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52|回复: 3

[詩文丹青之道] [璀璨的华夏文明 ]历代篆刻作品 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3 2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楷体_GB2312><B><FONT color=#0000ff size=3>本帖内容来自  天涯孤旅·王冰E书</FONT></B><FONT face=Tahoma></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6>古玺</FONT>
</P></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对古玺印的起源尽管还有争议,但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有玺印出现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着与“玺”有关的文字。这些足以证明早在春秋中期,印章已应用于社会活动中。但是,西周至春秋这数百年的时间中至今尚无可靠的玺印实物或没有充足的资料发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战国时的印章,统称为“玺”。古玺的许多文字,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认识。朱文玺印都出于铸造,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线条细如毫发,形成鲜明的对比;白文古玺加有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或铸或凿。战国古印,私玺形状较官玺小,适宜佩带;以方形为主,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除姓名、官职外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以及大型烙马印等等;材料上也有金、玉、陶等多种材料出现。</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这些古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一是逐渐形成了适合于玺印印面的文字体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二是阴文玺大量出现,这显然也是实用的方便所致;</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三是印面形式变化极为丰富,充分地展现了当时崇高个性与形式的审美取向;</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四是由于文字的演变、分化及诸侯割据等,使玺印文字与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色彩。</FONT></P>
<P align=left>古玺的文字奇诡难识、变化万方,风貌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发现、接受与借鉴。而这一切的得来,首先取决于先秦工匠的自由创造精神与工艺水准的游刃有余;其次是没有后来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的玺印制度;第三则是古玺所用文字的巨大可塑性。古玺文字通常有着多边的外廓,可以方便地对它从不同方向,作不同幅度的变形、摆动、伸缩与扭曲而不出现丝毫的牵强做作。总之,古玺是千姿百态的,它的浑厚,源自于玺文布置的饱满与线条力度;它的空灵,来自于文字及彼此间空白的有机的融和;它的自然,来自于不求等齐的结字变化与随机的排列与组合;它的奇崎,则来自于印面那种在极险绝处求得整体与动态的平衡;另外,岁月的侵蚀与历史的叠加,又为它凭添了一种神秘而高古的色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4 0:52:1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P>战国官玺</P>
<P>春秋战国时代的印章,统称“古玺”。过去因古文玺字奇诡难识,人们对其产生的时代多有误解,称它为秦玺。其实古玺与秦印在形制上有很大区别。古玺文字的篆法与布白,有着特殊风貌,与秦汉印章各有情趣,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官玺是国君授予臣下权力时颁发的信物和凭证。官府的各种命令、公文,必须盖有玺印,若丢失了玺印,也就丢了宫。因此,战国时期形成了一种制度,大小官吏必须随身佩带玺印。战国官玺一般为2.5至3厘米见方,以凿制为主,多加边栏或加有竖界格,其宽窄和印文笔画差不多。另有一种尺寸较小的铸制的朱文玺。古玺印的质地多是铜质的,也有银和玉石的,印钮多鼻钮。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司工”、“司禄”等,大都是官职的名称。</P>
<P align=left left?>    古玺的文字奇丽无比,富于变化,精巧生动的造型和面目多姿多彩的体势,虽有悖于文字的统一,但从艺术角度而言,却令人爱不释手,产生许多美的遐思。它是在当时六国通行的古籀文字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的产物。纳入印章后更趋精美、典雅、疏放、雄强。古玺印在章法上空灵奇异,变化多端,常利用文字的大小宽窄和笔画的长短,巧做错落穿插,打破平整匀满的呆板格局,字的个体形态自然,一般不强做填满或有意留空的安排。有些印险峻奇肆,看似歪歪斜斜,杂乱无章,然细看却斜中有正,乱中寓工,极尽巧思,于险绝、欹侧中寓大平稳;也有的依字体、笔画的自然形貌,在布白上大块留红或留白的,这些印造成的疏密对比之趣,十分真率自然,绝无雕饰之气;多用界栏格,这是古玺印一大特点,这样丰富了印面内容,调节了印面向构,增强了古朴、灵动之气质和形式美;朱文多阔边,与细劲的印文对映成趣,更有凝重、鲜明的视觉效果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4 0:04:1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0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6>战国私玺</FONT></P>
<P>战国私玺,一般比官玺尺寸略小,约1至2厘米见方,这类玺印有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多作宽边细文,这种文字,细细毫发,却十分坚挺,俗称“绵里针,',质地多数用铜,间有用银的,均出自铸造,真印文与印钮制作得十分精美,有的印文纤如毫发而清晰异常,反映了这一时期青铜冶铸工艺的高度水平。白文玺印铸造、凿刻均有,也多加边栏,少数有田字格形式的。私玺由于不像官印那样用于官方场合,故无定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除常见的方形、圆形、长方形,还有腰子形、凸形、凹形、心形、盾形、三角形、菱形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钮制多鼻钮,间有亭钮、人钮、兽钮,也有戒指钮、带钩钮。姓名印开始有两面的,成语印有五面的。</P>
<P align=left left?>    战国私玺在字体选用、字形结构上,均比官玺更加灵活多样,章法布白上参差错落、疏密对应、俯仰欹斜,更具艺术性相意趣。即便是一些小玺,文字布白仍然那么舒展自如,颇得天工造化之美。</P>
<P align=left left?>   战国私玺中的白文同官玺一样,线条厚重实在,平稳中多变化,典雅中寓奇巧。朱文则坚挺有力,整洁流畅,灵动之气充满印面。由于铸制的整体效果,使纤细的印文气势贯通,浑然有致。字形虽奇诡多姿,但总体以自然平实为本,字中的挪让、省略、欹斜、错落,如乱石铺路,最终均能服从整体效果,达到和谱统一的艺术境界。有些战国私玺长期埋藏地下,经过腐蚀,斑驳破损,更是别有一番古朴苍茂的残缺之美,显现出深穆古拙,天然去雕饰之意趣,充穷表现出战国私玺的多采多姿和自发的艺术审美情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4 0:21:3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00: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P>华夏文明可不是吹的,看看这些两、三千年前的东西,怎能不为我们拥有这样灿烂的文明而感到骄傲呢</P>
<P>街边,一个人埋头用三千年前的文字制印,</P>
<P>另一个偶然经过的人走过来,缓缓地读道:“古道西风瘦马”</P>
<P>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中国</P>[em01][em01][em01][em01][em01][em07][em07][em07][em07][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5 4:34:1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5:13 , Processed in 0.1910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