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4> 道教“九守”理论与太极拳</FONT></P>
<P><FONT size=4> 道教“九守”的修行理论跟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一树之花。首先,在理论上,道教“九守”理论跟太极拳理论和实践是血脉相通,互为融摄。此外,道教的修行理论对太极拳的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太极拳的实践行为,如太极推手和太极技击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道家道教这棵大树的强大持久的生命力。道教和太极拳的关系是树与花的关系:花依树而荣,树因花可证。
“九守”是道教重要的修持原则。在不同的道书中九守的名称和内容不尽相同。在《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中,“九守”为: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在《通玄真经》的《九守》篇中,名为“九守”,实有十基,以九为名,大概言其多之谓。《通玄真经》的九守有十项,分别为: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唐代默希子曾解释“九守”为:“九者,易之数终,明极则变,变则乖道。守之者,居元龙亢悔,可越三清之表。忽之者,则牝马不利,将沦九幽之下,固宜守道,不可失常也。”他认为人若不修九守,便会与道相违、进退得咎;若修九守,就能达到与道合真,从心所欲、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武与道合,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太极拳所具有的巨大的养生、技击和文化价值已经为世人所认识,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本文着手从道教重要的修道原则“九守”理论出发,阐述和剖析其在太极拳的拳理、太极推手和太极技击等方面的功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道教的“九守”理论,以《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中的阐述最具代表性。《云笈七签》中的“九守”凡九篇,分别为:守和第一、守神第二、守气第三、守仁第四、守简第五、守易第六、守清第七、守盈第八、守弱第九。具体论说如下:
△守和第一
者君曰:天地来形,杳杳冥冥,浑而为一,自然清澄。凝浊为地,清微为天。离为四时,分为阴阳。精气为人,烦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骼根乎地,精神入其门,骨骼及其根,我尚何在存?故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者死,顺者生。故静寞者,神明之宅也,虚无者,道之所居也。夫精神所受于天也,而骨骼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贵在守和。
道教的守和是指圣人法天顺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守和即是守中和。太极拳也是非常看重守和,认为守中和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之一。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在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也者,大本也。和也者,达道也。”“中”指内劲处于静中之动,即虽然内劲未与外界发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无处不在。“和”指内劲处于动中之静,即虽然内劲与外界已发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运作,与未发生作用时的自然状态无异。
守和就有守中之意。在太极推手中不要追求偏刚偏柔。身法要理解中正不偏。求得八面支撑,八不依靠。
△守神第二
老君曰:人之受大地变化而生也。一月而膏,二月而胞,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以成,五脏乃形。肺主鼻,肾主耳,心主舌,肝主眼,外为表,中为里。头之圆以法天,足之方以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星、三百六十日:人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暑,而人有兴衷喜怒。胆为云、肺为气,脾为风,肾为电,肝为雷,以与天地相比类,而人之心为主,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风雨非其时,毁折生灾;五星失其度,郡受其殃。天地之道,至阔且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劳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驰骋而不乏?是故圣人内守而不失。
道教的守神是指人要善于返听内视,内守精神,不受外物的牵引逐外驰骋,疲乏损耗。故而有“圣人内守而不失”的说法。在太极拳中,守神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积累在行拳和推手中的体现,是在长期的盘拳架和推手的基础上得到的。只有拳艺进展到中级阶段才能感知太极拳中“神”的运走。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论述了身、心、气、神四者的关系,指出神是身、心、气的主帅。他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太极体用解》中把守神解释为“诚”。“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神不外泄,一诚内守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陈鑫在飞太极举论分类语录》还阐述道:“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艾说广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敛其形无可名,名之日无极,象形也。”太极拳起势阶段的闭目息气,精神内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打拳之前的洗心涤虑,平心静气,驱除妄念。可以说,太极拳的守神是把握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之先兆,也惟有内敛守神才能把握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从而举手投足皆合于道。
太极推手中,只有凝神静气,心态稳定,听劲才灵敏,才能通过皮肤的接触“听”到对方的意图,正确把握太极拳的知觉运动,然后再随曲就伸,因势利导夺取胜利。练太极拳之大忌就是心态的急躁和盲动。要遵循要领去练,否则枉费精力而不得当。
△守气第三
失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脏者,人之精也。血气专乎内而不越外,则胸腹充而嗜欲寡,嗜欲寡即耳目精而视听明。五脏能属于心而无离,即气意胜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气不散,以听无不闻,以视无不见,以为无不成,患祸无由入,邪气不能袭。故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煽也;气意者,五脏之使候也。故耳目淫于声色,则五脏摇动而不定,血气淫蔼而不休,精神驰骋而不守,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故圣人爱而弗越,诚使其耳目清明玄达,无所诱慕,气意虚无和静而少嗜欲,五脏便利,精神内守,形体不越,即观乎往世之外,来事之内,祸福之间何足见也!故其出弥逸者,其知弥少,以言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音入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历爽;趋舍滑心,使性飞扬。故嗜欲使人之气衰杀,好憎使人之心劳倦。疾至,即志气日耗也。夫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谓也。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长得生也。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能知一,即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即无一之能知也。吾处天下亦为一物,而物亦物也,物之与物,何以相物?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辞也,贱之不可憎也,贵之不可喜也;自其资而宁之,弗敢极也。敢极,即失至乐矣。
老君曰:所谓圣人者,因时而妥其位,当世而乐其业。夫哀乐者,德之邪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过也。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即与阴合德,动即与阳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形劳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即竭,是故圣人尊之弗敢越。以无应有,必究其理;以虚受实,必穷其节;恬愉虚静,以终其命;无所疏,无所亲;抱德养和,以顺于天;与道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死生无变于已。故曰至人。即神以求,无不得也;即神以为,无不成也。
道教认为血气乃人之精华。气充盈则祸患不能于,邪气不能侵。人由于耽于嗜欲,精神消耗,内气亏损。因而修道者必须内守血气,固本培元。太极拳中运用的气非指口鼻呼吸之气。只有修炼到行拳时感觉不到呼吸的运行,才能真正做到内在气息的均细匀长,这种气来自于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元之气。气在身、心、气、神四者的关系中,虽不及神重要,但就意气和骨肉的关系来看,意气的重要性显然是在骨肉之上。太极拳认为意气为君,骨肉为臣,骨肉受意气的驱使。太极拳主张气沉丹田。王宗岳《太极拳论》:“虚灵顶颈,气沉丹田。”心意平静,气才能沉人丹田。也只有气沉丹田,也才能虚实阴阳分明。太极拳的桩功特别强调气沉丹田,能够做到气沉丹田,是人的全身心协调运作的结果,分别通过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尾闾正中,就能以意行气,使下盘稳固。
太极拳认为“气”贯穿了心意和骨肉,使得有形和无形得以和谐统一。太极拳拳经上所说的“‘气宜鼓荡’、‘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遍身躯不稍滞’、‘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气做人骨,神舒体静”’等,都是说明气在内外三合关系中的重要性。
守气在太极推手和技击中占重要地位。因为往往人重心失、惯性被他人化,都是因为自己横劲被炸,自身先失所致。如果自己气机顺达,上到顶,下贯脚,不越矩,对方要借你之劲是不可能的。这时自可心平气和识清对方来意,见机而作。
△守仁第四
老君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齐死生即意不慑,同变化即明不眩。夫至人倚不立之柱,行无关之途,禀不端之府,学不死之师,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屈伸俯仰,抱命而行,宛转祸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为义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止以义,而不可悬以利。君子义死,不可以富贵留。故为仁义者,不可以死亡恐也,况于无为者乎!无为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量。夫上观至人之论,源道德之意,以考世俗之行,乃足薄也。
道教认为所谓义是“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止以义,而不可悬以利。君子义死,不可以富贵留。故为仁义者,不可以死亡恐也,况于无为者乎!无为即无累。无累之人,以天下为量。”因此,守仁体现的是精神内充、无所牵累、无畏惧、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极高的人格魅力。这种守仁的观念,体现在太极拳,可以用一个“松”字来概括。所谓松,就是一种减法,是一种否定性的思维,是一种遣损之道,只有通过身心的彻底放松,才能做到无累、无为,最终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武禹襄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就是对守仁的极佳诠释。关于“凇”,太极拳经最有名的说法为太拳祖师正宗岳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和太极大师李雅轩的“大松大软”。李雅轩说:“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气势;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初步锻炼过程中。我以为,这种大松大软、神明感应、莫测变化妙处无穷,我不以为它大松大软了就不能抵抗对方之来手。”大松大柔、极松柔的法则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太极拳的松包括神松、意松、气松、形松。松的意思是松展、松柔、松沉、松通、松空、松开。而不能松懈、松瘪。一定要在静中松、在松中静、在松中沉、在沉中松,松要松得透,要一松到底,逐步达到通、空、开。通就是上下通、内外通,空就是空荡荡,无一丝滞点,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在松中驱除拙力、驱除杂念,从而达到“浮云流水虚无飘渺,无内无外全体透空”的境界。
在具体应用中,守仁就是不怕在推手和比武较技中失败,要做到无畏、无累。即使暂时失利也要坚信太极拳原理,不走蛮力和拙力的道理。原西安太极名家文功远老师说:“太极推手功夫是输出来的,输不怕,关键要想,道理想穿了,自然就不输了。”只有无畏、无累,才能放下心理包袱,放弃对表面得失的追求,真正探究太极之理。
△守简第五
老君曰:尊势厚利,人之所贪也,比之身即贱。故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辞余,不贪多积。清目不视,静耳不听,闭口不言,委心不虑。弃聪明,反泰一,休精神,去知,故无好无憎,是为大通。除秽去累,莫若来始出其宗,何为而不成?故知养生之和者,即不可悬以利;通乎外内之府者,不可诱以势。无外之外至大,无内之内至贵。能知大贵,何往而不遂也!
道教认为眼不多视,耳不多闻,口不多言,心不思虑,不用聪明,息虑寡欲就是守简。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将七步得道的过程概括为一个不断遣损的过程。他的七步得道法为“信敬一”、“断缘二”、“收心三”、“简事四”、“真观五”、“泰定六”、“得道七”。他所说的“简事”就不务分之所无,不任非当之事。因此,修道之人“须断得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是对世俗之缘的遣损。守简在太极拳中可用“舍已从人”来解释,但是,不少练太极拳的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舍己从人”。因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告诫道:“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吴公藻在《太极拳总论》专门对“舍己从人”作了解释,他也认为“舍已从人”说;寓意至深,一般人难以理解。他说:“舍已从人,是舍弃自己的主张,而依从他人动作。在太极拳中,为最难能之事。因两人在交手之时;胜负之观念重,彼我决不相容,何况互相攻击,或在相持之中,而弃其权利。所谓舍已从人,不仅作字而解释而矣!在吾道中,其寓意至深,学者当于‘惟务养性’四宇下功夫。经云:‘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静为性,阴阳为理,故性理为道之本源。养性之说,是学者应时时致力修养,潜心揣摩,心领神会,久之自能豁然贯通矣。又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懂劲后而阶级神明’,此乃循环之理,归宗之意。盖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功夫练到精微,能造机造势,不愁无得机得势处。能处处随曲就伸,则无往不利,如此乃能舍已从人。”吴公藻认为只有在心性修养上下功夫,等到功夫和境界极为高深精微处,处处做到得机得势,最后才可能明白什么是舍己从人。
守简在应用中就是能舍、不贪。在太极推手和技击中切忌贪心,贪心就是自己功夫不到,去做办不到的事。如果推手过劲连对方来劲都听不到,更谈不上去侵动对方重心,相反,妄用蛮力去撞人,结果事倍功半,习惯养成很难纠正。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4 1:34: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