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5|回复: 4

中国古代十妖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31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狐仙

  狐王,出现在名著《西游记》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徵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但同样是

  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有灵气(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

  结论:狐王取材于《山海经》中的妖兽——九尾狐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uvzPyQ==_7kgAxE2VAF9w.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贵主还宫,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谁会此意?——龙女

这有一则有关龙女与王山樵的动人爱情传说

  清朝同治年间,山东省有个落第的书生,由于看破了红尘,独自一个人离家远游,后搭救了龙女,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谁也离不开谁了。到后来,天从人愿,终于成了一对恩爱夫妻。两颗心贴在一起,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想不到,这对患难夫妻没有得到善终。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wfrFrg==_lId6kg8cuqeb.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云路万里,百邪不侵;西域来此,建旗羽林——辟邪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至少半数以上带有祭祀祈祷求福辟邪色彩。腊月送灶,正月迎喜神,祭祖,走三桥消百病,二月百花生日,观音诞,三月清明扫墓,四月浴佛,立夏享先,五月端午采百药饮雄黄酒除病消灾,六月谢灶曝经,七夕乞巧,中元祭鬼,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中秋妇女拜月,重阳佩茱萸登高辟邪,十月祭祖烧化寒衣,十一月冬至大如年,祭祖迎喜神。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sdnQsA==_h57MaC2gmPuY.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君貌狰狞,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判官

  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

  结论: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xdG52Q==_WCf4GaV0DxXl.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曾于法华领大车,剪尾跑蹄皈我佛:南无阿弥陀——牛头

来历不明,土长土生;傍着牛哥,冥界逞雄——马面

  牛头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

  结论: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xaPNtw==_7i8x1ISGuY4g.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wu3D5g==_6gJNVQQwEYh1.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都江堰下,千古英风。二郎在此,波澜不惊——二郎

  传说盘古开天地,天上十个太阳共存,赤日炎炎,没有白天黑夜之分。虽然后羿接连射掉九个,可一个太阳的能量仍然太强,以致寸草不生,四海皆荒田,饥馁满地,民不聊生。杨二郎毛遂自荐,主动向玉帝讨旨肩挑二山。为蔽强光昼夜追赶,行至柳洲旗山以南时因倒鞋土误了时间。为赶上太阳二郎一时性急忙中出乱,一个闪失扁担眼挑穿,两山落地,扁担脱肩,从此形成二郎山。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tv7Aycnx_qA6O4DhUVI2N.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百箭攒心,心尤未死;毅魄归来,两狼泣下——七郎

  楊家將事蹟深膾人口,民間戲曲常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例如雙粫?鑼戇|王設計邀約宋帝相商國事,楊業恐其中有詐,遂命長子假扮宋帝赴約,八子護駕同行,結果大郎、二郎、三郎犧牲,四郎和八郎為遼公主所擒而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楊業與六郎七郎突出重圍,暫駐雁門關,因無糧無援,乃派七郎至大營求救,潘仁美欲報私仇,趁機灌醉七郎,綁於芭蕉樹上,亂箭射死。楊業命六郎尋弟,自己逃至蘇武廟,見廟前立有李陵碑,忠奸並立,感觸良深,遂撞碑而死。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佘太君領陣禦敵,傳為一時美談。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xtAyQ==_B0ncepO6XTXb.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刑天

  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之一。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但刑天不甘心失败,他一人手执利斧和盾牌,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东晋诗人陶除陶渊读到此,深受感动,做诗感叹:“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刑天,象征着一种精神:永不妥协!

  结论:刑天的取材于《山海经》中的人物--刑天。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0MzM7A==_Sr7pXArFCDOj.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老鱼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尽职尽责——夜叉

  每位夜叉族人的生命平均约有五百年,扣除年幼与年老的岁月。其中大概有三百年是战力发挥到极致的辉煌时代,但是为了维持战力不坠、同时也为了防范王者怠惰或发生其它意外,所以继任仪式每百年举行一次;不管当时在位的王者是否受到族人爱戴,都不能免除每百年便可能被除去资格的危险!
<IMG src="http://bbs.cqzg.cn/attachments/month_0505/0rmy5g==_4hNKzONwN5XD.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发表于 2005-7-31 2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的神话传说系统,来源可谓是纷杂,有上古传说,有志怪传奇,也有释道神话,也有历史故事……中国人的思想确实很包容,善于接纳和吸收。</P>
发表于 2005-8-1 0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一个有想象力的民族才有创造力,看庄子的《逍遥游》,心里包容的是多么宽广的世界啊。</P>
发表于 2005-8-4 0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小倩算不算?
发表于 2005-8-4 16: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講聊齋啊?這個可以搞到風俗版或者文學版~</P>[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55 , Processed in 0.062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