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47|回复: 4

饰品通览——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2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绶是以丝缕编成的带子,古时多用于系物。古代这种带子又被称为“组”。

组绶除了在屋宇、车舆等处被大量采用外,也用于服饰。人们身边所佩的玉器,即以组绶相系结。文献中多有记载,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彩绘陶俑,腰下重挂一组玉佩,玉佩之间即以组绶相联系。在这组玉佩的上部,还露出一截组绶,纽绞之状清晰可辨。

       组绶的另一个用途是佩系印玺。中国古代有佩印之举,通常在印章的顶部制以鼻纽,以穿绳系,外出时则将印章佩在腰间。四川成都北门外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一位戴冠男子,腰部右侧佩挂印章;印章上部有一段细绳,即为组绶。
从秦代起,官印结绶形成制度,这个时期的印绶,多被织成阔带,以颜色、长度区别等级。汉代沿袭此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为具体的制度,除了颜色、长度外,对绶带的疏密也作有规定,职位越高,绶带越长,用色越多,绶带的组织也越紧密。《后汉书·舆服志》:“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加特也。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云。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从此可以看出绶的形制。
汉代帝王公卿以至百官所用绶纹各有差异,以颜色辨别等级。而且特别强调绶纹用纯色,是因为绶地未用纯色,而是以数种颜色的丝缕交织而成。
縌是绶的组成部分,估计为逆向编织所致。从文物图像上所见之绶,大多为双向织纹,一顺一逆,两相“迎受”,显然是这种织法的反映。
       首是绶的基本单位,一根丝缕为一系,四系搓捻会成一股为一扶,五扶相合为一首。首的多寡也是辨别身份的标志之一,身份越高,绶首越多,反之则少。绶的宽度是统一的,不分尊卑,均为一尺六寸。同一宽度,首多者则紧密,首少者则稀疏。绶与一般的布帛不同,通常用手工编就,先将丝缕编成丝带,再用丝带交织成片,故质地较普通布帛为厚,织纹也较普通布帛为粗。这一特点在汉代的文物图像上反映得非常清楚,如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朝鲜平壤汉王盱墓漆绘上的佩绶人物,衣裳上均无织纹,而绶带上的织纹却清晰可见,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后世。
       而且汉代-_-|||的印绶在縌与绶的交界部位,还施有玉环等物,这种情况在山东曲阜窑瓦头汉墓及江苏双沟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都有反映。
汉代的官印,大多被盛放在特制的囊内,外出时佩于腰间,绶则垂搭在囊外;也可和官印一并盛于囊中。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还可以看到佩囊垂绶的人物形象。由于印绶形制不同,纹彩各异,人们一看便知佩系者的身份等级。
按汉代印绶制度规定,佩绶者地位越高,所佩之绶越长,最长者达二丈九尺九寸,将近三丈,最短者也有一丈二尺,这样长的绶带,如果任其下垂,势必拖曳于地,为此,人们在佩带时,往往将其打成回环,掖于腰带之下,多余部分则自然下垂。地位越高,回环越多。
官印是权力的象征,汉代一官必有一印,一印则随一绶,若身兼数职,则佩数枚官印,用数条印绶。汉代画像石上多有佩系二绶、三绶的形象。
汉代以降,佩绶制度得到了继承。隋代则有所变异,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采用双绶,有大双绶及小双绶之分;绶带的宽度也成为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之一;在绶带的编织过程中加入有数枚玉环。唐代绶制与此大同小异。大小双绶的佩系方式,史籍中未有叙及,但从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上可以看到唐代绶一般位于后背及左右两侧,多直接系结于腰带之下,与官印无关,不像汉代那样从印囊中伸出。说明这时的绶带,已从印纽上的系带演变为单纯的饰物。
宋代帝王所佩之绶大体上沿袭唐代旧制,惟改双绶为单绶,大小各一。天子佩绶,大小各一,大绶用青、黄、黑、白、缥、绿六种颜色织成,下垂青丝网,上有结,垂玉环三;小绶形制和大绶一样,但仅用三色。普通官吏所佩之绶,则以绫锦替代之,并藉纹样辨别等级。如一等用天下乐晕锦绶,三公以上佩之;二等用杂花晕锦绶,太子太保以上佩之;三等用方胜宜男锦绶,宝文阁直学士以上佩之;四等用翠毛锦绶,少府、将作监以上佩之;五等用簇四鵰锦绶,客省使至诸行郎中佩之;六等用黄狮子锦绶,诸卫率府以上佩之;七等用方胜练鹊锦绶,陪位-_-|||以上佩之。
元明时期的佩绶之制基本上采用宋制,损益之制不多。《元史·舆服志》:“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明史·舆服志》记载绶制:一品,绶用黄、绿、赤、紫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玉绶环二。二品,绶环犀,馀同一品。三品、四品,绶用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下结青丝网,金绶环二。五品,绶用黄、绿、赤、紫织成盘雕花锦,下结青丝网,银镀金绶环二。六品、七品,绶用黄、绿、赤织成练鹊三色花锦,下结青丝网,银绶环二。八品、九品,绶用黄、绿织成鸂氵鶒二色花锦,下结青丝网,铜绶环二。入清以后,佩绶制度被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12-23 2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绶这个东西好像是斜编的挖?
发表于 2008-12-25 0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从秦代开始的吧,貌似战国各国的制度就已经有这个了。
杉静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3-31 0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23 13: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23] 原来这是以前的腰带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3:27 , Processed in 0.0690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