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20|回复: 2

中国古代服饰——宋代的服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2 0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2>应该说,在中国历史上,宋代处在封建社会开始走上衰败的历史阶段。在宋代,以维护封建道统为目的的聂崇义《三礼图》,经皇帝钦定后成为后来朝廷官府礼服制度的蓝本。而我国五代时出现的妇女缠足,到宋代进一步压迫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汉族统治地区普遍推广,这使得服饰文化趋于守旧和封闭。而民间服饰则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运用刺绣及手工印染技艺来美化生活用品,质朴明朗的蓝印花布服装(药斑布)和民间刺绣服装,形成中国民间服饰艺术的主要格调。总体看,就服饰风格而言,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而宋代织品则非常的发达,泥金、印金、贴金、彩绘、刺绣在服装上广泛使用。织品的质地轻薄、飘逸,给人秀丽之感。以下就宋代一些特色鲜明的服饰进行介绍。</FONT></P>
<P ><FONT size=2>宋代的官服——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饰均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新制颁发后,才逐渐将其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称为常服)、时服(按季节颁赐文武朝臣的服饰)、戎服以及丧服。祭服有大裘冕、衮冕、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朝服也叫具服,一般在朝会时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FONT></P>
<P ><FONT size=2>宋朝百官朝见皇帝或一般事务,都是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时服则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高贵。</FONT></P>
<P ><FONT size=2>宋代平民百姓服饰——宋代百姓服饰,也有定制。从记载来看,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店堂林立,铺席遍布,到处设有酒楼、茶坊、商店和集市。各行各业的商户还彼此结成“商行”,仅与服饰有关的行业,就有衣行、帽行、鞋行、穿珠行、接绦行、领抹行、钗朵行、钮扣行及修冠子、染梳儿、洗衣服等几十种之多,反映了商业的兴隆。宋代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情景,其中有各行各业的人物,如官宦、绅士、商贩、农民、医生、胥吏、篙师、缆夫、车夫、船夫、僧人及道士等等。他们穿着各种不同样式的服装:有梳髻的、戴幞头的、裹巾子的、顶席帽的、穿襕袍的、披背子的、着短衫的等等,反映了这个时期平民百姓服饰的基本特征。</FONT></P>
<P ><FONT size=2>宋代妇女服饰——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其裤子的形式特别,除了贴身长裤外,还外加多层套裤。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边再穿长袖对襟褙子,褙子的领口及前襟绘绣花边,时称“领抹”。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贵者用锦、罗或加刺绣。一般妇女则规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缎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服。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不拘规则,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再有,正如上面言及的,宋代妇女有缠足的习俗,因此裙长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妇女的弯头短靴形状小巧玲珑。</FONT></P>
<P ><FONT size=2>宋代的幞头和巾帽——幞头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广泛,宋代的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不像唐初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后来索性废去藤草,专衬木骨,平整美观。《梦溪笔谈》卷一说:“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FONT></P>
<P ><FONT size=2>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纱罗作长顶头巾,以区别于庶人。庶人则由花顶头巾,幅巾发展到逍遥巾。</FONT></P>
<P ><FONT size=2>宋代的胡服——宋代建朝伊始,朝廷便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传入严加禁止。后来,宋徽宗下诏:“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着战袍、系蕃束带之类,开封府宜严行禁止。”但事实上,胡服在中原不仅没有灭绝,反而有所滋蔓。宋徽宗又下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签、钩墩(一种妇女靴裤)之类者,以违御笔论。”</FONT></P>
<P ><FONT size=2>宋代北方先因契丹族势力强大,后因女真族兴起,胡服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据《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以北皆然。”有些妇女的发式效仿女真族,作束发垂头式样,称为“女真妆”。开始于宫中,继而遍及四方。临安舞女则戴茸茸狸帽和窄窄胡衫。《续资治通鉴》记载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都之制度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可见,南宋时期南方已经受到了北方民族服饰及生活习俗的严重影响。
</FONT></P>
<P ><FONT size=2>宋代的服装面料和服饰花纹——宋代的服装面料,讲究的以丝织品为主,品种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宋代由于国力衰弱,财力空虚,大量织锦用于向异族纳贡或贸易,国内统治者服装面料大部分以绫纱为主,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江苏金坛茅麓南宋周踽墓、福州北郊浮仓山南宋黄舁墓出土的实物都如此。《图书集成》卷六百八十一《苏州纺织物名目》讲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至1224年),嘉定安亭镇有归姓者创始药斑布,“以布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药斑布又名浇花布,就是现今民间的蓝印花布的前身。这种印花布,是民间妇女重要的服装面料。</FONT></P>
<P ><FONT size=2>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穿枝花鸟题材的真红穿花凤,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几何纹的龟纹、曲水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花纹。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宋代的纹样风格与唐代截然不同,而对明清时期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从题材到造型手法,几乎都形成了一种程式。宋代刺绣工艺也已经高度发展,福州南宋黄舁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绣花边沿边。题材以写生花卉为主,并将一年四季的各种花卉组合成“一年景”的花饰,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FONT></P>
发表于 2004-8-17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是一个历史上相对比较保守传统的朝代,这与国力强弱无不关系。宋徽宗甚至力图恢复周礼,在金人灭北宋后无成功。微宗还铸了一个鼎,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宋朝国力的衰弱,北方金人每欲南下威胁逼迫,宋只能以钱银和贵重财物作为换取短暂和平的条件。因此现在能够保存下来的宋朝时的珍贵文物应该很少。
发表于 2006-10-27 2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起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6 15:57 , Processed in 0.0621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