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6|回复: 1

[媒体报道]《宜兴日报》:找寻失落的汉服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5 13: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ize=4>原文出处:<a href="http://www.yxrb.com.cn/article.asp?categoryId=20&amp;ID=10004849" target="_blank" >http://www.yxrb.com.cn/article.asp?categoryId=20&amp;ID=10004849</A></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size=4><b>编者按:</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汉服是一件鲜活美丽的衣裳,更是悠久华夏文明的流传。《左传》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的名字就是从这华美的衣服而来。时至今日,创造了这个服饰的民族却失落了自己的特色民族服装,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少数民族才能穿民族服装。最近几年,一批“汉服先锋”从互联网上发起“汉服复兴”之举,他们怀揣理想而热情高涨,研究制作汉服,穿戴、宣传汉服,学习华夏传统文化。年轻的宜兴网友也开始加入其中,他们和外地网友一起举办了“汉韵陶都”的汉服宣传、展示活动。</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现场
                  <b>惊鸿一瞥汉服上街</b></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仿佛是七彩流云降落人间,一群身穿华美汉服的年轻人,裙裾飘飘出现在宜兴闹市,引来了百分百的回头率。
  11月12日一大早,“华韵汉风文化论坛”的网友们从上海、无锡、常州等地赶来,与宜兴的汉服爱好者一起集合在文化广场。他们穿着曲裾、长服、襦裙、玄端、直裾等各式汉服,气质大异往常,特别是那7个男性“汉友”,举手投足间竟有了古意盎然、大气飘洒的风度。</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在“汉友”们的鼓励下,记者和市人民医院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平生头一回穿上了右衽交领的汉服。穿着没有扣子,长袖广舒、色彩动人的汉服,自觉仪态、精神都有了变化。老年大学的两位摄友早早赶来,对着我们抓拍个不休。“啊,你穿上了龙袍!”一位可爱的小学生大笑着叫道。接下来的议论五花八门———“你们是要去日本吗,穿着这和服?”“是不是要拍戏啊!”“你穿的是大长今的衣服?”令人开心的是,大多数围观市民都说好看。一位叫范茂珍的老大爷兴冲冲地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当听说是他的“老祖宗的老祖宗们”穿的汉服时,高兴地说:“蛮大方的,好看佬!”我们宜兴不愧是个开放的城市,人们对“汉友”们都抱以很宽容的微笑,并没有难听、出格的批评。记者和“汉友”们一道,沿着人民路发放宣传资料。每当我们解释说是老祖宗的衣服时,宜兴人都很乐意地接受了。还有些宜兴姑娘更是激动地打听哪里可以买到这样漂亮的汉服。</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中午,我们穿着汉服在“金菠萝”餐饮店吃饭。我发现,穿着汉服时,袖子稍微抄起一点,吃饭并无太多不便。饭后我们来到了宜园。一位头戴网巾,有如许仙转世的常州“汉友”中规中矩地演示传统的揖礼、拱礼等礼仪。“华韵汉风文化论坛”坛主、26岁的无锡人惠建说:汉服只是一种载体,我们希望以研究汉服为基础,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追寻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
  据悉,这批汉友今年9月3日首次在无锡着汉装集体亮相,之后经常性地在长三角城市进行汉服展示活动。</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故事
                 <b>我是汉服践行者</b></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宜兴汉服第一人”</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飞花是宜兴振兴制刷有限公司女工周盼盼的网名。周盼盼是宜兴新市民,从安徽来宜打工有四年了。她业余喜欢到网吧上网,偶尔看到《广州美女穿汉服上街》的报道,因此迷上汉服。她的第一套汉服是在网上订做的,148元,对于月工资才1000元左右的外来妹来说可是不小的投入了。她可算是“宜兴汉服第一人”。当她独自穿着汉服,执着团扇,或流连于氿滨广场、或搭公交车去无锡,一路上顶着各种诧异的目光,勇气可嘉。她听说有名的汉服热爱者、南师大的老师郭全在丁蜀上课时,买着面料赶去,请求帮她裁制了一件汉服。因为穿汉服经历过不少误解,周盼盼把自己的故事编成了一个小剧本,投寄给无锡电视台的“大话阿福”节目,希望能让更多人理解“汉友”。她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上周她穿的汉服,制作费才54元,“出场”效果不错呢。</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执剑出行“汉家女”
  
  无嗔是个高挑个儿的宜兴姑娘,西渚人。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从事礼仪服务工作。她从去年开始迷上汉服,很快就跟汉服融为一体。她睡觉穿着汉服,烧饭、清扫、上肯德基也是穿着汉服。因为是自由职业者的缘故,她穿汉服的时间比时装长。有次,她专门请摄影师跟着她,拍摄自己穿着汉服出没于上海的各种热闹场所,为了搭配这汉服,她还专门买了把宝剑。后来这宝剑就经常跟着她,甚至她会倚长剑着汉服上公交车去上班呢。上个星期天,她就是穿着汉服回西渚看望妈妈的。无嗔说:中华56个民族都应相互尊重,并有文化的独立与自信,穿汉服是学习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裁出汉服别样天</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在12日的汉服展示上,有7件作品来自于“汉友”九命妖姬。那天她身上穿的汉服素淡高雅,衣缘与腰封是褐色麂皮绒面料,布身是本色棉麻,搭配得和谐端庄。一位“汉友”身上华贵的玄端,也是出自她的手笔,光是从下裳上精致的裙褶就能看出她的手工考究之处了。汉朝贵胄尚红尚黑,九命妖姬制作的这件玄端就是黑、红两色相配,为此她在无锡的面料市场整整选了一天。因为很多新加入的“汉友”没有衣服,这几天九命妖姬利用休息时间狂赶工,从上周六一直做到次日凌晨五点多呢。网友珍珠也是制作汉服的好手,她和九命妖姬一样,以前是手不拈针不谙女红的新新人类,因为太热爱华美的汉服,大着胆子做起衣服来。汉服式样网上都能下载,不过,很多地方讲得不详尽,必须自己着意揣摹、复原,尽量使其符合规范。这方面裁缝竟有不如她们的地方,因为裁缝只做个形似,不会考虑服装是否符合古代体制。珍珠的第一件作品,是选用帆布的沙发套面料,有书法字形的图案,颇有古典趣味,手工缝制足足缝了一个星期呢,穿出来也很漂亮的。她打算以后在网上开个汉服工作室。</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观点</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一群中国年轻人,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带着冲动和梦想,他们希冀在“汉服复兴”的口号下,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汉服热引起的争论和思考已经超过了一件服装本身。汉服热争论说到底是一个世纪难题———如何在现代化发展中复兴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网</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外族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在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今天,相信汉服也终将拨云见日,重新找回自信,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
———汉网</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汉服运动是青年人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身份辨异。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人类服装系统介于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这是一件好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明</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小知识
什么是汉服</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鲜亮名片,带有传统文化的符号特征。“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民族服饰”。汉朝服饰时期只是汉服历史的一个阶段。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的主要居住区,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服饰,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表面看起来呈英文小写的“y”字,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b>(本版撰稿:徐沭明)</b>
</FONT></P>
发表于 2006-11-16 0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P>[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9:38 , Processed in 0.0620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