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3|回复: 2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研究论著索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6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一、著作</b>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911;
陈顾远:《中国古代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25;
瞿宣颖:《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北平广业书社,1928;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28;
吕思勉:《中国婚姻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
吕思勉:《中国宗法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
曾  謇:《中国古代社会》(上)《中国社会史丛书》之五,新生命书局,1935;
李宗桐:《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8;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考察》,商务印书馆,1931;
马伯乐:《汉代中国人的私生活》,1932;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1933;
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4;
袁业裕:《中国古代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
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正中书局,1944;
加藤常贤:《支那古代家族制度研究》,岩波书店,1940;
诸桥辙次:《支那的家族制》,大修馆,1941;
清水盛光:《支那家族的构造》,岩波书店,1942;
姚薇元:《北朝胡婚考》,科学出版社,1958;
徐朝阳:《中国亲属法溯源》,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
鲁惟一:《汉代的中华帝国初期的日常生活》,1968;
守屋美都雄:《中国古代的家族和国家》,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出版;
何浩天:《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台湾中华丛书编委会,1969;
何联奎:《中国礼俗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3;
林菊桂:《婚姻与家庭》,正中书店,1976;
宋昌基:《中国古代女性伦理论——以先秦两汉为中心》,台北,撰者印行;1977;
杰克·杜尔:《汉代的结婚和离婚》,1977;
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和国家》,岩波书店,1979年出版;
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
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0;
桑原骘藏:《中国之孝道》,宋念慈译,台港中华书局,1980;
马之啸:《我国婚俗研究》,台北经世书局,1981;
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
《文史知识》编辑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中华书局,1983;
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人民出版社,1984;
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严汝娴:《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
吴存浩:《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出版社,1987;
彭  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联经出版社公司,1988;
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岳庆平:《家国结构与中国人》,(香港)中华书局,1989;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制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陈其南:《家族与社会》,联经出版社,1990;
陈  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
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张树标等:《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宋兆麟:《共夫制与共妻制》,上海三联书店,1990;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岳簏书社,1991;
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
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陶毅等:《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
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齐鲁书社,1996;
阎爱民:《中国古代的家教》,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
李衡眉:《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
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学林出版社,1999;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徐扬杰:《家族制度与前期封建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冯尔康:《古人生活剪影》,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邢  铁:《家产继承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刘  真:《儒家伦理思想述要》,台湾正中书局,1946年版;
顾兆骏:《儒家伦理思想》,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
沈祥善、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
 楼主| 发表于 2005-5-6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b>二、论文</b>

柳诒徵:《汉人生计之研究》,《史地学报》,第1卷第2期,1922;
王焕镳:《论周代婚制》,《学衡》,1922、8;
梁绳禕:《灶神的研究》,《东方杂志》23卷24期,1926、12;
杨筠如:《春秋时代之男女风纪》,《语史所周刊》,2卷19期,1928、3;
娄景斐:《西汉时期一夫多妻制之盛行》,《成大史学杂志》,1卷2期;
陈贻祥:《先秦时代之不婚》,《法学季刊》,4卷8期,1931、4;
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
吴景超:《两汉多妻的家庭》,《金陵学报》,1卷1期;1931、5;
吴景超:《两汉寡妇再嫁之俗》,《清华周刊》,37卷9、10期,1932;
曾  謇:《殷周之际农业的发达与宗法社会的产生》,《食货》2卷2期,1933、6;
钱  穆:《一千八百年前的中国家庭》,《人言》1卷29期,1934、7;
赵殿诰:《三国时代的几种社会风俗之研究(二)关于家族世系婚姻制度》,《新文化月刊》,1934,7-10;
蔡献荣:《中国多妻制度的起源》,《新社会科学季刊》1:2,1934、8;
杨联升:《从四民月令所见到的汉代家族的生产》,《食货》1卷6期,1935、2;
张周勋:《春秋战国时代再嫁之俗》,《北平晨报艺圃》,1935、3、27;
张周勋:《汉代男女和私通的风俗》,《北平晨报艺圃》,1935、4/10-19;
曾  謇:《古代族外婚制的发达》,《食货》2卷81期,1935、9;
丁宵汉:《诗经中的周代男女关系》,《文化建设》,2卷1期,1935、10;
丁道谦:《诗经中的妇女社会观》,《食货》4卷7期,1936、9;
陈应槐:《先秦时代的宗教与婚丧》,《民俗》1卷1期,1936、9;
曹诗成:《中国古代姓氏制度研究》,《史学年报》3:1,1939、12;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农民生活与商工业》,《学术》3期,1940、4;
周第纵:《汉晋诗歌中所表现的妇女生活及婚姻问题》,《读书知识》1卷2-5期,1940、5-8;顾颉刚:《春秋时的男女关系与婚姻习惯》,《学术》4辑,1940、5;
王舍鱼:《中国古代婚姻思想之检讨》,《新东方》(上海)1卷5期,1940、6
冯汉骥:《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齐鲁学报》1期,1941、1;
敬止歧:《中国婚姻制度考略》,《国民杂志》,1卷3期,1941、3;
胡朴安:《从诗经上考见中国之家庭》,《学林》6辑,1941、4;
冯亦吾:《中国家庭制度评议》,《社会科学季刊》,1卷1期,1942;
王  弢:《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中日文化》,3卷1期,1943、1;
丁  驌:《中国古代的亲属称谓》,《中国民族学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44、12;
李玄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几种现象》,《史学集刊》,4期,1944、8;
罗香林:《释氏》,《东方杂志》42:19,1946、10;
庄泽宜等:《中国家族制度的演进与构成》,《南方杂志》1卷3、4期,1946、11;
毛起鵕:《殷商时代的妇女、婚姻及族制》,《中国杂志》1卷1期,1947、2;
赵凤喈:《女子财产继承权之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43卷6期,1947、3;
庄泽宜等:《中国家族制度的结构与功能》,《南方杂志》2卷2期,1947、5;
芮逸夫:《释甥之称谓》,《史语所集刊》16本,1948、1;
芮逸夫:《中国亲属称谓制的演变及其与家庭组织的相关性》《民族学研究集刊》,6期,1948、8;
芮逸夫:《伯叔姨舅姑考》,《史语所集刊》14本,1949、12;
熊  君:《汉代妇女的家庭生活和职业》,(台湾)《公论报》,1950、5、31;
丁  山:《半亚血族群婚制——媵》,《新建设》,1950、6;
马  起:《婚姻和家庭在历史上的演变》,《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6、6;
芮逸夫:《中国家制的演变》,(台湾)《中央日报》1956、11、6;
陈  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1957、4;
贺昌群:《秦汉间个体小农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研究》1959、12;
刘毓璜:《试论西汉时代的小自耕农经济》,《南京大学学报》,1959、1;
王  珍:《略论仰韶文化的群婚和对偶婚》,《考古》,1962、7;
黄乃隆:《家庭制度与小农经济》,《中国农业发展史:古代之部》,正中书局,1963;
冉昭德:《汉代的大家、中家和小家》,《光明日报》1964、1、15;
越智重明:《汉代的户和家:从作为主人的户籍来看》,《史学杂志》,78-8,1969;
越智重明:《井田制的家——战国秦汉时代家的理解》,《古代文化》,23-4,1971;
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1;
越智重明:《家和家人》,《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4,1976;
许倬云:《周代的衣、食、住、行》,《史语所集刊》47本3分册,1976、9;
纪烈敏等:《凤凰山一六七号墓所见汉初地主阶级丧葬礼俗》,《文物》,1976、10;
越智重明:《汉代的家》,《史学杂志》,6-8,1977;
杨国宜:《男尊女卑的历史考察》,《安徽师大学报》,1978、2;
刘凤翥:《中国史书上的族外婚痕迹》,《辽宁师院学报》,1978、3;
韩连琪:《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文史哲》,1978、3;
越智重明:《汉六朝的家产分割和二重家产》;《东洋学报》,61-1、2,1979;
上田早苗氏:《汉代的家族及其劳动——夫耕妇织》,《史林》,62-8,1979;
程德祺:《人类婚姻形式的重要发展阶段——群婚》,《化石》,1979、2;
王宗华:《从婚姻制看诗经里的情歌》,《思想战线》,1979、3;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四川大学学报》,1980、1;
刘式今:《原始社会房屋形式与婚姻关系》,《河北大学学报》,1980、1;
佐竹靖彦:《中国古代的家族和家族的社会秩序》,《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141、1980;
黄展岳:《关于秦汉人口的食粮计量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4;
夏之乾:《氏族公社时期墓地的演变及其同氏族组织演变的关系》,《民族研究》1980、5;
姜  彬:《从古歌看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社会科学》,1980、6;
耿慧玲:《周代妇女生活》(摘要),《史学汇刊》12期,1980、8;
管贵东:《中国古代的娣媵制与试婚制》,《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民俗文化组),台北,1981;
史树青:《从风俗通义看汉代的礼俗》,《史学月刊》,1981、4;
向  黎:《古代劫夺婚》,《文史知识》1981、4;
刘祥成:《周朝的婚姻制度》,《四川师院学报》,1981、4;
杨亮功:《中国家族制度与儒家伦理思想》,《食货月刊》复刊,11卷4期,1981、7;
杨升南:《是幼子继承制,还是长子继承制?》,《中国史研究》,1982、1;
潘祜周等:《中国婚姻、家庭制度与立法的历史》,《湘潭大学学报》,1982、1;
赵世超:《西周的公社是农村公社,还是家长制家庭公社?》,《河南师大学报》,1982、1;
刘祥成:《周代的婚姻制度》,《四川师院学报》,1981、4;
王文君:《有关周代婚姻制度的几个问题》,《四川师院学报》,1982、3;
程天权:《秦汉婚姻家庭关系探索》,《政治与法律丛刊》,1982、3;
姚荣涛:《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文史知识》1982、2;
王文锦:《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文史知识》,1982、4;
向  黎:《古代媵、妾制》,《文史知识》,1982、5;
夏之乾:《试论氏族公社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1982、5;
许倬云:《求古编·汉代家庭的大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二次合葬及其社会性质》,《考古与文物》,1982、3;
徐喜辰:《西周的公社及其相关问题》,《史学月刊》,1982、6;
杨一民:《战国秦汉时期爵制和编户齐民称谓的演变》,《学术月刊》,1982、9;
彭邦本:《论春秋时代的烝报》,《民族论丛》第二辑,1982、12;
徐难于:《同姓百世不婚辨析》,《民族论丛》第二辑,1982、12;
张维训:《略论杂户的形成和演变》,《中国史研究》,1983、1;
丁祖春:《仰韶文化对偶家庭的分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2;
徐喜辰:《春秋时代的室和县》,《人文杂志》,1983、3;
张邦炜:《中国封建时代的家庭制度》,《四川师院学报》,1983、3;
刘修明:《汉以孝治天下发微》,《历史研究》,1983、3;
唐  鸣:《对〈论群婚〉一点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3、4;
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4;
李桂海:《谈封建社会的宗法家长制》,《沈阳师院学报》,1983、4;
杜正胜:《编户齐民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史语所集刊》54本3分册,1983、9;
胡方恕:《关于春秋时代的室与其相关的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3、5;
黄崇岳:《从少数民族的火塘分居制看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83、4;
吴锦吉:《半坡类型多人合葬墓与母系家族》,《人类学研究》,1984;
赵世超:《周代家长制家庭公社简论》,《民族论丛》总2(1984);
稻叶一郎:《汉代的家族形态和经济变动》,《东洋史研究》43-1,1984;
赵  林:《商代的双宗法与交表婚》,《国立政治大学学报》,总50期(1984);
太田幸男:《关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见室、户、同居》,《西岛论集》,1984;
傅举有:《汉代的家和家吏》,《考古与文物》,1984、3;
杨希牧:《论先秦所谓姓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84、3;
王振铎:《诗·关睢与古代抢婚制》,《史学月刊》,1984、3;
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是家庭的行为》,《河北学刊》1984、6;
钱宗范:《春秋时代原始婚姻形态初探》,《中国古代史论丛》,1984、9;
彭  卫:《汉婚律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85、1;
马  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中国文化研究集刊》2,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2;
肖平汉等:《从婚姻形态和婚姻制度看春秋时期妇女地位的低下》,《衡阳师专学报》,1985、</P>
 楼主| 发表于 2005-5-6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研究论著索引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李向平:《秦代家庭形态初探》,《广西师大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尹湘豪:《氏姓制度与孔子的伦理思想》,《江西社会科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卫:《论汉代婚姻关系的构成》,《学术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
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杭:《周礼宗法制度略论》,《中华文史论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敏:《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要素》,《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于永玉:《论丧服中的血亲关系:〈仪礼·丧服〉研究》,《史学集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赵蔚扬:《试论亲属称谓制》,《社会科学战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杨有礼等:《讨论春秋时期贵族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毛忠贤:《试论卫齐风诗中原始婚俗的残余》,《中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黎:《古代赘婿漫议》,《文史知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新:《汉代小农家庭略论》,《文史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唐汇西:《西周同姓不婚探微》,《学术论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郑慧生:《商代孝道质疑》,《史学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钟祥财:《中国古代家庭农业管理思想》,《农业考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郑杰祥:《释家兼论我国家庭的起源》,《中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魏承思:《略论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学术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汪宁生:《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研究》,《文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黄金山:《论汉代家庭的自然构成与等级构成》,《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马新等:《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人文杂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歗:《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日常意识散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汤雄平:《关于春秋时代的室》,《史学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琢:《中国古代家庭规模到底有多大》,《社会学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张彦修:《从诗经看西周春秋时期一夫一妻制》,《河南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灿:《试论秦汉的养子与赘婿》,《齐鲁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李启谦:《鲁国家庭组织及其同宗法制度的关系》,《东岳论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杨师群:《西周春秋时期平民血族组织初探》,《上海师大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黄金山:《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立:《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与变化》,《西北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翟宛华:《试论我国古代婚龄与人口》,《兰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筱:《孝的观念与汉代家庭》,《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张金光:《关于秦的父权、家长权、夫权与妇女地位》,《山东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郭政凯:《周代养老制度的特点》,《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傅举有:《论汉代民赀的登记及有关问题:兼答杨作龙同志》,《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郑慧生:《商族的婚姻制度》,《史学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庶人宗法组织研究》,《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骕:《商殷王室之婚姻制度》,《殷都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岳庆平:《子女告发父母而被处死并非始于武帝时期》,《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张世超:《秦简中的同居与有关法律》,《东北师大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吴小强:《试论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观念》,《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段志洪:《西周春秋家长制家庭公社质疑》(徐中舒纪念文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唐刚卯:《封建法律中同居法适用范围的扩大》,《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王广兴等:《浅析古希腊与西周春秋婚姻制度异同》,《史学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牛克成:《室:父系大家庭组织在春秋晚期的解体及小农的产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李文治:《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关系与宗法宗族制》,《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祝瑞开:《我国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形成》,《社会科学辑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新:《汉代小农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平准》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辑上,光明日报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
李玉洁等:《论仰韶文化的家庭形态》,《先秦史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9</FONT>;
顾颉刚:《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文史》,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期;
冻国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结构及相关问题论述》,《北朝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张彦修:《西周春秋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时代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葛建平:《东晋南朝社会中的家庭伦常》,《中山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阎爱民:《西汉家庭成员的内部关系及其特点》,《历史教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曾宪礼:《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意义辨》,《中山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郑兰生:《养老溯源与汉代养老制度的形成》,《甘肃理论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年:《秦汉同居考辨》,《社会科学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李躬圃:《中英古代农民家庭经济产业结构、劳动生产效率及分化原因》,《中国农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林剑鸣:《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与婚姻家庭》,《学术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袁祖亮:《西汉至明清家庭人口数量规模研究》,《中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周盛衍:《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习俗》,《民俗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孙晓青:《试论商代的父系家族公社》,《史学集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王小丁:《小农经济与宗族共同体关系概述》,《江海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日)堀敏一:《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许<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垣:《财产继承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上饶师专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杨生民:《春秋战国个体农民广泛出现与战国的社会性质》,《北京师院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孙连成等:《中国上古家族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喻长咏:《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张德强:《中国古代家庭与社会伦常政治》,《兰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籁:《秦汉户籍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张鹤泉:《西汉养老制度简论》,《学习与探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王钧林:《先秦山东地区宗法研究》,《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孙永健:《家庭生产方式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研究》,《社会学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赵建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许昌师专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佘树声:《宗法农奴制下的周代婚姻文化》,《人文杂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郑学益:《中国封建地主家庭经济学的产生: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经济学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山东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刘守旗:《颜氏家训与家庭教育科学化》,《辽宁师大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若:《浅谈中国古代家训》,《辽宁师大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刘振体:《试论六朝家庭伦常观念的演变》,《学术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孔维廉:《汉代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徐州师院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张艳国:《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中州学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徐扬杰:《中国家庭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
阎爱民:《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人际关系的演变》,张炳武编《中国历史社会发展探奥》,辽宁人民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
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铁:《我国古代庶生子继承权》,《文史知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王大建:《东晋南朝士族家学论略》,《山东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刘筱红:《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铁:《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中国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铁:《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与中国社会进程》,《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
赵志坚:《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山东大学学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
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学术月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
李汉武:《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及其对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史学理论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7</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王玉波:《中国家庭史研究刍议》,《历史研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3:33 , Processed in 0.0697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