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8|回复: 1

驳四夷不得正统的“正闰说”,兼谈宋辽金正统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2 11: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四夷不得正统的“正闰说”是古代某些汉族学者提出的一个观点,意思说出身四夷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没有资格成为中国正统。这个观点对不对?我现在从义理上做分析。</P>
<P>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人的观念。中国人看问题有整体性特征。用学术界常见的说法,就是:“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古代中国人在政治上也是把人类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既然是个整体,就必须有一个中心地带和一个最高领袖。这个中心地带就是古人所谓“中国”或“中原”、“中土”,这个最高领袖就是古人所谓“天下共主”,它的正式称号是“皇帝”和“天子”。在古人眼里,中国或中原、中土在人类世界中占据中心地位,这个中心不仅是地理中心,更是文明中心、政治中心,性质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首都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一个统治者只要能有效统治中原地区,那他就可以以天下共主自居,公开合法理直气壮地使用“皇帝”和“天子”的称号,处在万王之王的位置上号令四方。这就是古人所谓“王者居中国而治四夷”。这里的所谓“王者”不是指一般的统治者,而是指具有万王之王性质的天下共主。在古人的观念里,中国(中原)与四夷相对而言。无中国则无所谓四夷,无四夷也无所谓中国。中国(中原)与四夷的关系不是两个对等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之间的关系。既然是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就说明大家处在一个共同的整体之中。这个整体的最高领袖或宗主就是古人所谓“天下共主”。在古人眼里,谁是中国正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谁是中国合法政府的问题,而是谁在名分上是天下共主的问题。正因为在古人眼里,中国是天下中心,中国之主是具有万王之王性质的天下共主,所以这两个对象必然具有公共意义,非任何人任何民族所得私。从理论上讲,全天下的统治者,不论出身中原还是四夷,只要你具备相应的能力,就都可以逐鹿中原竞争天下共主的地位。做个形象的比喻: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全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北京对全国人民而言就具有一种公共意义:只要你是中国人,不论你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从理论上讲,你都可以进入这个政治中心去竞争国家领导人的职位。所以出身四夷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只要能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有效统治,那他的政权同样具有中国正统的地位。四夷不得正统的“正闰说”从义理上讲是站不住脚的。古代某些汉族学者提出这个观点,是出于他们的私心:即把天下不是看成天下人公有,而是看成汉族私有,认为具有万王之王性质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必须由汉族垄断,否定出身四夷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竞争天下共主地位的问题上有与汉族统治者完全平等的权利。这当然是某些汉族学者的人欲之私,而非天理之公。</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清朝官书在叙述清太祖统一女真各部时不会用“一统天下”或“一统寰宇”之类的词汇,只有在叙述世祖入关定鼎平定中原时才会用。这就说明在当时人眼里,中原地区是被作为一个中心地区来看待。因为在古人眼里,统治中原地区的王朝作为天朝处在天下共主的地位上,所以反过来说,作为天朝的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都可以算在中原或中国的范围之内。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能力有强有弱,则中原的实际范围随之而有大小变化。《清朝文献通考》四裔考序言所谓:“三代以降,中原幅员视主德为广狭”。</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问鼎中原”的典故人们很熟悉。讲的是东周时楚庄王进军中原欲图谋周朝天下,但被周朝大夫王孙满劝退,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在当时人眼里,中国的范围仅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楚国是被作为夷狄看待。根据《左传》原文,王孙满对楚庄王的劝说里并没有说因为你楚君出身四夷你就没资格入主中原做天下共主,而只是说两点:</FONT></P>
<P><FONT size=3>
1、王天下在德不在鼎,
2、周德虽衰天命未改。</FONT></P>
<P><FONT size=3>
从这个典故就可以看出在当时人眼里,出身四夷的统治者入主中原的行为并不作为侵略殖民行为看待,也不认为因为你出身四夷,你就没资格入主中原为天下主。</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网上讨论中有人引用古代某些汉族统治者或学者的言论来否定少数民族王朝的地位,这种做法很片面。因为古代某些汉族统治者和学者有某种说法,不等于这种说法就一定正确我们必须接受。再者,古代敌对的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之间彼此是相互攻击否定。例如南北朝对立期间,南朝骂北朝是索虏,北朝骂南朝是岛夷,宋辽金对立时彼此臣子相互诋毁相互否定也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所以如果你单纯引用古代汉族统治者攻击少数民族王朝的言论作为否定少数民族王朝地位的论据,那么你的评论的客观公正性又如何得到保证?</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元朝官方为宋、辽、金三朝修史时曾就这三朝中谁为中国正统的问题发生过争议。当时一位汉族学者杨维祯曾就此事做《正统辨》一文,主张正统在宋不在辽金,元朝的正统地位则承继于宋。这个主张当时未被采纳。按当时主持修史的元朝丞相脱脱的意见,是宋、辽、金三朝“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后来清朝修四库全书,杨维祯的《正统辨》被四库馆臣认为有违碍之处应该撤出。清高宗在看了原文后表示赞同杨氏的观点,并就相关问题发表长篇谕旨。我在这个问题上赞同杨维祯与清高宗的观点。北宋结束五代分裂一统中原,当然得中国正统。辽朝偏居北方,当然不是正统。金朝消灭北宋,但与南宋南北对峙势均力敌未能完全统一中原,所以也不是中国正统。南宋作为北宋的继承者又拥有半壁江山,所以继承北宋而为中国正统。最后元朝消灭金宋实现一统,则元朝继承南宋而为中国正统。这样讲来,丝毫不涉及各王朝统治者的民族出身,完全做到超脱民族偏见大公至正,虽圣人复起不能改也。</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清高宗是很聪明的人,而且喜欢显示自己的聪明。他的父亲清世宗(雍正)曾发表过一份著名文件:《大义觉迷录》。其中就针对某些汉族学者的民族偏见为清朝的地位辩护。清世宗好辩且善辩,但在这个问题上把事情弄得有点复杂化,效果反而不是很好。他的儿子清高宗在这个问题上就很聪明:不与你们汉族学者多罗嗦,就在御制《祭历代帝王庙文》内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所有因为民族出身问题反对清朝的汉族学者统统打下去。这句话就是:“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是啊,天下当然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任何人任何民族所得私。所以按照公天下的原则,全天下的统治者,在竞争天下共主地位的问题上,当然都具有平等权利,不能因为其民族出身地域出身而有所歧视。清高宗很高明。</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历代帝王庙是专门祭祀古代正统帝王的场所。《清朝文献通考》历代帝王庙部分录有清高宗的相关谕旨和御制文章,主题是论述祭祀历代帝王的意义与如何判别王朝正统问题。我认真读过原文,认为清高宗的义理水平很高,在当时条件下也确实做到评价立场公平公正超脱民族偏见。推荐历史爱好者与儒学爱好者认真一读。其中乾隆五十年清高宗御制《祭历代帝王庙文》内有一段文字我以为极其精彩漂亮特别欣赏,原文照录如下:</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正统必有所系!故予于《通鉴辑览》之书大书特书,一遵《春秋》不敢有所轩轾于其间。以为一时之议虽权,万世之论不可欺也!”</FONT></P>
<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如何正确定性中国古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战争的性质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许多人没有解决好。现在根据我上文的论述,问题就很清楚了:中国古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战争的正确定性是古代中国内部“争天下”性质的战争,争夺的对象是当时人心目中的“天下”和“天下共主”。“天下”和“天下共主”当然都具有公共意义,非任何人任何民族所得私。所以这种战争根本不存在谁侵略谁的问题,本质上完全属于内战性质,并且内战双方的地位完全平等。你不能说汉族王朝是正义方而少数民族王朝是“邪恶的侵略者”。这样说不行!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就是清高宗的一句话:“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FONT></P><FONT size=3></FONT>
<P>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因为中国古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战争的正确定性是古代中国内部“争天下”性质的战争,争夺的对象是当时人心目中的“天下”与“天下共主”。“天下”与“天下共主”当然都具有公共意义,非任何人任何民族所得私。天下的概念超越于各民族之上。所以按照公天下的原则,我们在评价争天下性质的战争时,我们的评价立场只能是天下的立场而非某一民族的立场。正因为在这种问题上我们只讲天下的立场而非某一民族的立场,所以在评价中国古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争夺天下的战争时,诸如“民族英雄”、“民族叛徒”、“民族大义”、“民族气节”之类反映民族立场的词汇是不适合用的。为帮助大家理解,我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有一位汉族同志与一位满族同志竞争中国科学院院长的位置,而我一个汉族人支持那位满族同志担任中科院院长。那你会不会说我是o(︶︿︶)o 唉?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中科院院长这个职务对全国各族人民而言具有公共意义,非汉族私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考虑问题的立场只能是全国的科研大局,而非狭隘的汉族立场。同样的道理,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任何人任何民族所得私,天下的概念超越于各民族之上。所以按照公天下的原则,我们在评价中国古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争天下的战争时,我们的评价立场就只能是天下的立场而非某一民族的立场。正因为在这种问题上我们只讲天下的立场而非某一民族的立场,所以“o(︶︿︶)o 唉”、“民族叛徒”、“民族气节”之类反映民族立场的词汇在这里是不适合用的。</FONT></P><FONT size=3></FONT>
<P>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如果要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古人的天下观与国家观,我以为可以用现代市场经济的例子。古人眼中的世界或天下就好比市场经济下的全球大市场。天下百姓就好比市场上的消费者。天下各国就相当于市场经济下的各个企业。各国君主就相当于企业的老板,企业的员工就是国家大臣。各企业的员工帮着自己的老板争夺市场份额,就好比各国大臣帮着自己的君主争夺天下。古人所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去之”,就好比我们现代人说市场经济下顾客是上帝,谁的竞争力强能赢得顾客,市场就属于谁。在全球大市场中有一个区域经济最繁荣,消费者购买力最强,所以这个区域被作为全球大市场的中心,哪个企业占据了这个区域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哪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霸主的地位。这就好比在古人眼里,由于中原汉族地区文化经济最发达,所以被当作一个中心地带,谁有能力统治中原地区,就意味着谁获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上,各个企业彼此都是平等的,同样在争夺天下共主地位的问题上,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地位也是平等的。</FONT></P><FONT size=3></FONT>
<P>
<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读书人做学问义理工夫最重要。义理工夫是古人的说法,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理论思维能力,也就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俗语所谓“悟性”。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是强调义理工夫的重要性。反映在读古书研究历史上,就是要求能准确把握古人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古人的行为做出正确定性。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王朝是否具有中国正统地位?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与汉族王朝的战争应如何正确定性?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的行为是不是侵略行为?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古人的天下观与国家观,所以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很能反映一个人对中国古书的读懂程度和对古人观念的正确理解程度。所以这些问题是测试一个中国历史爱好者和国学爱好者的义理工夫的很好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FONT><BR > </P>
<P>本文要点:

古人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性的。古人眼里:中国与四夷相对而言。中国与四夷的关系不是对等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之间的关系。在古人眼里:谁是中国正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谁是中国合法政府的问题,而是谁在名分上是天下共主的问题。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汉族私有。天下共主的地位当然具有公共意义。所以出身四夷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只要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有效统治,那他的王朝同样具有中国正统的地位。元朝清朝的中国正统地位不成问题。古代某些汉族人否定少数民族王朝的地位,性质绝对不是我们现代人反抗侵略的意思,实质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立场上歧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民族出身,觉得你非汉族出身没有资格做天下共主当老大。就性质类比,就相当于现代一个有歧视农民陋习的城里人排斥一个农民出身的领导人,说:“你一个乡巴佬有什么资格做一把手”?就是这种性质。</P>
<P><FONT size=3></FONT><FONT size=3>古人的中国概念只是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没有国家含义。有国家含义是清朝末期的事。古人说“我不是中国人”与我们现代人说“我不是中国人”意义不同。</FONT></P>
<P><FONT size=3>
  
古人所谓“中国正统”的真正含义不是谁是中国合法政府,而是谁在名分上是天下共主人类世界的老大?只要我是天下共主可以公开使用皇帝和天子的称号,我就有资格自称中国,把别人称做四夷。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南北中外所得私。天下共主的地位当然具有公共意义。所以出身四夷的统治者只要能成功入主中原一统天下,那他当然也具有中国正统的地位。所以元朝清朝的中国正统地位绝对不成问题。元朝清朝是殖民政权的观点完全错误!有些人应该冷静下来,认真阅读我的主贴原文,特别是我用现代市场经济比喻说明古人国家观天下观的一段。</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4 11:01: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23 14: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P>华夷之辩另有一层含义,文明与野蛮之辩,华夏道统为文明之宗,相信文明可以战胜非文明,理性可以战胜非理性,</P>
<P>抛弃了天下观中的文明内涵,仅仅从政治统治的角度上去理解,又走向了逆向种族主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3 14:47:4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22:35 , Processed in 0.0915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