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8-1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三)、拟人化比附和“比德说”</P><P>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2)智者和仁者有着不同的精神品格,他们在对自然的欣赏中找到了和自己精神品格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在精神领域中产生情感交流,由此发生了审美上的愉悦。“知(智)者乐水”是由于水活泼跳跃,川流不息,与智者在勤于思考在“动”的表现形式上有所相似;“仁者乐山”则是由于山的沉稳厚重,敦实稳健,与仁者宽厚的性格上有“静”的类同。在中国绘画中也同样把山水之美视为人的一些美好人格的品质象征。</P><P>《石涛话语录》中说:“山之蒙善也以仁,山之潜伏也以静山只拱揖也以礼,山之纡徐也以和,山之环聚也以谨,山之虚灵也以智……夫水:汪洋广大也以德,卑下循礼也以义,潮汐不息也以道,决行激跃也以勇,潆洄平一也以法,盈远通达也以察,沁泓鲜结也以善,折旋朝东也以志。” (23)</P><P>此时作为人审美对象的自然,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本身,而是人化的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人形象的从自然中得到了自己某种品质的印证,比如自身道德美感中的的“善”和“仁”,在山水中得到精神物质化的表现,自然美的具体形态也就自此幻化成了人内美本质的符号。</P><P>孔子曾以玉的品质比喻过君子之德: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24)
玉,所以人们以之为贵,完全是由于它具有仁、知、义、行、勇、情、辞,这些跟伦理道德相契合的品性的缘故。孔子对松树的赞颂道:“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25)由于松柏象征了坚毅不屈的挺拔品质,松柏就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执着于求道理想而久经考验的君子标识。</P><P>中国古代文人在比德的方向走得更广阔,以至于某些物质被固定的文学化,道德化,理念化,而成为了特定的象征。例如屈原的《离骚》正是“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26)</P><P>同样,在吴镇笔下“篱边月下,疏景横斜”的寒梅,王绂笔下“出姿媚于虬劲之中,见洒落于纵横之外”的墨竹都是高逸人格的代表。元人画竹成风,而在元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竹、梅、兰、菊”的“四君子”之说,和松、梅、菊的“岁寒三友”之号。由于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更加深刻,山水画更是在宋、元、明、清兴盛至极。为了更好的表现四君子的孤标雅韵风致,和山水画中温润柔和,天真幽淡的意境,古人自觉的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舍弃了浮华的鲜艳色彩,走上了单纯以水墨表现的境地。</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