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80|回复: 9

《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86-2003)》:生活方式与时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6 2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B >1.</B><B >物质生活习尚</B></P>
<P >中国前期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 古园 中国文化报1998.2</P>
<P >大汶口文化獐牙习俗考略 刘慧、徐存凤 民俗研究1998.3</P>
<P >从半坡遗存看原始人的生活 王志坚 文史知识1992.6</P>
<P >吴越与匈奴社会物质生活比较研究 陈绍棣 浙江学刊1990.6</P>
<P >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状况 贺润坤 江汉考古1996.4</P>
<P >《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P>
<P >秦汉社会生活器具文化概说 陈绍棣 东南文化1992.5</P>
<P >西汉的奢侈风习 蔡绛 青海师大学报1993.3</P>
<P >西汉时期o(︶︿︶)o 唉汉人的社会生活 马固荣 o(︶︿︶)o 唉社科论坛1997.1</P>
<P >《盐铁论&#8226;散不足篇》所反映的西汉生活社会 张鹤泉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3</P>
<P >荥阳东汉全楼彩绘养老图 王学敏 中原文物1996.4</P>
<P >察吾呼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索 周金铃、刘学堂 o(︶︿︶)o 唉文物1995.3</P>
<P >东北狩猎民族的饮食、服饰、娱乐、礼仪习俗 张丽梅 北华大学学报2001.1</P>
<P >论匈奴民族的衣食住行 乌兰托娅 北方文物1996.4</P>
<P > </P>
<P ></P>
<P ><b>(1)衣与佩饰(附玉器)</b></P>
<P >古代最早的丝织中心(谈齐国“冠带衣旅天下”) 于孔宝 管子学刊1992.2</P>
<P >中国丝制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兼论中国养蚕起始时代问题) 卫斯 中国农史1993.2</P>
<P >我国史前先民的服饰习俗 方辉 民俗研究1992.2</P>
<P >论我国古代的观赏性织绣 李英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P>
<P >也说“上古时期的‘衣’与‘裳’” 汪少华 寻根1997.5</P>
<P >新石器时代东夷人的装饰习俗 蓬振镐 管子学刊1990.3</P>
<P >略论中国古代女子服饰的文化意义 熊晓萍 江西社会科学1993.10</P>
<P >中国历史妇女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向景安 文博1995.5</P>
<P >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 (日)杉本正年著、樊一译 成都大学学报1995.4</P>
<P >古代熏衣习俗 王东民 贵州文史丛刊1988.1</P>
<P >云南木棉考 徐兴祥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P>
<P >良渚织机的复原 赵丰 东南文化1992.2</P>
<P >读《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与<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杜勇">杜勇</st1:PersonName>先生商榷 朱桢 中原文物1993.3</P>
<P >广汉出土青铜立人像服饰管见 王晋蓉 文物1993.9</P>
<P >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看当时蜀人的服饰特征 蔡苹 四川文物1995.2</P>
<P >三星堆服饰文化探讨 黄剑华 四川文物2001.2</P>
<P >从《诗经》看周代的服饰 王幼敏 浙江学刊1995.1</P>
<P >周代服饰与经济、民族之间的关系 刘宁 社会科学战线2000.2</P>
<P >早蜀的职官服饰与《周礼》 庞永臣 文史杂志1998.5 </P>
<P >从考古资料谈楚国服饰 王从礼 文博1992.1</P>
<P >先秦服饰文化论纲 彭景荣 中原文物1993.4</P>
<P >浅谈周秦丝绸 孙玉林 文博1993.6</P>
<P >越人“断发文身”析 王志国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4.1</P>
<P >楚风丝绸纹饰风格特征略论 辛艺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5</P>
<P >苗族服饰和楚国服饰比较研究 杨鶡国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1</P>
<P >苗族服饰与楚国服饰的比较研究 杨鵁 吉首大学学报1993.4</P>
<P >马山楚墓丝织品图案综释 张潮 东南文化1993.2</P>
<P >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时代的服饰(下) 宋镇豪 文物天地1996.2</P>
<P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宋镇豪 中原文物1996.2</P>
<P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新研 魏建震 河北师院学报1996.4</P>
<P >秦兵俑上衣的一般情况 陈春辉 文博1993.5</P>
<P >秦俑服饰配备问题试探 李秀珍 文博1994.6</P>
<P >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 党焕英 文博1995.5</P>
<P >由秦俑雕塑探讨秦人上衣的裁剪 陈春辉 南京理工大学1996.4</P>
<P >前后非衣的比较研究 刘晓路 江汉考古1993.4</P>
<P >关于先秦汉初袍服的定名问题 刘彬徽 江汉考古2000.1</P>
<P >马王堆西汉帛画“非衣”说质疑 雪克 浙江学刊1988. </P>
<P >冕服十二章溯源 尚民杰 文博1991.4</P>
<P >两汉时期匈奴服饰文化初探 李国栋 西北大学学报1993.4</P>
<P >洛阳汉墓出土有关服饰文化资料 郎保湘 中原文物1995.2</P>
<P >徐州地区的汉代玉衣及相关问题 龚良、孟强、耿建军 东南文化1996.1</P>
<P >咸阳杨家湾汉墓兵马俑服饰探讨 杨秉礼、史宇阔、刘晓华 文博1996.6</P>
<P >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形制及特点初探 赵斌 人文杂志2001.2</P>
<P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赵联赏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9</P>
<P >汉代储板织机的复原研究 赵丰 文物1996.5</P>
<P >中国人的鞋史 郑慧生 寻根1998.5</P>
<P >o(︶︿︶)o 唉近年出土毛织物研究 武敏 西域研究1994.1</P>
<P >从现存文物中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 向景安 文博1995.4</P>
<P >试述上古发俗 徐祝林、李笑野 锦州师专学报1991.1</P>
<P >山东地区先秦时期的梳被背装饰 靳桂云 管子学刊1996.4</P>
<P >楚人妆容习俗纵论 宋公文、<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君 湖北大学学报1990.1</P>
<P >楚国贵族配饰形式初探 王从礼 荆州师专学报1992.4</P>
<P >秦俑的发式与头饰 刘林. 文博1992.2</P>
<P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 赵斌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4</P>
<P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佩饰述论 赵斌 固原师专学报2001.1</P>
<P >我国古代女子眉妆概说 陈蕾 杭州大学学报1997.1</P>
<P >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玉冠饰及相关问题 杜金鹏 考古1994.1</P>
<P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下) 杨伯达 东南文化1989.1</P>
<P >玉器时代献疑与美感探源 戴不俭 东南文化1992.2</P>
<P >“玉器时代”说商榷 高一龙 文物研究1993总8</P>
<P >“玉器时代”一个新概念的分析 谢仲礼 考古1994.9</P>
<P >“玉器时代”管窥 林华东 浙江社会科学1996.4</P>
<P >我国玉文化考古又有新发现 人民日报1995.6.19④ </P>
<P >试论中国玉器的发展与审美特征 常素霞 文物春秋1995.3</P>
<P >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 郭大顺 北方文物1996.4</P>
<P >山东沂南县发现一组玉、石器 于秋伟、赵文俊 考古1998.3</P>
<P >新石期玉器中的人物题材初探:古玉研究之四 周南泉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P>
<P >论新石期时代北方系统的环形玉器 杨美莉 松辽学刊1993.5</P>
<P >红山文化的史前玉器与中国“尚玉”的古文化源头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任爱">任爱</st1:PersonName>君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3</P>
<P >黑龙江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 于建华 北方文物1992.4</P>
<P >黑龙江史前期玉器研究 刘国祥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P>
<P >红山文化鸟兽纹玉珮研究 尤仁德 考古与文物1994.1</P>
<P >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二 闻广、荆志淳 考古1993.7</P>
<P >良渚文化玉器的两个问题 彭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P>
<P >良渚古玉综论 张明华 东南文化1992.2</P>
<P >良渚文化的琮形镯 张明华 文物天地1993.4</P>
<P >良渚治玉的社会性问题初探 刘斌 东南文化1993.1</P>
<P >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玉器 汪遵国 东南文化1994.6</P>
<P >良渚文化与玉器时代 杨菊华 文博1994.4</P>
<P >良渚玉璧研究 张明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P>
<P >江苏江阴高城墩出土良渚文化玉器 陈丽华 文物1995.6</P>
<P >试论良渚文化的锥形玉器 蒋卫东 文物1997.7</P>
<P >良渚古玉界定 张明华 南方文物1997.1</P>
<P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杨虎、刘国祥 中国文化报1995.4.30</P>
<P >新安二流域发现良渚文化玉器 鲍绪先 东南文化1993.1</P>
<P >石家河文化的玉器 张绪球 江汉考古1992.1</P>
<P >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研究 杨晶 东南文化1994.4</P>
<P >上古时期的鸟纹玉器 张广文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4</P>
<P >玉琮功能研究述评 藏振 文博1993.5</P>
<P >玉璜综论;古玉研究之六 周南泉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3</P>
<P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初步考察 高大伦、李晓福 考古与文物1994.2</P>
<P >也谈广汉三星堆玉璧的文化功能 陈江风、周铁英 四川文物1995.2</P>
<P >试论玉器中的蟠螭文 常素霞 文物春秋1992.2</P>
<P >殷人以圆为雏形雕琢玉饰之探讨 郑振香 考古1993.10</P>
<P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王宇信 中国史研究2000.1</P>
<P >商周玉雕配饰研究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刘凤">刘凤</st1:PersonName>君 烟台大学学报1991.2</P>
<P >商周玉琮功用初探 高西省 文博1996.5</P>
<P >两周“佩玉”考 孙庆伟 文物1996.9</P>
<P >玉器与周人的社会生活 臧振 人文杂志1997.5</P>
<P >西周的葬玉:1983—1980年沣西发掘资料之八 张长寿 文物1993.9</P>
<P >论吴国王室玉器 姚勤德 苏州大学学报1993.2</P>
<P >玉器与先秦文化 彭林 文史知识1990.8</P>
<P >略论先秦玉器文化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1994.1</P>
<P >记风翔出土的春秋秦国玉器 赵丛苍 文物1986.9</P>
<P >记两件战国龙形玉佩 宋彦丽 文物春秋1994.3</P>
<P >玉觽与韘形玉佩 卢兆荫 文物天地1995.1</P>
<P >齐国玉器文化综论 李鸿雁 管子学刊2001.1</P>
<P >楚玉研究 曲石 江汉考古1990.3</P>
<P >秦玉研究 曲石 考古与文物1992.6</P>
<P >和氏之璧与秦汉传国玉玺 郭宝发、李秀珍 文博1993.1</P>
<P >翘袖折腰玉舞人:汉玉漫谈 卢兆荫 文物天地1992.5</P>
<P >天长三角圩汉代玉器点滴 傅慧娟 文物研究1993总8</P>
<P >浅谈玉带銙的造型及纹饰的演变 李星 文物春秋1996.1</P>
<P >玉钱、玉符、汉玉风格 卢兆荫 文物1996.4</P>
<P >玉佩组合源流考 李宏 中原文物1999.1</P>
<P >吉斯拉玉的神秘 李学勤 东方1993.1</P>
<P >牙璋述要 杨伯达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3</P>
<P >香港大湾出土商代牙璋串饰初论 邓聪 文物1994.12</P>
<P >试论中国铜镜的起源和早期映照方式 程建 东南文化1992.1</P>
<P >中国早期铜镜及其相关问题 宋新潮 考古学报1997.2</P>
<P >中国早期铜镜起源及相关问题 刘学堂 中国文物报1998.9.16③</P>
<P >o(︶︿︶)o 唉地区早期铜镜及相关问题 刘学堂 o(︶︿︶)o 唉文物1993.1</P>
<P >河北省博物馆馆藏铜镜概述  徐志芬 文物春秋1994.1</P>
<P >焦作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 郭继宾、郭建设 中原文物1994.2</P>
<P >周原博物馆收藏的铜镜 罗芳贤 考古与文物1996.2</P>
<P >皖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 胡仁宜 考古1996.12</P>
<P >浙江宁波出土铜镜 李军南 南方文物1996.3</P>
<P >南越国铜镜述论 全洪 考古学报1998.3</P>
<P >略论中国古代人物镜 孔祥星 文物1998.3</P>
<P >绚丽多姿的古铜镜 林琳方 四川文物1996.6</P>
<P >甘肃武都县东古城出土战国铜镜 杨万华 考古1996.2</P>
<P >城固县文化馆藏汉、唐、宋镜简介 郑荣 文博1992.3</P>
<P >浙江龙游县发现汉代铜镜 宋土生 考古1993.3</P>
<P >四川渠县出土汉代神兽铜镜 王见伟 考古1993.2</P>
<P >甘肃庆阳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镜 何翔 考古与文物1994.2</P>
<P >甘肃庆阳地区发现汉代铜镜 张亚萍 考古1994.6</P>
<P >陕西风翔出土汉镜举要 昭明 文博1995.3</P>
<P >汉冢长宁铜镜考 李振华.  四川文物1995.5</P>
<P >山东邹城发现两件汉代铜镜 程明 文物1996.4</P>
<P >山东青州市出土两汉铜镜 李光林 考古1996.1</P>
<P >山东青州市发现汉代铜镜 周庆喜 考古1996.10</P>
<P >山东济宁市新征集一批古代铜镜 姜德銮 考古1997.7</P>
<P >河南林州市出土古代铜镜 张增午 考古1997.7</P>
<P >河南南眼阳出土一件汉代铁镜 张方、卓远 文物1997.7</P>
<P >江西省博物馆所藏饶州镜及其科学分析 何堂坤、李恒贤 文物1993.10</P>
<P >论《硕人》金名神兽镜 李学勤 文史1988总30</P>
<P >跋石板村“式图”镜 李零 文物天地1992.1</P>
<P >试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铁镜 全洪 考古1994.12 </P>
<P >中国古代金银器和玻璃器(待续) 宿白 中国文物报1992.4.26</P>
<P >中国古代金银器和玻璃器 宿白 中国文物报1992.5.3</P>
<P >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 孙机 文物1994.1</P>
<P >良诸文化的冠形器 江松 考古1994.4</P>
<P >良渚文化的冠状饰与耘田器 刘斌 文物1997.7</P>
<P >商周冠式初探 田小娟 考古与文物2001.4</P>
<P >染杯、染炉初考 黄盛璋 文博1994.3</P>
<P >关于染器:答<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黄盛璋">黄盛璋</st1:PersonName>先生 孙机 文博1995.1</P>
<P >试谈山戎的人体装饰品 沈军山 文物春秋1995.1</P>
<P >战国羽旌考 王原宇、谷玲 东南文化1998.1</P>
<P >西安北郊寒墓出土铁甲胄的复原 白荣金 考古1998.3</P>
<P >铜镜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王海文 收藏家1998.5</P>
<P >呼和浩特出土汉代铁甲研究 白荣金 文物1999.2</P>
<P > </P>
<P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P ><b>(2)食(附陶瓷、青铜器、琉璃器等)</b></P>
<P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源流考 李全根 粮食经济研究1993.1</P>
<P >试论我国古代的宴会 曹玲泉 旅游科学1989.4</P>
<P >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内涵的流变 万建中 东南文化1993.4</P>
<P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的文化气质 马健鹰 扬州大学学报1997.4</P>
<P >勺子、叉子、筷子:中国古代进食方式的考古学研究 王仁湘 寻根1997.5</P>
<P >我国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与加工 刘兴林 中国农史1989.4</P>
<P >中国史前居民的食物结构 靳归云 中原文物1995.10</P>
<P >半坡文化先民饮食考古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1994.3</P>
<P >我国原始人类用火渊源刍议 董韶华 北方文物1989.1</P>
<P >谁是“火的发明者和火食发明者”呢?和<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刘尧汉">刘尧汉</st1:PersonName>先生商讨 易谋远 贵州文史丛刊1992.2</P>
<P >中原地区的原始炊具 何学 中州今古1989.2</P>
<P >论“哈尔宾人”的狩猎活动浅析 尹开屏、魏正 学习与探索1990.5</P>
<P >史前东夷饮食生活方式 逄振镐 中国农史1994.4</P>
<P >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袁靖 考古学报1999.1</P>
<P >味政合一、饮食之道:上古至周代饮食活动与政治间的关系 马健鹰 东南文化1997.2</P>
<P >夏商食政与食礼试探 宋镇豪 中国史研究1992.3</P>
<P >试论饮食与礼的起源 姚伟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1</P>
<P >商周饮食方式论略 姚伟钧 浙江学刊1999.3</P>
<P >商周贵族饮食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与饮食礼制 申宪 中原文物2000.2</P>
<P >试论西岐周原农业与饮食文化:兼谈《诗易经济》对其影响 张洲 西北大学学报1999.4</P>
<P >周代食政的特点与形成因素探论 沈刚 史学集刊2001.2</P>
<P >百越农业对后世的影响 游修龄 浙江学刊1990.6</P>
<P >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 杨钊 史学月刊1992.1</P>
<P >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初探 闻惠芬 东南文化1993.4</P>
<P >浅谈先秦时期楚人的饮食文化 陈永祥 黄淮学刊1999.1</P>
<P >先秦两汉食俗四题 杨学军 首都师大学报1994.3</P>
<P >先秦饮馔技艺考论 姚伟钧 文献1996.1</P>
<P >先秦两汉粱秫考 沈志忠 中国农史1999.2</P>
<P >汉代人饮食生活中的“盐菜”“酱”“豉”消费 王子今 盐业史研究1996.1</P>
<P >中国稻作起源问题之检讨:兼抒长江中游起源说 何安强 东南文化1995.1</P>
<P >秦汉时期的岭南农业 冼剑民 中国农史1988.3</P>
<P >论秦汉时期畜牧业的特点和局限 高敏 郑州大学学报1989.2</P>
<P >?人酒文化 夏述贵、勾承益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2</P>
<P >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 李霖、叶依能 中国农史1989.2</P>
<P >“鼻饮”考释 吴永章、吴萍 民族论坛1991.1</P>
<P >试论我国酿酒的起源 王志俊 文博1994.3</P>
<P >对中国谷物酿酒技术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袁永明 文物春秋2001.1</P>
<P >酒与殷商文化 李光 学术月刊1994.3</P>
<P >殷商酒文化初抡 张德山 中原文物1994.3</P>
<P >略论殷商酒文化 王莉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从《诗经》看周代祭祀时的饮酒者 赵东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3</P>
<P >从汉代出土文物看宜宾的酒文化 郑永乐、丁天锡 四川文物1995.4</P>
<P >中国烧酒名实考辨 王赛时 历史研究1994.6</P>
<P >绍兴黄酒的起源及其演进 陈瑞苗 浙江学刊1995.1</P>
<P >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经济综轮 王家德 四川文物1995.2</P>
<P >中国史前时代的渔捞 (日)甲元真子著,滕铭予译 东南文化1996.4</P>
<P >黄河流域古餐饮器具文化浅谈 赵荣霞 天中学刊1997.3</P>
<P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蔡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3</P>
<P >东汉画像石《侍者进食图》引起海内外学者高度重视 文汇报1997.3.12④</P>
<P >汉画所见汉代渔业生产初探 王玉全 南都学坛1998.1</P>
<P >汉代五谷考略 沈志强 中国农史1998.1</P>
<P >枣庄发现汉农耕画像石 中国文物报1998.4.8</P>
<P >汉唐佛道饮食习俗初探 姚伟钧 浙江学刊1998.3</P>
<P >枸酱小考 田晓岫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5</P>
<P >中国古代食品东传日本史述 林正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5</P>
<P >汉唐节日礼俗的形成与特征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P>
<P >汉唐饮食制度考论 姚伟钧 中国文化研究1999春之卷</P>
<P >历史上北京人的饮食文化 刘宁波 北京社会科学1999.2</P>
<P >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 白广美 盐业史研究1988.1</P>
<P >说盐 任乃强 盐业史研究1988.1</P>
<P >“官与牢盆”与汉武帝的榷盐政策 苏诚鉴 盐业史研究1988.1</P>
<P >陶瓷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对殷商“白陶”的科学探讨 王铭洛 学术论坛1988.3</P>
<P >论秦汉时代的陶灶 梁云 考古与文物1999.1</P>
<P >汉晋间中国陶瓷的外传 唐星煌 厦门大学学报1988.3</P>
<P >浙江古陶瓷的发现与探索 阮平尔 东南文化1989.6</P>
<P >三十年代以来浙江青瓷研究概述 沈芯屿 东南文化1989.6</P>
<P >中国古代陶瓷的对外传播 冯先铭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2</P>
<P >简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彩陶 谢端琚、叶万松 考古与文物1998.1</P>
<P >春秋素面陶鬲 徐龙国 管子学刊1992.1</P>
<P >陶鬶起源探讨 黄宣佩 东南文化1997.2</P>
<P >阳新大路铺遗址商周陶器浅析 周国平 江汉考古19</P>
<P >安阳商文化陶器编年连缀 李维明 中原文物1992.1</P>
<P >湖北吸食陶器的分期 周厚强 考古1992.3</P>
<P >大汶口陶器刻符辨 李启良 文博1992.6</P>
<P >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快轮制陶技术调查 奕丰实、方辉、杨爱国 考古与文物1992.6</P>
<P >关于云南古代陶瓷的几个问题 葛李芳 思想战线1993.1</P>
<P >秘色瓷与秘 高西省 东南文化1993.1</P>
<P >略论豫北出土的青瓷 张增午 中原文物1993.3</P>
<P >商周瓷器烧造地区再探讨 卢建国 文博1993.6</P>
<P >试论越国陶瓷业的大发展 周燕儿 南方文物1995.1</P>
<P >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 张永山 中国史研究1997.3</P>
<P >汉晋越瓷款识浅析 周燕儿 文博1996.5</P>
<P >河南出土的汉代陶灶 郭灿江 中原文物1998.3</P>
<P >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五个发展阶段 王琥 东南文化1995.2</P>
<P >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 王品中 四川文物1988.11</P>
<P >从考古发现看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漆器 王明利 文博1996.5</P>
<P >浅谈湖北出土的战国、秦、西汉漆器 陈振裕 文物天地1985.6</P>
<P >楚式俎研究 聂菲 文物1998.5</P>
<P >战国秦汉漆器综述 李如森 史学集刊1987.4</P>
<P >我国先秦时期漆器发展试探:兼论曾侯乙墓漆器的特点 邹德维 江汉考古1988.3</P>
<P >汉初广西漆器业初探 蓝日勇 玉林师专学报1988.1</P>
<P >论安徽出土的汉代漆器 杨鸠霞 文物研究1993总8期</P>
<P >论战国秦汉漆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王纪潮 江汉考古1995.1</P>
<P >邯郸出土的“蜀西工”造酒樽 郝良真 文物1995.10 </P>
<P >战国漆器造型随谈 张承志 东南文化1996.1</P>
<P >汉代江南漆器制造业初探 周琍 南方文物1996.3</P>
<P >木汁为饰,万文为华:南京博物院藏漆器撷要 顾篔、顾征祥 东南文化1997.1</P>
<P >洛阳出土的汉代酒樽及其相关问题 王献本、孙章锋 文博2000.3</P>
<P >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李先登 天津师大学报1989.6</P>
<P >试论中国的早期铜器 安志敏 考古1993.12</P>
<P >谈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冶铸业 韩玉玲 中原文物1992.2</P>
<P >论夏代青铜器 杜迺松 文史知识1994.2</P>
<P >论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的工艺文化特征 范琪 史学月刊1997.4</P>
<P >由郑州至安阳过度期间商代青铜的风格 (美)胡博著、苏秀译 殷都学刊1992.3</P>
<P >延州出土一批商代青铜器 姬乃军 考古与文物1992.</P>
<P >河南省新郑县发现的商代铜器和玉器 赵炳焕、白秉乾 中原文物1992.1</P>
<P >殷商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含义及渊源:先商文化议题之一 王惠得 昭乌达师专学报1991.1</P>
<P >陕西延长出土的一批晚商青铜器 姬乃军 考古与文物1994.2</P>
<P >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 施劲松 文物1998.10</P>
<P >爵用新考 贾洪波 中原文物1998.3</P>
<P >青铜器的功用、造型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 李少龙 南开学报1999.1</P>
<P >谈华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傅聚良 考古与文物2001.1</P>
<P >商周铜兕觥初论 张增午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3</P>
<P >商周铜爵研究 杜金鹏 考古学包1994.3</P>
<P >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 何驽 文物1994.9</P>
<P >论樟树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黄冬梅 南方文物1994.4</P>
<P >商周时期的动物青铜酒尊:从错金银青铜犀尊说开去 李先登 文物天地1998.3</P>
<P >山东省济宁市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 田立振 文物1994.3</P>
<P >河南确山出土西周青铜器 确山文物管理处 考古1993.1</P>
<P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 姬乃军、陈明德 考古与文物1993.5</P>
<P >西周之际青铜器断代的一个原则问题 孙斌来 山西师大学报1992.1</P>
<P >河南确山发现春秋道国青铜器 李芳芝 中原文物1992.2</P>
<P >安徽广德出土东周青铜器 广德县文化局 东南文化1992.2</P>
<P >东周时期的戎狄青铜文化 许诚、李进增 考古学报1993.1</P>
<P >东周燕代青铜容器的初步分析 赵仕成 考古与文物1993.2</P>
<P >东周时代齐、鲁青铜器探索 杜迺松 南方文物1995.2</P>
<P >山西发现春秋时期的青铜大鼎——镬鼎 光明日报1988.5</P>
<P >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 滕鸿儒、高京平 文物1994.3</P>
<P >山东栖霞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 林仙庭、高大美 文物1995.7</P>
<P >宁夏固原出土战国青铜器 延世忠 文物1994.9</P>
<P >庚国(族)铜器初探 曹淑琴 中原文物1994.3</P>
<P >江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考察 徐少华 中原文物1994.3</P>
<P >吴国青铜器的发展、特点、成就 肖梦龙 苏州大学学报1997.1</P>
<P >独具特色的战国兽纹青铜豆 李先登 中国文物报1998.4.8</P>
<P >简论秦代青铜器制造业 杜迺松 中国文物报1988.11.25③</P>
<P >先秦两汉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 杜迺松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3</P>
<P >云南昌宁青铜器综说 耿德铭、张绍全 考古1992.2</P>
<P >山东沂水县出土一批青铜器 孔繁刚 考古与文物1992.2</P>
<P >谯斗考 张小东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2</P>
<P >鄂西首次发现一批青铜器 赵东菊 江汉考古1992.4</P>
<P >西安高庙村新莽窖藏铜器考略 张占民 文博1992.5</P>
<P >河南偃师寇店发现东汉铜器窖藏 偃师商城博物馆 考古1992.9</P>
<P >我国古代青铜爵的演变 张玉芳 河洛春秋1993.12</P>
<P >钟祥出土的邓子盘 刘昌铭 江汉考古1993.12</P>
<P >论古越阁所藏三种青铜器 李学勤 文物1994.4</P>
<P >史前东方大口尊初论 方向明 东南文化1998.4</P>
<P >流散美国的晋式青铜器(续)礼器篇(下) 李夏廷 文物世界2001.1</P>
<P >中国古代金银器和玻璃器(待续) 宿白 中国文物报1992.4.26</P>
<P >中国古代金银器和玻璃器 宿白 中国文物报1992.5.3</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P ><b>(3)住</b></P>
<P >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 丁宏伟 文史知识1987.11</P>
<P >中国古代宫城概说 李绛 中原文物1994.2</P>
<P >中国古代早期宫殿的演变 张新清 辽宁大学学报1992.3</P>
<P >中国建筑余话 (日)坪井清足,韩钊、王啸啸译 考古1996.4</P>
<P >中国古代瓦当略说 李遇春 百科知识1993.1</P>
<P >黄土窑洞史话 李子杰 固原师专学报1994.2</P>
<P >辽东半岛石棚初探 武家昌 北方文物1994.2</P>
<P >石棚考略 孙福海、靳维勤 考古1995.7</P>
<P >明堂初探 曹春平 东南文化1994.6</P>
<P >“穹庐”考释 马骏骐 贵州文史丛刊1996.4</P>
<P >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 陈淳 文物1997.8</P>
<P >我国首次揭露出大型宫殿群遗址 光明日报1999.3.20 ①</P>
<P >中国民居考:就文物考古资料简论中国古代民居的起源和发展 石永士 文物春秋1999.3</P>
<P >浅论古代民居中的“屋顶开门”习俗 丁柏峰 青海民族研究2000.1</P>
<P >再论吴越地区石构建筑性质的多元谈 钱公麟 浙江学刊1990.6</P>
<P >南通的古代与近代建筑 凌振荣 南方文物1996.4</P>
<P >远古时代人类的住宅 刘少和 华夏文化2000.3</P>
<P >原始社会多空间居住建筑探讨 沈聿之 考古1999.3</P>
<P >三峡地区古人类房屋建筑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杨华 中华文化论坛2001.2</P>
<P >王廊村古遗址试掘简报 邯郸市文物管理处 文物春秋1992.1</P>
<P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 陶福海 文物1992.6</P>
<P >本溪地区洞穴文化遗存的发展与研究 李恭笃 北方文物1992.2</P>
<P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湖北江陵鸡山发现旧石器时代居址 刘德银 中国文物报1993.5</P>
<P >旧石器时代旷野居址初探 储友信 江汉考古1998.1</P>
<P >湖北发现罕见的原始聚落遗址 人民日报1992.12.5④</P>
<P >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探、试掘简报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1992.2</P>
<P >墙柳与荒滩:1983—1986年沣西发掘资料之五 张长寿 文物1993.4</P>
<P >崇安县城北岗二号建筑遗址 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文物1992.8</P>
<P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址初探 劳伯敏 南方文物1995.1</P>
<P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居址选择比较研究 张维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P>
<P >良渚文化聚落群的特征 张元恒 中国文物报1996.4.7③</P>
<P >良渚文化住居的结构形态 高蒙河 南方文物1997.4</P>
<P >海原县发现新石器时代窑洞式房屋 光明日报1988.6</P>
<P >西团山文化居址研究 董学增 考古1992.5</P>
<P >豫晋龙山文化房屋建筑比较分析 傅淑敏 文物1992.9</P>
<P >山东龙山文化房屋建筑初探 于海广 山东大学学报1993.1</P>
<P >安徽望江汪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宋康年 考古1992.10</P>
<P >内蒙古商都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 考古1992.12 </P>
<P >案板遗址仰韶时期大型房址的发掘:陕西扶风案板遗址第六次发掘纪要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张宏彦执笔 文物1996.6</P>
<P >姜寨聚落再检讨 陈雍 华夏考古1996.4</P>
<P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及相关问题探讨 杨虎、刘国祥 考古1997.1</P>
<P >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3.2</P>
<P >云南禄权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白笔喜 考古1993.3</P>
<P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房址 赵永军 北方文物1995.2</P>
<P >二里头早期宫殿基址的发现与其科学价值 杜金鹏 河洛春秋1993.3</P>
<P >再论雕龙碑三期建筑遗存揭示的母系亲族居住方式 沈聿之 中国文物报1996.3.31③</P>
<P >香港发掘出5000年前民居遗迹:彻底否定港远古先民是“船民”旧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6.4.24⑤</P>
<P >枣阳市发掘我国最古老单元式套房遗址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2.24⑤</P>
<P >东夷史前住屋建筑及其演变 逄振镐 考古与文物1995.3</P>
<P >云南古代民族居住文化 龚左德、周晓夫 曲靖师专学报1988.1</P>
<P >宁夏境内史前人类居住形态述略 余军 宁夏社会科学1998.6</P>
<P >赵宝沟遗址房屋分类与布局初探 刘国祥 中国文物报1999.5.26③</P>
<P >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的研究 严文明 中国文物报2001.2</P>
<P >尉迟寺聚落遗址的初步探讨 王吉怀 考古与文物2001.4</P>
<P >试论江西筑卫城和营盘里土城的年代 黄殿寿 东南文化1993.4</P>
<P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性质初探 魏建震 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1.3</P>
<P >殷周之“圉”考略 成玉宇 中国园林1992.3</P>
<P >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地面建筑浅析 胡秉华 考古1994.2</P>
<P >纪南城新桥遗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5.4</P>
<P >镐京首次发现西周大型宫殿基址,为研究西周宫室制度和社会历史提供珍贵资料 中国文物报1992.5</P>
<P >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 沈聿之 自然科学研究所1995.4</P>
<P >春秋聚居考 刘学勇 管子学刊1997.3</P>
<P >先秦建筑文化的发展及其审美特征 束有春 东南文化1999.3</P>
<P >河北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先秦房屋建筑遗存 石永士 文物春秋1995.4</P>
<P >长平之战垒壁与秦俑坑军事建筑 张仲立 文博1993.3</P>
<P >齐故城建筑“鸥枭”形饰件及相关问题 安立华 管子学刊1992.2</P>
<P >山西发掘出晋国春秋时期大型宗庙建筑遗址 池茂花 江西日报1995.6.22⑧</P>
<P >秦建筑文化概论 徐卫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P>
<P >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 景爱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892.2</P>
<P >广东秦汉时期建筑遗址初探 邱立成 东南文化1993.1</P>
<P >秦汉园林概说 基口淮 中国园林1992.2</P>
<P >果家山遗址秦汉瓦当与回中宫 王治平 固原师专学报1994.2</P>
<P >秦建筑与秦社会之历史分析 徐卫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2</P>
<P >陕西发现两座大型秦皇行宫遗址 光明日报1988.5.20①</P>
<P >秦阿房宫管见 何清谷 文博1988.8</P>
<P >从秦代建筑工艺看秦文化的基本精神 阎国文 文博1990.5</P>
<P >秦长城起首与发现者 刘希龙 兰州学刊1992.5</P>
<P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 陈江 东南文化1995.2</P>
<P >秦陵发掘出大型陵寝建筑遗址 张占民、王兆麟 江西日报1995.2</P>
<P >略谈秦砖汉瓦 廖原、廖粉梁 西北大学学报1995.2</P>
<P >河南汉代建筑艺术 黄雅峰 南部学坛1997.2</P>
<P >长安在汉代的历史作用 陆平 郑州大学学报1992.6</P>
<P >再论西汉长安布局及形成原因 刘运勇 考古1992.7</P>
<P >汉代明堂考析 黄金山 中国史研究1991.1</P>
<P >西汉上林苑宫殿台观考 徐卫民 文博1991.1</P>
<P >关于汉甘泉宫主体建筑位置问题 姚生民 考古与文物1992.2</P>
<P >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二号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 考古1992.8</P>
<P >略论未央宫三号建筑与汉代骨签 李毓芳 文博1993.2</P>
<P >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李毓芳 考古1995.12</P>
<P >汉长安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 刘庆柱 考古1995.12</P>
<P >汉长安城未央宫西南角楼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城工作队 考古1999.1</P>
<P >汉长安城桂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中日联合考古队 考古1999.1</P>
<P >陕西淳化程家堡村汉洪崖宫遗址 姚生民 考古与文物1992.4</P>
<P >西安宣帝乐游庙址考实 辛玉 文博1994.4</P>
<P >西汉上林苑的几个问题 徐卫民 文博1994.4</P>
<P >广州发现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 人民日报1995.9.13⑤</P>
<P >安徽省阜阳市发现汉代汝阳宫殿遗址 刘峰 考古与文物1996.5</P>
<P >四川江汉瓦当 高文 四川文物1993.2</P>
<P >阙的类型及建筑形式 宋晓南 四川文物1993.2</P>
<P >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堂建筑 徐建国 中原文物1993.2</P>
<P >中原汉代建筑明器 王学敏 文物天地1994.4</P>
<P >汉“更衣之室”形象及建筑技术考辨 龚良 南京大学学报1995.1</P>
<P >大保当汉代聚落的考古学观察 孙周勇 文博1999.6</P>
<P >尼雅遗址古建筑初探 李吟屏 喀什师范学院2000.2</P>
<P >浅谈历史的床和席 胡德生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P>
<P >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木器的应用 陈晶 华夏考古1994.2</P>
<P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部分木制建筑构件和木器的初步研究 吴汝祚 浙江学刊1997.2</P>
<P >江南地区史前木器初探 谢仲礼 东南文化1993.6</P>
<P >西周时期的铜漆木器具:1983—86年沣西发掘资料之六 张长寿、张孝光 考古1992.6</P>
<P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 朱大渭 中国史研究1994.4</P>
<P >西山“横山宫”铜灯 王晓谋 文博1993.2</P>
<P >中国古代灯、烛原始 唐玄之、刘兴林 中国科技史料1998.2</P>
<P >贵州出土的古代灯具 刘明琼 贵州文史丛刊1998.1</P>
<P >中国古代家具与人生礼仪 姚志国 中原文物1999.4</P>
<P >先秦家具的陈设与使用:汉字及刻纹中所见 张吟午 江汉考古2001.2</P>
<P >洛阳汉代家具考略 商春芳 中州今古2000.2</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 ><b>(4)行</b></P>
<P >中国古代车、步、骑的递嬗 龚留柱 河南大学学报1988.1</P>
<P >我国古代的战车与车战 周方明 语文报1990.4.9⑧</P>
<P >牛车杂谭 许忆先 东南文化1987.2</P>
<P >古车车名疏要 王作新 文献1994.1</P>
<P >古车制说隅 杨学军 首都师大学报1996.2</P>
<P >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 郑若葵 华夏考古1995.3</P>
<P >中国古代的车战 嵩连升 中州今古1998.2</P>
<P >“胡马”与中国的文化生活 芮传明 史林1994.3</P>
<P >中国古代的崇马之风 尚民杰 文博1995.1</P>
<P >马在游牧社会的地位述论 马骏骐 贵州师大学报1994.4</P>
<P >古道路桥梁遗存 文博1988.1</P>
<P >古代隧道技术文化现象与思考 王义才 文博1994.2</P>
<P >造船与航海史资料二则 金秋鹏 中国科技史料1998.2</P>
<P >“造舟为梁”及早期浮桥史探考 王子今 文博1998.3</P>
<P >凌波至宝——舵 金秋鹏 中国科技史料 1998.3</P>
<P >中国沿海史前文化的交往和海上交通 吴汝祚 东南文化1993.2</P>
<P >中国古都与交通 曹尔琴 唐都学刊 1992.4</P>
<P >“米仓道”考略 陈显远 文博 1988.1</P>
<P >米仓道考察记 李烨、余忠平 文博 1994.2</P>
<P >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 陈炎 史学月刊1991.1</P>
<P >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 李洪甫 文博 1992.4</P>
<P >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迹 阎秀东、张诚 云南日报1993.1</P>
<P >草原丝绸之路概述 洪永斌 内蒙古金融研究 1994.1</P>
<P >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丝绸之路 樊保良 兰州大学学报1994.2</P>
<P >十多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梁州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P>
<P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郑一钧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P>
<P >回族与西南丝绸之路 申旭 云南社会科学1994.4</P>
<P >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贾合甫&#8226;米尔扎汗 西域研究1994.4</P>
<P >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 朱存世、李芳 宁夏社会科学2001.3</P>
<P >古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的凝聚 李明伟 西北民族研究1994.2</P>
<P >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 高大伦 中国史研究1995.2</P>
<P >中国阿尔泰古代丝绸之路 哈德斯 西北民族研究1994.2</P>
<P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 庄国土 海交史研究1996.1</P>
<P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 陈炎 海交史研究1996.1</P>
<P >论河西走廊交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陈琦、张国藩 西北史地1993.2</P>
<P >古代西南的“黄金之路” 张明 贵州文史丛刊1993.6</P>
<P >也谈古代西南黄金通道 侯绍庄 贵州文史丛刊1994.3</P>
<P >古代东南越地水陆交通的开拓 林蔚文 广西民族研究1988.1</P>
<P >古越族的舟船文化与中华木帆船的形成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1991.2</P>
<P >雅安地区牦牛区飞越古道驿站考 程在伦 四川文物1994.1</P>
<P >“玉石之路”初探 臧振 人文杂志1994.2</P>
<P >受军事支配而大起大落的嘉陵江水运:兼谈故道与故道水 王开 文博1994.2</P>
<P >蜀道之迷新探 郭荣章 文博1994.2</P>
<P >历史上阴平正道和阴平斜道 蓝勇 文博1994.2</P>
<P >由考古发现谈关中与陕南交通的形成(提要) 呼林贵、李恭 文博1995.2</P>
<P >历史上的苏州海外贸易 黄锡之 海交史研究1996.1</P>
<P >外国学者笔下的汉中古道 周郢 文博1995.2</P>
<P >远古时代的“草原通道” 龚缨晏 浙江社会科学1999.5</P>
<P >大宁河古栈道新考 汤绪泽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3</P>
<P >试论河姆渡出土的“陶舟” 李跃 南方文物1995.1</P>
<P >河姆渡舟船技术浅析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1997.2</P>
<P >远古中国人去美洲的可能通道 宋正海 科技日报1995.3.1②</P>
<P >谁先到达美洲——羽夷、地望、族属、文化特征及其迁徙 刘洪石 海交史研究1994.1</P>
<P >三千年前云台山“羽夷”能乘独木舟漂航抵达美洲吗? 施存龙 海交史研究1995.2</P>
<P >商代早期车辙及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 王学荣 寻根1998.4 </P>
<P >商代的道路交通制度 宋镇豪 未定稿(京)1989.11</P>
<P >试论商代的交通 刘志玲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3</P>
<P >商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及其主要形式 宋新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2</P>
<P >商代的马 连劭名 人文杂志1998.2</P>
<P >论商代马车的形制和系驾法的复原 郑若葵 东南文化1992.6</P>
<P >从石锚辨殷人航渡美洲 张箭 文史杂志1992.6</P>
<P >商代的造船航海能力与殷人航渡美洲 张箭 大自然探索1993.4</P>
<P >历史没有允许殷人航渡美洲 施存龙 世界历史1995.2</P>
<P >近年来关于“殷人航渡美洲”的问题研究述评 张箭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P>
<P >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水上交通 吴浩坤 陕西师大学报1995.2</P>
<P >甲骨文中的“舟”与商代的用舟制度 郭新和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谈商代的交通道路及其道路设施的设立 田华丽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周秦时期河洛地区的交通形势 王子今 文史知识1994.3</P>
<P >关于卤簿制度的几点研究:兼论周五路乘舆制度特点 张仲立 文博1994.6</P>
<P >先秦厩马、牧马辨异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君 历史教学1988.3</P>
<P >先秦时代马之运用 万九河 天津师大学报1990.1</P>
<P >先秦汉晋时期洞庭湖地区及其四邻的水陆交通格局 张步天 益阳师专学报1993.3</P>
<P >略论先秦时期关中与汉中之交往及其道路问题 田静、史党社 文博1995.2</P>
<P >井叔墓地所见西周轮舆 张长寿、张孝光 考古学报1994.2</P>
<P >先秦车舆说略 吴士法 浙江社会科学1997.4</P>
<P >“车马”与“大车”(跋师同鼎) 李零 考古与文物1992.2</P>
<P >试探《诗经》中的先秦车马 杨文胜 中原文物1996.2</P>
<P >先秦舆人与御夫考述 束有春 江苏社会科学1997.5</P>
<P >谈谈先秦时代的黄河航运 于希贤 光明日报1998.5.29</P>
<P >先秦时期舟船暨水战 杨钊 人文杂志1998.6</P>
<P >南亩、东亩与先秦道路的方向 刘兴林 南京社会科学2001.3</P>
<P >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的漕运与仓储 薛瑞泽 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3</P>
<P >楚国用马礼俗考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st1:PersonName>君 求索1987.2</P>
<P >楚“东国”的道路:兼谈影响先秦交通的社会因素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1992.4</P>
<P >吴越的舟楫与航海 林华东 广西民族研究1988.3</P>
<P >论秦蜀栈道的几个问题 唐寰澄 文博1994.2</P>
<P >再论秦直道 吕卓民 文博1994.2</P>
<P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3</P>
<P >由咸阳骑马俑谈到战国秦骑兵 孙德润 考古与文物1996.5</P>
<P >徐福师船考证及船模研制 陈延行 海交史研究1994.1</P>
<P >徐福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航海家:介绍《徐福师船考证及船模研制》一文 彭德清 海交史研究1994.1</P>
<P >从秦代航海条件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 张良祥 日本研究1998.1</P>
<P >云梦秦简《日书》“行”及有关秦人社会活动考 贺润坤 江汉考古1996.1</P>
<P >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 张承宗、李家训 浙江学刊1999.6</P>
<P >论秦代以前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林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4</P>
<P >论秦汉时期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林琳 贵州民族研究1999.4</P>
<P >秦汉车马驾御赐马制度管见 周作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2</P>
<P >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和征集 龚留柱 史学月刊1987.6</P>
<P >关于秦汉骑兵的几个问题 龚留柱 史学月刊1990.2</P>
<P >秦汉时期的驿传制度考略 黄才庚 吉林档案1991.2</P>
<P >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综述 高荣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6</P>
<P >论秦汉交通网形成的历史作用 程霖 宁夏大学学报1992.2</P>
<P >秦汉时期的东洋与南洋航运 王子今 海交史研究1992.1</P>
<P >略论秦汉时代的运河和漕运 潘京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P>
<P >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崔吉学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3</P>
<P >略论秦汉时期的交通与贩运商业 张弘 社会科学家1998.2</P>
<P >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 王子今 光明日报1995.1.9⑤</P>
<P >陇山秦汉寻踪(二):秦御道与汉回中道 王学礼 社科纵横1996.3</P>
<P >马王堆汉墓古地图交通史料研究 王子今 江汉考古1992.4</P>
<P >楼兰古道对汉朝统一西域及丝路的重大贡献 苏北海 西北史地1996.4</P>
<P >陕西洛河汉代漕运的发现与考察 彭曦 文博1994.1</P>
<P >汉灵关道辨证 杨伟立 文博1994.2</P>
<P >西汉的养马业 赵梦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P>
<P >汉代的通行证——传 胡锦贤 湖北大学学报1987.6</P>
<P >略论汉代的督邮 贡绍海 山东师大学报1988.4</P>
<P >汉代居延邮驿方位考 宋会群、李振宏 河南大学学报1993.3</P>
<P >汉简文化传递制度述论 张玉强 人文杂志1994.5</P>
<P >敦煌汉简所见关传向过所演变 程喜霖 敦煌研究1992.2</P>
<P >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线之我见 程爱勤 社会科学战线1994.6</P>
<P >汉代的造船业与海外贸易 林风江、陈秀娟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6</P>
<P >四世纪前中国通南海所发现的国家 巴人 学术月刊1991.9</P>
<P >汉魏通西域路线及其变迁 余太山 西域研究1994.1 </P>
<P >张骞“凿空”以前的丝绸之路 郝树声 丝绸之路1995.6</P>
<P >汉唐和亲与丝绸之路 崔明德 天府新论1990.5</P>
<P >陆上丝绸之路与汉唐边贸事业 析使 郑州大学学报1995.2</P>
<P >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 张合荣 贵州民族研究1996.2</P>
<P >汉代民间的玩具车 王子今 文物天地1992.2</P>
<P >汉代朱幡轺车试考 于炳文 考古1998.3</P>
<P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 信立祥 东南文化1999.1</P>
<P >四川画像砖中所见的汉代桥梁 周香洪 四川文物1992.3</P>
<P >《九章算术》汉代交通史料研究 王子今 南都学坛1994.2</P>
<P >从汉简谈西北边郡运输的几个问题 张俊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P>
<P >东汉与东罗马的首次交往 张国元、杨国庆 文史杂志1996.6</P>
<P >班勇对再次沟通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建宽 丝绸之路1996.5</P>
<P >从考古看汉晋时期罗布淖尔地区与外界的交通 杨毅勇 西北民族研究1994.2</P>
<P >高勾丽南北道新探 梁志龙 社会科学战线1995.1</P>
<P >汉唐丝绸之路与陇右的开发 达俊韶蓉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P>
<P >甘英出使大秦路线新探 杨共乐 光明日报2000.10.13③</P>
<P >古代于阗的南北交通 殷晴 历史研究1992.3</P>
<P >日中道路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日)武部建一著,郭晓华、柴小奇译 文物1994.2</P>
<P >略论东丝绸之路与日本九州 侯灿 o(︶︿︶)o 唉师范大学学报1995.2</P>
<P >古代中印交通网简考 郑素青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2</P>
<P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和交流 金秋鹏、杨丽凡 海交史研究1998.1</P>
<P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 童恩正 考古1999.4</P>
<P >中国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巴次大陆的路线 李晓岑 历史研究1992.2</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P ><B >2.</B><B >几种礼制与礼俗</B></P>
<P >古代的礼制 李唐 唐都学刊1990.1</P>
<P >礼与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董广文 云南学术探索1994.4</P>
<P >泛论礼的历史根源 赵明 南都学坛1995.1</P>
<P >叶落归根探源:古代民俗与民族凝聚力关系浅谈 黄小荣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1</P>
<P >略论风俗的产生与特征 张政 北方文物1995.2</P>
<P >中国礼学史发凡 杨志刚 复旦学报1995.6</P>
<P >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 常金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P>
<P >中国古代性回避礼制的建立 刘筱江 妇女研究论丛1996.2</P>
<P >谈礼 金景芳 历史研究1996.6</P>
<P >礼仪溯源 郝文勉 史学月刊1997.2</P>
<P >礼仪起源于有虞氏说 李衡眉 烟台大学学报1997.4</P>
<P >“礼之初始诸饮食”质疑:兼论礼制的起源问题 马健鹰 江汉大学学报1998.1</P>
<P >坛神考 谭光武 四川文物1998.1</P>
<P >裼袭礼与“礼不下庶人”解 杨向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6</P>
<P >从俗到礼: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 彭林 寻根1998</P>
<P >中国古代的祈谷礼 王炜民 阴山学刊1998.3</P>
<P >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P>
<P >论“礼尚往来” 杨向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P>
<P >乡饮酒礼探微 姚伟钧 中国史研究1999.1</P>
<P >中国古代的催生药俗 吴成国 史学月刊1999.4</P>
<P >中国古代催生巫术的历史考察 吴成国 江汉论坛1999.9</P>
<P >汉字与先民的生育崇拜 张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9.4</P>
<P >也谈  祭 李海荣 中原文物1999.4</P>
<P >卜辞燎祭的演变 焦智勤 殷都学刊2001.1</P>
<P >中国古代尸祭的文字学考证 陆忠发 寻根2001.1</P>
<P >灌礼及其彝器的来源(二) 王小盾 南昌大学学报1999.2</P>
<P >敦煌“祭礼”考 段小强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P>
<P >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吴汝祚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P>
<P >史前玉礼器的发展线索及其它 张得水 中国文物报1999.10.12③</P>
<P >夏商周三代礼法制度论略 李学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3</P>
<P >夏代礼玉制度探源 闻忠芳 东南文化2001.5</P>
<P >从夏文化的礼器探寻夏族的起源 吕琪昌 中原文物1998.3</P>
<P >商夏青铜器的发展与宗法礼制的变迁 陈双新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2</P>
<P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 刘一曼、曹定云 考古学报1999.3</P>
<P >商代周祭制度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作用 常玉芝 中原文物2001.2</P>
<P >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 李维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P>
<P >殷墟卜辞中的戌和奠 连劭名 殷都学刊1997.2</P>
<P >关于殷墟卜辞的肜祭 卢岩、葛英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P>
<P >论殷周的文祭:兼再释“文献” 靳青万 文史哲2001.1</P>
<P >周代周鼎制度商榷 林沄 史学集刊1990.3</P>
<P >“周人遵礼”解 赵忠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1</P>
<P >发微探真,不囿成说:读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侯样祥 文史哲1992.3</P>
<P >从周公制礼作乐谈起 郁默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5</P>
<P >周代的养老致孝 李建国 文史知识1995.2</P>
<P >《周礼》宗祀乐事官联考 吴士法 杭州大学学报1997.2</P>
<P >周公制礼 胡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P>
<P >周代大礼返本归朴说 王晖 齐鲁学刊1997.5</P>
<P >金文所见周武王时代的礼乐活动 连劭名 文物春秋1998.1</P>
<P >论周代神权崇拜的演变与天人合一观 王晖、吴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5</P>
<P >也谈西周射礼 宗毅、胜栋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仪礼》:古代贵族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詹子庆 光明日报2001.2.27⑦</P>
<P >《礼记》《周礼》所载尊长养老礼仪与制度 周斌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4</P>
<P >周礼东渐的途径、特点与影响 殷伟仁 江苏社会科学1994.2</P>
<P >春秋战国的政治改革对礼俗风尚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袁峰 延安大学学报1992.2</P>
<P >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5</P>
<P >忠义尚礼的“春秋”大义精神 曹瑾 运城高专学报1995.1</P>
<P >论春秋时代礼文化特征的形成 罗家湘 楚雄师专学报1994.4</P>
<P >浅谈《左传》中的礼 朱金发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P>
<P >鲁国礼乐传统研究 杨朝明 历史研究1995.3</P>
<P >楚国的“灵官”与“灵巫” 徐文武 荆州师专学报1998.4</P>
<P >蜀王诸妃祈子图:三星堆遗址石边璋纹饰新解 庞永臣 文史杂志1999.2</P>
<P >论春秋战国之际“孝”观念的变迁 康德文 社会科学战线1997.4</P>
<P >春秋战争礼考论 徐杰令 东北师大学报2000.2</P>
<P >从新郑出土礼乐器论春秋史事与礼乐制度 郭伟川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P>
<P >荀子对礼之存在合理性的另一种论证 马育良 孔子研究1997.3</P>
<P >老子论士的修养与古礼 谢扬举 孔子研究1997.3</P>
<P >冷板凳说礼(上):先秦 戴文葆 读书1992.11</P>
<P >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 大可、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4</P>
<P >“聘礼”与先秦的外交礼仪 陶磊 寻根1998.5</P>
<P >三纲五常与秦王朝的道德教化 高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1997.1</P>
<P >秦礼种种 刘德增 历史教学1990.8</P>
<P >秦朝治道与礼乐文化 谢子平 学术论坛2000.2</P>
<P >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 贾贵荣、张晓生 管子学刊2000.3</P>
<P >从礼乐观侧重点的转移看汉代的社会政治 黄朴民 历史教学1990.7</P>
<P >汉代礼制和文化略论 杨志刚 复旦学报1992.3</P>
<P >读胡培翬的《仪礼正义》 杨向奎 孔子研究1991.2</P>
<P >叔孙通为汉定礼乐制度及其意义 华友根 学术月刊1995.2</P>
<P >西汉的礼法结合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 华友根 复旦学报1995.6</P>
<P >汉代官吏“违礼”考 仝晰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4</P>
<P >“礼不下庶人”发覆 张全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P>
<P >简论汉代的礼和法 尚琤 史学月刊1997.4</P>
<P >忠节的历史考察:秦汉至五代时期 魏良弢 南京大学学报1995.2</P>
<P >论巫术的兴衰与西汉文化的民间色彩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P>
<P >谶纬与汉代政治的神秘性 孙曙光 社会科学战线1998.2</P>
<P >试论汉代礼制的形成与演变 顾向明 民俗研究1998.4</P>
<P >论汉代礼入于法的趋势 张景贤 历史教学1998.10</P>
<P >汉代祭祀、丧葬礼俗及演变 马小晖、龙华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P>
<P >西汉以及其以前的“肉袒谢” 张维慎 寻根1999.2</P>
<P >汉代的婚丧习俗与楚文化 蔡靖泉 江汉考古1999.3</P>
<P >汉代的鬼神观念与巫者的作用 (韩)具胜姬 史学集刊2001.2</P>
<P >经学与汉代的丧葬、祭祀活动及其复仇之风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2001.4</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P ><b>(1)丧礼</b></P>
<P >人殉小议 李小琳 成都大学学报1988.1</P>
<P >中国古代人殉习俗探缘 刘道超 江汉论坛1990.7</P>
<P >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新资料概述 黄展岳 考古1996.12 </P>
<P >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 潘佳红 江汉考古1992.2</P>
<P >“镇墓兽”辨考 邱东联 江汉考古1994.2</P>
<P >丧葬俑鸡探析 谭蝉雪 敦煌研究1998.1</P>
<P >陵墓制度与灵魂观 (日)曾布川宪著,苌岚译 文博1989.2</P>
<P >中国传统葬俗中的迷信观念及其方式 张庆捷 山西大学学报1990.1</P>
<P >试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 胡方平 考古与文物1993.5</P>
<P >初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 张立东 中原文物1994.4</P>
<P >论中国古代坟丘的产生与发展 韩国河 文博1998.1</P>
<P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 刘曙光 中原文物1994.2</P>
<P >我国古代墓葬礼俗考述 谭思健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1</P>
<P >盗墓与中国古代丧葬礼俗 田亮 安徽史学1997.4</P>
<P >面具与丧葬礼俗 顾扑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4</P>
<P >我国陵墓石刻漫谈 刘莲香 四川文物1994.4</P>
<P >横陈排葬墓再检讨 陈雍 考古1994.10 </P>
<P >论中国古代的服丧期限(‘三年之丧’期限的演变) 李祚唐 学术月刊1994.12</P>
<P >陕西古墓与华夏文化 李邦云 中国文物报1995.2.28 ④ </P>
<P >中华帝陵的价值 张生三 南都学坛1995.2</P>
<P >中国的官墓 茂木雅集著,朱亮译 河洛春秋1995.1</P>
<P >中国王墓的出现 严文明 考古与文物1996.1</P>
<P >“桐宫”再考 王立新、林沄 考古 1995.12</P>
<P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 黄细嘉 文史知识1997.4</P>
<P >我国古代涂尸风俗刍议 瑜琼、丰收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2</P>
<P >岸底丧俗与《周礼》记述的比较研究 赵宇共 民俗研究1998.3</P>
<P >丧葬礼仪·中国古代身生活的窗口 王娟 寻根1998.5</P>
<P >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郑慧生 许昌师专学报1998.2</P>
<P >我国丧葬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陈绍棣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4</P>
<P >中国古代丧葬仪礼结构之分析 崔昌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3</P>
<P >招魂研究 金式武 历史研究1998.6</P>
<P >谥法探源 彭裕商 中国史研究1999.1</P>
<P >谥法起源浅析 薛金玲 西北大学学报2000.1</P>
<P >我国古代“覆面”研究 马沙 江汉考古1999.1</P>
<P >“便房”考 秦建明 文博1999.2</P>
<P >历史的背影:从黑龙江平洋墓地的阴阳变奏谈起 郑秀山、王禹浪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P>
<P >长眠者的自画像:中国古代自撰类墓志铭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意义 吕海春 中国典籍于文化1999.3</P>
<P >《礼记》与《礼仪·丧服》经传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 丁鼎 河南大学学报2000.4</P>
<P >丧制三年为25月论:兼论尧、舜年岁 刘俊男 株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P>
<P >“五石”镇墓说 刘卫鹏 文博2001.3</P>
<P >荆楚遗风—跳丧 周来云 文艺研究1990.4</P>
<P >中国封土墓的产生流行 胡方平 考古1994.6</P>
<P >中国古代洞室墓 (日)高滨侑子著、韩钊译 文博1994.1</P>
<P >北方游猎初民丧葬习俗考 郑国鸾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3</P>
<P >论武夷山悬棺葬制的族属、兼及其年代 彭适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2</P>
<P >武夷山悬棺葬族属再探:兼论东南地区悬棺葬属于“七闽”族 梅华全 广西民族学院1988.1</P>
<P >我国悬棺葬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翔 四川文物1991.3</P>
<P >也谈闽赣川黔地区悬棺葬几个问题:与林蔚文同志商榷 陈明芳 考古与文物1993.1</P>
<P >鄂西悬棺葬的时代与族属考辨 朱世学 四川文物1993.2</P>
<P >《中国悬棺葬》简评 徐亦亭 中南民族学院1994.1</P>
<P >云南永善县发现的僰人悬棺葬考略 夏廷安 四川文物1998.3</P>
<P >百仞高崖之上的千古奇观:中国悬棺葬管窥 彭华 贵州文史丛刊1999.2</P>
<P >论悬棺葬的兴起与消失 唐盛清 消费经济1999.2</P>
<P >赣东南悬棺葬及其族属 郭志超、董建辉 南方文物2000.1</P>
<P >广西武鸣岜马洞葬的发现初探:兼论广西岩洞葬的起源问题 黄云忠 广西民族研究1988.2</P>
<P >鄂西与川东地区岩穴墓分析 余博洲 四川文物1993.2</P>
<P >试论中国南方的岩洞葬 罗二虎 考古2000.6</P>
<P >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兼对“干越说”质疑 张仲淳 东南文化1989.1</P>
<P >浅谈巴中崖墓 汪信龙 四川文物1992.5</P>
<P >中国南方崖墓的类型学考察 吴纯明 考古学报1999.3</P>
<P >关于崖葬的几点思考 余丰 贵州大学学报2001.3</P>
<P >花山崖墓画附近岩洞葬略考 黄汝训、黄哲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P>
<P >论四川岩椁墓的形成与族属 唐昌朴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1</P>
<P >辽西西丰县新发现的几座石棺墓 辽宁省西丰县文物管理所 考古1995 .2</P>
<P >浅沦岷江上游“石棺葬”之族属 罗进勇 四川文物1996.6</P>
<P >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 罗二虎 四川大学学报1999.3</P>
<P >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滇文化、滇西青铜文化关系探讨 徐学书 中华文化论坛2001.3</P>
<P >中国境内石构墓葬形式的演变略论 谭长生 华夏考古1994.4</P>
<P >“墓而石坟”质疑 蔡培桂 山东师大学报1993.5</P>
<P >近二十六年来西南地区“大石墓”的研究综述 杨哲峰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4</P>
<P >辽宁大连市王宝山积石墓试掘简报 王冰、万庆 考古1996.3</P>
<P >辽宁大连市土龙积石墓1号积石冢 华玉冰、王纵、陈国庆 考古1996.3</P>
<P >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 杨楠 考古与文物1998.5</P>
<P >苏南土墩墓的初步研究 王根富 华夏考古2001.1</P>
<P >略谈苏南土墩墓 耕夫 东南文化2001.3</P>
<P >古代云南“梁堆”墓及其族属新探 张增祺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4</P>
<P >洛阳古城古墓考 郎保湘 河洛春秋1993.3</P>
<P >旧石器时代的葬仪 (英)詹姆士著,陈星灿、朱京葛译 文物春秋1992.2</P>
<P >史前的猪头和断头葬 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6</P>
<P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 张锴生 中原文物1999.1</P>
<P >浅谈中原地区原始葬具 王晓 中原文物1997.3</P>
<P >我国史前居室葬俗述略 刘国祥 中国文物报2000.9.27③</P>
<P >三峡地区发现原始社会腰坑墓葬 宜昌博物馆 江汉考古1999.1</P>
<P >江苏沿海原始墓地红陶钵与葬俗初探:兼谈头向朝东的仰身直肢葬的合义 丁义珍、刘凤桂 东南文化1988.2</P>
<P >我国西南地区的屈肢葬俗 丁长芬 四川文物1991.3</P>
<P >对史前时期成年男女合葬墓的初步探讨 尚民杰 中国史研究1991.3</P>
<P >太湖文化区史前时期的墓葬 吴汝祚 文物1992.11</P>
<P >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考古1996.8</P>
<P >山东嘉祥发现一座新石器时代墓葬 李卫星、贺福顺 考古1993.2</P>
<P >三峡新石器时代埋葬习俗考古与同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杨华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2</P>
<P >新石器时代典型巫师墓葬剖析 臧得水 中原文物1998.4</P>
<P >华县梓里仰韶人葬俗的意义 张洲 西北大学学报1989.4</P>
<P >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 李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5</P>
<P >武鸣马头古骆越墓地的发现与窥实 叶浓新 广西民族研究1989.4</P>
<P >屈家岭文化墓葬浅析 周光林 江汉考古1993.4</P>
<P >大汶口墓地分析 韩建业 中原文物1994.2</P>
<P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 何德亮 华夏考古1994.3</P>
<P >枣庄建新大汶口文化墓葬分析 何德亮、牛瑞江 中原文物1996.4</P>
<P >从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论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 李绍连 中原文物1992.3</P>
<P >良渚文化祭坛与大墓共存的关系探索 沈德祥 东南文化1994.5</P>
<P >良渚文化玉掩面试探 张明华 考古1997.3</P>
<P >海盐发现新型良渚文化墓地 中国文物报1998.6.14①</P>
<P >花厅墓地初探 王根富 东南文化1992.2</P>
<P >花厅墓地初论 弈丰实 东南文化1992.1</P>
<P >兰州市徐家山东大梁马厂类型墓葬 薄朝绂 考古与文物1995.3</P>
<P >略论红山文化的墓葬 高美璇 北方文物 1989.1</P>
<P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郭大顺 文物1997.8</P>
<P >西团山文化墓葬分期研究 朱永刚 北方文物1991.3</P>
<P >裴李岗文化葬俗浅议 王晓 中原文物1996.1</P>
<P >姜寨一期墓地初探 赵春青 考古1996.9</P>
<P >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 考古1992.4</P>
<P >论二里头文化类型墓葬 郑若葵 华夏考古1994.4</P>
<P >河南二里头文化墓葬的几个问题 袁广阔 考古 1996.12</P>
<P >山东龙山文化墓葬形态研究:龙山时期社会分化,礼仪活动及交换关系的考古学分析 刘莉 文物季刊1999.2</P>
<P >试论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殉和人葬 王磊 东南文化1999.4</P>
<P >炎陵考辨 梁绍辉、任俊华 求索 1999.4</P>
<P >舜帝陵略考 张培莲 河东学刊1998.2</P>
<P >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前篇) (美)何传坤著、鲍卫东译 东南文化1992.2</P>
<P >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二) (美)何伟坤著、鲍卫东译 东南文化1992.3/4</P>
<P >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后篇) (美)何传坤著、鲍卫东译 东南文化1992.6</P>
<P >《先秦丧葬制度研究》校正一则 鼎文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2</P>
<P >先秦合葬墓刍议 李贵昌、李守庆 华夏考古1997.2</P>
<P >先秦葬制初探 孙中家、林黎明 北方论丛1990.1</P>
<P >先秦时期葬具的装饰 许卫红 文博2000.5</P>
<P >谈先秦荆楚、百越民族的葬制 郭伟民 民族研究1994.3</P>
<P >东北先秦火葬习俗试析 木易 北方文物1991.1</P>
<P >广东先秦社会初探:兼论38座随葬青铜器墓葬的年代与木墓主人问题(1) 区家发 东南文化1991.1</P>
<P >广东先秦墓葬制与族属社会性质论坛 叶浓新 学术论坛1992.1</P>
<P >三峡地区夏商时代埋葬习俗文化考古 杨华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5</P>
<P >试论我国古代葬式的共同性和俯身葬的特殊性:兼论郑若葵《商代的俯身葬》 薛观涛 考古与文物1992.3</P>
<P >谈殷墟俯身葬 孟宪武 中原文物1992.3</P>
<P >关于殷墟区墓地的性质 杨升南 中原文物1992.3</P>
<P >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尸” 方述鑫 考古与文物2000.5</P>
<P >商代墓葬形制和习俗研究 吴存浩 民俗研究1994.4</P>
<P >殷商的埋葬制度 杨红梅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商代墓向的统计分析 米同乐、戴书田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3</P>
<P >“三年之丧”应为殷代遗制论 杨朝明 史学月刊1995.2</P>
<P >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奇迹 李学勤 文物天地1991.1</P>
<P >试论新干大墓 杨宝成 江汉考古1993.4</P>
<P >关于新干大墓几个问题的探讨 贾峨 南方文物 1994.1</P>
<P >试论新干商墓的几个问题 李昆 南方文物1994.2</P>
<P >南方考古的重大突破江西新干商代墓葬 刘小燕 争鸣1992.2</P>
<P >河南安阳高楼庄发现一座殷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考古1994.5</P>
<P >殷墟五陵问题之再考察 谷飞 考古1994.1</P>
<P >三星堆墓葬与古蜀人的丧葬习俗 傅正初 天府新论1994.3</P>
<P >蚕丛氏名姓沟沉:三星堆遗存祭尸等现象辩识 庞永臣 文史杂志2000.5</P>
<P >浙江苍南县埔坪乡方向一座商代土墩墓 温州市文物处、伧南县文化馆 考古1992.6</P>
<P >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 考古学报1992.3</P>
<P >殷墓腰坑与狗巫术 (日)井上聪 华东师大学报1992.5</P>
<P >河南伊川县发现商墓 宋景通 文物1993.6</P>
<P >湖南涔澹农场发现商代铜器墓 谭远辉 华夏考古1993.2</P>
<P >云南元江县洼垤打篙陡青铜时代墓地 云南省文化考古研究所 文物1992.7</P>
<P >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3.1</P>
<P >周代凶礼管窥 葛志毅 中华文化论坛1999.2</P>
<P >风翔西村先周墓分析 刘军杜 文博1993.6</P>
<P >周代丧葬礼仪中的史前文化因素 常金仓 山西师大学报1994.1</P>
<P >周代殡礼考 胡新生 中国史研究1992.3</P>
<P >周之先人火葬说:古史新说之一 张平彻 西北师大学报1994.5</P>
<P >周族灵魂归宿观念及相应文化现象 李炳海 北方论丛1995.2.1</P>
<P >西周时代葬俗试论 吴存浩 民俗研究1997.2</P>
<P >西周墓地制度之管窥 印群 辽宁大学学报2000.4</P>
<P >略论关中周秦墓葬制与关东诸国的差异 李如森 北方文物1993.4</P>
<P >洛阳市东郊发现的两座西周墓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文物1992.3</P>
<P >关于琉璃河1193号周墓的几个问题 赵光贤 历史研究1994.2</P>
<P >宝鸡石嘴头发现西周早期墓葬 高沈若 文物1993.7</P>
<P >山东威海市内发现周代墓葬 郑同修、隋裕仁 考古1995.1</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P >谈德安吴畴妻周代墓桃枝 彭明瀚 南方文物1994.4</P>
<P >春秋战国时代墓葬习俗演变试论 吴存浩 民俗研究1998.3</P>
<P >春秋丧葬制度中的阴阳观 井上聪 历史教学问题1992.5</P>
<P >东周秦汉时期的惧刑心理及其对丧葬习俗的影响 萧安富 中华文化论丛1998.4</P>
<P >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 白云翔 考古学报2001.3</P>
<P >东周王陵:洛阳历代皇陵之一 谭洛凤 洛阳师专学报1987.4</P>
<P >东周贵族埋葬制度研究 靳桂云 管子学刊1994.3</P>
<P >东周俑葬与人殉 黄展岳 文物天地1997.5</P>
<P >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 文物1990.6</P>
<P >安徽六安县发现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 安徽省博物馆 考古1993.7</P>
<P >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 吴升仁、熊跃泉 江汉考古2001.1</P>
<P >苏州发现最早凿山为穴春秋大墓 文汇报1995.4</P>
<P >齐国人殉之风试探 梁方建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1</P>
<P >土墩墓与吴越文化 陈元甫 东南文化1992.6</P>
<P >试论战国族坟墓的起源与发展 李如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P>
<P >试论战国族坟墓制度的崩溃与衰亡 李如森、刘云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P>
<P >安徽潜山彰法山9号战国墓 潜山县文管所 江汉考古1992.4</P>
<P >中原地区东周考古又一重大发现河南新蔡发掘一座大型楚墓 光明日报1994.9</P>
<P >论楚国墓葬形制及其同中原的区别 宋公文 湖北大学学报1991.4</P>
<P >江陵溪峨山楚墓 江陵县博物馆 江汉考古1992.4</P>
<P >安徽省六安县城北楚墓 褚金华 文物1993.1</P>
<P >谈战国晚期楚墓 高至喜 东南文化1990.4</P>
<P >丹江口水库发现楚国贵族墓 中国文物报1992.8.30①</P>
<P >东周文物的重大发现:河南省淅川县发现楚国贵族墓葬 胡永庆 中州今古1993.2</P>
<P >包山楚墓研究述评 王建苏 华夏考古1994.2</P>
<P >楚国丧制考述 徐徐 荆州师专学报1991.1</P>
<P >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 李玉洁 中原文物1992.2</P>
<P >楚西陵与夷陵 吴郁芳 江陵考古1993.4</P>
<P >安徽长丰战国晚期楚墓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1994.2</P>
<P >南阳市彭营砖瓦厂战国楚墓 南阳能够市文物工作队 王振行执笔 中原文物1994.1</P>
<P >楚墓的头向和葬式 宋公文 考古1994.9</P>
<P >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 (日)松崤权子著、陈洪译 文博1994.1</P>
<P >荆门楚墓的惊人发现 刘祖信 文物天地1995.6</P>
<P >关于包山楚简中的丧葬文书 陈伟 考古与文物1996.2</P>
<P >关于上村岭虢国墓的几个问题 贾峨..中国文物报1991.3</P>
<P >浅谈三门峡上林岭虢国墓地车马坑 胡小龙 华夏考古1993.4</P>
<P >虢文公墓考:三门峡虢国墓地研究之二 蔡运章 中原文物1994.3</P>
<P >葬器文物五百件似是赵国诸侯陵,太原发现大型春秋古墓保存完好 人民日报1988.5.17③</P>
<P >临潼发现战国砖室墓葬 人民日报1988.6.4③</P>
<P >我市又发现一大型战国木板墓 雷玉华、朱章义 成都文物1990.3</P>
<P >成都罗家碾发现二座蜀文化墓葬 罗开玉、周尔泰 考古1992.2</P>
<P >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考古学报1993.1</P>
<P >地宫探幽:《曾侯乙墓综览》简介 李倩 社会科学动态1992.7</P>
<P >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 襄樊市博物馆 考古1991.9</P>
<P >广东揭阳战国墓 广东省博物馆、汕头市文管会、揭阳县博物馆 考古1992.3</P>
<P >四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墓 荥经道古城遗址博物馆 考古学报1994.4</P>
<P >河南新郑大高庄东周墓 郑州市文物工作队、新郑县文物保管所 文物1995.3</P>
<P >山东沂水县发现五座东周墓 沂水县博物馆 考古1995 .4</P>
<P >湖南慈利县和板村战国墓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5.2</P>
<P >论齐国的墓葬特色 张名东 管子学刊1995.2</P>
<P >湖南两广青铜时代越墓研究 李龙章 考古学报1995.3</P>
<P >燕下都“人头骨丛葬遗迹群”性质刍议 赵化成 中国文物报1996.4.21③ </P>
<P >南阳发掘东周古墓群 中国文物报1992.10.11①</P>
<P >吐鲁番发现东师国墓地:证实战国时期东师国农业已颇具规模,蓄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物报1992.9.27①</P>
<P >云南个旧石榴砍青铜时代墓葬 云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个旧市群众艺术馆 考古1992.2</P>
<P >衡阳市涂家山战国墓 衡阳市文物工作队 东南文化1992.5</P>
<P >苏州真山大墓葬制探析 王凡 苏州大学学报1997.4</P>
<P >略论洛阳地区战国、西汉洞室墓的源流 辛如森 社会科学战线1988.5</P>
<P >广西战国至汉初越人墓葬的发展与演变 蓝日勇 广西民族研究1988.1</P>
<P >论两广战国汉代的腰坑习俗 谢日万 广西民族研究2001.2</P>
<P >论广西先秦西汉墓葬反映的几种特殊风俗 廖国一、卢伟、杨勇 社会科学家 1997</P>
<P >论出土魏国铜器之秦墓与墓主及遗物 黄盛璋 人文杂志1990.1</P>
<P >关中东周秦墓与秦国礼制兴衰 李进增 考古与文物1999.2</P>
<P >先秦赵国丧葬文化初探 魏建震 邯郸师专学报2000.2</P>
<P >从先秦墓上建筑的台基到汉代帝陵的堂坛 王志友 四川文物2001.3</P>
<P >读《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 张新斌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6</P>
<P >秦汉陵寝 黄展岳 文物1998.2</P>
<P >秦国人殉制度的演变 文笑、德省 文博1998.6</P>
<P >论秦汉帝陵制度的几个问题 雷依群 考古与文物1998.6</P>
<P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厚葬与薄葬 韩国河 郑州大学学报1998.5</P>
<P >历代帝后的合葬及其类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樊一 成都大学学报1998.4</P>
<P >论秦汉魏晋时期丧葬礼俗的宗教性 韩国河 中州学刊1997.3</P>
<P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 韩国河 考古与文物1999.2</P>
<P >1986—1987年湖北房县松嘴战国两汉墓发掘报告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县大器地区博物馆、房县博物馆 考古学报1992.2</P>
<P >秦人葬俗探源 韩养民 文史知识1992.6</P>
<P >秦墓屈肢葬管窥 戴春阳 考古1992.8</P>
<P >关中秦墓研究 滕铭予 考古学报1992.3</P>
<P >秦陵工程督建考 郭淑珍 文博1987.6</P>
<P >1.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骊山山麓又发现一处古代陵园处,秦东陵规模宏大工程雄伟结构神密2.秦东陵发现大型四面斜坡墓道式“天子”墓葬 光明日报1987.4</P>
<P >秦陵及其陵寝制度浅论 尚志儒 文博1994.6</P>
<P >秦公帝王陵园考论 徐卫民 文博1999.2</P>
<P >秦始皇陵墓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 孙喜春 文博1994.6</P>
<P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综述 程学华、王育龙 考古与文物1998.1</P>
<P >秦始皇陵地宫探秘 张占民 文博1999.2</P>
<P >秦始皇棺椁葬具考 刘占成 文博1999.3</P>
<P >秦国陵寝制度对西汉帝陵的影响 刘士莪、马振智 文博1990.5</P>
<P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之制渊源探索 吕智荣 文博1992.2</P>
<P >秦俑制作标准化浅述 刘占成 文博1992.3</P>
<P >秦俑十谜(上) 林琳 文史杂志1992.5</P>
<P >秦俑形象及其他 熊伟基 文博1995.1</P>
<P >秦俑和秦俑学 张文立 文博1995.5</P>
<P >成都发现秦代墓群具有巨大研究价值 人民日报1993.2</P>
<P >秦东陵第四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站 考古与文物1993.3</P>
<P >秦东陵再探 张海云、孙铁山 考古与文物1993.3</P>
<P >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 滕铭予 华夏考古1993.2</P>
<P >江陵王家B 15号秦墓 荆州地区博物馆 文物1995.1</P>
<P >秦至西汉时期木葬具的装饰 许卫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1 </P>
<P >汉诸侯王陵的营建和葬制 郑绍宗、郑滦明 文物春秋2001.3</P>
<P >汉代墓室建筑装饰与随葬品的关系 杨爱国 四川文物2001.4</P>
<P >试论汉晋时期合葬礼俗的渊源及发展 韩国河 考古1999.10</P>
<P >汉唐陵寝制度之异同 刘根良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2</P>
<P >论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 杨泓 文物1999.5</P>
<P >汉代葬玉研究述评 吴桂兵 中国文物报1999.12.8③</P>
<P >西汉帝陵无昭穆制度论 焦南峰、马永赢 文博1999.5</P>
<P >略论陕南地区的两汉墓葬 杨亚长、呼林贵 考古与文物1993.5</P>
<P >西汉墓葬o(︶︿︶)o 唉的社会与历史 李如森 光明日报1996.6.11⑤</P>
<P >从汉墓合葬习俗看汉代社会变化轨迹 李如森 史林1996.2</P>
<P >汉代墓葬新探 李如森 北方文物1998.1</P>
<P >关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二):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 (日)小谷伸勇,王维坤、刘勇译 人文杂志1993.1</P>
<P >汉代玉衣与升仙思想初探 罗波 文物春秋1994.3</P>
<P >试论汉代的迴廊葬制 田立振 考古与文物1995.1</P>
<P >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 王子今 唐都学刊1995.2</P>
<P >汉代羽化意志及其墓死图像构造 杨孝明 四川文物1995.4</P>
<P >汉代家族墓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 李如森 史学集刊1996.1</P>
<P >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椁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 黄晓芬 考古与文物1996.1</P>
<P >戴德的丧服主张及其《大戴礼记》 华友根 学术月刊1997.11</P>
<P >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 李如森 考古1997.12</P>
<P >西汉陵邑制度考略 孙尧奎、周光亮 临沂师专学报1998.4</P>
<P >西汉陵称小议 马永嬴 文博2000.3</P>
<P >“黄肠题凑”与“题凑”略论 陈平 中国文物报2000.6.21③</P>
<P >汉代漆器面罩探源 高伟、高海燕 东南文化1997.6</P>
<P >着衣式木臂陶俑的时代意义 王学理 文博1997.6</P>
<P >试析周代葬玉对汉代玉衣的影响 林兰英 东南文化1998.2</P>
<P >西汉中后期的夫妇同穴合墓 吴桂兵 四川文物1998.1</P>
<P >马王堆汉墓葬俗研究 郭学仁 四川文物1995.2</P>
<P >西汉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 李如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6</P>
<P >汉文帝并非薄葬 黄宛峰 南都学坛1995.1</P>
<P >陕西发现的汉代“裸体俑”综述 韩国河 西北大学学报1993.1</P>
<P >河洛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 韩国河 文史知识1994.3</P>
<P >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的几个问题 陈诗红 美术1994.3</P>
<P >徐州的汉代王侯墓 严孝慈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P>
<P >湖北西汉墓初析 陈振裕 文博1988.2</P>
<P >徐州北洞山西汉王陵考略 邱永生、茅玉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P>
<P >徐州北洞山西汉王陵考略(续) 邱永生、茅玉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4</P>
<P >徐州两汉楚王墓群及其特征 董聿毅 淮海文汇1997.11</P>
<P >广西汉代厚葬习俗研究 林强 广西民族研究2000.2</P>
<P >南赵国的丧葬习俗 黄淼章 岭南文史2000.</P>
<P >汉阳陵—陕西九十年代的考古奇迹 王兆麟、冯李国 文物天地2001.1</P>
<P >两汉官吏行丧述论 武普照 山东师大学报1988增刊</P>
<P >安徽出土西汉古墓群发掘珍贵文物近七百件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4.22</P>
<P >西汉诸侯王墓车马殉藏制度探讨 高崇文 文物1992.2</P>
<P >四川达县市西汉木椁墓 马幸辛、汪模荣 考古1992.3</P>
<P >天长汉墓群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中国文物报1992.7.5①</P>
<P >关于西汉早期大墓简轮 韩国河、程林泉 考古与文物1992.4</P>
<P >洛阳涧滨黄肠石墓 洛阳市二文物工作队 文物1993.5</P>
<P >河北沙河兴固汉墓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地区文物管理所 文物1992.9</P>
<P >常州发现西汉墓 陈娟英、陈丽华 文物1993.4</P>
<P >徐州出土西汉玉面罩的复原研究 李银德 文物1993.4</P>
<P >山东青州市冢子庄汉画像石墓 姜建成、庄明军 考古1993.8</P>
<P >安徽宿县褚兰汉画像石墓 王朵毅 考古学报1993.4</P>
<P >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观念 陈江风 中原文物1994.4</P>
<P >浅析汉画像石关于祭祀仪礼中的供奉牺牲 李国华 中原文物1994.4</P>
<P >汉代丧赠刍议 齐书课 求是学刊1995.2</P>
<P >先秦两汉时期陵墓防盗设施略论 杨爱国 考古1995.5</P>
<P >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3.4</P>
<P >襄樊市真武山西汉墓葬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汉考古1993.4</P>
<P >四川汉墓中的四神功能新探:兼论巫山铜牌饰上人物的身份 刘弘 四川文物1994.2</P>
<P >洛阳邮电局372号西汉墓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文物1994.7</P>
<P >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葬形制初探 郑清森 中国文物报1998.2</P>
<P >尹湾汉墓木质文物与古代葬俗 高海燕 民俗研究1998.3</P>
<P >洛庄汉墓的陪葬坑和祭祀坑 崔大庸 寻根2001.3</P>
<P >安徽省天长县杨村汉墓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东南文化1992.6</P>
<P >东汉儒学名士薄葬之风和吊祭活动的文化蕴涵 徐国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4</P>
<P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 武威地区博物馆 文物1993.10</P>
<P >四川峨嵋山市东汉墓 邱学军 考古1994.6</P>
<P >记乐山市东汉崖墓的研究 周俊麟 四川文物1997.6</P>
<P >关于梁孝王及其陵墓的若干问题研究:兼与《西汉梁国初探》一文商榷 阎道衡 黄淮学刊1995.2</P>
<P >汉梁孝王王后墓车马坑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中国文物报1992.6.28①</P>
<P >湖南南岳万福村东汉墓 衡阳市文物工作队 考古1992.5</P>
<P >汉俑楚风:观俑扎记之一 杨泓 文物天地1992.3</P>
<P >洛阳机车工厂东汉璧画墓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文物1992.3</P>
<P >河南偃师东汉姚孝经墓 偃师商城博物馆 考古1992.3</P>
<P >威宁、赫章汉墓为古夜郎墓考 席克定 考古1992.4</P>
<P >山东苍山县发现汉代石棺墓 林茂法、金爱民 考古学报1992.6</P>
<P >湖南耒阳城关汉墓 衡阳市文物工作队 东南文化1992.2</P>
<P >张家口下花园区东汉墓 陶宗沾、屈建基 文物春秋1992.2</P>
<P >内江市关升店东汉崖墓画像石棺 雷建金 四川文物1992.3</P>
<P >华容出现东汉墓葬和遗物 华容县文化馆 江汉考古1992.2</P>
<P >河西汉墓记 杜斗城 敦煌学辑刊1992.1/2</P>
<P >徐州郭庄汉墓 邱永生 考古与文物1993.1</P>
<P >陕西平利县发现汉画像砖墓群 李启良、施昌成 文博1993.2</P>
<P >浙江龙游县东华山汉墓 朱士生 考古1993.4</P>
<P >辽宁盖县东汉墓 许玉林 文物 1993.4 </P>
<P >山东乐县东圈汉墓 潍坊市博物馆、昌乐街文管所 考古1993.6</P>
<P >鄞县宝幢乡沙堰村几座东汉、晋墓 施祖青 东南文化1993.2</P>
<P >画像石墓与东汉时代的社会 (日)山下志保著、夏麦陵节译 中原文物1993.4</P>
<P >山东济宁发现一座东汉墓 济宁市博物馆 考古1994.2</P>
<P >湖南衡阳市郊新安乡东汉墓 衡阳市文物工作队 考古1994.3</P>
<P >宁夏固原北原东汉墓 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 考古1994.4</P>
<P >山东邹城高李村汉画像石墓 邹城市文物管理处 文物1994.6</P>
<P >山东枣庄方庄汉画像石墓 石敬东 考古与文物1994.3</P>
<P >洛阳北邙45号空心砖汉墓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文物1994.7</P>
<P >河北柏乡东小京汉墓 史云征、李振奇 考古与文物1994.4</P>
<P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综述 程存浩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7</P>
<P >山西夏县王村东汉壁画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地区文化局、夏县文化局博物馆 文物1994.8</P>
<P >河北景县大代庄东汉壁画墓 衡水地区文物管理所 文物春秋1995.5</P>
<P >山东泗水南陈东汉画像石墓 泗水县文管所 考古1995.5</P>
<P >徐州的几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研究:兼论汉画像石墓中再葬现象 周保平 文物1996.7</P>
<P >南阳汉代画像石砖墓关系之比较 赵成甫 中原文物1996.4</P>
<P >山东汉代墓葬形制初论 郑同修、杨爱国 华夏考古1996.4</P>
<P >洛阳两汉壁画墓简说 黄吉军 中原文物1996.2</P>
<P >浅沦四川地区王莽时期墓葬 何志国 考古1996.3</P>
<P >西汉帝陵陵地秩序 沈睿文 文博2001.3</P>
<P >西汉燕(广阳)王墓辨 陈康 北京文博2001.1</P>
<P >西汉罢陵县原因探析 庞慧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3</P>
<P >昔日巴人墓葬区今朝又有新发现 人民日报1996.11.2 ⑤</P>
<P >试论淮阴高庄墓的时代、国别、族属 王厚宇 考古1991.3</P>
<P >辽宁首次发掘出高勾丽大墓 光明日报1992.2.13</P>
<P >吉林珲春新兴洞模地发掘报告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 北方文物1992.1</P>
<P >太原金社身胜村251号墓主及年代 姑射 北方文物1992.1</P>
<P >穆陵考 侯云龙 松辽学刊社科版1992.2</P>
<P >辽宁本溪刘家哨发现青铜短剑墓 梁志龙 考古1992.4</P>
<P >秦安王家阴洼墓地结构的分析 许永杰 考古与文物1992.2</P>
<P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匈奴墓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 文物1992.5</P>
<P >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 南京博物院 考古学报1993.2</P>
<P >集安五盔坟五号藻井壁画新解 耿丽华 北方文物1993.3</P>
<P >紫阳马家营石棺墓初论 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1994.1</P>
<P >石寨山墓地性质新探  蒋志龙 思想战线1994.5</P>
<P >内蒙古兴和县沟里头匈奴墓 崔利明 考古1994.5</P>
<P >吉林前郭县青山头发现一座古墓 何明 考古1994.2</P>
<P >略谈龙泉驿群墓 蔡永华 四川文物1994.3</P>
<P >江津沙河发现纪年墓 黄中幼、张荣华  四川文物1994.4</P>
<P >青海循化苏呼撤墓地 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报1994.4</P>
<P >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 韩小忙 考古1994.11</P>
<P >o(︶︿︶)o 唉高原古代墓葬的初步研究 霍巍 文物1995.1</P>
<P >三门峡又发现大型车马陪葬坑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3.8④</P>
<P >古代吐鲁番葬俗 (德)葛马丽,朱悦梅译 敦煌学辑刊1997.1</P>
<P >锡伯族丧俗中的古文化遗存 韩恒威 满语研究1997.2</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P ><b>(2)祭礼</b></P>
<P >封建国家祀典的形式及其对古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 朱迪光 青海社会科学1994.1</P>
<P >祭祀、战争和国家 王震中 中国史研究1993.3</P>
<P >祭坛与文明 张德水 中原文物1997.1</P>
<P >民间祭祀的“交感魔力” 张琪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5</P>
<P >中国古代分胙礼的文化蕴含 何长文 东北师大学报1999.2</P>
<P >“面缚”降礼的起源与发展 胡正式 台州师专学报1999.5</P>
<P >中国古代平民礼仪的作用 邱少平 益阳师专学报2000.3</P>
<P >灌礼及其彝器的来源 王小盾 南昌大学学报1999.1</P>
<P >“马祖”崇拜与亚洲古代民族文化关系 王樾 o(︶︿︶)o 唉文物1994.2</P>
<P >双开间建筑、东向坐礼仪与符号化圭臬 张良皋 江汉考古1995.1</P>
<P >避讳制度浅谈 何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5.10</P>
<P >龙凤性别象征的原始内涵及其转换 龚维英 社会科学辑刊1995.4</P>
<P >符号与生殖崇拜初探 杨甫旺 四川文物1998.6</P>
<P >燎祭起源于东部沿海地区 李锦山 中国文化研究1995春</P>
<P >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 李绍明 四川文物1998.6</P>
<P >灶神与祭灶古今考 王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P>
<P >中国史前史“旋目”神面图像认读 王仁湘 文物2000.3</P>
<P >长白山发现古文化祭坛群址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5.13③</P>
<P >太阳神岩画与太阳神崇拜 盖山林 天津师大学报1988.3</P>
<P >太阳神崇拜与华夏族的起源 景以恩 学术月刊1998.7</P>
<P >西水坡三组摆塑综考(兼论原始天人关系) 史道祥、陈翔云 郑州大学学报1992.1</P>
<P >龙岗寺仰韶墓地葬俗管窥 尚民杰 考古与文物1997.1</P>
<P >大汶口社会女神崇拜刍议 苑胜龙、张乐珍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P>
<P >浙江余杭江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1997.4</P>
<P >良渚文化祭坛释义(兼释人工大土台和安溪玉刻符) 董楚平 浙江社会科学1999.3</P>
<P >安徽含山凌家滩祭坛的初步研究:兼及良渚文化祭坛 周玮 东南文化2001.1</P>
<P >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 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所 考古1997.11</P>
<P >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 冯时 北方文物1993.1</P>
<P >史家遗址文化祭祀坑初探 张国硕 中国文物报1998.5.27⑧</P>
<P >龙山文化中的舜崇拜 魏筌 管子学刊1998.2</P>
<P >黄帝祭典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何炳武、王达钦 管子学刊2000.3</P>
<P >七千年前的“禾魂祭”及其与傩源之关系 张劲松 民间文学论坛1994.4</P>
<P >明水玄酒,蘋蘩蕴藻(从祭品看夏文化特征及影响) 李炳海 山西大学学报1994.3</P>
<P >奴隶社会神权在法律上的体现 严武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P>
<P >纳西族祭尺文化与商周祭天文化的比较 陈烈 民间文艺季刊1988.1</P>
<P >维吾尔族的熊图腾崇拜觅踪 热依罕 民族文学研究1988.4</P>
<P >先秦时期的山川崇拜 张怀通 河北师院学报1997.2</P>
<P >先秦两汉占侯云气之著作述略 何炳彪 中国史研究1988.1</P>
<P >社稷五祀与东夷农耕文化 李立 蒲峪学刊1996.1</P>
<P >从古文字看商周祭祀制度的演变 文木发 西南师大学报2000.3</P>
<P >说祭祀尸卜辞 葛英会 殷都学刊2000.3</P>
<P >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 李模 学习与探索2000.4</P>
<P >殷周社稷考 王慎行 中国史研究1988.3</P>
<P >“商周研究唯祭说”质疑 夏渌 四川大学学报1996.1</P>
<P >殷周禘祭探真 董莲池 人文杂志1994.5</P>
<P >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类动物纹饰 孟东风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1</P>
<P >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 连劭名 殷都学刊1996.4</P>
<P >卜辞“作祭”考 彭明瀚 殷都学刊1990.2</P>
<P >简论早期卜辞中祭祀的性质(兼谈历组卜辞的时代) 刘源 南开学报1998.3</P>
<P >论卜辞袝祭 葛英会 殷都学刊1999.1</P>
<P >商代征战时祭祀与迁庙制度 郭旭东 殷都学刊1988.2</P>
<P >殷人昭穆制度试探 李衡眉 历史教学1991.9</P>
<P >三星堆“祭祀坑说”唱异:兼论鱼凫和杜宇之关系(待续) 徐朝龙 四川文物1992.5</P>
<P >三星堆“祭祀坑说”唱异:兼论鱼凫和杜宇之关系(续) 徐朝龙 四川文物1992.6</P>
<P >广汉三星堆器物坑之性质研究 李先登 中国文物报1994.8.21③</P>
<P >广寒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所反映的祭祀内容、祭祀习俗研究 李安民 四川文物1994.4</P>
<P >封禅考:兼论三星堆两坑性质 樊一、陈煦 四川文物1998.1</P>
<P >三星堆神禖文化探秘 谭继和 四川文物1998.3</P>
<P >大宗伯与姬蜀郊祭:三星堆大铜人造型寓义及其他 庞永臣 文史杂志2000.2</P>
<P >皇皇蜀祀众昭穆:三星堆文明宗庙制度蠡测 庞永臣 文史杂志2001.2</P>
<P >“三把伞”得名考:新淦大洋州商周沙祭坑研究之五 吴之邨 南方文物1994.2</P>
<P >“殷人尚白”问题论证 朱桢 殷都学刊1995.3</P>
<P >卜辞的殷人祭祀礼 张玉强 殷都学刊1995.4</P>
<P >释甲骨文“堂”字并论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问题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P>
<P >吴城商代宗教祭祀场所探究 周广明、赵碧云 南方文物1994.4</P>
<P >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 刘一曼 考古学报1995.4</P>
<P >论郑州市小双桥商代前期祭祀遗址 裴明相 中原文物1996.1</P>
<P >也谈伯唐父鼎铭文的释读:兼谈殷代祭祀的一个问题 刘恒 文博1996.6</P>
<P >商代易卦筮法初探 晁福林 考古与文物1997.5</P>
<P >商代的神主 连劭名 殷都学刊1998.3</P>
<P >商王朝对方国的祭祀影响 岳江琴 殷都学刊1998.3</P>
<P >试析商代的宗庙制度及其政治功用 陈智勇 殷都学刊1999.1</P>
<P >周原出土商人庙祭甲骨来源刍议 王宇信 史学月刊1988.1</P>
<P >试论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 王宇信 中国史研究1988.1</P>
<P >周原甲骨与古代祭祀考辨 葛志毅 史学集刊1989.4</P>
<P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 王晖 历史研究1998.3</P>
<P >商代的祭祀用玉 何宏波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浅谈殷代神与人的关系:兼与<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奇伟">王奇伟</st1:PersonName>先生商榷 徐永杰 殷都学刊1999增刊</P>
<P >附论祭卜辞 葛英会 殷都学刊1999.3</P>
<P >殷代神灵信仰的动因与实质述论:写在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之际 雷紫翰 兰州大学学报2001.1</P>
<P >从卜辞看商代的人祭之法 孟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P>
<P >试释彳祭与“某某祊其牢“ 刘恒 殷都学刊2001.1</P>
<P >周代郊天之祭初探 张鹤泉 史学集刊1990.1</P>
<P >周代祭灶问题试探 张鹤泉 汕头大学学报1989.4</P>
<P >周代的祖宗崇拜与王权的历史特征 李向平 社会科学战线1991.3</P>
<P >论周代的尸祭及其源流 立玉洁 海南大学学报1992.1</P>
<P >周代祭礼中蕴含的史前文化 常金仓 晋阳学刊1993.4</P>
<P >周代丧葬礼仪中的史前文化因素 常金仓 山西师大学报1994.1</P>
<P >西周编钟的礼制意义 曹玮、魏京武 南方文物1994.2</P>
<P >周代山川祭祀的民本精神与政治功能 张怀通 殷都学刊1994.4</P>
<P >从母神、冢上到五色坛:周人土地神崇拜的演变 李立 东北师大学报1996.4</P>
<P >周代傩礼考述 胡新生 史学月刊1996.4</P>
<P >西周金文“严在上”解:并述周人的祖先神观念 王人聪 考古1998.1</P>
<P >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 王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P>
<P >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 印群 辽宁大学学报1999.4</P>
<P >从诗经看周代祭天礼仪 姜楠 天津师大学报1995.2</P>
<P >湖北荆门包山卜筮楚简所见神祗系统与享祭制度 陈伟 考古1999.4</P>
<P >试论春秋时期社神与祭祀 晁福林 齐鲁学刊1995.2</P>
<P >楚国盟会之礼刍议 刘玉堂、贾耀东 荆州师专学报1995.4</P>
<P >端午竞渡纪念屈原考索 王辉斌 宝鸡师院学报1988.2</P>
<P >宋襄公用人祭原因辨析 周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4.2</P>
<P >楚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 邱东联 江汉考古1996.1</P>
<P >关于春秋时期秦国铜器墓的葬式问题 刘军社 文博2000.3</P>
<P >战国时代的鬼神观念以及其社会影响 晁福林 中国史研究1998.2</P>
<P >《日书》驱鬼术发微 刘信芳 文博1996.4</P>
<P >秦o(︶︿︶)o 唉武“封禅”意图考 杨振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1</P>
<P >秦汉时期对天上诸神的祭祀 刘德增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2.4</P>
<P >汉代羽化升天基本图象模式论稿 杨孝鸿 东南文化1992.6</P>
<P >《春秋》经传与汉代祭祀 李湛 齐鲁学刊1998.3</P>
<P >汉代民间“苍天”崇拜 王子今 学术月刊1998.6</P>
<P >汉代封禅的文化特色 刘凌 泰安师专学报1998.3</P>
<P >试论汉代陵寝祭祀及其对宗庙祭祀的影响 王柏中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P>
<P >五精赶生说与后汉的祭礼 饭岛良子著、吴文津编译 国外社会科学快报1993.4</P>
<P >东汉郊祀考 杨英 西域研究2000.3</P>
<P >会稽“淫风”考 林剑鸣 历史研究1995.2</P>
<P >唐宋“文身”及其文化意蕴 伊永文 中国文化研究1995.2</P>
<P >楚祭与苗祭:剜羊祭祀 石家仁 吉首大学学报1997.3</P>
<P >泾川回山与西王母 顾柄枢 西北史地1998.1</P>
<P >解开龙虎山崖墓群葬之谜 关静芬 辽宁大学学报1998.3</P>
<P >试析塔里木盆地南缘古墓出土的木祭器 郭建   文物(乌鲁木齐)1991.4</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P ><b>(3)岁时令节</b></P>
<P >新年前夕 苏秀兰 殷都学刊1993.4</P>
<P >殷历岁首新论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2</P>
<P >上巳节沐浴消灾习俗探研 吕静 史林1994.2</P>
<P >“节”的历史考察:先秦时期 魏崇武 殷都学刊1996.2</P>
<P > </P>
<P ></P>
<P ><b>(4)人生杂礼</b></P>
<P >图腾感生与古姓起源 王泉根 历史大观园1992.1</P>
<P >官名的起源与图腾 何星亮 西域研究1991.3</P>
<P >黄河流域图腾文化的考古学考察 张德水 中原文物1993.1</P>
<P >史前时期的偶像崇拜 尚民杰 中原文物1998.4</P>
<P >夏部族图腾考 李修松 学术接1993.4</P>
<P >图腾崇拜与原始禁忌 陈明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3</P>
<P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龙的形成 杨东晨 衡阳师专学报1996.2</P>
<P >江西发现八千年前龙图腾 人民日报1996.6.14⑤</P>
<P >越地“蛟龙”原型考 覃小航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P>
<P >龙与龙文化新说 杨秀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P>
<P >龙的实质和起源 屠武周 江海学刊1990.1</P>
<P >华夏文化中龙的原型及其由来 阿尔丁夫 民族论坛1992.2</P>
<P >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 吉成名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12</P>
<P >殷商图腾祖先崇拜衰败的原因 文军 齐鲁学刊1995.2</P>
<P >周龙发微 邱端中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1</P>
<P >《说文》字义体系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文化 孙永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P>
<P >“凤凰”补说 何新 河北学刊1988.3</P>
<P >风凰崇拜之迷 冯玉涛 人文杂志1991.5</P>
<P >玄鸟新解 郑杰祥 中州学刊1990.1</P>
<P >吴越凤鸟神话论 杨建华 浙江学刊1990.1</P>
<P >试从鸟图腾看楚族的渊源及其发展 李兆华 荆门大学学报1989.4</P>
<P >鸟图腾的滥觞:兼谈东夷文化 王惠德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3</P>
<P >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 杨菊华 江汉考古1994.3</P>
<P >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 王士伦 浙江学刊1990.6</P>
<P >论吴文化中的鸟崇拜习俗 史延庭 中国史研究1992.3</P>
<P >论周文化中朱鸟赤凤崇拜的原型、蕴义及演化 王晖 人文杂志1994.5</P>
<P >青铜方鼎研究:兼谈乳钉纹与玄鸟崇拜之关系 张国硕 中原文物1994.2</P>
<P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 王水根 殷都学刊1994.1(南方文物1994.1)</P>
<P >麒麟探源:兼谈大汶口文化的獐崇拜 王永波 民俗研究1992.4</P>
<P >试论越人的敬犬习俗 宋达 浙江学刊1991.4</P>
<P >楚君熊化非熊为图腾析 蔡成鼎 江汉考古1992.4</P>
<P >古羌——蜀人的虎——鱼——蚕崇拜 屈小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5</P>
<P >古代巴蜀的虎崇拜 杨甫旺 四川文物1994.1</P>
<P >巴蜀氏族——部落集团的共同图腾是竹 屈小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3</P>
<P >我国原始社会的性别图腾 贾雪枫、肖成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5</P>
<P >从我国拔牙风俗看文化传播 史卫红 广西民族研究1988.3</P>
<P >江淮民间的生殖崇拜 李晖 思想战线1988.5</P>
<P >生殖崇拜文化略论 赵国华 中国社会科学1988.1</P>
<P >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 李仰松 宁夏社会科学1992.2</P>
<P >生殖崇拜文化理论的创建及其意义 戴昭铭 学习与探索1992.3</P>
<P >母权起源于生殖崇拜论 冉瑞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P>
<P >生殖崇拜与儒学思想:为序李辛儒《儒学思想与民俗美术》而作 斯维至 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11</P>
<P >中国传统文化论:关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考古学研究 车广锦 东南文化1992.5</P>
<P >动物图象与生殖巫术:岩画和甲骨文、金文中的例证 卢晓辉 西域研究1993.1</P>
<P >伏羲——原始生殖祖神 武文 西北民族研究1993.1</P>
<P >伏羲女娲与河陇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张德芳 丝绸之路1997.5</P>
<P >跨文化视野下的呼图壁生殖岩画 卢晓辉 西域研究1994.1</P>
<P >论郑州大河村彩陶的生殖崇拜图纹 王鲁昌 中原文物1995.2</P>
<P >试论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 汤池 文物1994.3</P>
<P >良渚文化神像释义:兼与牟永<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杭">杭</st1:PersonName>先生商榷 董楚平 浙江学刊1997.6</P>
<P >牛河梁的“庙、坛、冢”:红山文化文明起源的象征 华泉 瞭望1990.15</P>
<P >《原始崇拜纲要》一书问世 诸玉芝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5</P>
<P >夏家店上层文化动物纹饰的研究 刘冰 北方民族文化1991增刊</P>
<P >史前东夷头骨人工变形拔齿、含球习俗 逄振镐 民俗研究1993.1</P>
<P >红山文化裸体女神为女娲考 陆思贤 北方文物1993.3</P>
<P >试论红山文化辽西“女神庙”的性质 任芬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4</P>
<P >石家文化玉雕神像浅说 杜金鹏 江汉考古1993.3</P>
<P >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 王立新 江汉考古1994.3</P>
<P >试论我国史前时代的猎头习俗 钱耀鹏 考古与文物1994.4</P>
<P >蚩尤是南中国的英雄祖先(兼论蚩尤族与蛇牛图腾、割体葬仪、战鼓灵力、猎头之风、枫木信仰等的民俗关系) 萧兵 淮阴师专学报1994.3</P>
<P >鹿台港遗址自然崇拜遗迹的初步研究 匡瑜、张国硕 华夏考古1994.3</P>
<P >略论长江、黄河两流域史前时期的太阳神崇拜 吴汝祚 华夏考古1996.2</P>
<P >太阳崇拜与华夏族的起源 景以恩 民间文学论坛1998.1</P>
<P >屈家岭文化的:天体崇拜:兼谈纺轮向玉璧的演变 蔡运辜 中原文物1996.2</P>
<P >半坡鱼纹是图腾标志,还是女阴象征? 何星亮 中原文物1996.2</P>
<P >也说大汶口文化拔牙习俗的原因 刘惠 民俗研究1996.4</P>
<P >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 杨利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6</P>
<P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 吴汝祚 中原文物1996.4</P>
<P >河姆渡残陶画的释读:兼论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崇拜 王宁远 南方文物1997.1</P>
<P >从祝由看古代巫术的医疗作用 张素玲、王中茂 洛阳师专学报1997.6</P>
<P >春秋龟卜与春秋人的思想意识 张卫中 人文杂志1998.3</P>
<P >殷代河岳崇拜的衰落及其原因 林志强 河北大学学报1996.3</P>
<P >殷商人的魂魄观念 国光红 中原文物1994.3</P>
<P >商代四方神名和风名新证 郑杰祥 中原文物1994.3</P>
<P >夏商周三代帝王之射御 王俊奇 上饶师专学报1993.4</P>
<P >狮子座之迷:夏殷周三代的至上神观念与星辰崇拜:《释干支》研究之三 王宁 郭沫若学刊1995.3</P>
<P >新干商墓为《浮沉》祭场说质疑 方酉生 南方文物1995.2</P>
<P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关问题 肖春林 考古与文物1995.1</P>
<P >殷代“习卜”和有关占卜制度的研究 宋镇豪 中国市研究1987.4</P>
<P >论殷代神权 晁福林 中国社会科学1990.1</P>
<P >从甲骨文圭字看殷代仪礼中的五行观念起源 沈建华 文物1993.5</P>
<P >新发现的殷周“易卦”及其意义 曹定云 考古与文物1994.1</P>
<P >试析殷人的祭日习俗及文化传承功能 陈智勇 殷都学刊1996.3</P>
<P >简论殷商多种崇拜 张玉强 四川大学学报1996.3</P>
<P >商周时期的上帝太阳神 杨希枚 中国史研究1992.3</P>
<P >论商周时期的青铜面饰 柴晓明 考古1992.12</P>
<P >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 朱凤瀚 中国社会科学1993.4</P>
<P >饕餮纹及其含义 (英)艾兰 中国史研究1990.1</P>
<P >仪礼与《诗》辩析 刘操南 杭州大学学报1990.2</P>
<P >“周公制礼”考辨:兼与<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杨华">杨华</st1:PersonName>先生商榷 史学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4</P>
<P >读《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罗琨 中国史研究1993.1</P>
<P >西周“孝”义试探 查昌国 中国史研究1993.2</P>
<P >周代祭礼哲学与复古情结 张庆斌 江汉论坛1993.5</P>
<P >西周“高禖”源流考:兼论巫术文化的历史地位 唐嘉弘 人文杂志1987.6</P>
<P >周代占梦术的发展及其政治功能 杨健民 福建论坛1993.3</P>
<P >西周祖先崇拜与君臣政治伦理的起源 张怀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4</P>
<P >两周时代人名制度 杨建华 史学集刊1988.1</P>
<P >周文化中“火”与赤鸟崇拜考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P>
<P >试论春秋时期朝聘的特点 石艳芳 贵州文史丛刊2001.1</P>
<P >论春秋时期的祖先崇拜 晁福林1995.8</P>
<P >春秋战国礼俗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兼论秦俗是影响秦国变法彻底的原因之一) 蔡锋 甘肃理论学刊1991.3</P>
<P >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 晁福林 历史研究1995.5</P>
<P >春秋时期的梦和占梦 晁福林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3</P>
<P >春秋时期的“诅”及其社会影响 晁福林 史学月刊1995.3</P>
<P >先秦时期礼俗的发展历程及其界说 蔡锋 山西大学学报1991.3</P>
<P >试论先秦荆楚地区尚武崇巫风气的形成 陈国生、周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1992.5</P>
<P >先秦礼仪风俗的演化规律 常金仓 北方论丛1993.1</P>
<P >先秦时代的年限标准与相关的制度礼法问题 王晖 陕西师大学报1993.2</P>
<P >试论伍子胥的崇祀习俗 蒋康  苏州大学学报1995.4</P>
<P >楚郢都礼制考 高崇文 江汉考古1996.3</P>
<P >评论秦国的礼俗及其对统一六国的影响 蔡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4</P>
<P >论秦始皇礼俗改革 李福泉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6</P>
<P >秦汉五德终始初探 汤其领 史学月刊1995.1</P>
<P >秦汉时代的新年习俗 李立纲 云南社会科学1995.4</P>
<P >论汉代谶纬之学兴起 董平 中国史研究1993.2</P>
<P >西汉诸帝崇神尚巫及其影响 罗文、陈国生 衡阳师专学报1993.2</P>
<P >临沂帛画文化氛围初探 刘晓路 中原文物1993.2</P>
<P >试论地理环境在西汉崇奢尚巫风俗形成中的作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P>
<P >《淮南子》的风俗论 丁毅华 学术月刊1991.6</P>
<P >汉画中的明神:伏羲、女娲 陈峰 南都学坛1992.2</P>
<P >试论都江堰修建与李冰崇拜 周九香 中国史研究1994.1</P>
<P >汉代巫术风探幽 孙家洲 社会科学战线1994.5</P>
<P >略论汉代的反谶纬思潮 马亮宽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2 </P>
<P >论西汉“四神”的源流 王志杰 文博1996.6</P>
<P >谶纬及其思想效应 肖巍 云梦学刊1997.1</P>
<P >西汉晚期宗庙编磬考释 李学勤 文物1997.5</P>
<P >近年出土的西汉宗庙编磬 郭汉东 文物1997.5</P>
<P >汉代“应验”谶言例释 孙家洲 中国哲学史1997.2</P>
<P >尹湾汉简《行道吉凶》初探 刘贤 中国史研究1997.4</P>
<P >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 周静 四川文物1998.6</P>
<P >端午节采艾蒿与菖蒿习俗考 黄永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6</P>
<P >古代避讳刍议 蒋彰明 西北师大学报1990.1</P>
<P >避讳习俗起源新探 黄家理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P>
<P >关于禁忌习俗的几个问题 刘道超 山西大学学报1990.3</P>
<P >文明与野蛮之间:百越民族一组独特风俗的文化功能分析 陈剩勇 广西民族研究1990.3</P>
<P >中国古代籍田礼仪种种 杨燕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6</P>
<P >月神谱 张文、卢谕宁 学习与探索1991.4</P>
<P >中国古代经筵初探 张帆 中国史研究1991.3</P>
<P >荆楚巫风与日本古俗 陈建宪 江汉论坛1991.9</P>
<P >论政治神话及有关政治范式的神话:古代政治神之一 何平 天津社会科学1992.1</P>
<P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日头崇拜 王育成 江汉考古1992.2</P>
<P >祝融、火正与火师 何浩 求索1992.3</P>
<P >楚俗三题 姜武福 荆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2.3</P>
<P >中国古代嘉礼初探 王宇 长白论丛1992.4</P>
<P >逸礼考略 舒大刚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5</P>
<P >伏羲传说的原始背景和文化内涵 刘文英 甘肃社会科学1993.1</P>
<P >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崇拜的有关问题 王永波 文物1993.1</P>
<P >“著履”与“脱履”风俗考释 顾会堂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2</P>
<P >试论中国交际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高伟杰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3.3</P>
<P >读《中国古代龟卜文化》 孙希国 民俗研究1993.2</P>
<P >试论中国古代的冠礼 周绚隆 西北师大学报1993.4</P>
<P >吴越“文身”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质 陈华文 东南文化1992.6</P>
<P >河洛地域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下篇) 郭崇华 河洛春秋1993.1</P>
<P >马祭 少布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3</P>
<P >“射礼”源流考 姜楠 天津师大学报1993.6</P>
<P >清江盐神与巫山女神 张应斌 东南文化1992.1</P>
<P >论中国古代的礼仪及其教育 许启贤 中州学刊1994.2</P>
<P >浅析中国古代的“礼法合流”及其影响 张晋尧 内蒙古电大学刊1994.1</P>
<P >中国古代神仙思想的发端 陈开科 云梦学刊社科版1993.4</P>
<P >刑天考 国党江 中原文物1994.1</P>
<P >方位尊卑考辩 王焕林 吉首大学学报1994.2</P>
<P >龙凤性别象征符号的源流变迁 龚维英 贵州文史丛刊1995.1</P>
<P >论中国龟崇拜的历史演变 程自信 安徽大学学报1995.1</P>
<P >千面英雄:中国古代的崇拜文化 朱存明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P>
<P >口含物习俗研究 李朝全 考古1995.8 </P>
<P >中国水崇拜与古代政治 向柏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P>
<P >中西古代金丹术的比较研究 何法言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3</P>
<P >中国古代的各种成年礼仪&#8226;现代成年礼仪构想 杨汝福 河池师专学报1996.3</P>
<P >谈炎黄崇拜 孟修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4</P>
<P >“女娲、媒神、高禖”商榷 贺福顺、张深阁、魏萍 四川文物1996.5</P>
<P >论古代中国之巫术信仰 (荷)德格鲁特,庞政梁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2</P>
<P >中国古代礼敬仪节辨释 沙宪知 辽宁师大学报1997.6</P>
<P >楼兰古墓沟麻黄崇拜的文化内涵 夏雷鸣 o(︶︿︶)o 唉文物1997.1</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3: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P ><B >3.</B><B >文化娱乐(原文档暂缺)</B></P>
<P ></P>
<P ><B >4.</B><B >宗教生活(总论原始宗教 佛教 道教)</B></P>
<P >从若干以弓箭形象构形的汉字看先民的弓箭崇拜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P>
<P >中国古代星官命名与社会 关增建 自然辩真证法通讯1992.6</P>
<P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 李禹阶1995.6</P>
<P >河姆渡人的宗教观念和“风”的起源 周庆基 河北大学学报1993.2</P>
<P >论炎黄时代的宗教形态 张得水 河南大学学报2001.8</P>
<P >从区域社团崇拜到统一帝国崇拜(论秦汉时期的宗教统一运动) 王青 世界宗教研究1993.3</P>
<P >大一统宗教与汉家封禅 谢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P>
<P >中国封建社会中宗教与王权政治的关系 彭耀、李成栋 世界宗教研究1993.3</P>
<P >论中国古代的政教合一及其冲突 惠吉星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4</P>
<P >怎样认识历史上的秘密教门与会党 秦宝崎 光明日报1994.2.28(3)</P>
<P >试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宗教意义 府建明 江海学刊1993.3 </P>
<P >宗教迷信对夏商西周法制的影响 刘向明 嘉应大学学报1995.2</P>
<P >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 的构架特征 赵殿增 中华文化论坛1998.1</P>
<P >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 冯恩学 中华文化论坛1998.1</P>
<P >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器的用途和宗教意义 古方 考古1996.4</P>
<P >匈奴人的原始信仰 白凤歧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1</P>
<P >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 林蔚文 民族研究1996.4</P>
<P >中国古代宗教仪式上的青铜器:来自商代和西周墓葬窖藏的考证 杰西卡.罗森、郭旭东译 殷都学刊1996.3</P>
<P >略论徐州汉代的宗教与文学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1997.4</P>
<P >略论秦代社会的神秘文化 吴小强 广州师院学报1997.4</P>
<P >试论齐宗教对齐国政治及后世的影响 邱文山 淄博学院学报1999.1</P>
<P >论汉代的宗教思想、社会生活与绘画 邓乔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P>
<P >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 陈松长 江汉考古1993.</P>
<P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和文化 吴焯 西北民族研究1993.2</P>
<P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与文化(下) 龟兹 西北民族研究1994.1</P>
<P >魂瓶、钱树与释道融合 陶思炎 学术月刊1994.5</P>
<P >考古发现历代器物上刻铸八卦方位图及其渊源的探索 徐锡台 文博1993.5</P>
<P >论早期道教的影响地域及传播 谢忠明、操小莉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1</P>
<P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符 连劭名 考古1995.12 </P>
<P >远古太极图揭秘 苏开华 东南文化1995.2</P>
<P >中国历史上的方仙道 王若峰 东岳论丛1992.3</P>
<P >道家文化的新探索:读吕锡琛著《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 启良 社会信息1993.4</P>
<P >论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 曹定云 殷都学刊1993.6</P>
<P >《周易》卦爻辞中之贞悔考 李西兴 人文杂志1993.6</P>
<P >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 王育成 考古1998.1</P>
<P >楚人的宗教观念初探 徐斌 荆州师专学报1993.5</P>
<P >楚人巫术与萨满教的比较研究 王汉潮 江汉考古1993.2</P>
<P >汉初道家思想的流传 王萍 山东大学学报2000.3</P>
<P >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 姜生 中国社会科学2000.6</P>
<P >秦汉农民起义与早期道教的形成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6</P>
<P >《黄帝四经》与汉代道家思想 张运华 湘潭大学学报1995.4</P>
<P >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 孟强 中原文物1993.2</P>
<P >试论西汉崇奢尚巫风俗的形成 陈国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3.3</P>
<P >成都凤凰山出土《太玄经》摇钱树探讨 张善熙、姜易德、屠世荣 四川文物1998.4</P>
<P >试论西汉时期神仙方术及阴阳灾异思想与谶纬的兴起 潘志锋 河北学刊1998.6</P>
<P >汉代道家的宇宙论 陈广忠 中国文化研究1996.3</P>
<P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 王保顶 史学月刊1996.2</P>
<P >道教斋醮科仪精义 王家佑 四川文物1997.5</P>
<P >五斗米道之始末 郭荣章、冯岁平 成都大学学报1994.1</P>
<P >黄巾起义先驱与巫及原始道家的关系(兼论“黄巾”与“黄神越章”) 方诗铭 历史研究1993.3</P>
<P >论黄巾起义宗教色彩和规模巨大的成因 徐难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4</P>
<P >汉晋解除文与道教方术 连劭名 华夏考古1998.4</P>
<P >东汉原始道教与政治考 姜生 社会科学研究2000.3</P>
<P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与佛教 (日)竺沙雅章著、刘建编 辽宁大学学报1993.3</P>
<P >从汉以前中国没有宗教看佛教传人的原因 周清泉 攀枝花大学学报1995.4</P>
<P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 吴廷璆、郑彭年 历史研究1995. 2</P>
<P >卍图象符号源流考 王克林 文博1995.3</P>
<P >佛教被中国古代社会接纳的原因 湛贵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2</P>
<P >战国中期曾有佛教造像传入南楚 张正明、院文清 江汉论坛2001.8</P>
<P >佛教自有秦传入中国说 陈恩志1988.1</P>
<P >介绍一面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 翟玉莘 江汉考古1996.3</P>
<P >张骞政治外交与佛教关系刍论 陶喻之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3</P>
<P >从《理惑论》看东汉末年儒佛之争及其影响 邓刚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2</P>
<P >东汉末年岭南佛教史迹小考 程存洁 广东社会科学1998.2</P>
<P >东汉六朝时代的浙江佛教 莫幸福 浙江学刊1994.4</P>
<P >大月支的佛教 阎万均 敦煌学辑刊1988.1</P>
<P >论汉晋时期的佛教 刘莘 中国史研究1994.2</P>
<P >汉晋佛教比较研究 王治新 重庆师院学报1994.2</P>
<P >汉唐间洛阳佛教述略 郭绍林 文史知识1994.10</P>
<P >禅宗思想对唐宋美学的影响 周春宇 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3.5</P>
<P >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和时间 季羡林 社会科学战线2001.2 </P>
<P > </P>
<P >
<HR>
</P>
<P > </P>
<P >from  中华文史网</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9:33 , Processed in 0.0918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