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4 19: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庭芝 于 2014-4-4 19:14 编辑
被误解的儒学基本观点(连载十五)
人之初,性本善
此语出自《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是,此语又与《论语》和《孟子》有关。《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个问题涉及到儒学以及华夏文化的根本精神问题,我们可以说华夏历史上的一切方面几乎都与此有关,但是,当前情况下,"人性善"却被许多人否定,危及到了华夏文化的根基,因此,我们不得不辩。"人性善"直接来自对"天地之道"的认识和"效法天地之道"的文化取向。在华夏文化中,天地是"无为无不为"的,是无私的,这也就是至善至仁。人是天地所生之子,所以,在人的身上也就具有了天地的遗传基因,效法天地之道,也就是要效法天地的"至善至仁",就是要把本来存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心中的"明德"显现、发挥出来,用这种修养来"亲民",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所谓"人之初"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改变的或者后天培养出来的,那也就是"性"。在华夏文化中,"性"是"天性",是"本性",当它未受到外在的一切影响的时候,它本身就是"至善至仁"的,但是,当受到外在的影响时,"性"一"动"便产生了各种"情",因为影响的不同,便有了善与恶的区别。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人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假如没有生死的思考,没有名利的诱惑,那么,我们都会本能地要去救他,但是,一旦加入了"思考"与"理性的衡量",就已经不再是"性"本身了。那中本能地要去救人的心,也就是"恻隐之心"。人们常常把"性"与"情"混淆起来,所以,产生了关于"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三品说"等等说法,对此,孟子已经加以解说,请看《孟子·告子上》的下面这段话:"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把"人性善"看作儒学弊病的人说:"孟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华的乐观民族性、乐感太平感文化(而西方为罪感文化,日本为耻感文化,西方日本皆为危机感文化),它与人治、非法律、非监督、虚伪道德、阴谋诡计,以及正心、修身、明君、清官、兴公灭私、自觉自律、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等观念紧密关联。"在此,把"人性善"与"人治、非法律、非监督、虚伪道德、阴谋诡计"放在一起来说,实在是误解或者歪曲。要知道,人性善之说,只是设计一切文化、政治制度的出发点,至于如何设计得更完美,却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贬低"人治"的人很多,似乎华夏文化就是以"人"为"法律",完全靠"人"来治理,却不知道华夏文化是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但绝非否定、贬低法律的作用。孔子说过要"宽猛相济",《周易》也讲究"阴阳结合"、"水火既济",《论语》中有"必也无讼乎"之说,意思是,刑法不能不设,但是,最终目的却是虽有而慎用,能用不到最好,怎么能说"非法律"呢?在华夏文化中,君王要受上天、祖先、法律、官员、民众各方面的监督,怎么能说"被监督"呢?与"人性善"相联系的就是"求放心"、重修养,而修养必须强调"诚意正心",怎么能把它与"虚伪道德"等同起来呢?华夏文化传承了数千年,造就出的"盛世"不少,"平世"更多,假如我们把"乱世"集中在一起来看,好象"乱世"不少,但是,"乱世"在这数千年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呢?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乱世"都是违背儒学观念而产生的,我们现在要复兴华夏文化,不是复制历史、制度,而是按照儒学的基本精神,借鉴历代的实践,参考外国文化,来建造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比古代和现在的外国更好的制度。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此语出自《孟子·万章上》,是孔子所说。相似的句子还见于《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人们把此语看作是儒学的弊病,原因在于近代以来的宣传所形成的成见,以及我们的主观好恶。仅从字面的意思来说,我们想一想,太阳系之中能不能有两个太阳?一个国家能不能有两个君王?这两句的前一句实际上只是为了引出后一句,前者是后者的依据:从天道来说是"天无二日",人道效法天道,所以"民无二王"。假如某个国家有两个君王,那么,必然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即使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两个君王也只能有一个是正式被人们肯定的,另一个是没有被人们正式认可的。莫非我们主张天上要有两个太阳同时出现?莫非我们主张一个国家要有两个职能与地位完全相同的君主?恐怕没有人会如此主张。从《孟子》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来说,孟子是为了向一个名叫咸丘蒙的人说明尧舜不是同时存在的"二王":当帝尧年老而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帝舜只是"摄政",而不是真正的"天子"。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某个皇帝已经是"太上皇",就不应该再干涉当时"皇帝"的朝政,可是,后世却有很多违背这个道理的,结果,危害都很大。这在中国的术数学中,叫做"子王母休",子女已经成了"王",父母还不到一边休息,却仍然指手画脚,那叫做"掣肘"。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可见它在孟子学说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原文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我们只要把孟子这段话读明白,也就知道此语不是弊端,而是真理了。
这段话所说的内容是这样的。孟子去拜见梁惠王,当时,梁惠王刚刚打了败仗,被迫迁都,儿子也被迫做了人质,所以,想要马上使国家强大起来,并且要复仇,他急于得到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的人才,所以,见到孟子之后,直截了当地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国家,一定能有办法使我的国家得到实利吧?"儒者绝不像纵横家那样违背自己的原则去搞什么曲线救国,而是直来直去,坚持原则,所以,孟子回答说:"君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得到实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我们觉得,难道讲"实利"难道不好吗?没有利的事谁愿意做呀?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求利的好处,却不知道求利的坏处。孟子说:"君王要是想着使国家得到实利,那么,大夫就会想着使他的封地得到实利,读书人以及平民百姓就会想着使自己得到实利。这样,上上下下都要求得实利,国家也就危险了。"我们说,难道各得其利很好啊,有什么危险的呢?孟子说:"能够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灭掉君王的必然是能够有一千辆战车的大夫;能够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灭掉君王的必然是拥有一百辆战车的大夫。从国家的一万辆战车当中得到一千辆战车,从国家的一千辆战车当中得到一百辆战车,不能算少了。"这也就是说,国君想要得到实利,如果不从国内剥削压迫百姓或者向外国掠夺,是无法得到的;大夫要想得到更多的实利,如果不盘剥他的封地中的百姓,就要掠夺其他大夫和国君的实利。国君贪求实利,也就是在鼓励大夫和百姓也贪求实利,最终使国家之中人人要求实利而不顾道义,必然剥削下级、掠夺别人、中饱私囊,造成国家一片混乱,所以,国家必然危险。那么,怎么办呢?接下来,孟子讲了应该采取的态度。
孟子说:"如果把道义放在第二位,却把得到实利放在第一位,那么,不去掠夺他人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因为人的欲壑难填。"我们说,难道我们只讲道义而不要实利吗?孟子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只要不是把追求实利放在第一位,而把道义放在第一位,也就可以了。什么叫道义?也就是按照自强不息的原则,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难道还怕没有实利可得吗?该做的事做好了,那么,该得的实利自然可以得到,而不该得的也不去贪求,大家也就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国君、大臣、百姓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国家还怕不富强吗?除非遇到天灾人祸或者什么以外的事,否则,不会得不到实利。儒学不排斥实利,但是,必须要符合道义才能去取得。
如何讲究道义呢?孟子说:"只要君王按照仁义去做就可以了,君王讲究无私的仁爱,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百姓也就会懂得仁爱,只要人们有了仁爱之心,也就不会抛弃他们的亲人,家庭也就必然和睦,家庭和睦也就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安心地劳作,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就能保证劳动力和兵员的充足,能保证安心劳作就能保证衣食的供应,实利也就在其中了。国君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官员和百姓也就能知道这些,人们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就不会把君王抛在脑后而不顾了,国家也就可以安全了。"最后,孟子总结说:"君王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了,何必非要把得到实利放在第一位,用实利去满足自己、诱惑官员和百姓呢?"我们也可以据此说,用利来诱惑而来的人,必然因为利的诱惑而去;用利笼络人,当见到更大的利的时候也就会背叛;不懂得仁义的人,为了实利可以无所不为,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