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3 19: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拒绝了曹操的诱降,帮助孙权迅速扩大了东吴的力量,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先取巴蜀,再图北方,进而统一天下。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正当他欲展宏图之际,忽患重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公瑾乃一代名帅,不幸英年得病早逝,却被罗本写成一个毫无气量的小人,在下认为实在不公,公瑾之才实不在孔明之下)
提起周瑜,谈论的话题多是军事才能,风度外貌,周瑜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又依托于他的思想,今就周瑜的思想这个话题姑且妄言之。
说周瑜的思想先论周瑜的家世,《三国志。瑜传》,“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往上推两代《后汉书。周荣传》“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肃宗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后“自郾令擢为尚书令”为颍川太守,山阳太守等。荣子兴“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属文著辞,有可观采。” 兴也拜为尚书郎。
周荣本江淮孤生,但到了周景的孙子周晖一代时“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间,出入从车常百余乘。”已经显赫一时了,周瑜正是和周晖一辈的,汉代很重视家族势力,像周家这样的单门孤生发展起来了,更是非常重视家族之间相互照应,所以,周瑜虽不是周景嫡系,祖上累世为o(︶︿︶)o 唉,父亲也做过洛阳令,(应该和现在北京市市长差不多吧)所以称周瑜出生世家是却不是妄言。
汉代选士标准是经明修行,周家虽无家传经学,但周荣、周兴、周景都明确记载明经、明学,可见周家受儒学影响是很深的,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吹嘘周瑜家世如何显赫,主要是想说明,周家的兴起是靠经明起家的,必然重视对子弟儒学的灌输,周瑜是在儒学中耳濡目染长大的世家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熏陶下,无论如何他的思想中必然具备了浓厚的儒学成分,因此作为军事统帅的周瑜,身上有一种别于行伍出身的将领的闲雅恢弘的气度。
但是,周瑜出生的时候,汉家的气数正如最后一抹夕阳熄灭在天边,社会的动荡结束了汉代政治思想的大一统,各层人士从僵化的社会秩序中解放出来,开始以进去务实的姿态追求建功立业,拯济天下,赢得不朽的人生。
生于乱世的周瑜虽然受儒学的影响,但不是老于经学的腐儒,相反他的思想中有更多的离经叛道。他和那个时代的众多士人一样,积极进取,追求功名,在他的内心深处反抗儒家的守成,藐视所谓的正统。
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三国志。周鲁吕合传)在这段话中,周瑜根本就认为汉家气数已尽,现今应该选择明君,做出一番业绩。怎样的大逆不道啊,但聪明如周瑜者只会私下对鲁肃说,公开场合周瑜没有说过背汉的话,因为他深知,儒家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是不可轻易逾越的鸿沟。
同样是要助孙氏问鼎天下,周瑜就说的很艺术很含蓄:“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而出生庶族的鲁肃在榻上策时就非常露骨的说:“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虽然听的野心勃勃的孙权心花怒放,但嘴上都不得不制止:“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难怪张昭要“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鲁肃的粗疏是他放任了自己不臣的想法,而周瑜却举起为汉家廓清天下的旗帜,剪除对手的力量,在道义上抢占先机。言议英发的优劣高下可见。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后来更进一步具体化为忠孝仁勇。忠,周瑜对孙氏的忠是有目共睹的,先助孙策,发船粮济大事,再后跟随转战江东;后辅孙权,独先尽敬,便执臣礼,谏阻纳质,火攻破曹,对朋友忠,对主上忠。勇,独排众议,谏阻纳质,强敌当前,坚持抗曹,跨马掠陈,带伤行营。仁,友与孙策,恢弘大度,折节容下,终不与校,使他人不觉自醉。
周瑜遵守着儒家的道德规范,却又抗拒着儒家的礼制约束。周瑜选择的孙氏集团既不占正统的优势,也不占政治的先机,他的择主只为少年的那一段情谊,率性而为有着后来的名士风范,难怪后世小说戏剧中总要演绎他孩子气般的任气使然,原来是空穴来风,却也并非全然捕风捉影,只不过后人移花接木,弄得周郎面目全非。
儒者守礼,亦步亦趋,周瑜却偏生喜欢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坚力抗曹,劝孙权羁绊刘备,迫庞统为功曹,携刘备共取西川,使计行事出人意表,不拘一格。原来周郎儒雅的外表包裹着骨子里的任诞放肆,大胆妄为。察举制度式微,品题人物兴起,以“枭雄”目刘备,以“熊虎”目关张,周瑜也是目光如炬,名士的风度彰显于前。
少年的周瑜应该不是一个用功的孩子,他没有尽心攻读《三坟》《五典》,却在史书上留下“曲有误,周郎顾。”韵事,还好,没有飞鹰走狗,放浪形骸,即使做纨绔子弟也做的儒雅风流。
生于明经的士族世家,儒学的濡染浸润让周瑜志存高远,,具有仁智忠勇,信友恭谦的道德品质,气度格局让人概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然又因为不愿穷经究典,少了几分守成的羁绊,多了一些任情放达的通脱和积极开拓的朝气,再加之生于乱世,礼乐蹦坏,异端突起,让他锐意进取的个性得以张扬,天纵的才情得以释放,看来周郎的气质才情似有上天所赐,个性气质中矛盾的统一浑然天成。
周瑜的风流在于他站在时代的风尖浪口,他的人格没魅力来自于他矛盾的思想。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文化的普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三虚七实的描写也迷惑了不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三国荆州之争中小说对周瑜的描写,就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与历史真实性大相径庭最突出的例子。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 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