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17|回复: 8

[建築審美之道] 古代驿站--鸡鸣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2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P>
<P>它的名字和它的历史一样传奇。 </P>
<P>它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邮驿功能最全、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鸡鸣驿。
<P>它坐落在河北省怀来县下花园。
<P>三进三出鸡鸣驿,仿佛穿越时间隧道,领略它跨越七百余年的蔚然古风。
<P><b><IMG src="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6-11/09/xin_3611030910478991902318.gif" border=0> 史海寻踪 </b>
<P>距下花园五公里有一座山原名叫磨笄(jī)山。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曾"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一个帝王可以改变历史,改变一个地名更是颐指之间的事情。于是这座山从此叫鸡鸣山。于是在京张公路旁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成为一系列传奇的发源地。
<P>传奇英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又为鸡鸣驿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设置驿站。到忽必烈时,全国(不包括蒙古地区)已建有站赤1496处,其规模远超汉唐。
<P>鸡鸣驿始建于何年未有确切记载。但它是我国古代邮驿功能最全的驿站,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交通与邮驿地位。蒙古语称驿站为站赤。"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凡在属国,必置传驿。星罗棋布,脉路贯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置邮而传者,未有重于此者。凡站,路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在辽东地区的站赤甚至备有狗站。不但如此,元代的站赤有非常具体而又详尽的规定。而且几乎每朝对站赤的规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补,驿站的功能日趋完善。
<P align=center></P>


<P>
例如元世祖时燕京至开平府、至京兆,设急递铺,每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关于所传件都有详尽具体的规定:
<P>"……其文字本县官司绢袋封记,以牌书号。其牌长五寸,阔一寸五分,以绿油黄字书号,若系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于上重别提号及写某处文字,发遣时刻以凭照勘迟速。其匣子长一尺,阔四寸,高三寸,用黑油红字书号……"感觉就像现在的特快专递与加密急件。
<P>到了英宗至治三年,对急递铺的规定更为细密:"……凡铺卒皆腰革带,持枪、携雨衣,赍文书以行。夜则持炬火,道狭则车马者,负荷者,闻铃避诸旁,夜亦以惊虎狼也。响及所之铺,则铺人出以俟其至。囊板以护文书不破碎,不襞积,折小漆绢以御雨雪。不使濡湿之。及各铺得之,则又辗转递去。"如此规范如此严格,令人叹为观止。
<P>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形容元代驿站:"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三十迈耳,必有一驿……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使用。驿站大房屋又一万余所,皆o(︶︿︶)o 唉妍丽,其华糜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P>明成化八年(1472年)以驿名城 ,遂为鸡鸣驿城。明史称这里为鸡鸣驿堡。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明隆庆四年,(1570年)城垣包砖,东西长460米,南北长480米,墙高11米。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宫道为驿卒传令的干道。东西城门上各筑两层越楼。鸡鸣驿达到全盛时期。 </P>
<P>一时间商贾进出,买卖兴隆。经济的发达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在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城内居然有佛、道、儒教寺庙建筑十三处。人们说这里是"因山得名,因驿得城,以驿名城"。听上去听像绕口令,但它揭示了这山这驿这城的历史因缘,因此更具传奇色彩。

<P><B><IMG src="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6-11/09/xin_3711030910473521015319.gif" border=0> 岁月雕就沧桑美 </B>
<P>从远处望去,几百米高大的鸡鸣驿古城墙矗立在尘土飞扬的公路边, 灰突突地尽显岁月的沧桑。东去西来的汽车匆匆忙忙驶过它们的身旁绝尘而去。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就是这几段破败的不起眼的城墙把数百年的历史与现代相隔在咫尺之间。

<P>翰海蓝天,金光普照。东城墙、东门上的楼阁以及远处湛蓝色背景下的高大的鸡鸣山都沐浴在柔和的金色晨曦之中。而那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筋脉清晰,和泰安祥。稳稳地端坐在鸡鸣驿城身后,圣洁而又庄严,护佑着这座同样历经沧桑的古城。这座古城巍峨而又庄严,于苍凉之中透着生机。

<P>从一面破败的巨大的影壁旁下坡走进瓮城,穿过深深的门洞,沿着一条坡道拾级而上,是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楼阁:立柱依然挺拔、依然结实,但那顶子上的木板条和椽子显然已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打,似乎再难以承载历史的重负,斜垂下来,有的摇摇欲坠。但轻易不肯离开那已然坚守数百年的位置。在茫茫宇宙中,这些城砖楼板只不过是尘埃微粒,但它们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它们曾经的辉煌。

<P>从城楼向下望,一条宽约十五米的大道直通西门,笔直宽敞,无遮无拦。可以想见当年驿卒夜持炬火、飞马传驿,行人避让,铺人出俟的紧急壮观的情景。西城门上有一个同样高大的城楼,远远望去格外有味道。

<P>晨霭笼罩中,那些黄的土坯房和灰的、红的瓦楞房顶,那在城的上空飘荡的炊烟,那间或伸出的老树枝桠,都显得苍凉、神秘而充满诱惑。

<P align=center></P>



<P>进入城中,恍如隔世。全不像一个城,倒像一个古老的村庄。许多院子断壁残垣,衰草离披;有的小院柴门轻掩;有的房子已经倾斜,那残破的窗棂里,历史似乎瞪着深邃的眼向外张望。 城里一直静悄悄的,很少人走,更见不到年轻人。这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老城。</P>


<P>对于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岁月可以磨蚀其容颜,但却改变不了与生俱来的的气质与精神。鸡鸣驿就是如此。在城中央西偏北的一处明代砖木结构的古建筑让人领略了古驿站的沧桑风采。北房已被房主按照自己的意愿稍事修葺修,但风采依旧。旁边的西厢房于陈旧之中透着古朴和自然。它似乎是这个古代驿站几百年雨雪风霜的见证人,又像一个古稀老妪,虽然满面风尘却遮挡不住昔日的美丽。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22:06:3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1: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P>接下来的城东另一处古建院子里的建筑遗址形制以及整体面貌保存完好,窗棂无一处缺损。屋里从房顶到所有木构件无一不是古色古香。因为有人居住,于古气之中平添许多温馨。 </P>



<P>这两处古建筑被当地人指为驿丞署或公馆院,但未有权威机构的确认。

<P>离它不远的武庙(泰山奶奶庙)保存较为完好。那个前廊很别具一格。里边壁画"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皆清晰可见。抬头仰望,横梁上一行小字用长焦拉近依然难辨清,后来冲洗出来才看出上书"]大清乾隆q次丁未仲夏月本堡武生孟 年"。(]:音shi "时"的异体字)算来应该是1787年。但那横梁上的彩画色彩依然那么鲜艳,那龙身上的金箔熠熠闪光,仿佛是在半年前才画上去的。据看庙的人说,文革之中为了免遭破坏,有人在壁画上抹了一层泥巴。这些历史遗迹能幸免遇难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P>
<P>
</P>
<P>位于城中间的一条只可一人容身的狭窄的胡同里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的传奇故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到鸡鸣驿落脚,在一个姓贺的人家住了一夜。《清史》记载:"……已未,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奉皇太后如太原……乙丑,次鸡鸣驿"。驿城中两处" 禧  、" 禧接福"的砖雕都含蓄地映带出这段历史。想来有关慈禧住贺家大院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那段历史据今不过百余年。</P>
<P>一块被土埋住的拴马桩,扒开土,那上面刻的"千 c佳城"阳文楷书字体清晰可见。只因太重而无法得知确切年代。和这个拴马桩一样,透过散落在鸡鸣驿城内一些建筑构件的只鳞片爪,都可以窥见鸡鸣驿往昔的繁华。鸡鸣驿采风给人的印象是那样原始而又真实,它把历史定格在一个久远的时代。而那些 残砖断瓦、危楼险墙传达出的信息,则帮助人们解读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的历史,了解它的沧桑之变 </P>
<P></P>
<P>成吉思汗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并不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率领千军万马横扫欧亚大陆,在留下史诗般英雄传奇的同时,又把神话从马背演绎到陆地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遍及全国的驿站反映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吸纳汉民族政治文化的积极举措。粗览唐宋元明清史,元代对驿站的记述最为详尽具体。这个骁勇强悍的民族,又以其精细缜密的思考,在唐宋驿站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完善,为中国现代邮政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P><B><IMG src="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6-11/09/xin_3711030910477902962620.gif" border=0> 真正需要开发保护的</B>

<P>2003年,鸡鸣驿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列入世界100处濒危建筑遗产。此前,关于鸡鸣驿是否开发的问题似乎已论证有年。有人已买好砖瓦准备盖新房,上级领导说不让动,准备开发。但几年过去了,砖瓦堆在院子里风吹日晒雨淋已经新颜换旧貌了,但开发仍未有期。而在2005年,鸡鸣驿又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第二次列入世界100处濒危建筑遗产,这种情形在中国是孤例。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22:08:0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22: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待历史遗址,不谙内情的普通百姓和历史学家、旅游开发商不可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在全国一些旅游开发区,盖一座仿古建筑,编一段动人传说,加之漂亮的导游小姐绘声绘色的讲解,满足了许多在繁华都市中麻木了的人们的好奇,结果是热了旅游点,肥了开发商,毁了历史文化。与这些情景相比,鸡鸣驿的平和与质朴使让人心里宁静而惬意。没开发的鸡鸣驿使旅游者感受到这里的真实和自然,透过那些原始信息,直接触摸历史,品味它的古老与苍凉。从这个意义上说鸡鸣驿的美是一种残缺美和沧桑美。 </P>
<P><B><IMG src="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6-11/09/xin_381103091047227399021.gif" border=0> 鸡鸣驿简介</B>


<P>北京到八达岭高速再到沙城(怀来)高速路过路费单程45元,鸡鸣驿位于沙城西20公里处,公路的南则。鸡鸣驿距北京约150公里左右。


<P>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o(︶︿︶)o 唉的作用。 </P>
<P>
</P>
<P>目前在北京周边地区鸡鸣驿是规模最大的一座驿站,它始建于明代初期,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驿站,鸡呜驿也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有500年历史鸡鸣驿城墙为正方形,每边约300米长,城墙为青砖砌垒,内夯黄土,墙高达十五米,上面垛口,四周城墙基本保持原样,个别地段有坍塌,城墙上现保存有东西两座城门,其间通有大道,可供人马车辆出入。城内有一些老房,住有人家。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22:11:4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12-5 23: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P>怀念当时该是何等壮丽<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52206865.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52206865.jpg"></A></P><P>最喜欢这一张,像我老家的城墙</P><P><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522048358.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12/200612522048358.jpg"></A></P>
发表于 2006-12-6 17: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发表于 2007-1-5 2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2006年的濒危遗产里就有鸡鸣驿。</P><P>[em39][em39]</P>
 楼主| 发表于 2007-1-6 2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拿什么拯救</P>
发表于 2007-2-11 2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8:46 , Processed in 0.0844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