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32|回复: 75

南怀瑾系列之《论语别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3 0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这是南怀瑾先生的经典之作。发在这里,供大家赏读,参悟。</P>
<P>《论语》正文请参看<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44&amp;ID=3552" target="_blank" ><B><FONT color=#0000ff>『经史子集』——经——之《论语》</FONT></B><B><FONT color=#0000ff></FONT></B></A></P>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7>——正文——</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8 0:00:0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7>前言</FONT></b></P>
<P>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对于时间,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将至,现在为了出版这本《论语》讲录,翻检以前的记录,才发觉在这短短的十五年历程中,已经讲过三四次《论语》。起初,完全是兴之所至,由于个人对读书的见解而发,并没有一点基于卫道的用心,更没有标新立异的用意。讲过以后,看到同学的笔记,不觉洒然一笑,如忆梦中呓语。“言亡虑绝,事过无痕。”想来蛮好玩的。</P>
<P>第一次讲《论语》,是1962年秋天的事,当时的记载,只有开始的六篇,后来出版,初名《孔学新语——〈论语〉精义今训》,由杨管北居士题签。有一次曾经在有关单位讲了半部《论语》,没有整理记录。再到1974年4月开始,又应邀固定每周三下午讲两小时,经过近一年时间,才将全部《论语》讲完。而且最可感的是蔡策先生的全部笔录。他不但记录得忠实,同时还替我详细地补充了资料,例如传统家谱的格式,另外还有对传统祭礼的仪范,可惜他事情太忙,未能全部补充。蔡君在这段时间,正担任《中央日报》秘书的职务。一个从事笔政工作的人,精神脑力的劳碌,非局外人可以想象,而他却毫无所求地费了十倍听讲的时间,完成这部记录,其情可感,其心可佩。</P>
<P>此外,这本讲录,曾经承唐树祥社长的厚爱。在《青年战士报》慈湖版全部发表(自1975年4月1日开始到1976年3月16日止);同时《人文世界》刊登大部分。又蒙李平山先生见爱,资助排印成书。不过,这部《论语》的讲述,只是因时因地的一些知见,并无学术价值。况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谈不到文化上的分量。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谁能振衰补敝,改变历史时代而使其安和康乐?端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我辈书生知见,游戏文章,实在无补时艰,且当解闷消愁的戏论视之可也。</P>
<P>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现在正当此书付印,特录宋儒陈同甫先生的精辟见解,以供读者借镜。</P>
<P>如其告宋孝宗之说:“今之儒者,自以为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供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而于《论语》,则说:“《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学者求其上达之说而不得,则取其言之若微妙者玩索之,意生见长,又从而为之辞:曰此精也,彼特其粗耳。此所以终身读之,卒堕于榛莽之中,而犹自谓其有得也。夫道之在天下,无本末,无内外。圣人之言,乌有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举其一而遗其一,是圣人犹与道为二也。然则《论语》之书,若之何而读之,曰: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P>
<P>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P>
<P>岁次丙辰(一九七六)年三月南怀瑾记于台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7:20: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学而第一</B></FONT></P>
<CENTER>三言四语</CENTER>
<P>

  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三四教授”。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哦,三四教授。”这句话含有非常轻视的意思。所谓“三四教授”就是教三民主义、四书五经的教授。他们在学校里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同军训教官一样,被学生另眼相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八九年前,和一位国立大学教书的朋友谈起,问他怎么搞的,教得学生对三民主义如此反感?他说这件事没有办法。我认为不是没有办法,表示愿意代他教几个小时。后来有个机会,一位某大学的学生要我去参加他们开会,他说他们要开会讨论“中国文学的再革命”,听到这个题目,我说:“你们要搞这个东西?!我晚上来看看!”

  我约了那位三民主义教授一起去参加。参加开会的都是调皮学生,他们激昂慷慨,说了一大篇话,最后要我讲话。我就告诉这些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革命” 是什么意思。这所大学是国立的最高学府,在这里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它的意义不能不懂,要知道“革命”一辞,出于我国最古老著作之一的《易经》,然后讲了许多理由。

  我说,譬如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几十年来亲眼所见,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

  你们现在讲文学再革命,讲白话文学,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推行白话。在 “五四运动”前后,一般人认为救这个国家,必须吸收新的知识,尤其要融会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于是老牌留学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因此认为中国所以不进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们,尤其四书五经“子曰、孔子曰” 一塌糊涂,非把这个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话文。


</P>
<CENTER>语文的变与不变</CENTER>
<P>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当时提倡“五四运动”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

  举例来讲,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厕所,我们小时候叫“出恭”,后来叫“解手”,现在叫“上一号”了,看看几十年来,变了好多。因此,我们翻开资料,对“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到了现在的文章,说它不好吗?真好。好吗?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将来怎样演变还不知道,所以你们为什么要文学再革命,我就不懂。

  因此,文学革命,我没有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现在你们连“命”都还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吗?

  我这番话一讲,他们听傻了。这个会后来也就搞不成了。无形中也把大专院校中这个小风波平息了。因此,我告诉那位教三民主义的朋友,一定替他教几个钟点课,因为大学生中,信仰坚强的固然很多,而对三民主义头痛的也大有人在。后来我去替这位朋友讲课,起初不讲三民主义,而讲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演变的原因道理。分析自上古到现在为什么变得这样,演变到后来,所以才有我们国父的三民主义出来,问同学对不对?对!有没有价值?有价值!所以要读三民主义,读了以后再加批评都可以,不能盲目的不去看它,就说这个三民主义是党八股。党八股你懂不懂?不懂就不能随便批评。这一来,引起他们读三民主义的兴趣了,这是我所经历的故事。


</P>
<CENTER>四书五经的假面目</CENTER>
<P>

  讲到四书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讲推行复兴文化运动,而在外面,尤其是新的教育——国民义务教育施行以后,讨厌四书五经的情形,是无以复加了,而问题出在四书五经的孔孟思想被讲解错了。这不是现在才开始,从唐宋以后,乃至远从汉唐以来,许多要点,就一直讲解错了。

  要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也要讲一个实际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就时代背景而言,是生活在夹缝中,是新、旧、中、外,交接巨变中的人生,我的幼年在私塾中度过,当时读四书五经也非常反感,因为以前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只说“将来你会懂”,这个“将来”不知要“将”到几时。所以后来“五四运动”,闹新学派风潮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参加作打手,但是多少也有点愤慨。步入中年以后,对中外思想,尤其在这个时代的演变,看到了这么许多,自己要找症结了。所谓找症结,那也是十七八年以前,好几位先生在一起谈起,大家认为要救中国就要复兴文化。于是有些教授学者们,主张把四书重新编辑。他们认为四书杂乱无章,要分门别类编在一起,讲孝的归到孝,讲仁的归到仁,把《论语》的篇章整理一遍,希望我也负责一个部门。当时我答应考虑考虑,回家拿出四书重读一遍后,发现这个改编方法有问题。第二天开会,我就反对,不赞成改编,因为,以全部《论语》来讲,他本身就有一贯的系统,完全是对的。我们不需要以新的观念来割裂它。问题出在过去被一般人解释错误了。我们要把握真正的孔孟思想,只要将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就自然会找出孔孟原来的思想。这叫做“以经解经”,就是仅读原文,把原文读熟了,它本身的语句思想,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以这个态度研究《论语》,它可以说前后篇章贯而通之,因此我不主张改编。


</P>
<CENTER>被忽视的道家</CENTER>
<P>

  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中国文化中间主要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国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关键,身为中国人,这个历史关键是应该知道的。

  孔孟思想,本来与道家是不分家的,这种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到了唐代,讲中国文化,已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释、道三家了。

  “释”就是印度来的佛学,代表整个印度文化的精华,它从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一直到宋代。宋朝以后,印度本身已没有真正的佛学,而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思想及婆罗门教等所占据,佛学思想在印度式微了。现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学,只有到中国来。欧洲人乃至日本人讲的那一套是不正确的。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6:19: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三家店卖的是什么</CENTER>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并不是开倒车,而是要以最新的观念去理解它。并且,我们要了解中国上下这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历史,不管它是什么政体,大致都以司法为中心,司法与行政是分不开的。谈到司法就讲到法律,现在我们只讲两大法系,所谓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司法方面的立法,也根据这两个法系的精神而来。我们却忘记了中国自秦代以来,汉、唐、宋、元、明、清,有我们“中国系统”的一个法律系统。这个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就是以四书五经作基础,例如过去中国许多判例的根据,就是根据四书五经中的道德观念而来。所以这部四书五经,在过去无o(︶︿︶)o 唉观念时代,严格说来就是一种o(︶︿︶)o 唉思想,也就是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法律思想的中心。其他各种哲学思想也都归之于它,这是讲好的一方面。


<CENTER>冤枉的一打</CENTER>

  讲坏的一方面,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五四运动”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

  现在我们有个更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了解文化的宝库。因为现在中年以下的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尤其现在中学以上到大学的青年,根本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宝藏。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今天开始讲四书,并从《论语》讲起。


<CENTER>再论《论语》</CENTER>

  《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本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是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题太大,不完全是对的。

  在南宋以前,四书并不用他的注解,自有了他的注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笼罩,那是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许许多多问题,我们研究下去,就会知道。所以各位手上这本朱熹先生注解的书,值得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

  我们既然研究孔子,而孔子在《易经·系传》上就有两句话说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现代观念来讲,意思是人类的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想要表达的思想。现在有一门新兴的课程——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声音完全相同的一句话,在录音机中播出,和面对面加上表情动作的说出,即使同一个听的人,也会有两种不同体会与感觉。所以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完全表达意志与思想。而把语言变成文字,文字变成书,对思想而言,是更隔一层了。

  我们研究孔孟思想,必须要从《论语》着手。并不是《论语》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须从它着手。现在我的观念,有许多地方很大胆的推翻了古人。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至少今天我个人认为是如此,也许明天我又有新认识,我自己又推翻了自己,也未可知,但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是如此。


<CENTER>学而有何乐</CENTER>

  现在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名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


<CENTER>真人和假人</CENTER>

  讲到作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道的人叫 “真人”。唐宋以后,对神仙、得了道的人叫“真人”。譬如现在指南宫供奉的吕纯阳叫“吕真人”。如今的人听到“真人”这个名称,就好像带有宗教色彩,相当于西方的上帝,中国的仙、佛一样。实际上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与这名词对称的叫假人,假人还是人,不过没有达到作人道德的最高标准。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孔子认为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于是一个“学”字,这么多观念都被他包括了。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可以做呀!老兄!一定出毛病。”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上面第一点所讲的是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CENTER>寂寞的享受</CENTER>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 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怎么知道这一套他不来呢?因为他明知当时有拿到权位的可能,乃至他的弟子们也要他去拿权位。因为孔子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在这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都是每一个国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所以有些弟子,尤其是子路——这个军事学的专家,几乎就要举起膀子来: “老师,我们干了!”那种神气,但是孔子不来。为什么呢?他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上解决问题是要靠思想的纯正,亦即过去所谓之“德性”。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个钱罢了。《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任何一个人作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一个人那怕轰轰烈烈做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CENTER>谁来了解你</CENTER>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 “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o(︶︿︶)o 唉,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CENTER>爱与罪</CENTER>

  接下来是有子的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但是,“孝弟”就是孔家店要被人打倒的“罪状”之一。为什么孝悌会成为被打倒的“罪状”之一呢?这要先知道一件事,就是司马迁作《史记》是一件大事。他当时对汉武帝有些作法是反感的,但又不能不服从,服从吗?在良心上又不安,他就作《史记》,将自己的思想,容纳到《史记》中去。如记帝王的事,称为本纪,而他将未做皇帝的项羽也列到本纪中去,就是暗示汉高祖与项羽,一个是成功的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又如《史记》中“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有千秋的事业,说孔子的言行思想,影响将及于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

  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上的有多处,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为什么呢?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制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

  第二点我们讲到孝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到这里我要说两个现实故事。

  十多年前,有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学生,跟我作中国文化的论文,他回国之前,我嘱他回到美国去提倡中国文化的孝道,他说很难。我告诉他这是千秋事业,不是现世功业,告诉他孝道是什么东西。我说,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CENTER>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CENTER>

  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这是立场不同。拿生物学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倮虫”与其他生物是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

  为什么讲这个道理?世界上凡是动物,猪、牛、狗、马、鸡、鸭等等,都是一样的,以母鸡保护小鸡的现象来看,可见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于是谈到人文文化的教育来了。


<CENTER>秃头的十字架</CENTER>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的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等于赌场),老年人的坟场。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是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对父母、兄弟、姊妹都不管了。由男女变成夫妇,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横着向世界发展,又下而爱孩子。就这样循环下去。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的文化,我看这个十字架断了,是丁字架的文化,因为没有上半截了。我这样说他们也许不承认。但是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作我们的学生还不够。美国立国才两百年,我们有五千多年历史,谈到人文文化,靠经验而来,尤其中国历史,多少失败,多少破碎,一直到现在,才完成了这个文化系统。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姑且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孝”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西方文化叫的 “爱”,也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

  那么西方文化有没有这个爱呢?绝对有,只是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父母到子女家,尽管要事先写信给子女,使他得准备,子女还是会思念父母的。又如祭祖宗,西方人不一定清明节扫墓,但到了坟场,在亲人的坟墓前,悲哀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遗憾的是,外国人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来的心理建设。

  “孝”的问题解决了。什么叫作“弟”呢?“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四伦都讲得通,为什么加朋友这一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为什么呢?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这个 “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说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来了。五六年前,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来访问,他问了好几个问题,中间他提到一个问题,他非常佩服我们《大学》一书的思想,“但是《大学》思想有一个问题”,他说:“我是一个社会学教授,而《大学》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间没有社会思想,这是个遗憾。”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大学》思想包含有社会思想在内,其中“齐家”即是社会思想。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因此,我要重复说一句,“齐家”的“家”就是社会。

  又如江西人称“老表”,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小家庭,来看我们“大家族”的“齐家”,岂不是大笑话?

  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这里的书就懂了。有子是谁呢?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

  “而好犯上者鲜矣”,犯上就是捣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谁能忘情</CENTER>

  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友道” 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我国的帮会,从秦、汉以来,唐、宋、元、明、清,历代一直都有。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农民与知识分子一结合,就会发生变乱。这说法我不同意,我认为中国过去的农民最乖了。他们只要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少找麻烦,有口青菜豆腐饭吃就好了。中国怕的是半农民,不是真农民。中国知识分子与特殊社会一结合,社会就会乱。但是这种特殊社会非常讲仁义之道。这种特殊社会包括孔子、墨子、游侠三种思想的结合,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力量很大,但是他们凡事是诉诸情感的。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他们所打击的,就是我们固有的好东西。至于应该如何去发扬光大,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有子说,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

  因此,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至于什么是“仁”,下面有一专篇,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

  这个“仁”,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CENTER>花言巧语</CENTER>

  有子的话讲完了,接下来就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同,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CENTER>三面镜子</CENTER>

  下面讲要怎样作学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和我们现在一样,对于年轻学生,拚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谪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了。《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问的外用了。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对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 “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 “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CENTER>可爱的小学生</CENTER>

  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至于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义关系、感情关系,除非这位老师很有地位。据我所经验的,每个学生要拿学位,作论文的时候,便随时来找:“老师怎么办?”很亲切。我还碰到过这样的事实,有个要拿学位的学生天天来,来了非常恭敬,甚至觉得他恭敬得过分,我家里的孩子们说:“这个学生好,真有礼貌。”但是,你得注意,这是 “币重言甘”哪!他也的确送礼来,还送得蛮讲究,我说你送礼送得这么重,虽然有研究费领,可是一个月的研究费也不够买这些东西,何苦呢?他说:“对老师应该恭敬。”我晓得这不是诚意的话,因为他的言语太恭敬,太甜了。“巧言令色”、“币重言甘”是靠不住的。结果毕了业以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这就是现在中国文化的怪现象,是文化道德的普遍事实。国民道德的修养从教育界开始,是应该彻底研究的,所以我在这里要讲到师生的道理。


<CENTER>吕端大事不糊涂</CENTER>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出则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谨而信”,作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作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 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吕端是宋朝一个名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的关键,他是绝不马虎的。那诸葛亮则一生的事功在于谨慎,要找谨慎的最好榜样,我们可多研究诸葛亮,这里暂且不提。

  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理论上讲起来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理论容易,要修养到如此真难。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 “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作文学家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饮食男女</CENTER>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 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 “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 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字是什么意思。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字,“尹” 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 “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

  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就好比结婚一样,要做到从一而终。否则当初不要答应,既然答应了,讲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于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尽自己的力。不可以表面上愿意帮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样子,背地里却一切不同意,反而捣乱扯腿。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会碰到这些事。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够,简单说就是不诚恳。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

  因此,我们不要跟着宋儒一段一段地去解释,整篇连贯读下来,自己就搞清楚了。


<CENTER>没有朋友的上帝</CENTER>

  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三百板,乱注乱解错了,所以中国文化,给自己人毁了。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呢?不知道诸位是否跟我一样都见过的,清朝末年,老一套的学者,大体上许多都是这样的,他们读了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书,就照宋儒他们的解释学样起来,那样子,用现代的话来讲,对于年轻人真是“代沟”。那时老头子们在那里谈笑——你不要以为老头子们谈笑会有第二个方式,还不是一样谈饮食男女,人事是非。再不然就谈调皮话,不管他学问多高,都是人嘛!人很普通,都是一样。可是那些老头子明明正在谈笑不相干的事,看到我们年轻人一进去,那个眼镜搁在鼻尖上,手拿一根烟筒的老头子,便蹩起嗓子道: “嘿!你们来做什么?好好念书去!”一副道学面孔。他们认为对年轻后代要“重”,可是他们不知道“重”是怎么解释,以为把脸上的肉挂下来就是“重”,为什么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硬要重,“学则不固”,不重呀!学问就不稳固了。

  接着“无友不如己者”,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们的。这句话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注解呢?“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那完了,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照他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无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照宋儒的解释,那么下面的“过则勿惮改”又怎么说呢?又怎么上下文连接起来呢?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被他们糟蹋了。

  事实上是怎么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拿现代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没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国外学哲学的青年,由他父母陪来找我,这青年说:“我觉得我自己不存在。”我说:“你怎么不存在?”他说:“我觉得没有我。”我说: “现在我讲话你听到了吧?既听到了怎么会不存在呢?根据西方哲学家笛卡儿的思想, ‘我思故我在’,你能够思想,你就存在,你怎么没有?”他说:“没有,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说:“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事实上这个孩子是丧失了自信心,要恢复他的自信心就好。

  我们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有两个重点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者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对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听,那就不对了。有时候“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人一开口就骂人,说粗话,你认为说粗话的、土包子,没有学问,然后把他整个人格都看低了。这都不对,不能偏差,“无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 “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而且根据上下文,根据整个《论语》精神,这句话是非常清楚的,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别人。过去一千多年来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这怎么通呢?所以我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都是店员们搞错了的,这要特别修正的。


<CENTER>种瓜者</CENTER>

  下面一节,等于一个结论: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点意见。拿孝道来讲,过去讲中国文化的孝道,本来很重要,我们看历史上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句话。等于是o(︶︿︶)o 唉的基础精神,过去我们没有“o(︶︿︶)o 唉”这个名称,但是有这个精神——o(︶︿︶)o 唉的哲学精神,以孝道为基础、作中心。所以过去的皇帝,权倾天下,一到内宫,见到母后,皇帝也要跪下来,皇太后对什么事讲一句不应该,皇帝就非改不可。(但是出了内宫,母后则不能干政。)固然,我们向来以孝治天下,但硬拉上了作解释,也是不对的,古人就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所以过去在大陆,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为什么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

  有人不择手段的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的“不择手段” 这句话。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 “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CENTER>孔子的素描</CENTER>

  讲到这个地方,一直太严肃了,所以下面来个滑稽的事情。在这里,也可窥见孔门弟子写文章的笔法,并不呆板,是活泼生动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名亢,又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专心培养后一代,教育后一代,所以学生都是年轻人。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人物。吴越之战,也和他有关,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自动以国民外交的身份到吴、越去动之以利害,而引起这场战争。

  这一段是说有一天子禽问子贡的话,如果把它改编作话剧,那一定是一场很滑稽、很有趣,令人莞尔的戏。好像是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门边,避开了孔子的视线,然后压低嗓门轻轻的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官做,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子贡答得很妙!他说:“我们的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可见他没有作正面的答复,只把反面的道理告诉子禽,等于对年轻后进同学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方法是启发式的,不作正面解答,要受教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

  温、良、恭、俭、让。现在先简单的解释这五个字的五种观念。

  “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 “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作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


<CENTER>五字串通五经</CENTER>

  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因此,我们首先就要研究一本书——《礼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宝库。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是《礼记》中《礼运》篇里的一节。要了解“大同”思想的哲学基础,必须要把《礼运》这一篇全盘搞清楚。所以《礼记》是我们文化的宝库,也是过去几千年来o(︶︿︶)o 唉精神的所在,里面包括了现代的学问: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社会、科学,什么东西都有,乃至医药、卫生,以及中国人过去的科学观念,都有了。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礼记》是不能不研究的。岂但是《礼记》,换句话说,要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了解孔孟思想,了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下来的根本渊源,还必须了解其他“五经”。

  谈到“五经”,《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五经”作总评。这怎么说法呢?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对“五经”扼要简单的介绍:对《诗》、《书》、《易》、《礼》、《乐》、《春秋》以一两句话批评了。

  《经解》篇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个地方,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经解》篇接着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字,就得注意孔子所说诗教的精神。(现在我们不偏向于这方面,暂时只作一参考。)

  “疏通知远,书教也。”《书经》又叫《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也不止讲历史,而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第一部资料。现在西方人学历史,(现在我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多半是由西方的观念来的。)是钻到历史学的牛角尖里去了,是专门对历史这门学识的研究,有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注解,历史对于某一个时代的影响。中国过去的情形,学术家与文学家是不分的,学术家与哲学家也是不分的。中国人过去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过去而知道领导未来,所以它要我们“疏通知远”。人读了历史,要我们通达,透彻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远大。这个“远大” 的道理,我讲个最近的故事来说明,有一位做外交官的朋友出国就任,我送他一副对联,是抄袭古人的句子:“世事正须高著服,宦情不厌少低头。”一般人应当如此,外交官更要善于运用它。对于世局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要有眼光,要看得远大。 “宦情”是做官的情态,要有人格,尤其外交官,代表了国格,代表全民的人格,要有骨头,站得起来,少低头,并不讨厌“少低头”。不能将就人家,要怎样才做得到呢?就是懂得历史——疏通知远——这是《书经》的教育精神。

  “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易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

  “絜静精微,易教也。”《易经》的思想,是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我们先民在文字尚未发明时,用八卦画图开始记事以表达意思。什么叫絜静呢?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则属科学的。易经的思想是科学到哲学。融合了哲学、科学、宗教三种精神。所以说“絜静精微,易教也。”

  至于“恭俭庄敬,礼教也。”是人格的修养,人品的薰陶。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历史。什么是“属辞比事”呢?看懂了《春秋》这个历史,可提供我们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作为参考。因为人世上许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没有两样的,因此常有人说历史是重演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会重演吗?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也许可能,因为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中国人是人,外国人还是人,人与人之间,形态不同,原则却变不到那里去,所以说历史是重演的。但是,不管历史重演不重演,尤其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对于作人处世,处处都有前辈的经验。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不同,原则却没有两样,所以读了《春秋》,“属辞比事”,就知识渊博,知道某一件事情发生过,古人也曾有这样一件事情,它的善恶、处理方法都知道,这个就叫 “比事”了,是“《春秋》教也”。

  以于五经,在《经解》中,只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拿现在的白话文来讲,这每一句话的几个字,就可以拿到好几个博士学位。“小题大作” 嘛!尽管作,从西方文化自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扯进来,扯到最后,说明了这一点,就可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了。但是在古人,几句话而已。


<CENTER>善知识与恶知识</CENTER>

  下面还有:“故《诗》之失,愚。”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变成读书读酸了的书呆子,很讨厌,那就是笨蛋。任何学问,有正反两面,五经也如此。

  接着提到“《书》之失,诬。”所以读历史要注意,尤其读中国史更要注意,因为宋朝的历史是元朝人编的,元朝的历史是明朝人编的,明朝的历史是清朝人编的,事情相隔了这么久,而且各人的主观、成见又不同,所以历史上记载的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但有时候事实不一样,也不见得完整。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还要读历史的反面文章。反面文章看什么呢?看历朝的奏议,它相当于现代报纸的社论,在当时是大臣提出的建议和报告。为什么要提出建议报告?可见所提的事出了毛病,否则就没有建议了。宋朝王荆公——王安石就说过懒得读《春秋》,认为那是一本烂帐簿,这也是认为“《书》之失,诬”的观念。这点是我们研读历史要注意的。

  “《乐》之失,奢。”光是讲艺术等等,又容易使社会风气变得太奢靡了。

  “《易》之失,贼。”一个人如果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手掐八卦,未卜先知,别人还没有动,他就知道了一切,这样好吗?坏得很!“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没有基本道德修养,此人就鬼头鬼脑,花样层出了。所以学《易》能“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固然很重要,但“作人”更重要,如果作人没有作好,坏人的知识愈多,做坏事的本领越大,于是就“《易》之失,贼”了。

  “《礼》之失,烦。”礼很重要,过分讲礼就讨厌死了,等于说我们全照医学理论,两手就不敢摸面包。全听律师的话,连路都不敢走,动辄犯法。你要搞礼法,那烦透了。所以“礼”要恰到好处。

  “《春秋》之失,乱。”懂了历史的春秋大义以后,固然是好,有时候读了历史又有问题,好像一个人不研究军事哲学,则这个人作为一个健全的国民不成问题,等到研究了军事哲学以后,相反的,他又容易闯乱。不会武术的人,最后可以寿终正寝;会了武术,反而不得好死,是一样的道理。

  《经解》对五经的批评,正面反面都讲了。下面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五经的修养,要做到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样的人,才能爱任何一个人,爱任何一个朋友。所谓敦厚,对别人的缺点,容易包涵,容易原谅,对别人的过错,能慢慢的感化他,可是他并不是一个迂夫子,那么才是“深于诗者也”,这样才算是诗的教育。以下《书》、《易》、《礼》、《乐》、《春秋》,都是如此。现在我们再回到《论语》上来。

  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他有了这样高深的修养,所以他的目的,就是我国古代的“淑世主义”,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他的千秋大业。千秋大业就是学问思想,千秋事业在当时是很寂寞的,例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等等,在当时并未受人重视,可是德及万世,名震千古。孔子这种千秋事业是要集中国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认清楚自己的任务,牺牲现实的荣华,才能够做到。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到老师究竟为什么来着?你看看老师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一定要认为他对政治有野心,有要求的话,恐怕他所要求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经过了这一段有趣味的问答,下面一段的问题就来了。


<CENTER>老鼠生儿的孝道</CENTER>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 “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CENTER>无所适从的礼俗</CENTER>

  下面讲做学问的态度。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为什么讲学问讲到礼?这个礼,刚才提到了《礼记》。讲到礼,感慨良深!我们知道,中国人都自称“礼义之邦”,现在很成问题。几十年前,遇到人打恭,后来慢慢改成鞠躬,后来再加上一点军事化的,将手举起掌近于眉,十五度的半鞠躬,以后改成两方面握手,又变成现在的点一个头,后来又变成翘一个下巴。现在我们中国人,见面施礼的动作,不知道是哪一套了。所以说,讲到文化,感慨良深。

  文化表现在形态上,常有四样大类:“衣、冠、文、物”。我们在日本都还看得到,日本人平常也穿西装,但是遇到皇室的重大典礼,还是穿自己制定的民族礼服。过去执政党在抗战以前,拟过一个关于“衣、冠、文、物”的文件草案,对国民的衣服,都有了规定,后来因抗战军兴,没有实行。

  现在我们在礼仪方面,看见了人,刚说的五套礼貌都要来的,再加上在飞机场,还有抱一下,贴个脸的,真可谓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又看结婚礼仪,过去拜天地,拜父母,后来改成文明结婚,新娘穿白衣服,这是我们过去的孝服;还有男傧相,拉纱的花童,这叫“文明结婚”。再下来,法律问题,写一张婚约,盖两个章,还加上证人,大有为离婚作准备的味道,现在更简单了,跟外国人结婚的,外国人穿上那种日本式的木拖板,就去结婚了。到法院公证处看看,什么怪样子的都有。

  丧事上更看出来了,军乐队、西乐队、锣鼓队、笙箫队、和尚、道士,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出殡行列,什么都有,不伦不类。所以讲这个礼仪,我们大家要注意,为自己的国家建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大家要起来做具体的研究。

  此外,《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个人的礼。曾有一个学生给我的信上称“南老师”,我对他说,不知道你究竟写信给谁,因为我的孩子也在教书,也是 “南老师”,你既不照中国礼法称名,也可照西洋规矩称“亲爱的某某”,只来一个 “南老师”,“南”是姓氏,是通称;名是特称。在我们中国的礼貌,有事写信用通称,呼姓是不礼貌的。更滑稽的是他自称“愚生某某”。这个“愚”,本来是平辈稍长或长辈自成的谦词,“愚兄”、“愚叔”、“愚舅”等等。而他来个“愚生”,就不知道到底谁是谁的学生了。这是一般人看不起中国文化,不加以注意,所发生的许多问题之一。信不会写,礼貌不懂,不知道进退应对,不晓得席位尊卑。现代坐沙发,坐汽车,西方物质文明产品的使用,西方人也还是有西方人的礼貌、西方人的规矩,尤其学外交的人不能不懂。而现在年轻人常弄错,所以我们自称“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反省起来,是很难过的,非常沉痛的;为了国家民族,这些地方是要注意的。

  再讲到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那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所谓“王者望也”、“王者用也”这些注解以外,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最了不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更早。“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讲相当矛盾的道理。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 就是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CENTER>上帝的外婆是谁</CENTER>

  要研究中国文化,孔子所编的《礼记》是不能不看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初期包罗万象的著作。以现代学术来讲,包括了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卫生、医学等各方面的学问。当然,是原则,不像现在分得那么细。所以《礼记》这部书,并不是只讲礼貌,我们的礼节礼貌,只是礼的一种表现而已。中国文化的“礼”字,拿西方文化来讲,就是哲学。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有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作“道”,在儒家思想叫“天”,“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学,就是“知识论”、“人生的价值论”。西方哲学大概是这样分类的。“形而上”这个名称,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

  什么是“形而上”?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或是先有女?究竟这个宇宙万有是谁创造的?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哲学家就问这个主宰是哪里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使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讨论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体论”。“形而下” 是讲宇宙万有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西方“本体论”的探讨,最早发源于希腊,也已经两三千年了。当时大概又分作两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这个唯心与中国固有文化所讲的唯心,又不相同。讲到哲学,这个基本上的思想来源问题,首先要认识清楚,以免混淆。

  后来哲学家认为:人为什么会知道宇宙的来源?是靠知识来的,靠思想来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住?就先要研究了。于是产生了知识论。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来”,也是不完整的。这就是哲学的范围了。一直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这一学术,中国人根据日本人的翻译,叫它为“哲学”。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

  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至少过去中国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追究宇宙的本体。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化这个系统是很严谨的,他们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

  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所以由宗教而哲学,而科学,是今日西方文化发展的步骤。

  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有!所有哲学是“人生哲学”。只讲作人伦理的道德,讲作人应该怎样。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礼记》、《易经》等书里面,而且最多了,不过须要大家努力整理。我国学者,在这几十年来,所整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太不够了!而且有所偏。这还要我们自己温故知新,多向这方面努力。

  现在,我们讲的重点:“礼”不光是礼貌、礼节,而且包括了形而上的哲学,和形而下人生上的一切运用。因此,下面就接到这一节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CENTER>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 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人建立“信”?因“信近于义”,义者相宜也。这“义”字上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我们要注意“仁义”两字,“仁”字,凡是博爱、慈爱都叫 “仁”,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仁”的同义字;但中国的“义”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有这个性格,为朋友可以卖命,我们中国人这种性格,有时候比儒家的影响还要大,为了朋友,认为这条命该送给你,没有关系,帮你的忙给了你,其他民族也有这种精神,可是没有这种定义。我们有这种文化,而且过去中下层社会普遍存在。这很重要,尤其一个国家在变乱的时候更明显,在抗战期间就看到,老百姓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精神,非常伟大,就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有人说这是儒家孔孟思想影响的,并不尽然,其实是《三国演义》等等几部小说教出来的。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有忠义之气,这是我们民族的特性,特别的长处,所以我们负责教育的,要留意这类问题。

  这里“信近于义”的“义”,与墨子的“义”字,有相同之处。人为什么守信?答应的话,一定做到。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因为“言可复也”,讲了话必须恢复。什么是“恢复”?就是讲了的话要“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所谓恭,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并不是看见人敬礼就是恭;虽然不敬礼,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不说出来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礼。人与人为什么要恭敬?“远耻辱也”,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将来会讨论到,中国文化中两个观念是由道家出来的,一个是大公无私,一个是绝对自私,两种极端思想,对我们而言都做不到的。而儒家则主张有限的自私。)举个例子,如果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

  这些都是讲做学问的态度。然后再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CENTER>多才多艺的子贡</CENTER>

  接下来讲子贡。我们特别留心这个人,上面也曾提到过,子贡在孔门弟子中,不但是学问家,也是外交家、政治家,以现代观念来讲,也是工商界的钜子。

  读司马迁的《史记》,就可以看见一篇东西——《货殖列传》,《史记》这部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了不起的价值。《货殖列传》就是讲商业家,讲社会工商经济发展的情形。中国文化在过去始终是轻商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阶级,列在四民之末,为社会所轻视,而司马迁特别提出商来,写了这篇创作。以后中国的历史,才有《货殖列传》的精神,顺便也记载一般经商者的事。司马迁当时写《货殖列传》的动机,是认为工商社会的发展,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命脉,不能不注意,可是当时不能如此明显提倡,所以他写了《货殖列传》。其中还包涵许多褒贬的微词。

  司马迁有很多东西是创作,像他又写了《游侠列传》。在过去,人们认为游侠这一批人,作奸犯科——“老子拳头大”,就是那么回事。司马迁却特别写了《游侠列传》,他认为这些人在社会落伍的时候、动乱的时候,道德、道理、人情、法律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老子拳头大!”一伸胳膊则没有事了,才可解决问题,所以他觉得这种精神,非常可取,就写了《游侠列传》。

  《史记》这部书,研究起来很有趣,中国文化的许多精神,司马迁都在《史记》上点出来了。

  我们讲子贡,牵涉到《史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特别提到子贡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乃至强调地说,孔子的学说思想,后来能够流传下来,端赖他的出力。

  现在讲到学问的修养,提到子贡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一段很值得注意的。以前一直讲学问,这一段则是描写有一天子贡问孔子的故事。有如电视上的一个短剧。

  子贡说,老师!人穷了,倒楣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骄傲,何如?这个“何如?”若演起戏来,导演一定教演员作得意状。子贡这个时候,似乎认为自己学问修养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很有心得了,心里在想一定可以得到老师的欣赏,给一个一百分,至少九十分,所以他这“何如” 用白话来说是:“老师!你看看我怎么样?”那种自肯的味道,完全在这“何如”两个字上表现出来了。

  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体会到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做学问,只要做到“贫贱不能移”一句话 ——能够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无论怎么样得意也是那个样子,失意也是那个样子,到没有衣服穿,饿肚子仍是那个样子,这是最高修养,达到这步修养太难了。所以子贡讲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确是不容易,很难得。可是孔子并没有给他九十分,只是“可也”而已。下面还有一个“但是”,但是什么?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做到穷了,失意了不向人低头,不拍马屁,认为自己就是那么大,看不起人,其实满肚子的不够;或者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心理,所以修养还是不够的。同样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仍旧有优越感。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在任何环境中,就是那么平实,那么平凡,才是对的。所以孔子告诉子贡,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及格而已,还应该进一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安贫乐道。安贫就非常难,孔子在下面就有“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话。所以有些朋友很了不起,很清高,聊天时常常问起:“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说:“我个人不完全同意你,你是很清高,不过有一点苟求清高。”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因此孔子告诉子贡,要安贫乐道,要平实,他说仅是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重别人和爱人。

  富而好礼的方面,我们与工商界人士接触就看得出来,社会上的有钱人,有的非常讨厌,不学无术,一开口庸俗不堪,所以富有不一定好礼。好礼不一定仅仅讲礼貌,而是在学问作人各方面随时虚心求进。假如一个真正富有的人,能够不断追求学问,不断讲究作人做事的道理,实在了不起。有的人事业成功了以后,往往亲朋间脱离了关系,这是遗憾的事。

  讲到这里,再看下去,知道子贡是服了老师,孔子是了不起的,所以子贡提出了一句话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个诗是古代的诗,谁作的呢?前辈古人作的,当时流传很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是引用古诗里的原句。这诗是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切、磋、琢、磨,这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大有推崇孔子的意思,好像说:“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我懂了。”那么孔子答复他了,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说你懂得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读书了,也可以开始读诗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这表示了一个人的天分高,拿现在的教育来说,是教了一个原则,其他就可以自己类推了。


<CENTER>诗的人生</CENTER>

  不过这句话研究起来有一个问题,是诗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像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学形态的演变,大概是如此。

  今天中午有位学者,谈到很多人写作的东西,他说过去看了一些作品,马马虎虎过得去,还不注意。现在看一些作品可难了。他这话是真的。有些人有文学家的天才,随便写几句,从笔调上一看,就知道他在文学上一定会有成就;也有的人力学一辈子,也不能变成文学家。虽然写文章写得蛮好,但是他到不了那个程度,怎么下工夫都无法突破他们自己的那一个极限,他的文章始终只是一个科学家的文章。所以看科学的书,没有办法看得有趣味。我曾经对学生说,你教化学的,如配合文学手法来教,会比较成功。科学本身很枯燥,所以最好把它讲得有趣味,比如对一个公式,先不要讲公式,讲别的有趣的;最后再说明这个有趣的事,跟某一公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听的人就可以贯通。结果有几个学生用这个方法教,的确很成功。但现在中国文学正在剧变当中,还找不出一个法则来。

  至于诗,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人不是在小学(不是现代的小学)就开始学诗的。每一个人都会作诗,不过是不是一个诗人,是另一个问题。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对诗的教育这样重视,这是个大问题。下面第二篇《为政》里就有一个要点,说明这个道理。一般人通常认为,作诗就是无病呻吟,变成诗匠。从前也有人打趣这种诗,所谓“关门闭户掩柴扉”,关门就是闭户,闭户也是关门,掩柴扉还是关门。平仄很对,韵脚也对,但是把它凑拢来,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就是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学,实在有问题,都变成“关门闭户掩柴扉”了。过去还有一个笑话,在几十年前,有一种所谓 “厕所文学”。在江南一带,像茶馆等公共场所的墙上,乱七八糟的字句,写得很多。这些字句,无以名之,有人就称它为“厕所文学”。有人看了这些文字,实在看不下去了,也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文学的末流。原句是:“从来未识诗人面,今识诗人丈八长,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这是当时批评“厕所文学”的滑稽之作,像这类衰败的情形,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当时却很严重。所以当年国父不得不提倡革命。那时文学、文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那些无病呻吟的诗,衰败的东西太多了!像这一类含义的笑话,实在太多。所以后来“五四运动” 的时候,要打倒旧文化,固然打错了,可是这个错误的实在,也不能完全由当时动手打的人担负起来。这个错误是在那个时代,历史的包袱给他们的压力而造成的。

  这里孔子对子贡说的话,点出了“诗”的道理是什么,作诗学诗的人,并不光是想当一个诗人,否则当诗人就要被骂“如何放屁在高墙”。所以诗的目的,并不是专搞文学,其中所含的道理非常重要。关于诗的文化,孔子在下一篇说了,在这里他告诉子贡,读了诗,并不是教你变成一个酸溜溜的书呆子,一定要“告诸往而知来者”。岂但作诗,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为什么读历史?现在大学里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研读历史,虽然拿到好成绩,但对作人做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精神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

  到了最后,是这一篇的结论了。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看这一篇文章又是怎么作结论?恰恰好头尾相顾。最后一句怎么说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为政第二</B></FONT></P>
<P>孔子不谈政治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接着下来第二篇《为政》则是讲
学问的外用。

    不过提到为政,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
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政治哲学”。在我个人
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政治”,孔子只
说“为政”,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我们常说
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学问的立场,就是“在学术面
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政治”如国
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
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
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
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大政治家的风范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即“拱”。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来,为政最
重要是“德”。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
连篇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
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到现在年轻人一提到道德,都当成讨厌
的名词。这是文化思想的演变。所以我们要知道,秦汉以前,德是德;而“道”与
“天”,在当时可说是最麻烦、最难于界说的两个字,同样的有无穷意义。有时候
“道”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
像《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
表。“天”字也是这样,包含有四五个意义之多。在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句里,
前后的道字,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这个好像是中国文化的毛病,其实也是长处,
尤其在古代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一个观念用一个字来代表,用刀刻到竹简上,在当
时就足以完全表达。

    再说到这个“德”字的意义,过去“德”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时人
解释“德者得也”。因此我们了解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也和
后世讲的“道德”意义差不多。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学校里,就告诉学生,
这里的“德”就是“道德”,因为学生不到相当的程度,老师也无法多搬古董来为
他们作详细解说。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德”字,这是第一个问题。

                星辰知多少

    第二个问题说到“北辰”。我们中国文化发达得最早的是天文。过去我们把天
体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类似于我们现在讲天文的经纬度。
经纬度是西方的划分法。曾经有位天文学家主张,我们自己重新划过,不照西方的
度数划,如格林威治时间是英国人划的,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为什么不讲自己的中
原时间,或以台湾作中心,把经纬度再划过呢?而事实上,我们过去是划分过的。
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体星座的范围,划分二十八个部分。为什
么叫“宿”呢?这是指每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
这星座就是“宿”。这出来的星座,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
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过去发现了北斗七星,
就是现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际。在夏天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在银河的北
面,那七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斗星,这七颗星连起来,像舀水的瓢,古时叫“斗”。
现在的天文学,也没有离开我们老祖宗那个原则。整个天体那许多星星,都是以北
极星作为中枢,众星拱卫着它,每到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前方,一定有两颗最亮
的星,名招摇二星,它的光最为闪烁,很容易看见。春天北斗星一定指着东方的寅
宫。过去做大将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通,才能带兵。因
为天文在军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军来说,如夜间迷了路,即观星斗,不藉仪器,
就可辨别出方向来。我国过去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现在对于固有的“天文学”,
我们反而一点认识都没有了。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不注意,一
定要把它捡回来。

    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像听北斗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不
但一年四季,每个月北斗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个天体随时在运转。每天十二个
时辰,北斗星的方向也在变动,而且这是几千万亿年,固定的一种变动,不能错乱,
事实上它也决不会错乱。

    对于“北辰”我们了解了,那么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为政以德”,
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
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
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刘备上了曹操的当

    在军事思想上,大家都知道“万众一心”以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两句。
大家对它的解释也各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解释成“千万雄师千万心”,那就不太
好了,最好的主帅在这情形下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思想问题,思想一定要集中。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岳飞所提出的。现在我们如果解释为主帅心计的变通,
所谓“山人自有妙计”,那就更糟了。我们研究起来,岳飞这句“存乎一心”的
“一心”,就是“万众一心”的意思比较恰当。那么“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这
个道理。

    其次,我们知道,儒道两家的思想,在秦汉以前并不分家。大家都知道,老庄
道家的思想讲“无为而治”,有些讲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人,都解释为在上面
领导的人,什么都不管,就是“无为而治”。这完全搞错了,道家没有这个说法,
是“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而治”是制其机先,看起来是没有事。譬如说,一
个领导的人,一个主持的人,对任何一个方法,一开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
病出在哪里,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会出毛病,然后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讲到这里,说一个笑话,当年抗战期间,有一个朋友在一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当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面剿匪,我问他:“你们地方上哪来这么多土
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连鹅毛扇都不去拿,不会当军师。我问他这
话是什么意思。他说:“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们怎么办?”我说你们原来是这
样干的。他说:“不是我们要这样干,是邻县要这样干,把土匪赶来赶去,剿的次
数多,功劳多,他们要这样干,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也有人说刘备是曹操培
养出来的,假如他不培养一个刘备,就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天下事原来如此。现在讲这样坏的一个故事,以解释这个道理——这种无为而
治,实在是太不道德。我们在政治学上,军事学上的政治思想中,都看得出来,所
谓“为大将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在军事思想上的意义,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
兵”。只要大将在那里,敌人就怕了,不敢动了,仗就打不起来了。这当然是了不
起的。假如是一个普通人有赫赫之功,又是另外一件事了。所谓无为的道理,大致
的要点也在此,孔子讲道德的政治,就是这一个道理。

    为什么孔子老是提到这一类的东西呢?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
叫“经史合参”。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
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但不是我们能规定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
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
迁。我们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这样研究
经史,才有意义。譬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则刻板的
教条。其实不是的。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个时代,我们后世矨它为
“春秋时代”,就是西周与东周之间的时代,孔子写了一本书叫作《春秋》,后来
“春秋”成了历史的代名词。在孔子前后,有人写了历史,都称春秋。中国文化中
为什么把历史称为“春秋”而不称为“冬夏”呢?照理冷就是冷,热就是热,称冬
夏也无不可。有人说因为春秋第一句话“春王正月”——后世把“春王正月”读成
一句话,是读错了。所以我们再三讲,读古书要注意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纸笔,
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简上,很艰难,所以往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复杂的意义。这个
“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而
成为“春王正月”——以此来解释历史所以称作春秋的原因,这是不对的。

    刚才提到,中国文化发展得最早的是科学,而科学中最先发展的是天文,讲世
界科学史,乃至讲科学,一定先研究天文。要讲天文,则中国的天文,在三千年以
前就发达了。在全世界而言,是一马当先的。讲天文又必须讲数学,而中国的数学,
六千年以前,也很发达。这方面等将来有机会谈到《易经》的时候,再讨论它。

    中国的文化是自天文来的——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
夏天太热。讲昼夜,白昼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平均。只有春天二月间和
秋天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节气,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赤道中
间的时刻,白昼黑夜一样长,气候不冷不热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这就是中
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
秋分一样平衡的天气上来批判。拿现在的观念来说,称一下你够不够分量,你当了
多少年皇帝,对得起国家吗?你做了多少年官?对得起老百姓吗?都替你称一称。
历史叫作“春秋”就是这个道理。

               从台风了解人生

    我们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历史,孔子在《易经》的《系传》上
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当孔子写
《易经·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但是孔子认为“非一朝一夕之
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飓风就是现在广
东话、福建话所讲的台风,现在西方人用中国语音译过去,也叫台风。我们看到台
风的力量这么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时候,只见到水面上的一叶浮萍,稍稍动
一下,紧接着水面上一股气流冒上来,慢慢大了,变成台风。道家这句话是说,个
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
出在小事上。“飓风起于萍末”,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所以孔子在《易经》
中说的上面那一段话,说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平常听人说:
“这个机会很偶然”,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国文化《易经》的道理来说,认为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
譬如有人捡到一块钱,“这多么偶然!”但仔细分析,一点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
么?因为他走出门来了,如果没有走出门这个前因,就不会有捡到一块钱的后果。
或者说,坐在家里就掉下一块钱来了,这该是偶然了吧?但是因为他坐在家里,这
块钱掉下来他才捡得到呀!假如他出门不坐在家里,掉下来的钱,也不会是他的了,
所以坐在家里不出去,也是得到这块钱的前因。因此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来者,
渐矣。”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
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我
们懂了《易经》这几句话,孔子著《春秋》,正是赶上那个时代,他所以那么偏重
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当中,社会风气乱得不得了。我们不妨引用下面几个人的
话,就可以知道春秋时代乱到什么程度。

    司马光说:“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指赵、魏、韩三家分晋),天子
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分不得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
于斯尽!”

    又说:“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
类,糜灭几尽,其不哀哉。”

    顾亭林说:“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
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完交,士无完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
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得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从上面的记载,说明了春秋战国当时社会之乱,变乱是不得了的。当时,大家
重视权利的斗争,社会秩序很乱,文化衰败,孔子面对这个动乱,非常担忧,因此
他说为政,权力是没有用的,唯“德”而已。

               圣人也势利吗?

    讲到“德”,第三个观念来了,我们看中国历史,儒家思想为什么对于尧、舜、
禹、汤、文、武、周公这样推崇?以前我有一个老朋友,他比我大几十岁,是我的
忘年交,四川人,自称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此人当系大家都知道的。他本人
道德非常好,就喜欢故意骂人,我劝他少骂人一点,不要提倡厚黑学,我说人性本
来就是那么一回事,脸厚心黑,但还用一张幕掩盖起来的,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揭开
来呢?他说:“揭开吗?你搞错了,我是拉开坏的一幕,教人看后面真的。”李宗
吾对历史非常怀疑,他说圣人靠不住,为什么专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
公这些成功的人?不成功的就没有圣人吗?所以他有一篇文章叫“对圣人的怀疑”。
这位老兄,专写反面文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老弟,你不知道,我和
爱因斯坦同年,我那位同年发明了相对论名闻世界了。我呢?当个厚黑教主还没有
当好,所以我非要调皮一下不可。”此人很妙,我认识他时,他已六十多岁,整天
不吃饭,老喝酒,喝酒就饱。精神、道德都很好。

    讲到这里,再回头讲正题,孔子为什么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
等?第一,有道德思想,没有德业的成果,只能说他有道,不见得有德。有道德的
思想,又有德业的成果,道与德配合,才叫“道德”。

    历史上,道家、儒家都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因为那时谈到
“为政”,讲究“德”字,到秦汉以后,只讲事功,所谓“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
之志在事功。”王、霸之不同在于此,等而下之,连霸业都谈不上,连事功都没有,
光是拿偷鸡摸狗的手段窃国而已。

    这几句话虽然简单,解释起来,却有一大堆的意思,我们把它整个了解了,就
晓得它的价值了。

                悠美的情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所以有人说《论语》要重新编排,他们看《论语》看到这里就说:“讲为政讲
得好好的,为什么又突然讲到文学上去,而讲起诗来了呢?还不是编错了,编乱了
吗?应该把它拿出来,照现在西方办法,逻辑的整理一番。”我说:“逻辑?!大
概是把它逻过一下,再辑一辑吧?”只好为他们的主张作如是解释。殊不知《论语》
已经编得非常完整了。

    为什么在《为政》里谈这个问题。

    “诗三百”,是指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是孔子当时集中周朝以来数百年间,
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单位)的劳人思妇的作品。所谓劳人就是成年不在家,为社会、
国家在外奔波,一生劳劳碌碌的人。男女恋爱中,思想感情无法表达、蕴藏在心中
的妇女,就是思妇。劳人思妇必有所感慨。各地方、各国家、各时代,每个人内心
的思想感情,有时候是不可对人说,而用文字记下来,后来又慢慢的流传开了。孔
子把许多资料收集起来,因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从中知道社会的趋势到了什
么程度,为什么人们要发牢骚?“其所由来者渐矣!”总有个原因的。这个原因要
找也不简单,所以孔子把诗集中起来,其中有的可以流传,有的不能流传,必须删
掉,所以叫做删诗书,定礼乐。他把中国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个编辑的工作。
对于诗的部分,上下几百年,地区包括那么广,他集中了以后,删除了一部分,精
选编出来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诗经》。

    读《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拿现在青年的口语来讲,“追!”追女人的诗。或者说,孔子为什么这样
无聊,把台北市西门町追女人那样的诗都拿出来,就像现在流行的恋爱歌“给我一
杯爱的咖啡”什么的,这“一杯咖啡”实在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得曲折、
含蓄。由此我们看到孔子的思想,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迂夫子。上次提到过“饮食男
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一定要吃饭,一定要男女追求,不过不能乱,要有限度,
要有礼制。所以他认为正规的男女之爱,并不妨害风化,这也叫“为政”,正规的。
那么他把文王——周朝所领导的帝王国度中,男女相爱的诗列作第一篇,为什么呢?
人生:饮食男女。形而下的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吃,长大了男
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这个以外,几乎没有大事。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
学的观念,强调世界进步,乃至整部人类历史,都是性心理推动的。

    《诗经》归纳起来,有两种分类——“风、雅、颂”、“赋、比、兴”。什么
叫“风”?就是地方性的,譬如说法国的文学是法国的文风,法国文风代表法国人
的思想、情感,所以《诗经》有《郑风》、《鲁风》、《齐风》等等。“雅”以现
代用词来讲,是合于音乐、文学的标准,文学化的、艺术化的,但有时候也不一定
文学化、艺术化。“颂”就是社会、政府公事化的文学叫“颂”。

    作品另三种型态,一种是“赋”,就是直接的述说。其次是“比”,如看见下
大雪,想起北国的家乡来,像李太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这个
感触联想到那个,就叫“比”。“兴”是情绪,高兴的事自己自由发挥;悲哀的事
也自由发挥;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七律诗:“辛苦遭逢起
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皇恐滩头说皇恐,零
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也就是“兴”。他在挽救
自己的国家,挽救那个时代,而遭遇敌人痛苦打击的时候,无限的情感,无限的感
慨。这也就是真的牢骚,心里郁闷的发泄,就是“兴”。

                诗的伟大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
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
女之爱。如果作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上没有这种人。我所接近的,
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
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
硬用思想把它切断,是不可能的。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
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
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
为了“思无邪”。

    那么为什么把这个讲文学境界的话,要放到《为政》篇来呢?这不是次序乱了
吗?一点都不乱,这就是“点题”了,就是把题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来。

    第一个点题: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
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
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
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
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
凭!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
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第二个点题:牵涉到人的问题。

    中国史上,凡是一个大政治家,都是大诗人、大文学家,我常和同学们说,过
去人家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学,现在知道中国不但有哲学,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研究。
因为我们是文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中国
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西方的学问是专门的,心理学就
是心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理学,过去中国人作学问要样样懂一点,中国书包括的内
容这样多,哪一本没有哲学?哪一样不是哲学?尤其文学更要懂了,甚至样样要懂,
才能谈哲学,中国哲学是如此难学。譬如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中有几
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
思一样,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学里找,
就好像中国没有哲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看,哲学多得很,譬如苏东坡的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
宙哪里来的?上帝今天晚上吃西餐还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哲学问题吗?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
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诗为什么那么好,因为唐太宗的诗太
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对联为什么开始发展起来,朱元璋的对联作得很不错,他
尽管不读书,却喜欢作对联。有个故事,朱元璋过年的时候,从宫里出来,看见一
家老百姓门前没有对子,叫人问问这家老百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门口没有对子。
一问是阉猪的,不会作对联。于是朱元璋替他作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诗好,大臣都是大文学家,如房玄龄、
虞世南、魏征每位的诗都很好。为什么他们没有文名?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的功业
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如果他们穷酸一辈子,就变文人了,文人总带一点酒酿味,
那些有功业的变成醇酒了。其次,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
业盖过了。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文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
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别人还作不出来呢!不到那个位置,说不定作成:“台风来了吹掉瓦,雨漏下来我
的妈!”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备诗人的真挚情感。换句话说,如西方人所说,一
个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备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此其三。

    第三个点题:中国人为什么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
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
痛苦、有烦恼。尤篇中国人,拚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
经常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
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
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
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从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就付诸宗教;
中国过去不专谈宗教,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么无
法化解的烦恼,自己作两句诗,就发泄了,把情感发挥了。同时诗的修养就是艺术
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诗人的修养。我们看历史就知道,
过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将,退朝以后回到家中,拿起笔,字一写,书一读,诗一
诵,把胸中所有的烦闷都解决了。不像现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将或跳舞去了。这种修
养和以前的修养不同了,也差远了。

    由此我们已了解,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
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
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6:27: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哉法治
    下面提出问题来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

    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
现在观念勉强说来,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他说领导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
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
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
了,毫无羞耻心。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
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
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
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
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
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
的精神之不同了。不过,中国的政治,向来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孔子的自剖
    下面更有趣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
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
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
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
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
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
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
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
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
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
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
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
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
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
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
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
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
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讲到这里,我们要研究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
历作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这经验太重要了,本来为政
就是须要人生的经验。

    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
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
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
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经
验,要多去体会。因此孔子将自己的经验讲出来,编到《为政》这一篇,就是暗示
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作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效法他这个精神,在
工作上去体会、了解它,才把这一段编到《为政》中来。

    从上面几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讲到人情世故,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这是很坏的事。如果说
“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骂人。尤其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几年前在《中央日报》
我就看到这样的文章,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这里一般年轻人的反
应,认为这个外国人的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我说你们不要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留学两
三年,就能懂中国文化,那你们都是干什么的?几十年的饭是白吃了。中国文化一
直在讲人情,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
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地转了个把月,说不定又转回来物归原主了。这只
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
现在解释起来,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也就
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
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反用了
以后,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拍马屁的代
用词了。就这样把中国文化完全搞错了,尤其是外国人写的更不对。

    为政以“德”为本,再以学来培育“诗”的温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备了为
政的条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个军人,把中外古今的军事思想理论都翻遍了,
但是连枪怎么放都不会,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晓得,这等人充其量只能当
个参谋,绝对不能带兵上战场的。所以《论语》行文的气势,轻轻一转,把孔子的
简略自传编进来了。也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
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
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
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
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
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
哲学思想。

                 车上的一课

    接下来,根据我们全篇连贯起来的观念,似乎有了问题了,因为下面接着是说: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

    如此一节,我们不要看宋儒这样的一圈,就把它圈断了;这是后人圈的,是不
对的,上加一圈,下加一圈,结果就变成了教条。其实它是连贯的,也就是前面
“为政以德”的引伸发挥,把中国文化里面的孝道精神,扩充到待人处世上面,中
国自古以来、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据这一点培养出来的。

    现在我们先对文字作一了解,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而是介于学生与朋
友之间的关系,他是鲁国的大夫。当时的“大夫”,当然不是现代的医生,而是一
个相当高的官位。勉强比,有如现在的内阁官员之流,通称作“大夫”。“大夫”
是官阶,不是官职。中国这些官阶职务,历代都有变动的。我们要了解中国历代政
治形态的变迁,必须读“十通”或“三通”——通志、通献、通考。里面不仅包括
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官职的演变、一切的演变,乃至现代研究三民主义思想,
国父为什么采用了五权分立制度,都与“三通”、“十通”的文化有绝对的关系。
这是讲到孟懿子的职位,顺便提到的。

    既然孟懿子是这样一位人物,以当时孔子的立场来讲,这一段问答,到底是孔
子做鲁国司寇以前,或以后说的,就很难考证了。孔子当时在国际——诸侯间——
的地位也很特殊,是一位突出人物。所以孟懿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只告诉他
“不要违背”。如果根据这句话来看,孔子讲话非常滑头。不要违背什么呢?没有
下文。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答话,接下来,又是一幕短剧式的谈话。我们看《论语》,
深入了,很有趣味,像看小说一样,不必用那么严肃的态度去看。

    “樊迟御”——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樊须,字子迟,小于孔子三十六岁,
是年轻的一辈。“御”是驾车。孟懿子刚刚来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道这个问
题,孔子说“不要违背”,就只有这么一句话。等一会儿孔子出门了,因为请不起
司机,都是学生来服务。现在由年轻的樊迟来驾车子,不像现在的汽车,孔子那时
坐的是马车,驾马车有一套专门技术,很不容易的。那么孔子坐进车厢了,樊迟坐
在前面的驾驶台上,开动了车子,在途中,孔子坐在车厢中和学生谈起话来了。从
这一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对学生施教的。

    “子告之曰”是描写孔子在车上特别告诉樊迟一件事:“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孟孙是孟懿子的号,因为他是当朝有相当地位的人,而且在当时政界
来讲,还算好的一个人,所以孔子对他相当尊敬,便只称他的号。孔子说,他问我
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无违”,不要违背。“樊迟曰:何谓也。”从这一句话,
我们看到那个画面上,学生正在前面驾车,静静的,没有开腔,而老师好像在自言
自语的告诉他,刚才答复孟懿子问孝的经过,樊迟一听,回过头来说,老师,你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跟我们现在的疑问一样。“无违”,不要违背,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
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
么叫以“礼”事之呢?很难说了,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礼是包括
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这一切道理,将来我们还有专门讲“礼”的机会,在这里
暂不详述。)又说:“死,葬之以礼。”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
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解释。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我们研
究这一段,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又把这一段问答记到《论语》里,到底有什
么意义呢?对为政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问题先放在一边,再看下一段,然
后综合起来作研究。

    下面跟着记载的,是孟武伯问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何许人也?就是刚才所讲的孟懿子的儿子,他是“世家公子”。这又
牵涉到什么是“世家”,古代的制度,和现代两样,尤其在春秋时代,与印度、欧
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谓“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孙孙都有这个官作,不过是长子
继承这个官位,即所谓的封建时代。但是与欧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谁家不
好,就被除掉。在中国这样传下来的家庭叫“世家”,长子有继承权,第二以及第
三、四、五个孩子都是另外在一边了。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是正统的世家公子。
父亲刚刚问了孝道,(当然不是同一天的事,不过编书的人——孔子的学生们,硬
要把它编在一起。)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就是说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
担心,多么深刻,你要去体会这种心境。

    孔子这个答复有多妙!这句话,我们要这样说,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
人才真能体会出来。这种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里钱又不够,小孩病了,坐在办
公室里,又着急,又出汗,又不敢走开,可是心里记挂着。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
其疾之忧”。孔子对孟武伯就是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
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以孝治天下

    这两段话都是大问题,现在我们转回来谈第一点。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经常讲孝
道,尤其儒家更讲孝道。把四书五经编辑起来,加上《孝经》、《尔雅》等,汇成
一系列的总书叫十三经。《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著的,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
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
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
为政,也就是我们所讲公务员是人民公起的道理一样的,所以后来发展下来,唐宋
以后的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
一定是忠臣。因为忠臣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假使没有基本的爱心,你说他还会对国
家民族尽忠吗?这大有问题。关于忠字有一点,是古人讲的:“慷慨捐身易,从容
就义难。”慷慨赴死是比较容易的,等于西门町太保打架,打起来,不是你死就是
我死,脾气来了,真是勇敢,视死如归;假如给他五分钟时间去想想看该不该死,
这就要考虑了,“从容”——慢慢的来,看他愿不愿意死,这就很难说了。所以说
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要有真感情,真认识的人,才能够尽忠。

    因此,孔子答复孟懿子的话不同,孟懿子是从政的人,孔子相当尊敬他,答话
就比较含蓄,只说:“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呢?不违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须
大孝于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他知道这样的答复孟懿子也不一定懂,这种说法,土
话名之为“歇后语”、“隐语”,像“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瞎子吃汤
团——肚里有数。”都是“歇后语”。讲了半天,后面的意思要人猜的。他为什么
这样答复?意思是说,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
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
可违反人心。

    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与樊迟的一段师生对白是“打丫头骂小姐”的用
意,知道樊迟也一定不懂,不懂让他不懂,慢慢去传话,作间接的教育,所以等学
生驾车时有这段对白。这种间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个人的孝道,能做
到对樊迟所讲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对国家大事,能够做到“无违”就是了不起的
大臣。

    但是他对孟武伯这位世家公子的问孝,答复就大不同了,他说孝道很简单,你
只要想到当你病的时候,你的父母那种着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以个人而言——
所谓孝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么着急,而以同样
的心情对父母,就是孝;换句话说,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将来一定会当政的。我
们读历史晓得一句话,就是最怕世家公子当政“不知民间之疾苦”。所以为政的道
理,要知道民间疾苦,晓得中、下层社会老百姓的苦痛在那里。所以爱天下人,就
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样,你将来从政,必须记住这个道理。这
两段穿插在《为政》篇中,用得很妙。

    当然,世家公子不知民间之疾苦,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看到晋惠帝当天下大荒
年的时候,太监对他讲大家没有饭吃,他说:“何不食肉糜?”他就不知道连饭都
吃不上,哪里吃得到比饭更不容易的肉糜。这就是不知道民间之疾苦。我们也可以
从历史上得到一个结论,凡是创业的帝王,都了不起,两三代以后的皇帝“长于深
宫寺人女子之手”,连米从哪棵“树”上长出来都不知道的这一类皇帝,我代他创
造了一个名称,叫他们为“职业皇帝”,他天生的一定当皇帝。这些“职业皇帝”
往往犯一个心理毛病——自卑感,他们非常自卑。所以历史上“职业皇帝”非常糟
糕,对于文臣,反感他学问比自己好,对于武将,他也要反感,觉得武功不如人,
所以“职业皇帝”往往是做出杀戮重臣、罢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注定了他的
失败。

    同样的,除了帝王政治以外,我们做任何一个主管,对于大小事情都应该知道,
尤其对于下层的事务,更是不能马虎。

    然后,我们要讨论到一个孝道的大问题。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来讲,素来
就有以“忠孝传家”相标榜的,可见中国文化把孝道看得严重,这个我们就要先懂
得中国整个的历史文化了。中国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与欧美各国都不同。所以这
几天,几个在外国留学返国的学生来看我,大谈欧美情形,一位在德国念了博士以
后,现在又学精神分析的学生说,在外国看了这么多年,结果证明我几年前告诉他
们的话没有错。我告诉他们,研究西方文化,不要只以美国为对象,美国立国还不
到两百年,谈不上什么,要从整个欧洲去看;而研究欧洲文化,必须研究希腊文化,
从雅典、斯巴达两千多年以前开始。同时要知道西方文化与我们有基本的不同,中
国这个国家,因为地理环境影响,能够“以农立国”,欧洲做不到,尤其希腊做不
到,他们要生存,必须发展商业。过去欧洲的历史,在海上的所谓商业,看得见就
是做生意,看不见时就做海盗,所以十六世纪以前,西方缺乏财富,穷得一塌糊涂。
十六世纪以后,抢印度、骗中国,黄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谓西方文化、经济发展等
等,原先都是这样来的。

    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以后,再回头来看中国,中国以农立国,有一个文化精神与
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国的宗法社会。三代以后,由宗法社会,才产生了周代的
封建。一般讲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国的封建,把中国封建的形态,与
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隶制度摆在一起,对比一下,就看出来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搞错
了。中国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为宗法的社会,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
立了,秦汉以后,又由宗法的社会变成家族的社会,也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形态,那
么家族的孝道,把范围缩小了,但精神是一贯的。这个孝字,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
是人情世故的扩充,把中国这个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实行而蔚为风气,是什么时候
开始的呢?是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我们看到二十四孝中
有名的王祥卧冰,他就是晋朝的大臣。晋朝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
直下来,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历朝大臣,凡是为国家大问题,或是为爱护
老百姓的问题,所提供的奏议,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先拿这个大帽
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该“如何如何”提出建议,这是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提倡孝
的好处、优点。

    但是天下事谈到政治就可怕了,我们关起门来研究,也有人利用孝道作为统治
的手段。谁做了呢?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们看历史,经常可以看到有个因果律,如清朝,孤儿寡妇率领三百万人,入
了中原,统治了四万万人,最后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儿寡妇,夹了一个皮包,回
到关外去了。一部历史,怎么样开始,就是怎么样结束,好像呆板的。古今中外的
历史,也几乎完全是跟着循环往复的因果律在演变。清朝孤儿寡妇入关以后,顺治
很年轻就死掉了,不过这是清朝一个大疑案,有一说顺治没有死,出家去了,这是
清人历史上不能解决的几大疑案之一。接着康熙以八岁的小孩当皇帝。到十四岁,
正式亲政。老实讲,那时候如果是平庸之辈,要统治这样庞大的四万万人的中国,
是没有办法的,但这个十四岁的小孩很厉害,康麻子——康熙脸上有几颗麻子的——
十四岁开始统治了中国几十年,(康熙八岁当皇帝,十四岁亲政,六十九岁去世,
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里安定下来。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反清复明
的人太多了,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
思想上、学说上所作反清复明的工作,实在太可怕了。结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国的
“孝”字,虚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种子一直过了两百年才发芽。清兵入关,有三部
必读的书籍,哪三部书呢?满人的兵法权谋,学的是《三国演义》,还不是《三国
志》,在当时几乎王公大臣都读《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
读的——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本特别版本的《老子》,现在已经问世,注解
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时每一个清朝官员,都要熟读《老子》,揣摩政治
哲学。另一部书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说到这里,诸位读历史,可以
和汉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较,“文景之治”的政治蓝本,历史上只用八个字说明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么一来,康熙就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
《圣谕》,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地方政治基层组织中去宣传。
以前地方政治有什么组织呢?就是宗法社会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长、乡长,都是
年高德劭,学问好,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
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圣谕中所讲都是一条条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
进了,尤其提倡孝道。进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这个精神而加以反面的运用。要
知道康熙把每一个青年训练得都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肯要
儿子去做杀头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

    其二:当时在陕西的李二曲,和顾亭林一样,是不投降的知识分子,他讲学于
关中,所以后来顾亭林这班人,经常往陕西跑,组织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
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作官,当然李二曲是不会去作的。后来康熙到五台山并
巡察陕西的时候,又特别命令陕西的督抚,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为当代大儒,是当
代圣人,一定要亲自去拜访李二曲。当然,李二曲也知道这是康熙下的最后一着棋,
所以李二曲称病,表示无法接驾。哪里知道康熙说没有关系,还是到了李二曲讲学
的那个邻境,甚至说要到李家去探病。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
中来,李二曲只要向他磕一个头,就算投降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气节问题;
所以李二曲只好表示有病,于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来。但是康熙到了李二
曲的近境,陕西督抚以下的一大堆官员,都跟在皇帝的后面,准备去看李二曲的病。
康熙先打听一下,说李二曲实在有病,同时,李二曲也只好打发自己的儿子去看一
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强去李家了。否则,他一定到李家,李
二曲骂他一顿的话,则非杀李二曲不可。杀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杀,又有失皇
帝的尊严,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儿子一番,要他善为转达他
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为照顾李二曲。还对他们说,自己因为作了皇帝,不
能不回京去处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学习,实在很有福气。康熙的这一番
运用,就是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用到他的权术上去了。可是实在令人感慨的事,
是后世的人,不把这些罪过归到他的权术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
被打倒,孔子的挨骂,都太冤枉了。

    实在讲,孝道的精神绝对是对的,要说它对的理由,很多很多,现在是讲《论
语》,不在本题外说得太多,只在这里提一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
各人的孝父母,扩而充之爱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这个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再看
一下《孝经》,就了解了。

               晚娘面孔难为人

    再下来是: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
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爸爸妈妈,有饭给他们吃,
像现在一样,每个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给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还有许多年
轻人连五十元也不寄来的,寄来了的,老太太老先生虽然在家里孤孤独独,“流泪
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但看到五十元还是欢欢喜喜。所以现在的人,以
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
有的人养狗还要买猪肝给它吃,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
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

    这里我们看出来了,孔子对学生讲孝道与答复从政的人讲孝道完全两样,所以
我们证明孔子前两段话是歇后语,用隐语的。

    至于接着下面讲孝道: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
    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态度问题,上面讲不敬何以为孝,
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
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
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
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
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
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做儿女的茶是倒了,
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
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
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为什么这两节放在这里呢?这就包括了君道、臣道。一种是做人长官,领导人
的;一种是做人部下,配合别人的。所以我们谈为政之道,也是“色难”,也是
“不敬,何以别乎?”我们爱护部下,态度很难。历史上的名帝王唐太宗,天生就
很威严,有一天他问魏征,为什么这些大臣们,当着他的面都不讲话。魏征就告诉
他——也只有魏征敢和他这样讲——陛下自己不知道,因为陛下很威严,大臣们看
见你后,心理上先就怕了,所以讲不出话来。唐太宗听了这话以后,就去对着镜子
学笑,见了人就笑,慢慢使自己的态度变得和蔼起来。所以为政之道,也是色难。
有时到o(︶︿︶)o 唉中去,尤其邮政局或银行,许多人怕那里的面孔,譬如到邮局买一块钱
邮票,邮局的柜台小姐,忙累得那个样子,给你邮票时,那种好像欠他多还他少的
态度,实在叫人受不了。但替他想想也够可怜,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对他还够噜苏。
所以领导别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难”——态度不容易作好。内心上更难。

    “敬”——真爱人,不容易作好。所以把这两句孝道的话摆在“为政”篇中,
也就是从政的修养与态度,这是真学问。你说你对部下是最爱护的,可是你对他开
口就骂,把脾气都发在他的身上,发了脾气以后,对他再好也没有用了。

    现在接下来讲孔子与颜回的谈话,包括了上面子游与子夏问孝道的,连起来放
在《为政》篇里,是臣道与君道的理。

    这一段是没有问题,单独记述出来的。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我们知道,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就是颜回,又叫颜渊,无论在道德或学问上,是
孔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所以孔子经常提到颜回。

    讲到这里,我们说个笑话,我常常说年轻学生们没有办法自己写东西,但是世
界上最高明的人,从不写作东西,一个字也不写,他们的思想、学说,都是学生写。
像释迦牟尼、耶稣都是自己不写东西,而由学生写。可是中国的两个圣人就惨了,
最糟糕的是孔子,学生不大写,都是老师写东西捧学生的。老子也很可怜,只一个
学生,也没写,自己写了五千字,这是中外圣人不同之处。今日我们所以知道颜回,
也是孔子经常在他的著作里,提到他这位得意弟子。这一段话,提到颜回。他说,
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
当他离开我而单独生活,不在我面前时,作人做事都会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不但是
懂了我的意思,还能更进一步发挥我的意思,由此看来颜回并不笨。

    现在问题在于为什么又把这样一段话,编在这里呢?就是谈到《为政》这一篇
书,上面两段的问孝,第一个是“敬”,第二个是“色难”,和臣道、君道都有关。
现在以颜回的态度来讲臣道,上面对你讲话都答“是”,都是只有接受、服从。可
是,光接受、服从,有时候反而有问题,不一定是对的,所以有了接受、服从的修
养,还要“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再加以发挥,能够扩而充之,这才是事业的
好干部,为政的人才。所以把颜回的个人修养,放在《为政》篇的这一段。

               孔子也会看相

    到了下面,文章就转了,正式谈为政的道理。关于孔子对人的观察。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这是孔子观察人的道理。

    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现在很流行。这两种事,在中
国有几千年历史,就是世界各国,有所谓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见任
何国家民族,都很流行。讲中国人看相的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得很,
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麻衣、柳庄、铁关
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许多新的东西都加上,
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但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
相”,这就深奥难懂了。“神相”,不是根据“形态”看,而是看“神态”的;还
有一种“心相”,是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绝对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学),所
以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
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
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科学。有人说,
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
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
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还有人说露门牙的人往往短命,因为他露牙齿,睡觉的时
候嘴巴闭不拢来,呼吸时脏的东西进到体内,当然健康要出问题。还有很多这一类
的道理,都是这样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问他什么
原因,他说:“是书上说的。”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从经验中来的。有人说,清代
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
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
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他说:“功名看气宇”,讲气宇,又麻烦了。
这又讲到中国哲学了,这是与文学连起来的,这“气”怎么解释呢?就是东西。
“宇”是代表天体。什么叫“气宇”?就是天体构造的形态。勉强可以如此解释。
中国的事物,就是这样讨厌,像中国人说:“这个人风度不坏”。吹过来的是“风”,
衡量多宽多长就是“度”。至于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抽象的
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
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就
不同,这就叫“风度”。

    “功名看气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
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
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
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
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
“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
不点地,他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
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
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中国这套学问也叫“形名之学”,在魏晋时
就流行了。有一部书——《人物志》,大家不妨多读读它,会有用处的,是魏代刘
劭著的,北魏刘昺所注,是专门谈论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的科学。最近流行
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的科学,这些是从外国来的。而我们的《人物志》,却更好,
是真正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指出哪些人归哪一类。有些人是事业型的,
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错了,有的人有学问,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
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学问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第一流的人,这种人才不
多。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他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
他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
而脾气却大。”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他的学问。所以各位立身处世,就要知道,
有的人有学问,往往会有脾气,就要对他容忍,用他的长处——学问,不计较他的
短处——脾气。他发脾气不是对你有恶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来也就是他的短
处,与你何关?你要讲孝道,在君道上你要爱护他,尊重他。我有些学生,有时也
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后来他和我谈话,道歉一番,我便问他要谈的正题是什么?
先不要发脾气,只谈正题,谈完了再让你发脾气。他就笑了。

    第二部应该研究的书是什么呢?就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素书》,这一部书很
难说确是伪书,但它也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对于为人处世及认识人物的道理,
有很深的哲学见解,也可以说是看相的书,他并不是说眉毛长的如何,鼻子长的怎
样,它没有这一套,是真正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这个人处
世的态度和条理。孟子也喜欢看相,不过他没有挂牌,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
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欢下看的人会动心思;
喜欢斜视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问题。这是看相当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
也可说是看相当中的“眼科”吧!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
知道他的来源、动机,以法理的观点来说,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
有了犯意才算犯罪,过去中国人不大打官司,喜欢打官司的叫作讼棍。曾经有这样
一个故事,有人被控用刀杀人,这是有罪的,要偿命的。有讼棍要被告一千两银子,
包可无罪。被告为了保命,就是上当受骗,也只好出这一千两银子了。而那个讼棍
得了银子,将送出去的公文抽回来,将“用刀杀人”的“用”字,轻轻加了一笔,
变成“甩”字,于是“甩”刀杀人,没有犯意,是无罪的。
    还有满清时候,祭孔大典,凡是参加的人,是不得在祭典中东张西望,或转头
回身说话的,否则就犯了“大不敬”,重则杀头,轻则坐牢,至少是免职永不录用。
有一次,一位督抚率领部属祭孔,在部属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面前,告某乙在
祭典中回头说话,于是皇帝下命令督抚查明这件事。督抚一接到圣旨,惶恐得不得
了,最后从部属中,找来了平日最讨厌的讼棍,被敲了八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买
一个字,讼棍还说白送了一个字,共有九个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顾。”这样
答复上去,不但没有事,那个原告,也不敢顶上去了。因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
规规矩矩不转头,又怎么知道被告转了头呢?有罪大家有罪嘛!一件要杀大官们脑
袋的大案,就这样由讼棍用九个字,轻轻地平息下去了。

    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从政的人,都要了解这一点,
公事办久了,从政久了,法律熟了,专门在笔杆上做工夫,害死人杀死人,比刀都
厉害。所以讲到这里,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
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
安于现实。譬如有些人就很难安,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朋友,已满头白发了,读书人,
学问蛮好。刚刚退休,太太过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没有兴趣,书法好但没兴趣写字,
读书人本可看书,但是拿到书,就想睡觉,躺下来又睡不着——讲到这里,请青年
朋友们注意,老年人很可怜,有几件事是相反的:坐着想睡,躺下来却睡不着。哭
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把眼泪笑出来了。讲现在的事,当面讲当面忘,对过去的事,
连小时候的都记得起来。讲他好话听不见,骂他的话马上听到了。这是老年人的惨
状——因为他太无聊、寂寞,事事无兴趣,只好交了个女朋友,我劝他不必结婚了。
他这种现象,就是老年人的无所安,心不能安,这是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一样。
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一个人作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
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

    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叟是有所逃避
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
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
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
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
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
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
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
重点所在。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很熟悉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文字上去解释,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
家的老师了。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
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
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么呢?为了“温故知新”,
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前面的成功
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历史上就很明显
地告诉了我们很多。刚才和人闲谈,就谈到过,现在这一代青年作学问很难,不但
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是国内
的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为政的人,更要注意这事,为
政到底是要有学问的,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样才真能师法过去的
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东西

    下面接着是: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
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
“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
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
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
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
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
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
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
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
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
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
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
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接着下来,对于君子的涵义,又有一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
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
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
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
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
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
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
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
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
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
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
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讲到这里,君子的道理还没有讲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
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
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
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
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
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
培养的。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
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
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
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
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
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
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
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
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人间,
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
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光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
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
人才。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领导人的,都应该
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
题。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
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
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
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
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
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
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也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
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变
成文化历史。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萍果
一样,就此落地了。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的阶段作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
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所以人类基本
问题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绝
对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
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
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后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
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异端与偏激

    接着下来是: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是一个问题了。我们知道,“异”就是特别的,“端”也就是另外一头。但
在宋儒以后,“异端”两字,就用来专指佛、道两家,宋以前则没有这种肯定的说
法。

    讲到这里,顺便提到一个问题:现在世界上流行一个名词——汉学。欧美各国
讲中国学问,都称之为“汉学”,这是世界通称,成了习惯,已经没办法更正了。
事实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所称的汉学,是指汉儒的作学问,注
重于训诂。所谓“训诂”,就是对于文字的考据,研究一个字作什么解说,为什么
这样写?不过汉学很讨厌,他们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可以写十多万字的文章,所以
我们研究这一方面的书,也是令人头大的。但是古人所谓博士学位——我们现在的
博士也是这样——往往凭藉这些专深的研究,可以作一百多万字的文章,这就是训
诂之学。后来发展为考据,就是对于书本上的某一句话,研究他是真的或是假的。
这些学问,为了一个题目,或某一观念也可写百多万字。总之,汉儒就是训诂考据
之学;在中国文化上叫“汉学”,意思是汉儒作的学问。汉学自汉武帝开始,就有
“五经博士”,就是四书五经等书中,通了一经的就是“博士”,所以中国有博士
这个尊称,也是从汉朝开始的。所谓博士,就是专家。如《诗经》博士,就是《诗
经》的专家。到了唐代以后,就慢慢注重文学了,因为几百年训诂考据下来,也整
理得差不多了。

    到了宋代,当时有所谓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个人,他们提倡新的观念,
自认为孔孟以后继承无人,儒家的学问断了,到他们手里才接上去。这中间相隔差
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传一样,把学
说接上去了,这是宋儒很奇怪的观念。然后他们就批评各家都不对,创了所谓理学。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现在的思想界中,理学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称新理学,
讲儒学的学问。但很遗憾,他们还不成体系,仍旧不伦不类的。至于宋儒的理学家,
专门讲心性之学,他们所讲的孔孟心性之学,实际上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半是佛家
来的,一半是拿道家的东西,换汤不换药地转到儒家来的。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
对于宋儒的理学,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发现了这一点,就不同意他们。
一个人借了张家的东西用,没有关系,可以告诉老李,这是向张家借来的,一点不
为过。可是借了张家的东西,冒为己有充面子,还转过头来骂张家,就没道理了。
宋儒们借了佛道两家的学问,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一方面又批驳佛道。其结果
不止如此而已,从宋儒一直下来,历代的这一派理学,弄到后来使孔孟学说被人打
倒,受人批评,宋儒真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以后经过宋、元、明、清四朝,都在
宋儒的理学范围中转圈圈,是不是阐扬孔子的真义,很难下一定论。有一本《四朝
学案》,是讲宋、元、明、清几百年来儒家心性之学的。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学
非常盛行,所以清朝入关的时候,很多人对明儒的理学非常愤慨,认为明儒提倡理
学的结果是:“平时o(︶︿︶)o 唉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指责理学对国家天下一点都
没有用。平常讲道德、讲学问,正襟危坐谈心性,到了国家有大难的时候——“临
危一死报君王”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做到“临危一死报君王”
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对于真正儒家的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离谱了。因此,清初一
般学者,对于此高谈心性、无补时艰的理学相当反感。最著名的如顾亭林、李二曲、
王船山、傅青主这一些人,也绝不投降满清,而致力反清复明的工作。后来中国社
会帮会中的洪帮,现在又叫洪门,就是他们当时的地下组织,是士大夫没有办法了,
转到地下去的,洪门首先是在台湾由郑成功他们组织,一直影响到陕西,都是他们
的活动范围,所谓天地会等等,都由洪门后来的分衍而来。

    清初顾亭林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谈,于是回过头来作学问,再走考
据的路子,叫作“朴学”,因此也有称之为汉学的。我们身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
“汉学”这个名称是这样来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也称汉学,是指中国学问。
古书上所指的汉学,是偏重于考证的学问,这是顺便介绍的。

    我们为什么引出了这个问题呢?就是为了孔子这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自宋朝以后,八百年来,一提到异端,一般人都认为专指佛道两家。这句话不要搞
错了,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
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事,所以认为《论语》中异端两个
字,是专指佛道而言,则是错误的观念。

    现在我们回转来研究,什么叫“异端”呢?这在文字上解释非常简单。“端”
就是两头,尖端,两边的头,或多边的头谓之“端”。“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
线,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特别从事怪异的思想。关于这
一点我们如果用现代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学来研究,也可以说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欢
异端的,每个人都有爱好标新立异的天性。

    由养士到考试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篇文章,对于处世大有助益,这篇文章简称
《论养士》,苏东坡作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中,占了
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人不能不看。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提出了
一个原则,讲得非常有道理。

    “养士”这个名称,出在战国时代,当时书籍不如现在普及,也没有考试制度,
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他们家里作宾客。过去叫宾客,现
在的名称等于“随员”;从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
都在他的幕府里——等于现在的研究室、参谋团、秘书室。现在也有称作幕僚。
“六国的养士”就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养士,养些什么人呢?苏轼指出的分类是智、辩、勇、力四种人;实际上
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讨论这四种人,如果以现代职位分
类的科学来作博士论文,起码可以写他两百万字不成问题。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喜欢
简单,所以几百字的文章就解决了。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说,社会上天生有智、辩、勇、力这四种人,他认为这一类
的人好役人——坐着吃人家的——无法役于人。如果我们用社会学来研究,社会上
有许多人是这样的,用头脑非常能干,叫他用劳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头脑就像
要他的命,要他做劳力就蛮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气好得很,要他做工,做
三个小时就做不下去了。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要多观察人,然后再读有关的
书,才有道理。又像许多人有智,这个智是聪明才智;有许多人有辩术,专门用手
段,不走正道,走异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当方法想不出来。但是不要忘了,他
也是一个人才,就看老板怎么用他,这就是所谓会不会用人了。所以智与辩看起来
是一样,聪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两面的方法不能相违。勇与力看起来
似乎也是一样,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气,而个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
方打仗、为国牺牲,他怕死了不干,这是有力没有勇。因此苏东坡说智、辩、勇、
力四种人,往往需要人家养他,不能自立。不过依恃人家,攀龙附凤,也可以立大
功,成大业,教他一个人干,就没有办法。

    所以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焚书坑儒,不养士了,这些人就走向民间去,结
果怎样呢?反了!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对这种士怎么办呢?到汉武帝时代,就是
中国选举制度的开始,那个时代的选举,当然不像现代的由人民去投票——这是西
方式的选举。中国式古老时代的选举,是由地方官参考舆论,把地方上公认是贤、
良、方、正的人选出来,(以现代名词而言,是人才的分类,贤是贤,良是良,方
是方,正是正,不要混为一谈,这是四个范围。)称为孝廉。(中国文化以孝治天
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
的。)汉朝实行这样的选举制度,就取代了战国时养士的制度,所以汉朝四百年天
下,就可以定下来,到隋朝又开创以文章取士的考试办法。到唐太宗统一天下以后,
正式以汉朝地方选举的精神,采用了隋朝考试取士的方法,综合起来产生了唐朝考
选进士的制度。所谓进士,就是将民间有才具的知识分子,提拔出来,进为国士的
意思。那时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试阶级的一个名称,秀才
再考举人,举人再考进士,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唐代的秀才,也便是进士的通称,
凡是学问好的、优秀的,都称秀才。

               天下英雄入彀中

    唐太宗创办了考试制度,录取了天下才人名士以后,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
一次录取者朝见之后,忍不住得意的微笑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他的意思
是说,你看我这一玩,天下的英雄都自动来钻进我的掌握中,再不会去造反了。有
功名给你,有官给你做,只要你有本事,尽管来嘛!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处。苏轼
也说,建立了考试制度以后,就等于六国时候的“养士”,所以他认为养士是很重
要的事。以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智、辩、勇、力分子没有安排很好的出路,没有
很好的归宿,就是社会的大问题,也是政治的大问题。但是如何使他们得其养,又
是个问题。起用也是养,退休也是养。讲到养,我们要想到前面所讲的,犬马也有
所养呀!不是说有饭吃就得养了,仅仅这样是养不了的。智辩勇力之士,有时候并
不一定为了吃饭。天生爱捣乱的人,如果没有机会给他捣乱,他好像活不下去,若
不要他捣乱,就得把他引入正途,这就是为政教化的道理。

    解释了半天,“异端”就是走特殊思想,不走正路的,走偏道,而偏道中还想
出特别花样。但是,异端有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举个例子来说,汉朝平定天
下,汉高祖说,我不过得到几个人而已。他是指张良、萧何、陈平等,尤其是陈平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六出奇计,他只为汉高祖提过六个建议,还是秘密的
建议,后世从历史上知道内容的也只有五次,另外一次到底是什么花样,直到现在
无法确定。

    所谓奇计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我们读了历史也就知道,异端不能乱用,
还要以德业为基础,异端多半走入术的路子,术就是方法、权术。权术没有德业为
基础,就要不得。所以我们再看历史,《史记》记载很清楚,陈平六出奇计,帮助
汉高祖统一天下,但是陈平说了一个预言,他的后代不会太好。

    人家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他喜欢用阴谋,他说:“阴谋者,道家之所忌也。”
为天道所忌。果然汉高祖封给他的国,到他孙子手里就亡,他也早知难逃自取灭亡
之道。

    这个道理,是说明孔子所说的“异端”,并不是宋儒所指佛道两家而言的异端,
而是走偏道,喜欢走特殊路子钻牛角尖的异端。所以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
已。”跟着下来,什么不是异端呢?什么是作人做事应该的道理?子曰:由!诲,
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诲”字下应该有一个小标点,诲是说教育、
教诲。“汝知之乎?”你知道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
个人要平实,尤其是当主管领导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
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则就真是愚蠢。

    关于这一点,几十年来看得很多。这个时代,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很多学问,
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
我们看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
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说这话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结果一无
所成。历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样,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对
不起......我不懂。”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所以我常对出国的学生
们说,有一个最高的原则,也是走遍天下的国际礼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国家说:
“对不起,我是中国来的,对这件事我不懂,请问应该怎么办?”万万不要认为这
样说是丢人,这是最大的礼貌,不会吃亏,尤其做国民外交更用得着,最怕冒充懂,
就会失礼。

    到这里是为政的大原则,下面文章的气势为之一转,而转到另外一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求官只为财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
    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他姓颛孙,名叫师,少孔子四十八岁,是位年轻学生。他
到孔子这里来是要学干禄的。什么叫“干禄”呢?就是怎样去谋生。古代俸和禄是
两回事。“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
在禄。“干”就是干进、干求、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换句话说,孔子希望弟
子们学仁学义,子张这位学生来的时候,大概填志愿表与众不同,直截了当,干脆
两个字——干禄;要找饭吃,怎样找公务员当。但是孔老夫子没有气得把他撵出去,
反而传授他一套办法说,想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良好的公务员,要知识渊博,宜
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阙就是保留,等着请教人家,讲
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本来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
后根本不通,这就丢人了。如不讲过分的话,不吹牛,就很少过错;多去看,多去
经验,对有疑难问题多采取保留的态度。换句话说,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
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见
阙殆的意思,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处理,不要有过分的行动,这样处世就少后悔。
一个人做到讲话很少过错,处世很少后悔,当然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
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从这一段书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教育态度,实在了不起,这个学生是来学吃饭
的本领,要如何马上找到职业。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统道理,也就是求职业的
基本条件,我们为人做任何事业,基本条件很要紧,孔子说的这个基本条件已经够
了。

    到这一节为止,上面都是讲为政中关于作人处世的部分,

    下面高峰突起,就正式讲到政治问题。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
    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是鲁国的国君,孔子自己祖国的君侯,孔子忠君爱国之心是很强的,自己
国家的领袖问他怎样使老百姓心服。要注意这个“服”字,含义可说是服从,也可
以说绝对服了,不敢反抗,这是重点。以鲁国的国君,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是一大
笑话。在中国政治的道理,所谓服与不服,在德不在力,权力的使人服是霸术、霸
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顺服,才是王道。鲁哀公拿这个问题问孔子,你说孔子怎么办?
他很婉转的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个“举”就是提拔,
这是针对鲁哀公当时的政治毛病而来。举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圣
贤、忠诚、有才能的人。“错诸枉”的错等于措,就是把他摆下去,放下去,把狂
妄的人安置下去,这样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的,“举枉错诸直”,把狂妄的人
提拔起来,或只用自己喜欢的人,而把好人打击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这是
谁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这人人都懂的话去告诉他,就好像说当诸侯、君王的人都
不懂,未免太笨了。

    但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那个权位的情况,就很难讲了。譬如我们平
时常会说,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
绝对公正。人总会受人情的包围,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觉得
蛮舒服的,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种最高的
修养。像唐朝的历史中记载,武则天问武三思,朝中谁是忠臣?武三思说,跟我好
的都是忠臣。武则天说,你这是什么话?武三思说,我不认识的,怎么知道他好不
好?同样的道理,看戏容易作戏难,所以我们批评历史容易,身为o(︶︿︶)o 唉者时,就真
不容易了。因此我们知道孔子答复鲁哀公的话,虽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
最难做到的。

    下面接着是季康子的问话,我们曾经提到过,季家是鲁国的权臣,后来鲁国就
是亡在他们手里,季康子问什么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使民,就是怎样使用群众的意思,在为政的道德上而言,这个动机就有问题,
要想使用别人就已经是问题了,他还用了一个当时蛮流行的口头语,敬啊!忠啊!
这些都是老子当时所骂的假仁假义。(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只是当时社会普遍
流行谈的仁义,变成了虚假无实的名词,所以老子反对。)他提到敬与忠两个字,
是大问题。敬是尊敬人,忠是忠于事,劝是教导的意思,等于现在所说的“教育”。
孔子对于季康子所提这几个大问题,没有批评不对,认为都对。但是孔子告诉他,
不要只是空洞的宣传,口头话没有用,天下人的聪明相等,口头骗得了一时,骗不
了永久。所以他告诉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情操,百姓对你自
然就恭敬了。如对人敬礼,只是表面的动作,而内心却是不诚,则敬礼的姿势都不
对的,这样的敬礼有什么意义?要内心真正的庄严,尤其对部下、对群众,有发自
内心的庄严情操,部下对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则忠”,真正爱人,人对你自然
尽忠,一个人对部下与群众,付出爱儿女一样的心肠,付出了真情,则没有不收到
忠的反应的。如果没有这种慈孝,光是劝导教化是没有用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对善的奖励提倡,不作官样文章,诚恳的举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并不讨
厌他,教他,因为你要作之君,作之师,等于他的长辈,既然作长辈,就是作老师,
尽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由这里看到答复国君的问话与答复权臣的问话不同之处;都在《为政》篇中,
连起来文章又转了一个味道了,所以连贯起来看《论语》文章的编排非常妙。尤其
古代文章,几句话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的,把它连贯起来,而仍能成为一篇曲
折有致,蛮讲究结构的文章,它的文学价值,也实在不简单。

              治国难!齐家更难!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时候有人说话了。对孔子说,你吹了半天牛,说了许多为政的大道理,头头
是道,你自己怎么不出来为政呢?你自己来干嘛!讲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诸位,
以前我们说过《为政》这一篇,被大家解释成是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是不大对的,
因为孔子不讲政治,只讲为政。拿现代政治哲学来讲,是大原则,并不是政治的一
种方法。所以孔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他引用了《书经》里的话解释说,《书经》
里不是讲过孝道吗!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朋友(社会关
系),这也就是政治了。有朋友说自己不得志,我说你有什么不得志?不是员,就
是长,他说没有什么长在身,我说你至少是家长呀!这个资格还真不容易,这件事
情也真不容易做好。孔子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说,何必一定要出来从事政
治工作,才叫作政治呢?

               下面讲为政的原则。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叟,小车无叟,其何以行之
    哉?

    这节很重要。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读中国历史,对
于从政的人,始终要注意一个道理,所谓“百年大计”。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
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

    天下没有一个完整无缺的法律或完整无缺的办法。天下事一定会变,而且时时
在变,这张桌子今天是新的,十年以后就不新了。不新了该怎么办?今天就要预作
最好的、最切合十年后应变的方案。我们看小说,诸葛亮给人补救的方法,都是
“锦囊妙计”先放在那里。对为政来讲,这个“锦囊妙计”就是百年大计。不可只
顾目前,如只顾目前,事情因时间的发展改变而情况不同,就变成言而无信,结果
就是朝令夕改。早上下的命令,晚上认为不对,去赶快改过来,究竟哪个对?老百
姓搞不清楚,这就是大问题。所以孔子说作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
无“信”是绝对不可以。尤其一些当主管的人,处理事情不多想想,骤下决定,以
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和軏两个字,是古代车子上的车杆子。大车是牛
车,輗就是牛车上一根用来套在牛肩上,中间的大梁子;小车是马车,軏就是马车
上挂钩的地方,这都是车子上的关键所在。他说作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
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关键。有如大车的横杆,小车的挂钩,如
果没有了它们,车子是绝对走不动的。

    讲到这里,本篇快近尾声。子张,就是刚才说到那个来问谋生办法的子张,现
在提出一个大问题: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现在说十世的问题。先说世,什么是世?西方的观念,一百年为一世纪,西方
文化以耶稣诞生那一年(约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开始为纪元——第一年。现在为一
九七四年,又称二十世纪。我们现在也用这个西元,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是相
当令人痛心的事,一个当祖父的,不应该与孙子平行,不应该把自己的历史抹煞,
这实在痛心。这暂且不提,我们知道现代西方文化以一百年为一世纪,而中国文化
过去的世,小的单位以三十年为一世,这是一个时间的代表单位,后来用以作抽象
的代表单位了。这是把一代叫作一世。所以每说到“世”的问题,常以“十世”表
示久远。唐代以后,佛学进了中国,又有“三世”之说,什么叫“三世”呢?过去、
现在、未来,就叫“三世”。几千万年前是过去,前一秒钟也是过去的;现在就是
现在;未来,此后的一秒钟是未来,以后的千百万年也是未来。这就叫“三世”——
是佛学的名称;儒学则称之为“十世”。这里《论语》上的十世,等于说千秋以后
将来的世代。

    子张问孔子是不是可以先知,预言将来怎么演变,孔子在这里讲到夏、商、周
三世,只是引用过去以代表将来。子张问孔子将来时代的演变知不知道?孔子说知
道。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殷商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是由夏朝的文化演变而来。不
过由于时代的变迁,夏朝原有的文化,有的减损了,有的增益了。但增益也好,减
损也好,总由前面的历史迹象而来,必须要变才变。殷商以后是周朝,所以周朝文
化,又是从殷商渐变而来的。我们现在说传统文化,所谓传统,就是这样在一个系
统中渐变传下来的,并不是顽固得一定永远保留原来的样子,才叫传统。所以周朝
就因为殷礼——殷商的文化,演变成周朝的文化。那么从周朝的文化,也可以看到
前朝,殷商文化的对与不对,而有所改变。“其或继周者”,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
这意思就是说,周代的文化也是要变的,而将来的历史演变,不必说下一代会变成
什么样子,就是千百万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有宗教性
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换句话说,是他要人凭借智慧,多读历史,就知道过去。既
然用上述的法则,循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知道过去,用同一法则,也就能知道未来。
以前提到过,温故而知新,也是这个道理。历史的演变,不会突然的,都是渐变而
来的。所以将来的历史,未来的时代,明天怎么样?几乎很清楚的可以了解。

    下一段把为政的道理讲完了,每篇都有一个结论,但是本篇的这个结论,非常
有意思。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做为《为政》篇的结论?而且为什么提到鬼呢?中国文化讲
孝道,敬祖宗,就要拜鬼了。所以鬼在这里,不是一般人讲的魔鬼,而是祖宗的灵
魂。要拜鬼,要拜自己的鬼,还是拜别人的鬼呢?这句话的意思很妙,很幽默,也
很深远,拜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马屁(谄媚),不知从何说起才对。

    因为夏朝的文化尚忠,殷朝的文化尚质。但是殷也尚鬼,那时社会的风气,每
个人都诚恳老实,迷信的成分也多;周则尚文,才注重人文文化。孔子所崇拜的是
人文文化,这是上古历史文化演变有名的转捩点,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到鬼以后,第
二句就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没
有智、仁、勇就无法从政,换句话说,也不应该从政。

    历史上有许多人是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多半推说没有办
法而不敢做。我们作人也是这样,“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譬如抽
香烟,明明知道这个嗜好的一切害处,是不应该抽,这是“看得破”,但口袋里总
是放一包香烟——“忍不过”。对于许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做起来就认为体力
不行了,这就是“想得到,做不来。”对个人的前途这样,对天下事也是这样。这
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为政就是一种牺牲,要智、仁、勇齐备,看到该做的就去做,
打算把这条命都付出去了。尽忠义,要见义勇为。所以把这句话加在《为政》篇的
最后,这是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
胸怀。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八佾第三</B></FONT></P>
<P>礼乐衣冠

首先,我们对本篇篇名作个简单的解释:八佾——“佾”与“仪”同音,如今
在孔庙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礼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
“文化舞”,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种舞蹈。当时中央政府是周天子,天子举行国家大
典,代表国家的精神,用作余兴的舞蹈,典礼开始的礼乐。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
有八排;诸侯之邦,六人一排叫六佾。诸侯之下的大夫——大臣之家,用四人一排,
共四排,叫四佾。这是固定的形式,周朝的礼乐、衣冠、文物等,都有周详规定。

那么,孔子为什么在这一篇里教起跳舞来了呢?不是的。这篇书的全部重心,
以现代用语说,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内容讲“礼”。礼的根本,也就是孔子一
生做学问之所在。只是因为当时写文章的习惯,而用了《八佾》这个名称做篇名。

“礼”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五经中《礼》
这部书是不能不研究的,尤其因为它偏向于中国哲学思想的根本,同时包括形而上
宗教哲学的问题。但本篇是以过去的观念而言,当然,我们现在讲的“文化”这个
名词,与过去的观念不同。过去的观念,文化偏重于人文——人伦的道理,即是伦
理的道德,政治的伦理与社会的伦理。现在“文化”这个名词的含义,包括了政治、
经济、军事、社会、教育、哲学、宗教等等归纳起来,成为文化的总体。因此,对
于“文化”为一名词,古今定义的不同,为了讲书的方便,应该先有一个认识。我
们说《八佾》这一篇全篇的精神在于文化,是切合古代所谓“文化”的定义而言的。
第一篇《学而》,是个人求学的宗旨;第二篇《为政》,也就是为学的外用;第三
篇是把个人的内圣为学,乃至于外用的为政,综合起来的文化精神,放在《八佾》
篇中,这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即季家,当孔子时代,鲁国有三家权臣,即所谓权门,而且不是普通的权
门,是可以动摇政权的权门。这三大家是孟孙、仲孙、季孙,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
整个政权都操在他们手上,鲁国当时的国君就那么可怜。

季氏这位权臣,有一天高兴起来,在家里开家庭舞会,结果,玩出天子的味道
来了。照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完全天子的
味道,要与中央抗衡,已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有人把这事告诉孔子,孔子就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照后世学者们的解释,好像孔老夫子听了这件事,大
发脾气,握着拳头,敲响了桌子,厉声斥责道:假如这件事我们都能忍耐下去,容
许他去干,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他季某去做呢?事实上,并不是后儒们所解
释的这样,假如真是后儒所解释的一样,那么《学而》篇当中:“温、良、恭、俭、
让”形容孔子的五个字里的“温”字,要用红笔打×了,孔子的修养就不行了。

很简单,《为政》篇不是刚说过孔子能不能先知的问题吗?其实孔子早已看出
季氏的动向,所以有人告诉他季氏八佾舞于庭,在家里摆天子的排场时,孔子就说,
这要注意!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
忍心去做呢?叛变、造反,他都会干的。孔子就以这件事断定,季氏将来什么事都
做得出来,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说季氏竟然忍心做这些事。并不是
孔子在那里发脾气骂人,这些很明显的文字,不必要故意转个弯来把它乱解释。

不但如此,那时社会变乱得很厉害,正如现在所讲的文化堕落。现在再看: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哪三家呢?就是这季氏三家权臣,他们不但眼里没有顶头上司的鲁君,连中央
的周天子,他们也不放在眼里,结果不但在家里开舞会,摆出八佾之舞,还在家里
宴客完了撤席时,奏起天子所用的国乐来。“彻”就是撤宴撤席,“雍”就是天子
所用的国乐。他们三家权门,竟在家里奏天子所用的音乐于宴席之中。所以孔子引
用古代的诗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他的意思是说,在中央政府天子奏“雍”
这支国乐的时候,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当时的诸侯)站在两边拥护着天子,然
后天子从中间走过。因为天子本身代表国家的精神,所以态度也非常庄严,绝不会
左右乱看。而现在这三家权臣,拿了中央天子用的这种庄严的国乐到家里开舞会,
真不知道他们用意何在?换句话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
人所引导的。所以孔子非常感伤,接着感叹起来。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下面第四篇就专讲仁,这里暂时不去讨论他。上面几句
话的意思说,一个人没有中心思想,“如礼何?”文化对他有什么用?文化是靠每
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来管的。所以“人而不
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省悟,文化与艺术对他有什
么用呢?这是孔子的感叹。

由于孔子对“礼”、“乐”的感叹,再转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

林放这个人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们讲过的,中国文
化这个“礼”字,如果谈到根本,是哲学最高的问题,也是宗教哲学最高的问题。
宇宙万有怎样来的?哪一天开始的?这个本体论,也就是礼的根本所在。所以林放
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他这个问题太大了。孔子不跟他谈哲学,不谈文化的
精神,只答复他关于礼仪的问题。孔子说礼仪的过分铺张就不合理,宁可简单隆重。
办丧事太轻率了也不好,宁可取悲戚的态度。拿我们现在的情形来看,假如孔子现
在还活着,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他不知要感慨到什么程度。现在我们的礼恰恰与
孔子讲的相反,礼不从简而从奢,越奢侈越有排场,丧事不从悲而从易,家人逝世
了,送殡仪馆,火葬过后三天,又在家开舞会孔子当时对文化衰败非常感叹,因此
他的结论: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
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
非常野蛮。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
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
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
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
史无前例。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
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这是很重要的,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
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成了历史的名词,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也还接受。譬如过年,我们喜欢过阳历年还是阴历年呢?凭心而论,还是
喜欢过农历年。对阳历年,那是不得不过的。阴历年就是夏历,是夏朝留下来的文
化。很多很多我们现在的文化,还是夏朝的文化。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精神一定要建立。

            泰山之旅

再看下面,季氏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了: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段事情,记载得这么简单,但妙不可言。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后来成了文人而带兵的统帅。孔子穷是自己穷,他所教的
学生,后来很多都很得志,他培养这批年轻人,在教育上大有成就。冉有这时在季
家为相,等于总管。

季氏旅于泰山,“旅”依现在解释,就是旅行。我们现代看来,是蛮好的事情,
发展观光事业,有什么不好?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我们读书要注意时空关系,要
注意当时的时代和事件发生的地区,这样就会更了解真相了。泰山是当时文化精神
的集中点,也是因为中国古代相信天道,国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这
叫“封禅”,像后来秦始皇去泰山封禅,立了碑,回来在路上病死了。古代对“封
禅”这件事,迷信得不得了,皇帝不敢随便封禅的,封禅以后几乎都倒楣。古代的
观念,认为泰山有神,所以要国家的领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告就是祷告,
而季家旅于泰山,带些部队说要去泰山打猎,但这是假的,实际上他是想造反,到
泰山去祈祷神的保佑,这个政治内幕,孔子根据观察,当然知道。所以把他的学生
冉有叫来,对他说:“女弗能救与?”——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他们这样一定失
败的,一失败全家性命丧亡。他怎么可以做这样狂妄的事!冉有的答复是不能救,
因为冉有讲的话,他们也不听,所以冉有做不到。孔子到这时候叹口气说:“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他说难道泰山就不如林放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
上面讲了,林放问礼之本,表示林放这个人,还知道讲究礼的根本。又为什么说泰
山不如林放呢?因古代认为泰山有神,所谓“东岳之神”,季氏想去祭东岳之神,
等于现在的拜拜。我对任何宗教的感情是一样的,但我们看见拜拜的情形:三支香、
五块钱香蕉、十块钱饼、磕了几个头,然后要求发财,公公要活到八十岁,儿子要
考上大学,功名富贵,前途无量。一切都求完了,五块钱香蕉还要带回去,这样小
的代价,求那么大的报酬。神如果有灵,这种神叫我做,我就不愿干。两家人有了
仇恨,也去拜拜菩萨,求上帝要整倒对方,双方都同样要求,到底要整倒哪一方,
我也不知道,所以神也难当。

季家也和一般人一样,他想造反,到泰山去拜神。所以如果有神的话,难道还
不如林放吗?林放是个普通的人,他都知道问礼,一个神——中国人讲神是怎样做
的呢?“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八个字是神的资格,任何一个人,凡是聪明正
直的人,都可以修到死而为神。既然东岳之神是聪明正直,季家去拜他,拍拍马屁,
他怎会帮忙季家呢?难道那个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这个人吗?以上这一节就是这
个道理。

有许多人把权力把前途诉诸迷信,寄托在狭义的宗教上。我们以人文文化为基
础,不管上帝也好,菩萨也好,神也好,如果因为肯拜拜他,他就会保佑,不信他,
就不管——果真是如此,第一个我就不敢信他,因为他太偏私,又太意气用事了,
反不如一个普通人。如果不分善恶,有求必应,那作人很容易,我尽管做坏事,天
天去拜他,或做了坏事再去忏悔就可以了,这岂是神的意旨?

            志在春秋

季氏旅于泰山这一段,是表示春秋时代社会风气之乱。乱在什么地方?乱在春
秋时代整个的都是在讲究“权”与“术”,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所谓
“权”就是政治上讲的统治,也就是霸道。春秋末期王道衰微,霸道因此起来了。
其次是“术”,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用手段。不讲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理性,就是用
手段。以手段而取天下,就是“权术”。因此,我们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变乱,一定
先要了解一本书——《春秋》。

《春秋》是孔子著的,像是现代报纸上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这个大标题,
也是孔子对一件事下的定义,他的定义是怎样下法呢?重点在“微言大义”。所谓
“微言”是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字,不太要紧的话,如果以文学的眼光来看,
可以增删;但在《春秋》的精神上看,则一个字都不能易动;因为它每个字中都有
大义,有很深奥的意义包含在里面。所以后人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
为什么害怕呢?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坏名。微言中有大义,这也是《春秋》难读的原
因。

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那么纲要里面是些什么内容呢?
要看什么书?就要看三传——《左传》、《公羊传》、《縠梁传》。这是三个人对
《春秋》的演绎,其中《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是介于师友之间的关
系。他把孔子所著《春秋》中的历史事实予以更详细的申述,名为《左传》。因为
当时他已双目失明,所以是由他口述,经学生记录的。

《公羊》、《縠梁》又各成一家。我们研究《春秋》的精神,有“三世”的说
法。尤其到了清末以后,我们中国革命思想起来,对于《春秋》、《公羊》之学,
相当流行。如康有为、梁启超这一派学者,大捧《公羊》的思想,其中便提《春秋》
的“三世”。所谓《春秋》三世,就是对于世界政治文化的三个分类。一为“衰世”,
也就是乱世,人类历史是衰世多。研究中国史,在二三十年以内没有变乱与战争的
时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大战与小战的差别而已,小战争随时随地都有。所以人类
历史,以政治学来讲,“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学政治
哲学的人,应该研究这类问题。

如西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所谓“理想国”。我们知道,西方许多政治思想,
都是根据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来。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理想?然有,第一个:《礼
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大同思想,只是《礼
运》篇中的一段,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同思想,应该研究《礼运篇》的全篇。其次是
道家的思想“华胥国”,所谓黄帝的“华胥梦”,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
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另一面看,整个人类是不是会
真正达到那个思想的时代?这是政治学上的大问题,很难有绝对圆满的答案。因此
我们回转来看《春秋》的“三世”,它告诉我们,人类历史衰世很多,把衰世进步
到不变乱,就叫“升平”之世。最高的是进步到“太平”,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太
平盛世”。根据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察来说,真正的太平盛世,等于是个“理想国”,
几乎很难实现。

我们《礼运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太平盛世的思想,也就是理想国的思想,真
正最高的人文政治目的。历史上一般所谓的太平盛世,在“春秋三世”的观念中,
只是一种升平之世,在中国来说,如汉、唐两代最了不起的时候,也只能勉强称为
升平之世。历史上所标榜的太平盛世,只能说是标榜,既是标榜,那就让他去标榜
好了。如以《春秋》大义而论,只能够得上升平,不能说是太平。再等而下之,就
是衰世了。国父思想中所揭立的三民主义最后的目标是世界大同,这也是《春秋》
大义所要达成的理想。

          秉笔直书罪罪恶恶

又怎样从春秋《左传》看得出它的“微言大义”呢?如果读懂了《左传》上第
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就大概可知《春秋》的笔法。

郑伯是一个诸侯,(春秋时,王道衰微,五霸崛起。五霸中郑庄公是第一个称
霸的,接下来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等)在本篇中,孔子的“微言”
在哪一个字呢?那就是这个“克”字。“段”是郑庄公的亲兄弟——共叔段。对兄
弟是不能当敌人看待的,“克”字有敌对的涵义在内,打败了敌人就是克敌,结果
他对待兄弟用对待敌人的办法——事先不肯教化,不止恶于其先,而且还故意培养
罪行,最后又故作仁义。因此春秋的笔法,就在这一个“克”字的微言上,定了他
千秋的罪状。

左丘明写这段历史怎么说呢?大家也许都读过了,我们也不妨温习一下。

郑伯——郑庄公是老大,他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是寤生——迷迷糊糊在昏迷中
生的,作母亲的受了惊,害怕了,于是心理学问题来了,姜氏因为这次受惊,从此
对庄公没有好感,始终心里不高兴。由此可知,现代研究青少年思想问题的人要注
意,有许多青少年的思想,主要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环境上每
一件事,影响他们的心理很大。譬如从小贫穷的人,尤其是孤儿,他们大多容易产
生偏激心理,我也曾栽培过好几个孤贫的少年,并告诉他们,穷苦出身、孤儿出身
的人,最后只走两条路,没有第三条路:一种是他将来成功了,对于社会非常同情,
他有办法时,同情别人、同情社会,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从苦难中出来的,就非常同
情苦难的人。另一种人成功了,对社会非常反感,对于社会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
怀疑、都仇恨。他认为自己当年有谁同情?社会?社会上哪有公平?他心里始终反
感。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同样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至于为什么同样的原因而产
生相反的结果,这又牵涉到遗传本质及教育等等问题了,如参照上文“学而不思……”
这段,便可思过半矣。所以有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办孤儿院,办得无论怎么好,
孩子还是有反感。对自己的孩子骂了以后,孩子虽然生气,但过了一会儿就忘了。
假如孤儿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挨了骂,他不会生气,可是他永远不会忘记,因
为他天生有反感。所以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这多方面的学识,一定要注意。

讲到这里,就知道郑庄公的母亲姜氏有了心理偏见,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之下长
大以后,就产生不正常的心理了。后来姜氏又生了一个孩子段——次子。在中国古
代,长子是继承官位的,将来继承诸侯的当然是郑伯。中国有句老话:“皇帝爱长
子,百姓爱么儿。”就因为长子是继承人,而老百姓则往往喜欢年老时生的孩子。
可是姜氏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告诉丈夫,希望将来由次子继承王位,但基于传统习
惯是不可以的,所以后来还是由郑庄公继位做了诸侯。姜氏就要郑庄公让弟弟段到
“制”这个最好的地方去做首长。而郑庄公对妈妈说,“制”这个地方并不好,是
艰苦之地,没有发展的价值,既没有经济价值,又不是政治重心,把弟弟派到这样
一个地方去不太好,还是换一个地方好,叫妈妈另外选一个地方,结果把弟弟封到
“鄢”这个地方去。实际上“制”在当时郑国,是军事、政治上的重镇,他不敢养
痈贻患,因此,郑庄公用了权术,说了一篇假仁假义的话,骗了母亲。孔子写这一
段,这是说郑庄公没有用道德,而用权术。

后来,母亲姜氏和弟弟“段”要起来造反,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已经有了反
叛的明显迹象,左右大臣都向郑庄公报告,郑庄公明明清楚了,但说没有问题,姑
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说,他的狐狸尾巴还没有露出来,要培养他把狐狸尾巴露出来,
再处理他。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权术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绝对不可这样。两
者的差别也就在这里。尤其对亲兄弟,应该感化他,把这件事情坦然地告诉母亲来
处理,不应该像培养敌人罪行那样培养他,最后母亲与弟弟通同造反,郑庄公出兵
灭了这个弟弟。所以历史上有人说,曹操培养了刘备和孙权,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手段是效法郑庄公的,因此便指历史上第一个奸雄是郑庄公。

孔子著《春秋》为什么用这件事开始呢?这就是说明社会的变乱,并不是普通
人能够引导的,都是权臣、有地位的人变坏了风气,所谓乱自上生,所以上面讲到
季氏旅于泰山的故事,孔子说:“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也就是这个意思。

            承让领教

现在下文是孔子讲的原则: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
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
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
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
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
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
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
让而得。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
处世的风度。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
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
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
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
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
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
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以现代而言,类似于希腊的所谓民
主思想。中国人过去也讲民主,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将来另有专题再去讨论它。
而中华文化的民主精神,一个人立身、处世,乃至一切,都要民主。我们民主的精
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
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淡泊以明志

再看下面,进一步讲到中国文化的精神: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讨论,他们并不是作文学的研究。本来中国人作诗填词,
也不是无病呻吟的,诗包括了人的思想与感情,所以他们是讨论这首诗中的意义。

诗中的“兮”字,古音是否如现在兮音的读法,并不一定,因为音韵及语言,
相隔数十年就会有变动的,这个字有如今日歌曲中的“啊!”一样,没有实质的意
义。再说“巧笑”,笑就是笑,为什么要来个“巧笑”呢?我们知道有所谓苦笑、
大笑等许多笑态。“巧笑”就好比广告上女孩子的那个笑,似笑非笑,不是笑吗?
还真是笑,笑得很迷人的就是巧笑,巧笑已经很难描述了,还要“倩兮”,“倩”
是什么呢?好像电影中女演员的表演,笑得那么俏皮,还带点诱惑性的,就是“巧
笑倩兮”。“美目盼兮”,漂亮的眼睛已经够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味。“素以为绚兮”,素就是一张白纸那样,“为绚兮”,
是说在白底子上画了很漂亮的图案,如果用现在的文学手法来处理这三句话,可以
写好几本很好的小说。

子夏问孔子,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何谓也?”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
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绘事
后素”,他说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这句话的意思,以现在人生哲学的
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
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
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
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
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
“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当一个主管的,更
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
才是成功的领导者。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真正懂得诗了。

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
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
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换句话说,人更要注意这个“素”字,素就是平淡。所以孔
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
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
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
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没有谁算聪明,谁又算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
差别。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
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
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
气。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等个样
子,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
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但我依然是我,保持平凡本色是
大英雄。另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同一意义,不再重复了。

这一段说明了“绘事后素”,是指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
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这以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中国文化
传统的立场。

            穷源溯本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来的,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

我们讲的传统,由来远矣。昨天有个从美国回来的学生,谈到他看到一本新出
版的书《文明的历程》,他告诉我这本书所论述的某个观点,和我以前对他们讲的
思想一样,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就流传下来了。如宗教思想、
哲学思想,在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毁灭的时候,极少数没有死的人传下来的,并
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所新兴起。我们中国文化,向来就是这样说的,所以要中国人
讲自己传统的历史,看看古时的人所记载的,有一百二十万年,至少也说十二万年,
我们现在讲五千年文化,那是客气话。不过很可怜,现在还不敢吹五千年,只说三
千年文化,因为西方文化讲历史,动辄只提两千多年,我们说得太多了,好像不大
对似的。在中国古代历史,动辄讲一百多万年。现在孔子在这里说,不管多少年,
文化是历史传统来的,所以夏朝的文化,我可以研究讨论,不过“杞不足征也。”
杞是周朝封的一个国家,是夏朝的后代,封到杞国。我们晓得“杞人忧天”这句话,
就是这个国家的典故。

这里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当周武王统一了中国,所谓封建,井不是只
封自己家里的人,像尧、舜、禹、汤的后代,都封了诸侯,所以周朝的封建,不是
西方的封建,不能随便把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那是错的,等
于说没有把自己的家当搞清楚。——这里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
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这两
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了——这里要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
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孔子说,假
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

这里放进了孔子的话,就是说明保存文化的重要,因此继续在下面讲到文化与
礼的关系: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讲到这里,又是一个问题了,是由中国文化中“礼”而来。所谓“禘”,是中
国古代的一种礼。中国文化和西方一样,有狭义的宗教。“禘”象征宗教的精神,
祭天地祖宗之礼。讲到这里,要认识“禘”字的来源了,至少要拿《康熙字典》来
研究。过去读书,五、六岁以后,先研究“小学”,就是研究作人道德行为,等于
现在学校的公民课程——洒扫应对。“洒扫”从文字上看很简单,洒洒水、扫扫地
而已;“应对”可就麻烦了,对老前辈行什么礼,到了客厅坐什么位置,送一封信
给叔叔伯伯,讲话的态度该怎样等等,作人处世都包括在应对当中。除此之外,研
究“小学”之学,就是后来所谓的说文、训诂等的文字学,探讨文字的来源。中国
文字不同于西方文字的拼音而成,中国文字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转注、假借的法则。

           心香一瓣诚则灵

我们知道中国字的部首是从“一”字开始。“一”就画分了上下,所谓一画分
天地;再在上面加一画“二”(上),就是上,下面加一画就成“?”(下),是
为下。宇宙本来是圆的,无法分别,现在分了以后,“人”在“?”的下面,即成
为“?”,这个字就代表了天。我们看到了“示”这个字,就是表示上天垂下来许
多象征,显示给人们看,太阳、月亮、风云、雷雨都是上天的垂示,所以这个字,
就代表了与上天的关系。圆圈中间加个十字,就代表了土地的“田”字,这土地上
面出了一点苗芽便是“由”,再向下伸展成为上下通的便为“申”,在申旁再加上
“示”;表示由天上来的,而上下左右都能通达,便谓之神。只能下行旁通而上面
长了一根象征性的毛毛“?”就是鬼。那帝的篆文“?”也是表示上天垂示下来的
征象,代表形而上的,不可知,不可说,也无法形容他,有这样一个力量,这样一
个东西在,就叫作帝,再加上示,就成了一个宗教性的哲学观念。中国古礼称祭天
地的礼为“禘”。至于形而上,到底有没有?又是怎么样一个东西?暂时不谈,到
此为止,如再向上讨论,就牵涉到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了。

禘,古代国家举办禘礼,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仪式非常隆重。皇帝在此期
内,不回内官,必须清心寡欲,反省自己。在中国古文中所谓的斋戒沐浴,便是如
此。“斋”是内心的反省。(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那是有不同的意
义,由于佛教戒律中一种“八关斋戒”而来。)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
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肃庄叫作斋戒。沐浴也不止是
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所以古代禘礼,
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领导者皇帝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
来主祭,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很郑重的,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
可马虎。在这里,孔子指出当时文化的衰败,大家参加禘礼,都只是在真戏假做而
已。这等于现代有许多人吊亲友乃至长辈的丧事匆匆忙忙,叫一辆计程车,赶到市
立殡仪馆,签一个名,行三鞠躬礼,好像去缴一百元什么税似的,缴完了,赶紧就
跑,没有一点肃庄悲戚之感。今日社会这种风气,也是文化精神一个重大的问题。

孔子对春秋时代的情形怎样说的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说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
禘的酒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接着祈祷等等隆重的祭礼,都在那里应付了事。
孔子看到这种情形感叹的说:“吾不欲观之矣!”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
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做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孔子这几句话,有很多意义。譬如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事情,内心没有真正的
诚意。无论是宗教仪式或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
肃庄恭敬的诚意。冷眼旁观者看来,不得不油然而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
之矣”的感慨。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
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由此再进一层,便引出下面一段话。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这个礼仪的说法,和这一套学术思想的理论,它的基
本精神又在哪里?孔子怎么答复呢?他说:“不知也”——我不知道。孔子真的不
知道吗?当然,这是他幽默的话,换句话说,是一种“反教育”,用现代术语来说,
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且看他说了不知道以后又怎么说下去,就
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诸斯乎?’指
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禘这个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国家事事物
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了。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动作
来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顾之间,如在目前那样的容易。由此你说他懂不懂禘之
礼?当然懂。

为什么要拜天地呢?这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处。我们以前过年,
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家长带领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虽然仪式简单,但
却很严肃,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实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
尊敬传统的精神。现代一般家庭,就从来不祭祖,连跪拜的礼都不会行,这就是教
育的问题,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这一点传统,这一点习惯,使后代知道
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刚才讲到禘礼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跟着便提到孔子几句有名的话,后世一
般人们都流行而变为成语的: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是孔子所说祭祀祖宗和祈祷时心仪的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
目前相对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里
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所以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
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就等于不
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这种精神,不但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
接地告诉我们作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

我们现在讲民族精神。热爱国家民族的人,为什么到了国外,看到自己的国旗
便肃然起敬?我们在国外看到国旗的那种心情,与在国内看到国旗的心情绝对不同。
在某一个时候甚至会为之掉下眼泪。其中道理,就是这种精神的流露。所以一个人
的修养,对人对事,都要有这种“祭神如神在”的心理。否则,表面上非常恭敬,
内心里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没有用的。所以由于孔子的这番话,了解了祭礼,依此
来讲作人的道理,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6:29:0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灶君的马屁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
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他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
宠有名的美人——南子。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一天就对
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
的历史性问题。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
夏历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
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为什么要祭灶神呢?
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

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
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
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
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成吗?一个教主,应
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
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
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
了中国的大度宽容。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
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的瘾。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
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
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
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
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中国人的宗教,
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的。我们中国人自古至
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有如
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所
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
了。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子、释迦牟尼、老子、
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所以我最后告诉那位
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

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
讲。“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
拜灶神。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
只的牌位。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
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
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还有
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
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
都要管。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
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
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请他上天报告
时,多替家里讲讲好话,回来时候多赐些福祉。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以后,一直等到
第二年初四之间,他在天上还未回来以前,不在家里的时候,偶尔背后轰他一下,
暗地里幽默他几句。

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
《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
有了。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
等神。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阎王去归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
的妈妈——瑶池圣母。由此看来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来个圣母,
佛教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
天的宗教,尽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
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中国人的政治哲学
思想。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
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
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不然。获罪
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说一个人真的作坏人、做坏事,
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
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如果进
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
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从上面的话也可知道,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的
路线,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中国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演变:夏尚忠,殷尚质
(鬼),周尚文。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于忠诚、朴实。
殷商的文化仍是重质朴,但是宗教观念很强。周代文化呢?我们今天讲孔孟思想中
的中国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
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郁郁乎文哉”,
郁郁是形容词,意思是非常茂盛、伟大与光辉的人文文化。孔子在此自称他的文化
思想,是承先启后,发扬周代的文化精神。这是连接到上面所讲的宗教文化之后。
孔子认为只有人文文化这个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力而为谦虚好学

    现在讲到另一段: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邹。鄹人之子即指孔子。这一段所讲的应该是正当孔
子做鲁国司寇的时候——司法行政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古代官制,无法与现代比
类,为了便于了解,姑且作此近似的比拟),参与了代表国家、代表王室的宗庙大
典。他进去以后,对于每件事都要问问清楚,向人请教。走哪里?坐哪里?每事都
问人。于是有人笑他说,一般人乱捧,都说孔子这个人了不起,处处懂礼,可是这
个“鄹地佬”进了大庙,什么都不懂,事事都向人请教。这话被孔子知道了,他说:
“这就是礼啊!”以前我们提到过,假如出国到了别人的国度,风俗习惯不同,对
人家的事,不懂的应该多问。到人家家里也是一样,求学问也是一样,做事也是一
样,诚恳向人请教,就是礼的精神,也是作人的道理。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是古代传统的武功——射箭,那时的武功还没有发展到少林寺、武当派(这
些是唐、宋以后的事)。周代的军事武功是车战的时代,最重要的武器还是拉弓射
箭,武功高低的标准,就看射箭的高明到什么程度,相当于现代打靶、射箭的标准,
在于射中了红心没有,而不问箭能否透过牛皮,每枝箭射中了标的,就绝对够标准,
箭能不能透过牛皮,则不作考虑。因为每个人天生的膂力不同,有些人膂力很强壮,
他的箭不但可穿牛皮,甚而可穿过墙,有些人的箭射出去不能穿透牛皮,但他每箭
都中红心,也就够标准了。

    这一段是说明作人做事,够不够道德的标准,只问合不合正道,并不苛求他对
事功成就的程度。因为没有机会给他表现,环境不对,时代不对,他也就无从表现,
这有什么办法?由此触类旁通,对人对事就可减掉些苛求了。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非常慎重的祭典之一——告朔。每个月的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月暗为晦。过
去没有订出现在这些假日,“朔望”就是休息的时候,不过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每
月的初一,主政者要代表国家,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这就是所谓的“告朔”。
用现在观念来说,就是说在那时发表政见。对谁发表呢?对天地鬼神。现在对大众
发表政见,讲了不兑现的也有。当时对天地鬼神讲的话,如不兑现自己就害怕了,
有一个看不见的力量在监视管制。所以告朔这件事也很郑重。

    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
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饩羊是
蒸过了的,等于现在拜拜,杀了猪羊,还没有炊熟就放在祭桌上,稍稍蒸一下免得
腐臭,这就是饩羊。子贡当时想,拜拜就拜拜,这只羊可以省下来。所以孔子告诉
子贡说,你的主张也对,为了经济上的节省而不用羊也好,为了表示诚恳而不必用
羊也好,不过我不主张去掉,不是为了这只羊要不要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
神。固然不用象征性的东西,只要内心诚恳就可以,但现在的人,真正诚恳的心意
发不起来了,就必须要一件象征性的东西才能维系得住,所以你子贡爱这只羊,而
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

    由这件事我们就懂得,在社会上,或在政治上,有时绝对空洞的精神,并不足
以维系一件事物,而必须配合某些实质的东西才能生效。如口惠而实不至,有时候
就要失败了。这里又引用孔子另外一段话,颇为感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

    这段话,连起上一段来说,是说作人处世的艰难。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同感。
一个人想做个忠臣,有时候也很难。对主管、对领导人尽礼,处处尽忠合礼,而旁
边的人会认为是拍马屁。所以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凡是当过长官也当过人部下的,
都有这种经验。如果自己毅力不坚定,见解不周到,受环境影响,只好变了。那么
该怎么办呢?还是以礼为准,也是上面的话“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人格还是建
立在自己身上。别人尽管不了解,只看自己内心真正的诚与不诚。诚正的建立,久
后自知。自己的见解与人格的精神,等待时间来考验,等待时间来证明并不是他人
说的那么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平常一般人谈到修养的问题,很喜欢引用一句话——“宁静致远,澹泊明志。”
这是诸葛亮告诫他儿子如何作学问的一封信里说的,现在先介绍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
    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有人说文人都喜欢留名,其实,岂只文人喜欢把自己的著作留给后人。好名好
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贤者难免。先不谈古人,就拿现在来说,几十年来,不知
出版了多少的著作,但其中能被我们放在书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几本
书?尤其现在流行的白话文章,看完了就丢,只有三分钟的寿命,因为它缺乏流传
的价值。一本著作,能够使人舍不得丢掉,放在书架上,才有流传的可能。所以留
名是很难的。清代诗人吴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一点不错。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说:“但在流传不在多”。比如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
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了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
不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说是后无来者,可
以永远流传下去。他的文学修养这样高,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从这一点我们
也看到,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于文学,一定也会成为一个成
功的文学家。文章、道德、事功,本难兼备,责人不必太苛。

    诸葛亮《出师表》外,留下来的都是短简,文体内容简练得很,一如他处事的
简单谨慎,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看他传记里,孙权送他东西,他回信不过五六
句话,把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就这么解决了。

    这一篇《诫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
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后人把诸葛亮这封信上的思想,换上一
件衣服,变成儒家的。所以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
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
陆对长空,很容易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结果,诸
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后来八股文也是这样,先把题目标好,所谓破题,就是把
主题的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达出来。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
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
这个“俭”字。“非澹泊无以明志”,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
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
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
“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论点,和“才须学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非学无以广
才”,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是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
学问。学问哪里来的?求学来的,“非静无以成学”。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
句子。“慆慢则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讲到这个“骄”
字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而且骄傲两个字是分
开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用以
骄傲。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所以孔子
在《论语》中也提到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
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
这个人就免谈了。

    我们中国人,力戒骄傲,现在外国文化一来,“我有了他真值得骄傲”这类的
话,就非常流行,视骄傲为好事情,这是根据外国文字翻译错了,把骄傲当成好事。
照中国文化规规矩矩翻译,应该是“欣慰”就对了。这是几十年来翻译过来的东西,
将错就错,积非成是,一下子没办法改的地方。但是,为了将来维护我们中国文化
的传统精神,是要想办法的。有许多错误的东西,都要慢慢改,转移这个社会风气
才是对的。这是说到慆慢所引出来的。

    再回到本文“慆慢则不能研精”,慆就是自满,慢就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
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为什么用“险躁”?人做事情,都
喜欢占便宜走捷径,走捷径的事就会行险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轻
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这个地方,有些本子
是“志”字,而不是“意”字,大概“意”字才对,还是把它改过来。——年龄跟
着时间过去了,三十一岁就不是三十岁的讲法,三十二岁也不同于三十一岁了。人
的思想又跟着年龄在变。“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年不
努力,等到中年后悔,已经没有法子了。

    看诸葛亮这篇《诫子书》,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这道
理用之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简”;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俭”。但是
文学的修养,只是学问的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由历史文化谈到诸
葛亮的学养,到此告一段落,现在再继续原文。

               孔子的换心术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以忠。

    这个问题,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牵涉到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政治的作法,
简明一点就叫政治领导术。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的方法,而孔子答复他
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换言之,乃是在驳鲁定公。认为用
方法——手段——是错误的,所谓领导应该是以“德”领导人。从什么地方可看出
孔子这种意思来呢?就在这“君使臣,臣事君”两句话中的“使”字。我们知道鲁
定公是个诸侯,以一个“王者”——这是随便借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之尊问孔
子,孔子当然也尊重他。鲁定公问,假使一个帝王领导人,该怎样去指挥下面的干
部?相对的,一个忠贞的干部,对于领导人,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理事及自处?鲁定
公当然问得很客气,很婉转。而孔子则用两句话,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
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也是爱的一种形
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
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
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

    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
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
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
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一个
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
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文
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
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
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
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为“六亲不和才
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假如在
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
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

    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
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
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俗语说人心都是
肉做的,一交换,这忠心就换出来了。

    现在要研究《论语》,为什么把这段话放在这里?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此
乃《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
到持德者寡,用术者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
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
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
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
这也是最高明的。这六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
别人没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
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得出来。孔子
答复鲁定公这几句话的时候,就是针对着当时的风气。一个风气之来,就像台风一
样,不但下层、中层社会受影响,上层也是一样。鲁定公是领导阶级的上层,结果
还是犯了这个毛病,孔子就针对他的毛病,开了这个药方。

                追的哲学

    讲完这方面以后,又讲到纯文学的观点。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又在讨论《诗》的文学了。刚才谈政治,现在又谈《诗》;上面和鲁定公
谈的是政治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那么政治的风气、社会的风气哪里来的?如
果站在文化的——礼的立场来讲,它是由文化而来的;谈到文化,就提到孔子所重
视的《诗经》。我们知道《诗经》是代表各地社会风气的自然演变,《诗经》的第
一篇,就是男女相爱。讲到《诗经》的男女相爱,有一句话要注意的,孔子在《礼
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上面也曾提到)孔子知
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
生大事。我们曾经说过,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
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男女饮食不是“性”也,
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一个人需要吃饭,自婴儿生下来
开始要吃奶,长大了就需要两性的关系,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动物、植物都是如此,
因此人类文化就从这里出发。

    说到这里,我们就联想到,影响这个时代观念的两种思想,一个是马克思的资
本论,影响了这个时代;另一个也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
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由男女性欲的冲动而来,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化影响也很
大。弗洛伊德原来是个医生,后来成为一个大心理学家。比如西方的存在主义,也
是几个医生闹出来的,有人依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点,来看历史文化(这个性不
是我们所说人类本性的性,是男女性行为的性。)认为历史上的英雄创业,就是一
种性冲动,乃至说希特勒是性变态心理。我们现代思想界受这说法影响的也很多,
乃至把旧的历史写成的小说,多半都加上这种观念。甚至许多戏剧、电影故事,总
要插上一些性——医学上的性;而文学上改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爱,等于一个人
穿上外衣、结上领带,好看一点,也礼貌一点而已。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我们懂
不懂这方面的道理呢?孔子也早已提出了,所以《诗经》第一篇选了《关睢》,根
据“饮食男女”的基本要求,指出人生的伦理是由男女相爱而成为夫妇开始的,所
谓君臣,父子、兄弟、朋友,所

    有社会一切的发展,都由性的问题开始。

    曾有一位学者对我说,他有一个新发现——“性非罪”论要提出讨论,他所指
的这个“性”是狭义的,指男女性行为的性而言。我没有立即答复这个问题,他把
文章留下来,后来函电催问,我始终觉得碍难直接答复,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大
概谈了一下,但还是避开了他那个观点。我认为这是人生哲学上最高的问题。究竟
这是本能的冲动吗?这个本能又是什么?不过我告诉他,世界上的宗教家,都认为
性是罪恶的。中国文化中,过去的思想——万恶淫为首;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亚当
和夏娃不吃那个萍果,一点事都没有,上了魔鬼的当去吃萍果,他们也认为性是罪
恶的。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西方文化是两个半萍果而来的:第一个萍果是亚当夏
娃吃了,闯了祸,所以我们人类到如今那么痛苦。第二个萍果,启发牛顿发现了地
心吸力,中国人吃了很多萍果都不晓得。另外半个萍果,是木马屠城记所表现的英
雄思想。这是西方文化来自两个半萍果的笑话,当然这不是偶然说说的。

    西方与东方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哲学家则逃避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孔子,
他可以说是哲学家、宗教家,又是教育家。我认为现代观念的什么“家”、什么
“家”都可以给他加上。反正孔子,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他的封
号最好——大成至圣先师,我们不要跟外国人走,给他加上了一个“家”字,反而
不是大成,而是小成了,所以不要上西方文化的当。

    孔子认为“关关睢鸠”男女之间的爱,老实讲也有“性非罪”的意思在其中。
性的本身不是罪恶,性本身的冲动是天然的,理智虽教性不要冲动,结果生命有这
个动力冲动了。不过性的行为如果不作理智的处理,这个行为就构成了罪恶。大家
试着研究一下,这个道理对不对?性的本质并不是罪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焉。”只要生命存在,就一定有这个大欲。但处理它的行为如果不对,就是罪恶。
孔子就是这个观念,告诉我们说,关睢乐而不淫。大家要注意这个“淫”字,现代
都看成狭义的,仅指性行为才叫淫,在古文中的“淫”字,有时候是广义的解释:
淫者,过也,就是过度了。譬如说我们原定讲两小时的话,结果讲了两个半小时,
把人家累死了,在古文中就可以写道:“淫也”;又如雨下得太多了,就是“淫雨”。
所以关睢乐而不淫,就是不过分。中国人素来对于性、情及爱的处理,有一个原则
的,就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现在观念来说,就是心理的、生理的感情冲动,
要在行为上止于礼。只要合理,就不会成为罪恶,所以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

    但《关睢》这篇诗中,也有哀怨,我们看这一篇诗,很好玩的。虽然只有几个
字,假使用现代文学来描写,就够露骨的了。它最后说:“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这个求,就是现在白话文的追呀!追呀!追不到的时候睡不着呀!睡不着还在床上
翻来复去打滚哩!但古文用“辗转反侧”四个字都形容尽了。可见这中间还有哀怨,
尽管哀怨,并不到伤感、悲观的程度。这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情感的处理适中,合
乎中道。

    譬如我对音乐是外行,但在许多地方,听到播放日本音乐,只要他一开口,听
起来就使人有不胜哀戚之感。隐隐象征了这个海岛民族的命运,也可以说是日本民
族性的表现。不管它怎么变,一听就知道是日本音乐,哀怨中有悲怆,悲怆中有哀
怨。

    现在我们的音乐等等一切文化,能不能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呢?恐怕还没
有做到。我们读了孔子这一段话以后,对于目前社会上的文化思想,必须深切地反
省。所以孔子在答复鲁定公问政之后,随即谈到诗的问题,就是表示修身要具备
“诗”的感情,从政更要把握“诗”的情操。

             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

    这个又转到另一个文化问题: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是孔子的学生,他白天睡觉,挨了孔子的骂。这个问题,等下面讲到的时
候再讨论。

    鲁哀公问社。什么叫社呢?这里的社就是社稷的简称,有形的社稷坛,过去国
家的首都建有社稷坛,就是代表国家和天人之间的象征。我们现在社稷的精神象征,
譬如过去在南京到中山陵谒陵献花,几十年来,我们还没有完全正式确定这个精神
的代表,最近又好像有外宾到国父纪念馆致敬了。相对的,假定我们去国外做国民
外交,或者负了国家外交任务出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到别的国家,就要随他们
的礼俗,到他们所尊奉的地方行礼。这是古今中外不移的礼貌,也是现代国际上外
交的礼貌。像当年西方英雄拿破仑,当他到每一个地方,即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他也要到伊斯兰教教堂行礼。这点他实在很聪明。同时我们再看到一点,从十七世
纪末叶开始,印度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统治,英国并派了总督驻在印度统治。英国
人也深懂这套手法。所以有人说英国人专门研究老子,因为老子的政治手法很高明。
英国总督出门,看到印度的婆罗门教(印度在宋以后没有佛教了,那时起佛教已经
完全移送到中国来,印度人保留只是穿白衣的婆罗门教),总督立即停车,下来站
在路边合十,让婆罗门教士先过去。这就是说尊敬一个地方的民间信仰,对于他的
工作很有帮助。这是由社讲到社稷的精神而牵涉到的附带问题。

    现在回到本文,哀公问宰予,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予告诉
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有如现在的国花,
是国家的标志。)不过他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予
后来回到孔子这里,报告见哀公的问答,孔子听了以后就感叹了。就周朝而言,孔
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还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
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
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

    孔子这番话,虽然看起来是对历史的一个宽恕,实际上透过这个宽恕,表明了
孔子认为周朝的这件事是有问题的。这是怎么说的呢?因为社稷坛种的树,就像是
一个民族文化、国家精神的标志。如日本人以樱花为国花,虽然很烂漫,但总是开
得不长久;其他各民族、国家也都有标志。宗教方面也不例外。基督教的十字架,
佛教的莲花。再看欧洲人的标志用猛兽,有虎、有狮;印度人用的是飞禽;美国人
用老鹰,也不太好;中国文化则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的东西。对于文化的标
志,我们要特别注意选择决定,但有时有人漫不经心就定了。过去有一位朋友,想
把台北市成为杜鹃城。后来在一次宴会中碰面,说起此事,好在他的杜鹃城没做成,
否则我第一个反对。因为杜鹃是亡国之花,又名杜宇;也是鸟名,又名子规,又叫
望帝。唐人的诗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一个神话故事,上古时蜀国亡,蜀
国的太子伤心而死,精魂不散,变成杜鹃鸟,昼夜啼哭,泪枯血出,滴在花上变成
杜鹃花。这一些事,和《易经》的谶讳之学也有关系的。许多看起来不相干的事,
有时候关系很大,尤其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不能不注意,孔子对于这件事情也是
很注意。不过他也只好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所以我们将来在
处事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事情,这也是学问。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责备贤者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
    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
    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的时代比孔子早一点,在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管仲佩服得很,他曾经
赞叹过,如果没有管仲助齐桓公称霸的一段历史,我们几乎变野蛮人了。在这里他
说管仲的器局太小,这话也是对的。管仲不过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而已,但未能走
入王道,这样的器局就嫌小了。这是他评论历史的感叹。但是有人就问,管仲是讲
究节俭的吧?他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都够得上俭的。这里的“俭”字,正如诸
葛亮《诫子书》中所说“俭以养德”的那个俭字一样,包括了许多东西。我们提到
俭字,再看看老子思想,老子说他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老
子再三提到俭,孔子也再三提到俭,下面有关俭字的话也蛮多的,上面谈到诸葛亮
时,已经介绍过了。历史上称有成就的人“沉默寡言”,就是一个人“俭”德的描
写。成大事的人很少说话,讲出来一两句话,扼要简单,解决了一切问题。既不沉
着,话又多的人,那就免谈成什么大事了。

    孔子说了管仲的器局小,别人并不和他争论这个问题,而提出来问管仲是不是
够得上“俭”德的修养。可是孔子的答复,从个人来说,以管仲有三归之堂,可以
说他在经济生活上非常浪费。三归堂是建筑物的名称,就是说他的宰相府,还是相
当讲究漂亮的,可见他还不够俭朴。我们可以在历史上看到汉文帝的俭朴、节省,
是皇帝中有名的,一件袍子,穿了一二十年还补起来穿。后来景帝、武帝时代的经
济繁荣,就是他打下的基础,因为他本身就非常俭朴。所以管仲的生活,诚如孔子
说的并不俭朴。另外在公事上,孔子又说他“官事不摄”。在公家的政治制度上,
又不能做到扼要统筹。只知因人设官,重重叠詹设置了太多的部门,其实可简化而
他没有简化,这是在行政上的不俭,那他怎么算得“俭”呢?

    我们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要真正处理好公事,制度与编制的紧缩很重要,法令
也不可繁琐,这是孔子对管仲两方面的批评,也是我们后人应该警惕的地方。

    在管仲的俭德上,孔子有所批驳之后,此人又提出管仲是不是懂礼的问题来。
中国文化以礼义为中心,懂礼是很重要的,但孔子认为管仲在这方面的修养还不够。
虽然管仲是个大政治家,但他还不能担负领导历史文化的重任。这是什么道理呢?
邦君齐桓公在大门外建立屏风——塞门。(讲到这里,我们顺便讲到现在很难看得
到的,古代衙门前的大屏风,上面都写有“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
难欺。”这四句话,已经流传下来一千多年了。后来到清末o(︶︿︶)o 唉的时候,大概是我
们革命前辈老党员骂清朝的杰作,改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
欺欺欺欺欺”的笑话。)在中国的古礼,只有领导人、诸侯才可以有塞门,可是管
仲的宰相府也摆起这样东西来,这就是不懂礼。其次国君为了外交的关系,有反坫
之坛,这是两国元首见面时用的。结果管仲的家里也有反坫。就凭这两点,如果说
管仲也懂礼的话,还有哪一个不懂礼?如以管仲作懂礼的标准,人人都懂礼了,这
是孔子对管仲批评的话。下面就谈到中国文化与“礼”并称的“乐”了。

              敲响了的活礼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
    也,绎如也。以成。

    这是孔子讲音乐的原理及作用。大师乐是古代专门掌理乐教的官名,他的职掌
重在以乐配合政教,当然也包括了当时的一般音乐。讲到这里,也是中国文化很可
惜的事,因为我国原有的古乐早已没有了。现在我们能够听到的,只是明清以来的
遗音。据朋友们说,目前在韩国,还可以隐约窥见唐太宗统一天下以后的大乐章——
《秦王破阵舞》,以及《霓裳羽衣曲》的古琴曲调,还可欣赏到中国的古乐和古乐
器的流风遗韵,同时把诗、词谱在中国的古乐器上弹出来。除了韩国,在日本也还
找得到一点影子。所以说中国文化的衰落,不完全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相反地,
故作自我解嘲的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伟大处,人家外国人说我们不珍惜自己的
文化,但是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好东西太多,满不在乎的丢,外国人听了也没有话
说。

    孔子和鲁国的大师乐讨论音乐的原理。他非常谦虚地说,音乐的原理大概可以
了解——其实孔子对音乐是很内行的。接着他就谈论一首代表国家民族精神的曲子。
音响开始的时候,好像含苞待放的花蕾,轻轻地舒展,慢慢地发声。跟着下来,由
小而大,但是很纯正。后来到了高潮,激昂慷慨,或非常庄严肃穆,最后这个乐曲
奏完了,但还是余音缭绕,后面好像还有幽幽未尽之意。这便是成功的音乐。这些
是孔子的客气话,请教的态度,也证明了他深通音乐的修养。今日我们看到自己国
内的音乐,的确是问题很大,中不中、西不西;轻薄有余,温柔敦厚不足,实在可
叹。不过一切文化,今日都处在古、今、中、外的巨流涌变之间,始终未定。旧的
已经打倒,新的如何建立,还要靠我们这一代的继续努力了。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
    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是一个地名。古时的这个“封”字,是指的封疆。所谓“封人”,是管诸侯
国界的人。勉强拿现在的职务来讲,是管土地、管地政的人。他来请见孔子之时,
从字里行间看来,他似乎有被挡驾的样子。但封人有封人的理由,他说,有道德、
有学问的人,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每个人我都见过。他的意思好像是说,你们的老
师孔子尽管伟大,像我这样的人,你老师也应该接见一番。他说了这番话以后,跟
随孔子的那些人无话可说,就安排了一个机会,让他去见孔子。但是孔子和他谈了
些什么话就不知道了。他出来以后,就告诉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诸位不必担心文
化的衰落,我们中国文化有救了。天下乱了这么久,文化已将凋零,上天降生了孔
子,孔子的学问道德将影响你们和世人。上天要以孔子作为警惕世界的木铎的,你
们不要担忧了。古代木做的铎,是用来敲响作警惕用的,好像庙堂里的敲钟打磐一
样。

    这是对孔子从事人文文化教育的赞叹,所以也放在讲文化精神的《八佾》篇中。
画龙点睛,别有用意。

    跟着是: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是孔子对礼乐文化的批评。韶是舜乐,代表那个时代,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
精神,他说很好,很美,也很善。以现在西方观念来说,真、善、美的价值都具备
了。但武王时代的音乐,代表那时代的历史精神,好是好,美是真美,可不能说它
是至善。等于对社稷坛标志的批评一样,都有点遗憾的味道。

               衰世的通病

    下面是这一篇的结论,所以我说《论语》是整篇连贯接起来的,是完整的。
《八佾》讲历史时代文化的精神。那么,这篇最后引用孔子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批
评作结语,就特别有韵味了,例如: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一个时代到了衰落的时候,最怕在上面的领导人以
及各级单位主管,待部下和对人并不宽厚,这是很严重的偏差。讲到这里,我们看
中国历史上,记载了许多作人或作官的过分尖刻或凉薄。什么是刻?所谓“察察之
明”,为人太过精明,做部下的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因此,中国古人在政治领
导上,都采用道家老子的道理。也就是像郭子仪的故事:唐明皇因安禄山之乱由京
城逃走,一直逃到了四川成都,终于靠郭子仪打败了安禄山,收复两京,迎唐明皇
还都。郭子仪也因功封王。以后唐代宗把公主下嫁郭子仪的儿子。有一次小夫妻吵
架吵得很厉害,郭子仪的儿子说,公主有什么希罕,你父亲的天下,若不是我父亲
替你们打回来,还有你公主当吗?这句话的确讲得太严重了。公主气了,马上回宫
去报告唐代宗。郭子仪听了儿子的报告,也吓坏了,知道这件事可不得了,马上把
儿子绑起来送到宫中去。唐代宗自然先听到了公主的报告,说郭子仪他们意图造反,
唐代宗安慰了女儿一番,要她先在宫里休息。见亲家把女婿绑进宫来,不但不生气
追究,反而问老亲家好好把个儿子绑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子仪报告并论罪一番。
唐代宗真是个好皇帝!他对郭子仪说,他们小俩口吵架是年轻人的常事,你去管他
干嘛呢?“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这个故事后来也编成了平剧及其他地方戏。
故事本身也说明了如果一个当主管的有“察察之明”,下面部下就难为了。

    前几天,有位同学当了法院的庭长,他来看我,我告诉他一句话:历来做法曹
的最怕“深文刻法”。这句话就是当公务员的也要注意。什么叫“深文刻法”?就
是根据条文,一个字一个字去推敲,在鸡蛋里去挑骨头,真是要了命。虽然法律的
条文,完全合于逻辑。但有时是不合道理、不合情理的,完全用逻辑是用不通的,
举个例子来说,法律规定,抓到小偷应该送到法院办,如果打他两拳打伤了,小偷
可以告你伤害,在法理的逻辑上完全对,但讲到人的常情上就不对的。所以我和这
位同学说,搞法律的人,就怕深文刻法,都讲逻辑,则天下是非辨不清了。因此中
国人有一句名言,告诉作公务人员的朋友说:“公门里面好修行”。否则的话,人
们便把公务员的过错、怨气统统都累积到政府头上。自己如果多动动脑筋,别人就
省了气力,同时也消弭了怨气,这就是道德。所以“居上要宽”,要求别人过严,
别人没这个本事;天下无全才,不必求之太严。如果要求过严,希望别人都是圣人、
全才。在道德上人人如孔子,而防他又如防土匪,用他又随便用得像机器。这是不
可以的,切记居上要宽。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
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
个礼很方便,搞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中间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的,做长官
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

    临丧不哀,以前讲过,我们到殡仪馆吊丧,没有一点哀戚之意,毫不相关,何
必去呢。但这个丧也是狭义的,广义的是对于某一件沉重的大事,假如没有沉痛的
心情,也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

    孔子提出来这三点,有感于当时春秋时候的社会风气那么坏,孔子讲这些话,
都是开药方。当时有这种坏风气,他就开出医治的方法。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
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每到
衰乱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岂止春秋战国而已呢!《八佾》这一片,把前后对照
起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他完全是在阐扬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里仁第四</b></FONT></P>
<P>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们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

    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里仁”的一般解释。里就是乡里之里,
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里仁”的意思,就说孔
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仁里”。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
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
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台北市有“仁爱”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
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

    这个“里”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
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
秋战国时代著的书,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我国古代没方桌子,没有椅子。
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魏晋以后才
从西域传进椅子来。唐代以前我们还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
子的初形,从西域过来的。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
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不是“胡”就是“蕃”,蕃茄就是外国来的。后来又加上
“洋”,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儿”,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
外国传来的。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过这种病,可见这是从外国
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义就是“自处”,“里仁”的意思也
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
再明白点讲,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现
在讨论“仁”。说到仁字,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上面三篇中,
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
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个“仁”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
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
论?不过我认为“仁”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微言大义”的精神吧!我
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仁”,“仁”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
释法。最有名的是“博爱之谓仁”,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
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
的。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
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仁”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
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这也是有问题的。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
虽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
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
思想就有“兼爱”,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
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改为“博爱”,等于把长袍脱掉
穿上西装而已。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并不一
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得不对。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
来说,宇宙万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它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
帝,印度人叫“佛”,叫“如来”,中国人叫“道”。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东
西。等于馒头与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所以我们不
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
都“仁呀!仁呀!”的大谈仁义之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
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
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这篇文章通了。实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
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陈言颠倒,不知所云。”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
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来评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这个学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说越远”
了。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不
知所云,越说越远”了。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文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
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
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积起来,有几千万宇,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
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大家讲了半天,是不
是老子原来的意思呢?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谁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
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
传了。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诀。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
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
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其
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说:“仁者核之心也。”如核桃的仁、
杏仁。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
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
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
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这些宋儒——
理学家。

    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讲什么?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仁,则扯到
哲学里面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
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
解孔子心法“仁”的体。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

    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
理则——体、相、用。如这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
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譬如我们现在讲的,
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
“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

    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宋儒
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
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

    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仁”是什么?中国古代“仁”字
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二人”是两个人,
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一个人
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现在归纳起来。

    第一,题目的里仁。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
“体”,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
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
不同而已。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
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
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o(︶︿︶)o 唉,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
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

    第三,在第篇《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
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但在《颜渊》篇中却提
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
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月是故乡明

    《里仁》篇第一段: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
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
“择不处仁,焉得知?”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
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
笨蛋!对于这种解释,刚才批评过了,这是三家村的学究们的解释。

    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
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
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
原则。

    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
约的意思和俭一样。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所
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
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
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
了,这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
真正达到仁的境界。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
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
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临万类的仁道

    所谓“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我们研究孔子
学说,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对于仁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见来作注
解,要把有体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韩愈拿自己的意见作了注解,说
“博爱之谓仁”。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意见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
的意见作注解。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
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多,正如孔子在《易·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
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资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
《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
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于心”是讲体,以
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
说,或者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比较可靠的事。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
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有些人作学问,对古人的东西没有吃进去,即使吃
进去,也消化不了,然后东拉西扯,拼凑一番,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我们要真的
吃下去,经过一番消化,再吐出来,才是真学问。正如雪峰禅师所谓:“语语从胸
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
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
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我们读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
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
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

    这里孔子说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能够爱人,也真能够讨厌人。但孔子的
话,假如说到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样把它圈断了,那么我们研究起来,对孔子思
想的“仁”还是无法有清晰的认识。现在我们把下面一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与上面的话连接起来就懂了。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
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
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
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
感化他。

    下面讲仁的重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工夫。刚才我们提到《孟子·尽心》
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尽心》上下两篇,对于
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
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
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
贱,而不应该走歪路。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说一个人去了“仁”
字,就没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
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
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
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
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换句话说,
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兼收并蓄见仁心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
    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
人。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
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
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
不能说是个仁者。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
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
越来越多。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这样解释。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
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
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
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
不究竟。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
人的写照。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
到别人。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

    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是他假设的话。
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
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恶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所以他说仁
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假
使有,他仁的修养必然很高超。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但
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

    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
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
他人,这是仁的用。

    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
“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
观念。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
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社
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
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
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了知生死不相关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有两个研究了。前面曾提到过,在《述而》里头,孔子真正的学
问精神是讲“仁”,他的根基则在于“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那么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很难讲得清
楚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来了,我们前面稍微提过,研究上古时代的“道”字与
“天”字,都有几个意思。同样是个道字,用处不同,有时“道”是代表形而上的
所谓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老
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指那个本体。“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
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但毕竟不是平常的假设可以表达得出。就在
这两句话中,三个同样的道字,意义都不同。中国文字有假借用的。碰到这些问题
就很讨厌。例如“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
守则,如治道。又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因为军事思想是活动的,
用兵是不厌其诈的,一切为了打胜仗,这个“道”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又完全是两回事。还有时候是道路的道,一条路叫作道。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
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

    那么孔子在这里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个道,还
是形而下的那个心性的法则呢?无法定论,这个问题很大。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
对曾子传道的话,到那时再来研究,可以连贯起来解释的。如果在本起来讲:道是
仁之体,仁是道之用。所以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
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富贵不淫贫贱乐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
是儒家那个“道”,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一个人如果志
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
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
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
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讲到仁的用世,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无适
也”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发多大的财,作多大的官。虽然这样没有成见,也不
是样样都可以。“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义
之与比”,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
不做,以义作比对。推之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野。他说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
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
的财富。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财富、利益。“君子怀刑”,君子最怕的
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
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
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础,才能补救法律之不足,因此君
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中国过去
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蚀本的生意没有人作。”就是这个道理。这
里孔子是说明仁义之道。但说起来很容易,真正的修养却很难做到,因此下面补充
一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个放,就是开展、放任。一个人基于利害而作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
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当心,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
怨恨以终。</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敝屣功名尊道义

    以下讲到仁人对社会做大事业的原则: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
为圭臬。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
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
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两人,一个张良,一个诸葛亮。比较退得可
以打八十分的是姜太公,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为欲罢不能,只
好鞠躬尽瘁了。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这与西方文化的观念
大相异趣。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要命,他们学问再高,功
劳再大,最后还是隐掉了,修道去了。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
代号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近世的西
方文化可不然,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奖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
越多越好。由此看来,中西文化的确在基本上有所不同。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
是孔子非常赞成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
当帝王,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称扬得不得了。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
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所以孔
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
段起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司马迁就根据这个道理,写了一部《史记》,
大谈其历史哲学的观点了。

    说到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是逊清最后一次科举的探花。我学习旧
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向他请教,他许以在满清时考一名举人、进士没有问题,我当时
也很傲慢,心想前清进士的文章,也不过如此而已。后来碰到一位老师,我把写的
诗文拿给他看,他派头十足,瞄一眼,往旁边一搁,响都不响。我心想这是什么道
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再给他看,又是往旁边一摆,他说:“你怎么会写文章?”
我说:“人家还说写得不错哩!”我这个人狂妄得很,我说:“老师,你说哪点不
对?不对的,帮我改。”他说:“《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我说:“当然
读过呀!《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他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
你就懂吗?”我说:“那么!要请老师再加指点。”他说,“你回去。再倒背一百
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这位老师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气,气得不得
了,其实他这种教育法,当时是要刺激我。我回去再看,后来看出道理来了,我去
看他,我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他笑着说:“好!你真懂
了,不需要再讲了。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
呢!”这位老师的教育手法是这样的好,实在终生感激不尽。

    《伯夷叔齐列传》真难懂,司马迁的全部思想的纲要都摆进去了。在《史记》
中,帝王的传记叫“本纪”;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
再其次为“列传”,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
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
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
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
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
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
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
职数十年”,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考察他,
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
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他说从此
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
有问题了。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
“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不过
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
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
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
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
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
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何建
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
成就。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其次
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这个“立”,是自己
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
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
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
矣。”这个大问题。现在呢?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
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曾是曾参。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
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
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
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
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道”
又不是钱,怎么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
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
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
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
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
那不叫“一以贯之”,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
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之”,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这是一个大问题。所
以说我们研究孔子的心法,这是一个讨厌的问题,因此只有借用别家的东西,讲几
个故事给大家听,作为本题的参考。

    我们知道,目前最流行述古的禅宗,现在社会上一般都称为“禅学”。禅宗有
一个故事,在文学上也很有名的,就是“拈花微笑”的故事,是说佛教的教主释迦
牟尼。(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译成中
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释迦是十九岁丢开了王位出家,三
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教育,现在我们暂且
不用宗教的观点来研究它。)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后来我们的理学
也用这个名词。下面有很多学生们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
半天没有说话,他在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
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
什么意思。所以这叫做“拈花”,就是释迦拈花。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
叶尊者,(叶,根据旧的梵文译音,音协。尊者,就是年高德劭的意思。)释迦牟
尼的弟子,大部分与孔子的相反,孔子所教的都是年轻一辈。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
大部分比他年纪大。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
破颜呢?因为宗教的教育集团,上来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
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作破颜,
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等于说管理制度,
非常严肃。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那么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
“拈花微笑”。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等于孔子对曾
参讲的“一以贯之”是一个道理。解释起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句话译成中文是: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
诃(音玛哈,意为大,大成的意思。)迦叶。”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
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所以又称禅宗为“教
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说它不须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学,暂时不要去研究它。(我是不大主张人家去研究的,我常常
告诉朋友们不要去研究,因为怕一般人爬进去了,钻不出来。)只是引证这样一件
事,比拟于“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类似相同。孔子讲的一贯是什么?而
佛家又为什么一个拈花,一个微笑?等于我们有两个人,一个举起一支粉笔,另一
个说:“懂了!”除非这两个人有“黑道”术语、暗号,才知道彼此讲的是什么。
对吗?——一笑。

    现在我们再引第二个故事加以说明。禅宗到了中国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这
个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脱离了佛教的经典之外,不限用文字,而以另外的方法来
传心,后来宋儒理学讲“孔门心法”,也就是套用这个名词的意义而来。)一个印
度籍的达摩祖师(所谓祖师,就是有别于教主),他也是王子出家,禅宗的传心法
门,到了他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代了。我们知道,到了我国宋朝的初年,印度的佛
教,整个没有了。阿拉伯文化的侵入,伊斯兰教权力统治了印度。所以宋朝以后,
印度连佛教的文献都没有。今天要研究佛教思想,老实说,只有中国保留的文献最
完整。十七世纪以后,英法等国才开始由印度找到残缺的、遗留的佛教文化资料,
译成外文而产生了西方的佛学系统。但到现在为止,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佛学系统,
这是西方人有意的,尤其是有些人有意制造的。实际上宋代以后,印度的佛学系统
已经全部到了中国,非常完整,且具规模。印度本土的佛学则可说是销声匿迹了。
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佛学系统,是另外一个系统,那应该说是西方人的后来的佛学
系统。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了。

    达摩祖师是在隋唐以前,梁武帝这个阶段,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了中国。后来流
传下来,到唐代传至禅宗的六祖——广东的惠能,就是中国的第六代禅宗祖师,他
没读过书,却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里,这一段相当于是佛教的革命,
推翻了依文解义的经典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中一股佛教的新精神。六祖下来,后
来有一个和尚“俱胝禅师”,我国禅宗“一指禅”故事就是由他而来——不过要注
意,有一本书名为《三指禅》,是研究按脉的医书,不要误认作禅宗的书。怎么叫
“一指禅”?禅宗是不限于借用言语文字传道的。六祖以后的这位大禅师,有人问
他什么是“道”?他回答得很简单,每次都是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道,“就是这
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

    有一天老和尚出门了,不在家,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小沙弥在守庙。这天有个
人来找老和尚问道,小沙弥说师父不在,你要问道问我好了。问道的人便请小沙弥
告诉他什么是道,小沙弥学师父的模样,举起一根食指向那问道的人说:“这个!”
那个问道的人很高兴,跪下来了,因为问道的人真懂了,悟了道。这个小沙弥可真
不懂。等师父回来了,小沙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报告进去
了,一会儿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再说他怎样向人传道,小沙弥再比划着伸出一根
食指说,“这个!”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手上拿了一把利刀,把小沙弥的那根
食指砍断了。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唉哟!”小沙弥也因此悟了道。

    禅宗像这类的故事很多,我们不管禅宗的道。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故事,跟孔子
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这是由禅学回头来看《论语》,发
现孔子也和一指禅一样,他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东西?曾子听了,
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曾参懂了以后,孔子出去,门人们
围着曾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可见孔子对曾参说这段话蛮不简单的,所以同学们才
问他到底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上,意思是
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哩!

               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一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
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朱熹——宋代的大理学家朱夫
子,以及历代的学者,认为这段书的上下文中掉了文字。古代不像我们现代印刷发
达,书籍是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所谓竹简,一片一片很容易弄掉。但是这种观点也有
不能完全采信之处。

    我们看原文:“色斯举”就是说鸟在开始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飞向青天,
而后又翩然而逝。这是一幅自然美丽的生动画面,意境之美颇似最近流行的“天地
一沙鸥”。现在看看原文:山梁——山岗上面,雌雉——雌的野鸡(山岗上的雌野
鸡),时哉时哉——就在这个时候。那么子路在旁边听到了,“共之”——就是恭
身一拱手说:“哦!”的情状,又为什么“三嗅而作”呢?“三嗅”——所谓嗅,
就是用鼻子吸气的意思。我们年轻时候说笑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什么?
是子路想吃野鸡肉,先用鼻子闻闻很香。又说:子路是练气功的,先吸三口气,
“而作”,再打出去,于是野鸡被子路打倒了。这些都是笑话。那么这一段到底记
载的是些什么东西?用我们的观点,就是和“吾道一以贯之”一样,也和禅宗“拈
花微笑”的道理一样。我认为并没有掉落了文字,上面是记载当时的情形,描写飞
翔的景象。“色斯举”——大家也看过孔雀,看过野鸡。我曾在山里住过很久一段
时间,山中一大群野鸡出来,的确很漂亮。“色斯举矣”,野鸡要起飞之前,翅膀
尾巴一展,像孔雀一样很美丽,然后起飞了,“翔”是飞翔一阵,然后又下来,停
在什么地方呢?在山岗上面。孔子当场看到这个景象,野鸡羽毛很鲜艳,仔细一看,
是只母野鸡,悠闲安然地站在山岗上。这时候子路也在旁边,孔子就告诉子路:
“时哉!时哉!”

    这个“时哉!时哉!”在孔子一生思想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研究《易经》
及中国文化,关于“时”的问题,更要注意。人生一切,个人小事也好,国家大事
也好,都要把握时机。还有“位”——环境。《易经》重点,就在这里。天下万事
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变的事,时间一分一秒在变,空间随时随地在变。
所以孔子经常在《易经》中提到时空的变。我常告诉年轻同学们,不要怨恨,也不
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够站得起来;但要懂得把握时间和空
间。如同赶公共汽车一样,这就是人生。等得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
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开出去了,于是气得不得了,大骂一阵,骂有什么用?干
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不就好了。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
己,把握时间,孔子告诉子路“时哉!时哉!”也包含了这个道理。

    野鸡站在山岗上面,显得很神气,假使它站在中央菜市场的鸡笼旁边,你说它
的后果是什么?它站在那山岗上,就大有凤凰之象。正如晋代左思的诗:“振衣千
仞岗,濯足万里流。”一幅大自然的画面,上是千仞岗,下是长江浪,一人怡然自
得地站在上面,真是神仙中人,了不起,这就是得时、得位。孔子指着那山岗上美
丽的雌雉对子路说:“时哉!时哉!”意思就是说,你看,那只雌雉正在这个时候
飞起来,然后又降落在那么一个好地方,这一幕活动的画面,影射了人生处世之理。
孔子周游列国,要想救这个时代,救这个世界,救这个历史文化,但却深感回天乏
术。他藉着这一幕景致对子路表达这个意思,而不从正面讲,好像释迦牟尼拈花微
笑的手法。不用语言,就用目前这个事实指示给子路,你要懂得这个,要立足,要
站稳,要站得好,早一点站到你的好位置。“时哉!时哉!”要把握时机。子路这
时候拱手:“是!”三嗅是子路听懂以后,恍然领悟而生感叹的反应。

    中国文字,古文非常简单,就是这么回事,但是拿现代文字改写成剧本的话,
起码是两页的对白,加上表演,镜头恐怕花费二十分钟。

    这段在研究《乡党》时要极小心,在此只提前作个简述。现在再回到讲仁的这
篇上面;“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此一说词内涵的道理。也相当于子路那一则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的道理。前面说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
人用功,很注重培养自己内心的宁静,德行的修养到了相当的程度,孔子看到他进
来——一个人道德素养到了宁静安详的境界,走路的神态和平常不同;忧郁时,走
路的态度又变得与高兴时不同。他的学问、道德修养到了这个境界,在孔子面前一
走过来,这位至圣先师就看出了火候。所以孔子把他叫过来:“参乎!吾道一以贯
之。”——其他学问讲了半天,都是空的。等于释迦牟尼说的不立文字,真理就在
你自己内心里,内心随时随地都能宁静、安详、平淡,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你永
远保持修养上的这个境界,久而久之即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但是一般同学们没
有修养到这个程度,此中道理,并不是即讲即知,必须要有内涵的真正修养。曾子
也知道一般同学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因此就轻轻一推,推到行为上去,告诫他们先
要留心作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实工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
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为止,恕我才疏学浅,言难尽意。这类的问题后面还是有
的,以后还可以谈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义值千金

    再接下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这个“心”包括了现在所谓的
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贯之”的心
性之心。

    什么叫“喻”?这个字要注意。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
纪以后逻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
法。我们曾经介绍哲学,哲学要问宇宙是怎样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
或者先有女?对此哲学家有两派见解:一种是唯物思想,他说宇宙开始先有水,由
水变成火,而后冷却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千世界。印度也有一派讲地、水、火、风的
四大是天地开始的根源。相当于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这些理论慢
慢演变成后世的唯物思想。另一派是讲唯心的,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主
宰,物质是由他所创造产生的。这牵涉到哲学问题,解说很多。到了后世,提出了
问题,问及哲学家怎么知道宇宙从何而来的?哲学家说是靠学问思想来的,那么先
行研究你哲学家那个思想(工具)的判断准确不准确。因此产生了逻辑学——对思
路法则的研究。这种思路的法则学,在印度的佛学中,早在希腊之先就有了。

    对于这问题,世界学者也有两派说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场,认为印度的思考
方法是从希腊来的;一派是东方人——包括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认为希腊
的逻辑,是从印度方法来的。印度这套方法,我们翻译过来叫“因明学”,比西方
的逻辑还要完备,还要严密。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的黑格尔辩证法——“正、反、
合”是举世闻名的。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不起,
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完全一样。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
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发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
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
祖父长得像孙子,而不说孙子长得像祖父。

    怎么说因明的方法比逻辑高明?因明有几个步骤,简单的讲:“宗、因、喻、
合”。“宗”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伸“宗”的理由为“因”。有时候有宗有
因还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喻”,在《庄子》中叫做“寓
言”。每个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经》,就有很多寓言,
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宗、因都讲通了,那么就
是结论的“合”了。因为讲到《论语》中的喻,所以引出这些闲话来。“君子喻于
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
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
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不过,满天下都是小
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即使讨厌,
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仁”的境界。在这里又补充这个
道理说,我们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达到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
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
反省。上面一句话就是说明上文仁者爱人不能恶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话,就是解释
上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的道理。

                孝子仁人不二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
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四运动”要
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
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的
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
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
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
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
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
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
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
是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
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
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
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
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
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
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
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以上是由仁讲到孝,现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仁者之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
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
应,不轻易o(︶︿︶)o 唉。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
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
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
矣!”

    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
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
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又讲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讷”,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
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
捷。换句话说,先做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依我对《论语》的研究,认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连贯而不能拆开的,二十篇前
后次序也是连贯不能拆开的,现在这里又可以证明。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
找一个仁爱路去住。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
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假如
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了吗?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把罪
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
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所以“德
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
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
用之修养。讲到这里,我最近读了一本清人的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
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
买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
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
被逗得笑了。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
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
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
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讲到这里是一个结论了,上面全篇几乎都是孔子的话,最后这两句则用子游的
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我们看《论语》,好像《庄子》一样,最后往往吊两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话。
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学生子游的话。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
“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子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
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对朋友
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了。

    子游的话为什么放在这里?这是人性的另一面。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
是要讲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欢看《贞观政要》这本书。魏征的忠贞和他的道德学问,
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天正在玩鸟,魏征来了,
唐太宗怕他讲话,赶快把小鸟藏到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和他谈国家
大事,唐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也拿他没办法。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
的小鸟一看,早已魂归奈何天了。于是伤心得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
这个田舍翁(乡巴佬,指魏征)不可!”长孙皇后问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礼服向
唐太宗行礼道贺,唐太宗说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
有你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的兴盛是可期的,这还不
可贺吗?于是唐太宗息怒不谈了。以唐太宗这样气量宽宏的人,对魏征的意见,样
样接受,到最后唐太宗还气得要杀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征一把,这个
老头儿的头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终于信了谗言,还是把他的
墓碑给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征高丽失败后,才又想起魏征若在,必不会有此失。
因此又树立起他的墓碑。

    这里把子游这几句话,放在讲仁道这一篇的最后,是含有深意的感慨。但是如
果随时随地把这两句话记牢,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就变成滑头,不负责
任了,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们研究了孔孟学说,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
易,的确须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随时随地里居于仁道之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7><b>公冶长第五</b></FONT></P>
<P>以上四篇是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本篇是拿事例来说明孔门的学问,对话录和
讨论集的味道更浓。

    孔门学问之道多半是讲“用”——作人做事的应用。下面记录的都是孔子学生
的故事,里面谈到孔子教育的方法,和在事实上面启发教育的作用。

                 孔子选女婿

    这一篇以公冶长为篇名,他是孔子的学生,在《史记》孔门弟子传,乃至《孔
子家语》中,对公冶长的资料都有限。不过散见其他杂学中的记载,公冶长是懂鸟
语的。几十年前听到这种事还会哈哈大笑,现在并不稀奇了。因为现代研究生物科
学的人,对于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所表达的意思都懂了。所以科学发达以后,对古代
人懂鸟语这种知识,反而并不觉得是笑话。所以我们的俗话有:“近水知鱼性,在
山识鸟音。”这是很普通的事,也可以说是生活习惯上体验得来的。在现代来讲,
因为古人不大有研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对于公冶长识鸟语,简直不相信。过去的儒
家因此也就不敢说这个话,认为这是个笑话。但到现在由我们研究起来,它不会是
笑话。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儿。古时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所谓女子、
男子、都用“子”。因此古代中国文化对自己女儿可以称子;而兄弟姊妹之间,妹
妹可以称女弟;到后世反不大习惯用,也可说在另一方面看,中国过去是男女平等
的。现在就孔子所讲公冶长的资料,只知道他坐过牢,为什么坐牢不知道,在历史
上查不出来。在另外的杂书上,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说,公冶长因为懂鸟说话,有
一次对鸟失了信用,鸟就害他,所以他坐了牢。为什么呢?传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鸟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头羊,你吃肉,我吃肠。”结果公冶
长忘记了,把整只羊连肚里东西都吃掉了,鸟没东西可吃,就想害他。后来又对公
冶长说南山有只羊,公冶长跑去,羊没看到,而看到一个被害死的人,有口难辩,
结果坐了牢。这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这种小孩子神话的传说,大概有几千年
了,也是根据杂家的学问而来,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究竟公冶长为什么被关在牢
里?就不知道了。但是孔子认为公冶长坐牢,不是罪有应得,因此孔子把自己的女
儿嫁给他。

    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为人,绝对不是要选一个有财、有势或有
学位的人,才把女儿嫁给他。而且最妙的是,他把女儿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又把
侄女儿嫁给南容——南宫适。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的理由。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要点,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继室,孔子的前娘留下
来一个残废的哥哥,家里很贫穷。孔子十一二岁间,就负担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艰
难困苦他都尝过,他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一个人。他的道德、学问、文章被后世尊
称为圣人,这圣者不是偶然的。他对哥哥留下来的这个女儿,也是尽心的照应,最
后将这个侄女嫁给南容。

    《论语》中好几处提到过南容,下面还说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才把侄女
嫁给他。白圭是什么东西呢?是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时手上拿的手板,
秦汉以后又经改变形式为“竹简”;所谓“朝笏”的便是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第一是礼仪的规定;第二作为大事的记载。现在可以用日记本抄一下,古代没有日
记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对皇帝报告,如果忘记了怎么办?就把重要事写在朝笏上,
这是它的第二个用处。所以我们看上古图画中的帝王,手里也都拿一块长型式的手
版。

    古人之所以重玉,是有其意义的,并不像现代人爱好宝石的心理,说它是稀世
奇珍。古人重玉,是因为“玉洁冰清”,人品要做到像玉一样洁白,拿玉来比自己
人格学问的修养,所以重玉。后世相传,才戴玉的戒指、手镯。至于腰带挂玉佩,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说人跌倒了如会受伤,则所佩的玉会先代人受伤。玉碎了,
人就可以免于损伤。这种迷信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在力学上可能有这样一个作
用,并不是玉有什么神灵。

    我们知道,白圭就是一块玉。上古有篇《白圭》,是专门赞叹玉的诗。赞叹玉,
并不是因为宝石价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赞叹它的“玉洁冰清”。玉的洁白,
不能够有一点瑕疵、污点。南容读到这篇诗的时候,非常欣赏,再三地朗诵。孔子
听到他再三朗诵这首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如果说这记载的内容就只这样简单,那
么我们年轻人看到哪家小姐漂亮,去她家门口唱几支歌试试看,不把你赶出去才怪
呢?孔子就那么爱听歌吗?那为什么孔子听南容吟了三次诗就把侄女嫁给他呢?是
因为孔子平日考察,如今日训导处之有资料,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因此他读
到这篇诗的时候,有特别的感慨,被孔子听见,这时就决定了把侄女嫁给他。到底
孔子对南容学问、人品等修养的考察有何观感?一个时代——社会上了轨道的太平
时代——就需要像南容这样的人才。他不会埋没,一定会出头。南容的才具由此可
见。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锋芒凌厉,到不得势的时候,一定受不了,满腹牢
骚,好像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如果我出来,起码可比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
会有这个毛病,非常严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会被遗弃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
了他;一旦到了混乱的时代,才能越高的人,艰难险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险,
但南容不会。因为当社会乱的时候,也有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他绝不会遭遇
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换句话说,他擅于用世。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于自
处之道。因此孔子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

    我们把这两节合起来研究,就可见孔子处事有一定的原则。南容虽然善于自处,
但公冶长在学问修养上,有更深的功夫,所以遭遇困逆还能够不怨不尤,涵养得平
平淡淡。事实上比起来,他认为公冶长比南容更了不起。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给
公冶长,很可能遭到社会的批评,说他没存好心,把侄女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而
把自己女儿嫁给世家公子的南容。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在这些地方,我们虽
有作吹毛求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个事实。重点在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
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
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

    第三个评论的学生为子贱。子贱姓宓,名不齐,子贱是他的号。这是年轻人,
《史记》上记载他比孔子少三十岁,《家语》记载他比孔子少四十多岁,到底小多
少岁?在这里不是主题,反正这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学生,以全部精神培植的年轻人
之一。孔子对他的评语: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大概在这里对学生们有所感叹。他说,子贱真了不起,是一个君子。“鲁
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周公之后封于鲁,鲁国保存的文化风规,是周代文化的代
表。从春秋战国直到秦、汉之间,都是如此,也是中国文化中心的所在。但是从这
一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对鲁国文化也有感叹,指出文化要没落了,
至少一些人物已经没有了。孔子特别提出子贱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不论内在的修
养品德,或者发挥于外的才能,宓子贱都可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假使现在有人认为
鲁国没有一个君子,那么子贱这个人不就是君子吗?如果说这人不是君子,还有什
么人可以说是君子呢?在此隐约透露出: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
承先启后的继起人才。第二,注意奖励后起之秀,导之使他发扬光大。

    以上是孔子对学生学问、德行的评论。讲过了三个人,下面是文章中的一个插
曲,也等于一个转捩点。由此更显得《论语》文章的活泼。

                 高高山顶立

      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看见老师评论了三个同学,自己忍不住了,突然起来发问,老师!你看我
怎么样?孔子对他说,你是个东西。我们曾经提到过,中国人骂人的习惯,往往会
说你是什么“东西”?人要构成一个东西,可也真不容易,等于说你有什么名堂?
我自己想想,的确什么名堂都没有,只会吹牛。可是在这里孔子等于说子贡,你已
经成了一个典型了。子贡又再问,那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孔子说,你是个瑚琏。
“瑚琏”是古代的玉器,这个玉器,还不是民间普通老百姓可用的。是古代用来供
于庙堂之上的,相当于中央政府、皇宫的布置,摆在上面,非常精洁庄严。为什么
呢?它是“高”、“贵”、“清”的象征。子贡形成这种精神的典型,未免有点太
高、太贵、太清了。古代要在国家有大典的时候,才请出瑚琏来亮一下相。平常的
时候,只好锁在柜子里藏起来,保护起来。

    一天,同学拿了张钞票说:“好脏,要当心细菌。”我说:“这就是人生哲学
的写照。”人如果拿了一张新钞票,喜欢它,总想多保留些时候;旧的钞票,先拿
来用掉,所以钞票越破旧越容易流通。同样道理,好的东西深藏不露,保存起来。
子贡就是这样一个被存起来,保护起来的人物。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孔子
自己父母之国——鲁国——有难,孔子想要自己出马解决,同学们劝孔子,您老人
家不要去,让我们出去替国家办外交。孔子说,自己国家的事,不能不管了,还是
要去。后来子贡来了说,老师!我去。孔子立刻答应由子贡去。子贡是政治、经济、
外交、工商,样样皆通的大通才。国际上走一趟,游说诸侯,就把鲁国稳定下来了。
我们知道吴越之战等等大战争,最后的决战,是子贡挑起来的。子贡为什么要把战
争挑起来?因为齐国要打鲁国,他就吴齐之战开始,一路挑下来,把越、晋也挑动
了,这么一来,于是鲁国就泰然无事。他才具之高,本事之大,于此可见。但是后
面还会讲到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后来他官不想当,什么都不
想做,专门去做生意,而且做生意总发财,孔子晚年的生活好像都靠他照应的。子
贡这个人就是豪迈慷慨,什么都不能拘束他,但是他绝不骄傲。所以孔子说他形成
了高、贵、清的风格。对低下的事情不屑去做,就成了这“瑚琏”的典型了。

                深深海底行

    下面再说一个孔子的学生冉雍,号仲弓,比孔子少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但
是孔子认为这个学生有帝王之才。颜回固然是道德学问都好,可以传道,但并不一
定能成帝王之才,或者做惊人的事业。这里提到冉雍。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
    知其仁,焉用佞?

    或,是不定词。不知道谁看到孔子对冉雍太好,有点不服气,就对孔子说,你
经常说冉雍非常好,他人是蛮好,仁慈、爱人、宽宏、厚道,优点不少,就是有一
点,说起话来不大动听,态度上也不随和。——“不佞”,这个佞字的意义,以现
代话来解释,就是既会吹牛又会拍马。不佞就是口才不好,态度也不很随和的样子。
孔子听了这个人的话后,对他说:“焉用佞?”——一个人为什么要耍嘴皮子呢?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他说耍嘴皮子是最可怕的,会讲
话的人,常犯一个毛病,喜欢用嘴巴得罪别人或刻薄别人。说话刻薄别人的人,常
常被别人讨厌,有时言语给人的伤害,比杀人一刀还痛苦。所以“御人以口给”,
用嘴巴和人家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于是他进一步说:“不知其仁,焉用佞?”
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么?这一节首先讲明人格修养的
标准;其次说明了孔子再三强调以冉雍榜样的道理。

               立己易立人难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开是孔子学生中专门研究历史的,从《史记》上知道,他曾随孔子学习
《尚书》。《尚书》就是现在说的《书经》,是孔子所整理中国上古的历史资料。
他年纪比较大一点,只少孔子十一岁。漆雕是姓,名开,字子若。

    这里提到,孔子有一天对漆雕开说,你的学养已经可以为社会服务了,出去做
官吧。可是漆雕开说,老师,谢了!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这句话蕴含的修养很
高,他是说你让我出去做事,我真能够替国家,为社会做得了什么事吗?我的学问
够吗?你吩咐我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出来为别人担当大事这一点,我没有自信,我
不想出去做官。孔子听到他这样的话,高兴极了,因为在他的学生中,也有许多是
急功好利的。

    孔子周游列国。自己尽管穷,尽管倒楣,但每个诸侯对于他的推荐,还是要买
帐的。同时,孔子的学生在外面了不起的也很多,当军事统帅的也有,当行政首长
的也有,权位很高的也有。只是每一个诸侯都不敢用他,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在
当时那样少的人口——大约几百万人口,他就有三千弟子。以今日人口比例来说,
他该有多少学生?而且学生们对他都很忠实,他只要动一下,任何一个诸侯之国都
可能会动摇,谁敢用他?但是他的学生一个个出来都吃香,因此有些孔门弟子,很
可能也想走他们老师的路线。由少正卯的聚徒讲学,拉走了孔子许多学生的例证,
便可推想而知。但是漆雕开,听到孔子叫他出来,他反而说对做官这件事没有自信,
由此可见他为学之诚,行道之笃。所以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孔子要出国

    老师论评学生的记载到这里,又一转,来一个轻松的题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这是孔子晚年感觉到,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风气的挽回,有如海上仙山,
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他感叹地说,今日文教、德育的路是走不通了;世界变了,大
家都现实,对于文化没人讲究了,还是出国吧!——这个出国,不比现在是好事,
那时出国是很痛苦的,海外都还没有开发,完全是原始状态,那是去受罪。现在出
国还了得,如果孔子要想为功名富贵而出国,就不是圣人,跟大家一样了。他当时
还不是坐船出国,而是乘桴。

    古代交通不发达,把一根大木头中间挖空,就成为“桴”了。当时江南一带是
用木筏、竹筏;在北方多半用桴。他感叹地说,万一自己在中国无法传道,无所作
为,那只好做个独木舟,到海外野蛮的地方归隐,默默无闻以终此生。到那时候,
大概子路还会跟我一块儿走吧?(子路武功好,是弟子中军事成就最大的,有统帅
之才。)子路在旁边听了老师这句话非常高兴,好像孔子马上就准备出发的样子。
所以孔子说,子路的武功、勇气都超过我,但是他的暴躁也超过我,对于事情,不
知道仲裁,(无所取材的“取材”就是中肯的判断。)不明断,太过偏激了。

                孔门弟子画像

    讲到这里,来一串总评。同时可看出孔子说话的艺术。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
    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这个人,我们前面介绍过,是鲁国一位大夫,当时的当政者,向孔子征
询人才——要他介绍学生。因为孔子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仁。所以他先就孔子学生中
最出名的几人问起,问他们有没有学养到“仁”的最高境界。

    首先他问子路的学问有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说是否达到以仁道入世的程
度?孔子说:“不知也。”这个“不知也”的意思,我与古人的解释又不同了。古
人常解释说,孔子答复孟武伯,子路不知道仁。我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说的是
一句幽默的答辞,不肯定的话;等于有人来问我们说,你认为你的学生某某的能力,
能不能当省主席?我们也许答复他,这个我不晓得。也许我们的心里认为这个学生
的本事,还超过了这个地位,但口头上不能这样吹;也许我们认为这个学生当科员
的本事都不够,也不能说得他太难堪了,否则害他没有前途、没有饭吃,我只有说
不知道。所以孔子说“不知道”这句话时,是带着笑容说的,就是不作肯定答复,
当然语意中隐含了子路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意思。这是我对这个“不知也”含义
的看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因为孟武伯的这个问题,得不到结果,没有听到肯切
的答复。所以下面又有“又问”的一层转折,由此便可自得证明。因此孟武伯又向
孔子追问子路的成就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孔子就具体介绍自己的学生,他说子路如
在千乘之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是一个大国——“可使治其赋也”,可以让他当
统帅。“赋”在古代,包括了军事和赋税的征调,乃财、政、经,联合为一的制度。
所以赋有时可以代表三军统帅中,后勤补给的联勤总务。所谓千乘之国,上古是车
战时代,四匹马拖一辆车叫一乘,车上是兵员、战备、武器,千乘之国是最大的国
家。他说子路是大将之才,前后方都可由他统领。至于学问修养是否已到仁的境界,
这一点,在孔子的标准上来说,是很难通过的。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样?在《八佾》篇中曾提到过冉求,是在鲁国的权门
季孙家当家臣的,等于说他有行政的长才,所以孔子答复孟武伯就冉求是最好的行
政首长。以现在的官制来说,当一个相当于省主席的行政首长是没有问题,而且足
以胜任愉快。“千室之邑”的千室,不能和现在比,像台北市有百多万人口,但是
古代的“千室之邑”已经了不起,是很大的地方。“百乘之家”是古代宗法社会制
度中的大家族,等于一个大的地方政治单位。冉求可以当这样的地方官,至于学问
上也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孟武伯又问到一个人说:“赤也何如?”赤是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字子华,
少孔子四十二岁。孔子说,你问到公西华,他穿起礼服,仪态非常好,学问也过得
去,有外国的首长、大使来,他是最好的外交官。“束带立于朝”,我国古代衣服
都捆腰带,所谓锦袍玉带,就是说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现在外国的礼服也捆了腰
带。虽然在外交应对上是上乘之选,但是谈到学问、修养,也还是没有达到仁的境
界。

    我们从这一节,看到孔子对于“仁”的要求,严格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有一个
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学问真正能够达到“仁”的标准,只有一个颜回,但是不
幸短命死矣。后来才传道给曾参,前面讲过:“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是晚年
了。历史的记载,孔子三千弟子,优等的(贤人)有七十二人,但是见诸《论语》
及《史记》所留下来的资料,出名的、有了不起成就的,一二十人而已。而且,这
一二十个人,还是靠孔子宣扬出来的,都是孔子介绍学生,著书立说的也是孔子。
我们怎么知道颜回?颜回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没有作过一首诗,也没有写过一个字
留下来,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学问到了什么程度?都是他的老师说他如何好、如何了
不起。武才方面,子路可以当元帅,但他没有像后来的孙子,还写了一部兵法。子
贡也是如此,这些学生们多半是孔子宣扬出来的。

    由此可见人才之难,古今历史上一个大问题,总有“才难”之感!真正的人才
实在难得。同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有趣的问题:第一等人往往可以不写文章,不讲
学;学问越好越不响。试看历史上有好几个真正了不起的人都如此。耶稣根本没有
念大学,但现在研究耶稣讲的话,拿几百个博士学位也不止,但他没有写过一句话,
都是他的门徒写的;释迦牟尼也没有写过一个字,所有的经典,都是弟子记载的;
老子自己写了五千字;孔子最可怜,都是自己写,还是他反过来捧学生,学生无法
捧他。所以我们当学生,最好找个像孔子一样的老师,不但有学问听,自己又省力
气,他来捧捧我们蛮好的。且看孔子这些学生,都是他捧出来的。虽然这是笑话,
但事实是从他嘴里讲出来,我们才知道。所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真正的人才的
确是不易得的。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弟子里各种人才都有。军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
华、行政的冉求,至于子贡这一类,器也!有如庙堂上的瑚琏,精致高雅;乃至江
湖上一诺千金,面孔难看的,各种各样,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所以他真是叫做
“有教无类”。

                 吾爱吾师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子路是孔子喜爱的两个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子路有时拳头一挥,是最
冲的;子贡是什么话都讲的。他们对老师特别一点,孔子对他们俩也特别一点。所
以有一天就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这次他对子贡说,
你讲老实话,你自己与颜回比比看,哪一个好?哪一个了不起?对曰:“赐也何敢
望回?”子贡说,老师,谢了!我实在没法跟他比。“回也闻一知十”,颜回嘛,
老师讲出一分,他懂十分。从子贡的答复,可见学问之难,所谓启发式教育也真不
容易,告诉了他这个角,另三个角都懂了;告诉他那边有烟了,他便知道是起火了,
如此才是英才。有的则是反应迟钝地还反问道:“那边有烟吗?”等到都烧光了,
他还不知所以然呢!这就是智愚的差别了。子贡回答说,老师告诉颜回一分,其他
九分他都知道了,不需要老师再教了。至于我——“赐也闻一以知二”,老师讲了
一步,我顶多知道两步,第三步就不知道了。这是老实话,可见子贡很坦然,很诚
恳。再看孔子的态度:“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多谦虚呀!他说:
“是的,你不如他,不但你不如他,我和你一样都不如他。”孔子那么欣赏颜回,
这也不是过分,有一种人的头脑,特别聪明,品德又好,才具又高。后来的孟子认
为天下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具存,兄弟没有什么事故,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
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对不起人,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
而教育之。这点孔子就得到了。不过有时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实在是一大苦事也。
孔子对于颜回,他认为是得英才而教育之,是快乐的。由孔子对子贡说的这段话,
可见孔子的教育和他的为人,是如此地谦虚,能够把握机会启发人,一点都不呆板。

               手倦抛书午梦长

    下面一个大问题来了: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四科高弟之一。孔子说的言语、文学、德性、政治这四种
才学分类,宰予等于是孔门那个“学府”里的后起“语文系”的系主任呢!言语嘛,
宰予的长处就是“利口”。“宰予昼寝”据古人的解释是白天里睡觉——大概睡午
觉,或睡懒觉。被孔子看到了,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这个烂木头无法雕凿。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个烂墙去粉刷也粉刷不好。“于予与何诛!”该死!该
死!因此中国过去守老规矩的读书人,不敢睡午觉,都是受这一段话的影响。我们
知道,历史上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有名的理学家,他就不敢睡午觉,尽管忙
成那个样子,还是不敢睡午觉,怕孔子会发牢骚“——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所以
曾国藩改成睡晚觉。早上起得早,公事又多又忙实在受不了,没有办法,只有在吃
晚饭以前,睡一下,然后夜里精神又好。这个昼寝的教训,在古人是这么严重的事。

    后来到了民国初年,洋学堂是学的西方文化,新的规矩一定要睡午觉,尤其那
个时候,德日式的训练风气来了,早起有朝气,补充的休息时间便靠午睡,否则不
合乎卫生。那么“宰予昼寝”的问题怎么办呢?有人便提出如康有为、梁启超他们
的意见,说这个不是“昼”寝,是“画”寝的错误。因为宰予没有事,常常在寝室
里头“画”壁画。除非幼稚园的学生,可能偷偷地在墙上乱画,宰予又不是小孩子,
为什么要在墙上乱涂。读书不多真难,后来才知道受了康有为他们的骗。这个“画
寝”的问题,最先提出的是梁武帝,后来宋代也有个人照此讲过,说宰予并不是白
天睡觉被骂,而是他在寝室的墙上乱画,所以孔子骂他。康有为他们的说法,并非
创见。

    然而,据我们的了解,古人对孔子这两句话,似乎都曲解了。据我的研究,这
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这根木头的内部本来就已经腐坏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
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没有用的;“粪土之墙”,经蚂蚁、土狗等爬松了的泥
巴墙,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会倒的,这种里面不牢的墙,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
没有用的。等于房子烂了,你把他整理起来,像用现代的三夹板、甘蔗板、壁纸一
敷,走进去看看很漂亮,但架子松散,这是不对的、靠不住的。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懂得他是说宰予的身体不好。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你
们对他不要有太过的要求。这个道理,我是从学生中体会出来的。因为我有几个学
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见解,老实说我都佩服他。但要命的是,交给他一
件事情,一个月都没有消息。骂他吗?不忍心。实际上他三天两天就患感冒,一天
到晚都必须与床为伍,没有精神,只好躺下来睡觉。我才发现“朽木不可雕也,粪
土之墙不可杇也。”不是说他坏,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但是人很奇怪,身体弱的
人头脑都好,试看《孟子·尽心章》里:“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一
个有病的人,因为经常在病苦中,身体没有其他的活动,所以会多思想、会搞学问。
体力好的人,运动得锦标的,要他写两篇,他很吃力。这两件事,不可得兼;体能
好,智慧又高,文武具全的人太少了。学问、德业好的人多半体弱多病,这是事实。
所以孔子说:“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不必过分诛求了。“诛”者求也,在此不
可当杀人的“杀”字用。“诛”也是要求的“求”,这里“于予”的“予”就是宰
予。换句话说,你们对于宰予,何必要求太过呢?就让他睡个觉吧!

    接下来: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孔子说,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年纪大了、人生经
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
发。

    古人根据这些话解释说,孔子对宰予恨极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从生活和
教学的经验中体会,便可知孔子这样的话,是说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
具,便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
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精力,也免谈事业。一
个人做事业,必须要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对人生
看法有了改变,天下事实在并不简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
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曾国藩的相法便说:“功名看气
宇,事业看精神。”有道理!所以我认为这一节是这个意思,对与不对,还待大家
再研究。不过我个人至少到今天为止,认为是这样的。只是古人把孔子描写得太古
板、太迂腐了,其实孔子非常通人情。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讲到另外一个人了。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有一天在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要注意这个
“刚”字,脾气大不算刚,那是脾气大。刚的人是方正,并不一定脾气大,普通讲
这个人很蹩扭,高帽子戴不上,骂他也不改变,这差不多有点像刚,但还要看他的
品德、智慧、修养。前面我曾经提到有一个人讲过,他说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
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
人而言。

    孔子讲了这句话,有一个人说,有嘛!申枨,他不是很刚吗?“子曰:枨也欲。
焉得刚?”他说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说是刚呢!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
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
不起!就是一点毛病,爱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
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
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历史上有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
友。”请他出来做官,他不干;任何权势拉拢他,理都不理。但是中国政治上有一
个传统的手法,只要在人上者,肯“礼贤下士”,管你什么人,都要吃瘪、投降。
有人认为你是天下第一人,你不出来,奈天下苍生何?这时候你想想,觉得还不错,
不妨出来试一试。功名富贵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怕“礼贤下士”。只要以礼下人,
任何英雄都不免来入彀中。不过要有道德作背景,如果没有道德的基础,仅是这样
乱用,礼也是一把刀,有时要把自己杀掉的,这要特别注意!

    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刚。有一个学生要我写一副对子,
我送他八个字。上联是佛家的思想,下联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呀!所以有求就苦,人
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作顶天立地的人。

    孔子说申枨还有欲望,怎能算得刚?因此,引出了另一个人的话。

            推己及人难又难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
    所及也。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
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
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
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
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
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
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为什么
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譬如我
们大家在这里研究《论语》,蛮轻松的,等会儿回家一看:“太太!你怎么搞的?
饭没做好!”我们在这里享受,那个烦恼是加在太太身上的。人活在世上,都是把
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所以
子贡说了这些话以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
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
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
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欲”,已经很
了不起。少私就公了;绝对无私行不通;绝对无欲做不到;少欲就是了不起。所以
替自己想时也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当我想到需要拿扇子的时候,也
问问他:“你要不要?”就了不起。假如说当我拿扇子的时候,我买扇子送给天下
所有需要扇子的人,是做不到的,不但没有这个财力,而且也缺乏这种能力。况且
世界上有些人,你给他扇子,他拿了丢掉,为什么?他有病还吹不得风呢!由此可
知作人之难,道德修养之难。

    有人说,我们后世的人景仰孔子,知道他了不起,那都是子贡的功劳。为什么?
孔子晚年的生活,很可能都靠子贡维持的。乃至扬名天下,子贡也大有功。当时国
际之间,不论外交策划,工商界的声望,战略政略的顾问,子贡样样都行。而且子
贡对孔子的认识非常够,孔子死后,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大多都服心丧三
年——就是对老师像对父母一样,内心服孝三年。只有子贡庐墓三年——守孔子的
坟墓守了三年。中国人讲究看风水的“堪舆”学中,相传孔子在曲阜的坟墓也是子
贡勘定的。起先孔子死后,同学们先看中了一个坟地,便是后来葬汉高祖的地方,
但是子贡认为这个地方用来葬我们的夫子,是不够的,因为那只能算是一个帝王之
地,我们夫子是千古圣人,这个地方是不够格的。因此子贡决定葬在曲阜,这是风
水家的相传,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子贡如何的捧孔子,下面便是明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
    闻也。

    以子贡的学问与成就,终于说出孔子的伟大来。他说,我们跟了夫子这么多年,
所晓得的,只是他的文章。说到“文章”一词,我们要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写稿子
的那种文章;古人的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
等表之于外的都叫作文章;事理成了一个章法,蕴含艺术的气氛,就叫文章。后来
变成狭义的文章,写成某些形式的文字才叫文章。子贡在此说,老师的学问文章,
我们都常听到;可是老师有关于人性的本源,与形而上生命的来源的本体论,以及
宇宙最初是怎样开始的?究竟谁造的?是唯物的或唯心的?这个天道——哲学的问
题,因我们的程度还不够,老师也就没有跟我们提。所以我们后世只有研究《易经》,
才看出孔子谈形而上道的哲学和科学问题,四书中关于形而上道的阐述非常少。因
此,后世研究孔子的学说,如果有人提出孔子对于形而上的观念是如何如何的,多
半是他的孔子如此认定,难为笃论。譬如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内容上说孔子认为如
何,如何;多方引证一番,那只能说是我们的孔子,并非孔子的我。这是什么道理
呢?根据子贡的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他因这班弟子的
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少跟他们提到。

    本篇到此,话题一转,这里说子路的好处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尽管那么粗暴,那么冲动,但子路的品德特别好,武功也好,孔子的确喜
欢他。他是后来在卫国出大乱的时候战死的。卫国发生变乱时,他刚从外面回来,
原来他可以躲开这场祸乱的,但他没有逃避,他听到消息认为“见危授命”,更应
该前去,不能逃避。他进去以后,正在战乱,他参加作战而死亡,临死时一身都是
创伤,但他认为儒者之死,应该整其衣冠。所以临命终时,抱着重伤,戴上帽子,
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然后才断气。一个人一身创伤,还如此从容,知道大限已
至,整理衣冠,扣好扣子,死得端正,这种精神修养,太不容易,他能如此,决非
偶然。所以这里说子路最怕听见孔子讲话,为什么?因为他怕听了做不到,有愧于
为学。道理明白了,行为要配合得上,此即所谓“履践”的工夫。他因为怕做不到
事理合一之境,等于是自欺,所以他最怕老师的教诲。

              盖棺成定论

    本篇这一节之前,都是讲学生的故事。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这节开始讲到孔子对于当时及其前后时代人物的评论。这个人物的评论,包括
了如何作学问与整体的文化精神。现在这里先介绍一个人。他就是孔文子,姓孔名
圉,是卫国的大夫。文子的“文”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谥法,从周朝开始,一直
流传下来的,民国以来,因为几十年都在战乱之中,国家多故,我们文化中的这一
点还没有恢复。

    什么是谥法?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
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我们要晓得,这一点便是中
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同时更应该使下一代记取这具深义的特点。中国古代
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
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
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这个就叫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皇帝死了就由
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
给他们的“谥号”。“哀帝”就惨了,汉朝最后那个帝为“献”帝,也含有奉献给
别人,送上去的悲哀。可见这个谥法很厉害。王阳明,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
“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
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
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
谨严。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
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如宋代的名臣,也是理学家的赵拤,他
一度放到四川作“省主席”——比拟现代的官位来说。他自己骑一头跛脚骡子,带
了一个老仆人、一琴、一鹤去上任,到了省城里,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来接新主
席,却看不到人,谁知道那个坐在茶馆里面,一琴、一鹤相随的糟老头子就是新上
任的主席。当然他不止是当主席,也当过谏议大夫,是很有名的名臣——历史上成
为名臣不容易。有所谓大臣、名臣、具臣、忠臣、功臣、奸臣、佞臣等等。所谓忠
臣、奸臣,看小说都知道,不必细说了。要够得上成为一个名臣,很不容易,够得
上一个大臣,更难。大臣不一定在历史上很出名,可是他一定有安定天下后世的功
业。我们不希望看到奸臣,也不希望看到忠臣,这话怎么说呢?我们晓得文天祥是
忠臣,岳飞也是忠臣,但是我们不希望国家遭遇到他们当时那样的时代。我们希望
看到的是名臣、大臣,像赵拤就是名臣、大臣。他最后退下来,回到家里,写了一
首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不要看错了,说他腰里都是黄金美钞所以退休了。这个黄金不是黄金美钞,看京剧
就知道,所谓“斗大黄金印,年高白玉堂。”古代方面大员的印信,实际上是一颗
铜的大印,叫作“黄金印”,有如现在中央部会的印,铸印局用铜铸的,也可叫黄
金印。“腰佩黄金已退藏”,是说退还了那颗黄金印。“个中消息也寻常”,一生
风云人物,其实很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他下来以后所住的地方叫高斋,他
说你们以为住在高斋的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想认识认识他是何等样的人吗?
“只是柯村赵四郎”,其实还是当年住在柯村的赵老四啊!他是那么平淡,那么平
凡。所以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赵拤
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清献”,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
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其他的名臣很多,在这里一时也说不完。

    总之,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视这个谥法,而我们现在呢!大有陆放翁
诗的:“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管他的!死了就拉到,老子死后,你要骂就骂吧!只要我现在活得舒服就对了。我
们不要忘记了,谥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到邦有道时,这些东西仍然要恢复起
来才对。试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精神,不管文人、英雄,死了就死了。像法国人,
一提到就只有拿破仑。拿破仑又有什么了不起,崛起只有二十来年,五十多岁就死
了,而且是个失败的英雄,比楚霸王还差劲,什么拿破仑的!在中国历史上这种英
雄多得很,只因为历史上多是同情失败的英雄,所以“徒使竖子成名耳”。现在的
西方文化更搞不清楚,“死后是非谁管得,生前拚命自宣传。”可是我们中国人要
懂中国文化谥法的道理和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像日本明治维新的几个重要人物之一——伊藤博文的名言: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吸收中国文化的东西,日本人自称东
方文化,其实都是道地的中国文化。我们这一代青年,那种短见,那种义利之不分,
实在“匪夷所思”。刚才我们几个人谈到现代青年对现代知识的贫乏,什么都没有,
一谈就是考什么学校,为了待遇多少,为了求生活,这些是从前我们从来不考虑的。
现在搞成这个样子,真是文化精神的衰退,实在值得我们多加注意。这是谈到谥法
引出来的题外感想。

    现在回到原文。卫国的大夫孔圉,死后谥作文。子贡问孔子“何以谓之文也?”
一个人一生作人做事,要怎么样才够得上称作“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是以谓之文也。”一个人聪明——聪明的人不大好学的,而且聪明的人往往以
为自己的学问够了,尤其我们现代人,容易犯这个毛病,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而且
现代人犯一个更大的毛病,地位越高了,好像自己学问也随之而越高深了,这是很
成问题的。要敏而好学,越聪明越好学,为自己,为事业都好,这才是了不起的人
物。第二点更难了:“不耻下问”,什么叫下问?比我不如的人,也要虚心向他请
教求证。人要有自知之明,那样行就是行,即使行了,以能问于不能,作为参考,
这才叫能够集思广益。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
合“文”这个字的内涵。曾国藩的了不起,就是幕府中的人才多,他的智囊团组织
大,第一流的人才都参加,大家的智慧变成他的智慧。诸葛亮的了不起,也是幕府
人才非常多。所以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叫做“文”。

              名臣的典范

    孔子又批评一个人,是当时春秋时代,比孔子稍稍早一点,郑国有名的首相,
对郑国有了不起的贡献的,名叫子产。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
    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宰相,好政治家,孔子非常佩服他,说他特别有四点君
子之道,不是普通的常情、德业、修养等等可比。因此孔子对他四个长处,在历史
价值上加以评论。他说子产自己严肃得很,管理自己非常恭谨,不马虎,这是很难
得的。一个人对自己最易放松,往往认为错处总是他人的,很少对自己的错失反省,
而子产做得到“行己也恭”,实在难得。同时又“事上也敬”,子产做首相,对于
主上非常恭敬。恭是自己内心的肃诚,敬是对人对事态度上的严谨。换言之:对上
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要提出力争。执行命令,要尽心,不只是
敷衍了事。最怕的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你要他提意见办法,他表示没有异议,你
教他执行,他又呆在那里。而子产对上对下都能敬于其事。“其养民也惠”,他能
促使经济繁荣,对于社会百姓,大家能得其所养,安定生活,对于社会有贡献,有
恩惠给人民,因此老百姓感恩于他,他有命令下达时,各个服从。但是“其使民也
义”,他又非常合理、合时、合法,人家乐意听他用,的确是大政治家的风范。所
以郑国有子产才能兴起来,因为他有四点君子之道。这四点长处并不仅是政治家才
应该具备,而我们不是政治家就用不着,没有这种事。如果我们拿这四点来作人处
世,就是成功的一半,所谓君子之道,大有可望了。

    孔子讲到另外一个人,就是晏平仲。齐国人,曾任宰相,年纪比孔子大一点,
但与孔子同时。孔子到齐国所以不得志,就是小矮子不让他去,齐国本来想请孔子
去,小矮子告诉齐王:“你能有这度量,可以请他来吗?”这个话皇帝一听,心里
有数了,就不敢请孔子去。但是孔子对于晏子很佩服。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他说这个人作朋友了不起,历史上有他的专门著作——《晏氏春秋》。晏子是
大政治家,可说是孔子前辈,年龄虽然差不多,但比孔子出道早。《古文观止》上
有一篇,辑自《史记·管晏列传》,提到晏子的车夫,一天回家时,太太要求离婚。
车夫问什么原因,他的太太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载晏子经过门口,晏子
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简朴无华,自居人下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
只是他的仆役,却显得意气扬扬、自足自满的样子。你竟是这样没有出息,不长进
的人,所以我要离婚。晏子的车夫听了这番话,就马上改过,力学谦卑,第二天驾
车都变了。晏子看见他突然一反常态,样子变了,觉得奇怪,问明了原因,晏子就
培养他,从此立志读书,后来官拜大夫。从这个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
孔子尤其佩服他这个人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
朋友,就全始全终。我们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终的很少,所以古人说:“相识满天
下,知心能几人?”到处点头都是朋友,但不相干。晏子对朋友能全始全终,“久
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交朋友之道,最重
要的就是这四个字——“久而敬之”。我们看到许多朋友之间会搞不好,都是因为
久而不敬的关系;初交很客气,三杯酒下肚,什么都来了,最后成为冤家。

    讲到这里,我们想到中国人的夫妇之道——“相敬如宾”——宾是客人,对于
客人无论如何带几分客气,如果家人正在吵架,突然来了客人,一定暂行停战,先
招待客人,也许脸上的怒意没有完全去掉,但对客人一定客气有礼。夫妇之间,在
最初谈恋爱时,西门町电影院门口等了两小时,肚子里冒火,对方来了,还是笑脸
迎上去,并且表示再等两小时也没关系。如果结了婚,再这样等两小时,不骂一顿
才怪!因为是夫妇了嘛!所以夫妇之间,永远保持谈恋爱时的态度——相敬如宾,
感情一定好。不但夫妇如此,朋友也如此。扩而大之,长官对于部下,部下对于长
官,也是这个道理。

    这个“敬”的作用是什么?好像公共汽车后面八个字的安全标记:“保持距离,
以策安全。”少碰为妙。

    普通人交朋友,恰恰与晏平仲相反,时间久了,好朋友变成冤家,这对五伦中
的友道,实在有亏。尤其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对任何人都不大相信,友道根本上已
成了问题。必须急图匡正。以便维系“久而敬之”的交友原则。

                玩物丧志

    接下去,谈到了臧文仲。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我们首先要了解的,臧文仲是孔子父母之邦——鲁国的大夫,为臧孙氏,名辰。
“居”字在这里,和“囤积居奇”这句成语中的那个“居”字的意义相同。“蔡”
是大乌龟,就是在街上特产店中可买到的玳瑁。讲到乌龟和狗,在中国上古的文化
中,都是很受重视的东西。平常碰到广东朋友,就往往会谈到吃狗肉。为什么广东
朋友欢喜吃狗肉?因为广东、福建一带,直到现在还保存了不少唐代以前的文化。
同时在中文音读方面,广东、福建的语系,很多地方还保有唐代的中州音。我们研
究诗词、读古文、讲音韵平仄。假使用现在的国语发音,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困惑;
我们如用国语来朗诵古诗词,就会常常读错音的。例如一个字的平、上、去、入四
声,现代改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但第四声(入)往往和平声没什
么分别,所以原来的四声等于只有三声。原来的上、去、入等三声都是仄声,但现
在听见有人用国语朗诵诗词,对入声字就念成了平声,这就是因为现在的国语,一、
四两声不容易分而发生的毛病。

    我们中国字的念法,不但有平、上、去、入四声,事实上以中原音为准,有宫、
商、角、征(知矣切)、羽、变宫、变征等七音。(笛谱上有合、四、一、上、尺、
工、凡等七个音阶。)所谓中原是古南阳,现在的河南、鄂北一带,为中原的中心
地带。京戏中皮黄的黄,就是指湖北黄陂、黄冈一带而言,如“大王”这个名词,
在京戏里念成“代王”的音,广东话的“大佬”也念成“代佬”,这就是古音。所
以现在要研究中国的文学、文化,都必须懂得广东话,乃至福建话(包括台湾话)。
因为广东话、福建话有七个音,尤其闽南话到了八音,它的鼻音非常多,有些是国
语没有的音。

    为什么我们说广东人的吃狗肉,也是来自上古的文化?我国自古以狗作祭品。
自三代以来,差不多到商周时代,祭品中才取消狗,改用牛、猪、羊等作祭祀的牺
牲。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
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
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
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
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
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
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
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
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
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
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
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
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这是老子的本意。

    总之,这是说明上古把狗肉看得很重要,同时也把乌龟看得很重要。刚才说过
了,研究古代文化,比较接近的,要从广东、福建两省的文字、语言、风俗、习惯
着手。本省同胞的祖先,都是来自闽粤的,他们祭祀时用米做的乌龟很多。而在大
陆其他各省,对乌龟就很忌讳。实际上乌龟在唐代以前都是好的象征。认为它的寿
命很长,又代表了厚道、富贵,所以本省现在还保留这个风气。

    现在讲到“蔡”,就是大龟——玳瑁,是龟中特别好的一种。战国时代,对大
龟看得很珍贵。如果现在有人以此为题写博士论文,一定也可以拿到一个学位。司
马迁在《史记》中写了《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就提到过乌龟。所谓“日者”
在古代包括了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占卜、算命等都在内。过去对于这些像科学,
又像哲学,又像玄学的东西,都归“太史公”掌管。所以当时太史这个官,就是专
管历史和这些事情的。司马迁的《史记》中,常有“太史公曰”,因为他是历代世
袭的太史,他是把父亲捧出来:“我爸爸说的。”后来司马迁承袭父职也做了太史
公。他自己要骂人的时候,不好意思直骂,就说“太史公曰”——“我爸爸当年说
的”,这是司马迁写文章调皮的地方。

    司马迁在《日者》、《龟策列传》中,写到卜卦用乌龟的事。古代认为乌龟有
神灵,卜卦要用乌龟的壳。卜卦的人如何找得到那么好的乌龟壳?古代的情形不知
道,据我们所看到的,就很残忍了。是把乌龟上下夹住,然后在乌龟后面用火一烧,
乌龟被烧痛了,拚命想逃走,可是壳又被夹住了,最后向前猛窜,龟肉飞了出去,
壳就留下来,所谓“脱壳乌龟”就是这情形。这种龟壳,就被认为有神灵,拿来作
卜卦之用。

    司马迁因为世代研究这类东西,天文、气象、卜卦等等都会,因此他在《龟策
列传》中,对这件事写得很妙。他说乌龟如何如何灵,如何如何神。在春秋战国以
前,遇到国家大事,连大臣们都不能决疑的时候,就用卜卦来决定。他还举出了许
多例子,来证明乌龟如何灵验,但写到最后,妙了!他写道:“江淮人家,常畜龟
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最后这么一句,意思是说:据小子我遍游名山大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南方一看,江淮之人,长江以南,湖南、广东一带的人,
他们还吃乌龟的肉呢!这篇文章到此就完了。你说他迷信不迷信?这可不知道了,
也许这是他的历史哲学。上面说了乌龟很灵验,既然很灵验,又自己保不住,江淮
的人还吃乌龟肉,就可见不灵验。假如不灵验,又何必去迷信?但一定说是迷信,
上面又举了很多灵验的事实。由此我们知道古人写文章,不像现代的人写文章没有
根。古人写文章不但有根有据,而且不轻易下结论,非常客观。

    现在回到本文。如上面所说的,因为古人对于乌龟非常重视,鲁国的大夫臧文
仲居蔡,把一个玳瑁藏起来。当年没有博物馆,臧文仲是一位大夫,在自己家里,
修了一间房子,把这个玳瑁供起来。这间供玳瑁的房子,漂亮极了。“山节藻棁”,
就是古代木质的建筑物,在梁柱上雕刻有山水。“藻”是海藻形的花纹浮雕。
“棁”就是接棁的地方。为了供一只乌龟,特别在家里修一栋建筑物,又修得那么
漂亮、华丽、奢侈。一般人都认为臧文仲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孔子就说:“何如
其知也?”——这个“知”读“智”——像他做这样事情的人,为什么一般人说他
很有智慧呢?孔子认为臧文仲做这件事,太不懂事,几乎是近于无知。他相信一个
人到了某种地位时,在言行上,一举一动,一句话,都会影响到社会风气。以现代
社会而言,如果一个有权位的人家,养一只小狗,给它盖栋小洋房,就未免太过分
了。当一个社会艰难困苦的时候,这样做是不应该的,这不能算是智。

             进退揖让之间

    这里又批评当时历史上另外一个人——令尹子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
    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
    仁?

    令尹子文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名宰相。姓斗,名谷于菟。楚国是当时南方
新兴的国家。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就知道,北方大概偏重于传统守旧;到了南
方,楚国是后起的国家,气象就不同,文化思想都有新兴开展的现象。同时他也有
很好的政治家。

    令尹子文,令尹是官名,等于后世所谓的宰相、首相。子文是封号。他的道德、
学问都很有修养,而他当时在国际间的声望,大致相当于近代日本明治维新的名相
伊藤博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他三次上台做首相,并没有觉得了不起,一
点也没有高兴过。“三已之,无愠色。”三次下台卸官,他也没有难过。人在上台
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到淡泊的并不多。一旦发表了好的位置,看看
他那个神气,马上不同了。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也是人情之常,在所难
免。如果上台了,还是本色,并没有因此而高兴,这的确是种难得的修养。下台时,
朋友安慰他:“这样好,可以休息休息。”他口中回答:“是呀!我求之不得!”
但这不一定是真心话。事实上一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做到安于下台的程度。所以唐人
的诗说:“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是描写当时在朝做官这种情形,
古今中外都是一样,不足为怪。不但中国,外国也是一样。“不喜不愠”,这是很
重要的修养。此其一。

    其次,上台终有下台时。爬山的朋友就知道,爬上去时固然很难,下山的时候
更危险。因为向上爬很费力很痛苦,一定会小心。走下坡的时候,就满不在乎了,
但往往在这时出毛病。我们可以从爬山体会人生。人“上台终有下台时”,而且老
是站在台上,永远演上去就没有意思了。和电影、电视界的人一接触就知道,再好
的明星,演上十年,也就不再受欢迎了。大家看惯了的面孔,就会生厌,必须要换
新人。所以有时下来,换个面孔,蛮好!同是一个人,到别的地方站站,蛮好!此
中也其有人生哲理。此其二。

    在权位、名利之间,大家都说对富贵功名不在乎,但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我一
定说喜欢钱。问我有钱没有?我老实回答没有钱。当然,不应该要的钱不会去拿,
危险的钱不敢去拿,所以一辈子也没有钱。但钱是人人喜欢的,所以要讲老实话。
如果说“我绝不要钱”,这个话真不真?很难说了。同样的说“我绝不要做官”,
这个话是不是真心的,也很难说。富贵功名我很喜欢,可是绝不乱来,绝不幸致。
这是坦白话、良心话,我喜欢,但不苟取、不乱来,这已经了不起,是很好的素养
了。如果说我绝对不喜欢,那是假话。人要诚恳。所以做官,必须要学学令尹子文,
三次上台,不喜,三次下台,不愠。我们看书时往往把这种地方很轻易带过了,如
果自己切实一体会,才知道他真是了不起。上台,应该的,你交给我做,只要能够
做的我尽力去做;下台,最好,我休息休息,给别人做,心里无动于衷。这还不怎
么难,最难的是:“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定详详细
细告诉后面接任的人该怎么办。普通交接,只说:“这事我办了一半,明天你开始
接下去。”就这样了事,令尹子文,则把事情的困难、机密,全部告诉来接印的新
人。多数人都会有经验,新旧任交接,在交印时总不是味道,多半不愿把困难的所
在告诉新任的人。即使双方是好朋友,也是一样。甚至原来两个好朋友,一个在台
上的病危了,另一个到医院去探望,关心的是哪一天可以去接他的印,而不是病情
何时好转。看了几十年人情,颇恨眼睛还很亮,不太老花,耳朵也颇灵光,这真不
是件快乐的事!

    这里是说令尹子文对国家的尽忠负责。对来接任的人,看成是工作的接班人。
他这种态度,在表面上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外面做事的人,对这些要牢记,
这是对国家尽忠,对自己尽职。在一个团体,就为团体尽忠,不为私事。所以子张
问到令尹子文时,孔子便说:“忠矣。”指出令尹子文是国家的忠臣,因为他把私
人的利害得失丢开了,完全为国家尽忠。“曰:仁矣乎?”子张又问到像令尹子文
这样的做法,他的学问修养,有没有达到“仁”的境界?“曰:未知,焉得仁?”
孔子说,“仁”是什么他还不知道,他怎么能算得“仁”者?他只是忠臣,仁还不
够。

    对于孔子说的仁,我们在《里仁》篇中曾提到过的,这里不再重复。

             濯足沧浪哪得清

      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
    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
    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情。齐国是鲁国的邻邦,当时有一大臣崔杼叛乱,杀掉了
齐国君王庄公。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前面已经说过,他常用一两个字标明,
衡论是非。这里的“弑”字,就是《春秋》大义的微言。凡是叛变的人杀了上面的
都称为“弑”,所以在历史上看到弑,就知道是叛变杀了上面,在历史上永远留下
叛变的罪名。这是中国历史哲学的精神,也是历史的道德观。无论怎样成功,如果
做了不对的事,千秋万世都要负这个历史道德的罪名,弑就是弑,杀就是杀。对敌
人打胜仗就是克,不是敌人就不能用克。这是一定的、刻板的,所以崔子叛变杀了
齐君就是弑。

    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和崔子是同事,地位相当。古代的交通工具,一部车
子为一乘,用四匹马驾驶。有马十乘,就是有十部马车,一共四十匹马。以现在来
说,小轿车就有十辆以上了,直升飞机几架不去说他。“弃而违之”,对崔子的叛
变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财产都丢掉不要,逃离了齐国。“之于他邦”,又流浪
到别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每个国家都很乱,到别的国家一看,“则曰:犹吾大夫
崔子也。”他说,这个国家的大臣们,也都是混蛋,和齐国的崔子一样,都不是好
东西。“违之”,因此又走。周游列国,到处走。“之一邦”,又到了另外一个国
家,“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又是感叹!整个世界都是一样,都在混乱,大臣
都和崔子一样,没有好东西!“违之”,离开了。这个陈文子,后来不知到瑞士或
者非洲的什么国家去了(一笑)。子张就问孔子,老师,像陈文子这个人,你看,
了不起吧?“子曰:清矣。”孔子说,好!很清高。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
自己,不能算是忠臣。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
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就非要你来住吗?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他们批评什么
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高尚之士谈天
下事,谈得头头是道。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
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一呼百诺”的权势
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叫一声:“拿茶来!”下面龙
井、乌龙、香片、铁观音,统统都来了,不昏了头才怪,你往地上看一眼,皱皱眉
头,觉得不对,等一会就扫得干干净净。这个味道尝过没有?没有尝过,到时候就
非昏倒不可。头晕、血压高,再加上心脏病,哪里还能做事?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
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
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
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
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
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
的确大半是如此。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
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
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
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三个月后出来
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是特别体裁的吊
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
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
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
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
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
有道理。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
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2:52 , Processed in 0.1206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