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8|回复: 0

[建築審美之道] [热点评论] 正在迷失的北京长安街建筑:一身俗气的洋裤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4 2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3>时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9</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47   </FONT></FONT></P>
<P ><FONT size=3>出处:<a href="http://business.sohu.com/20050914/n240386497.s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business.sohu.com/20050914/n240386497.shtml</FONT></A><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引自《中国经济时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FONT size=3>作者:章剑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
<P ><FONT size=3>『<B >编者按</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一位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美国学者最近投书新华社,称这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正在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他说:“为什么拥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a href="http://business.sohu.com/20050822/n240278682.shtml" target="_blank" >美国规划师:北京建筑穿着一身俗气的洋裤褂</A><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是他沿着长安街步行至东五环考察完后,对北京的新建筑和城市设计提出的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FONT size=3>  此文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中国经济时报本期因此编发了一组以长安街建筑设计问题为典型案例的报道,意在唤起人们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文化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以求探讨城市和建筑之中国文化迷失的解决之道。</FONT></P>
<P ><FONT size=3>  苏解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JeffreyL.Soule</FONT>),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一位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美国学者。苏解放曾于4月间来到北京,并沿着长安街步行至东五环,走完这段路程之后,苏解放受到了震撼和刺激,长安街让他洞悉了北京规划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北京的新建筑和城市设计竞相引人注目,以致构成对城市的伤害。”</FONT></P>
<P ><FONT size=3>  回到美国后,苏即刻投书中国新华社,称这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正在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他表示了他的疑惑,“为什么拥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FONT></P>
<P ><FONT size=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张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他没有系统地看苏的文章,但是,“一身俗气的洋裤褂”这句措词却让他一下子记住了这篇文章,但他明确表示他不认同苏的观点。而中国城规院教授级高级规划<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师赵中枢">师赵中枢</st1:PersonName>博士同日亦向记者表示,以长安街为例,北京的城市规划是一个有序渐变的过程,他认为,要正视不足与缺陷,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长安街的规划现状。</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B><FONT size=3>财富炫耀的窗口</FONT></B></P>
<P ><FONT size=3>  苏解放在他的评论中认为,北京几乎被改变为一个充满了“建筑将军”的城市。他在长安街上看到的现实情况是,无尽宽阔的高速路串起来的是丑陋和非人性的建筑,这改写了北京的现实形象。他指出,学者们以商业承包者的身份开始活动,与开发商或外国设计师达成交易,开发商成了自封的新皇帝,使一个曾经庄严而美丽的城市遭到破坏,而涌现出来的东西又没有解决任何城市化难题。</FONT></P>
<P ><FONT size=3>  根据本报记者的了解,自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年代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国贸大厦动工始,北京长安街进入一个新的规划建设时期,此后出现的建筑大多以庞大体积与张扬视觉效果为主,绝大多数系玻璃幕墙设计,先后有东方广场、恒基大厦、工商银行大厦、西单文化广场、时代广场等,此外还包括东西两端延长线上几年间兴起的房地产商业项目,一轮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竞赛序幕被全面拉开。</FONT></P>
<P ><FONT size=3>  苏解放批评说,这些“建筑将军”湮没了中国设计传统,把每个建筑都弄成了签名式的偶像,甚至连街道都成为超大尺度的象征。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北京的首都身份,中国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城市,差不多都把北京当作样板。在中国许多偏远的城镇,能轻易地找到长安街的“仿制品”。</FONT></P>
<P ><FONT size=3>  “长安街主要是抄国外的,抄国内的较少,国内的又都在抄北京。”<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中枢">赵中枢</st1:PersonName>教授对本报记者说,长安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排在第一位的,经济价值次之,但因为土地的升值潜力是最高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现了诸如金融街等追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DP</FONT>的规划现象,这是各种利益取舍权衡的结果。</FONT></P>
<P ><FONT size=3>  近十年间,一些学者对于长安街规划的反省事实上从未间断,建筑评论家陈墨在其文章中即指出长安街规划的“非人本主义”特性,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漫长的距离、非人的尺度,适合开车或乘车人快速掠过。没有生活气息,没有坐凳、饮水台,没有歇脚喘气的地方,不能从容地休息和欣赏景观。除了一望无际地铺地砖,就是绿漆铁栏圈成的草皮,无法停留。所有这些,对长安街的形象、对北京的生活质量,只有消极影响。</FONT></P>
<P ><FONT size=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贵祥">王贵祥</st1:PersonName>先生多年前即对长安街沿线建筑进行逐个点评,认为这些建筑没有了比例、尺度的权衡,成为建筑师一味张扬个性的没有整体感的迷乱符号,使得长安街成为财富炫耀的窗口。</FONT></P>
<P ><FONT size=3>  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王缉宪更是向记者痛陈长安街规划的乏味与空虚,他称,是发展商、使用者、设计者的崇洋媚外和显富思维,带出了各种号称创新、现代但实际却多是低劣模仿的建筑。</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B><FONT size=3>让人无法认知整个城市</FONT></B></P>
<P ><FONT size=3>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王</st1:PersonName>教授告诉记者,长安街的演化与中国曾长期积弱有莫大关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已经开始了秘密的外国化:北京火车站就是美国华盛顿火车站的设计上戴了两顶琉璃瓦的帽子。几年前开始,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地名(象威尼斯、罗马)也差不多都可以在北京的居住小区或“花园”的门前找到。北京在建设上已经被不伦不类的显富式建筑毁了大半。</FONT></P>
<P ><FONT size=3>  <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墨">陈墨</st1:PersonName>先生撰文称,几十年来,长安街建筑构成是一锅清汤寡水的薄粥,仍然一粒一粒的。尽管新建筑不断出现,它仍然半生不熟。</FONT></P>
<P ><FONT size=3>  长安街让人感到不愉快并无法认知整个城市,其几十年的规划史事实上也是一部斗争史。<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赵中枢">赵中枢</st1:PersonName>教授告诉记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年代东方广场在建设过程中就受到了强烈质疑与反对,占地面积庞大,据有两条重要街区,高度达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米,远超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度,但这建筑最终还是得以落成。王贵祥将其描述成“有如一艘航空母舰驶进一个古老幽静的港湾,从体量形象与空间尺度上,挤压着早已不堪重负的老北京的街道空间,使市民有压抑、拒斥及自身微不足道的收束感。”</FONT></P>
<P ><FONT size=3>  此外,长安街在其基本成型之后,分段式规划建设使得见缝插针的建筑手法重复出现,助长了混乱无序的状态。</FONT></P>
<P ><FONT size=3>  “北京不需要借助洋建筑师来认定自己的身份。”苏解放呼吁,“我恳请城市官员们像市民那样感知城市,即把自己的双脚摆到街道上来,而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飞驰的豪华汽车中,或是站在昂贵的模型前。”否则受益的只能是评审者和建筑师们在银行的个人账户。</FONT></P>
<P ><FONT size=3>  王贵祥撰文指出,长安街建筑应有严格统一的规划,有严格的高度控制与沿街面长度控制,不应出现过高、过长、过窄的建筑体量,应尊重北京古城的历史空间形态与街道肌理特征,使之成为城市空间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可惜的是,我们这方面的缺憾太多,现在要做的不过是些亡羊补牢的事情。”</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0:15 , Processed in 0.2340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