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15日</CHSDATE>,《南方周末》刊登了廖保平老师《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的文章,其中写道:“最近,汉服运动可谓轰轰烈烈,借汉服以复兴传统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些人对汉服表现出的狂热让我惊讶,让我意识到,汉服背后藏着一个密码,解读这个密码或许可以解读现在一些人的文化心理。” </P>
<P>恰好,一些人对汉服表现出的刻薄也令人惊讶,我亦想以此为线,就复兴汉服的问题与廖老师进行商榷。</P>
<P><B>是文化暴力吗?</B>
<P>
<P>廖老师就汉服问题撰写过许多文章,基本上都拜读过,老师对汉服的认知有一个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令人欣慰。廖老师说:“用历史的眼光看文化,用开放的心态看独特性,用和平的方式来接纳别人,这是全球化下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汉服的复兴实在没有必要搞成文化暴力,火药味十足。”这我十分认同,因为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有了大汉雄风、大唐气度。单拿服饰来说,华夏衣冠历经千年嬗变,仍一脉相承,到明代可说集前代服饰之大成,曳撒、比甲这些异族款式,也完整的保留下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善于扬弃的民族,用一颗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自身以及外来文化,所以中国曾经令万国来朝。无论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还是欧洲国家,他们的祖先都曾自发来学习中华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有着一种迷人的特质,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P>今天,有一些年轻人想要重拾自己的传统服饰,他们热爱着美丽的汉服,因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理由:“汉服有一种含蓄内敛、深沉高贵之美”“汉服的设计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如此美丽的衣衫本不该在屠刀下消亡”……等等等等。这是个体现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我们的周遭上演着好莱坞的灾难片也上演着凄婉的昆曲,我们的耳朵里可以装进“重金属”的嘈杂,也可以装进“小夜曲”的悠扬,我们的宇航员飞入太空的同时,考古学家从地下找到了汉代的瓦片。一件穿越千百年的时光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汉服,他凭什么吸引了那么多青年少年?因为有人声嘶力竭的在我们耳边呐喊吗?因为有人浓妆艳抹的在我们眼前表演吗?因为我们被威逼利诱、勒令恐吓吗? </P>
<P>不是的。不是的!我们接受他,如此轻易,如此平静,如此快乐,如此心安。只因为,这是属于我自己的衣衫,只因为当我仅仅在画中见到他时——那时候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叫汉服——就已经爱上了他。“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起初,我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件飘逸的衣服生出那样亲切的情感,后来终于知道,因为他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庇佑,因为华夏是我的根。 </P>
<P>廖老师,真诚的希望您能走出“兵器库”,走进“百花园”,这是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火药味”,但更多的是“鸟语花香”。 </P>
<P><B>也谈“别拿无知羞辱传统” </B></P>
<P>
<P>廖老师还说:“从今天北京晨报的报道中我看到这样一个可笑的细节:一位大学生竟花了120元从古装店租了一身珠光宝气的戏装充当汉服去捧场!如果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姓张还是姓李都没有搞清楚,且不说自己不宜稀里糊涂地跟风,闹出拿驴唇当马嘴的笑话,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羞辱,要倡议别人参与更是难有说服力。” </P>
<P>您真的觉得这位大学生很可笑吗?我记得您在早先批评汉服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在网上看到了所谓的中国学位服分解图,猛一看被吓了一跳,那服饰怎么看怎么象古装戏里的皇帝或太监的服饰”,那我是不是也该嘲笑您居然连古装戏里皇帝和太监的服饰都会混淆呢?这是连一个粗通汉文化的老外都不会搞错的事情呀。 </P>
<P>大部分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的,子曾经曰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自己尚且一知半解,就指责他人无知(没记错的话,廖老师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连汉服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想告诉您的是:从古装店里租的戏服不是日常穿的汉服,但的确可以算作汉服的一种,因为汉服在清初的时候被迫消亡,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对汉服的生存作出了一点点让步,其中就有“汉服可以作为戏服保存在舞台上”这一项。 </P>
<P>我们今天之所以还有资本来复兴汉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曾苟且于清朝统治者的强权下,用一种屈辱的方式把汉服保存了下来。我们今天只能在戏服店租到一套“珠光宝气”不正宗的汉服,这件事不仅仅是汉族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P>
<P>有人无视着我们民族的悲哀,漠视着许多年轻人废寝忘食整理的汉服理论作品,轻视着一个大学生对于自己传统的热爱。这绝不仅仅是“无知”吧。 </P>
<P><B>“</B><B>反对复兴汉服”背后</B> </P>
<P>请允许我再引用廖老师的一句话:“于我看来,发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用意是良好的,但是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有精华也有糟粕,是不是要一概发扬与保护,我想这已经说了百年,说臭街了的事,实在不必赘言的。” </P>
<P>不知道廖老师是否知道同样的意思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P>
<P>用怀疑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用意是良好的,但是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有糟粕也有精华,是不是要一概否定与反对,我想这已经说了百年,说臭街了的事,实在不必赘言的。 </P>
<P>说到这里,其实已该引出我想说的主题思想,就是“反对复兴汉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心态在作祟。 </P>
<P>前一段热播《武林外传》,其六十八回中有个情节,一个留洋的中国人回到故乡,说自己有多么多么热爱这里,说到动情处便痛哭流涕。可是,深夜与自己心上人聊天时,他却指着空中的月亮说“你看,中国的月亮都是多边形的,外国的月亮却是正圆的”。 </P>
<P>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要批评某些人“崇洋媚外”,只是想指出,同样一件事物,抱着不同的心态去看,就会看出不同的结果。 </P>
<P>一件传承了几千年的衣服,已经在其它许多国家生根发芽,他的美丽与魅力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可是“反对复兴汉服”的人依然认为他是“糟粕”是“狭隘”是“落后”。这是自卑吗? </P>
<P>不是。</P>
<P>自卑的人尚且“知耻而后勇”,有着“奋发图强”的希望和可能。但对自己的优秀文化采取着敌对态度的人却显然是“自虐”了。有一位网友说,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民族珍爱着自己的传统、愿意用生命去捍卫它,有的民族崇仰西方文化、现代文明,渐渐遗忘了自己的传统,但对自己的传统如此仇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民族却异常少见。 </P>
<P>以上这段绝不针对廖老师,因为您说过:“我们需要的仍是一种谦虚好学、兼容并蓄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没必要夸耀其辞,我相信只要是好东西,谁都会看得见。”您列举的汉服“不好”的地方也够多,那么也请您相信“只要是不好的东西,谁都会看得见,我们没必要连篇累牍的撰文指责”。 </P>
<P>之所以有了这么一篇文章,是因为廖老师的博客里提到“当我认真阅读了付奇(淑女学堂创办者)给我的关于汉服的资料和幻灯后,我会作一点自己的思考”,已经有理由相信,您对汉服的了解不再停留在“汉朝服饰”的基础上。所以,希望读到您真正的思考,不要停留在“口水战”的阶段。我们需要您这种“谦虚好学、兼容并蓄的心态”,并在努力学习和实践中。 </P>
<P>我怀着一腔诚意与廖老师商榷,如果措辞行文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廖老师批评指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4 7:09: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