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1|回复: 3

高山流水话古琴------古琴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2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href="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7voVeUT9g/" target="_blank"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7voVeUT9g/</A>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0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该片内容做了全文收录,整理如下。[为使原文(采访实录)通畅、合乎语言逻辑,做了细微调整,以便大家阅读、交流、学习。]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各位指正。</FONT><P>
<FONT size=4>   “高山流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一书,它描述赞誉了弹琴人俞伯牙与听琴人钟子期由音乐上的知音而发展成生死之交的故事。成语”高山流水“即出于这个典故。实际上”高山流水“最初是两首古琴曲的名字,因为有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以后,那么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就比喻两个意思了,一个就是知音知己难求,另外一个就比喻这乐曲的高妙。<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FONT face=宋体 color=#5577aa><FONT face=宋体 color=#5577aa></FONT></FONT></FONT>
<FONT size=4>    </FONT></FONT><FONT size=4>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东西就收的古琴。有时我们说到琴的时候,会联想起很多乐器,好像最容易搞不清楚的,就是古琴和古筝,很多人分不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在演奏方式上基本差不多,都放在桌子上,左右手在那儿弹,而且它从形制上虽然有很多区别,可是一眼看上去,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实际上要简单地说琴和筝的区别,应该在于筝有码子,它是斜着有这么一溜;琴呢,它没有这圈码子。[琴的结构介绍]古人做东西总愿意用一个词,叫做”制器尚象“,这在古琴上怎么体现的呢?琴的每一个部位都有自己的说法,比如琴长三尺六寸,当然不是一个很严格的数,三尺六寸长象征着一年360天;琴面是圆的、底是平的,因为中国人对天地的概念是”天圆地方“,面圆法天,底方法地,用这个观念来反映在古琴制作上。古琴上的13个白点,叫徽,徽位为什么是13个,古人说12个月份,再加一个闰月(就是13)。七条弦再早,是有五条弦逐渐演化来的,因为在中国,(很多东西)都跟阴阳五行想配,说到五行,会引出很多很热闹的事,比如在音乐上跟五行有关系的,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就是宫商角徵羽;在绘画上,相对应的就是请黄赤白黑;在人体上,相对应的就是五脏。传说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加一弦(所以又称其为文武二弦),就形成了今天的七条弦,所以琴-古琴又叫七弦琴。很多记载说神农做琴,伏羲做琴,舜做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当然,我们说到尧舜禹也好,黄帝炎帝也好,有时我们会说传说成分大,不可以妄信,但是由此说明琴的历史久远。[有很多古诗(提到琴),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上大量出现古琴的记载,当然其它乐器也有很多,我们最为熟悉的一首诗(中有句),”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来了好朋友,我不是在那儿大鱼大肉,像我们今天推杯换盏,这么个招待方法,而是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来了好朋友,弹一曲。由此说明琴的历史久远,那时候就已经是很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一个乐器了。</FONT></P><P><FONT size=4>    距今三千年前,古琴已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历史上关于琴的传说也很多,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追求才女卓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数万雄兵,展示了古琴的另一种力量。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更是脍炙人口。
  《高山流水》相传是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最初是一首曲子,主要表现高山流水,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到了唐代分成《高山》与《流水》两曲,不分段数,到宋代《高山》分为四段,《流水》分为八段。现在的琴家演奏的大多是《流水》,此曲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先是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而后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过层峦叠嶂、暗礁险滩,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最后归于平静。《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有着深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化蕴涵,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山水文化的精髓。
   有的人说《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有天地之气韵,山水之风情,这个曲子是很了不起的,在中国音乐史上、文学史上,提到高山流水,那都是一个境界的代表,或者说是一个最典型意义的一个文化意向。1977年的时候,美国发射了一个卫星探测器(“旅行者”号),这上面收录了人类文化好多种精华,其中还有一首中国的乐曲,就是古琴曲《流水》。当时请教了高明之后,美国之所以把《流水》放入太空,也是由于咱们刚才说的高山流水这么一个故事,它所希望的、所象征的就是这个卫星太空探测器到茫茫宇宙当中为人类去找知音。直接以此为名的还不止一首,其它品种的传统民族器乐器,也有叫高山流水的,当然它们那个流水,我们从曲意上分、从音乐形象上来分,它实际上跟山和水都已经没关系了,我们如果说它附会高山流水呢,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它之所以附会,就是因为《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境界太好了,太高妙了。因而然后人们也愿意用这么一首乐曲,在与朋友见面时表达一种崇敬、表达一种友谊。河南板头曲大调曲当中也有叫“高山流水”的,弹起来也非常好听,[(所以《高山流水》)相当于迎宾曲了。]
    《高山流水》之所以不断,除了它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之外,还与古琴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以及古琴独特的弹奏方法分不开。古琴属于平放弹弦类乐器,它的共鸣箱头宽尾略收窄,依人身凤形而制,非常优美。琴象天地万物,万事万物皆有阴阳,古琴自然也是如此。一块梓木一块桐木合为琴,外观上看起来是一体的,实际上它中间是由上下两块木板粘合而成。琴底是梓木,说是梓木,实际上是属阴的木头, 材质比较硬的木头,反射效果好的都能作琴底;琴面比较松,用比较有发散作用的材质,比如梧桐木,它比较松软——能够出声的做琴面。琴面是松软的,琴底是较硬的,这也合了中国的一阴一阳,底是属阴,面是属阳。(琴底由两个开孔,靠尾一端较小的一个)叫凤沼,(靠前较大的一个)叫龙池,都是出音孔,(琴底中后部位由两个小木柱)叫雁足,分别拴着七条琴弦。(琴首底面有七个的可以转动的圆柱枢纽)叫琴轸,(调线所用)。在技法上,由于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式趋于定型,使琴发展出“散、泛、按”三种音色变化,象征天、地、人和。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宏亮,变化异常。古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所谓散就是左手没有任何动作,右手弹空弦,这就叫散音。泛音是右手拨琴弦的同时,左手在徽位的地方轻轻一点,点完之后立即离开,找好那个时间差就能出线泛音了。按音就是右手弹,左手在面板上滑动。[左右手指法]一般左手是所谓“吟、猱、绰、注”,就是左手这些手指(除小指)的上下或快慢或幅度大小(在琴弦上的移动)。右手则是“勾、踢、抹、挑、擘、托、摘、打”这么八个方法(右手八法)。《流水》这首古琴曲,就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等指法,描绘出了流水的各种形态,体现了古琴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极具鲜明的表现性。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匏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跃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而听,不仅高度评价了匏巴和伯牙的演奏技术也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古琴的魅力。
    古人很多人都很崇敬琴,而且据说也有很多人善于弹琴,像孔子、蔡文姬、诸葛亮、李清照、王维、苏轼、欧阳修等,都是善弹琴的,而且写了有关琴的理论书籍,甚至还自己作曲。再有一个,古人讲“士无故不撤琴瑟”,士,就是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读书人他没有特别的理由,就会说“我今天不可以不读书,那么我今天就不可以不弹琴。”琴和书是离不开的。琴棋书画,琴排在老大——第一位。好像是19世界末的时候,有经史学家考证,“乐”字怎么来的呢?繁写的“乐”上面是两个绞丝,底下是一个“木”,(樂),这就是张弦于木,琴瑟之象也。“乐”(樂)字就是琴的象形。因为琴在中国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有一句话叫做“琴者乐之统也”,就是琴时音乐的统领,以至于很多其它乐器,西方来的也好,或我们自己的——我们有胡琴、月琴、扬琴、秦琴,再到外来的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口琴等等,都后边加一个琴字。这说明琴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乐的代表,一直是中国乐器的代表,好像就变成乐器的代名词了,乐器的一个统称了,新进来什么乐器,无以名之,干脆后面缀个琴字,来区别这是乐器不是别的东西。</FONT></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0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者:无香
发表于 2007-6-30 14: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辛苦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0:40 , Processed in 0.0666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