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34|回复: 43

不应忘记的一个人---袁崇焕 (我们不该忘记的一个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7 14: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color=#0000cc>转自百度-汉服吧                                吧主 天风环珮 推荐</FONT></P><P><FONT color=#0000cc><FONT color=#000000><FONT color=#dd2248>衣冠将复,民族重兴,将军安息。。。。。。

------汉服吧吧主敬上</FONT> </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袁崇焕大将军临刑前的诗
●《明史·袁崇焕传》
●CCTV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之佘幼枝:守定忠义
●南方日报:袁崇焕扬英雄精神
●金庸:袁崇焕评传 </FONT></P><P>--------------------------------------------------------------------------------------------</P><P><B>袁崇焕大将军临刑前的诗 </B>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P><P>---------------------------------------------------------------------------------------------</P><P><B>●《明史·袁崇焕传》</B>
〔清〕张廷玉等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时关外地悉为哈剌慎诸部所据,崇焕乃驻守关内。未几,诸部受款,经略王在晋令崇焕移驻中前所,监参将周守廉、o(︶︿︶)o 唉左辅军,经理前屯卫事。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在晋深倚重之,题为宁前兵备佥事,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不尽遵其令。及在晋议筑重城八里铺,崇焕以为非策,争不得,奏记首辅叶向高。

  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行边,崇焕请:“将五千人驻宁远,以壮十三山势,别遣骁将救之。宁远去山二百里,便则进据锦州,否则退守宁远,奈何委十万人置度外?”承宗谋于总督王象乾。象乾以关上军方丧气,议发插部护关者三千人往,承宗以为然,告在晋。在晋竟不能救,众遂没,脱归者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驳重城议,集将吏谋所守。阎鸣泰主觉华,崇焕主宁远,在晋及张应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焕议。已,承宗镇关门,益倚崇焕,崇焕内拊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军可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于用法类此。

  三年九月,承宗决守宁远。佥事万有孚、刘诏力阻,不听,命满桂偕崇焕往。初,承宗令祖大寿筑宁远城,大寿度中朝不能远守,筑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焕乃定规制: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督之,明年迄工,遂为关外重镇。桂,良将,而崇焕勤职,誓与城存亡;又善抚,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士。遭父忧,夺情视事。四年九月,偕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率水陆马步军万二千,东巡广宁,谒北镇祠,历十三山,抵右屯,遂由水道泛三岔河而还。寻以五防叙劳,进兵备副使,再进右参政。

               
  崇焕之东巡也,请即复锦州、右屯诸城,承宗以为时未可,乃止。至五年夏,承宗与崇焕计,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自是宁远且为内地,开疆复二百里。十月,承宗罢,高第来代,谓关外必不可守,令尽撤锦、右诸城守具,移其将士于关内。督屯通判金启倧上书崇焕曰:“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播迁,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崇焕亦力争不可,言:“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第意坚,且欲并撤宁、前二城。崇焕曰:“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第无以难,乃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入关,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崇焕遂乞终制,不许。十二月进按察使,视事如故。

  我大清知经略易与,六年正月举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抵宁远。崇焕闻,即偕大将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大寿,守备何可刚等集将士誓死守。崇焕更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乃尽焚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维楧诘奸,通判启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将士逃至者悉斩,人心始定。明日,大军进攻,载楯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焕令闽卒罗立,发西洋巨炮,伤城外军。明日,再攻,复被却,围遂解,而启倧亦以然炮死。

  启倧起小吏,官经历,主赏功事,勤敏有志介。承宗重之,用为通判,核兵马钱粮,督城工,理军民词讼,大得众心。死,赠光禄少卿,世廕锦衣试百户。 </P><P>初,中朝闻警,兵部尚书王永光大集廷臣议战守,无善策。经略第、总兵麒并拥兵关上,不救,中外谓宁远必不守。及崇焕以书闻,举朝大喜,立擢崇焕右佥都御史,玺书奖励,桂等进秩有差。

  我大清初解围,分兵数万略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数万。崇焕方完城,力竭不能救也。高第镇关门,大反承宗政务,折辱诸将,诸将咸解体,遇麒若偏裨,麒至,见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并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赵率教代麒。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三月,复设辽东巡抚,以崇焕为之。魏忠贤遣其党刘应坤、纪用等出镇。崇焕抗疏谏,不纳。叙功,加兵部右侍郎,赉银币,世廕锦衣千户。

  崇焕既解围,志渐骄,与桂不协,请移之他镇,乃召桂还。崇焕以之臣奏留桂,又与不协。中朝虑偾事,命之臣专督关内,以关外属崇焕画关守。崇焕虞廷臣忌己,上言:“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种所入,可渐减海运。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帝优旨褒答。

  其冬,崇焕偕应坤、用、率教巡历锦州、大、小凌河,议大兴屯田,渐复第所弃旧土。忠贤与应坤等并因是廕锦衣,崇焕进所廕为指挥佥事。崇焕遂言:“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当更修松山诸城,班军四万人,缺一不可。”帝报从之。

  先是,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晏驾,崇焕遣使吊,且以觇虚实。我太宗文皇帝遣使报之,崇焕欲议和,以书附使者还报。我大清兵将讨朝鲜,欲因此阻其兵,得一意南下。七年正月,再遣使答之,遂大兴兵渡鸭绿江南讨。朝议以崇焕、之臣不相能,召之臣还,罢经略不设,以关内外尽属崇焕,与镇守中官应坤、用并便宜从事。崇焕锐意恢复,乃乘大军之出,遣将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而再使使持书议和。会朝鲜及毛文龙同告急,朝命崇焕发兵援,崇焕以水师援文龙,又遣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四月,崇焕上言:“关外四城虽延袤二百里,北负山,南阻海,广四十里尔。今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地隘人稠,安所得食?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筑必不可已。业移商民,广开屯种。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帝优旨报闻。

  时率教驻锦州,护版筑,朝命尤世禄来代,又以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大凌河。世禄未至,辅未入大凌,五月十一日大清兵直抵锦州,四面合围。率教偕中官用婴城守,而遣使议和,欲缓师以待救,使三返不决,围益急。崇焕以宁远兵不可动,选精骑四千,令世禄、大寿将,绕出大军后决战;别遣水师东出,相牵制;且请发蓟镇、宣、大兵,东护关门。朝廷已命山海满桂移前屯,三屯孙祖寿移山海,宣府黑云龙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关城;又发昌平、天津、保定兵驰赴上关;檄山西、河南、山东守臣整兵听调。世禄等将行,大清已于二十八日分兵趋宁远。崇焕与中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炮距击;而桂、世禄、大寿大战城外,士多死,桂身被数矢,大军亦旋引去,益兵攻锦州。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损伤,六月五日亦引还,因毁大、小凌河二城。时称宁、锦大捷,桂、率教功为多。忠贤因使其党论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崇焕遂乞休。中外方争颂忠贤,崇焕不得已,亦请建祠,终不为所喜。七月,遂允其归,而以王之臣代为督师兼辽东巡抚,驻宁远。及叙功,文武增秩赐廕者数百人,忠贤子亦封伯,而崇焕止增一秩。尚书霍维华不平,疏乞让廕,忠贤亦不许。

未几,熹宗崩。庄烈帝即位,忠贤伏诛,削诸冒功者。廷臣争请召崇焕。其年十一月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上道。七月,崇焕入都,先奏陈兵事,帝召见平台,慰劳甚至,咨以方略。对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帝曰:“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崇焕顿首谢。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顷之,帝出,即奏言:“东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辞难。但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帝为饬四部臣,如其言。

  崇焕又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帝起立倾听,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之臣、桂尚方剑,以赐崇焕,假之便宜。帝悉从之,赐崇焕酒馔而出。崇焕以前此熊廷弼、孙承宗皆为人排构,不得竟其志,上言:“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与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帝优诏答之,赐蟒玉、银币,疏辞蟒玉不受。

  是月,川、湖兵戍宁远者,以缺饷四月大噪,余十三营起应之,缚系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自肃伤重,兵备副使郭广初至,躬翼自肃,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以散,不厌,贷商民足五万,乃解。自肃疏引罪,走中左所,自经死。崇焕以八月初抵关,闻变驰与广密谋,宥首恶张正朝、张思顺,令捕十五人戮之市;斩知谋中军吴国琦,责参将彭簪古,黜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发正朝、思顺前锋立功,世荣、涵淳以贪虐致变,亦斥之。独都司程大乐一营不从变,特为奖励。一方乃靖。知关外关外大将四五人,事多掣肘。后定设二人,以梅镇宁远,大寿仍驻锦州。至是,梅将解任,崇焕请合宁、锦为一镇,大寿仍驻锦州,加中军副将何可刚都督佥事,代梅驻宁远,而移蓟镇率教于关门,关内外止设二大将。因极称三人之才,谓:“臣自期五年,专藉此三人,当与臣相终始。届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身归死于司败。”帝可之,崇焕遂留镇宁远。自肃既死,崇焕请停巡抚,及登莱巡抚孙国桢免,崇焕又请罢不设。帝亦报可。哈剌慎三十六家向受抚赏,后为插汉所迫,且岁饥,有叛志。崇焕召至于边,亲抚慰,皆听命。二年闰四月,叙春秋两防功,加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廕锦衣千户。

  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文龙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辽东失,自海道遁回,乘虚袭杀大清镇江守将,报巡抚王化贞,而不及经略熊廷弼,两人隙始开。用事者方主化贞,遂授文龙总兵,累加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设军镇皮岛如内地。皮岛亦谓之东江,在登、莱大海中,绵亘八十里,不生草木,远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其东北海则朝鲜也。岛上兵本河东民,自天启元年河东失,民多逃岛中。文龙笼络其民为兵,分布哨船,联接登州,以为掎角计。中朝是之,岛事由此起。

  四年五月,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侵大清国东偏,为守将击败,众尽歼。八月,遣兵从义州城西渡江,入岛中屯田,大清守将觉,潜师袭击,斩五百余级,岛中粮悉被焚。五年六月,遣兵袭耀州之官屯寨,败归。六年五月,遣兵袭鞍山驿,丧其卒千余。越数日又遣兵袭撤尔河,攻城南,为大清守将所却。七年正月,大清兵征朝鲜,并规剿文龙。三月,大清兵克义州,分兵夜捣文龙于铁山。文龙败,遁归岛中。时大清恶文龙蹑后,故致讨朝鲜,以其助文龙为兵端。 </P><P>顾文龙所居东江,形势虽足牵制,其人本无大略,往辄败衄,而岁糜饷无算;且惟务广招商贾,贩易禁物,名济朝鲜,实阑出塞,无事则鬻参贩布为业,有事亦罕得其用。工科给事中潘士闻劾文龙糜饷杀降,尚宝卿董茂忠请撤文龙,治兵关、宁。兵部议不可,而崇焕心弗善也,尝疏请遣部臣理饷。文龙恶文臣监制,抗疏驳之,崇焕不悦。及文龙来谒,接以宾礼,文龙又不让,崇焕谋益决。

  至是,遂以阅兵为名,泛海抵双岛,文龙来会。崇焕与相燕饮,每至夜分,文龙不觉也。崇焕议更营制,设监司,文龙怫然。崇焕以归乡动之,文龙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东事,东事毕,朝鲜衰弱,可袭而有也。”崇焕益不悦。以六月五日邀文龙观将士射,先设幄山上,令参将谢尚政等伏甲士幄外。文龙至,其部卒不得入。崇焕曰:“予诘朝行,公当海外重寄,受予一拜。”交拜毕,登山。崇焕问从官姓名,多毛姓。文龙曰:“此皆予孙。”崇焕笑,因曰:“尔等积劳海外,月米止一斛,言之痛心,亦受予一拜,为国家尽力。”众皆顿首谢。

  崇焕因诘文龙违令数事,文龙抗辩。崇焕厉色叱之,命去冠带絷缚,文龙犹倔强。崇焕曰:“尔有十二斩罪,知之乎?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数毕,文龙丧魂魄不能言,但叩头乞免。崇焕召谕其部将曰:“文龙罪状当斩否?”皆惶怖唯唯。中有称文龙数年劳苦者,崇焕叱之曰:“文龙一布衣尔,官极品,满门封廕,足酬劳,何悖逆如是!”乃顿首请旨曰:“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遂取尚方剑斩之帐前。乃出谕其将士曰:“诛止文龙,余无罪。”当是时,文龙麾下健校悍卒数万,惮崇焕威,无一敢动者,于是命棺敛文龙。明日,具牲醴拜奠曰:“昨斩尔,朝廷大法;今祭尔,僚友私情。”为下泪。乃分其卒二万八千为四协,以文龙子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o(︶︿︶)o 唉刘兴祚主之。收文龙敕印、尚方剑,令继盛代掌。犒军士,檄抚诸岛,尽除文龙虐政。还镇,以其状上闻,末言:“文龙大将,非臣得擅诛,谨席稿待罪。”时崇祯二年五月也。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其爪牙伏京师者,令所司捕。崇焕上言:“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今不宜更置帅,即以继盛摄之,于计便。”帝报可。

  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崇焕言:“东江一镇,牵制所必资。今定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帝颇以兵减饷增为疑,以崇焕故,特如其请。

  崇焕在辽,与率教、大寿、可刚定兵制,渐及登莱、天津,及定东江兵制,合四镇兵十五万三千有奇,马八万一千有奇,岁费度支四百八十余万,减旧一百二十余万。帝嘉奖之。

  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崇焕闻,即督大寿、可刚等入卫。以十一月十日抵蓟州,所历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城,皆留兵守。帝闻其至,甚喜,温旨褒勉,发帑金犒将士,令尽统诸道援军。俄闻率教战殁,遵化、三屯营皆破,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大请兵越蓟州而西。崇焕惧,急引兵入护京师,营广渠门外。帝立召见,深加慰劳,咨以战守策,赐御馔及貂裘。崇焕以士马疲敝,请入休城中,不许。出与大军鏖战,互有杀伤。

  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大寿在旁,战栗失措,出即拥兵叛归。大寿尝有罪,孙承宗欲杀之,爱其才,密令崇焕救解。大寿以故德崇焕,惧并诛遂叛。帝取崇焕狱中手书,往召大寿,乃归命。

  方崇焕在朝,尝与大学士钱龙锡语,微及欲杀毛文龙状。及崇焕欲成和议,龙锡尝移书止之。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法司坐崇焕谋叛,龙锡亦论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崇焕既缚,大寿溃而去。武经略满桂以趣战急,与大清兵战,竟死,去缚崇焕时甫半月。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7 14:34: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4: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P>●<b>CCTV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之佘幼枝:守定忠义</b>

【解说】

  一块碑 一座墓

  埋葬了一位冤屈的民族英雄
  
  17代人 372年

  守定一片忠心耿耿的英雄大义

  【字幕】

  佘幼枝 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 62岁

  【解说】

  这是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52号,在这个院里居住着19户居民。她是佘幼芝,62岁,退休的商店售货员,他们佘家从明代崇祯年间,就居住在这个院里,将近400年来,他们从来没有搬过家,因为有一条世代相传的祖训,要求佘家后代,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许离开这里。

  佘:我就由那儿,我就特别爱听,这些历史事情,我就听着,敢情我们家是这么回事,慢慢慢慢的,就在我从而幼儿的心灵就灌输到,我们是给袁崇焕守墓的,袁崇焕死才46岁,就这么惨。来源:《百姓故事·守墓人》

  【解说】

  佘幼枝每天早晨都要打扫维护这座墓园,这里就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大将军的墓。1630年,率军与满清战斗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大将军被崇祯皇帝冤杀,京城百姓听信袁崇焕是内奸的的说法,对他恨之入骨,行刑当日,许多人争相向前厮咬袁崇焕身上的皮肉,袁崇焕惨叫不绝而死。死后,被弃尸于市,无人敢去收尸,深夜,袁崇焕军中的一位部下,姓佘的义士冒死盗回了将军尸体,安葬在自己家中,并且终身厮守,由于盗尸和守墓都是在秘密中进行,佘义士的名字,相貌和身世在史书中都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佘幼芝已经是佘义士的第17代了,这是佘家为袁崇焕守墓的第372年,372年,寒暑沧桑,17代人生生死死,守墓的遗训还是口口相传,遵行至今。

  佘:反正我们先租临时的时候,就是这么讲的,就说我死以后,把我埋在他的旁边,我们要辈辈守墓,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许会南方了,因为袁大将军是广东东莞人,我们家是广东顺德人,我们既是同乡,又是上下级关系。来源:《百姓故事·守墓人》

  【解说】

  袁崇焕的冤屈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得以昭雪,从那时起袁崇焕的事迹才被公开谈论,佘家守墓也为世人所知。

  佘:我的先祖辞管不做,告老还乡,当老百姓了,这样那我们靠什么生活,所以多时我们就做一种叫刮绒婆把那蚕丝缠在板子上,打牛骨头就刮把那蚕丝刮成绒这就叫刮绒婆。

  【解说】

  三百多年,经历了离乱兴衰,为了给袁将军守墓,佘家历代先人经历过多少艰辛,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仅仅是佘幼芝本人为了守在墓旁已经付出过不少牺牲和努力。袁崇焕墓在现在的广渠门桥以西,由于佘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这一带原先被称作佘家馆,这条街道以前叫做佘家街道,佘幼芝小时候,佘家有十几间瓦房,而佘幼芝现在住的房子,只有两间小房二十平方米,这是由原先佘家的羊圈改造成的。那是在1955年,崇文区在这里建55中学,征用了佘家的住宅,在别处给佘家人安排了楼房,但为了守墓,佘家人没有搬走,大伯一家住到袁祠的南房里,佘幼芝与母亲搬进了从前的羊圈改造的房子里,后来大伯和母亲相继去世。60年代,佘幼芝就在这间房里结了婚。

  作为佘家的女婿,佘幼芝的丈夫焦立江很早就想搬家,

  焦:这是一翻建,它的墙窄了,宽了,原来这个也就是两米五宽,长呢不到四米长,比这个院里面地矮着将近40公分呢,雨水大,流水不畅的话,水是倒流的,灌到我们屋子里我就往外排水,把地弄得湿呼呼的,床底下长着大蘑菇,有碗那么大。

  【解说】

  佘幼芝的丈夫焦立江是小学教师,单位离家特别远,而且这里的住房条件这么差,文革以后,他就四处联系跟别人换房子。

  佘:非得要搬家,曾经我们也换过房,换过好多次房了,例如和平里换两居,我也去看了,东华门那儿我们也去看了,万寿路,万寿路是一个新房子,六楼三居,我们这两间房子换个三居,那多好啊,并且又是双气,

  焦:我们这两间完全可以换个三居,那个地方,那个时候人不愿意上那儿其,那地是远郊了,都愿意进城里面来, 佘:作为我来说,我就老,我说行我跟你看去,一看我就老得挑毛病

  焦:那时候老对付我,再有一两年,政府就给我们搬了,后来我才明白他就是不愿意搬走,就是为了为袁大将军的守墓,

  【解说】

  文革期间,袁崇焕墓遭到了破坏,墓碑被推倒,坟墓也被挖开。佘家祖先佘义士的墓碑也被一个工地拿去做了台阶。

  1970年,伯母和堂兄搬了家,佘家在袁崇焕墓旁就剩下了佘幼芝一个人,文革结束的时候佘幼芝决定继续祖先的守墓事业。

  佘: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也是姓佘的,我也是佘家人,那我也能袁将军这个碑就在地上倒着,这个坟就恢复不起来了吗,那这样的话我真对不起先祖,是不是,为了这,我就决定要跑。

  【解说】

  文革一结束佘幼芝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佘:凡是有关文物的地方,我认为起点作用的吧,我都跑到了,什么市政府,市政协,中国政协,文化部,文化局北京市政府,这个区政府,还有民革我都去了。

  【解说】

  那时候佘幼芝39岁是商店的售货员,为袁墓奔走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

  佘:我又得带孩子,我又得上班,我还有个老婆婆在这儿,那时候我特别特别忙,我们单位都管我叫疯子,佘疯子。

  【解说】

  1984年,在佘幼芝的呼吁下,袁崇焕墓和祠被定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文物,但就在这一年,59中学为了扩大校园面积,提议把原墓原祠的相关文物,都迁到龙潭湖公园里的袁崇焕庙里,然后拆掉袁祠,给居民另外安排住宅。听了这个消息,佘幼枝心急如焚。

  佘:世人都没有支持我,并且我们加里也不支持我,我心里面就是举目无援心里非常又难过的,又难过,就跟那走投无路似的。

  【解说】

  当时佘幼枝写下了一首诗表达她的心情。

  焦:十年浩劫掘忠魂,盼党重接墓中人,元素舍死保北京,英雄事迹传美名,独守陵园思哀情,代代相传元素情,苦守陵园三百载,谁知我氏心中情。

  【解说】

  在佘幼芝的奔走之下,政府否决了59中的提议,袁崇焕墓和祠原地不动,等待修复。但是佘幼枝家住的环境越来越差,丈夫想搬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后两个人几乎走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佘:我说行,我说你要换的话干脆这样,咱俩好好谈谈,这不两间房子吗,我给你一间,我一间,那间你要纳谏,如果孩子你愿意你要,如果你不愿意要孩子都给我,连我们的枕头,你有几个枕头,我有几个枕头,都写了清单了,到最后我就说,你想想谁愿意打离婚呢。

  【解说】

  佘幼芝在最艰难的时候总是拿自己的境遇先祖来比较。

  佘:满门都要死了谁不怕,可我先祖这么大的危险,这么大的危险性,说查出来我们家一家都没有了,这么大的危险性, 我们都守下来了,何况是现在了,现在我们俩打离婚,那么小小的事我可以打离婚,为什么为了我的事业,为了我们的使命,为了向祖先承诺一种精神。 </P>
<P>【解说】

  然而对这个家,对丈夫,佘幼枝还是放不下。她尽可能地说服丈夫,让丈夫理解自己。

  佘:后来慢慢一点一定给他做工作,还有各界人士到我们家来采访,他就在一边听,我们谈的话他也受了一定的教育,也学生了不少东西,所以他就这才慢慢慢慢的转变过来,

  焦:读到谁知我氏心中情时我的眼泪都快掉出来了,我理解了,原来她的心情那么痛苦,作为我来说,那么不理解她,

  【解说】

  理解了佘幼芝以后,焦立江与她一起四处奔走呼吁,1990年,袁崇焕的墓碑立了起来。1992年清明,政府投资五万元,修复了袁崇焕墓园,现在袁崇焕祠也要修复了。

  佘:佘家在历史上是光辉的一页,不能让第18代第19代,给我们佘家光辉的一页上摸上一点黑,如果这样,如果要摸上一点黑的话,那我上对不起我的先祖,下对不起自己的子孙后代。

  【解说】

  看到对佘幼芝守墓的报道后,文革期间搬离袁崇焕墓碑的堂兄带着儿子来看佘幼芝,堂兄表示愿意让儿子当守墓接班人。

  佘:甭管是我的儿子也好,是我的女儿,是我的侄子,出去他们都像我们这样似的,就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及为袁大将军来这个呼吁,为他呼吁袁祠呼吁,并且是实心实意的,不为名不为利,首先一点就是不为名,不为利要是这样的话他们还有资格接这个班。

  【解说】

  佘幼枝有一儿一女,儿子焦平小的时候曾经提出愿意将自己的姓改焦为佘,以继承佘家守墓的传统。2003年,广东东莞修建袁崇焕纪念馆,当地政府邀请佘家派人为袁崇焕守衣冠冢,焦平知道以后,表示愿意去,就在准备的过程中,焦平在路上遭遇了车祸,告别了人世,年仅29岁。

  为了完成焦平生前的遗愿,佘幼芝夫妇决定把他的骨灰送去东莞,永远地陪伴袁将军的衣冠冢。

  374年以后,又有一位佘家的后人安葬在袁将军的墓旁,永远地陪伴着将军。

  佘幼枝几十年来恪守着祖训,不仅守护着袁大将军的墓,还把宣传袁崇焕,宣传袁崇焕忠义报国的精神当作守墓人应该承担的工作。

  因为袁崇焕祠要修复,佘幼枝一家已经搬离了这个佘家世代居住了近400年的院落,搬到约4公里的远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但她只要一有时间,还是要来袁将军的墓旁,祭奠,打扫。

  佘:我不认为我们是一种守墓,我认为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遗产,什么叫特殊的遗产,就说别人的先祖,都节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房子,地金银财宝,而我们的先祖不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中华古国为什么称为忠义精神,如果说我要把这个守好了,这就是我祖先给我留下的遗产。 </P>
<P><b>佘幼枝</b>

</P>
<P><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4-11-23/U686P1T1D5008904F21DT20041123181324.jpg" border=0></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7 14: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P>●<b>南方日报:袁崇焕扬英雄精神
</b>
<FONT color=#1818d7>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FONT>

  南方网讯 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开篇说:“在距离香港不到150公里的地区中,过去300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金庸对袁崇焕推崇备至,认为他是“真英雄”。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这是袁崇焕一生的写照。他雄才大略,气盖当世;不为利诱、不图名利。  
他那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气质,又使他一步步走向悲剧。也许从今天看来,他的爱国只是愚忠,他的抗敌不再可称为民族的骄傲,政治上的功与过在历史尘烟中散尽,功业的卓著也在发黄的史书中悄然远逝,然而英雄气质的灼灼风华却不会泯灭,浩然正气在代代延续中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薪火相传。

  在东莞,我们看到了打造“文化新城”的口号;在水南,我们听到了以一村之力保护英雄故里的感人故事。打造“文化新城”,需要在对历史的继承中确认城市的文化命脉。袁崇焕,一个英雄的品格和精神,无疑是东莞极具分量的一个品牌。可惜我们在石碣水南看到的却是:寂静的袁崇焕纪念园冷冷清清。听说筹建这个纪念园的5000多万元资金中,有3000多万元是水南村村民们自筹的。在挖掘英雄文化遗产的努力中,无偿拿出11万平方米土地的水南人民让人敬重。正是这份淳朴,这份对英雄真挚的怀念,让我们没有和历史彻底断代。

  如今,水南人民还有许多挖掘袁崇焕文化品牌的设想和构思:兴建纪念馆、召开学术研讨会、把纪念园的二期工程尽快完成……而这些,切实地需要上级政府的大力协助。听说一直持“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说法的广西藤县正加紧修建袁崇焕纪念设施,袁崇焕生前作战的辽宁兴城也修建了纪念馆和雕塑,东莞市政府也已经有了全面规划。东莞市委书记佟星告诉我们:今年,东莞市政府已经筹划以塑造“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全面文化发展计划,要整合历史资源,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利用东莞得天独厚的“英雄故里”的条件,带动整个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我们期待着英雄精神的再度勃发,更期待着文化传承的绵延不息。
</P><P><b>纪念园里的红夷大炮实物</b></P><P></P><P>记者目击

  <FONT color=#4141cf>探幽袁崇焕故园 钩沉四百年痛史 </FONT>

  踏着盛夏夕阳的余晖,记者一行来到了东莞石碣镇水南村,去探访“袁崇焕纪念园”。袁崇焕,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富悲情色彩的英雄,惨遭磔刑,蒙冤百年,听说这个纪念园的修建也是历经波折艰难……

  <FONT color=#1a42e6>牌楼·题字·石塑</FONT>

  “香荐英灵瞻在前,沧桑换劫力回天。夕阳故国怜芳草,痛史钩沉四百年。”

  汽车在崇焕大道上穿越繁华楼群,尘封的历史在城市的一角静静等候。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记者在傍晚来到了袁崇焕纪念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山门牌楼,挺拔参天;花岗岩石的色调,肃穆凝重。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写的匾额“长仰英风”4个大字在落日的映照下金光灿烂。在寂静的暮色里,一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油然而生。

  走进山门,一面黑底金字的石碑矗立在大道中央,上面镌刻着建国初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4位先生请求保护袁崇焕祠墓的联名上书及o(︶︿︶)o 唉的亲笔批示。正是国家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珍视文化遗产的这份努力,使得北京的袁崇焕祠墓得以保全并成为北京城区内惟一的中国人墓葬。

  大道两侧青石砖砌起的半人多高的城墙引人注目,暗哑的青砖浸透了历史的苍凉,诉说着英雄当年的故事。10座石像默默分立在城墙两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水南村支部书记钟灵觉从“文革”时期至今为保护袁崇焕遗址不懈努力。他告诉我们:这是袁崇焕生前麾下最得力的十勇将。我们一一看去,看到了那位身着布衣的程本直,据说这位忠心的幕僚在袁崇焕蒙冤入狱后,4次上书崇祯,极力奔走呼告,更自请与袁崇焕骈斩于市,死后葬于袁崇焕墓旁,后人感其忠耿,以“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的题联将他与英雄并列。如今,他仍然手捧奏折,守在袁崇焕故园的道旁。

  十勇将石像右侧,竖着一块嶙峋的石碑,上面是红色的“崇焕故园”4个字。据说,这是金庸先生今年于袁崇焕诞辰420周年之际特意为纪念园题写的。

  沿着大道前行,登上高高的花岗岩石阶,眼前矗立的是一座高15米的袁崇焕石像:身着戎装,手抚宝剑,双目凝视东北苍穹,表情悲愤激昂,仿佛诉说着壮志未酬的伤感,又似乎慨叹着英雄末路的无奈。钟灵觉介绍:这座名为“擎天一柱”的雕塑是著名雕塑家潘鹤充满o(︶︿︶)o 唉的作品,为完成这一作品他用了整整3年时间。 </P><P><b>纪念园里的浮雕长廊记载着袁崇焕生前轶事 </b></P><P></P><P><FONT color=#0b0b9f>土地公·衣冠冢·佘家小院</FONT>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走下塑像矗立的石台,绕过一片绿树丛,看到一个饶有趣味的土地公神位和一个小孩子的石塑。钟灵觉给我们讲了袁崇焕小时候的故事。据说袁崇焕从小爱国,一次听老师讲述后金犯境、屠杀生灵的事情后,他满腔愤怒,在放学途中路经土地庙时用瓦片在墙上写下:土地公,土地公,快快守辽东。这个故事直到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

  土地公神位左侧,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中,是袁崇焕的衣冠冢。这是一座明代风格的坟墓,两旁是浮雕、石像和石马。衣冠冢一侧,还有佘义士的衣冠冢和塑像,以及一座掩映于湖光山色中的佘家小院。今天,提起袁崇焕,不可能不提到佘家。当年那个冒险盗走袁崇焕头颅,埋于广东义园的顺德佘义士,和他代代相传守护袁墓的17代后人一起,写就了一段374年的守墓传奇。这个衣冠冢本来应由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的独子佘焦平亲自守护的,可惜,2003年6月,佘焦平在赶往水南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如今,他的骨灰葬在袁崇焕衣冠冢旁,佘家以一曲绝唱完满了这个18代守墓的故事。

<b>袁崇焕故乡———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的袁崇焕纪念园。</b> </P><P></P><P><FONT color=#0707b5>故居·莲花井·听雨亭</FONT>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故居位于纪念园的深处,是在明代袁氏祖屋遗址袁屋墩的基础上,由袁汝南堂香港袁氏宗亲会捐资120万港元重建而成的。故居长42米,宽28米,占地1176平方米,是一座仿四合院式的院落。门外有袁崇焕身着军服策马扬鞭的铜像,一侧有纪念袁崇焕与至交罗浮道长生死情结的“元素樵居”。故居大门匾额上题“司马第”三字,两侧楹联是康有为所撰:“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走进故居,一座不大的院落打扫得纤尘不染。故居由7幢屋宇组成,有袁崇焕居住过的柱天居,袁母叶氏思念儿子的望天居,袁兄崇灿的起居处任天居,袁弟崇煜在兄长被杀后对天呐喊的问天居,以及袁氏女眷梳妆打扮的月楼和袁氏子弟怀念崇焕的望楼。望楼原名日楼,与月楼相对,取“明”意,表达了袁氏一家对明朝的耿耿忠心。故居的前院有口莲花井,据说当年袁母叶氏在此教诲儿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做人也应如是,不可随波逐流,更不可同流合污。如今,历史的真相已不能确切地追忆,但莲花井水能明目怡神,饮后使人清廉的说法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故居正中有一座小小的“听雨亭”,上悬崇焕手书“听雨”匾额。这究竟何意,我们已难以考究。想起《诗经》中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句,有志之士乘时奋起,袁崇焕身处末世,想必“听雨”二字寄托的正是他在那个风雨飘摇时代壮志满怀的感受吧!

  <FONT color=#290b9f>三界庙·浮雕长廊</FONT>

  “招隐须真隐,云深鹤影闲。试寻僧衲问,林下几人还。”

  我们最后来到纪念园中的重要景点——三界庙。据《东莞县志》记载,三界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据说是水南历史上的重要建筑,原为水南八景之一,供奉的是唐代忠臣魏徵丞相。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袁崇焕受宦官排斥,在宁远大捷后愤然辞职返乡,适逢乡间重修三界庙,他特为修庙撰写碑文《重修三界庙疏文》,文中对“三界”做出了精辟的解释:“三界者何?盖天、地、人为三界。”又谈及他关于神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需要高尚的品德,互相劝勉,再顺从神灵,就可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袁崇焕被冤杀后,人们开始在三界庙中凭吊拜祭他,三界庙便成为了最早的袁祠。

  上世纪50年代末,三界庙原庙毁于水灾。如今重修的三界庙,一进为山门,二进为三界庙,三进则是一座廊檐飞翘、肃穆庄严的袁督师祠。祠堂内朱漆雕梁,一派宁静。一座威严的袁崇焕铜像安放在祠堂中央:身着官服,巍然正坐,双手扶膝,浓眉紧缩,仿佛忧虑着前线的战事,又似乎担心着朝廷的昏聩无能。

  祠堂西南侧与一条蜿蜒的休憩长廊毗邻,东北面则同一道长长的传记浮雕长廊相伴。这座浮雕长廊由18幅石刻浮雕组成,浮雕全部由青石镂空雕造而成,每幅长3.6米,宽1.2米,纵深凸显0.15米,总长76米,造型立体,文字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完整地记录了袁崇焕的戎马一生,堪称袁崇焕悲壮人生的形象写照。浮雕长廊的前言和每一幅文字说明,都由东莞文史界老前辈杨宝霖老先生撰写,“督师降生”、“金榜题名”、“登屋救火”、“高塔题匾”……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动容。“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英雄的光辉形象早已树在后人心中,那报国安邦、兼济天下的慷慨呼吸,戎马倥偬、儒雅风流的伟岸形象,仍然可以从这18幅石雕中感受得到。

  <FONT color=#0b0b9f>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守的是民族气节</FONT>

  我儿时就听祖辈讲过袁崇焕将军的故事,以及我们的先祖冒死盗来将军头颅葬于北京家中并要求子女世代守墓的遗训。400多年来,我们家守墓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解放后,我们把埋葬袁将军的“广东义园”,也就是我们家的地产和房产交给了国家,但守护祠墓的事业却始终没有停止。“文革”中,祠墓受到了彻底破坏,“文革”结束后,这里成了大杂院,原本守墓的堂哥也搬走了,佘家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份世代相传的事业继续下去,守墓,不仅仅是守一个坟头,更是守一种民族气节。2002年,袁崇焕祠墓重修完毕,恢复的那天我只说了两句话:“悲喜交加,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 </P><P>2003年,我的儿子在前往水南袁崇焕纪念园守墓的途中出了车祸,我们遵他的意愿把骨灰送到了纪念园,让他永远守在袁将军衣冠冢旁。我曾经到过东莞水南袁崇焕纪念园8次,每一次都发现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想,我们这份守护英雄精神的心是一样的。

  <b>专家说法</b>

  <FONT color=#0729b5>金庸接受采访时认为: 袁崇焕是悲剧英雄
</FONT>
  记者就袁崇焕的历史地位和评价等问题电话采访了金庸先生。

  金庸向记者表示:“我在《袁崇焕评传》中概括了对袁崇焕的评价和认识。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地显得突出……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不幸的年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地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FONT color=#2929e8>北京社科院研究员、《袁崇焕论文集》作者阎崇年:</FONT> <FONT color=#0834e7>袁崇焕是中国骄傲</FONT>

  袁崇焕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英雄人物。今天,当他所处的战争年代、民族纷争时代已远去的时候,我们宣传和弘扬袁崇焕什么精神呢?有人说是他的“忠”、“义”精神,但我认为有三点精神值得我们弘扬:首先是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做文官不爱财,做武官不怕死,一心为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其次是创新精神。袁崇焕是明朝引进世界上最先进武器并投入实战的第一人,有开放的眼光和胸怀。第三是爱民精神。他任福建邵武县令时,曾为民登墙救火,这在官场上是难能可贵的。而他最后又含冤而死,悲惨的人生际遇得到了后世的敬仰。可以说,他不仅仅是广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书记观点

  东莞市委书记佟星:

  挖掘历史资源 重在精神层面

  记者:东莞近年怎样利用袁崇焕“英雄故里”的品牌价值?

  佟星:袁崇焕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但他成名于辽宁兴城,建功于辽远,真正留在东莞的人文资源不多。而且,袁崇焕当时是蒙冤而死的,死后100多年才得以昭雪。由于这种种历史原因,使我们在开发“袁崇焕文化资源”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十分珍惜这一宝贵资源。这几年,我们投资3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袁崇焕纪念园”,还拍摄了长篇电视连续剧《袁崇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位历史英雄。

  记者:东莞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什么思路?

  佟星:东莞得天独厚的“英雄故里”的条件,有利于带动整个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全面的文化发展观”,认为文化的内容是知识,手段是艺术,核心是精神,应切实在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最终实现人的发展能力的创新。

  我们计划重点抓“三大文化品牌”的打造:一是打造博物馆之城,挖掘包括袁崇焕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等,建设多种形式的博物馆,把博物馆建设成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地;二是打造图书馆之城,把图书馆网群建设成知识传播的中心;三是打造广场文化之城,把各类文化广场建设成群众艺术普及和提高的场所。

  我们要站在“三大文化品牌”的整体思路上对全市的文化发展作出整体规划。我们要发扬和继承袁崇焕的英雄精神:敢作敢为、尽忠职守、淡泊名利、爱国爱乡……但这些工作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建设文化大省也不只是简单搞搞文化活动,谈谈几个文化名人。我们要把挖掘历史名人的重点放在精神层面上,真正把英雄的精神作为培养地区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  </P><P><b>袁崇焕生平业绩
</b>
  袁崇焕(1584—1630),广东东莞石碣水南人,明代万历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爱民惜贤,传为美谈。身为文人,他心系辽疆,毅然投笔从戎,到京城参加官员考核,担任兵部主事。之后他单骑出关,考察战情,不畏强敌,主动请缨。得破格任用后,他督师蓟辽,屡建奇功,后官至兵部尚书。守辽期间,他高筑宁远孤城,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先后打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取得宁远、宁锦大捷,阻遏了金兵南下。1629年,昏庸的崇祯皇帝听信阉党余孽的谗言,中了皇太极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次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直到150年后,乾隆皇帝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

  <FONT color=#1818d7>爱国爱民,刚直不阿</FONT>

  “仗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意识。他早在读书时就开始关注边疆战事。任官后自荐上前线,在抵抗后金的战斗中发挥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FONT color=#1d1dc0>注重人才,思想开放</FONT>

  在福建做县令时,袁崇焕曾手书“聚奎塔”,在此塔上招揽贤士,共商国家大事。出征辽远之后,他从荷兰人手中买来红夷大炮,开放的思想和作战谋略,帮助他取得一次又一次军事斗争的胜利。


(完)
</P>
发表于 2005-9-17 14: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P><b>●金庸:袁崇焕评传</b> </P><P>    每一节文末的注释只是表示:文中的事实全部都有根据,并不是小说。对历史
研究没有兴趣的读者们大可略过注释不读。</P><P>    在距离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区之中,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
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
袁崇焕。</P><P>    我在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时时觉
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剧。袁崇焕真像是一
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
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
突出。</P><P>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
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
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
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
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
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
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P><P>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
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
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
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
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后
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近十多年来,我几乎每
天都写一段小说,又写一段报上的社评,因此对历史、政治与小说是同样的感到兴
趣,然而在研究袁崇焕的一生之时,他强烈的性格比之他的功业更加吸引我的注意。</P><P>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
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
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
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
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
但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P><P>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他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
勇气,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们大多数在海外的人一样。</P><P>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
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P><P>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
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P><P>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
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如果他不是被人谋
杀的,那么是惟一的例外)、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死路一
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o(︶︿︶)o 唉的将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
耻的大臣,命运都没甚么分别,但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时代,奸臣却常常能得善终,
例如秦桧);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
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
自成、袁崇焕。</P><P>    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在山东的大饥
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
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英雄们轻。不过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们却勇敢地奋
战了一场,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英雄的尊严与伟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
后人心中激起波澜。
</P>
发表于 2005-9-17 15: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P>                                <b>  一</b></P><P>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o(︶︿︶)o 唉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P><P>    我书架上有一部英国历史家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三卷注释本①。书
脊上绘着罗马式建筑的两根大理石柱子,第一卷的柱子,柱头上有些残缺破损,第
二卷的柱子残损更多,第三卷的柱子完全垮了。这象征一个帝国的衰败和灭亡,如
何一步步的发展。</P><P>    明朝的衰亡也是这样。</P><P>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②。</P><P>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只因为他
做皇帝的时候实在太久,所以对国家人民所造成的祸害也特别大。他死时五十八岁,
本来并不算老,他的祖宗明太祖活到七十一岁,成祖六十五岁,世宗六十岁。可是
神宗未老先衰,后来更抽上了鸦片。鸦片没有缩短他的寿命,却毒害了他的精神。
他的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性,但匪夷所思的懒惰,一定是出于鸦片的影响。</P><P>    然而万历初年,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彩辉煌的时期之一。近代中西学者研究瓷
器及其他手工艺品,有这样一个共通的意见:在中国国力最兴盛的时期,所制作的
瓷器最精采。万历年间的瓷器和珐琅器灿烂华美,精巧雅致,洵为罕见的杰作。因
为万历最初十年,张居正当国,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精明能干的大政治家。</P><P>    神宗接位时只有十岁,一切听母亲的话。两宫太后很信任张居正,政治上权力
极大的司礼太监冯保又给张居正笼络得很好,这些有利的条件加在一起,张居正便
能放手办事。明朝自明太祖晚年起就不再有宰相,张居正是大学士,名义是首辅,
等于是宰相。</P><P>    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
崇古,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
进行和平贸易。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给他派人平定。国家富强,储
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岁出。交通邮传办得井井有条。
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平,不致像以前那样由穷人负担过分的钱粮而官僚
豪强却不交税。他全力支持工部尚书潘季驯,将泛滥成灾的黄河与淮河治好,将水
退后的荒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
中国的时候,无不欣慕向往。他们佩服中国的文治教化、中国的考试与文官制度,
佩服中国的道路四通八达③,佩服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得比欧洲贫民好得多。万历十
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要在六年之后,英国才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再过三十八
年,英国的清教徒才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再过六十一年,五岁的路易十四才
登上法国的王座。那时莎士比亚只有十六岁,还在英国的树林里偷人家的鹿。直到
八十三年之后,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在万历初年,
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
像是天堂一样。</P><P>    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手工业和技术非常先进。在十五世纪时,中国是世
界上最重要的产棉区之一。由于在正德年间开始采用了越南的优良稻种,农田加辟,
米产大增,尤其是广东一带。因为推广种植水稻,水田中大量养鱼,疟蚊大减④,
岭南向来称为瘴疠的疟疾已不像过去那样可怕,所以两广的经济文化也开始迅速发
展。</P><P>    可是君主集权的绝对专制制度,再加上连续四个昏庸o(︶︿︶)o 唉的皇帝,将这富于文
化教养而勤劳聪明的一亿人民、这举世无双的富强大国推入了痛苦的深渊。</P><P>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逝世,二十岁的青年皇帝自己来执政了。皇帝追夺张居正的
官爵,将他家产充公,家属充军,将他长子逼得自杀。</P><P>    神宗是相当聪明的。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大都有些小聪明,隋炀帝、宋徽宗、李
后主,都是文采斐然。明神宗的聪明之上,所附加的不是文采,而是不可思议的懒
惰,不可思议的贪婪。皇帝懒惰本来并不是太严重的毛病,他只须任用一两个能干
的大臣,甚么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办就是了,多半政治只有更加上轨道些,中国历史
上不乏“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先例。然而神宗懒惰之外还加上要抓权,几十年
中自己不办事,也绝对不让大臣办事。这在世界历史上固然空前,相信也必绝后。</P><P>    做了皇帝,要甚么有甚么,但神宗所要的,偏偏只是对他最无用处的金钱。如
果他不是皇帝,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他血液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贪性。他那些祖
宗皇帝们有的阴狠毒辣,有的胡闹荒唐,但没有一个是这样难以形容的贪婪。</P><P>    因此近代有一位历史学者推想,他这性格是出于母系的遗传。他母亲是一个小
农的女儿⑤。</P><P>    皇帝贪钱,最方便有效的法子当然是加税。神宗所加的税不收入国库,而是收
入自己的私人库房,称为“内库”。他加紧征收商税,那是本来有的,除了书籍与
农具免税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另外又发明了一种“矿税”。大
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征税代
表,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矿税。只要“矿税使”认为甚么地方可以开矿,就要地产的
所有人交矿税。这些太监无恶不作,随带太批流氓恶棍,到处敲诈勒索,乱指人家
的祖宗坟墓、住宅、商店、作坊、田地,说地下有矿藏,要交矿税⑥。结果天下骚
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这些御用征税的太监权力既大,自然就强横不法,往往
擅杀和拷打文武官吏。有一个太监高淮奉旨去辽东征矿税、商税,搜括了士民的财
物数十万两,逮捕了不肯缴税的秀才数十人,打死指挥,诬陷总兵官犯法。神宗很
懒,甚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御用税监呈报上来,他立刻批准。
搜括的规模之大实是骇人听闻。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
左右⑦,皇宫的费用每年有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三分之一。可是单在
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这还是缴入皇帝内库的数
目,太监和随从吞没的钱财,又比这数字大得多。据当时吏部尚书李戴的估计,缴
入内库的只十分之一、太监克扣的是十分之二、随从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
乘机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P><P>    可和神宗的贪婪并驾齐驱的是他的懒。</P><P>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大学士王家屏就上奏章说:一年之间,臣只见到天颜两次,
偶然提出一些建议,也和别的官员的奏章一样,皇上完全不理。</P><P>    这种情形越来越恶化,到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
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
他的奏章写得十分激昂,说现在已经中外离心,京城里怨声载道,大祸已在眼前,
皇上还自以为不见臣子是神明妙用,恐怕自古以来的圣帝明王都没有这样妙法吧⑧。
神宗抽饱了鸦片,已经火气全无。这样的奏章,如果落在开国的太祖、成祖、末代
的思宗手里,叶向高非杀头不可。但神宗只要有钱可括,给大臣讥讽几句、甚至骂
上一顿,都无所谓。</P><P>    万历年间的众大臣说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上奏,说皇上这样搞法,
势必民穷财尽,天下大乱⑨;有人说陛下是放了笼中的虎豹豺狼去吞食百姓BC;有
人说一旦百姓造反,陛下就算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又有谁来给你看守BD?有的指
责说,皇上欺骗百姓,不免类似桀纣昏君BE;有的直指他任用肆无忌惮之人,去干
没有天理王法之事BF;有的责备他说话毫无信用BG。臣子居然胆敢这样公然上奏痛
骂皇帝,不是一两个不怕死的忠臣骂,而是大家都骂,那也是空前绝后、令人难以
想象的事。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神宗对这些批评全不理睬。正史上的记载,
往往说“疏入,上怒,留中不报”。留中,就是不批复。或许他懒得连罚人也不想
罚了,因为罚人也总得下一道圣旨才行。但直到他死,拚命搜括的作风丝毫不改。
同时为了对满清用兵,又一再增加田赋。皇帝搜括所得都存于私人库房(内库),
政府的公家库房(外库)却总是不够,结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BH。</P><P>    在这样穷凶极恶的压榨下,百姓的生活当然是痛苦达于极点。</P><P>    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万历四十三年十
一月,御史翟凤羽中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P><P>
    ①EdwardGibbon:TheDeclineandFalloft
heRomanEmpire,TheHeritagePress,NewYo
rk.
    ②这是后世论者的共同意见。《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
于神宗。”赵翼《廿二史记·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
而亡于万历云。”清高宗题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
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
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
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
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③十六世纪后期来到中国游历的欧洲人,如G.Pereira,G.daG
ruz,M.deRade等人著书盛赞中国。他们拿中国的道路、城市、土地、
卫生、贫民生活等和欧洲比较,认为中国好得多。见A.P.Newton,ed
.,TravelandTravellersoftheMiddleAges;
C.R.Boxer,SouthChinainthe16thGentury
等书。直到一七九八年,马尔塞斯在《人口论第一篇》中还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富庶
的国家。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天主教教士利马窦等人更盛赞中国的文治制度,认为
举世出无其右。参阅L.J.Gallagher,S.J.tr.,China
intheSix-teenthCentury.④WolframEberh
ard:AHistoryofChina,p.249.
    ⑤朱东润《张居正大传》:“从明太祖到神宗这一个血脉里,充满偏执和高傲……
到了神宗,又在这高傲的血液里,增加新的成分。他底母亲是山西一个小农底女儿。
小农有那一股贪利务得的气息,在一升麦种下土以后,他长日巴巴地在那里计算要
长成一斛、一石、又硬、又好的小麦。成日的精神,集中在这一点上面。……明朝
底皇帝,只有神宗嗜利,出于天性,也许只可这样地解释。”(三一七页)但说小
农嗜利,似乎不大妥当。小农种麦而盼望收成,既是自然而合理的期待,又是生活
的唯一资料,不能说是嗜利。
    ⑥矿税的税率是胡乱指定的,在L.CarringtonGoodrich,
AShortHistoryoftheChinesePeople中,说万历
时的矿税是矿产价值的百分之四十,即使矿场已经停闭,矿主每年仍须按旧税率缴
税。p.199.
    ⑦据张居正奏疏《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万历五年,岁入四百三十五万九千
四百余两,岁出三百四十九万四千二百余两。
    ⑧叶向高奏:“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祸机不测,而陛下务与臣下
隔绝。帷幄不得关其忠,六曹不得举其职。举天下无一可信之人,而自以为神明之
妙用。臣恐自古圣帝明王,无此法也。”
    ⑨二十七年,吏部侍郎冯琦奏:“自矿税使出,民苦更甚。加以水旱蝗灾,流
离载道,畿辅近地,盗贼公行,此非细故也。中使衔命,所随奸徒千百……遂今狡
猾之徒,操生死之柄……五日之内,搜括公私银已二百万。奸内生奸,例外创例,
不至民困财殚,激成大乱不止。伏望急图修弭,无令赤子结怨,青史贻讥。”
    BC工科给事中王德完奏:“令出柙中之虎兕以吞餍群黎,逸圈内之豺狼以搏噬
百姓,怨愤无处得伸,郁结无时可解。”
    BD凤阳巡抚李三才奏:“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
奈何崇聚财贿,而使小民无朝夕之安?”又言:“近日奏章,凡及矿税,悉置不省。
此宗社存亡所关,一旦众叛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陛下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
为守之?”
    BE给事中田大益奏:“内臣务为劫夺以应上求,矿不必穴而税不必商,民间丘
陇阡陌皆矿也,官吏农工皆入税之人也,公私骚然,脂膏殚竭,向所谓军国正用,
反致缺损。……四海之人方反唇切齿,而冀以计智甘言掩天下耳目,其可得乎?陛
下矜奋自贤,沉迷不返,以豪党奸弁为腹心,以金钱珠玉为命脉……即令逢干剖心,
皋夔进谏,亦安能解其惑哉?”又言:“陛下驱率狼虎,飞而食人……夫天下至贵
而金玉珠宝至贱也。积金玉珠宝若泰山,不可市天下尺寸地,而失天下,又何用金
玉珠宝哉?”
    BF吏部尚书李戴奏:“今三辅嗷嗷,民不聊生;草木既尽,剥及树皮;夜窃成
群,兼以昼劫;道□相望,村空无烟。……使百姓坐而待死,更何忍言?使百姓不
肯坐而待死,又何忍言?……此时赋税之役,比二十年前不啻倍矣……指其屋而挟
之曰‘彼有矿’,则家立破矣;‘彼漏税’,则橐立倾矣。以无可查稽之数,用无
所顾畏之人,行无天理王法之事。”
    BG户部尚书赵世卿上疏言:“天子之令,信如四时。三载前尝曰:‘朕心仁爱,
自有停止之时。’今年复一年,更待何日?天子有戏言,王命委草莽。”BH万历四
十四年,给事中熊明遇疏:“内库太实,外库太虚。”(以上⑧至BH各奏疏中的文
字散见《明史》或《明通鉴》。)</P>
发表于 2005-9-17 15: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二</P><P>    就在这时候,满清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
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
举朝震骇。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
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兵分四路,大举攻清。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集中兵
力,专攻西路一路。西路军的总兵官杜松是明军的勇将,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
脱去衣衫,将满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出兵之时,他脱去上身衣衫,在城中
游街,百姓鼓掌喝彩。</P><P>    西路这一仗,称为“萨尔浒之役”,明军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但杜松
有勇无谋,他是统兵六万的兵团司令,却打了赤膊,露出全身伤疤,一马当先的冲
锋。大概他是《三国演义》的读者,很羡慕“虎痴”许褚的勇猛。在“许褚裸衣斗
马超”这回书中,描写许褚“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
超决战。”果然威风得紧。但不知他记不记得许褚这场狠斗,结果是“操兵大乱,
许褚背中两箭”?有趣的是,小说的评注者评道:“谁叫汝赤膊?”明清两军列阵
交锋之时,突然天昏地暗,数尺之外就甚么也瞧不见了。杜松又犯了一个大错误,
下令众军点起火把。这一来,明军在光而清军在暗,明军照亮了自身,成为清兵的
箭靶子。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作主力猛攻,他儿子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
结果杜松的遭遇比许褚惨得多,身中十八箭而死,当真是“谁叫汝赤膊?”总兵官
阵亡,明军大乱,六万兵全军覆没。</P><P>    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
分开来打。明军北路总兵官马林、东路总兵官刘絍都大败阵亡,朝鲜都元帅率众降
清。</P><P>    刘絍是当时明朝第一大骁将,打过缅甸、倭寇,曾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
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他所用的镔铁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
为“刘大刀”。他的大刀比关羽的八十一斤青龙偃月刀还重了三十九斤。据说他能
单手举起一张摆满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大厅中绕行三圈。连杜松、刘絍这
样的骁将都被清兵打死,明军将士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自然沉重之极,提到满清“辫
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P><P>    这场大战是明清两朝兴亡的大关键,而胜败的关键在于:第一、明方的主帅杨
镐是文官,完全不懂军事。第二、明朝政事o(︶︿︶)o 唉已达极点,连带的军政也废弛不堪,
军队久无训练,完全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①。</P><P>    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P><P>    万历四十六年七月,熊廷弼刚出山海关,铁岭已经失陷,沈阳及附近诸城堡的
军民纷纷逃窜。熊廷弼兼程进入辽阳。经过神宗数十年来的百事不理,军队纪律荡
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避免出战,只要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
就一哄而散。熊廷弼面临的局面实在困难已极②。军饷本已十分微薄,但皇帝还是
拚命拖欠,不肯发饷③。</P><P>    神宗见边关上追饷越迫越急,知道挨不下去了,可是始终不肯掏自己腰包,结
果想出了一个对策:再加田赋百分之二。连同以前两次,已共加百分之九,然而向
百姓多征的田赋,未必就拿来发军饷,皇帝的基本兴趣是将银子藏之于内库。</P><P>    边界上的警报不断传来,群臣日日请求皇帝临朝,会商战守方略。皇帝总是派
太监出来传谕:“皇上有病。”吏部尚书赵焕实在忍不住了,上奏章说:“将来敌
人铁骑来到北京城外,陛下也能在深宫中推说有病,就此令敌人退兵吗?”④神宗
看了这道讽刺辛辣、实已近乎谩骂的奏章,只是心中怀恨,却说甚么也不肯召开一
次国防会议。</P><P>    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年深月久,大起氧化作用,有的黑得像漆,有的
脆腐如泥土⑤,就是不肯拿出来用。但他终于死了,千千万万的银两,一两也带不
去⑥。</P><P>    神宗,神宗,真是“神”得很,神经得很!</P><P>
    ①崇祯时任大学士的徐光启在《庖言》中说:满洲人旧都北门,居住的大都是
铁匠,延袤数里。</P><P>    在当时那便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兵工厂组合了。</P><P>    因此满洲兵的盔甲精良,头盔、面具、护臂、护手,都是精铁所制,马匹的要
害处也有精铁护具。但明兵盔甲却十分简陋,除了胸背有甲之外,其余部分全无保
护。满洲兵冲到近处,专射明兵的脸及胁,中箭必死。又据当时明人程令名说,努
尔哈赤所居的都城“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
造弧矢。”
    ②熊廷弼于八月二十九日上书朝廷,陈述辽东明军情况:“残兵……身无片甲,
手无寸械,随营糜饷,装死扮活,不肯出战……点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
领饷有名,及闻警告而又去其半……将领皆屡次征战存剩、及新败久废之人,一闻
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者……见在马一万余匹,多半瘦损,率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
设法致死,备充步兵,以免出战,甚有无故用刀刺死者。……坚甲利刃,长枪火器,
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
甚有全无一物而借他人以应点者。又皆空头赤体,无一盔甲遮蔽。……闻风而逃,
望阵而逃,惧战而逃。顷闻北关信息,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如逃止一二营或数十
百人,臣犹可以重法绳之。今五六万人,人人要逃。虽有孙吴军令,亦难禁止。”
    ③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熊廷弼上奏:“四十七年十二(疑为“一”字)月赴户
部,领饷二十万两,十二月领饷十万两,四十八年正月领饷十五万两,俱无发给……
岂军到今日尚不饿,马到今日尚不瘦不死,而边事到今日尚下急耶?军兵无粮,如
何不卖袄裤杂物?如何不夺民间粮窖?如何不夺马料养自己性命,马匹如何不瘦不
死?而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他说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是客气的说法,漠然不
动一念的,当然是皇帝自己。
    ④“他日蓟门蹂躏,铁骑临郊,陛下能高拱深宫,称疾却之乎?”
    ⑤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内库十万两内五万九千两,或黑如漆,或脆如土,
盖为不用朽蠹之象。”
    ⑥大陆考古工作者发掘帝皇坟墓,偏偏拣中了神宗的“定陵”,改建为博物馆,
称为“地下宫殿”。</P>
发表于 2005-9-17 15: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P>
                                   三</P><P>    神宗死后,儿子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就因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
接位,历史上称为熹宗,年号天启。光宗做皇帝的时间极短,留下的麻烦却极大,
明末三大案梃击、红丸、移宫,都和他的皇位及生死有关。众大臣分成两派,纷争
不已。纷争牵涉到旁的一切事情上,只要是对方一派之人所做的事,不论是对是错,
总是拿来激烈攻击一番。</P><P>    熹宗接位时虚岁十六岁,其实不满十五岁,还是个小孩子,他对乳母客氏很依
恋。这个客氏很喜欢弄权,在宫里和太监魏忠贤有点古怪的性关系。宫里太监和宫
女很多,为了寂寞而互相安慰,大家私下恋爱,然而太监是阉割了性机能的阴阳人,
所以这既不是异性恋爱,又不是同性恋,当时称为“对食”,意思说不能同床,只
不过相对吃饭,互慰孤寂而已。魏忠贤做了客氏的对食,渐渐掌握了大权。</P><P>    熹宗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而做木工,手
艺高明得很。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
熹宗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别来打扰,你瞧着办去吧。”
于是魏忠贤就去瞧着办了,越来越无法无天。</P><P>    朝里自有一批谄谀无耻之徒去奉承他,到后来,魏忠贤成了实际上的皇帝。熹
宗是“万岁”,有些官员见了魏忠贤叫“九千岁”,表示他只比皇帝差了一点儿。
到后来,个人崇拜更是大张旗鼓,搞得如火如荼,全国各地为魏忠贤建生祠。本来,
人死了才入祠堂,可是他“九千岁”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就起祠堂,祠中的神像用真
金装身,派武官守祠,百官进祠要对他神像跪拜,那是货真价实的个人崇拜。</P><P>    魏忠贤本来是个无赖流氓,年轻时和人赌钱,大输特输,欠了赌帐还不出,给
人侮辱追讨,实在吃不消了,愤而自己阉割,进宫做了太监。他不识字,但记性很
好,是个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赌棍。当世第一大国的军政大权却落在这样的人手里。</P><P>    熊廷弼在辽东练兵守城,招抚难民,整肃军纪,修治器械,把局面稳定下来。
他所接手的那个烂摊子,给他整顿得有些像样了。满清见对方有了准备,就不敢贸
然来攻。但朝里敌对一派的大臣却来跟他过不去,不断上奏章攻击,说他胆小,不
敢出战;说他无能,不能尽复失地。于是朝廷革了熊廷弼的职,听候查办,改用袁
应泰做统帅。</P><P>    袁应泰是第一流的水利工程人才,一生修堤治水,救济灾民,大有功劳。他性
格宽仁,办事勤勉,打仗却完全不会。满清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去职,大喜过望,
便领兵来攻。袁应泰率军应战,七万兵大溃。清兵占领沈阳,又击破了明军的两路
援军,再攻辽阳。明兵又大败,满兵取得军事要塞辽阳。</P><P>    军事局势糟糕之极,朝廷束手无策,只好再去请熊廷弼出来,惩罚了一批上次
攻击他的官员,算是给他平气。可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和熊廷弼意见不合,只喜欢马
屁大王巡抚王化贞,嘱咐王化贞不必服从熊廷弼指挥。</P><P>    王化贞向朝廷吹牛,只须六万兵就可将满清一举荡平。朝廷居然信了他的。熊
廷弼极力认为准备不足,不可进攻。兵部尚书却一味袒护王化贞。于是王化贞领兵
十四万出战,一交锋全军溃没。清兵攻占坚城广宁。总算熊廷弼领了五千兵殿后,
保护难民和败兵数十万退入山海关。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将王化贞和熊廷弼一起逮
捕。张鹤鸣免职。</P><P>    到这时为止,明清交锋,已打了三场大仗。每一仗明军都是大败。</P><P>    明兵的战斗力固然不及清兵,但也不是不能打,不肯打。每一个大战役,总兵
官都阵亡,副将、参将也大都阵亡。明兵人数都超过清兵数倍,武器更先进得多,
有火器。三个大战役的失败,主因都是在于军队没有准备、缺乏训练,以及主帅战
略不当,指挥错误。军务废弛,士气低落,当然也是由于统帅失责。</P><P>    以中国之大,为甚么经常缺乏有才能的统帅?根本症结是在明朝一个绝对荒谬
的制度:由文官指挥战役。</P><P>    这个制度的根源,在于皇帝不信任武官。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将,怕他们手里有
了武力,就会抢夺皇帝的宝座,先是派文官去军中监视,后来索性叫文官做总指挥,
到后来连文官也不信任了,于是再加派太监作监军。太监既是皇帝的心腹亲信,另
有一样好处,太监没有儿子,篡位的可能性就很小。做了皇帝而不能传于子孙,做
皇帝的兴趣就大打折扣了。明朝御史的权力很大,有权监察各行政部门。大学士代
皇帝拟的圣旨、六部尚书所下的决定,御史都可放言批评,而且批评经常发生效力。
皇帝派去监察武将的“总督”、“巡抚”,后来就变成了总司令、总指挥。</P><P>    但要做到御史,通常非中进士不可。要中进士,必须读熟四书五经,书法漂亮,
会做起承转合的八股文。明朝读书人如何废寝忘食的学八股文、考进士,读一下
《儒林外史》就很清楚了。明朝派去带兵、指挥大军,和清军猛将锐卒对抗的,却
都是这批熟读诗云子曰、八股文做得很好的进士。明末抗清有三个名将,功勋卓著:
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唐伯虎一类身分),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
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们三个是
文官,幸亏碰巧有用兵的才能。本来明末皇帝的运气不坏,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
人之中居然出现了三个军事专家。然而文官会带兵,那就是危险人物。明朝皇帝罢
斥了其中一个,杀死了另外两个。</P><P>    别的奉命统兵抗清的八股文专家们可就没有军事才能了。杨镐,万历八年进士,
指挥大军,全军覆没。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王化贞,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P><P>    袁崇焕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之下,去应付辽东艰巨的局面。当然,
更艰巨的,是应付北京朝廷中的局面。</P><P>    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
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
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
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
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陲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
行绝哉,震慑四邻。</P><P>    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带领了数百名族人东征西讨,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大帝国(元朝的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不能说中华帝国的领土
竟有这么大。蒙古大帝国的中国部分,远比清朝的疆域为小)。清朝的疆域比汉朝、
唐朝全盛时代都大得多,宋明两朝更不能与之相比。当时外蒙古、朝鲜、越南、琉
球、今日苏联东部的大片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或属地。清朝全盛时期的领土,比现
在的中国大得多了。</P><P>    满洲战士后来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骑兵,打败了尼泊尔的(土垂)喀兵,打败了
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间接打败荷兰兵(郑成功先打败荷兰兵,
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成功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
敌于天下。</P><P>    至于当时和明帝国交战,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
胜多。努尔哈赤兴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P><P>    努尔哈赤幼时在明朝大将李成梁家中为奴,识得汉语汉文,喜读《三国演义》
与《水浒传》。他的智略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当是从这两部小说中得来的。</P><P>    努尔哈赤自己固然智勇双全,他还有一大批精明骁勇的子侄①,剽悍凶猛的将
领,部勒严整的战士。</P><P>    当时有一句谚语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因为女真人熟习弓马,强
悍善战,汉人向来不是他们的敌手。这时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
万之众了。</P><P>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
好,文章有气势②,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
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③。</P><P>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
与军事也正处于o(︶︿︶)o 唉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
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
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P><P>
    ①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个个是有名的勇将。两个侄儿阿敏与济尔哈朗也十
分厉害。
    ②康有为《袁督师遗集序》盛称其文字雄奇:“夫袁督师之雄才大略,忠烈武
棱,古今寡比。其遗文虽寥落,而奋扬蹈厉,鹤立虹布,犹想见鲁阳挥戈、崆峒倚
剑之神采焉。”
    ③《明史》说熊廷弼左右手都会射箭,但没有提到袁崇焕会武。</P>
发表于 2005-9-17 15: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P>                                   四</P><;P>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祖上原籍广西梧州藤县。生于哪一年无法查考。</P><;P>    他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是
向他们请问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在年轻时候就有志于去o(︶︿︶)o 唉边疆事务①。</P><;P>    他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②,喜欢旅行。他中了举人后再考进士,多次落第,
每次上北京应试,总是乘机游历,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③。最喜欢和好朋友通宵不
睡的谈天说地,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兵戈战阵之事④。</P><;P>    明朝制度,每三年考一次进士,会试在二月初九开始,十五结束。三月初一廷
试。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在北京参加廷试而中进士。杨镐于该年二月誓师辽阳,
三月间四路丧师。新中进士和大战溃败这两件事在同一个时候发生,袁崇焕这个向
来关心边防的新进士一喜一忧,心情一定很复杂。他那时在京城,当然听到不少辽
东战事的消息。</P><;P>    他中进士后,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P><;P>    天启二年,他到北京来报告职务。他平日是很喜欢高谈阔论的,大概在北京和
友人谈话时,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见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才子侯
方域的父亲)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荐他有军事才能,于是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自正七品的知县升为正六品的主事)。不做地方官了,被派到中央政府的国防部
去办事。</P><;P>    明朝官制,兵部(国防部)尚书(部长)一人,左右侍郎(副部长)各一人,
下面分设四个司:武选(武官人事)、职方(军政、军令)、车驾(警备、通讯、
马匹)、武库(后勤、训练)。职方司等于现代的总参谋部,职方司有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主事大概相当于总参谋部中的文职中校副处长。</P><;P>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满朝惊惶失措。</P><;P>    清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自万历四十六年到那时,四年多的时间内,覆没了
明军数十万,攻占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直逼山海关。明军打一仗,败
一仗,山海关是不是守得住,谁都不敢说。山海关一失,清兵就长驱而到北京了。</P><;P>    于是北京宣布戒严,进入紧急状态。</P><;P>    可是关外的局势到底怎样,传到北京的说法多得很,局势越是利,谣言越多,
这是人类社会的通例。谣言满天飞,谁也无法辨别真假。就在这京师中人心惶惶的
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兵部中忽然不见了袁主事,大家
十分惊讶,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里。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
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P><;P>    这件事充分表现了他行事任性,很有胆识,敢作敢为而脚踏实地,但狂气也是
十足。若在平时,他上司多半要斥责他擅离职守,罢他的官,但这时朝廷正在忧急
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升他为兵备佥事,那是都察院的官,大概相当于
现代文职的上校政治主任之类,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
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P><;P>    他的豪语一定使朝中大官们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得到朝廷的支持,从他家乡招
募了一批兵员去⑤。当时守山海关的主要是新到的浙江兵。另有三千名广东水兵,
在袁崇焕之后到达。袁崇焕认为广东步兵勇捷善战,推荐他叔父袁玉佩负责招募三
千名,其中包括袁崇焕平生所结纳的死士谢尚政、洪安澜等人。他又认为广西狼兵
雄于天下,冲锋陷阵,恬不畏死,申请于田州、泗城州、龙英州各调二千名,由他
至戚慷慨知名、且善武艺的林翔凤带领。朝廷一一批准⑥。</P><;P>    他到山海关后,作为辽东经略(东北军区总司令)王在晋的下属,初时在关内
办事。王在晋见他任事干练,很是倚重,派他出关到前屯卫去收抚流离失所的难民。
袁崇焕奉命之后,当夜出发,在荆棘虎豹之中夜行,四更天时到达。前屯城中将士
无不佩服。袁崇焕本是书生,这一来,兵将都服了他了。</P><;P>    王在晋奏请正式任他为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本来是没有专责的散官,现在有
了驻地,相当于宁远、前屯卫二城的城防司令部政治委员,身当山海关外抗御清兵
的第一道防线。宁远在最前线,前屯卫稍后。不过他虽负责防守宁远、前屯卫,第
一线的宁远却没有城墙,没有防御工事,根本无城可守。他只得驻守在前屯卫。</P><;P>    至于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防守京
师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没有外围阵地。清兵若是来攻,立刻就冲到关门之前。</P><;P>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立刻会看出来,单是守御山海关,未免太过危险,没有丝
毫退步的余地。只要一仗打败,这个大要塞就失守,敌军便攻到北京。所以在战略
形势上,必须将防线向北移,越是推向北方,山海关越安全,北京也越安全。袁崇
焕一再向上司提出这个关键问题。王在晋是万历二十年进士,江苏太仓人的文弱书
生,根本不懂军事,眼光短浅,胆子又小,听袁崇焕说要在关外守关,想想道理倒
也是对的,便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筑城守御。他一定想,离山海关太远,
逃不回来,那怎么得了?袁崇焕认为只守八里的土地没有用,外围阵地太窄,起不
了屏障山海关的作用,和王在晋争论,王不采纳他的意见。于是袁崇焕去向首辅叶
向高申请,叶也不理。</P><;P>    袁崇焕的主张虽然正确,然而和顶头上司争论了一场之后,意见不蒙采纳,竟
径自去向最高行政首长投诉。越级呈报是官场大忌,他做官的方式却大大不对了。
这又是他蛮劲的表现之一。</P><;P>    这时宁远之北的十三山有败卒难民十余万人,给清兵困住了不能出来。朝廷叫
大学士孙承宗设法解救。袁崇焕申请由自己带兵五千进驻宁远作声援。另派骁将到
十三山去救回溃散了的部队和难民。王在晋觉得这个军事行动太冒险,不加采纳。
结果十余万败卒难民都被清兵俘虏,只有六千人逃回。</P><;P>    满清这时在经济上实行奴隶制度,女真人当兵打仗,以抢劫财物为主要工作,
认为男子汉耕田种地是耻辱,所以俘虏了汉人和朝鲜人来耕种。汉人、朝鲜人的奴
隶是可以买卖的,当时价格是每个精壮汉人约为十八两银子,或换耕牛一头⑦。十
三山的十多万汉人被俘虏了去,都成为奴隶,固然受苦不堪,同时更大大增加了满
清的经济力量。</P><;P>    那时袁崇焕仍是极力主张筑城宁远。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对,认为宁远太远,守
不住。大学士孙承宗是个有见识之人,亲自出关巡视,了解具体情况,接受了袁崇
焕的看法。</P><;P>    不久孙承宗代王在晋作辽东主帅。天启二年九月,孙承宗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
带兵驻守宁远,这是袁崇焕领军的开始。</P><;P>    满桂是蒙古人,骁勇善战。从那时起,他和袁崇焕的命运就永远结合在一起,
再也分不开了。一个蒙古武将,一个广东统帅,都是十分刚硬、十分倔强的脾气。
两人一起经历了多次生死患难,也有过不知多少次激烈的争吵。一直到死,两人仍
是在争吵。但在两人的内心,却又一定是互相钦佩。那既是英雄重英雄的心情,又
知道在抗拒清兵大敌之时,非仰仗对方的力量不可。高明的组织才能和正确的战略
决策是必要的,亲临前敌、殊死决战的刚勇也是必要的。</P><;P>    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只守八里和守到二百多里以外,战略形势当然大有
区别。</P><;P>    宁远现在叫作兴城,有铁路经过,是锦州与山海关之间的中间站。地滨连山湾,
与葫芦岛相距甚近。我真盼望将来总有一日能到兴城去住几天,好好的看看这个地
方。</P><;P>    天启三年九月,袁崇焕到达宁远。</P><;P>    本来,孙承宗已派-_-|||祖大寿在宁远筑城,但祖大寿料想明军一定守不住的,
只筑了十分之一,敷衍了事。</P><;P>    袁崇焕到后,当即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的进行筑城,立了规格:城墙高三丈二
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派祖大寿等督工。袁崇焕与将士同甘共苦,
善待百姓,当他们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筑城时人人尽力。次年完工,城高墙厚,
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是袁崇焕一生功业的基础。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
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吴三桂把清兵引进关来,不知道还要阻挡多少年。</P><;P>    关外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年来,辽东辽西的汉人流离失所,若是给
满洲人掳去,便成了奴隶,于是关外的汉人纷纷涌到,远近视为乐土,人口大增。
宁远城一筑成,明朝的国防前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P><;P>    袁崇焕同时开始整饬军纪,他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额,吞没粮饷,蛮子脾气发
作,当即将他杀了。但按照规定,他是无权擅自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
权。袁崇焕叩头谢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后来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伏下了
因子。</P><;P>    孙承宗也是个积极进取型的人物,这时向朝廷请饷二十四万两,准备对清军发
动进攻。孙承宗是教天启皇帝读书的老师,天启对老师很不错,立刻就批准了。但
兵部尚书与工部尚书互相商议说:“军饷一足,此人就要妄动了。”所以决定不让
他“饷足”,采取公文旅行的拖延办法,使孙承宗的战略无法进行。孙承宗于是进
行屯田政策,由军士自耕自食,却也得到很大的成效。</P><;P>    天启四年,袁崇焕与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等率领一万二千名骑兵步兵东巡广宁。
广宁即今北镇县,在锦州之北,离满清重镇沈阳已不远了。袁崇焕还没有和清兵交
过手,这次已含有主动挑战的意味。但清兵没有应战。袁崇焕一军经大凌河的出口
十三山,从海道还宁远。这时清兵已退出十三山。袁崇焕这次陆海出巡,写了一首
诗,题目是《偕诸将游海岛》,不说“率诸将”而说“偕诸将”,不说“巡海岛”
而说“游海岛”,颇有儒将的雅量高致。诗中很清楚的抒写了他的心情:是战是守
的方略苦受朝廷牵制,不能自由,见到大好河山,更加深了忧愁。对荣华富贵我早
已看得极淡,满腔忠愤,却只怕别人要说是杞人忧天。外敌的侵犯最后总是能平定
的,但朝廷中争权夺利的斗争却实是大患,不知几时方能停止?看到天上浮云,冷
清清的月亮,又想到我父亲逝世,伤心得肠也要断了⑧。</P><;P>    短短三四年之间,从京师戒严到东巡广宁,军事从守势转为攻势,这主要是孙
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焕也贡献了很多方略。</P><;P>    孙承宗很赏识他,尽力加以提拔。袁崇焕因功升为兵备副使,再升右参政。孙
承宗对他言听计从,委任甚专。</P><;P>    天启五年夏,一切准备就绪,孙承宗根据袁崇焕的策划,派遣诸将分屯锦州、
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要塞,又向北推进了二百里,几乎完全收复
了辽河以西的旧地,这时宁远又变成内地了。</P><;P>    清兵见敌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四年之中也不敢来犯。然而进攻的准
备工作却做得十分积极,努尔哈赤将京城从太子河右岸的东京城移到了沈阳,以便
于南下攻明、西取蒙古,保持充分的出击姿态。</P><;P>    孙承宗有才识,有担当,有气魄,袁崇焕对他既钦佩,又有知遇的感激,这样
的上司是极难遇到的。眼见他和孙承宗的共同计划正在一步步的实现,按部就班的
收复失地,这几年袁崇焕一定过得十分快乐。他和手下将领满桂、左辅、朱梅、祖
大寿、何可纲、赵率教、孙祖寿等人的战斗友谊,也在这些日子中不断加深。</P><;P>    可是好景不常,时局渐渐变坏。天启皇帝熹宗越来越喜欢做木工。魏忠贤的权
力越来越大,尽量发挥他地痞流氓性格中的无赖、无知、无耻、以及无法无天。</P><;P>    天启五年,魏忠贤大举屠戮朝廷里的正人君子,将弹劾他二十四条大罪的杨涟
下狱。同时下狱的有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所诬陷的罪名是渎腐。百姓
大愤,数万士民在北京街道上呼叫大哭。魏忠贤不敢正式审讯,命狱卒在监狱中打
死了这些大臣。杨涟死得最惨,土囊压身,铁钉贯耳。不久,魏忠贤又杀熊廷弼。</P><;P>    熊廷弼在辽东立有大功,蒙冤入狱,百姓都很同情他。民间流传一部绣像演义
小说《辽东传》,描写熊廷弼守辽东的英勇事迹。魏忠贤的徒党中有一个名叫冯铨
的,他父亲当年在辽东作布政的官,清兵未到,先就鼠窜南逃。《辽东传》第四十
八回有“冯布政父子奔逃”一节,描写冯铨父子弃职而逃的狼狈丑态,可说是当时
的“新闻体小说”。</P><;P>    冯铨对这事深为怀恨,又要讨好魏忠贤,于是买了一部《辽东传》放在衣袖里,
见到熹宗后,把小说拿出来,诬告说:“这部演义小说是熊廷弼作的,他吹嘘自己
的功劳,想要免罪。”熹宗信以为真,登时大怒。大概他看到小说中的绣像将熊廷
弼画得威风凛凛,而文字中或许对皇帝还颇有讽刺,于是即刻下旨将熊廷弼斩首,
还将他的首级送到各处边界上去给守军观看,那就叫做“传首九边”,说他犯了不
战的大罪。然而真正应当负责的王化贞反而不杀。</P><;P>    文字狱也开始发展。江苏太仓的两个文人作诗哀悼熊廷弼,都被加以“诽谤”
罪名而处斩。</P><;P>    魏忠贤喜欢文官武将送他贿赂,越多越好。孙承宗带兵十多万,粮饷很多,应
当大量克扣下来转奉给他“九千岁”才是。孙承宗不肯这样办,魏忠贤自然不喜欢,
于是派了个吹牛拍马的小人高第去代孙承宗作辽东经略。高第一到任,立刻就说关
外之地不可守,要撤去关外各城的守御,将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P><;P>    这战略之胡涂,真是不可理喻。那时清兵又没有来攻,完全没有撤兵逃命的必
要。大概他是怕一旦来攻,非败不可,还是先行撤兵比较安全。</P><;P>    袁崇焕当然极力反对,对高第说:“兵法有进无退。诸城既已收复,怎可随便
撤退?锦州、右屯卫一动摇,宁前就震惊,山海关也失了保障。这些外卫城池只要
派良将守御,一定不会有危险的。”高第不听,下令宁远、前屯卫也撤兵。袁崇焕
倔强得很,抗命不听,说道:“我做的是宁前道的官,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决
计不撤。”</P><;P>    高第是胆小的书生,袁崇焕虽是他部属,但见他蛮劲发作,声色俱厉的不服从
命令,也就不敢对他怎样,只是下令将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的守兵
都撤去了,放弃了粮食十余万石。撤退毫无秩序,军民死亡载道,哭声震野,百姓
和将士都是气愤难当。</P><;P>    袁崇焕的父亲早一年死了,按照规矩,儿子必须回家守丧。当时朝廷以军事紧
急,下旨不许他回家,命他在职守制,称为“夺情”。这时袁崇焕大怒,上奏章要
回家守制。朝廷不准,为了慰抚他,升他为按察使。但这样一来,数年辛辛苦苦的
经营毁于一朝。虽然升官,也决不会开心。</P><;P>    可以想象得到,袁崇焕在这段时期中,“×他妈”的广东三字经不知骂了几千
百句。他是进士,然而以他的性格而遇上这种事情,不骂三字经何以泄心中之愤?
或许高第不敢见他的面,否则被他饱以老拳、殴打上司的事都可能发生。高第,字
登之,万历十七年进士。他考试果然“高第登之”,但做大军统帅,却是“要地弃
之”。</P><;P>    军事上这样荒谬的决策,大概只有当代南越阮文绍主动放弃顺化、岘港,弃军
四十万,因而引致南越全面溃败一事,可以与之“媲美”。</P><;P>
    ①关于袁崇焕的事迹,如未注明出处,主要系依据《明史·袁崇焕传》所载。
    ②袁崇焕考举人时,有“秋闱赏月”诗,有句:“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
少年头。”
    ③袁崇焕《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
不忍去。故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下第》诗有云:“遇主人宁
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从东莞到北京,约八千里。
    ④他到浙江嵊县游览时,与好友秦六郎中宵长谈,有《话别秦六郎》诗:“海
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水国芙蓉低
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⑤袁崇焕在《天启二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中提出招募兵员的要求,宣称:
“他日战之不力,即斩臣于行军之前,以为轻事者戒。”最后说:“如听臣之言,
行臣之忠,臣必效力以舒人神之愤。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谋
定而战,臣有微长也。”</P><;P>    他上任后的第一道奏章,便提出了“谋定而战”的四字要诀,同时也自豪而自
信的说:“臣有微长也。”
    ⑥招募和调集三千名广东兵、六千名广西兵,一共大约花了二十万两银子。据
袁崇焕所申请的预算,广东兵要安家、行粮、衣甲、器械等费,每人二十余两。广
西狼兵本来就是兵,所以不发安家、兵甲费用,只需从广西到关外的行粮每人六两
银子。
    ⑦详见王钟翰《满族在努尔哈齐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皇太极时代满族向
封建制的过渡》。
    ⑧原诗是:“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
谓杞忧。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P>
发表于 2005-9-17 15: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P>                                   五</P><P>    满清看出了明朝的虚实,知道高经略无用,袁崇焕无人支持,于天启六年正月
大举渡辽河攻宁远,兵十三万(在这几年中,清军的实力已扩充了一倍),号称二
十万。二十三日攻抵宁远。</P><P>    大敌终于攻来了。</P><P>    朝廷荒唐,主帅荒谬,援军是一定不会有的。那怎么办?弃城而退是服从主帅
命令;守城罢,宁远一城孤军,怎能挡满清的倾国之师?</P><P>    在这紧急关头,袁崇焕奋发了英雄之气,决意抗敌。</P><P>    他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集将士誓死守城。
袁崇焕刺出自己鲜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义。全军上
下在他的激励下人人热血沸腾,决心死战。</P><P>    他又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回来,一概抓
住斩首。山海关有他的上司辽东经略高第镇守,袁崇焕的职权本来只能管到宁远和
前屯,山海关总兵杨麒他是管不着的。但这时还管他甚么上司不上司,职权不职权,
“×他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淞沪之战时,十九路军广东兵守上海,抗御
日军侵略,当时“×他妈,顶硬上”的广东三字经,在江南一带赢得了人民的热烈
崇敬。因为大家都说:广东兵一骂“×他妈!”就挺枪冲锋,向日军杀去了。)</P><P>    他母亲和妻子这时也在辽西,大概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后方。他将母亲和妻子
都搬到宁远城中来住。全家和宁远共存亡的决心,表现得再清楚也没有了①。</P><P>    二十四日,清兵到达城下。袁崇焕初次见到“辫子兵”的威猛。</P><P>    清兵都有辫子,在那时,汉人只要听到“辫子兵”三字,不由自主的就胆战心
惊,直到十余年后仍是如此。李自成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健卒,席卷而东,攻
破北京,在山海关前的一片石和吴三桂部大战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清兵突然出现,
李自成军中响起“辫子兵来了!辫子兵来了!”的惊呼,二十万大军就此全军大溃,
一败涂地。李自成逃出北京,向西急窜,“大顺”朝终于覆灭。在那时候,“辫子
兵”就是“无敌雄师”的代名词。</P><P>    袁崇焕并不是比李自成更会打仗,他部下的兵将也并不更为勇猛。但他更加镇
定,更加坚决,他没有个人的自私欲望,不像李自成那样想做皇帝。真所谓“无欲
则刚”,所以他比李自成更刚强。</P><P>    他是“×他妈,顶硬上”的英雄。</P><P>    但他部下的兵将不是广东人,主要是辽河两岸的关外健儿,其他各省的都有。
只因为主帅有“顶硬上”的英锐之气,部属也都跟着他“顶硬上”了。</P><P>    这时宁远守兵约一万,而清兵有十三万。向来明清交战,总是明兵多而清兵少,
这次却众寡易势,大军都在经略高第手中。高第全军据守山海关,果然并不派兵来
救。</P><P>    努尔哈赤先分遣部队绕过宁远,在城南五里处切断了通向山海关的大路,然后
放几名俘虏来的汉人去宁远向袁崇焕传话:“我这次带了二十万大军来攻,宁远非
破不可。守城官如投降,我一定大加优待,封为大官。”袁崇焕回答说:“你突然
领兵来攻,那是甚么道理?锦州与宁远两城,你本来已经占领,又再放弃。我修筑
好了来住,自然要死守,怎肯投降?你说有二十万兵,未免夸大。你真正的兵力大
约是十三万,我倒也不以为来兵太少了。”②</P><P>    努尔哈赤于是大举攻城。</P><P>    当时朝鲜使者带同翻译官韩瑗去北京朝见皇帝,刚到达宁远。袁崇焕很高兴的
招待使节及其随从。朝鲜使节见守军甚是镇定,暗暗感到奇怪。袁崇焕和三数幕僚
闲谈,及报清兵攻到,袁崇焕乘轿至战楼,又与韩瑗等谈古论今,泰然自若,全无
忧色。过了不久,忽听得一声大炮,声动天地。韩瑗大惊,只吓得低下了头抬不起
来。袁崇焕笑道:“贼兵来了!”打开城头敌楼的窗子,向外望去,只见清兵蔽野
而来。城中却声息全无。</P><P>    成千成万的辫子兵冲到了城边,突然之间,城头举起千千万万火把,矢石如雨
般投下城去。战事越来越激烈,明军忽然从城头的每一个石堞间推出一个又长又大
的木柜,这些大木柜一半在堞内,一半探出城外,大柜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
投完了便将大本柜拉进来,再装矢石出去投掷。跟着地雷爆发,土石飞扬,无数清
兵和马匹被震上半空③。攻城清兵的先锋部队是铁甲军,每人身上都披两层铁甲,
称为“铁头子”。清兵以坚车攻城,车顶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伤。城内架起西
洋大炮十一门,在城头轮流轰击,每一炮打出去,破坏杀伤及于数里④。</P><P>    清兵奋勇迫近,推了铁裹车猛撞城墙,声音轰隆轰隆,势道惊人,撞击了很久,
城墙撞破的地方很多。清兵再用像云梯那样的裹铁高车来撞击城墙高处。随后又把
裹铁车推到城墙边,上面用木板遮住,以挡城头投下的矢石,车里藏了兵士,用铁
锹挖掘城墙墙脚。清兵攻进了城墙下的死角,大炮已打他们不到。在这危急之时,
守军想到了计策,抬了屋子前的长条大阶沿石从城上投下去。阶石十分沉重,铁车
上的木板挡不住,压死了不少清兵。</P><P>    攻城时候经历很久,城基被清兵挖成了一个个凹龛,清兵躲在城墙洞内向里挖
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这时宁远四周十余里的城墙墙脚已被挖得千
孔百疮,眼看城破在即,满城百姓惊惶得很,都抱怨说:“袁爷为了他自己一人,
害死了我们满城百姓。”</P><P>    大家正在跋徨无策之时,通判金启亻宗(浙江人)临时想出了几件新式武器,
将火药撒在芦花褥子和被单上,纷纷投到城下去。他将这件新式武器取名为“万人
敌”。当时是正月,气候酷寒,攻城清兵见到被褥,就都来抢夺,城上将火箭、硝
磺等引火物投下去,“万人敌”立即燃烧,烧死了无数清兵。另有一种“万人敌”
是将火药放在空心的大泥团中,外面围以木框,点燃了药引投下城去,泥团不断旋
转喷火,烧死敌兵。那位通判在赶制“万人敌”之时,火药碰到火星,不幸被烧死
了⑤。</P><P>    这时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不能再泰然自若了,亲自搬石来堵塞缺口,
连受了两次伤。部将劝他保重。他厉声道:“宁远虽只区区一城,但与中国的存亡
有关。宁远要是不守,数年之后,咱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o(︶︿︶)o 唉的奴隶了。我若胆小
怕死,就算侥幸保得一命,又有甚么乐趣?”撕下战袍来裹了左臂的伤口又战。将
士在他的榜样之下,人人奋勇,终于堵上了缺口⑥。</P><P>    二十五日清兵又猛攻,袁崇焕督将士死战。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血战三
日,清兵损失惨重,终于不得不下令退兵。</P><P>    此役杀死了清军中着锦衣的军官十余人,即满洲人称为“牛录额真”的。清兵
退去后,守军将五十名敢死队用长绳缒到城下,拾到了十余万支箭。城墙上给清兵
挖出的洞穴有七十余个。这时点查火药库,火药也用尽了,局面真是危险得很。</P><P>    敌军解围而去之后,百姓感到安全了,满城大哭,纷纷去拜谢袁崇焕与满桂的
救命之恩。为甚么要“满城大哭”?想来是既感激又惭愧,又是说不出的欣喜罢?</P><P>    第二天早晨,清兵大队人马拥聚在城外大平原一边。袁崇焕派遣一名使者,备
了礼物去送给努尔哈赤,对他说:“老将横行天下为时已久,今日败于小子之手,
只怕是天意了。”努尔哈赤已受重伤,于是回送礼物及名马,约期再战。</P><P>    所谓“约期再战”,只是掩饰面子的话。努尔哈赤不敢再攻宁远,转而去攻觉
华岛泄愤。</P><P>    袁崇焕招募来的两广子弟兵,在宁远之战中似乎并未发生如何重大的作用。据
我猜想,极可能是袁崇焕派了广东水师守觉华岛。觉华岛现在叫做菊花岛,在宁远
海外,当时是关外屯聚粮草的重地,因为关外军粮靠海运接济,在觉华岛起卸最方
便。寒冬之际,海面结了厚冰,变成了陆地,广东兵所擅长的水战完全用不上,只
得把车辆排起来当防御工事,在冰上和清兵打陆战,结果全军覆没,岛上十余万石
粮食尽被焚毁。这几千名广东海军,大概多数在这一役中牺牲了⑦。努尔哈赤对诸
贝勒说:“我自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甚么单是宁远一城就打不
下来?”心中十分恼怒。此后伤势一直未愈,七月间到清河温泉疗养,派人去召大
福晋(正妃)来,同回沈阳,在离沈阳四十里处的(云爱)鸡堡逝世,年六十八岁。</P><P>    努尔哈赤一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从此对袁崇焕十分敬畏⑧。</P><P>    袁崇焕指挥这个战役很有儒将风度,坐轿子在城头敌楼中督战,打了胜仗之后,
派使者送礼物给努尔哈赤,颇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羽扇纶巾、谈笑用兵
的气派;也似南朝梁朝大将韦睿临阵时轻袍缓带,乘舆坐椅,手持竹如意指挥军队。
韦睿身子瘦弱,但战无不胜,敌军畏之如虎,称为“韦虎”。不过到了当真危急之
时,袁崇焕也不能再扮儒将了,只得以“蛮子”姿态来死拚。</P><P>
    ①见李光涛《清入关前之真象》。但此节不见于其他记载,不知李先生有何根
据。
    ②《清太祖实录》卷十。
    ③据日人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中所引述朝鲜使者当时在宁远城头的目睹记。
    ④据《胪天颂笔》。
    ⑤据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引宁远围城时在鼓楼前开店的一名花椒商人所述。
    ⑥据梁启超《袁崇焕传》。该传中叙述清兵败退后,“崇焕复开垒袭击,追北
三十余里,清军大乱,死者逾万人。”与其他资料不符,今不取。
    ⑦袁崇焕《祭觉华岛阵亡兵将文》:“慨自战守乖方,屡失疆土,天子赫然震
怒,调南北水陆舟师,谓尔乘船如马,遂调之来为进取也。据尔等间关远至,岂不
欲灭此朝食,一航而金复归,再航而黄龙扫哉?奈未尽其用而敌即来。冱寒之月,
冰结舟胶,窘尔之所长,乌得不及于难?说者谓谋之不臧。不臧固不臧矣,然排山
倒海之势,以十八万而临数千之水卒,即臧可奈何?而尔等计无复之,愤然以死,
略无芥蒂,视当年之弃曳倒奔者,加一等也。人之罪至死而免,人之品至死而定。
今将略尔罪而嘉乃忠,请命于天子,谅为之恤,所以不没汝等者,良有在也。吁嗟,
巨浪茫茫,空山寂寂,皆汝等忠灵之所栖荡也,望故乡以何日?即转劫而无期,苒
苒游魂,何不相结为厉,歼仇泄愤?在生之志,借死以伸,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也,尔其勉之。不腆之奠,涕与俱之。尚飨。”</P><P>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广州府部·祠庙考》中,记载东莞县有一座敕建忠
愍祠,“天启七年,奉敕建,为辽将死事阵策,在教场尾。”陈策不知怎样在辽西
牺牲,相信他是袁崇焕从故乡带去的子弟兵之一。天启七年的冬天,袁崇焕已回东
莞,这座忠愍祠很可能是他向朝廷申请,由皇帝下敕建造,以纪念他在关外殉国的
旧部。
    ⑧清人所修的《明史·袁崇焕传》中说:“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
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
</P>
发表于 2005-9-17 15: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六</P><P>当朝中得到清兵大举来攻的讯息时,百官惊惶之极。兵部尚书王之光与廷臣商
议,人人束手无策,以为这一次宁远一定要失了,不知山海关是否能保得住。后来
得到捷报,朝野自然喜出望外,谢天谢地。</P><P>高第因不援宁远而免职,以王之臣代。袁崇焕升为右佥都御史。那是正四品的
官。</P><P>三月,复设辽东巡抚,由袁崇焕升任。但魏忠贤见他地位重要了起来,开始对
他提防,派了两名亲信太监刘应坤与纪用去宁远监军。皇帝派特务监视部队长官,
是历代政治o(︶︿︶)o 唉时常常出现的情形。特务干预军事,后果一定极差,所以袁崇焕上
疏反对,但抗议无效,特务太监非来不可。朝廷为了安抚他,加他一个兵部右侍郎
(正三品,相当于国防部第二副部长)的头衔,并赏银币,子孙世袭锦衣千户。</P><P>在这时候,袁崇焕与大将满桂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冲突的原因在于另一个
大将赵率教。</P><P>满桂和赵率教都是第一流的将领,但性格很不同①。满桂是蒙古人,非常的戆
直,简直有些傻里傻气。赵率教却十分的机灵精乖,相信他一定很会讨好上司,所
以每一个辽东统帅自袁应泰、王在晋、孙承宗、高第、以至袁崇焕,个个都很喜欢
他(在《碧血剑》小说里,当袁承志周岁时送金项圈的就是他)。</P><P>满桂和他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当清兵大举来攻宁远时,赵率教在前屯卫镇
守,派了一名都司、四名守备带兵来援。当时大敌压境,赵率教自己不来和上司及
好朋友共赴患难,所派的援兵又到得很迟,满桂大大不高兴,不许援兵进城,后来
因袁崇焕的命令才放他们进来。等到宁远解围,赵率教想分功。满桂不许,又骂他
为甚么自己不来救援,太没有义气。两人为此大吵。大概满桂的态度十分粗鲁,蒙
古三字经骂之不已,说不定还想出拳打人,袁崇焕便袒护赵率教。冲突转移到了袁、
满二人之间,或许满桂对上司不够尊敬,于是袁崇焕要求将满桂调走②。</P><P>朝廷群臣都知道满桂打仗的本事,但将帅不和总是不对,便依从了。可是经略
王之臣极力认为满桂决不可去。朝廷召还满桂的命令已颁下了,于是听了王之臣的
主张,再命满桂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坚决不接受。朝廷无法,只得将满桂调回北京,
保留左都督原官,派在国防机构办事。</P><P>这件事情显然是袁崇焕的蛮子脾气发作,冲动起来,作出了违反理智的决定。
由于王之臣袒护满桂,袁崇焕又去和王之臣吵闹。朝廷怕王之臣与袁崇焕不断冲突,
坏了大事,于是将指挥权划分为二:关内的部队由辽东经略王之臣指挥,关外部队
则由辽东巡抚袁崇焕指挥。经略的官比巡抚大,但这时袁崇焕已不属辽东经略管了。</P><P>袁崇焕毕竟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冷静下来之后,知道是自己的不对,于是
上奏请再用满桂。朝廷当然批准,派满桂兼统关内外兵马,赐尚方剑。王之臣和袁
崇焕是文官,等于现在的政委;满桂是武将,是部队司令。武将受文官指挥。幸亏
袁崇焕不坚持错误,否则二次宁远大战,就不能得到满桂这样的大将来主持城防。</P><P>在这时候,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这道奏章有很大的重
要性。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三、以守为主,
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最担心的事,是立了功劳之后,敌人必定要使反间计,散播谣
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③。</P><P>他深知明军的战斗力不如清军,野战不利,只有用己之长,所以提出了战术的
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P><P>所统带的部队无力打野战,作为主帅,自然深感棘手。但训练一支善打野战的
劲旅,非一朝一夕之功,那是无可奈何的;而对于势所必至的朝臣忌功中伤,更是
无可奈何,只有盼望皇帝和大臣们能加以照顾了。</P><P>袁崇焕也不是一味的蛮干,有时也有他机灵的一面。他对魏忠贤派去监视他的
两名特务太监敷衍得很好。当年冬天,他带同赵率教以及两名特务太监刘应坤、纪
用,兴办防御工事及屯田,渐渐又再收复了高第所放弃的土地。</P><P>他在奏章中将这两名太监的功劳吹嘘了一番,所以魏忠贤和刘应坤、纪用三人
都得到了封赏。刘、纪二人似乎也不是坏太监,并没有对袁崇焕掣肘阻挠,后来宁
锦大战,刘应坤在宁远上城督战,纪用在锦州上城督战,都勇敢得很。大概二人为
袁崇焕的忠勇所感召,也变得忠勇起来。可见也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坏人,主要还
在领导者如何领导。</P><P>
①《明史·满桂传》:“桂椎鲁甚,然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苦。”
《明史·赵率教传》:“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
并称良将。二人既殁,益无能办东事者。”
②袁崇焕奏章中说满桂“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
以关外事权归率教。”
③《明史·袁崇焕传》引述他的奏章:“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
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种所入,可渐减海运。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
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
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
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自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P>
发表于 2005-9-17 15: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七</P><P>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接位。</P><P>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
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
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
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①。</P><P>努尔哈赤是罕有的军事天才,这个老将终于死了,继承人是一个同样厉害的人
物。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袁崇焕所受到的压力一
点也没有减轻。皇太极接位之时,满洲正遭逢极大的困难。努尔哈赤新死,满洲内
部人心动荡。努尔哈赤遗命是四大贝勒同时执政,行的是集体领导制,皇太极的权
位很不巩固。在经济上,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传统市场。满
洲当时在生产上是奴隶制,掳掠了大批汉人来农耕,生产力相当低。但军队大加扩
充,这时已达十五万人,军需补给发生很大问题,偏偏又遇上严重的天灾,辽东发
生饥荒②。如向关内侵略,却又打不破袁崇焕这一关。</P><P>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正确的战略:侵略朝鲜。</P><P>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薄弱,正是理想的掠夺对象。在外交上,朝鲜采取的是
“事大(对明)交邻(o(︶︿︶)o 唉本、满清)”政策。明清交战时,朝鲜出兵助明,又供
给明军皮岛总兵官毛文龙粮食,成为满清后方的一个牵制。皇太极进攻朝鲜,可以
解决经济上、战略上的双重困难,同时在必定可以得到的军事胜利之中树立威望,
巩固权位。</P><P>明朝方面的困难也相当不小。</P><P>训练一支既能守,又能战,再能进一步收复失地的精锐野战军,需要相当时间。</P><P>袁崇焕任宁前道佥事时,山海关外四城,纵深约二百里,广约四十里,屯兵六
万余人,粮饷全靠关内支给。后来在孙承宗、袁崇焕主持下,恢复锦州、中屯、大
凌河诸城,国防前线向北推展,屯田数千顷,兵士足食。高第代孙承宗为经略,尽
弃锦州诸城,宁远没有了外卫,也没有了粮源。靠朝廷接济是很靠不住的,朝廷对
于拖欠粮饷向来兴趣浓厚。袁崇焕做辽东巡抚,首要目标是修复锦州、大凌河等城
堡的守备,然后屯田耕种。但筑城工程费时甚久,又不能受到敌人干扰,在和满清
处于战争状态之时无法进行。</P><P>所以明清双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战的时期,以便进行自己的计划。明方是练兵、
筑城、屯田,清方是进攻朝鲜,巩固统治。在这样的局势下,具备了议和的条件。</P><P>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清,收复全部辽东失地。清方的议和
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认双方的现有疆界,双方和平共处,
进行贸易。因为明清双方的国力实在太过悬殊。明方那时的人口,官方的纪录是六
千多万,实际上远不止此数,当时男丁要被政府征去义务劳动,不参加的要缴钱代
替,所以百姓尽可能的瞒报人口。外国学者们的估计相互差距很大,最高的估计认
为那时中国人口是一亿五千万人。我相信决不会少于一亿人③。女真人大概不到五
十万人④。人口的对比是二百比一甚至三百比一。满清所占的土地,只是今日吉林、
辽宁、黑龙江的一部份,与明方相比也是相差极远。明方火器犀利,葡萄牙大炮尤
其非清兵所能抵挡。</P><P>清方的长处,主要只是“明朝本身的o(︶︿︶)o 唉”,以及清军战斗力强劲和统帅部高
明的军事才能。只要袁崇焕镇守宁远,清方的长处就发挥不出了。持久的缠斗下去,
满清势必难以支持。</P><P>袁崇焕宁远大捷,在军事上并无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并没有摧毁清军的主力,
甚至没有削弱清军的战斗力。然而在政治上,对士气与民心却有非常巨大的振奋作
用,这使中国军民知道清军也不是不会打败仗的。经此一役之后,本来投降了满清
的许多汉人官吏和士卒又逃回来了。宁远城头的大炮,轰碎了“女真满万不可敌”
的神话⑤。</P><P>清方从来没有期望真能征服明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祖宗,长期来做明朝所
封的边疆小官。努尔哈赤幼时住在明朝大将李成梁家里,类似童仆奴隶。所以他们
对于明朝有先天性的敬畏,自卑感很深。宁远之战,使他们下意识中隐伏着的自卑
感又开始抬头。</P><P>明朝是自己覆灭的,并非给满清所打垮。</P><P>满清与明军交战,始终强调“七大恨”,满清认为明朝有七件大事欺侮女真人,
逼得他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⑥。满清一直没有自居能与明朝处于平等地位。
“七大恨”的基本思想,是抱怨明朝作为最高统治者,却在努尔哈赤与敌对部族发
生争执时袒护对方,没有公平处理,那是下级对上级的申诉。例如第五大恨的“老
女事件”,叶赫部的一个王公本来答应把他十四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为妾,但二
十年后,这个三十六岁的“老女”改嫁给蒙古王子,努尔哈赤认定是出于明朝的授
意,身为上级而不秉公断事。</P><P>差不多在每个战役之后,清方总是建议谈和。因为他们对于目前的成就早就喜
出望外,本来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只求明方正式承认他们所占的土地,让他们能永
久保有,就已心满意足了。但明朝从来置之不理,认为对方根本没有谈和的资格。
明朝的态度是这样:“你们是朝廷的部属,只能服从命令,怎么能要求谈判和平?”
这种死要面子的心理,使得明朝始终没有能争取到一段喘息的时间来整顿军备、巩
固防御。袁崇焕充分了解到争取暂时和平的必要。努尔哈赤的逝世正是一个好机会。
这时刚好有一个五台山的喇嘛李喇嘛来到宁远。满洲人信佛教,尊崇喇嘛,袁崇焕
就请李喇嘛作居间的使者,派了两名都司和随从等三十三人,于天启六年十月去沈
阳吊祭努尔哈赤之丧,作初步的和平试探。但他知道朝廷绝不喜欢提“议和”两字,
所以报告朝廷时,只说是派人去窥探虚实,以决定对之征讨呢,还是招安⑦。这种
夸大的说法,目的自在满足皇帝和大臣的虚荣心。</P><P>明清双方统帅都熟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袁崇焕这出“柴桑口卧龙吊丧”,
皇太极如何会不省得?他将计就计,于十一月派了两名使者,与李喇嘛一起来到宁
远,致书袁崇焕,表示了和平的意向。其中说:“你停息干戈,派李喇嘛来吊丧,
并贺新君登位。你既以礼来,我也当以礼往,所以派官来道谢。至于和议一事,我
父亲上次来宁远时,曾有文书给明朝朝廷,请你转呈,但迄今没有答复。你的君主
如果答应前书,愿意和平,应当以诚信为先。”</P><P>书信中将金国(当时满清的正式国号是“金”,后来才改为“大清”。⑧)与
中国平头并列。袁崇焕深刻了解朝廷自高自大,对于文书的体例十分看重,如将来
信转呈,必定要碰大钉子,同时见到信中语气也不大客气,便告知使者说,此信格
式不合,碍难入奏,将原信交给使者退回。皇太极改写了信封上的格式,袁崇焕认
为仍然不对,又再退回。皇太极第三次改写,自处于较低地位,袁崇焕才收了信。
但明朝仍是一贯的不答。</P><P>第二年正月(在金国是天聪元年),皇太极再遣前使,致书袁崇焕求和,信中
说:“两国所以构兵,在于以前明朝派到辽东的官员认为中国皇帝是在天上,自高
自大,欺压弱小部族,我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下面照例列举七大恨,然后
提议讲和。讲和要送礼,要求最初缔结和约时中国送给金国金十万两,银百万两、
缎百万匹、布千万匹。缔约后两国每年交换礼物,金国送礼:东珠十颗,貂皮千张、
人参千斤。中国送礼:金一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两国缔结和
约后,就对天发誓,永远信守。</P><P>所提的要求是经济性的,可见当时满清深感财政困难,对布匹的需要尤其殷切。</P><P>大概袁崇焕要奏报朝廷,等候批复,所以隔了两个月金国使者才回去,随同明
方使者,带去袁崇焕及李喇嘛的书信各一;猜想朝廷对金方的要求全部拒绝,所以
袁崇焕无法作出任何让步,他的回信内容雄辩,文采焕发,说道:过去的纠纷,都
是因双方边境小民口舌争竞而起,这些人都已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再要追究是非,
也已无法到阴世地府去细查,只盼双方都忘记了吧。你十年苦战,既然为的只是这
七件事,现在你的仇敌叶赫等等都早给你灭了。为了你们用兵,辽河两岸死者岂止
十人?仳离改嫁的哪里只有老女一人?辽沈界内人民的性命都不能自保,还说甚么
财物?你的仇怨早都雪了,早已志得意满。只不过这些极惨极痛之事,我们明朝难
以忍受罢了。今后若要修好,那么请问:你如何退出已占去的城池地方?如何送还
俘虏去的男女百姓?只有盼你仁明慈惠、敬天爱人而作出决定了。你所要求的财物,
以中国物资的丰富,本来不会小气,只是过去没有成例,多取也不合天意,还是请
你重行斟酌罢。和谈正在进行,你为甚么又对朝鲜用兵?我们文武官属不免怀疑你
言不由衷了。希望你撤兵,以证明你的盛德。</P><P>李喇嘛的信中说:袁巡抚是活佛出世,对于是非道理,心下十分分明,这样的
好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愿汗与各王子一切都放开了吧,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
岸”。</P><P>皇太极回信给袁崇焕说:过去的怨仇,当然是算了,否则又何必议和修好?你
们的土地人民归我之后,都已安定,这是天意,如果重行归还,那既违反天意,又
对不起人民。金国所以要出兵朝鲜,完全是由于朝鲜不对,现在已讲和了。说到
“言不由衷”,为甚么你一面说要修好,一面又派哨卒来我方侦察,收纳我方逃亡,
部队逼近我边界,修筑城堡?其实是你才“言不由衷”,我国将帅对你也大有怀疑。
至于所要求的“初和之礼”,金银等可以减半,缎布只要原来要求的半成。我方也
以东珠、人参、狐皮、貂皮等物还赠,表示双方完全公平。既和之后,双方互赠仍
如前议。如果同意,希望办得越快越好。</P><P>关于来往书信的格式,皇太极提议:“天”字最高,明朝皇帝低“天”一字,
金国汗低明朝皇帝一字,明朝诸臣低金国汗一字。</P><P>他答复李喇嘛的信中,抱怨明朝皇帝对他的书信从来不加理睬;又说:你劝我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话很对,但为甚么只劝我而不去劝明朝皇帝?如果双
方都回头修好,岂不甚善?</P><P>后来皇太极又致书袁崇焕,抗议他修筑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的防御工事,
认为是缺乏和平诚意,并提议划定疆界。平心而论,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国,于对方
来信一概不答,只由地方官和对方通信,金国也难免气愤。金国的经济要求,虽说
是双方互赠,实质上当然是金方大占便宜。金方答应赠送的东珠、人参、貂皮等物,
大概最多只能抵过绸缎布匹的价值,明方付出的每年一万两黄金、十万两银子,等
于是无偿赠与。那时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银子(明初等于四两,后来金贵银贱),
明朝每年以二十万两银子买得一年和平,代价低廉之至。熊廷弼守辽之时,单是他
一军每个月的饷银就需十多万两银子。如果有了十年和平,大加整编军队,再出兵
挑战,主动与被动的形势就转过来了。</P><P>皇太极对于缎布的要求一下子就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五,而且又建议以适当礼物
还报,希望和议尽快o(︶︿︶)o 唉,可见对于缔结和平的确具有极大诚意。他自知人口与兵
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⑨。此后每发生一次战争,便提一次和平要求。</P><P>当时议和的障碍,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P><P>明朝的大臣熟悉史事,一提到与金人议和,立刻想到的就是南宋和金国的和议,
人人都怕做秦桧。大家抱着同样的心理:赞成和金人议和,就是大o(︶︿︶)o 唉秦桧。这是
当时读书人心中的“条件反射”。</P>
发表于 2005-9-17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P>袁崇焕从实际情况出发主张议和,朝臣都不附和。辽东经略王之臣更为此一再
弹劾袁崇焕,说这种主张就像宋人和金人议和那样愚蠢自误。</P><P>其实,明朝当时与宋朝的情况大不相同。</P><P>在南宋时,金兵已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全部,议和等于是放弃收复失地。但在明
朝天启年间,金人只占领了辽东,辽西的南部在明人手中,暂时议和,影响甚小。</P><P>南宋之时,岳飞、韩世忠、刘鑉、张俊、吴璘、吴玠等大将,都是兵精能战,
金人后方不稳,形势上利于北伐,议和是失却了恢复的良机。明末军队的战斗力远
不及金兵,惟一可以依赖的只有西洋大炮。但当时的大炮十分笨重,不易搬动,只
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运动战。</P><P>对于明朝最重要的是,宋金议和,宋方绝对屈辱,每年片面进贡金帛,并非双
方互赠。宋朝皇帝对金称臣BC。然而皇太极却甘愿低于明朝皇帝一级,只要求比明
朝的诸臣高一级。皇太极一再表示,金国不敢与中国并列,只希望地位比察哈尔蒙
古人高一等就满足了BD。他和袁崇焕书信来往,态度上是很明显的谦恭BE。</P><P>可见宋金议和与明金议和两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皇太极明白明人的想法,
所以后来索性改了国号,不称金国,而称“大清”,以免引起汉人心理上敌对性的
连锁反应BF。袁崇焕和皇太极信使往来,但因朝中大臣视和议如洪水猛兽,谈判全
无结果。</P><P>当时主张和金人议和,非但冒举国之大不韪,而且是冒历史上之大不韪。中国
过去受到外族的军事压力而议和,通常总是屈辱性的,汉人对这件事具有先天性的
反感,非常方便的就将“议和”、“投降”、“o(︶︿︶)o 唉”三件事联系在一起。当军事
上准备没有充分之时,暂时与外敌议和以争取时间,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出名的英主
都曾做过。汉高祖刘邦曾与匈奴议和,争取时间来培养国力,到汉武帝时才大举反
击。唐太宗李世民曾与突厥议和(那时是他父亲李渊做皇帝,但和议实际上是李世
民所决定),等到整顿好军队后才派李靖北伐,大破突厥。不过这不是中国历史上
传统观念的主流。主流思想是:“与侵略本国的外敌议和是投降,是o(︶︿︶)o 唉。”其实,
同是议和,却有性质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基本关键在于:议和是永久性的
投降?还是暂时妥协、积极准备而终于大举反攻、得到最后胜利?议和停战只是策
略,决不等于投降。然而明末当国的君臣都是庸才,对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大
局发展的前途都是茫无所知,既无决战的刚勇,也无等待的韧力。袁崇焕精明正确
的战略见解,朝廷中下意识的认为是“o(︶︿︶)o 唉思想”。</P><P>袁崇焕当然知道如此力排众议,对于自身非常不利,然而他已将自身安危全然
置之度外,只是以大局为重BG。以他如此刚烈之人,对声名自然非常爱惜,给人骂
“o(︶︿︶)o 唉”,那是最痛苦的事。比较起来,死守宁远、抗拒大敌,在他并不算是难事,
最多打不过,一死殉国便是,那是心安理得的。但要负担“历史罪人、民族罪人、
名教罪人”的责任,可艰巨得多了。越是不自私的人,越是刚强的人,越是不重视
性命而不肯忍受耻辱。越是儒家的书读得多,心中历史感极其深厚的人,越是宝贵
自己的名节。文天祥《正气歌》中所举那些慷慨激烈的事迹,如张巡睢阳死守,颜
杲卿常山骂贼,袁崇焕做起来并不困难。对于性格柔和的人,当然是委曲求全易而
慷慨就义难,在袁崇焕这样的伟烈之士,却是守宁远易而主和议难。主张议和,他
必须违反历史传统、违反举国舆论、违反朝廷决策、更违反自己的性格。上下古今,
一切都反,连自己都反。</P><P>他是个冲动的热情的豪杰,是“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的刚士,是行事不
顾一切、“几大就几大”的蛮子,可是他终于决定:“忍辱负重”。</P><P>在他那个时代,绝无尊重少数人意见的习惯与风度。连袁崇焕自己在内,都相
信“国人皆曰可杀”多半便是“可杀”。那是一个非此即彼、决不容忍异见的时代,
是正人君子纷纷牺牲生命而提出正义见解的时代。卑鄙的奸党越是在朝中作威作福,
士林中对风骨和节操越是看重。东汉和明末,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道德价值最受重
视的两个时期。岁寒坚节,冰雪清操,在当时的道德观念中,与“忠”、“孝”具
有相同的第一等地位。他很爱交朋友,知交中有不少是清流派的人。如果他终于因
主和而为天下士论所不齿,对他将是多么严重的事。</P><P>他对金人的和谈并不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并没有受到普遍的抨击,但他当然预
料到将来终于要公开,清议和知友的谴责不可避免的会落到头上。</P><P>在袁崇焕死后十三年的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洪承畴于所统
大军全军覆没后投降满清。松山、锦州失守。崇祯便想和满清议和,以便专心对付
李自成、张献忠等民军。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明白无力两线作战,暗中与皇帝筹划对
满清讲和。崇祯和陈新甲不断商议,朝中其他大臣听到了风声,便纷纷上奏,反对
和议。崇祯矢口不认,说根本没有议和的事,你们反对甚么?崇祯每次亲笔写手诏
给陈新甲,总是郑重警诫:这是天大机密,千万不可泄漏而让群臣知道了。</P><P>该年八月,崇祯派亲信又送一道亲笔诏书去给陈新甲,催他尽快设法和满清议
和。陈新甲出外办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将皇帝的密诏留在他书房中的几上而去。
陈新甲的家童误以为是普通的《塘报》(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
称为《塘报》),拿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这样一来,皇帝暗中在主持和
议的事就公开了出来,群臣拿到了证据,登时哗然,立刻上奏章反对。</P><P>皇帝再也无法抵赖,恼怒之极,下诏要陈新甲解释,责问他为甚么主张议和,
罪大恶极之至。陈新甲的声辩书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诏中的句子,证明这是出于皇
上的圣意。崇祯更失面子,老羞成怒,下旨:陈新甲着即斩决。理由是流寇破城,
害死皇帝的亲藩,兵部尚书应负全责。</P><P>那时距明朝之亡已不过一年半,局面的恶劣可想而知,但群臣还是坚决反对议
和,连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国防部长暗中商量,表面上坚决不肯承认,最后消息泄
漏,便杀了国防部长以卸自己责任。从这件事中,可以见到当时对“议和”是如何
的忌讳,舆论压力是如何沉重。连崇祯这样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对群臣承认有议和
之意。</P><P>袁崇焕却胆敢进行议和。那正是出于曾子所说“只要深信自己的道理对,虽有
千万人反对,我还是干了”那种浩然之气BH。</P><P>诸葛亮出师北伐,天下皆称其忠。岳飞苦战抗敌,天下皆知其勇。袁崇焕的功
业或许比不上诸葛亮和岳飞,虽然,那也是很难真正比较的,然而他身处嫌疑之地
而行举世嫌疑之事,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负担,诸葛亮和岳飞却幸而不必经受。袁崇
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当真是英雄寂寞,壮士悲歌。他明知不能得到当时
的谅解,只盼望自己这番苦心孤诣能为后人所知。当我写到这一段文字时,想到他
的耿耿之怀,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剧烈的心酸,感到了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
悲壮美,深刻的凄怆意。</P><P>正确的战略决策无法执行,朝政越来越o(︶︿︶)o 唉,在魏忠贤笼罩一切的邪恶势力下
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关外酷寒的天气,生长于亚热带的广东人实在感到
很难抵受。在这期间,袁崇焕从广东招募来的人员中有人要回故乡去了,临别时问
他:你留在这里继续担当艰危呢,还是回乡以求平安?</P><P>他写了一首诗回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内心你还不明白吗?又何必问安
危去留?我在这里奋不顾身,本来不是为了富贵。故乡的亲友们如果问起,请你转
告:边界还没有平靖,我只有感到惭愧,当然要继续干下去BI。</P><P>袁崇焕是三兄弟中的老二。大哥崇灿当他在关外时在故乡逝世。三弟崇煜随着
他在军中办事,后来也告辞回乡。袁崇焕从宁远送他到山海关而分手,写了两首诗
给他,说:边疆需要人守御,升平还没有得到,我早已决心报国,安危去留的问题
不必提了BJ。</P><P>
①皇太极在西方人的书中写作Abahai,法国学者格奥赛(RenéGr
ousset)在《中华帝国的兴起与辉煌》一书中有“一o(︶︿︶)o 唉四年的大变”一章,
其中说:“皇太极是蛮人中的一个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军事才能,和对文明生活
的天生理解相结合起来。”
②清《太宗实录卷三》:天聪元年,“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
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良马,银三百两。牛一,银
百两。蟒缎一,银百五十两。布匹一,银九两。盗贼繁兴,偷窃牛马,或行劫杀。
于是诸臣入奏曰:盗贼若不按律严惩,恐不能止息。上恻然,谕曰:今岁国中因年
饥乏食,致民不得已而为盗耳。缉获者,鞭而释之可也。遂下令,是岁谳狱,姑从
宽典。仍大发帑金,散赈饥民。”他宽待因饥饿而为盗的百姓,与崇祯督促部将
“限期破贼、杀贼立功”的政策恰正相反。
③何柄棣:TheLadderofSuccessinImperialC
hina,AspectsofSocialMobility,1368—19
11一书中,认为明初人口六千五百万,到明末时已涨了一倍以上。
④王钟翰:《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一文中,根据朝鲜《兴京
二道河子旧老城》的资料,认为一六二一年时,努尔哈赤的兵数二十万,再加上妇
女老少,“全人数当在四、五十万左右。”
⑤《天聪实录稿》元年三月初二日,“秀才岳起鸾曰:我国宜与明朝讲和。若
不讲和,则我国人民死散殆尽。”《明清史料》甲编,天聪二年八月“事局未定”
奏疏:“南朝虽师老财匮,然以天下之全力,毕注于一隅之间,盖犹裕如也。”
《东华录》载天聪三年八月戊辰,“大臣同谋倡逃”。《明清史料》乙编载,崇祯
二年二月二十一,袁崇焕塘报:“一日之内,降者竟前后接踵而至。”
⑥“七大恨”:一、明朝杀害金人的二祖;二、袒护金人的仇敌哈达;三、越
界出兵,助金人的世仇叶赫抗金;四、明人越界,金人根据誓约杀了,明朝勒索金
方交出十人来杀死,以资报复;五、明朝造成老女改嫁;六、移置界碑,抢夺金国
的人参、貂皮;七、听信叶赫,写信来辱骂侮慢。
⑦“观其向背离合之意,以定征讨抚定之计。”见《两朝从信录》。
⑧当时满清的正式国号是“金”,史书上称为“后金”,以与宋朝时的“金”
有所分别。到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才改为“大清”。所以本文中的满清,其实
都应称“金”。“满洲”的名称,也要到改了“大清”的国号之后才出现,以前称
“建州”或“女真”。多数学者认为,“满洲”是文殊菩萨的“文殊、曼殊”的音
转。为了便于读者,本文中不将“金、清”“建洲、满洲”等称呼根据历史年代而
作分别。
⑨《太宗实录稿》:天聪七年十月,皇太极责骂主张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
有数之兵,若稍亏损,何以前图?”
BC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杀岳飞。十二年正月,宋金和议达成,高宗赵构向
金国上表称臣,表中说:“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每年皇帝生日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BD《太宗实录》卷十二,天聪六年六月,皇太极致书大同守将求和,信中说:
“和事既成,自当逊尔大国,尔等亦视我居察哈尔之上可也。”
BE皇太极来信的开头是(根据原信):“汗致书袁老先生大人”。(后来乾隆
时修订《太宗实录》觉得语气太卑,才改为《皇帝致书袁巡抚》,但当时皇太极未
称帝,决不可能有“皇帝”的称呼。)袁崇焕书信的开头是:“辽东提督部院,致
书于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欲恭顺天朝,息兵戈以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
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
BF后来皇太极在写给祖大寿的信中(那时袁崇焕已死),曾说:“尔国君臣,
惟以宋朝故事为鉴,亦无一言复我。然尔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
时,此一时,天时人心,各有不同。尔大国岂无智慧之时流,何不能因时制宜乎?”
其实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一直自认是金的子孙,他为了求和,连祖宗也不认了。
BG他后来在写给崇祯的奏章中说:“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
所以他的知己程本直说:“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
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于是乎举世所不
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
而独行也。”所谓“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就是与金人议和。
BH《孟子·公孙丑》:“昔者曾子谓子襄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
往矣。’”
BI袁崇焕《边中送别》:“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
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
边尘尚未收。”
BJ袁崇焕《山海关送季弟南还》:“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我塞上征。牧圉
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去住安危俱莫
问,燕然曾勒古人名。”“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
牢骚男子尔能兵。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
堕时名。”其中“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两句,写出了他两兄弟豪迈
的性格,就诗而论,也是豪迈的好诗。
</P>
发表于 2005-9-17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P>
                                   八</P><P>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
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
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
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
后顾之忧。</P><P>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
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
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
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P><P>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
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P><P>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
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P><P>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
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皇太极
不中计,攻城愈急。</P><P>    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
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P><P>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
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
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
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
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
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
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酿成
了很大风波。</P><P>    和满桂冲突时,袁崇焕相当支持他。赵率教感恩图报,又得袁崇焕时时勉以忠
义,到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
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
每战都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无日不战,战况的激烈,不
下于当年宁远大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
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持不住了,只得退兵,
退到小凌河扎营,等候各路兵马集中整编。</P><P>    赵率教转怯为勇,自见敌潜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缩不前到激战二十四日,到后
来更在保卫北京之役中血战阵亡,终于在历史上与满桂齐名,成为当时的两大良将。
他这个重大转变,非常突出的证明了袁崇焕的领导才能。</P><P>    皇太极整理好了部队,转而去攻宁远。</P><P>    清军上次在宁远吃过败仗,兵将心中对袁崇焕都是很忌惮的。大贝勒代善见城
中有备,就勒兵不攻。皇太极对诸将说:“先汗攻宁远不克,这次我攻锦州又不克,
若再攻不下宁远,我可要声名扫地了。”于是下令总攻,击破城下明军骑兵,直薄
城壁。</P><P>    比之第一次宁远之战,袁崇焕部的战斗力已有增强,敢于到城外决战了。上次
要清军退后,才派五十名敢死队缒到城下拾箭枝,可见不敢开城门。</P><P>    满桂率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列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
然后伏兵齐起。但明军没有上当,守垒不追。皇太极于是回军再战。</P><P>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叫。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攻击清
兵后路。双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于打不过清军,于是退入城中
据守。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方军士的死尸。</P><P>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
不少。明方的报告说,皇太极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
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四人、牛录(领三百人)三十余名。这
报告失之夸大,事实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纪录中也说:济尔
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P><P>    皇太极见部队损失重大,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不
少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P><P>    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P><P>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①。他和满桂向来颇有意见冲
突,但在奏章中力称宁远大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P><P>    第一次宁远大捷是天启六年正月,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
个月。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御
工事,固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
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可见袁崇焕这十六个月中的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大成
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时期,局面当然更有改进。</P><P>    这一仗大捷,军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是靠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明朝这时
本来已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传教士。传教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
有机可乘,便发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提供军费和炮手。明朝于是召还已驱逐了的
教士。本来秘密传教变成了公开,大批葡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②。后来中国在
外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
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金人要直到数年之后,才因投降的明
人之助而开始铸造大炮。</P><P>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p、保荐他的御史
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袁崇焕当然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
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当的委曲求全。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
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
忠贤建生祠。</P><P>    但魏忠贤仍是不满意。所以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
一级。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
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因此而封了伯爵。魏忠贤是太监,没有儿子,
只好大封他侄儿,封他侄儿的儿子。</P><P>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言官弹颏袁崇焕,说他没有去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立刻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
臣去接替。</P><P>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大喜若狂,而听到加给袁崇焕的罪名与评语竟是
“暮气”两字,恐怕大喜之余,却也不免愕然良久吧?袁崇焕这样的人竟算“暮气
沉沉”,却不知谁才是“朝气蓬勃”?</P><P>    袁崇焕离开宁远时,心中感慨万千,可想而知。那时他还只四十岁左右,方当
壮盛的英年,正是要大展抱负的时候。</P><P>    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属将士既感诧异,更是忿忿不平。他写了一首
诗给一个部将,诗中说:我们慷慨同仇,间关百战,功劳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
但我的苦心,却只有后人知道了。建功立业固然很好,回家休养也是不错。对于我
的去留,大家不必感到不平罢。这首诗显得很有气度③。不过他对于天启皇帝,还
是十分感激的。他本来是一个七品知县,自天启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
间,几乎年年升官,中间还跳级,直升到“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
都御史”,实在算是飞黄腾达。他自觉升官太快,曾上疏辞谢。他说在诸同年中,
官职最高之人和他也差着好几级,为了要做部属武将的榜样,请皇帝收回升赏的成
命。皇帝批复说:你接连三次谦辞,品德很好,但你功劳大,升官是应该的④。</P><P>    他在回广东故乡途中,经过大庾岭时写了一首诗,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⑤。
他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可是对待自己实在很好。</P><P>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游览,踏足佛地,不禁想到生平杀人甚多,和环境大不
调和⑥,然而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而已。英雄豪杰,一往无悔,却也无须对菩萨低
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P><P>
    ①袁崇焕的奏章中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合马交锋,即臣去
年,亦自城上而下攻。自今始一刀一枪,下而拚命,不顾夷之凶狠剽悍。臣复凭堞
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誓一战以挫此贼。此皆将军满桂之功居多。”
    ②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传教的功劳,又说:“上帝对于信仰基
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国皇帝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其实天启皇
帝信仰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P><P>    据冯承钧译、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崇祯三年,
澳门葡人队长率士卒四百、大炮十尊入境效力。广州巨商恐失垄断中西贸易之利,
厚赂朝臣,加以阻挠。后葡军队长公沙的西劳阵亡于登莱。《碧血剑》小说略取其
意。
    ③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
心苦后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其中“功高
明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决不是明主,天下皆知,自己功高如
此,结果却得了这样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
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
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
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
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知道。”
    ⑤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
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⑥袁崇焕《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红尘。如今着足
空王地,多了从前学杀人。”</P>
发表于 2005-9-17 15: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P>
                                   八</P><P>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
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
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
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
后顾之忧。</P><P>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
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
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
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P><P>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
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P><P>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
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P><P>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
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皇太极
不中计,攻城愈急。</P><P>    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
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P><P>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
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
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
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
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
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
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酿成
了很大风波。</P><P>    和满桂冲突时,袁崇焕相当支持他。赵率教感恩图报,又得袁崇焕时时勉以忠
义,到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
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
每战都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无日不战,战况的激烈,不
下于当年宁远大战。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
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持不住了,只得退兵,
退到小凌河扎营,等候各路兵马集中整编。</P><P>    赵率教转怯为勇,自见敌潜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缩不前到激战二十四日,到后
来更在保卫北京之役中血战阵亡,终于在历史上与满桂齐名,成为当时的两大良将。
他这个重大转变,非常突出的证明了袁崇焕的领导才能。</P><P>    皇太极整理好了部队,转而去攻宁远。</P><P>    清军上次在宁远吃过败仗,兵将心中对袁崇焕都是很忌惮的。大贝勒代善见城
中有备,就勒兵不攻。皇太极对诸将说:“先汗攻宁远不克,这次我攻锦州又不克,
若再攻不下宁远,我可要声名扫地了。”于是下令总攻,击破城下明军骑兵,直薄
城壁。</P><P>    比之第一次宁远之战,袁崇焕部的战斗力已有增强,敢于到城外决战了。上次
要清军退后,才派五十名敢死队缒到城下拾箭枝,可见不敢开城门。</P><P>    满桂率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列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
然后伏兵齐起。但明军没有上当,守垒不追。皇太极于是回军再战。</P><P>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叫。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攻击清
兵后路。双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于打不过清军,于是退入城中
据守。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方军士的死尸。</P><P>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
不少。明方的报告说,皇太极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
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四人、牛录(领三百人)三十余名。这
报告失之夸大,事实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纪录中也说:济尔
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P><P>    皇太极见部队损失重大,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不
少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P><P>    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P><P>    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①。他和满桂向来颇有意见冲
突,但在奏章中力称宁远大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P><P>    第一次宁远大捷是天启六年正月,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
个月。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御
工事,固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
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可见袁崇焕这十六个月中的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大成
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时期,局面当然更有改进。</P><P>    这一仗大捷,军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是靠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明朝这时
本来已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传教士。传教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
有机可乘,便发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提供军费和炮手。明朝于是召还已驱逐了的
教士。本来秘密传教变成了公开,大批葡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②。后来中国在
外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
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金人要直到数年之后,才因投降的明
人之助而开始铸造大炮。</P><P>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韩p、保荐他的御史
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袁崇焕当然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但为了大目标
是守御锦州、宁远,他也相当的委曲求全。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
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
忠贤建生祠。</P><P>    但魏忠贤仍是不满意。所以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
一级。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
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因此而封了伯爵。魏忠贤是太监,没有儿子,
只好大封他侄儿,封他侄儿的儿子。</P><P>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言官弹颏袁崇焕,说他没有去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立刻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
臣去接替。</P><P>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大喜若狂,而听到加给袁崇焕的罪名与评语竟是
“暮气”两字,恐怕大喜之余,却也不免愕然良久吧?袁崇焕这样的人竟算“暮气
沉沉”,却不知谁才是“朝气蓬勃”?</P><P>    袁崇焕离开宁远时,心中感慨万千,可想而知。那时他还只四十岁左右,方当
壮盛的英年,正是要大展抱负的时候。</P><P>    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属将士既感诧异,更是忿忿不平。他写了一首
诗给一个部将,诗中说:我们慷慨同仇,间关百战,功劳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
但我的苦心,却只有后人知道了。建功立业固然很好,回家休养也是不错。对于我
的去留,大家不必感到不平罢。这首诗显得很有气度③。不过他对于天启皇帝,还
是十分感激的。他本来是一个七品知县,自天启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
间,几乎年年升官,中间还跳级,直升到“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
都御史”,实在算是飞黄腾达。他自觉升官太快,曾上疏辞谢。他说在诸同年中,
官职最高之人和他也差着好几级,为了要做部属武将的榜样,请皇帝收回升赏的成
命。皇帝批复说:你接连三次谦辞,品德很好,但你功劳大,升官是应该的④。</P><P>    他在回广东故乡途中,经过大庾岭时写了一首诗,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⑤。
他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可是对待自己实在很好。</P><P>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游览,踏足佛地,不禁想到生平杀人甚多,和环境大不
调和⑥,然而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而已。英雄豪杰,一往无悔,却也无须对菩萨低
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P><P>
    ①袁崇焕的奏章中说:“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合马交锋,即臣去
年,亦自城上而下攻。自今始一刀一枪,下而拚命,不顾夷之凶狠剽悍。臣复凭堞
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誓一战以挫此贼。此皆将军满桂之功居多。”
    ②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传教的功劳,又说:“上帝对于信仰基
督教的皇帝必予福佑,所以中国皇帝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其实天启皇
帝信仰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仰基督教的上帝。</P><P>    据冯承钧译、沙不列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崇祯三年,
澳门葡人队长率士卒四百、大炮十尊入境效力。广州巨商恐失垄断中西贸易之利,
厚赂朝臣,加以阻挠。后葡军队长公沙的西劳阵亡于登莱。《碧血剑》小说略取其
意。
    ③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
心苦后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其中“功高
明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决不是明主,天下皆知,自己功高如
此,结果却得了这样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
    ④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十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竖立便欲
厚迁,稍不合辄思激去,要挟朝廷,开衅同类,今边疆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
之。臣今日不自处于恬,何以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富贵之心,又皇上所鉴也。”
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
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知道。”
    ⑤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
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⑥袁崇焕《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红尘。如今着足
空王地,多了从前学杀人。”</P>
发表于 2005-9-17 15: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P>                                   九</P><P>    天启皇帝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皇帝时,爱和小太监捉迷藏),做了几年
木工(不是做皇帝),天启七年八月,在二十三岁上死了。</P><P>    天启的儿子都已夭折,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
所以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P><P>    朱由检当时虚岁是十八岁。他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其实只十六岁另八个
月。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不动声色的对付魏忠贤,先将他的党羽慢慢收拾,然后
逼得他自杀。这场权力斗争处理得十分精采。</P><P>    魏忠贤死后,附和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或充军,或免职,
人心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都被清除了。</P><P>    被魏忠贤逆党排挤罢官的大臣又再起用,他们都主张召回袁崇焕。天启七年十
一月,升袁崇焕为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再升他为兵部
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兵部尚书是正二品的大官,
所辖的军区,名义上也扩大到北直隶(河北)北部和山东北部沿海,成为抗清总司
令。不过蓟州、天津、登莱各地另有巡抚专责,所以袁崇焕所管的实际还是山海关
及关外锦宁的防务。</P><P>    明末军制,在外带兵的文臣,头衔最高的是督师,通常以大学士兼任,宰相出
外带兵,才称督师;其次是总督或经略,由兵部尚书或侍郎兼任;更其次是巡抚;
巡抚之下才是武将中最高的总兵官。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
军事最o(︶︿︶)o 唉衔。以前辽东历任军事长官都只是经略或巡抚。那时距他做知县之时还
只六年。</P><P>    袁崇焕在广东家居这几个月中,与一般文人诗酒唱和,其中最著名的朋友是陈
子壮。</P><P>    陈子壮是广东南海人,和袁同科中进士,陈是探花。他在作浙江主考官时出题
目讽刺魏忠贤,因而被罢官。袁陈两人同乡同年,又志同道合,交情自然非同寻常。
陈子壮在崇祯时起复,做到礼部侍郎,后来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战败被俘,不降
而死,也是广东著名的民族英雄。当时与袁时常在一起聚会的,还有几个会做诗的
和尚。</P><P>    袁崇焕应崇祯的征召上北京时,他在广东的朋友们替他饯行。画家赵蔼夫画了
一幅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妇女三人、小孩一人相送。陈子壮在图上题了四个
大字:“肤公雅奏”,“肤公”即“肤功”,祝贺他“克奏肤功”的意思。图后有
许多人的题诗,第一个题的就是陈子壮。这幅画本来有上款,后来袁崇焕被处死,
上款给收藏者挖去了,多次易手流转,到光绪年间才由王鹏运考明真相。一群广东
文人后来将图与诗影印成一本册子,承一位朋友送了我一本。原图目前是在香港。</P><P>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大都是称誉袁崇焕的抗清功绩,预料此去定可扫平
胡尘、燕然勒石,麟阁题名等等。好几人诗句中都提到袁崇焕的“谈锋”、“高谈”、
“笑谈”①。喜与朋友们高谈阔论,一定是他个性中很显著的特点。</P><P>    在这幅画上题诗的共有十九人,其中有和尚三人,有几个是袁的幕僚。值得注
意的是,有八个人在十处地方提到了黄石公、赤松子、圯上、素书的典故,这决不
会是偶然现象。这典故是说张良立了大功之后,随即退隐,才避免给猜忌残忍的刘
邦所杀。在这次饯别宴中,袁崇焕的朋友们一定强调必须“功成身退”,大家对于
皇帝的狠毒手段都深具戒心,所以在诗中一再警戒②。</P><P>    七月,袁崇焕到达北京,崇祯③召见于平台,那是在明官左安门④。</P><P>    崇祯见到袁崇焕后,先大加慰劳,然后说道:“建部跳梁,已有十年了,国土
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P><P>    袁崇焕奏道:“所有方略,都已写在奏章里。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请给我放
手去干的权力,预计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以恢复。”</P><P>    崇祯道:“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
苦!卿子孙亦受其福。”袁崇焕谢恩归班。崇祯暂退少憩。</P><P>    给事许誉卿就去问袁崇焕,用甚么方略可以在五年之内平辽。袁崇焕道:“我
这样说,是想要宽慰皇上。”许誉卿已服侍崇祯将近一年,明白皇帝的个性,袁崇
焕却是第一次见到皇帝。许誉卿于是提醒他:“皇上是英明得很的,岂可随便奏对?
到五年期满,那时你还没有平辽,那怎么得了?”袁崇焕一听之下,爽然自失,知
道刚才的话说得有些夸张了。他答应崇祯五年之内可以平定满清、恢复全辽,实在
是一时冲动的口不择言,事实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袁崇焕和崇祯第一次见面,就
犯了一个大错误。大概他见这位十七岁半的少年皇帝很着急,就随口安慰。</P><P>    过了一会,皇帝又出来。袁崇焕于是又奏道:“建州已处心积虑的准备了四十
年,这局面原是很不易处理的。但皇上注意边疆事务,日夜忧心,臣又怎敢说难?
这五年之中,必须事事应手,首先是钱粮。”崇祯立即谕知代理户部尚书的右侍郎
王家桢,必须着力措办,不可令得关辽军中钱粮不足。袁崇焕又请器械,说:“建
州准备充分,器械犀利,马匹壮健,久经训练。今后解到边疆去的弓甲等项,也须
精利。”崇祯即谕代理工部尚书的左侍郎张维枢:“今后解去关辽的器械,必须铸
明监造司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有脆薄不堪使用的,就可追究查办。”</P><P>    袁崇焕又奏:“五年之中,变化很大。必须吏部与兵部与臣充分合作。应当选
用的人员便即任命,不应当任用的,不可随便派下来。”崇祯即召吏部尚书王永光、
兵部尚书王在晋,将袁崇焕的要求谕知。袁崇焕又奏:“以臣的力量,制全辽是有
余的,但要平息众人的纷纷议论,那就不足了。臣一出京城,与皇上就隔得很远,
忌功妒能的人一定会有的。这些人即使敬惧皇上的法度,不敢乱用权力来捣乱臣的
事务,但不免会大发议论,扰乱臣的方略。”崇祯站起身来,倾听他的说话,听了
很久,说道:“你提出的方略井井有条,不必谦逊,朕自有主持。”大学士刘鸿训
等都奏,请给袁崇焕大权,赐给他尚方宝剑,至于王之臣与满桂的尚方剑则应撤回,
以统一事权。崇祯认为对极。应予照办。谈完大事后,赐袁崇焕酒馔。</P><P>    袁崇焕辞出之后,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关辽军务基本战略的三个原则⑤:</P><P>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明代兵制,一方有事,从各方调兵前往。
因此守辽的部队来自四面八方,四川、湖广、浙江均有。这些士卒首先对守御关辽
不大关心,战斗力既不强,又怕冷,在关外驻守一段短时期,便遣回家乡,另调新
兵前来。袁崇焕认为必须用辽兵,他们为了保护家乡,抗敌勇敢,又习于寒冷气候。
训练一支精兵,必须兵将相习,非长期熏陶不为功,不能今天调来,明天又另调一
批新兵来替换。他主张在关外筑城屯田,逐步扩大防守地域,既省粮饷,又可不断
的收复失地。</P><P>    “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明兵打野战的战斗力不及习于骑射的
清兵,这是先天的限制,不易短期内扭转过来,但大炮的威力却非清兵所及。所以
要舍己之短,用己所长,守坚城而用大炮,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需要奇兵突出、
攻敌不意之时,才和清兵打野战。为了争取时间来训练军队、加强城防,有时还须
在适当时机中与敌方议和,这是辅助性的战略。</P><P>    “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执行上述方策之时,不可求急功近利,必
须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慢慢的推进。绝对不可冒险轻进,以致给敌人以可乘之机。</P><P>    这三个基本战略,是他总结了明清之间数次大战役而得出来的结论。明军三次
大败,都败于野战,以致全军覆没;宁远两次大捷,都在于守坚城、用大炮。</P><P>    这基本战略持久的推行下去,就可逐步扭转形势,转守为攻。但他担心两件事。
一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不信任,二是敌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因此在上任之初,
对此特别强调。他声明在先,军队中希奇古怪之事多得很,不可能事事都查究明白。
他又自知有一股蛮劲,干事不依常规,要他一切都做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圆,那可
不行。总而言之:“我不顾自己性命,给皇上办成大事就是了,小事情请皇上不必
理会罢。”</P><P>    崇祯接到这道奏章,再加奖勉,赐他蟒袍、玉带与银币。袁崇焕领了银币,但
以未立功勋,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上疏辞谢了。</P><P>    崇祯这次召见袁崇焕,对他言听计从,信任之专,恩遇之隆,实是罕见。但不
幸得很,袁崇焕这奏章中所说的话,一句句无不料中,终于被处极刑。这使我想起
文征明的一首词来。他见到宋高宗亲笔写给岳飞的敕书,书中言辞亲切无比,有感
而作了一首“满江红”,其中有一句:“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崇祯对待
袁崇焕,实也令人慨当初倚之何重,后来何酷。</P><P>    其间的分别是,岳飞当时对自己后来的命运完全料想不到,袁崇焕却是早已料
到了的。明知将来难免要受到皇帝猜疑,要中敌人的离间之计,却还是要去担任艰
危,这番舍身赴难的心情,更令后人深深叹息。</P><P>
    ①陈子壮:“曾闻缓带高谈日,黄石兵筹在握奇。”梁国栋:“笑倚戎车克壮
猷,关前氛□仗谁收?忻看化日回春日,再上邢州护锦州。”傅于亮:“天山自昔
凭三箭,辽左而今仗一夫。秉钺纷纷论制胜,笑谈尊俎似君无?”邓桢:“冠加荐
角峨应甚,赐有龙文许自专(指尚方剑)。借箸独当天下计,折冲随运掌中权。”
邝瑞露:“行矣莫忘黄石语,麒麟回首即江湖。”“供帐夜悬南海月,谈锋春落大
江潮。”“衣布尚怜天下士,高歌谁是眼中人?”邝瑞露即邝湛若,广东名士,南
海人,后助守广州,清兵破城时不屈而死。
    ②近人叶恭绰题袁崇焕墓有句云:“游仙黄石空余愿”。自注:“袁再起督师,
诸友饯别诗多以黄石、赤松为言,疑有所讽,惜袁不悟。”其实不是袁崇焕不悟;
张良是功成身退而从赤松子游,袁崇焕根本没有机会“功成”,自然谈不上“身退”。
不过以他的热血热肠,即使是功成了,多半还是不肯身退的,势必是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③对崇祯本应称朱由检、思宗、庄烈帝、怀宗、毅宗,或崇祯皇帝。本文以他
年号称呼,是习惯上的通俗方式,有如称清圣祖为康熙、清高宗为乾隆。
    ④崇祯召见袁崇焕的情形与对话,根据李逊之所著《三朝野记》与文秉所著
《烈皇小识》两书,其后周延儒对袁崇焕的中伤,也根据这两书所载。李逊之的父
亲李应癗是反对魏忠贤而被害死的著名忠臣李忠毅公。文秉是文征明的玄孙,他父
亲文震孟在崇祯时任大学士。文震孟最出名的事,是在天启年间上奏,直指皇帝诸
事不理,犹如“傀儡登场”,朝政全由魏忠贤摆布。魏忠贤于是叫了一班傀儡戏,
到宫中演给熹宗看,熹宗看得大乐。魏忠贤便说:“文震孟说皇上是傀儡登场,那
就是这样子了。”熹宗当然大怒,将文震孟在朝廷上打了八十棍。李逊之和文秉二
人是名父之子,他们记载朝中大事,应该相当可靠。
    ⑤《明史·袁崇焕传》中引述他的奏章:“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
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
实不在虚。此臣与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
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
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
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
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P>
发表于 2005-9-17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P>                                   十</P><P>    袁崇焕还没有到任,宁远已发生了兵变。</P><P>    兵变是因欠饷四个月而起,起事的是四川兵与湖南、湖北的湖广兵。兵卒把巡
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把官衙库房中所有的二万两银子都
拿出来发饷,相差还是很多,又向宁远商民借了五万两,兵士才不吵了。毕自肃自
觉治军不严有罪,上吊自杀。兵士的粮饷本就很少,拖欠四个月,叫他们如何过日
子?这根本是中央政府财政部的事。连宁远这样的国防第一要地,欠饷都达四个月
之久,可见当时政治的o(︶︿︶)o 唉。毕自肃在二次宁远大战时是兵备副使,守城有功,因
兵变而自杀,实在是死得很冤枉的。</P><P>    袁崇焕于八月初到达,惩罚了几名军官,其中之一是后来大大有名的左良玉,
当时是都司;又杀了知道兵变预谋而不报的中军,将兵变平定了。</P><P>    但京里的饷银仍是不发来,锦州与蓟镇的兵士又哗变。如果这时清军来攻,宁
远与锦州怎么守得住?局势实在危险之至。袁崇焕有甚么法子?只有不断的上奏章,
向北京请饷。崇祯的性格之中,也有他祖父神宗的遗传。他一方面接受财政部长的
提议,增加赋税,另一方面对于伸手来要钱之人大大的不高兴。</P><P>    袁崇焕屡次上疏请饷,崇祯对诸臣说:“袁崇焕在朕前,以五年复辽、及清慎
为己任,这缺饷事,须讲求长策。”又说:“关兵动辄鼓噪,吝边效尤,如何得了?”</P><P>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奏道:“军士要挟,不单单是为了少饷,一定另有隐情。古
人虽罗雀掘鼠,而军心不变。现在各处兵卒为甚么动辄鼓噪,其中必有原故。”崇
祯道:“正如此说。古人尚有罗雀掘鼠的。今虽缺饷,哪里又会到这地步呢?”
“罗雀掘鼠”这四字崇祯听得十分入耳。周延儒由于这四个字,向着首辅的位子迈
进了一步。周延儒是江苏宜兴人,相貌十分漂亮,二十岁连中会元状元,这个江南
才子小白脸,真是小说与戏剧中的标准小生,可惜人品太差,在《明史》中被列入
《奸臣传》。本来这人也不算真的十分奸恶,他后来做首辅,也做了些好事的,只
不过他事事迎合崇祯的心意。周延儒之奸,主要是崇祯性格的反映。但“逢主之恶”
当然也就是奸。这个人和袁崇焕恰是两个极端。袁崇焕考进士考了许多次才取,相
貌相当不漂亮①,性格则是十分的鲠直刚强。“罗雀掘鼠”是唐张巡的典故。张巡
在睢阳被安禄山围困,苦守日久,军中无食,只得张网捉雀、掘穴捕鼠来充饥,但
仍是死守不屈。罗雀掘鼠是不得已时的苦法子,受到敌人包围,只得苦挨,但怎能
期望兵士在平时都有这种精神?</P><P>    周延儒乘机中伤,崇祯在这时已开始对袁崇焕信心动摇。他提到袁崇焕以“清
慎为己任”,似乎对他的“清”也有了怀疑。崇祯心中似乎这样想:“他自称是清
官,为甚么却不断的向我要钱?”</P><P>    袁崇焕又到锦州去安抚兵变,连疏请饷。十月初二,崇祯在文华殿集群臣商议,
说道:“崇焕先前说道‘安抚锦州,兵变可弥’,现在却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
为甚么与前疏这样矛盾?卿等奏来。”</P><P>    “内帑”是皇帝私家库房的钱。因为户部答复袁崇焕说,国库里实在没有钱,
所以袁崇焕请皇帝掏私人腰包来发欠饷。再加上说兵士鼓噪而提出要求,似乎隐含
威胁,崇祯自然更加生气。</P><P>    哪知百官众口一辞,都请皇上发内帑。新任的户部尚书极言户部无钱,只有陆
续筹措发给。崇祯说:“将兵者果能待部属如家人父子,兵卒自不敢叛,不忍叛;
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叛者怀其德,如何有鼓噪之事?”</P><P>    “罗雀掘鼠”和“家人父子”这两句话,充分表现了崇祯完全不顾旁人死活的
自私性格。兵士有四个月领不到粮饷,吵了起来。崇祯不怪自己不发饷,却怪带兵
的将帅对待士兵的态度不如家人父子。他似乎认为,主帅若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
没有粮饷,士兵饿死也是不会吵的。俗语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崇祯却认为饿
兵可以自己捉老鼠吃。</P><P>    周延儒揣摩到了崇祯心意,又乘机中伤,说道:“臣不敢阻止皇上发内帑。现
在安危在呼吸之间,急则治标,只好发给他。然而决非长策,还请皇上与廷臣定一
经久的方策。”崇祯大为赞成:“此说良是。若是动不动就来请发内帑,各处边防
军都学样,这内帑岂有不干涸的?”崇祯越说越怒,又是忧形于色,所有大臣个个
吓得战战兢兢,谁也不敢说话②。袁崇焕请发内帑,其实正是他不爱惜自己、不怕
开罪皇帝、而待士兵如家人父子。本来,他只须申请发饷,至于钱从何处来,根本
不是他的责任。国库无钱,自有别的大臣会提出请发内帑,崇祯憎恨的对象就会是
那个请发内帑之人。以袁崇焕的才智,决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关键,但他爱惜兵士,
得罪皇帝也不管了。说不定朝中大臣人人不敢得罪皇帝,饷银就始终发不下来,那
么就由我开口好了。</P><P>    当袁崇焕罢官家居之时,皇太极见劲敌既去,立刻肆无忌惮,不再称汗而改称
皇帝。</P><P>    袁崇焕回任之后,宁远、锦州、蓟州都因欠饷而发生兵变,当时自然不能与清
兵开仗,于是与皇太极又开始了和谈,用以拖延时间。皇太极对和谈向来极有兴趣,
立即作出有利的反应。袁崇焕提出的先决条件,是要他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
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
这是自居为明朝藩邦,原是对明朝极有利的。但明朝朝廷不估计形势,不研究双方
力量的对比,坚持非消灭满清不可,当即拒绝了这个要求③。皇太极一直到死,始
终千方百计的在求和,不但自己不停的写信给明朝边界上的官员,又托朝鲜居间斡
旋,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提出劝告。每一个战役的基本目标,都是“以战求和”④。
他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
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⑤。皇
太极写给崇祯的信,可说谦卑到了极点⑥。</P><P>    然而崇祯的狂妄自大比他哥哥天启更厉害得多,对满清始终坚持“不承认政策”,
不承认它有独立自主的资格,决不与它打任何交道⑦。</P><P>    为了与满清作战,万历末年已加重了对民间的搜括,天启时再加,到崇祯手里
更大加而特加,到末年时加派辽饷九百万两,练饷七百三十余万两,一年之中单是
军费就达到二千万两(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四百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和全国经
济在这压力下都已濒于崩溃。明末民变四起,主要原因便在百姓负担不起这沉重的
军费开支⑧。</P><P>    敌人提出和平建议,是不是可以接受,不能一概而论。我以为应当根据这样的
原则来加以考虑:敌人的和议不过是一种阴谋手段,目的在整个灭亡我们?还是敌
人因经济、政治、军事、或社会的原因而确有和平诚意?</P><P>    必须假定缔结和约只是暂时休战,双方随时可以破坏和平而重启战端。目前一
直打下去对我方比较有利?还是休战一段时期再打比较有利?</P><P>    缔结和约或进行和平谈判,会削弱本国的士气民心、造成社会混乱、损害作战
努力、破坏联盟关系、影响政府声誉?还是并无重大不良后果?</P><P>    和约条款是片面对敌人有利?还是双方平等,或利害参半,甚至对我方有利?</P><P>    如果是前者,当然应当断然拒绝;若是后者,就可考虑接受,必要时甚至还须
努力争取。在当时的局势下,成立和议显然于明朝有重大利益。不论从政略、战略、
经济、人民生活哪一方面来考虑,都应与满清议和。</P><P>    拒绝和满清议和,是崇祯一生最大的愚蠢。他初即位时清除魏忠贤逆党,处理
得十分精明,于是臣下大捧他为“英主”。他从此就飘飘然了,真的以“英主”自
居,认为“英主”决不能和叛逆的“建州卫”妥协。在明朝君臣的观念中,“建州
卫”始终是中国皇帝属下一个小官的领地,皇帝决不能跟小官谈和。至于使得全国
亿万人民活不下去,那是另一回事,皇帝的尊严不能有丝毫损害。</P><P>    他可以和察哈尔蒙古人谈和,付给金银以换取和平。因为明朝的江山是从蒙古
人手里夺来的,明朝承认蒙古是敌国。坚持政治原则,本来不错。然而政治原则是
要以正确的策略来贯彻的。完全忽视实际情形,把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存亡置之不顾,
和“英主”两字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P><P>    袁崇焕和皇太极一番交涉,使得皇太极自动除去了帝号,本来是外交上的重大
胜利。但崇祯却认为是和“叛徒”私自议和,有辱国体,心中极不满意,当时对袁
崇焕倚赖很重,隐忍不发,后来却终于成为杀他的主要罪状。</P><P>
    ①《明史·钱龙锡传》:“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貌寝,退谓
同官:此人恐不胜任。’”钱龙锡这话也是胡说八道,怎能见人家相貌难看,便说
他不能担当大事?
    ②《烈皇小识》:“时天威震迅,忧形于色。大小臣工皆战惧不能仰对,而延
儒由此荷圣眷矣。”
    ③关于这场交涉,因皇太极称帝之后再自动除去,又向明朝要求发印而不得,
在满清方面是受到重大屈辱,所以清方官文书中都无记载,或有记载而后来都删去
了。但清内阁档案中还留存皇太极天聪四年颁示的一道木刊谕文,其中公开承认这
件事:“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
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
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
    ④《明清史料》丙编,皇太极谕诸将士:“尔诸将士临阵,各自奋勇前往,何
必争取衣物?纵得些破坏衣物,尚不能资一年之用。尔将士如果奋勇直前,敌人力
不能支,非与我国讲和,必是败于我们。那时穿吃自然长远,早早解盔卸甲,共享
太平,岂不美哉?”
    ⑤《天聪实录稿》,七年九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
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裸体耶?即飞禽走兽,亦
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抢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⑥《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
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
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
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
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
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最后这句话甚是质朴动人。
    ⑦崇祯五年,宣府巡抚沈□和清军立约互不侵犯,崇祯便把兵部尚书熊明遇革
职查办,沈□下狱。此后他更下旨给守边的官员,任何人不得与洪清有片纸只字的
交通。
    ⑧《明史·食货志》:“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
输边乎?”
</P>
发表于 2005-9-17 15: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P>                                  十一</P><P>    崇祯对袁崇焕的猜忌,从“请发内帑事件”开始。带兵的统帅追讨欠饷,本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债户对于债主追讨欠款,不论债主的理由如何充足,债户自然
而然的会对他十分憎恨,如果债主威名震于天下而又握有武力,十几岁的少年债户
除了憎恨之外还会恐惧。崇祯又不敢惩罚袁崇焕和皇太极谈和。这“不敢”两字之
中,自然隐伏了“将来和你算帐”的心理因素。</P><P>    该年闰四月,加袁崇焕太子太保的头衔,那是从一品,比兵部尚书又高了一级。
到了下个月,便发生了杀毛文龙事件,这又增加了崇祯内心对他的不满和恐惧。</P><P>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人。袁崇焕杀毛文龙在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九),那是己
巳年。早了一百八十年(一四四九),同样是己巳年,我另一位同乡杭州人于谦为
明朝立了安邦定国的大功。那一年发生土木堡之变,皇帝被蒙古人掳去,于谦击退
外敌,安定了国家。于谦和袁崇焕都是兵部尚书,于做总督,袁做督师,地位相等
①。两人后来都被皇帝处死,都是明朝出名的大忠臣。</P><P>    杭州人在江南虽然有“杭铁头”之称,然而那是与性格柔和的苏州人“苏空头”
相对而言,很少去当兵打仗的。戚继光率领来平定倭寇、守御北边,后来在戚死后
又去抗日援朝的浙江兵,都是浙东义乌一带的人。</P><P>    毛文龙所以投军,主要由于他有个舅舅在兵部做官。毛文龙喜欢下围棋,常通
宵下棋,爱说:“杀得北斗归南。”捧他场的人,说他的棋友中有一个道人,从围
棋中传授了他兵法。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毛文龙的棋力一定相当低,因为他的兵法
实在并不高明。又有一个传说:他上京去投靠舅舅的前夕,睡在于庙(于谦的庙,
在杭州与岳庙并称)里祈梦,梦到于谦写了十六个字给他:“欲效淮阴,老了一半。
好个田横,无人作伴。”这十六个字后来果然“应验”了:韩信二十七岁为大将,
毛文龙为大将时五十二岁;田横在岛上自杀时,有五百士自刎而殉,毛文龙在岛上
被杀,死的只他一人。这当然是好事之徒事后捏造出来的。于谦见识何等超卓,又
怎会将他这个无聊同乡去和韩信、田横相比?</P><P>    毛文龙到北京后,得他舅舅推荐,到辽东去投效总兵李成梁,后来在袁应泰、
王化贞两人手下,升到了大约相当于团长的职位。他的功绩主要是造火药超额完成
任务和练兵,可见此人是一个能干的后勤人员。辽东失陷后,他带了一批部队,在
沿海各岛和辽东、朝鲜边区混来混去,打打o(︶︿︶)o 唉。他的根据地是在朝鲜,招纳辽东
溃散下来的中国败兵和难民,势力渐渐扩充,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带领了九十八
人,渡鸭绿江袭击镇江城②,俘虏了清军守将。这是明军打败清兵的罕有事件,王
化贞大为高兴,极力推荐,升他的官,驻在镇江城。但不久清兵大军反攻,镇江城
就失去了。毛文龙将根据地迁到朝鲜的皮岛,自己仍在辽东朝鲜边区打o(︶︿︶)o 唉。</P><P>    皮岛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
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③。当时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
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喧宾夺主,汉人占了居民十分
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皮岛横约八十里,逃到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
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明朝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
升毛文龙为总兵。</P><P>    那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明朝唯一能与清兵打一下的,只有毛文龙
一军,所以他名气相当大。当时董其昌曾上奏说:国家只要有两个毛文龙,努尔哈
赤可擒,辽地可复。他这道奏章,当然只有书法上的价值,但由此也可见到一般朝
臣对毛文龙的观感。毛文龙不断升官,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皇
帝提到他时称为“毛帅”,不叫名字。</P><P>    天启四年五月,毛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攻入满清东部,被守将击败,
全军覆没;五年六月及六年五月,曾两次派兵袭击满清城寨,两次都丧师败归。毛
文龙打仗是不行的,可是连年袭击满清腹地,不失为有牵制作用。那时候明军一见
清兵就望风而遁,毛文龙胆敢主动出击,应当说勇气可嘉。</P><P>    天启七年正月,清兵征朝鲜,因为毛文龙不断在后方骚扰,于是分兵去攻他所
驻守的铁山。毛文龙大败,逃上了皮岛。</P><P>    他在中朝边区打o(︶︿︶)o 唉时,虽然屡战屡败,却也能屡败屡战。上了皮岛之后,有
了大海的阻隔,清军没有水师,安全感大增,加之又上了年纪,很快就腐化起来④。</P><P>    他开始发挥后勤才能,在皮岛大做生意,征收商船通行税,那便是海上买路钱,
派人去辽东和朝鲜挖人参。一方面向朝廷要粮要饷,又向朝鲜要粮食,理由是帮朝
鲜抵抗清兵,要收保护费。朝鲜也只得时时运粮给他。他升官发财之后,对打仗更
加没有兴趣了。当时皮岛驻军有二万八千,战马三千余匹,皮岛之东的身弥岛驻兵
千余,作为皮岛的外围,宁锦大战之时,毛文龙手拥重兵在旁,竟不发一兵一卒去
支援,也不攻击清兵后方作牵制。袁崇焕当然极不满意,但因管他不着,无可奈何。
天启年间,毛文龙不断以大量贿赂送给魏忠贤和其他太监、大臣,对朝中当权派的
公共关系做得极好。天启五年,御史麦之令弹劾毛文龙,认为他无用,辽东军务不
能依靠他。魏忠贤极力袒毛,说麦之令是熊廷弼的同党,将他杀了。这样一来,所
有反对魏忠贤的东林党清流派都恨上了毛文龙。</P><P>    崇祯接位后,毛文龙作风不改。朝廷觉得皮岛耗费粮饷太多,要派人去核数查
帐。毛文龙多方推托,总之是不欢迎御用会计师驾临。</P><P>    袁崇焕的新任命,理论上是有权管到皮岛东江镇的。朝中于是有人建议皮岛的
粮饷经由宁远转运,意思是交由袁崇焕控制。甚至有人主张撤退皮岛守军,全部调
去宁远。这些主张,都遭到毛文龙的抗拒,而兵部又对毛相当支持。</P><P>    袁崇焕写信给首辅钱龙锡商量,要杀毛文龙。钱回信劝他一切慎重。袁在北京
时,也曾和钱龙锡商议过杀毛的事,当时袁对钱龙锡说,要恢复辽东,必须从整肃
东江镇的军纪开始。</P><P>    袁崇焕决心要解决这件事。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袁崇焕离宁远,去和毛文
龙会谈,约定了在旅顺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相会,这小岛叫做岛山⑤。从宁远经渤海
到旅顺,和从皮岛经黄海到旅顺,海程大致相等,所以旅顺是一个中间地点,也可
说是中立地带。那时毛文龙对袁崇焕已心存疑忌,如邀他到宁远相会,他是不肯来
的。袁崇焕如去皮岛,却又是身入险地。</P><P>    袁崇焕除座船外,带船三十八艘,出发前先试放西洋大炮,射程远的五六里,
近的三四里。二十六日到双岛,登州的军官带了兵船四十八艘来会。二十七日到岛
山停泊,旅顺的军官前来参见。袁崇焕带众将上山,到龙王庙去拜龙王,对众将训
话:“本朝开国,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诸君起初在鄱阳湖、采石矶大战,后
来一直打到漠北,水战固然胜,马步战也胜,才能驱逐胡元,统一中国。现在你们
的水师只能以红船在水上自守,满清o(︶︿︶)o 唉不下海,难道能赶他们入海打水战么?所
以水师必须也能陆战。”他的抱负是要将水师训练成为海军陆战队。</P><P>    六月初一,毛文龙率领将士到达岛山,与袁互相交拜。毛文龙呈上礼帖三封和
三桌筵席。在船中吃过,袁崇焕和他谈话,说道:“辽东海外,只有我和贵镇二人,
务必同心共济,方能成功。我历险来此,旨在商议进取。军国大事,在此一举。我
有一个良方,只不知生病的人肯不肯服这一帖药。”当晚两人直谈到二更。初二袁
崇焕上岛,犒赏毛的部属,和毛又密谈到三更。初三日又再谈,袁崇焕要求皮岛设
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连谈三日三夜,毛文龙始终不同意,到这
时谈判终于破裂。袁崇焕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劝他辞职回乡。毛文龙说:“辞职回
乡这件事,我一直是在盼望的。只不过我对辽东事务很熟悉,解决了满洲之后,可
顺势袭取朝鲜了。”袁崇焕听他大言不惭,更是不满⑥。酒散后,袁传副将汪翥上
船密议,五更方毕。通宵部署,要杀毛文龙了。初四日,袁崇焕犒赏毛部兵将共三
千五百七十五名,军官每名三五两不等,兵每名数钱,又将带来的饷银十万两交卸。
同时和毛划分职权,此后旅顺以东由毛指挥,旅顺以西由袁指挥。毛文龙收到大笔
银子,对指挥权的区划又十分满意,减少了提防警惕。</P><P>    初五日,袁崇焕邀毛文龙一起检阅将士比赛射箭。相见后,袁崇焕说:“我明
天要回宁远了。贵镇身当国家海外重寄,请受我一拜。”说着下拜,毛文龙跪下还
礼。大家上山后,袁的亲信参将谢尚政指挥各营士兵布成一个大围。毛文龙和随从
官员百余名在围内,将毛部兵丁都隔在围外。</P><P>    袁崇焕问起毛文龙手下将官的姓名,居然大多数姓毛。袁崇焕觉得奇怪。毛文
龙说:“他们都是我的义孙。”⑦袁崇焕笑了起来,跟着对毛部众将说道:“你们
在海外辛苦,兵士每个月只有五斗米的粮,甚至家中几口人都分食此粮,想起来令
人痛心。请大家受我一拜,感谢你们为国家尽力,以后大家不必担心没有粮饷。”
当即下拜。众将磕头答礼,甚是感动。</P><P>    袁崇焕随即提出几件事来责问毛文龙,毛文龙抗辩。袁崇焕不客气了,斥责道:
“本部院披肝沥胆,与你说了三日,只道你回头是岸,也还不迟。哪晓得你狼子野
心,总是一片欺诳到底。你目中没有本部院,那也罢了。方今圣天子英武天纵,国
法岂容得你?”命人除下他衣冠,绑了起来。毛文龙的态度仍是十分倔强,自称无
罪有功。</P><P>    袁崇焕厉声道:“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瞧我不起。本部院却是能管将官之人。
你说没有罪么?你犯了十二大罪,我数给你听:</P><P>    “一、明朝的制度,大将在外,必由文臣监督,你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肯受
核。二、杀戮降人难民,谎报冒功,说杀的是清兵。三、宣称如果南下,取登州和
南京犹如反掌。四、每岁饷银数十万,但发给兵士的粮饷每月只有三斗半,侵盗军
粮。五、在皮岛开马市,擅自与外国贸易。六、部将数千名都冒称姓毛,擅自封官。
七、败退时剽掠商船。八、你自己强抢良家妇女,部下效尤。九、驱策难民到辽东
去偷挖人参,不肯去的就不发粮食,让他们大批在岛上饿死。十、将大量金银送去
京师贿赂,拜魏忠贤为义父,在岛上替魏忠贤塑像。十一、铁山一仗,大败丧师,
却报称有功。十二、设立军区已达八年,不能恢复寸土,观望养敌。”</P><P>    这十二条罪状数了出来,毛文龙魂不附体,只有叩头求饶。</P><P>    袁崇焕问毛的部将:“毛文龙该斩么?”诸将都吓得不敢作声。有人说毛文龙
这些年来虽无功劳,但也辛苦出力。袁崇焕叱道:“毛文龙本来只不过是个寻常百
姓,现今官居极品,满门封荫,已足够酬答他的辛劳了,为甚么他还这样悖逆?”
于是向着北京叩头,宣称:“臣今天诛毛文龙以整肃军纪,诸将中若有行为如毛文
龙的,也一概处决。臣如不能成功,请皇上也像诛毛文龙一样的处决臣!”请出尚
方剑来,命旗牌官将毛文龙在帐前斩决,向毛文龙部属谕示:“只诛毛文龙一人,
其余各人一概无罪。”毛文龙麾下将士无一敢动。袁崇焕命人收殓毛文龙,次日开
吊拜奠,说:“昨日斩你,是为了朝廷大法。今日祭你,是为了僚友私情。”</P><P>    随即将毛部分为四队,派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副将陈继盛等四人分领,犒赏
军士,尽除皮岛毛文龙的虐政。回宁远后上奏禀报,最后说:毛文龙是大将,不是
臣有权可以擅自诛杀的。臣犯了死罪,谨候皇上惩处。</P><P>    崇祯得讯,大吃一惊,非常不以为然。但想毛文龙已经死了,目前又正倚赖袁
崇焕尽力,只得下旨嘉奖他一番,又下旨公布毛文龙的罪状,逮捕毛文龙的驻京办
事处主任,以安袁崇焕之心。</P><P>    袁崇焕担心毛文龙的部下生变,奏请增加饷银。但查核部队实数,兵员比毛文
龙虚报时少得多了。崇祯见兵员少了,饷银反增,颇为怀疑,但都一一批准。以崇
祯这样刚强的性格,这时迫于形势而不敢得罪袁崇焕,实已深深伏下了杀机。毛文
龙在皮岛,俨然是独立为王的模样,不接受朝廷派文官监察核数、滥杀难民冒功、
侵吞军粮、军纪不肃,的确有罪。但袁崇焕以尚方剑斩他的方式,却也未免太戏剧
化了些。明朝赐尚方剑给主帅,用意是给主帅以绝对权威,部将如不听指挥,立即
可以诛杀。然而毛文龙的罪行都非紧急,也不是反叛作乱。何况毛文龙也是受赐尚
方剑的。</P><P>    毛文龙在皮岛,毕竟曾屡次出兵,骚扰满清后方,是当时海上惟一的一支机动
o(︶︿︶)o 唉队,满清对他也一直颇为重视忌惮。</P><P>    这十二条罪状中,有几条平心而论并不能成立。毛文龙说取登州、南京如反掌,
只不过一时夸口,并非真的要造反;向外国买马,当是军中需要;擅自封官是得到
朝廷授权的,部将喜欢姓毛,旨在拍主帅的马屁,也没有甚么大不了;不能恢复寸
土,只能说他无能,却非有罪,要打败清兵,恢复失地,谈何容易?在岛上为魏忠
贤塑像,更难以加他罪名。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
祠、塑像而向他跪拜。当时袁崇焕在宁远也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时势所然,人人难
免。</P><P>    毛文龙死后,部将心中不服,颇有逐渐叛去的,其中重要的叛将有孔有德、耿
仲明、尚可喜。这三人投降满清,为清朝出了很大力气,后来都封王。清初四大降
王,除吴三桂外,其余孔、耿、尚三人都是毛文龙的旧部。不过这也不能说是袁崇
焕的过失⑧。</P><P>    对于“杀毛事件”,当时舆论大都同情毛。一般朝臣认为,毛文龙即使有罪,
他是一个大军区司令,也只能由皇帝下旨诛杀。皇帝的统治手段,主要只是赏与罚。
袁崇焕擅杀大将,是严重的侵犯了君权。</P><P>    我也觉得袁崇焕这件事做得不对,过分的横蛮。将毛文龙逮捕,押解北京,交
由皇帝去处置,才是合理的方式。当时小说盛行,有人做了小说来称誉毛文龙。一
部是四十回的《辽海丹忠录》,是杭州人陆云龙所作,大捧向乡毛帅。另一部是作
者不署名的《铁冠图》(不是讲李自成事迹的那一部),以毛文龙为主角。</P><P>    当时大名士陈眉公对“杀毛事件”抨击甚烈。另一个大名士钱谦益是毛文龙的
朋友,对朝野舆论当然也有影响。《明季北略》甚至说:袁崇焕捏造十二条罪名来
害死了毛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来害死了岳飞完全一样。却又是过分的批评了。</P><P>    推测袁崇焕所以用这样的断然手段杀毛,首先是出于他刚强果决的性格。其次,
文人带兵,一定熟读孙子兵法,对于孙子杀吴王爱姬二人、因而使得宫中美女尽皆
凛遵军法的故事,对于“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军法观念,一定印象十分深刻。
那时候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生兵变,如不整饬军纪,根本不能打
仗。袁崇焕明知这样做不对,还是忍不住要杀毛,推想起来,也有自恃崇祯奈何他
不得的成分。最后,毛文龙接近魏忠贤,袁崇焕接近东林清流,其中也难免有些党
派成见。</P><P>
    ①督师本来比总督略高,但在于谦的时候还没有设督师当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
带兵文官。见吴晗:《明代的军兵》。
    ②即今辽宁省安东之北的九连城,与朝鲜的义州隔鸭绿江相对。
    ③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
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
地理弄错了。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是朝鲜地方,海
洋岛是中国地方。
    ④据朝鲜派去皮岛的使者记载:毛文龙每天吃五餐,其中三餐有菜肴五六十品,
宠妾八九人,珠翠满身,侍女甚多。
    ⑤一般书籍(包括《明史》)上记载,都说袁毛的会晤地是在双岛。《荆驼逸
史》中辑有《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记》一文,采用的是日记体,从五月二十二日
袁崇焕出发到六月十一日回宁远,逐日记录海程、所经岛屿、风势、船只、兵员、
官员姓名等等,十分详尽,作者显然是袁崇焕随行的幕僚或部属。</P><P>    他写作态度异常忠实,对于袁毛密谈三日三夜,只记两人“二更后方散”、
“密语三更方散”,记录两人密谈后的神色,却不记密语内容,全天凭空推测的言
辞,合于现代要求最严格的报导体。该书记载袁毛相会的地点是在岛山,离旅顺陆
路十八里,水路四十里,距双岛有半日水程,中间隔了松木岛、猪岛、蛇岛、虾蟆
岛等许多岛屿。我比较各种资料,觉得岛山的说法更为可信。
    ⑥《始末记》记载当时情形说:“酒叙至终,(袁)方有傲状,毛帅有不悦意
态。”
    ⑦后来大大有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义孙,那时叫做毛有
德、毛精忠、毛可喜。
    ⑧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说:“吾以为此亦存乎其人耳。毛文龙不死,安知
其不执?为诸降王长?”意思说,毛文龙如果不死,说不定他反而是第一大降王呢。
然而这也是揣测之辞了。</P>
发表于 2005-9-17 15: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P>十二</P><P>这时候朝廷又欠饷不发了。袁崇焕再上奏章,深深忧虑又会发生兵变,更忧虑
兵卒哗变后不再接受安抚,从此变为“大盗”。他说一定要发生一次兵变,才发一
次欠饷,而发了欠饷之后,又一定将负责官员捉去杀了一批,这样下去,永远是
“欠饷——兵变——发饷——杀官——欠饷”的循环①。这道奏章,当然只有再度
加深崇祯对他的憎恨。</P><P>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
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这时蓟辽总督是刘策,懦弱而不懂军事。袁崇焕看到了防务
弱点的所在,第一道奏章上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崇祯
下旨交由部科商议o(︶︿︶)o 唉,但始终迁延不行。拖到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
正在袁崇焕料中。首当其冲的,正是刚刚发生过索饷兵变的遵化。</P><P>明朝初年为了防备蒙古人,对北方边防是全力注意的,好好修筑了长城,设立
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统偏头、宁武、雁门三关)、陕西、延绥、宁夏、
甘肃九大边防军区,那便是所谓“九边”。东起鸭绿江,西至酒泉,绵延数千里中,
一堡一寨都分兵驻守。但后来注意力集中于辽东,其他八镇的防务就废弛了。</P><P>明太祖本来建都南京,成祖因为在北京起家,将都城迁了过去。在中国整个地
形上,北京偏于东北,和财赋来源的东南相距甚远。最不利的是,北京离国防第一
线的长城只有一百多里,敌军一攻破长城,快马奔驰半天,就兵临北京城下。金元
两朝以北京为首都,因为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敢深入中原,一旦有变,
可以立刻转身逃回本土。明朝的情况却根本不同。成祖对蒙古采取攻势,建都北京
便于进攻,后来兵力衰弱,北京地势上的弱点立刻暴露无遗②。本来,两个互相敌
对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期对峙的,僵持一段时期之后,终究是非进则退③。明朝既坚
决不肯和满清议和,形势上又无力进攻,再将京城暴露在敌人大兵团朝发夕至的极
近距离之内,根本战略完全错误。以汉人为主的中华民族所以伟大,主要是在文治
教化,征战本非所长④,如果基本战略一错,局势就难以收拾了。</P><P>这次进军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知道袁崇焕守在东路,攻打不进,于
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出发前对王公大臣说:“明朝若是肯和,我们
采参开矿,与他们交易,换来布匹,大家共享太平,岂不极好?但我几次三番的求
和,明朝总是不允,这次非狠狠打一仗不可。”十月初五,抵达喀喇沁的青城。这
条路很远,行军不便,诸将见到了前途的艰难,不少人便主张退兵,其中以代善及
莽古尔泰两大贝勒主张最力,认为:深入敌境,劳师袭远,如果粮匮马疲,又怎么
回得去?纵使攻进了长城,明人势必聚集各路兵马围攻,我们便众寡不敌,要是后
路遭到堵截,恐无归路。金人的根本是在辽宁、吉林一带。从山海关进攻北京,那
是安全的进军路线,如果打不胜,退回去就是了。现在远远的绕道蒙古,当时运输
工具简陋,粮草很容易接济不上。那时代善四十九岁,是皇太极的二哥,莽古尔泰
四十三岁,是皇太极的五哥,两人比较老成持重。</P><P>少壮派大将岳托与济尔哈朗等人则支持皇太极(当时三十八岁,排行第八)的
进军主张。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当时年龄不详,相信最多三十岁,济尔哈朗是皇太
极的堂弟,三十四岁,都是勇气十足。那日开军事会议密商,直开到深夜,在皇太
极的坚持下决定继续进攻。但皇太极也知道此行极险,第二日早晨重申军令,不准
吃明人的熟食,以防下毒,不准酗酒,采取柴草时必须众人同行,不可落单,充分
显露了战战兢兢的心情。皇太极爱读《三国演义》,这次出师,很有邓艾伐蜀、深
入险地的意味⑤。</P><P>自青城行了四天,到老河,兵分三路,皇太极命岳托、济尔哈朗率右翼四旗和
右翼诸部蒙古兵攻大安口;七哥阿巴泰、十二弟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左翼诸部蒙古
兵攻龙井关;他自己亲率中军攻洪山口。三路先后攻克,进入长城,进迫遵化。袁
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立即兵分两路,北路派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骑兵四千
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寿、何可纲等大将从南路西去保卫北京。沿途所经抚宁、
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地,都留兵布防,准备截断清兵的归路。崇祯正在惶急
万状之际,听得袁崇焕来援,自然是喜从天降,大大嘉奖,发内帑劳军(这次是心
甘情愿了),发表袁崇焕作各路援军总司令⑥。</P><P>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中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
隘接仗,每一仗都胜。清军半夜里退兵。</P><P>但北路援军却遭到了重大挫败。赵率教急驰西援,到达三屯营时,总兵朱国彦
竟紧闭城门,不让他部队进城。赵率教无奈,只得领兵向西迎敌,在遵化城外大战,
被清军阿济格所部的左路军包围歼灭,赵率教中箭阵亡。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
杀。</P><P>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大
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中途堵截,都被击溃。满、侯两部兵马退保北京。</P><P>袁崇焕得到赵率教阵亡、遵化陷落的消息,既伤心爱将之死,又知局面严重,
于是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了二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P><P>袁崇焕一到,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要他奏明对付清兵的方略,赐御馔和
貂裘。同时召见的还有满桂。他解去衣服,将全身累累伤疤给皇帝看,崇祯大为赞
叹。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颇有疑忌,不许他部队入城。
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一定要他们在城外野战。</P><P>清兵东攻,一路上势如破竹,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都是大惊失色,万万想
不到袁崇焕会来得这样快。</P><P>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这时候不能再轻袍缓带、谈笑用兵了,
他穿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八小时,胜负不决。</P><P>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当时北京军民在城头观战,但见清兵冲突而西,从城
上望下来,如黑云万朵,挟迅风而驰,须臾已过。一场激战,满桂受伤,血染征袍,
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人。清兵威猛如此,北京人自然看得心惊胆裂。北京城头守军
放大炮支援满桂,但炮术奇差,炮弹打入满桂军中,杀伤了不少士卒。</P><P>主战场是在广渠门。袁崇焕和清兵打到傍晚(幸好城头守军没有放炮支援袁军),
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
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⑦。</P><P>这一役之后,清兵众贝勒开会检讨。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按军律要削爵。皇太
极说:“阿巴泰在战阵和他两个儿子相失,为了救儿子,才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作
战,然而并不是胆怯。我怎么可以定我亲哥哥的罪?”便宽宥了他⑧。可见这一仗
清军败得很狼狈。</P><P>皇太极与诸贝勒都说:“十五年来,从未遇到过袁崇焕这样的劲敌。”于是不
敢再逼近北京,驻兵在海子、采囿之间。袁崇焕来援北京时,因十万火急,只带了
马军五千作先头部队,其后又到了骑兵四千,广渠们这场大战,是以九千兵当十余
万大军,其实是胜得十分侥幸的。当时一来袁军一鼓作气,奋勇抗敌,二来清军突
然遇到袁军,心中先已怯了,斗志不坚。</P><P>袁崇焕知道这一仗侥幸获胜,在军事上并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
贪图侥幸。他对部属说:“按照兵法,侥幸得胜,比打败仗还要不好。”因为碰运
气而打胜,也可因运气不好而败,一败就不可收拾。但如谋定而后战,事先筹划好
第二个步骤,即使败了一仗,也无大患。可是崇祯见清兵没有远退,不断的催促袁
崇焕出战。袁崇焕说,估计关宁步兵全军于十二月初三、初四可到。一等大军到达,
就可和清兵决战。</P><P>这时清军中的大将见到袁崇焕兵少,主张立刻攻城。皇太极终是忌惮袁崇焕,
不肯攻城,推托说是怕损失良将。其实即使在袁崇焕步军大队开到之后,还是不应
和清兵决战。明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清兵,双方人数如约略相等,明军胜少败多。在
京城外决战,在明方是太过冒险,万一(其实不是万一,而是极有可能)袁军溃败,
甚至全军覆没,北京立刻失陷,崇祯就得提前十五年上吊了。决不能拿京师和皇帝
来孤注一掷,作为赌注。但多过得一天,明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勤王之师便多到一
批。任何平庸的将才也看得到:应当大军在城外坚守不战,派游军去截断清兵的粮
道,焚烧清兵粮草,再派兵去占领长城各处要隘,使清兵完全没有退路,然后与清
兵持久对抗。简单说来,就是“坚壁清野”。</P><P>在任何地方打仗,都须设法立于不败之地。在京城抗敌,更是绝对要立于不败
之地。除非先将皇帝与统帅部先行撤出京城。</P><P>时间一久,清军身在险地,军心必然动摇,困在北京郊外,进是进不得,退又
退不了,变成了瓮中之鳖。这时袁崇焕兵权统一,只待援军云集,就可对清军四面
重重围困。两军交战,胜败之分全在乎一股气势。明军战斗力虽然不行,但眼见必
胜,兵将都想立功,自然不会一触即溃。三个月、四个月的打下来,清兵非覆没不
可。</P><P>在这其间,明军应当再派兵进攻辽阳、沈阳。清兵倾巢而出,本部全然空虚。
明军要攻占辽沈决非难事。取得辽沈后,将一些清军的家属送去清军营中,清兵哪
里还有斗志?事实上当然不能这样顺利。皇太极和众贝勒善于用兵,立刻就会全军
急退,冲出长城,如果退得早,退得快,明军尚未合围,相信袁崇焕拦他们不住。
但西路沿途追击,东路另出大军去攻辽沈而作牵制,清兵大军虽能退回本部,却非
输得一败涂地不可。</P><P>皇太极这次偷袭实在十分冒险。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则是:设法引敌人进入于我
有利的阵地;让敌人辛辛苦苦的远道来攻,我以逸待劳;敌人初来时兵势锋锐,应
当持重不战,待得敌人困顿怠懈而想退兵之时,便乘机进击⑨。这些求之不得的良
机,突然之间都出现了。袁崇焕熟读孙子兵法,以他的大才,当然能善于利用,就
算不能一举而灭了满清,至少也可以令清兵十余年不敢再来进犯。</P><P>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一面扼守坚城,一面另遣大军抄德
军后路,终于聚歼德军三十三万人。经此役后,德军就此一蹶不振。苏军元帅朱可
夫的战略,基本原则也不过是“守坚城,抄后路,聚歼之”九字而已。</P><P>然而崇祯是个十分急躁、毫无韧力的青年,那时还没满十九岁,一见袁崇焕按
兵不动,登时便不耐烦起来,不住的催他出战。袁崇焕一再说,要等步兵全军到达
才可进攻,现在只有九千骑兵,和敌兵十余万决战,难求必胜。料想崇祯就怀疑起
来了:“你不肯出战,到底是甚么居心?想篡位么?想胁迫我答应议和么?你从前
不断和皇太极书信往来,到底有甚么密谋?你为甚么一早就料到金兵要从西路来攻
北京?”他的性格本来就十分多疑,敌军兵临城下,又惊又怕之际,想象力定然十
分丰富。</P><P>这时又有尤世威一路援兵到达,另有侯世禄部一军,两路部队人数不多,战斗
力也不强,如派去和清兵交锋,一战即溃,反而扰乱全军军心,影响京师城防。袁
崇焕派尤世威部去守昌平,那是明成祖以来历代皇帝的陵寝所在,如果给清兵攻占,
掘了皇帝祖宗的坟墓,此事非同小可。他派侯世禄部去守三河,以作蓟州的后应,
目的是牵制清军,乘机可截断清兵归路。北京的卫戍部队本来有所谓“京营”,在
明太祖时是全国诸军之冠,精锐之极,可是这时久未训练,早已无用BC,所以袁崇
焕派满桂和自己所带的九千骑兵守北京。崇祯见他并不将所有援兵都调来守北京,
更加忧虑重重。总之,他见清兵来攻,已吓得魂飞魄散,只盼望所有援军的一兵一
卒,都在北京城外保卫他皇上万岁一个人。他完全不明白打仗的道理。一支部队如
果派出去攻击敌军后路,所发生的作用,往往比守在北京城外要大得多。</P><P>清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之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举
烧杀出气。北京城里居民的心理是和皇帝一样的,顾到的只是自己身家性命,大家
听信了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
“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
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o(︶︿︶)o 唉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P><P>这种盲目的群众心理,实在是很可怕的,近代的群众心理学书籍中常有提到。
第一次宁远大战,清兵猛攻,眼见城破在即,百姓就大骂袁崇焕害人,清兵退后,
便即大哭拜谢。据动物学家的调查报告,合群的动物(如老鼠)在遇到危难时,往
往会撕杀同类,或许是出于同一心理。</P><P>就在这时候,清兵捉到了两名明官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太监,一个叫杨春,一
个叫王成德。皇太极心生一计,派了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甚、
达海等人监守。俘虏了两名小小太监,何必要派五名将领来监守?其中当然有计。
高、鲍、宁三人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到得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依照皇太极所
授的密计,大声“耳语”,互相说道:“这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
上的妙计。你不见到么?皇上单独骑了马逼近敌人,敌人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参
见皇上,商量了好久,那两名军官就回去了。皇上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就
可成功。”</P><P>这两名太监睡在旁边,将两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十一月三十日,皇太极命
守者假意疏忽,让杨春逃回北京。杨春将听到的话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崇祯BD。</P><P>第二天,十二月初一,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太寿进宫,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
崇焕逮捕,囚入御牢。</P><P>祖大寿眼见之下,吓得手足无措,出北京城后等了三天,见袁崇焕始终没有获
释。崇祯派太监向城外袁部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
众兵将在城下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了部队回锦州去了BE。正在
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北京城中皇帝和百姓都
说他们是“o(︶︿︶)o 唉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中国历史上甚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但
敌军兵临城下而将城防总司令下狱,却是第一次发生。</P><P>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
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心中不服,不肯
写,说道:“皇上如有诏书,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
寿听我命令。现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重视。”但崇祯
不肯低头,不肯正式下旨命他写信,只是不断派太监出来催促。后来兵部职方司郎
中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
以国家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家为重”五字,于是克制了自己的倔强脾气,
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P><P>
</P>
发表于 2005-9-17 15: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时候祖大寿已冲出山海关北去,崇祯派人飞骑追去送信。追到军前,祖大寿
军中喝令放箭,这时袁部将士怒不可遏,已把崇祯当敌人了。送信的人大叫:“我
奉袁督师之命,送信来给祖总兵,不是朝廷的追兵。”祖大寿骑在马上,等他过来。
使者递过信去。祖大寿读了信后,下马捧信大哭,一军都大哭。祖大寿对母亲很孝
顺,他母亲又很勇敢,儿子行军打仗,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常常跟着部队。这时她劝
儿子说:“本来以为督师已经死了,咱们才反出关来,谢天谢地,原来督师并没有
死。你打几个胜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军,皇上就会答允。现今这样反了出去,只
有加重督师的罪名。”祖大寿觉得母亲的话很对,当即回师入关,和清兵接战,收
复了永平、遵化一带。也即是切断了清兵的两条重要退路BF。</P><P>如果这时崇祯立刻悔悟,放袁崇焕出来重行带兵,仍然大有击破清兵的机会。
但崇祯只是一味急躁求战,下旨分设文武两经略。这又是事权不统一的大错误,大
概他以为文武分权,总不能两个经略一起造反。文经略是兵部尚书梁廷栋,武经略
是满桂。</P><P>清兵于十二月初一攻克良乡,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
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P><P>申甫的所谓“车营”,是崇祯在惶急中所做的许多可笑事情之一。申甫本来是
个和尚,异想天开的“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包括独轮火车、兽车、木制西式枪
炮等等,自吹效力宏大。崇祯信以为真,立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在北京城里
招募了数千名市井流氓,成立新式武器的战车部队。大学士成基命去检阅新军,认
为决不可用,崇祯不听。皇太极回师攻来时,这个战车部队出城交锋,一触即溃,
木制大炮自行爆炸,和尚发明家阵亡。</P><P>满桂身经百战,深知应当持重,不可冒险求战,但皇帝催得急迫之至,若不出
战,势必与袁崇焕一样,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与总兵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集
骑兵、步兵四万列阵。皇太极令部属冒穿明兵服装,拿了明军旗帜,黎明时分突然
攻近。明军不分友敌,登时大乱,满桂、孙祖寿都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京
师大震。</P><P>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终是
忌惮,感到后路所受到的威胁严重,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
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取道冷口而还辽东。</P><P>当清兵围城时,崇祯的张皇失措,不单表现在将袁崇焕下狱一事上,此外倒霉
的大臣还有不少。他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处置不善,下狱。王洽相貌堂堂,魁梧威猛,
当时是很出名的。崇祯用他做兵部尚书,就是看中了他的相貌,说他像个“门神”。
当时北京人私下说,门神一年一换,这个王门神的兵部尚书一定做不长久。果然不
到过年,门神就除下来了。围城时一切混乱,监狱中的囚犯乘机大举越狱,于是刑
部尚书和侍郎下狱。崇祯又“发觉”北京的城墙不大坚固,似乎挡不住清兵猛攻,
其实,那时城墙就算坚固之极,他也会觉得还不够坚固,于是将工部尚书和工部几
名郎中一起在朝廷上各打八十棍再下狱。三个郎中两个年老、一个体弱,都在殿上
当场活活打死了。至于那个蓟辽总督刘策,他负责的长城防线被清兵攻破,崇祯将
他处死,更是不在话下。</P><P>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着实不少,本来由袁崇焕统一指挥,大可发挥威力。
袁崇焕一下狱,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
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流寇”本来都是饥民,只会抢粮,不会打
仗,这些溃兵一加入,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情形完全不同了。“流寇”真正成为明
朝的威胁,就从那时开始。</P><P>
①《明清史料》甲编,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奏:“今各边兵饷,历过未给二
百余万。凡请饷之疏,俱未蒙温谕,而索饷兵哗,则重处任事之臣。一番共哗,一
番发给,一番逮治。哗则饷,不哗则不得饷。去年之宁远,今年之遵化,谓哗不由
饷乎?近各镇多以哗矣。哗不胜哗,诛不胜诛,外防虏讧,内防兵溃。如秦之大盗,
哗兵为倡,可鉴也。”
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
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
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
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P><P>C.P.Fitzgerald:China,AShortCultura
lHistory(中国文化简史):“首都的地位,是明朝主要的弱点之一,是
它覆亡的主要原因。”该书对明朝建都北京的不利有详细分析,见P.463-4
64。③ArnoldToynbee:AStudyofHistory(历史
研究)的引论中说:“一个比较文明的社会与一个比较落后的社会之间的疆界,如
果不再推移,疆界不会就此平衡稳定,时间过去,发展会倾向于对比较落后的社会
有利。”
④BertrandRussell:TheProblemofChina
(中国问题):“中华帝国所以能够一直持续到今日,并非由于任何军事技术;相
反的,以它的疆域和资源来说,在大多数时间中,它在战争中的表现都是衰弱无能
的。”
⑤皇太极在回军的谕示中说,此行是“渡陈仓、阴平之道,(定)破釜沉舟之
计。”
⑥《崇祯长编》,十一月十五日兵部有疏云:“畿东州县,风鹤相惊,人无固
志。自督师提兵入援,分派驻防,遂屹然无恙。”得旨:“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
援,驻师丰润,与蓟军东西猗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划,计出万全,
速建奇功,以膺懋赏。”又谕:“各路援兵,全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崇祯这道上
谕中,“计出万全”与“速建奇功”两件事根本是大大矛盾的。
⑦朝鲜对明清战事密切注意,所以朝鲜方面的记载也很有参考价值。据朝鲜
《仁祖实录》卷二十二:“(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
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魔战十数
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
功也。”
⑧《清史稿·阿巴泰传》。
⑨《孙子》:“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C《崇祯长编》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兵科给事中陶崇道疏言:“昨工部尚书张
风翔亲至城头,与臣同阅火器,见城楼所积者,有其具而不知其名,有其名而不知
其用,询之将领,皆各茫然,问之士卒,百无一识。有其器而不能用,与无器同;
无其器以乘城,与无城同。臣等能不为之心寒乎?”明军守城,主要是靠火器,守
城将士连火器都不会使用,由放大炮反而杀伤满桂部队可知。如果没有袁崇焕来援,
北京非给清兵攻陷不可。
BD据王氏《东华录》天聪三年所载。又据《崇祯长编》二年十二月甲子:“大
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
爷养马的官儿。’大清兵将杨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BE崇祯二年十二月
甲戌,祖大寿疏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
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人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
心已伤。初三日,夜哨见海子外营火,发兵夜击,本欲拚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
内外之疑,不料兵忽东奔……”祖大寿此疏当然有卸免自己责任的用意,但当时士
卒愤慨万分,自动东奔的情形也必存在。
BF袁崇焕狱中写信、祖大寿接信后回师等情状见余大成《剖肝录》。永平即今
卢龙县,当时为府治。</P>
发表于 2005-9-17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P>                                 十四</P><P>    崇祯所以杀袁崇焕,并不只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么简单。如果是出于一时
误信,可说他只是愚蠢。《三国演义》写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听信蒋干的密报,
立刻就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等到两人的首级献到帐下,曹操登时就省悟了,
自言自语:“我中计了!”那只是片刻之间的事。然而崇祯于十二月初一将袁崇焕
下狱,到明年八月十六才处死,中间有八个半月时间深思熟虑。他曾几次想放了袁
崇焕,要他再去守辽,因此有“守辽非蛮子不可”的话,从宫中传到外朝来①。既
然有这样的话,当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极的反间计。他称袁崇焕为“蛮子”,那是既
讨厌他的倔强,却又不禁佩服他的干劲和才能。</P><P>    然而为甚么终于杀了他?显然,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愚
蠢。杀袁崇焕,并不是心中真的怀疑他叛逆,只不过要隐瞒自己的愚蠢。以永远的
卑鄙来掩饰一时的愚蠢!</P><P>    为甚么隔了这么久才杀他?因为清兵一直占领着冀东永平等要地,威胁北京,
直到六月间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以前,崇祯不敢得罪关辽部队。要等到京师的安
全绝对没有了问题才动手。在此以前,他不是不忍杀,而是不敢杀。</P><P>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
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
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个兵
部尚书中,王洽下狱死,张凤翼、梁廷栋服毒死,杨嗣昌自缢死,陈新甲斩首,傅
宗龙、张国维革职下狱,王在晋、熊明遇革职查办。可见处死大臣,在他原不当是
一件大事。这些兵部尚书中,有些昏愦胡涂,有些却也忠耿干练,例如傅宗龙,只
因为向崇祯奏禀天下民穷财尽的惨状,崇祯就大为生气,责备他道:“你是兵部尚
书,只须管军事好了,这些陈腔滥调,说它干甚么?”后来便将他关入狱中,关了
两年。崇祯传下来的笔迹,我只见到一个用在敕书上的花押,以及“九思”两个大
字。“九思”出于《论语》。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
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考虑自己的表情温和么?态度庄重么?说话
诚恳老实么?工作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难,考虑怎样去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
虑有没有后患;在可以得到利益的时候,考虑是不是该得。这就是所谓“九思”②。
此人大书“九思”,但自己显然一思也不思。倒是在死后,得了个“思宗”的谥法,
总算有了一思。</P><P>    我九岁那一年的旧历五月二十,在故乡海宁看龙王戏。看到一个戏子悲怆凄凉
的演出,他披头散发的上吊而死,临死时把靴子甩脱了,直甩到了戏台竹棚的顶上。
我从木牌子上写的戏名中,知道这出戏叫作《明末遗恨》。哥哥对我说,他是明朝
的末代皇帝崇祯。当时我只觉得这皇帝有些可怜。一九五○年秋天,我在北京住了
一段时候,曾去了崇祯吊死的煤山,望到皇宫金黄色的琉璃瓦,在北京秋日的艳阳
下映出璀璨光彩,想到崇祯在吊死之前的一刹那曾站在这个地方,一定也向皇宫的
屋顶凝视过了,尽管这人卑鄙狠毒,却也不免对他有一些悲悯之情。</P><P>    他孤独得很,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因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崇祯十七年
三月十七日,北京在李自成猛攻下眼见守不住了,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君臣相对
而泣,束手无策。他用手指在案上写了“文臣个个可杀”六个字,给身边的近侍太
监看了,当即抹去。他在自杀之前,用血写了一道诏书,留在宫中,对李自成说,
这一切都是群臣误我的,你可以碎裂我的尸体,可以将我的文武百官尽数杀死③。
可见他始终以为一切过失都是在文武百官,痛恨所有为他办事的人。他哥哥天启从
做木工中得到极大乐趣,依恋乳娘,相信魏忠贤一切都是对的,精神上倒很平安。
崇祯却只是烦躁、忧虑、疑惑、跋徨,做十七年皇帝,过了十七年痛苦的日子。拚
命想办好国家大事,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是。</P><P>    皇帝是不能辞职的!</P><P>    他没有一个真正亲信的人,他连魏忠贤都没有。他没有精神上的信仰,一度听
了徐光启的劝告而信奉天主教,但他的爱子悼灵王生病,天主没有救活孩子的性命,
他便对天主失却了信心。他没有真正的爱好。他不好色,连陈圆圆这样的美女送进
宫去,他都不感兴趣而遣出宫来。</P><P>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君主被敌人俘虏或杀死的很多,在政变中被杀的更多,
但临危自杀的却只有崇祯一人。由于他的自杀,后人对他的评价便比他实际应得的
好得多。只因他不好酒色,勤于政事,后人就以为他本身是个好皇帝。甚至李自成
的檄文中也说他并不真的十分胡涂,只不过受到欺蒙,一切坏事都是群臣干的④。
只因他遗诏中要求李自成不要杀死一个百姓,后人便以为他真的爱百姓(难道他十
七年中所杀的百姓还少了?),只因他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后人便以为明朝所以亡,责任是在群臣身上。其实他说这样的话,就表明他是合理
的亡国之君。他拥有绝对的权力,却将中兴之臣、治国平天下之臣杀的杀、罢的罢,
将一批亡国之臣走马灯般换来换去,那便构成了亡国之君的条件。</P><P>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o(︶︿︶)o 唉、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
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P><P>    然而袁崇焕抗拒满清入侵,却不能说是错了。当时满清对明朝而言是异族,是
外国,清兵将汉人数十万、数十万的俘虏去,都是作为奴隶或农奴。清兵占领了中
国的土地城市,总是烧杀劫掠、极残酷的虐待汉人。不能由于后代满清统治胜过了
明朝,现在满族又成为中华民族中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就抹煞了袁崇焕当时抗御
外族入侵的重大意义。正如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也不能否定目前各国保持独立和领
土主权完整的主张。清朝比明朝好,只不过中国人运气好,碰到了几个中国历史上
最好的皇帝。然而袁崇焕当时是不会知道的。只要专制独裁的制度存在一天,大家
就只好碰运气。袁崇焕和亿万中国人民运气不好,遇上了崇祯。崇祯运气不好,做
上了皇帝。他仓皇出宫那一晚,提起剑来向女儿长平公主斩落时,凄然说道:“你
为甚么生在我家?”正是说出了自己的心意。他的性格、才能、年龄,都不配做掌
握全国军政大权的皇帝。归根结底,是专制制度害了他,也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P><P>    在合理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下,万历可以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最后被送入
戒毒所。天启是一个精巧的木匠。崇祯做甚么好呢?他残忍嗜杀,暴躁多疑,性格
中有强烈的犯罪倾向,在现代社会中极可能成为一个犯罪的不良青年,但如加以适
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在屠宰场中做屠夫(我当然并不是说屠夫有犯罪倾向),那
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他不能做猎人,因为完全缺乏耐心。</P><P>    后世的评论者大都认为,袁崇焕如果不死,满清不能征服中国⑤。我以为这种
说法是不对的。只要崇祯是皇帝,袁崇焕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基本局面,除
非他杀了崇祯而自己来做皇帝,这当然不符合他的性格。在君主专制独裁的制度之
下,权力在皇帝手里。</P><P>    袁崇焕死后二百三十六年,那时清朝也已腐烂得不可收拾了,在离开袁崇焕家
乡不远的地方,诞生了孙中山先生。他向中国人指明:必须由见识高明、才能卓越、
品格高尚的人来管理国家大事。一旦有才干的人因身居高位而受了权力的腐化,变
成专横独断、欺压人民时,人民立刻就须撤换他。袁崇焕和崇祯的悲剧,明末中国
亿万人民的悲剧,不会发生于一个具有真正民主制度的国家中。把决定千千万万人
民生死祸福的大权交在一个人手里,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切灾难的基本根源。过
去我们不知道如何避免这种灾难,只盼望上天生下一位圣主贤君,这愿望经常落空。
那是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中国人的不幸。孙中山先生不但说明了这个道理,更毕生
为了铲除这个灾祸根源而努力。</P><P>    在袁崇焕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抗敌入侵,保卫人民;在孙中山先生的时代,
高贵勇敢的人去反抗专制,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在每一个时代中,我们总见到一
些高贵的勇敢的人,为了人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功业有大有小,孙中山先
生的功业极大,袁崇焕当然小得多,然而他们都是奋不顾身,尽力而为。时代不断
在变迁,道德观念、历史观点、功过的评价也不断改变,然而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
出来的瑰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照亮了人类
历史的道路。</P><P>    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人群立了大功业,令我们感谢;有许多人建立了大帝国和长
久的皇朝,令我们惊叹。然而袁崇焕“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
遇,这个生死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强烈的激荡
了我们的心。</P><P>    崇祯和袁崇焕两人的性格,使得这悲剧不可能有别的结局。两人第一次平台相
见,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诺言,杀机就已经伏下了。以后他请内帑、主和议、
杀毛文龙,悲剧一步步的展开,杀机一层层的加深,到清军兵临北京城下而到达高
潮。在这悲剧的高潮中,崇祯不许袁部入城是第一个波浪;袁部苦战得胜,崇祯催
逼他去追击十倍兵力的清军,是第二个波浪;北京城里毁谤袁崇焕的谣诼纷传是第
三个波浪;终于,皇太极使反间计而崇祯中计。至于后来的凌迟,已是戏剧结构上
的荡漾余波⑥了。</P><P>    即使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终于还是会因别的事件、用别的借口来杀了他
的。</P><P>    我们想象崇祯二年腊月中国北方的情形:在永平、滦州、迁安、遵化一带的城
内和郊外,清兵的长刀正在砍向每一个汉人身上,满城都是鲜血,满地都是尸首⑦……</P><P>    在通向长城关口的大道上,数十万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骑在马上的清兵
挥舞鞭子在驱赶。清兵不断的欢呼大叫,这些汉人是他们俘虏来的奴隶,男的押去
辽东为他们做苦工,女的分给兵将淫乐⑧……</P><P>    在陕西,灾荒正在大流行。树皮草根都吃完了,饥饿的父母养不活儿女,只好
将他们抛在城角的空场上,这些孩子有的在哭号,呼叫:“爸爸,妈妈!”有的拾
起了粪便在吃。到第二天,这些孩子都死了。但又有父母抱了孩子来抛弃。做母亲
的看着满地死儿,舍得把手里的孩子抛下来吗?但如带回家去,难道眼看他活活的
饿死⑨……流离在道路上的饥民不知道怪谁才好,只有怪天。他们向来对老天爷又
敬又怕,这时反正要死了,就算在地狱中上刀山、下油锅也不管了,他们破口大骂
老天爷,有气无力的咒骂,终于倒在地下,再也起不来BC……在北京城的深宫里,
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断的问太监:
“袁蛮子写了信没有?怎么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可。
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憔悴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潮红,眼中布满了
红丝,不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P><P>    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
会冻得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泪水一定滴上了
信笺罢?</P><P>    皇帝的信使快马驰出山海关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祖大寿读信之后,
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P><P>    辽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数万名间关百战、满身累累枪伤箭疤的关东
大汉,伏在地下向着北京号啕痛哭,因为他们的督师快要被皇帝杀死了。战马悲嘶,
朔风呼啸,绵延数里的雪地里尽是伏着愤怒伤心的豪士,白雪不断的落在他们的铁
盔上、铁甲上……</P><P>
    ①见余大成《剖肝录》。
    ②《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P><P>    崇祯死后,因为没有确定的接班人,也就没有确定的谥法,有毅宗、庄烈帝、
怀帝、愍帝、思宗等谥。思宗的“思”字,不是美谥,《逸周书》的谥法解中说:
“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即“眚”,灾害的意思)兆民曰思,追悔前过曰思,外内
思索曰思。”</P><P>    汉朝的王逸作过一篇楚辞,叫作《九思》,是哀悼屈原的,共有九章:逢尤、
怨上、疾世、悯上、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所说的悼乱伤时,疾世哀岁,
逢尤遭厄,和袁崇焕的心境和遭遇倒也差不多。但崇祯写这《九思》二字时,所想
到的当然不会是王逸的《九思》。
    ③崇祯遗诏:“朕自登极十七年,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
皆诸臣误朕也。任尔分裂朕尸,可将文武尽皆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这道遗诏,和相传留在他身上的遗书文字稍有不同。
    ④“君非甚閛e,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⑤梁启超在《袁崇焕传》的题目上,加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的形容词,传
中说:广东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的关系很浅薄,历史上影响到全中国的人物
极少,只有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禅宗,明朝陈白沙在哲学上倡明唯心论,成为王阳
明的先驱,而“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
只有袁崇焕一人。(其实,他即使不提到孙中山先生,也应当提洪秀全。)又说:
“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康有为在《袁督师遗集序》中
说:“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
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
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
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他认为白起、
韩信、斛律光、岳飞四人被谗而死,虽令人感叹,但于国家存亡无关,不及袁崇焕
事件影响深远。</P><P>    李济深《重修明督师袁崇焕词墓碑》:“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
清不能入主中原。”叶恭绰谒袁崇焕墓诗:“史笔只今重论定,好申正气息群纷。”
注云:“近日史学家钩稽事实,证明袁如不死,满洲不能坐大,即未必克入主中原,
故袁死所关之重,有同岳飞于宋。文天祥辈尚非其比也。”
    ⑥戏剧结构上高潮过后的余波(anti-climax),通常译作“反高
潮”,似不甚贴切。
    ⑦《清史列传》卷三:“岳托(满清大将,代善之子,皇太极的侄儿)曰:辽
东以久不降,故诛之。杀永平人,乃贝勒阿敏所为……六年正月,(岳托)奏言:
前克辽东、广宁,汉人拒命者诛之,复屠永平、滦州汉人。”
    ⑧满清每次出兵,都俘虏大量汉人去做生产工具。这次进攻北京之役俘虏的实
数无记录,但知阿巴泰攻掠山东之役(《碧血剑》中提到的那一次)“俘获人民三
十六万九千名口。”相信崇祯二年一役中俘虏汉人也必达数十万,《太宗实录》卷
六:“上因问达海(奉命监守明宫太监而使反间计的五将之一)等:‘是役俘获视
前二次如何?’对曰:‘此行俘获人口,较前甚多!’上曰:‘金银币帛,虽多得
不足喜,惟多得人口为可喜耳!’”
    ⑨《陕西通志》,崇祯二年马懋才《备陈灾变疏》:“殆年终而树皮尽矣,则
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
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者。”
    BC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崇祯间有民谣曰:‘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
聋来眼又花。为非作歹的享尽荣华,持斋行善的活活饿煞。老天爷,你年纪大。你
不会作天,你塌了罢!’此种时日曷丧之心理,非人民痛苦至极者,宁忍出此?”</P><P>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6 01:12 , Processed in 0.108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