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39|回复: 22

[转帖]吼声秦腔振破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7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中竞为大梨园
<P>  大凡秦人多好秦腔。

  漫步三秦,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去二三里,村村高音喇叭播放的是秦腔;地畔路旁,秦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台演出的是秦腔。

  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过。生子呱呱坠地,满月时以秦腔迎接;成人过寿,都要请“自乐班”助兴;老者去世,更要唱大戏热热闹闹送行。乔迁新居,子女升学,也要唱折子祝贺。

  生活的艰辛,对幸福的渴望,铸就了人们唱秦腔的才能。老者能演本戏,少年会唱折戏;男人能吼“乱弹”,女子会来清唱。唱秦腔成了体面事。大凡在人面前走动的男女,有谁不曾唱过秦腔?幼时,就跟着爷爷和父亲一板一式学唱秦腔,成人,进入社会,就把生活的喜怒哀乐,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倾注于秦腔,现于唱做念打中。人逢喜事精神爽,唱一折“快板”,“忽然间一个突然”,“突然间一个忽然”,欢快愉悦之情竟惹的鸟儿啁啾,驴马撒欢打滚;肚里窝火,吼一通“慢板”,道一声“实可怜”,唱依据“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随着高吭的吼声,消失于缥缈的天际,随之而来的,是血脉的活络,筋骨的舒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秦腔唱连台,四季好运来”。秦地最热火的,秦人最看重的,还是演秦腔大戏。

  锣鼓镲钹紧火地敲响了,大戏演出的时间到了。听这阵势,就知道戏班功夫不赖。这几年,戏乡人心劲盛了,要唱戏就请名剧团。戏幕拉开了,戏是熟戏,剧情早就嚼透了,秦人伸长脖子盯着台上,竟看得津津有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秦人欣赏的,是演员唱、作、念、打的功力,一种高亢激昂、粗旷豪放、苍凉纯朴的艺术韵味。戏到高潮时,唱到精彩处,观众还是忘情了,感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爱憎伴人物命运兴衰而交替,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悲、愁、欢、笑都现于颜。一折丑角戏,台下欢声雷动,成了笑的海洋;一场“苦戏”,观众眼圈都红了,那些老婆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竟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哭了,笑了,都缘于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正是秦腔影响之广泛的真实写照。

  秦川,竟成了秦腔大梨园,秦腔也成了秦人魂之所系了。</P>
<P>  百戏之祖是秦腔</P>
<P>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堪称百戏之祖。同时也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o(︶︿︶)o 唉及西南的o(︶︿︶)o 唉、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堪称流行最为广泛。

  秦腔是在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

  《诗经》里的“国风”不少篇章,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吧。秦、汉时期,长安城中,关西大汉击节而起,慷慨悲歌,声震寰宇,吼的就是秦腔。唐时,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历史记载,明朝时,万历年间才子康海在爿东制乐作曲而成散曲,也就是秦腔。可以说,秦腔从内容到形式日臻完美,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其中,1912年8月13日成立的西安易俗社功不可没。这是一家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以“移风易俗、辅助教育、启迪民智”为宗旨,在古都中心创建的,以编演、培训、研究秦腔艺术为目的的综合性戏曲团体,造就了范紫东、高培支、吕南仲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编演剧目八百多种,对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鲁迅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到西安时,就曾数次看过易俗社的秦腔,并欣然写下了“古调独弹”的匾额。

  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为梆子。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3000多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    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二十八类。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有喷火、跌扑、髯口、跷工、翎子、獠牙、帽翅等八大特技。</P>
<P>  名角辈出不断头</P>
<P>  秦腔的优秀演员中,清朝时艺术大家魏长生名冠南北。

  魏长生,在家族中排行老三,世人称魏三。幼时在长安习秦腔,工于花旦。开始学习时,师傅说:“你用声婉转有余,但举止间未尽脱须眉气。”魏长生遂入青楼,充杂役,悉熟女流。过了三年,魏长生坐行笑颦,无不像女子。再次登台,大得激赏,一时秦腔风行西北。 乾隆年间,魏长生入京,高悬《滚楼》水牌。当时,京城人不识秦腔者何也。魏长生以技艺卓群,名动京华。王公显贵先睹为快,门票值陡增五斗米。京畿其他剧遂无人问津,几绝其种,伶人竞投魏门。乾隆怒,拘魏入宫,令其改归昆、弋两腔。魏长生虽说为戏子,但依然不改秦人的刚直之气,竟然以平素习秦音,不擅长其他省的音调来回答,这一下忤逆龙颜,获罪递解出京。魏长生临去,发誓说:“不复入京,何为大丈夫!”后,买舟南行,观摩昆、弋、汉、川诸戏。修炼历三十秋,炉火纯青。

  嘉庆六年,再至京都,复擎秦腔旗帜。当时,禁令未解,因其名声大的缘故,准演御点《背娃入府》,一出为限。魏闭门谢客三日,沐浴焚香,蓄精养气。是日,殚精竭虑,抑气低微处可闻落针之息,腔调高扬处声裂九天游云。台下叫好不绝,精于戏道者莫不叹为观止。

  幕闭,魏三泪洗粉面,太息:“吾誓圆也!”

  场内掌声雷动,久勿稍息。众抬魏谢幕,彼端坐于椅,观者莫知,已溘然长逝矣。

  还有一个董福祥,视秦腔为生命,临上断头台一声乱弹,震惊了左屠夫。

  董福祥是固原人,从小喜好秦腔。同治元年,他不甘污吏渔民,揭竿而起。周围的藜民百姓争相依附这个好汉,一时间竟然聚集十万之众。每次打仗列阵前,军士必齐吼秦腔,声若雷动,士气因之大振。后来,遭小人构陷,落入有“左屠夫”之称的左宗棠之手,被五花大绑,押至中军帐,董福祥依然昂首挺胸,其势凛凛然不可犯。

  幕僚有的说杀之,有的说让他活下来,莫衷一是。实际上,左知董桀骜不驯,杀意已决。

  刀斧手裸其衣衫,散其发辫。董虬髯倒竖,目怒裂眦,精气不败,睥睨清军万千将士如草芥。临刑,以为《锁五龙》差强舒胸中块垒,遂歌戏文。

  操刀者面有惧色,莫敢仰视。待至“雄信本是奇男子”句,左亦为之震,急离座降阶,亲为松绑。赐酒,言:“特为将军压惊耳。”遂为其用。董以战功累升提督、尚书衔,钦点率兵拱卫首善之地。庚子年间,董痛击八国联军,夷卒咸知擅歌剧之董将军乃奇人,争避其锋。及京师陷落,敌酋索董首级。光绪帝传旨于洋人:“董区区戏子,寄其首于项上可也。”逆夷弗许。西后终削董职。

  董福祥归乡后,不事农商,专意收名角,自养戏班,以秦腔自娱,终老未易其好。

  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

  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秦腔在五十年代末曾经有两次晋京,一次是1958年三大秦班晋京汇报演出,一次是1959年陕西演出团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参加1958年晋京演出的乐队副队长郝振易先生谈起当年晋京盛况仍激动不已。他说当年晋京演出,从上到下都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走出潼关,走向全国,口号叫得也很响,“为国争光,为秦争光”。当时的编剧是范紫东先生,导演是从四川请来的。带的剧有《三滴血》、《游西湖》、《火焰驹》、《金碗钗》、《梁秋燕》、《赵氏孤儿》,都是体现秦腔特色,囊括秦腔绝活的名戏。演员更不用说了,抽调了易俗社、戏曲研究院的名角刘毓中、马蓝鱼、李瑞芳等人,有的演员还从宝鸡等地调来,可以说当年晋京的演出阵容是“超豪华”的。正是有了这样的重视和决心,秦腔晋京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中央领导除了o(︶︿︶)o 唉主席抽不开身,其余中央领导都来观看秦腔。别的戏曲只让演一场,秦腔一演就是九场。当时北京的观众流行一句话,“路再远也要到长安剧院看秦腔去。”

  1958年三大秦班晋京汇报演出后,一路南下,从上海到云南,途径13个省,所到之处,当地政府和群众夹道欢迎,当地剧团争相学习秦腔表演,着实让秦腔在华夏大地火了一把。</P>
<P>  沁骨入髓秦之声</P>
<P>  秦腔这种最古老的剧种,已经沁骨入髓地沁入与秦人之中。

  在陕西各县,几乎都有秦腔剧团,有的还不止一个。省会西安,秦腔剧团更是多得如晨星,比较有名的,就有易俗社。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陕西电视台开办了“秦之声”栏目,曾在陕西各县挨个举办演唱会,那个场面,真可谓轰动三秦。台上,演员打擂台一样上了一拨又一拨,甚至父子同台,翁媳同台,既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孩子。台下的观众,真可谓成千上万,风吹不走,雨刮不散。

  秦腔不仅在广袤的农村有着深厚的基础,在城市的现代人中也是毫不减弱。在西安,有为秦腔而献身的,那是10岁粉墨登场,13岁唱红西安,22岁唱死在戏台上的刘箴俗。 西安人热爱秦腔,更热爱秦腔演员,无论是伍哲中谢世,还是萧若兰病逝,西安人都自发地搭祭奠,十里相送,在东城门,每逢午后,有一秦腔自乐班会出现在城河桥头,领头清唱的是一位西安籍近50岁的女性,她"文革"中下农村、进农场,一晃30年过去了,丈夫病逝,孩子因无人管教,染上毒瘾。农场实行承包,她无力再干,回城寄宿在亲戚家里,她说要不是每天来自乐班唱秦腔,抒一下胸中的闷气,真连一天也活不下去。

  在文革期间,有人诬蔑说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词艳曲靡,遂被关押进了牛棚。王洛宾数载在牛棚不见天日,遂灭绝了生存下去的愿望,悬绳于房梁上,欲自尽。恰在此时,有一个牧羊人从牛棚外经过,吼着秦腔。那秦音逾高墙,破铁窗,直泻而入,声雄浑嘹亮,调凄婉流淌。王洛宾惊愕不已,自忖良久,意忘投环,自言自语的感叹说:“秦腔古朴典雅,响遏行云,今吾尚未谱旋律入歌谣,何敢弃世?”

  从此,王洛宾潜心研究秦腔音乐,每天早晨和晚上必候羊群过后墙,听牧羊人吼着秦腔,用片纸记下一二句,开始研习,慢慢痴迷,日久不知有它乐矣!   </P>
<P>  王洛宾须眉尽白才出了牛棚,立刻寻觅到牧羊人,要行拜师礼仪。牧羊者受宠若惊,细看再三,怯怯地问道:“号西部歌王者,莫非先生乎?” 王洛宾陈说端详,亦知牧羊者祖籍长安,支边西域,性情耿介刚直,不被上峰喜欢,以役代狱。王洛宾请教自己对秦腔不解的地方,牧羊人大略讲解,王洛宾获益匪浅。二人洽谈甚欢,牧羊人把皮囊中的酒全部倒出二人对饮,以葡萄干佐酒。</P>
<P>  王洛宾微醺之时,红着脸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答谢,并说将远去,再次请求牧羊人唱秦腔共娱。牧羊人束衣清喉,整冠理髯,手眼身法步一如在戏台演唱。</P>
<P>  “白人白马——白旗号”一句未了,王洛宾已泪盈眼眶。感叹地说:“如果没有秦腔,有什么能够激荡西北旷野?若没有君吼着秦腔,有什么可舒我胸垒!”这时,群羊和犬环立,似乎谙熟秦剧的样子。
有一西安人留美攻读博士,并加入了美国籍,从外表看可以说是一个喝洋墨水彻底洋化的西安人。此君被一家美国公司派回当商务代表,几乎每个月都要会西安看一回秦腔。

  在秦腔这种最古老的艺术之树上,现在还开出了最现代的艺术之花。

  陕西有两个世界级的艺术大腕张艺谋和赵季平,受秦腔恩泽多多。张艺谋的电影中受秦腔影响颇深,表现了秦人的精气神。《红高粱》中生命力的张扬,高昂、苍阔、充满o(︶︿︶)o 唉,特别是"颠轿"等场面激然血性,受秦腔艺术风格的影响可谓很大。《秋菊打官司》中,许多地方直接采用秦腔。乃至遭批不少的《英雄》里,秦兵则高呼“风,风,大风!”。如果没有秦腔,老谋子会失色不少,这毫无疑问。

  秦腔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影响颇大。赵季平竟从秦腔中得出灵感,写出《红高粱》的主题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一时竟风靡大江南北,在歌坛上刮期一股“西北风”。

  据说想当一个好的秦腔演员不容易,非得对世道人心、命运悲欢有深入骨髓发自灵魂的心领神会不可,即“懂江湖言”。老艺人郝炳黎说:“能懂江湖言,必是穷命人”。也许正是对生命有了如此透彻的领会,西安才会走出那么多优秀的歌者:张楚、郑钧、许巍、九天乐队,西安本地的乐队也做得非常出色。 </P>
<P>  吼破嗓子挣破脎</P>
<P>  “吼破嗓子挣破脎 ”,是三秦父老对秦腔艺术特征形象而不失幽默的高度概括。有人说秦腔的本色,是它的直白高腔,那和着黄土高原的风沙声。

  秦腔和南方的黄梅戏、川剧等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用真嗓音演唱,是一种赤裸裸的情感的发泄,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苍凉豪放。不仅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如此,就是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等也是这样,绝无其他剧种特别是南方剧种那种阴柔婉约、脂粉气十足的气息。
唱秦腔的境界在于吼。让秦人之声吼劈了嗓子,嘴角流血的感觉是它的灵魂,如泣如诉撕心扯肺像杯烈酒,是秦人的精神呐喊。

  陕西师大教授、文艺理论家畅广元说他过去在农村的时候,听到农民对秦腔的评价是,走到二十里还能听见他的唱音,那就是最好的。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徐院长说:秦腔的艺术,要说它的特点就像黄河的个性一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它最能抒发关中汉子豪放、粗犷的个性。

  著名作家陈忠实则说:秦腔这种形式,它可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形式所确定的,陕西人,尤其是关中人这种口语,他很可能就选择秦腔这种音乐形式来表述是最恰当的,你让上海那种,南方那个软语,你用秦腔这种音乐是无法表述的,旋律的形成可能与这个地域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说,秦腔有灭亡的危险。它产生的土壤已经被城市化逐步占领,想一想在林立的大厦间吼一声秦腔,似乎不伦不类。

  2003年12月5日,西安举办了一场大型秦腔交响音乐会——《黄河秦声》。演出剧目以秦腔名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楼台会》、《血泪仇》、《洪湖赤卫队》、《祝福》六本戏中的十余个唱段为主。这场演出,在剧目、表现形式来了一次“出轨”,整个交响乐团都被搬上了舞台,让秦腔天生的土气荡然无存。
古老的秦腔,在突围。秦腔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改革的最终,是不是只有和现代融合?

  但任何改革,不能离开秦腔母体,也就是本体的特色。

  其实,秦腔早已渗入了秦人的血脉,负载秦人千年精神的心灵声音,稍不留神,肤浅化、媚俗化即在眼前,就像秦的歌者的摇滚,激烈乐符里浸藏的,还是秦腔在发声。

  秦腔正因为它的独特底蕴,成为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正如日本的能剧也是日本古文化的精髓一样,如果以当今电视快餐的好看眼光来看,能剧无比难看,光秃秃的舞台,拘谨的动作。但今天,日本仍然有人数不多但是非常热忱的观众继续支持能乐。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这些鼎鼎大名的日本导演,皆深受能剧之精魂滋养。黑泽明的《七武士》干脆就是改编自古能剧剧目。</P>
发表于 2005-7-17 07: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难听了,代表了北方的粗俗和无品位。
发表于 2005-7-17 07: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P>换~~~~~~~大~~米。。。。。。。。。</P><P>(唤~~~~~~~~达~藐~奥。。。。。。。。。。。)</P>
发表于 2005-7-17 1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7-17 7:51:13的o(︶︿︶)o 唉:</B>
太难听了,代表了北方的粗俗和无品位。

<P>能说出这样的话,用你自己的话来评价你再合适不过了;听说你还是位老师,不禁为为你手下的一棵棵幼苗深感不幸.</P>
发表于 2005-7-17 13: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7-17 11:55:17的o(︶︿︶)o 唉:</B>



<P>能说出这样的话,用你自己的话来评价你再合适不过了;听说你还是位老师,不禁为为你手下的一棵棵幼苗深感不幸.</P>


<P>
<P>难道老师就要不顾事实吗?你这样说难道不是对自己的否定吗?</P>
<P>世上的事情既然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就有优劣之分。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处处以低俗为美,年年春节o(︶︿︶)o 唉的东北人的小品,就可以看到国人的素质!</P>
<P>我们的国家观点是,世上的一切民族,一切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发展程度不同。这样是能博得好感,但不一定符合事实。非洲的黑人文化见不得就比欧洲的白人文化好,美洲的印地安人见不得就比白人优秀。只有承认事情的优劣,才有可能变劣为优。如果一个西方人大肆的赞美中国的裹脚文化,虽然处于尊重,倒也不是什么好事。</P>
<P>在下是山东人,也是北方人,说这句话有很深的体会,也见不得就是错误。您以一个老师的身份要求我的道德,请问您的道德标准是什么呢?请你说明白点。</P>
<P>北大的老师如辜鸿鸣在民主共和之后,鼓吹尊王尊孔,鼓吹纳妾,他的学生也见不得要尊王纳妾,难道老师就不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就该抹杀自己的个性吗?</P>
<P>自宋朝以来,北方各方面已经明显的落后于南方,明朝初年的科举之争,就反映了北方的粗俗和文化的浅薄。您可以查一下史料。难道我们不去指正落后的地区的劣处,一味的褒扬就可以使北方发达起来吗?到也不见的。否则我们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一再检讨甚至否定自己的文化而去学习西方呢?</P>
<P>您如果是一个普通网友,说这些话我还可以容忍,但您是站长,这些话已经对我构成了侮辱和诽谤,我请您向我道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13:05:1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17 1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7-17 7:53:17的o(︶︿︶)o 唉:</B>

<P>换~~~~~~~大~~米。。。。。。。。。</P>
<P>(唤~~~~~~~~达~藐~奥。。。。。。。。。。。)</P>

<P>老兄啊,你不能僅僅憑著小品的一兩句腔調就對一個戯種下論斷呀……[em06]</P>
<P>當然說這話並不表明我個人就很喜歡秦腔。我還聼過一些郿鄠調,沒有感覺。</P>
发表于 2005-7-17 15: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P>文王之后:</P><P>1.文化可有落后与先进之分,但没有优秀与劣等之别.请你搞清它们的差异.即使世界上的人种有蒙昧和开化的差别——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个原则:开化者没有资格卑视蒙昧者——因为这是生命的尊重。</P><P>2.北方文化的落后是事实,但你用低俗的词语形容充分反映了你本人的狭隘和低俗。请不要对自己欣赏不了的东西妄下结论。</P><P>3.你所举的辜鸿铭的例子由于样本太少,致使你的结论不成立,除非你采集大量的样本做统计分析,得出P&lt;0.05的显著差异再来和我理论。</P><P>4.中国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的一再自我否定,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但正是这种自我否定的盲目性导致了今天民族文化的荒漠化,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叫热脑子办坏事。</P><P>5.我不觉得我的话有何偏颇,您的言辞中处处体现了偏执、狭隘与冲动,有违师道之宽宏包容、谦逊,所以,我不会道歉,倒是你——你的话已经对广大北方同胞包括陕西同胞造成侮辱,请你向他们道歉!</P>
发表于 2005-7-17 17: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7-17 15:29:22的o(︶︿︶)o 唉:</B>

<P>文王之后:</P>
<P>1.文化可有落后与先进之分,但没有优秀与劣等之别.请你搞清它们的差异.即使世界上的人种有蒙昧和开化的差别——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个原则:开化者没有资格卑视蒙昧者——因为这是生命的尊重。</P>
<P>2.北方文化的落后是事实,但你用低俗的词语形容充分反映了你本人的狭隘和低俗。请不要对自己欣赏不了的东西妄下结论。</P>
<P>3.你所举的辜鸿铭的例子由于样本太少,致使你的结论不成立,除非你采集大量的样本做统计分析,得出P&lt;0.05的显著差异再来和我理论。</P>
<P>4.中国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的一再自我否定,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但正是这种自我否定的盲目性导致了今天民族文化的荒漠化,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叫热脑子办坏事。</P>
<P>5.我不觉得我的话有何偏颇,您的言辞中处处体现了偏执、狭隘与冲动,有违师道之宽宏包容、谦逊,所以,我不会道歉,倒是你——你的话已经对广大北方同胞包括陕西同胞造成侮辱,请你向他们道歉!</P>

<P>1.文化可有落后与先进之分,但没有优秀与劣等之别.请你搞清它们的差异.即使世界上的人种有蒙昧和开化的差别——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个原则:开化者没有资格卑视蒙昧者——因为这是生命的尊重。
<P>先说文化没有优秀和劣等之别,许多国家都有“野蛮”这个词语,请问这个词是凭白无故产生的吗?落后与劣等,先进与优秀,词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多了温情色彩。如同形容一个不漂亮的女孩,用“有气质”和“丑”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关于“开化者没有资格卑视蒙昧者——因为这是生命的尊重。”,从道理上讲,谁都可以说,可是自始至终,又有谁能做到呢?古代的“华夷之分”,近代的“法西斯”、“纳粹”、“o(︶︿︶)o 唉”等等的所形成的文化,又有谁不鄙视呢?难道我们要因为是一种落后的思想而宽容吗?您也没有做到:即使我的思想落后,我是蒙昧者,您何尝对我不是鄙视呢?
<P>北方文化的落后是事实,但你用低俗的词语形容充分反映了你本人的狭隘和低俗。请不要对自己欣赏不了的东西妄下结论。
<P>既然承认这个事实,北方文化是落后的,就应该进行指责,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落后在哪里?我不认为我的词语有多么的低俗,如果连"无品位"都是低俗的话,我以后不会再说话!我只是说出了事实。现在我们容不得半点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忏悔。别的不说,“文革”大劫过后,我只听见没完美了的哭诉,从来没有忏悔在这一事件中罪恶。如果敢于说“皇帝什么也没有穿”的人打破了人们心中虚幻的美丽新衣的人是狭隘和低俗,那么我十分愿意做这样一个人!
<P>3.你所举的辜鸿铭的例子由于样本太少,致使你的结论不成立,除非你采集大量的样本做统计分析,得出P&lt;0.05的显著差异再来和我理论。</P>
<P>难道一个还不够吗?您何必蔑视学生的鉴别能力呢?只有面对着不同观点的老师,他们的知识面才能扩大。您大概是听惯了一种声音,容不的半点的异议,所以您才如此的义愤填恿,难道所有的老师都一个声音,一个腔调,学生才会收益吗?那么我们又何必提倡“兼容并包”,又何必提倡多极化呢?美国的大学里都有极左派的存在,您又如何因为我的“狭隘”和“偏执”来否定我做老师的资格呢?您一再申明“宽容、理性”,即使我不宽容,不理性,难道您也不是一样吗?</P>
<P>4.中国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的一再自我否定,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但正是这种自我否定的盲目性导致了今天民族文化的荒漠化,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叫热脑子办坏事。</P>
<P>一再自我否定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文化的确不能解决当时的问题,在一个国家面临着“亡国”的时候,不去反思和否定自己的文化落后的地方,是不可能的。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热脑子办坏事,可是当时的环境也必须这样做,即使今天我们能够处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也不可能改变。正如文革一样,现在我们可以批判否定它,可是在当时,你能改变吗?历史已经成了历史,但是难道今天我们还要走另外一个极端:容不得一点的批判自己的文化吗?这样做,又何尝不是热脑子办坏事呢?“今天不宜争论”,“明天不宜批判”这跟三仙姑和二诸葛有什么不同呢?又谈什么宽容和尊重呢?让一种不美的文化存在,而不允许一点的质疑,对拥有这些文化的人来说,让他们的不美继续存在,这对于拥有这些文化的人和旁观者是不是一种尊重呢?</P>
<P>5.我不觉得我的话有何偏颇,您的言辞中处处体现了偏执、狭隘与冲动,有违师道之宽宏包容、谦逊,所以,我不会道歉,倒是你——你的话已经对广大北方同胞包括陕西同胞造成侮辱,请你向他们道歉!</P>
<P>即使我是一个偏执、狭隘和冲动的人,你也没有理由认为我不能做老师,师道中包容、谦逊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能认为异于此两种的就是毒害学生,请问按您的标准,熊十力算呢,还是梁漱冥算,还是陈独秀算还是郭沫若算?要是您当校长,相信您和杨瑜荫女士有一比。如果我说秦腔是低俗,北方人愚昧要道歉,那么鲁迅和柏杨更应该向中国人道歉,尤其是鲁迅,不经中国人的同意,就给中国人取了一个外号“阿Q”。到是您因为我说秦腔怎么着,就认为我偏执、狭隘、冲动,认为我在毒害学生、认为我不能做老师,才是侮辱了我个人,您拒绝道歉,我保留追诉的权利。但是您的表现有违一个自称理性的网站站长所应该有的风度,我对此深表遗憾。</P>
<P>但是我仍然对贵站没有对我封号删帖表示敬意。我是一个眼里容不得任何不美和罪恶的人。蒹葭从风认为我偏执、狭隘、冲动,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件事情的成功总要由不同性格的人担负不同的职责,一起努力完成。只是认为一种观点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的人,同样也犯了偏执、狭隘、冲动的错误。没有偏执、狭隘、冲动,也就没有任何革命的产生,同样治国,就需要宽容和理性了,但没有偏执、狭隘、冲动,同样也会遇到问题。</P>
发表于 2005-7-17 1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7-17 17:35:43的o(︶︿︶)o 唉:</B>

<P>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热脑子办坏事,可是当时的环境也必须这样做,即使今天我们能够处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也不可能改变。</P>

<P>新文化運動在當時就已經看出了弊端,後來有一個“科學化運動”想做些調整。</P>
发表于 2005-7-17 1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王之后,我不明白你要如何划分优秀和劣等,可是从你举的例子来看,似乎是社会文明的发达程度就能决定艺术的发达程度。<p></p></P><p> </p></P>我们似乎在另一个帖子里面就讨论过各地戏曲的优劣,这里不想再赘述。至于你要扯到什么文化的低俗,我只能说,请你再静下心来好好听一听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比较喜欢尹派,确实,茅威涛的小生扮相俊美,声音清雅,无论是《何文秀》还是《玉蜻蜓》,都很好听,可是如果让她去唱《单刀会》,那么那一种气势很难出来,而在京剧里面红脸关公一出场就有震慑万军的气魄。秦腔的调子跟当地的方言联系很紧,粗犷豪放,初听的时候吓我一跳,可是挺习惯了也是别有韵味。<p></p></P><p> </p></P>如果你认为你的偏执和狭隘是为了揭破皇帝的新衣,为了破旧革新,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说清楚,而不是现在这样用一个低俗打倒一切。<p></p></P>
发表于 2005-7-17 2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P>文王之后:你既然知道“华夷之辩”,却为什么不知道“有教无类”?还有,你也不知道民族认同感为何物。在你的理解里,落后的就该鄙视,先进的就该追捧,而毫无民族与国家的概念。对于一个认为“纳粹”思想是正常的家伙,我跟你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虽然真正的人种平等几乎还没有存在过,但仁爱之心作为人的终极追求,这是非常必要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你是没有理解的。</P><P>有两句话你说对了:</P><P>1.作为师者,除了正面的引导外,负面的范例也是格外重要,因为学生也需要思辩能力的锻炼啊——我不该怀疑你为人师表的资格;</P><P>2.“一件事情的成功总要由不同性格的人担负不同的职责,一起努力完成。只是认为一种观点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的人,同样也犯了偏执、狭隘、冲动的错误。”你说得对,我们的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姿,正是因为这种生物多样性。想来,在这个观点上,我确实落入了狭隘的窠臼了,经你一提醒,想想世界上存在你这样的人也是很正常的啊,我还有什么不能释怀呢?</P>
发表于 2005-7-18 03: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P>1、“兼葭”同志,这是争论的最后一帖,发完我就不在本论坛说话,偶尔还会过来看一下您和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始终不理解,是各种主义和思想自由竞争好呢,还是去扶持弱势者好,我说的是思想和文化,而从来没有把这一观点用在人的身上,对于人群中弱势者,是要扶持地。但是对于他们的弱势,光有“仁爱”之心是不够,我们要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弱势,找出其中之原因,对其“欲除之而后快”,使这种原因无法立足,人人鄙视。在下是山东人,许多人说“山东人豪爽、有梁山好汉的风度等等。”奇怪是这种思想竟然取得了鲁人的认同,纷纷以“豪爽”什么自居,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留下的只是“粗鲁和酒桌上的豪爽”,令我鄙视。一提到山东,外省人立刻想到“山东大汉、梁山好汉”,却从不提孔子、孟子、荀子、诸葛亮等一大批人物,山东人没有感到一点有“强盗”色彩的定位描述反而乐得其成,难道不是“低俗”吗?我如果说山东人所谓的“山东人豪爽、有梁山好汉的风度”是“无文化和低俗的”,想必惹来一片声讨,相比是诸如楼上的“兼葭”同志,义愤填膺,给我扣上一顶帽子,再严厉的批判,顺便夹带一些人身攻击,无非是要尊重山东“当地的文化”,要山东人继续“豪爽”下去,继续“梁山好汉下去”,继续“粗鲁”下去,这样的确可以博得“仁和”、“有爱心”、“天汉论坛正义的天使”、“赛太岁”之类的美誉,我们鲁人也在您的正义的召唤之中一致要“取消我的省籍”、“清楚败类”。哈哈,这样就拯救了山东吗?实在是祸害山东,在明白的山东人眼里要求尊重“当地的文化”的人,才是真正的“阴险”。</P>
<P>2、孟子也曾说过“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在您的眼里孟老父子简直就是恶毒攻击。相信您在他的同时代,说不定高呼“和谐、不争论”之类成为“不争论家”,在诸子一百零一家中独领风骚。给孟子带上纳粹的帽子,批判他老人家“偏执、狭隘、冲动”,认为他不能做老师,即使能作老师,还必须是“负面典型”用以教育大众,提高甄别能力。因为我只是说秦腔低俗和无文化,“兼葭同志”就“愤怒”的不得了,孟子老先生说杨朱、墨子是无君无父,不是人,是禽兽,“兼葭同志”岂不要纠集全国人民来展开一次深挖毒草的批判活动,发表“旗帜鲜明的反对孟子的歪理邪说”的社论。</P>
<P>3、“兼葭”是个女生,激愤有余,理智不足,又有乱扣帽子的喜好,想必不是那种“温润婀娜”的女孩,具体是那一种,我还不好判断,不过前朝的江~青皇太后是否可以做一个参照呢?</P>

发表于 2005-7-18 14: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P>文王之后:请阁下息怒!先喝口水慢慢听来。</P><P>你上一帖后2段对我的许多设想完全来自于你个人的猜度(呵呵,颇有文革笔风啊)——可是,我既不会像你说的那样批判孟夫子,也不会像你说的“愤怒得不得了”,相反,我始终都是心平气和的,不知你是何处看出了我“愤怒得不得了”?</P><P>还有,你没有理解我的观点,这样岂不是白白激愤了一通?再最后重申一下:1.我不反对自由竞争;2.众生平等、仁爱和竞争没有矛盾——这个平衡点在哪里你自己好好揣度;3.每个人都会遇到比自己先进和比自己落后的人——文化亦然。但对待它们的心理则应是不卑不亢。比如你跑步的时候超过一个人,但没必要回头冲他啐一口;4.一看到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是不应该妄下结论的。</P><P>要论我是否理智,对不起,目前只有你一人持否定观点。做管理员这么些时候了,我从来没有封过一个ID。每个帖子我都会很仔细地看、慎重处置——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删了你的帖,更不会封你的ID。你的来去,一切随意。</P><P>最后,诚恳地说几句:看得出来你不是无理取闹,而且你也是个正义感很强的人。我想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看得东西不少,但你的自我意识过强,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大概不能够沉下心来仔细倾听,以致于你总是想法中很难容下外来的观点,而且联想丰富。我说你“偏狭”并非给你扣帽子,而是作为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你的奉劝:希望你平日里能广交朋友,多和人交流,会对你的心态好很多。最后送你一句:君子不器。望你能好好揣度这四个字。</P>
发表于 2005-7-18 16: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7-18 3:42:29的o(︶︿︶)o 唉:</B>

<P>这是争论的最后一帖,发完我就不在本论坛说话</P>

<P>不必這樣嘛~~隨時歡迎發言。
<P>老兄這個脾氣,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體内缺乏維生素B和鈣啊~[em05]</P>

<P>汗汗強嘀……[em01]</P>
发表于 2005-7-18 1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后,诚恳地说几句:看得出来你不是无理取闹,而且你也是个正义感很强的人。我想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看得东西不少。</P>


<P>言之有理!到也有些见解,想我本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子,到也不必和一个女子费口舌之争。</P>[em01][em01]

发表于 2005-7-18 2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王之后,你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注册日期,我来到天汉只比你早五天。可以说,我们都是新人。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这短短的20天不到的时间,让我初步认识了一个团队,并且融入其中。昨天是我正式成为斑竹的第一天,也是我来到梨园版块最热闹的一天。和为贵,我欢迎正常的讨论,可是我不希望出现争执,我想天汉的斑竹们也会同意我的想法。所以,我在你愤而说离开的时候发短消息给你,希望你改改自己的言辞,不要闹得这么僵。可是你坚持去意已决,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言论。我再次发短消息的时候,你再也没有回复。我等到今天早上重新登陆的时候,我的收件箱还是没有新消息。我以为你走了,却又看到了你的回帖,一改慷慨激昂,平淡地说君子不与女子相争。</P><p> </p></P>我相信我的短消息已经把话讲得很清楚了,天汉从来没有歧视谁,打压谁的言论,虽然我来这里不久,可是我坚信这一点。我当时在天汉刚刚发现梨园版块兴奋的想贴剧本结果贴不上去,后来是用msn一段一段传给明天兄,然后他再整理贴上去的,那个时候,我刚刚注册,发贴量为一。就是现在,天汉有任何的不同意见也是可以自由讨论的,比如什么汉服平常装应该是宽袖还是窄袖(具体见争论!争论!贴)。相互之间有争论很正常,可是话要说出来,而不是吵出来,如果不是阁下一来就认为北方文化低俗,打倒一片,这场争执本可以避免。不就是你认为要弘扬先进文化么,说出道理来大家议论不好么?你可以回顾一下你的帖子,从一上来的打倒一片,到后来激进言论夹杂人身攻击,然后赌气走人,最后来一句君子不与女子相争。一个人的观点想要让人接受需要耐心劝导,想想人家为什么会那么想,然后慢慢引导,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可是你看看你的言论,你要如何能让人接受呢?</P><p> </p></P>看起来,似乎是斑竹群一起在打压你,群起而攻之。可是梨园版块在7号左右才正式对外公开,而且戏曲这类国粹本来喜欢的人也有限,现在这个版块上估计也就不到5位客人光顾过,所以很难在讨论中听到“群众”的声音。斑竹虽然有管理版面的义务,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这些回帖,不过是一些人在跟你讨论,或者争论对戏曲的看法,并没有对你做出任何的惩罚措施,减积分,屏蔽你的言论,封id,我们统统都没有做。说话做事请讲点良心。</P><p> </p></P>退一万步,也许你认为从风姐姐有些冲动了,言辞过激,可是她在最后对你的某些言论还进行了肯定。而你则先以太后相嘲讽,后以女子而歧视,恕我直言,谁有风度,谁是君子,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你的言论已经充分反映了你的品德。</P><p> </p></P>再来说戏曲和文化,首先要谢谢你对梨园版块的支持。你贴的两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对摇滚版的感觉很怪异,呵呵。我还是那句话,我喜欢中国的戏曲,它很美,哪一种都很美。你可以说你不喜欢,但是请你尊重它们。我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会希望用一种文化来统一所有,就像我无法想象关公挥舞大刀口中却是吴侬软语。我也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不喜欢北方的粗犷和豪迈,这是一种气势,一种男子汉的气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不能并存?难道全中国的人全改成吴越口音就先进了?</P><p> </p></P>最后重申,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如果吵架或是人身攻击,甚至挑事,我们会酌情处理。梨园清静之地,还是少纷扰为妙。</P><p> </p></P>该说的都说了,我们的态度想必阁下也已明了,来去自由,悉听尊便。</P>
发表于 2005-7-19 0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文王之后</I>在2005-7-18 18:59:44的o(︶︿︶)o 唉:</B>

<P>想我本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子,到也不必和一个女子费口舌之争。
</P>

<P>哈哈,老兄不要小看女子,凡女子見陣仗者,必有過人之能,嘿嘿~[em05]</P>
发表于 2005-7-19 0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来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了。</P>
<P>本来不想再出现,只想做个看客,关注着你们,可是却仍然穷追不舍,我才气恼不已,犯的上吗?可是事情总有一个是非曲直,不辩解清楚,实在难以释怀!</P>
<P>1、蒹葭同志认为我有很多毛病,比如偏激、冲动,热脑子办坏事,无非是我说秦腔低俗无品位。但她实在是不应该说我不配做一个老师,认为我在毒害学生,请问这叫不叫嘲讽?我说过如果其他网友有攻击某个做老师的网友,你们怎么处理,至今我没有在本网看到一句谴责的话,一切事情由此而起。蒹葭同志是管理员,作为一个站长这样的嘲讽一个她自己热心的网友,这个网友还能作什么呢?</P>
<P>2、碧梧同志把私人之间的短信公开,无非是证明我言而无信,说走又回来了,没有志气。这样做无非是向看客表明,您们已经对我仁至义尽了,要走要留悉听尊便,显示了网站的大义。可是蒹葭同志毫无临床的诊断确认我“钢愎自用”“自闭”是“有心理问题”的,这算不算羞辱我呢?我还能不辩解么?碧梧同志公开私人的信件,也是不道德的,因为双方之间的信件本身就涉及双方的原始保密的承诺,单方面公开同样是不道德的!</P>
<P>3、碧梧同志一再说“要慢慢引导,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可是你看看你的言论,你要如何能让人接受呢?”,请问你们只看到我的言论不好,蒹葭同志言论又是怎样呢?为什么有双重标准呢?作为网站高层,更应该接受监督,接受制约,如果没有制约,只能导致特权。</P>
<P>4、本人不是赌气才离开,只是网站的管理层让我失望。一个网友即使失言,其他网友可以攻击,但高层不可以披挂上阵攻击,这有违一个管理层的公正形象,因为我的o(︶︿︶)o 唉并没有攻击管理层中的任何一个人个人问题。我的处境使我想起了梁漱鸣孤身战群雄,不了解的可以看这段史料。</P>
<P>5、管理层可以被置疑和攻击,正如西方的政府被公民置疑和攻击一样,因为管理层代表着一个网站,而不是网友代表网站。但管理层不可以攻击任何一个没有违纪的网友,即使网友的攻击不实,管理层只能澄清和发表声明。既然有了网规,任何人在网规面前是平等的,只要不触犯网规,管理层没有权力进行攻击!</P>
<P>6、至于碧梧同志说我以江太后比喻蒹葭同志,说我道德有问题,那么希拉里说克林顿是一只公鸡,是不是道德也有问题?我把蒹葭同志比喻成江太后是因为一些假象而断定的,有不理智的地方,包括:第一,二者都是女性。第二,二者都是高层人物。第三,二者都爱上纲上线,爱说别人有病。第四,二者都爱人身攻击,很会羞辱。第五,二者都不愿认错!第六,二者攻击某人时,都得到了高层单方面的支持。我说蒹葭同志是一个女人,是基于对女人的天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理解,而并无女性歧视。碧梧同志说我道德有问题,也是受这两种属性的影响,同样犯了上纲上线的错误。</P>
<P>7、蒹葭同志虽然做了一些让步,但夹杂了我有病————心理疾病来解释我的o(︶︿︶)o 唉。我肯定了她的让步的成分,但以不费口舌来消除她对我有病的污蔑,以她是女生来为她的“人身攻击”遮掩,是一种善意的行为,表示争论到此为止了,我认可了你的肯定,完成我不再o(︶︿︶)o 唉的许诺。而碧梧同志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些东西,攻击了我的道德,我认为是不恰当的。</P>
<P>8、本人不再o(︶︿︶)o 唉的前提是,不要再有涉及本人言论,不管是好还是坏的。如果再有攻击的言论,本人还会椐理反驳澄清,这是我权利。</P>


发表于 2005-7-19 0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P>向蒹葭同志的道歉书:</P>
<P>本人向蒹葭同志(天汉的网友而非管理层的身份,因为我未见过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向政府首长道歉)郑重道歉。</P>
<P>本人在关于秦腔的帖子的争论中,以嘲讽的口吻把蒹葭同志比喻成江太后,是不理智和不恰当的,对蒹葭同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构成了一些伤害,本人对此深表遗憾,并保证不在出现类似的言论。本人对蒹葭同志一切合理的索赔要求表示尊重和认真对待。</P>
<P>本人为这一事件的发生表示忏悔的态度。                                                                                                                                         文王之后</P>
<P>                                                                                                                                        2005年7月19日</P>

发表于 2005-7-19 0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到此爲止吧,已經離題萬里了。</P><P>推薦一本書給老兄:《道德經》。</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0:30 , Processed in 0.2302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