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44|回复: 18

ZT: 岭南记忆—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乞巧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2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岭南记忆—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乞巧节
  
  天上鹊桥重飞度人间乞巧又一年
  
  ◎广州珠村拥有数百年的乞巧文化历史,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
  ◎乞巧本是女儿节,而今男子当中也出现了刺绣名手和“公仔艺人”
  ◎天河区正在打造国内首个“乞巧苑”,让传说“可观、可感、可触”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是从来没有过过“七夕节”的。在故乡,连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幽会密语,或者在水盆中投针观影之类小小的风俗都没有。对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纯乎是书面感受:梁祝有杏花春雨的颜色,白蛇传有三界斗法的奥妙,孟姜女的眼泪苦得像黄连,牛郎织女呢,除了夜观星相的野趣,就剩下历代文人各怀心思的演绎——从杜牧的《秋夕》,到秦观的《鹊桥仙》。
  因此当听说广州珠村还存有数百年的“乞巧习俗”时,本来抱着一种消遣的心态。意外的是,7月末的珠村之行,竟让我第一次触摸到了所谓“七夕”致密的内核。
  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珠村,距离广州天河闹市区大约10公里,族谱释义为朱衣耀映、紫气辉腾。村民祖上是中原南迁后裔,近代史上出过民国海军总司令潘文治等颇有名堂的人物。在周围打着“华府”、“花园”旗号的楼盘的包围中,村子像沙漠之中一口丰沛的隐泉;麻石街道入口,给绵延的洋派市容中,突然加入一个逗号。古树、池塘、社坛、宗祠总是挽臂伴生,如同散佚的古诗,不押韵便不成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良潘公祠里面,到处堆放着针头线脑、珠片布料。10多位乞巧婆媳们正在为今年的“摆七娘”忙碌,或飞针捻线,或把细巧供物一件一件摆上祠堂正中的八仙桌上。几位两鬓添雪的巧婆,穿着暗金龙纹绸缎衫,在月下眯着眼睛穿针——这种乞巧方式,在记载西汉轶事的《西京杂记》中有明确记录:“彩女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欧阳山在《三家巷》里对民国时期的广州乞巧供案有过一番生动的描述:“有丁方不到的钉金绣花裙褂,有一粒谷子般大小的各种绣花软缎高底鞋、平底鞋、木底鞋、拖鞋、凉鞋和五颜六色的袜子,有玲珑轻飘的罗帐、被单、窗帘、桌围,有指甲般大小的各种扇子、手帕,还有式样齐全的梳妆用具,胭脂水粉……”
  “十丈长筵五色光,香奁金翠竞铺张。”(《羊城七夕竹枝词》)七夕供案看似叫人眼花缭乱,其实是有一整套“门道”的:三支半米高的“芝麻梅花香”是全台“摆七娘”的门面,每粒芝麻要尖对尖,头对头,图案要规整、严密;迎接七仙女必备七个斋塔、七副碗筷,以求礼数周全;“鹊桥”不论何许材质,总得牢固稳当,织女踩棉花做的祥云,牛郎作村夫本色打扮,其余的六姐妹不能上桥,免得喧宾夺主。竹篾做骨、糊上彩纸的“七娘盘”要高挂中堂,盆内有纸制衫裙、巾履、钗环、镜台、梳篦等物,物凡七份,七夕过后要“化”给仙女们。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学者评价说,与许多地区笼统地“拜七娘”不同,广东人是把一番心意实实在在的“摆”出来,成为本地“乞巧文化”的最大特色。粤人重鬼神,早在《魏书》中已有记载,既然对人讲求恩义有信,对神仙又岂有虚晃怠慢之理?
  与时俱进之处也是有的:硬纸砌成的“珠村”牌坊是最近兴起的“惯例”;广绣质量的突飞猛进,是上世纪50、60年代村民大批加入“东圃刺绣社”的结晶;珠片、塑料等新材质的加盟,让香蕉、杨桃等仿真瓜果更加晶莹富贵。过去已嫁之女不与会的族规也改了,男子当中出现了像刺绣名手潘尧珊和车陂“公仔艺人”李光华等代表。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摆七娘”的“精髓”是“睇七娘”。1923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广州风俗,案重七夕,实则初六夜也。诸女士……靓妆列坐,任人入观不禁,至三更而罢,极一时之盛。”
  在注重男女大防的年代里,那些浓缩着十指春风、一片锦心的手工艺品,便是未婚女子为自己搭建的结识良人的鹊桥。乞巧艺人潘尧珊说,青年男子常常打扮得“身光颈靓”,三五成群,脚踏木屐结伴而来。女孩们妖娆丽裳,环佩响叮,明里递烟敬茶,暗地目挑心招。夜来人声喧阗,在煤气灯的热量和暑气的蒸腾中,人们摇着葵扇推推搡搡地看过一家又一家,沿着台边指东论西,眼角瞄着姑娘们颊上的红晕,头顶是半明半暗的星河,胸中装着欲迎还拒的思量,该是何许风情?
  80多岁的黄彩余,是村里乞巧婆婆中的元老。问她的婚姻可是七夕“自由拍拖”的结果?老人家捂着脸笑了。“哪有那么开放啊?怕丑的呀!”
口述历史
  
  旧时女子七夕 才能进祠堂 口述者黄彩余
  
  我是18岁嫁到珠村来的,一共有9个儿女。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我也老了,时常和村里同岁数的姐妹们聊起过去做姑娘时“摆七娘”的事情。那个时候“摆七娘”对女孩来说,真是比过年还热闹。旧社会女子不能入族谱,分不到太公猪肉,只有七夕的时候,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进祠堂。
  过去,珠村还有大小“七娘”之分。“摆大七娘”要全社帮忙,在七夕前的三四个月就开始动手准备。每户人家都会凑点钱,为的是保佑女儿将来的幸福。“摆小七娘”一般是有女孩的人家在自己的家中摆,或者同在一间“妹仔屋”里面的姑娘们摆的,非常简单,大致都是出禾秧、果品,放几件手工艺品就行了。但是在初六晚上、初七凌晨的拜七姐仪式还是少不了的。已嫁的女子还要在新嫁的初年或次年,行一次“辞仙礼”,加上牲礼、红蛋等供品,求仙女保佑早生贵子。
  1998年刚开始重新“摆七娘”的时候,我们还很怕被人说是搞封建迷信,当时那台“七娘”很小,不敢在潘公祠里面摆。这两年村里的活动越来越红火,我年年都给村里的“珠村牌坊”写对联呢,我写过“牛郎织女双星会,鹊桥高架会佳期”、“乞巧满堂花胜锦,当今织女擅穿梭”。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说写得好呢!
  80岁的时候我眼睛得了白内障,儿女都劝我别做七娘了。我一听就急了,我说:“我的眼睛不能瞎,我还要做下去呀!”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黄彩余的回忆,抗战之前的广州,乞巧文化极为兴盛。朱门巨富不仅要“摆七娘”,还要设饮馔,宴亲朋,奏八音,做大戏,穷酸小户也得勉力为之,为未出阁的女儿讨个彩头。当时城中还保留着宋代遗风,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乞巧市”,每到七夕,上下九、高第街、大新街便是霓裳王国、香粉世界。1927年的8月,鲁迅和许广平就相约去高第街,领教了一番“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的胜景(刘克庄《即事》)。
  和其他“非遗”一样,珠村的乞巧习俗自抗战爆发之后停息,建国初期曾经有复苏的迹象,但在“乞巧”被划为封建迷信后,彻底匿迹。1998年,黄彩余、谢丽霞等几位老人第一次重新“摆七娘”时,还是偷偷摸摸关起门来摆。为何这般眷恋旧俗?老人们除了“好玩”说不出别的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丽霞的儿子、本地民俗学者潘剑明,则把话说得很“白”:村里热衷乞巧文化的是10多位乞巧婆婆。老人们每年都有村里的分红,至少2万元一年,不愁吃穿,还有数十位四五十岁的巧姐,大都退休,有钱、有闲,才会有工夫“折腾”。这些第二代乞巧女都是跟着黄彩余等老人从头现学的。几根铁线一扭,一条丝袜一绷,转上几转,就是一只金鱼、蜻蜓。珠村小学有一套“乞巧乡土教材”,小学生也可以做得像模像样。
  十年光阴,竟能替中断半个世纪之久的传统“接骨续脉”,且康复如斯,除了草根文化强悍的再生能力,也离不开ZF的介入、学者的奔走。2002年,珠村“摆七娘”得到了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支持,从关门闭户自娱自乐,到当街大摆,震动十乡八邻。2005年,天河区率先举办了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开创了国内乞巧节庆的先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届乞巧节都不卖门票,所有开支几乎全由ZF埋单。把保护放在了商业化的前面,这得益于2003年天河QUWEI SHUJI杨建城提出的“文化优区”、“让文化惠及全民”的战略。
  2007年东莞举行的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上,“红军强渡大渡河”、“抗击非典英雄群像”等花样翻新的乞巧作品叫人大开眼界。去年,黄埔、番禺等地的乞巧供案把鸟巢和水立方“克隆”在几案之上。今年,珠村元德陈公祠里,有全民运动迎接亚运的摆件,珠片缀成的亚运会会徽,甚至还有猎德大桥和新电视塔的模型。
  该坚持的,该创新的,都有了。当学者们还在为“七夕”究竟该定位为“女儿节”还是“情人节”争论、为乞巧文化缺乏一个类似南海神庙“波罗鸡”那样的“点睛之笔”抱憾时,珠村村民们唯一有点伤脑筋的是,怎么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忽略哪个旗人女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22岁大学生潘妙瑛,是今年参加乞巧女儿评选的选手,趁着暑假在元德陈公祠学做手工,备战“才艺比拼”环节。鉴于现在的女孩补个袜子都头疼,大赛很通融地规定“打字打得快”也算现代巧女才艺。不过,在她看来,原汁原味的乞巧技艺再有趣,过去七夕带给女孩的兴奋感已经无从体会:“想和男朋友见面,天天都可以啊。”
  从来没有经过传统风物“浸润”的人,是很难对“传统”二字掏心贴肺的。立春打春牛,清明摘柳条,中元放荷灯,重九插茱萸,这些乡土中国的固有程式,被时间的潮汐三两下冲刷殆尽,渐渐简化成一个个放假的理由。如同中大民俗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储冬爱所言,没有一个“仪式的实体感”,就像没有适宜安放信仰的器皿,再浓厚的感情也会因无所依托而不知所终。这正是天河区正在打造国内首个乞巧文化主题公园“乞巧苑”的初衷所在——让历史和传说“可观、可感、可触、可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振信仰又岂是朝夕之功?在这个典雅兼混沌共处的时代,爱情可似一夜怒放的花树,亦可如清风吹散白露。
  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留下一个亦喜亦悲的结局,或许正是由于人间的红线,从来由欢愉和叹息拧成。光明处暗影亦随,欢乐处忧愁亦重。
  珠村那些笃信神话的老人们却始终相信:美好的爱情,当如天上的星辰,永恒而灿烂。有这一腔虔诚可以惜取,总是好的,无论浮生如何偏移,至少仰望星空的那一瞬间,内心不至于彷徨。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溯源】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鹊桥”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在民间家喻户晓,自汉代以来发展成了乞巧节,又被称为“女儿节”和“东方情人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摆七娘”】
  
  以广州珠村为代表的乞巧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将“拜七夕”物化为具体的“摆七娘”。巧女们用通草、色纸、芝麻、稻米等日常原料做成各种花果、人物、器具等造型,从农历七月初六开始一连三晚陈列出来,供人参观,借此展现才艺、祈求幸福姻缘。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仙”与“乞巧”】
  
  初六、初七两晚,姑娘们要靓妆艳服,焚香点烛,遥对星空跪拜,自三至五更,连拜七次,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婚姻美满,称为“拜仙”。之后,姑娘们要对着月光将丝线穿过针孔,寓意“金针度人”,名为“乞巧”。连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则叫“输巧”。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作品】
  
  广州乞巧特色工艺品有:“芝麻梅花香”(用芝麻粘在香的圆面上砌成梅花形状),腊梅花(用快速冷却凝固的腊水制作花瓣,然后用铜线穿扎在真的梅树枝上),用谷物、豆类、花生等斋类食物粘成的斋塔,用珠片、泡沫、布料等制作的瓜果,取材于戏剧作品的“七夕公仔”,供奉七份纸质仙女服饰的“七娘盘”,以及米花、纸通花、绣品等。
  


为广州亚运而作的广绣乞巧作品——亚运会徵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村巧男在精心制作他的现代乞巧作品——猎德大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乞巧节上的工艺品

[ 本帖最后由 汉枫 于 2009-8-26 20: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2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27 18: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生活中有些艺术的东西
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6:55 , Processed in 0.1639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