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42|回复: 32

“林黛玉”陈晓旭出家与现代人的精神救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2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3>陈晓旭的林黛玉随着王扶林版的《红楼梦》成就了一代人的银屏经典、青春偶像,当年的人气和痴迷是要让眼下的各色粉丝集合都要羞愧死的。最新的消息让人大跌眼镜、舆论哗然:近日,陈晓旭的爱人郝彤向记者证实:陈晓旭已于日前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剃度后的陈晓旭已不再接手公司管理工作,她接下来将"云游四海,潜心修佛。"(2月26日《现代金报》)

    这不单单是一则娱乐新闻,尽管,明星出家未必算得上什么新鲜话题。如果我们把"陈晓旭出家"放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语境下去观照:个人的宗教皈依、富人集体的精神缺席、现代人的精神焦虑……一应地都暧昧纠结起来。我们在创造财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精神救赎。《论语o述而篇》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致是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修为世间的"大道",对于用以谋生的技能或工作要能够跳离出来,反观自己,然后游刃有余。游弋在商场的"陈晓旭"和我们一样规避不了现代生存焦虑,这种焦虑是生存性和本体性的:时间危机、自我空间危机、风险忧虑、判断和选择疲劳、自我认同危机、生存意义的迷失等等,于是构建"本体安全"就成了一道难题:坚持的结果可能是更虚妄更迷惑,退后的选择就是寻求另外的精神皈依--譬如宗教。但问题恰恰在于: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或能够选择退守。

    2006年有则新闻可能我们还记忆犹新:"北京大学国学班开学,私企老板趋之若骛。"但,后续的部分可能我们不甚明了--报了名的很多老板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出席。渴望寻找心灵的宁静,又无法重返内心的和平:这一对矛盾就是现代财富话语执掌者救与自救复杂博弈的"形象代言",值得我们玩味。"陈晓旭出家"终究是个人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但坊间对"出家事件"的热议和舆论反射已然超越了对一个明星命运的猎奇心态,这点,只要问问我们自己揣测其出家因由的逻辑就可窥知一二了--或者说,无论"是"与"不是","陈晓旭出家"似乎都为现代人的精神救赎臆造了一个小众化的出口。

    所谓精神救赎,就是灵魂、道德、审美的救赎。遗憾的是,当社会竭力平衡着物质与精神的天平的时候,我们个体的天平在社会规则下还是事实地倾斜了。据说,西方的富人拥有一个"优良传统":即暴发户永远是小丑。于是一种强大的附庸风雅的力量催动着富人向绅士风度、艺术鉴赏者和宗教生活层面滚动,子子孙孙后,粗俗的、偷羊卖肉的暴发户就也成了园林古堡中做派有度的先生,所以有人说"欧洲的文化历史或者说风情史实际就是由这种精雅诉求推动的历史"--而我们的现状恰恰是: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创造物质财富的市场人、不知道如何救赎自己的精神--其悖论就是,满足于物质财富的单维欲望追逐,得到后才发现自己空无一物。

    陈晓旭曾经很专注于赚钱,"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些疑惑,不正是我们、或将来的我们所无法规避的命题吗?而这些命题不正和文德尔班、罗素等西方哲学领域的"精神救赎"殊途同归吗,只不过,陈晓旭把答案行而上地归结到宗教信仰而已。其实,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还有更美好的精神救赎之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7 20:26:4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2-26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知道了.祝福她吧.</P><P>至于说到富人附庸风雅,也不是坏事:先有了向往风雅的心,然后才有风雅,风雅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P><P>《儒林外史》里面一群斗方名士,要诗酒雅集一次,跑到街上先采买酒馔。先和卖馒头的吵架,再在卖鸭子肉的摊子上取下一根耳挖子戳戳鸭胸上的肉厚不厚,如此酸文假醋,装腔作势,呕~~~~~</P>
发表于 2007-2-27 0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惜了</P>
发表于 2007-2-27 0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1>其实,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还有更美好的精神救赎之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FONT>
发表于 2007-2-27 1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伍天锡</I>在2007-2-27 9:30:05的o(︶︿︶)o 唉:</B>
<FONT size=1>其实,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还有更美好的精神救赎之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FONT></DIV>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发表于 2007-2-27 2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伍天锡</I>在2007-2-27 9:30:05的o(︶︿︶)o 唉:</B>
<FONT size=1>其实,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还有更美好的精神救赎之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FONT></DIV>
<P><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17.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emot/em2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P>
发表于 2007-2-27 2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惊.
发表于 2007-2-27 21: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B>“林黛玉”陈晓旭出家与现代人的精神救赎</B>
<FONT size=4>陈晓旭的林黛玉随着王扶林版的《红楼梦》成就了一代人的银屏经典、青春偶像,当年的人气和痴迷是要让眼下的各色粉丝集合都要羞愧死的。最新的消息让人大跌眼镜、舆论哗然:近日,陈晓旭的爱人郝彤向记者证实:陈晓旭已于日前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剃度后的陈晓旭已不再接手公司管理工作,她接下来将"云游四海,潜心修佛。"(2月26日《现代金报》)

    这不单单是一则娱乐新闻,尽管,明星出家未必算得上什么新鲜话题。如果我们把"陈晓旭出家"放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语境下去观照:个人的宗教皈依、富人集体的精神缺席、现代人的精神焦虑……一应地都暧昧纠结起来。我们在创造财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精神救赎。《论语o述而篇》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致是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修为世间的"大道",对于用以谋生的技能或工作要能够跳离出来,反观自己,然后游刃有余。游弋在商场的"陈晓旭"和我们一样规避不了现代生存焦虑,这种焦虑是生存性和本体性的:时间危机、自我空间危机、风险忧虑、判断和选择疲劳、自我认同危机、生存意义的迷失等等,于是构建"本体安全"就成了一道难题:坚持的结果可能是更虚妄更迷惑,退后的选择就是寻求另外的精神皈依--譬如宗教。但问题恰恰在于: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或能够选择退守。

    2006年有则新闻可能我们还记忆犹新:"北京大学国学班开学,私企老板趋之若骛。"但,后续的部分可能我们不甚明了--报了名的很多老板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出席。渴望寻找心灵的宁静,又无法重返内心的和平:这一对矛盾就是现代财富话语执掌者救与自救复杂博弈的"形象代言",值得我们玩味。"陈晓旭出家"终究是个人民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但坊间对"出家事件"的热议和舆论反射已然超越了对一个明星命运的猎奇心态,这点,只要问问我们自己揣测其出家因由的逻辑就可窥知一二了--或者说,无论"是"与"不是","陈晓旭出家"似乎都为现代人的精神救赎臆造了一个小众化的出口。

    所谓精神救赎,就是灵魂、道德、审美的救赎。遗憾的是,当社会竭力平衡着物质与精神的天平的时候,我们个体的天平在社会规则下还是事实地倾斜了。据说,西方的富人拥有一个"优良传统":即暴发户永远是小丑。于是一种强大的附庸风雅的力量催动着富人向绅士风度、艺术鉴赏者和宗教生活层面滚动,子子孙孙后,粗俗的、偷羊卖肉的暴发户就也成了园林古堡中做派有度的先生,所以有人说"欧洲的文化历史或者说风情史实际就是由这种精雅诉求推动的历史"--而我们的现状恰恰是: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创造物质财富的市场人、不知道如何救赎自己的精神--其悖论就是,满足于物质财富的单维欲望追逐,得到后才发现自己空无一物。

    陈晓旭曾经很专注于赚钱,"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些疑惑,不正是我们、或将来的我们所无法规避的命题吗?而这些命题不正和文德尔班、罗素等西方哲学领域的"精神救赎"殊途同归吗,只不过,陈晓旭把答案行而上地归结到宗教信仰而已。其实,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还有更美好的精神救赎之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FONT>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7-2/200722622533797.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7-2/200722622533797.jpg"></A>

发表于 2007-3-1 2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丰子恺提到的人生三层楼的比喻,第一层物质生活(吃喝),第二层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教),李叔同(弘一法师)和晓旭都是在第二层仍有余力,继续攀登到第三层的,佩服[em17]
发表于 2007-3-2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攀登到第三层?我感觉不是这样啊
发表于 2007-3-3 00: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P>转几个水木上的帖子——</P><P>闻陈晓旭出家有感</P><P>                              诗/清角寒吹
莲花一步一漂沦,从此俗香难染身。
纵使红楼留好梦,也抛青发隔风尘。
色空旋变非教化,今古浮生有屈伸。
天上已无林妹妹,月光犹照槛中人。
</P><P>发信人: mbo (改一个昵称,换一种心情),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净空法师机场接受访问 亲述陈晓旭出家经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r  2 09:19:38 2007), 站内</P><P>新浪娱乐讯 把“林黛玉”陈晓旭引入佛门的当代净宗大德净空老法师,近日从香港飞抵新加坡,之后又匆匆飞往澳州,这位学识渊博的佛门大德,向境外记者谈了他如何与陈晓旭结佛缘的内情。</P><P>  年过八旬的净空老法师,前天傍晚一下飞机,听说对陈晓旭出家一事,乐呵呵地说“出家是好事,是好事!”</P><P>  老法师赞陈晓旭很难得,因为“她生意做得那么好,听说一年能赚两亿多,却能通通放下。”</P><P>  说起晓旭出家的前因后果,净空老法师说,他有感于儒释道人才之短缺,很希望培养一批人才,结果陈晓旭和她的丈夫郝彤都想参加。</P><P>  老法师当时对他们说:“好啊,但是参加必须全心投入,你们还有工作,还有家庭要照顾,那可不太容易。”</P><P>  没想到陈晓旭毅然决定出家,更没想到她先生也要出家!净空老法师说:“他们都有这个意思(出家),就是没想到会这么快!”</P><P>  净空老法师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谈了把陈晓旭引入佛门的经过——</P><P>  问:您是怎样和晓旭结缘的?</P><P>  答:是她来找我的。我在新加坡时,她来找我。</P><P>  问: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P><P>  答:她好像是听了我讲经的光碟,听了一段时间后,她来找我,然后就在我们芽笼的净宗学会皈依了。</P><P>  问:之前知道她这个人吗?</P><P>  答:有,知道,好像是演那个《红楼梦》的时候看过,我在美国看过这个片子,所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P><P>  问:那当她来找你结这个缘时会意外吗?</P><P>  答:不,那很平常。</P><P>  问:当时对她的感觉如何?</P><P>  答:学佛是一桩好事,但是以后她继续不断那么认真地学,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在佛门来讲,她有这个善根。不错、不错、不错。</P><P>  问:过后这些年来,都一直跟您联系吗?</P><P>  答:对,一直很用功,而且吃长素,不简单。</P><P>  问:她时不时都找师父您?</P><P>  答:对,她知道我们希望能培养一些年轻的、真正弘法的人才,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的儒释道在全世界都缺乏师资,真正好的师资都没有了,所以想培养至少10人。儒释道都要学。儒释道现在没有传人了,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所以我们提出这么个意思,他们(陈晓旭和郝彤)便想参加。</P><P>  问:出家和在家这方面的差别很大?</P><P>  答:对,对,你要全心全意,而且学经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争取24小时投入。</P><P>  问:24小时投入?</P><P>  答:是啊,不这样,年岁这么大了,你怎么能学得出来?</P><P>  问:要背诵都不容易了?</P><P>  答:是、是、是。</P><P>  问:听说她决定出家时,师父您打过电话给她,就在她决定出家后的第二天?</P><P>  答:是,她说她做了一个梦,跟我打电话很相应!</P><P>  问:师父您当时跟她说了什么?</P><P>  答:我就跟她说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人才,国家也需要,民族也需要,全世界也需要,需要弘法的法师。你真有这个愿望,那就无量功德,是桩大好事情!没想到她先生也要出家,一起来,哈哈哈,我说好,一起来。</P><P>  问:她先生出家也是那个时候决定的吗?</P><P>  答:也就大概是那个时候吧,都有这个意思,就是没想到这么快!</P><P>  问:意想不到?</P><P>  答:哎,对,想不到、想不到!没想到他们的速度搞得这么快。晓旭我就介绍到百国兴隆寺,是个女众道场,常慧法师是很难得的女法师,跟了一个好人。男众嘛,就到男众道场,我就介绍他到满成法师那里。我不给人剃度。我说你来跟我学可以,但我不给人剃度。</P><P>  问:那下来会怎样?她说要跟师父学讲经说法?</P><P>  答:学《华严》。我们学经教,都是用古时候的方法,传统的方法能够训练出来,我自己也是从传统的方法中训练出来的,那就是听老师的经,然后复讲。把老师讲的,我们再讲一遍。</P><P>  问:那不一定要留在老师身边?</P><P>  答:留在身边不留在身边还是有一定关系。我们有道场有地方的话,一定要跟着我,通通要跟着,不跟学不出来。</P><P>  问:她的法号是您取的吗?</P><P>  答:是她师父要我给取的。就用了我们(学习箴言)的“真诚”嘛。</P><P>  问:师父,您刚才说佛教界目前最缺乏的是人才,要年轻人来继承传统?</P><P>  答:要真正发心,要舍己为人,有一点点自私自利,有一点名闻利养就训练不出来……</P><P>  问:要完全放下?</P><P>  答:对,所以她(指陈晓旭)不错啦,她的生意做得很好啊,都放下了,这就不是假的。她现在的生意,听说一年可以赚两亿多,肯统统放下。俐俐/文</P><P>  净空老法师简历:</P><P>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目前是澳州净土宗学院院长,中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澳州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P><P>  净空老法师1927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庐江,俗名徐业鸿。1949年旅居台湾,1954年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和佛学大家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及佛法13年。</P><P>  法师在1957年于台北临济寺剃度,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和弘扬佛法为己任,并在佛教净土宗著力最多。 </P><P>【 在 mbo (改一个昵称,换一种心情) 的大作中提到: 】
: 妙真法师(俗名陈晓旭)出家声明
: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不惑之年终于走出了我人生最重要、最正确的道路。
: 出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通过净空老法师的教诲,使我认识到,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智慧教育。通过多年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佛法的广大利益。我愿向净空法师学习,为佛教育奉献我的终生。在家修学总有兼职之感,出家修学更
: ...................</P><P>--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欢迎来 求是学会 THAQiushi 版探讨国计民生!
    在这里,有真情的激荡,但没有昙花一现般的冲动;
    在这里,有丰富的理论,但没有僵化的教条;
    在这里,充满了思辨理性的分析,但没有宗教式的虔诚;
    在这里,有大批有理想有理论有能力盼望着你加盟的同志,但缺少为一己之私利而称兄道弟的朋友。</P><P>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68.160.229.193]
</P><P>  木兰花慢  07年烟花
裂月光丝帛,裁一朵,雪绒花。叹盛世情怀,遗世姿态,浮世根芽。夜为瞳兮皎皎,幻星
河深处一枚砂。淡抹流年底色,盛开刹那芳华。
式微式微不归耶,灯火睡些些。看宛转成灰,霏微离骨,有一声嗟。夜为壑兮渺渺,也载
悲载喜向天涯。我亦薄情游子,此生视死如家。</P><P>
给我断了线的紫晶珠串……踏莎行
红线相违,紫衣初遇,听她清响哀兮语:三年腕底有春风,蓦吹一树丁香雨。
所谓年华,譬如繁露,葬她最是花深处。纵然还得掌中珠,此生可也从头数。

</P>
发表于 2007-3-3 0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cc>妙真法师(俗名陈晓旭)出家声明</FONT> </P><P>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不惑之年终于走出了我人生最重要、最正确的道路。
出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通过净空老法师的教诲,使我认识到,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智慧教育。通过多年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佛法的广大利益。我愿向净空法师学习,为佛教育奉献我的终生。在家修学总有兼职之感,出家修学更能专精一门深入,这也是古大德求学之道。
1953年净空法师追随方东美教授学习哲学,方教授为他讲授佛经哲学,并说『佛是大哲,佛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净空法师学佛的因缘。以后净空法师依章嘉大师为师,大师教读释迦谱与方志,勉励净师要学释迦佛。这时净师才真正认识到佛教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宗教。于是发愿承传,毕生从事教学事业。他从26岁开始学习,33岁开始讲经教学,今年81岁,每天还在讲华严经。
7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能够拯救21世纪人类劫难,只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和大乘佛法。"而现今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只有依靠圣人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必须要有人传承落实。我愿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将承师命闭关10年研学儒释道之中华传统文化。将来会有一天,我会把我之所学,与大家一起分享,做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的工作者。我想这也是国家现今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落实吧。
其次,关于病症一事,实无大碍。不过是近日身体稍有不适而己。正如佛法所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相信只要能以清静心正确修法方能转变境界。就像纪录片《山西小院》里所纪录的那些人们一样,还有钟茂森博士的同学,他们都曾身染重病,通过佛法的清静修行,用自己的愿力、意念,转变了境界。
最后,祝愿大家吉祥如意!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阿弥陀佛!
释妙真谨白
正月初十</CC> </P>
发表于 2007-3-3 09: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明月松间</I>在2007-3-1 22:24:21的o(︶︿︶)o 唉:</B>
想到丰子恺提到的人生三层楼的比喻,第一层物质生活(吃喝),第二层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教),李叔同(弘一法师)和晓旭都是在第二层仍有余力,继续攀登到第三层的,佩服[em17]</DIV>
<P>我还沉溺于万丈红尘,不能自拔。</P>
发表于 2007-3-3 1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幽兰</I>在2007-3-3 9:07:29的o(︶︿︶)o 唉:</B>


<P>我还沉溺于万丈红尘,不能自拔。</P></DIV>
<P>红尘俗世因为我们的存在而精彩万分,我愿意永远沉溺而不愿自拔。</P>
发表于 2007-3-3 1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更爱世俗人生~~~~~
发表于 2007-3-3 13: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物质的东西只要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要就可以了,心灵的塑造才是最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7: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也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如果精神生活不够丰富,我永远都不会觉得幸福的
发表于 2007-3-5 17: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是好事哇!她出家的寺庙又创收了.....</P>
发表于 2007-3-5 18: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令狐箫琴</I>在2007-3-5 17:45:41的o(︶︿︶)o 唉:</B>

<P>这是好事哇!她出家的寺庙又创收了.....</P></DIV>

完了完了你,无可救药了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07-3-5 1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轩辕箫歌</I>在2007-3-5 18:57:02的o(︶︿︶)o 唉:</B>


完了完了你,无可救药了你,阿弥陀佛</DIV>
<P>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小平同志万岁!!!</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9:16 , Processed in 0.1596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