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9|回复: 2

关于木屐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1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 href="http://www.gd.xinhuanet.com/dishi/2007-02/26/content_9361578.htm" target="_blank" >http://www.gd.xinhuanet.com/dishi/2007-02/26/content_9361578.htm</A></P>
<P>源自上文</P>
<P><B>新华网广州2月26日电 </B>(章练辉 陈淦林 姚小琴)曾几何时,红漆描花的传统木屐,是莞人结婚、乔迁新屋时必不可少的好“意头”。眼下,东莞人的足下已难寻木屐的影子,只有农村仍能零星找到带有红漆描花的木屐。据了解,此类木屐是全手工制作的,一双屐至少经过近20个工序才能完成,“老的慢慢退出,年轻的却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东莞传统手工木屐正面临着失传。近日,记者走访了石龙镇最后的手工木屐传人梁锦泉。 </P>
<P align=center> <B> 石龙唯一的手工木屐人 </B>
<P>    “叮、叮……”石龙老城区的一条小巷尽头,一间“天井”式的老房子里正传出铁锤敲钉子的声音,这就是梁锦泉夫妇坚守了几十年的手工木屐作坊。“天井”的左边是一个专门用来为木屐打底漆、描花风干用的不到十平方米的瓦面工作间,两堵墙边放着木架,上面整齐地排放着一双双半成品的木屐,红的一片组成了一束束红白放射线。



<P>    梁锦泉入行二十多年,早年曾在石龙昌记屐铺当画工,他感慨地说:“当时石龙有八家大的屐铺,几乎人人都穿木屐。”目前,梁师父唯一的帮手就是从服装厂下岗后“半路出家”的老伴玉姐。



<P align=center>    <B>传统木屐难觅“知音” </B>
<P>    据梁锦泉介绍,东莞本地的传统木屐,不论男女都画有花草树木,男式是红底,而女式则就上下红色,中间为渐变的黄。他现有做的传统木屐约有四种花样图案,而他早年刚入行时所描的图案就有近三十种,大多以山水、花鸟、鱼虫为主,还有龙和凤,其款式与图案大体与明清时同。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的:“今粤中脾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皆尚屐……东莞尚绣花屐,以轻为贵。”



<P>    据梁锦泉介绍,木屐需求市场小,价格低廉,只卖不到十元一双,因此,现在木屐用的木材都是杂木。目前,东莞只有小部分新娘还保持穿木屐过门的习俗,就如年轻人结婚时都不抱铜镜一样,木屐已难觅“知音”。



<P align=center><B>    “响廊板”常遭投诉 </B>
<P>    上世纪60年代,父母只有春节时才舍得为小孩买一双新屐,小孩子穿着新木屐的就会在大年初一到街上去“踢里踏拉”向同伴炫耀一番。



<P>    据梁锦泉介绍,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从小爱穿木屐。吴王为博美人一笑,就让所有宫女穿着木屐在走廊上走动,木屐在走廊上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西施闻之甚喜,因此当时人称木屐为“响廊板”。梁锦泉说:“现在的人都住在套房里,楼上楼下仅一层水泥板相隔,楼上一个小球落地都听得一清二楚,如果楼上一家几口每天都穿着‘响廊板’,还可能遭到楼下的人投诉。”



<P align=center><B>    石龙木屐恐后继无人 </B>
<P>    梁锦泉介绍,要完成一双木屐需近20个工序,首先是选好木材,将屐形和后跟锯出成为“白胚屐”,将屐面磨平,继而上一层自己用猪血等材料煮成的朱胶粉底,风干后即上面漆,待油漆干后就开始一层层地画画,画面花式越复杂,所用的颜料就越多,所需的工序和时间也越多。女式屐完成后还要加一圈滚边,接着是在屐面上油一层光油使色彩更鲜艳和不易褪色。最后是将裁好的屐面钉上。做一双屐起码要两三日,如果遇到雨季就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P>    “老的慢慢淡出,年轻的却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50多岁的梁锦泉说,“连自己的几个儿女都不愿意继承衣钵,更别指望其他人来学艺了,只希望自己能多挨几年……”(完)</P>



我的家乡是三袁故里,在那里有一种特制的木屐,是下雨天穿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我家的长辈们说不清,反正以前穷人家下雨的时候,没有现在的雨鞋,也没有钱穿别的什么,就穿上这种木屐,风里来雨里去,在田里摘菜,或到河边洗菜,或是雨下得大的时候,没有别的娱乐,穿上它就可以到别人家串门子,聊天取乐.
    我小的时候,每次回老家,最爱的就是穿上这木屐,在院子里瞎逛,当然也因此而挨了奶奶的不少骂声.穷人家里能有一双木屐,那也是很奢侈的物品,是为了雨天方便干活的,我穿着它满院子的乱跑,挨骂是很自然的.而且,那种木屐虽说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但穷苦人家还是格外爱惜的.爱骂除了是奶奶心疼木屐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木屐的底板上安有四个铁钉,是为了下雨的时候,能防滑的,地里下雨之后,土是非常松软的,铁钉陷在地里,当然就不用担心滑倒.反正我穿着它满院跑的时候,从不曾跌倒.倒是我的奶奶一心疼她的木屐,二心疼她的院子,坚硬的铁钉让院子简直就是"满目疮痍",布满了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天气好的时候,是万不能晒谷子的.我那时候小,根本不知道一双木屐,一院子的土对我那以土为命的奶奶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她非常的"小气",全不能理解我穿上它之后的感觉,那种踩高跷的感觉,有一点刺激,有一种兴奋!
    牛皮做成的背面,脚板是一块木版,然后在木版下安上四个铁钉.非常的简单和简朴,那时的木匠在做它的时候一定是用了非常大的心思的.因为工匠的手艺在穿鞋人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也是值得炫耀的.木屐有大有小,但多数还是为了女子,男人们对它好象是不屑一顾的,雨下得再大,他们也总是光着脚,"吧唧吧唧"地大踏步走着.他们是不会象女子穿上来,走出婀娜的姿态来.但我想他们还是喜欢的,喜欢家里的女子穿上它,下雨也不怕,而且还总能有那么的美妙身姿.虽说是一双小小的木屐,但也可以看出家里人对女子的关爱的.没有木屐的女子,她在家中的宠爱又如何能体现出来?
    时代变了,穿木屐的女子也老了,包括我,我是早没有了穿木屐的心思的,看我穿木屐乱跑就爱骂我的奶奶也远在了天边,而我的女儿也不屑于此,太多的玩具让她有太多的选择!
   木屐慢慢地远离了我的生活,也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一直想给它拍张照片,留作纪念,辗转到我手上的木屐已是一片沧伤,剥落的牛皮无法再象我述说往日主人对它的喜爱!
    不知道三袁兄弟是否也为他们家的妙龄女子做过那么的一双木屐,是否也曾在他们的诗句中留下对它的咏诵?我想应该是有的吧,但我没有见过!!
(以上为引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3 16:09:0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5-23 14: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人为什么只有等到失去时,才知道其可贵
发表于 2007-5-30 11: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P>无论时代如何,无论别人如何,我们都可保持我们自己的一片心,这样才有未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4:29 , Processed in 0.1115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