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5>【原文】</FONT></P>
<P><FONT size=5>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FONT></P>
<P><FONT size=5>【说明】</FONT></P>
<P><FONT size=5>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记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偈,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家的诗歌,本是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义译是“颂”。</FONT></P>
<P><FONT size=5>【鉴赏】</FONT></P>
<P><FONT size=5>这是作者依托神话形式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FONT></P>
<P><FONT size=5>曹雪芹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系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始作者便是幻化为通灵宝玉,让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阅增删”者。</FONT></P>
<P><FONT size=5>这样虚构的意图是:一、强调故事的真实性。所谓此书所述是石头“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首回楔子),所以要让虚拟作者通灵玉陪伴故事主人公始终。二、申明经历者并非就是自己。故事虽真,却多半发生在其祖辈生活年代,如凤姐所说,“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有见过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十六回)。风月繁华之盛,对雪芹来说是“陈迹”,是“前身”之事(曹寅死于曹雪芹出生前十二三年);而“万境归空”之日,对当时经历之人如曹寅而言,则又是是其“身后”之事。为表明素材多源于老人如祖母等口授,故虚拟了一个原始作者而让自己扮演“披阅增删”角色。所以,从事件的经历者来说,石头并不等于作者;但就此书的创作来说,石头就是曹雪芹。批书人脂砚斋怕读者误认为雪芹真是“披阅增删”者,就特地揭穿“作者之笔狡猾之甚”,敲定作者就是雪芹自己。</FONT></P>
<P><FONT size=5>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一开头便借那块补天石的遭遇,先作无材补天之叹呢?这倒确实是作者自况。</FONT></P>
<P><FONT size=5>对“补天”传说的借用,以往我们总是去推究这“天”代表什么,说是补“封建制度的天”吧,又怕贬低作者,于是从“补天”转而发挥成“恨天”、“拆天”,近来又有人说“天”应是“情天”、“离恨天”。其实,这样推究一个用了千百年已有固定含义的语词,是搞错了方向。比如有人用“亡羊补牢”一词,你去推究“羊”是山羊还是绵羊,“牢”是木栅围的还是石头砌的,岂非不得要领?古籍中用“补天”一语的例句不少,无非喻安邦治国、经民济民一类的大事业。清人周乐清作《补天石传奇》,收录戏曲八种,写的也是太子丹、屈原、王昭君、蔡文姬、诸葛亮、岳飞等等青史扬名人物的故事。所以,雪芹说无材补天,意思就是没有资格去做一番大事业。</FONT></P>
<P><FONT size=5>成就这样大事业,必须通过科举仕宦之途才有可能达到。雪芹少小时的客观环境使他失去延师教读的机会(他是凭博览群书自学成才的),因而并不精深举业;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家庭的巨变在政治条件上断绝了他这条路。</FONT></P>
<P><FONT size=5>清代制度:凡直系三代之内有重罪者,不得参加科考。这只要看看《登科录》中录取者皆详列三代姓名、职业,以备选录放官之用便知道了。父亲曹兆页是皇帝下旨抄家的“钦犯”,又被“枷号”多年,雪芹哪能靠科举仕途发迹出头?</FONT></P>
<P><FONT size=5>人们总以为曹雪芹也像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贾宝玉那样,生来就厌恶仕途经济,所以能否读书做官,根本就不在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雪芹很自负,对那些名利场中热衷于营求的人白眼相向,又狂又傲,是无疑的。但这不等于他对自己一生注定无缘科场的命运也无所谓。功名对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我们今天难以理解的。</FONT></P>
<P><FONT size=5>蒲松龄《聊斋》揭露和抨击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造成政治黑暗o(︶︿︶)o 唉的作品有多篇,既深刻又沉痛;可他自己却终生未放弃搏于科场,屡战屡败,悲愤丧气,直到七十岁才获得个区区贡生。曹雪芹自然也会对命运的不公,感到极大的怨恨和悲愤,所谓“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他“燕市哭歌悲遇合”(敦敏诗)所“哭歌”的不幸,也不是因为生活的贫困,他是被“入了另册”的,被宣告了科场之路不通,也就是在有志于做一番大事业者的面前,设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FONT></P>
<P><FONT size=5>所以,脂评斋对此诗的前两句有批语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又批“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说:“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将它直接与写书联系起来的是批“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数语,说:</FONT></P>
<P><FONT size=5>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FONT></P>
<P><FONT size=5>这话的语气,一看便知,雪芹长辈畸笏叟说的。他把《红楼梦》之写成,归结为雪芹不能与别的年轻人一样有做大事业的机会,可又不甘心去干诸如经商行医、做工务农之类社会所需的平凡事(所谓“补地之坑陷”),在惭恨孤愤的心情下,为了不埋没自己,就选择写小说以传世了。可见,曹雪芹“意有所结郁,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垂空文以自见(现),《红楼梦》是其“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5 14:16: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