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41|回复: 12

[转帖]中国历代服饰演变与气候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7 16: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台湾师范大学:魏欣仪等


前 言  
人是立足於地理上,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地质,地貌,气候,动植物景观,交通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古代的畜牧,农业的社会更是如此.表现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与风俗.所谓风俗,是社会群体之人生活的生活风气习俗之样态,最能显现彼此文化的差异性.影响风俗之形式与变迁的因素是时间,空间,物势.时间是历史,空间是地理,物势是政治与经济,历史是纵的变迁,地理是横的差异,政经是势力的强制.由於人类比其他各种动物更能适应地形,地貌的变化而谋生,能因地制宜而采取其他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也因地理之变异而不同.地宜其事,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谋生方式,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中,由於地形,气候适合畜牧,於是北方胡人便长於骑射,而江南多湖泊江流,故越人便於舟,皆因地制宜,而生活方式异与之有异,所精之文化风俗亦不同.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连续的变迁,其文化风俗,政制,经济亦在变动之中.同样的气候的寒暑,冻冷,炎热亦影响人之衣著服饰气候有差,服饰亦异.本组选择从服饰来探讨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因为人并不会在很冷的时候穿很薄的衣服,或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虐待自己穿保暖衣物,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各而经由对各朝代服饰的整理,观察各时期的服饰特点,及蒐集有关衣服质料,农业等有关气候的资料,希望能看出气候的变迁反应在人身上的痕迹.  


第一节 先秦时期


气候  

※殷商时代-西周前期(西元前1766年—西元前1000年)为暖湿气候时期  
从雨雪的记载,连绵雨的刻词可见殷商时代安扬一带的雨量远叫今日为丰,故古代黄河流域之气候一定比今日为暖.其中和服饰最重要的关联有:在民国24-26 年间,瑞典博物馆所藏的铜器上銹有残存的纺织物,经鉴定为丝帛织品,且织法甚精,可见殷商时代的丝织业已有相当高度的水准,蚕丝量必定不少,而蚕丝宜於暖湿气後环境中生长,故黄河流域气候应较今日为暖;甲骨卜辞中多桑,丝,帛,巾等字,可见蚕在一般因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分布於黄河流域之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境内.从降雨记录,动物,植物,纺织,蚕丝,各方面的论证,之殷商时代的气候与今日长江流域及南域相当,由此推证当时年平均温要比现在高出2℃,一月平均温比现在一月平均温要高出3-5℃之多.  

※西周中叶以後(西元前1000年—西元前770年)有短暂的冷其侵入中国,视为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小冰河期  
西周中叶以後有一个不大长的冷期侵入中国,此由竹书纪年所记载当时长江和汉江曾经结冰的事实证明.按现世长江和和江的当冬天并不结冰,而在大雪纷飞,气候期冷之年才会结冰,可见西周中叶以後的後半期,正式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冷期,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小冰河期.又根据长江和汉江结冰的记录和花粉化石研究,推算当时的年均温应比现在低0.5到1℃ .此後,直到西周末期中原之气候不但较寒,而且乾旱连年,终於导致戎狄时时入侵,周是被迫东迁,乃至造成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西元前722年—西元前221年)属於暖湿气候时期  
春秋战国的气候记录,发现春秋战国时代东春季无雪无冰的年数出现达八年之多,在中国历史上仅次於唐代及宋代,可见当时气候比较暖和.与服饰相关的作物情况更可证明:桑蚕之业—桑字在诗经中屡见不鲜,诗经可说是北方的文学代表,又有铜器上采桑图,可见当时黄河流域蚕业极盛.按蚕之生育以高温湿润多雨之气候为宜,而桑之栽培役毕於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较温暖之地.例如今世中国,蚕丝之主要产区即在长江流域,粤江流域之两广又次之,黄河流域最少,然而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流域之桑蚕业最为发达,则其时之气候与今日的长江流域或更南相当;至於苎麻,在诗经中也多有出现,苎麻是副热带作物,今盛产於长江流域以南的江西,湖南等气候较暖湿之地,而春秋时代竟七次出现於诗经,又见於论语及逸周书,可见当时黄河流域苎麻生产之盛,当时黄河流域之气候亦必暖於今日,而且又和长江流域的气候相若,所以当时黄河流域的年均温应比现在高2℃.  
</P>
<P>商朝及西周时期的服饰  

※衣服  
商代的服装形式,主要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多在膝盖上下,不分尊卑,全部都制成上下两截.西周以前,也采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一律做成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两种,一种齐腰,一种至膝盖,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称裳.衣後的裤褶,襦裙等都是这种服装的遗制.民间女子所穿服装,大体上与男装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围裙,长不过膝,这种围裙被称为襜.周代的服饰大致沿袭商制而略有变化,总的来看,比商代宽松,长度大多过膝,衣袖有大小二式,衣领样式通常裁作Y型,腰间用丝带系束.  

※首服  
商周时期男子首服,以扎巾为主,一般多将头巾卷成长条,绕额一周,形如头箍,冬季则戴厚实的布帽或皮帽;女子头上多插以玉笄,寒冷季节也用巾,帽.  

※鞋履  
这个时期的鞋履,大多以葛,麻为布面,皮,麻为底,也有用木底的.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服饰  

※衣服  
春秋战国出现一种服装,把上衣下裳合并成一件称做深衣.深衣是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方裁,然後在腰间缝合.当时因为深衣形制简便,穿著适体而甚受欢迎.制作深衣的质料,最多用麻布.由於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林立乃采取服饰的地区性特色分述.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西周的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均以宽带束腰的衣著款样为主,这种衣式,通常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称为深衣.女子则是衣长及足,下襬一般都比男性衣是见长.韩国的文献则有提及,当时人的穿著,应是有内衣内裤在外套上深衣.其中赵武灵王为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人物,废弃上衣下裳制,果断地进行胡服骑射.这次服装的大改革,是由於战争方式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春秋到战国,战争形式从车战改变成以短兵相接的近战为主,因战国之後,在北方的战场从平原扩展到山区,诸侯纷纷组织骑兵和步兵.这时地处西北的赵国,为适应军事发展的要求,决定了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特令全军学习骑射,而传统的服装很不适宜,因而采用的胡服形制1*.由於赵武灵王采用了这种轻便的服装形式和有想的作战方式,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并成为七雄之一.  
1*)胡服,实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一般穿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衣长不过膝,下著长裤,靴子则是为了便於在泥泞水草之地旅行,是一种北方特有的服饰.  

齐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带山海,人民多文彩布帛,其俗宽缓阔达,反映在服饰上,女性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有宽舒之感.衣裳体片总做上衣下裳连属. 西北秦地服饰,厚实而便用.因地理环境而及习战斗,衣服通有三重,依次为汗衣,袍襺,长襦,右衽交领,以应气候寒冽之变,其长襦也仅短至膝上,束腰带,利於行动便捷.  

吴越地处东南方,位於长江中下游,文献有:吴发短,以椎髻为俗,剪发纹身,越人跣行等说,表明当地人适应独自的水土气候条件,长期保持著因地制宜的服饰风格.身上还穿带华饰的半袖,胸前开口,衣长至膝的紧身衫,束有腰带. 楚国位於江汉地区,势力跨过长江中下游南方部份地区,楚素有轻丽之誉,男女衣著多趋於瘦长,衣著材料必出於印,绣,绘等不同的加工,边缘则使用较厚重的织锦.  

巴蜀滇住处西南地区,从地缘政治而言,是指分布在四川,云南包括邻近湖北,湖南,贵州某些地区在内的诸多西南夷.女子皆服宽大对襟外衣,衣长及膝下,宽袖仅长至肘,穿时不系不扣,露内衣,不著裤,仅腹部系一宽片裙,长发总掠脑後;男子则穿短袖衣,男女大体皆跣足.  

质料  
殷人的衣服,表现在甲骨文中的,有衣,裘,巾,做衣服的材料,有帛和丝.这可以证明殷人以在穿绸料的衣服和皮袍,这自然是高贵的服装.至於一般民众穿什麼质料的衣服,虽然没有明文可据,但必然是葛布或褐,也就是毛布,则是可以推之的.  

西周时代的情形,大致和殷代相似;但是华贵的服装,也许就更讲究一些.至於民众的穿著,依然很少能够用丝绸的.王公贵族夏天穿锦,绢,缟,细麻布等衣料做的锦衣长衫,冬天穿狐裘绵袍.对广大的劳动者来说,只能穿葛,粗麻和乱毛织的粗布短衣,战国时称这种衣服为褐.先秦的衣服也有也有单夹之分.单衣叫禅,夹衣叫袷或复,夹衣有裏子,有的还可加絮.先秦时期御寒的衣服有裘,袍2*,襺.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87%" border=0>

<TR>
<TD class=gray14>裘是皮衣,甲骨文中的裘字,象毛外翻於外,皮革藏於内的形状.  
2*)袍是长衣服的通称,古代特指装旧丝绵的长衣,襺絮的是新丝绵.  
</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二节 秦汉时代


气候  


秦代的气候比起春秋战国时代较冷的多,我们可从文献资料中略窥一二.《资 治通鉴》记载「始皇帝九年夏四月,寒,民有冻死者.」,《史记 秦始皇本纪》也出现「秦始皇二十一年大雨雪,雪深二尺五吋.」的纪录,由此可见秦代的气候曾经一度转寒,但未达小冰期的程度.  

西汉以後,气候又慢慢转为温暖.从物候的观察来解释时,可一一佐证之. 《汉书地理志》曰:「鲁地地阪民众,颇有桑麻之业.」又曰:「齐地织作冰纨绣纯丽之物.」《汉书东方朔》亦云:「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有杭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而桑麻等植物在温湿的环境生长的特别好,故在证明西汉的气候是比秦来的温暖而潮湿.  


然而,西汉的气候虽然变得暖和,但温度并非一直增加,汉武帝时代可能是气候从温暖期进入寒冷期的震汤期.《资治通鉴》记载:「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又载:「武帝元狩六年冬,亡冰.」由此可见当时气候的异常.到了昭宣帝时,气候较为稳定些.而汉元帝时代气候真正进入了不稳定的寒冷期,《汉书》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三月,雨雪损霜伤麦稼.」又载:「汉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雪,深五尺.」又载:「汉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又「汉成帝阳朔四年夏四月雨雪,燕雀死.」可见当时气候寒冷之甚,这样的气候现象一直到东汉明帝时期才略微改善,但从桓帝之後,气候再度恶化,《徵典》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又载:「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馀.」又「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夏六月,寒风如冬时.」在这百馀年间,中原的气候渐变为寒旱,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期.  

服饰  


秦汉时期的服饰,大致可分常服,冠服,军服和少数民族服饰.一般人日常所穿的服装称作「常服」,它可以分长袍与短衣两大类:  

(1) 袍服起源於先秦的深衣,可分为襌衣,襜褕,复袍三种.襌衣是单层的薄长袍,其质料为布帛或为薄丝绸.襜褕是一种较襌衣为宽的长袍,多用厚丝绸或毛织物织成,可夹毛皮装饰,春秋两季多用来御寒保暖.复袍则是一种夹服,里面多用白缚,也有的内填棉絮.

(2) 短衣类服装分为内衣和外衣,内衣的代表是衫和缚,外短衣的代表是襦和袭.衫贴身穿,不宜厚,因此为单衣,而缚是夹内衣.襦是一种及於膝上的棉夹衣,汉高祖是楚人,爱好楚服,楚服多短制,因此,襦变成贵族子弟中时髦的穿著.《汉书 叙传》说:「奉车都尉…与王,许弟子为群,在於绮襦纨 之间,非其好也.」绮襦是以白色细绫作襦,纨裤是以纨作裤. 因为襦的下摆刚好及於膝盖,所以下面必须穿著裤子.袭,是没有著棉絮的短上衣,是受北方游牧民族利於骑射短服影响的一种边塞常服.  

冠服是国家规定的礼服,在秦汉时期它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关系,人们都能 「见其服而知贵贱」.百官依五时3*还会分别著青色,红色,黄色,白色和黑色的冠服,以与四时迎气之制相适应.

军服则包括了冠,帽,帻(束发之布)与防护的铠甲.  
3*)五时即立春日,立夏日,先立秋十八日,立秋日和立冬日.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较多,其中百越和匈奴分别是当时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民族,他们的服饰也是秦汉文明的一部分.考古发现百越人衣麻,苎麻,棉, 丝织品,即丝绸,麻布,纱衣,织棉等等.依据《汉书 匈奴传》匈奴人则是衣皮革,被毡裘.在内蒙古出土了匈奴的长衣,裤子,长筒靴和帽子,发现长衣内加裆,制作合身,颇稍松弛,和承担运动量,这非常适合骑马民族;裤腿较瘦, 帽带护耳,以貂皮贴边,当是为了保暖御寒.  

《汉书 盐铁论》说道:「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茧紬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汉书 贾谊传》亦说「白谷之衣,罗纨之里,緁以编诸,美者黼绣」,我们若将其比对当时对於丝织品的总称「缯」,「帛」,及高级丝织品有锦, 绣,绮,谷等,可见,秦汉服饰的材质多为丝织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纺织 品,多绚丽多彩,丝缕均匀,有的还「薄如蚕翼」,这代表当时纺织技术的发达.  
</P><P>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  

气候 由资料的记载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正好是镶嵌在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小冰期的时段.而且,根据这个资料,我们也对於魏晋南北朝的整个气候的大方向有了最基础的认识---寒冷乾旱的气候. 於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著眼点,开始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气候上的走向如何,以及他所产生的影响.  

※三国时代----「旱霜连年」.(魏文帝黄初元年~陈留王咸熙元年;西元220~西元264年)  
三国志魏志文帝本纪:「黄初六年(西元225年),冬十月,帝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四年(西元241年)一月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  
由上面两文可知---「三国时代的长江,淮河和汉水皆曾经结冰」,这正是小冰期气候的徵象,由当时的结冰记录经过推估後,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的年均温低於现在温度约0.5~1 C.  

※晋朝---「旱霜连年」.(晋武帝泰始元年~晋恭帝元熙二年;西元265~420年)  
西晋,东晋共有150馀年,在这一时期中也是旱霜连年.  
夏霜夏雪---6次  
春秋霜---10次  
冬季大雪奇寒---26次  
,其中并无「冬无雪」,「夏懊」的纪录.  
晋书武帝本纪:「武帝泰始七年(西元271年)五月雪.」,「武帝咸宁二年(西元277年)巴月暴寒且冰,河间暴风雪,寒冰,五郡国陨雪伤榖.」  
晋书惠帝本纪:「惠帝元康元年(西元291年)六月,雝州大旱陨霜.六年 三月东海陨霜伤桑麦.」  
晋书成帝本纪:「成帝咸和六年(西元331年)八月成都大雪.」  
晋书康帝本纪:「康帝建元元年(西元343年)八月大雪.」  
晋书穆帝本纪:「穆帝永和三年(西元347年)八月,翼方大雪.人马多冻死.」  
晋书安帝本纪:「安帝元兴二年(西元403年)冬十二月酷寒.」  
由上列晋书中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晋朝一直都是酷寒的气候.又司马光资志通鉴曾记载晋成帝二年(西元336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以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可知当年均温比现在低1 C.  

※南北朝---依然「旱霜连年」,(西元420~600年)  
南北朝到隋初的气候纪录包括了下雪奇寒,夏霜夏雪,冬无雪无冰,大旱等记载.其中  
夏霜夏雪---15次  
春秋霜---20次  
冬无雪无冰---2次  
大旱年数---75次  
所以南北朝与先前的魏晋一般,同属於连年旱霜的气候,而南北朝时期夏霜夏雪,秋霜的历史纪录较晋代为多.自神瑞二年(西元415年)到东魏孝敬帝天平四年(西元535年)一百二十年春夏秋陨霜杀禾稼之记载凡34起(其中夏霜雪占15起),次数之多为历代少有,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清楚的知道南北朝气候之寒冷.  





服饰  

※便服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袍服」之风正炽的时候. 袍由内衣变为外衣之时,正好是襜褕的流行时期,由於袍中纳有绵絮,不便采用曲裾,所以在式样上较多倾向於襜褕,时间一长,襜褕和袍被融合成一体,变成一种服装,不论有没有绵絮,通称为「袍」,襜褕的命运便告结束.  

袍服取代襜褕之後,用途变得更广.上自帝王下至百官,礼见朝会都可穿著.(在【後汉书˙舆服制】中多有记载).魏晋之後,帝王贵臣,官吏公服都用袍制,并以袍色辨别等差.袍服虽然有被用做礼服,但士庶百姓仍可穿著,只是质料较为粗劣.史籍中常出现「绨袍」,「麻袍」,「布袍」等名称,就大多指百姓所穿之袍.  
在汉代,袍有下列几个特点:  
1.采用交领,两襟相交,垂直而下.  
2.质地较为厚实,有时还纳有绵絮.  
3.衣袖宽大,形成圆弧,至袖口部分则明显收敛,以便活动.  
可是到了汉魏之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款的服装---「衫」.特点如下:  
1.直襟(袍为交领).  
2.单层(袍多采双层).  
3.袖口为垂直形,且袖口宽大(袍的袖口窄小且成圆弧形).  

相较之下,「衫」又是比「袍」更加方便的一种服饰,尤其在夏天,衫襟可用带子系缚相连,也可以不系带子,任它自然敞开;而袍服是交领式大襟,就不可能做到这点.在魏晋时期,这种衫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分男女都可以穿. 南北朝时期因受胡服的影响,民间男女穿衫的人减少,一直到唐宋时期才重新流行.  
</P><P>在便服类中还有另一种新的服饰出现,那就是「袄」.「袄」是属於短衣的形式中较为厚重的衣物,在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它是只到能遮臀的长度,但是因为袄是种夹绵絮的厚实衣物,所以,虽然它短,但是仍是冬季时保暖的衣物!  


※亵衣类(内衣)  
先秦时期,人们就有穿亵衣的习惯,到了汉代,款式就有了很多种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并没有什麼创新的发明,大多为沿承汉朝的内衣形式.以帕腹,抱腹和心衣为主,这些内衣多为包裹腹部,只有前片,穿上这种内衣,後背部就是袒裸的,而区分这三种内衣就在於有无带子,钩肩或档了.  

然而,这时期还有一种内衣是有前後两片的,比上述的内衣还要保暖,俗称「两当」,「裲裆」(由晋代小说【搜神记】可见其描述),它也是後世背心的最早形式.而在魏晋时期,妇女们常将这种原本当作内衣的衣物穿出在外,只是裲裆上较为考究,多加上刺绣.  
裲裆这种内衣在春夏之时,都是比较单薄的,到了寒冷时候,就穿上有纳丝绵的绵裲裆.  

到了南朝的时候,还出现过一种类似裲裆的内衣,也是制成方形(裲裆也是方形的),只是这种内衣只有前片,被人称为「假两」(意为假的裲裆).  

※下裳,裙,裤  
我们知道,中原人士最早的服装是由衣,裳,裤三者组成.当时服装不分男女,全都做为两截:穿在上身的称为「衣」;穿於下体的称为「裳」;而裤子是没有裤裆的,只有两只裤管.但是,後来经过改进,终於出现了有裆的裤子,而且下裳也演变出了裙子.裙子从汉朝时期就有,多是妇女的穿著,但是当时的裙子很朴素,是没什麼花样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裙子较为普遍,式样也开始增多,而且在颜
色,纹饰上也更加的丰富. 而裤子在战国时期胡人就因骑马的方便而产生,当时中原还没有完整的裤子样式,只有两只裤管罢了.而最早有记载完整的裤子是赵武灵王时仿胡风而出现的,可是因为上流社会的人都习惯穿著裙,裳,对於这种只穿裤子,外面不罩裳裙的穿著觉得不得体,所以一直都只有军人和奴仆才会为了活动的方便而穿. 一直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庶百姓的下体之服,以穿裤子为流行,而裤子的形制比较宽松,尤其是两只裤管往往做得十分宽大,俗称「大口裤」.和大口裤相配用的
上衣,一般做得比较紧身,名称较「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叫做「裤褶」,为士庶百姓(不论男女)的常用之服,一般是由厚实的布帛做的,到了秋冬则以兽皮制成.但是由於裤管太宽,人们常常用三尺长的丝带将膝盖处紧紧绑住,这样走路骑马的时候就比较方便,这种样式就称做「缚裤」.  

※鞋,袜  
这时期丝履的制作已经很精良了,已经由葛麻,兽皮发展到了丝履鞋成熟的时期,而且,常常在鞋上要求精美的花纹,鞋头还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时期的鞋是采用厚底.南朝宋时,出现了以木块或多层布片,皮革缝制而成的高底鞋,俗称「重台履」.  

在袜子上,这个时期的记载中出现了两层的袜子,比以前所用的兽皮和布帛相
比之下更为细密而厚. 而这个时期也是木屐盛行的时候,尤其是六朝时期更为流行.士庶百姓不仅出
外,家居都喜欢穿著.【世说新语】中多有记载,而【晋书˙谢安传】中,谢安听到侄子谢玄战胜的消息後,在下完棋返回寝室时,兴奋得在过门槛时忘了抬脚而将屐齿折断的记载中,就可以知道家居著屐的纪录.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四节 隋唐五代


气候


从古籍中的气候记录中可发现,隋唐五代时期冬无雪无冰的年数高达19次,居中国历代朝代之冠.中原地区在冬季受西伯利亚与蒙古地区的高压冷气团影响,若有较强锋面过境时,寒潮南下,形成大雪纷飞的寒冷天气;如果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的气候较常年暖时,冷气团势衰,南下冷气流势力微弱,不会下雪而形成冬暖无冰的现象.由此可推知当时的气候必暖於今日4*.从竺可桢的研究中推知,隋唐五代时期的气温高於现今约1℃左右5*.  
4*)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1992年11月修订版,商务印书馆,P:102.  
5*)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纺织业  
纺织有丝织,麻织,毛织,棉织之分.隋唐五代的衣料,多为丝织品与麻织品;棉织品在隋唐时期,仅在南方边疆地区因临近棉花原产地,可能有人使用,中原地区当时并不懂得种棉,人民是不会穿著棉织品的.6*  
</P><P>6*)黎杰:隋唐五代史,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九月,P:277.  

服饰  

※ 男子服装:

外衣主要有袍,衫,内衣则以袄为主;下身则著裤,其分述如下:  
1. 袍:袍长下至脚背,袖子较为紧窄,穿时裹住双臂.从袍服所用的材料可看出尊卑贵贱,有官之人多穿绫袍,以纹绫制成;普通男子日常则穿以葛麻制成的布袍,在初春或深秋季节,也有人穿罽袍(毛织的袍衣),到了寒冬季节,则在袍中纳絮绵7*,以御寒冷.  
7*)此处所指绵絮,应是丝絮,而并非棉花.棉花是由国外传入,唐代大约只有福建广东一带才有种棉,中原内地仍未种棉.  

2. 衫:样式和袍接近,袖子较宽大.衫长并没有一定的长度,一般而言,文儒以穿长衫为主,其长过膝;庶民则穿短衫,长度在膝盖以上.士庶男子所穿的衫子,一般多用布做,有别於官吏的罗衫,纱衫.  

3. 袄:这个时期的男子,内衣多穿短袄.而冬季所穿之袄,往往纳有绵絮.  

4. 裤:不论穿袍或是穿衫,其下身必著长裤.裤管有大小两式,隋代男子承北朝旧制,裤管大多做得比较宽松,为了活动便捷,仍用带子系扎在膝间;唐代的裤管就比较紧窄.裤子的长度一般多到脚踝,穿鞋时裤脚正好盖住脚面,穿靴时则将裤脚塞入靴子里.  

※ 女子服装:

主要有短襦,半臂,衫子,帔子等形制;下身则穿裙子.  
1. 襦:襦是这个时期士庶妇女最常穿的上衣,尤其在深秋至初春这段时期,更是普遍穿著.一般以质地柔软的绫罗为质料.襦袖也以紧窄式为主,穿时紧裹於臂;盛唐以後,襦的样式渐趋宽松,袖子也逐渐变大.盛唐时因社会风气较开放,在年轻妇女中还流行过一种袒领,穿时里面不衬内衣,露胸脯於外.  

2. 半臂:是从汉魏半袖发展而来的一种短袖上衣,一般多用厚实的彩锦制成,有的还纳有绵絮,藉以御寒保暖.其样式多半采用对襟,衣长至腰;袖身部分比较宽大,长度以不遮掩肘部为准.盛唐时,士庶妇女在短襦之外加罩半臂,已成时尚.  

3. 衫子:为夏季服装,是一种短而短窄小的单衣,长度较普通衣衫短,又称「半衣」.从张泌词:「窄罗衫子薄罗裙」中,可推知其质料为纱罗.  

4. 帔子,帔帛:质地多为纱罗,裁为长条,上面印绘各种花纹,由颈後往前绕,披搭於肩.帔子横幅较宽,但长度较短,使用时围於肩背,似披风;帔帛横幅较窄,但长度却很长,使用时由後往前绕,缠绕於臂间,走路时就像拖著两条飘带.未出嫁女子披帔帛,已为人妇者则披帔子.  

5. 裙子:隋唐妇女崇尚长裙,一般是裙腰高到胸部,半袒露胸部,裙长拖地,走起路来裙裾扫地,与今日朝鲜族妇女的衣裙颇相似.另有一种裙子,是以六幅布帛拼制而成,宽度约为今日的三百公分,这常有碍於行动,而且在用料上也造成浪费,所以引起朝廷的干涉,记:「文宗即位,以四方车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  





※ 首服:  

男子首服有襆头,是用来包住长发的头巾,用料有纱,帛,罗等,随著朝代变更而有不同的裹法,其样式依身分而有异;在夏季,一般多戴纱帽,以质地疏朗的轻纱缝制而成;冬季则戴毡帽,以毛罽制成,可保暖.另外也以绵帽或皮帽御冬.

天宝之後,用胡帽御寒的风气渐盛.  

古代妇女外出须戴帽子,有挡风,蔽面等功用.隋唐时代的幂蘺,其实在六朝时就已出现,为妇女出远门时所用的首服,功用除蔽面外,还可遮蔽身体,以黑色纱罗制成,近面处开有小孔,以便露出口鼻.在盛唐时,帷帽起而取代幂蘺,帷帽是在藤帽上再装一圈丝网的帽子,戴卸方便,可将脸浅露於外,为唐代妇女摆脱礼教束缚的大胆尝试.  




※ 足衣:  
女子足衣形式多样,一般多穿丝履,以彩帛制成;夏天则穿木屐,以蒲草编成的蒲鞋等8*;出行或劳作则穿以细麻线编成的线靴,线鞋.男子的足衣则有丝鞋,蒲鞋,形制简单,重要场合则穿皮靴.  
8*)五代时女子缠足风气兴起,木屐,蒲鞋可能不符当时需求.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五节 宋辽金元  

气候  

※北宋初叶  
北宋初叶承唐末五代之遗绪,继续为暖湿气候期,北宋初叶多无霜雪纪录,且象和鳄鱼这两种热带动物尚分布於中原和华南.可见宋初气候尚属暖湿.  
</P><P><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R><TD class=f14 align=left width="97%"><TABLE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87%" border=0><TR><TD class=gray14><P>※北宋太宗中期至南宋前半期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之後,气候急遽转寒,中国进入第三个小冰期,长江洛阳一带在唐代可种植,繁殖柑橘的果树全部冻死,淮河流域,江南,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皆曾经完全结冰.北宋末叶之後,中原和长江流域没有象群存在,而仅限於华南的广东,闽南,云南等省境内.  

※南宋後半期  
南宋後半期为温暖乾燥的时候,由冬燠,春燠,冬无雪与夏无暑气,夏霜,夏雪差不多,以及夏寒冬暖的互相抵消,可见南宋後半期的年均温大概与今日相似,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暖期.  

※元代  
元代的夏霜,夏雪以及春霜,秋霜在史藉上出现的比率是全中国最高的.至元末,旱象开始显著.  


纺织


其中以棉的出现最为重要:  
棉花种子大概是宋元之际由南部或西部边疆传入中国腹地的.南来一路首先传到广东,福建,然後进入华中棉区;西来一路,首先传入甘肃,然後进入华北棉区.海道传入的时期大约比宋初再早些,在赵宋一代,栽培地似限於广东和福建,而在北方亦可能有零星栽培.到宋末为止,棉花的大规模生产尚限於闽,粤一带.  

服饰  

※宋代  

1.便服:  
宋代妇女服饰大多仿照周代制度,'大袖'是宋代贵妇最常使用的一种服装,因两袖宽博肥大而得名.普通妇女多穿背子,下长过膝.衣袖有宽窄二式,著时罩在襦袄之外. 南北朝时因受胡服影响,民间男女穿衫者日益减少,到唐宋时则重新流行.唐宋百姓所穿的衫一般多做得比较短小,长不过膝.  

衫本来是单层的,後来用的人渐渐增多,用途也更为广泛,於是又出现了缀有里的'夹衫'.衫从单层变成双层,穿著的时间有所延长,除时间的变化上外,唐宋时的衫形式上接近於袍.  

古代人居家生活除了穿长衣之外,有时也穿短衣.襦是最常用的衣.其制有长短,单夹之别,长者不过膝下,短者只到腰间,夹襦之间可以放棉絮,唐代之後,经宋元明清各代,一直做为妇女的便服.後来因袄的流行,其制渐绝. 袄是从襦变化而成的短衣,衣长至人的胯部,多以厚实的织物制成,大襟窄袖,
缀有衬里,若在其中纳以棉絮则称棉袄,是士庶男女常穿的冬衣.  

2.胡服:  
宋代对於外来文化,不像唐代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在两宋时期,朝廷曾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仿效胡服俗,穿著胡衣.仁宗庆历八年诏「禁土庶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褐兔之类.」徽宗政和七年诏「敢为契丹服若毡帽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代有所谓的「捻金丝番缎」,应是关外回鹘工人织造高级锦缎之一.此外还有出自西北的高级毛织物,皆用细毛织成,由西夏入贡契丹,转至中原.  

3.帽子:  
宋代普遍流行的盖头是由唐代的帷帽发展出来的,妇女即使是下田工作或平常时,都不离头.且唐代流行裹在前额的透额罗,到了宋代渐渐改为遮眉勒子.到了目前,西南地区妇女为避风寒,冬天还继续使用.  

4.裤子  
裤子最初以胫衣的形式出现,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後来恢复为胫衣的形式,宋代後流行的膝裤就是一种胫衣.先秦时的胫衣多贴体而穿,而宋代的膝裤还可罩在长裤之外.从史书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  

※辽  
契丹为了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及骑射生活,其服饰大多以圆领,紧身,窄袖长袍为其主要特徵.左衽也是北方一些民族服装的特点.契丹人接触晋朝後,回国制定了本朝国服及汉服制度.太后与北面契丹臣用「国服」,皇帝与南面汉官用「汉服」.国服之中又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猎服.常服,田猎服为契丹的民族服饰. 常服为绿花窄袍,富者为貂裘,又有银鼠,贱者服貂毛,羊鼠,沙狐裘.足著皮靴.  
田猎服皇帝头著幅巾,戎装,左衽,足著皮靴.妇女服袍;,或团衫与裙,袍衫皆左衽.  

※金  
女真人因地处冱寒,秋冬多用皮革缝制衣服,富人以貂鼠,青鼠,狐,貉,羊羔之皮为裘,贫者则以牛,马,猪,羊,鹿,犬等皮做衣裤,春夏则以布帛等为衣服料,贵贱则有粗细之别.  

※元  
蒙古高原气候乾燥而寒冷,衣著重厚是必然的现象.自匈奴起自蒙古之兴,北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衣服著重在保暖,便於骑射野处.在黑鞑事略说:「其冠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人顶姑.」</P><P>  貂皮在蒙古人看来是一种吉祥的象徵.元史祭祀志国朝旧礼条说,可汗宴驾奉安的时候,要在金棺之内,殓用貂皮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羊毛皮袄仍是一般牧人冬日必备之物.寒天乘马,长衣以外的腰带是必需的.但帽子和腰带也是一种尊严的徵象.帽子多为皮制,元定都後,在皮毛之外蒙覆各
种织物,冬服有几种,对应的暖帽就有几个,全都用上等皮革所制. 蒙古占领中都之後,对丝织品不再匮乏,「旧以毡毳革;新以紵丝,金线」正是表示帝国扩张前後的不同,「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都是汉地丝绸的花纹.  

关於帽子,多半以羊羔皮为里子,引沿用狐皮,夏季用黑绒,冬季的用黑羊羔皮,富人有的用水獭及海龙的.还有另一种棕色毡子做成有护耳的帽子,护耳的部分多用灰鼠皮.  

衣服为了骑马和耐寒,倱穿右衽肥大的长袍,中间用腰带束紧,束腰对长途骑乘是必需的.这样胸部宽阔,动作自由,而且易於保暖.腰以下也很宽敞,腿部活动不受限制,而且在马上,长袍可以护腿,免受风寒.袖子也长,在袖口还有一块向上翻过半圆形的袖领.这都是在马上为了御寒的o(︶︿︶)o 唉,可以当做手套,使在摄氏零下30~50度的气温也能使用马辔和铁制的武器.  

蒙古地方天寒地冻只有重裘才能御寒.一般在初冬穿羊羔皮袄;在严冬穿老皮,骆驼羔皮. 初冬,初春和深秋,穿羊羔皮袄和棉袄.夏季多穿夹衣,只有沿长城沿线的或东南蒙古地方,须要单衣.一般在外穿的长衣里面,还要穿上一件贴身的长衬衣.  

蒙古地方,无论男女都穿长靴,在靴子面,还穿一层用薄毡或多层厚布缝出花纹的袜子,冬带则穿完全用毡制的靴子,更为轻暖.  

</P></TD></TR></TABLE></TD></TR><TR><TD height=17></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六节 明清时期

气候  

明代气候承接著元代气候的寒冷,但是明代气候更为乾旱,竺藕舫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一文中曾说:「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为各世纪之冠.」由此可见明代旱灾之严重.  

明代的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明代前叶(明太祖洪武元年-明英宗元顺元年,西元1368年-1457年)--气候寒冷.  
太祖吴元年(西元1363年,及元末时)二月大雪.云南通志:「吴元年二年昆明大雪,雪深七尺,人畜多毙.」按昆明以四季如春著名於世,常年冬天皆不下雪,元末竟大雪,雪深七尺,可见当时气候之寒冷.  
太祖洪武十七年(西元1382年)冬,南方大雪.广西通志:「洪武十七年,梧州漫天大雪,不输北方.」按梧州常年冬天并不下雪,而明初冬天竟「漫天大雪,不殊北方」,可见当时气候之寒冷. 浙江通志:「景宗景泰五年(西元1454年)杭州,嘉兴,金华等地大雪,雪深六七尺,覆压民居,鸟雀俱死.」按明景宗景泰五年冬天气候特别寒冷,所以杭州,嘉兴,金华等地皆雪深六七尺,而近世杭州,嘉兴,金华等地已无雪深六七尺之情形,可见当时气候远比今日为寒.  

现世气候学家认为明代前叶气候年平均温度应比现在低1℃.  

※明代中叶(明英宗天顺二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458年-1552年)  

--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小冰河期  
广东通志:「明武宗正德四年(西元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按广东琼州府万州即今日之海南岛万宁县,位居热带地区,在明代中叶冬季竟然「雨雪」,可见明代中叶气候相当凛寒.  

云南通志:「孝宗弘治十一年(西元1498年)夏六月,云南临安大风寒甚,民多有冻死者,鸟雀亦多冻死.」按云南临安即今日云南省之建水,通海,河西,蒙自,石屏等县,夏六月竟寒至「民多有冻死者」,可见当时气候酷寒之甚.  

气候学家认为明中叶时期的年均温比现代要低1.5℃.  

※明代末叶的前半期(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西元1557年-1599年)--夏寒冬暖  
山西通志:「世宗嘉靖四十年(西元1561年)冬,山西平陆无雪,麦枯死.」  
浙江通志:「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西元1598年)立夏,浙江金华大风雪.」  
此时期年均温比现在低大约0.5℃.  

※明代末叶的後半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明思宗崇祯十六年,西元1600年-1643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期  
江南通志:「熹宗天启四年(西元1624年)夏六月五日,镇江大雪,夜微雪.」  
</P><P>山西通志:「思宗崇祯二年(西元1629年)夏五月,苛岚风雪.」  
由上可知当时气候之酷寒.  

清代气候大部分属冷期,但也可分为四个时期.  


※清代前叶(清世祖顺治元年至圣祖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644年-1720年) -继续为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  
可由方志和清史中所记载的太湖,洞庭湖的结冰纪录得证当时气候寒冷.  

※清代中叶(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至仁宗嘉庆二十五年,西元1720年-1820年)  
--有较温暖的冬天,气候也比较暖湿.  
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果部汇考:「今华林园(在北平)有柑二株.」当时北平竟能生长柑树,可见此时气候之暖湿.  

※清代末叶(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至德宗光绪六年,西元1840年-1880年) --中国历史上第六个小冰期  
由当时的气候纪录得知此时的年均温比现在要低1-1.1℃(当时已有完整气象观测纪录).  

※清代末叶晚期以後(清德宗光绪六年,西元1880年以後) --气候逐渐转暖,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五个暖期  
近代许多地质学家及冰川专家发现:从清德宗光绪六年以後,天山和祁连山上积雪和冰川即开始加速溶解,雪线也在逐年向上後退.  





服饰  

便服:  

(1).袍:是由直裾发展而来,为古代一般的家居服,而汉魏时出现了一种与袍相反的服装-衫;一直到明朝,男子日常家居也穿袍衫,根据袍衫的不同形制,定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常见的有道袍,曳 ,褶子等.  
1.道袍:本是释道之服,元明之时广泛用於士庶男子,以绫罗绸缎为之, 单,夹,棉,绒各惟其时,通常采用大襟,交领,两袖宽博,下长过膝.  

2.曳:又作「曳撒」,「一撒」,一般用纱罗苎丝制成,大襟,长袖.元明时 多用作士子庶服.  

3.褶子:是明代的常用便服.其式或用交领,或用圆领,两袖宽大,下长及膝.腰部以下摺有细裥,状如女裙,不分尊卑,皆可穿著,尤以官吏,士人所穿为多.直到今天,传统戏曲服装中仍保留这一名称,通常用於小生,只是形制上有所变化.  

上述便服都是长衣,古代男女家居服除此外,尚有短衣.  

1.襦:是最常见的短衣,夹襦之中又可加入棉絮,衣袖以窄袖为主,袖长大多至脕,唐以後,历经宋元明清,一直用作妇女便服,直到清代中期,因为袄的流行其制渐绝.  

2.袄:是襦衍变而来的,衣长大多到人体的胯部,以质地厚实的织物制成为多,大襟窄袖,缀有衬里,所以也称「夹袄」,若在其中那以絮棉,则称「棉袄」,此为士庶男女常用的冬衣.到了清代几乎成为士庶妇女的主要便服,与裙子搭配穿著,晚清时还出现了长袄,下长盖膝.  

3.背心:为短袖短衣,是一种内衣,魏晋时开始被穿在外面,清代的背心又叫「坎肩」,除了单层的外,尚有夹层,丝绵和皮里之分.在清代坎肩中,最有特点的是「巴图鲁坎肩」,通常以厚实的质料制成,中纳絮绵,或缀以皮里,最初多为武士骑马时所著,衬在袍衫之内,作为御寒之服,「巴图鲁」即为满语「勇士」之意.後来这种背心传到了民间,大受人们欢迎,一般男女都喜著之,并且从内衣变成了外衣.  


2.裤:  

此时期男女穿膝裤者十分普遍.明代膝裤多制成平口,上达於膝,下至於踝, 著时以带系於胫;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於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冬季时穿著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絮棉的.

除了套裤外,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使用著,既可衬在袍衫长裙之内,也可和襦袄等服配用,被穿著於外,所用质料有多种,视季节而别.  

3.袜子:  

明清时期的女袜大抵和宋元时期相近,在寒冷的冬天,除半袜(这种袜子只有袜统,没有袜底,因为足部已有缠脚布系里,无须重复,使用时包裹在小腿的下部,最长也不过膝盖,因而称膝袜或半袜.)外,还有在缠脚布外加罩上袜底的,俗称「套袜」,或「袜套」.如则认为缠足妇女加罩了这个袜套,还有藏拙作用.这个时期的男袜,有多种不同的质料,使用时根据季节而别:春秋之季以穿著布袜为多,所用颜色以白色为主,俗称「净袜」;深秋以後则穿毛袜,绒袜,以柔软的羊毛绒制成.至於夏季,一般多穿暑袜,这种袜子通常以棉麻织物制成,质地轻薄而疏朗,穿在脚上便於透气,因专用於夏天,故称之.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节 结 论  


中国因幅员广大,所跨的纬度又多,气候上南北就有差异,中国历代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在其上的人民为了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所演化出来的生活形式也有所不同,服饰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饰随著气候类形的不同而变化.而中原地区和北方游民族所居住的地区基本上属於两种系统,在服饰的式样和质材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原地区因处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其中历经了五个暖期,六个小冰期,服装的形势也因不同朝代的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 商周时代质料方面,以帛,丝作衣料,一般民众是葛布或褐,也就是毛布.春秋战国时期由於诸国分布的地域广泛,气候形态也因地域的区隔而有所差异,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服饰就渐有差异了.中原周地和三晋的服饰的朴质,和商周时候类似;齐鲁服饰通风质轻;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饰西北秦地服饰的厚实,更可以从中解读出小冰期的痕迹;而东南吴越服饰的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的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的宽松,可明显看出服饰的确是因地制宜.  

秦汉的气温比现在高出一度.薄丝绸织成的襌衣,厚丝绸的襜褕,贴身的衫和绮襦纨裤,就是秦至西汉末叶前的适应气候的穿著服饰.西汉末叶转为寒冷的气候,出现了毛织物织成的襜褕,棉夹衣的复袍及夹内衣.且衣服层次多,这在寒冷乾燥的气候状态下是足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西汉末叶至隋初---气候转寒旱,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小冰期,可从袍,袄,裲裆,氅衣等质料较厚实,保暖效果较佳的服饰广为流行,且这个时期的鞋子和袜子大多以厚为特色,可以想见当时气候的寒冷,而轻薄坦胸的衫反而不能全面流行,看来就是件很合理的事.  

隋初至五代时期的平均气温高於现今1℃,从夏季的服装,男子穿著葛麻制成的袍衫,女子穿著坦胸露乳的衫子,及其夏季流行木屐,蒲鞋等迹象看来,此时期的夏季比现在炎热许多;另外在女子首服方面,轻巧透气帷帽渐取代了厚重的幂蘺,除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妇女摆脱礼教束缚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帷帽比幂蘺更能符合当时气候需求,才为当时女子所爱用.  

宋代处於中国第三个小冰期,气候冷乾.宋代妇女服饰大多仿照周代制度,服饰较唐代衣服保守许多,此外从魏晋南北朝就流行的袄至宋代又大受欢迎,此外胡服,胡衣在民间广为流行.且宋代有从关外民族织造的毛织物锦锻.以上可说是服饰因应气候变寒而改变的例证.  

元代属於寒冷气候期.元代入主中原之後,皮毛占衣服的比例仍大,气候上也处於一个较寒冷的时期,正因气候的配合,在上位者才可能维持蒙古人的传统服饰,而不被同化.  

明清时期的气候,包含了中国历史上第四到第六个小冰河期.袄至明清仍广为流行;而清代的坎肩,裤子,以厚实的质料制成,中纳絮绵,以增加保暖的效果;袜子也较以前的时期讲究.这些皆可反映出当时的寒冷气候. 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和南方农业民族基本上属於两个系统,为了适应北地的气候,多以皮毛做为衣服主要的原料,形式多以窄袖,紧身,长袍为主,以利活动,戴皮帽,穿皮靴.从秦汉的匈奴,唐代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他们的服饰都是适应北地发展出来的.胡服曾经影响战国时代的赵国,唐代,宋代,而元代入主中原也大至维持蒙古的传统服饰.  

从中国历代服饰的形制及其质地的使用,可约略看出气候条件怎样形塑最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服饰.服饰的功能不仅在遮风蔽雨,同样也传递出当地人民如何和自然环境做互动,因此气候决定衣料的选择,衣料又影响服饰的形制,总括来说,气候对服饰雏型的建立占很重要的一环,这点是无庸至疑的!

参考文献:  
◎行政院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编年资料(上册)》.  
◎陈良佐,《从春秋到两汉我国古代的气候变迁—兼论〈管子 轻重〉著作的年代》.  
◎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1998年,南天出版社.  
◎《秦汉时代》,地球出版社编辑.  
◎刘昭明,《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民8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民77年,南天出版社.  
◎李根蟠,《中国农业史》,李根蟠,民86年,文津出版社.  
◎李学勤等,《中国古代平民服装》,台湾商务印书馆,PP:145.157.  
◎《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6号再版,PP:825-831.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祯文集.  
◎刘丽华,《中国全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4号初版.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6: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P>转自百度汉服吧</P>
发表于 2006-11-27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我以前好象发过了。</P>
发表于 2006-11-27 1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一个,真正厚重的东西,总是少人问津的。</P>
发表于 2006-11-27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贴、</P><P>顶啊</P><P>其实,任何事都是有联系的,尤其是服饰的发展。再我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服饰的变动与外部文化与自身气候都有各种联系,尤其是作为御寒的“工具”——服装,在中原民族早期发展时,周边民族文化对于服饰发展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气候对服饰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P>
发表于 2006-11-29 10: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
发表于 2006-11-29 1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服饰跟气候有关系!
是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06-11-29 18: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南粤高凉仔</I>在2006-11-27 16:55:04的o(︶︿︶)o 唉:</B>

<P>这个我以前好象发过了。</P></DIV>
<P>人家都注明是转贴了   你法国了有什么关系</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6:34 , Processed in 0.0727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