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36|回复: 27

历代汉服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4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中国约在距今5000年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农业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手工业逐渐与农业分离而出现剩余商品的交换,形成了私有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阶级分化,到公元前21世纪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位世袭的夏王朝。
  史传夏朝第一位国王夏禹,曾领导人民战胜洪水灾害。在治水过程中,他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提倡节俭,崇尚黑色。但到他的子孙后代,就变得十分侈糜残暴了。公元前17世纪商汤领兵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强化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由公元前17世纪的商初到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末,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阶段。奴隶主最高首领自称“天子”,表示他是代表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的。奴隶主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他们可以任意将奴隶进行交换、杀祭或活埋殉葬,认为这些都是天帝的安排。在奴隶主内部也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以“礼”的形式固定下来,借以稳定内部秩序,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赋予了服饰以强烈的阶级内容。 </P>
<P>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把服饰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饰的职能除蔽体之外,被当作“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所以对服饰资料的生产、管理、分配、使用都极为重视。从夏朝起,王宫里就设有从事蚕事劳动的女奴。商代王室设有典管蚕事的女官——女蚕。到西周,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工作坊,从事服饰生活资料的生产。主管纺织的“典妇功”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合称国之六职。周朝政府在各部门设有专门管理王室服饰生活资料的官吏。如:天官冢宰下属设有
  玉府:管理王室燕居之服(常服)和玉器。
  司裘:管理国王的各种祭礼、射礼所穿的皮裘服装。
  掌皮:管理裘皮、毛毡的加工。
  典丝:管理丝绸的生产。
  典枲:管理麻类纺织生产。
  内司服:管理王后的六种礼服。
  追师:管理王后的首服(头饰)等。
  缝人:管理王宫缝纫加工。
  屦人:管理国王、王后所穿的鞋靴。
  染人:管理染练丝帛。
  宫人、幂人和幕人:管理宫寝帷幕及陈设用布和装饰用布。地官司徒下属设有
  闾师:管理征收布帛。
  羽人:管理征收羽毛。当时盔帽、车、旗等均用染色的羽毛为饰。
  掌葛:管理征收麻布、葛布。
  掌染草:管理征收染草染料。春官宗伯下属有
  典瑞:管理王宫服饰玉器。
  司服:管理国王各种吉、凶礼服。
  巾车:管理国王、王后各种公车的装饰。
  司常:管理国王、诸侯、公卿的旗帜。
  家宗人:管理家祭礼节及衣服、宫室、车旗的禁令。夏官司马下属
  弁师:管理国王在不同场合所戴的冕冠、弁帽。秋官司寇下属
  大行人:管理公、侯、伯、子、男在各种场合的服饰制度。
  小行人:管理接待国家宾客的礼节。
  凡是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用品,从原料、成品的征收、加工制作及分配使用,都受奴隶主政权严格的控制。 </P>
<P>
三、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巫术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国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分布在各地的原始氏族部落,由于地理环境、生活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这种差异不是人为的制度形成的。到了奴隶制社会,由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根本对立,奴隶主阶级不仅垄断了服饰资料,而且为了稳定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秩序,规定了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章服制度。
  奴隶社会把国王称作"天子",他是奴隶制国家最高的统帅,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也以国王的冕服为中心,这种章服制度的形成,也是逐步发展和逐渐完备的。
  
  (一)礼服
  《论语》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fǔ音府)冕”就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
  《商书》有“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的告诫,表示国王有至高的权力。殷墟甲骨文中有王、臣、牧、奴、夷、王令等文字,表示阶级等级制度已经形成。《商书·太甲》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表明奴隶主贵族穿了冕服举行祭礼。
  以上两例史料,说明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说明夏商周三代服制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各有变革和发展。夏代称冕冠为收,殷代名为〓,周代名为爵弁,夏代的冕冠纯黑而赤,前小后大,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后小,周代黑而赤,如爵头之色,前小后大,这是后汉蔡邕在《独断》中的说法。在孔子看来,周代的章服制度是理想完美的。《周礼·春官》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王之吉服则兖冕,享先公飨射则〓(bì音蔽)冕,祀四望山川则毳(cuì音翠)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则玄冕。”说明国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格式的冕服。总称六冕。所谓冕服,就是由冕冠和礼服配成的服装。六冕的内容如下: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为冕与中单、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黄赤色,玄即青黑色,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②兖冕(王之吉服):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冕(王祭先公与飨射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韨、佩绶、赤舄(Xì音戏)等相配,并因服用者身份地位高低,在花纹等方面加以区别。
  冕冠的形式,商周时期尚缺少直接资料,儒家经典《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liú音刘),前后邃延,龙卷以祭。”说明天子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旒,悬于延板前后,衣服上有卷龙纹为饰。进一步具体的描述,见于汉唐儒家著述,至唐代更有帝王图的形象留传至今,就更加明白了。大体上说,冕冠的基本款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称为延或綖),冕板的尺寸有说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的,也有说广七寸,长一尺二寸或长六寸八寸的,以前一说法较多。冕板装在帽卷上,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纁色以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悬12旒,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干,即胎架,后来改用竹丝、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状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从玉笄两端垂黈纩(tǒukuàng黄色丝绵做成的球状装饰)于两耳旁边,也有称它为“瑱”或“充耳”的说法,总之是表示国王不能轻信谗言。这就是《汉书·东方朔传》所讲的“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及《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天子玉瑱,诸后以石。从武上横贯左右而下的,是一条纮,即长长的天河带。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历代皇帝不过是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罢了。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以上6种冕服之外,还有4种弁服,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皮弁形如复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顶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动时所戴。韦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晋代韦弁如皮弁,为尖顶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称皮冠,配缁布衣素裳。爵弁为无旒,无前低之势的冕冠,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采。
  周代王后的礼服与国王的礼服相配衬,也和国王冕服那样分成6种规格。《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一作翟)、阙狄、鞠衣、展衣、禄衣、素纱。”其中前3种为祭服,袆衣是玄色加彩绘的衣服,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桑黄色,展衣白色,禄衣黑色。揄狄和阙狄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缝于衣上作装饰。6种衣服都用素纱内衣为配。女性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不分的袍式,表示妇女贵情感专一。这6种礼服的头饰也是不同的。《周礼·天官》下:“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其中以副最盛饰,编和次次之,所谓副是在头上加戴假发和全副华丽的首饰,编是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次是把原有的头发梳编打扮使之美化。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追衡笄是指在头发上插上约发用的衡和笄。也有人把追释为玉石饰物,衡悬于两旁当耳之处,笄贯于发髻之中。此外,男子固定冠帽的笄也叫衡笄。
  
  (二)一般服装
  1.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缁(黑)带佩系如裳之色的〓(bì音毕)。
  2.深衣
  一般用白布制作,深衣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衣服,但儒家学者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又缝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为二,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的,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的一头叫做"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称为"续衽钩边"。这种款式就像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那种"曲裾"袍的样子,但具体的裁法,书上的说法也不一致。据《深衣篇》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论上,说深衣的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则用它当作"吉服"来穿。深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3.袍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如果夹层所装的是新棉絮,则称为"茧"。若装的是劣质的絮头或细碎枲麻充数的,称之为"缊"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的。军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秦国军队在供应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
  4.襦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是劳动人民的服装。《诗·豳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5.裘
  甲骨文的裘字写作〓,占籀(zhòu音宙)文写作〓。《说文解字》说:"裘之制毛在外,故像毛。"中华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衣服就是兽皮,使用兽皮做衣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原始的兽皮未经硝化处理,皮质发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时不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而且懂得各种兽皮的性质。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来做。大人贵族穿锦衣狐裘,《诗·秦风》:"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为珍贵。其次为黄狐裘、青狐裘、麛〓(míní)裘、虎裘、貉裘,再次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狐裘除本身柔软温暖之外,还有"狐死守丘"的说法,说狐死后头朝洞穴一方,有不忘其本的象征意义。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此类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再穿朝服。士以下需人无裼衣。
  
  (三)舄履
  商周时代男女穿的鞋子是一样的,周朝政府设"屦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它们有赤舄、黑舄,赤繶(yì音意)黄繶青句(〓)、素履、葛履种种形式。屦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屦是牙底相接处所镶的赤色或黄色缝条。句是屦和舄头部的鞋鼻子,国王的双底鞋--舄可分三等,赤舄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后的双底鞋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王后穿鞠衣、展衣、褖衣时则穿单底的屦。素履用白丝绸制作,葛履用葛布制作,是夏天穿的鞋子。
  
  (四)军戎服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行攻坚战术的部队。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商代铜盔、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周代有"司甲"的官员,掌管甲衣的生产。由"函人"来监管制造。分为犀甲、兕甲、合甲三种,犀甲用犀革制造,将犀革分割成长方块横排,以带绦穿连分别串接成与胸、背、肩部宽度相适应的甲片单元,每一单元称为"一属"。然后将甲片单元一属接一属的排叠,以带绦穿连成甲衣,犀甲用七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兕(野牛)甲比犀甲坚固,切块较犀甲大,用六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合甲是连皮带肉的厚革,特别坚固,割切更困难,故切块又比兕甲更大,用五属即够甲衣的长度。《考工记》说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盔帽最先以皮革缝制。青铜冶炼技术兴起以后,出现了铜盔和由铜片串接或铜环扣接的铜铠甲。用铜片串接的叫片甲,用铜环扣锁的叫锁甲。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在甲里再垫一层丝绵的称为练甲,穿甲的战士称甲士。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鲜明的颜色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色彩不但可以助振军威,激励斗志,而且也便于识别兵种及官兵的身份,有利于军事指挥。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孔管,古时往往插鹖鸟的羽毛来象征勇猛。因鹖鸟凶猛好斗,至死不怯。</P>
<P>奴隶社会的服饰纹样是奴隶制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方面,纹样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意义。最重要的纹样为国王衮服上面的十二章,十二章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段话原来没有标点,如果断句不同,就可引出不同的解析。前汉时按孔安国的解析是:日、月、星辰为三辰,与山、龙、华(草华)、虫(雉)以五采画于衣服旌旗。藻、水草有纹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已相背。综合起来,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上得兼下,下不得兼上。他把粉和米分列为二章,不列入宗彝,如再把华与虫分为二章,合起来就成为十三章而不是十二章了,这是他说得不明确的地方。
  后汉马融把华虫合为一章,其余说法与孔安国相同,明确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为十二章。这个说法被《续汉书·舆服志》所采纳,后来《晋书·舆服》、《宋书·礼志》、《南齐书·舆服志》也都相同。但这种说法又与《周官》五冕中毳冕衣服画虎彝蜼(weǐ音伟,长尾猴)彝的制度相矛盾。
  后汉郑玄诠《周官》司服条提出另一种说法:“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舜欲观焉,华虫五色之虫,缋人职曰: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以章之谓是也,希读为絺,或作黹,字之误也,王者相变,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旌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毳、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絺则粉米无画,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玄衣无文,裳刺黻而已。”这样,郑玄把作缋宗彝解析为宗彝里面缋画,同时《周官》毳冕中的虎彝蜼彝合在上面,即于宗彝上画上虎蜼之形,从而把《尚书》十二章与《周官》五冕内容相结合。虽然有的学者批评郑玄解析得勉强,但自梁朝起采用了郑玄的学说,《隋书·礼仪》六,追记梁朝服制,皇帝“衣则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画以为绘。裳则藻、粉米、黼、黻以为绣,凡十二章。”到隋唐成为定式,一直流行到清代。
  隋顾彪在《尚书疏》中说: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能兴雷雨,龙取其变化无方,华取文章,雉取耿介,藻取有文,火取炎上,粉取洁白,米取能养,黼取能断,黻取善恶相背。
  宋聂崇义在他的《三礼图·衮冕条》说: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旌旗,昭其明也……龙能变化,取其神,山取其人所仰也,火取其明也,宗彝古宗庙彝尊,名以虎、蜼,画于宗彝,因号虎蜼为宗彝,虎取其严猛,蜼取其智,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也。又同书“毳冕条”说:藻水草也,取其文,如华虫之义,粉米取其洁,又取其养人也……黼诸文亦作斧,案绘人职据其色而言,白与黑谓之黼,若据绣于物上,即为金斧之文,近刃白,近銎(qióng音穷)黑,则曰斧,取金斧断割之义也。青与黑为黻,形则两已相背,取臣民背恶向善,亦取君臣离合之义。
  “十二章”纹样的题材,不是奴隶社会才有的。人类在原始社会生存斗争的漫长岁月里,观察到日、月、星辰预示气象的变化,山能提供原始人以生活资源,弓和斧是劳动生产的工具,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粉米是农业耕作的果实,虎、蜼(长尾猴)、华虫(雉鸡)是原始人狩猎活动接触的对象,龙是中国许多原始氏族崇拜的图腾对象,黻纹是原始人对于宇宙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抽象。所以在中国原始彩陶文化中,日纹、星纹、日月山组合纹、火纹、粮食纹、鸟纹、蟠龙纹、弓形纹、斧纹、水藻纹等早已出现。到了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主阶级支配着物质生产的资料,同时也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虎、蜼(长尾猴)、藻、粉米、黼(斧)、黻(〓)等题材被统治阶级用作象征统治权威的标志,是不足为奇的现象。
  关于“十二章”的起源,中外学者都引用《虞书·益稷》篇所记帝舜的一段话为根据。《虞书》是周代史官追记的,但“十二章”中除宗彝在夏代以前尚未出现,可以存疑。其他纹样,早已分见于各地彩陶文化中,甘肃临洮出土的半山型彩陶人形器盖已用人首蛇身的意念来装饰衣服,湖南澧县出土的龙山文化透雕玉佩已有龙纹的题材,至商代在出土的玉、石、青铜奴隶主人物造像衣服纹饰中,龙纹已多次出现,如河南安阳出土商代奴隶主服装,双臂多饰降龙、双腿多饰升龙,胸前饰正面龙头,领及后背饰黻纹,其纹饰的大布局和后世皇帝之龙袍大体接近。在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出土的商代蜀王铜像,所穿为另一种形式的龙袍。据《考工记·辀人》有“龙旂九游”的记载,意思说画龙于衣,以祭宗庙。龙袍这种象征最高统治者的服装的出现,是中国服饰艺术从原始宗教观念为主导演化到以政治伦理观念为主导的重要标志。“十二章”则是中国儒家学派服饰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国奴隶制社会到战国时期宣告解体,但“十二章”纹样由于在思想意识上具有巩固统治阶级皇权的功能,一直为历代封建皇帝所传承。
  从图2-8至图2-15可知,十二章纹样当是原始社会各部落精神文化的聚合,龙在原始社会是自然力崇拜的产物,到奴隶社会转化为祖神崇拜的对象,故商代龙纹在头上常长有两只且(即祖字)形角。 </P>
<P>
服装材料如丝绸、麻布、葛布、裘皮等都不能长期保存,因此考古发现的直接材料是极稀有的。但古代的人物雕刻或绘画,也可作为间接材料,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服装的款式及纹样。
  (一)夏代的纺织遗迹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割切过的蚕茧,之后又在另一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朱红色的麻布,可知夏代已用丝绸、麻布作衣料,并用朱砂染色。至于夏代服装款式,目前尚未发现形象资料。
  (二)商代的纺织遗迹
  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一把铜钺上曾发现麻布、绢、缣和雷纹绮的印痕,此铜钺现藏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据维维·锡尔万(VIVISYLWAN)女士分析,回纹绮为四枚菱形斜纹织花,平纹织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把商代附有雷纹条花绮残痕的青玉曲内戈,陈娟娟女士分析该雷纹条花绮系四枚异向纬斜纹显花,平纹织地。纹样是由平排连续的雷纹与三根平行线组合的横条图案,布局匀称。这两件商代纹绮残痕,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丝绸织花技术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项杰出贡献。
  (三)商代的着装人物资料
  图2-27是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力的〓,自然下垂。〓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又称为黻或芾(fèi音费)。后世将〓的款式加阔,就变为蔽膝裙。此玉人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图2-28是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商墓出土的商代贵族石雕残像,和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据此复原的商代奴隶主贵族石雕造像。衣为右衽、交领、窄袖,衣长齐膝。腰束绅带,前身有〓自腰间下垂,〓的下端呈钝角形,〓和腰带均有叠胜纹作装饰,衣领及袖口、衣裳下边均饰有勾连纹。足胫间刻有缠绕纹,似为古代的"偪",即为胫衣或行縢。头部原像已缺,复原像头戴帽箍。此像服饰极华丽。
  图2-30是河南安阳四盘磨村出土商代奴隶主贵族石雕像,头戴帽箍,穿大翻领窄袖上衣,如《淮南子》所说"有冒而绻领者。"下身穿裤。上衣前面饰牛角形兽面纹,肩及背饰有目纹,其他部位饰有变体雷纹。上衣与裤子如何分界,雕像交待不清楚。
  通过前述几种图,可以看到商代奴隶主贵族的男式服装领型,至少有交领、圆领、大翻领等多种形式。袖子一般均为窄袖型。衣长一般齐膝上下。下身有裤子或胫衣。脚履多圆头式。商代奴隶主贵族戴的帽子,有帽箍和加卷筒形装饰的帽箍,此外还有一种羽状高冠。在战争场面则戴青铜胄,胄顶有铜管可以插饰羽毛。
  商代妇女服装目前资料不多。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透雕玉人佩,玉人身部已经作变形处理,所以不能了解衣服款式。但头部非常写实,头上戴帽箍,头发往后梳,并在头顶两侧梳发髻,其余鬓发自然向下垂,两鬓发尾微向上卷成螫尾形。在发髻上插对称的〓(guàn音惯)形发笄。《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兮。"后来的角〓就是两个叉角髻。《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虿即螫虫。可见上述那种发型自商周以后,一直都是未成年男女的发式。
  (四)周代的纺织遗迹
  西周的高级服装材料,已用织锦和刺绣。西周的织锦残片,在辽宁朝阳早期西周墓,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都曾发现。后者经密已达每厘米112根,纬密每厘米32根。经线是多种彩色的,由经线显现花纹,故称为"经锦"。据《释名·释采帛》解析,锦的价格贵重如金,故锦字从帛从金。《范子计然》记载齐国锦绣,"上价匹二万(钱),中万,下五千。"一般绢帛"匹值七百钱"。价格相差达15倍。《诗经·郑风·丰》:"裳锦絅裳,衣锦絅衣。"就是说锦的价贵,穿锦裳锦衣时,外面罩着麻裳和麻衣以保护之。西周刺绣的实物残痕,已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伯墓中发现。是在染过色的丝帛上用黄线绣出花纹轮廓,再用毛笔蘸朱砂、石黄、褐色、棕色涂绘成花纹。出土时色彩仍非常鲜明,但出土时无法与泥土分离。在o(︶︿︶)o 唉地区则长于纺织毛布,哈密五堡曾发现色彩鲜丽的方格彩罽,并有用毛布缝制的长袍出土,此袍通长135厘米,无领、窄袖、袖口和底襟镶毛带,出土时穿于死者身上,腰间束带。年代均与西周时期相当。
  (五)周代的着装人物资料
  西周时期的服饰资料,至今出土甚少。从这一时期的玉人来看,西周的冠帽已较商代复杂多样,造型华丽。至于服装款式,目前见到的以右衽、窄袖,长至脚踝,腰间束带的为多,也有长与坐齐的。因形象资料见得不多,难以作概括性的论述。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暴虐无道,又逢地震与旱灾,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申侯联络泾渭流域的游牧民族犬戎杀死周幽王,由周平王即替王位。周平王即位后,受犬戎军事威胁,被迫由镐京(今西安西南沣水东岸)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就进入春秋时期。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原本依靠周王朝封地维持经济的小国,纷纷开荒拓地,发展粮食和桑、麻生产,国力逐渐强盛,脱离了对周王朝的依赖。周王朝遂告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从而走向崩溃。奴隶社会政治体制的解体,改变了社会的传统观念,这一切,马上就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各个方面。
  (一)服饰用料之发展
  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用料如丝帛、绢、缣、绮、锦、绣和精细的麻织物都由大奴隶主贵族所专用,周朝政府设有专门的官吏,掌管生产、保管和供应,商人是不许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等地由于农业和纺织原料、染料及纺织手工业迅速发展,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这些地区有些经营丝帛或染料贸易的大商人,手中掌握大量物资,他们的财富可与"千户侯"相比,人们称他们为"素封"。他们和大贵族、大官僚交往,有些人甚至能左右诸侯的政治,例如春秋末年孔子的弟子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大商人和诸侯贵族一样,"食必梁肉,衣必文绣"。打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大大促进了纺织生产的发展。当时《禹贡》一书记载的"九州"中,除生产麻、葛等纺织品外,丝织品生产已遍及兖、青、徐、扬、荆、豫等州。兖州(指今山东兖州、济南、青州之西北境及旧东昌府)所产"织文",是彩色织花的丝织品。青州(指今山东胶东济南境兼有辽河以东之地)所产〓(yan音掩)丝,即野蚕丝。青州目前仍盛产柞蚕丝。徐州(指今江苏旧徐州府及邳县、山东旧兖州府、安徽之宿迁、泗县)产玄纤(黑色薄绸)、缟(极薄的绸类)。扬州(指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境内)产织贝(据注解为锦类织物)。荆州(指今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遵义、思南、铜仁、思州、石阡及广西全境)产玄(青黑色)、纁(红黑色)、玑组(穿绣珠子的丝带)。豫州(今河南省)产纤(细绸子)、纩(丝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肥沃,生产技术领先的齐、鲁一带,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这一带桑麻普野,妇女们手艺精巧,她们能织善绣,产品行销各地,故齐国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陈留襄邑出产的锦,有美锦、文锦、重锦、纯锦的名称。而质薄精细的丝绸,则有"齐纨鲁缟"的美名,这些都是春秋以来著名的产品。它们的出现,既改变了服装用料的成分,也改变了衣服用料社会分配的格局。
  (二)服装色彩观念的改变
  按周代奴隶主贵族的传统,色彩也有尊卑的区别,青、赤、黄、白、黑是正色,象征高贵,正色是礼服的色彩。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缥(淡青色)、紫、骝(骝liú音留)黄是间色,象征卑贱,只能作为便服、内衣、衣服衬里及妇女和平民的服色。统治阶级则要按照礼制规定,根据级位高低和政事活动的内容,选配相称的服装色彩。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却喜欢穿紫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代遗燕王书》:"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齐桓公这样一位名声显赫的政治领袖竟然穿间色的紫袍,这在当时是对传统色彩观念的逆反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又那么重大,自然是对传统礼教的沉重打击。大约100年后,维护旧礼教的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还重申他对紫色抱有恶感,是因为紫色夺走了朱色的地位《论语》:"恶紫之夺朱也。"但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美感是基于色彩具有美的自然属性为前提,由于紫色具有稳重、华贵的性格特征,在色彩心理学上紫色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后来紫色一直上升为富贵的色彩;唐代韩愈(公元768年至824年)《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的诗句,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服装配套结构的变革
  商周以来的传统服装,一般为襦、裤、深衣、下裳配套,或与上衣下裳配套;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只有两条裤管,穿时套在胫上,也称胫衣。《说文·系部》:"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绔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这种服装配套极为繁复,在表现穿衣人身份地位的装身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但穿着费时,对人体运动也极不方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的强度运动。春秋时期,位于西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这两个民族都善于骑马矢射,能在崎岖的山谷地带出没,而中原民族习于车战,即便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善于用兵,也只能在平地采用防御阻挡,而无法驾战车进入山谷地带进行对敌征战。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有前后裆,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古时称为"穷绔"或"绲裆绔",这种裤子便于私溺,裆不缝缀,用带系缚。将两裆缝合的满裆裤,古代称为裈(kūn音坤)或〓(kūn音坤)。用3尺布(约合现在70厘米)裁成不需缝合的短裤,称为犊鼻裈。合裆裤能够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上是一件巨大的功绩,但他在当时也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理由是"不合先王礼法"。赵武灵王以"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对保守派进行了批驳,并得到赵国族人中的长者肥义的支持,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的观点,毅然决定服装改革,从而建立骑兵,强化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娄烦,国势大盛。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春秋战国直至汉代,社会上层人物囿于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式,只有军人及劳动人民下身单着裈而不加裳。西汉司马相如与四川临邛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相恋,遭到卓王孙反对,并断绝对文君的供养,司马相如和文君逃到成都,不久回到临邛,在卓王孙家门对门卖酒,让文君当垆,相如脱去外衣,在大庭广众面前只穿了一条犊鼻裈洗涤酒具,弄得卓王孙尴尬不堪。
  (四)工艺技术的发展
  在周代服饰制度中,头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周代规定凡吉礼应穿15升以上的细纺织品所制的吉服,遇丧礼只穿15升以下的粗纺织品所制的凶服,而做帽子得用30升的细麻布。因为用麻布作头冠是纪念老传统的古礼。这里的"升",是指纺织品经线的密度,古代布帛通幅宽度是有规定标准的,按《汉书·食货志》记载,布帛的标准规格为"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在幅宽二尺二寸之内的经线数如果是80根,即为1升。如果是80根的2倍,即为2升。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战国铜尺1尺长合23厘米,则战国纺织品的标准幅宽2.2尺,合50.6厘米,此数据与出土战国至汉、唐的一般织物幅宽相近。30升布的总经线数为30升×80根=2400根,2400根÷50.6厘米(幅宽)≈47.43根/厘米,得知30升布的经线密度为每厘米约47.43根。这个密度比现今市场出卖的白细布要细密一倍,而与现代丝绸的细密度相当。把麻纤维精纺到这样精细的程度,其手工难度是很大的。春秋时期由于桑蚕丝生产发展,用30升的丝织品做帽子不但价廉,而且物美,所以人们都采用丝织品代替细麻布。以维护旧礼教为理想的孔子也在《论语·子罕》中讲道:"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意为用细麻布做帽子,是礼所规定的。眼下丝绸比细麻布更便宜,我也跟大家一样改用丝绸来做。)前面已经介绍的关于服装色彩观念的变化,也和当时染色技术的发展,利用植物染料紫草根染紫有关。 </P><P>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争雄,提倡耕织,富商大贾的城市手工业作坊与官营作坊并存,农村男耕女织,已初步形成封建经济的模式。当时齐、鲁地区先进的织绣技艺,逐渐向其他地区流传。刘向《说苑》:“鲁人善织履,妻善织缟,而徙于越。”《左传》成公二年,记楚人伐齐,侵入鲁之阳桥,鲁人赂以执斫(匠人),执针(刺绣缝纫工)、织纴(织缯帛工)各百人请盟。今湖南、湖北、河南各省战国时期楚墓先后出土许多织绣文物和服装,技艺水平极为高超。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战国中期的衣物35件和一批纺织品,保存极为完好,出土时色彩如新,为研究战国服饰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直接资料。其中服装用料有:
  1.绢为纹平素织物。一般经纬不加捻,有的织后经过煮炼,有的经过捶砑处理,光泽较好,细绢作面料用,粗绢作里子用。幅宽在49厘米至50.5厘米之间。经纬密度每厘米60根至100根的29件,100根至120根的12件,120根以上的6件,最细的达每厘米经164根,纬64根。
  2.绨为平纹素织物。经纬双股合成,加每米约500次的S捻。经纬密度每厘米为经80根,纬10根。织物厚度0.7毫米至0.8毫米,作鞋面用。
  3.方孔纱为假纱组织织物。经纬密度有每厘米经25根、纬16根,及经17根、纬16根两种。幅宽32.2厘米,幅边宽0.25厘米。
  4.素罗为绞纱组织织物。经纬丝均加强捻,捻度约每米3000至3500次,S捻。经纬密度每厘米经40根、纬42根,以4根经丝为1组,互相纠绞成芝麻形纱孔。幅宽43.5厘米至46.5厘米,两边各有0.35厘米的平纹边。边经每厘米142根。
  5.彩条纹绮以深红、黑、土黄三种经丝相间排成宽1.3厘米至1.5厘米的彩条,其中深红、土黄色经丝在彩条区内又分粗细两种,一隔一相间排列。细经平织,粗经在起花时按三上一下的织法织出浮长线,相邻的两根粗经浮长点相同。其余不起花部分平织,纬丝棕色。这种彩条纹绮经刺绣加工后作衣服镶边料之用。
  6.锦分二色锦和三色锦,均系经丝起花的经锦。组织为经两重组织,经密一般高于纬密3倍或更多。每厘米经密84根至150根,纬密24根至54根。经丝一般比纬丝粗。有些锦的经丝加弱捻,个别加强捻。幅宽在45厘米至50.5厘米之间。边宽0.7厘米×2。三色锦质地比二色锦厚实。作衣服面料、衣物镶边料及衾面之用。 </P><P>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社会思潮的活跃,装饰艺术风格也由传统的封闭转向开放式,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轮廓结构由直线主调走向自由曲线主调,艺术格调由静止凝重走向活泼生动。但商周时期的矩形、三角形几何骨骼和对称手法,春秋战国时期仍继续运用,不过不受几何骨骼的拘束,往往把这些几何骨骼作为统一布局的依据,但并不作为“作用性骨骼”。即图案纹样可以根据创作意图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以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和长沙烈士公园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刺绣纹样为例,题材除龙凤、动物、几何纹等传统题材外,写实与变形相结合的穿枝花草、藤蔓纹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穿枝花草、藤蔓和活泼而富于浪漫色彩的鸟兽动物纹穿插结合,穿枝花草、藤蔓就顺着图案骨骼、矩形骨骼、菱形骨骼、对角线骨骼铺开生长,起着“非作用性骨骼”(即不是死板显露的几何骨骼)的作用。它们穿插自由,有的顺着骨骼线反复连续,有的将图案中转隔断,有的作左右对称连续,有的作上下对称连续,有的按上下、左右错开1/2的位置作移位对称连续,穿枝花草、藤蔓既起装饰作用,又起骨骼作用。在枝蔓交错的大小空位,则以鸟兽动物纹填补装饰。动物纹样往往头部写实,而身部经过简化,有的直接与藤蔓结为一体,有的彼此缠叠,有的写实形与变形体共存,有的数种或数个动物合成一体,有的动物体与植物体共生,以丰富优美和多样的形式,把动植物变体与几何骨骼结合,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设计思想的高度活跃和成熟。由于按几何骨骼对位布局,灵活运用同位对称与移位对称结合等方法,又打破几何骨骼的框架界限,因而纹样既有严整的数序条例,又有灵巧的穿插变化,虽然结构十分繁复,层层穿插重叠,仍然繁而不乱。此外,几何纹也很流行。
  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题材,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当时最为流行的龙凤既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都象征长寿。翟鸟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中。丝织纹样因受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限于篇幅,本书未能全部收入这些精美绝伦的纹样。 </P><P>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是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
  (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8片缝拼,宽分别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摆缘宽12.5厘米。
  (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4片,每只袴脚连上2片,每片宽30.5厘米,长45厘米。袴脚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绢,宽50厘米,长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绢,宽25厘米,长59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1块长12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条宽边与袴腰相接。1条边缝在袴脚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1块长32厘米,宽9厘米的条纹袴边,做成小袴口,袴脚的各拼缝处均镶嵌丝绦。绣绢作面料,深黄绢里。袴脚上部与袴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腰宽0.5厘米,袴长116厘米。
  (7)帽展开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应是帽系。幅高18.5厘米,前边长25厘米,后边长40厘米。面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色绢;大菱形纹锦镶边。
  (8)麻鞋前端尖头半圆形,侧视呈缓坡状,里层用草编,表层用麻布髹黑漆;再在外包锦面。鞋底用麻线编结,从中向外逐圈编绕27圈。底下编成许多乳钉状线结。长23厘米,高5厘米。
  2.各地出土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材料。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资料很多,现在选择一些服装结构比较清晰的人物雕刻、绘画形象,供读者参考。
  图3-23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图3-24至图3-25是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两件战国长袖曲裾袍舞女玉雕,式样均为交领、右衽,袍长曳地,腰束大带。
  图3-26是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出土女木俑,穿绘绣交领右衽曲裾袍,领及衽边均饰以较宽的锦缘。
  图3-27为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多数穿直裾袍,只有一个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为“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图3-28是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战国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立领是在领窝加领座才能制成的。裙裳长仅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组玉佩的组带。足穿革靴,发分左右梳两条长辫。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也是颇为时髦的。图中柱上的小雀是后人加上去的。
  图3-29是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出土铜人,穿右衽矩形交领长袍,腰束革带,用带钩扣接。
  图3-30是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驭龙升天图帛画,画着一个男子驾一条龙,龙前是鱼,龙后是鹭鹚鸟,表示能入海或升天。男子头戴切云冠,长缨结于颌下,腰束大带,袍式宽松、广袖、曲裾,长可掩足。即当时的深衣。
  图3-31是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少女龙凤帛画。画一女子合手祈祷,身穿广袖宽松曳地曲裾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所出土帛画中驾龙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
  《尔雅·释衣》谓袖身扩大部分为“袪”,袖口缩敛部分为“袂”,这种袖式后来称为“琵琶袖”。袍与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袖口,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
  图3-32是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虡(jù音据)中层的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曲波形弯曲,领缘有几何花边为饰。下穿折裥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几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者及膝,长者及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间束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头戴上宽下紧的平顶帽,为仪仗乐队的装束。
  图3-33至图3-35是几组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图3-38是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均穿左衽、矩形交领、窄袖上衣,大方格纹面料中长裙,裙长及踝。发式或总发于顶,在顶上梳髻。或作披发式,头发后垂于背。有的在头上插戴高高的牛角形梳冠为饰,颇与今苗族姑娘的角形银冠相似。为古代鲜虞族人服饰。
  商代以马驾车,古代以马狩猎或驱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战国七国中原战争中才有大规模骑兵,故以为起始于战国赵武灵王,骑兵代替战车,象征运动速度增强,《简子》议兵说楚军“轻利僄遬(速),率(骤)如飘风”。“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战国策·齐策一》齐军“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始(静)如处女……后(动)如脱兔”。《史记·白起列传》:“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楚亦有骑兵一万,《古禽经》“鹖冠,武士服之,像其勇也”。应劭《汉官仪》:“虎贲,冠插鹖尾,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尾上当所贡”。《续汉书》:“羽林左右监皆冠武冠,加双鹖尾”。穿虎纹锦裤。 </P><P>(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首饰佩饰
  首饰和佩饰是服装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从服饰艺术的历史来看,首饰和佩饰比衣服渊源更早,春秋战国时期继承商周社会的传统,首饰和佩饰除形式的装饰美和材质的珍贵之外,也带有礼教表征德操和社会等级地位的内涵,至于工艺技巧则发展到更加精美的程度。
  1.发饰
  (1)笄是固定发髻的用具,原始社会普遍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实物,用木笄、玉笄、竹笄等。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便视为成人,如已许嫁便可梳髻插笄。如未许嫁,到20岁时也要举行笄礼。女子成年叫及笄。
  (2)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把梳篦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梳篦的形状,背部呈圆弧形,身部有对称纹饰。山西侯马出土春秋时人纹陶范中女子的头上插着双角形篦,其背部作弯角形,与商周的梳篦背上缘近乎平直,背正中有突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认为是角形冠。春秋战国时期的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的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的木梳等。庐芹斋《中国古玉展览目录》所载两件战国玉梳的形状也如此。再往后,梳的形状就向扁长而低的形状变化,梳齿也更多了,更便于使用。
  2.耳饰
  玦小型的玦是古代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耳饰,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中山国战国墓出土有夔龙首黄玉玦一件,广东曲江石峡墓出土有圆廓外4个半月形突饰的玉玦,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椭圆形孔不居中的,有上宽下窄椭圆的。湖南耒阳市一处距耒水600米的山坡上的春秋时越人墓出土水晶玦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径19.5厘米的大玦,那是一种佩玦而非耳饰,象征决断。如《白虎通》所说:“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史记》记叙楚汉相争,在鸿门宴上,范增要楚霸王杀刘邦,几次用眼睛盯着项羽,并三次举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没有理会。说明秦汉时期仍有在腰间佩玦的习惯。1983年在河南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出土龙纹玉玦一双。战国时期的耳坠制作已很精美。
  3.颈饰
  颈饰是原始社会就很普遍的装饰,春秋战国时代的颈饰出土不少,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颈饰,其中一件系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组成,其余为〓形器及一小系璧。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绿松石1518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装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139粒。排作两圈,每隔两排4颗小的,用1颗大的将两排联在一起,串成大小相间、单双相联的形状。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组成,形式质料相同,出土时置于人架胸部。河北怀来北辛堡两座燕国墓,一座出土绿松石串珠264枚,另一座出土1975枚。前墓所出除少数较大外,多数都很小,有的如绿豆、有的如粟粒,且都有穿孔,出于人架颈部。后墓所出除绿松石外,还有白石制成。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1951年以来,先后在山东曲阜鲁故城,河南辉县固围村,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4.臂饰
  玉瑗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瑗同援义,其孔大,便于二人抓握相援。战国玉瑗形状与新石器时代的瑗的区别,是战国玉瑗纹饰渐多,有些作纽丝纹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两边变薄,剖面如枣核形。纹饰以縠纹和云雷纹为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第三期墓出土1件由13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和1颗小玉〓串连而成的腕饰,出土时置于人架腕部。
  5.指环
  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2件血红色的玛瑙指环,断面呈六角形。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说文》:“琼,赤玉也”《后汉书·东夷传》:谓扶余、挹娄出赤玉,扶余、挹娄在东北,产玛瑙,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
  6.腰饰带钩
  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曾多次出土玉带钩,大多出于人架下肢部位。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曹风·鸬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离)。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因在绅带上不好勾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并不美观,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来了。古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的故事。《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都说明革带已经露在外面。在这种情况下,革带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从考古发现的材料证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里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铜带钩出土。春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春秋墓和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墓曾出土金带钩、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带钩、铜环与玉瑗、玉璜和回形玉饰组成的佩饰同出。到战国时期,也有带钩与环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县5号战国墓铁带钩与骨环同出,6号战国墓青铜嵌绿松石的带钩与羊脂玉环同出,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人架腹部有铜带钩与玉髓环套合在一起。因此腰带带钩的功用就有数种,一种是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勾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较长的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勾挂衣领或装于衣领勾挂衣服肩部,这种衣钩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作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
  第二种:腹作方形,钩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城粗大。
  第三种:身短钩长。
  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
  第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
  第七种:体作动物形。
  第八种:体作琵琶形。
  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制作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宽4.9厘米,呈琵琶形底,银托面包金组成浮雕兽首,两侧缠绕着二龙,至钩端合为龙首,口衔状若鸭首的白玉带钩,两侧有二鹦鹉,钩背嵌三縠纹白玉玦,两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珑透剔,包金镶玉,文饰繁华,雍容华贵,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战国墓出土的交龙金带钩,端为兽头,柄阴刻二夔龙,钩身透雕成兽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铸造、透雕、剔刻法制成的。此件长12厘米,重275克。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长7厘米,重56克。在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的猿形银带钩,通长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进状,身微拱,极为生动。目嵌蓝色料珠,通体贴金,背面有一圆钮。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4个金带钩,各长10厘米,是用铸造法制作,钩似鸭首、鼓腹、光素无纹,腹下为一圆钮。现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的两次发掘中,就出土铜带钩60件,形制多样。四川昭化出土1件战国金银错犀牛带钩,全体布满花纹。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三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陪葬墓曾出土玉带钩。以上所介绍的,都是华夏地区所使用的带钩的情况。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服式来推行服装改革,强化军队的战斗力的故事,已在前面叙述。过去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常说我国古代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此说从时间上推算是讲不通的,因为赵武灵王比齐桓公晚300年,是战国中期的人,而带钩在春秋中期已普遍应用了。
  在我国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即在鞓上装一种斗兽纹铜饰牌而用铜鐍扣结。鐍是有舌或有喙状突起的环状物,可用来固定带子。匈奴带鐍在相当春秋晚期的墓中已有发现,内蒙古杭锦旗桃红巴拉和毛庆沟匈奴墓中都出土过圆形带鐍,当中有供穿带用的孔,前部有喙状突起,尾部有钮孔。这种鐍每条带上只出1枚,其作用相当于带扣。国内外出土很多匈奴、东胡式铜器(也称鄂尔多斯式铜器)中的透雕带扣,很多都铸有喙状突起和穿带子的孔,这种突起物常因使用损耗而不十分明显,加上透雕的斗兽纹极为繁复生动,因而往往被人忽略,而把它们当作单纯的饰牌,年代可从春秋晚期延续到东汉。这类革带在用鐍扣结和鞓的装饰牌等方面都与中原革带的带钩不同,因而是另一系统的带饰。在古代文献中称它们为鲜卑、师比、胥纸、犀毗、私纰头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引张宴说:“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带即突厥的革带,鲜卑相当蒙古语的〓obar《〓·五爪虎》,因鲜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称,并铸其形于革带上作为装饰。
  7.佩玉
  《礼记·玉藻》讲:“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人问子贡,人们为何重玉而轻石,是否玉少而石多?子贡去问孔子,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guì音贵),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许慎《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sai音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所以统治阶级都有佩玉,佩有全佩(大佩,也称杂佩)、组佩,及礼制以外的装饰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其组合方式,宋以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考证和推测,由于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至今仍难以定论,郭沫若先生考证了1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出于洛阳金村,全长约42厘米的战国金链舞女士玉佩,它以金链贯穿玉质舞女及璜、管、冲牙等组成佩饰。两舞女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衣长曳地,博带,各扬一袂于头上作舞。冲牙为双首龙形,佩末端悬龙形双璜,此佩可挂于颈部垂于胸前。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制器偏重保守,而玉佩尤关于礼仪,举凡奇风异俗必不易采入。此玉佩以蜺龙为冲牙双璜,足征其保守;而以长袖盛鬋之舞姬为双珩之饰,尤足证此种习俗必已成为礼节而失其奇异者也。”(《金文丛考》“释亢黄”)。战国全佩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于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左右珩下各挂一个璜,中央从瑗上直接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之间。以上出土的全佩,与《三礼图》等书所画全佩形制并不相符。1992年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的整套玉佩,与《三礼图》所述差距更远,说明儒家关于服装礼制的论述,很多主观成分。
  组佩是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春秋战国时期佩是如何挂法,文献记载也不具体,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战国墓出土10件组佩彩绘俑,给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形象资料。是组佩彩绘俑中的4件,其中1件高64厘米,身穿交领右衽直裾袍,宽袖,袖口呈胡状,饰菱纹缘,腰悬穿珠,玉璜、玉璧、彩结、彩环组佩,后背腰束黄、红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衣襟内露鲜艳的内衣,气度不凡。这组彩绘俑不过是执事人员身份,组佩形制简单,通过它们可以想象佩挂琳琅的墓主人该是何等风光!湖北江陵纪南城武昌义地6号战国楚墓出土彩绘偏衣木俑,在胸部以下左右各垂挂一组玉佩,于玉璜间有方形圆形玉相隔组合。属于组佩之类。
  装饰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如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这类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璧。更为精巧绝伦的则是镂空活环套扣的玉佩,例如: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玉4节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系由3个透空的活环套扣连,可开可合;3个活环上饰有首尾相连的蛇纹,4节佩皆镂空,饰有不同姿态的龙和两头龙,最上面1节有穿孔可系佩挂。同墓出土的玉多节佩,通长48.5厘米,最宽8.5厘米,全器可分解成5组,插榫接合后可成一器,接合后可展可合,共26节,均由活环套接。其中有4个活环套由金属材料的接榫插接而成,可以拆卸。有8个环套是镂空的,不能拆卸。通体饰有龙纹和勾连纹,精巧无比。这两件玉佩均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1件玉4节环套佩,作群龙相蟠。1978年河北平山战国中期中山国王陪葬墓出土三龙环形玉佩,径6.4厘米,三龙透空雕镂,作侧身回顾状,极为玲珑活泼。由河北省文研所收藏。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出土两件玉佩,1件为镂空龙凤合体形佩,高11.5厘米、长21.4厘米、厚0.9厘米,身躯作〓形回转,两端一为龙头,一为凤首。身上饰有凸起的縠纹,腹部有穿系用的圆穿。另1件为青玉镂空两头龙凤纹佩,横宽15.4厘米,高6.8厘米,厚O.3厘米,在卧弓形双头龙腹下空间,填饰柔美的双凤,粗细对照,更具韵味。这两件玉佩现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8.佩璜和纽座系璧
  佩璜和纽座系璧都是礼器以外的、更具有审美的赏玩性和装饰性的佩玉,风格优美。商代已经有人纹、鸟纹、鱼纹、兽纹的佩璜,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佩璜纹饰日趋繁复,题材多龙凤蟠螭云纹,周身施饰。同时,玉珩、玉觿、玉璧及其他玉佩、玉饰的纹饰也日趋繁缛华丽,工技美巧。系璧《说文》称之为〓,是小型的璧、环、瑗的总称,最早系璧作为连接几个器物的媒介,大多无纹饰,春秋时随着青铜器物轻型化的趋向,系璧也成为单独的佩饰而多施纹饰。但作为璧的圆形是保留着的,一般在圆形周围附加装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双凤纽座白玉系璧,是极其瑰丽的艺术珍品。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山彪镇与琉璃阁战国墓也有系璧出土。
  9.金属工艺装饰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工艺加工已经掌握了焊接榫铆、刻划、镶嵌、鎏金、镂空、失蜡浇铸、金银错嵌等技术,制作各种精美的器物。金属工艺加工技艺不仅在华夏地区发展,在北方匈奴族地区,金属工艺也很先进。1972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1件战国鹰鸟顶金冠(可能是匈奴王冠),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合而成,鹰鸟冠顶高7.1厘米,重192克,雄鹰展翅立于半球冠顶中央,其下为厚金片捶打的半球面体,饰有四狼与盘角羊咬斗的纹饰。鹰的头部、颈部镶有两块绿松石,头与尾可以左右摇动。冠带径16.5厘米,重1022.4克,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从前面看,冠带上下是2条绳纹饰边,这2条金条饰边的中间有榫铆相互接合,从后面看,另有1条金条围过来与前面2条金条榫铆连接成圆环形帽圈,再在圆环左右分别装饰虎、盘角羊、马等动物浮雕,与冠顶组合成金冠,二者可以拆卸组装。与此同时还出土两件战国四虎咬牛纹装饰金牌,各长12.7厘米,宽7.4厘米。一件重238克,另一件重204克。牛四肢平展居中卧地,四虎成对,正在咬牛的颈部和腹部,牛则用角刺穿虎耳。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在春秋战国时期,五侯称霸,七国争雄,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衣冠服饰应以西周的礼制为准绳;墨家主张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应以尚用为目的;其后荀卿提倡“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韩非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修饰。而在实际生活上,诸侯各国因地理条件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国在衣冠服饰的崇尚方面,一向存在很大的差异。《墨子·公孟篇》曾谈到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晋文公着大布之衣,牂(zang音脏)羊之裘,韦以带剑。楚庄王鲜冠组缨,缝衣博袍。越王勾践剪发文身。由于战争引起的动乱和各诸侯国之间交往活动的频繁,各国服饰文化,也都在交互影响和生活的优选过程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生活的节奏。例如赵武灵王的术士冠,形式与楚庄王的仇冠相近。楚国的通梁组缨为秦国采用,名为远游冠,楚国的洁冠被秦国拿来赐近臣御史所戴。秦灭赵,把赵国国君的高山冠拿来为秦王所戴,赵国的惠文冠则被秦国拿来赐近臣。同时,秦国也继承周代的冕服。战乱的局面促进了诸侯各国间的接触,促使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他相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黄帝时以土气胜,崇尚黄色。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朝是金德,崇尚白色。周文王以火胜金,色尚赤。秦以水德统一天下,色尚黑。并以六数为各种制度的基数,如冠高六寸,轨宽六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等等。但因秦始皇当政不久,没有来得及制定官服制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路上病死,由于秦朝实行苛政,公元前207年秦军主力被项羽率领的义军打败。次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至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历史进入西汉时期。 </P><P>
二秦始皇时代的坚甲利兵
  秦朝自公元前221年到前206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尉缭等的建议,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拥有战车千辆,骑兵万匹,步兵百余万,一面利用外交攻势粉碎六国诸侯的“合纵”,一面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以秋风扫落叶的兵势先取韩国,接着破赵燕、灭魏楚,最后灭齐,十年之间海内为一。又乘胜北却匈奴,南平百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1974年发掘后,顿时轰动了全球,被誉为“世界的奇迹”,“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俑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奴隶社会末期。在商周时期,奴隶主生前过着钟鸣鼎食的豪侈生活,死后也想在幽冥世界保持和生前同样的享受,于是就以大批奴隶殉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节葬》)。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在各国相继建立,杀殉丧葬的残酷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礼记·檀弓》:“为刍灵者善,为俑者不仁。”“刍灵”是草扎的人,俑是用木刻、泥塑或金属浇铸的偶像。汉唐时期的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包括侍从、杂役、乐舞、杂技、兵马等,不少是现实主义的杰作,秦俑的制作尤其如此。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面积11260平方米,埋藏高大的陶俑陶马6000余件;二号兵马俑坑面积6000平方米,埋有大型武士俑900余件,拉车的陶马和骑兵的鞍马470余匹,木质战车89乘;三号俑坑面积520平方米,埋有木质战车1乘,陶马4匹,武士俑68件。三处俑坑总面积17780平方米,计有陶俑陶马7000余件,战车100余乘。陶俑高度一般为1.80米左右,高者达2米,最矮者1.75米。古代称身高八尺(1.81米)为彪形大汉,秦俑多数达到彪形大汉的标准。陶马身长2米,通首高1.72米,与真马大小相当。这批兵马俑塑造精巧,神情面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以秦军为模特儿塑造的秦俑,形象逼真,其服饰、冠履等情况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见到秦军一样,服装、鞋帽和发式刻画十分细致真实,而且腰间的佩剑、手提的弓弩、背负的矢服和手持的戈、矛、戟等兵器都是实用的金属武器,靷(yǐn音引)辔等驾具也是实用器物,这就为研究秦代武士服饰,提供了最具体的形象资料。从这些武士俑的服装得知,有等级和兵种的区别,不同官阶有不同的冠饰和甲衣,军官戴冠,战士不戴冠,骑兵和车兵的装束不同,车兵中御手和战士的装束又不同;步兵中前锋和后卫战士的装束亦各异。在秦俑坑没有发现盾和盔等防御性装具。秦士兵主要来自关中地区的秦人及少数巴蜀人和西北少数民族。秦国男子16岁开始服兵役,到56岁免役。
  骑兵俑身着胡服,头戴小帽,一手牵拉马缰,一手握着弓弩。《六韬》:“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1.733米)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gòu音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兵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步兵有隶属步兵、独立步兵、弩兵。隶属步兵身穿铠甲,手持弓弩或戈、矛。有的排列于车前成为战车的前拒队。有的尾随于车后,成为后续队。独立步兵、弩兵,有的是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有的是身着铠甲的重装兵,轻装者多位于前锋,重装者位于后阵。弩兵有立姿和跪姿两种。
  一号坑为步兵战车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前锋武士俑,轻装不穿铠甲,免盔束发,腿扎行縢(即裹腿),手持弓弩。前锋之后,是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的38路纵队,这些武士俑都身穿铠甲。胫缚护腿,手持矛戈或弓弩。二号坑呈曲形阵,第一小方阵军阵前角由174件立式弩兵组成,都不穿铠甲,阵心由160件蹲式弩兵组成,都穿铠甲,手控弓弩,为重装备。第二小方阵由8列战车组成,每辆车前驾4马、车上有甲士3人,其中一人为御手。第三小方阵为战车、步兵、骑兵结合的纵阵,有战车19辆,每车尾随步兵8人,分成3路纵队,一、三路各有战车6辆,第三路最后一辆战车上有将军俑1件,是本车队的指挥官,二路有战车7辆,末尾殿军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第四个小方阵由6辆战车和100多匹马和骑兵组成长方纵阵。三号俑坑是指挥部,有战车1辆,武士俑68件,车前驾4马,车后立武士俑4件,其中1名御手,2名甲士,1名军吏。北侧厢房有武士俑22件,南侧走廊8件、过道6件、前厅24件,后室4件、手中执殳(shū音书,护身仪卫的兵器)。
  秦军队中服装大体可分军官和战士两大类:
  1.军官的服装
  军官分高、中、低三级。将军是秦昭王时开设,秦爵位二十等,第九等为五大夫,可为将帅,再升七级为大良造,再升三级可封侯,关内侯为十九爵。二十爵为列侯,即最高爵位。将军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铠甲,下着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胁下佩剑。
  中级军官俑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胸甲,腿上裹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腰际佩剑;第二种是身穿高领右衽褶服,外披带彩色花边的齐边甲,腿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下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腿扎行縢或护腿,足穿浅履,一手按剑,一手持长兵器,另也有少数下级军吏俑不穿铠甲,属于轻装。
  2.士兵的服装
  轻装步兵俑,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装步兵俑服装有三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浅履或短靴,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第二种的服装与第一种略同,但头戴赤钵头,腿缚护腿,足穿浅履;第二种服装与第三种相同,但在脑后缩板状扁形发髻,不戴赤钵头。战车上甲士服装与重装步兵俑的第二种服装相同。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履,头戴弁(圆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牵拉马缰。战车上御手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双肩无披膊(即臂甲)的铠甲,腿缚护腿,足登浅履,头戴长冠。第二种的服装是甲衣的特别制作,脖子上有方形颈甲,双臂臂甲长至腕部,与手上的护手甲相联,对身体防护极严。
  秦军服装甲衣是依兵种作战时运动的实用性能而配备的,并用冠饰形式和甲衣色彩区分官兵地位。
  将军鱼鳞甲,周缘镶用矩纹锦制作的宽边,甲片赭色,甲钉朱红色,连甲带红色,甲衣肩顶部分以米黄色作衬底,周围绣有花纹。两朵蓝色小花烘托着彩带扎的花结。官吏戴冠,士兵不戴冠。高级官吏戴鹖冠,穿彩色金属制作的鱼鳞甲,中级官吏戴双版长冠,穿带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或齐边甲,低级官吏戴单版长冠,其甲衣不绘彩,甲片较战士甲衣的甲片小而数量多。一般战士的甲衣甲片大,数量少。《战国策·韩策》说秦军打仗时不戴头盔,非常骁勇。六国军队打仗要披甲戴盔,但不能与秦军匹敌。
  古代铠甲经过了从单片到多片,从皮革到金属的发展过程,秦始皇时代还大量使用皮甲,以一排排长方形皮甲片编缀而成,《考工记》:“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sì音寺)甲六属,合甲五属。”合甲即用两种兽皮做成的双层铠甲,古人记载:“犀甲寿百年,兕甲寿200年,合甲寿300年。”“犀兕鲛,鞈(合)如金石。”秦俑甲均为革甲,有三种类型:一型甲衣,衣长64厘米,由披膊和身甲组成,甲片较大,四周不镶金属边缘,颈下、肩部、腰部的甲片由连甲带连接,便于抬头、弯腰、举臂各动作。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二型甲衣长64厘米,胸、背、肩部无甲片,周边以革带镶边,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三型甲衣只在胸、腹有甲片,甲片周围用革作一宽边,肩、背无甲片,背后用斜十字带固定束身,腹部有连甲带,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这些甲衣的前后下襟,形状有半圆、齐边、尖圆三种。甲衣上下开合位置,有的在胸前右上角用绦系结,有的在胸前左、右两上角用绦系结,甲片上均有甲丁,多者六枚,少者两枚。甲片编缀法有纵编横编,纵编: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适应躯体弯曲时的动作规律。横编:自中间向两边编排,前片压后片,臂甲多用此法。
  战国时燕地人们都会制甲,燕国铁甲制造精良,各国竞相仿效,但秦军带甲百万,注重进取,采用急疾捷先的战术,而革甲重量轻,制造易,消耗体力小,穿着携带方便,符合进攻实战需要,故大量采用革甲而不用铁甲。同时为了壮观军威,秦军所穿衣甲色彩十分鲜明,秦俑出土时,色彩原很鲜艳,尤以三号秦俑坑陶俑的色彩保持较好,褐色铠甲,配朱红络组和甲扣,下露朱红、玫红、粉红、紫红或石绿、宝蓝等色战袍袍面、袍里、行縢等。软领色彩也有石绿、紫红、朱红、粉紫、宝蓝、玫红、粉白等,领的色彩大多与袖口的色彩相对应,袖口是用这些颜色的丝绦镶边的。这就是“偏诸缘”《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竞修奇丽之服以相夸上,“秦并天下,搅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赐百官。”《二仪实录》说秦始皇制五彩夹缬罗裙以赐官僚百官母妻,秦时只是朝贺和祭祀时穿黑色礼服,祭泰山封禅穿白。所以不能简单化地把“秦尚黑”理解为什么服装都是黑的。 </P><P>
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为发展汉民族的经济文化创造了条件。西汉初年,中国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严重地威胁汉民族的安全,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并与之订立友好盟约。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通使西域,沟通了与大宛(今费尔干纳一带)、康居(今哈萨克一带)、大厦(今阿富汗)、安息(又称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黎轩(又称大秦,古东罗马帝国)、身毒(今印度)等国的联系,西域诸国的使节和商旅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丝绸由长安通过河西走廊和o(︶︿︶)o 唉南、北路,源源不断运到西方各国,备受西方各国的赞扬。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先秦时期,秦国就常以丝绸和西戎交换战马,并经过西北游牧民族运往西方。近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考古学家乔格·彼尔鉴定斯图加特西北20公里地方一座凯尔特时期(公元前五世纪)的坟墓,墓主人衣服碎片上嵌满了厚实鲜艳的中国丝绸。前苏联C·M·鲁金科博士在《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一文介绍,公元前五世纪在南西伯利亚巴泽雷克畜牧部落首领的石室巨墓中,也发现精美的中国刺绣丝绸鞍褥面(注:见《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37页),花纹风格,和国内湖北江陵及湖南长沙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刺绣纹样一致。据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世称为希腊历史之父)说,希腊商人曾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到过“绢国之都”。希腊文称丝为“塞尔”(Ser),称中国为塞里斯(Seres),意即丝国。公元前五世纪的另一位希腊史学家克泰西亚斯在他的《史地书》中,则称“塞里斯人身高近20英尺,寿命超过200岁”。还说在塞里斯国中没有乞丐,没有小偷,没有妓女,对中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在中国通往西域的大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与黄金等价,只有少数贵族妇女才穿它,以相互炫耀。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大帝穿中国丝绸的袍子看戏,议论的人还说他过分豪华,随后不久罗马贵族男人穿绸的就渐渐多了起来。到罗马帝国初期,提庇留皇帝曾禁止男子穿用中国丝绸做的衣服。可是不但没有禁止,贵族之家锦衣绣服反而习成风尚。当时中国丝绸运往罗马要路经波斯,波斯就操纵着中国与罗马间的丝绸贸易,从中牟取暴利。到东罗马拜占廷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时,东罗马为想摆脱波斯的贸易控制,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公元528年(梁武帝大通二年),拜占廷和波斯又发生战争。拜占廷乃与埃塞俄比亚国王联盟,希望埃塞俄比亚代替波斯进行丝绸贸易。公元540年拜占廷又用提高商税,控制丝绸定价等办法去o(︶︿︶)o 唉波斯,结果丝价飞涨,最后拜占廷只得每年补贴波斯现金11000千镑和波斯言和。另一方面则努力寻求自己生产蚕丝的办法,于公元552年派遣几个僧侣到中国边境,将蚕子藏于竹杖中带回拜占廷育养。中国丝绸在汉、唐时期千余年间一直源源不断从中国西北两条陆路,经过中亚运往欧洲,这两条陆路通道,后来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年至1905年)称之为“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自秦始皇修筑“栈道”、“略通五尺道”和开凿灵渠之后,也由巴蜀商人贩运到夜郎(今贵州)、滇国(今云南昆明一带)、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南越(今两广),并经缅甸转道身毒国(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大秦(罗马)。南方经过海道至南洋、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诸岛,从那些地方换回琉璃珠宝等服饰品。中国丝绸还运销到朝鲜、日本等地,为丰富人类的服饰文明做出卓越的贡献。
  随着丝绸贸易的发展,其他国家及国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与中国发生了密切的交往,并且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P><P>
四汉王朝的服饰制度
  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纯色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的上层建筑作用,开始也认识不足,曾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溲器,后来经孙叔通的说服,才叫孙叔通去制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除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没有什么禁例。此后,经过70年左右的经济恢复,到汉文帝时,国力已经充裕起来,但汉文帝只穿“弋绨、革舄、赤带。”王后的裙裾长不及地,提倡节俭,汉文帝在位23年,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上的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由丝绸出口交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的装饰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王制、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原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嘉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贵族之家,僮婢亦穿绣衣丝履,这在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
  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寸(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戴冕冠时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由陈留襄邑的服官监管生产。
  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形式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木俑所戴鹊尾冠相似。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衣服,绛色裤袜。
  委貌冠,长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复杯,以皂色绢制之,与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诸侯、大夫于辟雍行大射礼时所服。执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爵弁,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小后大,上用雀头色之缯为之。与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翘乐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发展。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颜题上加饰一块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饰浮雕蝉纹。
  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高山冠,又称侧注冠,直竖无山述,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原为齐王冠,秦灭齐,以之赐近臣谒者。
  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竖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一梁。为文儒之冠。
  法冠,又称獬(xiè音械)豸(Zhì音质)冠,獬豸一角,能别曲直,故以其形为冠,执法者所戴。楚王曾获此兽,制成此冠,秦灭楚后赐执法近臣,汉沿用为御史常服。
  武冠,又称武弁大冠,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纹,后饰貂尾,谓之赵惠文冠,秦灭赵以之赐近臣,金取刚强,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掖下,貂内到悍而外柔缛,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
  《续汉书·舆服志》武官在外及近卫武官戴鹖冠,在冠上加双鹖尾竖左右,“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鹖是一种黑色的小型猛禽。亚细亚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o(︶︿︶)o 唉人”的折风冠,形状像弁,均插羽为饰。
  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祀天地五郊,明堂乐乐舞人所戴。
  方山冠,亦称巧士冠,近似进贤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为之,不常服,惟郊天时从人及卤簿(仪仗)中用之。概为御用舞乐人所戴。
  术士冠,汉制前圆,吴制差池四重,与《三礼图》所载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东汉已不施用。
  却非冠,制如长冠而下促,俗称鹊尾冠。宫殿门吏、仆射所冠。
  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诸侯王赤绶四彩。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同。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彩。四、三、二百石铜印黄绶。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鐍是有舌的固定带子用的环状物)。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平时官员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边,绶带一端打双结,一端垂于身后。商周绶带的前面挂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的韨,春秋战国时废去韨佩,改为系縌,以方便行动。
  汉代妇女礼服也采用深衣制,《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所以深衣是男女通用的服装。《礼记》的《玉藻》、《深衣》二篇对深衣制有很多记载,内容所谓“应规、矩、绳、权、衡”之类,重点在于“明礼”,而对形制和尺度则说得不清楚,也不太符合实际。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对西汉楚长沙王利苍夫人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出土袍12件(绵袍11件,夹袍1件)均为交领右衽,外襟形式有曲裾、直裙两种,除上衣下裳相连,袪广(大袖口)袂胡下(袖宽大下垂至袖口呈弓弧线)等项与《礼记》所记相符外,其余如裳的腰围“三袪”(三倍于袪围)、缝齐倍要(下摆为腰围的一倍),裳前后各六幅等,文献与实物形制相差很远。所以对文献的繁琐考证,应当与出土实物相佐证。
  汉代的一般服装,男子穿襦裤,妇女穿襦裙和类似半臂的绣〓;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身分开。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至前7年)规定青绿为民间常服,但蓝色偏暖的青紫为贵族燕居的服色,古时用蓝靛染色,经多次套染而成的深青会泛红光,故怕深青乱紫,连县官也不许穿。而青、绿色在视觉上有平和之感,后世一直被定作平民的服色。
  裤子在先前多为无裆的管裤,名为袴。将士骑马打仗穿全裆的长裤,名为大袴。西汉士儒妇女仍穿无裆的袴。汉昭帝时(公元前87年至前75年),大将军霍光专权,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为了阻挠其他宫女与皇帝亲近,就买通医官以爱护汉昭帝身体为名,命宫中妇女都穿有裆并在前后用带系住的“穷裤”,穷裤也称“绲裆裤”,以后有裆的裤子就流行开来。汉代男子所穿穷裤,有的裤裆极浅,穿在身上露出脐子,但没有裤腰,裤管很肥大。
  汉代华夏地区舞蹈服装则流行长袖和飞带(纤),并在衣上加燕尾形的飞髾(袿)为饰,以助长舞者的动势。其他地区则各有地方特色。
  豪绅门阀所养的乐师,也可穿长袍戴平巾帻或进贤冠,女梳花钗大髻。杂戏艺人已有束鞢〓带的。
  汉代农夫服装朴质单纯,穿短衫短襦,裤子,束劳作裙,跣足或穿平头麻鞋,头上裹巾或戴笠帽等,此种服装一直流传到后代。
  汉代妇女的发型,通常以挽髻为主,一般是从头顶中央分清头路,再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种式样,有侧在一边的堕马髻、倭堕髻,有盘髻如旋螺的,还有瑶台髻、垂云髻、盘桓髻、百合髻、分髾髻、同心髻等名称。髻上一般不加包饰,大都作露髻式。皇后首饰还有金步摇、笄、珈等。 <P>西汉时期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整,出土的纺织品除少数麻布外,绝大多数为丝织品,品种有平纹丝织的绢、纱,素色提花的绮和罗,彩色提花的经锦,起绒提花的绒圈锦,以及经过印花彩绘和刺绣加工的丝织品和装饰衣物用的窄带绦等。绢的颜色有绛紫、烟色、金黄色、酱色、香色、红青色、驼色、深棕色、棕色、藕色、褐色、深红、绛色、朱红色、墨绿、白色等10余种。印花方法有印花敷彩和金银粉印花。汉代根据绢的粗细不同,而有缟、素、缣、纨等名称。纨、缟指细薄的绢而言,缣是并丝致密的绢。经纬稀疏得可以看出方孔的,称之为纱。有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包括领和两袖镶边在内,重仅48克,还不到一市两。可见织工的精细程度。大体经密每厘米100根以上的细绢多用来作绵袍。夹袍、几巾、枕巾、夹袱等的缘,并用以制作香囊、手套等。经密每厘米60根以下的粗绢用来作绵袍、夹袱、几巾、枕巾的里及裙、袜等。
  素纱用来作禅衣,印花敷彩纱用来作绵袍面料。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品,一般织有复合菱纹及填花复合菱纹的绮。
  罗是4经相绞的绞纱组织,多数织有复合菱纹,或为杯纹。罗和绮常用来绣花,绣纹多为变体云纹,排列密集紧凑,色彩浓艳。广泛用作袍服面料、香囊、竽律袋、手套、枕巾等。
  经锦和绒圈锦质地厚实,纹样多为几何纹及变体动物纹,经锦在西汉一般作绵袍镶缘、几巾、枕巾缘、镜衣、香囊底等之用。至东汉广泛作衣料及其他用。
  我国西北古丝绸路发现的东汉织锦,精美绝伦。已发现的汉代印花,有凸纹版印墨线再以毛笔敷彩,凸纹版胶剂金银粉印花,凸纹版涂料彩色印花、蜡防染花(蜡染)等。
  汉代的朝服为袍,即深衣制。式样无差别,衣料精粗及颜色有差别,红为上,青绿次之。汉代袍服多大袖,所谓“褒衣大袑”,内穿肥裆大裤,衣袖由宽大的袖身袂(mèi音媚)和往上收的袖口袪(qū音驱)组成,由袖身下垂逐渐上收连接袖口,成一条弓弧线,即所谓“胡状”。袍服里面衬以单衣。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袍,西汉仍流行,马王堆出土的袍,分曲裾交领右衽和直裾交领右衽两种款式,曲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6片,身部两片宽各一幅,两袖各2片,内1片宽一幅,1片宽半幅,6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即所谓“袼”。领口挖成琵琶形。袖口宽28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下裳部分斜裁共4片,各宽一幅,按背缝计(即所谓裻dū音督),斜度角为25°。底边略作弧形。里襟底角为85°,穿时掩入左侧身后。外襟底角为115°,上端长出60°衽角,穿时裹于胸前,将衽角折往右侧腋后。袍领、襟、袖均用绒圈锦斜裁拼接镶缘,再在外沿镶绢条窄边。
  直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4片,身部2片,两袖各1片,宽均一幅。4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领口挖成琵琶形,领缘斜裁两片拼成,袖口宽25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袖缘宽与袖口略等,用半幅白纱直条,斜卷成筒状,往里折为里面两层,因而袖口无缝。下裳部分正裁,后身和里外襟均用1片,宽各一幅。长与宽相仿。下部和外襟侧面镶白纱缘,斜裁,后襟底缘向外放宽成梯形,底角成85°,前襟底缘右侧偏宽。
  深衣中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直裾而宽大的禅衣称作襜褕,到东汉时,襜褕就可作正式的礼服了。直袖无胡的深衣,称为〓衣。
  禅衣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禅衣与曲裾袍裁法相同,直裾禅衣上衣部分正裁4片,下裳部分斜裁3片,两袖无胡,底边无缘。
  根据考古的发现,西汉时期的高级服装衣料,主要为刺绣及手工印染,织锦、绒圈锦作为镶缘等用,至东汉织锦生产发展才作为普遍的衣料,西汉时的刺针法以辫子股锁绣为主,纹样紧密,豪华富丽。
  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舄,面涂黑漆或红漆,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古乐浪汉墓出土的有男女革履,面涂黑漆,底部有木底嵌入,o(︶︿︶)o 唉也有革履发现,靴子是穿裤褶时所穿,有半筒和高筒两种。
  o(︶︿︶)o 唉民丰东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国和西域文化密切交溶的历史盛况。服装面料全部产自中原,而服装款式的实用功能,则较西汉的直裾袍和曲裾袍都更优越。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曲裾袍曾成为上层社会最盛行的流行款式,尽管做一件曲裾绵袍用料需帛32米(汉制14丈),而做一件直裾绵袍只需用帛23米(汉制10丈),但在当时上层社会仍以曲裾袍视为最佳的审美形式。到了东汉,经过时代的优选,曲裾袍的形式已被淘汰。东汉光武帝在起兵光复汉室时,就穿戴胡服,汉灵帝在宫中引进胡床胡帐,作胡乐、胡舞。东汉末年,西域服装的款式,也慢慢向汉族人民生活发生影响,人们追求一种更适应时代生活风貌的服饰文化。到南北朝,由于战争和迁徙,使胡汉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汉式服饰对于胡人贵族和胡人服饰对于汉族人民之间,都发生了更深刻的影响和交流。 </P><P>
(二)首饰和佩饰
  1.发饰
  (1)笄、簪、钗、华胜、擿(zhi音掷)
  古代妇女一向用笄固定发髻,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湖南长沙左家塘曾出土秦代一件有七叉的骨簪。华胜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汉时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明清时皇后所戴凤冠,仍使用贴翠工艺,这种工艺方法可与镶嵌宝石翡翠的工艺媲美。擿是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西京杂志》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唐人诗云:“婵娟人堕玉搔头。”也指这种簪子。《续汉书·舆服志》:“耳珰垂珠,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以华胜。”玳瑁产于我国黄海、东海、南海、热带、亚热带沿海,海龟属,其甲质板呈黄赭半透明状,可作首饰。古人贵妇发型以高大为美。《后汉书·马廖传》上太后疏里说:“闻长安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当时妇女常于真发中掺接假发梳成高大的发髻,插入数枝笄簪将它固定,也有用假发做成假髻直接戴在头上,再以笄簪固定的,称为“副贰”,还有一种以假发和帛巾做成帽子般的假髻,白天往头上一戴,晚上可以取下来,称为蔮、蔮或帼。《释名·释首饰》谓“恢廓复髻上也,鲁人曰頍,齐人曰幌。”把〓戴在头上,两旁用镊横簪以固定之。这类假髻的形制可能有很多变化,但文献资料讲得不具体。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軚侯利苍夫人的发髻,作髻时于真发末端加接假发,梳成盘髻式样,上插三枝梳形笄,分别为长19.5厘米、宽2厘米,有11个梳齿的玳瑁笄,长24厘米、宽2.5厘米,有15个梳齿的角笄和用20枝竹签分三束。再在距顶端1.7厘米处用丝线缠扎而成的竹笄,笄头有朱绘花纹(这三枝梳形笄并非梳头的工具,但可以搔头,可能就是擿了)。前额及两鬓有长宽约1厘米、厚0.2厘米,涂朱或朱地涂黑、镶金或侧面贴金叶的木花饰品。就是当时用金属丝编联起来作额前装饰的华胜。另外还有一个用黑色蚕丝做成的假髻,盛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汉代妇女还有一种圆形加双耳的胜,江苏邗江汉墓曾出土,东汉画像西王母常戴饰此物。
  古代梳妆高大的假髻,必有支撑假髻的工具,在四川宝兴瓦西沟东汉墓人架头部出土一件长12.5厘米、宽10.4厘米呈独脚钗状的铁饰件,上端以两股细铁条横弯成弧形,外有细铁丝缠绕,可能就是一件假髻支撑器。另在湖南衡阳东汉墓发现了双股的银钗,长19厘米。
  (2)梳篦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人物纹样。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
  步摇冠与步摇簪
  《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有翼的狮)、南山丰大特(牛)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文中所说的山题,就是额上正面的装饰版。所谓副笄六珈的副,就是覆的意思,珈是加的意思,全文的解析就是覆在头上的假髻用笄固定之外,还要另加熊、虎、赤罴、天鹿、辟邪、牛等六种动物的饰片为饰。再与孔雀、黄金山题、九种华胜及用白珠穿成桂枝般的装饰和白珠做成的耳珰配套,绕以翡翠华云,金碧辉煌。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能够化静为动,扩大视觉空间,更加引人注目,其进一步的发展,就演变为后世的凤冠。《晋书·慕容廆传》记载,魏初燕,戴多冠步摇冠,鲜卑族也仿着使用。辽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
  步摇簪是在簪顶挂珠玉垂饰的簪子,《释名》:“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又《后汉书·舆服志》集解:“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在上古时期,首饰所用的珠,多为玉珠、骨珠。河南郑州铭功路商墓曾出土一千多颗蚌珠,到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大量开采蚌珠,《尚书·禹贡》就有“淮夷瑸珠”的记载。广西合浦县位于南海北部海湾,据汉杨孚《异物志》说:“合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余岁,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艺文类聚》八十四)《后汉书·孟尝君传》说到合浦的宰守多贪秽,残苛剥削珠民,珠民逐渐把珠蚌转移到相邻的南越边境去,合浦就不产珍珠了,变得十分贫困。孟尝君到合浦采取了许多便民措施,珠民们又慢慢地把珠蚌带回合浦养殖,合浦又重新富裕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有食客三千,上客都穿珠履,说明珍珠的使用已很普遍。由于珍珠出自海底,所以古人认为它能防御火灾。有些文献中说到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珠、记事珠等等,则是一种神秘夸张的说法。
  2.耳饰
  (1)瑱
  《说文》:“瑱,以玉充耳者。”又说:“珥,瑱也。”《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2)珰
  《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汉末建安时代的《孔雀东南飞》描写女主人鸡叫起身,“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饰物。贵州黔西东汉墓出土两件以银片制成的圆球状耳铃,下端开口,上端背上焊有直径1.2厘米的小圆环,称它为明月珰未尝不可。河南洛阳烧沟汉墓曾出土喇叭形玻璃耳珰,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日本原田淑人在《汉六朝の服饰》中收有耳珰照片,为凹腰圆筒形,下面带有小铃。
  (3)耳环(玦)
  我国穿耳戴环的风俗古已有之。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考古发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16副玉耳环,每副玉片数不等,有多达20余片的。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在一座墓中发现石耳环14片,7片相叠为一组,14片正好是一副耳环。该地出土青铜装饰人物中,戴大耳环的形象也常发现。
  (4)耳坠
  辽宁西丰乐善乡西岔沟西汉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坠,但每墓只出1件,通常以两根金丝拧成双股绳状,至尽端分开,一股拗曲成钩,以便挂在耳上,另一股则捶成为扁叶状,用以遮蔽耳孔。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西汉匈奴墓出土金玉耳坠,金珰上饰兽纹,玉饰镂雕变体龙虎纹,黄金与白玉交辉,极其精美。
  3.颈饰
  在广西合浦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的项链。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西汉滇王王族墓及广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串起来也都是颈饰。石寨山13号西汉墓出土的玛瑙串饰由16件腰圆形〓管串成,其中有一颗〓管上有10道白色平行线,是用蚀花法加工而成,方法是用一种植物嫩叶与石碱捣成浆液,画于已磨光的〓管上加热处理而成。石寨山西汉滇王王族墓还出土由绿玉〓和绿玉珠串成的颈饰,以及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及孔雀石制成的串饰。云南江川李家山滇王王族墓有的用玉石串饰覆盖尸体,覆盖面长达一米多,宽60厘米至70厘米的。广东徐闻东汉墓出土的5串饰,由83颗大小长短不一的玉〓管串成。
  加工精美的金质项链在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由三种不同形状的193颗金珠串组,第一种50颗是由细小如苋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靠近中圈的金粒稍大。第二种23颗是用小金管联结而成的连管珠,第三种119颗是八方形的珠,此外还有一个花穗形金坠。与此同时还出土11个球形饰件,内有4件是以12个小金丝环相拉,在环与环之间又附着3粒小圆珠,有6件系在小金珠上再以金丝缀饰,并镶有圆珠,再有1件为镂空的多角形。
  湖南衡阳苗圃出土的椭圆形金珠,珠外用金丝组成精美的花纹,同时还出土水晶、琥珀、玛瑙的小珠和狮、兔、鸟等,当初很可能是串在一起的。
  1954年在合肥西郊乌龟墩出土一件高2.3厘米,最宽处1.5厘米的小金牌,中心以金丝盘出“宜子孙”三字,周边焊有小金粒联珠线纹,当为一件金坠饰。
  4.臂饰
  西汉时的手镯,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王族墓出土的有玉环及金、银、铜镯,从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有铜嵌绿松石手镯。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的四个金手镯中,有一个用多根细金丝交织而成的绹绳形手镯,已近似现代“鳝鱼骨”式手镯。
  5.指环
  两汉时以金、银制作指环,在湖南长沙、零陵、广东广州、增城等地出土。湖南长沙杨家岭出土西汉银指环3只,圆圈表面作棱角突出,两边密饰斜线纹。长沙五里牌出土东汉前期金指环10只,内有4只嵌有绿松石。湖南省零陵出土3只东汉鎏金指环,即俗称之镀环。广东出土东汉指环,有的嵌有宝石。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还发现了金护指,保护指甲之用。
  6.带钩
  有关带钩的功用和形式,本书已在第三章中叙述。两汉时期,汉式带钩多为封建贵族所专用,材质珍贵,工艺更趋精巧。例如1954年在广州市出土的西汉玻璃料带钩,长7.8厘米,螳螂型,晶莹透明。1984年广州市南越王赵眜墓(西汉早期)出土玉龙虎带钩。长19.5厘米,宽4.1厘米,通体琢浮雕变体龙虎纹。同墓出土玉龙附金带钩,玉龙作∽∽形变体,龙尾嵌套金质带钩,通长14.4厘米,制作极为精美。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带钩,长短不一,最长者仅6厘米。
  在内蒙古等地出土的古代匈奴、东胡铜带扣,多作斗兽纹浮雕为饰,猛兽相噬,气氛极为紧张,具有很大的力度和动感。而艺术风格,粗犷质朴。
  7.佩玉
  汉代出土的佩玉,以观赏性佩玉为多,制作极其精美。如广州出土的西汉早期镂空龙纹玉环、龙凤纹玉套环、镂空玉佩、兽首衔璧玉饰。河北定县西汉晚期墓出土双凤玉系璧、玉龙形环。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镂雕双螭龙纹玉縠璧、鸡心空心玉佩。陕西兴平西汉茂陵出土玻璃璧。江苏铜山小龟山西汉中期墓出土龙形玉觿(xī音希)。江苏扬州西汉晚期妾莫书木椁墓出土的舞人玉佩等代表性文物。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和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便是当时文士服饰的写照。反映了社会意识和服装形式具有内在的关系。 </P><P>秦、汉帝国曾经以政治上强大的向心力使服饰文化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文明之所长,至东汉明帝厘定了适应封建政教理想的封建服饰制度,对后世封建服饰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朝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经过三国鼎立,两晋王族之争,中国内部分崩离析,给徙居华北边境的少数游牧民族以可乘之机。蒙古系游牧民族匈奴、羯、鲜卑,藏系游牧民族羌、氐先后入侵中原,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即历史上所称的“五胡十六国(包括十三个五胡小王朝和三个汉族小王朝)”。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国处于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促使胡、汉杂居,南北交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促使中国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P><P>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服饰文化,是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方向互相转移的。其一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封建服饰文化,魏晋时基本遵循秦、汉旧制;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初建政权之后,鉴于他们的本族习俗穿着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显贵,便改穿汉族统治者所制定的华贵的服装。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带式的汉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帝始服衮冕;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改革其本族(鲜卑族)的衣冠制度。公元495年接见群臣时他就班赐百官冠服,用以更换胡服。其二是在实用功能方面比汉族统治者所穿的宽松肥大的服装优越的胡服,向汉族劳动者阶层传移,魏孝文帝曾命令全国人民都穿汉服,但鲜卑族的劳动百姓不习惯于汉族的衣着,有许多人都不遵诏令,依旧穿着他们的传统民族服装。官员们“帽上着笼冠,裤上着朱衣”,连魏文帝的太子也私着胡服,从洛阳逃回平城,后被废为庶人。这是由于服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有民族的习惯性,他们原来的服装样式比汉族服装紧身短小,且下身穿连裆裤,便于劳动,这种服装是鲜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魏孝文帝在推行汉化中未能使鲜卑人断其流行,反而在汉族劳动人民中间得到推广,最后连汉族上层人士也穿起了鲜卑装。其根本原因,就是北方胡族服装便于生活活动,有较好的劳动实用功能,因而对汉族民间传统服装产生了自然传移的作用。在同一时期,西域各国商民来到中国经商,在中国归附定居的也不少。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曾谈到当时“自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至于大秦(罗马),百国于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趋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南北朝时期这种胡汉杂居,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的异质服饰文化与汉族传统服饰文化并存和互相影响的情形,构成了中国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新篇章。 </P><P>1.裤褶
  裤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其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西汉每年赐匈奴酋长大量丝织品缯帛,但匈奴人在游骑中易于被草棘刮破,不如毛布结实。《史记·匈奴传》中讲道:“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弊,以视不如旃裘坚善也。”骑马奔驰穿较短的上衣,自然也更方便。秦汉时期,汉族人也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于襦裤之外加穿袍裳,只有骑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上身甚至不穿上衣。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上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起了变化,据《晋书·舆服志》记载,把袴褶定为:“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标,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腰用络带(即以丝线编织的较厚的织成带),于带头装有带扣以代鞶带。《急就篇》颜师古注褶字说:“褶,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的衣服款式,与汉族传统以右衽为习尚不同。南北朝的裤有小口裤和大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方便,故用三尺长的锦带将裤管缚住,称为缚裤。《魏志·崔琰传》记载,魏文帝为皇太子时,穿了裤褶出去打猎,有人谏劝他不要穿这种异族的贱服。而到晋朝裤褶就规定为戒严之服,天子和百官都可以穿。《宋书·帝纪》说,宋后废帝(刘昱公元473年至476年)就常穿裤褶而不穿衣冠。《南史·帝纪》则说,齐东昏侯把戎服裤褶当常服穿。在后魏朝服都穿裤褶,《梁书·陈伯之传》记载,褚缉写了一首诗以讽刺后魏人,诗曰:“帽上着笼冠,袴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反映了当时的衣着情况。此时,汉族上层社会男女也都穿裤褶,用锦绣织成料、毛罽等来制作,脚踏长靿靴或短靿靴。南朝的裤褶,衣袖和裤管都更宽大,即广袖褶衣、大口裤,这种形式,又反过来影响了北方的服装款式。
  2.裲裆
  裲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起初是山军戎服中的裲裆甲演变而来。这种衣服不用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来称为“背心”或“坎肩”。裲裆可保身躯温度,而不使衣袖增加厚度,以使手臂行动方便。也是男女都用的服式。《玉台新咏·吴歌》讲道:“新衫绣裲裆,连置罗裙里。”妇女穿的裲裆,往往加彩绣装饰,起初妇女都在里面穿裲裆,《晋书·舆服志》曰:“元康末,妇人衣裲裆,加于交领之上。”就是把裲裆穿在交领衣衫之外。
  3.半袖衫
  半袖衫是一种短袖式的衣衫。《晋书·五行志》记载,魏明帝曾着绣帽,披缥纨半袖衫与臣属相见。由于半袖衫多用缥(浅青色),与汉族传统章服制度中的礼服相违,曾被斥之为“服妖”。后来风俗变化到隋朝时,内官多服半臂。
  裤褶、裲裆、半袖衫都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异族文化,经过群众生活实践的优选,由于它们具有功能的优越性而为汉族人民所吸收,从而使汉族传统的服饰文化更加丰富。 </P><P>《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三引诸葛亮《作刚铠教》:“敕作部皆五折刚铠”(甲片经五次迭锻而成)。曹植《先帝赐臣铠表》,列举了黑光铠、明光铠、裲裆铠、环锁铠、马铠等名目。(《北堂书钞》卷二十一引)
  西晋军队的甲胄主要为筩(筒)袖铠,把胸背甲片联缀在一起,肩部有不长的筩袖,护头的兜鍪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有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此式传为诸葛亮时创制,实则东汉时已有之。
  南北朝流行裲裆和明光铠,裲裆只在前胸后背有两片甲在肩部用带系联,腰上束带。明光铠在胸背部由左右两片近椭圆形的护组成,这种护很像镜子,于阳光下有闪烁的反光,故名。马铠(具装、具装铠)已周密地防护马头及马身,当时骑兵着裲裆甲,马披具装,步兵很少穿甲。南北朝末年明光铠渐盛,至隋代明光铠取代了裲裆甲。 </P><P>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的冠冕制度,虽然承袭汉代遗制,但形制却有一些演变。首先是巾帻的后部逐渐加高,中呈平型,体积缩小至顶,称为平巾帻或小冠,小冠非常流行。在小冠上加笼巾,称为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故也称漆纱笼冠。
  当时还有叫作高顶帽的,《隋书·礼仪志》七,记梁代“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以白纱者名高顶帽,皇太子在上者则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又有缯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准。”《晋书·舆服志》说:“江左时野人已著帽,人士往往而然,但其顶圆耳,后乃高其屋云。”实际有好几种形式,有的带有卷荷边,有的卦有下裙,有的带纱高屋,有的带有乌纱长耳。公元7世纪后周流行一种突骑帽,垂裙复带,可能就是胡人所戴的风帽。</P><P>劳动百姓的服装,以适合劳作的衣裤、衫袄,劳作裙为主,头上梳髻或裹巾,服装用料以麻、褐、绢布,自耕自织。</P><P>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式,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并且加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续汉书·舆服志》记叙妃嫔的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大手结(髻)、黑玳瑁,又加簪珥。”大手髻就是在自己头发的基础上,接上一些假发为髻。黑玳瑁的形制《续汉书·舆服志》里没有说明,《晋书·舆服志》叙三夫人九嫔妃的首饰时,说到“大手髻、七〓(钿)蔽髻,黑玳瑁,又加簪珥。”钿是掩饰头髻的短腿簪子,用黑玳瑁制作。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的衣服相同,头戴绀色丝帛装饰的帽状假髻“蔮”,插一尺长的簪珥,簪珥的头部饰黄金龙首口衔白珠,或鱼须形的擿(耳挖簪)为饰。郊庙祭服穿黑色深衣,蚕祭穿缥(浅青)色深衣。一般妇女也使用假发作各种发式,如灵蛇髻、飞天髻(均系在头顶梳出一些发环,使作凌空摇曳之状)、盘桓髻(以头发反复盘桓然后作髻)、十字髻(头顶作十字形髻,余发下垂过耳)等等。有的更将假发装在假头上以增加其高度,有的使之自然危、邪、偏、侧,以表现妩媚的风姿。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鬓。”就是这类髻型的写照。发髻上再饰以步摇簪、花钿(用金、银、珠、玉等做成的花朵形,用以掩饰头髻的短腿簪子)、钗、镊子,或插以鲜花。少女则梳双髻或以发复额。女子还戴巾子,即晋陆刿《邺中记》所说石季龙常以女骑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纹织成靴。
  传统的深衣,在魏晋时男子已少有服用的,女子深衣在下摆部位加〓髾。在衣服下摆施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就称为髾。在深衣腰部加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飘带,称为〓。这种装饰始于东汉,走动时可以起助长动姿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出现,也和中国丝绸原料轻柔的质感有关。南朝宋、齐皇后谒庙穿袿(guī音圭)〓(shǔ音蜀)大衣,用刺绣加金银为饰。《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这种形式在传统绘画中可以看到。《隋书·礼仪志》六说:“袿〓大衣,盖嫁衣也。”可见已更普及。〓衣前面结带,长长下垂。 </P><P>
服装的款式和服饰纹样,是服饰文化面貌的标志,南北朝时期随着胡服盛行,服饰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纹样,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大登高、小登高、大博山、小博山、大明光、小明光、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锦、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见陆刿《邺中记》)、云崑锦、列堞锦、杂珠锦、篆文锦、列明锦(见王子年《拾遗记》)、如意虎头连壁锦(见《太平御览》卷八一五)、绛地交龙锦、绀地句文锦(见《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联珠孔雀罗(见《北齐书·祖珽传》)等。从这些锦名可知有一部分纹样是承袭了东汉的传统的,有一部分则是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结果,如联珠孔雀罗就是。
  再据各地出土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品实物和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纹样来看,大凡东汉式的传统纹样,此时画工和工艺技巧都已不及东汉精美,意味着东汉式动物云气纹已经衰退过时,代之而起的服饰纹样可归纳为如下各种类型:
  1.传统的汉式山云动物纹
  此类纹样盛行于东汉、紧凑流动的变体山脉云气间分列奔放写实的动物,并于间际嵌饰吉祥文字,如1995年在o(︶︿︶)o 唉民丰尼雅遗址出土的一批魏晋时期的衣物中,有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铭文的山云动物纹锦护膊,保持了汉代传统风格,十分珍贵。
  2.利用圆形、方格、菱形及对称的波状线组成几何骨骼,在几何骨骼内填充动物纹或花叶纹
  此类纹样在汉代虽已有之,但未成为最主要的装饰形式。且汉代填充的动物纹造型气势生动,南北朝填充的动物纹多作对称排列,动势不大,多为装饰性姿势。汉代填充的花叶纹多为正面的放射对称型,南北朝填充的花叶纹则有忍冬纹等外来的装饰题材。
  3.圣树纹
  是将树形简化成接近一张叶子正视状的形状,具有古代阿拉伯国家装饰纹样的特征,后至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以后,圣树成为真主神圣品格的象征。
  4.天王化生纹
  纹样由莲花、半身佛像及“天王”字样组成,按佛教说法,在欲界六天之最下天有四天王,凡人如能苦心修养,死后能化生成佛。
  5.小几何纹、忍冬纹、小朵花纹
  圆圈与点子组合的中、小型几何纹样及忍冬纹,此类花纹o(︶︿︶)o 唉常服用有极良好的适应性,对后世服饰纹样影响很深。从形式上看,也是秦汉时期所未见过的。它的流行当和西域“胡服”的影响有关。 </P><P>(一)发饰
  1.簪钗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髻形式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如贵州平坝南朝墓出土的顶端分叉式银簪银钗,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在江西抚州晋墓出土的金双股发钗,长7.5厘米,一股锥形,一股带钩。湖南资兴南朝墓出土铜双股发钗,双股均作锥形,质朴无华,是作固发实用的。
  2.步摇与高大的发髻相称的金步摇,在内蒙古达茂族西河子北朝墓有实物发现,佩戴方式可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所画形象参照。
  3.梳篦魏晋南北朝的梳篦出土不多,目前只发现马蹄形素面无纹的梳子。
  (二)指环
  指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已较普遍,江苏宜兴晋墓和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金指环,有环面一头狭一头宽,在宽的环面上凿出点纹的,既可装饰,又可在缝衣时作顶针之用,在江苏宜兴周处墓和广州西郊也曾出土钉针。贵州平坝马场南朝墓出土的银指环,外廓作刻齿状装饰。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另1件金指环,一端戒面有意扩大成长方形,上凿3个相联的矩形托座,托座上镶嵌着3颗宝石,出土时1颗蓝宝石仍附于托座上,另2颗宝石已残缺。宝石周围也凿有花纹,精美华贵。南京象山东晋早期豪族王氏墓出土一只金刚石戒指,金刚石直径1毫米多,嵌在指环方形戒面上。当时称金刚石为"削玉刀",认为它"削玉如铁刀削木"。据《宋书·夷蛮传》记载,元嘉五年(公元428年)和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天竺迦毗黎国和呵罗单国治阇婆州都曾派使进献金刚指环,则金刚指环是外国入贡的礼品。
  在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发现了一只戒面雕成兽头形的嵌宝石戒指,呼和浩特美岱村出土1件北魏时戒面铸立狮的戒指,周身用细小的金珠粒镶出花纹,并嵌有绿松石的装饰。
  (三)耳坠
  河北定县华塔废址北魏石函中发现了1对金耳坠,在耳环上挂着5个用细金丝编成的圆柱,圆柱上挂着5个小金球及5个贴石的圆金片,下部为6根链索垂有6个尖锤体,长9厘米多。在四川重庆六朝墓曾出土蓝色琉璃耳珰。
  (四)玉双螭鸡心佩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1件长7.1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的玉雕双螭鸡心佩,可能是一种颈饰的玉佩。玲珑透剔,设计新巧。
  (五)金奔马饰件
  1984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1件金奔马饰件,高4厘米,长8厘米,链已断,残长13.5厘米,也可能是一种颈饰。
  (六)带具
  自从东汉晚期,腰上所束的革带为了佩挂随身实用小器具的方便,在带鞓上再装上銙(kuǎ音垮)和环,銙环上再挂几根附有小带钩的小带子,这种小带子叫做鞢〓,附有鞢〓的腰带称为鞢〓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鞢〓带,头端装有金属带扣,带扣一般镂有动物纹和穿带尾用的穿孔,穿孔上装有可以活动的短扣针。带的尾端装有金属带〓(chá音茶),带〓较窄,而且是尖头的,可以穿过带扣上的穿孔,再让带扣上的扣针将腰带撇紧。鞢〓带的形式也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传过来的。自南北朝流行开来之后,在中国服饰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并且流传到东方邻国。
  河北定县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石函中发现了银制马蹄形有活动扣针的带扣,方形有鼻钩住小环的银銙,舌形长条银〓尾,均素面无文,是已知最早的南北朝带具。另在洛阳24号西晋墓发现了附有扣针的动物纹镂雕带扣和具有纹饰的带銙。江苏宜兴周处墓发现1对对称的镂雕动物纹带扣(其中一个附有扣针),长方悬蹄形带銙、悬心形带銙、悬圆角方牌形带銙及〓尾,带銙和〓尾均镂雕纹饰,是一套完整而华贵的晋代带具,与1965年日本《考古学杂志》第五十卷四号刊载京都某氏收藏的一套带具形式基本相同。类似的带扣在广州大刀山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墓,辽宁朝阳袁台子东晋墓都有出土,日本新山古坟也有出土。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块镂雕行龙纹白玉残带具,是带扣对面与带扣花纹对称的饰牌,背面有"白玉衮带鲜卑头"字样铭文,和《楚辞·大招》王逸注:"鲜卑,衮带头也"的说法相合,应是战国秦汉带鐍的发展。
  (七)金花饰片和金博山
  1981年在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一件用金片、金丝、金珠等焊成的金花饰片,繁缛富丽,残长15厘米,可能是一种头饰。金博山是帽饰,为身份和权力的标志之一,辽宁北票县北燕冯素弗墓有实物出土。1984年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的瑞兽纹金饰牌,统体有椭圆形浅槽,似原有镶嵌物。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九隋唐五代的首饰佩饰
  (一)发饰
  1.假髻
  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而且还像汉代巾帼那样做成脱戴很方便的假髻,称为“义髻”《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拖河里,黄裙逐水流。”在o(︶︿︶)o 唉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张雄夫妇墓出土一件木胎外涂黑漆的义髻,其底部小孔留有金属簪的锈迹,此墓出土女俑头上髻式与此相同,上绘精致花纹。该地唐墓出土一件纸胎涂漆描花的头饰,与峨髻相近,南京南唐二陵俑也戴此种头饰,惟没有繁缛的花纹,出土时称为纸冠,也可能为义髻之一种。此外回鹘髻也是假髻,巾子则是衬垫头发所用。
  2.发钗
  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另有专供装饰用的发钗,钗首花饰近于鬓花。晚唐适应高髻的实用出现长达30厘米至40厘米的长钗,仅江苏丹徒就出土700多件,陕西西安、浙江长兴等地也有发现。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长37厘米,钗头有镂空的双凤及卷草纹。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3.簪
  五代时用细金丝盘花,1956年安徽合肥西郊出土一批南唐保大年间的金首饰中,有一件双蝶花钿簪,用金丝盘成两只相向飞舞的蝴蝶,两翅满镶黄色琥珀。
  4.步摇簪
  唐代贵妇簪步摇,陕西西安韦泂墓壁画,陕西乾县李重润墓石刻都有插步摇簪的人物形象。《杨妃外传》说唐玄宗叫人从丽水取最上等的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亲自给杨贵妃插于鬓上。“云鬓花颜金步摇”,是唐诗人对杨贵妃的描写。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1件金镶玉长28厘米的步摇,上端像双翅展开,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其下分垂珠玉串饰。另一件长18厘米,顶端有四蝶纷飞,下垂珠玉串饰的银步摇,制作都极精致。
  5.梳篦和宝钗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绘画如张萱《捣练图》、周昉《纨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捣练图》所画插梳方法,有单插于前额、单插于髻后、分插左右顶侧等形式。《纨扇仕女图》仕女插梳方法有单插于额顶、在额顶上下对插两梳及对插三梳等形式。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养人乐廷瑰夫人花梳插于右前额,旁插凤步摇簪,头顶步摇风冠。至晚唐、五代,头上插的梳篦越来越多,有多到十来把的。榆林窟五代女供养人壁画曹议金眷属头上都插有6把梳篦,金银花钗,金钿花及珠玉项链。元稹《恨妆成》:“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宫词》:“归来别施一头梳。”正说明这种插梳风尚。汉代梳多为马蹄形,唐代把造型拉长成月牙形,五代以后,梳背变成压扁的梯形,宋仁宗时,髻高有至三尺,白角梳长一尺二寸的。隋唐五代作为头饰的梳篦常用金、银、铜制作,上饰精细的花纹,湖南长沙南门纸园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金錾花栉,高12.5厘米,背部半圆形,中央刻镂卷草花叶和一对飞天,其中一个吹笙,一个持拍板,四周绕以联珠纹,镂空鱼鳞纹及缠枝梅花与蝴蝶相间,极为华丽。
  (二)颈饰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细金工技术的进步,金银首饰制作空前精致。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周皇太后的外孙女李静训九岁夭亡,葬于西安玉祥门外,随葬器物中有一条金项链,链条系用28颗镶各色宝石的金珠串成,项链上部有金搭扣,扣上镶有刻鹿纹的蓝色宝石,下部为项坠,项坠分为两层,上层由两个镶蓝宝石的四角形饰片紧靠圆形金镶蚌珠环绕红宝石的宝花作坠座,下层就是坠座下面悬挂的滴露形蓝宝石。
  唐代的颈饰从敦煌莫高窟绘画和彩塑佛像上所见,多系项圈与璎珞组合而成,更为豪华富丽。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代壁画供养人霍丹王公主身上所戴多条玉石项链,与高大的义髻金凤冠及金步摇相配,十分雍容华贵。
  (三)臂饰
  1.手镯
  隋唐五代时手镯制作华贵精美,陕西西安何家皂唐代窖藏出土白玉镶金玉镯,玉分作3段,每段两头部都金花绞链相联,可以开启,华贵无比。与沈括《梦溪笔谈》所记,从六朝陵墓出土"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为九龙绕之"的玉臂钗异曲同工。隋唐时一般的手镯,镯面多为中间宽、两头狭,宽面压有花纹,两头收细如丝,朝外缠绕数道,留出开口可于戴时根据手腕粗细进行调节,戴脱方便。这类手镯有金制的,也有以金银丝嵌宝石的。安徽合肥西郊南唐墓出土的银嵌料珠手镯,以两股银条为镯身外缘,宽面留出空缝,空缝间夹有一根银丝,穿着一排不同色彩的料珠,式样极为新巧。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相当五代的辽墓中出土凿花金手镯,镯身装饰两道宽度相等的花纹,看似两副手镯合于一体。
  1944年在四川成都锦江江岸不远的前四川大学原址一座晚唐墓中发现一件银镯,镯环空心,断面呈半圆形,里面装有一张极薄的佛教经咒印本(见《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5期),印有坐于莲座上的六臂菩萨、梵文的咒文及汉字印卖咒本者的姓名住址。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曾盗走一张与此类似的宋代经咒印本,刊着"若有人持此神咒者,所在得胜,若有能书写带在头者,若在臂者,是人能成一切善事,最胜清净,为诸天龙王之拥护,又为诸佛菩萨之所忆念……"。由此得知,唐宋时期还有在手镯内藏带经咒护身的风俗,后世认为戴手镯能辟邪、长寿,正是古代宗教思想留下来的传统观念。
  2.臂钏
  臂钏又名跳脱、条脱,是由捶扁的金银条盘绕旋转而成的弹簧状套镯,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十几圈不等。根据手臂至手腕的粗细,环圈由大到小相连,两端以金银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隋唐时的臂钏,在陶俑和人物绘画中可见到佩戴的形象,如1956年湖北武昌周家大湾隋墓出土陶俑,唐阎立本《步辇图》抬步辇的九名宫女及周昉《簪花仕女图》中贵妇,就带有自臂至腕的金臂钏。
  (四)指环
  戴指环是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风习,汉魏以来,又成为男女青年寄情定信的纪念品。后汉繁钦《定情诗》:"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隋代丁六娘《十索诗》:"二八好容颜,非意得相关,逢桑欲采折,夺枝倒懒攀,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题解中说,中山李章武到华州旅游,与一美貌女郎相爱,同居月余,临别时女郎以玉指环相送,并写词日:"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所以自古以来,指环不仅是一种形式美的装饰,而且也是爱情的象征。1958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隋墓曾出土一颗用蓝色玻璃料制成的指环,直径2.2厘米,作小圆环状,靠一侧稍扁宽,色泽光亮,小巧别致。
  (五)腰带带具
  隋唐时期,鞢〓带已是男子常服通用的东西,鞢〓是革带上以备挂物的小带子,已于前章叙述。因鞢〓带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入中原,至隋唐而盛行,故在隋唐初期,革带上所系鞢〓较多,盛唐以后减少,少数民族和东西邻国所系鞢〓较多,汉族所系较少,这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缘故。过着游牧流动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无定处,需要随身携带弓、剑、砺石(磨刀石)、火镰、帉(音芬,大巾为帉)帨(手巾)、针筒、算囊之类生活器具,带得越齐全,使用时越方便。汉族过着定居的生活,腰间东西挂得太多,反而感到累赘。北朝末期和隋唐初期,以鞢〓带上銙的质料和数目多少表示服用者身份高低,最高级的革带装十三銙,为皇帝及高级大臣所用。銙的形状有变化,唐太宗赐给功臣李靖的十三环玉带,銙形七方六圆。唐韦端符在《卫公故物记》讲他见到的十三环带,銙形方者七,挫者二,隅者六。十三銙各附环,佩笔一,火镜二,大觿小觿各一,笇囊二,椰盂一,还有五种东西已亡失。《唐会要》卷三十一载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令内外官依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敕,文武官带七事,即算袋、刀子、砺石、契必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鞢〓七事。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说唐朝后来规定天子用九环带。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10副玉带中有一副白玉九环带,九环外有三个三角尖拱形并在底部琢有扁穿孔可系鞢〓的銙。另外像陕西西安郭家滩隋姬威墓的玉带只七环,是不完全的带具。日本美鹤美术馆也保存了同样的一套。唐五品以上武官有佩鞢〓七事的制度,但初唐绘画如《凌烟阁功臣像》和《步辇图》中的官员只佩香囊和鱼袋。西安唐韦炯墓石椁线刻人物有在革带上佩刀的,可带上悬挂的鞢〓数目不多。而在西安唐永泰公主墓墓石椁线刻男装宫女身上所束钿镂带上悬挂的鞢〓反而较多,男装宫女中有一个头梳双髻、身穿窄袖圆领衫、小口袴,平头花履,双手捧方盒的,画面只看到她身体的正面和左侧面,已看见她腰带上悬有八根鞢〓带,如加上看不见的右侧面所悬数目,应达十三根,除腰间有时挂香囊小银铃外,一般不在鞢〓上挂东西,只是一种时髦的装饰打扮。而敦煌壁画中进香贵族,却具有佩鞢〓七事的形象,可见胡汉习俗的不同。盛唐以后,汉族革带鞢〓渐少,至晚唐几乎不在革带上系鞢〓,只把带銙保留下来作为装饰了。
  带銙有玉、金、银、铜、铁等不同质地,以玉銙最贵,唐代玉銙有素面的,有雕琢人物动物纹样的。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分方圆二式,上雕狮子纹,銙下附环。辽宁辽阳曾出土浮雕抱瓶童子纹玉銙。銙下面开出可直接挂鞢〓带的扁孔,称为古眼。这是后期的形式,这种形式由盛唐流行到辽代前期。张祜诗:"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说明玉銙露于背后。玉銙紧密排在革带上的称"排方",排得稀疏不紧的,称为"稀方"。
  革带尾端所装〓尾(又名挞尾、獭尾、鱼尾),带尾端原来由上向下反插,唐高宗诏令〓尾向下插垂头。《新唐书·车服志》说"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日〓尾,取顺下之义。"唐代金带铭文都刻在〓尾上,前蜀王建墓出土玉带具,〓尾也刻有铭文。从中唐时期起,革带除单带扣、单〓尾的款式以外,又出现了一种左、右腰部两侧各系一带扣和〓尾的双带扣双〓尾款式,系紧之后,双〓尾分垂一旁,起对称装饰效果。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之执扇者是背侧身的姿势,正好能看清楚它的装身效果。这种革带,前腹和后背部分都可装銙,不像单〓尾带那样穿过扣眼后有一段会被銙带遮住,故到宋金时期就渐渐流行开来。 </P><P>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o(︶︿︶)o 唉面。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崇尚侈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南北朝时按周制将冕服十二章纹饰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它们放回到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隋文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通天冠、远游冠、武冠、皮弁等。汉代的通天冠样子和进贤冠相近,隋炀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装饰。他戴的皮弁也用十二颗珠子(琪)装饰(古时用玉琪,隋炀帝改用珠),并根据珠子的多少表示级位高下,天子皮弁十二琪,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减一琪,六品以下无琪。文武官朝服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袜乌靴。所戴进贤冠,以官梁分级位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五品以下一梁。谒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隶等戴獬豸冠。祭服玄衣纁裳,冕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章、亲王九旒九章、侯八旒八章、伯七旒七章、三品七旒三章、四品六旒三章、五品五旒三章、六品以下无章。男子官服,在单衣内襟领上衬半圆形的硬衬“雍领”。戎服五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下绯与绿色、小吏青色、士卒黄色、商贩皂色。隋文帝赐大臣束九环金带,官员称“以腰保领”,表示对皇帝的拥戴。隋炀帝所定皇后服制有袆衣、朝衣、青服、朱服。大业间(公元605年至617年)宫人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长袖衣的外面),下着十二破裙,又名“仙裙”(为一种大下摆的长裙)。民间妇女穿青裙。妇女外出戴幂罗,把面部罩住。这类打扮,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艺术特色在内,对唐代女服有很大影响。隋代官员穿南北朝裤褶服可以从驾,唐初也可穿朱衣、大口裤入朝,但到贞元十五年(公元674年)因裤褶非古礼而被禁止。
  隋朝居住在北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穿小袖袍、小口裤。如《南史》、《北史》、《隋书》等记载:“武兴、本仇池……著乌皂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裤、皮靴。”“高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裤。”“滑国……人皆善骑射,著小袖长身袍。”“渴盘陀国,于阗西小国也,风俗与于阗相类,衣吉贝布,著长身小袖袍、小口裤。”“末国、汉世且末国也,士人剪发著毡帽,小袖衣,为衫则开颈而缝前。”“蠕蠕……辫发,衣锦小袖袍、小口裤、深雍靴、齐建元三年……献师子、皮袴褶。”“匈奴宇文莫槐,出辽东塞外……妇女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
  隋俑多小袖高腰长裙,裙系到胸部以上。发式上平而较阔,如戴帽子,或作三饼平云重叠、额部鬓发剃齐,承北周以来“开额”旧制,洛阳出土隋俑和敦煌壁画所见大体如此。如敦煌莫高窟390窟隋妇女进香图,贵妇著大袖衣,外披帔风或小袖衣,这种衣式早见于敦煌北魏以来佛传故事画中男子衣著,但那是内衣小袖而外衣大袖。衣袖大小正与隋代贵妇服装相反。隋贵妇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领式。侍从婢女及乐伎则穿小袖衫、高腰长裙,腰带下垂,肩披帔帛。头梳双〓髻。
  西安玉祥门外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墓主为四岁女孩,随葬群俑围立青石棺旁,女俑穿大袖衣,长袍、垂带、发作三叠平云,上部略宽。武卫俑戴胄,着明光铠、大口裤,一手扶步盾。文吏穿裤褶服,外披小袖齐膝衣。
  武昌周家大湾出土武官俑,穿大袖襦、大口缚袴,虎皮〓裆铠、靴子,头戴介帻,右手执双环刀,胡须一个打成单辫下垂,一个分左右打成两辫分列两旁,这种缠须的风气,源于北方少数民族,至晋朝影响中原,如《晋书》说张华多须“制好帛缠须。”《南史》说崔文伸献给齐高帝缠须绳一枚。上嘴唇的胡子,则把两端捻成菱角形略微上翘。唐阎立本《步辇图》中唐太宗的胡子,就是这种式样,唐代还有唐太宗须角可以挂弓的传说。 </P><P>隋代统一中国前后只有三十多年,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被唐代所推翻。唐初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和“租庸调”的租赋劳役制度,经贞观(公元627年至648年)、开元(公元713年至741年)两个阶段,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代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唐诗、书法、洞窟艺术、工艺美术、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长安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o(︶︿︶)o 唉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方和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当时长安和广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国人。唐代国家强大,人民充满着民族自信心,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由于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使外来异质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是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缘由。 </P><P>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常服,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以上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车服志》都有详细说明。凡是从祭的祭服和参加重大政事活动的朝服(又称具服)、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和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燕服),则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裆、半臂、〓衣、大口裤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音撰,衣缘也)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襴,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传到明代。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唐代政府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 </P><P>四唐代的冠帽制度
  (一)幞头
  秦汉时期华夏地区身份高贵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贱的人戴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在关西秦晋一带称为络头,南楚湖湘一带称为帕头,河北赵魏之间称为幧头,说或称之为陌头。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这在当时青年男子中间,认为是一种美的打扮,所以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有“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之句。东汉以来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则用较完整的幅巾包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北周书·武帝纪》说,“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将幅巾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就像现在有些女子包头巾的包法。但在陕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阴隋墓、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的陶俑,头上所裹幅巾,有两角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则回到顶上打成结子作装饰,这种形式就成为初期的幞头了。宋代俞琰《席上腐谈》卷上,说:“周武帝所制(幞头)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正与上述的情况相符。更进一步的幞头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为什么要在四角接上带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头戴在头上,顶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带子,两角在脑后打成结后自然飘垂可成为装饰,另两角反到前面攀住发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观。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已可见到发髻隆起的外观。到了唐代,社会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风尚,所以又在幞头内衬以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幞头之下别施巾;象古冠下之帻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o(︶︿︶)o 唉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旧唐书·舆服志》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唐中宗赐给百官英王踣(bó箔,仆倒)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这些幞头式样,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画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寿墓壁画、咸阳底张湾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独孤开远墓出土陶俑的幞头,顶部较低矮,里面衬的可能就是平头小样巾。礼泉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郑仁泰墓及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头顶部增高,似衬高头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样,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见到。天宝年间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罗、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幞头纱。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到五代时,翘脚幞头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直平展的幞头,叫作展角幞头,展角并不固定在幞头上,可以随时装卸。
  幞头起初由一块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后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于动势中扩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历久不变,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浚《大学衍义补》胡寅注指出,“古者宾、祭、丧、燕、戎事,冠各有宜。纱幞既行,诸冠尽废。稽之法象,果何所侧?求之意义,果何所据?”幞头从民间实用的包头布起步,它的流行,没有法象作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牵强的寓意,而它在中华服饰史中存在的时间竟那么悠长,这对于发掘民族服饰文化演变的规律,是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
  (二)进贤冠
  进贤冠也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古代礼制讲进贤冠,常说它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7寸,后高3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在西汉,这种冠帽只罩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帽頍系于颌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后并不牢固。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帻,等于在冠下加了帽座。帻在古时本是劳动人民用来扎裹头发不使散乱所用,两端有带子可以从头上系于颌下。秦时武士用赤帕裹头,从前额向后脑包裹时叠出一条装饰边,称为"颜题"。西汉时戴帻并不把头顶全包住,因为帻也常是空顶的。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公元前48年刘奭(shì音是)当皇帝(即汉元帝),因他的额上有壮发,常戴帻以为掩护,群臣仿之。这时的帻质料和做工当然就讲究起来。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他头顶秃发,故把软帻衬裱使之硬挺,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年间(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后高的式样。《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时,又把颜题增高、颜题延长到后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后面缝上披幅,名为"收"。东汉的进贤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从出土人物雕塑和绘画资料来看,晋代的进贤冠,冠耳已急剧升高,其高度与展筒的最高点相齐,展筒外廓由原来的〓形变化成Λ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帻。
  (三)平巾帻和武弁
  平巾帻是和介帻、平上帻一个系统的首服。帻本是古时一般人裹在额头上的布。王莽时做成有硬挺的顶部,可以覆罩整个头部,接着出现了顶部呈介字形屋顶的帻,是为介帻。此外,东汉时用一种平顶的帻作戴冠时的衬垫物,称为平巾帻。西晋末年,出现了一种前面呈半圆形平顶,后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时不能覆盖整个头顶,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帻(也称小冠)。《宋书·五行志》讲到晋末舆台所戴的平巾帻很小,而衣裳博大,成为风流时尚。《隋书·炀帝纪》说大业二年规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帻、穿袴褶《隋书·礼仪志》说平巾帻就是把武弁施以笄导。河南安阳隋张盛墓出土瓷俑,手按仪刀,着〓裆甲,头戴平巾帻,是宝贵的形象资料,可知这时武弁和平巾帻是同一种冠式。唐代的平巾帻,帻身加大,帻后部的耳升高向外扩大,从正面角度看外廓像一个元宝的剖面,它与大袖襦、大口裤、蹲裆铠配套,脚踏高头履,仪态威严。陕西礼泉唐李贞墓、陕西咸阳唐豆卢建墓出土陶俑,均有这种冠式和服饰打扮。其后更进一步增加纹样,同时帻身中间的方形屋消失,变为弧状,如西安唐苏思勖墓门线雕武士所戴,形式渐与进德冠相近。
  (四)笼冠与貂、蝉
  汉代的武弁大冠,是古代形如覆杯、前高后锐,以白鹿皮所做的弁和帻的复合体。但汉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制作,而用很细的繐(细纱)制作,作好后再涂以漆,内衬赤帻。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与甘肃武威磨嘴子62号新莽墓均曾出土漆〓纱弁,这种冠式在沂南东汉画像石墓门横额上也可见到。咸阳杨家湾西汉墓从葬坑出土的戴弁陶俑,弁下有帻,也就是武弁大冠。西汉时武官一般不戴金属的胄,而戴武弁大冠,东汉时,武士多穿甲胄而不戴武弁大冠,但出现了笼冠,就是以一个笼状的硬壳套在帻上,从造型看,是汉代武弁大冠的发展。南北朝戴笼冠的人物,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北朝各石窟礼佛图、供养人像,陶俑中都可见到。隋代的笼冠,外廓上下平齐,左右为略带外展的弧线,接近一个长方形。唐贞观(公元627年至649年)到景云(公元710年至711年)间的笼冠,外罩呈梯形,唐笼冠造型吸收进贤冠的特点而趋华丽,渐与通天冠、梁冠中的某些装饰靠拢,最后演变为笼巾。
  汉代中常侍所戴武弁大冠,有黄金珰附蝉及貂尾的装饰。晋与十六国时期的金珰附蝉,据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及甘肃敦煌前凉汜心容墓,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等处出土实物,都是在金片上镂出蝉形,再焊上金粟珠。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金蝉,蝉形与几何纹组合镂雕成一个装饰牌,蝉目用灰石珠镶嵌,背面再焊上一片大小形状相管金片,这金片就是所谓"金珰"吧。《隋书·礼仪志》引董巴《舆服志》说:"内常侍右貂、金珰、银附蝉",则隋代蝉纹应该是用银制作的。簪貂尾的图像,在敦煌莫高窟235窟唐垂拱二年壁画,湖北郧县李欣墓壁画中均有发现,但都是将貂尾直接插在平巾帻上的,平巾帻外未罩笼冠。在笼冠上插貂尾的形象在北魏孝昌三年宁氏石室线雕人物中也有发现。到了宋代,不再簪貂尾而用雉尾代替,元明时期改插鹏羽。
  (五)鹖冠
  鹖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作为武官的冠帽,在洛阳金村出土战国金银铜镜上已有骑马执剑身披甲衣,头上戴弁,弁上插双鹖尾的人物形象,西汉砖刻骑射人物也有于武弁上插双鹖尾的。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孔子弟子图中的子路,于平上帻上戴一种雄鸡冠,为勇士冠。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的记载相符。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的武士头戴鹖冠,鹖鸟栖于冠顶,而唐代的鹖冠陶俑,把冠耳变作两只鸟翅形,而鹖鸟自冠前顶部作展翅俯冲的姿势,颇为华贵生动,鹖的造型似雀。冠顶饰鹰的金冠,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战国时期匈奴墓已有出土。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通天冠与进德冠
  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在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画像石刻有身份榜题的王庆忌、吴王、韩王、夏桀等人物,头上所戴都应是通天冠,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倾斜,上面饰有蝉纹。唐代的通天冠,据o(︶︿︶)o 唉伯兹克利石窟盛唐壁画和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所画,其特点之一是颜题成为很规范的帽圈形。其二是整个帽身向后旋转倾斜而不是向前倾斜。其三是冠前的金博山缩小成圭形,上饰王字或附蝉。其四是在冠上饰有珠玉装饰。其五是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的数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则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变成十分华丽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进德冠比通天冠略次,但造型也很华贵,为重臣所戴。 <P>五、唐代女装的演变
  唐代妇女冠服是男子冠服的陪衬,其形制受制度的限定,不在这里叙述。唐代妇女的生活服装在传承本民族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域异质文化的优良成分而创新发展,它们是唐代服饰文化的主流。唐代女装有一定的流行变化,被当时诗人称之为“时世妆”。它造型华美,品类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一)襦(或袄、衫)、裙装
  这是由女上衣和女裙配套的服装样式。唐代的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衫是无袖单衣,功用吸汗,有对襟及右衽大襟两种。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后者称为背子或半臂。隋唐时襦和袄的领型受外来服装的影响,除交领、方领、圆领之外,还有各种形状的翻领。翻领以对称翻折的庄重造型,把观众的视线导向穿衣人的首脑部位,收到传神的效果。当时还把领、袖口等衣服结构部位当做纹饰的重点,加施镶拼绫锦或金彩纹绘及刺绣工艺,加强装饰美的风采,使着装效果更加雍容华贵。
  裙子的造型向来都是一种长方形的方片直裙,方片裙的结构和人体的立体结构不是一种有机的适应,所以方片裙穿起来下摆不齐整,不是最完美的裙形结构。唐代初期流行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或束胸、贴臀,宽摆齐地的样式,既能显露人体结构的曲线美,又能表现一种富丽潇洒的优美风度。这种裙子的结构必须和人体的主体结构有机适应,所以是一种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
  唐代衣裙的款式,从初唐到盛唐在美学风貌上有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的演变过程。《文献通考》卷一二九引祖莹语,说唐初衣裙"尚危侧","笑宽缓"。当时大概和北周、北齐及隋代相近。《安禄山事迹》下卷也说到天宝初年,"妇女则簪步摇,衣服之制,襟袖狭小。"元和时,白居易在《新乐府·上阳人》中写着"平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这类打扮,和敦煌莫高窟初唐壁画人物及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人物服饰形象相合。元和以后这种风尚变化较大,到盛唐以绘画风格演变为起点,"风姿以健美丰硕为尚"。这种新趋势反映到服装样式方面,也流行大髻宽衣,中唐以后,服装中加强了华夏的传统审美观念,服式越来越肥。敦煌莫高窟103窟壁画乐廷瑰夫人行香图中盛装贵妇和此时三彩俑(后人称胖姑娘)常服妇女服式都是如此,乐廷瑰夫人所穿即为"钿钗礼衣"。为朝参、辞见、昏会之礼服。元稹《寄乐天书》说:"近世妇人,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描写元和服装流行时,就写成"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了。《旧唐书·文宗纪》还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唐文宗传旨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不须着短衣服。"当时他似乎在鼓励穿较宽松的衣服。以后不过十年工夫,服装样式就很快向丰腴型发展,至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正月,在咸泰殿观灯,因延安公主穿了十分肥大的衣裙走来,唐文宗见了大怒,立时将她斥退,并下诏对驸马窦澣罚俸两月,进行了经济制裁。当时的宽体长裙,普通用5幅丝帛缝制。也有用6幅、7幅、8幅,甚至12幅的。按唐代布帛幅宽制度是1尺8寸,唐大尺的长度约合0.29米,12幅裙的宽度就达3.48米了。穿起那么肥大的宽松裙走路很不方便,所以又穿高头丝履,丝履前面装有一块很高的履头,让履头勾住长裙的下摆才能迈步走路。与之相配称,头上还要戴假发,梳高大的发髻,插很多金钗银篦金步摇之类的头饰,才能协调,反映出一股豪华侈糜的社会风尚。服装对于社会风气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就引起了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担忧。同年2月,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到朝廷提出了裙长和袖宽尺度标准的建议,规定原袖阔4尺(合1.18米),改为1尺5寸(0.4425米),裾曳地4尺,令改曳地5寸(0.1415米)。唐代裙裾的纹饰加工也非常讲究,唐代小说《许老翁传》,讲天宝年间益州(四川成都)士曹柳姓者之妻李氏,穿"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白乐天《戏代内子作诗贺兄嫂》诗:"金花银碗饶兄用,罨画罗裙任嫂裁"。银泥是用银粉绘画的纹饰。罨画是五彩的手绘花纹。此外裙子用金缕刺绣、印花、织花、彩色相间等工艺加工的,更为多见。唐代的裙装,有的还作半露胸的款式,周濆《逢邻女》诗:"慢束裙腰半露胸"。李群玉《赠歌姬诗》:"胸前瑞雪灯斜照"。方干《赠美人》诗"粉胸半掩凝晴雪"。欧阳询《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都是半露胸式裙装的写照。
  (二)帔帛
  在唐代的绘画或陶俑中,都可以见到妇女穿着窄袖的衣服,袒着胸口,露出半只臂膊,系着束到乳房以上的长裙。在她们的肩背上还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这围巾两端垂在臂旁,有时一头垂得长些,一头垂得短些。有时把围巾两头用手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下。有时把右边一头固定束在裙子系带上,左边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左臂下垂。有时把披在两肩旁的垂端凑在胸前,好像穿着一件马甲。形式很多,都很合乎审美的要求。这种长围巾就是"帔帛"。帔帛的来历,据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女人帔帛条"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寻常宴参侍令披画帔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宫人相传谓之奉圣巾,亦曰续寿巾。续寿巾盖非常参从见之服。"宋高承《事物纪原》说:"秦有帔帛,以彩帛为之,……开元中令三妃以下通服之。"实际上帔帛在东晋时尚未出现,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已有帔帛。但南朝陶俑身上仍未见。中古时鲜卑、契丹、回纥、吐蕃服装均无帔帛。《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横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旧唐书·波斯传》:"其丈夫……衣不开襟,并有巾帔。多用苏方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妇人亦巾帔裙衫,辫发垂后。"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女装也有帔巾,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o(︶︿︶)o 唉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所以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中说:"天宝初贵游士女好衣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衩衣之制度,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戎矣。"敦煌莫高窟390窟许多隋代女供养人都有帔帛。唐代除莫高窟壁画之外,从陕西乾县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葬的永泰公主墓壁画及石椁线刻画宫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人《宫乐图》,到莫高窟98窟五代于阗王后曹氏像等,都有帔帛,画出了帔帛的各种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唐代诗文中关于帔帛的描写也很多。中国衣料向来以丝绸见长,从战国秦汉到东晋,妇女服装常常做成长袖或飞动的带饰,来美化妇女柔美轻盈的身姿。帔帛正是发展了传统服饰艺术以虚代实,以动育静的艺术法则,吸入西域服饰的特点为我所用,使我民族服饰更加丰富。
  (三)裲裆、半臂和褙子(背子)
  裲裆是一种套穿于大袖衣的外面而不遮掩大袖的短袖外套,《唐书·舆服志》记载武舞的服装就是绯色丝布大袖衣套白练裲裆的形式。唐陆龟蒙《陌上桑》有"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桑"之句,则知民间女子也穿长襦和绣花裲裆。半臂和背(褙)子也是短袖式的罩衣。《事物纪原·衣裘带服部·背子》引《实录》记载,说隋大业年间内官多服半臂,唐高祖减其袖,称为"半臂"。后称"背子"。其式样为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中华古今注》说隋大业末,炀帝宫人、百官母妻等,穿绯罗蹙金飞凤背子为朝服。唐天宝年中,四川向朝廷进贡五色织成褙子。李德裕《李文饶集·别集》卷五《奏缭绫状》说唐玄宗命皇甫询在益州织造半臂。《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扬州贡物中有半臂锦。在o(︶︿︶)o 唉阿斯塔那地区206号唐墓曾出土身穿团窠对禽纹锦半臂的女木俑,衣身紧小,下配直条纹长裙,颇具今人背心审美风度。另据o(︶︿︶)o 唉拜城克孜尔石窟龟兹壁画供养人所穿半臂有两种形式,一种半臂的袖口平齐,还有一种半臂在袖口加饰褶裥边。在西安出土的唐舞女俑,也可见到此种加褶裥袖边的半臂。半臂的造型特点,是抓住衣袖的长短和宽窄处理作审美形式变化的关键,在功能上又能减少多层衣袖厚度带给穿衣人动作上的累赘,它既合乎美学的要求,又合乎功能科学的要求。直到今天,半袖式衣衫仍然是现代服装造型的主要形式。唐代也有将半臂穿在外衣里面的穿法,唐永泰公主墓石椁线雕人物及韦泂石椁线雕人物,衣服肩部都有一种隐约呈现半臂轮廓的装束,就是这种穿法的写照。另外唐代常有在肥大的礼服袖子中部加缀一道褶裥边的装饰袖,使服装上臂得到强调,这种手法,也仍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盛唐以后,因社会习尚以丰腴为美,穿半臂的人就逐渐减少。
  (四)幕离与帷帽
  幕离和帷帽都是为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形的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缀于帽檐上的皂纱称为帽裙,幕离的帽裙长可障身,到永徽(公元650年至655年)以后,帽裙缩短至颈部,称为帷帽。帷帽四缘改为垂挂一圈网子,可以不妨碍视线,考究一些的还在网帘上加饰珠翠,就显得十分高贵华丽了。幕离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因西北多风沙,故用幕离来遮蔽风沙侵袭,原是实用性的,但传到内地,与儒家经典《礼·内侧》:"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封建意识相结合,幕离的功用就变成防范路人窥视妇人的面容为主了。遮蔽风沙的实用功能转化为体现封建意念的障身功能,幕离的形式也就渐渐演变成帷帽。到唐高宗神龙(公元705年至707年)年间,幕离就彻底被帷帽所取代。宋代著名的绘画《清明上河图》和元代永乐宫壁画及明代《三才图会·衣服图会》中,都能看到帷帽的形象,说明帷帽和封建社会封闭女性的意识相符合,就能一直保留下来。
  (五)女着男装
  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又一种反映。《唐书·舆服志》曾说:"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新唐书·车服志》也说:"中宗后……宫人从驾皆胡冒(帽)乘马,海内效之,至露髻驰骋,而帷帽亦废,有衣男子衣而〓如奚契丹之服。"这种女装男性化的风尚是受外来影响所致。《洛阳伽蓝记》五讲于阗国"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文献通考·四裔考》九讲占城风俗"妇人亦脑后摄髻,无笄梳,其服与拜揖与男子同。"这种异族服饰风情,首先在唐宫廷中仿效,《新唐书·五行志》说唐高宗有一次在宫中宴饮,太平公主穿着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腰带上挂着纷、砺七事(即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鞢〓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道,女子不能做武官,为何这般装束?《永乐大典》卷二九七二引《唐语林》记载说,唐武宗的王才人身材高大,与武帝身材相近,一次在苑中射猎,两人穿着同样的衣装南北走马,左右有奏事的,往往误奏于王才人前,帝以之为乐。又《新唐书·李石传》说到禁中有两件金乌锦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游幸温泉时穿的。这种女穿男装的装束,在唐永泰公主石椁线画、唐韦泂墓石椁线画、唐李贤墓壁画、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敦煌莫高窟晚唐17号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藏经洞的洞窟,高僧洪〓身后左壁所绘持杖供养女子身上,都有具体的形象。
  (六)回鹘装
  回鹘是唐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原称回纥,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可汗请唐改称回鹘。唐代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回鹘妇女服装及回鹘舞蹈,对唐代宫廷及贵族妇女产生较大的影响。回鹘装的特点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翻领及袖口均加纹饰,纹样多凤衔折枝花纹。头梳椎状的回鹘髻,戴珠玉镶嵌的桃形金凤冠,簪钗双插,耳旁及颈部佩戴金玉首饰,脚穿笏头履。甘肃安西榆林窟第10窟甬道壁画供养人五代曹议金夫人李氏像,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05窟入口处壁画曹议金夫人供养像,莫高窟第61窟北宋女供养人像都有这种回鹘装的具体形象。回鹘装的造型,与现代西方某些大翻领宽松式连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综合希腊、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
  (七)唐代的舞蹈服装
  舞蹈服装是生活服装的升华,同时又是生活服装的审美先导。汉代舞女打扮一般为高髻大袖,《后汉书·马廖传》记载着一段当时长安的谚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可见城市舞蹈服装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中国舞蹈有两种不同的功能,一种是从属于政治礼仪性质的舞蹈,它是中国原始舞蹈的延续,一开始就与原始巫术相结合而带有神话的色彩。后来与阶级社会的政治伦理观念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礼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较多的属于娱乐性质,其低级形式就是民间的各种舞蹈;高级形式则属于上层社会精神文化的享受。随着社会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舞蹈艺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后汉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说明西域舞蹈已伴随丝绸之路的畅通而流入中原,为中国上层社会所赞扬。南梁简文帝《小垂手》诗:"舞女出西秦,踌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说明南北朝时南方舞蹈也以接近西陲的河西舞女为尚。唐代舞乐空前繁盛,据《唐六典》和《文献通考》等书记载,唐代舞蹈就达数十种之多。唐太宗时宏文馆直学士谢复所写的《观舞赋》,描述舞女"曳绢裙兮拖瑶珮,簪羽钗兮珥明珰,弦无差袖,声必应足,香散飞巾,光流转玉。"十分注重歌舞声容音乐与服装的综合效果。唐代各种舞蹈,多有定式的舞衣,如《七德舞》披甲执戟。《九功舞》戴进德冠(进德冠是形式介于进贤冠与通天冠之间的一种非常华贵的冠式)、紫裤襦。《上元舞》衣画云五色衣。《大定舞》被五彩文甲、持槊。《圣寿舞》金铜冠、五色画衣。《光圣舞》乌冠,五彩画衣。《宴乐舞》绯绫为袍,丝布为衣。《长寿舞》衣冠皆画。《万岁舞》绯大袖,并画鹦鸽、冠作鸟像。《龙池舞》服五色纱云衣,芙蓉冠、无忧履。《狮子舞》二人持绳秉拂、服饰作昆仑状。《景云舞》花锦为袍,五绫(五枚斜纹地组织的绫)为袴,绿云冠,黑衣皮〓。《倾杯舞》乐工淡黄衫、文玉带。《文舞》服委貌冠,玄丝布大袖,白练领褾、白纱中单,绛领青丝布大口袴,革带乌皮履,白布袜。《武舞》服弁平巾帽,金支绯丝布大袖,绯丝布〓裆甲,金饰白练〓裆,锦腾蛇(腾蛇以锦为表,长八尺,中实以绵,像蛇形)起梁带,豹文大口布袴,乌布〓。《坐舞》舞童五人衣绣衣,各执金莲花。《八佾舞》著画绩,文衣长大,武衣短小。《霓裳舞》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珮珊珊。上面这些舞蹈大体属于传统礼仪场面的中国式舞蹈。另外一类属于西域传入的流行舞蹈,所穿舞蹈服装也带有强烈的异族风貌。如广为唐代诗人吟诵讴歌的《柘枝舞》和《胡旋舞》、《胡腾舞》均是。白居易《柘枝妓》"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又《柘枝词》"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张祜《周员外席上视柘枝》"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又《观杨瑗柘枝》"卷檐虚帽带文垂,紫罗衫宛蹲地处,红锦靴柔踏节时。"又《观杭州柘枝》"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催。"又《李家柘枝》:"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又《感王将军柘枝妓殁》"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红色或紫色刺绣或手绘的窄袖罗衫,珠玉刺绣卷檐虚帽,红锦靴,装饰飘带,是柘枝舞的基本服装。
  《胡旋舞》和《胡腾舞》以配合弦鼓节拍作旋转舞蹈为特色,有时站在一个小圆毬上转蓬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上。舞蹈服装也是尖顶番帽,小袖胡衫、宝带、锦靴。
  唐代舞蹈服装的设计,追求新奇,思考是很细致的。《教坊记》记载《圣寿乐》的服装,衣襟上都绣着一个大团花,再在这件绣衣的外面笼上一件与绣衣颜色相同的短短的缦衫。舞者出现时,观众看见她们穿的只是一种单色的衣服。舞到第二叠时,"舞者相聚到场中,当即从领上抽去笼衫,各入怀中。观众忽见众女文绣炳焕,莫不惊异。"服装设计者把服装与舞蹈进程结合起来考虑时空效果,使观众获得幻觉一般的新鲜感受,这种设计构思是非常出色的。
  唐代舞蹈服装形式众多,在唐代洞窟壁画、雕塑、陶俑和绘画中保存着丰富的形象资料。
  (八)唐代女鞋
  唐宫廷女鞋,官服一般穿"高墙履",前头高出一长方形鞋头,系南北朝笏头履演化而来,如高出方片是有分段花纹的,称重台履。其次穿软底透空锦靿靴,与翻领小袖齐膝袄及条纹小口袴配套,可称女装男性化的胡服式样,唐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韦顼墓、韦泂墓石刻女侍常有此种打扮。第三种为尖头而略上弯的鞋,似从汉之勾履演变而来。武德间妇女穿履及线靴,开元初有线鞋、大历时有五朵草履子、建中元年进百合草履子,文宗时,吴越织高头草履,内加绫縠,此外还有金薄重台履、平头小花履等。《车服志》说民间妇女,衣青碧缬,平头小花履、彩帛缦成履及吴越高头履。线鞋在辽宁博物馆有实物,系用麻线编成。o(︶︿︶)o 唉也有实物出土。 </P><P>五代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约50年,虽处于五代十国分裂时期,但服饰方面官服仍大体沿袭唐制。一般服饰,如幞头巾子,头脚都用硬脚,形式也出现不少变化,如团扇形、蕉叶形、平展伸直形、翘上形、反折形等,并用珠络为饰或金线棱盘。五代的裹巾如后唐李存勖当皇帝,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巾、宝山巾、交龙巾、太守巾、六合巾、舍人巾等种种名称。南汉刘氏作平顶帽,名“安丰顶”。南唐韩熙载在江南造轻纱帽,称“韩君轻格”。他所戴巾子,比宋代的东坡巾还要高。西蜀王建喜戴大帽,出行时恐人认出,故令百姓也戴大帽。王衍戴形如锥状的尖巾,晚年又推出小帽,叫作“危脑帽”。其嫔妃衣道服、戴莲花冠、作〓髻。后蜀孟昶末年,妇人竞治高髻,名“朝天髻”。南唐昭惠后周氏梳高髻,饰首翘鬓朵之妆。着纤裳(细腰裙)。
  后唐同光年间,帝见晚霞云彩可爱,命染坊作霞样纱做千折腰,分赐宫嫔。后民间竞作彩裙,名“拂拂娇”。五代妇女有一种披于颈间领下的帔,名为“诃梨子”。衣服式样渐趋俏丽方面发展。 </P><P>隋唐时期(尤其在唐代)妇女对头部的化妆十分重视,发式和发髻式样的变化多式多样,头上插戴簪钗金叶银篦珠玉宝石及鲜花,既承袭前代遗风,又有刻意创新,可谓丰富多彩。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一般是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靥、贴花钿。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汉以前胭脂主要产于河西走廊焉支山,主要原料为红蓝花,汉武帝击败匈奴,红蓝花在内地大量种植。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描成细而长的叫蛾眉,粗而宽的叫广眉。面靥原是用来掩饰面颊上的斑痕的,后和贴花钿都作为妇女面部的装饰。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讲究发髻的变化,考古学家曾把商代头饰归纳为椎髻饰、额箝饰、髻箍饰、双髻饰、多笄饰、玉冠饰、编玉饰、雀屏饰、编珠鹰鱼饰,织贝鱼尾饰等10类。周文王时有凤髻和云髻,并运用假发,以衡笄加以固定。秦始皇好神仙之术,宫中有神仙髻、望仙髻、参鸾髻、凌云髻等发式。汉承秦制,并发展出迎春髻、垂云髻、飞仙髻、九鬟髻、百系分髾髻、同心髻、大手髻、四起大髻、堕马髻、盘髻、双鬟分髾髻等发式。大体可归纳为低垂型和高耸型两类,据汉代形象资料分析,仍以低式发髻为多,将发中缝分开,垂发挽髻于背后,或于脑后挽髻。高髻大袖只是舞女所穿的时装,但对社会影响很大,故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谚语。南北朝时各民族间频繁接触交往,魏之涵烟髻、反绾髻、百花髻、灵蛇髻;晋之芙蓉髻、缬子髻、流苏髻;南梁之罗光髻、回心髻、郁葱髻、归真髻;陈之凌云髻、随云髻等。这些发髻的具体形状虽不能一一查考,但从河南邓县画像砖、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漆画人物、西安草厂坡出土女俑发式来看,贵族妇女多作十字大髻,一般侍女作丫髻或双鬟髻,总的趋势已向高髻发展。
  隋代有九贞髻、翻荷髻、坐愁髻、近唐八环髻等名称。据敦煌莫高窟390窟壁画伎乐人及西安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女俑均为三叠平云式髻形。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西安开元六年(公元718年)韦顼墓和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西安武氏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独孤思贞墓女俑,咸阳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薛氏墓壁画,西安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杨思勖墓女俑,敦煌130窟唐开元五年至十四年(公元746年至755年)壁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西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鲜于庭诲墓女俑及唐代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都保留了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唐代妇女的发型,直接影响到五代和北宋末年,其特点是竞尚高大,即利用自己收集或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头发中(即髲髢),或以之做成各种假髻来装戴。这类高髻,在五代时更与银钗牙梳相配,据《入蜀记》记载,蜀中未嫁少女,都梳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史·五行志》记载,后蜀孟昶广政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山西晋祠北宋彩塑还可见到这种梳髻于当顶的朝天髻发型。至于广插金玉珠翠花枝、鸾凤步摇、簪钗篦梳的情况,亦可在敦煌晚唐第9窟、第10窟,五代第98窟,北宋第61窟壁画供养人像中见到。
  本章所述大多为隋唐五代贵族的服饰,劳动者百姓长年胼手胝足从事生产,不可能满头珠翠,衣裾拖地。只有在婚嫁大典时允许以最低等的命妇服装穿一下,平时以青碧色调适合劳动的服装为主。此外,当时的少数民族服装也各具民族特色,限于资料和篇幅,不能详述。 </P><P>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一)联珠团窠纹
  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二)宝相花纹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三)瑞锦纹
  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五)穿枝花
  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六)鸟衔花草纹
  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七)狩猎纹
  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八)几何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宋代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上衰败的历史阶段,宋太祖在陈桥兵变中获取政权,就只考虑赵家政权的得失,利用杯酒释去众将手中的兵权。当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武力入侵的时刻,无力与之抗衡,只得大量攫取民间财物向异族统治者称臣纳贡,换取暂时和平,最后偏安江南,而被蒙古统治者所灭亡。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宋朝统治阶级不是采取修明政治变革图强的政策,而是强化思想控制,从各方面灌输封建伦理纲常的旧观念,进一步从精神上奴化人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以“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之旧”,即维护封建道统为目的的聂崇义《三礼图》。《三礼图》经皇帝钦定,便成为后来朝廷官府礼服制度的蓝本。我国五代时出现妇女缠足,到宋代进一步压迫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汉族统治地区普遍推广,使中国的封建服饰文化更加趋于守旧和封闭。而民间服饰则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刺绣及手工印染技艺来美化生活用品,质朴明朗的蓝印花布服装(药斑布)和民间刺绣服装,形成中国民间服饰艺术的主要格调。 </P><P>宋代冠服分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
  (一)祭服
  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
  (二)通天冠、远游冠服
  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宋代的方心曲领是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装饰,套在项间起压贴作用,防止衣领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绛纱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通天冠的形式,《三礼图》所画极简陋,与实际相差甚远,北宋武宗元所作朝元仙仗图中的东华天帝君戴的通天冠,比较接近实际,和敦煌石室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王者所戴通天冠形制相似,但宋代加了簪导和〓纩充耳。远游冠形状与通天冠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金博山上没有蝉纹了。
  远游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蝉纹、余同通天冠,为皇太子所用。
  (三)朝服
  由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綾袜黑皮履。六品以上官员挂玉剑、玉佩。另在腰旁挂锦绶,用不同的花纹作官品的区别。着朝服时戴进贤冠、貂蝉冠(即笼巾,宋代笼巾已演变成方顶形,后垂披幅至肩,冠顶一侧插有鹏羽)或獬豸冠。并在冠后簪白笔。手执笏板。北朝至唐的方心曲领是在中单上衬起一半圆形的硬衬,使领部凸起,宋代是以白罗做成上圆下方(即做成一个圆形领圈,下面连属一个方形)的饰件压在领部。
  (四)公服(即常服)
  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圆领)大袖,下裾加横襴,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
  (五)时服
  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高贵。
  (六)幞头形制的变化
  幞头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广泛,宋代的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不像唐初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后来索性废去藤草,专衬木骨,平整美观。《梦溪笔谈》卷一说:"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直脚又名平脚或展脚,即两脚平直向外伸展的幞头。局脚是两脚弯曲的,《东京梦华录》卷九称为卷脚幞头,幞头角向上卷起,白沙宋墓壁画上有这种幞头的样式。交脚是两脚翘起于帽后相交成为交叉形的幞头,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有此样式。朝天是两脚自帽后两旁直接翘起而不相交,在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有此样式。顺风幞头的两脚顺向一侧倾斜,呈平衡动势,西安唐韦泂墓有此种样式。此外,在萧照《中兴帧应图》中差役头上戴一种近似介帻与宋式巾子的幞头,名为曲翅幞头。另有不带翅的幞头,为一般劳动人民所戴。南宋时,太上两宫寿礼赐宴及新进士喜宴,则在幞头上赐插红、黄、银红三色或二色的插戴,以示恩宠。江苏金檀南宋周瑀墓出土一件圆顶硬脚幞头,脚用竹条为骨,表面两层纱,表纱涂黑漆,后缘开口施带。山东曲阜孔府有宋式漆纱帽传世,两脚平施,以铁为骨,固定于帽上不能脱卸,藏于仿照纱帽式样藤编的帽盒内,帽的尺寸较小,为幼年人所戴。
  (七)宋代文人的巾帽
  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纱罗作长顶头巾,以区别于庶人。庶人则由花顶头巾,幅巾发展到逍遥巾。其与东坡巾相似的高装巾子在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已经出现,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会昌九老图》,描绘唐会昌年间李元爽、僧如满、胡杲、吉顼、刘爽、郑璩、卢真、张诨、白居易等九位老人在东都履道场相聚的情形,九位老人中,李元爽已136岁,白居易最小,也已74岁。衣服装束为宋人野老闲居服式,与故宫博物院藏元赵孟頫所画苏轼像册中的巾子衣著相同,巾子为高耸的长方形,戴时梭角对着前额正中,外加一层前面开叉的帽墙,天冷时可以翻下来保暖。苏东坡所穿的就是直裰,领、褾、襈、裾均有宽襴,极为宽博,腰束丝绦,系宋人拟仿古代深衣及相传"逢掖之衣"而成的服装。
  (八)宋代的甲冑
  我国甲冑在五代时型式已规范化,北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记载,甲冑形成定制,以甲身掩护胸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掩膊)。兜鍪呈圆形复钵形,后缀防护颈部的顿项。顶部突起,缀一丛长缨以壮威严。《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记宋代铁甲,用冷锻法制甲片联缀而成,在五十步外用强弩射之不能射穿。
  (九)宋代命妇的服装
  宋代命妇随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级,各内外命妇有袆衣、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皇后受册、朝谒景灵宫、朝会及诸大事服袆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册,朝会服褕翟。皇后亲蚕服鞠衣。命妇朝谒皇帝及垂辇服朱衣。宴见宾客服钿钗礼衣。命妇服除皇后袆衣戴九龙四凤冠,冠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加左右各二博鬓(即冠旁左右如两叶状的饰物,后世谓之掩鬓),青罗绣翟(文雉)12等(即十二重行)外。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1117年)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服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之于衣裳。一品花钗9株,宝钿数同花数,绣翟9等;二品花钗8株,翟8等;三品花钗7株,翟7等;四品花钗6株,翟6等;五品花钗5株,翟5等,翟衣内衬素纱中单,黼领,朱褾(袖)、襈(衣缘),通用罗彀,蔽膝同裳色,以緅(深红光青色)为缘加绣纹重翟。大带、革带、青袜舄,加佩绶,受册、从蚕典礼时服之。
  内外命妇的常服均为真红大袖衣,以红生色花(即写生形的花)罗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即玻璃料器)为坠子。红罗背子,黄、红纱衫,白纱裆裤,服黄色裙,粉红色纱短衫。 </P><P>四宋代妇女的一般服饰
  包括贵族妇女及富商大贾眷属和附属于社会上层的歌舞妓女平时所穿的服装。
  (一)襦、袄
  宋代妇女的襦、袄,都较短小,颜色以红、紫为主,黄者次之,质地有锦、罗或加刺绣。常与裙子相配套。
  (二)衫
  宋代妇女的一般上衣,质地常用罗。
  (三)袍
  宋代妇女一般不穿袍,仅在宫廷歌乐女子中间,于宴舞歌乐中穿之。
  (四)褙子
  又名绰子,宋代男子从皇帝,官吏、士人、商贾、仪卫等都穿。妇女从后、妃、公主到一般妇女都穿。但男子一般把褙子当做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而妇女则可以当做常服(公服)及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来穿。褙子虽则是隋唐时期就已流行的服装,但隋唐时期的褙子袖子是半节的,衣身不长。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五)半臂
  半袖长衣,为隋唐以来的传统服装,宋代男女均穿用。
  (六)背心、裲裆
  半臂缺袖即为背心,宋代杭州人又称背褡。背心短的称为裲裆。男女均穿。
  (七)对襟旋袄
  对襟,长过膝下,窄袖,袖不过肘,比男子穿的旋袄长。
  (八)围腰
  宋代妇女常在腰间围一幅围腰,色彩以鹅黄为尚,称"腰上黄"。形式与男武士所着捍腰有相近之处。
  (九)抹胸、裹肚
  都是贴身的内衣。
  (十)裙
  宋代裙子有6幅、8幅、12幅。多褶裥,福州南宋黄昇墓曾出土1件褶裙,6幅除两侧2幅不打褶外,其余4幅每幅打15褶,共60褶。宋代还有一种前后开胯的裙式,称为旋裙。裙子的纹饰,或作彩绘,或作染缬,或作销金刺绣,或缀真珠为饰。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为贵,红色则为歌舞伎乐所穿,以石榴裙最为鲜丽,多为诗人吟诵。青、绿色裙多为老年妇女或农村妇女所穿。
  (十一)裤、裈(裩)
  宋代由于家具的发展,太师椅、椅子、凳子、梳妆台等的使用,人们从过去坐席、坐榻演变到垂足而坐,出门则由乘马、乘轿发展到乘牛车、独轮车、串车、太平车、平头车,轿子也由大轿发展到不垂帘幕的小轿,生活的节奏比已往更快了,在服装款式方面的反映便是裤子造型的改变。古代裤子没有裤裆,有裆的是小短裤叫做裈;这两种裤按封建伦理观念女子是不能穿了露在外面的。宋代上层社会的妇女穿裤子,外面要用长裙掩盖,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裤脚外侧缝不加缝缀的开片裤,就是穿在长裙里面的裤子。次等的女妓穿衫子,着有裆裤而不系裙,这种裤子在使用功能上是一大进步。
  (十二)足履
  宋代有地位的妇女已经实行缠足,使妇女生理形态畸形化,这是封建社会审美心理的异化现象。当时的女鞋小而尖翘,以红帮作鞋面,鞋尖往往作成凤头样子。南方劳动妇女因下地耕作而不缠足,穿平头、圆头鞋或蒲草鞋。又宫中歌舞女子亦有大足穿靴的。 </P><P>(一)宋代妇女的冠饰
  宋代上层社会妇女,不但沿袭唐、五代以来的高冠、花冠,而且冠的形状越发高大,有高三尺,宽与肩等,垂于肩齐,梳长一尺,饰以金银珠翠、彩色装花。这种冠先前用漆纱制作,宋仁宗时,宫中用白角为冠,加白角梳。皇祐初曾规定冠广不得过一尺,高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到仁宗以后,白角改用鱼魫,梳子则以象牙、玳瑁来做。《宣和遗事》描述宋徽宗眷恋的妓女李师师有“軃(duǒ音朵)肩高髻垂云碧”的打扮,冠后屈四角下垂至肩,谓之軃肩,戴这种冠坐轿子须侧着脑袋才能坐进轿门。
  (二)宋代妇女的发式
  宋代妇女流行发髻高大,在头发中加添假发髲髢(bìdí),或装假髻,髻的形式很多。如朝天髻,梳高髻于当额,又名不走落。芭蕉髻,髻四周环以绿翠,髻形椭圆。龙蕊髻,髻心特大,双根处扎以彩缯。大盘髻,髻式凡五围紧紧扎牢,间以玉钗并用丝网固之。凡三围插金钗,不用网固者为小盘髻。盘福髻,髻式大而偏。懒梳髻,二髻偏而斜坠。包髻,以色绢包裹发髻。三髻丫,梳三髻于顶。螺髻,头发盘成螺形。双鬟髻,头发梳成中空环形垂两耳旁,为少女发式。儿童理发留一小块头发于顶左者称"偏顶"。留于顶前以丝绳扎缚者称"鹁角"。北宋后期,女真族束发垂脑的发式影响到宫中及民间,称"女真妆"。冬天舞女戴覆额狸帽,穿紧身衣衫,也来自北方辽金装束。
  (三)花子
  宋代上层社会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贴花子的装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她在人日(正月初七)醉卧含章殿檐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洗了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宋徽宗宫词尤有"宫人思学寿阳妆"之句,写的就是宫中贴花子的情形。 </P><P>宋代的服装面料,讲究的以丝织品为主,品种有织锦、花綾、纱、罗、绢、缂丝等。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灯笼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为谄媚仁宗张贵妃而创制)。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宋代的纹样风格与唐代截然不同,而对明清时期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式。
  宋代由于国力衰弱,财力空虚,大量织锦用于向异族纳贡或贸易,国内统治者服装面料大部分以綾纱为主,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江苏金坛茅麓南宋周瑀墓、福州北郊浮仓山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实物都如此。北宋初年,宋朝皇家仪仗队都穿锦绣的服装,后来就改用印花代替,印花工艺禁止民间使用。但宋代官僚地主唐仲友就违禁在家乡婺州开彩帛铺,套用公款雕制印花版印染斑缬。洛阳贤相坊民间也有著名的李姓印花刻版艺人,被称为“李装花”。《图书集成》卷六百八十一《苏州纺织物名目》讲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至1224年),嘉定安亭镇有归姓者创始药斑布,“以布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药斑布又名浇花布,就是现今民间的蓝印花布的前身。这种印花布,是民间妇女重要的服装面料。
  宋代刺绣工艺已经高度发展,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绣花边沿边。题材以写生花卉为主,并将一年四季的各种花卉组合成“一年景”的花饰,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P><P>七考古发现的宋代首饰佩饰
  宋代首饰品出土实物,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如前代丰富。
  (一)发饰
  1.银梳
  江西彭泽北宋易氏墓曾出土半月形卷草狮子纹浮雕花银梳,主花上下另有繁缛的边饰陪衬,下层由花瓣纹连接成花边,与梳齿相连接,精工富丽,依然保持唐代风格。从敦煌莫高窟98窟北宋初期壁画供养人的装扮来看,河西地区贵族妇女头上盛插花钗梳篦,佩戴珠宝项链的风气,甚至比唐、五代更盛。
  2.玉钗、镀金银钗
  1974年在北京市房山县长沟峪北宋石椁墓出土玉双股钗1件,长15厘米,宽1.7厘米,从弯钩形的钗头分叉成为两股相并,钗尾逐渐收细,末端圆钝。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镀金银钗数件,有钗头分双股浮雕花的,有素面无纹的。
  3.簪
  ①玻璃簪:湖南省长沙市出土1支长7.9厘米,簪头呈钉帽形,头径1.2厘米的南宋玻璃簪,通体透明。
  ②金簪:浙江永嘉北宋遗址出土1支镂花金簪,簪头呈扁橄榄形,上有高浮雕穿花戏珠龙纹,下衬镂空卷草纹地,簪尾收细呈尖锥形,制作极为精美。
  ③银簪: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银钗,有的在簪头雕镂花饰或镶嵌宝石,有的素面无纹。福州南宋黄昇墓曾经出土鎏金顶部空心雕花银钗:3件(长9.9厘米至16.8厘米),出土时插于发髻上。
  (二)耳饰
  1972年3月在江西省彭泽县湖西村北宋易氏墓出土浮雕纹金耳环1对,环下连接月牙形装饰,上有浮雕菊花纹,以菊花为中心,枝叶向左右两方铺展,工艺精美。
  (三)颈饰
  出土宋代项饰中,有2件金项链坠,极为精美。
  1.胆形金坠:1980年2月在南京市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1件胆形金坠,高8.5厘米,宽5.7厘米,坠身镂雕繁美的鸂鶒穿花纹,周边有卷草纹边围绕,顶端如意头中央有穿孔可与链条相接,工技精湛。
  2.娃娃形金坠:1974年1月在浙江省衢州市郊瓜园村史绳组墓出土1件俯地爬行的金娃娃,娃娃面容丰满,神情欢快,前伸的右手中紧握一个活动的方环,可与项链相接,设计制作极为精巧。
  (四)腕饰
  1972年3月江西省彭泽县湖西村北宋易氏墓出土银镯1对,直径6.9厘米,镯身扁宽,向两端收细,镯面正中间以双道突线纹为饰,与两边的突起边线相呼应,简洁大方。两端相接处留有缺口,可以调节松紧。
  (五)腰带
  自五代以后,革带已不流行悬挂鞢〓,带〓也演变成双銙式,这样,带鞓(tīng音汀)束在腰部之后,前后均可加装銙牌,成为衣服的突出装饰。1972年8月在陕西省扶风县柳家村宋代窑藏出土革带银质大銙1副,由9块方形浮雕戏婴纹银銙组成。戏婴是宋代工艺装饰中非常流行的题材。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二明代的官服制度
  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鉴于局势尚未安定,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礼部官员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取法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朱元璋认可,并规定正旦、冬至、圣节(皇帝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要穿衮服。
  (一)皇帝冠服
  1.衮冕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衮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时又分别做过补充修改。
  衮冕的形制基本承袭古制,在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綖板前后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帽卷两侧有纽孔(戴时用玉簪穿过纽孔把冕固定在头顶的发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纽孔和武都用金片镶成。綖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叫作〓纩充耳。此外,綖板上还悬有一根朱纮。
  与此配套的衮服,据《明史·舆服志》记载,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配成。据永乐三年的定制,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都是本色。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前三幅、后四幅,腰部有襞积(褶裥),綼(裳的侧边),褐(裳的底边)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后不缝合。中单以素纱制作,青色领、褾、裾,领上织黻纹13,蔽膝与裳同色,织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边。另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但《三才图会》的附图与此略有不同。
  2.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制(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蝉,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与绛纱袍、皂色领、褾、裾的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色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配套,为皇帝郊庙、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时所穿。
  3.皮弁服
  嘉靖八年定制,弁上锐,黑色纱冒之,前后12缝,每缝间饰五彩玉12,与绛纱衣、蔽膝、革带、大带、白袜黑舄配套。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祭太岁山川时服用。
  4.武弁服
  嘉靖八年定制,弁上锐赤色,上12缝,中缀五彩玉,落落如星状,赤色衣、裳、韨,赤舄。执刻有"讨罪安民"篆文的玉圭,亲征遣将时服用。
  5.常服
  洪武三年定制为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腰带以金、琥珀、透犀(即带有透线纹的上等犀角)相间为饰,永乐三年改为盘领窄袖黄袍、玉带、皮靴。黄袍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即一般所称的四团龙袍。乌纱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称翼善冠。
  6.燕弁服
  皇帝平日在宫中燕居时所穿,嘉靖七年定制,冠框如皮弁用黑纱装裱。分成12瓣,各以金线压之,前饰五彩玉云各一,后列四山,朱绦为组缨,双玉簪。衣如古代玄端之制,玄色,镶青色缘,两肩绣日月,前胸绣团龙1,后背绣方龙2。边加小龙纹81,领与两袪(袖口)共小龙纹59,衽小龙纹49。内衬黄色袂(袖)圆袪(袖口)方,下裳用12幅的深衣,朱里青表绿边的素带和九龙玉带,白袜玄履。在定陵出土皇帝龙袍中,有一种过肩通袖龙襴袍,领与袖口用小龙花边为饰,但胸、背龙纹与《明史·舆服志》所记不同。
  (二)皇后冠服
  1.礼服
  洪武三年定制,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礼服,其冠,圆框冒以翡翠,上饰九龙四凤,大、小花树各12,两博鬓、12钿(短头大花的花簪)。穿袆衣,深青地,画红加五色翟(雉鸟)12等(行)。配素纱中单,黻领、朱罗、彀(绉纱)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深青色地镶酱红色边绣三对翟鸟纹蔽膝,深青色上镶朱锦边、下镶绿锦边的大带,青丝带作纽约。玉革带。青色加金饰的袜、舄。永乐三年改为冠式是饰翠龙九、金凤四,中一龙衔大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40片,大小珠花各12,翠钿12,3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12,翠钿12。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样。珠排环一对。描有金龙纹,顶有21颗珠的黑罗额子一件。衣改用翟衣,深青色地,上织12对翟鸟纹间以小轮花,红领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织金色小云龙纹。配玉色(极浅的青绿色)的纱中单,红领褾襈裾,织黻纹13。深青蔽膝,织翟鸟3对间以小轮花4对,酱深红色领缘织金小云龙纹。玉革带用青绮包裱,描金云龙,上饰玉饰10件,金饰4件。青红相半的大带下垂部分织金云龙纹。青绮副带1。五彩大绶1,小绶3。玉佩2副。青色描金云龙袜、舄,每舄首饰珠5颗。
  2.常服
  洪武三年定制,用双凤翊龙冠,首饰钏镯用金玉、珠宝、翡翠。金绣龙纹诸色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背子。冠形如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用织金龙凤纹加绣饰。
  永乐三年改为皂彀冠附翠博山(即额前帽花),上饰金龙翊珠1,翠凤衔珠2,前后牡丹2,花8蕊,翠叶36。珠翠穰(音ráng,同瓤)花鬓2,珠翠云21,翠口圈1。饰珠金宝钿花9,口衔珠结金凤2。饰鸾凤博鬓3。金宝钿24,边垂珠滴。金簪2。珊瑚凤冠紫(zī音资,冠角)1副。黄大衫,深青霞帔,织金云霞龙纹,或绣或铺翠圈金(先用孔雀羽线铺绣花纹,再用捻金线圈绣花纹轮廓),饰以瑑(zhuán音篆)龙纹,即雕有凸起龙纹的玉坠子。深青色绣团龙四〓袄子(即褙子)。鞠衣红色,前后织金云龙纹,或绣或铺翠圈金,饰以珠。红线罗大带。黄色织金彩色云龙纹带、玉花彩结绶、以红绿线罗为结,玉绶花1,红线罗系带1。白玉云样玎珰2,金如意云盖1,金方心云板1。青袜舄。
  (三)文武官冠服
  1.文武官朝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带玉佩具。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玉绶环2。二品六梁,革带,绶环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带,佩玉,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2。四品四梁,金带,佩药玉(即玻璃),余同三品。五品三梁,银带钑(音sà飒)花(即银质饰有凸纹金花),佩药玉,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2。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银带,佩药玉,黄、绿、赤织成练雀三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银绶环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乌角(牛角)带,佩药玉,黄、绿织成鸂鶒二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铜绶环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将朝服上衣改成赤罗青缘,长过腰止七寸,不掩没下裳。中单改成白纱青缘,下裳赤罗青缘,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三襞积(褶裥),革带前缀蔽膝,后佩绶,系而掩之。大带表里用素色。万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贺,不准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2.文武官祭服
  凡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祭穿祭服。洪武二十六年定,一至九品,皂领缘青罗衣,皂领缘白纱中单,皂缘赤罗裳,赤罗蔽膝,三品以上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四品以下去佩绶。嘉靖八年定锦衣卫堂上官在视牲、朝日夕月,耕耤、祭历代帝王时可穿大红蟒四爪龙衣,飞鱼(龙头鱼尾有翼)服,戴乌纱帽。祭太庙社稷时,他们穿大红便服。
  3.文武官公服
  洪武三年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钑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及在外武官每日公座服公服。其制为盘领右衽袍,衣料用纻丝(缎织物)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公服花样,一品大独科花(团花),径5寸。二品小独科花(小团花),径3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散排的写生形摘枝花),径2寸。四、五品小杂花纹,径1寸5分。六、七品小杂花,径1寸。八品以下无纹。幞头有漆、纱两种,展角氏1尺2寸;先规定杂职官幞头不用展角,只垂2带;后准用展角。腰带;一品玉带,二品犀角,三、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为乌角(牛角)。带鞓青色,垂〓尾于下。黑靴。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许服雨衣。
  4.文武官常服
  凡常朝视事穿常服。明初常服与公服都是乌纱帽、团领衫、束带。洪武六年规定一、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珠用玉;三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一至六品穿四爪龙(蟒),许用金绣。洪武二十三年定制,文官衣自领至裔(yì音义),去地1寸,袖长过手,回复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5寸,袖长过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制,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xián音闲)、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以上所述的常服,就是著名的品服,也是传统戏曲所采用的官服形式。这些不同的鸟纹兽纹,都设计成方形框架之内,布置于团领衫的前胸和后背,下围装金饰玉的腰带,极其壮观。
  明《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说:"我朝定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像其猛鸷也。"接着讲明朝的常服,可由各级官员按其等级根据规定款式自制,不像宋代是由政府统一制作定时分赐。常服上可兼下,下不得僭上。一般文官都能遵循制度服用,武官往往违反制度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自熊罴至海马(即五品至九品)的服装,不但穿的人极少,而制造的人也几乎断绝了。
  5.文武官燕服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规定品官燕服为忠静冠。忠静冠是参照古时玄端服的制度而定的,鉴于当时服制出现混乱现象,故用忠静之名,勉励百官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通过服装来强化意识形态的效果。忠静冠冠框用乌纱包裱,两山具列于后,冠顶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压以金线,冠边用金片包镶,四品以下用浅色丝线压边,不用金边。衣服款式仿古玄端服,古制玄端取端正之意,士之衣袂(衣袖)2尺2寸,衣长亦2尺2寸,正裁,色用玄,上衣与下裳分开。明代用深青色纻丝或纱、罗制作。三品以上织云纹,四品以下素,缘以蓝青,前后饰本等花样补子。深衣用玉色,素带,素履,白靴。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国子监、行人司,在外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及都督以上武官许穿之。
  6.蟒服、飞鱼服、斗牛服
  这三种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记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卖的缎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龙,只少一个爪子。四个爪子的卖著(者)有奏(着)呵'。"说明四爪大龙缎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经在街市出卖。《明史·舆服志》记内使官服,说永乐以后(公元1403年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襴者,亦如曳撒(据《碎金》称作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襴有红、黄之别耳。"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襴。
  飞鱼,据《山海经》载:"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话色彩。《林邑国记》说:"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晋书·张华传》说,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明代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明朝只有皇帝和其亲属可穿五爪龙纹衣服,明后期有的重臣权贵也穿五爪龙衣,则称为"蟒龙"。嘉靖权相严嵩被参劾倒台后,在江西分宜县严嵩的老家抄没成千上万件丝绸衣料和各种华贵服装。《天水冰山录》记载着从严嵩家抄没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蟒服、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四)命妇冠服
  洪武元年定,命妇一品,冠花钗9树、两博鬓、9钿。穿绣有9对翟鸟的翟衣,素纱中单,黼纹领,用朱色縠镶袖口及衣襟边。蔽膝绣翟鸟两对。玉带,佩绶,青色袜舄。二品,冠花钗8树、两博鬓、8钿。穿绣8对翟鸟的翟衣,犀带,余同一品。三品,冠花钗7树、两博鬓、7钿。衣绣翟鸟7对,金革带,余如二品。四品,冠花钗6树、两博鬓、6钿。衣绣翟鸟6对,金革带,余如三品。以下五品至七品每低1品,减花钗1树,减1钿,衣减绣翟鸟纹1对。带用乌角带。自一品至五品衣随夫色用紫,六、七品衣随夫色用绯。大带如衣色。
  洪武四年,因文武官改用梁冠绛衣为朝服,不用冕,故命妇亦不用翟衣,改以山松特髻、假鬓花钿、真红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为朝服。以珠翠角冠,金珠花钗,阔袖杂色绿缘衣为燕居之服。一品,衣金绣文霞帔,金珠翠装饰,玉坠。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金珠翠妆饰,金坠子。三品,衣金绣大杂花霞帔,珠翠妆饰,金坠子。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翠妆饰,金坠子。五品,衣销金(用金粉调胶画花)大杂花霞帔,生色画绢起花妆饰,金坠子。六品、七品,衣销金小杂花霞帔,生色画绢起花妆饰,镶金银坠子。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生色画绢妆饰,银坠子。首饰:一品二品,金玉珠翠。三品四品,金珠翠。五品金翠。六品以下,金镶银间用珠。
  洪武五年改定品官命妇冠服。一品礼服:头饰为松山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衔珠结。正面珠翠翟一,珠翠花四朵,珠翠云喜花三朵,后鬓珠梭毬一,珠翠飞翟一,珠翠梳四,金云头连三钗一,珠帘梳一,金簪二珠梭环一双。衣服为真红大袖衫,深青色霞帔,褙子,质料用纻丝、绫、罗、纱。霞帔上施蹙金绣云霞翟纹,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金绣云翟纹。
  一品常服:头饰用珠翠庆云冠,珠翠翟3,金翟1,口衔珠结。鬓边珠翠花2,小珠翠梳1双,金云头连三钗1,金压鬓双头钗2,金脑梳1,金簪2,金脚珠翠佛面环1双。镯钏都用金。衣服为长袄、长裙,质料各色纻丝、绫、罗、纱随用。长袄镶紫或绿边,上施蹙金绣云霞翟鸟纹,看带用红、绿、紫,上施蹙金绣云霞翟鸟纹。长裙横竖金绣缠枝花纹。二品礼服,除特髻上少1只金翟鸟口衔珠结外,与一品相同。二品常服亦与一品同。
  三品礼服:特髻上金孔雀6,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1,后鬓翠孔雀2。霞帔上施蹙金云霞孔雀纹。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金绣云霞孔雀纹。余同二品。三品常服,冠上珠翠孔雀3,金孔雀2,口衔珠结。长袄,看带或紫或绿,并绣云霞孔雀纹,长裙横竖襴并绣缠枝花纹,余同二品。四品礼服特髻上比三品少1只金孔雀,此外与三品同。四品常服与三品同。
  五品礼服:特髻上银镀金鸳鸯4,口衔珠结。正面珠翠鸳鸯1,小珠铺翠云喜花3朵,后鬓翠鸳鸯1,银镀金云头连三钗1,小珠帘梳1,镀金银簪2,小珠梳环1双。霞帔上施绣云霞鸳鸯纹,镀金银钑花坠子。褙子上施云霞鸳鸯纹。余同四品。五品常服冠上小珠翠鸳鸯3,镀金银鸳鸯2,挑珠牌。鬓边小珠翠花2朵,云头连三钗1,梳1,压鬓双头钗2,镀金簪2,银脚珠翠佛面环1双。镯钏皆银镀金。衣服为镶边绣云霞鸳鸯纹长袄,横竖襴绣缠枝花纹长裙。余同五品。
  六品、七品礼服:首饰特髻上翠松三株,银镀金练雀4,口衔珠结。正面银镀金练雀1,小朱翠花4朵,后鬓翠梭毬1,翠练雀2,翠梳4,银云头连三钗1,珠缘翠帘梳1,银簪2。衣服绫或罗、绸、绢大袖衫,绣云霞练雀纹霞帔,钑花银坠子。褙子上施云霞练雀纹,余同五品。六、七品常服冠上镀金银练鹊3,又镀金银练鹊2,挑小珠牌,镯钏皆用银。衣服为有边长袄,紫或绿绣云霞练鹊文看带,横竖襴绣缠枝花纹长裙。余同五品。
  八品、九品礼服:首饰为小珠庆云冠,银间镀金银练鹊3,又银间镀金银练鹊2,挑小珠牌,银间镀金云头连三钗1,银间镀金压鬓双头钗2,银间镀金脑梳1,银间镀金簪2。衣服为大袖衫,霞帔,褙子,霞帔上绣缠枝花,钑花银坠子,褙子绣摘枝团花。及襟侧镶边绣缠枝花长袄,余同七品。
  洪武五年又定命妇团衫之制,用红罗制作,绣雉鸟纹分等第,一品9等(行),二品8等,三品7等,四品6等,七品3等。其余不用绣雉。
  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大袖衫领阔3寸,两领直下1尺,间缀纽子3,末缀纽子2,纽在掩纽之下。霞帔2条,各随品级绣7个禽鸟纹,前四后三,坠子中钑花禽1,四面云霞纹,禽如霞帔随品级用。
  洪武二十六年对命妇官服作了一些更改,主要是简化了冠饰,如一品命妇冠为珠翟5,珠牡丹开头2,珠半开3,翠云24片,翠牡丹叶18片,翠口圈1副,上带金宝钿花8,金翟2,口衔珠结2。二品至四品,用珠翟4,珠牡丹开头2,珠半开4,翠云24片,翠牡丹叶18,翠口圈1副,上带金宝钿花8,金翟2,口衔珠结2。一、二品霞帔、褙子均云霞孔雀纹,钑花金坠子。三、四、五、六品冠用珠翟3,珠牡丹开头2,珠半开5,翠云24片,翠牡丹叶18片,翠口圈1副,上带抹金(金粉抹涂)银宝钿花8,抹金银翟2,口衔珠结子2。五品,霞帔、褙子具云霞鸳鸯纹,镀金钑花银坠子。六品,霞帔、褙子具云霞练雀纹,钑花银坠灯。七品至九品,冠用珠翟2,珠月桂开头2,珠半开6,翠云24片,翠月桂叶18片,翠口圈1副,上带抹金银宝钿花8,抹金银翟2,口衔珠结子2。七品霞帔与六品同。八品、九品,霞帔用绣缠枝花,坠子与七品同。褙子绣摘枝团花。摘枝花是带一两张叶子的花头,团花是外圈轮廓为圆形的纹样。摘枝花与折枝花不同之处,是折枝花是长枝,而摘枝花只是带几张叶子的花头。
  明代命妇复杂繁盛的冠饰和缠足陋习,都带有封建社会束缚女权、压迫女性的特殊心态。繁复沉重的冠饰压得女子头不能抬,目不能斜视。从小用裹脚布而变了形的小脚,使女子步履艰难,还偏偏用一种"美"的外衣来掩盖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真相,重温这种历史,应该唤起现代女性的警醒。
  (五)明代服装的几种基本款式
  1.交领式衣衫
  为按照古礼继承的传统形式,多用于祭服、朝服、燕服及中单内衣。民间的劳动者所穿短衣,也多为交领式服装。
  2.盘领衣
  为继承唐宋以来的圆领袍衫发展而来,明代公服,常服大多为高圆领、缺胯,宦官所穿有的在衣裾两侧有插摆,袖多宽袖或大袖。平民所穿无插摆,袖为窄袖,但60岁以上老者可穿大袖,袖长也可适当加长至出手挽回至离肘3寸处(官服可挽回至肘)。明代衮服原为交领式,自明英宗开始,衮服也改成盘领式,饰十二团龙和十二章纹样,北京定陵曾有此种款式的缂丝衮服出上。
  3.上衣与下裳相连的束腰袍裙
  其形式与元代以来的辫线袄近似,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宪宗行乐图》长卷,宪宗皇帝就穿这种袍子,上衣为右衽窄袖,腰间束敛作襞积(褶裥),下裳散摺。山东邹县九龙山明朝鲁王墓曾出土用织金缎织成料制作的四爪蟒袍,上衣为交领式,在两肩及胸背部位设柿蒂形装饰区,内饰行蟒四条,袖为窄袖,腰间有片金横道线纹装饰,腰身收敛,其下打竖向细裥,使下裳成为裙状。此种形式明朝称为曳撒。是君臣外出乘马时所穿的袍式。另外,明朝内廷宦官如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乾清宫管事牌子、各执事近侍,许穿红贴里、缀本等补子,有的更在膝下加襴,即横条花纹为饰。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官长,随内使小伙者,穿不缀补的青贴里,这种贴里的款式也是袍裙式样,但腰部不加横线纹装饰。又在南京明徐俌墓出土的"程子衣",也是这种式样。程子衣据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记载:"腰中间断以一线道横之,下竖褶之,则谓之程子衣。"在明刘若愚《明宫史》则称为"大褶"。前后作36或38褶不等(即打36或38个马牙褶),明代士大夫日常生活服装也穿它。50年代,广州东山梅花村明弘治至正德间尚书戴缙墓出土一件通长1.32米的白棉布袍,也是这种款式。
  4.对襟合领或对襟直领式衣服
  明代男式对襟衫长袖的不多,半长袖对襟式短袄是从宋代的貉袖(即旋袄)发展而来,先为劳动者骑马所穿,后渐及士大夫。再有比甲(马甲)是无袖无领的对襟式上衣,始于元代,至明中叶成为青年妇女穿着的半长外衣,至清代又缩短衣身,称为坎肩、背心。明代还有一种较比甲长,较披袄短的罩甲,为超短袖型,已见前述。明代还有一种合领或直领对襟,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以绳带系连的褙子,为女子便服,合领对襟大袖者为贵族妇女所穿,直领对襟小袖者为平民妇女所穿。据明万历年间著名通俗小说《金瓶梅》,描述当时妇女所穿服装,上穿对襟衫、袄,下着挑线裙子,各式高底鞋儿,冷天再在衫外穿比甲,或裙内套膝裤,额裹眉勒,头梳假髻,插戴钗钿簪梳和珠子箍儿(用金玉珠石作花鸟,长列鬓旁叫钗,小的叫掠子),手戴钏镯、戒指,耳戴耳环、耳坠,胸前挂金玉佩饰"坠领",裙腰佩七事(用玉作的名"禁步"),是上乘时髦装束,与宋代女式时装一脉相承。对襟衫、袄与挑线裙、高底鞋配套的时装,用料、色彩、工艺都十分讲究,可以举《金瓶梅》中所描写的几个例子为证,例如:①"上穿香色潞绸(山西潞安州、今长治出产)雁衔芦花样对襟袄儿,白绫竖领,妆花眉子,溜金蜂赶萄纽扣儿(明代女衫领部用金属揿扣一二个,余用带结),下著一尺宽海马潮云(纹)羊皮金沿边(用以薄羊皮为衬的金箔切成金皮条钉绣成边饰)挑线裙子(用丝线将裙褶挑联使裙褶定型的裙子),大红缎子(面)白绫高底鞋(在鞋底后跟部加垫一长圆形高底,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妆花膝裤,青宝石坠子,珠子箍。"
  ②"家常挽着一窝丝杭州攒,金累丝钗,翠梅花钿儿,珠子箍儿,金笼坠子。上穿白绫对襟袄儿,妆花眉子,绿遍地金掏袖,下著红裙子。"
  ③"上穿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儿,玉色绉纱眉子,下著白碾光绢挑线裙子,……头上银丝〓髻,金厢玉蟾宫折桂分心翠梅钿儿。"
  ④"上穿柳绿杭绢对襟袄儿,浅蓝色水绸裙子,金红凤头高底鞋儿。"
  ⑤"上穿鸦青缎子袄儿,鹅黄绸裙子,桃红素罗羊皮金滚口高底鞋儿。"
  ⑥"上穿着银红纱白绢里对襟衫子,豆绿沿边金红心比甲,白杭绢画拖裙子,粉红花罗高底鞋儿。"
  上引六例,第一例是暖含灰调上衣与金彩下装,大红白底鞋子相配,色彩华贵而不入俗。第二例是白色上衣配红裙,用金绿色掏袖形成局部对比,形成活泼明快的调子。第三例上衣为暖含灰色与光亮的白裙形成温柔雅洁的色彩。第四例柳绿上衣与浅蓝裙子,是素雅的同类色,以金红凤头高底鞋作小面积对比,使色彩素而不寒。第五例鸦青缎袄与鹅黄绸裙,桃红镶金边高底鞋形成相互对比,是极其大胆的配色,由于鸦青色性格稳重,故整体协调,华美大方。第六例对襟衫的银红、比甲的金红心与鞋的粉红是同类色,比甲的豆绿沿边起对比作用,对襟衫的白绢里和白绢画拖裙则提高了整体的色彩明度,这是一种以红色为基调的对比配色,爽朗而有青春感。这些色彩配套中金色搭配极为慎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5.背间中缝直通到下面的斜领大
  袖袍
  如直裰(又称直掇、直身)、襴衫、道袍,这种款式的衣服衣身宽松、衣袖宽大,膝下拼一横幅为襴,故又称襴衫,四周镶大宽边,前系二带,为古代家居常服。隋唐时,朝野人士都穿,明代称作直裰,儒生都穿这种服装,凡举人、贡生、监生穿蓝色四周镶黑色宽边的直裰,故亦称蓝袍(后举人、贡生改穿黑袍,生员仍穿蓝袍)。元、明僧衣道袍与此款式相同。明初,太宗定庶民穿青布直身,也是此款。民谣有:"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布袋。"这是因为此类宽松式的服装,表现文儒悠雅之风或士人燕居野趣风度是很合适的,而作为平民则不能适应劳动的功能需要,民谣把它看作可怪,就不足为奇了。
  (六)明代的巾帽
  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较多,有些是唐、宋传留下来的,有些是辽、金、元游牧民族流传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还有一些是明代新创的。例如儒巾、软巾、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都是传统的巾式。方巾是古代角巾,明郎瑛《七修类稿》说,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浙江山阴著名诗人杨维祯,杨戴着方顶大巾去谒见,太祖问他戴的是什么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明太祖听了大喜,就让众戴之。明初有一种用黑色细绳、马尾鬃丝或头发编结的网巾,网口上下用帛包边,长有二玉或金属小圈,二边各系小绳交穿于二小圈内,上面束于顶发,下面可用总绳拴紧,故又名"一统山河"或"一统天和"。网巾的用处是可以保持头发不乱。《七修类稿》说明太祖到神乐观,见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之,答是网巾。第二天明太祖就命此道士为道官,并取网巾颁告天下,使人无贵贱皆带之。明朝官服戴纱帽笼巾,下面多先戴网巾起约发作用。天启时,削去网带,止束下网,名为"懒收网"。另外有四周巾,用二尺多的幅帛裹头,余幅后垂,为燕居之饰。纯阳巾,顶部用帛叠成一寸宽的硬褶,叠好后像一排竹简垂之于后,以八仙中的吕洞宾号纯阳名之。这种巾子也可按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名,称之为乐天巾。老人巾,是明初始兴的巾样,明太祖用手将顶部按之使之前仰后俯,就依样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称老年巾。将巾、结巾,都是用尺帛裹头,又缀片帛于后,其末端下垂,俗称扎巾。此外还有两仪巾,后垂飞叶两片。万字巾,上阔下狭形如万字。凿子巾,即唐巾去掉带子。凌云巾,因形状诡异被禁用。
  明朝民间最流行的是瓜皮帽,当时称六合一统帽或小帽,是用六块罗帛缝拼,六瓣合缝,下有帽檐,当时南方百姓冬天都戴它。《枣林杂记》说,隆庆时,嘉善丁清做句容县令,他的父亲告诫他说:"你们这些戴纱帽的人说好,我不信,当差的说好,我更不信。穿青衿(蓝衫)的读书人说好,亦不信,惟瓜皮帽子说好,我就信了。"明朝瓜皮帽顶只许用水晶、香木。到清朝上上下下都戴这种帽子,材料用纱、缎、倭绒、羽绫,一般用丝绦结顶,讲究的用金银线结顶,也有用玉顶或红珊瑚顶的。遇丧事,帽顶用黑或白。直到抗日战争期间,民间仍有人戴的。从造型来看,与三国时曹操所创的恰帽一脉相承,曹因当时天下荒乱,资材匮乏,所以拟古皮弁式样,裁缣帛以为恰,合于简易随时之义。瓜皮帽款式则稍有改进。
  软帽:为一块圆形布帛作帽顶,下缝布帛帽圈而成的便帽,后垂双带,广州东山梅花村明戴缙墓曾出土此种软帽。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儒巾款式基本相同。
  乌纱帽:是用乌纱制作的圆顶官帽,东晋宫官已戴之。隋朝帝王贵臣多穿黄色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靴。后渐行于民间。唐代风行折上巾,乌纱帽渐废。明朝采晚唐、明代幞头形式制乌纱帽为百官公服,上海卢湾区明潘氏墓曾有乌纱帽实物出土。而北京定陵出土明万历皇帝所戴翼善冠,则是唐代乌纱折上巾的发展。
  烟墩帽:直檐而顶稍细,上缀金蟒或珠玉帽顶。冬用鹤绒或纻丝、绉、纱制作,夏用马尾结成,内臣所戴,四川阳城明墓有戴烟墩帽俑出土。
  边鼓帽:是一种长尖顶带檐的圆帽,元代遗制,为一般市井少年、平民、仆役等常戴,明嘉靖时极流行,清代亦常见。
  瓦楞帽:帽顶折叠似瓦楞,故名。或用牛马尾编结。嘉靖初生员戴之,后民间富者亦戴。或即《留青日札》所说官民皆戴的形似古代兜鍪,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的帽子,也是元代帽式的流传。
  奓(zhà音乍)檐帽:为圆帽顶,帽檐外奓如钹笠,可以遮阳的帽子,《事物绀珠》说圆帽,是元世祖出猎时因日光射目,以树叶置帽前,其后雍古剌拉氏用毡片置帽子前后,即奓檐帽。明代宣宗行乐图、宪宗行乐图画帝王便服,也戴这种帽子。
  笠〓:〓即莎草(又名夫须),用莎草皮编为笠,用以避雨,皇帝所戴。图见365页《三才图绘》。
  大帽:明太祖见生员在烈日中上班,就赐遮阴帽,形如烟墩帽而有帽檐。图见365页《三才图绘》。
  毡笠:帽形尖圆而有帽顶,卷帽檐前高后低,为游牧民族传统帽式。图见365页《三才图绘》。
  鞑帽:用皮缝成瓜皮帽形,帽顶挂兽皮为饰,帽檐缘毛皮出锋,此亦游牧民族传统帽式。图见365页《三才图绘》。
  方顶笠子:明代农民许戴笠子,多劈细竹篾作胎,外罩马尾漆纱罗,元代笠子帽作方顶式,蒙古族中层官吏所戴,明弘治刻本《李孝美墨谱》所画制墨工人都戴此种笠子。
  明代巾帽种类繁多,官服冠帽,传承唐宋遗制而形制更趋繁丽,一般巾帽则常保持元蒙状貌,因其造型简约而适用。
  (七)明代的履制
  1.靴
  明代皇帝常服穿皮靴,冬穿镶绣口毡靴,教坊及御前供奉者、儒士生员许穿靴,较尉力士值勤时许穿靴,若出外则不许穿。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余丁等都不许穿靴。只能穿皮扎〓(即用皮统扎缚于小腿上,下面再穿鞋履)。北方地冷,冬天许穿生牛皮制的直缝靴。宫中可穿薄底黑皮靴(直缝靴是用两块皮缝成靴筒前后有直缝的靴,不像六缝靴那么美观)。但南方也在冬天穿毡靴,江苏扬州明墓有实物出土。
  2.舄
  是按古礼在举行祭礼所穿的鞋底装有木底的复底靴,颜色皇帝有白、黑、赤三种,赤舄为上。皇后有赤、青、元三种,以元色为上。赤是盛阳之色,表阳阴之义,元是正阴之色,表幽阴之义。故皇帝在最隆重的祭礼穿赤舄,皇后则穿元舄。
  3.高跟鞋
  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
  4.福字履
  用绒锦、棉布面料制作,履头正面绣金福字,字旁以云形围边,履帮侧面镶卷叶纹缎子履口,衬宁绸为心,下配八层布托毛底正绱,加烫白干粉,流行至清代。
  5.雨鞋
  明初雨天所穿,百官在雨天穿钉靴上朝,声音极为嘈杂。后明太祖令作软底皮鞋套在靴外。 </P><P>
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服饰艺术的高度成就,与以下一些社会因素有关。1.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以不平等的种族政策统治汉人,对南方知识分子和人民尤为严酷。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目标,领导人民推翻元蒙统治,在意识形态的服饰制度领域提倡恢复大汉文化传统,把唐宋幞头、圆领袍衫、玉带、皂靴予以承袭,确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2.宋元以来,棉花在中原及长江流域普遍种植,使中国服装面料结构发生了变化,棉布已成为民间主要的衣料,丝绸则向精加工的高档面料发展。3.江南湖熟平原蚕桑丝织业迅速发展,太湖沿岸,如盛泽、震泽、王江泾、濮院、双林等偏僻的小乡村,迅速发展成人口集中的丝织业大镇,丝绸织绣技艺空前提高。4.明朝政府在南京、苏州、杭州设著名的织染局,集中名工巧匠,从事龙衣彩缎等高级衣料,并以“坐派”、“召买”等形式,动用民间机户为其生产。5.明代丝织工艺科技已发展到空前水平,不但出现《天工开物》等科技巨著,而且缂丝、刺绣、织金、妆花、孔雀羽线等精细加工技艺,均已达到高超水平,为服饰艺术的精细加工准备了条件。</P><P>三明代的丝绸衣料
  明代民间衣料,冬用棉布为主,夏用纻布为主,在少数民族地区,也穿毛织品。棉布也作为士宦衬衣。江西南城明墓出土对襟白棉布衬衣,襟口用十字挑花为饰。上层社会高档次服装,均以丝绸为面料,中间也有少量丝棉交织物丝布和毛织品琐幅等。皇廷及百官冠服,由工部所设织染所和内府监所设内、外织染局负责监制,内府监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外织染局织造官府公用丝绸。南京除设内外织染局外,司礼监又设有织造祭祀用丝绸的神帛堂,此外在浙江杭州、绍兴、严州、金华、衢州、台州、温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府,江西布政司,福建福州、泉州府、四川布政司、河南布政司、山东济南府、直隶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都设有织染局。其中以苏州、杭州两府的织染局规模最大。明朝政府对各织染局规定织造常额,除常额外,又有奉旨加派织造的任务,叫做“坐派”。此外因朝廷一时急缺,命令各织染局向民间机户买办充用,叫做“召买”。坐派和召买都让民间机户生产,但发给价钱比工料或成本还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在苏、松、杭、嘉、湖五府加派彩缎七千匹。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令应天、苏、杭诸府增派一万七千余匹。万历时(公元1573年至1620年)每年坐派十五万匹。《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卷四零五记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工部上报“上用袍段一万六千余套匹,又婚礼段九千六百余套匹。……昨内库新派改段一十八万余匹。”这种加派,对民间机户造成极大困扰。有些省没有设织染局,也有织造丝绸衣料的任务,如明陈汝明《甘露园短书》卷五记载:“曾见陕西抚院贾待问疏称,该省应造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龙凤袍共5450匹。额设机534张,该织匠534名,挽花匠1620名。新设机350张,该织匠350名,挽花匠750名,挑花络丝打线匠4200余名。”凡宫廷及官府所用衣料,都是由内府监根据冠服制度,由广储司库员拟定花式稿样,颜色及应用数目,奏准后分配各内外织染局挑制花本,装于织机花楼上由能手两人,扳提织造。这种技术,在当时是保密的,所以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服篇也说:“其中节目微细,不可得而详考云。”1977年南京云锦研究所研究复制了北京定陵出土明万历皇帝的大红妆花纱织金孔雀羽过肩龙通袖龙襴袍等几件织成匹料,都是依据龙袍衣领、大小衣襟、左右直袖、左片正身、膝片正身、膝襴等部位的裁片排料,分布花纹的,每片裁片的边缘织有暗线边,缝衣时按暗线边口裁好裁片,斗合缝缀,就可缝成一件龙袍。一匹袍料长3丈余至5丈余不等,正好是一件完整的衣料。通匹有29500根纹纬,需用29500根线挑成花本,重达数十公斤。长度比衣料要长过十倍,即长达30至50余丈,所以要分成几十段顺次序先后悬挂到花楼上,每织过一段,再撤下换上下一段的花本。这种龙袍料,就是织成匹料。《天工开物·乃服》龙袍条说:“凡上供龙袍,我朝局在苏、杭。其花楼高一丈五尺,能手两人,扳提花本,织过数寸,即换龙形,各房斗合。不出一手。”这种织成衣料,在宋元时期早已普遍生产,在山东邹县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梅雀方补花绫袍,就是用这种织成匹料所制。古文献中如《北史·吐谷浑传》所说:“衣织成裙被、锦大袍。”《南史·东昏侯记》所说:“帝著织成袴褶,具锦绣诸帽。”《晋书·石季龙传》说:“季龙常以女骑一千为卤簿,著五文织成〓。”以及说他出猎时穿金线织成合欢裤。《南史·梁宗室正德传》所记:“董〓金帖织成战袄,直七百万。”显然都是用按照服装整体款式设计织成料制成的衣服,明朝华美富丽的龙袍和高级冠服,就是在继承古代服装料织造工艺的基础上,把技艺推向更高水平的结果。织造贵重的织成袍料,工艺繁复,一是要由挑花匠依据花样计算经纬数,编出花本,作为织造时提花的依据。二是要将丝线染色,牵经摇纬,一般要准备四五种彩纬小管梭与长织梭所用的彩色绒管及片金线、捻金线、孔雀羽线纬管,随时应用。三是经丝牵轴之后,要经过穿棕穿筘,与花本联结,经过试织,理清梭口然后才能开织。四是织时一人在花楼上拉花,一人坐机坑前织造,花纹繁复的匹料,一天只能织2寸,一件5丈长的袍料要织270多天才能织完。所以高级的织成料只作冠服之用,有些冠服,还用缂丝、刺绣等手工技艺进行制造。一般穿用的服装,则用一般的匹料制作。
  明王朝于公元1368年建国,在中国统治了277年,至公元1644年灭亡。至今已350多年。明代的丝绸和服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o(︶︿︶)o 唉拉萨布达拉宫、山东曲阜孔府,都有一些传世品保藏。1958年夏季在北京定陵地下宫殿出土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随葬衣物锦缎二百数十件,1963年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万历年间墓也出土数十件衣物,此外在山东邹县明鲁王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徐俌墓和江西南城县明墓,湖南邵阳、江苏武进县、扬州西郊明墓也有各式衣物出土。一般的丝绸品种,还大量的被用作佛经的裱封而被各著名寺庙保留下来,因明朝从正统到万历(公元1436年至1620年)间曾数次刊印《大藏经》,用内库所藏丝绸、裁剪开来做《大藏经》的封面和函匣裱封。现根据作者亲手分析过的实物资料,简单分述明代丝绸品种如下。 </P>
 楼主| 发表于 2004-4-4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缎类
  缎的经或纬丝中,只有一种显露于织物表面,相邻的两根经丝或纬丝上的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故外观光亮平滑,质地柔软,是最富丽的高级衣料。我国缎织物起于宋代,宋以前没有缎字,《吴县志》卷五一《物产》中说:"纻丝俗名缎,因造缎字。"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一八《物产》中说纻丝是用染色的丝所作,还有织金、闪褐、间道等类。元代民间织造日月龙凤缎匹及缠身大龙缎子,在明代,缎与纻丝的名称并存,但细看定陵万历皇帝棺内出土的八匹带有墨书腰封的"细龙纻丝",为大红五枚缎组织,长方格子形金龙纹样,红色丝有深浅不匀的"色柳",北京首都艺术博物馆藏有同样花纹的绿色细龙纻丝,丝线也有这种色柳,推测是蚕丝与苎麻混纺的缎织物。
  明代缎织物已取代锦的地位成为最主要的高级衣料。明朝皇帝及重臣权贵都喜用各种缎类织物做衣服。嘉靖皇帝宠信严嵩,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让严嵩当宰相,专政二十年,官至太子太师,他让儿子严世蕃和赵文华等为爪牙,吞没军饷,杀害主张收复河套的兵部尚书夏言、将领曾铣、抗倭有功的总督张经、谏官杨继盛等,晚年被御史邹应龙等弹劾,严世蕃被杀,严嵩被革职,他在江西分宜的家业被查抄没收,全部被抄的财产,登在《天水冰山录》中,其中有各类高级丝织品14311匹零1段,外加当时变卖的丝织品27288匹。没收高级服装1304件,外加当时变卖的衣服17343件。这些丝织品中有63%是金彩提花的缎类,缎的品种包括素缎、暗花缎、织金缎、两色缎、闪缎、遍地金缎、妆花缎、织金妆花缎、妆花遍地金缎、云缎、补缎、暗花云缎、暗花补缎等。定陵出土明万历皇帝穿用的黄地云龙折枝花孔雀羽妆花缎织成袍料,是用片金线和十二种彩丝及孔雀羽线合织而成的。
  (二)绢类
  绢有素绢和提花绢,明朝制度规定素绢一般商贾也能穿。提花绢品质高贵,据《天水冰山录》记载,提花绢有云绢、云熟绢、妆花绢、织金绢、织金妆花绢、遍地金女裙绢和各种服装织成料,如补子花纹、过肩花纹、通袖花纹的织金绢、妆花绢、织金妆花绢。所记743匹提花绢中374匹是服装织成料,占总数的50%。
  (三)罗类
  罗是利用纠经组织织出罗纹的中厚型丝织品。《明史·舆服志·三》记载,帝、后大带、皇后常服、郡王长子朝服、辅国中尉公服、郡王长子夫人至县主冠服、文武官朝服、祭服,都常用罗制成。洪武三年规定庶人、农人、商贾不得穿罗。《酌中志》记载:每年四月和九月,宫中换穿罗衣。内臣自三月初四至四月初三穿罗衣。《天水冰山录》所记,罗有素罗、云罗、遍地金罗、闪色罗、织金罗、青织金过肩蟒罗、青妆花过肩凤罗、青织金妆花飞鱼过肩罗、青织金獬豸补罗、红绿妆花凤女衣罗、绿织金妆花孔雀女衣罗、绿妆花过肩凤女衣罗等。
  定陵出土的衣物,有四合如意洒线绣四团龙罗袍,绣龙、火纹罗蔽膝,织金云龙八宝(八宝为双角、珊瑚、金钱、宝珠、方胜、象牙、金锭、银锭)暗花罗裙,本色莲花牡丹罗裙,缠枝莲花暗花罗,穿枝莲罗褥等。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出土的衣物,有柿蒂形过肩龙八浪八宝妆花罗朝袍,柿蒂形过肩龙妆花罗裙袍(曳撒),凤穿牡丹暗花罗柿蒂形过肩云龙盘领通袖直身膝襴罗女朝袍,妆花折枝牡丹、梅、莲、菊、八宝、云龙膝襴罗单裙,妆花罗过肩蟒海浪裙袍(曳撒),织金罗缠枝莲夹上衣,菱格卍字八吉祥暗花罗朝袍(八吉祥指宝轮、宝螺、宝伞、宝盖、宝花、宝罐、宝鱼、盘长等八种佛教的法器)。
  (四)纱类
  明代纱织物有平纹假纱组织的方孔纱和经纬纠织呈现椒形纱孔的绞纱两类。明初规定皇帝、皇太子、皇后礼服配素纱中单,百官上朝、公座所穿盘领右衽宽袖袍料也可用纱。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规定四品以上官员及五品堂上官、径筵讲学官才许穿纱、罗、纻丝。
  《天水冰山录》所载,纱有素纱、云纱、绉纱、闪色纱、织金纱、遍地金纱、妆花纱、织金妆花纱等。内中有不少是织成衣料,如大红织金过肩蟒纱、大红织金飞鱼补纱、绿妆花璎珞女裙纱、沉香织金凤女衣纱、红织金女袄裙纱、青妆花过肩凤女袍纱、紫织金妆花女衫纱等。计1147匹纱中有52%是织成衣料。
  北京定陵出土的纱料和服装有50余件匹,有些是用织金纱或金彩纱做底,再用捻金线和彩丝线绣花,或用孔雀羽线和彩线绣花,花艳地虚,辉映成趣。定陵出土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是用一绞一的直径纱做地,用3股彩丝线、绒线、捻金线、包梗线、孔雀羽线、花夹线等6种绣线,运用了12种刺绣针法。1.以绛红双股合捻线穿绣地几何纹。2.以蹙金(编金)法在垫高的龙纹上用金线一边铺,一边用另一根金线钉住,绣出龙鳞、龙头。3.用正戗绣龙发、山纹、江崖、寿石、百子脸部。4.用反戗绣云纹、花头、火焰珠、寿石(与正戗合用)。5.以铺针加网绣绣儿童衣服。6.以缠针绣叶子、花茎、小草。7.以接针绣花芯、花筋。8.以盘金绣龙头。9.以圈金绣花纹包边线。10.用绒丝缠绕绒丝做成包梗线,以钉线法绣百子衣服勾边线。11.以松针绣松树叶。12.以擞和针绣小猫及小屏风。绣线色彩,红有粉红、银红、朱红、绛红、枣红,蓝有普蓝、藏蓝、孔雀蓝,绿有黄绿、青绿、艾绿、茶绿,黄有宫黄、湘黄。此外还有驼灰、牙白、月白、浅褐、肉色及赤捻金线,孔雀羽线等。这件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的领肩周围,有六条五爪金龙和万字蟠绕,两袖及前后襟绣着一百个儿童作各种游戏。周围饰八宝纹和一年景花纹。形式活泼,色彩富丽。故宫博物院保藏的明代洒线绣云龙袍织成料和明洒线绣柿蒂百花辇龙袍织成料,也都用直径纱做地子。
  《酌中志》卷十九《内臣佩服纪略》记载,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至1627年)魏忠贤专权,内臣王体乾等夏天穿真青,油绿色的怀素纱(产于闽广),内衬玉色素纱,走动时满身出现树皮、水波状的隐现花纹,一时争相夸耀。
  (五)?类
  ?(绸)有花素之分,明初规定庶人、农民可以穿?,自然是素?。商贾为四民之末,素?也不许穿。《天水冰山录》记载的?有云?、补?、潞?、素?、绵?、潮?、妆花?、织金?、织金妆花?等。其中有补子和通袖过肩花纹的织成衣料。
  北京定陵出土明万历皇帝穿的吉祥四团龙缂丝补?袍,袍身是用?料做的,补子是用缂丝缝上去的。另有织着"百事大吉吉祥如意"文字和葫芦加洒线绣四团龙的?袍,万事如意吉祥纹?中单,四合如意纹?中单,八吉祥如意纹?中单。孝靖皇后穿的大回纹潞?女衣。还有缠枝花卉暗花?,长安竹纹和福寿三多纹潞?,折枝花宁?等。
  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出土了斗牛补如意云八宝暗花?交领大袖朝袍,大柿蒂形过肩云龙海水江牙妆花?裙袍(曳撒),行龙海水妆花?补、线勾水浪纹暗花?里夹裙袍,柿蒂形双云龙过肩勾?八宝暗花?裙袍等。
  (六)改机
  明万历《福州府志》卷三七《食货志·一二·物产》记载:"闽缎机故用五层,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杼轴,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机为四层,名为改机。"《天水冰山录》所记改机有247匹,其中80%为织成衣料,如大红妆花过肩云蟒改机、大红妆花斗牛补改机、大红织金麒麟补改机、青织金过肩蟒改机、青织金穿花凤补改机,闪色织金麒麟云改机、闪色妆花仙鹤改机……等。1964年3月,江西省南城县株良公社一座明墓出土衣物疏上有"绿六云改机?衬摆一件",衬摆为袍裙式服装,可惜出土后未予保留。
  (七)绒类
  绒是织物表面有耸立或平排的紧密绒圈或绒毛的丝织品,织时除织入纬丝外,更按规律织入用细竹竿或铜丝做的起绒竿,当经丝跨过起绒竿时,便在织物表面形成凸起的绒圈,如将凸起的绒圈割断,就变成耸立于织物表面的绒丝,外观既含蓄厚实又光艳富丽。明代丝绒品种有:
  1.剪绒:为绒圈地上割断一部分绒丝,成为绒花的织物。
  2.天鹅绒:为单面满地起绒的织物。
  3.双面天鹅绒:为双面起绒的织物,北京定陵有双面天鹅绒四合如意绣龙补女衣实物出土。
  4.抹绒:在天鹅绒上铺透空花版,用刷子蘸白芨胶水将花部绒毛向相反方向刷抹,使之显出暗花。
  5.织金绒:在片金或捻金地上织出单色绒花。
  6.妆花绒:在缎地或绒地上织出彩色绒花。
  7.织金妆花绒:在金地上织出彩色绒花。
  明弘治时(公元1488年至1505年)各色绒丝每匹折钞五百贯,各色绫子每匹折钞三百贯,各色纱每匹折钞三百贯,各色绢每匹折钞一百贯,青绒氁子每匹折钞六百贯。
  《天水冰山录》记载绒织成衣料和匹料有585匹,绒衣113件。衣料匹料中金彩提花的占总数的23%,绒衣中金彩提花的占总数的65%。
  (八)绫类
  绫是斜纹或变化斜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品,唐代绫织技术已发展到高峰,绫织物为重要衣料。宋以后绫的花色单纯化。明朝的吴绫,松江为上,杭州次之。一般用无捻丝织造,质地稀薄,只作内衣、刺绣底料及装裱用。《天水冰山录》记载绫只11匹。北京定陵出土的有几件绫内衣、道袍、女衣。还有几件刺绣香囊用绫做底料。
  (九)丝布
  丝布是丝与棉的交织物。《天水冰山录》记载有大红妆花斗牛补丝布,大红织金妆花仙鹤丝布等官服织成料。
  (十)锦类
  锦创始于西周,汉唐时期为主要高档衣料,明代丝绸品种结构的重大变化,是缎织物流行,取代了锦的传统地位。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五·西南诸省》:"蜀锦一缣五十金,厚数分,织作工致,然不司衣服,仅充裀褥之用。只王宫可,非民间所宜也。故其制虽存,止蜀府中,而闾阎不传。"《天水冰山录》所载锦类只有214匹,内蜀锦只18匹。另青织金仙鹤,青织金穿花凤,青织金麒麟的宋锦和妆花锦。
  松江府生产一种紫白锦,在北京定陵和南苑苇子坑明墓都出土过一种紫白两色或其他颜色与白色的双层平纹织物,花纹多落花流水纹,正反两面花纹相同而颜色相反,可作一般衣料。 <P>
四明代的服饰纹样
  明代的服饰纹样,凡官服中涉及冠服制度的法服,已在前面作了一般介绍。冠服制度以外的便服,花式变化有一定灵活性。
  (一)明代龙袍的几种款式
  1.十二团龙衮服
  1958年北京定陵万历皇帝棺内西端南侧出土一件缂丝衮服,出土时衮服上面放有绢质标签,墨书"万历四十五年……衮服"等字样。衣长135厘米,两袖通长234厘米,大襟宽135厘米,小襟宽98厘米,袖宽55厘米,袖口宽18厘米,盘领贴边宽3.2厘米,领口宽17厘米,领口直长19.6厘米。此件缂丝衮服由大襟(含左袖)、小襟(含右袖)、后片(领部至下摆底边)三部分组成。后片与其他不相连缀。里子为黄色方目纱,面与里之间有衬层,以绢、纱、罗杂拼缝制。两腋下均钉有丝带鼻,腋下留有开口,以便与衣襟上的罗带相拴结。
  衮服主要纹饰为十二章,其中团龙12,用孔雀羽线缂制,前身、后身各3(径32厘米),两肩各一(径29厘米),下摆两侧各二(径28厘米)。日、月、星辰、山纹分布在两肩、盘领背部下方和肩部。四只华虫(雉鸡)在肩部下侧。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织成两行,相对排列于大襟上。
  2.四团龙袍
  在前胸、后背、两肩各饰团龙纹一个。胸、背为正龙,两肩为行龙,侧身、方向相向。袍身织有其他暗花。
  3.柿蒂形龙袍
  在盘领周围的两肩和前胸后背部位划出一个柿蒂形装饰区,用金边标示之。在区内前胸后背各饰一条正龙,两肩各饰一条侧身龙,方向相向,靠近金边用海水江牙纹为饰。金边以外部位织其他暗花。或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各饰两条行龙。
  4.柿蒂形过肩龙袍
  在盘领周围的柿蒂形装饰区内饰两条过肩龙,龙头一个位于前胸,一个位于后背,均为正面形,龙身各向肩部绕过。明朝称这种形式为"喜相逢"。其他部位织暗花。
  5.过肩通袖龙襴袍
  在柿蒂形过肩龙袍形式上再在两袖各列一条立龙龙襴,另在前大襟、后襟的下摆当膝部位各饰横襴,前后襟的横襴各饰行龙四条。其他部位织暗花。
  (二)明代宫中的时令服装花式
  明代宫中根据时令变化,换穿不同质料的服装,并吸收民间风俗,加饰象征各个时令的应景花纹。
  1.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正旦节,从腊月二十四祭灶之日起,宫中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帽上佩大吉葫芦、万年吉庆铎针(铎针为帽前额正中的饰物)。
  2.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内臣、宫眷穿灯景补子蟒衣,衣上饰灯笼纹样。
  3.清明
  三月初四,内臣、宫眷换穿罗衣,清明节穿秋千纹衣服。至四月初四换穿纱衣。
  4.端午
  五月初一起至十三,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五毒指蝎子、蜈蚣、蛇虺、蜂、蜮(guō音锅)。艾虎为口衔艾叶的老虎,寓驱毒避邪的意思。
  5.七夕
  七月初七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服,古代神话,七夕牛郎和织女在天河相会,这一天喜鹊飞上天去为他们俩搭桥。
  6.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穿月兔纹衣服。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月兔,故以玉兔代月。
  7.重阳
  九月初九重阳节,御前进安菊花,宫眷、内臣自初四换穿罗衣,饰重阳景菊花补子。
  8.十月初四
  宫眷、内臣换穿纻丝。每年小雪之后至立春之前,羊绒衣服随纻丝穿之。
  9.冬至
  十一月冬至节,宫眷、内臣穿阳生补子蟒衣,其纹样为童子骑绵羊,肩扛梅枝,梅枝上挂鸟笼,亦称太子绵羊图。
  10.一年景
  明代的一年景纹样,一般系由牡丹(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组成。
  11.万寿圣节
  即皇帝生日,宫中穿"万万寿"、"洪福齐天"纹样的衣服。
  12.颁历
  每当皇帝改换年号颁布新历,宫中穿"宝历万年"纹样衣服,以谐音的图案八宝、荔枝、卍字、鲶鱼来寓意。
  上举各种纹样,有的作为补子,有的在团花或柿蒂龙纹及膝襴龙纹中作为附属装饰,有的是在衣身的暗花中表现。现今在明代出土的衣物及传世《大藏经》的裱封丝绸纹样中尚能见到。
  (三)明代服饰纹样中的吉祥图案
  装饰纹样要求美与内容吉利的统一,是我国服饰艺术的特色。宋元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在装饰艺术领域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化,社会的政治伦理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宗教观念都与装饰纹样的形象结合起来,表现某种特定的含义,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后来图案界就把它们叫作"吉祥图案"。吉祥图案利用象征、寓意、比拟、表号、谐意、文字等方法,以表达它的思想含义。
  1.象征
  就是根据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态、形状、色彩、功用等特点,表现特定的思想。例如石榴内多子实,象征多子。牡丹花型丰满色彩娇艳,被诗人称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花中富贵",故象征富贵。葫芦和瓜瓞(小瓜为瓞)、葡萄、藤蔓不断生长,不断开花结果,象征长盛不衰子孙繁衍。灵芝可以配药,久服有健身作用,象征长寿。明嘉靖皇帝派人访寻灵芝,陕西户县人王金贡献一座由一百八十多颗灵芝装成的芝山,名仙应万年芝,受嘉靖皇帝恩赏,后来王金封官加爵,又继续进献灵芝,最后用灵芝配龙涎香放银器中献给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中毒身亡,王金也被砍头。明代丝绸纹样中灵芝纹用得很多,因灵芝形状像如意,又象征长寿。
  2.寓意
  借某些题材寄寓某种特定的含义,寓意必须使人理会,故多与民俗或文学典故有关。如莲花在佛教中是清净纯洁的象征,王茂叔爱莲,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故莲花当做纯洁的象征。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说,"菊花长期服用能清心明目,可长寿"。《名山记》说,"道士朱孺子,在吴末入王笥山,服用菊花,后来升天"。故菊花也寓意长寿。晋陶渊明种菊东篱,故喻菊花为隐逸。传说王母种桃,三千年结果,吃了可以极寿,故桃子寓意长寿。《汉武内传》记载,汉武帝时,东方朔为了长寿,三次偷食王母的仙桃。
  3.比拟
  赋予某种题材以拟人化的性格。如梅花在一年中开花最早,被称为花中状元。梅花枝干孤高挺秀,不畏寒冷,故又把梅花比拟文人清高。南宋马远把梅花、松、竹与《论语·季氏》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联系起来,作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后三友图在装饰纹样中普遍流行。并蒂莲花则比拟爱情忠贞。明定陵孝靖皇后棺曾出土喜字并蒂莲织金妆花缎。
  4.表号
  以某些事物作某种特定意义的记号,如把萱草称为宜男草、忘忧草,是母亲的表号。佛教的八种法器宝轮、宝螺、宝伞、宝盖、宝花、宝罐、宝鱼、盘肠是吉祥的表号,称为"八吉祥"等。
  5.谐音
  借用某些事物的名称组合成同音词表达吉祥含义。如用玉兰、海棠、牡丹谐音玉棠富贵。灵芝、水仙、菊花谐音灵仙祝寿。用五个葫芦与四个海螺谐音五湖四海等等。
  6.文字
  如卍字、寿字、福字、喜字都是明代服饰纹样中常用,还有"百事大吉祥如意"七字作循环连续排列,可读成百事大吉,吉祥如意,百事如意,百事如意大吉祥等。
  (四)明代服饰中的动物图案
  明代服饰中常见的动物图案有现实性的动物,如兽类中的狮子、虎、鹿。飞禽类中的仙鹤、孔雀、锦鸡、鸳鸯、鸂鶒、喜鹊。鱼类的鲤鱼、鲶鱼、鳜鱼。昆虫类的蝴蝶、蝙蝠、蜜蜂、螳螂等等,同时还有想象性的动物龙、蟒、斗牛、飞鱼、麒麟、獬豸、凤凰等等。
  狮子除用在品服补子上表示官位等级外,并以大狮小狮相戏谐音太师少师,狮子滚绣球则象征喜庆。
  虎口衔艾叶是端午节镇压五毒的象征。
  仙鹿、仙鹤均象征长寿,孔雀、锦鸡象征地位,鸳鸯、鸂鶒象征婚姻美好,喜鹊为七夕应景花纹,与梅花相配为喜鹊登梅,象征喜报新春。
  鲤鱼跳龙门寓科举得中,鲤鱼系飘带则为八吉祥纹样之一。鲶鱼、鳜鱼象征丰收。
  蝙蝠谐音福字,与卍字组合为万福的象征,蜜蜂与灯笼、稻穗组合,象征五谷丰登。
  (五)明代服饰中的自然气象纹
  以云纹最突出,云纹有四合如意朵云,四合如意连云,四合如意七窍连云,四合如意灵芝连云,四合如意八宝连云,八宝流云等,雷纹一般作为图案的衬底。水浪纹多作服装底边等处的装饰。也有作落花流水纹的。
  (六)明代服饰中的器物纹样
  灯笼纹是元宵节应景的纹样。樗蒲纹为散排的两头尖削中间宽大的梭形纹样。梭形内常填以双龙、龙凤、聚宝盆等花纹。八宝纹由珊瑚、金钱、金锭、银锭、方胜、双角、象牙、宝珠组成,象征富有。七珍纹由宝珠、方胜、犀角、象牙、如意、珊瑚、银锭组成,象征富有。八吉祥由佛教的八种法器组成,已见前述。
  (七)明代服饰中的几何纹样
  有三种类型,①:八达晕、天花、宝照等纹样单位较大的复合几何纹,基本骨骼由圆形和米字格套合连续而成,并在骨骼内填绘花卉和细几何纹。这类花纹只少量用于服饰。②:中型几何填花纹,如盘绦纹、双距纹、毬路纹等。有一部分用于日常服装。③:小型几何纹,如卍字:连续不断的卍字纹称作曲水或万字不断头。龟甲纹:传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负九州地图而出,有神龟从洛水负洛书而出,伏羲乃据以画成八卦,故将龟视为灵物,又是长寿的象征,在服饰纹样中以六角形连续称为龟甲纹。方胜纹:为菱形相叠的纹样,古时称之为长命纹。方纹:方为地的象征,方者中矩,《论语·雍也》:"可谓仁之方也。"把方作为仁德的象征。四合和四出纹:为方形的变化,四合是向心的,象征团聚,四出是离心放射的,象征发展生长。柿蒂纹、枣花纹均属此类。毬路(露)纹:为双重圆形交切组合,象排列整齐的彩球,圆形团结谓之毬。连钱纹:为圆形相咬成铜钱形的纹样,象征富有。锁子:仿锁甲形状绘成的几何纹,有辟邪的含义。
  (八)明代服饰中的人物纹样
  主要有百子图、戏婴图、仕女、太子及神仙、佛像等。
  在阶级社会,服饰纹样受统治阶级审美思想尺度的支配,但宫廷服饰和民间服饰是对立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它们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民间著名的服饰工艺是宫廷和官府掠取的对象,民间能工巧匠的精心杰作,民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调和服饰艺术,不断向宫廷渗透。而民间服饰艺术中也会带有一些统治阶级思想的感染,例如明代松江一带的民间浇花布(蓝白印花布),图案题材中龙凤、麒麟、狮子、仙鹿、岁寒三友等所包含的思想,亦不免带有封建社会的烙印。
  自然界的事物本身无所谓意识,在明代社会,人们根据当时的意识观念赋予服饰纹样以某种象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意识将渐渐失去原有的现实性,而它们所具有的材质、工艺、色泽、形式的美,则将留给后代以无穷的享受。 </P><P>
五明墓出土的首饰佩饰
  (一)首饰
  1.宝冠及发鼓
  明朝帝后所戴冠冕,材质珍贵,制作精美,有重大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北京定陵等地出土者,实为国宝。发鼓为固定头发的帽子,江苏无锡江溪明华复诚妻曹氏墓曾有这种饰品出土。
  2.金钗
  四川重庆江北区大竹林明简芳墓曾出土一枚钗头为朵云形,正面浮雕三骑马人物,背景为楼台亭榭,虹桥树木,极为精致。背面有字小如蚁的墨书《三学士诗》:“冠世文章绝等伦,瀛洲学士盛时人,玉堂金马声名旧,明月清风气象新,阆苑朝回春满袖,宫台醉后笔传神,平生自是承恩重,每赐金莲墨翰宸,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长生不老年年在,松石同岁万万春。岁在戊申仲冬吉日造”《天水冰山录》记载的金凤冠中,有名为“王母队”的,就是这类细金工雕有乐舞群仙,一列列地在仙山楼阁中为王母祝寿的形象。北京定陵出土的金钗,有白玉、红、绿宝石镶嵌成华贵的花形的。北京西郊董四墓村和江西南城,兰州西郊上西园等地出土的明代的垒丝金凤钗,凤作举首振翅翘尾姿势,极为生动。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墓彭氏棺及其子朱厚烨墓万氏棺均出土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制作,形状相同的金钗,凤高10.5厘米,钗脚高12.5厘米,钗脚切面为扁形,上宽下狭,背款“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造玖成色金贰两外焊贰分”。凤的姿势一俯一仰。朱厚烨墓还有垒丝的仙人楼阁金钗九种,楼台层叠,飞檐升空,小桥画栏,弯曲幽径,仙人悠游其中,奇花异草环绕。
  3.金玉珠宝花簪
  明代金簪运用焊接、掐丝、镶嵌等工艺,将簪头扩大。兰州西郊上西园出土一件明二龙戏珠金簪,全体镂空成云形,中间镶嵌红、绿宝石,顶端自云中升出一回顾之龙头,与簪身一条小龙相向戏珠,龙颈龙背均镶嵌宝石。江西南城出土金鬓花簪,正面作如意云形,中镶红、蓝宝石。云南自贡王家营出土的金花簪做成牡丹花形,叶和花瓣均用薄金片制成,花中镶一枚红宝石作花蕊。江西南城明墓出土金簪的脚款刻有“银作局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十月内造”等字样。湖北蕲春县蕲州镇刘娘井村明荆王朱厚烇次妃途经此地时溺井而死,葬于安阳山南麓,1953年2月发掘出簪11件,大小不一,最长15.8厘米,最短5.6厘米,有莲蓬式、长条式、樱桃式三种,簪头嵌有各色宝石,簪脚多为铜或铁质。北京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塔西北一公里处明武清侯李伟(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之父)夫妇墓王氏棺内出土凤簪二件,通高29.2厘米,凤高6.5厘米,宽9.4厘米,以金片合成双面浮雕,中空,凤嘴衔珠,足踏流云。大花顶簪一件,通长23.8厘米,簪顶花长8.1厘米,宽4.5厘米,高3厘米,顶花以白玉作花瓣,大红宝石做花心,旁有金蝶,蝶须嵌珍珠两颗,花四周饰红、蓝宝石。簪柄弯处托以“古钱”。人物花簪一件,通长21厘米,花长10.6厘米,宽9厘米,正面饰宝瓶、竹叶、金花,瓶两侧各立一童子,周嵌红、蓝宝石及金质玉兰花,背面为掐丝古钱底花牌及宝盆、灵芝、竹叶等图案。火焰纹花簪一件,通长12.2厘米,花长5.4厘米,花宽4厘米。正面饰火焰宝珠,周嵌红、蓝宝石,背面为三周掐金丝火焰纹。花簪十枝,分五式。1式:二件,通长16.5厘米,花长9.3厘米,花宽7厘米,正面饰宝瓶喜字、蝴蝶、蜻蜓、竹叶等,两侧嵌红珊瑚磨制的花朵,背面为掐金丝的花枝。2式:二件,通长21厘米,花长11.4厘米,花宽8厘米,正面饰金凤及玉雕番莲花,花蕊嵌红宝石,下饰瑞草及卍字,背面为掐金丝宝瓶插花枝图案。3式:二件,通长21.7厘米,花长9.7厘米,花宽6.8厘米,正面中嵌碧玉寿字,两侧饰金蝶,蝶翅为玳瑁所制,周嵌红、蓝宝石,背面为掐金丝曲柄折枝花图案。4式:二件,通长16.2厘米,花长9厘米,花宽5.7厘米,正面为蝶花,金蝶白玉翅,蝶须端饰珍珠。花周嵌红、蓝宝石,背面为掐金丝插盆折枝花图案。5式:二件,通长20厘米,花长9.8厘米,花宽6.8厘米,正面为双番莲中嵌白玉喜字,即喜字并蒂莲,周嵌红、蓝宝石,背面为掐金丝宝瓶花枝图案。北京定陵明万历皇帝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棺中,出土金镶珠宝金簪,式样更华贵。有的镶猫睛石,通长4.5厘米至7.2厘米,顶长0.7厘米至1.2厘米,顶径1.1厘米至1.7厘米,重6.5克至13.9克。有的为白玉嵌寿字宝石或卍寿字镶宝石,通长9.9厘米至13.5厘米,顶长7.1厘米至9.3厘米,顶径4.6厘米至6厘米,重44.6克至99.5克。有的金镶珠宝,多作蝴蝶采花形,通长15厘米左右,顶长7厘米至7.7厘米,顶径2.7厘米左右,重28克左右。也有镶珠宝的鎏金银簪,重量达115.1克至122.9克,通长25厘米至27.5厘米,顶长4厘米至5.2厘米,顶径9.2厘米至9.8厘米。
  (二)耳饰
  耳环及耳坠
  明代流行一种葫芦形的耳环,以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挂于一根粗约0.3厘米,弯曲成钩状的金丝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在下,看似葫芦形,其上有金片圆盖,其下再挂一颗金属饰珠。这类耳环在广州东山梅花村戴缙墓王氏棺,辽宁鞍山倪家台崔胜夫妇墓,甘肃兰州上西园彭泽夫妇墓,江苏南京徐俌夫妇墓,四川成都市郊明墓等处,均曾出土。《天水冰山录》所记金叠丝葫芦耳环,金摺丝葫芦耳环,大概指此。至清代这种耳环也仍流行。此外,明代耳环也用金银模压成形,再在花蕊中央嵌珍珠,在花瓣花叶镶宝石的。此式耳环在上海卢湾肇嘉浜明潘氏墓,甘肃兰州明墓也有出土。江苏无锡陶店桥明墓出土的玉雕佛像耳环,高约3厘米,上方嵌有四颗珍珠,串于金丝弯钩上。
  据《天水冰山录》所记耳环名称,还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等名称,在佩戴时,可能与仙人、楼台人物的金钗配套使用。另有"灯笼"、"寿"字耳坠,当为四时随应景服饰花纹所佩用。北京定陵孝靖皇后棺出土的玉兔捣药金耳坠,应是中秋节所用。玉兔立于宝石镶嵌的黄金彩云之上,手持玉杵捣药,形象写实生动,制作精巧。定陵出土的金环宝石耳坠和鎏金银环镶宝玉耳坠,造型朴素,但以色彩和质感体现其珍贵不凡,在艺术上各有特色。
  (三)手饰
  1.戒指
  湖北蕲春县蕲州镇刘娘井明端王朱厚烇次妃刘氏墓曾出土扁圆形嵌红、绿宝石的金戒指四枚,直径均为2.4厘米。江苏淮安季桥凤凰墩明墓也出过金镶绿翠石的戒指,制作精美。
  2.手镯
  北京市郊明武清侯李伟夫妇墓出土金镯二件,用宽0.6厘米,长20厘米的金条打制,两端呈龙头形,含金量88%。江西南城明墓则出土了金臂钏。
  (四)腰带
  中国古代官服,革带带鞓上以装玉具、犀具为贵,到宋代以为犀不离角、玉不离石,惟金百炼不变,故采用以金銙为上的制度。四品以上和不及四品但受赐紫、绯的官可以用红鞓。到明朝则以玉带为重,臣僚的带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多。明代皇帝的玉带除双〓尾外,装玉銙22枚。臣僚的玉带用銙18枚,连〓尾为20枚。明张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条:"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三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有辅弼二小方。后七枚,前大小13枚。"这是臣僚所用的玉带,前身正中一大二小,名为三台,其左右各为三圆桃,再次为〓尾左右各一,后身为七块方銙。帝皇玉带为24枚。腰带装上这许多装饰品之后就相当的长,官员的腰腹一般没有那么宽,故玉带不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然而玉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著的装身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这里介绍的北京定陵出土明万历皇帝的玉革带、大碌带、宝带。和白玉行龙嵌红、蓝宝石金带饰,嵌绿、红、紫宝石及珍珠的长条形金带饰,三菱形叠胜嵌宝金带饰,嵌红、蓝、绿、黄宝石云形金带饰,嵌蓝、绿、红、黄宝石心字形带饰等,通过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想象明代皇帝的豪华享受。
  (五)佩饰
  1.玉佩
  为明代皇帝穿衮服时与大绶组合佩挂于革带两侧的玉钩上。北京定陵有此实物出土。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明宪宗皇帝第四子)墓彭氏棺内出土两副,一副是玉片和玉珠组成,玉片上阴刻云凤纹,玉珩上有长7.5厘米的金钩,钩内刻"银作局弘治六年十月内造金五钱"字样。复原后通长74.5厘米。另一副为柳叶形玉片和菱形玉块组成。同时出土玉人、玉羊、玉鱼、玉鸳鸯等小玉饰22件。此类小金小镶嵌佩饰,1958年在兰州西部上西园明墓也出土一百多件。另在湖北蕲春县蕲州镇刘娘井村明荆王朱厚烇次妃刘氏墓出土金佩一组,由黄金镶嵌宝石的花朵和一些小玉件串成。
  2.金香囊
  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香囊呈核桃形,上镂飞凤穿花纹,以金链与金挂钩相连,可在腰间佩挂。 </P>
发表于 2004-5-23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有的好看但有的不怎么好看
发表于 2004-7-26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很好。
发表于 2004-9-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楼主知识面很广。如果能配上相应的图片那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04-9-22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長拉,好纍啊
发表于 2004-9-26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摘的资料请注明来源会更好!!
发表于 2004-12-30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没看完,但我们学过服装史,还是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我正在写这方面的文章,这个太有用了,感谢!
发表于 2005-4-23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我也正在写这方面的文章,这个太有用了,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05-6-8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希望看到清朝,谢,能否将清朝的给我们开开眼。</P>
发表于 2005-7-10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帖,珍藏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8:13 , Processed in 0.1004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