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9|回复: 6

沈从文“服饰研究”开创新的学术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4 0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78 border=0>

<TR>
<TD width=40></TD>
<TD vAlign=top width=522>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height=20></TD></TR>
<TR vAlign=bottom>
<TD class=dectil>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dectil width="82%" height=20>沈从文“服饰研究”开创新的学术方向 </TD>
<TD width="1%"></TD>
<TD vAlign=bottom width="17%">
<DIV align=right><FONT size=2>孟晖 </FONT></DIV></TD></TR></TABLE></TD></TR>
<TR vAlign=top bgColor=#003366>
<TD height=2></TD></TR>
<TR vAlign=top>
<TD class=3title>
<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当世界变得诸事背谬的时候,一个人可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沈从文先生的方式,或许就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不动声色的坚定。 </FONT>
<P >    感叹沈先生在50年代后不得不停止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可是,沈先生自己真的会同意这一说法吗?他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解释是:“总的看来像一篇长篇小说的规模,内容却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原来他在以自己的方式抵抗着现实,继续着一个作家的事业和梦想。虽然不写小说了,但他却把自己的写作与另一个绵长强大的文学传统连接在了一起,这就是野史笔记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沈从文的手里,被赋予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视野、方法和内容,因而获得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P >    可惜的是,按照近代建立起来的“文学史”的规划、野史笔记基本是被屏除在“文学”之外的,因此,从这一传统沿袭下来的沈先生关于古代文化的研究文章,也一样不被归入“文学”。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类文章仅仅与历史研究有关,仅仅与学问、学术有关。然而,一旦以现代史学研究的规范来衡量,沈先生的著作“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又不合乎“史学著述”的标准体例,更何况,他研究的对象那么驳杂、细碎,所谓“花花朵朵,瓶瓶罐罐”,没法归入任何一种当今人们熟知的“学科”的范畴之中。沈先生后半生的心血,因此面临着无法“站队”的窘境。
<P >    前几年我还年轻的时候,总是没有胆量读正史,《二十五史》中连续不断的宫廷阴谋、政治迫害、战争、饥荒,看一会儿就让人头皮发麻,汗毛耸竖。可是,正是这些东西,在今天仍然被认为是“历史”最重要的内容。沈先生的学术研究,却是倾力于历史的另一面,历史的即使不是更重要,却也是更丰富的内容,这就是他自己明确谈到的历代“物质文化成就”。老一代的知识人真是太谦逊了,“服饰研究”这样的题目,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是很容易让人因误会而产生偏见的。其实,在“服饰”这个题目下,沈先生所涉及的,乃是古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中国人的过去,终于变成了一部流动、活跃、驳杂而丰富、充满人性气息的“长篇小说”,或者说一卷采用散点o(︶︿︶)o 唉法的绘画长卷。我们由此才得以知道,自己的祖先除了有争斗的经验,更有生活的经验,并且,这经验发达细腻,充满情致。
<P >    沈先生的这一学术方向和方法,本来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但是,他的这一最重要的贡献,却恰恰没有被充分认识。出于各种原因,大家都为他的研究叫好,但是,叫了好之后也就各自散了,他的研究成果,他那些虽不一定正确,但却往往深有洞见的观点和结论,似乎从来没有引起过严肃的检视、争鸣,更无批评驳斥之声,这就如同巨人的肩膀已立在那里了,却没人肯登上去凭高望远。倾注半生的研究心血,在身后激不起波澜,引不来争议,这又是何等的寥落光景?相比他生前的寂寞,倒让人不知道哪一种情况更值得兴叹。
<P >    对物质文明史研究的忽视,已经在严重影响着今天中国人对自己过去的认知能力。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的电影艺术家不能说不爱国,他们一直满怀豪情地想要在影片中表现历史,动用大投资、高科技,可来来去去,内容总是离不开好像有点智障似的暴君和刺客——一根筋地光想着战争和行刺,怎么会不像智障呢?——不过,想一想几代人以来在学校里一向都是被灌输了怎样的“历史知识”,这种现象似乎也就不奇怪了。把朝代兴衰、政治变迁当做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其结果是,在一代又一代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心目中,战争、动荡和权诈之术,就是中国历史的全部,很多年轻人对古代中国缺乏热情,显然与这一阴郁印象有关。所谓作茧自缚,正好用在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认识上。然而,实际上已经有沈从文这样的智者为我们指出了走出茧缚的路径。因此,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花花朵朵 瓶瓶罐罐》这样图文俱胜的书,为什么不可以被定为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呢?让我们的年轻人在暴君、刺客、滑头宰相和野蛮女友、野蛮少爷之外,还了解一点那被称为“文明”的东西。(本文作者:任职《读书》杂志,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
<P >    《北京青年报》 2002年12月27日</P></TD></TR></TABLE></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03: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读后

  
<P>文/周思明
<P>
  沈从文先生作为文学家的“一半”,世人已经说得很多,作为古文物学家的“另一半”,则鲜为人知。沈从文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可以满足世人对沈先生深入了解的愿望。当我借到此书时,真有如获至宝之慨——尽管我对考古之类的事情知之甚少,或者说兴趣寥寥。但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情形则例外。这是因为,这本研究专著,是受周恩来总理的嘱托而作,书稿仅以不足一年时间写成。成书之后,作为中国的国礼,此书被送给日本天皇和美国总统。其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P>  郭沫若曾经在1964年6月专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评价:“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着的。古代服饰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于此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种兄弟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遗品大率出自无名作家之手。历代劳动人民,无分男女,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毅力,具有着强烈的生命脉搏,纵隔千万年,都能使人直接感受,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沈从文先生花费了半生心血,历经磨难,整理好的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文稿曾在“文革”期间遭遇冲击,被定性为黑书毒草。其惨淡经营起来的藏书和资料全部损失,本人也遭到各种迫害。1969年冬,这位年近70、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农村,养猪种菜。但他并未灰心丧气,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记忆力,在手边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和笔记的情况下,硬是将满脑子里的丝、漆、铜、玉、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反复回忆温习,把图稿中疏忽遗漏或多余处一一用签条记忆下来,写成此书。沈先生回忆那段生活,曾风趣地说:“在农村‘五七’干校期间,对我的记忆力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血压一度上升到二百五十,还是过了难关,可能和我用心专一,头脑简单密切相关。”
<P>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全书计有图像700幅,25万字。“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本书所叙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不难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这也正是全书的宝贵价值所在。以服装而论,它的产生,可能出于捕猎、应付战争的需要,为避免利爪与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吓,人们向某些有鳞甲与甲壳的动物学习,即所谓“孚甲自御”的办法。便用骨针率先缝制这种原始的军事服装——胸甲一类局部衣着,并由此演化出一般日常服装。保护生命、拼形御寒、装饰自身,乃是服装最主要的功用。本书以札记形式,考证、记录、梳理、升华,博大而精深,朴实且生动,读后给人以历史的和审美的享受。
<P>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沈从文在一生中,靠顽强自学成才,驰骋文化领域,建树辉煌。以共和国成立前后为界,他先做文学家,写出了《边城》、《长河》等蜚声海内外的文学佳作;后突然激流勇“退”——不,应该说他仍然是一名文化战线上的猛士——转而从事古代服饰研究,很快成为一位古文物大家,写作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甘于寂寞,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埋头苦干,“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留给世人的超越其著作文本之外的宝贵精神财富。</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7-24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荒野孤鸿</I>在2005-7-24 2:54:51的o(︶︿︶)o 唉:</B>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78 border=0>

<TR>
<TD width=40></TD>
<TD vAlign=top width=522>沈先生在50年代后不得不停止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TD></TR></TABLE></DIV>
<P>搞得跟乾嘉學派一樣,真可憐。
<P>不過話説回來,能收之桑榆還是不錯嘀。</P>
发表于 2005-7-24 2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在我们国家,过去很多“大家”的一生往往是十分坎坷的,令人唏嘘不已。正因为有这样一些令人尊敬的人,在过去政治动荡、生活艰辛的年代里,于民族文化研究上仍有一些经典之作传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9:19:5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25 08: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现在未尝说不是一个乱世,当然我是指治学上的。治学上的氛围陷入一种混乱和浮躁,这使得很多的人,失去了定力和治学的严谨,也就因为这样,长时间以来,出不了什么大家学者,这很让人痛心。想想以前的学者,那种治学的严谨和安谧,心如止水的感觉,真的是很羡慕,这完全是一种修炼吧。
发表于 2005-7-25 1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可是确没有思想的配合~~~~~可悲啊~~~!
发表于 2005-7-25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天再旦</I>在2005-7-25 10:42:47的o(︶︿︶)o 唉:</B>
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這是想當然的説法,在我看來,連物質生活水平整體都在下降。</FONT>[em22]</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2:19 , Processed in 0.0663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