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3><B></B></FONT>
<P><FONT size=3><B></B></FONT>
<P><FONT size=3><B></B></FONT>
<P><FONT size=3><B>一、“葉隱”是什麼意思</B><B>
</B></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葉隱”一詞由來,緣於西行之詩,西行詩曰:“隱于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此說甚美,有一種日本文化特有的含蓄美。 萬綠叢中一點紅,是中國說法,可那一點紅,並不隱于葉下,而是綠葉配紅花,氣象甚大。但日本文化,卻說武士如花,隱于葉下,當你為他的羞澀而感動時,他的狂氣卻突然爆發。另一說法是,取自佐賀特產——葉隱柿,將武士比作隱于葉下的軟柿子?這比喻有點土,有點俗,不過,倒很像隱於樹葉下默默奉公的武士,只是有點兒土氣有餘,而狂氣不足,軟柿子式的武士,恐怕很難說是好武士。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日本文化“小”,所以,山本常朝歸隱,自稱隱于葉下,不像中國文化“大”,即使歸隱,也是隱于林下。葉下與林下,氣象之大小,不可同日而語吧!但不能因此而分高下,大的不一定就好,大而無當就不好,小的往往美好。或曰,葉即武士,武士歸隱,就是葉隱,剛好常朝歸隱,便以“葉隱”為書名。但日本文化,多以花喻武士,少以葉喻者。以<st1:PersonName ProductID="花喻主" w:st="on">花喻主</st1:PersonName>君,葉喻武士,為常朝特例?武士“萬綠”,而主君就是“一點紅”了。此亦聊備一說而已。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B>二、為什麼要叫“聞書”</B><B>
<p></B></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山本常朝52歲時,是1710年,已“葉隱”10年。這一年,來了一位名叫田代陣基的人,只有33歲。兩人初會,各自吟了一首俳句,表達他們心中願望。常朝俳號“古丸”,在俳句裏,他以“洗塵的山櫻”自喻,也就是隱于葉下的“葉隱”者了,從俳號看,常朝“信而好古”,一如孔子。陣基俳號“期醉”,很青春的俳號,可以看作是期貨。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他在俳句裏,將常朝比作是天上的白雲,和目下之花,他說自己到處尋找,終於找到了,可以同這片雲、這朵花相伴了,表達了一種忍戀。常朝聽了這首俳句,想必很感動,十年葉隱,那份孤獨可想而知,忽有粉絲不期而至,他一感動,就打開了話匣子,話兒滔滔,如放水矣。一個口若懸河,不停地說;一個不動如山,默默地聽。常朝口述之後就去世了,陣基又花了7年時間成書。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這本書,可以說是,常朝于“葉隱”時口述,陣基據當時之口述筆錄,補充了一些口述以外由他本人提供的材料,所以叫做《葉隱聞書》。有人說,《葉隱聞書》在形式上像《論語》,所以又叫做“武士論語”。其實,“聞書”與“論語”是有差別的,可它們的差異,無人道及。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聞書”是記錄性的,“論語”是論纂性的;“聞書”是個人之間的交談,談話內容具有私密性,“論語”是老師教導學生,內容具有普世性;“聞書”是個人筆錄,忠實於口述者本人的思想,“論語”是集體編撰,是聖人立言;“聞書”的思想是個體性的,言論很自由,什麼話都敢說,“論語”是學派性的,語氣斬釘截鐵,有一種決定論的風格,要代表真理;如此等等……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葉隱聞書》,在日本從未享有過像《論語》那樣的官方地位。天皇不提倡它,因為書中所言的武士道,幾乎就與天皇無關;將軍也不提倡它,因為它所說的武士道,要求武士忠於自己的主君,而不是忠於將軍,而且它對將軍治下的“上方風”(江戶、大阪一帶的武士風)極盡嘲諷之能事。這本書,是為他自己的國家鍋島藩作的,屬於“國學”。但它在鍋島藩的官方地位究竟如何?目前我們已不得而知。不過,從《葉隱聞書》版本情況來看,幾個系的版本,幾乎都是從這一帶流傳出來的。大正年間,出過一個本子,書名就是《鍋島論語》。也許《葉隱聞書》在鍋島藩享受過《武士論語》的待遇。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B>三、用武士道剔牙齒</B><B>
<p></B></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創作了武士道經典的人,是怎樣的人?在我們的概念裏,他應該活得很精彩。但生在文治時代的武士,徒具身份而已。沒有打過一次仗,算什麼武士?常朝就如此。他像公務員一樣度過了自己的大半生,一個在精神上要特立獨行的人,卻日復一日的平庸下去以至於死,只好用精神勝利法來救自己。而武士道,就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他一生中,只做過一次惟有武士才能做的事,那就是,他居然曾為介錯(武士在切腹自殺時,會找其他武士把自己的頭斬下來以避免長久的痛苦,承擔者即為“介錯”),每念此事,便激動不已。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有人來信,在信裏,誇了他的介錯手藝,他無比珍惜,因為只有這一件事,證明他還算個武士。除此以外,武士只活在他的想像裏。也許在這樣的想像裏,他會想起自己的父親神右衛門。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神右衛門是一位真刀真槍的武士,70歲時生他。當時70歲,可是絕對高齡,即使在今天,70歲還能生子,這樣的男人恐怕也不多吧。因此,他差一點就被父親看作是鹽販子的兒子。常朝長大以後,自己也曾懷疑過自己的來歷。他說,70歲生子,“水氣不足”,是“陰乾的”。神右衛門有一習慣,對孩子,哪怕剛出生,也必定要來個耳畔祝語:“長成大剛者,才必有高用”。把他要說的話,吹進耳朵裏。就這樣,他在常朝的耳畔喋喋不休了十一年。一直聽著這樣的話長大,那話,也就入骨了。父親的訓斥常在耳邊:“武士無食,也要剔牙。”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他這一生,雖不曾為了撐門面,餓著肚子,無食而剔牙齒,但他卻因為成不了像他父親那樣的武士,而咬文嚼字,在武士道裏剔牙齒。他說,武士道,就是要看透死。他想像著,每日裏,將自己置之死地,真是挖空心思。各種各樣的死因和死法,他一一琢磨,如剔牙齒。可真正每時每刻都面對著死的武士,哪有功夫看透死?!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B>四、國學是個好東西</B><B>
<p></B></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山本常朝青春期,曾向當時著名的儒者學習。他成長中,剛好碰上德川幕府提倡儒教文治主義。他本來是棵文治主義的好苗子,可他卻反文治主義。你問他,為什麼要反文治主義?他說,孔子也好,佛也罷,都與鍋島藩沒有關係,抬舉他們,會貶低了自己的武士,忘了祖先和歷史。不要忘了,鍋島藩有自己的國學,他開篇就說:作為我鍋島藩主的家臣,首先要掌握我藩之國學。我藩之國學大旨,無非是我藩武家一門的來歷,先祖苦勞奮鬥累積起來的豐厚的智慧和慈悲之心以及由它們帶來的長久繁榮的運兆。無論釋迦、孔子,還是楠公、信玄公,他們誰都不是龍造寺·鍋島家的家臣,都不曾以家臣身份侍奉過我藩,怎能適合我藩武家風呢?所謂國學,就是先祖之學,先祖以武士道開國,向先祖學習,就要瞭解歷代藩主事蹟,他們的事蹟就是歷史,歷史是武士道的載體。他認為,各國都有自己的國學,只有自己的國學,才能適合本國的國情,不光鍋島藩應該如此,各國都應該如此——以國學治國。鍋島藩國學雖好,但也只是適合鍋島藩,他不想放之四海。以各藩獨立的國學,來對抗統一的儒教文治主義,還是戰國時代的遺產。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我們知道,在日本以宣導國學而著名者為本居宣長,可本居宣長卻是山本常朝的後輩,他是否受了山本常朝的影響呢?有可能。但他的著眼點已不同,畢竟時代變了。常朝立足于藩國傳統,而他已著眼於整個日本。常朝以鍋島藩的歷史為根本,建立了武士道國學,而宣長卻以《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為根底,確立了神道國學宗旨。這兩種國學,一個基於藩國,一個趨於天皇,為明治時代的到來作了國學的準備。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強調國學,就是反儒教,反孔子,以為孔子無用于國家,常朝可謂第一人,而宣長繼之。反孔子,無須講什麼大道理,全憑著一股子狂氣。常朝對後世的影響,不是思想,而是狂,每當歷史轉折時期,狂就沖出來,扭轉乾坤。例如吉田松陰,他的思想受山鹿素行影響,可他還有狂。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山鹿素行也反儒教,可他只反朱子學,要回到孔孟。而吉田松蔭在獄中,作《講孟餘話》,連孔孟一併反了。他講解《孟子》開門見山,矛頭直指孔子和孟子,說:孔、孟二人,離開自己的生國,去仕奉他<st1:PersonName ProductID="國的國" w:st="on">國的國</st1:PersonName>君,這樣怎麼行呢?如果承認君和父為一義,那麼我們<st1:PersonName ProductID="能以" w:st="on">能以</st1:PersonName>君非愚即昏,就離開生國往他鄉求<st1:PersonName ProductID="明" w:st="on">明</st1:PersonName>君嗎?這與那種以己父為愚頑,而離家出走,認鄰家翁為父有什麼不同嗎?然後,他斬釘截鐵的說:孔、孟,失此義無須再辯!這話幾乎就是接著常朝往下說的,是被《葉隱》的狂氣薰陶出來的。明治思想家也反孔子,但他們已不單是出於狂氣,還出於學理。
<p></FONT>
<p>
<P>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 但學理卻是西方的,福澤渝吉指出,儒教缺乏獨立心和數理學。</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1 17:14: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