句:“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为问”、“何事”四个字与前面的“谁道闲情抛弃久”一句的口气连贯下来,代表着他持久的反省和挣扎,更见其“闲情”、“惆怅”、“新愁”之无法断绝,之不能自已,但却又不能明白指出何人何事,这正表现了冯正中的特色,使你读了他的作品只觉得那么一大片缠绵郁结的感情将你笼罩住,但却又完全不能指说。结尾两句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表面上没有写感情的一个字,只是客观的把一个感情背景呈现在你面前,没有再提“闲情”、“惆怅”、“新愁”,而只说“独立小桥”,“桥”是供人通行的,给人过路的,不是可以居住的,不是可以停留的,桥上四无遮避,寒风四袭,那你为什么要立在桥头上不走,而且是“独立”,他独立了多久?是一直独立到“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新升起的月亮到了树林的梢头,所有的行人都归家之后。清人黄仲则写有“为谁风露立中宵”的诗句,“风满袖”也就是立于风露之中,黄仲则还有两句诗“小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也是一种难以解脱的孤独寒冷的景况。现在我们要讲什么是“新月”,上次讲韦庄的“残月出门时”,对“残月”有两种解释,即低沉和残缺的月亮。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新月”则是入夜后新升起来的,而且是没有残缺的,将圆未圆的月。这两种情况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凡是早晨西沉的月必是残缺的月,而凡是黄昏时最先看到的月亮一定是新的月牙。这首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二句全不写感情,而每一个环境的景象之中都暗示了他的孤独、寒冷和寂寞。他前面所写的“闲情”、“惆怅”、“新愁”都凝聚在这两句之中了,而且是无可排解的。所以他才久久的伫立于桥头之上,任凭寒风吹满双袖,直到月亮升起,行人归尽。</FONT></P></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6 19:54: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