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3|回复: 8

夏商周断代工程断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2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科学撞击历史</FONT></B></DIV>
<P>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3></FONT> </DIV>
<P>
<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
<P>  司马迁留下一个辉煌,一个遗憾。辉煌的是《史记》,遗憾的是
他把中国历史最早的绝对年代,仅仅上推到公元前841年。这就是说,
以本年为界,中华民族有确切编年的历史,只有2841年。而我们常说
的“5000年文明史”,还有2159年,尚待科学的证明。
<P>  这事儿很煞风景。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
即以公元前841年前的夏商周三代帝王而论,名谥世次,昭昭在目,惟
独缺乏纪年,使我们说起“5000年文明史”来,理不直,气不壮。
“武王伐纣”在民间被编成戏曲、说唱,走村串户,童叟皆知;一部
《封神榜》让人耳熟能详,还拍了电视剧。但倘若有人问:“那是哪
一年的事情?”所有人都会傻眼。因为历史学家还没把年代考证出来。

<P>  这问题很严重,严重到无法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多年前,o(︶︿︶)o 唉倡议、周恩来督编《辞海》,但后面所附的“中国历
史纪年表”,只能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
<P>  1996年,国务院批准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要解决这个问题。
据悉,本世纪结束之前,我们将看到一张新的《三代世表》,其中,
夏代和商代前期将有基本年代框架,商代后期各帝王将有准确年代,
而公元前841年前的西周各帝王,更将在准确的年代表中各就各位。
<P>  得到这张表,是历史学家们2000多年的梦想。司马迁努力过,当
年,他见过夏商周三代的历史纪年资料,但记载不一,取舍不易,于
是放弃了。此后西汉的刘歆、三国的谯周、晋代的皇甫谧等,都曾试
图复原夏商周三代帝王历谱,但仅以传世文献推算,难免主观臆想,
缺少科学性。
<P>  但科学不仅能带来对历史的证实,也会带来对历史的证伪。“五
四”举起了科学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许多历史大师掀起一股“疑古
思潮”。通过对传世文献的再次考证,他们得出结论:三代无信史!
他们把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全部“科学考证”为“神话传说”。
一位古史辩大师考证出:“禹是一条虫!”整个夏代帝王都是禹的后
代,如果他们都是从虫的肚子里爬出的,那就根本不属于人类,还有
必要再考证吗?
<P>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历史所以能成为科学,正在这毫不含
糊的八字方针。既然文献证据不足,既然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处处可疑,
那么,只好把疑点实事求是地传给后人。这也正是科学精神。
<P>  但科学是探索。科学总要“证实”点什么,在已被“证伪”的荒
芜的古代文明废墟上,看到科学新发现的曙光。从这个角度说,两种
科学精神———“证伪”和“证实”———在“否定之否定”中,互
相撞击着前进。
<P>  关键在于证据。“证伪”需要证据。“证实”也需要证据。在历
史研究中,当证据仅够“证伪”历史文献的时候,许多历史专题只好
“疑以传疑”。然而,当证据逐渐累积得足以“证实”以往所未知的
东西的时候,历史研究的革命时代便到来了。
<P>  首先是考古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考古学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历史研究从仅仅在文献堆中翻跟斗,进展到以
地下出土的有文字的考古材料来印证历史文献。这就是“二重证据法”。

<P>  很快,“三重证据法”也诞生了:没有文字的考古材料,遗址、
墓葬、建筑、服饰、器物,也可以拿来印证古书。而本来属于自然科
学的“碳—14”测年技术的诞生和不断改进,使深埋地下的骨头和木
屑都能出来“说话”,告知它们入土时相对准确的年代。
<P>  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得以启
动的科学背景。科学撞击着历史,使它终于能够“走出疑古时代”。

<P>  这当然不容易。据统计,夏商周断代工程共涉及9大课题、40个专
题,而每一个专题都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的
多学科联合攻关。直接参加工程的专家学者达170人,4位科学家被聘
为首席专家。考虑到国家“863计划”也就聘任了7位首席科学家,夏
商周断代工程的重量,我们当能掂量出来。
<P>  叙述任何一个断代专题的研究过程,都会过于专业,使我们如观
天书。但看到那张“纸”———“纸”上印着两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夏
商周纪年,我们当能感受到科学的伟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哥德
巴赫猜想”。</FONT></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第三座桥</FONT></B></DIV><P><P><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P>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由宋健先生建议启动的。数年前,“863计划”
由4位院士建议发起,成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科技事件之一。但“
863”属高科技计划,发端于自然科学家,顺理成章。而宋健先生启动
夏商周断代工程,却是自然科学家“干涉”了人文科学领地,其中所
蕴涵的意义,非同一般。 <P>  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要达成的目标———为公元前841年前的夏商周
三代帝王断代纪年,是2000多年来许多历史学家的梦想,也不断努力
过,终因只是在历史文献堆中打滚,这一中华民族的“哥德巴赫猜想”
就一直停留在猜想之中。 <P>  但宋健先生的思路不同:“彻底解决三代断代问题,要考古、历
史和天文、计算专家合作,经过艰苦努力,定能作出成绩。” <P>  考虑到以往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学家几乎都是“单干”,宋
健的思路实际上一下打开了该课题的瓶颈:对一个涉及领域很广的科
研课题来说,个人的学识能力与研究手段总是有限的;只有多学科交
叉研究,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这一课题才能取得突破性
进展。 <P>  因此,作为自然科学家,同时也作为科技界领导,宋健所启动的
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而是一个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互融互动的
科研工程。 <P>  这事儿很不简单。当今世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化、对立
甚至冲突,已成为“现代病”。自然科学提出或发明了什么新东西,
人文科学一准儿正等在那儿准备“纠正”。你刚刚在那里欢呼克隆技
术,我就说那技术是“不道德”的;你刚刚假设太阳系可能还会发现
一颗行星,我立刻讲“那是痴人说梦”;你欣喜地描绘信息社会的伟
大,我立刻把一大堆世界毁灭的前景搬上好莱坞。双方你来我往,打
得煞是热闹。虽说“真理越辩越明”,但也常常两败俱伤。似乎很少
有人想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否可以融通、共建,共同创造我们
生存世界的美好未来? <P>  但宋健先生想到了,而且身体力行。多年来,他以自然科学家的
身份,无时不关怀着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力促打破两种科学之间的
对立和冲突状态。 <P>  人文科学是一座桥,自然科学也是一座桥,两座桥上的人们各走
各的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甚至隔桥指责。这时,
如果有人在两桥之间搭起了第三座桥,交流便豁然贯通起来,你来我
往,取长补短,然后肩并肩共同扶持着前行。 <P>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之前,宋健先生便搭起了这第三座桥。这
一是得益于他的胆识,二是他当时正是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
“搭桥”自然方便些。但官大不一定愿意干这种事,能够想到在两种
科学之间搭建第三座桥,需要一点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 <P>  有一种说法,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想法是宋健先生在出访的路
上逐渐形成的。他访问希腊、埃及、以色列……发现爱琴文明、古埃
及文明、亚述文明,都可有据可稽地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4000年!
这使宋健感到“不适”。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绝,历史纪年却徘徊
在公元前841年,再也不能上行!回国后,他通过广泛的调查,更发现,
这一中华文明纪年问题的止步不前,并非使他一个人感到“不适”:
“近几年,民间巷里,科技团体,怏史学界之迟疑,怨众贤之蹒跚,
无奈自编三代纪年。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自制黄帝纪年,国内
外抄录者纷至沓来……冰积泉涌,激荡风起。”在这种情况下,他毅
然决定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 <P>  问题是,自然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不是“专业”出来的,而是“修
养”出来的。在专业之外,他眼光四射,对关涉人类整体发展的人文
精神领域,具有不减于专业的兴趣。宋健先生曾自谦说:“作为自然
科学家,我读科学史多些。”但我们阅读他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大
会上的报告《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真觉得是一种享受。作为控制
论大师,宋健谈中国上古史,谈世界与中国年代学的过去和最新发展
动态,谈天文、考古,如数家珍。作为自然科学家,他谈及的许多现
代物理学的技术手段,将为人文领域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强大的科
学武器。正是此种殷殷不断的人文情怀,促使他搭起了“第三座桥”,
使具有崭新科研模式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得以启动。 <P>  在今天,这样的科学家———恕我孤陋寡闻———不是越来越多,
而是越来越少。这种“通才”是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学堂培养不
出来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复建,似乎是感到了“通才”的重要和
难得。但惟其难得,我们更要呼唤“通才”教育和“通才”科学家。
爱因斯坦常常面对居室中的叔本华画像演奏他心爱的小提琴,那种弦
外之音,让人体会到一个伟大科学家兼容并蓄的情怀。</FONT></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武王克商年:残酷的排除</FONT></B></DIV><P><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3></FONT> </DIV><P><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P>  武王克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我们所知道的,多来自《封神榜》,
魑魅魍魉,莫可名状。真实的历史记载是:那一年,周武王出动戎车
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由镐京出发,第7日陈师牧野。在
那里,武王发布战誓,列数纣王之罪,其中一条是,他只听女人的话,
把国家搞砸了,因此该死。此后便是牧野大战,不到一天工夫,武王
便获克商大捷。从此,一个新的周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 <P>  这故事很热闹,很好看,讲起来,添枝加叶,全国都是说书人。
但要问具体年代,科学家还没有定论。 <P>  2000年来,为确定武王克商年,许多历史学家倾尽心血,贡献一
生。东汉刘歆首开先河,此后古今中外学者纷纷考证再考证,直把武
王克商之年“证”出了44种说法,最早的为公元前1127年,最晚的为
公元前1018年,相差109年! <P>  武王克商年既是商、周分界,又是周的始年,对夏商周断代工程
而言,确定这一年,此后西周各帝王的在位年代便好安排,并可据此
上推商年和夏年。因此,确定武王克商年,是夏商周三代年代学的关
键。 <P>  这是场“残酷”的“战役”,其“消灭”的对象,是2000年来所
“证”出的44种说法,或者说是其中的43种说法,而选中的那一种,
恰好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再次科考结果吻合。这很像无法当庭和解时
的法官断案:最后的结果,总会有输有赢,有哭有笑。 <P>  夏商周断代工程共设九大课题,“武王克商年研究”九据其一;
共设40专题,有关武王克商的有4个,可谓非同小可。对夏商周三代一
千多年中的“一年”如此重视,称得上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
弄错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就是干这个的:在最终成果诞生之前,
与其相悖的所有结论,都不过是科学的“过客”,最终将被“残酷”
地排除。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科学的诞生也不例外。 <P>  先头部队是考古。考古的地点是丰镐——今陕西省长安县马王镇。
1997年3~5月,考古工作者对该地遗址进行发掘,在最底层获重大发
现。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建立镐京的时间,距周武王伐
纣,仅有13年。只要将此遗址中出土的木炭、兽骨、炭化小米进行碳—
14测年,再参考其他考古成果进行印证,便可得出武王克商年的大致
范围。 <P>  对遗址遗存物的系列样品进行碳—14的测定结果表明:武王克商
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1050~1020年,其间距30年。这就是说,以往
2000多年中外学者所“证”出的间距109年的44种说法,大部分已被排
除! <P>  面对这样的成果,“工程”专家们自然欣喜有加。为不枉下结论,
他们还需要“武王克商时的天象研究”专题成果出来,以印证考古和
测年得出的结论。简言之,商代后期遗址殷墟,曾出土一组记载有5次
月食的甲骨,天文学家将根据这些月食记录,确认其发生年代,再经
年祀考察,推定出武王克商年的范围。结果竟殊途同归:天文学家所
证认出的武王克商年范围也是公元前1050~1020年! <P>  但“残酷”的排除过程仍然没有完结。“工程”专家们继续前进,
在已经大大缩小范围的30年间距内,再经天文推算,最后得出武王克
商年的惟一解。这过程是如此专业,如此繁复,使我们这些外行要表
述清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所能理解的只是这样一个比喻:推
算的过程好比拿着一个大筛子,将不符合条件的年代、日期一个个筛
出去,筛呀筛呀,直到筛出那个最符合所有设定条件、最逼近科学考
证真实的武王克商年! <P>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1999阶段成果报告·简稿·征求意见
稿》中,我们看到了专家们仍然谨慎地称之为“首选之年”的武王克
商年和克商日,它们是: <P>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P>  近2000年来为武王克商年考证出44种说法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去
世的,无缘再见这最后的科学成果;仍然在世的,有许多正是夏商周
断代工程这一课题的专家。可以说,他们亲手埋葬了自己和同行多年
“证”出的成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新纪年抱出了一个新生儿。</FONT></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验证“天再旦”</FONT></B></DIV><P><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3></FONT> </DIV><P><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P>  周懿王是周朝第七位帝王。他在位时,没什么政绩,《史记》只
说,他一上台,周朝就开始衰落,还有人写诗讽刺他。就这么点记载。
幸运的是,古代曾出土一部书,叫《竹书纪年》,上面有句话:“懿
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夏商周断代工程要确定懿王元年是公元前的哪
一年,全在这十分简约的9个字中。 <P>  关键在“天再旦”三个字。有专家认定,这是一种奇异的天象,
从字面看,意谓“天亮了两次”。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天亮两次”呢?
只有在太阳出来前,天已放亮,或者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忽然发生
了日全食!这时,天黑下来;几分钟后,全食结束,天又一次放明。
这就是“天亮两次”———“天再旦”。 <P>  借助速率强大的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推算古
天象记录。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培瑜先生对相关时代的日食状况作了
详细计算,提出发生“天再旦”的懿王元年为公元前926年或899年。
贵州工学院的葛真先生核算出:公元前899年或925年确实发生了日全
食。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三位科学家的计算结果更为具体:“懿王元
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5时48分发生的日食,
陕西一带可见。而“郑”是今天的陕西华县或凤翔。看来,公元前
899年就是懿王元年,问题似乎解决了。 <P>  但科学不能只有孤证。例如医学,有了一种新药,仍然需要临床
证据,才能在药店出售。当年,爱因斯坦在“计算”出广义相对论后,
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P>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一个新现象:引力场会使光线偏离。爱因斯坦
计算出,恒星发出的光线,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光线偏转角度为1.
7秒。这就是说:空间是弯曲的,宇宙是有限的。但怎样证明呢?白天,
阳光强烈,但看不见星星;晚上能看到星星,但太阳又下山了。怎样
才能在有太阳的时候看到星光呢?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这时,月亮
遮住太阳,瞬时间,仿佛夜幕降临,紧挨着太阳的星光清晰可见。 <P>  当年,据说相信广义相对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爱因斯坦本人,
另一个是英国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爱丁顿。为此,后者亲率远征队,
来到非洲西部的普林西比岛,1919年5月29日将发生一次日全食,那里
是最佳观测和拍照地点。时候到了,日全食发生了,在302秒的日食时
间里,他拍摄了16张照片。结果显示:太阳周围那十几颗星星,都向
外偏转了一个角度!星光拐弯了,广义相对论得到了证实! <P>  现在,“天再旦”———夏商周断代工程遇到的也是个日全食问
题。虽经数学推算,同样缺乏实际验证。懿王元年的纪年确定,完全
依赖“天再旦”三字,但它真的是导致“天亮两次”的日全食吗? <P>  真幸运!1996年7月26日,“懿王元年”专题组报告:1997年3月
9日,我国境内将发生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其发生时间,在o(︶︿︶)o 唉北
部正好是天亮之际。于是决定多角度观测这次日食,以印证“天再旦”
的视觉感受,并使感受得到量化的理论表达。 <P>  陕西天文台研究员刘次沅先生负责此专题研究。为使观测结果能
够真正地说明问题,他和专题组成员做了缜密的准备工作。 <P>  众所周知,太阳出来后,天光随太阳的地平高度而变化。由于大
气散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天空就开始亮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很难定量表达,却又必须定量表达。因此,刘次沅专题组首先对
22个日出过程作了450次测量,并通过天体力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一
个可o(︶︿︶)o 唉出时的日食现象进行数学描述的方法: <P>  日全食发生时,当食分大于0.95,食甚发生在日出以后,就会发
生很明显的天光渐亮、转暗、再转亮的过程,即“天再旦”现象。 <P>  实际观测是否符合上述描述,是“天再旦”是否确为日全食记录
的关键。 <P>  1997年3月9日,日全食发生了。专题组收到60人从18个地点寄来
的35份报告。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1999阶
段成果报告·简稿·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当时的观测结果与结论:
<P>  “观测结果是:日出前,天已大亮,这时日全食发生,天黑下来,
星星重现;几分钟后,日全食结束,天又一次放明。这一过程证实了
通过理论研究得出的天光视亮度变化曲线,与实际观测的感觉一致,
印证‘天再旦’为日全食记录是可信的。所以,可以确定公元前899年
为懿王元年。”</FONT></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骨头说话</FONT></B></DIV><P><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3></FONT> </DIV><P><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P>  1899年的一天,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病了,到药铺去买一种叫
“龙骨”的药材。“龙骨”其实就是“龟骨”,这一点,王懿荣是知
道的。但他忽然发现,他买到的龟骨上居然有字迹,于是仔细擦拭,
仔细观察,啊,可不是字迹么!他的病登时好了,再赴药铺,说,
“这种带字的‘龙骨’还有吗?我全要了!”从此,一门崭新的学问——
—甲骨学诞生了,至今整整100年。 <P>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国
近代有四大发现:敦煌写经、汉晋简牍、内阁大库档案,还有就是甲
骨文。甲骨文很古老,甲骨学很年轻。自从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并
不惜重金收藏,昔日每斤数钱的“龙骨”身价倍增,成为每字价值二
两五钱的“古董”。但价钱再高也要购买,因为这甲骨上的文字所显
现的,是几千年来一直隐藏在迷雾中的商代后期历史。 <P>  夏商周断代工程要让骨头说话,说出商代后期十几位帝王的在位
纪年,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甲骨文100年的研究成果。这很不容易。甲骨
文太难懂了,需要进行艰难的破解。 <P>  正是借助于对甲骨文的破解,一位西方甲骨学专家“在想象中”
为我们描述了甲骨文诞生的过程。 <P>  武丁是商朝后期的一位帝王。他在位第11年的一天,忽然牙疼,
颚骨从夜晚一直疼到清晨。他怀疑这是死去的父王作祟,因此决定占
卜真相。在夯筑的祭坛上,平放着5块龟腹甲。腹甲的正面,打磨得光
洁圆润,像玉石一样,反面却坑坑洼洼,是钻凿出来的孔。一个占卜
者手持一条烧红的火棍,刺入龟甲上的一个孔,口中叫道:“牙疼不
是父王所致!”助手在旁边挥扇不止,使火棍保持高温,以持续灼烤
龟甲。忽然“啪”的一声,最沉默的动物———乌龟o(︶︿︶)o 唉了:一个
“卜”形兆纹显现在龟腹甲上。就这样,卜者将火棍不断刺入孔洞,
使它呈兆,直到将5块龟腹甲上所有的孔洞灼完。最后,卜者指着其中
的几条卜兆说:“吉!”一直焦急等待占卜结果的武丁王这才感到了
解脱:很好,父王与他的牙疼无关!他高兴地让人把这一结果刻在龟
骨上。 <P>  这简约的描述,来自100年来甲骨学的研究成果。它至少告诉我们
如下内容: <P>  ———商代帝王很迷信,自觉有“通天”本领。而商王与神仙
“通天”的法器就是龟腹甲。当然还有牛的肩胛骨。 <P>  ———占卜前要对“法器”进行整治,使之正面平滑,反面充满
钻孔。 <P>  ———占卜时用火棍灼烧孔洞,利用热胀原理使正面爆出裂纹,
这就是“灼兆”。 <P>  ———灼出的“兆”,其裂纹各式各样,这就是神意的显示,是
吉是凶,某事能不能做,全在这上面决定。 <P>  ———“兆”的结果,有的要记录(刀刻)在甲骨上,称“卜辞”。
<P>  据统计,到今天为止,从商代后期国都———殷墟出土的甲骨已
有10多万片,其中包含的占卜内容,从国家大事到商王的老婆生孩子
问吉凶,无所不包。历史学家就根据这些骨头上的文字,再参照稀少
的传世文献,为我们再现商代后期的历史。 <P>  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来说,要“断”出商代后期十几位帝王的在位
纪年,仅有这些成果还不够。“工程”为“商后期年代学研究”专设
课题,并分4大专题。他们要继续采集甲骨,制成标本,进行科学的碳—
14测年,首先“断”出殷墟文化分期和殷墟甲骨分期;然后,还要进
行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年祀研究,并根据甲骨文记载的天象记录和
商代历法,计算、推定出商后期各个帝王的在位纪年。经过4年的艰苦
工作,这一任务已经达成。 <P>  但无论如何,甲骨文出土和甲骨学诞生的百年史,是商代后期年
代学研究的坚实基础。没有甲骨文,中国的青铜时代便模糊不清;没
有甲骨学,商王朝是否存在都将是疑问。我不知道有多少考古学家顶
着烈日风霜,挥着小铲子,在殷墟寻找破碎的甲骨;我只知道,仅
1928~1937年间,他们便进行过15次大规模科学发掘,获得24918片甲
骨。我无法统计百年间究竟出版了多少甲骨学专著和论文,但我看着
他们在数万片甲骨上拓出的数万张文本,以及一字一句的考释,只有
叹为观止。而浏览早年殷墟考古报告,却看不到他们流汗流血吃苦受
罪的自况,充溢文字间的,只有科学家们与远古神圣的东西直接沟通
的愉悦。 <P>  在一部殷墟考古图集中,我看到一张照片。那是一辆商代木质马
车,很完整,使你惊奇它怎么会在泥土中保存了3000多年。看一篇文
章才知道:它的确已在泥土中腐朽了,只留下了点点车痕。于是考古
学家用小铲和竹签,把那痕迹从腐烂的泥土中,一点一点地剥剔出来,
终于神奇地复原了这辆3000年前商代人使用的完整马车。 <P>  看着在不到半张纸上写定的商代后期帝王纪年,我想,这“工程”
一定比考古学家复原那辆马车还要艰辛,于是在严寒的冬季,感到了
一丝科学带来的温暖。</FONT></P></DIV><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border=0><TR><TD bgColor=#000000 VALIGH="BOTTOM"><img src="http://www.cyol.net/cyd/ztzl/xszgcdx/tmt.gif"></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000000 size=5>科学不是单行道</FONT></B></DIV><P><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3></FONT> </DIV><P><DIV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P>  由4位首席科学家领衔,170位专家(连办公室秘书都是博士后)
劳动了4年,取得了22项有显著突破的重大科研成果———夏商周断代
工程却很少见诸传媒。一个原因是,上古年代学过于深奥,记者很难
登堂入室。但据笔者得到的消息,几位“攻关不畏难”的记者有个共
同感觉:专家们不愿接受采访。而且专家们的口径出奇地一致:“这
不是我个人能完成的成果。” <P>  想想也对。在古代,以司马迁那样的史才,面对残缺不全的夏商
周三代纪年文献,也只好望文兴叹,把难题留给后人。在近代,郭沫
若那样的大师,史学文学考古学无一不精通,却也在年代学的门坎前
止步。这是场“海陆空”外加“电子战”的“立体战争”,就是“千
军万马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的赵子龙,单枪匹马也绝无取胜的
可能。 <P>  走进某地方博物馆,迎头便是一幅中国历史年表,自从盘古开天
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所有的帝王纪年,历历在目。据说那是某位历
史学家考证出来的。但也是据说,那是秉承上头的意思创作出来的,
就好像创作一部小说,免不了虚构的成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
国人需求这张年表的急切,以及真正得到这张年表的艰难。单个人要
制作这张年表,那便只有“虚构”,只有“创作”。 <P>  翻开《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1999阶段性成果报告·简稿》,有
这样一段话:“夏商周断代工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自然
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
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为深入研究我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
基础。”言简意赅,探究起来却很不简单。 <P>  先说“量化”。170位专家,天文学家也好,历史学家也罢,要迈
出研究第一步,都需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但前人的“肩膀”是
2000年累积的资料大山,一个人搭上一辈子时间,到图书馆“通查”,
眼睛像扫描仪,也总有打盹的时候,免不了漏掉一句一行。而科学不
允许疏漏,否则就难称“量化”。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设置的
首项,便是建立“文献资料库”。一个班子的人马“通查”2000年古
籍中的所有夏商周年代、天象资料,并录入计算机。这样,专家们要
在2000年的资料中寻找什么,敲一下键盘全有了。但这工作,实非个
人所能完成。 <P>  再说“科学化”。考古学家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东西,骨头也罢,
木屑也罢,要断定其年代,必须进行碳—14技术测年。但在过去,测
年仪器精度不够,测出的结果,总在正负数十年之间,这就不够科学。
因此,工程9大课题的第8项,便是“碳—14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
但仪器的关键部件要进口,骨质样品要处理筛选,都需要花钱,据说
是笔大钱。改进后的测年技术,测试精度超过了3‰,实在让人欢欣鼓
舞。这当然更不是两袖清风的专家学者们个人所能承担的。 <P>  还有就是“多学科交叉研究”。2000年前司马迁写《史记》,虽
说有国家图书馆做后盾,但遇到“古文咸不同”的上古纪年文献,剪
不断,理还乱,束手无策,丢了拉倒。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一个人
再有天才,总不能精通百家之学,我们常说某古人“上通天文,下晓
地理”,其实是谬赞,是希望。后人的知识不断跃进,但一个人“手
大捂不过天”,遇到夏商周断代这样的大事,也很难大包大揽。这样,
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各课题组
先“内部深入研究”,隔段时间,就来一次跨课题、专题的学术讨论
会,会议桌上还争不清楚,就集合到考古遗址现场,面对实物资料,
继续“真理越辩越明”。据统计,4年时间里,这样的学术会议开过
37次。司马迁要是活到今天,并能参加这样的会议,恐怕高兴死了。
<P>  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特色。说来让人感动,
一位工程首席科学家说过这样的话:要在过去,搞这样的断代研究,
你刚提出来,就是一场乱仗!说的也是,都是本科研领域的大专家,
谁服谁呀!现在,大家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
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只要你说得对,我就照你的办”,确实了不
起。但这更是现代科研的特色:个体作坊式的研究,越来越不适应现
代科研要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合作,
团结就是力量,正是现代科学精神的体现。</FONT></P></DIV><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border=0><TR><TD bgColor=#000000 VALIGH="BOTTOM"><img src="http://www.cyol.net/cyd/ztzl/xszgcdx/tmt.gif"></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4-8-12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话题了。窃以为既然是历史版面,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很可惜。也希望对这一由政府投资的历史工程不甚了解的朋友们能够有所收获。
发表于 2004-8-13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由黄帝算起,不过四千多年,还不够四舍五入到五千呢,五千年的说法不合适。这是我对所谓中国历史五千年的看法,不是对这个工程的看法。这个工程是个好事情。
发表于 2004-8-13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周断代工程断想

<P>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很需要知道自己的祖先到底是怎样的,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40 , Processed in 0.0688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