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6|回复: 1

[原创]读《论语》反观现代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4 08: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前段时间偶有感觉,随性写了点东西,大家多多指教。</P>
<P ><FONT size=3>内容摘要:<p></p></FONT></P>
<P ><FONT size=3>前段时间因为央视《百家讲坛》的热播,于丹的《论语》心得一度成为紧俏的时髦产物。《论语》作为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仍然能够和现在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相结合,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奥秘呢?《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老师孔子与弟子们交流心得的笔记,那么,在这个《论语》的文字中间,是不是也可以间接的发现古人当年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呢?如是,通过解读《论语》,我们应当能从中获得关于现代教育的思考,甚至是对于现代教育迷失部分的反思。<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关键词:论语  论语心得 现代教育 <p></p></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正文:<p></p></P>
<P >前不久,因为央视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使得被大部分人冷落已久的先秦文学著作《论语》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一时间汹涌的热潮覆盖了大江南北。人们争相在网上下载《论语》心得的视频、音频,甚至团购买书。《论语》这个被遗忘很久的书,一下子又火了起来,放到了书城的畅销柜台。<p></p></P>
<P >《论语》并不是一本新书,相反,它是目前中国先秦时期保存下来的,较为古老的读本。现代除了一些研究国学的爱好者,大部分的人已经对它很陌生了。不过,《论语》对于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是最基础的开蒙读物。中国几千年的科举传统,就是由《论语》奠定的,多少文人都是抱定“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理念走上仕途,改变历史进程的。<p></p></P>
<P >然而,为什么到了现代,反而没有人去看了呢?<p></p></P>
<P >因为大部分的人对这个读本已经陌生了,一听见是先秦时期的书籍,立刻就会有老古董的感觉,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理当是中文系选修先秦文学的学者去研究的东西,普通人不需要这个古董来指导我们现代化的生活。久而久之,《论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百家讲坛》重新把它给翻出来,才被认识和发掘。<p></p></P>
<P >很多人质疑于丹讲解《论语》是否够资格,因为毕竟于丹不是国学大师,但是,无可厚非的是,人家说的是读《论语》的心得,而不是《论语》考证这种学术性极强的东西。所以,在于丹侃侃而谈自己读《论语》的收获的同时,大部分对于《论语》已经模糊了记忆的人们,又重新的加入了咀嚼的行列。深入浅出的交流和分享过程,使得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距离我们有千年历史的著作。<p></p></P>
<P >那么,《论语》距离我们有千年的历史,难道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几千年以前,就料定了现代化的21世纪的人们会重新热衷于此,所以故意说了些与现代社会接轨的语言么?我以为,不是这样,《论语》能够在千年后重新激起诵读的热潮,恰恰是说明了其魅力所在。因为它务实,深入浅出,把一些亘古不变的道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给世人,所以,即使时隔千年,依然能畅行无阻。<p></p></P>
<P >我们知道《论语》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进行生活和交流过程中,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课堂随笔,里面很多的道理,是通过师生浅显的对话来表述给世人的。我们换句话说,就是孔子和学生上课的情景记录,是一个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写真。我们由此,可以最直接的触摸到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来进行授课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论语》直接观摩大教育家孔子授课的方式和方法,从中找到教育学生的技巧。这本著作能够保存下来,对于我们这些教育者而言,是十足的幸事。能从中窥见对于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更是我们读《论语》的目的之一。<p></p></P>
<P >熟读《论语》的人应该都知道,其中记载了很多的小故事,相互独立存在,各自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中间穿插着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表述着各自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并不拘泥于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绝大部分是出自平时的闲聊,或者是周游列国的途中。<p></p></P>
<P >中国文人自古崇尚游学,所谓的游学,就是在旅途中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见识,从而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智慧,使得书卷上的理论和实践更好的有机结合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也是采用的这个方法,他们的课堂不拘泥于在屋子里,随处可以做课堂,随时可以进行知识的传递和观点的交流。这使得人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去吸收知识,表述自己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更容易记忆和理解。<p></p></P>
<P >这点对比我们现在的教学,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标准化限定,我们几乎都是坐在教室里面,通过口头的语言案例来进行讲解,偶尔能收集一些资料,用以制作幻灯片播放,让学生们感受教室以外的现实。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在网络发达了,信息量自然不会少,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方法来让学生充分感知世界。然而,似乎事情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要知道,看过梨子的图片和亲手触摸梨子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就如同,你没有去过皖南,只看过皖南古村落的记录片一样,虽然同样是真实的,但是,你没有身临其境,很多更细致的现实,你是触摸不到的。就像我的学生一样,我给他们看很多的资料和图片,进行细致的讲解,反倒不如我带着他们去博物馆实地的与文物面对面更来的震撼和真实。不论是我们的学生,还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现在都似乎习惯了坐在电脑前去找资料,而不是去实地感受。固然,这中间受到现实的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够成行,但是更大程度上,是我们已经不愿再接受日晒雨淋。<p></p></P>
<P >其实,这种亲身体会并不只在增长理论知识上有用武之地,对于整个人生的规划,人生奋斗目标的确立,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在《论语》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孔子及其学生,在游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就一些见闻进行讨论。在讨论的时候,孔子通常并不执着于自己是教育者的身份,进行一味的说教,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加入到学生的辩论中去,积极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大胆的设想和认识。比如说:《论语》中曾经记载了一次孔子与其学生关于人生理想的讨论,孔子就鼓励自己的学生不加限制的去说,尊重他们每一个人的对于未来的构想,最后加入自己的观点来总结。这样做,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了<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解">解</st1:PersonName>老师对于自己的观点是如何建议的,自己的缺陷又在什么地方。这在现代教育标准化的课堂上,是很少能见到的。现代课堂上的学生,大多执着于书本教材上的定义和概念,或者是完全<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仰赖于">仰赖于</st1:PersonName>老师给予的标准答案,很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老师则受到大纲、计划进度、教案、课堂组织考核等诸多限制,不能够自如的发挥,只好顺着规定的重点难点,一成不变的讲授,变得很僵化。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我带学生的设计课,训练他们的思维和创意,但是,每个学生都很小心,生怕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因而对于我的一言一行,都格外的在意,试图从我的脸色上,读出正确答案的所在。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由于长期习惯于标准答案,已经完全荒废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这使得他们的创造能力下降,没有敢于辩驳的精神,墨守成规,成为书本的奴隶。我以为,这不是一个科学的学习状态,相反,仅仅是在背诵文字片断而已。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强调灌输,而应当强调引导。传统的儒家有个很好的观点,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学生,是要恰到好处的引导他们,教会他们方法,而不是手把手的干脆越俎代庖。那么,如何才能称为“恰到好处的引导”呢?<p></p></P>
<P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人,老师是客人,这个位置不能颠倒。老师作为主持人,仅仅只是一个年长的引导者或者是技术上的支持者,而不是一个决定学生如何学习的人。早在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育者们,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叫做“‘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在包豪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坐在一起激烈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来做方案,必要的时候要求老师来指导一些技术上遇到的困难,老师在学生的设计理念上采取完全不干预的方式。学生们在一起进行集体创作和学习,在争吵和实验中,学生对于自己的理念是否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动手能力也有了提高,除此而外,团体协作的精神也格外的强。因而,包豪斯所培养的设计人才通常都是理论很成熟,技术很精干的设计大师,对于现代设计都产生了长足的影响。不光是外国人,中国人很早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孔子就提出过“因势利导”的观点。所谓的“因势利导”,就是作为教育者,不要干预限制一个人的思想,而是要尊重并引导他的思想,激励他按照自己的好想法去实践,让他自己得出结论或者是经验教训。这样远比你告诉他是什么结果,要更加的有实际教育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于被教育者的观点和想法,应当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否定权。只有这样,被教育者才能使自己的理念和自己学到的技术,达成全新的统一,不破不立。<p></p></P>
<P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是否平等,是否能达成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很多的老师在看到学生提出的想法很幼稚的时候,会露出嘲笑或者是鄙夷的语态来纠正。其实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很大的阴影,这么做,会使得学生不敢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既然自己的观点是可笑的,那么,不如直接顺从权威就好了。在学生提出极其幼稚的问题或者观点的时候,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赞赏他,肯定他的创意,并且鼓励他深入下去。不应当因为他的幼稚,而将他表达观点的权力给抹煞了。比如:《论语》中,孔子的爱徒子路就说过,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国家的大臣,要安邦定国,把一个国家建设的很富强。孔子明知道子路是个性格浮躁又固执的人,不善于变通,根本不是一个安邦定国的大材,但是依然没有否定他,相反还是鼓励为主。但是,孔子之后还是告诫子路,他的性格不适合治国,让他注意修身。孔子的另一个学生说,他只想做一个祭祀大典的主持人,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嘲笑。孔子却肯定了他的理想,说他很现实,有自知之明。这即是一种赏识教育,更是一种彼此的尊重。学生面对一个尊敬自己认同自己的老师,学习的劲头也会很足,并且会敢于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也只有这样,在教育者进行必要的斧正和干预的时候,学生才能表现出理解,并产生共鸣。<p></p></P>
<P >教育不是将千奇百怪的人塑造成批量生产的模型人,而是将很多本来天资并不是很好的人,塑造成各式各样的人才。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就像李白一样,他做不了官,但是他可以创作美丽的诗篇。像李时珍一样,他走不上仕途,却可以成为名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关键是如何来帮助并不知道自己天赋的人,找到自己的天赋,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天赋。<p></p></P>
<P>从一本距离我们有千年历史的《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在进步,但是,在体制达成标准化之后,人性化的东西却开始减少了。人们都强调标准,依赖权威,而恰恰忘记了,自己也是有头脑,有思想的人。我们只注意了教育的标准化,注意了教育的科学性,课堂的严肃性,却忘记了,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引导。只有灌输,而没有引导和理解的教育,等于是把一个活生生的脑袋变成了石头,把一个本来很有创造能力的人,变成了一个记忆的机器。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也是对于人性的不尊重。我们何妨打开教室的大门,把教育教学的地点放到自然中去,让学生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学会自己去思考去汲取知识,验证理论的是否是真理呢?</P>
发表于 2007-10-25 2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教育的机械都是体制导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9:10 , Processed in 0.0634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